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村級財務風險防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農村;財務管理;創新研究;思考
文章編號:ISSN1006―656X(2013)09 -0028-01
一、規范農村財務管理的重要意義
經濟越發展財務管理越重要,農村的財務管理也不例外,規范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在經濟管理中起到關鍵性作用。因此,財政部根據經濟的發展,農村財務管理的實際需要,頒布了《經濟法規》、《會計法》、《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會計業務核算準則》、《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相關的法律法規,保證財務管理的規范性,財務信息的真實性,財務管理工作的合法性等。
規范農村財務管理,有利于進一步強化農村財務管理信息供給的嚴謹性和真實性,使社會大眾在進行投資選擇和經濟作業的時候,作出理性的判斷,和合理的選擇,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有利于明確財務責任,監督財務工作減少農村資產損失,維護農村居民的利益;有利于引導農村資金配置,加強農村經濟財務管理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促進我國財務管理現代化建設,提高農村財務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財務管理工作者的專業水平,實現與國際上的農村財務管理標準的接軌。
由此可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國家加強對農村的財務管理的規范研究,能夠有效的提高農村的財務管理標準、防范農村財務損失,為農村財務管理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在實現農村財務管理利益值最大化的目標,以及促進農村財務管理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當前農村財務管理的現狀及表現
(一)財務管理工作人員職業道德意識淡薄
現如今,由于部分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低下,對待工作態度散漫不夠嚴謹,缺乏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面對金錢、職位的誘惑時,缺乏抵抗力,很容易做出違背職業道德標準的事情。處理財務時不能公平客觀的分配利益,與他人私通作弊,進行一些違法、違紀的活動,甚至為此提供方便出謀劃策,例如,參與偽造會計憑證、上報虛假的財務信息、報表等,做一些以犧牲他人利益換取個人利益的行為。在這種惡劣的財務管理環境中,財務管理人員遵紀守法的意識逐漸淡薄,財務管理職業道德素質嚴重扭曲。
(二)依靠職務之便謀取私利現象嚴重
近幾年,監守自盜、挪用公款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例如:廣東農村財務管理主管涉嫌貪污50萬余元,鄉鎮財務管理人員貪污公款潛逃緬甸事件等。現如今,這種現象屢見不鮮,部分財務管理人員依靠職務之便謀取私利的現象嚴重,這些財務管理人員極度拜金、貪圖享樂,在金錢利益的驅使下違背了法律法規,喪失了守法觀念,謀取個人利益,或是直接利用職務之便進行貪污、挪用公款,損害國家和農村居民集體的利益。雖然這些嚴重違法行為在眾多的農村財務管理人員中只占少數,但也反應出了,規范財務管理的緊迫性。
(三)法律道德意識淡薄,業務水平低下
1993年3月17日第八屆人大第四次會議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對財務人員私設財務賬簿的行為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但是還有一些財務人員法律道德意識淡薄,有法不依現象比較嚴重。據調查顯示,很多農村中的財務管理人員,在工作中沒有遵守財務法規由于缺乏法律道德意識,對上級的指令一味的服從,最終導致財務管理行為不規范的情況出現。對財務法規制度以及財務管理知識了解不夠清晰,有的財務管理人員甚至缺少基本的專業知識,對財務準則、財務制度了解不夠詳細,專業素養較差,業務低下,在財務工作中缺乏積極進取、恪盡職守的精神。
三、規范農村財務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農村財務管理目標的創新
財務管理目標是農村財務管理活動和理財經營成果的合理性、科學性的發展目標,財務管理目標的創新,能夠直接的反應出農村的經濟管理實況和利益成果情況。隨著農村經濟發展規模的不斷擴大,農村財務管理者,需要對農村現有的資產進行保值、增值、籌措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評估。因此,農村財務管理者在制定財務目標的時候,要充分的考慮原始經濟利益主體,也要考慮其他經濟利益主體的權益。農村財務管理目標的制定,在關注農村經濟發展取得經濟利潤的同時也要注重社會效益,履行相應的社會責任,提升農村財務管理的社會形象。財務管理目標,制約著財務運行的基本特征和發展方向,是農村財務管理有效運行的一種驅動力。不同的財務管理目標,會產生不同的財務管理運行機制,科學地確定財務管理目標,因此,農村財務管理者應順應經濟的發展,科學、合理的制定財務管理目標,使農村經濟發展獲得長遠、持久、穩定的經濟利潤。實現農村財務管理與農村經濟運營優化組合,規范農村財務管理細則,創新農村財務管理目標。
(二)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
為了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農村財務管理者應當創新財務管理制度。首先,規范統一的財務管理制度,完善農村內部財務與決策者之間的結算制度,規范農村財務預算控制與管理制度。其次,完善農村內部的財務管理基礎,建設高水平的農村財務管理機構,加強財務人員的專業培訓明確財務崗位職責,重組整合業務流程等。然后,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內部的資金管理,建立財務結算中心,對農村的資產保值和投資進行有效的整合和評估,強化成本控制管理,使農村經濟發展獲得較長遠的發展。最后,財務管理者應當定期對各分支機構進行財務考核,建立完備的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考核和業績獎罰制度,有助于調動財務人員積極性和提高財務人員的警惕性,推動本單位、本地區可持續發展。
(三)農村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建立
農村財務風險警惕系統是指對農村財務管理的內部經營和外部環境,進行風險預測和風險評估。首先,建立財務風險監管小組對通過農村的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的定期測評,從而對農村財務狀況和財務危機進行監測。其次,建立財務分析數學化模式,將農村的財務結果和財務運營狀況進行分析并得出結論,以指標數據的形式將農村財務管理面臨的潛在危機風險預知管理者,預先做好防控措施。最后,對財務工作者進行培訓和監管,定期開辦財務管理培訓班更新財務管理知識,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加強財務工作透明化管理,對財務人員進行監管,預防監守自盜和挪用公款情況的發生。因此,農村財務管理應該根據農村規模和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對農村的風險預警系統進行完善,確保系統具有實用性與合理性,增強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精確性。
結語: 綜上所述,新經濟管理法規的頒布實施標志著中國財務管理與國際財務管理的協調和趨同,能夠促進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健康發展。但是由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夠健全,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存在著比較多的問題,因此,我們要創新農村財務管理目標、完善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加強農村財務管理風險的研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