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漢字文化藝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漢字本意屬性
漢字是表意文字,它本身就蘊涵著豐富的意義。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漢字不僅傳遞著信息和情感,同時也凝結成中華民族特有的審美心態和思維觀念。漢字在不斷繁衍、變化出各種形體的同時,也在不斷豐富和拓展著自身的意義。漢字的字形與語義有著直接的聯系,也逐漸形成了以形會意、以意會心的獨特風格。
漢字的象形化造型特征來源于自然,是先人通過對物象的長期觀察描繪,將形體特征高度概括提煉的結果。早期的漢字形體是對自然物象的真實再現,在我國甲骨文、金文的象形形態中,便可感悟到漢字滲透著中國人的自然價值觀。文字的形體和結構高度概括了事物的主要特征,從而涵蓋和反映了物象的基本信息。在圖1中我們看到甲骨文中的“鳥”字,文字的刻寫惟妙惟肖,就連其轉頭和啄食都表現了出來。通過對復雜物象的形象特征進行規律性地組織和歸納,象形的字形被積極地表現出來,形成了以線為造型的漢字。即使今天的漢字已經不再具象,并且以形聲、合體字為主,但仍舊保留著象形的痕跡。
文化意象呈現
漢字作為中華文明的記錄載體,無論是成篇成段還是單個漢字,其所承載的文化內涵都是豐富而精深的,漢字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征。在漢字的意象表達中,追求對神韻、意趣的表現,將情感與氣韻、感性與理性融合于充滿文化底蘊的視覺元素中,注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現和繼承。在現代字體設計中,書法的水墨意韻常常被用來表現中華民族的審美意識和文化情趣,書法表現手法的應用,延續了書法藝術在抒緒和寄托書者藝術感悟方面的特點,重點強調筆韻、墨味所帶來的文化品性。如圖2靳埭強和余志光先生的《自在》海報花紋紙系列,作者以“吃也自在”、“行也自在”、“睡也自在”、“玩也自在”為主題推廣環保。“吃、行、睡、玩”幾個字以書法筆法行云流水般地呈現在畫面之中,筆墨韻味十足,結體舒展飄逸,附屬的景物均以筆墨表現,構成獨具風格的禪意情趣,耐人尋味,也充分反映了產品的環保、自然、品質屬性,更給人以東方文化的價值認同。中國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比如繪畫、陶瓷、玉器、建筑、雕塑……還有燦若繁星的民間藝術形式都給我們的文字設計提供了豐富的文化滋養,也使文字形態展現文化屬性變得更為輕松和便利,對文化屬性的表現,并不是對傳統造型和紋樣的簡單利用,而應結合現代生活方式和審美趣味進行再創作。
行業屬性表達
文字行業屬性的表現是指字形體特征與人們對行業屬性認同的一致性,或文字形態對其表達的行業特性的準確表現。文字行業屬性的表現主要體現在文字LOGO標準字體的設計上。對文字LOGO意象化的準確表達,需要探尋企業的經營策略、發展規劃和文化理念等,在對市場進行深入調查、分析之后作出準確、切實的定位,這些都是文字LOGO設計的“意”。通過對“意”的歸納、概括,進一步思考“形”的準確表達,努力做到易識、易記,性格聯想與消費者印象一致的精準表現。根據行業特點對文字進行有目的的構成設計,通過同構異構等方法產生新的視覺形態,賦予文字全新的性格特征。如圖3,在上海世博會標志的形態演化中,以漢字“世”為書法創意原形,并與數字“2010”巧妙組合,從形象上看猶如一個三口之家相擁而樂,表現了家庭的和睦,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類,表達了世博會“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理念,從而在“意”的層面烘托了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
個人意趣表現
漢字是表意的文字,其形態與意義往往直接發生關系,漢字表意的功能也使漢字在意象表達的過程中被凸顯出來。在我們的民族意識中,一個人的個人意趣和思想品格總會行之于他的文字,即所謂的書品看人品。中國書法能夠很好地體現書者的個人情趣和品格,因此在現代文字設計時,往往通過筆墨的揮灑傳遞作者獨特的個人情操與魅力。例如圖4為利用漢字所寫出的山水畫作品《山水寫生》,遠看是畫近看是字,山就用“山”字表達,樹就用“木”字表現,字中有景,景中有字,用文字抒發了個人對山水和自然的熱愛。當然,由于書法、筆墨具有很強的文化符號色彩,筆墨的運用便被賦予濃厚的東方文化性格,而非某個人的品格。所以設計師在運用筆墨時,更多地關注筆觸、速度、濃淡對自身情緒意象的表達,同樣能夠展現某種特殊的風格與情操。
符號意象傳達
符號是人類在長期生活過程中確定或約定俗成的代表事物和信息的記號。符號具有簡約性、意指性和快速傳播的特征。在信息爆炸、快節奏的生活狀態下,符號成為我們快速接收信息,節約閱讀時間,提高生活效率的有效手段,從而在現代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文字本身就是一種符號,但因為有著龐大的構成體系,被視為特殊的符號。生活中有相似符號、相關符號和規約符號,不管哪種符號,都是某種事物或信息的簡潔標記,每一種符號在人們的意識中都形成了固定的認知,成為某些事物和信息的抽象象征,如“龍”、“鳳”在中國就有很深的文化象征意義,“+、-、×、÷”則是數學符號的象征;“”具有穩健、向上的心理認同,“”則給人危險、警示的意念。文字符號意象的創作,既可通過字形的隱喻和象征表現文字的本質內涵和相關意義,也可以通過與其他符號的鏈接,表達豐富的意念,以與觀者達成認識、情感、信息方面的溝通和交流。
結語
綜上所述,漢字文化中蘊藏著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審美情趣、歷史淵源、風俗習慣等諸多文化因子。漢字自身的文化特征根植于漢字與生俱來的“可意象性”。意象化的漢字賦予了漢字字面以外的信息聯想,使文字在創作中超脫了具體的字符意義,突出提煉出抽象“意”的表達,為觀者提供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和審美意境。漢字形體融會了抽象性和形象性、藝術性和哲理性,在當今商業應用和文化交流中不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漢字是連接中國人的文化紐帶,也是與各國交流的文化符號,弘揚漢字文化有助于增強世界華人的凝聚力,這既有利于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又有利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本文為2009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09FYS008)
參考文獻:
1.李叢芹:《漢字與中國設計》,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07年版。
2.張愛民、周贊:《字體設計》,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
3.姚淦銘:《漢字文化思維》,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一、數字習語
習語是詞匯有的一種長期相沿習用的固定短語。其意思隱含于字面意義之中,不是簡單地疊加或者翻譯其構成成分的表面意義,具有整體性。隨著文化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數字被歷史和人文賦予了除去它計數以外的含義,更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特點。“數字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文化語言,是使用頻率很高的思維和交際工具”。如,漢語中信手拈來幾個數字習語:“七上八下”“九霄云外”和“十全十美”。 英語中也是很常見:one in a thousand (千里挑一), at sixes and sevens (亂七八糟),on all fours (匍匐著)等等。
二、文化差異性
1.歷史淵源
古代宗教對人們的社會生活起著支配作用,無形地影響著人們的認知方式。佛教影響的習語比比皆是,如三生有幸,四大皆空,七情六欲,九九歸一。英語國家中基督教文化的影響十分深遠。如西方人認為“七”是個神秘的數字,上帝用七天創造了世界,一個星期也是七天, 《圣經》中羔羊有七角七眼,就是神的七靈。連我們愛喝的碳酸飲料都是“七喜”(seven up)。在《圣經》中所用的“七”,多表示完全或完全成功的意思。
2.民族心理
因為地域和文化的差異,人們對不同數字的感知取向也不相同。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事物有陰陽兩極,只有當陰陽調和才能滋生萬物。婚喪嫁娶,抑或是升學開業,中國人都傾向偶數。有偶數構成的習語都有吉祥平安的寓意,如四平八穩,六六大順,十全十美。英語數字習語中體現出的則是相反的情況,英語國家的人們多視單數為吉利(13除外),如one thousand and one thanks (千恩萬謝),all goods things go by three(好事成三),in ones’ seventh heaven (在無限幸福和快樂中)等。
3.文化背景
數字習語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源自古代的歷史事件、文學作品和神話傳說,兩種文化有不同的發展方式和路線,自然因為出處不同、典故不同,各自的習語就具有不同的特色。如Rome was not built in one day(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a nine days’ wonder (曇花一現) 等都體現出中外國家深刻的文化內涵。
綜上所述,數字習語有著清冽的民族特征和歷史特征,既是一種語言現象,又是一種典型的文化現象。由于歷史淵源、民族心理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兩種文化在數字習語方面都賦予了語言和文化不同的靈魂和意義,使其不再是簡單的語言符號,而是能傳遞更深遠的情感和意義,體現了文化差異。對漢英兩種語言之間數字習語的比較,不僅有助于我們了解兩種語言的精華,還有助于深入了解兩種文化,避免在跨文化交際中產生歧義和誤解。
參考文獻:
[1]平洪,張國揚. 英語習語與英美文化[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0.
歷史的不斷發展與累積凝結成了點點滴滴的文化,文化的百年沉淀延伸出點點滴滴的傳統,傳統的百年延續濃縮成點點滴滴的習慣。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和演變,我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營養成分比任何其他國家都要多的多,因此,我們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進行我國傳統藝術精辟挖掘,尤其是傳統文化藝術之間的組合組合方式和整體規劃,以便更好為當代設計服務,讓現代設計更加傳承性和藝術性。
二、現代平面藝術設計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
當前,“我國傳統符號設計”的概念逐漸為人們所熟悉,通過在設計中添加具有我國傳統視覺特色的符號,讓所設計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傳統文化反映,這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對傳統文化符合的應用真的就是好的設計嗎?我們是不是僅僅在設計作品中進行了一定的傳統符號裝飾呢?在設計時我們是否對作品內核和傳統文化精髓的進行過很好的思考?不可否認的是,傳統實際符合在設計中對傳統文化體系的依附才符合真正設計的原則。因此,對于我國傳統文化中所包含的豐富資源我們要投入充足的精力和時間進行挖掘,僅僅把握傳統文化視覺符號的審美內涵和精神方式,對于傳統文化網格結構體系進行精準的把握,進而在非常自然的狀態中將其應用于我們的作品設計中。國外特別是西方國家當代藝術設計能夠取得今天這樣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離不開它們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我們能很容易的發現西方著名設計作品、繪畫作品和雕塑雕像作品之所以能夠被成為精品,幾乎毫無例外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們的傳統文化底蘊。例如,在9.11恐怖襲擊中被摧毀的美國雙子大廈,之所以能夠譽享全球,除了一定的政治因素,在很大程度要還要歸于它哥特式的演繹風格。在作品設計中,無論設計人員對現代材料怎樣進行應用,最終也不會放棄對藝術數字網格和傳統文化的追求。
三、從民族傳統文化中借鑒平面藝術設計中的網格結構
我國傳統文化藝術具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底蘊,對我國現代平面設計具有非常深刻的借鑒和啟示作用。在豐富的文化寶庫面前,我們應該多角度、全方位的對其充分挖掘以便對其網格結構形成客觀的認識。
1、從青銅器的裝飾體系中借鑒
青銅器作為我國歷史長河中出現的魅力十足的器物,從古至今在我國人民的社會生活中都有應用。我國古代的青銅器設計和制作者利用中軸對稱的法則,以數量相對有限的饕餮紋理進行母題裝飾,進而形成豐富多彩的組合形式。作為裝飾青銅器物的主體紋理,饕餮紋理在青銅器裝飾中幾近對稱,但也存在著很小的差異。青銅器的底部圈足和器身上部都會以相視而存的饕餮進行裝飾,而在器蓋部位則會用側面的顛倒饕餮進行裝飾。青銅器在饕餮紋的裝飾數量上通常不會超過十個部分,不同饕餮紋的比例和大小因空間的不同而不同。有時還會根據饕餮的結構進行動物形象設計,讓新的生命出現在饕餮結構的組成部分中,所設計的動物形象惟妙惟肖、精彩絕倫,這樣會給饕餮帶來神奇的吸引力。
2、從漢字體系中借鑒
我國的漢字體系十分龐大,據統計漢字有近5萬個,如此海量的漢字體系,足以證明我國古代文化的深厚。筆畫是漢字的基本構成,而這么龐大的漢字體系卻僅僅是由不到二十個基本筆畫組成,漢字的各種筆畫會重復出現在各個字體中。絕大多數漢字的筆畫都不會超過八個,而且基本沒有多于二十筆畫的漢字,最為重要的是漢字中的筆畫從來都不會進行筆畫改變。我們會發現在漢字的右邊會重復出現不同的同一筆畫,例如“請”、“精”和“晴”;不同漢字部位會重復出現相同的偏旁或者筆畫,如,“善”、“苦”、“常”、“如”和“如”等;或者比較常見的偏旁在漢字左邊反復出現,“說”、“讀”等。因此,筆畫互換和偏旁互換是漢字組合的基本原則,而互換又遵循著一半或者四分之一的位置關系或者數學網格的規則。
3、從傳統建筑中借鑒
關鍵詞:文化元素;平面設計;藝術資源
中國是富有美育傳統的文明古國之一,在她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形成并積淀著自己的文化基因。中國傳統圖案是其五千年文明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樹一幟,光輝燦爛,是伴隨中華民族的發展壯大而逐漸完美,它的內容極為繁博,表現形式豐富多彩。在當今的社會經濟浪潮中,商品流通速度迅速,淘汰速度也極快,產品要想在市場營銷中取得成功,單純依靠產品自身的優異性是不夠的,在平面設計中巧妙地運用傳統民間藝術作為平面設計的設計元素,結合現代科學技術,融入現代設計的表現形式,使傳統民間藝術的使用價值得到一個新的升華,使平面廣告設計有較強的時代感和民族感,盡顯商品品牌的個性特征,對商品的流通、銷售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一、傳統藝術資源為現代平面設計提供重要的設計元素
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裝飾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結繩記事。中國結的特點是,每一個結從頭到尾用一根線編結而成,每個基本結又根據其形、意命名。把不同的結飾結合在一起,或用其他有吉祥圖案的飾物搭配組合,就形成了型獨特、絢麗多彩、內涵豐富的傳統吉祥飾物。中國聯通全面詮釋其含義精髓,成功設計出自己的標志。其標志由一種回環貫通的中國古代吉祥圖形“盤長”紋樣演變而來。迂回往復的線條象征著現代通信網絡,寓意著信息社會中聯通公司的通信事業井然有序而又迅達暢通,同時也象征著聯通公司的事業無以窮盡,日久天長。我國傳統藝術對現代的平面設計的影響表現在當今平面設計的創新上,但是創新也存在他的根基,它需要一個堅實的基礎――傳統。創新與傳統是同一個生命的兩種存在形式,傳統是前人智慧經驗與成就的積淀,是歷史上曾有過的創新,創新是后人在前人的智慧經驗與成就的基礎上創造出的更新的東西,它經歷過歷史的考驗,又將匯入傳統,成為后人繼承的傳統。
二、傳統繪畫元素的運用
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線墨元素作為中國繪畫的語言對藝術美的創作起了顯著地作用,表現了我們名族繪畫語言的審美特征。中國繪畫的線條充分發揮了中國毛筆、水墨及宣紙的特性,具有豐富的筆墨變化趣味,給人以東方審美特質的藝術美感。通過韓美林的作品我們可以感受到:不論是他的藝術作品還是他的設計作品,在繼承了中華名族的傳統藝術的同時,也吸收了西方藝術的形式,把寫實、夸張、抽象、寫意、工筆、印象等諸多手法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使作品達到高、深、新、遠的境界。例如他與陳紹華一起為中國北京申奧設計的會徽,就是一個傳統繪畫藝術元素與現代設計思想完美結合的經典設計。會徽中將奧運五環的典型顏色藍、黑、紅、黃、綠組成五角星形狀,以中國手工藝品的“盤長”方式相互扣在一起,在表現元素上采用了中國繪畫的筆跡。暗含了中國傳統文化,用繪畫筆跡組成的同心結或者中國結寓意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團結、合作和交流,其圖案又仿佛是一個人在打太極拳的動感姿態,其簡潔的動作線條蘊含著優美、和諧及力量,體現了中國古老傳統體育文化的精神。
三、書法藝術元素的應用
書法之所以被稱為東方人的一種藝術,其重要原因與它運用了漢字、基于漢字之造型基礎上有密切關系。漢字本身就是一種象形文字,從造字原則看,字形多體現了字義,漢字可以直接用來做標志,當然這個漢字是要個性化的,要把一個漢字創新,書法是很好的手段,字的點劃、結構都可以重組,打破原來的方式擴大字的圖形意義,區別于平常的漢字增強視覺上的識別力。書法能使簡約的線條生成繁復豐富的氣韻之美,氣韻之美一直被看作書法形式美的靈魂,書法線條的抽象之美使它包含的含義更廣,通過線條的走向、走速、用筆的頓挫,產生音樂般的律動,這相同于平面構成基本原則中的節奏韻律。書法除去一切絢麗的色彩當然它的墨色要更加具有表現力,在平面設計中,我們追求著一個同樣的目標,使設計作品具有強大的視覺沖擊力,這是不容置疑的。書法元素本身具備了此等優勢并且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藝術,把它應用于設計,設計的民族個性就突現。平面設計中有不少成功的作品正是借鑒了這種用筆和書體形態,才增添了設計作品詩一般的意境、深厚的文化品味與民族特色,為平面設計注入了新的血液。
四、裝飾圖形元素的運用
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文明發展過程中創造了豐富多彩、極具民族特色的圖形。中國幾千年傳統吉祥圖案及紋樣經逐步挖掘,應用并創新成為中國企業形象標志,有方勝,云紋,如意紋,回紋,水紋,太極八卦,中國結等。這些紋樣內涵豐富,意義深遠。從原始時代的洞窟巖畫起始傳統圖形演變出多樣又統一的格調,帶有濃郁的東方民族的特色,散發著迷人的光芒。對傳統圖形的應用并非拘泥于完整的形式沿襲,而是著眼于創新,將傳統圖形的深厚內涵和完美形式與現代設計理念結合起來達到“ 古為今用” 。傳統圖形是借助于用一定的物象來表達一定的精神內涵與情感特征,從而在現代平面設計中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展現著獨特的風采。
五、結語
現代平面設計師必須具有良好的素質和豐富閱歷及實踐經驗積累,設計本身就具有前瞻性,它需要不斷創新和發展,我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的傳承和融合就更具有挑鸚浴R桓鲇判閔杓剖Γ他的成功離不開對傳統文化元素的繼承和借鑒,如果我們在設計中失去了傳統文化元素,現代設計就會顯得過于蒼白無生命力。
【參考文獻】
[1]張來源.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元素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運用[J].包裝工程,2008(08):156-158+216.
[2]邵卿.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元素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運用[J].藝術科技,2016(03):279+259-260.
一、漢字及其特征
漢字是漢語書寫的最基本單元,從新石器時代陶器刻繪符號朦朧的裝飾美化說起,距今已有五六千年。從漢字成熟以后,如商及周初青銅器銘文中的圖形文字算起,也有3500多年的歷史。其間經過春秋戰國以鳥、蟲、書為代表的金文字,秦漢及其后的篆、隸、楷、行、草書文字,宋元明清的宋體字到世紀的現代字體設計等等幾個發展階段,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沒有缺環的文字藝術發展史。
漢字字體的多樣性和生動性,這一優勢也必將使其成為設計全球化趨勢下的重要創作元素,從而為漢字標志設計注入新的活力。
二、漢字標志設計
(一)漢字標志的形式
漢字作為識別性符號,實用是漢字標志獨立存在的意義,由于標志設計的功能需要,所選用的漢字也應具有強烈的代表性和獨特的個性,內涵要豐富,以加強文字的精神含義,因為標志是視覺語言,運用視覺形象來表達思想。從漢字字形角度出發,漢字標志的有以下三種設計表現形式:
1、以形寫意:即以漢字字形直接反映標志主題。以形寫意的漢字標志指通過現代裝飾字體和傳統書法各體本身的點化和字形結在漢字“好”和“睞”的基礎上將筆畫共用,構思獨特,簡明直白,表現出設計者熟諳漢字結構,并能得心應手地運用。
2、藏形現意:字形被隱藏于圖形之中,以圖形揭示標志的涵義。漢字的形在這些標志設計中似乎已經不是中描繪出一幅長江與運河交匯的盛大畫卷,賦有濃厚的地域特色。
3、形意相融:漢字與圖形異質同構,通過變形的手體構架,融入了米粉及筷子外形和如意結的意象,體現了餐飲特性和傳統文化。
漢字標志兼具視覺、聽覺的形式,漢字標志都有一個確定它又是象征著一個符號。在標擬自然”的法則,將物的形簡化地融會于方正的字體符號中。
(二)漢字標志的設計
1、漢字標志設計要強調“勢”的體現
漢字標志以其文化性、時尚感及表形表義的雙重作用在標志“家族”中占據重給人以別開生面的視覺感受。古老的神州文化有無比深厚的底蘊,使漢字成為世界設計的重要元素,進程非常迅速。
作為一種抽象元素,主題漢字的字體設計本身就是由點、線、面組成的,同樣的它們也可以再次構成新的點、線、面。在現代藝術設計中,這種點線面的構成表現會使漢字的字體設計帶有明顯的內容與基調,人們很容易從中感受到漢字的字體設計所要表達的情感,達到包裝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溝通橋梁作用,同樣也是視覺美感的再創造。將“中華”漢字的字體設計,具有很好的視覺效果,便于識別、記憶。“京”字,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的“中國印”標志設計選擇了“京”作為文字圖形的一個符號。形象地表達了一個人在跑步的運動,突出了奧運運動健康主題;同時人們通過這個漢字的字體設計知道了2008奧運會在“北京”開展的;另外“京”字符號設計成了一個像“文”的文字,凸顯了“人文奧運”的時代主題。文字的現代圖像化同時融合了“北京奧運”、“人文情懷”和“運動主題”三個主題信息,并且以中國印章(篆刻)這一最為深刻的古老的藝術的形式出現,既突出了這個漢字圖形化的時代主題,又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國古老的文化藝術,起到了傳揚中華民族文化的效果。
二、漢字的設計定位與藝術設計的關系
(一)漢字定位與藝術設計的形象戰略關系
漢字的字體設計在藝術設計中的運用最突出的特點是易于識別,充分體現了產品信息化、視覺化、藝術化等視覺語言特征。漢字的字體設計在藝術設計中的運用是企業文化與品牌形象的整體而簡練的概括,漢字的字體設計在藝術設計中無論表達什么、指示什么,無論是寓意還是象征,含義與企業文化都應是相統一的。在藝術設計中,既可以利用漢字的字體設計作為詮釋商品屬性的媒介,通過改變字體本身外形和字體的結構進行圖形化處理;也可以從版面空間排版關系上進行合理利用與調配,即將文字看作是最基本的點、線、面元素加以編排設計,使其具有極強的形式美感。但無論哪種表現形式都是從文字本身去尋找可以運用的圖形元素,根據商品屬性進行漢字圖形化字再設計,增強商品的視覺表現力,體現出產品品牌的風格形象。
(二)漢字的設計定位與藝術設計的視覺形象關系
有時候主題文字的圖形化在藝術設計中占據了一大部分甚至是全部,這種主題文字本身的圖形化設計可以通過象征、寓意的手法對字體進行增減筆畫、添加裝飾或改變字體結構來拓展字體形象,強調字體所傳達的深刻含義和視覺效果。
三、漢字字體設計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一)漢字字體設計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從概念上來說,面的形成是由線的移動軌跡所產生的。面的不同分割和布局都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可以產生輕松感,也能形成壓迫感,映射出不同的視覺動勢。主題文字的存在使整個包裝版面相當生動飽滿。以面構成時,統籌各元素的關系和畫面的和諧,在必要時甚至可以在包裝上做出些空白處理,在立體包裝上,還可以將文字編排進行兩個平面之間的跨越,增強視覺張力和藝術效果。漢字的字體設計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以書法字呈現
書法的筆墨意韻具有一種流動方向性,不可重復的書寫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圖形化的表現,是一個以時間帶動空間,以動作過程帶動視覺的表現方法。如:茶葉藝術設計就是以書法字呈現,中國文字的古韻將茶葉的綠色韻味充分體現出來,藝術設計是產品投放市場的首要印象,下面的茶葉包裝給人煥然一新的初步印象,引起消費者的好感。
2.拆分文字筆畫
將一個或者多個中文字的筆劃進行拆分,結構重組,這時文字的識別性降低,但是圖形化增強,一般需要注釋。拆分后重新組合的文字失去了直白的解釋功能,但新的圖形形態具有更加深刻的寓意。月餅包裝,“回”字的巧妙變換,充分體現了月圓中秋與回家與親人團聚的美好愿望,包裝生動、形象地傳達了產品的主體思想。
3.文字留白
漢字字體在平面廣告設計中的應用可以突出產品的亮點,體現在平面廣告的構成要素的差異化創意方面。漢字字體在平面廣告設計中的應用形狀、大小、色彩、深淺,發散,組合能夠給人帶來不同的視覺和心靈感受和不同層次的藝術魅力。近幾年來商業廣告設計藝術中漢字字體的表現形式獲得了多角度的視覺效應,顯露時代風格。“花開富貴”禮品袋,清新簡約的字體和簡潔,四周的空白留給消費者適當的想象空間。在立體包裝上,還可以將文字編排應用于包裝與產品之間的跨越,加強包裝與產品之間的聯系“。花開富貴”禮品袋的包裝設計中選取具有東方古韻的折扇漢字字體裝飾,在外包裝上,生機勃勃的蝴蝶和牡丹清晰了反應了禮品的高雅,在“花開富貴”三個字的運用上,利用不同的字體、字的不同大小突出的特色品牌,整個包裝采用文字圖像化的設計,除了保留花開富貴文字標志、紅牡丹、蝴蝶外以及少量的商品信息外,幾乎不再運用任何的圖案裝飾,整體包裝效果簡約鮮明,達到優雅的視覺效應和心理效應,傳達了源遠流長、品味生活的一種從容態度。這種充滿文字圖形化的設計使得整個包裝更加突出品牌形象,成功地在其功能和情感訴求上達到了一個平衡考量。
(二)漢字字體設計在網頁設計中的運用案例分析
漢字字體作為網頁設計的一種元素,直接影響著網頁的整體形象。漢字字體在網頁設計中的運用作為一種網絡信息傳播平臺,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帶來與傳統媒體不一樣的視覺效果和心理效應。在隸書與楷體、黑體與宋體之間濃淡變化形成繽紛的色彩層次,字體的線條為虛實相生,字體的大小、粗淡可以隨意調整,使網頁藝術設計產生出悠遠豁達之意境,將中國漢字的意境融入到新媒體傳播中。
(三)漢字字體設計在書籍裝幀設計中的運用案例分析
將漢字字體以標記、點綴、插畫形式應用在書籍裝幀中,帶來煥然一新的效果,對漢字字體文化也起著傳播的作用。無論從裝飾性還是藝術設計的設計運用上,都繼承了漢字字體的線條特征表現出來的靈動韻致。書籍中的漢字字體插圖,營造了文化、活躍的氛圍,使書籍煥發活力。如《星火燎原》一書選用了的狂草,大氣磅礴,飄逸灑脫,不用其他元素,僅憑這四個字已經凸顯出書籍版式設計的特色。另外,有的書籍裝幀采用了書法家的書法來題寫書名,由于書法家的知名度和對書的理解與創作,提升了書的藝術個性;有的將書法字體與圖書的內容、構圖、圖案等元素搭配,并在邊緣關系處尋找新的靈感融入主觀的意念,書籍裝幀的效果就更加富有感染力。
(四)漢字字體設計在唱片封套設計中的運用案例分析
根據漢字字體提煉出豐富多變的圖案,通過線條組合,可運用到與中國的唱片卡套設計中,唱片卡套設計不僅僅要是漢字字體的引用,還是對中國文化藝術精神的繼承。隨著音樂的飛速發展和計算機藝術設計的開發,漢字字體文化開始以唱片卡套這種形式隨著唱片的熱賣以更快更新的渠道傳播,使漢字字體藝術與現代平面廣告設計接軌,實現音樂與畫的和諧共存,讓唱片外觀既具有濃郁的民族風味,又不失時尚氣息,既反映出唱片音樂的主題,又使唱片封套充滿了文化底蘊。
四、結論
關鍵詞:漢字;標志;設計
一、引言
在當前快速發展的信息時代,標志承載的任務也越來越重,標志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人們對標志也越來越重視,重視標志的傳播功能。標志有著很強的傳播能力,它可以傳播企業的名稱,企業的文化和企業的經營理念,它是重要的信息傳播的載體,它對企業形象的樹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的標志設計在西方設計思想的影響下,雖然變得具有現代感、信息感和商業感,但也因此沒有了中國的傳統文化韻味,沒有了中國本土特色。因此,從中國傳統元素中吸取具有代表性、最具典型的元素作為我們的設計素材,能使我們的設計更具中國特色和民族風格。漢字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形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在標志中設計顯得尤為重要。
二、標志與漢字的可結合性
(一)標志與漢字的淵源
標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原始社會,它與原始社會的“圖騰”有著很密切的關系。在原始人看來圖騰是一種不可侵犯且能讓部族興旺的“神靈”,把這種“神靈”用一定的手法描繪出來時,圖騰標志便產生了。在原始人的社會生活中,勞動過程中自己會生產一些勞動工具,為了辨別工具的歸屬,經常在這些工具上刻寫一些可以識別的標志,這時圖騰標志就可能作為生產生活用具的辨別標志而被運用。漢字也有相近似的歷史,漢字來源于圖畫,有這么一種說法“書畫同源”,每一個漢字其實就跟每一個標志一樣,是一幅圖畫,漢字與標志共具符號特征。
(二)漢字的特點與優勢
漢字是表形和表意文字的典范,現用漢字是從甲骨文、金文演變而來的。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劃,象形變為象征,復雜變為簡潔;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因此單個漢字的信息量、意義的豐富性明確性方面顯然超過了表音的拉丁字母。漢字與其他文字相比有很多的特性,它有圖案性,可以從字形來設計標志,它可以表音也可以表意,因此,設計時也可以從音、意來入手。不僅如此,漢字有眾多的藝術表現形式,書法藝術可以使原本方方正正的漢字變得具有曲線之美;篆體與印章的融合顯得古老而典雅。
三、漢字在標志設計中的運用
下面是漢字在標志中運用的幾種常見的方法:
(一)從漢字的字形入手進行標志設計
從漢字的字形入手進行標志設計,是漢字標志設計中經常使用的方法。設計時以文字為主體強調字體的獨立性,保留漢字的基本結構、筆畫形態,在充分理解設計主題要求的基礎上,借鑒漢字的結構、筆畫、布白、虛實、承轉的規律,運用對稱、均衡、對比、韻律等審美原理,以概括簡練的手法,對漢字的字形加以巧妙地變化處理,形成了漢字新的視覺圖形,從而設計出獨特的漢字標志。在運用漢字的字形時,除了上面的方法外,還用一種常見的設計方法,就是以字為主,以圖為輔的設計方法,將漢字與圖形想結合,取漢字的部分筆畫改造為圖,這樣設計出來的標志,不僅能保留傳統藝術的神韻,又能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并且還能充分地表達標志所蘊含的理念與個性。
(二)以漢字的字意著手進行標志設計
從漢字的字意著手進行標志的設計也是一種常見的方法。這一設計方法,主要是對漢字字意進行深入研究,進行把握,挖掘漢字的深層意義,從而達到一種望“文”生“義”這一效果。它是利用漢字以形表意,以意傳情的字體構成方法,注重文字含義,往往不以具體圖形加以配合,而是通過文字筆畫空間或部首結構作靈巧的變化,同時將標志的特定寓意引入其中,構成絕妙的表現,激發人的思維形象。利用漢字的表意性,以象征的手法表現與之有關聯的抽象概念,從而引起人們的聯想,喚起社會的廣泛認可。
(三)從漢字的字音著手進行標志設計
在漢字中,同音字很多,一字多音也很多。中國人很喜歡說好話,說吉利話,因為有這一愛好,所以中國人也向來喜歡用諧音,如數字“8”可以聯想到發財的“發”,由數字“4”可以聯系到不吉利的“死”,在大街上走的時候,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好車掛的牌照就是全“8”的數字。這些愛好跟古人不無關系,古人忌諱很多東西,為了避諱,古人經常改字,甚至改姓。利用漢字的字音去設計標志將很符合中國人的心理特征,若設計師們好好把握好漢字的字音去設計,投其所好,將會很受國人的追崇,從而讓漢字標志的優勢不斷的展現出來。
(四)用書法造型進行標志設計
中國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漢字在發展過程中,逐漸發展出一門獨特的藝術形式———書法藝術。漢字以抽象、豐富的點畫線條匯成書法獨特的藝術語言,以千姿百態的形體結構為書法奠定了造型基礎。篆、隸、楷、行、草各種字體又為書法的表現形式開辟了廣闊的天地。在標志設計中,運用書法漢字很具特色,別具一格,是其他民族所沒有的,不僅使得標志龍飛鳳舞,也使標志蘊含著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設計師常常借鑒中國書法藝術,將書法字靈活地運用其中。各書家之間風格各異或灑脫自如、風度嫻雅,或筆力勁健、爽朗高遠等,這為漢字標志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語言和多樣的手法,也為我們的標志作品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讓標志具有相當的感染力和視覺沖擊力。
(五)以印章形式進行標志設計
印章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國特有的歷史文化產物,是古代身份的憑證,它的前身為遠古氏族的族徽,而族徽大多為各氏族的圖騰標志,因而,印章與標志也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印章盛行于古代,它是權利的象征,信譽的標記,因其一般采用的漢字為篆體,所以又稱為篆刻。篆刻藝術古樸而又稚拙,應用在現代標志設計中更能體現出中華民族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印章給標志的設計啟示是:在方寸之地將印文安排得平正、勻落,印面文字筆劃疏密統一,印章的風格追求“巧”不能失之纖媚,追求“拙”不能失之狂怪,字體的挪讓、呼應,盤曲、變化,離合、變形,空間的布紅留白等等,無不體現著厚重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粹,給人蒼茫古樸的感覺。
四、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世界各國、各民族間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各文化的融合、競爭也日趨激烈。在激烈的競爭面前,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我們的設計不能停滯,更不能全盤西化。漢字作為中國傳統元素中的精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寶庫中最為珍貴的財富,有著巨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把漢字運用在標志設計中具有獨特的魅力,充滿了東方藝術的特色。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經濟全球化中,一個中國企業,一種中國商品要出類拔萃,在世界舞臺上展示自己的特色,離不開一個有著民族個性的標志。我們要繼承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充分挖掘漢字的文化底蘊,運用漢字的魅力,設計出更多優秀的作品來。
參考文獻:
[1]馬文鐮.標志在企業品牌傳播中的可識別性研究[J].大眾文藝,2014,(22):59-59.
[2]唐驊.“標志文化”的今昔[J].世界知識,1989,(3):27-27.
[3]吳國欣.標志設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M].2002,48.
[4]成朝暉.漢字設計“形”與“意”的研究[J].新美術,2004,(2):69.
[5]劉月華.淺析漢字標志設計手法[J].藝術教育,2006,(9):118.
[6]熊紹庚.標志設計中的漢字[M].現代藝術與設計,2005,(145):18.
(一)漢字定位與藝術設計的形象戰略關系
漢字的字體設計在藝術設計中的運用最突出的特點是易于識別,充分體現了產品信息化、視覺化、藝術化等視覺語言特征。漢字的字體設計在藝術設計中的運用是企業文化與品牌形象的整體而簡練的概括,漢字的字體設計在藝術設計中無論表達什么、指示什么,無論是寓意還是象征,含義與企業文化都應是相統一的。在藝術設計中,既可以利用漢字的字體設計作為詮釋商品屬性的媒介,通過改變字體本身外形和字體的結構進行圖形化處理;也可以從版面空間排版關系上進行合理利用與調配,即將文字看作是最基本的點、線、面元素加以編排設計,使其具有極強的形式美感。但無論哪種表現形式都是從文字本身去尋找可以運用的圖形元素,根據商品屬性進行漢字圖形化字再設計,增強商品的視覺表現力,體現出產品品牌的風格形象。
(二)漢字的設計定位與藝術設計的視覺形象關系
有時候主題文字的圖形化在藝術設計中占據了一大部分甚至是全部,這種主題文字本身的圖形化設計可以通過象征、寓意的手法對字體進行增減筆畫、添加裝飾或改變字體結構來拓展字體形象,強調字體所傳達的深刻含義和視覺效果。
二、漢字字體設計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一)漢字字體設計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從概念上來說,面的形成是由線的移動軌跡所產生的。面的不同分割和布局都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可以產生輕松感,也能形成壓迫感,映射出不同的視覺動勢。主題文字的存在使整個包裝版面相當生動飽滿。以面構成時,統籌各元素的關系和畫面的和諧,在必要時甚至可以在包裝上做出些空白處理,在立體包裝上,還可以將文字編排進行兩個平面之間的跨越,增強視覺張力和藝術效果。漢字的字體設計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以書法字呈現書法的筆墨意韻具有一種流動方向性,不可重復的書寫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圖形化的表現,是一個以時間帶動空間,以動作過程帶動視覺的表現方法。如:下圖3的茶葉藝術設計就是以書法字呈現,中國文字的古韻將茶葉的綠色韻味充分體現出來,藝術設計是產品投放市場的首要印象,下面的茶葉包裝給人煥然一新的初步印象,引起消費者的好感。2.拆分文字筆畫將一個或者多個中文字的筆劃進行拆分,結構重組,這時文字的識別性降低,但是圖形化增強,一般需要注釋。拆分后重新組合的文字失去了直白的解釋功能,但新的圖形形態具有更加深刻的寓意。如圖4的月餅包裝,“回”字的巧妙變換,充分體現了月圓中秋與回家與親人團聚的美好愿望,包裝生動、形象地傳達了產品的主體思想。3.文字留白漢字字體在平面廣告設計中的應用可以突出產品的亮點,體現在平面廣告的構成要素的差異化創意方面。漢字字體在平面廣告設計中的應用形狀、大小、色彩、深淺,發散,組合能夠給人帶來不同的視覺和心靈感受和不同層次的藝術魅力。近幾年來商業廣告設計藝術中漢字字體的表現形式獲得了多角度的視覺效應,顯露時代風格。如圖“5花開富貴”禮品袋,清新簡約的字體和簡潔,四周的空白留給消費者適當的想象空間。在立體包裝上,還可以將文字編排應用于包裝與產品之間的跨越,加強包裝與產品之間的聯系“。花開富貴”禮品袋的包裝設計中選取具有東方古韻的折扇漢字字體裝飾,在外包裝上,生機勃勃的蝴蝶和牡丹清晰了反應了禮品的高雅,在“花開富貴”三個字的運用上,利用不同的字體、字的不同大小突出的特色品牌,整個包裝采用文字圖像化的設計,除了保留花開富貴文字標志、紅牡丹、蝴蝶外以及少量的商品信息外,幾乎不再運用任何的圖案裝飾,整體包裝效果簡約鮮明,達到優雅的視覺效應和心理效應,傳達了源遠流長、品味生活的一種從容態度。這種充滿文字圖形化的設計使得整個包裝更加突出品牌形象,成功地在其功能和情感訴求上達到了一個平衡考量。
(二)漢字字體設計在網頁設計中的運用案例分析
漢字字體作為網頁設計的一種元素,直接影響著網頁的整體形象。漢字字體在網頁設計中的運用作為一種網絡信息傳播平臺,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帶來與傳統媒體不一樣的視覺效果和心理效應。在隸書與楷體、黑體與宋體之間濃淡變化形成繽紛的色彩層次,字體的線條為虛實相生,字體的大小、粗淡可以隨意調整,使網頁藝術設計產生出悠遠豁達之意境,將中國漢字的意境融入到新媒體傳播中。
(三)漢字字體設計在書籍裝幀設計中的運用案例分析
將漢字字體以標記、點綴、插畫形式應用在書籍裝幀中,帶來煥然一新的效果,對漢字字體文化也起著傳播的作用。無論從裝飾性還是藝術設計的設計運用上,都繼承了漢字字體的線條特征表現出來的靈動韻致。書籍中的漢字字體插圖,營造了文化、活躍的氛圍,使書籍煥發活力。如《星火燎原》一書選用了的狂草,大氣磅礴,飄逸灑脫,不用其他元素,僅憑這四個字已經凸顯出書籍版式設計的特色。另外,有的書籍裝幀采用了書法家的書法來題寫書名,由于書法家的知名度和對書的理解與創作,提升了書的藝術個性;有的將書法字體與圖書的內容、構圖、圖案等元素搭配,并在邊緣關系處尋找新的靈感融入主觀的意念,書籍裝幀的效果就更加富有感染力。
(四)漢字字體設計在唱片封套設計中的運用案例分析
根據漢字字體提煉出豐富多變的圖案,通過線條組合,可運用到與中國的唱片卡套設計中,如圖6的唱片卡套設計不僅僅要是漢字字體的引用,還是對中國文化藝術精神的繼承。隨著音樂的飛速發展和計算機藝術設計的開發,漢字字體文化開始以唱片卡套這種形式隨著唱片的熱賣以更快更新的渠道傳播,使漢字字體藝術與現代平面廣告設計接軌,實現音樂與畫的和諧共存,讓唱片外觀既具有濃郁的民族風味,又不失時尚氣息,既反映出唱片音樂的主題,又使唱片封套充滿了文化底蘊。
三、結論
關鍵詞:標志設計 漢字 創意
漢字作為中國特有的文化傳播媒介,越來越多地被全世界廣泛認知,他的獨特性產生藝術魅力無限深遠,。在漢字的發展歷程中,字體和書法各有不同,見證了歷史發展過程和字體設計過程,因為不同所以才有不斷的創新。是當下標志設計中擔當著不可或缺的設計元素,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設計作品中體現出多樣化的形式。在多元化快速發展的今天,設計師在漢字基本形式的基礎上,利用結構、筆畫、字體等變化,以不同的表現形式創作很多優秀的標志設計作品。
標志設計的全過程,可以從含意、圖形、文字、形式、色彩五個環節出發,疏而不漏、掐骨掐點。好比一只手的五個手指,各有各的妙用。它們相輔相成、自成體系,名為“創意五行”。創意五行,使標志設計明朗化、系統化。
漢字元素是標志設計中分量很重的一部分。字體設計充滿了無限的魅力,而字體標志又將字體設計提高到符號傳播學的高度。在藝術與科學的天平中,漢字在動態平衡藝術與信息的比重。標志從漢字出發,是人們較早選擇的一個種標志設計方式。所看到的即是所讀出的,聲音與視覺達到一,同時又具有識別性。漢字標志,是語言的視覺化符號。漢字源于圖形,保留有許多圖形的特征。漢字標志,勝在聽覺與視覺結合。
標志設計之中漢字應用既體現了傳統民族文化底蘊,又突出了時代特性,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的設計師。標志設計中漢字的形態要與標志在內容,形式和功能上相輔相成,通過象征性意象表現來準確地解釋設計觀念,最終走向“文化圖形”的形成。
一、現代標志設計中的漢字
從標志設計來說,漢字本身即是一種平面圖形設計。漢字無疑是中國社會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平面設計。設計元素簡潔,涵義內容豐富,被廣泛應用于設計行業中。
漢字本身即是中國人在二維空間中對點線面組合、轉換、再生,使之代表一定信息的符號。漢字發展至今形式抽象、精煉,是一種特殊的平面設計圖形。
二、現代標志設計中漢字的應用
漢字作為標志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近年來標志設計的新方向。其具有豐富多樣的表現形式,從造型上看不僅有圖案形式,而且也有字符形式,許多著名的標志設計都是由漢字構成的。以漢字作為符號的形式來進行標志的創意,具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漢字作為信息媒介的一種視覺符號,具有特定的形式理念,人們用漢字獨特意味的“形”來傳遞信息,由此產生交流與溝通,了解所傳達的信息涵義。如何通過漢字創意進行標志設計呢,下面結合較知名的漢字標志談談漢字在標志設計中的具體運用。
1.從漢字的字意切入進行標志設計
在進行標志設計過程中,設計師如果運用漢字的字義來傳達設計理念,那么必須對字體的意義和內涵進行深層次的解析,經過構思、重構、歸納,形成新的圖形從而達到望“文”而生“義”,創作出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的標志,進行視覺信息傳達。如中國鐵路標志,字義運用充分,由工人、火車頭與鐵軌的斷面相融合而成的,設計師將“工人”兩個漢字刻意地進行藝術加工處理,合二為一,構成火車頭和鐵軌斷面的形象,使工人、火車頭、鐵軌三位一體,行業屬性躍然之上,形象簡潔凝練,寓意深刻。“工人”點明鐵路行業之屬性,即鐵路是屬于工人階級的,而工人階級又是國家的主人,它洋溢著鐵路工人當家作主的自豪感和責任感。
2.從漢字的字形切入進行標志設計
標志設計中,利用漢字字形的變化組合應用較為常見,設計過程中找出字形間可以連接的部分,相互借用,讓字與字之間互相穿插,達到造型簡練、結構緊湊、渾然一體的藝術效果。如中國工商銀行標志整體上市一個隱性的方孔錢幣,體現金融業的行業特征,并借題發揮出“方圓的規矩”的哲理思想,中心是一個“工”字,經過變形,中間斷開,加強的“工”字的特點,使工字更加突出,含義深刻,兩邊對稱,體現銀行與客戶之間平等互信的依存關系。以“斷”強化“續”,以“分”形成“合”,是哲學上的辯證法,是銀行與客戶的共存基礎。漢字字形的巧妙運用,強化了標志的語言表達力,中國漢字與古錢幣造型的結合運用,充分體現了漢字的力量。
3.從書法切入進行標志設計
近年來運用書法的造型作為標志設計中主要元素的不少,這種形式的特點是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畫面有重量感,又不缺乏變化,但是,有些書法字體不易快速識別,從而運用的書法字體得到了限制。如上海世博會徽圖案形似漢字“世”,書法體的世字與數字“2010”巧妙組合,相得益彰,表達了中國人民舉辦對舉辦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覽盛會的強烈愿望。吉祥物與漢字"人"為原形作呼應,可謂珠連壁合,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民本思想,強化了人與地球,人與世界的緊密關連,深化了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書法的魅力身在其中。
4.從印章形式切入進行標志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