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能源管理投資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建筑工程;造價;造價信息
中圖分類號:K8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11-00-01
工程實踐證明,建筑市場價格資料的及時準確的收集整理分析,建設工程成本分析、單位生產能力投資分析,能夠成為編制估算、概算、預算、結算、標底的依據。最重要的是可以用以測定調整系數,編制造價指數,作技術經濟分析的基礎資料,也可用于研究同類工程造價變化規律。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是建立在工程造價的合理確定的基礎上的。無論是對工程建設項目的投資方、設計方還是承包方來講,工程造價的合理確定,都是工程造價管理人員所面臨的重要課題。特別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案的出現,都要求工程造價管理人員及時掌握相關知識。客觀準確地進行估算和計價。工程造價資料作為信息資料的一部分,是工程造價合理確定的有效方法。
一、建筑工程造價信息的涉及范圍
1.工程造價資料積累
建設工程造價資料積累是工程造價管理的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經過認真挑選、整理、分析的工程造價資料是各類建設項目技術經濟特點的反映,也是對不同時期基本建設工作各個環節(設計、施工、管理)技術、經濟、管理水平和建設經驗教訓的綜合反映。工程造價資料積累的目的是為了不同的用戶都可以使用這些資料來完成各自的工程造價控制的任務。工程造價積累,一方面要包括工程建設各階段的工程造價資料。另一方面要體現建設項目組成的特點,應包括建設項目、單項工程、單位工程的造價資料,也要包括有關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的分部分項工程造價資料。而且這些工程造價資料的積累的內容,不僅要有價,還要有量。
2.主要設備和主要材料用量的價格管理
設備和材料的支出在整個工程造價中占很大的比例,因此必須存儲它們的用量和價格。特別是用量,其與價格相比有相對的穩定性。只要掌握了設備和材料的用量,就可以隨時套用最新價格,從而得到對設備和材料支出的最新估計。用這些估計與原價格體系下做出的估計相比較,還可以看出設備和材料支出的變化情況。
二、建筑工程造價信息資料的分析與使用
1.能夠較好地實現積累資料的目的
資料分析可以研究每項工程在建設期間的造價變化,各單位工程在工程造價中所占的比例,各種主要材料的用量及使用情況,各種影響工程造價的因素如何發揮作用。另外工程造價資料的分析可以研究同類工程在造價方面出現差異,以及引起這些差異的原因,找出同類工程所共同反映出的造價規律。對于工程項目主管部門來說,其主要考慮項目的投入及實施情況,因此可以利用工程造價資料進行建設成本分析,得出建設成本上升或下降的額度和比例。
2.能夠較好地做好工程造價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工作
當下,應用計算機來完成工程造價信息系統的收集、傳輸、加工、保存、維護和實用的人機對話系統,它既包括代替人工繁瑣工作的各種日常業務處理系統,也包括為管理人員提供有效信息,協助領導者進行決策的決策系統。其中,將計算機用于定額管理是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和關鍵一步,它使定額和估算指標的編制維護貫徹工作更為便利,也有利于進行全國范圍的定額集中管理。可以說,用計算機進行價格管理,有利于價格進行宏觀上的管理,減少重復收集價格信息的工作有利于對價格的變化做出分析,使造價管理人員及時了解價格變化對工程造價的各種影響;便于對不同地區的造價水平進行比較,以及對價格的變化進行預測。用計算機進行工程造價估計,能夠保證造價工作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很方便的產生工料分析,每平方米造價等附加信息,能對設計變動和價格變動做出及時的反應,同時為控制工程造價提供基礎數據。用計算機進行造價控制可以使建設單位隨時監督工程的進度和成本,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施工單位能夠按月得到正確可靠的進度和成本信息。及時發現成本的上升以便采取積極的糾偏和防范措施,使甲乙雙方能夠根據建筑市場行情的變化實現對工程造價的動態控制。
3.能夠較好地對工程成本進行分析與核算
信息時代,能否及時、準確地捕捉到市場價格信息是業主和承包商占有競爭優勢和取得贏利的關鍵。政府定期工程造價資料信息,社會咨詢部門也價格指數、成本指數、投入價格指數等造價信息來指導工程項目的估價。我國目前造價信息是由政府建設主管部門來的,這使得建筑產品價格確定中的競爭因素太少,造成遏制竟爭,抑制投資者和發包方積極性與創造性的不良后果。
三、搞好建筑工程造價信息建設的必要性與關鍵點
工程造價管理不斷深入的改革,在整個市場競爭中工程造價機制已經走向完善,工程造價管理需要適應市場發展的方向。經過近些年的努力,可以說工程造價管理信息化框架已經建立起來,工程造價系列的軟件也逐步豐富多樣,為工程相關活動、造價管理所提供的服務和信息的網站數量也不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目前,管理信息化的建設有了一定的理論根基,但是同時也有了很多一些不可小看的問題:
1.基礎設施不能夠滿足信息化建設的要求
現有的基礎設施沒有根據工程造價、當前業務的可預見性發展對信息的收集、儲備和運用,但是構建與采購因為網絡通訊、信息構造、軟件支柱以及數據庫之類而構成的運用環境,工程的造價信息有效運作以及參加到社會經濟市場的競爭根本條件滿足不了需求。
2.工程造價系統的管理人員信息互質無法適應信息化的需求
工程造價系統的管理人員訊息理念通常比較落后,工程造價系統的訊息資源的收集,加工處理類的方法滯后,沒有主動掌握訊息的積極性。這一切都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需求甚遠,嚴重阻撓了工程造價系統信息能源化以及信息化的進步。
3.工程造價系統信息資源采集和處理手段落后
工程造價系統信息資源收集水平依舊保持在最原始的時候,采集到信息數量比較少的時候,且信息的分類規范并不統一,數據的格式以及存取方法不同,對信息能源的加工處理相對來說就變得比較困難,信息能源的基本質量無法提高,信息的維護和更新速度就很慢。
4.工程造價系統信息采集系統還沒有成立
工程造價系統的管理人員內部訊息的共享體系,包括和業務伙伴或者用戶之間的訊息互換、和外部聯系的信息體系都沒有真正的形成,因此,大范圍內的信息共享更難以實現。
5.工程造價系統信息資源管理沒有統一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