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學習改變命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征文對象:廣大農民與組織開展農民讀書月活動相關工作人員。
征文內容:以改革開放30年為主線,以農民讀書學習為主題,講述農民利用廣播、電視、網絡、書籍等各類媒體讀書用書、提高創業就業本領,依靠科技發家致富的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講述基層農民教育培訓工作者,利用廣播、電視、網絡、書籍等各類媒體幫助農民讀書用書,改變農村面貌的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通過讀書學習活動,抒寫讀書學習感悟,抒發農民教育培訓情懷,暢談“三農”新變化新氣象,暢想新農村新藍圖,展現一個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題材包括以下類型:1、我談讀書;2、我喜歡的農村讀物;3、我學一門好技術;4、我教一門好課程;5、讀書感悟人生;6、讀書勵志故事;7、農民讀書之星;8、書香農家;9、讀書育才人物;10、各地農廣校組織讀書月活動典型經驗。
征文文體不限,字數不超過3千字,思想積極向上,題目鮮明真切、內容真實生動、文字簡明流暢、感悟自然深刻。所提到的圖書,請標明圖書的作者、出版單位和出版時間;末尾請注明作者的姓名、性別、年齡、單位、通信地址、聯系方式。
征文時間:2011年1月31日至2011年6月30日。
投稿方式:北京市朝陽區麥子店街20號樓 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報刊社 (郵編:100125)。請在信封上注明“讀書征文”字樣。也可投稿到電子郵箱:,,請在主題欄中注明“讀書征文”字樣。
聯系人:于錦河電話:010-59194427
張 翼電話:010-59194228
知識,蘊含著深刻含義,如寶石般晶瑩潤澤,如黃金般金光璀璨。它是一把鑰匙,打開學習的大門,學文化,懂道理,會做人;它是一座燈塔,在蒼茫的海上為探險家指路,開辟一片新天地;它是一劑營養液,為人們灌輸財富,充實人生。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學習著,讀書上那些散著墨香的文字,全身心投入到情節之中;了解網絡上的知識,用鍵盤敲擊出動人的音符;聽課堂上老師無微不至的講解,貪婪的汲取著其中的趣味。是學習,是知識,讓我們從一個幼稚無知的小孩逐漸變為現在這樣聽話懂事;讓我們提高了自身的修養與氣質,與書本結為好友,學習著,并快樂著。
貝多芬曾經說過:“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他做到了!用一生的時間傾注到音樂中去。雖然失聰,卻一直在用頑強的意志與命運作斗爭,用心去感受音樂、創造音樂,無論多么艱苦,他都會挺過去,因為他那種對音樂的熱愛,對藝術的狂熱,對夢想的追求,對知識的獻身。
還記得海倫凱勒嗎?美國著名殘障教育家。19個月大時,卻遭受了命運最悲慘的折磨,因一次高燒而導致失明與失聰。她屈服了嗎?不!怎么會!她瘋狂的汲取知識,哪怕自己眼中只是一個黯淡無光,一點生氣也沒有的世界。她通過自己的努力與教導師的訓練,利用雙手去感受別人說話時嘴型的變化,以及鼻腔吸氣、吐氣的不同,來學習發音。這些我們看似簡單的事她是怎樣一步步堅持下來做到的?但她還是成功了,那種對知識的渴望,殘而不廢的精神,無不深深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激勵著我們也要像她一樣用夢想創造奇跡!
知識,改變了他們的命運,讓他們能夠在不可能的情況下,用自己付出的艱辛與努力去追求成功,創造奇跡,而生活在幸福中的我們,又應該怎樣做呢?
我們每天都這樣快樂著,無憂無慮的生活著,難道能少了知識的灌溉嗎?每個人都渴望成為最好的,但不付出努力,能得到成功嗎?知識,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少了它,我們都是沒有主見的空殼。知識,改變命運,擁有了它便是擁有了享之不盡的財富,它可以讓你在慌亂中變得沉穩,挫折中變得堅強,愈挫愈勇,還可以,改變你的一生。可以讓你的地位養尊處優,身份令人刮目相看,但此付出的代價,便是努力,付出!
每個人一生中并不是那么美好,上天這樣安排,無疑就是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勤勞、刻苦起來,共同建設美好的生活。知識,正是我們改變命運,改善生活的必需之物。是啊,學習,的確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學得深了,用心了,便會悟出其中無窮的樂趣!
黃安梅:要做炎帝的陳婉芬
黃安梅從小家庭貧困,但是貧困并沒有打倒她,反而培養了她堅忍不拔的性格。她不甘心讓兩個孩子也和自己一樣飽受窮困,于是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這兩個孩子培養成才,讓他們上好的大學,遠離貧困。為了改變命運,她走出農村到城市做小生意,每天勤勤懇懇,含辛茹苦。改變命運的旅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跌打與窘迫中,黃安梅、梁福華不離不棄,情比金堅,他們嘗試過很多生意,有時成功,有時慘敗。
上世紀90年代直銷浪潮席卷中國,先知先覺的黃安梅隱隱感覺直銷將是一個可以改變命運的大商機,她發現自己喜歡這個行業,喜歡天天學習,喜歡挑戰,更喜歡直銷的產品都是可以給自己和身邊人帶來健康的好東西。直銷市場的沉浮讓黃安梅收獲人脈的同時更加堅定更加睿智。
2009年是黃安梅的命運轉折年,她和最好的伙伴們加入了炎帝,黃安梅找到了家的感覺,也看到了未來的希望。有人說她對下級的愛已經超過了她對兒女的情分, 她總是考慮別人的利益而忽視自己。她說:“我是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在做市場,雖然直銷這個行業總有人來,有人往,但哪怕我下面還有一個人我都要對他負責!”
熱愛學習的黃安梅是陳婉芬的忠實“粉絲”,成為炎帝生物的陳婉芬是她人生的新目標!
她最忠實的伴侶梁福華依然堅定支持她,與她共創人生的新輝煌!
梁福華:我把炎帝當作自己畢生的事業
“炎帝不成功,我們就成仁” 這是當初黃安梅、梁福華選擇炎帝生物的誓言,顯然他們成功了。今天,把炎帝做大做強成為梁福華和黃安梅的新目標。
梁福華最早在工商局上班,后來做過傳統生意,副食、煙酒、批發都干過,1996年就成為了令人羨慕的百萬富翁,后來由于貨物積壓,三角債的問題慢慢顯現,梁福華不僅沒賺到錢,還欠債許多。為此他想改變生活,改變命運,可是有什么事業機會能幫到他呢?
莎士比亞說過“書是全世界是營養品”。我覺得比喻地一點兒也沒錯。書也被老百姓比喻為“長生果”在我看來書就是朋友,伴隨我度過365天。
創新得于積極,充分的思考,但大多數人總是不知不覺地沿著以往熟悉的方向和路徑進行思考,而不會另辟新路,這叫思維定式。
知識是智慧的泉源,我渴望得到知識。說過“知識是引導人們看到光用和真實境界的燈燭”。高爾基說過“沒有知識就不可能對生活做出正確的解釋”。雨果說過“知識是認識旅途中的糧食”。我說“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知識可以創造財富,知識可以陶冶情操。
我熱愛知識,熱愛學習,我要和知識一同成長!
高考橫幅標語1
1、拼搏鑄輝煌,狀態定命運。
2、要爭就能贏,要拼才能贏。
3、團結拼搏,求實進取。
4、人生能有幾回搏,今日不搏何時搏。
5、我心一片磁針石,不讀清華不肯休。
6、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7、彩虹風雨后,成功細節中。
8、要成就大事,先做好小事。
9、青霄有路終須到,金榜無名誓不歸。
10、不奪桂冠誓不回,那怕銷得人憔悴。
11、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
12、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13、志存高遠,心系天下。
14、志在千里,壯心不已。
15、態度決定一切,習慣成就未來。
高考橫幅標語2
1、不苦不累,高三無味;不拼不搏,高三白活。
2、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笑的最好的人。
3、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起點比進步。
4、高三高考高目標,苦學善學上好學。
5、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
6、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笑的最好的人。
7、拼兩個春夏秋冬,博高考無怨無悔。
8、睡眠只是一個習慣性觀念而已。
9、三年我誓要把高考踩在腳低下!
10、不要回避哪怕是一個簡單得不好意思的問題,其實它對你很重要,其實它對別人也是一個了不起的難題。
11、橫絕學海,笑傲蒼穹。
12、凌翅九霄,問鼎蒼穹。
13、鷹擊天風壯,鵬飛海浪清。
14、成功于字里行間,飛翔在海闊天空。
15、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16、守時守紀,團結拼搏。
17、愛班愛校,重德重能。
18、心中有集體,進步靠自己。
19、團結進取,追求卓越。
20、應知學問難,在乎點滴勤。
高考橫幅標語3
1、志在峰巔的攀登者,不會陶醉在沿途的某個腳印之中。
2、冷靜沉著,審慎思考,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3、師生同志,協力攻關,笑看燕趙魁首誰人得。
4、愛我季延,立志成材,奮勇沖擊,永爭第一。
5、因為我不能,所以一定要;因為一定要,所以一定能。
6、做一題會一題,一題決定命運。
7、雄鷹可以飛得晚,但一定要飛得高。
8、沒有艱辛,便無所獲!
9、花開花落臘梅傲雪盼新春,春去春來長風破浪迎高考。
10、滴水穿石戰高考如歌歲月應無悔,乘風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宮當有時。
11、我自信,我出色:我拼搏,我成功!
12、回憶很美,盡管過程艱辛:也許結果總有遺憾,但我們無愧于心。
13、無才無以立足,不苦不能成才。
14、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15、人活著要呼吸。呼者,出一口氣;吸者,爭一口氣。
16、每一個不滿意的現在,都有一個不努力的曾經。
17、決戰高考,改變命運。屢挫屢戰,笑傲群雄。
18、舞風翔鸞旌歌鬧處處迎新,披星戴月紫竹寧歲歲登高。
19、鷹隼試翼,風塵翕張,面對理想,直面陽光!
20、擰成一股繩,搏盡一份力,狠下一條心,共圓一個夢。
21、 精神成人,知識成才,態度成全。
22、現在考生們即將步入考場,挑戰自己,挑戰人生了。
23、冬去春來好景年年有,辭舊迎新成績步步高。
高考橫幅標語4
1、力爭上游,龍騰虎躍朝氣蓬勃;壯志凌云,你追我趕誓奪第一。
2、成功的人是跟別人學習經驗,失敗的人只跟自己學習經驗。
3、爭取時間就是爭取成功,提高效率就是提高分數。
4、環境不會改變,解決之道在于改變自己。
5、記得少年騎竹馬,轉身便是白頭翁。
6、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你是否每天都在努力。
7、汗水和豐收是忠實的伙伴,勤學和知識是一對最美麗的情侶。
8、決戰高考,改變命運。屢挫屢戰,笑傲群雄。
9、忍耐力較諸腦力,尤勝一籌。
10、外在壓力增加時,就應增強內在的動力。
11、沒有哪種教育能及得上逆境。
12、窮不一定思變,應該是思富思變。
13、擁有知識改變命運,擁有理想改變態度。
14、任何的限制,都是從自己的內心開始的。
正方:寒門子弟應該讀研
文 中國科學院 宋元明
“知識改變命運。”不管這句話如何被后人調侃、解讀,但在中國這個上升通道相對狹窄的社會里,對于寒門子弟,改變命運最為公平有效的一個途徑還是教育。
高考是寒門子弟靠教育改變命運的第一次機會,但是由于各種原因,重點大學中農村生源所占比例逐年下降。研究生考試是他們的第二次機會。研究生考試本身當然不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它給予考生的是再一次深造、進修,提升個人修養乃至培養人脈的機會。難道在工作中就不能學習嗎?當然可以,但是成本很大,需要權衡經濟、時間乃至個人職業發展的機會成本。一個相對公平、低成本改變人生的機會,為什么不去爭取呢?
所謂寒門,說白了就是經濟條件不佳的家庭。雖然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但筆者還是愿試分析,讀研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個人的經濟狀況。讓我們來看一組數據,2012年青島市研究生的平均月收入達到3704元,本科生僅為2490元。廣州市2012年招聘企業提供的薪酬標準為本科學歷工資水平約在2200~4800元之間,研究生以上學歷工資水平在4000~6500元之間。畢業生起薪的差距仍然可以吸引不少本科畢業生積極投入碩士研究生備考中。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社會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在不斷增加,本科生在很多領域已經不能滿足需求,甚至是不能進入這個領域。從歷年大型金融機構的招聘簡章來看,特別是投資銀行,基金公司,風險投資企業,沒有名校的碩士學位,難以入圍;公務員招錄中本科生能報的職位逐步減少;重點中學甚至一般的中學招收教師的學歷要求也變成了碩士。如此看來,門檻的巨大限制也是低學歷人員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拋開物質層面的東西不談,退一步講,讀書深造、研究學術是每個學子都可享有的權利。在當下物質豐盛夢想稀缺的時代,無論出身如何,有夢想,我們都該為他鼓掌。
反方:寒門子弟不應該讀研
文 大歷山人
“知識改變命運”的夢想縱然很美好,可這個夢想是建立在讀研的成本上的,成本的巨大投入并不是普通寒門學子所能承受的。
讀研路漫漫,花費不菲。從2012年中山大學碩士招生專業的學費標準來看,大部分理學和工學專業,部分醫學專業,碩士的學費標準是1萬元/年,部分與市場需求結合更為緊密的文科專業,如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則為1.3萬元/年,英語翻譯等專業為1.5萬元/年。這基本上也是大多數高校學術型的碩士收費水準,專業碩士的學費更昂貴。
【關鍵字】應屆大學生;考研動機;理性;思考
近年來,隨著大學擴招的深入,金融危機的影響,讓大學生本來就不樂觀的就業形勢雪上加霜,加之社會對高學歷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高學歷人才在社會中的地位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應屆大學生畢業后選擇了考研。為了能夠了解應屆大學生考研的真實動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考研動機,讓他們走出考與不考的迷茫之地,特此對大學生的考研動機進行分析討論。
一、應屆大學生考研動機類型
對于每個大學畢業生來說,考研是一次對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拷問。大部分學生的考研動機都不是單一的,是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據貴州都市報記者報道,現在考研的人基本上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就業壓力型;恐懼社會型;興趣轉換型;改變命運型四種類型。
(一)就業壓力型
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業難是擺在廣大畢業生面前最棘手,最現實的問題,而大學生考研也深受這一問題的影響。
1.為就業失敗留條后路
面對即將來臨的畢業,不考研的學生,大部分選擇就業或創業,而對于考研的學生,大部分選擇邊準備考研邊找工作。如果找到理想的工作,已經選擇考研的學生大部分會放棄考研。在就業和考研問題上,其一,學生更關注的是就業問題,更想要在畢業時找一份滿意的工作;其二,學生之所以選擇考研,只是擔心畢業后找不到滿意工作,所以,要為自己留一條后路。
2.為了將來更好的就業
很多應屆大學生認為本科就業已經不具有競爭優勢,考研有利于將來更好的就業,考研是為了增加自己的競爭優勢,以便將來更好的就業。無論是為就業失敗留條后路,還是為將來更好的就業,都內含著逃避現實的就業壓力的動機,故稱其為就業壓力型的考研動機。
(二)興趣愛好型
大學畢業是人生的一大轉折點,站在這個十字路口上,大學生也更加理性地在思考自己的興趣問題,自己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成為他們做選擇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很多大學生選擇考研也出于這樣的原因。
1.喜歡所學專業而考研
有些大學生通過大學四年的學習,對所學的專業產生濃厚的興趣,自己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覺得在所學領域大有發展的空間,很有必要繼續深造,所以選擇考研。希望通過讀研,在自己的專業上有所建樹。
2.不喜歡所學專業而考研
出于對專業的愛好考研,是比較完美的考研動機,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是出于不喜歡所學專業才去考研的。有一部分學生是因為不喜歡自己所學專業而考研的,他們在大學學習期間發現自己對自己所學專業不感興趣,或是高考時本來就是被調劑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來的,他們希望通過考研考到自己喜歡的專業去。
以上兩種情況看似正好相反,實則不然。因為無論是出于喜歡本科所學專業而考研,還是由于不喜歡本科所學專業而考研,其最終落腳點都是興趣,都是因為興趣愛好而考研的,所以稱之為興趣愛好型的考研動機。
(三)改變命運型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對自身的命運越來越關注,但對于本科畢業能改變自身的命運卻越來越持懷疑的態度,于是考研成為他們非常注重的改變命運的橋梁。
1.為了能夠留在城市而考研
對于大學里的農村大學生,他們好不容易才走出農門,進入城市,畢業時,他們大多希望留在城市工作,而不是回到農村。但他們對于本科畢業待遇并不看好,認為本科畢業留在城市的希望不大,或者就算能留在城市,待遇也較低,在城市的生活難以得到保障,于是他們只有把希望寄托于考研。而對于從城鄉出來的大學生,更是害怕農村艱苦的環境,不愿去農村工作,而對于能否留在城市工作他們也帶著深深的憂慮,而考研能增加他們留在城市工作的籌碼和待遇。所以,多數大學生不僅想留在城市生活,而且還希望在城市的生活能夠有所保障,于是他們把考研作為留在城市的上上之策。
2.為了改變自己的教育出身
就業時的名校效應使得很多應屆大學生選擇考研來改變自己的教育出身。根據我自己的求職經歷和了解到的很多招聘信息,現在很多單位和企業在招聘條件中就明文規定只有重點大學的學生才有資格參加應聘。尤其云南省很多縣市在進行緊缺性人才引進時,就明文規定只招省外重點大學的學生,有些甚至規定必須是“211”和“985”的大學的應屆畢業生才有資格參加招聘。面對這樣的一種局面很多應屆大學生只有通過考研,考進重點大學或者名牌大學,通過改變自己的教育出身,以求改變將來自己的命運。
在與一些報考“少數民族骨干計劃”的大學生交流時,我得知,他們本來不想考“少數民族骨干計劃”的,但是,他們擔心自己的成績不考“少數民族骨干計劃”的話,很難考上“211”或“985”工程的重點大學,于是他們選擇了報考“少數民族骨干計劃”。無論是為了能夠留在城市,還是為了改變自己的教育出身,從本質上都有要改變自己將來命運的內在動機,所以稱其為改變命運型的考研動機。
(四)恐懼社會型
大學雖然說是半個社會,不像在中學那樣,各方面都受著學校和老師的保護,但大學始終還是充滿夢想,很不現實的象牙塔。大學生沒有過多的社會經驗,但對于社會上的紛亂復雜卻早有耳聞。校園里有書讀、有夢想、有朋友,他們都不愿意過早的步入社會,過早為生計操心。“社會太復雜,我們太單純,肯定適應不了,還是在學校多呆幾年吧”,喊出了許多考研學生的心聲。還有一部分應屆大學生對社會充滿恐懼,不愿步入社會,想繼續在大學這座象牙塔里面生活,他們希望這座象牙塔把他們鍛煉的足夠強大后再讓他們走出社會,以求步入社會時不用再遭受挫折或少遭受挫折。于是他們他們選擇考研,選擇繼續過學校生活。
二、應屆大學生考研動機的理性思考
當前,大學生畢業生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形勢已經是一個不容質疑的問題,但是,他們對于就業的期望并沒有因此而減退,對自己興趣的認知并沒有因此而減少,對自己命運的關注并沒有因此而退卻,對于人生的選擇,他們還是那樣的慎重。因此,對于上文提到的各種考研動機,我們都應該給予理解。
(一)為了更好的就業而考研情非得已
隨著大學的擴招,經濟危機的影響,中國社會轉型期的到來,大學生的就業形勢變得越來越不樂觀。在這種嚴峻的就業壓力之下,不管學生是出于躲避就業壓力而選擇考研,還是為了給自己在找不到工作的情況下留一條后路,都是可以理解的。
現在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在擴招,將來研究生和本科生同臺競爭那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在一些地方的人事制度中,對于高學歷的要求越來越普遍,本科生在就業和職位的升遷中越來越處于被動的地位。出于這樣的考慮,學生選擇考研,應該給予理解和支持。對于為了將來能夠更好的就業而選擇考研的學生,他們的動機的確不是那么“純”,但是,只要他們在讀研期間努力學習,使自己的投入將來能得到回報,是可以為我們理解,也是應該支持的,畢竟就業難是擺在他們面前最現實的問題。
(二)為了自己的興趣愛好而考研值得提倡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興趣能使學習成為變成一種樂趣,使人能夠集中精神去獲取知識,激發人的創造性才能,對學習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基于興趣而去讀研的學生,與基于其他動機的學生更能夠專心的做研究,獲取更全面的知識,也更能做出創造性的研究結果。所以,基于興趣愛好考研是最理想的考研動機。
(三)為改變自己的命運而考研無可厚非
一個農村的孩子,尤其是貧困地區的孩子要能來讀大學,他所要付出的努力遠遠要大于城市里的孩子。一方面,從小家庭就無法給他提供與城市孩子一樣的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往往使農村的孩子在童年時就落后于城市的孩子;另一方面,當農村的孩子初次進入城市讀書時,不管是小學、初中、高中還是大學,他們對于城市的生活都要經歷一個適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把握不好,會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產生影響。尤其是城市里無處不在的網吧對農村孩子的影響尤為嚴重。從小已經習慣了城市的生活的孩子與從未接觸過城市生活的孩子同時進入城市里的同一所學校學習,誰的起點更高,不言而喻。而對于經歷了重重困難之后終于本科畢業了的農村學生,對于改變自己命運的愿望更加強烈,而嚴峻的就業形勢和激烈的社會競爭往往使他們的愿望成為泡影,而考研在他們看來則可以改變這樣一種狀況。
所以,對于改變命運型的考研動機,我們應該給予理解,對于他們渴望改變自己命運的訴求,應該給予肯定。無論他們是想留在城市工作,還是想改變自己的教育出身,也不管他們的考研動機是否帶著功利的色彩,我們就看他們在面臨種種的困難中仍然可以拋開一切,毅然決然的選擇考研,就應該為他們的精神感動。改變命運,無論用什么方式,都無可厚非,更何況考研。
(四)因為恐懼社會而考研需要謹慎
計劃經濟時代,在“計劃分配”的就業制度之下,大學生是天之驕子,就業不用愁。但是,市場經濟時代,大學生就業制度實行的“自主擇業”,畢業以后要自己去找工作,要單獨去面對社會殘酷的競爭,這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難免有些力不從心。他們害怕在求職的路上遭到冷遇,遭受挫折。
我國的高等教育過多的注重理論的教育,而對于實踐的教育卻很缺乏,教育和實踐相脫節,使得大學畢業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問題能力十分欠缺。當大學生走出校園,步入社會時,發現自己學了這么多年的理論知識沒法應用到實踐中去,因而產生恐懼社會的心理。
由于對社會的不了解和對自身的不自信,應屆大學生會產生恐懼社會的心理,而最主要的原因是對自身的不自信。對于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我們沒法去改變,但是,逃避不等于改變。如果考研只是為了逃避社會,那么就算考上了,也不等于你就有一個美好前途了。社會競爭是很激烈的,無論是本科畢業,還是研究生畢業,都同樣要面臨殘酷的競爭,你不可能永遠逃避下去。相反,如果你直面恐懼,敢于戰勝恐懼,就算不考研,你也會成功。
對于恐懼社會的心理,我們可以給予理解,但絕對不支持這樣的考研動機。希望我們廣大的應屆畢業生要樹立起信心來,敢于直面社會的競爭和挑戰。
(五)做好職業規劃再考研
作為一名應屆畢業生,我們面臨著很多選擇,就業,創業,或是繼續求學,每一個選擇都將對自己的前途和命運產生影響,我們一定要明確自己的職業方向,做出最有利于自己職業發展的選擇。如果自己的職業規劃需要走讀研這條路的,堅決考研;如果可走可不走的,可以把考研作為候選;如果完全不需要的,堅決不考。一句話,考研要與自己的職業發展需要相吻合。所以,決定考研之前,一定要做好職業規劃。
最后要指出一點,考研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職業規劃的最終目的是要使自己在將來的職場上求得發展獲得成功,而考研只是獲得能力取得成功的一種途徑,它不僅不是唯一途徑,而且,如果不與你的職業發展需要相吻合,它甚至會是最糟糕的途徑。比如說你將來想去做生意,那么讀研所能帶給你的能力,還不如你在一個很一般的企業做一個很低級的業務員所能給你的能力多。決定考研之前,一定要對自己以后的職業有一個全面的規劃,要問自己喜歡什么工作,適合干什么工作,有哪些途徑能讓自己達到那個工作的能力要求,這些途徑包不包含考研這條路。
考研一定要了解自己的需要,看看自己適不適合考研,考研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沒有意義,意義多大。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你有能力,有發展的潛力,不讀研也會發展得很好,就算磕磕碰碰,也終會獲得成功。要始終相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參考文獻】
[1]王沛主編.大學生職業決策與職業生涯規劃[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2]王曉艷,鄒丹杰.大學生考研動機分析及心理調適[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11.
[3]潘佳雁.當代青年考研動機因素結果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0,8(4).
[4]薛深,周媛媛.應屆畢業生就業期望與考研的關系調查分析[J].陜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3).
[5]呂潔.高校學生考研動機及影響因素分析[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7(4).
[6]薛深.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考研動機調查分析[J].教育與職業,2004,(30).
[7]張永.師范類本科生考研意向調查分析[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2).
[8]李樹愛.大學生考研的原因、問題及對策[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21(6).
今天,我和爸爸看了一部很好的勵志電影,名子叫《最貧窮的哈佛女孩》,它讓我知道了: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沒有人可以幫助你改變命運。
這部電影演了一個美國的小女孩,家里很窮,她的媽媽吸毒還抽煙,最后得艾滋病死了,她的爸爸在收留所,她的爺爺和姐姐也不收留她,11歲就四處流浪,和街上的一些小混混在一起。每天只能在垃圾桶里撿東西來充饑,晚上睡在火車站。后來15歲時她回到了學校,為了養活自己只能邊上學邊打工。因為衣服破爛,同學們都欺辱、她嘲笑她,她想改變自己的生活和命運。之后她努力學習,把以前落下的功課補了回來,她用二年的時間完成了四年的高中學業,17歲時考上了著名的哈佛大學并獲得了獎學金。
哈佛女孩曾經的遭遇令人同情,以前我總以為自己不幸福,如果我和哈佛女孩比一下,我比哈佛女孩幸福一千倍一萬倍,我們要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爭取比 哈佛女孩還要好。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沒有人改變你的命運,要靠自己,只要 你堅持、努力、用心做了,一切皆有可能。
您好!
明天我就要走了,我不得不請長假。再走之前我寫一封信給您,忘您能夠讀完。今天,說些什么呢?就談一談我在高中的經歷與體會吧!
我本是一個在農村作為一個為父母進孝的青年,而我卻拋棄了家中的老人,獨自來求學。在這條路上我經歷了重重困難,我曾經多少次在夜中被餓醒,我曾經多少次在雪中被凍的想起家中的土炕。但是,我扔去克服一切困難,走到今天實不易。我原本以為我求學的費用不用我擔心,但是,誰會想到父母之間的矛盾以達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誰會想到家中的經濟出現了崩潰的現象。我在校中讀書仍要擔心經濟,我別人看不出我的困惑。曾屢次打工,總算挺過來了。
在學校這樣的環境中,我度過三年。如今,學習成績也不好,我不明白這是自身的原因還是客觀原因?當我失敗時,我總是將原因歸于自身,為了理想我可以付出一切。我是多么想上大學呀!誰了解一個最熱愛學習的人學的最差,誰了解一個最想成功的人失敗了,誰了解一個最想上大學的人被拒絕在校門外。由于自己的性格于別人有巨大的差異,我常常保持沉默,誰又了解一個罪人愛生活的人脫離了生活。
在這樣的環境中我發現我已墮落,今天所取得的成績既對不起家中老母的血汗錢,又對不起恩師的期望。現在才明白,多年來的失敗是因為自己當初選錯了路,在失敗的帶路上越走越遠。現在不得不承認上高中是個錯,但是我并不后悔。在高中我獲得了得了許多知識,在高中我找到了活著的價值與理由。我并不是為我活著我是為了五個老人和為底層的人民謀幸福而活。我為了青年人能夠不虛的時間和不浪費父母的血汗錢而活。不知怎么地,這個責任就落到了我的身上,我明白這是歷史賦予我的責任,我應去承擔。
現在才明白,我已無法用知識改變命運了。但是我還很年輕,我有力氣。我相信我能有這身力氣去改變命運(勞動改變命運)。我知道那樣會很累的,但是我將去承受,只有不喪失勞動你才會感到你在為社會奉獻青春,你才會感到你活著的價值。只有這樣,才能使內心的痛苦減輕。
我知道要完成這個偉大的使命不易,出去后我將會做大量的社會調查,去關心最底層人民的痛苦,群毆將會把社會存在的問題和人民關心的問題寫成建議書交給有關部門以減輕社會會的矛盾。
這輩子我沒有上大學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遺憾,曾放棄求學卻因為自己的文學理論知識不足而悔恨。今天我不后悔,因為我已抓住了高考的機會我會珍惜的,出外后我將會努力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文學,我將不斷探索。雖然這樣很辛苦但是我認為這樣很有意義。我將不追命不追利,只追理想。
我在高三的時間不長,但是您給與我的幫助很多,我從心中感謝您。在最后。忘您原諒我在高三出外打工。
祝您,
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您的學生:譚碧鋒
2009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