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智能醫療解決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Maker Faire是由美國Make雜志社于2006年創辦的全球創客的盛會,其足跡已遍布全球上百個國家。2012年,Maker Faire正式登陸中國深圳。
本次深圳制匯節的一大亮點是飛思卡爾的大篷車。6月19日,飛思卡爾公司正式宣布,以“Internet of Tomorrow巡展――駛向智能未來”(IoTT)為主題的大篷車科技創新之旅在深圳正式啟動。接下來,“全副武裝”的IoTT大篷車將以深圳為起點,展開為期9個月、覆蓋全國26個城市的巡展。
記者登上了IoTT大篷車。大篷車的內部空間比記者想象的還要寬敞。車廂的四壁按不同的主題被布置成不同的展區,包括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慧能源等。每個展區都以視頻、實物、文字等形成展示了飛思卡爾公司的物聯網解決方案。
IoTT大篷車除了具備移動的展示功能以外,還可以根據需要變身為一個小型的能容納30人左右的培訓教室,為飛思卡爾的合作伙伴、用戶、學生提供專業的培訓和演示。
從6月19日開始,IoTT大篷車要在深圳停留三天,不僅會參加像制匯節這樣的大型活動,吸引更多對物聯網有興趣的參觀者,還會開進像華為、中興通訊這樣的大型企業,舉辦定向的方案展示和培訓。
據飛思卡爾亞太區市場營銷總監曹躍瀧介紹,IoTT大篷車去年在美國舉行的ARM TechCon上驚艷亮相,之后開始了長達2.3萬公里的美國境內的旅程。今年,IoTT大篷車駛入了中國。中國也是IoTT大篷車全球之旅的海外第一站。“IoTT大篷車創造的移動IoT環境匯聚了飛思卡爾及合作伙伴的多種產品和解決方案,主要包括數據放大器、汽車ADAS、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和健康醫療等方面的解決方案,展示了從最小的微控制器到最復雜的網絡基礎設施的覆蓋廣泛的解決方案。”曹躍瀧介紹說,IoTT大篷車設有車載培訓室,能為創客和年輕的企業家提供物聯網安全方面的培訓。
如今,從芯片廠商到系統廠商,從硬件廠商到軟件廠商,都紛紛涉足物聯網領域。物聯網生態圈正在逐漸形成和擴大。有的廠商致力于提供物聯網基礎架構解決方案。有的廠商則將物聯網與大數據解決方案緊密聯系在一起。在物聯網產業鏈上,飛思卡爾的定位十分明確,即提供全面覆蓋邊緣節點、網絡和云計算的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廠商。“飛思卡爾正積極推動物聯網安全標準的制定,同時也了自己的物聯網安全解決方案,并面向智能汽車、智能工業、智能醫療和樓宇自動化等應用場景推出了相應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曹躍瀧表示,“飛思卡爾全面的物聯網解決方案覆蓋從ADAS駕駛員輔助系統、車聯網到個人醫療健康,甚至高能效基站的多個領域。”
關鍵詞:醫院物流 解決方案 安全應用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needs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 logistics solutions are summarized. The features of various logistics solutions are described. Comparison analysis on those logistics solutions is conducted. The hospital logistics solutions that follow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are introduced and recommended. This paper provides an excellent reference for building modern hospitals, especially for establishing safe logistic systems.
Key words:Hospital logistics Solutions Safe applications
一、醫院物流需求及意義概述
醫院物流主要表現在采購物流、庫存管理、分發與供應、醫用廢棄品物流等4個主要領域。
醫院物流在現代醫院管理中擁有戰略性地位,幾乎涵蓋了醫院所有業務部門的日常作業和管理活動。如醫院文書檔案傳輸(包括病歷、醫生處方、檢驗報告單、醫療收費單據和賬目等)、醫用物資傳送(藥品、藥械器材、無菌醫用材料、手術器械等)、醫用標本送達(化驗標本、病理標本等)、以及醫院后勤部門的采購、裝卸搬運、儲存保管、供應等保障活動等,都可以納入醫院物流范疇。隨著現代物流在降低成本、改善服務方面的戰略價值日益為人們所認知及重視,通過引入現代物流技術及解決方案,改善醫院整體運營績效,進而提升其核心競爭力,對于現代化醫院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現代科技飛速發展以及在醫療事業中的廣泛應用,醫院設施、設備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一方面為患者帶來了更好的醫療條件與服務,另一方面也帶來了高昂的運營成本。在此背景下,醫院物流作為一個關鍵性的成本改善領域,越來越引起人們高度重視,并在實踐中努力尋求解決之道。
從國外醫院在物流領域內實施的成本改善措施看,不是關注醫院某一具體物流環節,而是將醫院物流視為一個物流鏈中各環節成本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統工程。據國外數據統計,在物資的采購獲取環節上每花費1美元,在交付至最終用戶過程中就會產生0.7~1美元的物流成本。因此,在醫院內部提高物流傳輸的效率和安全性;在醫院外部,為優化庫存管理,同醫用物資供應商建立長期的戰略伙伴關系,實現供應鏈管理是減少醫院物流成本、減少醫院后勤服務成本、提高醫院工作效率、提升醫院管理、優化醫院資源、保證醫院高效經濟安全運行和科學管理的一項基礎建設,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現實意義。
隨著各行業與國際的接軌,目前,國內一些條件較好的醫院開始使用現代物流設備和技術。總體上看,國內醫院物流基本以管道物流傳輸為主,兼有軌道物流、皮帶運輸機、垃圾收集系統、自動導航運輸系統等。
二、當前醫院物流的解決方案
如前所述,當前醫院物流主要集中在采購物流、庫存管理、分發與供應、醫用廢棄品物流等4個領域。各領域的主要特點為:采購物流主要是量大質重,距離長但可委托供貨商完成。庫存管理特點為管理復雜、涉及部門多如基建、設備、后勤、供應、物業等部門的集成和協作。分發與供應是醫院最基礎的物流活動之一,主要表現為各功能科室、病房護士站、門急診、藥房和其他部門的醫護、生活物資的流通等;醫護人員在此環節中經常承擔著繁重復雜的物流活動,如患者護理、手術室作業中的藥品、單據、標本、血樣、醫用耗材的傳送等。廢棄物處理包括醫患人員生活產生的污物、廢棄物和醫用廢棄物;由于醫用垃圾和患者的污物等對其他個體和環境具有可能的傷害或破壞性,此部分物流的安全解決方案一般采取獨立處理。
基于醫院不同功能物流的需求,目前比較常用的是以下幾種解決方案。
(一)氣壓管道物流傳輸系統
氣壓管道物流傳輸系統(Pneumatic tube system,簡稱PTS)是一個由工作站、管道、轉接機組成的一個密閉管網系統;利用空氣壓力為動力,實現管道內“單管雙向”的輸送,在控制系統的控制下,由專用的傳輸瓶裝載需傳送的物品,在管網內實現各工作站間物品的快速安全傳遞。
氣壓管道物流傳輸系統根據管道外徑大小主要有¢160型和¢110型,其中又以¢110型用戶為多數。管道物流系統的主要任務或輸送物品為小型、少量且需要快速傳輸的物件,如少量的應急性的無菌器材、清潔敷料、注射輸液藥品、處方、藥品、小型手術器械、切片、血樣、血液、化驗樣本、票據、記錄、X-光片、醫用消耗品、日常單據等;它的主要優勢是傳輸速度快、安全可靠。存在的不足是傳輸容量及重量相對較小,無法滿足醫院集中發藥、食品及被服等傳輸的綜合需要。
(二) 管道垃圾輸送系統
為方便污被服、垃圾等的收集及減少污染,可在醫院建筑物內選擇適當位置,規劃設置垃圾收集的投送管道,各式大樓可于電梯旁或公共空間規劃設投入口以便垃圾投入。舊建筑物在不影響結構安全及美觀的前提下,可設置于各樓層走道端及陽臺,或使用水泥切割方式貫穿各層樓板,敷設垃圾運輸管道。管道垃圾輸送系統可有效提高污被服及垃圾處理效率、減少人力、電梯消耗和運送時的二次污染。應用限制是在實際應用中不適用于醫用垃圾的處理,需要將醫用和生活垃圾分開處理。
(三)皮帶輸送系統
皮帶輸送系統主要應用于大量、重復性藥品或器械的輸送;可應用于采購、庫存和發放等領域。該系列產品可根據環境需要而采用夾板等造型、構成不同形狀和尺寸的應用方案。也可將皮帶輸送機系統無縫集成到自動輸送系統模塊內,以實現更高要求和更復雜的應用。主要優點是性價比較高,但建設空間要求較大,且不便靈活改造和擴展。
(四) 軌道小車輸送系統
軌道小車系統主要包括站點、自推進小車、固定軌道、轉向器及轉向控制器、中央控制系統裝置、消毒裝置等硬件裝置以及中央控制及檢測系統。它的主要特點是:最大載重量為10Kg、最多有250個收發站點、運行速度約為0.4~0.6m/s。它能將醫院內各部門,如門診、藥房、供應室、手術室、血庫、檢驗科、服務中心、住院大樓等全面充分地聯接起來,使醫院以患者為中心,充分調動醫院各部門的醫療物資、極大的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就診環境。
小車可以在大樓內貼近天花的上空或者垂直的方式傳輸物品,還可以經大樓之間的通道或者連廊連接成樓與樓之間大規模的傳輸網絡。軌道小車為醫療設施提供了現代傳輸方式,尤其是針對管道傳輸的體積和重量方面做了改進。軌道小車系統傳輸的醫療物品有:醫療記錄、血樣和實驗樣品、藥品、X光片、手術器械、無菌物品、污物。其相對缺陷主要有:相對醫院應用要求來說,速度較低,體積不夠大,約8-10公斤的載荷與管道輸送系統相差不大,對輸液袋和早上藥房的大發放工作量來說無法解決實際問題;占用建筑面積、建筑空間相對較多,系統安裝比較適合于建設期間,系統的改裝、擴建等不靈活;需對門急診、血液等檢測樣品等建設額外的輸送渠道;因軌道、信號等受環境條件如灰塵、紙屑等影響大,系統操作和維護要求具備專業知識,整機系統的良好運行對環境清潔等要求較高。基于其速度較低、裝載體積不大的應用實際,軌道小車系統可定位為管道傳輸系統和自動導航車系統之間的過渡性產品。
(五) 自動導航運輸系統(AGV)
智能導航系統即AGV是英文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的縮寫,簡稱 AGV。這是一種以電池為動力,裝有非接觸導向裝置的無人駕駛自動化搬運系統。
AGV能夠成為一個獨立的系統,也可以集成到其它系統中,或者成為各個相對獨立的自動化生產區之間的紐帶。目前對于AGV的設計和應用已經像智能機器人一樣多種多樣了。這些 AGV系統在碼頭、倉庫、工廠、作坊、醫院以及其它工商業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AGV產品的特點:載重量大,多達500Kg或更重,滿足醫院餐飲、被服、大量藥品、垃圾等大型物流需求;采用車、箱分離的模式,運輸效率高,來回可運輸不同的載物箱,避免空置運行;載物箱不銹鋼結構,美觀、耐用、安全、便于消毒;運輸過程無人駕駛,省時省力;系統行程安全可靠,自動感應防火隔離門和電梯,道路遇堵自動避讓;運輸路徑準確無誤;可靠及準時;運輸過程實時追蹤;供應更安全、環保;24小時工作,自動充電,不受任何加班時間限制;屬于隨著GPS等信息技術普及推廣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智能化物流解決方案;可有效避免傳統物流給設備及房屋帶來的不必要損壞,可完全和現有建筑物的物品供應、物流人工流程等融為一體。
三、常見醫院物流解決方案的比較分析
綜合當前醫院的物流傳輸系統來說,比較常用的有管道傳輸系統、軌道小車系統和大型無人駕駛智能導航運輸系統集中解決方案。其中管道傳輸系統主要用于小件的快速傳遞;導航運輸系統則主要解決大體積、大重量物品的頻繁輸送;軌道小車則試圖兼容管道和智能導航系統的應用功能,在醫院物流的發展歷史上提供了一種備用的過渡性方案。
相對于常見傳輸內容來說,各種方案的適應性,見表1,各種方案的傳輸重量及尺寸等對比,見表2。
對比結論:從醫院物流傳輸解決方案的發展實際看,綜合物流傳輸所要求的數量、速度、體積和重量等參數來說,軌道小車為兼容傳輸物品重量和體積的過渡性方案,目前在國際上已屬于淘汰產品和方案;這在德國烏爾姆大學醫院(University Hospital of Ulm; Albert-Einstein-Allee 29, D-89081 Ulm, Germany)拆除軌道小車、改造成奧地利某品牌管道傳輸系統(PTS)的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比較先進、科學的醫院物流解決方案為綜合采用管道物流傳輸(PTS)和智能導航車運輸(AGV)系統,以實現系統功能互補、全范圍覆蓋醫院物流的最佳應用。
四、醫院物流安全解決方案的發展
醫院物流安全解決方案在此處的意思主要是指在保證物流功能實現的基礎上,實現系統最佳的一個性價比,為醫院物流的使用需求和發展管理提供一個先進可靠的物理平臺。
對上述物流輸送系統的應用,目前大部分醫院還停留在分別立項,階段性、獨立性建設的模式及認識上,主要執行各自功能為主,系統綜合性不強,無法充分利用醫院建筑、人力等資源、造成實際上的資源浪費、物流傳輸效率低下、后期運行維護成本相對較高等缺陷。
對以上物流系統進行有效整合或者部分系統整合后,則可大大提升醫院的物流效率,節省人力物力,并且可減少醫院的消耗,提高醫院的管理效率。
如采用管道傳輸系統和藥品分撿系統的有機結合,可將各病區的用藥需求直接從藥庫或藥房由機器照單抓藥自動傳送到病區,減少了人工取藥的成本及誤差,提高了醫護效率,甚至將藥損降低到最低程度。
采用管道傳輸系統的免卸載功能和檢驗科的機械手有機結合,直接將檢驗樣品送至檢驗設備前端,有效提高醫療效率并避免二次污染。
在醫院建設階段,同步完成管道傳輸系統和智能導航車運輸系統(AGV)的建設,則比較完美的解決了當前現代化醫院的綜合物流傳輸需求。對于小件、速度要求快的物件采用氣送管道傳輸,對于大宗藥品、器械、食品、垃圾、被服等較重或體積較大的物件,則采用自動導航輸送系統解決;一方面滿足了醫院的物流傳輸功能需求,另一方面也減少了醫院多系統建設的投資成本,同時也為醫院科學、高效管理提供了物質平臺,為日后大型智能化物聯網建設和應用提供基礎。
五、 綜合方案的成功實例
以奧地利克拉根福醫院為例說明,該院在很多方面都注重創新,包括最先進的醫療技術,以及醫療設備,設施等的交叉應用等;在醫院完成建造之前,甚至就已經成為未來醫院建設的典范。
該院綜合采用管道物流和智能導航車運輸系統來解決醫院的物流傳輸問題是一個高效、安全和高性價比的綜合方案。
據統計,從投資方面核算,該院管道物流傳輸投資約占總投資的0.3%,智能導航運輸系統投資約占總投資的3%。以5年折舊計算其盈利效益,約3年可收回成本。
相較于公眾所熟悉的電視、空調等家電產品,很多人并不了解松下在商業方面的解決方案。不過實際上,這些商業解決方案卻在我們的生活發揮著重要作用。以松下為智能交通系統(ITS)研發的超聲波設備為例,其可以通過超聲波檢測道路車輛,并通過所提供的時間、車速、車高等基礎數據,經由電腦軟件處理生成交通量、速度、占有率等交通管理、指揮所需要的數據。針對當前一些城市存在的污染狀況,松下推出了應對環境污染、降低PM2.5、并且還可以進行殺菌、除臭的新型通風系統方案。同時,面向O2O這一新型商業模式,松下在本次“2014智慧中國行”展示會上拿出了電子標牌與人臉智能識別系統,基于這些系統,用戶可以實現客流分析、門禁、考勤、安防等應用。
目前,按客戶及業務類型劃分,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系統通信營銷公司主要有交通、政府能源、醫療教育、商業客戶(包括地產在內的大商業概念)以及為松下全球合作伙伴在華投資服務的國際客戶這五塊業務組成。“2013年我們的銷售業績比2012年翻了一番。”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系統通信營銷公司行業營銷推進中心所長鄭強表示。
“智能”是當前全球范圍內的一個熱門詞匯。松下在本次“2014智慧中國行”展示會上也將展示區分為了智能交通、智能建筑、智能商業三個不同解決方案區塊。這一做法,與近幾年間松下集團戰略性轉向B2B業務不無關系。
隨著松下集團的戰略轉型,其B2B業務的整個拓展流程也出現了巨大的變化。“過去以產品為導向的營銷方式是,拿著標準化的產品去尋找合適的用戶。但如今,時代要求我們以用戶為導向,根據其需求開發出具有用戶價值的整體解決方案。在這一過程中實現差異化和競爭優勢,并橫向拓展市場。”鄭強在談到變化時深有感觸。
在這樣開發用戶所需要解決方案的過程中,鄭強認識到,同售賣產品不同,技術不再是決定成敗的唯一一個重要因素。與之相匹配的,還包括了解決方案實施的經驗以及定制化開發的能力。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松下就已經參與到了交通管理系統領域,從最初以小規模系統進行基本的信號控制、公共車輛優先控制,通過交管中心把握交通狀況,發展到擴大信號控制面、利用統計數據進行運行管理、交通信息,再到今天通過擴大信號控制區域并實施升級,利用感應器實現信息采集的智能化,并與其他部門實行聯網實現動態交通誘導。
與其他可穿戴解決方案不同,這款全新的平臺擁有多款型號或產品類別,其高度靈活的系統級設計套件采用開源軟件,支持嵌入式無線充電,并將處理器和傳感器整合到混合架構中,實現可擴展性和靈活性。可穿戴參考平臺(WaRP)讓多個垂直行業煥發設計創新活力,如運動監視器、智能眼鏡、活動追蹤器、智能手表和醫療保健/醫療應用。
飛思卡爾微控制器部全球市場營銷和業務拓展總監Rajeev Kumar表示:“可穿戴產品是物聯網最終邊緣節點傳感器之一,并為設備制造商、服務提供商和消費者帶來巨大的前景。這款全新的解決方案可大大簡化全新可穿戴產品的設計和開發。該解決方案使設計人員和原始設備制造商能夠在市場出現變化時以最快的速度將產品概念轉為產品原型。”
朱尼普研究公司(J u n i p e r Research)的報告指出,到2018年,智能可穿戴設備零售收入預計可達190億美元,而2013年僅為14億美元。該公司還指出,到2018年,智能可穿戴設備銷售量將達到1.3億,比2013年的銷售量提高了10倍。
可穿戴參考平臺(WaRP)解決了諸多可穿戴市場的頂級技術挑戰(連接性、易用性、電池壽命和小型化),加速并簡化了產品開發,使開發人員可以更專注于開發與眾不同的產品。該平臺基思卡爾i.MX 6SoloLite ARM? Cortex?-A9應用處理器,它是內核處理單元,支持Android 操作系統,并集成了生產級芯片、軟件和硬件。物料清單優化型(BOMoptimized)混合架構采用飛思卡爾Xtrinsic MMA9553交鑰匙計步器、屢獲殊榮的FXOS8700電子羅盤和ARM Cortex-M0+ Kinetis KL16微控制器。
可穿戴參考平臺(WaRP)是飛思卡爾、Kynetics和Revolution Robotics三方合作的碩果。Kynetics為平臺軟件提供專業知識,Revolution Robotics提供解決方案的硬件。這款可擴展和模塊化的平臺可滿足可穿戴市場的各種使用模式。當市場出現變化時,這款基于混合架構的平臺可使客戶滿足不同的、全新的垂直行業需求,并從硬件和軟件的角度調節并定制設計,開發出一款產品以至一整套產品組合。
開發支持
一個非盈利、基于社區的組織將為可穿戴參考平臺提供服務和支持。該解決方案的硬件和軟件均為開源型且由社區驅動。與開源資源一起使用時,無需相關開發工具或許可費。此外,可穿戴參考平臺(WaRP)將擁有其自己的.org社區,以推動市場創新。
供貨
可穿戴參考平臺套件包括一個主板、一個子卡、一個LCD顯示電池和一根微型USB數據線,預計于2014年第二季度在上開始供貨,制造商建議零售價為149美元。
――獲獎感言
蘇州海博智能系統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團性質公司,致力于提供世界領先的“云世界”網絡身份識別技術、產品以及解決方案,包括動態密碼令牌、動態密碼卡,智能卡、智能可視卡,手機安全保護狗、中芯防火墻和中芯身份認證服務器等系列產品以及銀行業、證券業、政府、企業和公共交通等行業的系列應用方案。
海博智能研發制造的系列OTP動態密碼令牌產品和認證服務器產品多年來銷往世界各地,享有很高的聲譽。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海博智能對動態密碼令牌產品進行了革命性的設計升級,先后在產品微型化、超薄化及靈活便攜等方面進行創新研發,尤其在超薄柔性液晶顯示器(厚度從380微米起)、超薄柔性電子線路組裝、超薄智能可視卡片封裝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獲取了相應的多項關鍵產權專利,產品銷往世界各地,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其中,海博智能研發設計的超薄柔軟LCD液晶顯示器,厚度僅為380微米,已經接近了業界的極限厚度,并通過了ISO的扭曲測試,防摔、防彎折。目前,此產品已被成功應用于下一代智能銀行卡、醫療儀器、個人消費數碼產品、電腦零配件,以及高端玩具中。在不遠的將來,隨著物聯網以及云計算的普及,應用范圍還可涉及到家用電器、家用汽車以及高端服飾等領域。
在智能卡生產領域,由海博智能研發和生產的多功能安全信息卡,采用了具有世界領先技術的高清晰度點陣顯示器和觸摸鍵盤。本品不但支持完整的英文大、小寫,還能支持中文漢字的顯示,最多可同時顯示4個中文漢字,成為了全球范圍內唯一一個商用化的產品方案。此外,本品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兼容NFC標準的電子顯示卡片型產品。卡片可以與NFC終端進行數據的自由交互。卡片的個性化過程可以選擇接觸式或者海博自主知識產權的非接觸式。多功能安全信息卡一經投放市場,得到了海內外客戶的一致青睞,成為了公司卡片令牌系列的主導產品。憑借此款兼容NFC標準的卡片,海博智能研發團隊推出了智能手機“保護狗”。本品是將智能手機與兼容NFC標準的智能卡――“保護狗”有效結合。用戶可將“保護狗”放入錢包、手袋、行李等防盜防丟,用手機來防止這些物品的丟失,還可以將“保護狗”放在孩童身上,在外玩耍時,可以隨時通過手機提醒家長勿讓孩子遠離身邊,謹防孩童走失。智能手機“保護狗”可以適用于iPhone4S、第三代iPad等支持藍牙4.0的手機。保護的距離可以按照高、中、低三檔,分別設置為13米、8米和3米。
上海澤信軟件有限公司已成功推出全新的以電子病歷系統為核心的全面的醫療服務機構信息系統軟件解決方案。公司卓越的服務理念保障軟件產品在醫療機構中成功實施,確保醫療用戶信息系統可持續發展。
公司于2010年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2011年被認定為軟件企業,2012年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2010年通過微軟金牌合作伙伴認證,目前具有數據庫平臺和門戶網站開發的金牌能力、數據集成的銀牌能力,是微軟執行新的金牌合作伙伴認證以來首批獲得通過的金牌合作伙伴。同時也是微軟醫療解決方案部的核心合作伙伴,是國內第一家為Amalga UIS提供應用產品的合作伙伴。公司于2011年被授予2011年度微軟醫療行業最佳合作伙伴。2012年成為Intel醫療行業合作伙伴。
公司產品研發秉承“開放”、“合作”、“創新”的理念,運用面向對象和服務的技術為醫療用戶提供可擴展、輕量級應用,產品直接內置集成交換服務,降低醫療用戶升級和更換系統的風險,確保醫療用戶系統可持續優化。作為公司產品研發的重點之一,公司將為現有的醫療用戶在不改變現有信息架構基礎的前提情況下,提供提升其信息潛力的醫療軟件解決方案。
在過去3年里,澤信軟件承擔了國內5家三甲醫院的Amalga UIS醫院集成平臺的實施,并都已交付用戶使用;2011年向市場推出醫院感染監測管理系統(Zesing NIM),在2年的時間里,Zesing NIM已經擁有近50家客戶,全國前100強醫院中超過10%的醫院選擇了Zesing NIM;2012年下半年,公司新一代的以CPOE為核心的電子病歷系統(Zesing EMR)問世,憑借著對新時代醫院建設需求的理解以及全新的服務理念,這種新型的臨床應用信息系統建設模式迅速獲得了市場的認可,產品推出1年時間內已在4家三甲醫院實施并交付使用;澤信醫療智能解決方案(Zesing HBI)和科研隨訪管理系統已在醫院獲得成功實施,已經獲得了用戶的認可。
深耕智能計算領域
自成立以來,金雅拓公司獲得了快速發展,2012年營業收入達22億歐元(折合176.7億元人民幣),在全球擁有10000多名員工,在43個國家設立了83個辦事處和13個研發中心。漢斯曼表示,金雅拓深耕快速革新的數字安全領域,致力于滿足人們對個人移動服務、支付安全、云認證訪問服務、身份與隱私保護、高效的電子醫療保健和電子政務、便捷票務、可靠的機器對機器(M2M)應用等方面不斷增長的需求。
目前,金雅拓產品已經在各個領域得到應用。在智能交通領域,不論是公車還是私家車,都可以通過安裝智能傳感設備,將車輛改裝成“M2M汽車”,這種汽車可以進行網絡連接,把車輛行駛情況、使用情況傳輸到相應智能終端上,實現車輛維護提醒、遇險自動報警、制定最佳出行計劃等多種功能。在智慧醫療領域,經過M2M技術改裝過的智能病床可以自動記錄病人的各項體征,一旦數據出現異常,該智能病床可以馬上將信息傳遞給醫護人員,極大減少醫護人員的工作量。此外,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可以通過傳感設備監測身體狀況,避免發病時四周無人,錯過醫療的最佳時機。
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
在甲骨文全球大會舉行期間,金雅拓展示了其最新款的EHS5模塊,該模塊采用甲骨文Java ME Embedded 3.2版,基于Java的應用環境可以讓廣大Java開發者能夠利用他們現有的資源,從而簡化M2M解決方案的設計和整合過程。此外,EHS5模塊還支持精簡的系統架構,在該模塊上直接運行軟件,能夠大幅簡化整合和部署工作,節省了額外添加處理器和內存芯片的費用。
4G+移動互聯網
在2015MWC中,大唐電信集團將全面展示“4G+移動互聯網”的精彩互聯生活,以及實現這一愿景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多元化解決方案 打造全感知精品網絡
相比網絡基礎覆蓋這一個“前期”工程來說,國內4G網絡已經到了亟待進行補熱補盲、覆蓋優化、容量提升的關鍵階段。大唐電信集團將展示從4G到5G的最新技術,全面支持運營商輕松部署全感知精品網絡。
在大唐電信集團看來,全感知網絡表現在用戶體驗上首先要達到室內、室外的“零距離、零差異”,即用戶身處任何場景都能享受到高速、穩定的網絡服務,實現超帶寬、零等待的數據連接。大唐電信集團將展出全系列室內深度覆蓋解決方案,包括旨在解決增強局部熱點覆蓋厚度的一體化微基站(含Relay)CuteSite解決方案、實現室內深度覆蓋同時更兼顧美觀與環境協調的新一代微基站PadSite解決方案、滿足高AURP值的大面積高容量室分覆蓋場景的分布式皮站PinSite解決方案,以及滿足中小面積室內覆蓋場景的一體化皮站NeoSite解決方案。
更高的頻譜利用效率,更低的部署成本已經成為運營商的技術首選。面對上述趨勢,大唐電信集團將展出創新的融合組網方案,包括支持全場景、多模合一、形態豐富的硬件產品,以及載波聚合、負載均衡、終端雙鏈接等,能夠極致發揮雙網能力、實現深度融合的技術手段。
創新網絡服務模式 維護價值生態網
大唐電信集團在2015MWC上推出了面向用戶體驗的“優服務”集中管理解決方案。該方案集結構合理容量平衡、重大活動無縫保障、技術領先效能提升于一體;基于大唐電信集團多年來在網絡規劃優化、專項提升領域的成熟案例,進一步將流程標準化、集中化、經驗化;同時借助信息化平臺的輔助支撐,大唐電信集團還能夠幫助運營商迅速提升網絡優化效能。
除此之外,針對即將規模商用的VoLTE,大唐電信集團也提前制定了專業的端到端優化方案。通過精確規劃、海量分析、自動優化、端到端優化,保證全時段的VoLTE高清語音體驗。
目前,運營商積極尋求戰略轉型,將流量經營作為戰略重心,從以業務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轉變。對此,大唐電信集團打造了以“智能管道”為核心的流量經營體系架構,貫穿市場分析、策略支撐以及用戶認知三大領域,在用戶特征的基礎上,形成網絡側以及市場側的流量經營支撐策略,為運營商4G市場營銷和網絡流量控制策略提供分析依據。
面向未來積極布局 力爭搶占行業先機
面向未來網絡演進,大唐早在2013年底就了《5G白皮書》。當前,產業鏈的5G預研如火如荼,大唐在白皮書中提到的“演進、融合、創新”的技術路線,已得到業界的廣泛認可。在此次展會中,大唐還將展出在大規模天線、新型多址介入、超密集組網、高頻段通信、低時延、高可靠、靈活頻譜共享等5G重點關鍵技術上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分享5G系統框架和關鍵技術研究的最新進展,并展出業界首個支持128數字通道大規模天線系統的5G綜合驗證平臺。
同時,大唐電信集團積極布局和拓展智能交通和車聯網領域,目前已能夠為智能交通系統提供從感知層到應用層的完整的產品系列及解決方案。在2015MWC上,大唐電信集團將展示全球首臺LTE-V車聯網設備,該設備可支持車聯網V2X自組織通信,能夠針對V2X車聯網等ITS新興技術方向和不同應用需求推出解決方案。
芯-端-云
近年來,大唐電信集團建立了面向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興產業的業務體系,圍繞“芯-端-云”進行產業布局,同步搭建產業協同和融合管道,以及面向市場以客戶為核心的運營模式,為政府、行業、企業和消費者提供優質、安全、高效的整體解決方案和服務,積極推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傳統制造業和服務業的融合創新,構建新的價值與新的發展生態。
發力集成電路設計 打造智能安全雙芯旗艦
在集成電路設計領域,大唐旗下聯芯科技、大唐微電子兩家核心企業,將集中展示智能終端和信息安全兩大領域的最新產品及解決方案。
在智能終端芯片方面,聯芯科技所采用28nm工藝的智能手機芯片平臺LC1860創造性地采用業界領先的軟件無線電技術SDR,其Modem技術的領先性和創新性在全球首屈一指,搭載該款芯片的智能手機小米2A已經成功出貨千萬臺。展會上,搭載聯芯科技芯片的LTE數據終端、LTE智能手機、四核手機、平板等智能終端產品紛紛亮相。
在信息安全領域,大唐微電子除在身份識別領域擁有眾多核心技術優勢以外,還在智能安全以及生物識別技術領域展開布局。其中,可穿戴移動支付產品、面向物聯網以及生物識別等綜合解決方案均采用自主開發的芯片產品,成為本次展會的亮點之一。
細分行業終端需求 提供多種客戶體驗
在終端設計領域,大唐電信集團顯現出了其為細分行業提供解決方案及服務的綜合實力。根據各領域市場以及不同客戶的需求,分別推出了通用數據終端、行業終端以及個人終端等產品。產品覆蓋4G隨身WiFi、無線路由器、三防智能手機、對講手機以及定位平臺。
擁抱“互聯網+”時代 發展“一體兩翼”孵化平臺
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大唐電信集團積極響應國家“互聯網+”的重要戰略,依托“芯-端-云”產業鏈優勢,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本次展會中,大唐電信集團首次推出面向“互聯網+”創業項目的資源型移動互聯網孵化平臺――369Cloud。平臺由大唐電信集團移動互聯云平臺、大唐創投基金和大唐孵化基地三大服務平臺組成,構成了以技術孵化為核心、以投融資服務、實體園區服務為配套的“一體兩翼”孵化模式。近年來,通過大唐電信集團移動互聯云平臺已成功孵化了諸多項目,如“互聯網+教育”――個性化自主學習平臺、教育技術服務平臺;“互聯網+健康醫療”――媽咪100分,“互聯網+保險”――安途,“互聯網+文娛”――FansPhone項目,以及剛剛落戶的“互聯網+社區”項目社區1號綜合服務平臺等。
隨著“互聯網+”在眾多行業內實踐的深化,醫療服務中信息化手段的應用也在不斷加深,而市場和用戶對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需求也在不停演變。針對中國醫療市場的調查顯示,2015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增長率為44.7%,56.1%的用戶認為移動醫療有助于搭建在線醫患交流平臺,目前用戶在醫療行業的需求也擴散到康復管理、在線醫患交流、預約掛號等應用范圍。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針對“互聯網+”下行業格局的變化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未來的醫療生態是手藝與人工智能的‘競爭’,在線上運用‘互聯網+’形成O2O閉環,智能化越來越高,越來越準確。當它準確到一定水平時,目前的醫院運行模式一定受到影響,醫生的就業模式也會隨之發生很大的變化。”由此可見,用戶對大數據、云計算、移動終端和可穿戴領域內端到端創新解決方案的需求與日俱增。個性化服務、協作型醫療、遠程醫療、網絡化保健正從傳統醫療機構中破繭而出,走向常態化。
從全球范圍來看,醫療服務正在向移動醫療、互聯網服務模式和個性化醫療悄然轉型。談及這一發展趨勢,英特爾澳大利亞/新西蘭健康與生命科學總監George Margelis指出,“未來醫療的趨勢是個體化差異,包括診斷、治療方案在內的治療決策都需要針對個體進行分別對待;醫療服務也應該隨時隨地持續進行,優化流程,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同時,整個治療過程中專家的協同是保證效率和速度的根本。”為實現這一愿景,技術創新不可或缺。George Margelis表示,“從前端應用來看,基于英特爾架構的PC、平板和可穿戴設備為移動醫療的發展提供了支持;在后端數據中心平臺的構建上,數據分析有效地提高了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使得醫療服務更加精準化、個性化。英特爾期待幫助用戶突破傳統醫療模式中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加速智慧醫療轉型。”
作為技術創新和倡導者,英特爾長期支持中國醫療信息化發展,協助醫療機構提高服務質量。英特爾中國區行業合作與解決方案部總經理柯道遠表示:“中國的醫療信息化生態系統正在逐步完善,我們看到了在‘互聯網+’戰略指導下的廣闊市場機遇,以及運用大數據技術推進協同醫療服務模式轉變所面臨的挑戰。這需要產業各方深入了解客戶需求,構建重構醫療服務的途徑。在此過程中,英特爾緊密攜手本土合作伙伴,在提供先進技術支持的同時搭造協作和交流的平臺,推動解決方案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