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語文文學常識范文

    語文文學常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語文文學常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語文文學常識

    第1篇:語文文學常識范文

    關鍵詞:文學常識復習題;選擇題;填空題

    前 言

    文學常識掌握的多少是一個人語文素養高低的直接表現之一,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語文素養,文學常識作為評價學生語文素養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也相應地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最直觀的體現便是云南省每一年的高考試題中都有文學常識的考察,分值都在六分以上,題型有選擇和填空兩種。于是,文學常識復習與測試成了高考語文總復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許多老師為學生設計了文學常識的復習題,以期讓學生在這些復習題的幫助下不斷強化各種文學常識。然而復習題的題型多種多樣,究竟哪一種題型能夠更有效地提高學生對各類文學常識的記憶力呢?文學常識的復習題該采取選擇題還是填空題,這就是本教育實驗所要解決的問題。

    本次教育實驗選取了云南省楚雄市東興中學語文成績水平相對接近的兩個班級作為實驗對象。筆者設計了三份文學常識習題卷,三份試卷內容完全一樣,題型各不相同,試卷A采用的是單一填空的題型,五十道題均為填空,每題兩分,共一百分;試卷B采用的是單一選擇的題型,五十道選擇題,也是每題兩分,共一百分;試卷C的前二十五題是選擇,后二十五題是填空,每題兩分,共一百分。

    本次試驗中一個班記為實驗1組,另一個班記做實驗2組。首先,向實驗1組的同學發放試卷A,向實驗2組的學生發放試卷B,兩組的答題時間均為一個小時,閉卷考試。考試結束后收回試卷進行批改和登記,然后發放批改過的試卷和參考答案給學生,要求學生對照參考答案將做錯的題在試卷上改正過來后再次上交試卷。接下來,向兩組學生同時發放試卷C,考試時間一小時,閉卷考試,考試完成后收回試卷進行批改和登分。

    實驗1小組做試卷A的成績統計(表1)

    通過以上一組表格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對于語文水平較為接近的兩個班的學生來說,題型不同會影響測試的成績,具體來說,選擇題的得分要比填空題的得分更高,首先從最高分和最低分來說,實驗2組的最高分比試驗1組高3.4分,最低分比試驗2組高13分;在平均分和及格率上,實驗2組也明顯高于實驗1組,平均分高出4.17分,及格率高出1.2個百分比;此外,實驗2組的優生率比試驗1組高7.6個百分點,差生率則低于實驗1組7.2個百分比。這些數據都有力地說明了文學常識的復習題題型對學生的成績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同樣的內容,選擇題比填空題更容易做對。換句話說,填空題更能夠檢測出學生的真實水平。這其中的原因其實也很容易理解。首先,選擇題有四個選項,每個選項被選中的幾率都是百分之二十五,即每一題答對的幾率都是百分之二十五,這樣一來,有的只是即便學生并不知道,也可能憑借運氣答對;但填空題卻不存在任何答對的幾率,更不可能靠運氣來把答案猜對。其次,選擇題的四個選項對于被測試者來說具有提示作用,低于那些知道但并未完全掌握的知識來說,這些選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做出正確的選擇;然而填空題卻沒有任何的提示,甚至有的時候本來是掌握了的知識也會因為寫錯別字而不能得分。基于以上兩點重要原因,以致于兩個實驗小組出現了上述的成績差異。

    綜上,在設計高考文學常識復習題時,采用單一填空題的方式會有更好的復習效果。填空題能夠更徹底、更客觀地反映出學生真實的水平,從而幫助學生掃清知識的盲點,當學生在正式考試中遇到相同的題目時,即便題型換了,也不會對學生答題的正確率造成太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王渝光,楊瑞鯤,李洪平.語言信息處理與普通話水平測試[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10.

    第2篇:語文文學常識范文

    關鍵詞:人文教育 語文教學 人文精神 情感

    長期以來,語文教學更多關注的是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知識性,忽視了語文人文性的特點。這不僅違背了“大語文”的觀念,同時也束縛了學生的積極思維,遏制了學生學習興趣的萌發,不適應創新教育的育人理念。當前,語文教學應回歸到“以人文教育為本位”的呼喚,是我國語文教育理論研究和教育教學改革的一股最強音。在語文教學中倡導人文教育的理念,滲透人文教育,已成為當前語文教學改革和實踐的必然選擇。

    高中語文新教材《編寫說明》中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思想品質和文化品位,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從中可以看出,語文不只是交際與思維的語言工具,更是人文精神的載體。語文教育就是通過立言以育人,用我們的民族與全人類最美好的精神食糧來滋養一代代人,讓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全的發展。離開了“人文精神”,“語言系統”便成了無靈魂之空殼;離開了“語言系統”,“人文精神”便無以承載。人們通過語文活動,吸收前人創造的人文精華,使自己成長為具有豐富人文精神的人,同時,語言通過人們的交際和思維而存在、發展,人們在交際和思維中學會使用語言,從而使自己成為“社會的人”。因而可以這么說:語言系統的學習和運用,人文精神的積淀和養成,應是語文教育的兩個基本價值坐標。鑒于此,筆者認為在學科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語文教師更應該有所作為,為此本人也從以下幾個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把學生看作是具有創造性的生命主體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往往不從學生的天賦、能力、興趣和愿望出發,片面追求高升學率,迫使中學生遠離自己的個性化的理想世界。海德格爾曾指出:人和物的本質區別就在于人只是根據他內在的可能性在籌劃、在自我設計,并不斷獲得自己的本質,并不斷領會屬于本身規定性的東西,在這一過程中,一個人的意識逐漸變得不同于他人,即所謂的個性化。所以,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自我意識,更要尊重他們的個性,并鼓勵學生積極發展個人意識,幫助學生養成對自己、對他人負責的生活態度。如在教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時,我讓學生從課文中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人物并暢談自己的看法。學生興趣大增,紛紛從自己的喜好出發展開議論,精彩紛呈。有一位學生這樣評說孔子:“我最喜歡孔子,不是因為他是個名垂千古的大教育家,只為他那和藹可親的長者風范和因人施教的教學方法”,另外一位學生則這樣評價子路:“謙虛固然是一種美德,但現代社會恐怕更需要子路對自己的自信,以及他敢創敢拼的勇氣。”這節課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情感和智慧,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關注作品人物的心靈,不僅讓他們能準確地把握人物的形象意義,更讓他們學會了如何把握自我。我想這樣的語文教學,不僅不會面目可憎、枯燥無味,反而充滿了人情味。

    二、培養學生的美好情感

    當今的中學生并不是生活在單一的情感世界中,而是生活在“理想世界”“現實世界”“虛擬世界”三個世界中。理想世界的錯位、現實世界的沖擊、虛擬世界的紛亂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中學生,削弱了中學生對中國傳統人文精神的認同力。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與方式,及時地、經常地向中學生推薦經典的、民族的、優秀的視聽材料,,最大限度的發掘教材以及其他教學資源中的人文精神寶藏。中學語文教材選入了對高尚情操的陶冶、對美好理想的追求、對未知世界的探求的美文,他們能啟迪學生追求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給學生的“理想世界”與“現實世界”以生命的亮色;選入了重在美好人性開發與啟蒙的美文,他們能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的尊嚴、生命的價值和生命的美好,引導學生建立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選入了優美的神話傳說、寓言、詩歌、科幻作品,他們能激發學生對人類智慧、想象精神的領悟,在給學生以豐富美感享受的同時開發他們的想象力。這對于豐富中學生的“理想世界”“現實世界”“虛擬世界”具有重要意義。多與經典的、民族的、優秀的視聽信息零距離接觸,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可以使中學生在確立人生目標的起點就站在人文精神的制高點,這對中學生的終生學習與長遠發展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

    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字、詞、句及文章有關內容的欣賞,使情感教育滲透到語言文字的分析中。經典的文章以其獨特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了其特有的魅力,調動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引發了學生新的聯想,使其迸發出新的靈感,產生新的感悟,這便是人文精神的力量體現之一。如講授舒婷的《致橡樹》一文,如何讓學生把握作品的情感及基調?就不能對文中“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等重點詩句作必要的講解或提示。

    其次學生可以在朗讀和聯想中,心領神會作者的情感。例如:從屈原的詩歌中,體驗“路漫漫其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著與艱辛;從李白的詩歌中,領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邁;從杜甫詩中,領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意境;從的“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中,領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壯志豪情;從朱自清的清新散文中,感受荷塘月色的清美……

    第3篇:語文文學常識范文

    作業是教學的一個環節,它包括完成作業和評價作業。完成作業是學生必須完成的任務,評價作業則是教師的基本任務之一,是一項融知識,能力于一體的科學性工作,具有較強的技巧性,同時,評價作業也是學生必須參與完成的任務。從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責任心,以及思維,判斷,辨別和評價能力的角度講,作業的教育價值不是單純完成作業能替代的。

    一般的批改方式是把學生完成作業與老師評價作業這一完整地學習過程分割開來,形成了學生做作業,老師批作業,學生處于完全依賴教師對自己作業質量作出評價的被動狀況,“全收全改”是長期以來多數教師采用的方法。教師通過全批,全改,來了解學生對己授新知識的掌握情況,知己知彼,備好下面的課,學生接到老師批改過的作業本子后,心里有種踏實感,覺得這次作業已被老師認可,但是,“全收全改”要花費教師大量的課余時間,工作量大,教師備課及課外輔導時間勢必要減少,再者,教師很難做到精批細改,學生只知道題的對錯,而對錯誤的原因很難弄明白,結果是,學生即缺乏對作業質量給予自我評價的責任心,也沒有對自己作業作出評價的能力,隨著教學改革的日益深入,作業批改環節中暴露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作業批改中的問題,已成為培養學生能力,尤其是創造能力的障礙。

    1、作業批改思路。

    一是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作業批改以課內為主,通常的做法是課后收回學生的作業,課外批改,這樣,往往學生在做作業中暴露的問題不能及時得到反饋,要隔日才能從教師批過的作業中獲得信息,俗話說“趁熱打鐵”,教育心里學研究證明,及時反饋的教學效果,要大大優于隔日反饋,此處,課內處理作業,不拖到課外,教師的批改負擔得到減輕,也有利于集中精力備好課上好課,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是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改良作業批改應著眼于學生的能力,特別是自我評價能力的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的提高了,作業中的錯誤便會逐漸減少,學生的過重負擔,也會相應的減輕。

    三是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自我反思。作業批改要以學生自批自改為主,從心理學角度講,學生自批作業,是一種反省性的思維活動,它迫使學生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認真的回顧與檢查,通過自我反思,學生就能在大腦中建立起有關正確思維方法的清晰印象,從而使今后的學習活動更好地定向,這是教師批改作業難以達到地教育效果。學生自批作業,絕不是放任自由,隨意處置自己地作業,首先是要進行一段時間地訓練,而后在教師指導下完成自批,教師仍然應該逐個進行審查,并對學生地作業質量及自批情況進行評價。

    2、作業批改方式

    改良小學語文作業批改,應形成學生自批為主,多種批改方式結合新的作業批改方式,通過有意識地訓練,可以收到可喜的成效,主要使用以下做法;

    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批作業。一般應在課堂上,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一開始訓練要講清方法,批改重點。如:批改所用的符號,改正錯誤的方法等,正確的答案,開始可由教師公布,以后逐漸改為學生自己確定。這種批改方式,對當堂作業及練習課作業最為適宜,省時有效。

    3、推行一本作業

    改良語文作業的批改,改良必然會與傳統觀念發生沖突和遇到一些新問題,比如:“改良后作業批改放在什么時間?是新授課前,還是下課之后?”把批改作業放到課內必然引起課堂結構地改變,其他教學環節怎樣安排?實行以自批為主地批改方式后,作業如何周轉?作業如何管理?這些問題都要有待我們去研究。傳統地學生使用課堂作業與家庭作業兩本作業本地做法,存在著兩種不同地學習態度,出現兩種不一樣地學習效果。實施家庭和課堂作業本合二為一地“一本作業本”,并采用合適地批改方式,及時評價作業效果,調節課堂教學,會取得令人滿意地教學效果。

    推行“一本作業本”辦法,養成良好地作業習慣。學生的課內外作業統一要求寫在一本作業本上,作業的書寫采用筆記地形式,即每單元、每課,及作業時間都統一標清。課堂作業在練習序號后面記上符號“K” ;家庭作業筆記符號“J” 例如:第一單元K 9 月12日P15 2 ① ② 第三單元J 11月11日P60 ②③ 。作業本的后兩頁為教師及家長雙向信息“反饋反”教師和家長可互通信息,掌握學生地學習情況,對待學生在一本作業本上地作業,作出統一要求:態度認真、字跡工整、格式規范、按時完成、及時改正、保持完整……等。作業訂正的位置格式都做具體規定,以培養良好地作業書寫習慣。

    第4篇:語文文學常識范文

    一、有效設計課堂提問

    以前教師講課,總是認為自己講得頭頭是道,天花亂墜,但學生聽得昏昏欲睡,提問起來,一問三不知。因此,教師的教學質量總是不理想,總是事倍功半。我想,要改革,就要告別傳統的教學模式,要知道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要給學生充分思考的空間,讓他們動腦筋想問題,培養和發現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讓他們有興趣對老師的講解和課文中的問題質疑。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

    課堂上,我一般會多設計有效性的提問啟發學生,不是很簡單地讓學生齊答,不動腦筋就可以答出來。問題的難度要適宜,如果大多數學生想的時間太長了,就會耽誤課堂的教學時間,也有可能降低教學的質量。要經常換一下提問的方式和不同的學生,讓每個同學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都有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既肯定自己的優勢,又發現自己的不足,揚長避短,揚長補短。

    二、協調全體與個性關系

    學生的層次不一樣,所以接受能力也不一樣,所需要的時間也不一樣。教師既要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又要照顧到個性差異,對學生的施教也要有目標,分層次管理和教育。只有這樣,才可以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讓學生全面發展,讓教學成績得到大面積地提高。課堂上,對于接受能力比較差的學生,不要性急,不要目標過高,不要過多批評,要多鼓勵,讓他們有自信,慢慢縮短差距,尋找自己的閃光點。

    三、把握時間尺度

    我們知道,提高學習效率是有時間尺度的,我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保證取得最大的學習效益。要管理好時間、安排好時間,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課堂上,如果教師講得過于復雜,開頭的語言不精練,沒有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在很短的時間內沒有誘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浪費時間,效率較低。如果板書設計不精巧、不合理、不醒目,不是提綱挈領,不是一目了然,學生就會糊涂地接受、被動地領會,那么,他們就失去了主體的地位,就會有可能成為時間的奴隸。所以,教師講課一定要有科學性,合理安排時間,優化組合時間,讓學生也有時間觀念,能用短時間辦成的事情,就不用較長的時間。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精講多練,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第5篇:語文文學常識范文

    關鍵詞 語音室 日常管理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8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6.08.087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gradually becoming more popular in the teaching of some modern equipment, which has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most essential tools for the university to cultivate talent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goal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English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y to us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goal, almost all University at this stage to actively take the initiative to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university language laboratory is the bearing platform and places of this model. Speech room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students of foreign languag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are important, but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 language lab is the more headache problem, language lab equipment is more expensive, not good management can easily lead to equipment damage, affect th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in the speech roo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re studi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pronunciation room; daily management;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在新型的教學模式下,很多高校都開始適應時代的進步,建設了屬于自己的語音室,這對培養學生的視聽能力是有重要意義的。語音室在外語語言發展的背景下也是被越來越多的使用,在高校的一些英語專業還有公共聽力課上都需要使用語音室,全國的英語等級職業考試更是需要在語音實驗室中進行,使用頻率還是較高的。在如此頻繁的使用高校語音室的前提下,對語音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就顯得極為重要,高校語音實驗室的管理面臨著重大的挑戰,對設備的維護和對規章制度的遵守都是需要考慮的,筆者結合自身的經驗對高校語音實驗室的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1 高校語音室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研究

    我校的語音室采用了New Class DL760外語教學系統,可以實現各種數字媒體(音視頻、文本教材)以及多媒體設備(光盤播放機、錄音機、錄像機、展示臺等)的廣播教學;學生終端可以實現 AOD 音頻點播、文本點播、自助式考試功能;同時可實現綜合試卷考試、單屏幕考試、 AB 卷分屏考試、雙軌錄音技術的口語考試、自動化口語考試系統、隨堂考試、聽力考試、試卷考試、寫作考試等等,這些功能極大地方便了英語教學。如果能正確有效地管理與維修語音室,便能使語音室充分發揮功效,筆者根據多年從事語音室管理工作的經驗,對語音室管理與維修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如下分析。

    (1)語音室安全問題分析。高校語音室中都是一些比較貴重的設備,數量也是較多,每臺語音設備都配有一定的計算機、耳機、音箱等重要配件,綜合算下來每臺語音設備的價值都是不菲的,這么多重要的設備放在語音室中其安全問題不得不考慮。語音室一般都是在上課或使用前的半個小時進行開放,在課程講解完畢之后需要對語音設備進行檢查,將門窗關好之后才能關閉。在語音室剛開始投入使用階段,管理強度自然是較好的,但是時間一長,可能對語音室的管理就松懈下來,管理工作人員可能更早的將語音室開放,這樣就可能導致一些不懷好意的人偷偷進入語音室盜取語音設備,在學生使用完語音設備之后,教師可能著急下課,導致對語音設備檢查不到位,可能一些語音設備損壞卻未能及時的發現。此外,語音室中的電路在使用完畢之后可能忘記關閉,這樣長期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讓設備運行就會增加設備損壞的危險系數。以上所說的種種問題都是在語音室中較為常見的,只有及時解決這些問題才能保證高校語音室能正常的發揮其作用。

    (2)管理人員的問題。高校中很多管理人員的職業素質不高,高校語音室更需要一些較為專業的人員進行管理,而在現實中,很難找到這么多有專業經驗的語音室管理人員,對語音設備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語音設備出現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就會影響教學效果和教學進度,很多高校管理人員在長期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對語音設備專業知識的缺乏還是會導致對設備維修和管理不到位,影響設備的正常使用,更談不上高素質、高質量的服務了,還有一些高校管理人員沒有意識到自己責任的重要性,對自己的勞動成果未給予充分的重視,高校想要加強對語音室的管理就得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專業培訓。

    (3)語音設備上的問題。高校對語音室的建設是極為重視的,但是因為資金的不足和一些障礙導致高校在建設語音室的過程中,很多設備都是比較落后的,一些主控電腦硬件無法得到升級,新的操作系統像win10無法安裝,這樣就導致高校語音室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在制度上也不是那么的完善,很多高校在語音室的管理上規章制度不足,導致很多情況考慮不及時。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很多軟件都是在以極快的速度更新著,功能也是更加的多種多樣,語音室建設較早的高校可能語音設備的功能和軟件更不上時代的步伐,而且語音系統是容易受到損壞的,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很多語音設備都損壞嚴重。這些語音設備上的問題也是為高校語音室的管理帶來挑戰,高校應該重視語音設備的維修問題。

    (4)學生管理中的問題。高校都是一些素質較高的學生,但是難免會出現一些思想教育不完善,素質不高的大學生。雖然一般語音室都是有固定的座位,但是仍有一部分同學會不按座就位,上課的時候在桌子上亂寫亂畫,吃東西,隨地扔垃圾的現象更是常見。在語音室使用之后,很有可能一些耳機出現在別的地方,一些配件設備到處都是,偶爾會發生耳機或鼠標丟失的情況,這些問題都是高校學生思想素質不高,高校對學生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的。學生開始對語音設備進行使用的過程中,很可能對設備不了解,但是又因為好奇心,導致亂動儀器,這樣就可能導致儀器的損壞,這樣的問題是教師對學生課前指導的疏忽。

    (5)教師方面的問題。高校語音室中的主要管理人員還是教師,但是如果教師使用方式不當就會導致語音設備的運行故障,影響正常的教學進度,很多高校的外語教師都是剛剛進入崗位,對一些設備的使用并不是很熟悉,可能因為一些很小的問題而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不熟悉崗位的教師很難對語音室中的軟件設施進行充分的利用,比如聽力材料所使用的虛擬光驅,如果每次上課都使用光盤的化會逐漸的損壞光盤的使用壽命,而虛擬光驅則不同,對設備是有幫助作用的,教師如果對語音設備的功能了解不夠詳細,那么對設備是另一種程度上的損壞。在下課之后教師可能因為粗心直接就拉下電閘,而不是先對設備進行關機然后落下電閘,這樣也會對語音設備造成一定的損壞。

    2 加強高校語音室管理的對策

    (1)提高對語音室的安全管理。高校的語音室都是極為貴重的設備,為了保證語音室的正常和長期使用,語音室管理人員一定要在語音室開始使用前半小時開放,不能提前。在設備投入使用之前應該對設備進行檢查,確認完好無損之后才能進行使用。其次是在設備使用結束之后應該對設備的軟硬件進行檢查,確認下次使用是完好的。語音室使用結束之后教師一定要對設備進行斷電處理,防止因為長期通電導致設備的損壞。語音室應該安裝監控設備,對語音室進行實時的監控能保證語音室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對所發生的事情監控,對學生和教師的教學及學習也是一種促進,保證學生在上課時間認真學習,教師也能提高教學效率,避免開小差現象的發生。安全管理是對語音室進行管理的重要一項任務,應該引起高校的重視。

    (2)對教師進行培訓。作為高校語音室使用的直接操作者,在新上崗的教師應該提前進行培訓工作,這樣才能有效的避免教師因為對語音室設備不熟悉,一些違規操作而導致的設備損壞。除此之外,語音室管理人員也應該及時與任課教師進行及時的溝通,對教師在使用語音設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講解。在對高校外語教師培訓的的過程中,對專業技術培訓是主要的,尤其是一些對計算機技術一竅不通的教師而言,更加應該著重對其培訓。首先是了解語音室的操作程序,對語音室的語音系統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其次是掌握一些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能,能正常的使用一些簡單的應用軟件。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高校外語教師對語音設備的合理使用的能力。

    (3)增強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學生是語音室中的主要使用者,因此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顯得尤為重要,和諧的人性化管理更能幫助學生有效的管理自己。對學生的管理應該從讓其了解語音室使用細則做起,對學生的操作進行規范,加強學生愛護語音設備的意識,每個學生應該有一個固定的座位,這樣在設備損壞的時候能準確找到設備破壞者,這樣也能引起學生的警覺。其次,對于嚴重破壞語音室設備的學生應該對其嚴厲懲處,語音室管理員應該做到敢抓敢管、真抓真敢。平時應該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培養學生愛護公共設備的意識,讓學生真正明白保護語音室設備是對其學習效率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

    (4)加強對非人為因素的管理。高校語音室都配有網絡,現在網絡傳播病毒極為的方便,并且語音室之間的互聯網都是相通的,如果其中任何一臺電腦被安裝了病毒,那么就可能導致整個語音系統癱瘓,為了避免這些非人為因素的損壞,高校應該在每臺電腦上都安裝殺毒軟件,并且應該定期對軟件進行升級。很多病毒程序可能直接破壞C盤中的數據,因此教師和語音室管理員應該具有備份,當系統數據和程序無法恢復時也能正常使用語音設備。其次高校語音室中的設備配件應該及時檢查是否能夠正常使用,避免出現因為耳機或鼠標不好使導致學生不能正常學習的情況出現。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校語音室的日常管理對高校語音室的正常使用有著重要的作用,管理人員應該加強科學管理的意識。良好的管理與使用教師和學生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師生之間應該互相配合,共同維護高校語音室的環境和設備正常,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習效率,為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楊士花,羅遞敏,干青.在高校語音實驗室管理中加強大學生素質教育[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3).

    第6篇:語文文學常識范文

    不去耕耘,不去播種,再肥的沃土也長不出莊稼,不去奮斗,不去創造,再美的青春也結不出;下面好范文小編為你帶來一些關于高中語文必修二文學常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詩經》“六義”指的是風、雅、頌、賦、比、興,前三者指的是詩的不同體制;

    后三者指的是詩的不同表現手法。朱熹在《詩集傳》中解釋說:“賦者,數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

    2.古代少年男女把頭發扎成丫髻,叫總角,后來用總角指代少年時代。

    3.“楚辭”又稱“楚詞”,是戰國時期偉大詩人屈原創造的一一種詩體。

    作品運用楚地(今兩湖一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漢代時,劉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襲屈賦”的作品編輯成集,名為《楚辭》。由于屈原的《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所以楚辭又稱為“騷”或“騷體"。

    《詩經》和《楚辭》分別是先秦時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輝煌結晶,中國文學史上往往將“風"、“騷”并稱,“風”指《國風》,代表《詩經》;“騷”,指《離騷》,代表《楚辭》。《詩經》與《楚辭》分別是中國文學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傳統的兩大源頭。

    4.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與北朝的《木蘭詩》。

    5.建安漢獻帝年號。

    6.箜篌:古代的一種弦樂器,

    23弦或25弦,分臥式、豎式兩種。

    7.妾:舊時婦女謙卑地自稱。

    8.公姥:公公和婆婆。

    9.伏惟:下級對上級或晚輩對長輩說話表示恭敬的習慣用語。

    10.初陽歲:冬至之后,立春之前。

    11.初七:支農里七月七,舊時婦女在這天晚上乞巧。

    12.下九:古人以農歷每月的二十九為上九,初九為中九,十九為下九。

    在漢代,每月十九是婦女歡聚的日子。

    13.適:出嫁。

    14.六合:指結婚選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卵.....;

    年月日的干支合起來共六個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要適合,叫六合。

    15.青廬:用青布搭成的蓬帳,舉行婚禮的地方,東漢至唐有這種風俗。

    16.黃昏:十二時辰之一,是戌時(相當于現在的19時至21時)。

    17.人定:是亥時(相當于現在的21時至23時),這里指夜深人靜的時候。

    18.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

    19.子:對對方的尊稱。

    衿:古式的衣領。青衿:是周代讀書人的服裝,這里指代有學識的人。

    20.阡陌:阡,南北向的小路:陌,東西向田間小路。

    21.樂府三絕:《孔雀東南飛》、《木蘭詩》與唐代韋莊的《秦婦吟》。

    22.建安風骨是以曹氏父子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團所表現出的共同的文學傾向,他們高揚政治理想,展示強烈個性,具有濃郁的悲劇色彩,展現了東漢末年動蕩的時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剛健有力的詩歌風格,所以稱為“建安風骨”。

    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瑣。“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指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璃、應場、劉楨。

    23.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史稱魏武帝。

    24.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個字和地支十二個字循環相配來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這里指永和九年。

    25.暮春:春季的末一個月。

    26.視,一種祭禮。

    古時一三月上旬的“巳”日為修視日:三國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已日。視事,古代的一種風俗,三月三日人們到水邊洗濯,嬉戲,以祈福消災。

    27.望:農歷每月十五。

    既望:農歷每月十六。晦:農歷每月最后一天。朔:農歷每月第一天。

    28.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29.洞簫:管樂器的一種。

    30.匏樽:用葫蘆做成的酒器。

    31.蜉蝣:一種小飛蟲,夏秋之交生在水邊,生存期很短,古人說它朝生暮死。

    32.蘇軾

    蘇洵、蘇轍均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在書法方面成就極大,蘇軾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

    33.賦始于戰國,盛行于漢。

    介于詩歌和散文之間,是一種形式比較自由的文體。它主要有三個特點:一、句式上以四、六字句為主,并追求駢偶;二、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三、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多采用問答形式和鋪陳手法。賦,除了它的源頭楚辭階段外,經歷了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幾個階段。

    34.王安石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并稱“唐宋家”。

    28.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35.洞簫:管樂器的一種。

    36.匏樽:用葫蘆做成的酒器。

    37.蜉蝣:一種小飛蟲,夏秋之交生在水邊,生存期很短,古人說它朝生暮死。

    38.蘇軾

    蘇洵、蘇轍均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在書法方面成就極大,蘇軾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

    39.賦始于戰國,盛行于漢。

    介于詩歌和散文之間,是一種形式比較自由的文體。它主要有三個特點:一、句式上以四、六字句為主,并追求駢偶;二、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三、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多采用問答形式和鋪陳手法。賦,除了它的源頭楚辭階段外,經歷了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幾個階段。

    第7篇:語文文學常識范文

    關鍵詞:材料積累 提高技巧 思維啟發

    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較難的一個環節,教師難教,學生難學,這使作文教學陷入一個尷尬的境地。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是教師把語文教學中的講讀教學和作文教學完全割裂開來。講讀教學只研究文本,忽視文本中對作文教學的影響;而在作文教學中單調地講理論,完全不聯系講讀課的示范實際。鑒于此,我在“材料積累、技巧提高、思維啟發”等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在語文教學中,努力把講讀課與作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在學習中積累材料

    目前,初中語文教材其入選范文,總體上說是古今中外文章的經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今文章的水平。這就為在講讀教學中進行作文教學、運用范文向學生提供寫作材料、幫助學生積累寫作資料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初中作文,特別是七、八年級作文,以記敘文為主。記敘文離不開寫人與記事。寫人主要是對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記事則要寫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此外還要注意詳略得當。學生在寫記敘文時,往往覺得沒有內容可寫。這除了缺乏生活經歷之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閱讀面太狹窄,知識貧乏,占有的寫作資料太少。根據這種情況,在講讀課中,我特別注重將范文中的細節描寫內容教給學生作為寫作材料。譬如,《童年的朋友》中作者對外祖母頭發、眼睛的描寫;《背影》中父親給我買橘子途中攀爬月臺時動作的描寫;《一面》中“我”心理活動的描寫……這些細節描寫都是很好的范例。我在講課時非常注重對這些段落的賞析,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提示。讓他們自己感受課文中語句的合理性、科學性,再結合自己作文中的人物描寫,找出改進的方法,這樣我把作文教學融入到平時教學中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總結出學生在敘事時最大的毛病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沒有重點,更沒有起伏。而課文則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如《棗核》中寫與老友相見只是一筆帶過,而對于朋友敘述家中的布置,諸如“垂柳”、“假山”、“荷花”等則著墨很多;《最后一課》中對于“小弗朗士”上學路上的描寫較為簡略,而對于“韓麥爾先生”最后一課上的表現則描寫詳細;以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對雪后捕鳥動作的濃墨重染……所有這些我都讓學生細細的品味,把這些方法用到實際寫作中去。

    二.在欣賞中提高技巧

    在講讀教學中,許多教師經常是從鑒賞的角度向學生介紹一些優秀作品的寫作特色。教師講得頭頭是道,學生卻聽得如處云里霧中。在學生的眼里,他們總覺得課文中的那些寫作技巧是與自己的寫作實際無緣的、用不上的“陽春白雪”,導致學生對教師們津津有味地講解范文的寫作特色不感興趣。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求教師把講解范文的寫作特色同引導學習、運用范文的寫作技巧結合起來,讓學生從范文的寫作技巧中吸取寫作經驗,然后逐步地將它運用到自己的寫作實踐中去。例如,《春》、《我們家的男子漢》、《月跡》、《柳葉兒》、《背影》等課文中人物動作的細節描寫就是作品的一個重要特色。

    我在講解作品的那些寫作特色時,密切聯系“學生描寫人物時往往只滿足于人物動作的籠統抽象的描寫而不能給人以具體且細微的形象”這個實際,在啟發學生體會課文中關于細節描寫的內容時,我明確地告訴學生,細節描寫成功的關鍵,一是用好動詞,二是抓好動詞修飾語的運用。這不但使學生加深了對作品中細節描寫的藝術特色的理解,而且初步掌握了一些描寫人物細節的實際本領。這樣,由于教學目的明確,教學過程中優化了課文與作文的結合,作文教學的效果有了明顯的提高。

    三.在講評中啟發思維

    第8篇:語文文學常識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氛圍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然而,識字是閱讀和寫作教學的前提,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識字教學,應將其作為重要的語文教學任務。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簡單地談談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的幾點嘗試。

    一、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營造自由、愉悅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識字的興趣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素質教育的推進,小學語文教學作為培養學生文學素養和文學內涵的基礎性學科,教師應該十分重視其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然而,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師應該打破傳統的教學理念,引進新型的課堂教學,為學生營造一個十分輕松、自由、愉悅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保持一種非常好的狀態進行識字教學。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的特點,在課堂中引入各種各樣的有趣的小游戲,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推進小學語文教學的順利開展。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識字的興趣

    新課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為主”,主要指在教學中,學生扮演主導者,教師扮演引導者、輔助者的角色。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心理,為其開啟學習意識,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在課堂里,教師可以利用小游戲來開展識字、記字教學,使學生在“玩”中學習,“樂”中記憶,同時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大膽參與到游戲中,活躍課堂氛圍,并給予學生一定的獎勵,這樣既可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其自身的價值,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三、通過多種渠道進行識字教學,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漢字來源于生活,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將識字教學回歸到實際生活中,利用各種渠道,使學生感受漢字的重要性。這樣既能增加學生的記憶能力,加深其對字的印象,還能提高學生的生活意識和享受生活所帶來的好處,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識字能力的效果。

    總之,加強小學語文中的漢字教學,既是發揚傳承中華民族的智慧的結晶,也是為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文學內涵,培養世界的未來之星的重要教學任務。

    第9篇:語文文學常識范文

    一、 從課文的意境中領略美

    如何使學生形象地體會文章的寫意與環境,伴隨作者的思想感情,完成這個思維過程進入文章的意境,是受教育者自覺接受美育教育的重要前提。為什么“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名句能在學生的心中扎下根?那是因為作者巧妙設問,自問自答,點明方塘清澈明凈的原因。詩句就字面而言,似乎純為寫景。其實,詩人寫本詩是想借此說明讀書使人澄名的道理,意在強調讀書的重要。即所謂“為學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在于讀書”。所勾畫的景象,使人產生了新的意境。其意遠在詩外。

    二、 從課文的人物形象中體會美

    小學語文教材中成功地為我們塑造了各式各樣使人賞心悅目、充實飽滿的人物形象,這些正面的人物形象,都為少年兒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學們對杰出愛國工程師詹天佑,對臨危不亂、忠于職守哈爾威船長,成就偉大的宇宙之王霍金……都銘刻心中。我在教《錢學森》這篇文章時,啟發同學們從錢學森的“言”與“行”中,以及文章的線索:留學美國――傾訴情懷――袒露心跡――回國受阻――總理關懷――踏上歸途――作出貢獻等角度來不斷讓學生感悟錢老的愛國情懷。這樣錢老愛國情懷的偉大形象便栩栩如生的呈現在學生的腦海之中。對于這些光輝形象的挖掘,可以使屹立在學生幼小心靈中的老一輩科學家的豐碑,更加輝煌壯麗,使他們萌發崇高情操的胚芽,這是實現審美教育的直接手段。少年兒童對英雄、愛國、信念、理想美的追求和向往,勢必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

    三、 從課文的語言中感悟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资源| 动漫成人在线观看| 69成人免费视频无码专区|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a∨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欧美成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 国产成人h在线视频| 成人午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免费成人网|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欧洲成人爽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国产成人精品无缓存在线播放|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香蕉成人伊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免费观看在线网址|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麻豆| 成人网站在线进入爽爽爽|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 999影院成人在线影院| 欧美成人鲁丝片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3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