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醫院垃圾分類方案范文

    醫院垃圾分類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院垃圾分類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醫院垃圾分類方案

    第1篇:醫院垃圾分類方案范文

    一、總體目標

    緊緊圍繞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總體要求,以實現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覆蓋100%、準確率全面提升為目標,強化制度建設,完善分類設施,創新宣傳舉措,形成監督合力,進一步培養全院職工的垃圾分類意識,引導全院職工實現從“要我分”到“我要分”的思想轉變,在全社會共同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帶頭作用。

    二、工作安排

    (一)健全完善管理體系,規范設施設備配置。明確我院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分管領導、督導員、培訓員、志愿者,確保垃圾分類工作有人抓。要嚴格按照要求設置垃圾分類設施,并于4月前配備到位。配置要求:1、醫院門診樓前設置有害垃圾桶(紅色)、可回收垃圾桶(藍色)、餐余垃圾桶(綠色)、其他類垃圾桶(灰色)。2、醫院住院樓一至三層過道分別布置1組有害垃圾桶(紅色)、可回收垃圾桶(藍色),并懸掛“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示牌”。3、各辦公室小垃圾簍限制投放垃圾種類。

    (二)嚴格按照分類流程,規范分類要求。

    1.科室內產生垃圾要分類投放到生活垃圾桶和醫療垃圾桶內,滿后生活垃圾由保潔員統一投放到各樓層分類垃圾桶內,再由保潔員每日定時收集投放到集中投放點,醫療垃圾由專門人員運送到醫療垃圾暫存點。

    2.科室內產生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投放到每層集中投放點,由保潔員定時統一收集到集中投放點。

    3.各區域產生的建筑垃圾、園林垃圾由后勤安排施工方或承包方到指定區域臨時堆放,日產日清。

    (三)加強宣傳教育培訓,提高垃圾分類水平。積極開展多形式多樣化的宣傳活動。通過海報、宣傳展板、電子屏等多樣化的宣傳方式,積極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工作,提升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提高全院職工的分類自覺性及準確性。

    (四)優化考核工作機制,強化垃圾分類管理。加強我院“督導員、培訓員、志愿者”三支隊伍的建設,充分發揮“三員”隊伍引導、監督、檢查的積極作用,定期開展單位內部監督檢查,指導全院職工的投放行為,努力提高垃圾分類投放準確率。根據工作實際,不斷健全完善考核辦法,加強對全院的督查考核,垃圾分類工作小組開展不定期檢查,并進行通報。

    三、工作要求

    一要加強統籌安排。各科室要根據工作實際,統籌安排,落實職責,切實有效推動全院垃圾分類工作。

    第2篇:醫院垃圾分類方案范文

    提高管理效率

    在醫院護理、醫護信息管理、藥品管理等醫療工作流程中,現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正在得到不斷的推廣和應用,為提高醫院的管理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以條形碼技術在醫療垃圾管理中的應用為例。醫療垃圾管理不僅僅涉及垃圾的分類、交接、轉運等方面,更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傳統的手工處理方式不僅可能造成新的污染源和交叉感染,也無法追蹤某些特殊醫療垃圾,分科室、分地域、分類型、分時段、分人員地統計醫療垃圾的數量、重量和成本更無從談起。

    2006年,北京友誼醫院實施了醫療垃圾管理信息系統,這套系統利用醫院現有的PC終端和條形碼技術完成醫療垃圾的標識工作;各護士站配備RFID標識裝置,完成護士與運輸工人的交接;醫療垃圾周轉站配備PC終端、電子秤、條形碼掃描槍、RFID標識裝置和打印機,完成醫療垃圾的稱重和交接工作。為避免交叉感染,醫療垃圾的交接采用了非接觸識別技術。同時與死亡病例管理系統、院內感染管理系統和傳染病管理系統交互信息。該醫院曾經在某個周六收治了一名狂犬病患者,當時診斷不清,在治療時,一名護士不慎被該患者的輸液針刺傷,周一該患者診斷明確,轉傳染病醫院不久死亡。通過醫療垃圾管理系統追蹤發現,該病房周六生成的銳器類醫療垃圾仍留在病房,立即進行了處理。

    不僅是醫療垃圾的管理,在藥品跟蹤與庫存管理,患者管理與跟蹤、耗材管理等方面,條形碼技術都能發揮重要的作用。杭州邵逸夫醫院在該院的檢驗科管理中,北京天壇醫院在該院的貴重耗材管理上,均利用了條形碼技術,其所需的硬件設備僅是一臺Zebra移動或者桌面打印設備,后臺系統則借助醫院HIS提供相應支持。除了條形碼技術,RFID射頻識別科技、醫護移動信息系統等也已經在不少三甲醫院有所使用,讓醫院管理者享受到了現代科技帶來的便利和效率。此外,一些特殊設計也更加符合醫療行業的需求,用于病人身份識別的腕帶可能成為院內感染的隱患,目前斑馬技術公司研發的抗菌型腕帶已經在醫院應用,其抗菌時間可達12天。

    三大問題待解

    第3篇:醫院垃圾分類方案范文

    【關鍵詞】醫療廢物;管理;污染

    【中圖分類號】R1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852―02

    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廢物。作為醫療機構主要負責治療疾病,保證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在治療疾病的同時如因為醫療廢物處理不當,給病人或家屬帶來其他的污染,使其再次感染其他疾病,不僅造成人民群眾身心受損,而且違背醫療機構治病救人的原則。

    1 國家對醫療廢物處理辦法

    在《醫療廢物管理條理》、《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實施三年

    來,各醫療機構對醫療廢物管理職責是否能夠旅行、是否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落實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是否有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和意外事故的應急方案;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運送、暫時儲存以及對醫療廢物管理的各種設置情況和對《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的標準和警示標識的規定》的執行情況;各科室的醫務人員和醫療廢物專門管理人員對醫療廢物管理的資料記載、交接記錄和保存情況;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的相關人員對法律法規和專業技術、安全防護及緊急處理等知識培訓和職業防護情況等等,如能按要求能制定相關的制度,資料齊全,記錄清楚明確,那么他們對醫療廢物管理應能按要求執行。

    2 對本市中小型門診處理廢物的調查

    通過調查和查閱資料可知,本市大部分大中型醫院對醫療廢物管理比較重視,能夠認真貫徹《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各自成立了醫療廢物管理領導機構,領導帶頭管理,各其負責,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建立了醫療廢物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以及考核細則;制定了醫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和意外事故的應急方案;大部分醫院都建立了醫療廢物暫時儲存庫房并且按照《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的標準和警示標識的規定》配置了醫療廢物警示標示、具體說明、專用的帶有特殊標示的黃色塑料袋、專門運送醫療廢物的密封推車;有專人負責收集、登記、管理和交接簽字程序;有的和特種垃圾站建立了委托處置關系,簽定了運送、焚燒合同;相關科室人員進行了法律法規、分類收集、交接記錄、個人防護以及專用容器、車輛消毒管理知識的培訓。

    但是仍有大部分中小門診沒有按《醫療廢物管理條理》、《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要求去做。目前本市登記在冊小診所1971家,日生產醫療廢物2.5噸左右,除部分診所的醫療廢物交附近醫療機構處理外,絕大部分產生的醫療廢物均為自行處置。這些醫療機構沒有建立了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和意外事故的應急方案,沒有專人負責收集、登記管理和交接簽字程序,沒有集中處置的設施,自己用一些比較簡單的辦法焚燒,比如用小型焚燒爐,還有的在野外露天焚燒,小診所的管理人員對業務知識概念不清,不會個人防護,操作不能按照規范進行。據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調查示,他們檢查了46家中小門診,只有一家門診部的特種垃圾管理處簽訂了處理合同,15家門診的醫療廢物交附近醫療機構處理,6家門診的醫療廢物自行焚燒,其余24家門診的醫療廢物去向不明。我單位是學校,是專門培養護士的學校,學生上完實驗科或護理操作完實驗垃圾,也沒有明確的去向。而社區52%的中小門診醫療廢物處理不當,很可能與一般垃圾混在一起,但醫療廢物不同于生活垃圾,主要是醫療活動過程產生的一次性醫療衛生用品、帶血的棉棒和紗布等用品,醫療廢物在處置、儲存和運送的各個環節都有很大的傳染性,尤其是一次性使用的塑料用品,流失后大部分流入不法商販手中,他們低價回收后加工制成純凈水儲水筒等塑料生活用品,給人民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所以如何對中小門診醫療廢物的處理是擺在有關部門面前的嚴峻問題。

    3分析以下原因有關:

    3.1相關人員對醫療廢物的法律法規知識匱乏,特別是領導或主要負責人員,相關概念不清楚,管理意識不強,對條例和辦法認識膚淺,領導不重視,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沒有建立健全,對垃圾不分類、不密封,焚燒不充分,對有些廢物如輸液瓶是否為醫療廢物認識不徹底,甚至醫務人員自己都重復使用輸液瓶。

    3.2中小門診受利益驅使門診、診所床位少,賺錢少,他們決不可能與特種垃圾站簽訂合同,當然就近醫療機構也不會無償免費處理醫療廢物;本市有好些廠礦醫院,工廠效益差醫院效益也很難維持,按特種垃圾站收費標種收費,他們就更難維持,這給醫院帶來很大的負擔。

    3.3偏遠地區的小診所、小門診,病人來不做預處理,各種病人都接觸,有些傳染病也有截流現象,好多醫療廢物就地焚燒或是掩埋,甚者隨處亂仍,造成局部地區周圍人群的污染,他們認為山高皇帝遠,無人能管得上他們,這是觀念意識不強的人;而有相關法律法規的人們,他們也想認真處理醫療廢物,由于地處偏遠,交通不便,每日醫療廢物不是很多,儲存又不合適,相關單位也不可能為此單獨跑一趟,就造成醫療廢物處置不當。

    3.4衛生行政部門和其它相關執法部門宣傳不到位,缺乏現場指導,監督檢查不力。如《醫療廢物管理條理》、《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實施三年來,各大中小醫院接到了文件,而部分地區工作人員就根本不知道,有的是從報紙上膚淺知道一些,具體內容知者甚少,沒有宣傳、沒有培訓,沒有現場指導;在檢查時是否對偏遠地區的小診所、小門診有過檢查,而對未注冊的小門診又是如何處理的呢?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4 對策

    自從2003年《醫療廢物管理條理》頒布實施以來,我市的醫療廢物管理出現了新的局面,各級醫院對醫療廢物的產生、收集、運送到集中處置都在不斷的按照〈條例〉要求操作。但這畢竟是一向新的任務,人們在接受這些新生事物的同時,對它的理解欠缺,思想認識不能完全到位,所以出現一些問題是在所難免的,關鍵是如何積極的去解決這些問題,是目前值得考慮的。

    4.1 衛生行政部門和其它相關執法部門要認真貫徹《醫療廢物管理條理》、《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加強管理,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條例》和《辦法》,強化培訓、宣傳教育工作,開展對轄區內相關人員的法律法規知識的培訓,指導各個區縣的監督檢查工作,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中去,確實將《醫療廢物管理條理》、《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落實下去;建立從業人員安全防護原則,幫助他們作好個人防護工作;醫療廢物分類目錄進一步細化;加強現場監督檢查指導工作,幫助中小門診解決實際問題;對于中小門診和效益差的廠礦醫院,他們的醫療廢物的處理應給予適當的優惠政策,為了顧全大局,也可以免除部分費用,鼓勵他們按要求處置醫療廢物。

    4.2 各中小門診成立醫療廢物管理領導小組,領導帶頭管理,各其負責,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建立醫療廢物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以及考核細則;制定醫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和意外事故的應急方案;醫療廢物按點暫時儲存,用專用的帶有特殊標示的黃色塑料袋、專門運送醫療廢物的密封推車;有專人負責收集、登記、管理和交接簽字程序;相關人員進行法律法規、分類收集、交接記錄、個人防護以及專用容器、車輛消毒管理知識的培訓。

    4.3對于邊遠地區的小診所、小門診加大檢查指導工作,醫療廢物按點暫時儲存時,要有專人負責,及時處理。對確實集中處理有困難或不方便的門診,指導他們就地焚燒須多少度能達到充分燃燒,深埋多少能達到要求,杜絕因醫療廢物的處理不當而造成再次污染。

    第4篇:醫院垃圾分類方案范文

    我市上下高度重視,強化頂層設計,探索管理新機制,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機制逐步成熟、體系建設全面啟動、處置能力不斷完善、全民意識初步培育、工作職責劃分明確,垃圾分類工作基礎得到了全方位夯實。截止9月,垃圾無害化處置率100%,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9.86%,市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為85.8%,各項指標均已完成今年工作目標。

    一、今年特色工作

    (一)強化頂層設計,探索三大管理措施。一是運行模式全力打造。以“互聯網+物業”為抓手,打造“政府統籌、黨建引領,部門指導、鎮街主推,市場示范、物業聯動,社區發動、群眾自治”,即“政府+社會、物業+專企”的“四輪驅動”垃圾分類臺州模式,實現生活垃圾處置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并全面推動“四輪驅動”模式在各縣市區的復制和推廣。二是標準規范逐步建立。出臺了《臺州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臺州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群團組織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實施方案》、《臺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創建評價標準》、《臺州市垃圾分類“四輪驅動”模式實施方案》等文件,《臺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列入2020年立法計劃項目。三是督查考核全面落實。會同各行業系統主管部門,對市級機關單位、國企、醫院、金融機構、賓館、學校等各線開展專項督查,并要求各縣(市、區)聯動開展;同時積極配合同創辦、城管委、美麗辦、健康辦、環保督察整改辦等部門開展全市聯動的各類考核。

    (二)夯實分類基礎,開展三大攻堅行動。一是垃圾處置能力三年攻堅行動。目前,全市新擴建焚燒廠7座,新增焚燒處理能力5450噸/日,新建餐廚垃圾處理項目6個,新增餐廚處理能力570噸/日。此外,全市現有建筑垃圾消納場5個、建筑泥漿固化基地8個、裝修垃圾分揀場38個、大件垃圾處理廠2個。二是垃圾分類示范創建攻堅行動。在40個省級高標準示范小區、10條“定時定點”投運商業街、10個“定時定點”投運小區的創建任務基礎上,自加壓力,創建市級示范小區50個、市級示范單位50個、市級示范學校50個、市級示范市場9個、市級餐飲示范點50個。目前,各地陸續完成招投標服務,同時加大創建工作監管,確保成效。三是垃圾分類回收體系攻堅行動。依托臺州再生資源產業優勢,籌建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扶持金屬再生園區規模企業轉型。聯合支付寶公司,共同打造全品類全覆蓋、線上線下融合的“互聯網+”平臺——智慧預約回收平臺(臺州系國內第三個、省內第一個簽約城市),助力我市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可持續發展。目前該平臺已覆蓋椒江、臨海、溫嶺等地

    個住宅小區。

    (三)加大宣傳引導,推動三項創新舉措。一是營造全民“拉風氛圍”。設計“臺州垃圾分類”log、吉祥物、配套宣傳口號及視覺識別系統(VIS),向全社會傳達統一鮮明的工作形象,多媒體多平臺營造強大的輿論氛圍,逐步提升群眾對垃圾分類工作的知曉度和參與率。二是國內首創“拉風學院”。7月1日創辦國內首個垃圾分類公眾教育學院,打造集培訓策劃宣傳研究于一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綜合性平臺。學院實施“三大計劃”分別是培訓“漣漪計劃”、宣傳“浸潤計劃”及科研“深藍計劃”,推出并實施萬名督導員輪訓計劃和百名精英講師培養考評體系。三是策劃系列“拉風活動”。以“家、校、社”聯動為載體,策劃開展“垃圾去哪兒了”“畢業季,我為垃圾分類代言”“森林的呼喚”等各類主題活動;聯合臺州銀行推出國內首張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聯名信用卡——“拉風”白金卡,倡導綠色消費理念,使垃圾分類理念深入人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短板

    (一)工作成效仍有不足,分類工作沒有形成合力。街道社區發動不理想,相關責任并未敲定落實,層層傳遞,致使基層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明顯不足。

    (二)設施建設周期長,短期內處置能力存在缺口。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建設個別縣滯后,處置能力缺口較大,建設進度有待加快。餐廚垃圾處理能力目前是短板,臨海和北三縣要到明年年底才能建成。

    (三)分類意識培養難,前端投放效果有待提高。垃圾分類需要全民參與的氛圍和配套的懲處措施,相關配套政策長期缺位、難落地,群眾意識提高需要一個長期的時間過程,前端分類效果需要逐步提高。

    三、明年工作部署

    2020年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基層責任落實為主線,明確將垃圾分類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工作內容,真正納入街道、社區工作范疇,納入縣(市、區)政府對街道的綜合目標責任制考核。接下來,我市要著力抓好機制落地,積極優化督查考核,穩步開展宣教工作,大力跟進常態執法,統籌推進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全域全覆蓋。

    一是工作機制要加快形成。深化已基本形成的“四輪驅動”運行模式,在“桶長制”的基礎上,升級推出“三長制”工作機制,即在機關企事業單位推行“桶長+室長+總長”、公共街區推行“桶長+街長+片長”、社區(小區)推行“桶長+樓長+社長”,逐步構建“全方位、立體式、全覆蓋、強高效”的基層責任體系。同時,發動黨員干部帶頭表率作用,借助萬名督導員力量,發揮志愿者服務精神,強力推動“三長制”工作機制和“四輪驅動”運行模式的真正落地實施。

    二是督查考核要嚴抓落實。出臺街道社區考核排名辦法,每月對9個縣(市、區)開展工作督查,抽查街道、社區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情況,并在市級媒體設立“紅黑榜”予以通報。聯合市級各主管部門,繼續開展對公共場館等各線的垃圾分類工作專項督查,將垃圾分類工作逐步覆蓋全市各地、各行、各系統。

    第5篇:醫院垃圾分類方案范文

    【摘要】目的自查醫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探索醫院感染管理的方法。方法對本院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自查及省級督查時醫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對策。結果在醫院感染管理知識的掌握與應用、醫務人員自我防護意識、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醫療廢物處理、一次性無菌物品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結論以醫院管理年活動為契機,本著持續改進的原則,進一步完善和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技術規范,加強醫務人員醫院感染管理知識的學習與應用,改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醫院感染管理質量,確保病人及健康人群的安全。

    【關鍵詞】醫院管理年;醫院感染管理;持續改進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6-0462-01

    我院是一所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開設病床700余張,二個院區,18個病區,10余個醫院感染管理的重點部門。通過自查與整改,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本著持續改進的原則,將院內自查、省級督查醫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和思考,提出相應對策,以便探索醫院感染管理的有效方法,不斷提高醫院感染管理質量,努力提升醫院管理的整體水平。

    1 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對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認識不足。醫務人員在控制醫院感染如何從自身做起、在診療活動中自覺執行醫院感染管理技術規范、如何以高度的責任心來對待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等方面認識不足。

    1.1.1 醫務人員對控制醫院感染從自我做起認識不足。醫務人員直接或間接地要與病人、病源微生物接觸,很大程度上成為醫院感染的重要環節,由于對醫院環境的適應、工作的瑣碎與忙碌,尤其是搶救病人時更易淡化或勿略醫院感染管理所要求的診間洗手、規范洗手、垃圾分類、消毒隔離、自我防護等。

    1.1.2 醫務人員對控制醫院感染必須落實在診療活動中的認識不足。控制醫院感染是通過診療活動的各個環節實現的,不太重視診治病人前后手的衛生、操作過程中的無菌技術、使用后醫用垃圾的即時、規范處理等。

    1.1.3 醫務人員對控制醫院感染是對病人負責的認識不足。主要精力用在研究病人的診療方案和操作技術,忽視了按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指導臨床診療工作,如病人出現感染時,憑經驗使用抗生素,忽視了在使用抗生素前進行細菌學檢驗,選擇敏感抗生素,

    1.2 醫院感染管理知識的掌握與應用存在的問題。

    1.2.1 基礎概念模糊:消毒與滅菌概念不清、混淆。需要醫務人員有一個嚴謹的工作作風,部分醫務人員在什么情況下選擇消毒,什么情況下必須達到滅菌存在概念上的模糊、混淆。多數醫務人員并未意識到病人的血液、體液及被污染的物品均具有傳染性,表現在操作時不戴手套、口罩、護眼用具等,未能做到立即洗手等。醫務人員中普遍存在對五類醫療廢物的特征不清楚。醫院在為病人診治疾病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醫療廢物,醫務人員最先接觸醫療廢物,及時按要求處理醫療廢物,對控制醫院感染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臨床工作中,部分醫務人員不能及時按要求對醫療廢物進行規范的處理,增加了其他工作人員暴露的危險。

    1.2.2 不嚴執行醫院感染管理的相關技術規范。 在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中消毒工作設及的面最廣,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對地面、桌面、椅子等環境消毒時,消毒液的配制不能嚴格執行技術規范,表現在取消毒液時不使用量杯,難以保證有效濃度;無菌技術也是設及面較廣的一項操作,少部分醫務人員不能遵循無菌技術操作原則,表現在進行無菌操作前不洗手、不戴口罩或口罩未遮住鼻孔、不戴工作帽、跨越無菌區、無菌容器開啟后超過24小時,繼續使用。

    1.2.3 醫務人員自我防護意識淡薄 胃鏡、供應室、口腔科等崗位,因其工作的特殊性配置相應的防護用具,工作人員嫌麻煩處理胃鏡時不穿防護裙;口腔科工作人員在給病人鉆牙時不戴手套、不戴帽子、鼻孔暴露在口罩外;戴手套進行某此操作后,不按規范洗手;供應室工作人員在處理物品時,不按要求使用防護用具。

    1.4 一次性無菌物品管理欠規范。一次性無菌物品按一般消耗材料貯存、發放,使用后的一次廢棄物在運輸、處置的過程中,時有與生活垃圾混裝的現象。

    2 對策

    2.1 健全組織機構,完善制度職責,責任到人。由業務副院長擔任醫院感染管理主任委員,醫療、檢驗、護理等專業人員組成醫院感染委員會,下設28個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制訂醫院感染管理相關制度、職責、醫院感染突發事件緊急預案及相關的預防控制措施等50余項,使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定期分析醫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總結、推廣各科醫院感染管理方面的經驗,引導全院職工重視醫院感染管理工作。

    2.2 組織培訓、更新提高醫院感染管理知識。結合本院醫務人員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強化知識。通過培訓、自學、集中考試等形式,有效提高了醫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增強了醫院感染管理的意識。

    2.3 督導落實,指導各科做好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根據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的有關要求,結合本院工作實際,制訂了醫院感染管理的質量標準、考核細則,貫徹執行醫院感染管理的制度、職責、技術規范。設計不同的表格,指導執行、考核。

    2.3.1 增強醫務人員醫院感染管理的意識。在醫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導下,結合各科工作特點、制訂學習重點,在學習的基礎上指導工作實踐。

    第6篇:醫院垃圾分類方案范文

    尊敬的xxx:

    下面我代表xxx,就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三年行動有關工作和xxx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做一個發言。

    一、全省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工作開展情況

    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事關民生福祉,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去年底,xxx提出在開展城市與功能品質提升三年行動,xxx上下深入學習貫徹xxx大會精神,迅速行動,積極作為,全面掀起了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行動熱潮。

    (一)市縣層面務實干,行動開局出成效。一是行動積極迅速。xxx市縣(區)均成立了政府主要負責人親自掛帥的領導小組,召開了動員會并出臺了實施方案,扎實推進提升行動,xxx的動員大會直接開到了鄉鎮一級;二是項目推進迅速。據統計,全省xxx年計劃實施城市與功能品質提升有關項目xxx個,其中設區市中心城區xxx個,項目全面覆蓋“行動”。截至目前,各市縣(區)累計開工項目xxx個,占xxx年項目總數的xxx,已完工項目xxx個,占xxx年項目總數的xxx。

    (二)省級層面強力推,完善方案出舉措。圍繞城市與功能品質提升三年行動方案,領導小組辦公室擬定了xxx年工作要求和考核體系。提出xxx年要以建設“美麗宜居、整潔文明”的人民滿意城市為目標,以生態修復、城市功能修補為依托,以管理創新、文明創建為抓手,全面推進“治臟、治亂、治堵、功能修補、生態修復、特色彰顯、美化亮化、治理創新”等行動,努力實現城市功能與品質“一年有提升”的目標,重點抓好“治臟、治亂、治堵”三大行動。

    第一是要突出重點治頑疾。推進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整治臟、亂、堵等城市頑疾,扎實開展市容市貌、占道經營、交通秩序、廣告店招、防盜窗、架空線“蜘蛛網”、黑臭水體等專項治理,健全城市管理長效機制,使群眾最關心、最不滿意的城市臟、亂、堵問題得到根本性解決。干凈、整潔、美麗、文明城市形象基本樹立。

    第二是要完善設施補短板。推進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項目建設,圍繞補短板、強功能、提品質,做好項目規劃,加快實施一批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生態環境設施項目,逐步完善城市路網、公共停車等基礎設施和文教體衛等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穩步推進污水管網、垃圾環衛設施、海綿城市等建設,實現城市功能與品質有效提升。

    第三是要夯實基礎提品質。挖掘城市資源稟賦和人文底蘊,創新城市建設管理方法,推動智慧城市、生態城市、美麗城市、文明城市建設,因城施策,塑造特色,為城市功能與品質躋身全國一流打下堅實基礎。

    二、對xxx市做好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和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幾點建議

       2015年,在全市上下10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下,xxx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這些年的創建,xxx市在城市建設管理和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城市管理更加精細、城市環境更加美麗、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群眾生活更加舒適。同時也要看到,從今年中央文明辦公布的全國文明城市2018年度測評結果中反映出,當前xxx市在創建工作中還存在許多薄弱環節。

    對照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測評體系,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行動“行動”中的33項工作內容,有27項都和測評指標有直接關系,開展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工作,是做好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有效抓手,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又能推進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下面就xxx市進一步做好這兩項工作提幾點建議,供參考。

    (一)切實落實"治臟"行動。城市干凈整潔衛生,是行動的首要任務,也是文明城市考核最基礎的要素。一是要加大街面的保潔力度,實現城區道路見本色、臨街建筑見底色、背街小巷干凈整潔,無垃圾死角;二是要全面落實施工工地"六個百分百";三是要抓好住宅小區的環境整治,特別是無物業管理小區、城中村、城郊結合部、老舊社區、農貿市場及周邊區域的整治,實現城區范圍保潔無死角;四是要推進垃圾分類管理。按照垃圾分類試點要求,加強生活垃圾分類配套設施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垃圾焚燒和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提高垃圾分類處理處置能力。加快垃圾分類工作的立法建設步伐,加強宣傳、教育、引導的力度,推進垃圾分類知識進學校、進課堂,提高群眾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參與率、準確率。

    (二)大力開展"治亂"行動。一是治理建筑風貌"亂",通過建筑風貌管控,增強建筑風貌的協調性,體現地域特征、山水特色、文化元素。通過開展架空線、戶外廣告、違法張貼、防盜窗等整治,2019年底前基本解決"蜘蛛網"、"牛皮癬"、小廣告等城市"亂披亂掛、亂貼亂畫"現象;二是治理市容秩序亂。加大對臨時經營攤點、夜市市場等規范管理,開展占道經營、占道亭棚、喪失功能亭棚整治。提升農貿市場管理水平,推進老舊農貿市場改造,推廣凈菜超市,推進凈菜入城;三是加大違建臨建整治力度。完成城市建成區90%的違法建設整治,對新增違法建設"零容忍",依法依規拆除圍墻、到期臨建設施;四是治理施工管理亂。落實施工工地"六個百分百",規范道路開挖、修復等施工活動,加強夜間施工監督檢查和施工噪聲管控。五是治理背街小巷亂,xxx年要完成xxx的背街小巷綜合整治,實現裝燈率xxx,亮燈率xxx以上。

    第7篇:醫院垃圾分類方案范文

    關鍵詞:服務理念;醫用推車;改良設計

    醫用推車是指病房防護轉運醫用設備,手術器械、藥品、及輸送病人。可以從很大程度上減輕護理者的操作負擔。無論醫院的大小、無論等級都會配有醫用的手推車,因其便捷性而在醫院里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醫用推車的分類

    從產品的分類來說,醫用推車有豪華的,中等的和普通的。從產品的材質來分,醫用推車有ABS的,不銹鋼的,噴塑的。從產品的種類來分,醫用推車有搶救車、麻醉車、病歷車、輸液車、送藥車、治療車、儀器車、污物車、病人輸送車等,見表1。

    二、基于服務設計理念的設計改良分析

    (一)服務設計的內涵

    服務設計就是有效地計劃和組織一項服務中所涉及的人、基礎設施、通信交流以及物料等相關因素,從而提高用戶體驗和服務質量的設計活動。服務設計也是一種設計思維方式,致力于創造與改善服務體驗,以滿足用戶需求。

    (二)醫用推車設計現狀分析

    基于服務設計理念,筆者實地走訪了上海瑞金醫院等多家綜合性醫院,對多名醫護人員及患者進行用戶體驗調研。發現現有醫院里大多采用不銹鋼推車。其優點為外觀平整、端正,四角平行,表面無鋒棱、毛刺等明顯缺陷以及結構簡單易清潔。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點,從醫護人員的使用角度出發,缺點如下:因由不銹鋼材質組成,所以焊接不可拆,不可根據使用環境及目標功能進行自由組合;無避震功能,推動時車內的藥瓶藥罐容易產生噪音,影響到醫院里本該安靜就診的環境;人機工學設計欠佳,當護士拿取下層藥品時,需要經常性的彎腰,增加了勞動強度;功能布局不合理,推車下層往往被閑置,而上層藥品也不存在分塊分區擺放,物品放置不規范,導致護士工作效率不高;大多數沒有附帶垃圾桶,導致本該擺放藥品的區域往往全是廢棄物。即便帶有醫療垃圾處理容器,但也基本無蓋,增加污染環境的機會。

    對于病人及其家屬而言,不銹鋼推車的材質本身感覺過于冰冷、不親近,易讓人產生恐懼抵觸的情緒,同時直線設計過于剛硬,沒有親和感,這會對病人的就診產生負面的影響。在設計一個產品時,對于用戶需求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大多數人對于醫院會存在抵觸甚至是恐懼的心理,因此醫院的整個環境必須要讓病人的焦躁不安的情緒能快速安靜穩定下來,甚至能對醫院產生親近之感,這樣才有利于病情的準確診斷。

    三、醫用推車設計改良方案

    結合上述調研分析,推車對于患者及其家屬而言要有親近之感,那么它要變得圓潤溫和,不可以如同現在大多數公立醫院的推車一般尖銳冰冷;對于護士而言,推車需要容易使用,同時不易產生噪音,那么它要變得符合人機工學,需要進行模塊化的重新設計。

    在造型上避免傳統推車的直線設計,嘗試曲線化設計。在材質方面,以不銹鋼為框架拼接塑料外殼,避免原有推車形態與材質給人帶來的冰冷生硬的距離感。在功能上,采用“模塊化”功能分區設計,便于使用人員一目了然找到所需物品。設計可拆卸的托盤,使得使用人員可以在不需要推車的時候,或者在狹小的空間如病房走道中,能將推盤拆卸使用。在配色方面,大面積采用乳白色,即給人一種溫馨的情感體驗,又能體現醫用設備干凈整潔的效果。整體設計考慮人機工程學的因素,將手推車臺面設計成適當高度,在推車下部增加一可以僅用腳就能完成開啟關閉的垃圾桶。

    第8篇:醫院垃圾分類方案范文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09)7-0230-03

    作者簡介:盧祝新(1974-),女,廣西賀州市人,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主管護師,護理本科,從事綜合傳染病的護理。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醫務人員發生職業暴露原因,以采取相應的防護對策。方法:對我院2005年至2008年12月發生職業暴露的醫務人員進行回顧性調查分析。結果:發生職業暴露83例,其中血液/體液接觸暴露8例,占9.64%,銳器剌傷75例,占90.36%。結論:銳器傷害是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的主要原因。預防:強化職業防護培訓,規范操作流程,加強醫療銳器物的管理。

    [關鍵詞]醫務人員;職業暴露;預防

    近年來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流行在我國進入快速增長期[1]。已證實有20多種血源性疾病可通過銳器傷傳播,其中被污染針頭刺傷后HIV的感染幾率為0.3%[2]。職業安全防護是近年來醫護人員日益關注的重要問題。為了解我院職業暴露的情況及發生原因,對具有職業暴露危險的醫務人員提供咨詢和指導,增強防范意識和了解防范措施。本文對我院2005年至2008年12月發生的83例職業暴露者進行了回顧性調查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對象和方法

    1.1調查對象:2005年至2008年12月在醫院感染管理科登記備案的職業暴露醫務人員。

    1.2調查方法:以醫院職工發生銳器傷或血液/體液暴露后填寫的《銳器傷與職業暴露登記表》的項目為主要調查內容。其包括暴露者基本情況,如姓名、性別、年齡、科室、工作類別、工作年限等。以及暴露情況,如暴露原因、方式、利器類別、損傷程度、處理方法等。

    1.3統計:用醫院感染監控管理系統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2005年至2008年發生職業暴露83例,其中血液/體液接觸暴露8例,占9.64%,銳器剌傷75例,占90.36%。由此可見銳器傷害是我院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的重要原因。以年度時間統計職業暴露的例次是:2005年14例,2006年13例,2007年19例,2008年37例,見表1。

    2.2銳器傷與血液/體液暴露接觸人員職業分布,見表2。

    2.3銳器傷與血液/體液暴露接觸人員所在工作科室的分布,見表3。

    2.4直接造成發生銳器傷與血液/體液暴露接觸原因:

    由于自己不小心或操作有誤原因造成的有66例,其他醫務人員造成的有10例,病人燥動造成的有6例,病人家屬造成的有1例;發生的操作環節,見表4。

    2.5刺傷銳器種類:依次為輸液頭皮針29例(38.67%),注射針22例(29.33%),縫合針9例(12.00%),血糖儀針頭5例(6.67%),見表5。

    2.6暴露源(病人)血液體液含血液傳染病情況,見表6。

    2.7銳器傷與血液/體液暴露接觸發生前注射接種乙肝疫苗情況,見表7。

    2.8發生職業暴露后的處理情況,見表8。

    3原因分析

    3.1本調查表1顯示,發生銳器傷與血液/體液暴露接觸人員中,性別分布女性占極大部分的比例。與醫院工作性質的特殊,護士主要承擔各種注射、整理利器等工作有關。

    3.2醫生和護士是醫院職業暴露的高危人群,護士是受銳器傷害最多的工種。由表2和表5可以看出本次調查中發生職業暴露頻率最高的是護士和醫生,其所占百分比分別是45.78%和18.07%,二者合計超過了60%;而發生銳器傷害最多的也是護士,其次為醫生,導致傷害的銳器物種類以輸液器針頭、注射器針頭、手術縫合針為主要;由于醫生與護士是維系整個醫療服務正常運轉的重要力量,對醫療銳器的接觸使用頻率最高等因素有關;因此在開展安全防范教育、學習標準預防知識、監測職業暴露人群時,應重點關注醫生和護士。

    3.3從本次調查的83例銳器傷與血液/體液暴露接觸人員的科室分布中看到(表3):門診輸液室和內二科等科室發生職業暴露的人數比例較高(分別占16.87%和14.46%),與某些科室職業安全防護意識不強,不夠重視,標準防護依從性差有關。

    3.4造成銳器傷與血液/體液暴露接觸的原因,除了不小心或意外的原因以外,仍有存在錯誤的操作,具體表現在:

    3.4.1給針頭重新回套針帽(雙手)。

    3.4.2傳遞銳器不規范,傷及別人。

    3.4.3用后的針頭放置不適當(病床頭、病床邊、治療車上),剌傷自己或別人。

    3.4.4不按規定分類放置醫療垃圾,銳器混入生活垃圾中,致使清理及運送垃圾的工作人員發生職業暴露。

    3.4.5沒有按規定使用防護用品(防護面罩、眼鏡或手套),致使在手術、接生、穿剌、抽血、實驗室操作、清理垃圾時被剌傷或造成直接接觸血液/體液。

    4預防

    4.1強化職業防護培訓,增強職業防護意識;醫院對醫務人員應進行經血液傳播疾病職業防護的定期培訓,特別是對新上崗工作人員、實習生的職業安全教育;對臨床工作人員的培訓別要強調防護用品的使用如手套的應用、醫療銳器的安全處理、銳器刺傷后的處理措施等,目的是提高醫務人員的自我防護意識,糾正操作中的一些不安全行為,使在工作中做好職業防護。

    4.2工作前應正確穿戴工作服、帽子、口罩、必要時使用必備的防護用具穿隔離衣、戴眼罩、及手套等。強調處理銳器時必須戴手套:Barbara等[3]。研究表明,如果一個被血液污染的鋼針刺破一層乳膠手套或聚乙烯手套,醫務人員接觸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時可能減少50%以上。嚴格執行標準預防措施,不論是否有明顯的血跡污染或是否接觸非完整的皮膚與粘膜,接觸病人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者,必須采取防護措施,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傳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傳播,必須強調雙向防護。

    4.3工作時要注意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操作,做到忙而不亂,為避免針刺傷的發生,醫務人員在手持無針帽的注射器時,行動要特別小心,嚴禁回套針帽操作,用后的注射器和針頭要按規范放置,針頭等銳器及時安放于利器盒內,遇到不配合的患者需要與其他的工作人員幫忙共同完成;規范操作行為是降低銳器傷的重要環節,熟練掌握操作技術規范,減少醫療銳器刺傷的發生。

    4.4規范醫療廢物的管理各科室工作人員應嚴格按《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分類收集和運送醫療廢物,損傷性醫療廢物應及時放入密閉式的銳器盒中收集,嚴禁讓損傷性醫療廢物混入生活垃圾中。

    4.5建立預防體系從表7中可以看出:我院在近5年中職工的乙肝疫苗接種率并不高,沒有接種乙肝疫苗的職業暴露者占全部的一半以上。常規對新職工進行上崗前體檢,并做好疫苗接種。在職職工定期體檢,除HBsAg陽性及抗-HBs陽性外,其他醫務人員按計劃進行常規乙型肝炎疫苗接種,提高員工的免疫力,保護易感人群。

    5發生針刺傷或血液/體液暴露接觸后的處理

    第9篇:醫院垃圾分類方案范文

    [關鍵詞]醫院污水;病毒;水資源

    [Abstract] Based on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of hospital sewage treatment and China's status and experience of more m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will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of hospitals in China, based on these thre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spital against hospital sewage contains a variety of pathogenic viruses, bacteria and parasite eggs great harm to human life and health of the particularity. In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priority under the premise of full consideration of economic strength, economic efficiency, water use, site, and other on the basis of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 put forward three kinds of different features for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hospit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grams and processes.

    [Key words]Hospital sewage; Virus; Water resources

    引 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會逐漸由溫飽滿足型過渡到“物質富足+環境優美型”,即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不再僅僅是單一的物質,同時和諧、優雅的環境已成為人類更高層次的追求。因而為滿足人們對環境衛生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面對眾多且各具特點的醫院污水處理方法和設備,針對各類醫院的不同特點,如何提出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兼顧,且適合我國國情的醫院污水處理方案,是擺在我國環境工作者面前的新課題。本文針對以上問題進行了研究和探討,并提出了自己的淺見,以供各類醫院在改造、擴建和新建時參考。

    1、醫院污水的定義、特征及分類

    1.1定義

    醫院污水是指醫院(包括綜合性醫院和各種專科醫院及門診)、療養院等排放的被病原體或放射污染的水。但本文在此,對被放射污染的污水處理暫不作討論。

    1.2特征

    醫院污水大多來自病房、門診、注射室、化驗室、制劑室、手術室、洗衣房、衛生間和浴室等場所,因此含有多種病毒、細菌和寄生蟲卵等致病性微生物[1]。與市政、生活、餐飲服務業產生的污水相比,它具有水量小,危害大的特點。如不經消毒處理,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或環境水體會嚴重污染水源,傳播疾病,甚至引起傳染病的流行和爆發,危害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健康,給社會造成混亂。

    1.2.1污水量

    醫院排放的污水量取決于許多因素,據統計,它與醫院的規模,主要是病床數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醫院平均排水量約占用水量的80%,400床及以上醫院,污水量800L/床.日;200-400床醫院,污水量560L/床.日;200床以下醫院,污水量200L/床.日。一年中,夏季產生的污水量最大,其它季節則要減少20-30%。一天中的排水量也不均衡,通常在上午7-9時、下午18-20時出現2次高峰,高峰排水量與小時平均排水量之比為1.7-2.5[2]。

    1.2.2污水水質及副產物--污泥

    環境統計資料表明:醫院總排污水中,大腸菌群96-230×106個/L,細菌總數1.3-1.5×105個/mL,腸道致病菌檢出率30-100%,懸浮物(SS)50-150mg/L,生物需氧量(BOD5)30-132mg/L,化學耗氧量(CODcr)110-650mg/L,PH值7.0-8.0,除主要污染因子致病病原體外,還含有糞便、紙屑、棉球、藥物殘液及洗滌劑等[2]。

    此外,醫院污水中含有固體懸浮物質,這些固體物質經過濾、沉淀產生污泥,其含水率為95-97%。原污水中80%以上的病菌、90%以上的寄生蟲卵被濃集在污泥中[3]。

    1.3分類

    目前,在我國既有大型的綜合醫院(科室齊全,且病床數400張以上),也有各種專科醫院、門診,如傳染病醫院、腫瘤醫院、眼科醫院、牙科醫院或門診等專業性醫院、門診,同時又有各類大小不等的中小型醫院、鄉鎮醫院、廠礦醫院密布于居民小區、小城鎮和鄉村之中。由于這些醫院的規模、分工各有側重,因其接診病員疾病種類的不同,產生的污水量及污水中病原體的數量和種類,也有著很大的差異。因此,在考慮經濟效益、環境效益、水資源利用與保護、場地面積及醫院的經濟實力的同時,根據我國醫院污水處理的實際情況和我國的現狀,本文將我國的醫院分為三類:一類為大型綜合醫院;二類為傳染病醫院及腫瘤醫院;三類包括中小型醫院、鄉鎮醫院及傳染病醫院和腫瘤醫院以外的專科醫院和門診,以便針對不同類型的醫院制定相應的污水處理方案。

    2、醫院污水處理的目的和方法

    2.1目的

    醫院污水處理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消滅醫院污水中的大量的致病病原體、切斷污染源,保護水資源和人民的生命健康。杜絕醫院前門治病,后門放毒的弊端。此外,對于用水量較大的大型醫院,為了節省和保護水資源、減輕環境負擔、變廢為寶,考慮廢水回用時,還應消除水中的異味和富營養型物質氮、磷及大量的有機物,以便供衛生、園林綠化等對水質要求不高的用水設施使用。

    2.2處理方法及分類

    2.2.1懸浮物的處理

    經化糞池沉淀后的污水,仍然飄浮著大量的懸浮物,為防止水泵和后續處理構筑物的堵塞,應用格柵攔截較大的雜物。格柵間隙一般為16-25mm,格柵之后還應設置便于清理的格網。

    2.2.2有機物的處理

    污水中有機物的處理方法,目前比較成熟的主要有以下幾種:生物氧化(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CASS工藝、沼氣技術處理工藝、化學絮凝沉降處理工藝[4,5]、強氧化劑氧化處理工藝等。以上處理工藝的主要優缺點及適用對象詳見表1。

    2.2.3致病病原體的處理

    (1),水中致病病原體的處理

    醫院污水中的主要污染因子致病病原體的處理是醫院污水處理的主要任務。目前,比較成熟的方法主要有:氯化消毒法(消毒劑包括次氯酸鈉、氯片、漂白粉、液氯、氯氣等)、過氧乙酸消毒法、ClO2消毒法、臭氧消毒法及放射性處理法、紫外線處理法等物理方法。以上處理工藝的主要優缺點及適用對象詳見表2。

    (2),污泥中致病病原體的處理

    由于原污水中80%以上的病菌、90%以上的寄生蟲卵被濃集在污泥中,所以污泥的處理一定要謹慎從事。

    污泥的處理方式一般有如下六種:一、熟石灰法(或863消毒王),二、焚燒法,三、污泥熔化法,四、高溫堆肥法,五、放射性處理法,六、紫外線照射法。其中熟石灰消毒法,具有投資少(不需要特殊設備)、成本低、環境危害小等優點,且能有效的殺滅絕大多數大腸桿菌、蛔蟲卵和染人型結核桿菌等致病病原體,又幾乎不受環境溫度的影響。故在大型綜合醫院、中小型、鄉鎮醫院及非傳染性專科醫院和門診皆宜采用熟石灰消毒法消毒污泥。其中石灰投加量為:每升污泥約15g,使PH值達11-12,充分攪拌均勻后,靜置30-60分鐘(也可采用863消毒王進行處理,但單位污泥的處理費用高于熟石灰法)[10]。

    其次由于傳染病醫院及腫瘤醫院中,所接診的大部分病員具有極高的傳染性。其排出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極具傳染性的病毒、病菌和寄生蟲卵,這些傳染性極大的病毒、病菌和寄生蟲卵,即使少量通過城市下水管道或排污渠傳入社會,也有可能引起重大的傳染病流行或爆發。因而為做到萬無一失,確保傳染型病毒、病菌和寄生蟲卵被100%的殺滅,在傳染病醫院及腫瘤醫院推薦使用焚燒法。

    傳統的垃圾焚燒爐,主要有馬丁爐、回轉爐、爐排爐等,但皆存在燃燒不完全、產生二次污染,且設備投資大的問題。而再燃式多用途焚燒爐,因采用二次燃燒及一系列新技術。達到了凈化效果好、有機物燃凈率高(高于99%)、無二次污染、占地小、耗能低的效果,從而成功的解決和彌補了傳統的垃圾焚燒爐原有的缺點[11]。故建議采用再燃式多用途焚燒爐處理傳染病醫院及腫瘤醫院污水所產生的污泥。此外,該焚燒爐在處理被特殊性傳染病(如SARS之類的傳染性極強的傳染性疾病)的病菌或病毒污染的被子、衣物、口罩、手套、毛巾、紗布及廢棄的醫療器械等固體醫院垃圾方面也有著十分優異的性能。

    3、處理方案的優化組合

    3.1大型綜合醫院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考慮到大型綜合醫院多數處于寸土寸金的都市繁華地帶,具有病床多、污水量大、經濟實力強、衛生和園林綠化用水量大等特點,適合于占地少、布局緊湊、污泥少、節能、殺菌效果好、出水水質穩定,且達到中水回用要求的CASS工藝+化學法制ClO2消毒工藝(處于城區中,且有經濟實力、衛生、沖洗、園林綠化用水較多的中型醫院也可采用此工藝),其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CASS工藝法(即周期性活性污泥法)是美國川森維柔廢水處理公司1975年研究成功的。它是在間歇式活性污泥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采用間歇式反應器體系的連續進水,周期排水延時爆氣好氧活性污泥工藝,它將均衡、初沉、爆氣、二沉、生物脫氮、好氧處理等過程都在CASS反應器中進行,因而工藝簡潔、布局緊湊,是對傳統的好氧活性污泥法的根本變革[12]。

    其次,二氧化氯是一種高效、廣譜、安全、快速、多功能、持續時間長、使用方便,且制造成本較低的殺菌消毒劑,是被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確認的一種安全高效殺菌劑,是國際公認的氯系消毒劑的最理想的更新替代產品,其有效氯是氯的2.63倍,殺菌能力是氯的5倍。其優良的殺菌消毒能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a.可殺滅水體中的一切微生物,包括細菌繁殖體、細胞芽孢、真菌、分枝桿菌和病毒等;b.能有效的破壞水中的微量有機污染物,如苯并芘蒽醌、氯仿、四氯化碳、酚、氯酚、氰化物、硫化氫及有機硫化物等;c.能很好地氧化水中一些還原狀態的金屬離子如Fe+、Mn2+等;d.能降低水溶液的色度、濁度和異味;e.對藻類有殺滅作用[7,13]。故大型醫院宜選用CASS工藝+化學法制ClO2消毒工藝處理醫院污水,以下簡稱“新大型醫院污水處理工藝。

    某大型醫院擁有床位1200張,日均用水量約980m3,原來直接采用Cl2消毒法。該設施運行近十年以來,雖然水質能基本達到《醫院污水排放標準》(GBJ48-83)的各項指標的要求,但不能作為中水回用,還需輸入城市污水處理廠進行進一步的處理。在該裝置運行期間,曾發生一次因氯氣泄漏引起的中毒事件,因此原工藝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該醫院考慮到:a.原設備已經部分老化,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氯氣泄漏易造成人員中毒);b.近來城市供水價格的不斷上漲及醫院園林綠化、衛生沖洗用水不斷增加;c.保護環境的需要(因Cl2易與水中有機物反應產生致癌、致畸、致突變的鹵代烴類有機物)等原因。該醫院結合醫院綜合改造投資135.3萬元對原污水處理設施按圖1所示工藝流程方案進行了改造。

    改造后,由于CASS工序已把污水中的絕大部分有機物分解完畢,所以氧化劑ClO2用量大大減少。雖然新大型醫院污水處理工藝與氯氣直接消毒工藝相比,存在著用電多、消毒劑單價高、基建投資大的問題。但由于處理單位污水消耗氧化劑數量的減少,噸水處理的綜合費用(含藥耗、人工、電耗和設備折舊)與原工藝相比僅增加了0.37元,其中增加部分,主要是設備折舊費用(折舊期按十年計算)。但考慮到處理后的污水水質除元素磷的濃度稍微超過GB8978-1996所要求的一級排放標準以外,其它指標都達到了《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所要求的一級排放標準,能完全滿足醫院本身衛生及園林綠化的用水要求,所以每年可節約水費(水價按每立方米3.0元計算,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0%計算):

    980m3/d×365d/a×(3.0-0.37)元/m3×80%≈75萬元/a,

    即基建和設備投資只需2年就可以從中水回用所節省的水費中全部收回。其處理前后的污水水質如表3所示

    3.2傳染病及腫瘤醫院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傳染病及腫瘤醫院,一般規模小、床位少,其污水量雖然不大,但各種病菌和病毒比較集中,且危害極大,一旦傳入社會引起流行病的爆發的可能性極大,如2003年春季發生的波及半個中國的SARS病毒,不允許絲毫流入醫院之外的環境。因此,為確保像SARS之類的病毒100%的消滅,其污水和污泥的消毒工藝,必需貫徹環境優先的原則,確保萬無一失。因此建議使用比一般醫院更強的氧化劑和更安全的方法。目前,比較成熟、且設備維修有保障的氧化能力僅次于氟,且不但能殺滅細菌,更能殺死病毒和芽孢的臭氧作為污水的消毒劑,污泥也應采用焚燒法處理。同時,在環境優先的原則下,兼顧經濟實力、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多方面因素,其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詳見圖2(有經濟實力、且衛生及園林綠化用水較多的醫院,有機物的處理可參照CASS工藝執行,但投資需較長的年限才能收回)。

    某傳染性醫院擁有床位300余張,日用水量260立方米。按圖2所示的工藝方案投資20.3萬元(主要是臭氧發生器及鍋爐的投資)進行了改造。改造后其污水及污泥的各項指標均達到《醫院污水排放標準》(GBJ48-83)的各項指標的要求,徹底消除了傳染病通過醫院污水傳播的隱患,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也為將來醫院接診SARS之類對社會危害極大的傳染性疾病的病員打下了一定物質基礎。同時建議各地必須要未雨綢繆,保證一定的區域之內至少有一所,在各方面都具備接診SARS之類對社會危害極大的傳染性疾病的傳染病醫院,以免屆時措手不及。

    3.3中小型及鄉鎮醫院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中小型醫院、鄉鎮醫院及傳染病醫院和腫瘤醫院以外的專科醫院和門診具有數量多、分布廣、經濟基礎薄弱、設施簡陋等特點。目前,眾多此類醫院因資金和其它問題,絕大多數的污水基本沒有經過嚴格處理,給環境衛生埋下了很大的隱患。鑒于此類醫院污水量較少、資金緊張等原因,建議采用圖3所示的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目前,因資金、環保意識等問題應用該工藝方案的中小型醫院、鄉鎮醫院還無具體實例。

    結 語

    本研究在認真分析了各類醫院的具體情況的基礎上,并根據我國醫院污水處理的實際情況和我國的現狀,將我國的醫院分為三類。在環境效益優先的前提下,充分考慮經濟實力、經濟效益、水資源利用、場地及其它綜合因素的基礎上,提出了針對不同類別醫院污水的處理方案和工藝流程,供各類醫院改建、擴建和新建時參考。在參考時對具體問題還應具體分析,才能確保實現社會、經濟、環境、生態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蕭正輝,王世聰主編.醫院污水處理[M].第一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9-26.

    [2] 劉春.醫院污水處理方法的選擇[J].黑龍江環境通報,2001,第25卷(第2期):57-59.

    [3] 宋賢英,包薇紅.醫院污水治理技術探討[J].環境導報,1999,第4期:30-31.

    [4] 丁保宏,王曉立,孫彩蘭,程床.醫院污水的化學處理方法研究[J].撫順石油學院學報,2003,第23卷(第2期):24-35.

    [5] G. Sun, K. R. Gray, A. J. Bilddestone. Treatment of Agricultural Wastewater in Downflow Reed Beds: Experimental trials and man theoretical Model,1999,69(1):Jan.

    [6] 陳志莉,葉茂平.醫院污水處理技術[J].環境科學技術,2003,第26卷(第6期):49-50.

    [7] 吳克宏,鄧正棟,謝思桃.醫院污水處理技術綜述[J].工業用水與廢水,2001,Vol.32 No.1:40-42.

    [8] Rook JJ. Formation of haloform during chlorination of natural water Treatment Exam[M], 1974, 23:234-243.

    [9] 李樹猷.生活飲用水處理技術發展動態[J].環境與健康雜志,2000,17(4):253-255.

    [10] 劉春.醫院污水處理方法的選擇[J].黑龍江環境通報,2001,第25卷(第2期):57-59.

    [11] 熊鴻斌,王海云.醫院污水處理技術發展趨勢[J].安徽化工,1998,總第92期:26-2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小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免费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 四虎www成人影院| 欧美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人|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高潮| 成人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成人网|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69| 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 韩国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成人区视频爽爽爽爽爽|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看吃奶视频网站|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四虎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成人区视频爽爽爽爽爽|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成人网| 四虎影视成人永久在线观看| 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成人口工漫画网站免费|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成人午夜app|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 中文字幕成人乱码在线电影| 亚洲va在线va天堂成人| 午夜成人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