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口腔健康宣教方案范文

    口腔健康宣教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口腔健康宣教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口腔健康宣教方案

    第1篇:口腔健康宣教方案范文

    口腔潰瘍是各種惡性腫瘤患者化療后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煂е驴谇粷儼l生的高危因素中,小兒口腔潰瘍發生率明顯高于成人。嬰兒期的惡性腫瘤患兒,由于年齡小于1歲,無法正確表達主觀感覺,依從性差,無法自主的配合醫護人員完成口腔護理,因此化療后一旦發生口腔潰瘍,極容易導致無法控制的口腔感染,增加家屬的焦慮,甚至導致家屬逃避或拖延化療,嚴重影響嬰兒期惡性腫瘤患兒化療效果。我科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間,共有36例嬰兒期惡性腫瘤患兒化療后發生了口腔潰瘍,經過積極的護理干預,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回顧性的就嬰兒期惡性腫瘤患兒化療后發生口腔潰瘍進行原因分析,總結護理干預措施,為患兒家屬提供專業的健康指導提供依據。

    1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間在我科因化療后發生口腔潰瘍的嬰兒期惡性腫瘤患兒36例,其中急性白血病29例,腎母細胞腫瘤3例,神經母細胞腫瘤2例,肝母細胞腫瘤2例,男性22例,女性14例,平均年齡(10+1.3)月。家屬資料:祖父母陪伴護理22例,父母陪伴護理11例,其他親屬陪伴護理3例;文化程度:大學及以上7例,高中及以上6例,初中及以上5例,小學文化5例,文盲13例。

    1.2方法急性白血病患兒:18例采用HD-MTX方案,7例采用VDLD方案,4例DA方案,18例采用HD-MTX方案患兒在化療后1-3天內發生口腔潰瘍,其余均在化療后3-5天發生口腔潰瘍。腎母細胞腫瘤:采用A+V+D方案,本組3例患兒在化療后3-5天內發生口腔潰瘍。神經母細胞腫瘤:采用CDV方案,本組2例患兒在化療后3-5天發生口腔潰瘍。肝母細胞腫瘤:采用ICE+A(異環磷酰胺+卡鉑+VP-16)方案,本組2例患兒在化療后1-3天內發生了口腔潰瘍??谇粷兪褂昧薟HO 4級評價法,I度:口腔黏膜出現紅斑、疼痛;II度:口腔黏膜出現紅腫潰瘍,但能夠進食;III度:口腔黏膜出現潰瘍,患者能夠進流質飲食;IV度:口腔黏膜出現潰瘍,不能夠進食。

    1.3在化療過程中口腔護理原則除采用HD-MTX方案的患兒均在上藥42小時使用亞葉酸鈣靜脈解救時加用稀釋亞葉酸鈣液漱口,其余化療患兒均要求家屬使用1:20稀釋碘伏溶液和口泰完成漱口。護士向患兒家屬講解口腔護理的方法及重要性,每班觀察并記錄患兒口腔黏膜情況。

    2嬰幼兒期化療患兒發生口腔潰瘍的原因分析

    2.1自身原因

    2.1.1 36例嬰兒期惡性腫瘤患兒平均年齡(10+1.3)月,口腔黏膜細胞增殖速度快,致使各種化療藥物對增殖速度快的口腔黏膜細胞破壞較大。嬰兒期患兒具有不能正確表達主觀意愿,無法積極有效的配合口腔護理的特點,一旦家屬對口腔潰瘍的嚴重性認識不足,或家屬執行口腔護理的依從性較差,家屬主觀的拖延或逃避執行口腔護理,均可導致預防性的口腔護理執行效果差,與家屬的親疏關系、文化層次并無明顯聯系。

    2.1.2 36例嬰兒期惡性腫瘤患兒均為混合喂養,由于化療藥物可能導致嚴重的消化道癥狀,大多直接采用配方奶喂養,很少在化療期間添加固體輔食,加之飲奶后由于漱口液的藥味可能導致患兒嘔吐而沒有及時漱口?;純阂驗槿狈φ]o食的添加而導致缺乏正常的咀嚼鍛煉,口腔內唾液腺分泌較少,唾液腺正常的分泌對口腔有著重要的沖洗作用,而且唾液中含有豐富的殺菌蛋白,再加上各種原發疾病導致患兒各個器官功能低下,一旦缺乏唾液腺的分泌和進食后對口腔的及時清潔,導致發生口腔潰瘍的幾率明顯增高。

    2.2化療原因

    36例嬰兒期惡性腫瘤患兒在化療方案中,使用了能夠造成口腔潰瘍的細胞毒性藥物如甲氨蝶呤、足葉乙甙、柔紅霉素等等?;瘜W性口腔潰瘍的嚴重程度玩玩取決于所用藥物的用法、計量和周期。大劑量的甲氨蝶呤和足葉乙甙需要長時間的持續緩慢滴注,可以長時間直接或通過唾液的分泌對口腔黏膜上皮細胞造成直接的損害,因此使用了甲氨蝶呤和足葉乙甙的患兒因此發生口腔潰瘍時間較早在1-3天內出現。而柔紅霉素等抗生素類化療藥物,是通過阻止DNA合成而抑制上皮細胞增殖而造成損害,往往在體內代謝物質耗盡,上皮細胞脫落后后表現出毒性反應,因此使用柔紅霉素的患兒的口腔潰瘍高發在3-5天最為明顯。

    2.3其他原因

    兒科工作中,由于大部分患兒對家屬的依賴及對醫護人員的恐懼心理,會導致臨床很多生活護理和口腔護理均由護理人員指導家屬完成。護士在繁忙的工作中也無暇一直看顧著家屬為患兒漱口是否落實。在此36例患兒中,回顧性的發現,家屬們因為對口腔潰瘍嚴重性認識不足,大多借口因為患兒睡眠、因疼痛而哭鬧、漱口后誘發不適,大多只“蜻蜓點水”式的完成口腔護理,最后導致口腔潰瘍的發生。

    3 護理對策

    3.1 健康宣教在化療前,護理人員應該加強對陪護家屬的健康宣教。根據使用藥物可能導致口腔潰瘍發生的規律,在不同化療階段對患兒家屬實施口腔護理及化療的指導。聯系個案,加深家屬對口腔潰瘍嚴重性的理解,促進家屬執行口腔護理的依從性。

    3.2 實施個體化的方案,落實口腔護理,預防口腔潰瘍的發生

    3.2.1 漱口時保持口腔清潔簡單易行的方法之一。一般建議在非睡眠的狀態下,每WHO評分I度、II度的患者,每2小時漱口1次,III度、IV度的患者,每1小時蘇口1次。對于嬰兒,可以通過喂服溫水來幫助口腔的清潔,從而達到保持清潔舒適、減少刺激損傷的目的。

    3.2.2 在預防化療患者口腔潰瘍中應以護理問題為出發點,為患者進行個體化護理,可減少口腔潰瘍的發生及促進潰瘍的早期愈合。嬰兒期患兒因為年齡幼小,部分漱口液藥味重會引發患兒哭鬧,最后無法完成口腔護理。護理人員應該根據具體情況,提出解決方案,落實預防口腔潰瘍的措施。嬰兒期患兒會有無選擇性的吞咽動作,可以選擇能夠口服的漱口液如稀釋亞葉酸鈣液、鹽水、康復新口服液來漱口;可以將浸泡了漱口液的無菌紗條讓嬰兒咀嚼來完成漱口的工作。對于一些高?;颊撸扑]化療期間口含冰塊,以減少化療藥物進入口腔黏膜進而減輕或避免口腔潰瘍的發生。護理人員可以使用冰凍的生理鹽水紗條讓嬰兒吮吸從而預防性的減少口腔潰瘍的發生。

    3.3 口腔潰瘍的護理對策

    3.3.1控制疼痛,促進口腔護理的依從性。嬰兒一旦發生口腔潰瘍,常因為口腔疼痛而哭鬧、拒食拒飲,常常導致家屬焦慮、內疚、無助、絕望的心情,最后逃避或拖延、甚至放棄執行口腔護理,甚至終止患兒的化療。因此要采用控制疼痛的方法,促進口腔護理的依從性??梢栽谶M食或進飲前使用局部物利多卡因注射液進行局部口腔潰瘍的涂抹,止痛效果能夠維持在15-30分鐘;還可以在飲食間隔期使用黏膜保護劑如思密達涂抹口腔,通過保護受損的黏膜而起到止痛的作用。

    3.3.2控制感染口腔潰瘍感染的致病菌以細菌最為常見,其次是霉菌和病毒。此36例嬰兒期化療患者,有22例為厭氧細菌感染,14例白色念珠球菌感染。針對不同的致病菌采取了相應的抗感染治療。22例厭氧菌感染患兒,采用口服抗生素,并配合低流量口腔吸氧20-30分鐘/次,3-5天內口腔潰瘍愈合。14例白色念珠球菌感染患兒,采用2%的稀釋碳酸氫鈉堿化口腔環境,口服伊曲康唑口服液并使用口服液局部涂抹口腔潰瘍,3-7天內潰瘍明顯好轉。

    第2篇:口腔健康宣教方案范文

    【摘要】目的:了解固原市原州區小學生(7-9歲)口腔健康狀況和口腔保健知識知曉率,探討預防口腔疾病及提高小學生口腔保健知識知曉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對3000名在校小學生(7-9歲)進行口腔保健知識問卷調查 結果?小學生(7-9歲)多數口腔保健知識知曉率為70%以上,部分知識知曉率過低。結論?應進一步加強以口腔健康教育為主的綜合防治策略的研究,提高學生、家長,乃至整個社會的口腔保健知識知曉率。

    【關鍵詞】口腔保??;知曉率;小學生,調查

    【Abstract】 Objective?Understand the Yuan zhou qu GuYuan pupils ( 7-9 years old ) oral health and oral health care knowledge knows rate, To prevent the disease and oral health care knowledge know the rate of effective measures.Methods?On 3,000 school pupils (7-9 years old) for oral health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 Results?Pupils (7-9 years old) most oral health knowledge about 70%, part for knowledge about too low. Conclusion?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education mainly with oral health study of comprehensive control strategy, improve students, parents, and even the society as a whole knowledge about of oral health.

    【Key words】 oral health ;know the rate;Pupils ;Investigation

    小學生口腔保健知識知曉率是國家實行的民生項目中衡量兒童口腔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標。越來越多的人們意識到健康教育對口腔保健的重要意義,意識到口腔預防保健重點人群是兒童。為此,我科于2011年3月至5月對固原市原州區3000名小學生進行了口腔保健知識知曉率問卷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按隨機原則抽取了原州區三所小學,39個班級,檢查人數3000人,平均年齡為7-9歲,男女生比例為1:1。

    1.2 方法:設計口腔保健知識問卷調查表,以了解本區小學生口腔保健知識知曉率情況。調查表根據“2010年度固原市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試點項目實施方案”中要求的的口腔保健知識內容設計。調查內容包括:刷牙方法、刷牙次數、牙膏的使用、六齡牙的定義、窩溝封閉的意義、吃糖的危害、牙疼的處理辦法等口腔知識等[1]。為了便于統計,采用選擇題型,當面由受試者本人獨立填寫問卷,完成后立即收回,有效答卷100%。

    2 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有73.5%的學生選擇橫刷和豎刷結合,有7%的學生選擇橫刷法;有76.2%的學生選擇每天應早晚刷牙各一次;有51.2%的學生知道應該選用含氟牙膏刷牙;知道 “六齡牙”是6歲萌出的恒牙者為22.8%;81.6%的學生不清楚什么是窩溝封閉,不知道窩溝封閉能預防齲病;有77.4%的學生認為刷牙能預防齲齒;有86.3%的學生知道吃糖能導致“蟲牙”; 有67.3%學生認為牙疼時應該去醫院找醫生,21.2%的學生認為只要忍一忍就過去了。

    3 討論

    3.1 口腔衛生方面:有73.5%的學生選擇了正確的刷牙方法;有76.2%的學生知道每天應早晚刷牙各一次;半數學生懂得選擇含氟牙膏有益于牙齒健康。結果表明:近幾年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進的日益重視,一些基本的口腔衛生知識已為小學生逐漸接受。這方面的口腔保健知識知曉率較有了明顯提高,但按照《2010年度固原市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試點項目實施方案》中口腔保健知識知曉率需達到85%的要求仍有待加強。小學生正處于接受教育的階段,可塑性強,從小接受正確的口腔衛生教育,能使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并且使口腔保健知識通過學生影響家庭,影響社會。

    3.2 齲病的預防及處理方面:有86.3%學生知道糖是引起齲齒的原因,77.4%的學生認為刷牙能預防齲齒,61.3%的學生認為牙疼時應該去醫院找醫生,只有31.2%的學生認為只要忍一忍就過去了。這些結果表明,更多的小學生對齲齒的預防意識增強,也能正確的處理齲病的發生,但還是有相當多的一些家長口腔保健意識淡薄、口腔保健知識欠缺、依從性差,雖明知道自己的孩子患有齲病,卻不肯引導其積極接受治療,這主要與口腔健康教育力度不夠,有些治療方法也不易為學生和家長所接受有關,致使干預性治療不能順利實施。以上結果符合WHO口腔流行病學資料庫和相關的多項調查結果,表明齲病在發達國家呈下降趨勢,而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呈上升趨勢[1]。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材料統計,我國乳牙齲齒患病率高達60%-80%,恒牙齲齒患病率亦在40%左右,嚴重危害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今后對這些方面的宣教教育仍不能松懈。還應當加強對細菌和牙齒結構缺陷與齲病關系的宣教,使更多學生對齲病病因有較為全面的認識,以利于降低齲病的發生率。對小學生們樹立“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觀念,在齲病還在萌芽狀態時就積極處理,使齲病的危害降低到最小。

    3.3 部分知識點的知曉率過低:多數學生對口腔基本常識缺乏全面的了解,81.6%的學生不清楚什么是窩溝封閉,不知道窩溝封閉能預防齲病,只有22.8%的學生知道“六齡齒”的定義。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應從深度和廣度加強對小學生的口腔健康教育。應根據小學生對口腔健康的了解程度,制定系統的教學大綱,從基本知識開始做到全面細致,同時針對口腔保健的基本常識及預防措施進行針對性地宣教。并設計一些趣味性的教學方法手段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好奇心理。掌握基本的口腔健康知識,理解保健和定期檢查的必要性,不僅要讓學生了解什么是齲齒的病因,以及如何刷牙。更應讓學生從小了解什么是六齡齒,保護六齡齒有什么意義,從而更好地引導兒童進行口腔保健,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最終降低兒童牙病的發病率。

    3.4 小學生牙病防治: 本文調查的對象均為(7-9歲)的小學生,正處于恒磨牙剛萌出階段,恒牙齲中患齲率磨牙高于切牙,且好發于面的點隙裂溝,因此,僅僅依靠加強小學生口腔衛生等預防措施尚不足以從根本上遏制小學生牙病的高發態勢[2]。目前我科已開展兒童口腔疾病綜合防治項目,對7-9歲適齡兒童進行窩溝封閉治療,以進一步提高恒牙的保護率[3]。要對小學生進行口腔衛生指導,使之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做到有效刷牙。還應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提高齲病的充填率。筆者認為應進一步加強以口腔健康教育為主的綜合防治策略的研究,提高學生、家長,乃至整個社會的口腔保健知識知曉率,使家長與小學生都能認識到齲病的危害性,達到“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擴大宣傳效應,從而幫助改善固原地區兒童口腔衛生狀況,減少消耗社會資源和個人負擔等問題,實現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公平化。

    參考文獻

    [1] Burt B. Trends in caries prevalence in North American children. Int Dent J,1994,44:403

    [2] 卞金有.口腔預防醫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30-132.

    第3篇:口腔健康宣教方案范文

    鄭州市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河南鄭州 450053

    [摘要]目的 探討如何做好白血病患兒的健康宣教。方法 將我科室36例白血病患兒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采用新型健康宣教模式,對照組采用口頭形式對患兒家長進行宣教。結果 實驗組的口腔肛周感染率,定時復診率,病人滿意度明顯提高,胰腺炎發病率,PICC堵管率明顯降低。數據相比,差異有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新型健康宣教模式對于患兒的治療及預后效果明顯提高。

    [

    關鍵詞 ]:白血??;健康宣教

    [中圖分類號]R5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742(2015)02(c)-0062-02

    [Abstaact]Purpose Discuss how to prepare leukemia children with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I department 3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leukemia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a new mode of health educatio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oral form to missionary parent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ral crissum infection rates, timing return rate, patient satisfaction h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 incidence of pancreatitis, PICC tube plugging rate is decreased obviously. There was an obviou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data hav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a new mode of health education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children with effect is improved obviously.

    [Key words]Ieukemia;Health education

    急性白血?。ˋL)是造血干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發病時骨髓中異常的原始細胞及幼稚細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廣泛浸潤肝、脾、淋巴結等臟器。表現為貧血、出血、感染和浸潤等征象。急性白血病若不經特殊治療,平均生存期僅3個月左右,短者甚至在診斷數天后即死亡。經過現代治療,已有不少患者獲得病情緩解以至長期存活。急性白血病是致死率較高的惡性腫瘤,而兒童白血病的病死率居第一位[1]。患兒要經歷入院,確診,化療,PICC置管與維護,腰穿,出院,復診等各個環節和階段,每一個階段對于整個治療方案都至關重要,缺一不可。醫務人員,患兒及家長積極配合才能有效應對病情變化,降低復發率及感染率,提高治療效果。筆者現將該科室36例急性白血病患兒的健康宣教情況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資料36例患兒均臨床診斷為急性白血病,其中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2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8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7例;女孩20例,男孩16例?;純耗挲g最大為15歲,最小為1歲11月?;純杭议L知識水平最低學歷為初中畢業,最高為大學本科學歷。

    1.2 方法

    我們將綜合患兒及其家長對于健康宣教的接受能力,將36例患兒合理平均分配到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將采用新型健康宣教方法:口頭宣教,宣傳彩頁,公休座談會,個體宣教四種宣教方法對患兒及其家長進行宣教,對照組只采用口頭宣教。最后我們對比兩組患兒的口腔肛周感染率,定時復診率,病人滿意度,胰腺炎發病率,PICC堵管率,計數資料以c2 檢驗進行處理,檢驗水準α=0.05,spss 17.0統計軟件分析相關數據。

    1.3 健康宣教形式和內容

    針對剛確診患兒,家長的心理壓力很大,無論從身體,精神還是接下來會考慮的經濟能力,入院時對疾病缺乏認識,對環境陌生感到焦慮和緊張,反復詢問病情希望得到肯定的答案,或不斷打聽醫護人員的情況,希望得到經驗最豐富的醫護人員的醫治;住院期間由于病情變化而引起的焦慮與緊張,要求醫護人員不斷觀察,反復陳述病情,擔心遺漏病情變化,還有由于長期住院經濟負擔較重而引起的焦慮,不安心治療,要求減少檢查或提前出院。這些都在心理上決定他們必然要經歷五個變化階段:震驚和否認期、憤怒期、磋商期、猶豫期、接受期。同時疾病的發展又要求他們盡快接受事實,積極爭取時間治療。惡性腫瘤患者的家庭管理方式呈忍耐型,持不樂觀態度較高[2]。面對這種情況實驗組我們采取以個體宣教為主的形式采取一對一,面對面的和家長溝通講解,充分向患者家屬展示人文關懷,從患者的角度讓家屬知道醫院方面會給予最好的醫生,最好的治療,給家長心理安慰支持的同時贏得其信任。盡快的幫助家長矯正心情,理智的接受治療。對患病兒童心理行為特征調查顯示:男童主要表現為社會退縮、交往不良、攻擊性;女童主要表現為抑郁、體訴、社會退縮。導致上述不良心理行為的主要因素為社會活動程度、疼痛程度和疾病穩定程度[3]。對此醫護人員和家長應共同努力,幫助患兒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開始治療關于穿刺,我們針對實驗組將PICC方面的彩頁發給家長,并口頭講解PICC實用的必要性。彩頁結合兒童醫院的性質添加了卡通、多彩、活潑等多個元素在其內,運用流程圖言簡意賅的展示PICC留置、維護、拔除的過程。

    化療藥物對于家長來說都是很陌生,每輸注一種化療藥物實驗組的患兒家長都會收到一張針對這種化療藥物的說明彩頁,彩頁上羅列 該化療藥物的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項,重點說明的星號標記。化療期間的進補也是需要跟患兒家屬溝通的,有的患者認為,“虛則補之”,白血病化療后患,身體虛弱,只要是有補性的藥物或食物,不分清紅皂白,千方百計弄來進補,服用時也不講劑量和配伍,也不分寒熱虛實,來者不,,這都是不利于白血病的恢復的。白血病化療后進補,應該辨證施補,有虛即補,才能獲得最好的補益效果,胡亂忌口;一是忌之太過 ,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 ;一是否認忌口,認為什么都可吃。這兩種認識都是不正確的。白血病患者化療后需要營養,但有的食物還是不宜進食,不然就可能加重病情如進食油炸食物、豬頭肉、烤肉易造成消化不良;進食辛辣食物如辣椒、生蒜、胡椒則有傷津耗液之弊;多吃高甜食物易使胃口不開;化療期間吃溫熱及高脂食物易加重陰虛火旺癥狀。當然,也不能忌之太過,以防食譜太,不能滿足營養需要,這也是需要向家屬及時傳達的。“護理是診斷和處理兒童對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的反應?!边M而說明:化療后護理階段是診斷和處理兒童對存在或潛在的健康問題的反應。對后期跟進的治療以及具體的實施方案給予重要的提示。問題也涉及方方面面,考慮到要更系統更快速的傳授,我們采取公休座談會為主的健康宣教模式。白血病患兒化療期間骨髓抑制,免疫力下降,白細胞較低時易合并感染,要做好保護性隔離,告知家長保持病室干凈整潔、空氣新鮮。骨髓抑制時安置單人房,每天紫外線空氣消毒2次,30min/次。減少探視,陪護疑似感染的遠離患兒。所有化療藥物都有副作用,但化療藥物對黏膜損傷非常嚴重,尤其是口腔黏膜和肛周黏膜,患兒晨起,三餐前后,睡前要用生理鹽水漱口,預防口腔感染,會自己漱口的患兒,我們親自做示范,教會他們漱口,仰頭,左右搖晃,鼓起頰部,使每個部位都充滿漱口液,保證漱口質量。有條件時每日洗澡一次,勤換內衣褲,保持床單位清潔,病情重的患兒可用溫水擦浴。患兒應戴口罩,避免去人多的公眾場合,使用的餐具每餐后需消毒,飯前便后洗手,保持皮膚和外周等部位的清潔,避免擦傷,磕傷,每日用溫水坐浴早晚各一次,大小便之后各加一次,預防肛周和皮膚感染。病房每天通風半小時以上,定期紫外線消毒,預防肛周和皮膚感染。血小板低下時減少活動,避免激烈哭鬧,避免磕碰,注意觀察患兒大便的性質,飲食要求以流質為主,不吃堅硬帶刺的食物,鼻出血患者可每日三次薄荷油點鼻,棉條塞住壓迫止血,禁用手挖鼻孔,牙齦出血不刷牙[4]?;純洪T冬酰胺酶化療期間應低脂飲食,避免誘發胰腺炎。出院時,發給實驗組患者家長名片性質的彩頁,提醒家長隨時復查,準確及時的服藥,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生活要有規律,注意營養,保證充足睡眠,避免一切感染因素,并附上科室聯系方式,方便及時詢問。對照組實施出院時口頭交代。

    2 結果

    由表1可見,采用新型健康宣教模式后患兒的治療效果明顯提高,其中抑郁自卑所占比例較前有明顯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在護理白血病患兒中,護士不僅是技術操作者,還是健康教育著,健康協調者,健康咨詢者[5]。高質量的健康教育可減輕病人的心理負擔,增強治療效果,做好健康宣教可密切護患關系,提高護士在病人心目中的地位,護士是醫囑能夠執行的基礎、專科的護理知識、專業的護理技術及熟知各種操作規程及相關規章制度。通過嫻熟的護理操作技術,做到穩、準、輕、快、敏捷。操作時能夠不強迫、恐嚇,幫助患病兒童消除恐懼感,保持愉快的情緒,使病人積極配合治療,以便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同時護士要經常深入病房和患者交流,增加護士和患者的接觸機會,從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促進溝通[6]。這都有利于社會及病人進一步認識護理工作,并且也能夠更好的深入病房和病人交流,以獲得有關病人病情的信息,了解病人的疑慮,及時解決病人存在的問題,向家屬和病人解釋病癥的原因、治療原則、注意事項并進行飲食生活指導、健康教育指導。護士也在工作中體現了自我價值。健康宣教應貫穿護理工作的全過程。通過對36例白血病患兒及家長的健康教育,家長及已具有接受能力的年長兒能夠掌握白血病的基礎知識,發病趨勢,化療方案,病情觀察要點及突況的應對措施,從而能夠減少感染率,胰腺炎發病率,PICC堵管率,提高定時復診率和病人滿意度,有效的節約了經濟費用,延長了病人的生存周期,從而減少并發癥,有利于患兒早日康復。

    [

    參考文獻]

    [1] 葉任高.內科學[M].5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孫玉倩.惡性腫瘤患兒家庭管理方式及影響因素調查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9):69-70.

    [3]張本山.學齡期白血病兒童心理行為特征調查和影響因素.2013,19(1).

    [4]吳淑君.白血病患兒的護理方法[J].中國保健營養.2013(1):1004-7484

    [5]崔焱.兒科護理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6-7 .

    第4篇:口腔健康宣教方案范文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175-01

    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lymphoma,PCNSL)是指原發于腦、脊髓及腦脊膜的淋巴瘤,惡性程度高,預后較差。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較少見,約占所有腫瘤的0.5%-1.5%,占全身各部位淋巴瘤的1%-2% [1]。目前美國PCNSL占原發性顱內腫瘤的3%,占非何杰金淋巴瘤(NHL)的2%~3%,其發病率以平均每年接近3%的速度增長 [2]。大劑量甲氨蝶呤(≥3.5g/m2)是治療PCNSL最有效的藥物,多種化療方案中都有甲氨蝶呤,但其臨床不良反應也較常見 [3]。

    1 病例簡介

    患者吳鳳珍,女,57歲,有“高血壓病”史12年余,長期服用降壓藥物,血壓控制較理想;子宮全切術10年余;有輸血史。患者2013年9月起因左手指端麻木就診他院考慮“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于行“顱內淋巴瘤切除術(2013-9-11)”,術后癥狀有所緩解。2013-10-15查血常規“白細胞計數6.5×109/L,血紅蛋白120g/L,血小板計數295×109/L”。頭顱CT示“顱腦術后改變,右側額葉團片影,右側額葉見團片狀低密度影,邊緣欠清;余顱內腦實質密度未見明顯異常改變。各腦室、腦池未見擴大,腦溝無明顯加深。中線結構居中,右側額部顱板欠連續。”2013-10-18PET-CT示:“①右側顱腦淋巴瘤術后改變,右側額顳頂葉多發稍高密度結節灶,FDG代謝異常增高,考慮淋巴瘤復發浸潤伴周圍大片水腫;回盲部系膜間隙多發淋巴結影,FDG代謝未見異常增高;余全身(包括腦)PET顯像未見FDG代謝明顯異常增高灶。②右肺尖陳舊性炎癥;冠狀動脈及主動脈硬化”。本院再次病理會診考慮“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non-GCB型”,2013-10-22開始予大劑量MTX(6.0)化療,同時水化堿化、CF解救等治療,來本院至今同方案化療已5次,對照前復查磁共振掃描片,病灶周圍腦組織水腫稍有減輕,建議繼續隨訪。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在它院已行過顱內淋巴瘤切除術后轉我院行化療治療,因此心理護理尤為重要?;熐皩颊呒凹覍僦v解疾病相關知識及可能出現的藥物不良反應和預防并發癥的方法,發放一些疾病健康宣教手冊,鼓勵患者說出內心感受,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增加患者的信心,以良好、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緩解對疾病的恐懼心理,另外,每日治療和護理時,以親切的態度,輕柔、熟練的操作以及耐心傾聽患者的感受均有利于拉近護士與患者之間的距離,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消除患者對治療過程中的憂慮。經過心理護理本病例患者表示對疾病有了基本了解,心理輕松很多,樂觀面對疾病發展,積極配合治療。

    2.2 飲食護理。由于患者化療方案是大劑量甲氨蝶呤可引起嚴重的胃腸道反應,如泛酸、噯氣、味覺異常、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食欲不振等。首次用藥反應較重,年齡大者癥狀明顯,多為一過性,因此化療期間應進食少渣、易消化、營養豐富、味香、色鮮食物,少量多餐,清淡為主;根據病人飲食習慣及愛好選擇,更換食物品種,增加新鮮感,促進食欲;骨髓抑制期飲食宣教主要補充足夠的維生素C和鐵劑、蛋白質等。含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有:柚、橙、鮮棗、柿子、椒、花菜、白菜、菠菜等。含鐵豐富的食物有:動物血、肝臟、瘦肉、蛋類等。進食營養豐富、清淡可口、易消化、不帶骨刺的食物。勿進食生冷不潔食物,新鮮水果去皮后再吃,在中性粒細胞減少期間,堅持吃熟食會有助于減少感染。對于口腔及咽部潰瘍疼痛者,可改用流食如牛奶,麥片粥等以及淡味食物,本病例胃腸道反應較輕,出現泛酸、噯氣、味覺異常、惡心、食欲減退但未嘔吐,出院前已基本無胃腸道不適。

    2.3 口腔護理。大劑量甲氨蝶呤可引起口腔、胃腸道黏膜發生嚴重潰瘍,故口腔護理非常重要?;熐白龊每谇恍l生的宣教工作,指導患者正確刷牙方法,讓患者了解做好口腔衛生是預防口腔炎的關鍵。督促患者做到飯前飯后用生理鹽水或碳酸氫鈉漱口水漱口,責任護士每日檢查口腔黏膜有無紅斑、潰瘍,若出現潰瘍,除用漱口水漱口外,還需再用甲酰四氫葉酸鈣漱口液漱口或擦拭潰瘍處,必要時清除潰瘍表面附著物,潰瘍面積較大、疼痛嚴重時,可用2%利多卡因等麻醉液含漱,以減輕疼痛,本病例漱口較勤快,未出汗口腔潰瘍。

    第5篇:口腔健康宣教方案范文

    牙齒對于人體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具有咀嚼、輔助語言發音、面部駐容功等功能,是人體重要的器官。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牙齒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臨床上進行口腔修復是對牙列及牙體的缺損以及缺失的常用治療手段。在進行口腔修復前,了解患者的口腔健康狀況對患者治療方案的制定和選擇及患者治療后健康恢復情況都有著一定的影響。本次研究對120例行口腔修復的患者進行了調查,現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06月至2016年0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口腔修復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臨床確診需行口腔修復;排除合并嚴重心、肺、肝功能不全者;排除患有合并精神認知障礙者;所有患者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其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55例;年齡16~79歲,平均(52.7±4.24)歲;依照患者年齡,將所有患者分為16~41歲組(25);41~56歲組(35);56~79歲組(60)。除年齡外,三M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問卷調查 通過醫院自制的調查問卷,對患者的口腔健康情況進行全面調查,詳細問卷包含:其一,患者的基本資料(性別、年齡、職業、教育程度)與生活習慣;其二,知情同意書;其三,口腔衛生情況調查表。

    1.2.2 口腔檢查 使用一次性口鏡和鑷子等工具進行臨床檢查。詳細包含:牙齒有無折裂、缺失或齲壞等;有無義齒修復、牙齒填充及其他修復體等;評估造成牙齒缺失的原因,例如牙周病、齲壞、正畸治療、先天性缺失或外傷等;查看、評價殘余牙的松動程度。

    1.3 觀察指標

    詳細記錄120例病患調查結果,并進行綜合性總結與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與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檢驗,(P

    2.結果

    120患者統計資料比較情況詳見表1,數據分析可知,患者口腔健康問題檢查主要以齲齒、牙齦出血、牙齒缺失、牙齒缺損、牙結石及牙齒松動為主。其中各項口腔問題均隨年齡的增加呈遞增的趨勢,以56~79歲接受調查患者的發病率最高。接受口腔修復治療的患者主要口腔健康問題為齲齒,且齲齒患病率隨年齡增加呈遞增趨勢,齲齒數量隨年齡也呈遞增趨勢。

    3.討論

    牙齒不僅能咀嚼食物、幫助發音,而且對面容的美有很大影響,隨著人們對口腔問題的不斷關注以及對口腔衛生要求的不斷提高,口腔健康逐漸成了人們關注的重點[1]。本次研究對120例行口腔修復治療的患者進行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各個年齡段人群均有可能患口腔疾病的風險。且口腔健康問題在老年患者就診比率中也呈逐年增加的趨勢。通過對患者進行口腔修復治療,改善了患者的牙齒咀嚼和美觀功能,口腔修復治療后患者口腔健康問題均可以得到一定水平的緩解與好轉。

    從本組120例患者中,統計問卷調查以及口腔檢查我們可以發現,口腔健康問題在口腔修復治療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影響。本次研究結果發現,患者口腔健康問題檢查主要以齲齒、牙齦出血、牙齒缺失、牙齒缺損、牙結石及牙齒松動為主。并且,各項口腔問題均隨年齡的增加呈遞增的趨勢,以56~79歲接受調查患者的發病率最高。本次研究認為,隨著年齡不斷的加大,牙齒功能呈逐漸下降趨勢,加上不夠重視口腔衛生,導致口腔健康及功能水平下降。并且,不正確的刷牙方式和口腔護理習慣是引起口腔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2-3]。因此,應該加強進行口腔衛生宣教,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與刷牙方式對于預防齲病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進行口腔修復治療前患者存在不同嚴重程度的口腔健康問題,應該加強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護牙意識,對預防以及降低口腔問題的發生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黃冬梅,張倩,郭建徠,等.口腔修復治療效果主觀評價-250例調查分析[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14,30(3):161-164.

    第6篇:口腔健康宣教方案范文

    關鍵詞:急性胰腺炎;教育模式;??谱o理

    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reduce and avoid the adverse events occurred in the daily care of acute pancreatitis, alleviate low seniority nurses in the nursing care of acute pancreatitis work flurry of nursing problems. Methods The paper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analysis summary, the expert consultation and the clinical trial demonstration, through shared by the author and her team of nursing in daily nursing work experience, proposed the suggestion and of the acute pancreatitis.Results and Conclusion Nurse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by transforming the role change passive infusion to active education pattern, establishes the risk to inform and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disease combined with health education pattern,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nursing and nurse for refere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Key words:Acute pancreatitis; Education mode; Specific nursing

    胰腺炎是消化內科最主要的常見病之一,特別是急性胰腺炎,其危險程度高、病程長、護理難度大、易復發,是消化內科日常護理工作中需特別關注的極少數病種之一。所謂的胰腺炎是指胰腺及周圍組織被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自身消化所致的化學性炎癥;急性胰腺炎是胰酶消化胰腺及其周圍組織所引起的急性炎癥。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改善及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飲食不規律等不良生活習性越來越多,使得急性胰腺炎發病率明顯提升,且以青壯年為主[1]。本研究主要針對急性胰腺炎護理工作中易出現的問題及較難護理之處,分享筆者在日常護理工作中的體會與經驗。

    1 急性胰腺炎的常規護理

    急性胰腺炎的常規護理與一般疾病護理相同,概括起來可以分為三個方面,即基礎護理、對癥護理和健康宣教。

    1.1基礎護理 急性胰腺炎患者發作期需絕對臥床休息,要協助患者選擇舒適的臥位,并視情況加裝床欄預防墜床、跌倒。禁食期間需給予口腔護理1~2次/d,以防造成口腔異味,促使滋生細菌。留置胃管者需妥善固定,最好用石蠟油滴鼻1~2次/d以避免胃管接觸空氣變得干燥導致活動時牽拉疼痛,減輕不適感。若長期灌腸應做好肛周護理,保持肛周清潔干燥。

    1.2對癥護理 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給予準確的疼痛評分,對輕度疼痛者可告知采用變換、深呼吸、彎腰抱膝和聽音樂、看電視、聊天等方式來減輕疼痛和轉移注意力[2];腹痛嚴重者,遵醫囑給予解痙止痛劑,伴惡心嘔吐者可胃腸減壓,同時加強抗炎抑制胰腺分泌和胃酸分泌,并靜脈補液維持體內酸堿平衡;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及血尿淀粉酶檢查結果,并準確記錄24h出入量。

    1.3健康宣教 一方面,需告知患者合理飲食,建立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并視不同個體告知及飲食禁忌,調動患者家屬的積極性,使其參與學習保健知識教育,監督患者合理飲食、養成良好生活習性。另一方面,要對患者進行耐心的疾病知識講解,觀察患者心理變化隨時進行心理疏導和鼓勵,督促患者要多休息,避免勞累。

    2 急性胰腺炎常規護理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2.1易誘發不良事件 由于急性胰腺炎護理難度比普通疾病護理難度大,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發生不良事件的幾率也大大增加,因此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要特別用心。

    2.1.1管道不良事件 急性胰腺炎患者需要行胃腸減壓,在置入胃管后活動時管道可能會自行滑脫,而胃管的置入會給患者帶來不舒適感導致自行拔管的情況。導致拔管的原因總體概括起來有三方面:①對于以上深度睡眠或意識不清躁動狀態下的患者肢體約束不夠,胃管置入的不舒適致其自行拔管;②管道未能有效固定,以致患者在活動時自行滑脫;③護理人員健康宣教不到位和患者對胃管置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欠缺,患者對置管帶來的不適難以接受,不能積極配合,自行拔管[3]。

    2.1.2給藥、醫囑執行錯誤 急性胰腺炎輸液量大,工作繁瑣,護理人員在執行過程中容易在忙碌,甚至出現抵觸心理的情況下省略或簡化查對環節,不嚴格執行三查九對制度和雙人核對制度,未將核心制度嚴格落實而出現給藥錯誤或醫囑執行錯誤。

    2.1.3其他不良事件 急性胰腺炎患者在護理過程中除容易出現管道不良事件和給藥、醫囑執行錯誤等不良事件外,還容易出現如墜床、跌倒、下肢靜脈血栓及壓瘡等不良事件,主要原因是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時未對患者及家屬做好安全方面的健康宣教,患者及家屬對不良事件的發生缺乏預見性,護理人員未準確及時對高危人群進行動態的危險因素評估,或是意識淡薄,即使認識到風險存在,未采取任何有效預防措施。

    2.2患者依從性低 患者依從性低主要是指在治療和護理過程中,患者的行為與醫囑的一致性差距大,而在消化內科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治療和護理中更易出現依從性差的問題,給治療和護理工作帶來較大的阻力和不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2.1治療方案復雜帶來的依從性低 有研究表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依從性與治療時間,用藥時間、劑量成負相關[4]。對使用生長抑素和質子泵抑制劑及抗炎多種藥物聯合應用及治療時間過長的患者,其依從性會隨藥物的副作用加重而降低。

    2.2.2知識匱乏與自我判斷矛盾帶來的依從性低 由于患者對疾病知識了解匱乏和對治療方案的一知半解,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而通過自己的判斷行事不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特別是長期臥床和禁食的患者會對治療產生抵觸情緒,不知道禁食的重要性,擅自進食,延誤治療,加重病情。

    2.2.3家庭和社會的支持不足帶來的依從性低 求醫的條件和患者親屬的支持也會影響患者的依從性,這種情況尤以貧困地區或家庭及不和睦家庭為主,貧困地區求醫路程遠,行為不便,擔心給家庭帶來經濟負擔和麻煩,而不和睦家庭成員同樣存在較大心理負擔和缺乏監督及正確的飲食勸告,因此很難保持良好的依從性甚至患者出現逆反心理和行為。

    2.3護理難度大

    2.3.1輸液量大 急性胰腺炎患者一方面在禁食期間機體所需能量補充全部來自腸外營養,臨床上常選擇淺靜脈留置針兩組或兩組以上的靜脈通道24h補液,另一方面急性胰腺炎患者本身治療就需要大量輸液進行消炎、抑制胰酶分泌等,大量的補液要求穿刺者技術過關,也加大了護理工作量及護理難度。責任護理人員需保持高度責任心認真核對每次輸液,并在輸液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用藥后的反應。

    2.3.2基礎護理繁瑣[5] 對于急性胰腺炎患者,護理人員不僅需要協助患者和家屬完成做好各項護理口腔護、管道、灌腸等基礎護理,而重癥絕對臥床的患者還要做好預防壓瘡和功能鍛煉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此過程相對繁瑣。且由于炎癥加劇會帶來疼痛使患者自理能力低和在治療和護理過程因為胃管置入的不舒適以及加劇的疼痛,護理人員勢必要增加巡視頻率,并導致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及其家屬呼叫護理人員的頻次增加,增大護理工作量。

    3 急性胰腺炎護理體會分析

    3.1建立導管滑脫評分機制和加強護理人員導管滑脫應急訓練與培訓。當患者置管后責任護理人員應立即給予導管妥善固止、標識,并建立導管滑脫危險因素評分表,進行動態評分,評估患者可能存在的導管滑脫危險因素,并制定防范計劃與措施。護理人員應認真交接班,注意導管的刻度,固定方式,引流液的性質,同時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導管滑脫的應急措施,在導管突然滑脫的情況下能將危險降到最低,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3.2創新宣教模式,加強宣教。正常的宣教模式,可能因為護理人員機械性的宣讀和患者對宣教重視程度不夠,使得宣教常常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大大增加了不良事件的發生頻率和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因此,需要創新護理宣教模式,保障護理宣教的預期效果。

    3.2.1轉換角色變被動灌輸為主動教育模式。摒棄傳統的照本宣科機械性的被動灌輸教育模式,發揮當代高素質人群優勢,轉換角色變被動為主動教育模式,讓患者提前自行學習急性胰腺炎的健康宣教知識和主動講解疾病的發生和預防,使其擁有主動了解和思考的機會和意識。同時,讓患者家屬積極參與健康教育模式,醫療單位通過下發疾病講解知識材料和網絡學習途徑,讓患者及其家屬主動學習,并將學習到的相關疾病知識主動向護理人員講解,并提出學習過程中疑惑之處,再由護理人員進行深入的宣教分析,以此增強患者的健康意識,了解以往相同疾病的治療和預后轉歸,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有主人公的感覺,消除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促進患者早日康復[6]。

    3.2.2建立風險告知與增強疾病了解相結合的健康教育模式[7]。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僅要讓患者及其家屬主動參與,還要讓患者及其家屬了解,疾病治療過程中很多的風險是來源了患者及其家屬本身,要讓患者及其家屬有自覺了解疾病相關知識的急迫感。因此,可以讓患者或者家屬簽訂風險告知書,將急性胰腺炎治療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患者及其家屬應當承擔主要責任的那些不良事件或者風險納入其中,并將急性胰腺炎相關疾病知識作為附件一并交由患者或者患者家屬,采取以上主動教育模式讓患者及其家屬主動學習。

    3.3加強護理巡視和愛心護理。護理人員要加強巡視,隨時了解患者情況并做好記錄,在巡視記錄中切勿走過場簽個名就走,要盡量通過噓寒問暖和一些小的舉措來感化患者及其家屬,讓他們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關心和貼心,增強患者的歸屬感和戰勝疾病的信心。

    3.4規范護理流程,降低護理難度。護理人員工作量大、工作繁瑣、工作環境嘈雜,工作中難免出現差錯,因此,護理工作必須要有自己的工作流程,科學合理的支配時間,不僅能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使整個護理工作高質量、高效率的順利進行,還能有效節約時間,降低臨床護理難度。

    3.4.1合理安排護理人員,工作因人而異。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復雜、變化快,工作中預見性難,低年資護士容易出現工作忙亂、態度急躁,處理不及時及記錄不完善等問題,也容易造成患者的恐懼和家屬的焦慮。在實際護理工作中可以因人而異,一方面安排年資高、經驗足的護理人員來擔任重癥患者的管理小組組長,負責督導,減少臨床護理缺陷;另一方面,可將科室護理人員以疾病種類進行小范圍分類,不同的護理人員主要負責不同種類的疾病護理,增強護理人員專業技術知識和能力。

    3.4.2借鑒??谱o理模式。借鑒??谱o理模式,實施科學化管理,對急性胰腺炎類似的危重患者加強責任制護理,因消化內科重癥病種類較少,可選取個別護理人員專門從事急性胰腺炎患者護理,從而提高護理效率,增強護理人員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科室管理宗旨,把危重患者的護理質量放在護理質量的建設的首位[8]。

    4 結語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常常會發現一些護理人員之間的差異,同樣的工作,部分護理人員有條不紊,從容應對;而另一部分護理人員卻顯得忙亂不堪,不良事件發生頻次明顯增多。因此,需要有合理的護理模式及科學的方法流程,來提高護理人員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提升患者就診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沈開敏.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綜合治療護理策略[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9(6):797.

    [2]趙曉輝,淺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護理觀察與體會[J].中國傷殘醫學,2015,23(5):170-171.

    [3]朱小莉.急性重癥胰腺炎術后管道的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2013,23(6):3203.

    [4]施華芳,姜冬九,李樂之,等.病人依從性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4):134-135.

    [5]于洪霞,急性胰腺炎患者人性化護理效果探討[J].大家健康,2015,9(5):208-209.

    [6]駱偉群,黃小屏.責任制護理方案對急性胰腺炎的心理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1):86-87.

    第7篇:口腔健康宣教方案范文

    方法 將278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兩組患兒的藥物治療方案相同。門診患兒175例歸為對照組,給予健康宣教以及心理護理等常規護理。住院留觀的103例患兒歸為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制定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計劃,給予有針對性的全面系統的護理。觀察兩組患兒的遵醫行為,同時詳細記錄其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皮疹消退時間,潰瘍愈合時間以及用藥時間等。結果 觀察組的遵醫行為顯著好于對照組(P<0.01),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皮疹消退時間、潰瘍愈合時間以及用藥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1)。結論 普通型手足口病住院留觀治療,接受護理干預可增強家屬的遵醫行為,使患兒療程有效縮短,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 手足口??;治療;護理干預

    文章編號:1003-1383(2012)04-0556-02

    中圖分類號:R 72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2.04.047

    手足口病(HFMD)是臨床上常見的、由多種腸道病毒所引起的兒童傳染病,近年來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最常見的腸道病毒是A 組柯薩奇病毒16型(CVA16)和腸道病毒71(EV71)[1],發病以5 歲以下兒童居多,其臨床表現主要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皰疹或者斑丘疹以及發熱等,具有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復雜以及易感人群普遍等特點,若誤診或者治療不當很容易導致腦膜炎、腦炎、肺水腫以及循環障礙等重癥,甚至危及生命[2],防治工作任重道遠。為研究護理干預對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兒的治療效果,我科對103例患兒給予常規治療方案和護理干預,現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6月~2011年10月到我院急診科治療的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兒278例,其中男163例,女115例,年齡1~3歲,平均年齡為1.9歲。納入標準:均符合普通型手足口病診斷標準,患兒口腔及其他不同部位出現皰疹并伴有輕、中度發熱1~2天就診,無嗜睡、嘔吐、抽搐、驚跳、休克等危重癥征象。將住院留觀的103例患兒歸為觀察組,門診患兒175例歸為對照組。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身心狀況、生活方式、衛生服務等方面大致相同,具有可比性。

    2.資料收集方法 由專業人員下發問卷調查表對患兒家屬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性別、年齡、疾病狀況、飲食、衛生習慣、陪護人員以及文化程度等。

    3.護理干預措施 兩組患兒的藥物治療方案相同。對照組給予健康宣教以及心理護理等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根據收集到的患兒病情進行全面評估,制定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計劃,對家屬進行系統的預防手足口病教育,將宣教與示范結合。給予有針對性的系統護理,在急診科設置一個手足口病患者專門接待區,與其他患者隔離,禁止帶患兒到其他病區?;純喝朐汉筢t務人員及時向家屬講授手足口病相關知識,并進行個體化指導和心理護理,減輕患者心理負擔。病房要經常開窗通風,并保持室內溫度和濕度適宜,病室內放置有手消液,以便患兒和家屬隨時消毒手足?;颊叩募S便、

    剩余食品等要使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后再處理。由于本病為嬰幼兒時期常見的傳染病,其傳染性較強[3],所以要嚴格限制探視人員,以免發生交叉感染,隔離時間一般為15天左右。保持患兒的皮膚干燥和清潔,剪短患兒指甲,以防患兒由于皮膚瘙癢而抓破皮膚引發感染。必要時可使用爐甘石洗劑外涂患處,使用清水沐浴,避免使用肥皂和刺激性沐浴露,盡可能穿著寬松柔軟的棉質衣物,及時更換,保持床單和被褥整潔,定期暴曬?;純喊l病期間應攝入清淡、易消化且無刺激性的流質或者半流質的溫涼飲食,宜少量多餐,鼓勵患者多飲水排便。患兒常由于口腔內出現皰疹和潰瘍而拒絕進食,所以一定要加強口腔護理,保持其口腔清潔,在進食前后可用涼溫水漱口,對有潰瘍的患者可先用西瓜霜外涂,以減少患兒的痛苦。用藥治療時,要對藥物作用、用藥方法以及藥物不良反應進行詳細講解,隨時觀察患兒的意識、體溫、脈搏以及呼吸情況,觀察有無惡心、嘔吐、嗜睡以及肢體抖動等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報告醫生,以便及時進行相應處理。

    4.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的遵醫行為,同時詳細記錄其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皮疹消退時間,潰瘍愈合時間以及用藥時間等。

    5.遵醫行為的評價標準 ①完全遵醫:患兒完全遵守醫囑,治療1~3 d 后發熱癥狀消失,皮疹和潰瘍情況明顯好轉;②不完全遵醫:患兒不完全遵守醫囑,治療4~6 d 后發熱癥狀消失,皮疹和潰瘍情況出現好轉跡象;③不遵醫:患兒不遵守醫囑,治療6 d 后仍發熱,皮疹略有減少或增加或出現潰瘍感染,病情進一步加重。

    6.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包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樣本均數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1.兩組患兒遵醫行為的比較 觀察組的遵醫行為顯著好于對照組(P<0.01)。見表1。

    2.兩組治療效果的比較 觀察組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皮疹消退時間、潰瘍愈合時間以及用藥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討 論

    手足口病雖然好發于夏秋季節,但其他季節均可發生,其傳染源為患兒和隱性感染者,發病期傳染性很強,傳播途徑主要通過呼吸道、糞口途徑以及接觸傳播,兒童均易感[4]。由于目前還沒有預防該病的有效疫苗,臨床上主要采用西醫對癥支持治療,以抗病毒治療為主,配合退熱以及抗感染等治療,同時配合護理,密切觀察病情變化[5]。由于一些家屬對該病缺乏正確的認識,相當一部分患兒仍停留在門診治療和居家觀察,沒有意識到按時持續用藥的重要性,不注重患者的隔離工作和對日常用品、食具、潔具等消毒的護理工作,導致其臨床治療效果不理想[6]。所以在手足口病治療中的護理工作不容忽視,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掌握患兒病情變化掌握以及針對性的治療具有更好的效果。

    本研究顯示,對觀察組患兒及其家屬進行護理干預后,其遵醫行為明顯好于對照組(P<0.01),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皮疹消退時間、潰瘍愈合時間以及用藥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1)。因此,在藥物治療的同時給予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使患兒家屬能正確認識疾病、了解疾病,監管患兒做好各項消毒隔離工作和接受各項護理措施,從而使其更好地接受各項治療,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程 君,王 謙,陳 燕,等.手足口病(EV71)診治與預防(附典型病例介紹)[J].安徽醫學,2008,29(4):342-343.

    [2]張曉春.手足口病留觀患兒12例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2):403-404.

    [3]湯衛蘭.手足口病68例護理體會[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7,5(1):52-53.

    [4]李向紅,劉承娟.小兒手足口病的家庭護理和預防[J].右江醫學,2011,39(6):821-823.

    [5]張 曉.小兒手足口病綜合治療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4): 26-28.

    第8篇:口腔健康宣教方案范文

    【關鍵詞】 心理干預; 錯牙合畸形; 正畸治療

    中圖分類號 R473.7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3)33-0025-02

    The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Orthodontics Patients Curative Effect Research/ZHU Qi-wen,ZHANG Mi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3,11(33):25-26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orthodontics patients.Method:collected in July 2009 - July 2012 in clinical orthodontics treatment of 86 cases of patients,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tervention group in the conventional orthodontic treatment at the same time give the cognitive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support, health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support, encourage therapy, positive suggests that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asures, such as the control group only with conventional orthodontic treatment.Observation records on each patient appointment status, oral hygiene status, the number of cooperate actively, and correcting device damage, the number of course of 18 months or less, curative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in orthodontics.Result:the intervention group generally satisfactory curative effect, without giving up treatment of patients, good oral hygiene status,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correct damage, the time of treatment, efficacy of satisfaction were bet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 Malocclusion; Orthodontic treat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Shitan Central Clinics of Xiangtan Country of Hunan Province,Xiangtan 411208,China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們的愛美需求日益高漲,近年來接受正畸治療的患者越來越多。錯牙合畸形不僅影響患者的口腔功能和頜面部容貌,還使患者承受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影響其身心健康。正畸治療療程長,技術復雜且需多次復診?;颊叩睦斫?、支持和全力配合與正畸治療效果密切相關。國內外大量研究已表明患者的心理因素影響正畸治療過程中他們的配合。因此心理因素在正畸治療過程中的作用引起了廣大口腔正畸醫生的高度關注。本研究對正畸患者采取心理干預,旨在探討其對正畸治療效果的影響?,F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3月-2012年7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86例不同類型錯牙合畸形患者,其中男42例,女44例,年齡9~34歲,平均21.5歲。納入標準:(1)自愿參加,知情同意,配合研究者;(2)接受正畸治療且預計療程≤24個月;(3)首次接受正畸治療、無嚴重身心疾病史;(4)年齡9歲以上,文化程度為小學三年級或以上,意識清楚,能夠正確表達主觀感受的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43例。干預組男20例,女23例,年齡10~33歲,平均為22.3歲;對照組男22例,女21例,年齡9~34歲,平均22.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類型及治療方法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僅采用常規正畸治療。干預組采用常規正畸治療,在診療過程中對患者采取個體心理干預。醫生與患者及其家長的進行充分溝通交流,明確患者及其家長的治療動機和預期,開展正畸認知宣教,讓他們對正畸診療產生比較客觀公正的認識,同時讓其參與治療計劃的制定,做到知情同意,并向他們反復強調患者及其家長的充分配合是正畸治療成功的關鍵因素,治療過程中如患者遇到疼痛、影響平時學習和生活、口腔正常功能和容貌、遭受同伴嘲笑等挫折而灰心氣餒時,可通過記存模型及成功實例,多對他們實施暗示療法和鼓勵療法。給予他們堅持完成治療的信念。

    1.3 評價指標

    觀察記錄各組患者依從狀況,如按時復診情況、口腔衛生維護狀況、積極配合人數、矯治器損壞情況、療程≤18個月的人數、放棄治療的人數,保持器戴用情況以及療效、滿意度等。隨訪觀察3個月~2年。

    1.4 療效評價標準

    目前我國沒有統一的標準,本組參照美國的正畸ABO的客觀評級系統[1],并結合臨床經驗從正畸牙的排列、邊緣嵴高度、頰舌向傾斜度、牙合關系、牙合接觸、覆蓋、鄰牙接觸關系、根平行度等八個方面進行判斷。有效:患者正畸后牙列排列平行,邊緣嵴高度和頰舌向傾斜度合適,牙合關系和牙合接觸面正常,患牙無疼痛、咀嚼功能無明顯異常,咬合關系正常;無效:患者正畸后牙列排列不平行,邊緣嵴高度和頰舌向傾斜度不合適,牙合關系和牙合接觸面功能障礙,患牙出現疼痛、咀嚼功能和咬合關系異常。

    1.5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6.0 軟件分析數據,組間率的比較,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字2檢驗,P

    2 結果

    在正畸治療過程中,干預組取得滿意療效,患者按時復診情況、口腔衛生狀況、積極配合治療情況、放棄治療情況等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口腔正畸矯治是通過矯治器對錯位牙齒和頜骨施以溫和而持久的生物力,使牙周組織和骨縫改建,達到牙齒移動,頜骨移位的目的一項臨床治療技術。該技術操作復雜、療程較長。在矯正的各個階段,患者在遵醫行為中會表現各種不同消極的心理反應,負面的反應會影響治療期間的醫患合作。隨著醫學模式的變革與心理學的發展,心理干預技術的不斷完善,心理干預在臨床診療中應用日益廣泛。醫生可以針對性地對患者采取心理疏導和輔心理治療,幫助和鼓勵患者自覺遵從醫囑,更加主動地配合醫生治療,從而保證矯正得以順利進行。唯有醫生和患者共同參與,很好地相互配合才能取得預期正畸矯治效果。在臨床工作中,可以將患者的生理、心理與社會環境緊密地聯系起來,并把握好患者的心理變化,采取了如下一些相應的心理干預措施。

    3.1 認知教育,患者知情同意

    初診時主動、熱情地接診患者,充分與患者及其家屬交流溝通,了解患者心理狀況、進行心理評估,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他們大致了解口腔正畸學相關常識和對治療方案充分知情,尊重患方的意見,與患者一起研究確定治療方案,向患者解釋清楚治療的大概過程,相關費用,使患者對疾病和治療及其效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合理的預期[2]。治療中可能出現的不適感,讓他們心理有所準備,并告之避免和克服的方法;詳細告知佩戴矯治器和保持器后的注意事項,進食方式及口腔衛生維護等;解除患者的多疑和顧慮,對矯治知情同意。

    3.2 心理支持,幫助患者克服困難

    治療過程中醫生可以不定期地和患者電話聯系,詢問每次復診后矯正器戴用情況和患者的感受,對那些有抱怨情緒、焦慮或多疑的患者,采用安撫和鼓勵語言進行交談,以示對他們關心和呵護,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從而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對那些缺乏信心的患者,可以將已完成成功病例向患者展示,或將患者初始模型、照片,與當前的牙列形態和容貌加以對比,讓患者真實地感受到正畸治療的效果,增強其信心[3],消除和減少患者的焦慮,對矯治充滿信心;對那些缺乏自信、性格內向的患者,醫師要適時進行心理疏導,語言要和藹、親切、友善,同時要爭取患者家人和朋友對其予以支持和鼓勵,給患者營造一個積極,輕松的診療大環境,減輕其心理壓力,也可以把矯治中的多名患者聚集在一起交流溝通他們的心得,讓他們信心滿滿地去克服治療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挑戰。

    3.3 健康宣教,患者配合更自覺

    向患者宣教錯牙合畸形的危害性,使他們對患者的畸形有明確的認識和引起他們的重視,對不能很好保持口腔衛生的患者,要耐心地對其進行衛生宣教,并指導正確的維護方法。對配合不好,經常不遵醫囑按時復診或/和損壞矯治器者,向患者及其家長講明,這樣做的嚴重危害性,糾正他們的不配合行為,并請患者家長給予長期監督,減弱患者消極的逆反對抗性。

    通過研究發現:在對患者實施常規口腔正畸治療的同時,輔以合理的心理干預有助于提高正畸患者的合作程度、治療效果、患者滿意度和縮短療程、減少復發機率。患者的心理狀態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患者配合程度和正畸矯治的療效;而在為患者進行矯正的同時,正確地分析患者心理特點,適時地進行積極的合理的心理干預,有助于治療的順利完成,取得良好的療效,并提高患者對診療過程的滿意度。綜上所述,合理的心理干預在口腔正畸治療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Casko J S, Vaden J L, Kokich V G, et al. Objective Grading System for Dental Casts and Panoramic Radiographs. American Board of Orthodontics[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1998,114 (5):589-599.

    [2]李宗鰲.口腔正畸心理治療的方法探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1,2(12):128-129.

    第9篇:口腔健康宣教方案范文

    關鍵詞 :     個性化;牙周炎;口腔衛生指導;牙周治療;老年人群;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ized oral health guidance on the prognosis of periodontal treatmen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eriodontitis and evaluate the role of individualized oral health guidance in the maintenance of periodontal health of the elderly. Methods Fifty elderly patients with periodontitis were randomly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periodontal basic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oral health guidanc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personalized oral health guidance.The plaque index, periodontal depth, proportion of bleeding teeth, gingival bleeding index and clinical attachment loss were record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compliance, satisfaction and oral health statu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levels of plaque index and gingival bleeding index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compliance, satisfaction and oral health statu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Personalized oral health guidance is helpful to control the oral health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periodontitis, improve the effect of periodontal treatment, and promote the level of periodontal health.

    Keyword: personalization; periodontitis; oral health guidance; periodontal therapy; elderly population;

    牙周炎是牙周致病菌侵襲牙周支持組織后引發的局部炎癥反應[1],通常表現為牙齦炎癥、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以及牙齒松動。晚期牙周炎由于牙周膜、牙槽骨等多種支持組織的嚴重破壞,患牙已經不能獲得良好的固位而發生嚴重的松動甚至脫落。牙周炎的發生不僅破壞了牙周支持組織的固有形態,也進一步惡化了宿主的咀嚼功能。更為嚴重的是,牙周炎還被證實與多種慢性、系統性疾病互為促進因素,這也嚴重的影響了宿主的整體健康水平[2]。

    老年人群由于其生理形式、生活習慣以及體內激素水平的改變,相較于青年人群更易罹患牙周炎,發生率約為35%~100%[3]。除引發口腔功能障礙外,牙周炎也與多種常見老年性疾病密切相關[4]。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老年人群的牙周健康水平,降低其牙周炎發生率,提高牙周治療效果,維護其牙周健康水平就成為了提高老年人群的重要手段。

    口腔衛生指導作為維護口腔健康、促進牙周治療效果的有效方法,現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中[5]。然而,泛化的口腔衛生宣教并未關注老年人群的特殊性。本研究以老年人群為研究對象,通過個性化口腔衛生指導的方式,增加老年人群對口腔衛生的關注度,提高其對牙周治療的依從性,以期為維護該人群牙周健康提供幫助。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于2016年9月至2019年6月期間于吉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口腔科門診就診患者。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②口內余牙數不少于16顆,其中第一、二磨牙累計不少于4顆;③牙周炎診斷符合1999年牙周病分類國際研討會標準;④口腔無其他疾??;⑤無其他慢性系統性疾病。本研究共納入符合標準的受試者5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及實驗組,每組25例。兩組受試者年齡、性別構成、余牙數、口腔衛生狀況未見顯著差異(P>0.05)。

    1.2、 研究方法

    記錄受試者菌斑指數(plaque index, PLI)、牙周探診深度(probing depth, PD)、探診出血牙占比(bleeding on probing, BOP)、牙齦出血指數(bleeding index, BI)、臨床附著喪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 CAL)情況。按病情給予常規牙周基礎治療,治療后給予口腔衛生宣教。

    對照組給予常規衛生宣教,內容包括牙周炎病因、預后及危害簡介,口腔衛生控制措施指導(正確刷牙、牙線使用等)。實驗組給予個性化口腔衛生宣教,內容包括受試者牙周狀況及可能的預后、牙周個性化認知、個性化口腔衛生控制方案設定,并給予個性化遠程指導強化等。

    記錄牙周治療后4周復診時上述臨床指標,對比評價其牙周治療狀況。記錄不同組別受試者治療滿意度、依從性以及口腔衛生狀況,對比分析個性化口腔衛生宣教在老齡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療中的作用。

    2 、結 果

    2.1 、牙周臨床指標

    牙周炎治療后,所有患者各項牙周臨床指標均顯著優于治療前(P<0.05)。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BI、PLI改善更加顯著(P<0.05)(見表1)。表明個性化口腔衛生指導對老齡牙周炎患者臨床治療具有更好的輔助作用。

    2.2、 受試者依從性、滿意度及治療后口腔衛生狀況

    患者(實驗組/對照組)依從性的良好、一般、較差的例數分別為19/8、5/14、1/13;滿意度的良好、一般、較差的例數分別為20/12、4/10、1/3;口腔衛生狀況的良好、一般、較差的例數分別為19/15、3/6、3/4。相比于對照組,實驗性受試者依從性更好,對牙周治療的總體滿意度更高,治療后口腔衛生控制狀況更佳(P<0.05)。表明個性化口腔衛生指導是提高老齡牙周炎患者治療效果、遠期維護的有效手段。

    表 1 各組受試者牙周指標(n=25)

    3 、討 論

    作為導致成年人失牙的最主要原因,牙周炎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一般而言,牙周基礎治療可有效緩解多種牙周病變。鑒于牙周炎是一個持續的病變過程,因此其維護期的治療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牙周炎的整體預后效果[3]。老齡牙周炎人群作為特殊的患者群體,組織愈合能力以及治療依從性的下降均阻礙了牙周組織的恢復,同時也下調了治療的滿意程度[6]。

    牙周基礎治療采用物理方法清除局部菌斑、牙石、軟垢以及部分壞死的牙周組織,該方法可有效控制牙周炎癥擴展,終止牙周病變并促進牙周組織愈合[7]。有報道顯示,牙周基礎治療是牙周炎最有效的臨床治療方式[8]。在本研究中,無論是對照組還是實驗組,患者經過牙周基礎治療后病變均有顯著地改善,這與之前報道一致。然而,鑒于牙周組織特殊的解剖結構,牙周治療器械很難完全清除牙周袋內的感染物質[9]。因此,有效的口腔衛生維護措施可以更好地提高牙周治療的顯效性以及長效性。研究表明,牙周組織的維護、修復和再生可持續至6個月以上甚至達到一年[10]。有效地維護不僅加強了牙周治療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牙周炎復發的概率。在本研究中針對實驗組患者的牙周炎癥特點,設計了個性化的口腔衛生控制措施,這也使得此類患者在復診時口腔衛生狀況更佳,其菌斑指數與牙齦出血指數更低,牙周治療結果更為理想。

    相較于普通牙周炎人群,老齡患者由于生理機能的衰退導致其牙周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下調[11]。此外,由于老齡患者記憶力下降,對醫囑的執行以及治療的依從性也相應下降[12]。有報道顯示,依從性與牙周治療甚至多種其他治療的預后密切相關[13]。本研究中實驗組受試者接受了個性化口腔衛生指導,對自身病情認知更明確、對醫囑印象更深,此外遠程指導強化也進一步保障了患者的依從性,這也為提高牙周治療整體療效及遠期維護帶來了便利[10]。

    綜上,相較于常規口腔衛生指導措施,個性化口腔衛生指導更易于輔助牙周基礎,治療提高了老齡人群牙周炎治療效果。隨著研究的深入,個性化口腔衛生指導方式也將進一步完善,為患者帶來福音。

    參考文獻

    [1] SLOTS J.Peridontitis.facts fllacies and the future[J] Periodontol 2000.2017.75(1):7-23.

    [2] FISCHER R G,LIRA JUNIOR R,RETAMAL -VALDES B,et al.Periodontal disease and its impact on general health in Latin America .Section V:Treatment of periodontitis[J] .BrazOral Res,2020,34(Suppl.11):e026.

    [3] MANRESA C,SANZ-MIRALLES E C.TWIGG J,et al. Supportive periodontal therapy (SPT) for maintaining the denttion in adults treated for periodontiti[J] Cochrane DatabaseSyst Rev,2018,1(1):CD009376.

    [4] HOLDE G E,OSCARSON N.TROVIK T A.et al.Periodontitis prevalence and severity in adults: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Norwegian circumpolar communities[J].J Periodontol,2017. 88(10):1012-1022.

    [5] SCANNAPIECO F A,CANTOS A.Oral inflammation and infection,and chronic medical diseases:implications for the elderly[J].Periodontol 2000 ,2016,72(1):153-175.

    [6] ACHARYA T.AGIUS M.Poor Compliance as a sign of depression. Why might an elderly man stop his medication?[J] Psychiatr Danub,2018.30(suppl.7):630-632.

    [7] AIMETTI M.Nonsurgical periodontal treatment[J].Int J Esthet Dent,2014,9(2):251-267.

    [8] DEAS D E,MORITZ AJ,SAGUN R SJret al. Scaling and root planing vs conservative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eriodontitis[J] Periodontol 2000.2016,71(1):128-139.

    [9] COBB C M.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non-surgical periodontal therapy:an evidence- based perspective of scaling and root planing[J]J Clin Periodontol,2002,29(Suppl.2):6-16.

    [10] DE WETL M,SLOT D E,VAN DER WEIJDEN G A. Supportive periodontal treatment:Pocket depth changes and tooth loss[J.Int J Dent Hyg,2018,16(2):210-218.

    [11] DELWEL S,BINNEKADE T T.PEREZ R S G M,et al.Oral hygiene and oral health in older people with dementia:a comprehensive review with focus on oral soft tissues[J.ClinOral Investig.2018,22(1):93-1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a级成人毛片免费图片|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成人看的一级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亚| 成人18视频日本|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笫一页|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成人免费淫片在线费观看| 6080yy成人午夜电影| 国产成人三级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欧美xxxx成人免费网站|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色视频精品|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无码成人AAAAA毛片|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国产成人在线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 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成人精品视频99在线观看免费| 成人网视频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