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青少年心理疏導步驟范文

    青少年心理疏導步驟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青少年心理疏導步驟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青少年心理疏導步驟

    第1篇:青少年心理疏導步驟范文

    【關鍵詞】人工流產;未婚青少年;焦慮;抑郁。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4-0237-02

    人工流產術是育齡婦女意外懷孕而被迫終止妊娠的有效方法之一,雖然手術安全簡單,但手術信息作為一種應激源,可使孕婦在術前產生焦慮和抑郁[1,2]等心理反應,尤其是未婚青少年重復人工流產患者。重復流產是指有2次或2次以上的人工流產[3],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我國每年人工流產達到1 300萬[4],其中24歲以下青少年人工流產占50%以上,而該人群重復流產達到30%以上。由于重復人工流產更易發(fā)生短期和長期的并發(fā)癥及后遺癥,因此受術者普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本研究調查未婚青少年重復流產的心理狀態(tài),適時開展護理干預,降低未婚青少年重復流產的短期和長期并發(fā)癥及后遺癥。

    1.對象

    2009年2月~2010年2月在天津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計劃生育門診,符合條件的200例要求人工流產未婚青少年納入研究。調查對象條件:(1)未婚且年齡

    調查對象剔除標準:①有精神病史者;②聽力障礙及語言障礙者;③急性傳染病,肺結核伴有高熱,高血壓,陰道炎、重度宮頸糜爛、盆腔炎等;④嚴重貧血、全身衰竭者。⑤術前一次體溫在37.5℃以上者。

    2.方法

    2.1 心理狀況測量方法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對人工流產婦女進行心理測量。問卷調查在獨立、安靜的房間進行,由經(jīng)專門培訓的工作人員向調查對象說明目的并指導填寫調查表,告之該問卷不計名并承諾對所答內容嚴格保密,以保證所收集的資料真實可靠。

    2.1.1 SAS自評量表[5]:SAS量表能夠充分反映人在應激狀態(tài)下各種不同的情緒反應、神經(jīng)興奮性、精神和行為改變,從而廣泛應用于臨床。SAS自評量表中20個項目的各項評分相加,即得粗分。粗分的正常上限為40分,經(jīng)換算后的標準總分為50分(粗分x1.25=標準分),得分越高其焦慮程度越重。

    2.1.2 SDS自評量表:SDS有20個條目,正向評分題依次評分1~4粗分,而反向評分題測評4~1粗分,各個條目得分相加為總粗分,總粗分乘以1.25后取整數(shù)值得到標準分。SD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3分,

    2.2 術前護理干預

    手術開始前2小時給與以下干預:①手術過程介紹:發(fā)給術者“人工流產術知情同意書”,并做常規(guī)介紹和合理的解釋。研究組由專科護士“一對一”地實施干預性護理,內容包括:提供手術信息、人工流產術的相關知識;詳細介紹手術室的環(huán)境、手術步驟、、手術大概需要時間、手術醫(yī)生與助手的資格及手術的安全性,以消除受術者恐懼、緊張心理,穩(wěn)定其情緒,說明術中正常反應的表現(xiàn)及注意事項,糾正其對手術的不正確看法[6]。②倫理道德宣教[7]:告訴未婚先孕患者,是人類正常的生理需求,現(xiàn)代的年輕人成熟的早,結婚晚,但我國性和生殖教育較落后,因此,出現(xiàn)計劃外妊娠而流產不是她們的倫理道德敗壞。③性心理健康教育[8]:在交談中,悉心聽取受術者的要求,耐心地向她們介紹有關婦科生理、病理及人工流產術的知識,并詳細介紹手術的基本過程及安全性,用鼓勵性的語言,關心體貼受術者,減輕孕婦緊張情緒,使其獲得心理支持。未婚先孕者的心理反應一般較復雜,有的甚至情緒低落、憂郁、自卑。我們要關心體貼,不要歧視她們,以真誠的愛心、耐心疏導來影響她們;同時做好性知識、性道德教育。④呼吸放松訓練[8]:采用呼吸放松訓練的方式。首先讓受術者取坐位或臥位,一手置于胸部,一手置于腹部,逐漸放慢呼吸速率,囑其深吸氣,要能察覺到置于腹部的手抬高而胸部的手基本不動,停留片刻后自然呼氣,呼吸時一邊心中默念1、2、3,一邊感覺置于腹部之手自然回落,并感受到全身肌肉自然放松和給予適當寧靜的感覺。反復指導訓練3~5次,直至其能基本操作自如。⑤音樂療法:受術者入手術室時及術后,由干預者給受術者戴好耳機,以適宜的音量,播放輕松緩慢的音樂,囑受術者耐心細聽,使全身放松,減輕受術者的緊張程度等。

    4.討論

    4.1 未婚青少年人工流產的現(xiàn)狀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把10~24歲這個年齡段的人群稱為青少年[9],隨著全球青少年性成熟年齡的提前和的低齡化,未婚青少年正處在性活躍期,如果她們在時不采取避孕或不能正確使用避孕措施,就可能面臨意外懷孕,最后不得不采用人工流產術終止妊娠。多數(shù)未婚先孕者年齡小,對人工流產過程一知半解,她們對手術本身的安全、痛苦有無限的憂慮和驚恐,卻又不能向外人傾訴以求得幫助,相反卻要千方百計進行隱瞞,這樣的內心沖突使她們身心障礙更為強烈,她們處于多重心理應激中,要表現(xiàn)為焦慮、抑郁、恐懼等;同時她們面臨來自社會和家庭巨大壓力及歧視,心理負擔也相應的過重。這些不僅為青少年個人帶來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傷害,同時還會產生較深遠的社會影響。因此,適時開展心理干預,降低未婚青少年重復流產的短期和長期并發(fā)癥及后遺癥,已經(jīng)成為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4.2 未婚青少年重復流產存在的問題

    精神健康是個體健康狀態(tài)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少年心理發(fā)育尚不成熟,人工流產尤其重復流產是一件應激性生活事件,因此對青少年心理造成的影響不容忽視。張倫等[10]研究600名未婚先孕青少年精神狀態(tài)發(fā)現(xiàn)人工流產是影響未婚青少年焦慮和抑郁癥狀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亦顯示未婚青少年重復流產患者,不管有無干預措施,兩組術前SAS、SDS與國內常模相比,均有明顯的差異,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兩組間無明顯的差別,即未婚青少年重復流產患者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焦慮、抑郁;通過護理干預,相比研究組和對照組的SAS、SDS評分,有差異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4.3 展望

    大量文獻[6,7,8]也表明接受人工流產術的孕婦術前絕大多數(shù)都不同程度存在焦慮、抑郁等情緒,特別是未婚青少年重復流產患者。因此我們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降低未婚青少年重復流產的短期和長期并發(fā)癥及后遺癥:

    1.加強性與生育知識的教育[11]:普及避孕知識,避免意外受孕;把性教育延伸到中學及小學高年級學生;盡力做好家屬特別是男方父母的宣傳解釋工作,使人工流產者得到更多的安慰、關心及心理上的支持,從而減少抑郁和焦慮癥狀的發(fā)生。

    2.心理護理:接受人工流產術的孕婦術前絕大多數(shù)都不同程度存在焦慮等情緒[12,13]。本研究表明,給予患者護理干預是完全有必要而且效果確切。焦慮程度過于嚴重可能會影響到麻醉、手術的效果以及麻醉和手術后的康復,所以在術前幫助患者作好心理準備,有助于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有利于麻醉和手術后的恢復[14] ,特別是對于減少流產孕婦術后并發(fā)癥、促進其身心健康有重要意義。

    3.流產后服務(post abortion service,PAS):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國際上就開始提出了PAS的概念,并制定了一套系統(tǒng)的現(xiàn)代PAS 模式[15] ,旨在減少不完全流產和不安全流產及其并發(fā)癥,降低流產并發(fā)癥導致的婦女死亡率和患病率,提高婦女性健康和生殖健康以及生活質量。推廣和實施規(guī)范化流產后服務,可以有效降低重復流產率,從而有效的降低人工流產率,但是在我國醫(yī)療機構的計劃生育服務部門PAS推廣還有很大的欠缺[16]。因此制定出適合國情和醫(yī)院條件的PAS規(guī)范,抓住青少年到醫(yī)院就診的時機,利用她們對醫(yī)生的信任,大力宣傳生殖健康與避孕知識并適時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減少青少年人工流產尤其是重復流產、保障其生殖健康是現(xiàn)代醫(yī)療模式下醫(yī)務工作者責無旁貸的社會使命。

    總之,焦慮與恐懼為就醫(yī)的服務對象所共有,只是存在的程度不同,發(fā)揮職業(yè)語言,解除或減輕這些情緒,舒緩其緊張不安的心理,強化服務對象的心理支持系統(tǒng),才能為治療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才能為PAS的建立和完善打下良好基礎[17]。

    參考文獻:

    [1] 魏向群,張鴻慧.人工流產前抑郁和焦慮癥狀的影響因素[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05,16(2):84-86.

    [2] Bradshaw Z,Slade P.The effects of induced abortion on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relationships: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Chin Paychol Rev,2003,23(7):929-958.

    [3]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838-2862.

    [4] WHO. Reproductive health strategy: to accelerate progress towards the attainment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goals and targets[R].

    Geneva:WHO,2004.

    [5]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增):235-238.

    [6] 譚梅珍,羅金娣, 勞慧儀. 婦科人工流產術術前的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 MODERN NURSING, 2006 , 12 (13): 1230-1231.

    [7] 周巧玲. 首次人工流產患者術前心理護理的探討[J]. 實用醫(yī)技雜志,2008 , 15 (16): 2123-2124.

    [8] 程金蓮,孫玉梅,梁執(zhí)群,韓世范,趙娜.心理干預對人工流產術婦女焦慮反應與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影響[J].研究護理研究, 2009, 23(2): 283-289.

    [9] RHR/WHO.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of adolescent’s progressl[R]. 2002, 58:1~3.

    [10] 張倫,吳世仲,蔡衛(wèi)東等.四川宜賓市未婚女青年中有、無早孕人流人群的焦慮和抑郁癥狀的比較[J].華西醫(yī)學,2005 ,20 (2):237.

    [11] 魏向群 張鴻慧. 人工流產前抑郁和焦慮癥狀的影響因素[J]. 中國生育健康雜志, 2005, 16(2):84-86.

    [12] 黎利明,李淑儀,陳寶霞等. 人工流產患者術前心理狀況評估及'護理對策[J]. 南方護理學報, 2005, 12 (3) : 61-62.

    [13] 劉 敏,李妹清,王 娟. 對無痛人工流產術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的臨床觀察[J]. 南方護理學報, 2000, 7 (6): 39-40.

    [14] 張穗,張曉燕,陳海燕. 心理護理在無痛人工流產術中的應用[J].護理雜志, 2006, 23(11):93-95.

    [15] PAS. Suggested citation :post-abortion care consortium ,essential elements of post abortion care : an expanded and updated model[C].Post abortion Care Consortium , 2002.

    [16] 程怡民,李穎,郭欣,等.中國重復流產狀況和規(guī)范化流產后服務的必要性[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04, 20(9):571.

    [17] 盧 萍, 李鳳云, 李秀華. 未婚婦女行人工流產術的心理護理[J].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07, 4( 24) : 64.

    第2篇:青少年心理疏導步驟范文

    【關鍵詞】青春期 唐氏綜合征 個案研究

    【中圖分類號】G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0-0157-03

    唐氏綜合征即21-三體綜合征(trisomy 21 syndrome)又稱先天愚型或Down綜合征,是最早被確定的染色體病。分為三種類型:標準型、易位型、嵌合體型。有明顯的身體體征:如患兒眼距寬,鼻根低平,眼裂小,眼外側上斜。唐氏綜合征由于基因的異常,同時可能還伴隨著各種障礙,如智力障礙、精神障礙。

    青春期(又稱青少年期)是兒童期到成年期的過渡時期,體格、性征、內分泌及心理等方面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人體生長發(fā)育是繼嬰兒期后出現(xiàn)的第二個高峰,各組織器官由稚嫩走向成熟,由能力不足趨向功能健全,世界觀及信念逐步形成。女孩從11~12周歲到17~18周歲,男孩從13~14周歲到18~20周歲的逐漸發(fā)育成熟的時期。此時出現(xiàn)第二性征,女性:隆起、皮下脂肪豐滿、骨盆寬大、嗓音細高等,月經(jīng)的來潮是青春期最顯著的標志。男性:聲音變粗,胡須和腋毛開始長出,生殖器官也逐漸向成熟的方面發(fā)展,性腺發(fā)育成熟,并開始有遺精現(xiàn)象。由于生理發(fā)育的巨變,也帶來了心理上的種種困惑、矛盾和挑戰(zhàn),他們開始關注自我形象,并對異性充滿好感。

    由于唐氏綜合征智障學生的認知、思維、處理事情的能力等較為低下,有些面對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所帶來的新問題,他們往往是憑感情,并不能理智地判斷與處理,因此他們很容易出現(xiàn)許多青春期的心理和行為問題。

    一 研究對象

    小秋,女,12歲,唐氏綜合征,中度智障兼有一定的精神障礙。4歲時經(jīng)本市康寧醫(yī)院鑒定,韋氏兒童智力量表得分為50分,即中度智力殘疾。同時該生還伴隨著一定的精神障礙,但由于父母的態(tài)度,并沒有接受藥物治療。提早發(fā)育,很豐滿,9歲來月經(jīng),來了半年,然后很長時間又不來,斷斷續(xù)續(xù),一直沒正常過。

    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主要是放任型,在家的主要生活內容就是看電視,一天可以連續(xù)看5~6個小時。月經(jīng)不調,也沒有主動調理過。小秋青春期主要的心理和行為表現(xiàn)如下:

    1.青春期的心理和問題表現(xiàn)

    第一,愛慕心理。喜歡年輕、帥氣有魅力的男教師。口里經(jīng)常念叼著男教師的名字,看見男教師會主動上前搭訕、親近。時常會把生活中的事與男教師聯(lián)系起來。如上課教師問:你喜歡和誰做好朋友?她會回答:我和×××(她喜歡的男老師的名字)是好朋友。老師問:你給誰做什么事情?她回答說:我給×××洗褲子。她總是能把生活的事與自己喜歡的男老師聯(lián)系在一起。

    第二,妒忌心理。會把漂亮的女老師與自己喜歡的男老師錯搭在一起。羨慕喜歡女老師的美麗外表,更妒忌女老師搶了她喜歡的男老師,把女老師看成是她的情敵。嘴里經(jīng)常會說一些涉及兩性關系的語言。一旦受到刺激時,便大罵女老師,說一些過激的語言。她覺得自己喜歡的男老師被女老師搶了。除此之外,她的妒忌心理還表現(xiàn)在她不允許老師和其他人去喜歡和贊揚乖巧惹人喜歡的女同學,否則她一發(fā)怒就會攻擊和謾罵這位女生,感覺這位同學奪了她的所愛。

    第三,愛美心理。她能看上的男老師都是年輕帥氣的,而能引起她興趣的也是漂亮的女老師。沒有給她錯配的漂亮女老師,她看見了也喜歡和她搭訕,喜歡親近,甚至還想親吻。

    第四,欺負弱小心理。乖巧聽話且反抗能力小的同學,一般都是她欺負的對象,尤其是暴躁脾氣一發(fā)作時就會攻擊這些同學。這是一種欺負弱小的心理。

    第五,臆想癥。經(jīng)常會臆想自己喜歡的男老師和自己的男女之情,會把漂亮的女老師臆想成是自己的情敵,臆想自己喜歡的男老師與情敵的各種男女之情,會把電視劇中的人物一一臆想成生活中的人物。

    第六,喜歡與人交流,渴望關注和關愛。小秋喜歡與人交流,并希望得到她喜歡的人、老師和父母的關注和關心。沒有這些關注和關愛,她的情緒就會更加不安和暴躁。

    2.青春期異常情緒和行為

    第一,發(fā)怒。內心一有不順就會大哭大喊,瘋狂發(fā)飆,大罵令她不順的人和事。

    第二,攻擊和破壞。發(fā)怒時還伴隨著嚴重的攻擊行為和破壞行為,會摔花盆、摔桌子、暴打同學。

    第三,對心儀的異性表現(xiàn)出親密的行為。看見心儀的異性會不停地送他飛吻,臉上作出很甜蜜的陶醉樣子。渴望與異性拉手、擁抱、親吻、睡覺等親密行為。只是鑒于老師的威嚴,不敢亂來。于是在班里找了一個弱小的男生,行使她與男性的親密行為,趁老師不注意時,兩人擁抱著親吻。

    二 研究方法

    根據(jù)小秋的情況,主要采取個案研究方法,觀察分析小秋青春期心理和行為的表現(xiàn)和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尋求有針對性的措施,對小秋進行耐心、關愛和嚴格的教育訓練以及心理和行為的治療。

    三 治療過程和方法

    1.分析異常青春期心理和行為的原因

    第一,偏食非常嚴重,只吃少數(shù)的幾種食物。喜歡吃肉,但只吃少數(shù)幾種肉,如雞肉、魚肉,不吃豬肉。只吃咸蛋黃,不吃蛋白,一點蔬菜也不吃。在學校除了吃魚肉和雞肉外,其他菜一概不吃。早餐的包子、豆?jié){、粥、面條也一概不吃。所以造成經(jīng)常挨餓和身體營養(yǎng)的不均衡。因為挑食挨餓,也加重了青春期煩躁的情緒,嚴重的偏食少數(shù)肉類,營養(yǎng)的不均衡,也造成了病態(tài)的肥胖和青春期生理月經(jīng)的不正常。青春期特殊的生長時期需要全面均衡的營養(yǎng),而她嚴重的偏食致使她不能得到全面均衡的營養(yǎng),營養(yǎng)的缺乏引發(fā)了身體內分泌系統(tǒng)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失調,造成生理周期月經(jīng)的不規(guī)律,從而又加劇了青春期情緒的狂躁和行為的偏差。情緒的狂躁又影響著生理的平衡與健康,兩者互為因果,惡性循環(huán)。

    第二,家庭教養(yǎng)不當。在家由于父母懶得管理,不鬧事即可,所以主要的生活內容就是陪父母看成人的愛情電視劇,一天可以連續(xù)看5~6個小時。以至于腦子里都塞滿著電視里的暴力和黑暗的情殺斗爭的畫面,經(jīng)常會仿照電視里的情愛和斗爭的語言。

    第三,先天的唐氏綜合征。由于先天的唐氏綜合征,造成小秋的智力障礙,使她的認識能力、判斷能力、自控調節(jié)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低下。一旦發(fā)生青春期的問題,并不能理性地認識和處理,更多時候只憑借自己的感覺和沖動來發(fā)泄和抗爭。同時她還伴有一定的精神障礙,會臆想出一個情敵,把情敵看成是一個跟自己奪取所愛的人,把自己得不到的喜歡的人歸咎于情敵的出現(xiàn)。因此當遭受刺激,心情不順時,會遷怒情敵,大發(fā)雷霆,發(fā)生很多的攻擊和破壞行為。電視劇的中毒和她的臆想癥,又會把電視中的人物和情節(jié),與現(xiàn)實中的人和事錯搭在一起。當遇到挫折和不順時,會把電視中的暴力黑暗情節(jié)和惡人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和人對應并串聯(lián)在一起,破口大罵,讓人感覺非常恐怖。

    2.治療方法

    根據(jù)小秋以上的表現(xiàn)和原因,采取了如下治療方法。

    第一,疏導和認知療法。由于先天的唐氏綜合征,造成的智力損傷,使她面對青春期的問題時無所適從,不能理性處理。青春期情感的豐富與敏感,使她容易受到刺激和挫折,讓她內心產生不安和不順。當小秋發(fā)生情感和情緒上的傷害和糾結時,運用心理疏導和認知改變療法,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根據(jù)她的語言和行為,判斷出讓她產生傷害和糾結的原因,然后再有針對性地運用疏導性的語言和親切說話的態(tài)度,讓她逐漸恢復平靜,并幫助她清楚地認識事情的原委,糾正其錯誤的認識,教育其理性地看待和處理事情。

    第二,關心愛護。小秋的親生父親已去世,長久只與母親一起生活,缺少父親的關愛,平時母親不夠嚴格的看管和教育,再加上母親的再婚和懷孕生產,讓母親也沒有時間和精力來關心照顧她。關心和愛護的疏忽讓小秋心理更加失落和不安。所以除了讓家長盡量多一點時間陪伴她、關心她外,平時在學校的課堂課間,我總是找小秋聊聊天,逗逗她,讓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她感覺到老師的關注和關愛,減少她內心的彷徨和孤獨,讓她感覺精神上有安全和依靠。

    第三,強制懲罰手段。當小秋發(fā)怒并伴隨嚴重的攻打同學和使勁摔東西時,除了說理動情疏導外,還要用強制和懲罰的手段控制小秋的暴力和破壞行為。應緊緊抓住她的手或抱緊她的身體,控制住她的身體和動作,并把她強行帶離暴發(fā)現(xiàn)場,以阻止繼續(xù)發(fā)生激烈的暴力行為。用嚴肅鄭重的口氣和表情警告她這種行為非常錯誤,不是有怒氣就可以隨便發(fā),隨便攻打同學和隨意破壞公共財物的,這種火暴和傷害別人的行為理應要得到嚴重的懲罰。她要打要摔就摔打自己的書包,自己心愛的東西,并要剝奪她喜歡吃的食物。平時小秋都很珍愛自己的書包,害怕別人碰她的東西,而且她對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也不愿意分享。這樣一警戒,小秋馬上軟了下來,表示自己再也不敢亂發(fā)脾氣、亂打同學、亂摔東西了。由于小秋的意志力薄弱,認識、自控調節(jié)能力也比較差,小秋的攻擊和破壞行為不時仍有反復,但經(jīng)過嚴格要求和堅持,小秋的暴力和破壞行為已經(jīng)得到了明顯的控制和減少。

    第四,醫(yī)療幫助。小秋有一段時間頻繁發(fā)作的暴躁情緒和暴力破壞行為,已經(jīng)讓她很難適應較多規(guī)矩和較嚴紀律的學校生活。她一旦發(fā)作,也會咆哮道:“我要退學,我不喜歡學習,不喜歡學校,我要回家。”再加上小秋由于唐氏綜合征所帶來的一些精神疾病,經(jīng)常臆想情敵的出現(xiàn),臆想和喜歡的人種種的親密行為,把電視人物和暴力黑暗情節(jié)與現(xiàn)實中的人和事混淆錯搭的等種種精神障礙表現(xiàn),小秋急切需要心理醫(yī)生和藥物的治療。在我們的再三勸說下,家長終于答應帶小秋去醫(yī)院治療。通過專業(yè)醫(yī)生的心理疏導和藥物治療,小秋的情緒和行為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第五,體育鍛煉。由于青春期精力旺盛和體內激素的影響,讓小秋內心躁動不安,加上單相思的困擾、情敵的威脅,讓她心煩意亂而不能排解。因此持之以恒的體育鍛煉對小秋維持平穩(wěn)良好的情緒很重要,通過體育運動有節(jié)律的動作,讓小秋的身體產生和諧協(xié)調的運動,在身體內產生愉悅美好的享受。體育運動也讓身體排汗除毒,消耗多余的精力,讓小秋吃得更好、睡得更香,并轉移了小秋的注意力,讓小秋沒有時間亂思亂想。體育運動讓小秋的身體更加健康,健康的身體帶來了良好的精神感受,從而讓情緒更平穩(wěn),精神更良好。

    第六,飲食治療。小秋飲食上的嚴重單調,只靠每個周末家里帶來的幾塊魚肉和幾個咸蛋就要維持一周的伙食,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讓家里給她多帶點好吃的,多帶點菜,甚至一星期中間也加送她愛吃的菜和食物,讓她吃得飽一些,避免因饑餓而帶來的煩躁不安。最近小秋吃得飽,對情緒的穩(wěn)定也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第七,家庭生活習慣的改善。在家小秋的主要生活就是看視劇,其中不乏暴力血腥和恐怖的畫面,加上小秋青春期的敏感躁動和認識能力的低下,兩者的混合與互相作用,加重了小秋嚴重的身心問題。因此請家長改善小秋在家的生活內容安排,不看視劇,控制看電視的時間和內容,可以看一些適宜她的動畫片或兒童影片,但時間每天不能超過一個小時。平時在家還要多帶她到外面玩玩,調節(jié)身心,增長見識。通過與家長的溝通,看電視的內容換了,但看電視的時間仍然較長,生活內容還比較單調,主要還是窩在家里。家長仍然需要嚴格的要求和堅強的毅力來幫助孩子改善孩子在家的生活習慣。否則這仍是影響孩子情緒惡劣和暴力行為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影響和潛在因素。

    四 治療效果

    通過以上各種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家庭、學校、老師各方面的齊心協(xié)力,共同努力,經(jīng)過兩個月的治療,小秋的精神狀態(tài)和行為有了顯著的好轉。情緒比較平穩(wěn),大大減少了發(fā)作的頻率,而且強度也比較小,持續(xù)時間也大大減少,只要稍微勸說一下便可恢復平靜。暴力和破壞行為也大大減少,偶爾一次,只要稍微制止和勸說便可停止。小秋學習也進步了,比以前更能集中注意力上課學習,知識掌握得更好,也更愛玩玩具了,也更能參與勞動和集體性的活動。

    五 對治療及效果的分析

    小秋嚴重的情緒和行為問題是由于青春期生長發(fā)育和唐氏綜合征所伴隨的智力障礙和精神障礙混合引起的。牽涉到的具體因素很多,在紛繁復雜的各種現(xiàn)象中找到影響小秋情緒和行為的最重要因素,是首要的關鍵。找到各種重要因素后,再聯(lián)合各方的努力與支持,采取有針對性的各項措施,讓小秋接受全方位的治療,以讓小秋改善生活,改善情緒,避免暴力行為,這是保證治療有效的關鍵步驟。找到治療措施后還要各方有頑強的毅力和長久的耐心,持續(xù)不斷地對小秋進行關心愛護,進行良好的認知、情緒和行為的訓練。只有這樣,小秋的惡劣情緒和暴力行為才能得到強有力的改善或去除。

    參考文獻

    [1]〔美〕埃里克.J.馬什、戴維A.沃爾夫.異常兒童心理(徐浙寧、蘇雪云譯)(第3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劉維良、齊建芳主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華文出版社,2000

    [3]尹炳文編.10~18歲青春期,媽媽引導女孩的100個細節(jié)[M].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12

    [4]劉果、王旭梅.青春期女性性心理發(fā)育[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0(7)

    第3篇:青少年心理疏導步驟范文

    關鍵詞:社交恐怖癥;心理咨詢;健康成長

    基本情況:陳某,女,17歲,中職學校二年級學生。

    一、主要背景概述

    ①家庭背景:陳某是獨生子女,其父母為個體經(jīng)營者,家庭經(jīng)濟狀況良好,家族內沒有精神病史。②個人成長史:父母對其管教非常嚴厲,自身的環(huán)境適應性較差,對父母依賴性強。③學習生活:不敢與老師、同學交往,尤其不和異性來往,學習成績一般。④個性特征:敏感、自卑、性格內向、缺乏安全感。

    二、主訴

    ①“爸爸媽媽對我要求非常嚴格,他們從我懂事時就要求我做一個規(guī)矩的女孩,不允許與男生來往,以免會受到傷害。”②“讀小學時,我曾因在課堂上和男同學講話,被老師批評并雙雙罰站,其他同學經(jīng)常以此取笑我與他關系親密,那種委屈及羞辱感至今仍不能忘記。”③“在讀初中時,我無意看了班長一眼,剛好被他看到,他很鄙視地看了看我,我知道是因為他覺得我長得難看,我頓時恨不得有個洞讓我鉆進去。”④“中職一年級時,我在回答老師提問時不小心出現(xiàn)口誤,引起同學的哄堂大笑。此后,我一見人或在人多的地方就覺得所有人在注視我,我感覺非常緊張、渾身發(fā)抖,不敢看別人的眼睛,覺得我在任何人面前說話都不自然,越克制緊張感就越強烈。”⑤“我真的很害怕與人交往,只想一個人躲起來。我知道這是不正常的,但是我又沒有辦法擺脫。”

    三、觀察和他人反映

    ①首次咨詢印象:情緒緊張、言行拘謹、語音較低、言談過程伴隨一些緊張性動作,在外表上對自己不自信。②父母主訴:因為陳某是獨生女,所以我們對她要求嚴格的同時,也一直處處保護她以免受到傷害。但她從小就不太愛說話,性格比較內向,不善于與人交往。③班主任反映:同學關系不和諧,幾乎沒有朋友,不喜歡參加班級活動,總是獨來獨往,學習成績一般,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不安、恐懼、心慌、出虛汗、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

    四、評估與判斷

    (1)心理測驗評估。經(jīng)陳某同意,做了以下心理測驗:SCL-90(癥狀自評量表),其中強迫、抑郁、焦慮、敵對、恐怖、軀體化,人際關系7項因子分均高于正常,其中恐怖分高于正常的3倍。EPQ(艾森克人格問卷)測試結果表明偏向內向。

    (2)分析判斷。綜合分析所獲得的資料、心理測驗結果,對陳某的問題持續(xù)的時間、強度和典型心理與行為異常表現(xiàn)的性質和嚴重程度進行分析判斷:陳某有社交恐懼癥。其主要表現(xiàn)為害怕社交場合和人際交往,恐懼、緊張、焦慮、避免與他人接觸,出現(xiàn)回避行為。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父母嚴格的教養(yǎng)方式和過分呵護;自卑心理及錯誤的認知觀念;因被班長鄙視和回答口誤而被同學取笑的負性事件是進一步加劇其羞恥和自卑心理,導致與人交往恐懼進一步泛化的異常行為的深層心理原因;本身的人格特點:性格內向、敏感、膽怯、自卑、缺乏安全感。

    五、咨詢目標的制定

    根據(jù)以上評估與診斷,經(jīng)過雙方共同協(xié)商,確定如下咨詢目標:

    (1)具體目標與近期目標。①緩解焦慮、恐懼情緒,減少回避行為,減輕其對正常學習生活的影響;②改變錯誤的認知觀念,擺脫自卑心理;③能與陌生人對視;④逐步增加與熟人交往的次數(shù);⑤能與人正常交往。

    (2)最終目標與長期目標。完善陳某的個性,樹立自信心,增強其人際適應能力,消除社交恐懼心理。

    六、咨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詢方法。根據(jù)陳某的實際情況,主要運用認知領悟療法、森田療法、理性情緒療法、系統(tǒng)脫敏法,另外,適當?shù)嘏湟苑潘删毩暤葘ζ溥M行認知調整、行為指導。

    (2)咨詢時間。平均每周1次,每次1小時,但可根據(jù)具體的咨詢階段及需要,有一定的靈活性。

    七、咨詢過程

    (1)咨詢大致分為三個階段。①分析判斷與咨詢關系的建立階段。②心理幫助階段。③結束與鞏固階段。

    (2)具體咨詢過程。

    ①第一次咨詢。目的:了解基本情況、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對問題進行分析判斷。方法:觀察、面談、心理疏導。過程:介紹心理咨詢的有關事項與原則,詢問基本情況;搜集資料,了解陳某的心理問題及其改變意愿;給予真誠的同感和關懷,讓其適當宣泄情緒;進行分析判斷、通過共同協(xié)商確定咨詢目標。在這次咨詢結束后,我還與陳某的家長進行了溝通,取得他們的支持與配合,在教養(yǎng)方式上向理解、民主的方向改變,嘗試以平和、不苛求、鼓勵的心態(tài)面對陳某。

    ②第二次咨詢。目的:深入了解,確定產生問題的原因;幫助其客觀地認識自身性格特點和不合理的觀念;減輕自卑感。方法:面談、認知領悟療法。過程:讓陳某對社交恐怖癥有正確的認識,使她能更好地面對自己,減輕心理壓力;了解其癥狀產生及發(fā)展的過程,確定產生問題的具體原因;共同探討,幫助其客觀地認識自己的性格特點;采用認知領悟療法幫助其改變不合理的對男女交往的認知,從而使其情感和行為得到相應改變,減輕自卑感;安排咨詢作業(yè):讓陳某將咨詢后的體會和疑問寫在本子上。

    ③第三次咨詢。目的:檢查陳某的咨詢作業(yè);了解咨詢效果和需要調整的方向;討論、建立恐怖等級脫敏表,通過系統(tǒng)脫敏療法逐步使癥狀得以減輕。方法:面談、系統(tǒng)脫敏療法、放松練習。過程:根據(jù)恐怖等級脫敏表,有步驟地讓陳某在放松狀態(tài)下分級想象以前曾引起她恐怖和回避的情境,逐步增加其耐受程度;質疑其不合理的觀念,幫助其建立較為現(xiàn)實的認知問題的思維方法,減少回避行為的出現(xiàn);討論和解答陳某的疑問和不理解的問題,讓她發(fā)展出新的認識;安排咨詢作業(yè):記錄行為反應并讓其找出自身不合理的觀念,并且分析、駁斥這些觀念。

    ④第四次咨詢。目的:讓陳某對自身觀念和行為的性質有更深的認識和體會;正視自己的癥狀、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減少社交回避行為;擺脫自卑心理。方法:面談、認知領悟療法、森田療法、系統(tǒng)脫敏療法、放松練習。過程:對陳某取得的進步,給予及時的贊許和支持,并鼓勵其學會悅納自己,樹立自信,擺脫自卑心理;根據(jù)森田療法“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的原則,促進其自我接納,對恐懼癥狀做到“不怕它、不理它、不刻意注意它”,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吃飯、睡覺、學習等該去做的事情上;進行脫敏實地適應訓練,從最低級到最高級,逐級訓練,以達到心理適應,實在無法忍耐而出現(xiàn)嚴重恐懼時,采用放松療法進行對抗;鼓勵其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積極參加有益的文體活動;安排咨詢作業(yè):記錄系統(tǒng)脫敏的反應和感受。

    ⑤第五次咨詢。目的:繼續(xù)鞏固咨詢效果;增強自信心,使其主動放棄社交回避行為;讓其明白問題的關鍵不在癥狀本身,而在于個人對待事情的態(tài)度和處理方式。方法:面談、理性情緒療法、系統(tǒng)脫敏療法。過程:采用理性情緒療法,在A-B-C人格理論的原理指導下,繼續(xù)幫助陳某找出不合理的信念,加以分析、駁斥,讓她意識到“所有人在注視自己”是一種不合理的觀念,要把它轉變?yōu)楹侠淼挠^念;繼續(xù)進行脫敏實地適應訓練,澄清社交恐怖癥狀與焦慮的關系,使其逐步掌握調整自己情緒的方法,消除不合理的擔心和恐懼;安排咨詢作業(yè):讓陳某學會自我接納、用感覺生活、做自己高興的事。

    ⑥第六次咨詢。目的:指出其努力的方向:學會面對、接受和承擔學習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惑;增強其自信心,消除其自卑感。方法:面談、放松練習。過程:建議陳某繼續(xù)進行放松練習,如呼吸練習和想象練習,讓她在感到緊張和焦慮時,進行放松;鼓勵其培養(yǎng)自己堅強的意志力和健全的人格,徹底走出社交恐怖癥的陰影;鞏固咨詢效果,結束咨詢。

    最后,讓陳某明白:其實,如果我們能用行動來改變,社交恐怖癥狀就會消失,沒有了這些癥狀束縛我們,我們會變得更自由,人生會變得更精彩!

    八、輔導效果與思考

    通過回訪和跟蹤,發(fā)現(xiàn)咨詢已基本達到預期目標:陳某的社交恐怖癥狀已得到較好的緩解,已經(jīng)能與宿舍同學友好相處,學習效率也明顯提高了。

    這個個案能較快地達到咨詢的目標,與當事人積極主動的求助態(tài)度和認真思考并身體力行地付諸實踐也是分不開的。而這個個案,也給我們提出了這樣的思考:父母的嚴格要求、用心呵護是否有利于我們的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如何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給他們及時的關注?這也將成為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納爾遜.實用心理咨詢與助人技術[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免费视频国产|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午夜a|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 成人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日本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美女人黄网成人女| 鲁大师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久久成人a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成人片在线观看地址KK4444|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成人a| 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网址|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 欧美成人在线影院|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成人看片黄a毛片|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成人影院| 成人黄色电影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 成人区视频爽爽爽爽爽|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观看在线看 |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国产成人欧美视频在线|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亚洲综合成人网|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成人窝窝午夜看片| 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