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經濟分享范文

    經濟分享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經濟分享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經濟分享

    第1篇:經濟分享范文

    分享經濟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最初在歐美發達國家流行起來,并逐漸風靡世界。分享經濟最大的特點是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把閑置、浪費的資源利用起來。一方面通過共享幫助別人,另一方面節約了成本,價格比較便宜。

    分享經濟的興起是“互聯網+”戰略落實以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必然趨勢。分享經濟體現了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盈利模式創新、消費觀念創新等,符合綠色、共享的發展理念。

    2016年,“分享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引起社會各界關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進一步提出,“支持和引導分享經濟發展”“本著鼓勵創新、包容審慎原則,制定新興產業監管規則。”

    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的《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顯示,中國分享經濟發展迅猛,對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引領創新、擴大就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報告估算,2016年中國分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34520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共有6億人參與,比上年增加1億人。報告預測,未來幾年,中國分享經濟將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長,到2020年,分享經濟交易規模占GDP的比重將達到10%以上。未來10年,中國分享經濟領域有望出現5―10家巨無霸平臺型企業。

    分享經濟作為新生事物,在給民眾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許多新問題。以共享單車為例,違停占道、車輛損毀、押金去向不明等問題,成為飽受詬病的痛點。

    在一些重點商圈或地鐵站周邊,共享單車有專人定時整理,擺放得相對整齊。但在許多社區里或小路上,共享單車隨意停放、無人管理,占用盲道或擋住出入口的現象時有發生。不僅是亂停亂放,共享單車被損壞、被噴漆、被私人占有等情況也很常見。沒有腳踏板的、車鎖故障的、輪胎破了的、卸掉車座的……損壞方式花樣百出,通常得不到及時維修。

    除了使用過程中出現的種種亂象,共享單車平臺的押金管理問題也引起了輿論關注。據悉,摩拜單車押金為每人299元,ofo的押金為99元。摩拜和ofo公布的數據顯示,其用戶數量均已達千萬級,以此估算,兩家公司押金存量都達到幾十億元。巨額押金去向如何?是否存在安全風險?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擔憂。

    專業人士指出,共享單車押金的最大隱患在于,單車提供者可能因為經營不善而破產或將押金挪作他用,喪失退還押金的能力。今年2月,福建莆田的卡拉單車面世10多天就有大量單車“失蹤”,投資方很快撤資,導致公司運營資金緊張,用戶退押金困難。即便是摩拜、ofo這樣的大平臺,盡管企業承諾對押金和余額分別設立了賬戶,專款專用,但仍有一些用戶表示,遭遇了退還押金、余額困難的問題。

    共享單車盈利模式尚不成熟,而法律法規在押金監管方面存在空白,隨著市面上的共享單車企業越來越多,政府介入監管的迫切性越來越大。

    第2篇:經濟分享范文

    出于對近年來方興未艾的P2P平臺技術很有興趣,Easterly意識到一個尚未開發的市場――針對那些不愿意把愛犬送到寄養店或日托中心的人們,他可以開發一個類似于Airbnb或者Uber的平臺。

    2011年,他在西雅圖了一個名為Rover的軟件。通過該軟件平臺,人們可以雇傭照顧或暫時收養自己愛寵的人,而這些人都是經過篩選的愛狗人士。時至今日,在全美5000多個城市里,Rover已經擁有大約25000名經過認證的“寵物保姆”。

    無獨有偶,在目睹了Airbub、Uber這樣的平臺將私人住宅變成旅館,將私家車變成出租車以后,很多創業者已經開始期待發掘下一個P2P市場:一個人們可以把自己的資源、天賦甚至激情都轉變成生產力的新型市場。

    《分享是金:如何利用協作式消費模式節省時間、資源與金錢》(Sharing Is Good: How to Save Money, Time and Resources Through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的作者Beth Buczynski相信,越來越多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分享型經濟體已經對企業主導模式感到厭煩,他們開始把目光集中在需要更費心思的選擇上。

    她說:“人們支持那些更以人為本的公司和產品,它們可以創造真正的價值,效率優先、拒絕浪費,并不斷創新。在P2P模式里,我們剪除了中間商的環節,直接面對終端,選擇商品或服務。”

    她補充道:“如果我們只是需要組裝一個書柜,那完全沒必要為了這僅僅30來分鐘的工作去買一個電鉆,因為在它剩下的壽命中,不過就是放在車庫的架子上積灰罷了。與此同時,既然大家可能都有同樣的需求,那么我的電鉆是否可以讓別人也用到呢?”

    P2P企業的成功有兩個基本因素:社區和密度。Buczynski說:“這種建立在共同需求基礎之上的經濟模式,將對人們的行為以及彼此信任產生極大影響。人們之間的距離越小,分享就越容易。正因如此,在像舊金山或紐約這樣的城市里,分享經濟才變得如此欣欣向榮。”

    下一個填補空白的“Airbnb”是什么?無論是依賴某個個體為你提供經驗和服務,還是制定并執行一個完美計劃――總之大部分都與傳統商業模式大相徑庭。無論是寵物看護、租車還是招勤雜工,所有成功的P2P平臺都在依靠嚴格篩選、大量培訓以及簡化供給模式。 Rover創始人Aaron Eastely和他的寵物客戶

    Buczynski建議道:“找到那些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為社區團體提供一個機制,然后它們自己就可以完美解決了。”

    我們來考慮一下以下因素:

    有供應源再開始

    總部位于舊金山的TaskRabbit是一個為人們尋找家政小時工的平臺。營銷副總裁Jamie Viggiano覺得,許多創業者認為確定(或創造)強健的需求才是P2P的第一要素,其實培養一個穩定的供應源也是同等重要的。

    Viggiano說:“在你努力定位需求市場以前,應該先確定供應能否到位,并確保供求市場的均衡。”她的公司通過在Facebook和Google做廣告定位公司的核心人群以及郵政編碼,進而定位潛在供給者(他們稱之為“任務完成人”)。

    擴張規模時,他們也遵循著同樣的原則。在TaskRabbit考慮擴張至新城市以前,這個方法確保他們在那兒能找到足夠的“任務完成人”。Viggiano說:“每次在開發新城市以前,我們就有數以百計的‘任務完成人’注冊了。我們必須確認在每一個郵編覆蓋的地區內,供給和需求都是均衡的。從意向客戶和潛在客戶那里收集郵件地址和郵政編碼,的確是個再簡單不過的程序。”

    而總部位于舊金山的FlightCar的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Kevin Petrovic卻不認為這很容易。FlightCar提供的服務是讓本地的車主在出國或去外地時把車租給前來旅行的人們,前提是雙方在相同的機場進出港。不過這項業務在分別面向出租方和求租方的市場推廣手法上卻相差甚遠。

    自從2013年在波士頓FligtCar并成功融到2000萬美元的風投資金以后,Petrovic和他的團隊發現,無論是通過搜索引擎、頁面廣告還是第三方租賃搜索聚合器,有償獲取都是為求租方提供保護的最好途徑。而為了建立足夠的車源供給,FlightCar則轉而通過公共關系以及媒體尋找廣告機會,并利用相關項目建立口碑效應。

    他說:“想要構建出P2P,你必須了解所有的宣傳手法,這樣才能把供求雙方的市場填滿。”

    廣泛篩選與培訓

    分享經濟的意識形態看似包容甚廣,且對社會有著積極的影響,但并非所有人提供的資源都適用于你的生意。而且,就算他們不是你的員工,也代表了你的臉面,因此培訓至關重要。

    Rover使用了多重評論和管理流程,包括參考建議、可選的背景調查、社交賬號驗證、在線培訓和考試,對申請人進行關于狗狗的看護計劃、看護環境的人工訪問,考察申請人是否具備足夠的品格以及經驗來維持相應的客戶服務。

    一旦“寵物保姆”通過考察,Rover就開始收集他們的響應度、重復任務和照片分享的數據,以確保他們能一直按照要求執行任務。

    總部位于田納西州查塔努加市的Bellhops是一個搬家服務平臺,通過與那些信譽良好的學生組織(比如ROTC)和運動隊合作尋找合適的學生來當搬運工。

    這家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總裁Cameron Doody表示,在136個城市里,他們已經有了1萬名簽約的“學生搬運工”。

    潛在候選人首先要完成一項在線申請,該申請包括文字和視頻兩部分。公司會對這些申請進行篩選,通過審核的申請會被發送給公司高層進行二次篩選。最后,那些一路過關斬將的勝利者會收到一封確認電郵,要求他們注冊并建立自己的個人檔案。這些都完成以后,他們還必須觀看12個培訓視頻,并參加一個關于培訓內容的考試。

    Doody說:“他們都工作在一線,所以貫徹我們的文化、滿足我們的期許就變得至關重要。一旦他們完成了前面的所有程序,就可以登錄我們的工作平臺,開始接受搬運任務了。”

    建立信任

    想要通過一個在線平臺與客戶建立信任是很難的。為了減少寵物主人們對他們這個“四條腿的家庭成員”的擔憂,Rover提供全天候的獸醫咨詢和優質的寵物保險,并且可以讓寵物主人們看到“寵物保姆”與這些狗狗客人親密互動的照片或音樂視頻。

    Easterly說:“我們所做的就是為了讓用戶有一種非凡的體驗,而且確保用戶可以隨時看到狗狗正享受著快樂的時光。這樣就可以讓他們緊張的精神得以放松。”

    好的評價和打分對獲得消費者信任和開發潛在客戶同樣重要。當然,透明度幾乎主宰了P2P世界。Rover的官方網站上甚至有一個現場直播視頻服務――RoverCam。通過它,人人都能看到這家為狗狗服務的企業總部的所有工作狀況。

    與供給方建立信任也很關鍵。不可預見因素和P2P天生的遠程性使得行業公認,有必要建立廣泛的商業保險。

    FlightCar儲備了100萬美元為車主們提供責任險。一旦車輛在出租期間遭到了損壞,車主就可以得到相應的賠償。

    Petrovic說:“當別人開你的車時,你總是會不可避免地去設想一個最壞的情況。這個時候,保險就派上用場了。”

    簡化支付方法

    對Doody來說,沒有比跟單據和現金打交道更讓人頭疼的事了。而且,作為一個小公司,Bellhops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減少運營過程中的成本支出以及困難。Doody堅信:簡便的支付程序對任何一個分享型經濟體的成功都至關重要。

    Doody說:“必須自動化,你要盡可能地簡化一切程序。現在,科技可以消解很多單據和現金帶來的苦惱。如果我們是像以前那樣收取現金,之后應該怎么處理,又怎么把現金返還給公司呢?”

    Bellhops的整個支付程序都是無紙自動化的。客戶預約時要支付一筆小小的押金;工人到達時在自己的智能手機上“打卡”計時,完成時再次“打卡”結束。

    搬運工作一結束,客戶馬上就會收到一條短信或者含有鏈接的電子郵件。通過這個鏈接,客戶可以確認工人報告的服務時間是否正確,分配小費,以及對服務進行快速評價。確認之后,如果產生的實際費用超過了用戶的最初押金額,多余的費用就會自動從用戶的卡里劃走,而工人的工資也會同時生成。Doody說:“完成所有這些收尾工作只需要10秒鐘。”

    Rover使用的同樣是一種簡便的在線平臺支付模式,不過他們的費用是固定的,而且沒有小費。而“寵物保姆”們可以通過PayPal、信用卡或者支票得到工資。

    關注品牌建設

    本質上來說,一個成功的P2P服務肯定會為它的用戶配備內置的社區用以溝通交流。聰明的創業者會利用這種功能更多吸引眼球的內容,為自己的品牌打下堅實基礎。

    Besomebody讓人們在平臺上分享自己對生活的熱情。創始人Kash Shaikh把總部設立在了奧斯汀。他說:“每當人們使用#besomebody#話題標簽時,我們的品牌就得到一次建設,而這種建設每天在全世界要出現上千次。這些出來的內容可以建設并傳播這個品牌。”在從E.W.Scripps公司獲得了100萬美元的種子基金以后,Shaikh于2014年6月設立了Besomebody公司。

    用戶可以在Besomebody上視頻和照片,內容涵蓋健身、攝影,還有hip-hop,者則被稱為“激勵者”(Passionaries)。用戶可以在經過審核的話題庫里搜索相關話題,和其他熱衷于相同愛好的人交流信息,可以購買收費課程并從同城的激勵者那里得到輔導。

    第3篇:經濟分享范文

    1、分享經濟(Sharing Economy)指個人、組織或者企業,通過社會化平臺分享閑置實物資源或認知盈余,以低于專業性組織者的邊際成本提供服務并獲得收入的經濟現象,其本質是以租代買,資源的支配權與使用權分離。

    2、分享經濟將社會海量、分散、閑置資源等,進行平臺化、協同化的集聚、復用與供需匹配,從而實現經濟與社會價值最大化利用的新經濟業態。

    3、分享經濟強調的兩個核心理念是“使用而不占有”(Access over Ownership)和“不使用即浪費”(Value Unused is Waste)。

    (來源:文章屋網 )

    第4篇:經濟分享范文

    日前,國內提供專車服務的企業有滴滴專車、一號專車、易到用車、Uber等等,有關“專車”是否為“黑車”也引發輿論熱評,最終交通部表態:“‘專車’服務對滿足運輸市場高品質、多樣化、差異化需求具有積極作用。各類‘專車’軟件公司應當遵循運輸市場規則,禁止私家車接入平臺參與經營,讓使用‘專車’服務的乘客更加安心,放心出行”,這意味著國內專車服務叫停社會化運營,其構成中很大部分是租賃體系內的車輛,排除了有“違法”風險的私家車。那么,爭論的新一番焦點就集中于“法律”和“經濟”,那么到底是選擇保守穩定出租車市場,維護消費者消費權益還是打開共享經濟社會化運營大門,加強管制,最大化利用社會閑置資源重新整合再分配,關鍵看時勢。

    二、分享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一)存在足夠量的有待提升使用價值的資源———社會閑置資源

    所謂社會閑置資源是指暫時沒有使用起來的對象,如空余時間、空閑資產、名稱、邊角余料、廢物垃圾等。此類事物都處于閑置狀態,對人們沒有產生效用,其使用價值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被閑置的原因在于社會閑置資源的價值沒有被認知,其利用價值達不到商業化要求,人們習慣忽視閑置資源而非另尋門道重新整合分配利用。分享經濟對社會第三、四產業的主要行業有一定沖擊,尤以對服務業沖擊最大,目前分享經濟風入國內后,首先異軍突起的是“滴滴專車”“易到用車”等專車服務提供商,其次是“途家”“小豬短租”等提供短租房、日租房住宿服務的在線交易平臺,還有在城市間“人人快遞”“跑腿幫”利用個人空余時間提供同城快遞的服務平臺。分享經濟理念的深刻性,在于它深深觸及了財產權、財富制度這一核心問題,在分享經濟里,人們支付購買的不再是商品本身,而僅僅是一次性的使用價值,用更加低廉的價格滿足個人需求,雖然此種模式無法涉及全部商品,但卻能對社會閑置資源重新整合再分配。目前,全球已有100萬人通過Airbnb將自己的房子分享出去,這些房東遍布190個國家近3.4萬個城市,有超過2000萬人成為住客,2014年的夏天,通過Airbnb訂房的人數,單晚最高超過了40萬人。TaskRabbit利用“點對點”的勞動力雇傭模式曾在美國失業群體增長的市場環境中運轉優良,雇傭者和被雇傭者之間達成交易關系,利用空余時間做活動打雜跑腿等工作,甚至企業也開始雇傭跑腿工來完成重復性高專業性低的簡單工作以降低人力成本。只有當社會上存在一定量的社會閑置資源時,資源的所有權擁有者贊成并支持P2P模式時,分享經濟的大門才算是真正叩響了。

    (二)交易支付第三方平臺———信用體系

    《經濟學人》曾評論在15年前,分享經濟的發展過程有點像網絡購物,起初,人們對網絡購物的安全性存在質疑,但當人們成功在Amazon上買到稱心如意的東西后,他們就覺得網絡購物的安全性是可以信賴的。馬云曾說:“我高興的是571億,幾億筆交易背后意味著信任。然而一開始淘寶網面臨的質疑也是鋪天蓋地的,辛苦難以言表。Airbnb一開始花了2年多時間重點培養種子房東和市場,尤其是短租市場,并設立淘汰機制過濾優質房東和房客,這一淘汰機制基于信用體系。所以,在網絡購物領域,陌生人之間相互交易,需要的是一整套有效可控機制包括支付、評價、客服、溝通等。“每次預定的信息———預約、支付、房東與客人之間的溝通,以及評價———都在Airbnb的平臺上,公司能夠完整追蹤每一單交易”。在中國國內,作為Airbnb的模仿者“愛日租”卻忽視了種子用戶的培養、信用體系的建立以及法律風險的規避等等最終導致失敗。國外在線交易系統已經成熟,直接與信用卡掛鉤,最終找到真實用戶,但是國內消費者的信任感普遍偏低,所以在移植過程中,第三方需要做到對房東和房客雙方的保障。為此,小豬短租設立《房客體驗保障計劃》以及《個人房東財產保障暫行方案》規定賠償方案,以保障房東和房客的利益。

    (三)有交易需求和支付經濟能力的交易雙方———人

    分享經濟的實踐者BenitaMatofska女士曾評論道:“人是分享經濟的核心,分享經濟的參與者可以是個人、社團、企業、組織、聯盟等任何一個可以深入高效參與分享的組織形態。分享經濟的參與者向這個分享系統貢獻,并從中獲益。在這個系統中,人權受到尊重并被保護。人不僅是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者,也是創造者、協作者、生產者、合作生產者、分配者和再分配者。在分享經濟的商業模式中,企業主、雇員和消費者都得到充分重視,他們的想法和觀點受到尊重并被融入到具體的企業運營過程中去。”分享經濟不將所有權納入考量范圍內,只是專注對社會閑置資源進行再利用,釋放其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潛力,使得社會閑置資源的所有權擁有者與社會閑置資源的利用者實現“雙贏”。即在有交易需求,需要相關產品或服務的使用價值時,需求方從閑置資源供應方處“租賃”以滿足個人需求,實現P2P的交易,避開所有權的爭奪,只談使用價值。只有當市場上存在有交易需求的供應方和有支付經濟能力的需求方時,分享經濟的供求雙方才會一拍即合,所以交易過程中“以人為本”的觀念需要滲透到分享經濟的各個環節:“第一,提供有使用價值“物有所值”的東西;第二,交易過程盡量簡化;第三,必須有趣。”

    (四)強大的信息技術做背后支撐———社會化媒體

    分享經濟的實踐者BenitaMatofska女士曾評論道:“在分享經濟中,信息和知識是開放的、可分享的、易獲取的。而良好的、開放的交流溝通方式是知識和信息流動的關鍵,是分享經濟系統高效、可持續運轉的核心,技術和社會網絡促進溝通和知識分享”。一開始,Airbnb在歷時2年培養種子用戶的過程中,發現每個能提供房源的房東都有著自己的社區關系和社交關系,而在出租房子時也會更多依托口碑傳播在親戚好友圈中擴散開來,房東傾向于將房子租給自己熟知的人而非陌生人。但由于強大的信息技術作背后支撐將本地化分享經濟推向社會化分享經濟,由超一線大城市為試水先驅逐漸向一二三線城市開枝散葉,使其擁有共同競爭的機會,分享經濟也對提升城鎮化水平造成一定影響。當然,并非所有分享經濟都具有跨區域大規模整合的復制性,諸如人人快遞、跑腿幫、友友租車等分享經濟業務對時間限制要求高的業務可以與社區經濟業務結合,依賴社區媒體,深耕社區用戶。“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的發展,給了諸如云計算這樣的技術一個重新解讀從‘分享’到‘分享經濟’的機會”。云技術把同類資源匯聚一地,用戶按需索取相應資源并為之付費,用完后資源歸檔重復利用,不斷獲取經濟收益,實現良性循環,給“分享經濟”以有力支點。國外與分享經濟對接的社會化媒體有Facebook賬號,LinkedIn賬號、谷歌賬號、學校edu賬號及身份證賬號驗證等,其背后是一整套的信用體系,國內與分享經濟對接的社會化媒體有新浪微博、微信、騰訊微博等,但其背后的制約力度還是無法媲美直接綁定信用體系,仍需突破改進。

    三、分享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方向

    (一)健全法律法規保障體系

    分享經濟的實踐者BenitaMatofska女士曾評論道:“在分享經濟中,法律的制定機制是民主的、公開的、公平參與的。規則、政策、法律和標準通過民主的系統制定。這個民主的系統最大程度上鼓勵各個階層的參與者參與民主政治。法律和行政政策支持并鼓勵居民間、企業間的分享行為,如汽車分享、P2P借貸以及各種形式的資源分享。法律、政策、社會結構、基礎設施形成一個以保險、信任、社會評分、聲譽資產為基礎的龐大體系”。而在中國社會經濟背景下,民主系統決策分享經濟保障基礎還有待考量,法律和監管落后于業務發展,如何爭取官方力量的政策法規傾斜成為必經之道。羅杰斯的“創新擴散傳播的S形曲線”是指創新擴散的傳播過程呈現“S”形曲線,開頭人數少,擴散過程很慢,但當人數增加到居民的10%~25%時會突然增快呈曲線上升。分享經濟著實是互聯網思維下借力“分享”創新的新模式,雖然其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卻注定是曲折的。日前北京按照《北京市汽車租賃管理辦法》、《北京市汽車租賃經營備案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用于租賃的車輛應當由汽車租賃經營者所有,且經過車輛備案才可提供專車服務,“私家車”只有通過車輛備案才算洗清“黑車”之名。在中國作為新事物的分享經濟,要邁向“S”形發展曲線,仍需突破重重,一旦突破,就能實現更長尾的供給。

    (二)養成“分享”消費習慣

    艾瑞咨詢認為:“完全的分享經濟是建立在高度發展成熟的經濟社會體系之上的經濟形態,有兩點要求:一是處于分享經濟中的人必須具有較高的教育水平和道德素養或經過良好的‘分享’習慣的培養;二是人類通過信息系統已經建立了可靠、可追溯的數據閉環,并借助跨行業的數據互通,構建了強大的信用體系,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基于有效數據而實現基于理性的相互信任。”德國漢諾威信息與通訊技術博覽會負責人弗蘭克•玻爾施曼說:“當分享成為一種新的生活、生產和消費方式時,‘使用’將代替‘占有’,‘消費者’將變成‘使用者’或‘分享者’。”在巴黎倫敦兩地舉辦的LeWeb大會的聯合創始人企業家盧瓦克•勒•默爾曾說:“我喜歡將他們成為數字嬉皮。擁有一輛車并不算酷,借來一輛車才算時髦。”在千禧一代的價值觀中‘占有’不再是唯一的價值準則,互聯網思維中的‘分享’則逐漸嶄露頭角,并且在中國這樣一個崇尚社區鄰里關系、追求節約型和諧社會的巨大市場中,分享經濟有著生存與發展的社會基礎和群眾基礎。

    (三)挖掘真實市場需求

    分享經濟的發展初期,以“租賃”服務為特點的方式方法確實在一定意義上動搖了酒店、汽車以及出租車服務等傳統行業的經濟地位,但是從長遠來看,分享經濟這種P2P的新模式究竟將在多大程度上顛覆傳統行業,尚不明晰。分享經濟現在面臨的威脅來自四面八方,傳統行業的聯合抗議封殺,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漸行漸遠,稅務機關對初創企業收入部分的虎視眈眈,分享經濟現處于勢單力薄的境況。“有求有應”的最佳收場并非那么容易,對這類服務的真實市場估計也存在爭議。Airbnb的一位租房房東表示來到她家里的租客主要是國際旅行者,他們希望獲得一種真正的、而非觀光客的經歷。他們希望知道在舊金山生活是何種感覺,喜歡坐著巴士觀光,他們最希望的是住宿比傳統酒店便宜。Priceonomics的一項研究表示,在美國大多數主要城市里,Airbnb的公寓價格平均要比酒店便宜21%,龐大的吸引力會讓越來越多的房主開始樂意在線出租自己的房子,這意味著租客們需要在海量的租房信息中篩選自己心儀的房子,當Airbnb培養了種子用戶和種子房東后,利用社會化媒體進行口碑營銷也成為可持續性挖掘真實市場需求的一種方法。但對其他利用同樣原理照搬照抄的跟風企業來講,比如經營園藝工具和自行車出租業務是否具有能力簡化繁復的交易過程成為用戶選擇分享經濟的首要因素,因為傳統租賃業務已經將最簡便的方式提供給用戶,“分享經濟的優勢要如何體現”這一問題成為挖掘真實市場需求的攔路虎。

    (四)注重“分享”文化的多樣性

    第5篇:經濟分享范文

    陳韋予的是凹凸租車的聯合創始人,2013年初,她和另一位創始人張文劍去了一趟美國的硅谷后,萌生了汽車共享的想法。“在國外共享的模式已經非常成熟,汽車、公寓、電動工具都可以拿出來分享。”陳韋予認為,面對中國擁堵的交通和污染,以及一線城市高昂的牌照費和限購令,汽車共享的模式在中國的成功幾率很高。

    “事實上,在‘共享經濟’趨勢下,‘擁有’已經不再是衡量人生價值的唯一標準,更多的在于你的人生‘體驗’和‘經歷’過多少。”陳韋予表示,當資源變得越來越有限,人類已經不能承受過度生產和消耗了,而是更加關注現有資源的整合和再利用,為這個世界創造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環境。

    如今,凹凸租車正式將“車共享”的理念帶入中國,擁有閑置車輛的私家車主可以和身邊的朋友一起分享愛車,從而獲取額外的收入;需要用車的朋友也可以用更經濟的價格租用到附近的車。

    優厚保障打消私家車主的顧慮

    剛開始籌備凹凸租車項目的時候,陳韋予也曾犯過嘀咕,她通過對身邊人的調查發現,朋友們像愛自己的“另一個老婆”一樣愛自己的車――如果有其他選擇的話,沒有人愿意把自己的車拿出來分享。

    “做好這件事我必須先說服我自己。”在陳韋予看來,自己作為私家車主最多的擔憂是車子的安全保障問題,如果有足夠的安全保障,相信有不少人愿意共享自己的私家車。

    凹凸租車在創辦之初就找到了太平洋保險,雙方達成戰略合作的共識后,凹凸租車有了強勢的安全保障平臺。比如,租賃期間為車輛覆蓋高達205萬的責任險。此舉打消了車主對租賃期間可能發生的事故風險的擔心。

    “我們給每輛私家車上了100萬的第三責任險,50萬的盜搶險,50萬的車損險,以及5萬的車上人員座位險。”陳韋予解釋,私家車車主肯定不會為自己的車上這么高的保險,而且出險和理賠都不影響車輛原車險和商業險。

    同樣,凹凸租車對租車方也給予了多方的保障。“除了上述車險的保障外,我們還有1500元以內的險全額賠付,無需租客掏一分錢。”陳韋予表示,凹凸租車有一個車管家的部門,專門負責一站式理賠服務。車主和租客完全不用為出險操心,凹凸租車的工作人員都會做到一站式服務。除此以外,租車方還可以免費享受24小時非事故道路救援的服務。

    為了徹底打消車主對愛車的顧慮,凹凸租車平臺還為車主輕松安裝車聯網終端設備at-box,這樣車主就會對車況信息實時掌控。

    “在首次出租之前,我們將為車主上門安裝‘凹凸租車車聯網終端設備at-box’。車主可以實時查看車輛情況,包括GPS定位、油耗、里程數等信息。同時,at-box還滿足遠程解鎖功能,經過凹凸租車和車主授權的租客朋友可以直接通過手機應用代碼開鎖,車主和租客朋友無須見面就可以放心交車。”陳韋予表示,凹凸租車將致力于為車主和租客朋友提供安全又便捷的車聯網設備。

    互聯網思維撬動中國式分享

    當陳韋予打開了手中的凹凸租車App應用后,周邊的租車信息馬上被推送到她的手機終端,記者看到某車主展示了他的奧迪A6,而租金每天只要264元錢。不過,目前凹凸租車只開通了上海的業務,隨后,北京、深圳等一線城市也會陸續開放。“現在平臺上大約有3000多輛車注冊。”陳韋予向記者透露了最新的數據。

    記者做了一個比較,一輛別克商務轎車在凹凸租車平臺只要200多元每天的租金,而在其他的租車平臺則需要700元以上。“我們是免費為私家車主和租車用戶搭建平臺的,在互聯網發展的大趨勢下,互聯網思維顯得尤其重要,我們并不愁未來的盈利模式。”陳韋予一語道破凹凸租車能夠以低廉的價格提供給租車者的原因。

    凹凸租車的使用非常便捷,首先凹凸租車的使用者都要經過嚴格的身份認證,包括實名認證,駕駛記錄以及信用卡認證。然后,私家車主可以根據應用提示的信息,包括汽車品牌、駕駛時間等估算出一個參考的租車價格。

    比如,一輛購置價為15萬元的緊湊型汽車,一個月可以收獲4000元的收入。“購置價格越高,出租時間越久,賺取的額外收入就會越高。”陳韋予表示,凹凸租車非常適合那些想把自己車賣掉,或者因為打算出遠門而讓車閑置的車主。

    隨著90后、00后成為拉動中國消費的主力軍,“分享經濟”已經蘊藏了發展所必需的土壤。如果說,節儉的本能使中國老年人愿意排好幾個小時的隊,僅僅為了買到價格便宜幾分錢的雞蛋;正是這種本能,促使他們擁有奧迪轎車的下一輩仔細研究,如何利用凹凸租車等個人對個人汽車分享服務出租他們的豪華轎車,賺點外快。

    第6篇:經濟分享范文

    Just a couple of weeks ago, Uber disclosed that it had raised more than a quarter of a billion dollars in venture-capital funding, most of it from Google. The flood of new money into all these new businesses feels like a mini-bubble in the making. But beneath all the hype5) is a sensible idea: there are a lot of slack6) resources in the economy. Assets sit idle―the average car is driven just an hour a day―and workers have time and skills that go unused. If you can connect the people who have the assets to people who are willing to pay to rent them, you reduce waste and end up with a more efficient system.

    In the past, this was hard to pull off7), because the transaction costs involved in borrowing and lending were high: there was no easy way to find someone who had what you were looking for and no easy way to know if someone was trustworthy. So if you borrowed a lawnmower it was typically from your neighbor. But digital technology has made it much easier for buyers and sellers to find each other quickly, and to evaluate the people they’re trading with. The effect has been to make sharing a much more plausible business model. “We now have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consumers who are carrying in their pockets powerful computers that are always connected to high-speed networks,” Arun Sundararajan, a professor at N.Y.U.’s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 and an expert on the sharing economy said. “That makes it possible for people to rethink the way they consume.”

    Sharing has also had a boost from the weak economy. People are leery8) of making big up-front9) purchases, and many have had to scramble for10) ways to monetize their time and their assets. More important, there are signs that the ties between consumption and ownership are loosening, particularly among younger people. Studies suggest that Millennials are less interested in owning cars than previous generations have been, and the success of sites such as Netflix11) and Spotify12) show that, at least with some goods, renting can trump ownership. For one thing, people get access to a much wider range of products than they could ever own. “There’s a mind-set that consumers are doing this just to save money,” Sundararajan said. “But I think that what’s really compelling about the sharing economy is the variety and expansion of choices that it offers. Instead of being tied to owning one car, I can drive twenty different ones. So I expect this will expand consumption, rather than shrink it.”

    Before that happens, though, there are serious hurdles that the sharing economy has to get over. The most obvious of these is regulation. Cities typically have elaborate rules for cabs and limos13) that control drivers, vehicles, fares, and so on. These rules in part reflect the desire of vested14) interests (like cab companies) to protect their businesses and in part consumer concerns about safety and liability. Sharing companies circumvent15) some of those rules, arguing that if you choose to pay someone to give you a ride to the airport―or rent you an apartment―the state shouldn’t stop you. That’s an appealing position, but the companies are actually piggybacking16) on the trust that consumers feel in what is typically a highly regulated economy. If these companies become more established, they’ll have to reach some kind of accommodation with regulators, perhaps along the lines of17) rules that California’s Public Utilities Commission recently proposed, which would let Sidecar, Lyft, and Uber operate if they implement certain safety and driver regulations.

    It isn’t just companies and regulators who will have to be flexible, though. Workers will, too, since the sharing economy requires people to function as micro-entrepreneurs. Uber is just a broker, and the drivers aren’t anyone’s employees, any more than the landlords in Airbnb’s system are. They are all independent contractors, working for themselves and giving the companies a cut18) of the action. This has certain attractions: no boss, the ability to set your own hours, control over working conditions. It also means no benefits, no steady paycheck, and the need to always be hustling; in that sense, it fits all too19) well with the free-agent nation we’re increasingly becoming. Sharing, it turns out, is often a hell of a lot of work.

    在上個世紀的大多數時間里,美國是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而消費通常意味著所有權:就在大衰退之前,平均每個美國家庭擁有的汽車數量為2.28輛,擁有電視機的數量比家庭成員的數量還要多。但現如今,許多新公司都正試圖打破這種范式――消費者無需花錢取得所有權便可獲取消費的利益。比如像Lyft、Sidecar以及某些城市的UberX這樣的汽車共享公司并沒有自己的汽車,而是與普通車主簽約:當你需要乘車出行時,你可以使用這些公司的應用找到附近的司機,請求搭載。其他許多公司也都試圖靠這種人們常稱的“分享型經濟”來分得一杯羹。房屋租賃社區Airbnb網站現在推出了30多萬套房源,這些房源都出自個人,他們將自己的公寓或住房用于短期出租。點對點的汽車租賃服務網站RelayRides和Getaround使你能夠從車主手中租車。船舶共享租賃網站Boatbound提供小艇租賃服務,辦公空間租賃服務網站Desktime提供辦公空間租賃服務,私家停車位租賃服務網站ParkatmyHouse提供停車位租賃服務。社區物品租賃服務網站SnapGoods讓人們有可能從自己的鄰居或社交網絡的網友處借用消費品。也許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在付費之后坐在一個陌生人的客廳里“分享”他的家庭影院了。

    就在幾個星期前,Uber公司透露,它已籌得超過2.5億美元的風險投資資金,其中大部分來自谷歌。新資金涌入這些新企業,似乎正在形成一個小型泡沫。但在所有炒作背后是一個明智的想法:經濟體系中有很多閑置資源。固定資產處于閑置狀態中――每輛汽車平均每天只開一小時,勞動者也有未得到利用的時間和技能。如果你可以把擁有資產的人與愿意付費租用資產的人聯系起來,就減少了浪費,最終得到一個更高效的系統。

    在過去,這很難實現,因為借入與借出所涉及的交易成本很高:要找到擁有你想要的東西的人不容易,要了解此人是否值得信賴也不簡單。所以,在過去,如果你要借一臺割草機,那通常是從鄰居那里借的。但數字技術讓買家和賣家能夠更方便地迅速找到對方,也更容易評估正在和自己做交易的人。其結果是分享成了一種更可行的商業模式。“我們現在有數以億計的消費者,他們的口袋里裝著始終連接著高速網絡的強大計算機,”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教授、分享型經濟專家阿倫?孫達拉拉詹說,“這使得人們有可能重新考慮自己的消費方式。”

    經濟的低迷也助推了分享的發展。人們開始對大額預付款購買行為持謹慎態度,許多人不得不想方設法用他們的時間和資產來掙錢。更重要的是,有跡象表明,消費與所有權之間的關系正在松動,在年輕人中間表現尤甚。研究表明,與前幾代人相比,千禧一代對擁有汽車并不是那么感興趣,而在線影片租賃網站Netflix和在線音樂租賃網站Spotify等站點的成功表明,至少對于某些商品,租用可以勝過所有權。其中一個原因是,人們能使用的產品范圍遠遠超出了其所能擁有的產品范圍。“人們有一種思維定式,認為消費者這么做只是為了省錢,”孫達拉拉詹說,“但我認為,分享型經濟真正引人關注的地方在于它使選擇更加多樣化,也使選擇的范圍更加廣泛。我不必受限于只能擁有一輛汽車,相反,我可以駕駛20輛不同的汽車。因此,我預計這將擴大消費,而非減少消費。”

    不過,要想實現這一點,分享型經濟必須首先克服一些嚴重障礙,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監管。各個城市通常為出租車和豪華轎車制定了詳盡的規則,對司機、車輛、費用等進行管理。這些規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既得利益者(如出租車公司)保護其業務的愿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費者對安全和責任的關切。分享型企業規避了其中的某些規則,它們聲稱,如果你選擇花錢找人送你到機場――或租給你公寓――州政府就不應該阻止你。這是一個頗能打動人的態度,但這些公司實際上是利用了消費者在通常具有高度約束力的經濟體系中才會產生的信任感。如果這些公司變得更加穩定,它們將不得不與監管部門達成和解,或許可以采取與加州公用事業委員會最近提出的規則類似的方式。加州的規則規定,如果Sidecar、Lyft和Uber這幾家汽車共享公司執行特定的安全與駕駛員規章,它們就可以運營。

    然而,并非只有企業和監管部門需要靈活應變。勞動者亦應如此,因為分享型經濟要求人人都發揮微型企業家的功能。Uber公司只是一個經紀人,而司機不是任何人的員工,至多就像是Airbnb系統中的房東。他們都是獨立的承包商,為自己工作,然后分給分享型公司一定的交易份額。這有一定的吸引力:沒有老板,能夠自主安排自己的時間,工作的條件由自己掌控。這也意味著沒有福利津貼,沒有穩定的工資收入,而且總是需要匆匆忙忙。從這個意義上說,分享型經濟非常適合我們這個正在日益形成的自由工作者的國家。結果表明,分享往往意味著需要大量的工作。

    1. disrupt [d?s?r?pt] vt. 使中斷;擾亂

    2. UberX:由交通網絡公司Uber開發的針對低端市場的打車服務項目。Uber公司總部位于美國洛杉磯,創立于2009年,推出的打車應用Uber和UberX讓乘客能夠實時預訂出租車和私家車。目前Uber已進入中國市場,中文譯名為“優步”。上文提到的Lyft和Sidecar也都是目前廣泛使用的打車服務商。

    3. cash in on:靠……賺錢,利用

    4. Airbnb:一家聯系旅游人士和家有空房出租的房主的服務型網絡社區,用戶可通過網絡或手機應用程序、搜索度假房屋租賃信息并完成線上預訂程序,中文通常譯為“空中食宿”。

    5. hype [ha?p] n. 天花亂墜的廣告宣傳;炒作

    6. slack [sl?k] adj. 閑散的

    7. pull off:努力實現

    8. leery [?l??ri] adj. 警惕的;懷有戒心的,戒備的

    9. up-front:預付的,先期的

    10. scramble for:爭奪

    11. Netflix:世界最大的在線影片租賃服務商,中文通常譯為“網飛”。

    12. Spotify:全球最大的流媒體音樂服務軟件之一,實現了P2P這一技術的合法化,中文通常譯為“聲破天”。

    13. limo [?l?m??] n. 豪華高級轎車

    14. vested [vestid] adj. 既定的;既得的;絕對的

    15. circumvent [?s??k?m?vent] vt. 規避,逃避

    16. piggyback [?p?ib?k] vi. 利用;借助

    17. along the lines of:這一類的,類似的

    第7篇:經濟分享范文

    作為社會保障制度重要組成部分的社會醫療保障是在社會成員面臨疾病災難、生存權利等威脅時對其予以保障的社會安全制度。截至目前,我國已建立了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在內的多層次的基本醫療保險體系,同時逐步發展了各種形式的補充醫療保險和大病醫療保險,并針對弱勢群體建立了相應的醫療救助制度和社會慈善互助體系。這對于健全全民基本醫療保障體系、滿足群眾基本醫療保障需求、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由于保障基礎薄弱、保障基金不足和保障需求日益增大等客觀因素的存在,只能維持對日常門診及普通住院醫療費用的保障。面對重大疾病所造成的大額醫療費用需求,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在報銷額度和保障水平上就捉襟見肘,社會成員只能依靠自身力量解決,因而,低收人的弱勢群體在摧患重大疾病后往往會陷人“無錢醫治”的生活災難之中。為了有效緩解重大疾病對社會成員造成的巨大經濟負擔,我國逐步建立了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根本目的是希望對大病患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進一步保障。但大病保險運行機制不完善,現實補充效果不明顯。在實踐運作中,大病保險雖承保范圍較廣,但審核標準嚴格,加之各地實際情況不同,符合條件的患者數量有限,無法普遍惠及急需救助的廣大重病患者。同時,由于依托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為籌資來源,大病保險資金的籌集和使用受到很大限制,報銷比例無法達到預期目標,居民“二次報銷”之后仍需承擔巨大的醫療費用壓力。對于貧困家庭而言,個人承擔的自付費用也難以籌措。

    為有效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健康衛生權利,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提高社會整體醫療保障水平和質量,還應從社會醫療保障制度中的社會救助、個人商業保險和慈善互助等方面著手,互補聯動,建立覆蓋范圍廣、保障水平高的醫療保障體系,從而有效解決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大病治療問題。現實情況是,社會成員的大病醫療需求主要是依靠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來予以滿足,個人商業保險和社會救助沒有發揮出應有的醫療保障特別是大病醫療保障的功能。在此背景下,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出現的大病眾籌作為一種全新的社會互助模式,在我國的醫療保障制度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補充作用。

    在現代網絡技術日新月異、信息交流高效便捷的時代,伴隨著分享經濟的興起壯大,為籌措大額治病費用求助他人而出現的大病眾籌應運而生,成為一種全新的社會互助模式。它顯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受到廣泛關注,并被普遍使用。針對大病眾籌在實踐運作中不斷涌現的問題和糾紛,學者們從各自不同的學科背景出發進行了研究。有關大病眾籌的研究主要涉及兩種研究路徑:網絡募捐模式研究和公益眾籌模式研究。前者主要探析我國網絡募捐的發展狀況、模式特征和實現機制問題,焦點在于網絡募捐的現實困境以及法律監管等關鍵問題。后一研究路徑則圍繞分享經濟展開,將公益眾籌看作是分享經濟的一種特殊形式,研究公益眾籌的概念、類型、發展應用及商業價值,關注公益眾籌作為一種全新網絡融資手段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對于傳統慈善公益事業的影響和促進作用,以及發展中的法律監管和制度完善問題。

    學術界專題研究大病眾籌并不多,往往將大病眾籌問題分別融于對網絡募捐和公益眾籌的整體性研究之中。有關大病眾籌的一些重要問題沒有得到重視和解答,例如如何界定大病眾籌中個人求助和網絡募捐兩者之間的關系,大病眾籌除具有網絡募捐和公益眾籌的一般性特征外,產生于分享經濟時代的大病眾籌模式是否還能被看作是一種分享經濟,其內在的倫理價值和外在的融資形式又是如何相互影響作用的,它的興起和發展對我國現有醫療保障制度有何意義,等等。可以說,對這些問題的分析解答不僅能凸顯其在社會醫療保障體系中的互助功能,更能為大病眾籌的良性發展提供必要的經驗闡釋和理論指導。

    第8篇:經濟分享范文

    [關鍵詞]分享經濟 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挑戰 措施

    一、引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滴滴出行、Airbnb、小豬短租等為代表的分享經濟在世界各地紛紛掀起了一股熱潮,對整個社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2014年,分享經濟的全球市場規模高達150億美元,2025年將擴張到335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6%。分享經濟以不可抵擋之勢滲入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個環節,也對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從目前的研究進展來看,許多學者根據實際情況,對分享經濟和分享經濟下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進行了較為豐富的探討。學者們普遍認椋分享經濟是當今時代的潮流,在分享經濟下,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已不完全適用。但這些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研究缺乏相關理論研究結論的驗證:其次,分享經濟樣例較少和樣例本身的完善程度難以確定,使得研究結論的信度和未來的適用性受到影響,仍需對更多成功案例進行追蹤研究,基于此,本文綜合以往研究,通過從分享經濟視角分析人力資源管理相對于傳統經濟發生的新變化,探究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在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考核與績效、保障與激勵這四個方面如何轉變以適應分享經濟時代的需要,探索人力資源管理發展的新方向。

    二、滴滴出行案例分析

    (一)司機招聘

    滴滴出行的司機是在網上進行招募的。第一,有一輛價格7萬元以上、車齡6年以內、行駛里程10萬公里以內的車;第二,有1年以上的駕齡,無犯罪記錄、交通違法、重大責任事故等;第三,男性年齡在22-60周歲,女性年齡在22-50周歲。有意向且符合條件的司機可注冊賬號,填機號和身份證號,上傳行駛證和駕駛證的圖片。滴滴公司審核后,會發送賬號、密碼和下載鏈接,司機登錄即可使用。

    (二)司機培訓

    滴滴出行對司機的培訓采取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線上主要采取學習網絡課程的方式。如2016年,滴滴出行宣布推出代號“百川”的司機精準培訓體系,司機要在線學習接單技巧、處罰條例與服務、安全細則等課程后才能接單。線下主要是與公安機關合作,由交警進行知識教育。如2016年11月,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五進”活動走進滴滴出行:2017年3月,武江交警為滴滴車司機開展了一次文明出行知識講座等。

    (三)司機考核

    滴滴出行對司機的考核主要有技術考核、業績考核和服務考核。技術考核,通過問卷調查考核司機對在服務過程中對可能出現的問題的處理情況;業績考核,滴滴出行實行派單和搶單相結合的制度,根據司機每天完成派單和搶單的數量及取消訂單率進行考核;服務考核,滴滴出行設有“乘客投訴制度”和“乘客打分制度”,考核司機的服務水平和乘客滿意度,還會針對所關注的問題對乘客進行隨機調查。

    (四)司機激勵

    滴滴出行對司機既有獎勵措施也有懲罰措施。在獎勵措施上,滴滴出行設有完成訂單數量和服務滿意度的獎勵。每天完成的訂單越多、乘客對司機服務的滿意度越高,獎勵的也越多。同時,滴滴出行還設有“小費”制度。在惡劣天氣、用車高峰期等時段,乘客通過提高車費或支付小費來招攬司機。在懲罰措施上,對于滴滴公司的司機,實行“末位淘汰制”,根據考核結果淘汰評級和業績最差的司機;對于持有私家車的司機,實行“降級制度”,違反公司規定則降級處理。

    三、分享經濟對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挑戰

    經濟模式的改變,也給人力資源管理帶來諸多的挑戰。

    (一)招聘與配置

    在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下,公司通過篩選簡歷、筆試、面試等方法來考核應聘者的知識、能力、品德等各方面,選拔出最適合的人才。而在分享經濟模式下,公司通過互聯網進行招聘,缺乏對應聘者提供信息的審核。同時,也缺乏對應聘者道德的考察。從滴滴出行的司機招募過程來看,并沒有涉及到關于其道德品行的方面。在生活中,也能看到多起質疑滴滴司機道德的事件,如手機、錢包等物品落在車上與司機協商無果;司機故意繞道等。

    (二)培訓與開發

    在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下,公司先進行培訓需求性分析,制定培訓計劃,再進行培訓效果評估。而在分享經濟模式下,培訓活動難以開展。雖滴滴出行采取線上和線下兩種培訓方式,但培訓的效果仍有待考究。籠統的、大規模的講座并不能做到像在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下的因材施教,缺乏針對性,培訓的內容和方式未必是學員需要和接受的,使得培訓效果大打折扣。

    (三)考核與績效

    在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下,公司通過如排列法、關鍵事件法、行為量表法等方法進行績效考核,幫助員工改進績效。而在分享經濟模式下,考核的模式變得比較單一。滴滴出行中每個司機提供服務的時間和數量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很難制定出統一的標準。單純的依靠完成訂單的數量和服務水平進行考核,作為發放薪酬的依據,容易導致惡意刷單的現象。而且,這也使績效考核失去了意義。即使員工知道考核的結果,卻難以知道具體原因及提高績效水平的方法。

    (四)保障與激勵

    在傳統的人力資管理模式中,勞動領域內有較為健全的法律法規,公司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需要依法簽訂勞動合同,一旦發生勞動糾紛可以通過協商、調解、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訟等方式解決。而在分享經濟模式下,公司和員工難以簽訂一紙合約,雙方的信任度下降,也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監管,員工關系的復雜性和產生勞動糾紛的風險性都會提高,一旦發生矛盾都難以依法維權。激勵方面的手段也比較單一,缺乏與員工之間的人際溝通交流,單純依靠金錢激勵員工是遠不夠的,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四、應對措施

    (一)提高平臺的準入門檻

    在分享經濟下,平臺講究規模經濟,平臺越大,吸引到閑置資源的提供者和消費者就越多,分享效果越明顯。想要擴大平臺,增加閑置資源提供者的數量很重要,但在擴大數量的同時,更要對質量把好關,提高分享平臺的準入門檻。在進行人員招募時,需要設置嚴格化的招聘標準。除了對提供閑置資源的硬性要求外,還需要著重考察應聘者的勝任能力和道德素質。勝任力直接關系到消費者對供應者提供的閑置資源服務的滿意程度,從而影響到平臺的可持續發展。而缺乏職業道德或是社會道德的人會極大的損害平臺的形象。

    (二)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分享經濟下,平臺的員工眾多,需要利用互聯網進行教學培訓。培訓前,進行培訓需求性分析的調查,以此來制定培訓計劃。實施培訓中,要提高員工接受培訓學習的自主性。平臺可以擴展培訓的內容,提供高質量的培訓,提供專業知識、實踐能力、服務水平等方面的培訓;合理安排培訓時間;采取新穎、有趣的培訓方式。此外,還要考察員工接受培訓的效果,在接受相關培訓后是否有所改善。若員工在接受培訓后績效在較長的時間內有所改善,可實施獎勵。

    (三)優化績效考核的方式

    分享平臺需要優化績效考核的方式,每一條規定都要具體有操作性。第一,讓員工了解考核的內容,除了考察工作量的完成情況、服務水平,還可考察顧客的投訴意見、對公司的建言獻策等;明確考核的周期和形式等。第二,要保證考核程序的公平性和考核結果的真實性,減少員工的不公平感,堅決杜絕刷單等現象,并將績效考核的結果和薪酬聯系起來。第三,要做好績效反饋工作,給員工電子版的績效反饋書,讓員工知道績效考核的結果、產生結果的原因及改進績效的措施和意見。

    第9篇:經濟分享范文

    關鍵詞:分享經濟;“互聯網+”;在線短租;波特五力模型

    中圖分類號:F29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8-0035-03

    一、引言

    隨著大眾旅游和出行頻率的提升產生巨大的住宿需求,用戶的住宿需求開始向個性化、經濟化的細分市場延伸。在線短租平臺即通過互聯網構建一個雙邊市場交易平臺,使房源提供者和房客通過平臺對接,降低信息不對稱和搜尋成本,提高房東與房客的匹配效率。通過在線短租平臺,提高閑置房源的利用率并滿足人們對旅行住宿的非標準化需求。與傳統酒店相比,具有房源更分散、單點房源數較少、單個房間產品更個性化、經營主體多元化、提供個性化設施及服務,相對依賴“互聯網+”的特征[1]。

    本文將應用波特五力模型對中國在線短租行業的競爭結構加以分析和研究,從而對在線短租發展現階段遇到的問題的進一步剖析,并給出相應對策和建議,以期對中國在線短租行業健康良性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中國在線短租行業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邁克爾?波特的五力模型理論是用來分析企業所在行業競爭特征的一種有效工具。該理論認為企業競爭優勢是由行業結構決定,行業中存在五種競爭力量,即同行業者之間的競爭、供應商的議價能力、需求方的議價能力、潛在進入者的威脅和替代品的威脅[2]。這五種競爭力量的狀況和競爭力量決定了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從而決定了產業最終的獲利潛力。要對抗這些競爭力量,企業需采取相應的發展策略,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

    根據邁克爾?波特的五力模型,對中國在線短租行業的行業競爭結構分析(如下圖所示)。

    (一)中國在線短租行業內現有競爭者之間的競爭分析

    “互聯網+”時代共享經濟的發展催生了行業繁榮。2011年6月國內第一家在線短租平臺為愛日租成立于北京,之后在短短幾年時間內,誕生了小豬短租、自如、途家、住百家、木鳥短租、螞蟻短租、游天下、去呼呼等諸多平臺。從行業生命周期來看,目前中國在線短租行業具有商業模式及產品尚未成熟、市場增長率較高、需求增長較快、投資風險大、行業利潤低、企業進入壁壘低等特點,符合初創期特點。

    對于行業內現有競爭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市場覆蓋范圍。在行業發展初創期,迅速占領市場提高房源覆蓋范圍是當前中國在線短租行業的主要競爭策略。在線短租的雙邊市場特征決定了市場覆蓋范圍的重要性,規模擴張、資源整合是在線短租發展的內在要求[3]。從覆蓋區域上,國內市場各平臺覆蓋范圍差距不大,境外市場途家、住百家具有較大優勢;房源類型上,途家、一呆、自如等依托自有房源或與房地產開發商合作,多為整套房源,小豬短租、大魚短租、木鳥短租等多為個人業主提供房源。

    2.價格方面。平臺服務費上,國內本土在線短租大多采用雙邊市場模式“非中性”定價策略,即對需求彈性低、價格相對不敏感的一方收取高價,對需求彈性高、價格相對敏感的一方收取低價,采取對房東收取服務費而租客免費的的定價策略。譬如游天下、小豬短租、住我那等平臺對房東收取10%的技術服務費(或稱傭金);房源價格上,大多數在線短租平臺強調分享特性,注重性價比。但高品質短租產品同樣占據市場,如途家和一呆定位面向中高收入人群的高端度假短租平臺。

    3.資金水平。通過巨額的投入或尋求戰略聯盟,迅速占領市場是國內在線短租企業的主要競爭策略。事實上,大部分企業在資金或資源方面有著深厚的背景,如游天下是搜房網旗下,自如是鏈家旗下,去呼呼為去哪兒旗下,螞蟻短租是趕集網旗下。隨著共享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在線短租行業逐漸被資本市場看好,各企業先后獲得多輪融資(如下表所示)。

    4.服務水平。目前國內的在線短租行業主要分為兩大陣營,一種以途家、一呆及自如為代表,依托自有房源或與房地產開發商合作,整合大批量房源,通過對房源統一裝修,對房東提供房產托管服務和管家服務,為租客提供相對標準化的產品。第二種以小豬短租、木鳥短租等為代表,更貼近Airbnb模式,平臺只提供中介服務基礎服務。

    (二)供應方的議價能力分析

    在線短租企業供應方主要有個人業主、二手房東、地產開發商、地方政府等房源提供方、中高層管理人員和底層服務人員等勞動力提供者、政府,議價能力分析如下:

    1.房源提供方。其一是個人業主或二手房東,其出發點是通過分享閑置房源獲取收益,因是額外收益且房源數量少,議價能力相對較弱。其二是地產開發商。地產開發商通過在線短租盤活庫存,同時提高在線短租平臺房源數量和覆蓋范圍,二者是互惠互利關系。但因在線短租可為地產帶來增值,所以具有更大的話語權。其三是地方政府。在線短租對地方政府發展旅游創新、財政創收和地方發展起到良性促進作用,作為房源提供方,政府與地產開發商等議價能力相當。

    2.勞動力提供者。在線短租行業的從業者包括中高層管理人員和底層服務人員。當前中國在線短租行業的高中層從業者或有多年企業高層管理經驗,或多次創業經歷,或海外留學經歷,整體素質較高。在線短租行業對底層服務無太大技術性要求,如房屋托管服務或房屋管家服務,與傳統酒店行業需求類似,一般人員短期培訓后基本可以勝任,底層服務人員議價能力較弱。

    3.政府等監管機構。政府作為在線短租行業法律法規的制定者和實施者,制定的各項法律法規對在線短租行業起著指導性作用,使其具有很強的議價能力。在線短租作為新興行業,各項法律法規不到位甚至缺失。值得關注的是,在2015年8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4]正式下發,意見中提到“放寬在線度假租賃的準入許可和經營許可制度”,這被認為是國家層面釋放出的一個有利信號。

    (三)需求方的議價能力分析

    在線短租行業的需求方主要為租客。首先租客作為個人消費者,價格敏感度較高,且在互聯網上比價非常容易,同時租客可對房源或服務進行評價,因此租客具有一定的議價能力。但由于當前在線短租行業還處于行業規范建立的過程中,各環節的服務流程的優化仍有提升空間,單個租客因個體分散、訂單獨立,且簽訂的合同多為格式合同,處于被動地位,這也決定了其議價能力有限。

    (四)潛在的進入者威脅分析

    國內在線短租行業為新興行業,尚處于初創期向成長期過渡的階段,行業進入壁壘較小,潛在的進入者威脅有境外企業市場拓展和行業內現有企業的轉型。首先,境外企業市場拓展,如Airbnb、HomeAway,其商業模式相對成熟,在企業運營、市場拓展、營銷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拓展新市場相對容易。其次,行業內現有企業的轉型,如傳統房地產商、房產中介公司、酒店等。以鏈家地產為例,2011年推出自如O2O品牌,迅速占據廣大畢業生和白領市場。總體來說,當前國內在線短租行業進入壁壘較小,在線短租行業面臨的潛在進入者威脅較大。

    (五)替代品的威脅分析

    在線短租行業作為“互聯網+”與旅行住宿相融合催生的新興行業,以輕資產模式為主,很大程度上沖擊了傳統酒店業績。但其提供的產品本質上還是解決住宿問題,所以一切可提供住宿服務的行業都可成為其替代品。其典型的替代品包括傳統酒店、OTA、運營商自建網站、團購網站、分類信息網站等。目前,很多消費者對在線短租尚持觀望不信任態度,當替代品提供的房源和服務足夠好,且價格優惠時,對行業的威脅就越大。

    三、在線短租行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建議

    (一)盡快完善在線短租行業的相關法律法規,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在線短租在快速發展的同時,相應的法律問題也浮出水面。目前,國內個人閑置房源能否經營旅館業仍處于灰色地帶。另外,在線短租涉及租客、在線短租平臺、房源提供方等多方關系,法律責任不明確,如何監管缺乏法律依據。建議監管機構在充分考慮國情的基礎上,借鑒美國、荷蘭等國家先進經驗,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通過立法給與在線短租合法發展空間,促進行業良好有序發展。

    (二)完善信用保障體系,提高交易的安全性

    社會誠信水平是制約中國在線短租行業發展的主要障礙。在線短租企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平臺信用保障體系:其一,雙方身份驗證,通過綁定身份證、手機號碼、社交網絡賬號等完成驗證;其二,房源把控,篩除虛假房源,保障房源真實性和質量;其三,安全線上交易,如利用第三方支付系統報障資金安全;其四,利用評價體系,通過評價累計信用具有更高可信度;其五,購買商業保險,如為房產購買財產險和責任險,為租客購買意外保險。

    (三)打造生態化、智慧化的在線短租產業鏈

    當前,國內在線短租普遍存在產品模式、功能單一,局限于單一住宿場景,同旅游相關的交通、餐飲、景區以及其他本地生活服務類資源融合度低問題,無法滿足消費者住宿以外的其他關聯需求。企業應當挖掘自身特色,創新商業模式,拓展相關行業的融合,打造生態化、智慧化的在線短租產業鏈,滿足用戶包括住宿在內的全程服務體驗,提升在線短租行業的多元化水平,促進市場良性發展,使供需結合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 艾瑞咨詢.2015中國非標準住宿市場研究報告[R].2015-07-01.

    [2] 邁克爾?波特.競爭戰略[M].陳小悅,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欧美一部 |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最新国产成人ab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2021|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成人看片黄a毛片|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另类人妖| 国产成人av在线免播放观看|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小说| 成人区视频爽爽爽爽爽|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8X视频网站入口| 成人免费漫画在线播放| 久久电影www成人网| 亚洲欧美成人中文在线网站| 成人在线综合网| 成人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青青草成人免费|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 草莓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人黄网成人女|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3p| 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 免费国产成人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色戒| 成人免费视频网| 成人国产在线观看高清不卡| 精品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视频| 蜜桃97爱成人|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成人短视频完整版在线播放| 成人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成人精选视频69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