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臨床醫學與護理范文

    臨床醫學與護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臨床醫學與護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臨床醫學與護理

    第1篇:臨床醫學與護理范文

    醫學科學的總體特征已從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逐漸向生物、社會、心理醫學模式轉變,中醫“七情”是內因致病的因素,調整七情使之保持平衡,以維持正常的人體生理功能,是中醫臨床醫學一大特點和優勢。

    疾病有陰陽表里、虛實寒熱的變化,但總的一點是人體陰陽失去平衡。《內經》指出:“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憂、思、悲、恐、驚”,正常情況下人體情志的表述是五臟功能的一種正常生理表現,七情與內臟的關系及致病的特點“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素問·舉痛論》,則更進一步指出不同的情志活動人體機能活動所產生的不同影響。當某些因素導致七情太過或不及時就會損壞臟腑 氣機,即:“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因此通過望、問聞、切掌握病人情志變化,運用七情相互轉變,相互制約的理論,有針對性地開展情志護理,是中醫辯證施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1 辯證施護

    1.1 怒傷肝、怒氣則上“肝喜條達,而惡抑郁”,若有所大怒、氣上而不得上,積于肋下則傷肝,因而護理肝膽疾病患者要注意其氣逆面赤,嘔血,昏劂,煩躁郁怒,脅痛,納差,頭暈、目眩,及由此引起高血壓腦中風等。本人在護理情志不舒,肝氣郁滯的患者時遵照“諸風掉眩皆屬于肝、百病皆生于氣”的古訓,對患者態度和藹、熱情、使患者力求做到暢情志、舒氣機、開散郁結之氣、調整病人的主觀能動性。在治療時更應精心操作減輕痛苦,協助解決治療中的困難,穩定情緒如肝陽上亢、肺風內動、肝火上炎的病人,易怒、急躁、甚至無端爭吵后頭眩’時有昏厥、偏身麻木等,我們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情志變化,多與患者交心談家事,從根本上解決家庭矛盾。本因病久不愈、焦慮、心煩易怒、又畏懼治療帶來的痛苦和經濟負擔,終止悶悶不樂。鼓勵病人要正確對待名利地位,人的一生有健康的體魄,才是最珍貴的。“健康是金”必須情懷開暢,氣機條件病才能痊愈,而并非藥物所能全部收效,同時指導眼花、關心起居、告知其飲食宜忌。病人聽從勸告,心情逐漸轉佳,病情日趨好轉。

    1.2 喜傷心、喜則氣緩 人體正常時喜能調和緊張情緒,使營衛通利,心氣舒暢但過喜則傷心。“大喜則氣散、神緩而不能藏”所以在護理心臟疾病患者時要注意失眠,笑興休,心前區悶痛、二便遺泄、失神甚至狂亂等情況,當病人家庭周圍有特大喜訊或噩耗傳來時,不可操之過急,以免強烈刺激引起病情變化。如病人因胸痹住院半月聽到自己的女兒出車禍,他受到刺激當即摔倒在地經緊張搶救仍無法挽回生命。要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及交流方式,要根據病人的感覺以緩解家庭氣氛及成員的和睦相處,創造溫馨的環境,搞娛樂活動,使病人有一種身心滿足感。

    1.3 思傷脾、思則氣結 過思可致胸腹痞悶,胃脘作痛,水食不能運化,不思飲食,肌肉漸消,臨床上常見一些腦力勞動者常常思慮過度,勞心傷脾,導致消化系統及神經系統的疾病,對這類病人的護理應采取以性勝情的方法,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開導,使患者深知有健康的體魄,事業便有一半的成功,要克服過度思慮的習慣,保持坦蕩的胸懷,工作之余到空曠、空氣新鮮的地方,目視前方放松入靜一刻鐘,活動上肢、下肢,做自由操等,有舒、筋活絡,利于強身健體的作用。

    1.4 悲憂傷肺、悲則氣消 臨床上出現過悲則傷肺,使心肺郁結、上焦阻塞、致營氣不利,心氣虛則悲,悲則氣下。因此在護理肺疾患者深知舒暢情志,轉移其目標,采取喜能勝悲的方法,循循善誘,調神去疾。如一患者因其丈夫車禍喪生,使她痛不欲生,整日悲痛不止或癡呆郁悶,語無倫次,神魂顛倒,要有安靜的環境,親人、朋友陪伴相隨,預防發生意外的同時與她做些活動,如游戲、交心談話,俗話說“人死不能復活”,活著的人有事業,有家庭,有責任辦好所面對的事情,所以要有信心和勇氣,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不能隨他而去。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發現她的情緒逐漸安穩,同時給予合理用藥及飲食調養家庭環境的調適身體恢復健康。

    1.5 驚恐傷腎 恐從內生、驚從外來,致氣亂恐則氣下,傷腎使精虧而致升降不調,腎氣不固、“上不能奉養心,下不能輸布氣血”,使下焦脹滿、胃痿、甚至猝死,每遇驚時遺泄,小便失禁等,因此護理中一定要注意語言平靜,態度安然自若和藹可親,動作敏捷穩定,避免再次受到刺激,消除一切大驚卒恐的原因。驚恐以思法救治,如有病人夜寐時感有黑影跟隨或有個黑手壓在胸口,而氣上不來,便產生了強烈的恐懼和絕望。對這類患者首先鼓勵他珍惜生命,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臟腑學說中腎藏精,主骨、生髓、腎精化生腎氣,恐則氣下、驚則氣亂、突然受驚、以致心無所依,神無所附、慌亂失措,是謂驚則氣下。勸其不必過于恐懼,遇事要冷靜,消除雜念,消除迷信,心靜神安,振奮精神,做一些與社會有益的事情,助人為樂,豐富文化精神生活,多搞一些集體活動,護士可做引導。

    2 討論

    臨床上情志致病,與病人個性、生活環境、婚姻狀況、文化素養不同所產生的心理也不同,因此護理人員不僅要了解疾病的特點,性格特點、精神狀況、文化素養、需求方式、更要掌握病人心理特點,因人施護,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2篇:臨床醫學與護理范文

    新生兒低血糖癥是NICU常見病及多發病,是新生兒危重癥之一,其病因復雜多樣,臨床無特異性表現,容易誤診、漏診,嚴重者可引起新生兒神經系統永久性損害。現回顧性分析我院新生兒低血糖癥38例臨床表現及護理,以助于提高診治及護理水平,減少兒童神經系統后遺癥。

    1、臨床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 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兒科收治新生兒低血糖癥38例,均符合新生兒低血糖診斷標準[1]。男20例,女18例;年齡50分鐘至16天,平均3.2±2.9天;胎齡42周5例;體重﹤1 000g 1例,1 001~1 500g 6例,1 501~2 500g 18例,2 501~4 000g 8例,﹥4 000g 5例;入院時疾病診斷:早產兒12例,新生兒敗血癥6例,新生兒低血糖癥5例,新生兒肺透明膜病4例,新生兒窒息8例,新生兒溶血病3例。

    1.2方法 所有新生兒于入院后30分鐘內測末梢血糖,采足跟末梢血0.1ml,用美國強生公司生產的one touchⅡ型血糖儀及相應試紙測試,使用前均矯正定標。診斷標準參照邵肖梅等主編的第4版《實用新生兒學》。

    2、護理

    2.1 加強喂養:新生兒出生后盡早開奶,在疾病允許下生后30分鐘試喂或鼻飼10%葡萄糖,若無喂養不耐受,每3小時一次,連續3次后改喂母乳或配方奶;嚴重低血糖者,在未建立靜脈通道前立即腸道內供給奶或糖水;對持續性低血糖者,在靜脈補糖及藥物治療同時亦應加強喂養,可增加喂奶頻率或適當增加奶中糖的濃度,以便逐漸撤藥及減少補液量;在此應注意以下幾點:患兒無腸內喂養禁忌癥;喂養量必須根據患兒消化能力調整;不同胎齡、體重的新生兒喂養奶品不同,母乳為首選,但在兩次母乳間應加喂糖水;因低血糖導致吃奶差的患兒應立即予以鼻飼。

    2.2 密切觀察臨床表現:新生兒低血糖癥大多為無癥狀性,本文占47%,況且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缺乏特異性,如下表

    表1 38例低血糖新生兒臨床表現構成比

    2.3密切監測血糖:對初篩血糖2.5mmol/L,每1h復查1次,直至血糖穩定于2.8mmol/L以上;可延至每4小時測血糖1次,連續3次血糖正常,改6小時1次,漸延至12h、24h;

    2.4 靜脈補糖:根據低血糖程度決定輸糖速度及濃度,維持靜脈血糖正常,外周靜脈其輸糖濃度不能超過12.5%,頑固性低血糖,需提高輸糖濃度者,應建立中心靜脈置管;

    2.5 保暖: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出生時由于體表水分蒸發,體溫迅速下降,使棕色脂肪消耗增多,寒冷刺激可造成新生兒低血糖。調節室內溫度,保持新生兒處于中性溫度的環境。必要時將新生兒置于暖箱或輻射臺保暖。使新生兒體溫保持在36.2℃~37.0℃。減少糖原耗竭。

    2.6人文關懷:初生嬰兒生病,做父母的無比焦慮,況且對無癥狀低血糖者仍需密切監測血糖,頻繁針刺帶給患兒的痛苦,做父母的怎能理解呢?這就需要詳細告知家屬低血糖可能導致的后果,它有哪些可能的原因,需要做哪些實驗室檢查,目前主要任務是維持血糖正常,防止腦損傷發生,同時尋找低血糖原因,以便對因治療。大多數低血糖為暫時性或一過性,經積極開奶,充足腸內喂養即可治愈,以便解除家長焦慮,取得更好配合。

    2.7 對因治療:抗感染、阻斷溶血、適當氧療、糾正酸中毒等。

    2.8 藥物治療:糖皮質激素治療:氫化考的松5-10mg/kg.d,Q8h或Q12h,強的松1-2mg/kg.d Tid;二氮嗪、胰高血糖素。

    3、結果

    38例患兒治療結果如下表;

    表2 38例患兒低血糖分類、病因及治療結果

    4、討論

    新生兒低血糖癥(Hypoglycemia,以下簡稱低血糖癥)多為無癥狀性或暫時性,即使有癥狀亦為非特異性[2.3],臨床癥狀與原發病密切相關,可表現為反應低下、體溫偏低、嗜睡、喂養困難、呼吸暫停、蒼白、陣發性紫紺或多汗,易激惹、震顫、眼球異常運動、肌張力異常或驚厥等,往往難以區分是低血糖所致還是原發病所致。本文38例患兒,無癥狀占47%,有癥狀性低血糖中以呼吸暫停或呼吸不規則占首位,其次是反應差、拒乳、表情淡漠等,都是沒有特異性的,在許多新生兒疾病中都會出現,與文獻報道相符。新生兒低血糖需邊治療邊查因,維持血糖于正常范圍,防止低血糖腦病。本文38例患兒經精心護理及治療后97%痊愈,暫時低血糖占92%,治愈率100%,且不易發生低血糖性腦病。

    常規篩查血糖是發現低血糖癥的主要方法,鑒于其無癥狀性及癥狀無特異性,對生后72h內入院的新生兒進行常規低血糖篩查,均在高危新生兒低血糖篩查常規[4]范圍內。因造成腦損傷的低血糖閾值不明確,頻繁發生低血糖者,不論有無癥狀,均可能引起腦損傷,腦干誘發電位和腦MRI檢查[5]證實。一旦診斷立即給予積極護理措施。本文亦證實護理、治療積極,后遺癥發生率較低。

    總之,在護理過程中注意以下幾點:(1)嚴格執行高危新生兒低血糖篩查常規;(2)密切觀察臨床表現;(3)一旦診斷立即予以相應護理及治療。

    參考文獻:

    [1]邵肖梅,葉鴻瑁,丘小汕. 使用新生兒學(M),第四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755.

    [2]Straussman S,Levitsky LL.Neonatal hypoglycemia.Curr Opin En-docrinol Diabetes Obes,2010,17(1):20-24.

    [3]Hay WW Jr,Raju TN,Higgins RD,et al.Knowledge gaps and re-search needs for 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neonatal hypoglycemia:workshop report from Eunice Kennedy Shriver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J Pediatr,2009,155(5):612-617.

    第3篇:臨床醫學與護理范文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重癥監護病人;心血管意外

    重癥監護病房收治的病人大多以嚴重創傷、大手術、各種原因所致循環功能失代償、可能并發呼吸衰竭、嚴重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失衡、麻醉意外、心臟驟停復蘇后及器官移植者等。這類病人由于原發疾病較重,生病體征不穩定,特別是呼吸和循環系統的受損,在監護和治療過程中可見突發心血管意外而致病情復雜化或死亡。給重癥監護工作帶來很大的障礙,是重癥監護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受到重癥監護病區的嚴密重視。但據調查,重癥監護病人并發心血管意外的幾率仍很高。為了能進一步降低此類病人并發心血管意外的幾率,我院重癥監護病房針對此類醫療事件采取了預見性護理,實踐證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我院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間收住的200例重癥監護病人,分為實驗組100人和對照組100人,實驗組:男56例,女44例,年齡37歲-68歲,平均年齡(42±7.8)歲,嚴重創傷58例,大手術后31例,心臟驟停復蘇后10例,麻醉意外1例,既往無嚴重心血管疾病史;對照組:男54例,女46例,年齡35歲-69歲,平均年齡(41±8.0)歲,嚴重創傷56例,大手術后32例,心臟驟停復蘇后11例,麻醉意外1例,既往無嚴重心血管疾病史。兩組病患在性別、年齡、病因及相關既往病史上無統計學差異(P>0.05),資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我們針對對照組病人給予普通常規護理:監測心率、心電及呼吸;并每小時記錄呼吸頻率、血壓各一次;每2小時測量并記錄體溫一次;嚴格記錄出入量;每8小時測尿比重、尿常規及酮體一次,檢查糞便潛血一次;每日精確測量體重一次,并精確記錄熱卡入量一次。而對于實驗組病人我們除了給予他們如上普通常規護理,還給予他們一些和心血管系統功能相關的預見性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2.1.1氧療護理要預防循環功能的衰竭,基本的要素就是心功能的維持,心肌的氧需要量較大,對缺氧的耐受差,當血氧濃度低于35%,心肌就會有缺氧傾向,如果不早期處理,就會繼而引起心排出量下降,血壓下降,冠狀動脈灌注進一步減少,心肌缺氧更嚴重,所以出現惡性循環,最后致循環衰竭。所以,我們針對重癥監護病人預防心血管意外的預防措施所采取的預見性護理將血氧濃度界定在35%,當低于35%時,即可通過增加氧流量或濃度改善病人攝氧,以預防心血管意外。

    1.2.1.2排便護理重癥監護病人由于臥床、排斥床上排便、進食少、腸蠕動差,腸道內容物和積氣不能順暢下行,可致腸梗阻和便秘,引起病人精神緊張,交感神經興奮,加重循環損傷;另一方面脹氣可致膈肌上抬,影響呼吸和循環,亦可致循環損傷。所以我們將排便護理列入此類病人預見性護理措施行列。

    1.2.1.3胸部疼痛護理如有循環損傷,就會影響到心排血量和冠狀動脈的血供,心肌一旦缺氧,即可表現出心前區的不適感,針刺感,嚴重者可有胸部明顯疼痛,所以,在發展為明顯疼痛之前的心前區不適感可以提前給出循環可能受損的信號,我們即可結合其他指標作出判斷后給予相應救護措施。

    1.2.1.4情緒護理重癥監護病人清醒后很多對監護室環境和自己病情產生恐慌,情緒不穩,病人交感神經的興奮性顯著增高,血壓升高,可致心血管意外發生。所以醫護人員在病人清醒之后就應適當給其情緒方面的安撫,降低病人的應激。

    1.2.1.5心電圖警示性波形的監視在重癥監護病人心電監護過程中,如發現頻發室性期前收縮(>5次/min)、短陣室性心動過速或R-on-T現象、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縮成對出現等常提示患者很快可能會發生心室纖顫,需立即準備好除顫儀,通知醫生,首選利多卡因50-100mg稀釋,靜脈注射。

    1.3統計學方法在保證資料具有可比性的基礎上記錄所得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系統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結果

    2.1統計數據實驗組(100例),并發心血管意外10例(病發率10.0%),搶救成功9例(成功率90.0%);對照組(100例),并發心血管意外者41例(病發率41.0%),搶救成功29例(成功率70.7%)。兩組對比,病發率:χ2=3.81,P

    2.2結果分析預見性護理是現代護理發展的新觀念,是針對患者的危險因素采取的針對性預防措施[2]。本研究可見,通過預見性護理措施的應用明顯的降低了重癥監護病人并發心血管意外的幾率,并增加了其并發病例的搶救成功率,所以是我們應該推廣的較好護理方法。

    參考文獻

    第4篇:臨床醫學與護理范文

    【關鍵詞】 基礎醫學與臨床護理一體化融合; 課程體系; 崗位勝任力

    高等護理職業教育必須以醫院臨床護理實際工作需要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任務引領教學實踐,盡快將崗位職業能力要求反映到教學中,才能培養出臨床護理崗位所需要的合格人才[1]。由于受一千多年科舉制度的影響,知識本位的教育思想仍然深深地影響著我國的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在課程內容設置、教學方法和評價方法上普遍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端[2]。

    為了探索提高高職護生的崗位勝任力的方法,本院借鑒國際護理教育理念,試點探索按“人體系統”來設置課程體系,摒棄傳統的先基礎醫學課程-后臨床護理課程-最后臨床實踐三段式課程體系,將基礎醫學課程與臨床護理課程一體化融合,構成運動、神經、呼吸、循環、消化、血液、內分泌、感覺器官、生殖10大系統課程,在各系統中開展工學交替,將傳統的最后一年的臨床實踐部分前移到前期兩年的在校學習時間中來。在2010級改革班高職學生的培養過程中,提高了護生的崗位勝任力,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試驗組為10級高職護理改革班學生110名,對照組為10級高職護理1班、2班普通班學生共97名。試驗組基于“基礎醫學與臨床護理一體化融合課程體系”進行三年培養,對照組按照傳統的基礎-臨床-實踐三段式課程體系進行三年培養,即先前期完成人體解剖、組織、生理、病理、藥理等專業基礎醫學課程的學習,再進行內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五官科護理等專業課程的學習,最后一年下臨床實習,也未在前期兩年理論學習過程中開展工學交替。

    1.2 方法

    1.2.1 基礎醫學與臨床護理一體化融合 將人體解剖、組織、生理、病理、藥理等傳統的專業基礎醫學課程與內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五官科護理等傳統的專業課程進行優化整合、有機重組,開發了12門一體化融合課程。包括2門框架課程-基礎醫學總論、基本病理變化與護理,10門基礎醫學與護理融合的系統課程-運動系統、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血液系統、內分泌系統、感覺器官、生殖系統。12門一體化融合課程是培養改革班學生的職業能力素質的核心課程。

    1.2.2 按系統開展工學交替 在系統課程中實施工學交替。即在每個系統課程結束后,安排學生進入各大醫院的科室進行臨床實踐1~2周。如《泌尿系統基礎醫學與護理》課程一結束,改革班學生便被安排至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等6家三級醫院的腎內科、泌尿外科,每家醫院學生數約15~20名,每個科室學生數約8~10名。本系統見習共2周時間,1周后在同個醫院內交換科室,即在腎內科1周、泌尿外科1周。工學交替階段實行醫生-護士-學校教師聯合帶教。學生早上跟醫生查房,查完房后跟指定的護理帶教老師,學校教師主要負責溝通協調工作。

    1.2.3 建立工學交替階段的教學反饋機制 工學交替教學評價由過程性評價(操作技能、學習和工作態度、護理病歷書寫及匯報、日記、實習成長冊等)和總結性評價(出科考核)組成。在學評教方面,一個系統的工學交替結束后,向學生發放《護理專業改革班學生系統見習評價表》,以問卷調查的形式評價臨床帶教老師的帶教情況及工學交替基地的教學人文環境。并召開組長會議及學生會議,訪談了解工學交替情況。將評價結果及時反饋給醫院,督促臨床不斷提高帶教效果。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

    3 討論

    3.1 避免了基礎醫學課程與臨床護理課程相脫節 將基礎醫學課程與臨床護理課程的內容按照系統進行優化整合,使學生在掌握某系統的基礎醫學內容后,馬上利用這些新鮮的基礎醫學內容去輔助學習內外婦兒等專業知識,有助于避免基礎知識的遺忘,并保持知識的連貫性和整體性。

    3.2 項目化教學加強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項目化教學通過構建一個完整工作任務情境,培養并強化實際工作的職業核心能力,較好實現“以能力為本位,以崗位工作環境、以學生和行業技能為中心”的教學思想,讓學生做中學、學中做,加強課程內容與工作之間的相關性,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效果[3-5]。一體化融合課程的開發是參照國內外先進的現代護理理念,將每個系統的內容劃分為若干個項目,每個項目又包含數個工作任務,每個工作任務選擇典型的教學病案為載體,按照臨床護理實際工作過程為邏輯順序進行組織,具體程序如下:先給一個完整的教學病案,然后對患者進行詳細的護理評估,提出存在的護理問題,制定護理計劃,實施護理措施(包括對患者的健康指導),最后進行相應的護理評價。在病案的穿插引導下,完成與護理工作過程一致的護理程序五個步驟,達到課程教學與臨床實踐的有效銜接,縮短課程教學與臨床實踐的距離。

    3.3 早期下臨床,提高了學生的崗位勝任力 護生從護校生活到醫院實習,會面臨環境陌生、工作負荷大、理想與現實落差大、患者投訴等各方面的壓力,使護生角色適應有一定困難。此階段能否順利適應角色并完成實習任務,對今后工作與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6]。調研顯示,改革班學生能在實習階段更快地適應醫院的工作環境,適應環境所需的時間明顯縮短(P

    總之,改革班學生在第一學年第二學期便開始工學交替,使得首次下臨床進行專科實踐的時間前移1年,學生帶著新學的理論知識和專科操作技能進入臨床相應科室,馬上將所學知識用于真實患者的護理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中去,在知識、技能、素質等各方面接受了良好的培訓和熏陶,日積月累,崗位勝任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深受臨床科室的歡迎,臨床科室普遍反映改革班學生能較快地適應實習崗位、較早地融入工作團隊。溝通能力較強,不止是護患溝通,也包括了與護士長、護士、醫生、家屬等的溝通。由于改革班和普通班的學生都要在第一學年暑期下臨床進行基礎護理教學實踐3周,調研顯示在熟悉基礎護理操作方面兩者并無顯著差異。目前,改革班工學交替階段,沒有將護理查房列入教學任務中,調研顯示在整體護理查房的能力方面改革班與普通班的學生并無顯著差異。但是研究表明護理查房不僅能促進服務觀念的轉變,還可以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有效提高護理質量[9]。護理教學查房是提高護理教學質量、護理人員整體素質和工作質量的有效方法[10]。雖然整體護理查房對知識、技能、素質要求較高,但這必須列入今后的教學計劃,是需要醫護工作者努力提升的方向。

    3.4 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不管是醫學生還是護生,幾乎都認為神經系統的學習難度較高,在搭建系統課程體系時,考慮到其他系統都離不開神經系統的支配,將神經系統放在第一學年第二學期開設,是繼運動系統后的第二門系統課程,但是學生普遍反映接受困難,考試成績也不盡如人意,考慮將神經系統后移至第二學年,希望在經過部分系統課程學習后,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再來學習神經系統,提高神經系統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錢學欣.緊密聯系臨床 保證護理人才培養質量[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1):89.

    [2]吳瑛.護理勝任力本位教育-概念及實踐[J].中華護理教育,2009,6(10):435-439.

    [3]洪霄,付彬,李滌非.高職院校項目化教學模式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08,(11):92-93.

    [4]鄭惠虹.基于“行動導向”的項目化教學模式在高職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與職業,2009,17(23):132-134.

    [5]李君,張俊玲,李春.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內科護理學項目化課程教學改革[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26(5):73.

    [6]葉小琴.影響護生角色行為適應的因素及對策[J].臨床合理用藥,2012,5(25):125-126.

    [7]巧,楊翔.護生護理禮儀規范與人際溝通能力的培養[J].中國醫學創新,2010,7(20):124-125.

    [8]朱明瑤.培養護生軟技能,提升崗位適應力[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2,20(12):158-159.

    [9]朱小芳.落實護理查房提高護理質量[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6):195.

    第5篇:臨床醫學與護理范文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 2009 年 5 月 ~2012 年 5 月 , 對本院收治的120 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 60 例 , 觀察組患者男 30 例 , 女 30 例 , 年齡 55~75 歲 , 平均年齡 65 歲 ,其中 I 級高血壓患者 20 例 , II 級高血壓患者 30 例 , III 級高血壓患者10例;對照組患者男40例, 女20例, 年齡55~70歲,平均年齡 62.5 歲 , 其中 I 級高血壓患者 23 例 , II 級高血壓患者 29 例 , III 級高血壓患者 8 例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以及高血壓級別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臨床方法

    1. 2. 1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方式 , 主要包括心理護理、飲食護理、情緒護理以及體育鍛煉等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以下方式 :①中醫情志護理 :中醫學對于疾病的發生與人的精神狀態有明顯的因果關系 , 講究陰陽平衡 , 如果陰陽失衡 , 臟腑紊亂會導致疾病。 在中醫上一直就有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的理論學說 ;高血壓患者的發生疾病的原因之一就是情志失調 , 很多臨床患者由于情緒激動 ,或者悲觀絕望導致心腦血管疾病 , 所以過于喜、憂、怒等都是對身心健康十分不利的 , 甚至在臨床上會加重患者的病情 , 導致患者出現生命危險 ;所以臨床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臨床護理時 , 一定要辨證護理 , 及時了解患者的精神狀態以及心理變化 , 對于不同的個體采用不同的護理方法 , 對患者進行一個正確的臨床引導 , 使患者保持積極的心態 , 積極主動治療 ;②合理的膳食 :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序論》就指出 :安身之本 , 必資于食不知食宜者 , 不足以生存。在中醫學上認為 , 高血壓的罪魁禍首是過量食用油膩食物 , 損傷胃脾、濕濁內阻、痰濕上擾 , 所以患者必須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 , 調整患者的飲食結構 :①一日三餐 , 合理安排 , 定時定量 , 防止過飽過饑飲食 , 早餐多食用含足夠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 , 午餐應該營養豐富 , 品種多樣 , 但是禁忌油膩 , 晚餐應該少而精 ;②飲食結構搭配合理 , 注意平衡飲食 , 克制偏食等不良嗜好 《,素問 . 生氣通天論》中說 ,高粱之變, 足生大丁。偏食辛溫燥熱之品, 可導致胃腸積熱,出現口渴、口臭等癥狀 , 偏食飲酒 , 傷及脾胃 , 內生濕熱等 ,注意飲食衛生 , 合理搭配藥膳 , 根據患者不同的身體素質 ,合理注意搭配 ;對于體質偏熱的患者 , 進食宜涼 , 禁溫食物 ,對于體質平和的患者 , 食物應該以寒溫適中 , 對于血壓較高的患者 , 宜新鮮蔬菜水果 , 禁忌油膩食物 ;③中醫穴位刺激 :穴位刺激療法可以對于機體盡心臟腑的整體調理 , 不僅僅能夠對于原發性高血壓起到治療的作用 , 而且能夠明顯改善因西藥導致的臨床副反應 , 并且該方法經濟實惠 , 操作簡單 ,可以作為高血壓 I、II 級的首選輔助治療方法 ;根據患者的不同證型和患者的各種因素 , 可采用耳穴、體針、穴位貼藥、穴位紅外照射、穴位按摩等各種穴位刺激方法 , 也可交替運用多種方法 , 并堅持定時治療 ;④運動護理:高血壓患者一般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腦血管疾病 , 所以在進行鍛煉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運動量 , 不宜過大 , 同時對于年齡較大的患者 ,血壓在 III 級水平的患者在進行大便的時候 , 需要人陪護 , 避免患者大便干燥 , 用力過猛造成腦出血等危險情況 ;同時患者在進行休息的時候 , 禁久蹲。囑咐患者進行溫和的運動 ,比如打太極拳、氣功、放風箏等有氧運動 , 這些做法既能夠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 又能夠對于藥物治療起到輔助作用,囑咐患者動靜結合 , 持之以恒 , 循序漸進 ;同時一定要保護好患者 , 注意地面濕滑 , 防止意外的發生。

    1. 3 臨床療效評價標準 臨床癥狀改善 , 主要包括患者頭暈、耳鳴失眠等。顯效 :患者舒張壓下降明顯 , 下降程度在 1.3 kPa 以上 , 并且達到正常范圍 , 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 ;有效 :舒張壓下降 1.3 kPa, 但是患者已經達到正常范圍血壓值 , 臨床癥狀明顯減輕 ;無效 :患者臨床癥狀不但沒有減輕 , 反而加重 , 并且患者血壓明顯上升。總有效率 =( 顯效 + 有效 )/ 總例數 100%。

    1. 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經 SPSS17.0 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率 (%) 表示 , 行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照組患者 60 例 , 顯效 40 例 , 有效 11 例 , 無效 9 例 , 總有效率為 85% ;觀察組患者 60 例 , 顯效 50 例 , 有效 7 例 , 無效3 例 ,總有效率為 95%,二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3討論

    高血壓是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綜合征 , 是最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 , 臨床上主要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種 , 其臨床診斷標準為 :收縮壓 140 mm Hg (1 mm Hg=0.133 kPa) 和 ( 或 ) 舒張壓 90 mm Hg。

    第6篇:臨床醫學與護理范文

    【關鍵詞】臨床醫學生;臨床技能;畢業考核成績

    多站式考核又稱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一種客觀、有序的多站式臨床技能考核框架,目前被認為是評估學生臨床能力的最好方法[1]。作為一種以技能為基礎的考核工具,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逐漸將其應用于臨床技能考核[2-3],已被證明是可行、可靠和有效的[4]。多站式考核用于對不同臨床教學階段學生的臨床能力進行考核,也同樣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成效[5];不僅能夠測評學生的臨床綜合能力,而且能夠幫助臨床醫學生將知識和技能進行整合[6]。臨床醫學生在經過全面、系統、標準的技能培訓后,可掌握嚴謹、規范的臨床操作技能,為今后的臨床工作奠定扎實地基礎。在我院進行的臨床技能多站式考核中,臨床醫學生整體水平較為接近,大多數已經掌握了這些基本技能,但我們也發現一些臨床醫學生在護理及急救站技能考試時,對一些技能操作顯得較為生疏。針對這一現象,本文對臨床醫學生在臨床技能多站考試中的成績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取

    2012年5月30日—31日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2007級106名五年制及2007級77名八年制臨床醫學生參加臨床技能多站畢業考核時取得的成績。

    1.2研究方法

    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的臨床醫學生在畢業前均需進行專業畢業考核,臨床多站考試分為理論考試和臨床技能多站考試。臨床技能多站考試分為若干輪次,每個輪次學生分組參加各站考試。每站各包含4個操作項目,每組4名學生隨機抽選其中1個項目進行操作。每個臨床技能站點中的考試項目均按照百分制進行評分,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各科室選派考官并根據操作細節要求以及熟練程度制定各站具體考試項目的評分細目表,以60分作為及格標準。考試時,考官在現場根據評分細目表,對臨床醫學生的具體操作情況進行評分。各站具體考試項目為:內科站:①骨髓穿刺;②胸腔穿刺;③腰椎穿刺;④腹腔穿刺。外科站:①穿脫手術衣+戴無菌手套;②手術器械認識和使用;③縫合打結+拆線剪線;④深部打結。護理急救站:①穿脫隔離衣+靜脈穿刺;②胃管安置;③導尿術;④單人心肺復蘇。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取得的成績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學生分站考試成績及各學科技能考試成績比較均采用析因設計資料的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學生考試項目的抽樣情況考察對象

    為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2007級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共183名,其中五年制106名(59.2%),八年制77名(40.8%)。進入各站時,每組臨床醫學生隨機抽取考試項目,其中內科站中,骨穿組56人,胸穿組41人,腰穿組43人,腹穿組43人;外科站中,“穿脫手術衣+戴無菌手套”組43人,“手術器械認識和使用”組50人,“縫合打結+拆線剪線”組47人,“深部打結”組43人;護理急救站中,“穿脫隔離衣+靜脈穿刺”組42人,“胃管安置”組47人,“導尿術”組46人,“單人心肺復蘇”組48人。

    2.2學生分站考試結果

    共183名臨床醫學生參加考試,以60分為及格線,在護理急救站的操作中不及格率最高(6.0%),其次為內科站(5.5%),外科站無不及格。五年制在內科站和護理急救站考試的平均成績上低于八年制,五年制的外科站平均成績高于八年制。不同學制的考試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12.506,P=0.001),不同臨床技能站點的考試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16.430,P<0.001),臨床技能站點與考試成績關系更強。學制與臨床技能站點間無明顯的交互作用(F=2.284,P=0.135)。

    2.3各學科技能考試成績比較

    八年制與五年制臨床醫學生在內科站各項操作考核中的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71.359,P<0.001),且八年制得分較高。內科站內,不同操作之間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1.798,P=0.186)。不同學制與內科站內不同操作之間無明顯的交互作用(F=1.975,P=0.164)。八年制與五年制臨床醫學生在外科站各項操作考核中的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10.080,P=0.002);五年制在“穿脫手術衣+戴無菌手套”“手術器械認識和使用”“深部打結”3項得分高于八年制,但在“縫合打結+拆線剪線”低于八年制。外科站內,不同操作之間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7.861,P=0.006)。五年制“縫合打結+拆線剪線”得分較低,八年制“深部打結”得分較低。不同學制與外科站內不同操作之間無明顯的交互作用(F=2.228,P=0.114)。

    2.4護理急救站考試操作成績分析

    八年制與五年制臨床醫學生在護理急救站各項操作考核中的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18.163,P<0.001)。除導尿術外,八年制各項操作得分均高于五年制。護理急救站內,不同操作之間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31.405,P<0.001)。無論是五年制還是八年制臨床醫學生,“導尿術”得分均最低。不同學制與護理急救站內不同操作之間無明顯的交互作用(F=1.049,P=0.309)。

    3討論

    第7篇:臨床醫學與護理范文

    1婦科疾病護理中的敏感權內涵

    在疾病治療與護理過程中,醫療技診斷的開展不得不觸碰到患者敏感,婦科疾病治療與護理的開展則更為注重醫療護理和患者敏感信息的結合,通過對女性患者信息的全面掌握來完善疾病的治療與護理手段。醫學界至今尚未對疾病患者的敏感權加以定義,這也使得患者敏感權存在多種不同的解釋。就敏感權的核心內容分析,疾病患者的敏感權主要是指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個人活動以及心理等多方面不愿向外界公開的內容,如個人疾病狀況,日記與信函內容等,以此維護個人的人格尊嚴。而在婦科疾病護理過程中,女性患者的敏感權的內容則更為強調女性軀體敏感部位,生理缺陷以及個人私生活內容等,通過維護女性的個人敏感以保護自身免受外界不同形式的侵害。在醫療機構對婦科疾病患者進行治療時,應注重合法獲取患者的敏感,并結合患者信息開展針對性治療與護理,醫學治療過程中,醫療機構還要對患者的敏感信息進行嚴格保密,不以任何形式對外泄露,以此維護婦科疾病患者的敏感權。

    2婦科疾病護理特點分析

    婦科疾病的發生通常是由于生殖系統發生感染或病變而引起的,而這通常是由于患者是日常生活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敏感生活出現問題而引起的,這些內容都涉及到女性患者的敏感問題,這樣也造成了婦科疾病患者在疾病治療與護理中不愿向醫生過多透露生活信息,并且不愿對癥狀的具體表現和疾病經過進行詳細地描述。醫療機構無法掌握患者詳盡的病情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醫學治療的開展,無法對患者實現高效率的疾病治療。

    在進行婦科疾病治療過程中,患者通常羞于生殖器的外漏以及治療,心理的緊張和焦慮會促使患者產生對治療的排斥情緒,不愿接受醫學治療。在醫學護理中,醫生對患者婚戀史,性疾病傳播經歷以及婚外等問題的分析都會進一步催生患者的緊張與畏懼情緒,進而影響婦科疾病治療的有效開展。在婦科疾病治療過程中,由于婦科病的多樣性,因此對不同的疾病患者應開展針對性治療的同時,還應有效維護患者的自尊心,注重對患者的開導與關懷,以避免疾病對患者造成的不良情緒影響。如在處理婦女未婚先孕和宮外受孕等問題時,要走著重對患者及親屬進行開導,幫助其處理疾病帶來的夫妻問題及朋友關系中的問題等,以避免患者產生消極情緒,有效維護患者的自尊心,使其在疾病恢復過程中也能夠保持正常心態,這也能有力促進患者的康復。

    3婦科疾病護理中的敏感問題分析

    當下我國婦科醫學治療技術的進步,在為婦科疾病治療提供科學有效手段的同時,也使得婦科疾病患者的敏感問題日漸凸顯,患者敏感權的有效維護,是當代人權思想和尊嚴維護的重要體現,因此科學合理的處理婦科疾病治療中的敏感問題,是對患者人格的尊重,也是醫療技術進步的重要體現。在婦科疾病治療與護理過程中,患者敏感問題的處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1疾病治療過程中敏感問題的有效處理在婦科疾病治療與護理過程中,通常需要患者暴漏身體的敏感部位以進行醫療檢查,如沒有獲得患者及其家屬的同意,醫護人員不可開展醫療治理工作,如對患者敏感處進行手術之前,必須要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統同意,這樣才能開展醫療手術。在患者的醫療護理過程中,通常會包括敏感部位清洗,敏感部位的術前處理等工作,因此在護理工作開展前,也要對醫學護理進行評估,在得到患者允許后開展醫學護理。

    3.2患者敏感問題對醫療工作的要求為有效維護婦科疾病患者的敏感,醫療機構在進行治療時會對患者的姓名,年齡,疾病種類及護理級別等信息進行登記,避免在疾病治療時出現不必要的醫學事故。對醫療機構常規工作制度的嚴格要求以及培養醫護人員嚴謹的工作態度,都是維護婦科疾病患者敏感的有效途徑。患者病情的具體內容都會記錄在主治醫生的病例檔案中,不會對外界進行公開,這也有效維護了婦科疾病患者的敏感權。

    3.3醫療機構法制觀念對患者敏感問題的影響當下醫療法制觀念尚未普及到每個醫療機構中,造成了部分醫療機構中的醫護人員的醫療法制觀念不強,在醫學治療和護理過程中不注重維護患者疾病的敏感內容,為婦科疾病患者帶來心理和生活上的影響。為實現對疾病患者敏感的有效維護,必須首先建立起穩固的醫療機構法制觀念,并通過對觀念的深入落實,提升醫護人員的工作素養,進而使其意識到維護婦科疾病患者敏感的重要性,避免患者個人疾病信息的傳播。

    3.4臨床醫學中的患者敏感問題分析臨床醫學作為醫學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擔任著醫療技術開發研究的重要任務。在臨床醫學研究與教學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方式是老一輩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治療,并將患者作為“醫學實驗體”進行醫學課程的教授。這種臨床醫學課程實驗沒有在得到患者同意的基礎上展開,因此是對疾病患者敏感權的嚴重侵害。在現代臨床醫學的開展中,應首先對患者進行調查,在經過患者同意后開展臨床醫學的教學活動,由于臨床醫學要求對患者的敏感部位及其他個人以敏感問題進行公開,因此在開展臨床醫學前,征求患者的同意十分必要,一旦患者拒絕配合醫護人員開展臨床醫學活動,則應終止臨床教學,以維護婦科疾病患者的敏感權。

    4婦科病患者敏感維護的有效措施

    4.1貫徹落實醫療法制觀念開展婦科疾病患者敏感問題維護工作,首要任務是在落實醫療機構中的醫療法制觀念,通過增強美味醫護人員的法制意識,使其了解到維護患者敏感問題的重要性,進而營造患者敏感維護的醫學氛圍。我國在醫療法制觀念的落實工作中,先后頒布了《醫護人員護理條例》和《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等多項法律條文,通過建立法制制度實現對患者敏感權的有效維護。

    4.2加強患者資料的科學管理加強婦科疾病患者病例信息的科學維護是維護患者敏感的重要環節。在醫療護理過程中,醫護人員要對患者的病例內容進行嚴格管理,不以任何形式向外界公開患者的個人信息,對患者高度負責,有效維護患者的敏感權。預料機構還應對無用的患者信息應及時加以清除,以避免信息的外流對患者生活和心理造成影響。

    4.3提升就醫環境質量著力建設醫療機構中的治療環境,不僅能夠有效美化醫療機構的內部環境,也能夠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情康復環境,以此有力促進患者病情的好轉與恢復。在醫療法制觀念落實的基礎上,加強建設醫療機構的環境也體現出醫護人員對患者的愛護與關懷,醫療體制和醫療環境的有機結合,不僅體現了當代我國醫療能力的進步,也為今后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基礎。就醫環境的質量的提升,能夠減弱患者對敏感問題疑慮,使其放心就醫,并在優質的醫療環境中得以康復。

    第8篇:臨床醫學與護理范文

    西安醫學院專業名單

    臨床醫學

    臨床醫學(全科醫學方向)

    臨床醫學(兒科方向)

    麻醉學

    口腔醫學

    醫學影像學

    預防醫學

    精神醫學

    藥學

    中藥學

    醫學影像技術

    醫學檢驗技術

    眼視光學

    勞動與社會保障

    康復治療學

    助產學

    護理學

    市場營銷

    公共事業管理

    第9篇:臨床醫學與護理范文

    關鍵詞:臨床醫學;實驗室;管理模式

    高等醫學教育包括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教學兩大階段,臨床醫學是以實踐性和經驗性為突出特征的學科,因此實驗教學在臨床醫學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醫學實驗室是高等醫學教育開展實驗教學、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的重要場所,是培養學生實踐技能與創新能力的重要基地,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1]。隨著高校合并和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教學層次的提高,我院原有的實驗室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難以滿足教學要求,為適應高等教育改革,我們對實驗室,尤其是臨床醫學實驗室資源重新進行整合,實施綜合管理,獲得良好效果。

    1 我院原有的臨床醫學實驗室概況

    我院原有的臨床醫學實驗室按學科分為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基礎護理、檢驗、急救等,每個學科均有獨立的實驗室,由教務科統一管理,這種管理模式存在以下問題。(1)由于分科細而全,造成各實驗室面積較小,用房緊缺,實驗人數受限,影響實驗開出率和工作效率。(2)儀器設備過于分散,存在使用率低、重復建設、更新慢、陳舊等現象,影響實驗的整體效果。(3)實驗管理人員力量分散,難以統籌管理。(4)條塊分割,不利于學科間的滲透和橫向聯系,使教和學都易產生學科間的脫節[2]。(5)驗證性實驗多,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少,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由于原有的臨床醫學實驗室在軟、硬件上都不能滿足高等教育的要求,我院進行了相應的改革。

    2 臨床醫學實驗室的資源整合

    2.1 實驗室空間的綜合利用

    根據學科特點進行調整,將內科、兒科及檢驗實驗室調整到實驗樓一樓,外科和婦產科實驗室調整到二樓,基礎護理實驗室仍在三樓。使相關學科實驗室之間既相互獨立又互相聯系,例如,外科和婦產科都是手術科室,除設有獨立的手術室、換藥室、產房、圍產期保健室、母嬰同室之外,可共用多媒體教室、示教室、庫房、準備間、高壓滅菌室、更衣室、洗手間和模擬病房、護士站等。這使得各個學科實驗室使用面積擴大,可同時進行2 組實驗,教學效率顯著提高。

    2.2 實驗室資源共享

    充分利用臨床醫學實驗室的整體優勢實現資源共享,除專業性強的設備和儀器由各專業負責申請購置和使用外,對外科、婦產科、基礎護理等實驗室的巾類、一般醫療器械以及消毒物品及模擬病房的常用設備等,進行統一管理和調配。

    2.3 實驗時間的合理安排

    根據教學計劃,內科學、健康評估、外科學實驗安排在第五學期,婦產科及兒科實驗安排在第六學期,這樣相關的實驗室既可共享空間和資源,又互不干擾,同時避免了實驗室閑置。

    3 臨床醫學實驗室的綜合管理

    3.1 改變管理模式,統籌安排各學科實驗內容,提高實驗室利用率

    我院過去的管理體制主要是按學科建立實驗室,在教務科的領導下進行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其最大的弊端在于實驗室小而全,每個學科各自為政,不能達到一定規模,而且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基礎護理等臨床實驗通常在一個學期內完成,這就造成實驗室的閑置,降低了實驗室的使用率,浪費了寶貴的資源。我院根據實際情況,對舊的管理體制進行改革,成立了實驗中心,負責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工作。首先根據學科特點,修訂教學計劃,然后重新整合實驗資源,統籌安排實驗科目和內容,使相關專業之間既能資源共享,又不互相影響;既能擴大實驗室的規模,改善教學條件,又能避免重復建設,減少實驗室閑置。

    3.2 資源共享,避免重復建設和不必要的浪費

    在舊的管理體制下,各學科實驗室往往各自為政,缺乏統籌安排,儀器設備重復購置,利用率低下,大型精密貴重設備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造成人力、財力、物力的浪費。由于教學經費的分散使用,造成經費的相對短缺,儀器設備得不到及時更新,這些都給教學和科研帶來許多困難。通過改革,把原來各學科的儀器設備、實驗用品集中起來,統一管理,使實驗資源由分散變為集中,互補遺缺,避免儀器設備的重復購置,提高了實驗設備的利用率,為學院節約財力、物力[3]。實驗中心對于大型精密貴重設備、專用設備以及電教儀器設備,進行統一管理,每學期期末對儀器設備進行統計、保養和檢修,并通過計算機進行分析,為制訂新學期的實驗計劃提供可靠的依據。

    3.3 統一培訓師資,保證實驗教學質量

    加強實驗隊伍建設,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實驗教師隊伍,是建設好實驗室的關鍵,實驗人員的素質高低,將決定實驗水平及實驗教學質量高低。因此,實驗教師的配備和培訓尤為重要[3]。我院實驗課教學主要由各科任課教師、專職實驗員負責,每學期開始前,各科分別將新學期的實驗計劃上報實驗中心,實驗中心負責協調實驗時間,并進行師資培訓,相關專業教師及實驗員集體備課,每位教師不僅要掌握自己專業的實驗內容和方法,對于相關學科的實驗內容和方法也要熟悉。每個實驗人員都要一專多能,以彌補某學科實驗教師和專職實驗員的不足,提高實驗教師與學生的比例,保證實驗教學質量。此外,實驗人員還應具備更新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具有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以促進實驗教學改革。因此,我院積極選派實驗人員到實驗力量雄厚的高校進修和參觀,并組織實驗人員參加大型科研課題,開闊視野,了解學科動向。

    3.4 促進相關學科間的合作,開展創新教育,鼓勵進行綜合性、設計性實驗

    目前我們的實驗多以驗證性和操作技能訓練為主,這不利于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和能力的培養。在保障教學和科研順利進行的條件下,鼓勵實驗教師集思廣義,各實驗室互相幫助、團結協作,開展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在教師指定范圍內,由學生自行設計和完成一些實驗,如讓學生為一個宮縮乏力產婦進行接生的實驗,涉及外科的消毒、鋪巾,基礎護理的導尿、灌腸、靜滴催產素的觀察、測血壓、生命體征的觀察,產科的產程觀察和處理、加強宮縮的方法、接生及新生兒的護理等,讓學生根據具體病例進行設計和分析,并完成相關操作。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樂于思考、勤于動手,從而真正培養學生的探索、分析和操作能力。

    4 體會

    高校實驗室是進行實驗教學、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是辦好高校的基本條件,實驗室管理水平能夠反映高校的教學、科研水平,實驗室的建設是一個牽動全局的綜合性工作[3]。實驗教學涉及的因素眾多,不進行統籌規劃、系統管理,實驗教學的某些環節就可能出問題、出故障,影響實驗教學的正常進行[4]。通過3 年來的研究與實踐,我院實現了實驗教學資源共享,減少了重復建設,豐富了實驗教學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實驗開出率達100%,實驗課滿意率也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成人午夜18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小说| 国产成人小视频| 色老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亚洲网站www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app|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成人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网址|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国产成人精品AA毛片|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波多野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欧美成人日韩| 在线观看成人免费|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在线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成人18黄网站麻豆|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麻豆 | 亚洲欧美成人网| 国产成人一级片| 四虎www成人影院| 免费看的成人yellow视频|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视频观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成人黄页网站免费观看大全|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 成人免费视频软件网站| 成人狠狠色综合|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成人动漫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