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兒童口腔保健指導內容范文

    兒童口腔保健指導內容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兒童口腔保健指導內容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兒童口腔保健指導內容

    第1篇:兒童口腔保健指導內容范文

    口腔疾病是與人的生活狀況和行為習慣密切相關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影響著人一生的健康。家庭作為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承擔著撫養子女、養老、傳遞人類文明和社會規范、健康保健和教育等功能。因此,家庭在預防口腔疾病和口腔保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家庭口腔保健與家庭教育應當緊密結合。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可以互補,有良好生活習慣養成的互動性、血緣關系的親密性、親子教育的早期性、持久性等特點,可以在口腔保健知識的普及應用方面發揮作用。

    家庭口腔保健在家庭成員間有良好的示范性。良好的口腔保健習慣會讓每一位家庭成員受益。應當在家庭生活中營造良好的愛牙環境,早晚刷牙,飯后漱口,掌握正確刷牙方法,使用含氟牙膏,定期作口腔健康檢查等,讓愛牙好習慣代代相傳。

    家庭口腔保健可以提高父母關愛孩子口腔健康的能力。父母是兒童健康成長的第一責任人,對兒童的口腔保健負有應盡的義務。嬰幼兒的口腔完全依靠父母來護理,家長的防齲意識、防齲措施掌握程度以及家長自身的口腔健康狀況與兒童齲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

    口腔健康的標準。1979年世界衛生組織對口腔健康的定義是:牙齒清潔,無齲洞,無痛感,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家庭口腔保健基本內容

    1.家庭成員每日早晚刷牙,飯后漱口,最好使用保健牙刷。家長監督或幫助兒童刷牙;

    2.家庭成員能夠做到科學吃糖,少喝碳酸飲料。幫助兒童克服吮咬、吐舌、口呼吸等不良習慣;

    3.家庭成員了解《中國居民口腔健康指南》內容。每人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口腔健康檢查,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當及時接受相應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齲齒對兒童健康的危害

    齲齒(俗稱蟲牙或蛀牙)是兒童最常見的口腔疾病。齲齒對兒童的危害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疼痛。齲齒遇冷、熱、酸、甜等刺激時會感到疼痛不適,影響進食和睡眠;齲齒進一步發展侵犯牙髓后疼痛十分明顯,嚴重時還會出現牙齦、面部腫脹,甚至高熱等全身癥狀,嚴重影響兒童正常生長發育。

    咀嚼困難。齲齒可導致兒童咀嚼困難,影響孩子進食,形成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營養不均衡;由于齲齒造成的偏側咀嚼,還可導致雙側面部發育不對稱。

    乳牙齲齒影響恒牙。乳牙齲齒不及時治療可影響恒牙的正常發育,可造成恒牙萌出障礙和牙列不齊。

    心理影響。由于齲齒對言語、美觀等功能的影響,會引起兒童社會交往困難和心理障礙,影響兒童身心健康。

    兒童齲齒的預防方法

    1.早晚刷牙,飯后漱口。刷牙能去除牙菌斑、軟垢和食物殘渣,飯后漱口也可去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保持口腔清潔。指導兒童刷牙的要點有:早晚兩次刷牙;選用適合兒童年齡的保健牙刷,每3個月更換一次;做到一人一刷一杯;兒童學習刷牙,家長應當幫助和監督。

    2.局部用氟預防齲齒。氟是人體健康所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攝入適量氟可以減少牙齒被酸溶解和促進牙齒再礦化、預防齲齒的發生。指導兒童局部使用氟化物防齲的要點有:使用含氟牙膏要注意用量。學齡前兒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每次用量為豌豆粒大小,應當在家長或老師的監督指導下應用,以防誤吞;不要給孩子使用成人牙膏;接受專業機構提供的局部用氟措施。

    3.窩溝封閉預防窩溝齲。窩溝封閉是預防恒磨牙窩溝齲的最有效方法。窩溝封閉技術無痛、無創傷、安全簡便。窩溝封閉的最佳時機是兒童牙冠完全萌出,齲齒尚未發生的時候,一般第一恒磨牙在6~9歲,第二恒磨牙在11~13歲。窩溝封閉后還應當好好刷牙,如果發現封閉劑脫落應當重新封閉。

    第2篇:兒童口腔保健指導內容范文

    【關鍵詞】學齡前兒童;齲齒;齲患率;調查

    【中圖分類號】R788.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9-240-02

    齲齒是兒童常見病、多發病之一,也是危害兒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列為重點防治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第三位。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等改變,學齡前兒童齲齒率處于較高水平,且逐年上升趨勢[1-4]。為了解我市學齡前兒童齲齒發病情況,并提出行之有效防治措施,降低其發生率。我站長于2009年下半年和2010年上半年組織兒保人員對縣城區9所幼兒園2036例學齡前集體兒童齲齒的發病情況進行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2008年10月1日-2009年4月1日,隨機抽取昌江縣城區9所幼兒園,學齡前兒童2065名集體兒童,其中男童1068名,女童968名。

    1.2方法:調查人員由我站有經驗的兒保醫師組成,調查前認真培訓,并制定調查內容、表格和問卷。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齲齒病調查方法及診斷標準認真執行。對入托體檢兒童乳牙進行詳細檢查進行登記,由兒保醫生統一填寫,并進行統計處理。

    2結果

    2.1在受檢的2036名兒童中,患齲人數1147名,患齲率56.34%,齲均2.7顆。齲齒的好發部位,以咬合面第3、4乳磨牙為主,其次是下頜前牙、上頜前牙,隨著年齡增長,患齲率呈上升趨勢(詳見表一)。

    3討論

    本次學齡前集體兒童齲齒調查表明,我縣城區學齡前集體兒童患齲率58.15 %,齲均是2.7顆,較河南焦作市胡艷麗等報告的72.41%及第二次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的兒童患齲率76.60%都偏低[2、4],其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調查數據顯示:男童齲齒發生率為60.96%,女童為48.03%,男童多于女童,統計學處理有顯著性差異。齲齒的好發部位與年齡有關,2-4歲以上、下頜前牙為主,5-6歲以咬合面第3、4乳磨牙為主,且隨年齡增多,患齲率呈上升趁勢。兒童患齲相關因素很多,主要有:(1)兒童乳牙牙體的組織結構和解剖形態決定了牙與鄰牙的接觸為面的接觸,易磨損形成食物嵌塞而患齲;(2)兒童因年齡偏小,對口腔衛生認識不足,有飯后不刷牙現象,不能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3)飲食習慣:例如海南天氣偏熱,兒童喝粥,粥對牙齒的機械摩擦小,不利于牙齒表面窩溝的清潔,而易患齲齒;還有兒童喜歡食甜食,家長也喜歡用糖果來哄孩子,且甜食是數齲齒發生的主要因素,多吃甜食易致齲齒;另外幼兒喜好酸奶及甜食,忽略了酸奶甜食對牙齒有損壞作用,長期攝入使牙釉質鈣質脫失,牙齒遭到存壞災致齲齒;(4)教育宣傳力度不足,家長對口腔衛生問題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多數家長均認為乳牙始終被恒牙替代,換牙后齲齒不需治療,因此發現齲齒,也不會處理,導致繼續發展,更談不上以身作則,親力親為督導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5)未能采取有效的防齲措施,如推廣使用保健牙刷、含氟牙膏、窩溝封閉,預防性充填等多種局部用氟措施。

    4建議

    4.1加強口腔衛生的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口腔衛生保健意識,因為口腔保健有效方法之一是刷牙,早晚刷牙,飯后漱口,注意口腔衛生能夠保持牙齒健康,免受齲病的損害。不刷牙致使軟垢,菌斑堆積在牙齒表面和牙齒縫隙內,不知不覺中,牙齒逐漸損壞。

    4.2近幾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飲食中糖的含量和攝入頻率的增加使得齲病流行。因此注意膳食均衡,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和含鈣、磷等食物,自覺養成少吃糖習慣。

    4.3加強入托機構的學齡前兒童的口腔保健管理,定期進行口腔衛生檢查。建立檢查檔案,發現齲齒,及早治療。

    4.4應用藥物防齲,在幼兒園廣泛開展使用氟化物牙膏,增強對齲齒的抵抗力。另外可通過"氟保護漆",即用氟化法來增加牙齒中的氟素,改變釉質表面和表層的結構,以增強其抗齲性,具有簡單、經濟、安全、有效的特點。家長可以做定期檢查,做"氟保護漆"來預防齲齒的發生。

    4.5利用"全國愛牙日"及愛牙口腔衛生知識講座教育家長和兒童要學習口腔衛生知識,提高口腔保健水平、關愛牙齒、注意口腔衛生,充分認識到口腔衛生關系到兒童生長發育,因此不可掉于輕心,讓家長自覺地指導兒童進行口腔保健,教育兒童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這是預防兒童齲齒重要措施之一。

    參考文獻

    [1] 閆魏娟 鄭州市3-5歲集體兒童及家長口腔衛生知識和行為調查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03,18(9)566.

    [2] 阮梅生 兒童口腔保健,中國婦幼保健,2000,8(6)386.

    第3篇:兒童口腔保健指導內容范文

    【關鍵詞】 口腔保健;飲食習慣;刷牙;兒童

    【中圖分類號】 R 788 R 1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10)02-0194-02

    為了解陜西省學齡前兒童口腔健康狀況、口腔疾病的發展趨勢,評估其口腔衛生需求,對陜西省學齡前兒童進行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現將有關口腔健康行為抽樣調查結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在抽樣地區當地居住6個月以上的接受臨床檢查的5歲兒童的家長。根據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方案[1],采用多階段、分層、等容量、隨機抽樣的方法進行抽樣調查。目標地區為,城市:西安市、漢中市、黃陵縣;農村:涇陽縣、韓城市、商州市。每層隨機抽取1個區(縣、市);每個區(縣、市)隨機抽取3個街道(鄉鎮),每個街道(鄉鎮)隨機抽取2個居委會(村)。在居委會(村)附近選取1所幼兒園。對接受臨床檢查的50%的兒童家長作為問卷調查對象,男女各占50%,共360人。

    1.2 方法

    1.2.1 調查內容 吃零食習慣:包括兒童吃甜食的種類、頻率。口腔衛生行為:兒童刷牙開始的年齡,刷牙頻率,父母是否幫助孩子刷牙或檢查孩子刷牙效果,兒童最近使用含氟牙膏情況。利用口腔醫療服務行為:包括父母對兒童口腔健康狀況的了解情況,在過去的1 a內兒童有或沒有看牙以及看牙原因等。

    1.2.2 調查方式 按照《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問卷調查方案》要求的5歲兒童家長問卷,對受檢兒童父母進行一對一現場詢問。

    1.2.3 質量控制 問卷調查員,均為口腔專科醫生,調查前對問卷調查員進行培訓,并進行標準一致性檢驗,Kappa值均大于0.81。在方言較重的地區由調查員培訓當地人員作為輔助問卷調查員。

    1.3 數據管理與統計分析 調查數據采用雙錄入方法,采用EpiData2.0建立數據庫,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的統計學處理。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5歲兒童飲食行為 每天進食至少1次以上的食品主要是碳酸飲料(81.11%)、果汁(78.33%)、糖水(64.44%)、糖果或巧克力(53.61%)、甜點心(33.89%)。新鮮水果僅為16.89%。見表1。

    50.0%兒童曾經有睡前進食甜點或喝甜飲料行為,其中11.1%經常有此行為,38.9%偶爾有此行為,49.2%無此行為。

    2.2 5歲兒童口腔保健行為 兒童開始刷牙年齡在3歲以前為10.02%,偶爾或從不刷牙者為38.44%,刷牙次數達到每天1次以上者為47.07%,每天刷牙2次以上者為8.91%;父母每天幫助孩子刷牙、每天檢查刷牙效果者均為25.07%,使用含氟牙膏者為56.67%。

    父母每天幫助孩子刷牙和檢查孩子刷牙效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外,其他項目如兒童開始刷牙年齡、每天刷牙次數及使用含氟牙膏方面在城鄉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2.3 利用口腔醫療服務行為 過去1 a內未看過牙的人數占77.8%,15.3%曾看過牙。沒有看牙的原因:76.7%的父母認為兒童牙齒沒問題;15.3%的父母認為兒童牙齒壞得不嚴重,不需治療牙齒;7.9%的父母認為乳牙要替換不需要治療,2.6%的父母因為經濟困難,看不起牙。

    兒童最近1次看牙的主要原因:29.1%為外傷;9.1%為急性牙痛看牙,18.2%為慢性牙齒疼痛,34.5%為口腔有問題,3.6%為定期檢查牙齒,1.8%為接受預防性措施者,3.6%為牙齒美容。

    接受口腔治療的狀況為:拔牙占16.1%;牙外傷治療占23.2%;正畸治療占12.5%;黏膜治療占28.6;僅檢查未治療占12.5%;預防措施占16.1%;定期檢查占12.5%。

    3 討論

    含糖食物的種類、性狀及進食頻率與齲齒的發生有密切聯系,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助于預防齲齒[2]。調查發現,陜西省5歲兒童餐間進食含糖食品(2次以上)的比率較高,主要為果汁、碳酸飲料、糖水、甜點心,而進食新鮮水果者較少。約一半的兒童有過睡覺前吃甜點或喝甜飲料的習慣。這些食物和飲食習慣都是患齲的危險因素,應對兒童及父母親在飲食習慣方面加大宣傳力度,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減少齲病的發生。

    刷牙是有效預防齲病的措施之一。有研究認為,3歲前開始刷牙,每日2次,特別是睡前和餐后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降低兒童患齲的風險[3-4]。本調查顯示,陜西省5歲兒童3歲以前刷牙的占10.02%,每天刷牙超過1次的為47.07%,主要為早餐前1次,睡前和餐后刷牙的兒童比率較低,農村兒童更為突出,不刷牙的兒童占38.44%。由于生理發育原因,兒童刷牙行為還需要父母親進行指導。陜西省大多數兒童刷牙的行為還沒有養成,缺乏父母的正確指導和監督。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預防齲齒的有效措施,但提倡6歲以下兒童在父母監督下使用兒童含氟牙膏[2]。調查發現,有56.67%的兒童正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但缺乏父母的監管和協助。提示應該加強含氟牙膏的正確使用的宣傳和監督。

    定期口腔檢查對齲病可以做到早診斷、早發現、早治療,及時防治齲齒。在過去1 a內沒有看過牙的占77.8%,其原因主要是絕大多數的父母認為兒童牙齒沒問題。但實際情況是58.78%的兒童患有齲齒[5]。對于就診的兒童主要是由于外傷和牙痛,真正進行口腔疾病預防的很少,說明家長缺乏口腔預防保健的意識,牙齒不痛就沒問題,乳牙要替換不需要治療等錯誤觀念。因外傷就診的兒童近1/3,與楊重恒[6]的研究結果相似,應該引起筆者的注意。提示應該加強托幼機構及家長對幼兒外傷的防范意識。

    父母的口腔健康知識、態度、行為影響著孩子的口腔健康行為,接受較多口腔健康知識和對口腔健康有積極態度、良好口腔健康行為的父母能幫助孩子建立正確口腔健康行為,因此,有必要加強父母的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口腔保健意識,樹立良好的口腔保健態度,維護和促進兒童口腔健康。

    4 參考文獻

    [1] 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調技術指導組.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方案,2005:28.

    [2] 卞金有,主編.預防口腔醫學.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03-146.

    [3] VAMPBBERGEN J, MARTENS L, LESAFFRE E, et al. Assessing risk indicators for dental caries in the primary dentition. 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2001,29(6):424-434.

    [4] JACKSON RJ, NEWMAN HN, SMART GJ,et al. The effects of a supervised toothbrushing programme on the caries increment of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initially aged 5~6 years.Caries Res,2005, 39(2):108-115.

    [5] 黃瑞哲,鐘翠翠,孫妍,等. 陜西省5歲兒童齲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分析.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08,10(9):24-26.

    [6] 楊重恒.兒童口腔頜面部急診外傷306例臨床分析.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08,1(2):101-103.

    第4篇:兒童口腔保健指導內容范文

    關鍵詞:幼兒口腔保健;健康教育;口腔衛生

    【中圖分類號】R32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6-0031-01

    幼兒牙齒尚在生長發育階段,近年來,由于人們飲食習慣、飲食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導致幼兒齲齒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幼兒口腔保健工作迫在眉睫,幼兒在學齡前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能夠降低幼兒齲齒的發生率。我院在2012年5月-2014年10月間對幼兒口腔保健健康教育的干預效果進行調查。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市某幼兒園2012年5月-2014年10月間66例幼兒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幼兒分為兩組,每組33例,實驗組進行口腔保健健康教育干預,對照組患兒不予處理,實驗組幼兒平均年齡為(2.8±1.7)歲,男性16例,女性17例;對照組幼兒平均年齡為(2.9±1.6)歲,男性15例,女性18例,所有幼兒家屬知情,且同意參與調查,兩組幼兒一般情況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一般方法

    1.2.1制定保健內容:根據《幼兒保健學》和《幼兒少年衛生與婦幼保健學》中相關規定和標準,制定相關內容,并將制定的內容印刷成冊。

    1.2.2健康教育:實驗組幼兒的家長也要參與到健康教育活動中,因此對于家長來說,要告其齲齒的危害、齲齒發生的原因、相關預防措施,同時要告知家長幼兒正確的刷牙方式,將制定的手冊發放給家長,并叮囑家長仔細閱讀。家長要嚴格按照正確的方式指導幼兒進行牙齒清潔,同時糾正幼兒日常生活中不良的衛生習慣。老師在幼兒園也要開展口腔衛生知識講座,可以采用動畫、繪圖等方式,將齲齒發生的過程以及齲齒的危害講給小朋友,讓小朋友自覺的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1.3效果觀察

    對兩組幼兒進行為期半年的教育干預,對兩組幼兒刷牙方式正確率、牙菌斑指數進行調查,根據牙菌斑指數來評價幼兒口腔衛生狀況。所有內容均由我院醫師進行統計,并將結果進行記錄。

    1.4評價指標

    1.4.1口腔衛生狀況

    良好:牙齒表面無牙菌斑,或有少量牙菌斑分布于牙頸部,刷牙方式正確;尚可:幼兒牙齒表面存在線狀牙菌斑,寬度不超過1mm,能夠保持良好的刷牙習慣,但刷牙方式或可不正確;一般:幼兒牙齒表面存在超過1mm的牙菌斑,但未超過牙齒三分之二,刷牙習慣較差,刷牙方式錯誤;差:幼兒表面牙菌斑超過牙冠的三分之二,刷牙方式不正確。有效率=良好率+尚可率。

    1.5數據統計

    文中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 ±S表示,資料采用t值檢驗,P

    2.結果

    2.1兩組幼兒口腔衛生情況:實驗組幼兒口腔衛生評價良好的15例,尚可11例,有效率為78.8%;對照組幼兒口腔衛生評價良好的5例,尚可7例,有效率為36.4%,兩組比較存在明顯差異,P

    2.2兩組幼兒刷牙正確率比較:實驗組有8例幼兒刷牙方式錯誤,有25例幼兒刷牙方式正確,正確率為75.8%;對照組有26例幼兒刷牙方式錯誤,有7例幼兒刷牙方式正確,正確率為21.2%,兩組幼兒比較存在明顯差異,P

    3.討論

    齲齒已經成了幼兒最常見的口腔問題,齲齒會導致牙周病發生,且一旦方式齲齒,病情將無法逆轉。牙菌斑是導致齲齒、牙周病的主要因素,牙菌斑長時間侵襲會導致齲齒發生。因此,牙菌斑是評價幼兒、患者口腔衛生的主要標準。良好的衛生習慣能夠減少牙菌斑殘留,降低齲齒發生率。我院針對幼兒園幼兒、幼兒家屬開展了一系列口腔保健健康教育活動,在我院的調查結果中顯示:實驗組幼兒口腔衛生評價良好的15例,尚可11例,有效率為78.8%;對照組幼兒口腔衛生評價良好的5例,尚可7例,有效率為36.4%,且實驗組幼兒刷牙方式正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存在明顯差異,P

    我們認為,口腔健康教育不僅僅要在幼兒中進行,在小學、中學中也要開展口腔教育工作,幫助兒童、青少年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我院調查時間較短,尚未對幼兒齲齒發生情況進行調查,刷牙是影響齲齒發生的主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導致齲齒發生的因素還有很多,因此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在日常生活、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對幼兒進行教育,同時還要做好一系列的防護措施,降低幼兒齲齒發生率。

    總的來說,幼兒口腔保健健康教育干預能夠達到糾正患兒錯誤刷牙習慣、提升幼兒口腔衛生指數的目的,是一種有效的干預方式。

    參考文獻

    [1] 楊少萍,張斌,楊蓉,侯莉,沈慧芬,王慧.學齡前兒童口腔保健健康教育效果評價[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07):972-974.

    [2] 錢哲.在托幼機構保健醫生中開展口腔保健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13,29(06):348-349.

    [3] 胡光美,趙青.對嬰幼兒母親進行口腔健康教育及健康促進的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0,24(1):135.

    第5篇:兒童口腔保健指導內容范文

    關鍵詞:兒童;齲病;社區護理

    1健康宣教

    兒童時期的牙齒正處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此時期對兒童進行必要的健康知識培訓和技能培訓對保護牙齒益處多多。

    1.1在社區組織家長進行育兒經驗交流,并配合文字、圖片、錄像、知識講座等多種形式進行口腔保健知識宣傳。并根據家長的職業、文化、兒童年齡、家長對兒童保健知識的掌握程度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指導家長如何對兒童口腔衛生進行觀察和糾正。

    1.2在幼兒園進行"愛牙活動"宣傳,通過兒歌、游戲、故事等形式讓兒童在活動中學到愛牙知識。

    1.3定期到學校進行口腔保健知識宣傳,讓兒童進一步了解齲病發生的原因、危害、預防以治療方法。

    1.4社區服務站開通健康咨詢熱線,及時解答兒童和家長提出的問題,并進行指導。

    2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在齲病的致病因素中,食物中的糖是引起齲病的重要條件之一,糖在口腔中長時間滯留給致病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細菌大量繁殖后產酸腐蝕牙齒,使牙齒患齲。因此要控制含糖食物的攝入量,攝入糖量不超過30 g/d,吃糖不超過4次,最好在餐中食用。培養兒童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多喝白開水、少喝飲料,食后漱口的好習慣。平日里多吃蔬菜水果,注意粗細纖維搭配,適當補充肉、蛋、奶等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同時注意鈣、磷、維生素的補充。

    3從小養成刷牙的好習慣

    3.1家長應從小兒的前牙萌出時開始,用消毒的紗布或脫脂棉為小兒輕擦牙面,清潔口腔,清除食物殘渣及菌斑。隨著小兒的成長,使他們在生活中養成食后飲溫開水,三餐后漱口的好習慣。

    3.2兒童3歲后,家長就應協助孩子養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由于齲致病菌易于在黑暗溫暖與濕潤的口腔環境中生長繁殖,加上夜間睡眠時咀嚼和語言等活動停止,唾液分泌減少,細菌更容易繁殖滋生,所以晚睡前刷牙更為重要。正確的刷牙方法是將牙刷放在牙齦部位,上牙從上往下刷,下牙從下往上刷,咬合面來回刷,各個部位要刷到,每個部位至少刷10次,刷牙不少于2 min/次。

    3.3兒童要使用頭小、毛軟、刷毛末端經過磨圓的保健牙刷。這種牙刷不會損傷牙齒和牙齦,在口腔內轉動靈活可以刷到牙列的各個部位,能有效地清除牙菌斑。對于兩牙之間的牙菌斑可使用牙線,兒童自己使用牙線有一定的困難,可以由口腔專業人員或父母幫助完成。

    4增強牙齒的抗齲能力

    通過使用一些氟化物增強牙齒抗酸性,如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氟溶液漱口等方法。如0.2%氟化鈉溶液含漱,1~2次/w,使用10 mL/次左右,含漱1~2 min后吐出,30min內不漱口、不進食[1]。

    5保護六齡齒

    兒童時期最早萌出的恒牙叫第一恒磨牙,因其多在6歲左右萌出,所以被習慣稱為"六齡齒"。六齡齒對兒童有著特別的意義:首先它是最早萌出的恒牙,將以其超強的咀嚼功能和咬合力陪伴我們一生,發揮其咀嚼功能;其次六齡齒對其他恒牙的萌出和排列有定位作用;最后它對牙齒能否正常咬合、上下頜骨及面部的正常發育有重要的影響。因為六齡齒萌出時沒有乳牙的脫落,很多家長誤以為它是乳牙而忽視了對它的保護,沒有采取積極的態度去檢查治療,造成六齡齒剛剛萌出就已齲壞,甚至感染到牙髓組織。正確地做法是當六齡齒萌出尚未發生齲病時,可到醫院采取預防性措施。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常用方法為窩溝封閉法。窩溝封閉法是用合成高分子樹脂將點裂隙溝封閉,是應用屏障的保護作用防止齲病發生的有效措施。

    6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對齲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定期口腔檢查應該從1歲就開始進行,一直持續到恒牙完全萌出,14歲以后可以每6個月~1年檢查1次,不僅僅是針對齲病,還可以及早發現牙齒畸形,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7加強鍛煉

    讓兒童接受足夠的日光照射,多到戶外活動,增強肌體的抵抗力,促進身體和牙齒的良好發育。

    8結論

    總之,擁有好的牙齒對于兒童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齲病的預防應該從小做起。社區保健機構、教育部門和家長都應該高度重視、積極配合,加強對孩子的宣傳教育,引導、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消除不利因素,使齲病的發生率降到最低,為兒童的終身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6篇:兒童口腔保健指導內容范文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遼源地區托幼園所、中小學校,隨機抽樣調查,共計抽查14個單位,1269人。其中托兒所3個,幼兒園3個,小學6個,中學2個。年齡為5~15歲兒童,性別不限。

    1.2 方法 此項調查由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基層指導科8名同志承擔,在調查前進行了集中培訓,使同志們掌握了本次調查的目的、意義、內容、方法及重要性。要求每位同志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進行調查。同時還印刷了調查表。分2個大組,4個小組,到所調查的單位,針對每名兒童,通過詢問調查表中的有關內容及查看牙齒得知齲病患病情況。

    2 結果

    2.1 齲齒患病率。本次調查1269人,患病902人,患病率71.1%。

    2.2 乳牙、恒牙患病率情況:乳牙657人中齲病率89.4%,恒牙245人中齲病率45.9%。經統計學處理,χ2=26.2,P

    2.3 幼兒園(托兒所)、中、小學患齲病情況:幼兒園(托兒所)患病率88.7%,小學患病率76%,中學患病率37.8%。

    經統計學處理,χ2=187,P

    2.4 地理位置與齲病的關系:市級幼兒園患病率92.7%,其他81.3%。

    經統計學處理,χ2=7.96,P

    經統計學處理,χ2=16.3,P

    城市兒童齲齒患病率高于農村兒童齲齒患病率。其解釋是:城市兒童生活水平高于農村兒童,這樣,食糖的攝取量多于農村兒童,故患齲齒率也高于農村兒童。

    2.5 致齲因素順位構成:刷牙情況(不刷牙或偶爾刷牙)占40.9%,飲食結構(經常吃零食)占28.9%,喂養情況(非母乳喂養)占15.6%,遺傳因素(父母有齲齒者)占14.5%。

    構成致齲因素的順位是:口腔衛生習慣差即不刷牙或偶爾刷牙者為第一位;經常吃零食,特別是睡覺前吃零食又不刷牙或漱口者為第二位;非母乳喂養著(自身抵抗力低)為第三位;有遺傳因素者為第四位。

    3 討論

    齲病的發生率較高,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有很大,而且治療齲病既費力又費時,所以大力開展齲病的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作為婦幼保健工作者,應針對上述調查結果,采取積極有效地預防措施,把我市兒童齲病發生率降到最低限度。認為應采取以下幾項預防措施。

    3.1 建立健全各級口腔衛生保健網絡,采取多種途徑培訓口腔衛生專業人員,特別是托幼園所保健人員。齲齒的預防需要全社會的支持,要從每一個兒童做起,從我們每個人做起,多方面積極配合做好此項工作。

    3.2 定期進行口腔疾病普查普治,達到“有病早治,無病預防”的目的。口腔定期健康檢查,應從兒童入托體檢開始,建立兒童健康卡片或口腔檢查檔案,每隔半年檢查一次,直至12~14歲后每一年檢查一次。這樣可以及時發現齲齒,盡早治療,真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預防措施并進行口腔衛生教育。

    3.3 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占致齲因素的第一位。因此,要通過多方面的宣傳,是家長及幼兒認識到齲齒的危害,教育幼兒正確的刷牙方法,保持口腔衛生,做到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經常保持牙面清潔,減少齲齒發生。

    3.4 改變不良的飲食結構 吃零食的習慣對身體沒有好處,對牙齒的害處更大。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城市兒童患齲齒率明顯高于農村兒童患齲齒率(因為調查中發現城市兒童吃零食習慣比農村嚴重),同時,經常吃零食者占致齲因素的第二位,這都說明了吃零食對牙齒的健康是不利的。因此,要大力宣傳改變兒童吃零食的壞習慣,控制食糖量的攝取,父母應制止兒童睡前吃零食,更不應該含食物入睡。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糖量的增加,勢必引起齲齒的上升,這個問題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3.5 氟化物防齲 氟可以增強牙齒和骨骼的結構,還具有抑制細菌的作用,因此可以起到防齲的作用。最常用的含氟牙膏,可是口腔內保持一個較高的氟化水平有利于預防齲病,但過量攝入氟元素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氟中毒,因此兒童選取含氟牙膏時要謹慎。

    綜上所述:齲病是一個發病率高、分布廣、危害性大、致齲因素復雜的疾病。說是疾病,其實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解決齲病的最好辦法,就是要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采取科學的方法預防齲齒的發生。經過一段時間這樣的努力,我們相信,一定會把我市兒童牙齒的健康水平推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 考 文 獻

    第7篇:兒童口腔保健指導內容范文

    韶關市婦幼保健院,廣東韶關 512000

    [摘要] 目的 探討兒童口腔科門診治療需求特征及對策。 方法 對該院兒童口腔科在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800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患者的治療需求及應對策略。 結果 就診原因最多的為齲病,其次為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在3歲、4歲組的就診患兒中,有82.2%(300/365)的就診原因都為齲病、根尖周病和牙髓病。在齲病患兒中,以乳牙齲病居多(71.0%);在根尖周病和牙髓病患兒中,有54.9%(317/577)為牙髓炎,45.1%(260/577)為根尖周炎。91.3%(525/577)為乳牙,其中≤6歲患兒425例(81.0%);8.7%為恒牙(52/577),>6歲患兒18例(34.6%)。 結論 在兒童口腔科門診中,最多的治療需求為齲病和因齲病所引起的相關疾病,所以應當增強齲病及相關疾病的預防、保健措施,降低齲病及相關口腔疾病的發生率。

    關鍵詞 兒童;口腔醫學;齲病;治療需求

    [中圖分類號] R788[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4(a)-0082-02

    一般口腔醫學專業都是根據疾病類型進行劃分的,而兒童口腔醫學則是根據患者年齡來進行劃分的,故兒童口腔科的工作更繁多、更復雜[1]。其診療內容不但包括齲病、牙髓病、根尖周病,還包括錯頜矯正、間隙管理、預防保健、牙外傷、牙齒發育替換異常等內容。我國對于兒童口腔健康的相關調查主要以3、5、12歲組兒童的齲齒狀況為核心,關于兒童口腔治療需求的報道、研究鮮為少見(正畸專業除外)。國外有關兒童口腔科門診治療需求的研究相對較多,但由于國情不同,其也無法真實地反應我國兒童的口腔治療需求,其僅能作為研究參考使用[2]。為探討兒童口腔科門診治療需求特征及對策,該研究將該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兒童口腔科的1 80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兒童口腔科收治的180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的性別、年齡、疾病診斷、主訴等信息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968例,女912例,年齡在1~16歲,平均(6.5±2.8)歲。患者就診原因主要包括牙周病、牙周黏膜病、間隙保持、錯頜畸形、牙外傷、健康檢查、根尖周病、牙髓病、齲病及牙齒發育替換異常等。

    1.2方法

    1.2.1收集基本信息患者入口腔科診室后,由臨床工作經驗豐富(≥3年)的醫師接診,對患者及其家屬詢問就診原因、癥狀表現,在對患兒進行口腔檢查后,結合檢查結果、患兒病史及主訴做出診斷,填寫病歷。同時在計算機中錄入患兒相關信息,包括年齡、性別、診斷結果、主訴等。針對≤6歲的兒童,還要根據SECC(重度低齡兒童齲)相關診斷標準,判定患兒是否為SECC;針對主訴牙痛(除外傷所致)者,要注意判斷是否為急癥。將急性根尖周炎(如牙槽膿腫)、急性牙髓炎(如嚴重自發痛)、牙周膿腫、冠周炎歸于牙痛一類,該類患者不包括非急性牙痛患兒(如溫度刺激痛、食物嵌塞痛)。

    1.2.2分類整理治療需求按照患兒主訴、實際情況對患者治療需求進行分類整理,包括錯頜矯正、間隙管理、發育異常、牙齒萌出、齲病、牙外傷及牙髓根尖周病幾類。針對無不適感,僅要求做常規口腔檢查,并經檢查確認健康狀況良好的患兒,歸于健康檢查一類(包括做窩溝封閉者)。對于不能歸于上述各類的患兒,歸于“其他”類,包括色素失禁癥、頜骨病變、牙齒色素沉著及外胚葉發育不全等。

    1.3統計方法

    將所研究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2結果

    2.1病例基本情況

    1 800例患者中,男968例(53.7%),女912例(46.3%),年齡在1~16歲,平均(6.5±2.8)歲。患者的就診原因分析,見表1。從表1可知,就診原因最多的為齲病,其次為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在3、4歲組的就診患兒中,有82.2%(300/365)的就診原因都為牙髓病、齲病和根尖周病。

    2.2齲病特征

    635例因齲病就診的患兒中,71.0%(451/635)為乳牙齲,29.0%(184/635)為恒牙齲。在≥6歲的患兒中,有68.8%(121/176)因恒牙齲而就診,為≥6歲就診患兒的20.0%(176/882)。根據齲病分類,深齲482例(75.9%)、中齲128例(20.2%),淺齲25例(3.9%)。

    2.3根尖周病及牙髓病特征

    577例因根尖周病和牙髓病就診的患兒中,有54.9%(317/577)為牙髓炎,45.1%(260/577)為根尖周炎。91.3%(525/577)為乳牙,其中≤6歲患兒425例(81.0%);8.7%為恒牙(52/577),>6歲患兒18例(34.6%)。

    2.4牙齒發育異常特征

    在207例牙齒發育異常患兒中,以乳牙滯留最為多見(82.6%,171/207),多生牙(9.2%,19/207)次之,其他為釉質發育不全(3.9%,8/207)、畸形中央尖(1.4%,3/207)、畸形舌側尖/窩(1.0%,2/207),彎曲牙、結合牙、融合牙、過大牙各1例。

    2.5牙外傷特征

    121例牙外傷患兒中,男79例(65.3%),女42例(34.7%),男性患兒比例明顯高于女性,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在牙外傷中,以牙齒折斷居多(62.8%,76/121),其次為牙齒移位(15.7%,19/121)、牙齒震蕩(13.2%,16/121),全脫出6例,軟組織損傷4例。

    3討論

    該研究結果顯示,齲病以及根尖周病和牙髓病是兒童口腔科門診的主要工作內容,其占據了就診人數的67.3%(1 212/1 800)。在1212例齲病以及根尖周病和牙髓病患兒中,≤6歲者就占據了3/4以上,被診斷為SECC的患者占該年齡段患兒總人數的1/2左右。據相關調查顯示[3],3~5歲組兒童中,齲病的發生率高達61.5%,而SECC的發病率也在35%以上,3~5歲兒童不但患齲率高,同時患牙數目也較多。在SECC患兒中,多因牙痛才到醫院就診,這說明患兒在未出現疼痛以前很難引起家長的重視,較難在患病早期得到及時的治療。該研究結果基本與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2009年)結果相一致[4]。

    在該次調查中,≤6歲因齲病就診的患兒中,有一半以上被確診為SECC。通過詢問患兒及其家長未及時就診的原因時,多數家長認為孩子到年齡會換牙,不需要治療,也有家長在發現問題后去醫療機構就診過,但被醫療人員告知:換牙以后就好,年齡太小不能治或涂點藥就可以,等等。這些情況反映出了我國兒童口腔醫療、保健方面還存在著一定問題[5]:①兒童家長的兒童口腔健康意識較為薄弱,有待提高;②我國兒童口腔治療專科醫師、護理人員均較為缺乏;③針對兒童口腔醫療從業人員,缺乏必要的知識宣教。醫務人員即便無法對患兒進行診斷、治療,也應當向其家長告知盡早治療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免因自身專業技能有限而傳遞給病人錯誤的治療信息或延誤病人的治療時機[6]。

    目前,醫院兒童口腔科接診的患兒中,主要為齲齒和齲齒相關疾病,且大多病情嚴重。牙體硬組織為不可再生組織,若出現齲壞病變,就目前的醫療技術而言,也僅能在除去齲壞組織后進行填充,但是不少患者在填充以后仍然會發生齲壞,進而陷入齲壞、填充交替進行的惡性循環中,最終使牙齒無法保留[7]。牙齒齲病屬感染性疾病,在齲病的臨床治療中,已有多種預防方法,同時若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就能有效阻止病情發展,使牙體硬組織得以保留[8]。因此,實施必要的干預措施,加大口腔預防保健力度,是減少齲病發生的關鍵。在齲病診療中,應當通過多種途徑對患兒及其家屬進行口腔知識宣教,從而增強人們的口腔保健意識。

    目前,我國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初級兒童衛生保健網絡體系,若能在該體系中加大口腔衛生知識的宣傳力度,擴大兒童口腔健康檢查的覆蓋面,同時向兒童家長進行必要的兒童口腔疾病預防指導,讓兒童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早期發現并及時診治口腔疾病,將能極大地減少兒童齲病的發生,全面提升兒童口腔健康水平。

    綜上,在兒童口腔科門診中,最多的治療需求為齲病和因齲病所引起的相關疾病,所以應當增強齲病及相關疾病的預防、保健措施,以降低齲病及相關口腔疾病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夏斌,秦滿,韓燁,等. 兒童口腔科門診治療需求特征分析及對策[J]. 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1):92-96.

    [2]夏勝甌,張韶,王一帆. 兒童口腔科診療感染控制存在的問題與防護[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3):575-576.

    [3]王香玲. 兒童口腔科應用4手操作的效益研究[J]. 中國校醫,2012(2):136-137.

    [4]馬金蘭,聶彬. 兒童口腔科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培養的探索[J]. 西北醫學教育,2012(5):1010-1012.

    [5]鄭利光,潘鋼,牛桂田. 該院兒童口腔科門診處方用藥分析[J].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9(4):275-277.

    [6]袁林天,邢向輝,文玲英,等. 兒童口腔科醫生的基本素質和診療技巧[J]. 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09(6):351-352.

    [7]王紹霞,于路. 行為管理在兒童口腔科的應用300例分析[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2):2915-2916.

    第8篇:兒童口腔保健指導內容范文

    關于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試點項目工作的報告

    市衛健委:

    為了促進兒童口腔健康水平,降低兒童牙齒患齲齒,探索建立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工作機制,根據省衛健委甘衛疾控發《關于印發2020年中央補助地方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等10個公共衛生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和《2020年中央補助地方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省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項目實施方案》的要求。在省、市衛健委的領導下,在省疾病預防控中心的指導下,市、縣(區)病預防控中心和項目執行醫療機構密切配合、齊心協力,努力完成了西部地區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試點項目工作任務。現將工作總結報告如下:

    一、項目概述

    **市2020年5月正式啟動實施了2020年度中央轉移支付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試點項目,我市秦州區、麥積區、武山縣、秦安縣為項目執行縣區,窩溝封閉任務22100顆牙,局部用氟任務7900人。其中秦州區窩溝封閉任務6000顆牙,局部用氟任務2500人;武山縣窩溝封閉任務7000顆牙,局部用氟任務1450人;秦安縣窩溝封閉任務7000顆牙,局部用氟任務1450人;麥積區窩溝封閉任務,2100顆牙,局部用氟任務2500人。至2021年5月,四項目縣(區)共完成健康教育16897人,口腔健康檢查7134人,窩溝封閉5552人19372顆牙,窩溝封閉國家任務牙數完成率88%,二次用氟完成6360人,兩次用氟完成率81%。(各縣區詳細情況見表1)。

    二、項目組織領導

    (一)為保障中央轉移支付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項目在我市順利實施,我市成立了由市衛健委、市教育局分管領導和相關人員組成的項目執行領導小組和項目辦公室,具體負責項目的實施、協調、督導等工作,并對項目進度做了具體安排。

    (二)項目執行縣區結合本縣區實際,協調教育部門成立領導小組,制定下發實施方案。并成立了項目領導小組、項目技術指導小組和督導小組,組織相關人員召開了項目啟動及培訓會議。

    (三)精心選點,明確工作職責,為了保證項目工作科學規范開展,我們根據醫療機構設備齊全,工作人員認真負責,學校積極配合的原則,精心選擇項目實施醫療機構和學校,并對其他備選學校進行項目宣傳。在項目實施階段定期開展督導,及時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保證項目按時完成。

    三、健康教育情況

    項目啟動前,我市各縣區項目辦在學校的配合下,組織了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工作。各縣區疾控中心結合9.20全國愛牙日活動,廣泛地進行了宣傳。一是組織口腔醫師進入項目學校進行了窩溝封閉前的問卷調查,并對被調查的學生進行面對面宣傳;二是在所有項目學校開展了師生口腔知識健康教育講座;三是給各學校下發了張貼宣傳畫全市累計8000余張,宣傳折頁25000余份,督促校方向學生發放;四是項目學校創辦了黑板報,組織學生自己創辦了教室宣傳專欄,宣傳窩溝封閉;五是各縣區項目辦與學校相配合,召開學生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口腔衛生保健知識和兒童窩溝封閉的對象、方法、好處等內容,提高了家長的主動配合意識;六是通過廣播電視局,在電視臺、電臺的新聞頻道中宣傳了兒童口腔衛生保健知識和窩溝封閉的對象、地點等信息,并加大對相關活動的新聞報道。七是給承擔窩溝封閉的醫療衛生單位統一制作了“兒童窩溝封閉點”標志牌。八是在9月20全國愛牙日,開展的宣傳活動中,散發宣傳冊20000冊,張貼宣傳畫150余張,懸掛標語橫幅8條。九是在相關項目學校開展了以“窩溝封閉、預防齲齒”為主題的繪畫比賽,在全社會營造了“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呵護孩子,預防齲齒”的社會氛圍。十是利用微信公眾號、抖音等網絡平臺宣傳口腔健康知識,用現在民眾最易接受的方式擴大口腔知識知曉率。

    四、人員培訓情況

    我市各項目縣區在衛健委和教體局的牽頭下,組織項目各成員和相關醫療機構負責人員召開了啟動會,參加會議的有相關學區校長和相關學校負責人,承擔項目的醫療機構負責人和口腔專業人員,縣區項目辦公室管理人員。衛健委安排了項目工作計劃。教體局分管領導強調了學區和學校在實施該項目方面的工作職責和學生安全等事項;縣區疾控中心對承擔項目的口腔專業人員培訓了窩溝封閉技術,并組織觀看了窩溝封閉的教學片,開發了各相關單位對項目工作的認識。啟動會議后,學校開始了適齡學生的摸底登記工作。在項目開展過程中,各定點醫院為提高技術水平、保質保量的完成工作,多次組織培訓,反復學習,掌握操作要點,確保了項目實施的質量。

    五、口腔健康檢查和窩溝封閉情況

    經過培訓、宣傳、協調、告知等工作,全市窩溝封閉工作順利實施。四個項目縣區于2020年5月底全部啟動窩溝封閉項目。為了保證項目進度和任務的如期完成,項目縣區各定點醫院按照各自的職責區域,積極開展宣傳動員工作,加強與學校的溝通和配合,由學校負責將每天應接受窩溝封閉的對象落實到人,由家長帶學生到各定點醫院,按照自愿參與的原則簽署知情同意書,接受口腔檢查和窩溝封閉。為了不占用孩子的正常上課時間,各縣區項目辦利用周末為兒童進行口腔健康檢查和窩溝封閉。截止2021年5月四個項目縣區結合實際情況,共完成口腔健康檢查7134人。

    六、質量控制

    在項目開展過程中市項目辦各督導2次。項目執行中選擇有口腔執業醫師資格證或口腔助理醫師資格證的醫師開展口腔檢查操作,并對其資質進行備案;所有兒童堅持自愿參與原則,認真填寫了知情同意書,知情同意書填寫率達100%;窩溝封閉表的填寫嚴格按照填表說明進行填寫,對填寫不合適的表格現場進行指正,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在窩溝封閉點是否設立導醫標志(“免費窩溝封閉點”為內容的橫幅);在窩溝封閉過程中醫師操作是否嚴格遵照《窩溝封閉技術操作規范》進行窩溝封閉;針對在省級領導督導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及時的改正,確保了項目的順利完成。

    七、存在的問題和工作體會

    (一)存在的問題

    居民口腔保健意識差,缺乏主動積極性;縣區口腔疾病防治工作開展較遲,力量相對薄弱,群眾缺乏口腔保健知識,學生家長認識不到口腔疾病預防保健的重要性和意義,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個別學校對開展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工作認識不夠,害怕耽誤學生的學習,班主任對學生宣傳組織工作有待加強。

    作為我省人口大市,窩溝封閉項目數完全滿足不了我市適齡兒童數,希望給予增加。

    (二)項目工作中的體會

    1.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協作,形成強勁的工作合力

    免費為適齡兒童進行口腔窩溝封閉是造福于兒童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衛生、教育及其他相關部門的共同協作和密切配合。所以做好部門間的溝通和協調,形成強勁的工作合力是做好項目工作的基本保障。

    2.加大宣傳力度,組織多方力量進行宣傳

    在今后工作中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口腔健康教育宣傳,探索更加有效的宣傳模式,使口腔保健知識深入每一個兒童和家長心中,提高全民口腔保健意識。

    3.加強培訓和督導,保障項目工作質量

    開展技術培訓和交流,將培訓工作搞扎實;加大督導檢查力度和頻次,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確保項目工作的落實。

    4.建立健全口腔疾病綜合干預的長效機制是切實提高兒童口腔健康、降低口腔疾病發生的有效手段。

    八、建議

    1.加強培訓和督導,保障項目工作質量

    第9篇:兒童口腔保健指導內容范文

    關鍵詞:鼾癥保健操 兒童鼾癥 錯頜畸形 臨床療效

    The role of snoring exercises in preventing malocclusion in children

    Li Yongfang Shu Mei Ge Yan Huang Chuanlan Shen Fang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noring exercises in the treatment of snoring and the prevention of malocclusion in children.Methods In June 2018 to December 2020 time to stay in the hospital of pediatrics of 7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sleep apnea,in random order on admission control group 35 cases,observation group of 35 cases,control group of children to take regular mouth facial function training,on the basi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increase the sleep apnea exercises,after the intervention compared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right and wrong micromaxillary deformity of the blocking effect.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preventing malocclus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1%,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85.7%,P<0.05).Conclusion Children’s snoring exercises are simple,interesting and rich in content.In the exercise of children’s perioral muscle group and respiratory muscle group,a new breathing pattern can be reconstructed,which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block malocclusion,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word:Snoring exercises; Snoring in children; Malocclusio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兒童睡覺打鼾可能被家長誤認為是入睡深的表現,但實際原因是因發育不良、呼吸習慣不良導致的鼻腔、鼻咽部起到狹窄,臨床以扁桃體肥大或腺樣體肥大致病最為常見[1-2]。兒童鼾癥學名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臨床表現以睡眠時通氣不足甚至呼吸暫停、伴有打鼾,引起白天嗜睡,注意力下降等問題[3-4]。長時間的不良呼吸方式,使得頜面部肌肉功能異常,在青少年期表現為上牙凸起,下頜縮短,表情呆滯的錯頜畸形面容[5]。手術切除扁桃體、腺樣體腫物可解除呼吸道阻塞癥狀,但兒童長久來不良呼吸習慣如不經過矯正,仍然可能會在長久的發育中影響患兒牙齒位置和牙頜形態[6]。我院發明了一組兒童鼾癥保健操,在預防兒童錯頜畸形中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在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時間段入住我院兒科的鼾癥患兒70例,按照入院順序隨機選取對照組35例,觀察組35例,所有患兒均經多導睡眠監測儀診斷為OSAHS,伴有夜間打鼾、呼吸不張等體征,排除頜骨發育畸形、過敏體質、心臟病、智力障礙患兒。選取的患兒中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齡7.21±0.28歲(3~9歲);觀察組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齡7.33±0.46歲(3~10歲),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表1 兩組患兒錯頜畸形預防效果對比(n,%)

    1.2 研究方法

    兩組患兒在入院后均經過對癥扁桃體肥大或腺樣體切除手術,對照組患兒采取常規口面肌功能訓練,針對呼吸、軟腭、舌、口周肌和口頜設計相關功能訓練,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增加鼾癥保健操,包括保健操動作部分與游戲部分,動作部分內容:(1)用鼻深吸氣,如同聞花香一樣,使肚子最大限度的漲鼓,然后緩慢呼氣,并發出“嘶嘶”聲,每天做30~50組。(2)將口唇向中間聚攏,好似親嘴一樣,保持微笑;將聚攏的嘴唇上、下、左、右移動,每天做10~20組。(3)保持下巴不動,抬頭張口、微笑、露齒、用口吸氣,上提軟腭,類似打哈欠動作,保持5s,每天20組。(4)練習卷舌,將舌伸至牙齒外側掃一周,向上卷舌掃硬腭至小舌頭。每天20組。(5)用食指放置下頦,順時針、逆時針揉圈,每天20組。配合以單獨涉及的含紙、吹泡泡、吃面條、舔酸奶等游戲。

    1.3 觀察指標

    干預時間為6個月,觀察兩組患兒錯頜畸形預防效果。顯效,患兒呼吸習慣被矯正,晚間睡覺氣道通暢,不再打鼾,牙列及頜面發育正常,無錯頜畸形癥狀;有效,患兒呼吸正常,頜面發育正常,鼾癥有所減輕;無效,晚間睡仍然有打鼾現象,未改變不良呼吸習慣,出現錯頜畸形面容。

    1.4 統計學方法

    分析軟件spss22.0。計數數據以%進行例數統計,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校驗;計量數據使用獨立t校驗,使用均數統計,以P<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錯頜畸形預防效果對比

    觀察組患兒錯頜畸形預防有效率97.1%顯著高于對照組85.7%(P<0.05),如表1所示。

    3.討論

    兒童鼾癥在我國有較高的發病率,有統計顯示發病率高達10%[7]。手術治療能夠恢復氣道通暢,但無法糾正兒童錯誤的呼吸習慣;保守藥物治療僅能適應部分兒童,因手術中存在并發癥,部分家長害怕麻醉對兒童發育造成影響,使其他對手術處于保留觀望態度,這殆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8]。隨著兒童不良經口呼吸習慣的形成,頜面肌肉發育異常,骨骼逐漸定型,舌根下移、舌骨下降和下頜后縮,這將影響兒童面部發育,形成頜骨變長、腭骨高拱、牙列不齊、上切牙突出,咬合不良等錯頜畸形癥狀[9-10]。我院發明的兒童鼾癥操,基于對口腔肌肉力量的訓練,更重視在兒童咬合發育期進行阻斷,建立正常的口腔呼吸、咬合習慣,促進口腔牙槽骨、咬合肌肉、下頜骨等正常發育;通過對咬合發育的管理,能夠更好的建立與控制上下頜骨的生長,從而預防與阻斷錯頜畸形的形成[11]。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預防效果要好于對照組,這提示兒童鼾癥操安全有效。本組兒童鼾癥操專針對兒童設計,通俗易懂、生動有趣,能使患兒產生深刻印象,操作簡單,依從性良好。輔助的游戲訓練,更能使患兒在玩耍中獲得口腔肌肉的鍛煉,達到良好的普及效果[12]。在鼾癥操中對軟腭肌、呼吸肌鍛煉的基礎上,改善了不良經口呼吸方式導致的口周、軟腭肌群無力,重建了安全的鼻呼吸模式,從而阻斷了錯頜畸形的形成。

    4.總結

    兒童鼾癥保健操簡單有趣,內容豐富,在對患兒口周肌群、呼吸肌群的鍛煉中,重建了新的呼吸模式,能有效的預防與阻斷錯頜畸形,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吳昊,王東海.低溫等離子腺樣體切除聯合雙側扁桃體切除治療兒童鼾癥的療效觀察[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7,35(2):139-141.

    [2].杜嬌,黃梅寶.個體化術后指導在兒童鼾癥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04(14):142,147.

    [3].王保成,沈久成,欒守東.腺樣體聯合扁桃體切除治療兒童鼾癥的應用價值評定[J].健康必讀,2019,0(15):248-249.

    [4].謝邵兵,焦新芳,張燕妮,等.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治療兒童鼾癥療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17(02):95-99.

    [5].張秀娟,,姚文峰.內窺鏡輔助腺樣體等離子消融術治療兒童鼾癥的臨床效果及護理質量控制[J].微創醫學,2019,14(6):815-817.

    [6].劉健敏.全面流程管理在兒童鼾癥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22):380-381.

    [7].杜嬌,黃梅寶.個體化術后指導在兒童鼾癥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14):142,147.

    [8].劉朝輝,黎曉靜,王萍.兒童鼾癥與低氧血癥相關性分析及護理[J].當代護士:學術版(中旬刊),2017,0(4):53-55.

    [9].譚關云.丙酸氟替卡松鼻噴劑治療兒童鼾癥短期療效的初步分析[J].醫藥前沿,2020,10(10):139.

    [10].洪麗雅,陳雅蘋.兒童鼾癥手術患者護理及睡眠質量改善分析[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9,45(09):73-7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 成人免费视频国产| 国产成人精选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久久99热成人精品国产| 成人在线播放av|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91精品成人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 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成人网| 国产成人爱片免费观看视频| 1000部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18黄网站麻豆| 成人a一级试看片| 成人品视频观看在线| 黄色成人免费网站| 亚洲成人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欧洲成人全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国产成人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欧美成人性色xxxxx视频大|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免费特级黄毛片在线成人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青青草原 | 在线观看成人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绿色|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明星|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