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對大學化學的認識范文

    對大學化學的認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對大學化學的認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對大學化學的認識

    第1篇:對大學化學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 花椒籽仁油;高脂血癥;脂質代謝;血液黏度;氧自由基

    Preventive and therapeutical effect of the kernel of zanthoxylum seed oil on experimental hyperlipidemia in rats

    【Abstrac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kernel of zanthoxylum seed oil (KZSO) on experimental hyperlipidemia in rats and to probe into the mechanism of preventive and therapeutical effect of KZSO. METHODS: Thirty healthy SD ra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3 groups, including control group, hyperlipidemia model group and KZSO group. Control group was fed ordinary forage; model group was fed highlipid forage; KZSO group was administrated intragastrically KZSO besides highlipid forage. Blood samples were obtained by cutting necks after 10week feeding. The levels of blood lipids and the hemorheological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catalase (CAT), the content of malondialdehyde (MDA) and the restraining ability to hydroxyl free radical (RAHFR) in the liver tissues were measu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 high blood viscosity,and low blood viscosity of the KZSO group were decreased (P

    【Keywords】 kernel of zanthoxylum seeds oil; hyperlipidemia; lipid metabolism; blood viscosity; oxygen free radical

    【摘要】 目的: 研究花椒籽仁油對實驗性高脂血癥大鼠脂質代謝的影響,探討其對高脂血癥的防治作用機制. 方法:30只健康SD大鼠隨機分為3組:對照組、高脂模型組及花椒油組,對照組普通飼料喂養,其余兩組均高脂飼料喂養,花椒油組同時給予花椒籽仁油灌胃,10 wk后斷頸取血,進行血脂、流變學檢測,取肝組織測定SOD, CAT活性、MDA含量及抑制羥自由基能力. 結果:與模型組相比,花椒油組的CHOL,TG,HBV,LBV降低(P

    【關鍵詞】 花椒籽仁油;高脂血癥;脂質代謝;血液黏度;氧自由基

    0引言

    動脈粥樣硬化(arteriosclerosis, AS)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高脂血癥是其重要致病因素,尤其是高膽固醇血癥,與冠心病有著直接關系.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及人口老齡化的趨勢,這些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 因此,研究開發新型的功能性食品及藥品,對防治冠心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花椒籽仁油(kernel of zanthoxylum seeds oil, KZSO)是一類木本植物油,馬傳國等[1]對花椒籽皮油和仁油化學成分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花椒籽皮油中的酸值和過氧化值較高,容易劣變,而仁油則比較穩定,含不飽和脂肪酸高,主要是n3多不飽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PUFA). n3PUFA可以通過降低血脂來實現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2-3],花椒仁油對小鼠高脂血癥有治療作用[4]. 本實驗我們進一步研究KZSO對實驗性高脂血癥大鼠脂質代謝的影響,探討其對高脂血癥的防治作用及機制.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健康SD大鼠30只,清潔級,雌雄各半,體質量150~200 g,由第四軍醫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書:SCXK(軍)2002006]. 應用高脂飼料(配方[5]:2%膽固醇、0.3%去氧膽酸鈉、7.5%豬油、5%蛋黃粉、85.2%基礎飼料)喂養SD大鼠建立高脂血癥模型. 選用SD大鼠30只,雌雄各半,適應性喂養1 wk后,隨機分為3組:正常對照組(下稱對照組)、高脂血癥模型組(下稱模型組)、花椒油組,每組10只. 對照組普通飼料喂養,其余兩組高脂飼料喂養,均自由攝食、飲水. 對照組及模型組另給予等容積蒸餾水灌胃2.5 mL/(kg?d),花椒油組另給花椒籽仁油(韓城市花椒油脂藥料有限責任公司生產) 2.5 mL/(kg?d)灌胃(相當于成人用量的10倍),并隨體質量增長及時調整劑量. 實驗周期共10 wk.

    1.2方法

    1.2.1血脂檢測實驗10 wk后禁食不禁水12 h后斷頸取血,分離血清. 膽固醇(cholesterol, CHOL)及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采用終點法測定,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采用一步法測定. 日立7080型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盒由北京利德生化技術有限公司生產.

    1.2.2血液流變學檢測上述取血方法,以濃度為3.1×10 U/L肝素抗凝后測定其血液流變學指標. 全血高切黏度(high blood viscosity, HBV)、全血低切黏度(low blood viscosity, LBV)使用Low shear30流變儀(瑞士Contraves公司研制生產),測量杯選擇MSLS 11,恒溫25℃,剪切率分別為γ=128.5 s-1和γ=0.945 s-1測量;血細胞壓積(hematocrit, HCT)采用3FⅡ型微量高速離心機測定.

    1.2.3肝組織SOD,CAT活性、MDA含量及抑制?OH能力檢測斷頸處死大鼠后立即取肝組織,在冰生理鹽水中漂洗,濾紙吸干,用冷生理鹽水采用FM200實驗室型分散乳化機(上海弗魯克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制備100 g/L肝勻漿,用TDL5低速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離心15 min,留上清液. 取10 g/L肝勻漿上清液,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測定試劑盒、過氧化氫酶(catalase, CAT)測定試劑盒、羥自由基(hydroxyl free radical,?OH)測定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DG5031型酶聯檢測儀(南京華東電子集團公司)、721型分光光度計(上海第三分析儀器廠) 檢測,計算肝組織SOD,CAT及抑制?OH能力;用硫代巴比妥鈉(TBA)熒光比色法測定肝組織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考馬斯亮藍測定蛋白含量[6].

    統計學處理:數據以x±s表示,使用SPSS 11.5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組間比較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較進行, 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花椒籽仁油對高脂大鼠血清CHOL,TG及HDLC的影響模型組血清CHOL較對照組升高(P

    表1花椒籽仁油對高脂血癥大鼠血脂的影響(略)

    2.2花椒籽仁油對高脂大鼠血液流變學參數的影響模型組HBV及LBV均較對照組升高(P

    表2花椒籽仁油對高脂大鼠血液流變學參數的影響(略)

    2.3花椒籽仁油對高脂大鼠SOD,CAT,MDA及抑制?OH能力的影響模型組MDA含量及抑制?OH能力均較對照組顯著升高(P0.05). 與模型組相比,花椒油組可升高SOD,CAT及抑制?OH能力(P

    3討論

    動物喂飼飽和脂肪酸飼料形成的高膽固醇血癥為內源性膽固醇血癥,而喂飼膽固醇飼料形成的則為外源性膽固醇血癥[7]. 本實驗我們所采用的高脂飼料配方中含有的7.5%豬油主要含飽和脂肪酸,膽固醇含量一般為850 mg/kg,另有2%膽固醇直接加入配方,故認為造成的高膽固醇血癥為內源性和外源性混合,以內源性為主. 另外,由于血清TG與膳食中單糖和脂肪關系較大,受膽固醇影響較少[8]. 故本實驗喂飼高脂飼料后,只致血清膽固醇水平升高,而血清三酰甘油并沒升高.

    表3花椒籽仁油對高脂大鼠SOD,CAT,MDA及抑制?OH能力的影響(略)

    血脂代謝異常可引起血液流變學改變和自由基代謝紊亂. 高血脂作用可使全血黏度增加,紅細胞變形能力下降,從而導致機體缺血缺氧及代謝紊亂. 同時,當血脂升高時,過多脂質沉積于血管內皮,使內皮產生的抗氧化酶含量下降,機體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 其結果必然是產生過多的O2?-,H2O2,?OH等自由基,能直接氧化細胞膜蛋白、膜脂質等,損傷血管內皮,產生大量脂質過氧化產物MDA,修飾低密度脂蛋白(LDL),形成的MDALDL復合物. 該復合物被單核細胞吞噬后,使細胞內膽固醇代謝障礙、膽固醇堆積,形成泡沫細胞,滯留在血管壁內,促進AS的形成[9]. 同時,氧自由基亦可使紅細胞膜上的脂質發生過氧化反應,膜中層的骨架蛋白交聯和氧化,膜的流動性和黏彈性下降,紅細胞變形能力降低,全血黏度增高;自由基還可使膜酶異常,膜表面負電荷減少,導致紅細胞聚集性增加,全血黏度增高,從而導致動脈血栓形成[10].

    因此,調節血脂、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降低血黏度是預防和治療AS的重要途徑. 對KZSO進行成分分析表明[1],KZSO中不飽和酸含量高達90%以上,主要是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其中人體必需的亞油酸和亞麻酸含量在70%以上. 最近,有研究者從花椒籽仁油中提取高純度α亞麻酸(alphalinolenic acid, ALA)技術獲重大突破,經檢測認定含量達98%. ALA屬于n3PUFA,在體內可轉變為廿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廿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發揮作用. 人們在研究PUFA的作用時發現[11],DHA主要是降低血漿中總的膽固醇含量,而EPA則主要是降低三酰甘油. 當膳食中PUFA缺乏或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時,飽和脂肪酸可刺激膽汁分泌,促進飲食中膽固醇吸收,導致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過高;當膳食中PUFA充裕時,PUFA與肝細胞分泌的載脂蛋白結合成為HDL,HDL作為膽固醇的受體與膽固醇進行結合形成HDLC,而后通過血液循環送入肝細胞中,形成膽酸從腸道排出,從而降低血脂. PUFA并可降低纖維蛋白原含量,降低血液黏滯度,改善血液流變性,防止血小板凝集和血栓形成. 此外,PUFA可降低LDL對氧化作用的敏感性,減少MDALDL復合物的形成,起到抗氧化作用,防止動脈壁的損傷.

    本實驗結果顯示,花椒籽仁油能夠降低模型大鼠血脂及血液黏度,使其肝組織均漿的SOD,CAT活性及抑制?OH能力增高,脂質過氧化產物MDA含量下降. 這說明花椒籽仁油可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變性,增強體內抗氧化酶活性,調節體內自由基代謝,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

    參考文獻

    [1] 馬傳國,畢艷蘭,林敏剛,等. 花椒籽皮油和仁油化學成分分析[J]. 鄭州工程學院學報,2002,23(1):39-42.

    [2] Kinsella JE. Effects of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on factors related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Am J Cardiol, 1987, 60(12): 23-32.

    [3] Scislowski V, Bauchart D, Gruffat D, et al. Effect of dietary n6 and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on peroxidizability of lipoproteins in steers[J]. Lipids, 2005,40(12):1245-1246.

    [4] 衡亮,李晨,賈敏, 等. 花椒仁油對實驗性高脂血癥小鼠的治療作用[J].解放軍醫學雜志,2005,11(30):1012-1013.

    [5] 陳志強,丁奇峰,尹智煒, 等.脂可平對實驗性早期動脈粥樣硬化大鼠主動脈ICAM1表達的影響[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06,18:394-397.

    [6] 王多寧,趙雁武,田芙蓉. 考馬斯亮藍微盤比色法測定蛋白質含量[J]. 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1, 22(6):528-529.

    [7] 徐叔云.藥理實驗方法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82: 780-781.

    [8] 張春飛.茶多糖對高脂血癥大鼠調節血脂作用觀察及機制探討[D].浙江:浙江大學醫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2003.

    [9] Aviram M. Review of human studies on oxidative damage and antioxidant protection related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s[J]. Free Radic Res,2000,33:85-91.

    第2篇:對大學化學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儒家經典文化 ;大學生 ;健全人格 ;啟示

    人力資源學者指出:隨著社會的發展,人與人在智力、體力方面的差距將越來越小,人們之間的差距將更多體現在品性方面。而良好品性的塑成則有賴于人格教育。[1]人格教育是實現人全面發展的重要方面。然而長期以來,我們學校和家庭教育只是一味地重視知識、專業技能的傳授,忽視了人格教育,結果導致了當代大學生人格出現了諸多問題。而中華經典文化尤其是儒家經典文化是中華民族自強奮進的精神支柱,是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對于提高大學生精神境界、塑造健全人格具有潛移默化、不可代替的作用。

    筆者在中華經典文化的教學實踐中,讓學生熟讀儒家經典,參與學習講解《論語》、《孟子》等,并讓學生寫作學習心得。很多學生寫到:沒讀儒家經典之前,是沒有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的,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也是無法明白與理解的。讀了之后如沐春風、豁然開朗,讓我懂得了許多為人處世之道,重新明白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從實踐效果看,學生學了儒家經典之后有了某種“頓悟”的感受以及伴隨而來的言行舉止等生活習慣的改變,這種行為的改變是建立在理性自覺的基礎上,因而,儒家經典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人格養成具有積極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當代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90后的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的溺愛造成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喜歡張揚個性,缺少容忍、謙讓、合作的品質,很難融入集體生活。同時易沖動、自制力差,常常因為學習生活中的一些不涉及原則的小事發生爭執、沖突、矛盾,為了維護彼此的自尊和面子,誰也不愿意讓步、妥協,最終使矛盾層層升級,演變成大的沖突和矛盾。在人際交往上,他們或過度地心理提防使得不愿與人交往,或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不愿與人交往,或過于自負不屑與人交往或者是自卑不會與人交往。

    儒家經典文化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并提出了具體可行的相處原則,具體有以下兩個方面的指導。

    第一,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設身處地的相處原則。在儒家看來,人是社會群體中的人,人只有在群體中才能得以生存和發展,孔子因而提出他的“忠恕”思想,那么何謂“忠恕”呢?“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自己想成功,也讓別人成功;自己想通達,也讓別人通達;自己想追求幸福也讓別人幸福,即強調應如何對待別人,這是人與人之間交往正面、積極的基本準則;反面的,或者說從消極的方面是什么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靈公》),就是你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你也不要強加給別人,強調應推己及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確定不應該如何對待別人。例如:你自己不想別人對你橫眉冷眼,首先你就不要對別人橫眉冷眼,你自己不想在午休時被宿舍同學的音樂聲吵醒,那你首先在別人午休時,自己聽音樂就應戴上耳塞。所以這是一種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推己及人的心理能力,這是由內向外的道德情操和高尚行為。由此可見,儒家這種與人相處的原則強調的是一個人的言行均應以他人或群體為出發點和歸宿,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這為當代大學生提供了做人的標準和方法——即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別人。當代大學生應以此作為相處原則,才能團結不同的人,容納不同意見,意見發生分歧時,才能求“和而不同”,建立其樂融融的人際關系。

    其次,自省的原則。

    當代大學生在與別人發生矛盾、沖突時,總是喜歡埋怨別人,覺得都是對方的錯,很少去反省自己,導致關系緊張,友誼也越來越淡薄甚至破裂。對此,筆者在教學中,讓學生借鑒儒家經典文化,學會不斷反省自己。儒家特別強調人的自我反省能力。孔子的箴言是:獨善其身,或完善你自己。他說:“如果一個人不知道經常反躬自省‘我在做什么’,那么就不知曉如何與人打交道。”孔子的學生曾參在《論語》中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孟子也強調要“反求諸己”,孟子說:“假定有個人對我非常粗暴蠻橫,我絕不跟他吵架,一定先自我反省:第一,我是不是不仁,做了不好的事呢?不是。我是不是沒有禮貌,對別人不夠客氣呢?也不是。最后一個,事不過三啊,我是不是沒有盡心竭力,做事情不夠盡責呢?儒家這種自省的原則要求當代大學生在與人發生爭執、矛盾時,應首先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從而加以改善同學、朋友之間的關系。

    簡而言之,儒家非常重視人際關系的和諧,主張人與人要和睦相處。在校大學生要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如何與人合作。只有在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中,個人的才華、智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二、培養大學生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人生價值觀

    筆者認為,要塑造大學生剛健有為的人格,必須要讓他們具有堅定的意志和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

    孔子在《論語·子罕》中提出:“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這里的“志”可以理解為人生的理想和抱負,這句話對當下的借鑒意義在于一個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必須要有堅定的意志。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下》中也要求大丈夫必須具備“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堅定氣節,他在《孟子·告子下》中還指出要成就大事業者必須“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這就啟發我們當代的大學生在在實現理想抱負的過程中,必須要戰勝各種威脅誘惑,勇敢面對各種考驗;在遇到挫折、困境時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義無反顧地向自己的目標前進。同時,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儒家還強調必須有“知其不可而為之”(《論語·憲問》)的頑強精神。這種精神發展到荀子,就是“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強調應該知天命盡人事,不要怨天尤人,要主動積極進取。這樣一種精神、這樣一種思想發展到《易傳》,就形成了一句一直激勵著我們中國人的一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當今,很多大學生整天沉溺于網絡游戲,渾渾噩噩地過日子,沒有追求的動力,不懂得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何在,只想趁著年輕去玩樂,缺少進取心和上進心,一旦遇到一點困難和挫折,就毅然放棄自己的理想和抱負。面對此現狀,筆者在《中華經典文化》教學中,把儒家這種思想和精神浸潤在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規范中,培養他們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人生價值觀,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面對困難、面對挫折時,永不言棄,勇往直前,從而塑造他們的健全人格。

    三、形成淡泊名利的人格

    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個人價值、世俗利益已成為多數中國人的精神坐標,中國人在精神上各自為陣,普遍喪失了高于個人利益的價值追求。”[2]當代一些大學生在價值觀上也出現了重功利、重金錢、講實惠、講條件、對物質利益過分追求的傾向,出現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價值傾向,如有些學生過分追求名牌、時髦、衣著的華麗,完全不顧及個人的經濟能力,一味攀比,甚至用一些不正當的手段獲取金錢,為了得到自己的利益,也不惜損害國家、集體、同學朋友的利益,也不顧及彼此同學朋友之間的個人情義。

    為了匡正當代大學生以利制義的義利觀,筆者在教學中,以儒家的重義輕利思想來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義利觀和財富觀,儒家的義利觀要求人們“見利思義”、“舍生取義”。孔子就主張“見利思義”,他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論語·里仁》)強調以正當手段獲取金錢。“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貧而無諂,富而無驕。”(《論語·學而》)孟子進一步明確了義利觀的人格價值取向,他主張“舍生取義”,孟子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這里孟子特別強調的是人們在關鍵時刻、在對義、利兩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立場堅定性。由此可見,孔子的“見利思義”等人生格言,以及孟子的“舍生取義”的人生主張,都有助于凈化大學生的精神境界,樹立正確的義利觀和財富觀,有利于提升他們淡泊名利的人格。

    四、培養孝悌意識

    孔子非常重視孝悌,認為孝悌乃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因為父母為養育子女花費了一生的心血,當父母年老時,子女理所應當地照顧父母,竭盡全力地贍養父母,這是孝敬父母最起碼的要求。

    從內心敬重父母:

    孔子對孝的理解是十分深刻的。他強調的是孝的本質和態度。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現在很多人以為能養活父母就算是孝了,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孝道不是像養只狗或養匹馬那么簡單,認為給它點吃的喝的就可以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我們和其他的動物還有什么區別呢?孝道不是像如今很多人認為的那樣,以為一個月給父母多少錢,買了多少禮品就算盡到孝道。真的孝敬父母,并不只是從物質上養活父母,更重要的是要發自內心的敬重父母。

    在態度上,要和顏悅色:

    子夏問孝。孔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色難”就是“態度不好”[3],比如父母要我們給他們盛碗飯,有的人嘴巴一撅,滿臉的不耐煩,雖然事情是做了,可是父母看到你不愿意的表情,這頓飯也沒心思繼續吃了,現在我們很多人都認為父母親的事情我們給做了,用好吃好喝的養著他們,這就是孝道,其實不是,因為我們在“服其勞”時“色難”了。所以真正的孝順,是表里如一的,不但要從心里孝敬父母,而且在孝順時,態度要好,要和顏悅色。

    愛一切人:

    孔子這種孝的情感發展到了孟子這里,孟子將它推而廣之、擴而大之,就成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人家的長輩;自家的兒女,推廣開也去人家的兒女。”也就是說要像尊重我自己家的老人一樣尊重別人家的老人,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別人家的孩子。

    當代大學生,作為90后的一代,大多是獨生子女,在父母的呵護與溺愛中長大,在重知識、專業技能忽視人格教育中長大,他們只知道從父母那里索取,從不知付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成了他們的代名詞。孝敬父母對他們來說,是模糊的,更不要談如何孝敬父母了。所以學習儒家經典,不僅可以使他們知道孝悌行為,更能培養他們的孝悌自覺意識,健全人格。

    參考文獻

    [1] 高立梅、黃浩《對當代大學生的人格養成教育》,現代企業文化理論版,2008年第17期

    第3篇:對大學化學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大學化學教育;綠色化學;改革

    0引言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綠色、環保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也逐漸成為了世界發展的主題,也是化學教育在新時期改革發展的過程中所要重視的問題。在高等教育的不斷改革下,我國大學的化學教育對綠色化學教育越來越注重,綠色化學教育理念的引入和運用促進了大學化學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的解決,也有利于我國高等院校化學教育事業的發展。

    1綠色化學的相關概念

    隨著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我們生存的環境受到的污染越來越嚴重,環境問題愈發嚴峻,環境保護問題也成為了世界性的問題。任何行業、組織以及個人在追求經濟利益、獲得發展的同時,也要對環境保護問題加以重視。而對于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以及自然環境保護方面,化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995年3月,美國總統克林頓宣布對“綠色化學挑戰獎計劃”進行設立,同年10月,美國國家環保局也對“總統綠色化學挑戰獎”進行了設立,從此,“綠色化學”這一名稱廣泛傳播開來。綠色化學的含義是在設計的過程中盡可能的保證對環境最小的負作用或者對環境沒有負作用,而且保證在實踐時,技術上和經濟上都可行的化學品和化學過程。綠色化學的理念對多種化學領域都有所涵蓋,在今天,我們也越來越多的對其加以利用進行污染的防治。

    2大學化學教育過程中開展綠色化學教育的必要性

    2.1在大學化學教育過程中開展綠色化學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內在需求

    有效落實素質教育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重點,大學化學教育既要注重素質教育的實施,將素質教育作為大學化學教育的導向,也要注重綠色化學理念的傳播,對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進行培養,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具有創新精神。綠色化學教育的開展在大學化學教育的改革下,使大學化學教育的改革有了更廣闊的空間,使大學化學教育和時代改革的發展有了更緊密的聯系。因此,在大學化學教育中開展綠色化學教育,為落實素質教育提供了有效的途徑,促進大學化學教育在新時期的發展。

    2.2在大學化學教育中引入并運用綠色化學教育理念,是新時期開展大學化學教育改革工作的基本指導理念

    當今世界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注重綠色和環保,這也是我國大學教育包括大學化學教育發展的過程中所需要面對的基本課題。大學化學和初中和高中的化學有很大的不同,在教學內容方面,大學化學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專業性更加鮮明,而且具有表現廣泛性的特征,這些都導致大學化學在教學的過程中的復雜性比較強,因此,需要引入綠色化學教育理念,并進行合理的運用,使得大學化學教育的科學性和完備性得到提升。在大學化學學科實驗教學具體開展的過程之中,要對綠色化學的基本理念進行積極的倡導并踐行,不斷提升我國大學化學教育事業改革工作的開展水平,為大學化學教育改革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的條件。還要對節能環保材料的研究和應用進行密切的關注,并且在研究和解決能源短缺問題上也加強關注,并且了解開展綠色化學教育對我國大學化學教育事業開展的影響,使我國大學化學事業的發展得到提升。

    3綠色化學理念下大學化學教育的改革措施

    3.1在大學化學教育中堅定綠色化學思想的指導地位

    在大學化學教育階段,要以綠色化學教育為基礎,大學教師要堅持在綠色化學教育思想的指導下開展大學化學教育。在進行教學時,要將綠色化學教育和素質教育理念相結合,使得大學化學教育在綠色化學教育下得到更深化的改革。比如,教師在實驗室對無機有毒氣體進行制備并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和當前的環境熱點問題相結合,對無機有毒氣體的理化性質進行重點的講解,使學生能夠對無機有毒氣體對環境的影響有明確的認識,從而在對無機有毒氣體物質進行制備的過程中,可以對環保加以注重,并進行優化控制。

    3.2對大學化學教學體系進行調整和改善

    在大學化學教育中引入綠色化學教育理念是一種創新性的變革,也是時展的需要。在綠色化學教育理念下的大學化學教育的改革,重點就是對大學化學教學體系中的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和改善。具體來說,就是在大學化學課程的教材中滲透綠色化學教育理念,這是對傳統的教育理念的刷新,也是傳統的教學內容和理念的革新。同時,在教材中也可以對與綠色化學有關的章節進行增加,讓學生對綠色化學進行學習,并真正的了解綠色化學,實現大學綠色化學理念的普及。

    3.3培養師生綠色化學意識,營造良好的綠色教育的大環境

    在大學化學教育中開展綠色化學教育,突破了傳統的大學化學教育理念,與時展的主題相呼應。大學化學教育在綠色化學教育理念下實行改革,教師和學生對傳統的化學教育思維方式進行轉變是關鍵,師生具有綠色化學意識才能夠使綠色化學教育得到拓展,并提高師生參與的積極性,因此要加強師生綠色互相意識的培養。首先,要對綠色化學教育加強宣傳,使師生能夠更好的認識綠色化學教育,并且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貫徹綠色化學教育理念;其次,綠色化學教育能夠將大學化學教育和人文教育連接起來,因此要以綠色化學教育理念為導向,對化學教育理念進行深化,并調整、優化綠色化學思想;最后,要培養學生形成綠色化學的思維方式,在解決化學問題時能夠從環保的角度出發,這樣能夠營造良好的綠色教育的大環境。

    3.4對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進行強化,調整并優化化學教學理念

    在大學化學教育中強化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能夠為綠色互相教育的開展創造良好的內在環境。首先,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在理論課堂的教學中對綠色化學教育理念進行滲透,使學生在進行理論學習的過程中,實現對綠色化學教育認識的強化;其次,在進行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更要踐行綠色化學教育理念,使學生在親自動手實踐操作的過程中能夠了解到開展綠色化學的意義;最后,以綠色化學理念為依托,優化并調整現有的化學教學模式,在化學教學中能夠更好的融入綠色化學教育理念。

    4結語

    在大學化學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中開展綠色化學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內在需求,也是新時期開展大學化學教育改革工作的基本指導理念。要采取有效措施促進綠色化學教育下大學化學教育的改革,可以在大學化學教育中堅定綠色化學思想的指導地位,對大學化學教學體系進行調整和改善,培養師生綠色化學意識,營造良好的綠色教育的大環境,對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進行強化,調整并優化化學教學理念等等,以促進大學化學教育的深化改革。

    參考文獻:

    [1]楊先炯.基于綠色化學教育下大學化學教育的改革探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4).

    [2]姜欣.化學學科發展與化學教育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4,26(19).

    [3]李梅,景曉燕,韓偉,朱春玲,王君.普通化學教學中綠色化學教育的滲透[J].教育教學論壇,2013,(28).

    [4]孫佳,龐志霞,李磊.初中“綠色化學”教育的研究與實踐[J]學理論,2014,(33).

    [5]曹平,李軍,全學軍,徐云蘭,許俊強.結合地區化學工業實際推動高校綠色化學教育發展[J].廣東化工,2012,(03).

    第4篇:對大學化學的認識范文

    第一,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速度過快,傳統的化學實驗教學觀念已不能滿足我國發展的需要。傳統的化學實驗教學完全以書本為主,在實驗操作時完全按照書本上的操作步驟來實驗,學生完全喪失了自主思考與探索的機會,對于學生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作用不大。導致在以后做實驗時,給一個書上沒有出現的實驗時,學生就不知道該怎樣去操作了,這樣既浪費了學生的時間,而學生也沒有學習到什么有用的知識。

    第二,由于一些化學藥品有毒,有的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在化學時,學生經常接觸到一些酸堿,這些化學物質有可能腐蝕人的皮膚,在使用時存在不少安全隱患,而且,很多化學儀器都是玻璃,很容易破碎劃傷皮膚。目前,我國很多大學生保護環境的意思不強,對化學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隨意排放,而且化學藥品的成分復雜,累積起來對環境的污染將不容忽視。

    二、大學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革措施

    目前,我國大學化學教學已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對大學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已刻不容緩。大學化學實驗教學改革不僅能夠提高學校的綜合實力,也能夠很好的提高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探索能力以及動手能力。下面筆者將就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來闡述改革措施。

    第一,首先應該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加強學生對于化學實驗重要性的認識。學校應該多開設化學實驗課程,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化學實驗,讓學生能夠很好的體驗化學實驗的過程,從而在實驗中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達到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老師也可以有計劃的布置一些書上沒有的化學實驗,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體驗成功背后的成就感,從而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二,加強對學生化學實驗的管理。由于有時候進行化學實驗時會出現實驗儀器不夠等現象,因此,學校有必要安排專人對儀器進行管理,達到對儀器進行統一發放和回收的目的,防止在實驗過程中儀器丟失了卻仍然不知道,從而影響到下一次的實驗。

    第三,學校多安排一些校企合作的項目,讓學生體驗到在工廠中對于化學實驗能力的要求,讓化學專業方面的人才能夠更好的適應時代的需求。這樣做有利于學生拋棄原來的傳統的化學實驗方式,讓學生真正學習到對以后有作用的知識。同時加強化學實驗教學的師資力量,并對其進行適應現代化化學實驗教學方式的培養,讓老師能夠更好的培養大學生。

    第四,在進行化學實驗前,老師應該多對學生進行有關藥品不慎粘在手上的合理處理方法,同時加強學生對于藥品和儀器的合理使用,從而減少學生因做化學實驗時出現安全事故的頻率。同時,學校也要加強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意識,教會學生如何合理處理化學實驗過后的廢水,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三、結束語

    第5篇:對大學化學的認識范文

        1 當前中學化學教育和大學化學教育銜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 中學教材和教學過程中的概念描述不夠準確

        中學化學教學始終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基礎知識點的嚴密性、科學性是實施有效教學、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前提。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在現行中學化學教材、教輔材料及教學過程中,時常出現一些化學基礎知識的科學性偏差。這給教師的教學工作造成一定的障礙,對學生的學習造成誤導,影響學生化學科學素養的培養。例如,“電子層數較多的原子半徑總是大于電子層數少的”。這一說法顯然是不正確的,但這些問題在教材或教學參考資料上往往都很少有確切而較深入的專題闡述,于是不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理解作出了上述那樣的結論,再經過長期的傳承,這些結論變得理所當然了,也很少有人再去質疑。再如,對Cl2分子形成的描述包括:(1)2個氯原子對共用電子對的吸引力,一個氯原子核對另一個原子核外電子的吸引力,即2個氯原子之問的異性電荷靜電吸引力;(2)2個氯原子的電子和電子之間,核和核之間的排斥力,即2個氯原子之間的同性電荷靜電排斥力。合理的描述為:當2個氯原子成鍵,原子間的距離處于平衡距離時,排斥力和吸引力相當,處于穩定狀態;當氯原子問的距離大于平衡距離時,吸引力大于排斥力,總表現為原子之間的吸引力;當氯原子間的距離小于平衡距離時,排斥力大于吸引力,總表現為原子之間的排斥力。可見,中學教材中,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出現科學性偏差,這是因為,一方面,中學化學偏于注重基礎知識,其中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所占比例較大;另一方面,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要從內涵和外延2方面去把握,容易產生科學性偏差。筆者認為,這方面的科學性問題還是比較突出的,應該引起相關人士的重視和做出適當的調整。

        1.2 不同的教育目的造成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銜接的不順利

        中學化學教育的目的,一方面為社會培養有知識、有文化的勞動者,另一方面要為高等學校輸送高素質的人才。但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當前中學教育實際上還是以追求升學率的應試教育為主。中學化學教師的銜接意識比較淡薄,能夠經常注意到教學銜接的不多,平時又很少相互交流。同樣大學教師幾乎沒有到中學聽過課,對中學新課程不太熟悉或完全不熟悉。由此看來,無論是中學教師還是大學教師對學生將要學什么或已經學了什么了解甚少,在教學中又不考慮中學與大學教學的銜接問題,必定會讓學生感到中學化學與大學化學之間出現斷層,難以順利地從中學過渡到大學,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是由于中學與大學不同的管理模式,教師的銜接意識淡薄,從主觀上影響了教學銜接的開展。

        1.3 不同的教學方法阻礙了中學化學教育與高等化學教育的銜接

        中學化學教學的特點表現在基本化學事實少,基本原理涉及的概念少。有的不要求定量表述,聯系實際過少,然而對基本概念的要求過高。過多地追求嚴格的定義與相互關系,化學計算要求高,過分強調其對思維能力的訓練價值。在中學化學教學過程中,學生一般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從這種教學模式的現實可以看出,在目前的教學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是:(1)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學習主動性受到抑制。(2)教師只是向學生灌輸知識,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傳授知識、學會解題,忽視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3)教給學生的知識是預設的、確定的東西,對問題的解決只要求一種方案或答案,忽視對學生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這不僅不利于而且壓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大學化學教育以化學思想和知識整體結構講解為主,主要是化學思想、方法的運用;在中學基礎化學教育之上進行專業教育,培養高級專門人才,通過系統的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為今后的職業生涯打好基礎。

        2 做好中學化學教育與高等化學教育的銜接工作

        2.1 教材的及時更新與教學方法的改進

        教材是教學活動的依據和知識的載體,也是師生共同探究新知、獲得發展的媒體。不少教材的編寫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為主線,過分強調教學體系的理性化,對于基本原理的核心地位、化學學科的基本思想、基本研究方法和開拓精神強調不夠,難以激發學生的熱情和興趣。為此教材的編寫應該順應形勢的發展,打破傳統的舊框架和舊結構,把不斷出現的新理論、新反應、新方法和反映化學前沿領域的新成果補充到教材和教學內容中,更新教材內容,使中學化學教育與高等化學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中學化學教育仍然是應試的,盡管這一前提無法改變,但是可以將一些新題型加入到考試中,例如一些比較主觀的題目的引入能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以及課外積累的知識進行解釋,自圓其說即可。這樣能拓展學生的知識空間和視野,使學校,老師和學生3方面都重視學生自主思考,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2.2 轉變觀念提高認識,適應時代科學發展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化學教師自身的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

        盡管為高等學校輸送高素質的人才是中學化學教育的重要目標,但是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尤其是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培養則是化學教育的重中之重。多組織教師交流、進修,更新參考書籍。只有這樣,教師自身的能力和素質才能不斷地提高,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教學質量才能進一步提高。中學教師可以閱讀一些大學化學教材,了解大學階段學生學什么,面對化學學科的發展趨勢和中學化學教育改革的形勢,正確認識當前中學化學教學的現狀,認真分析現階段中學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對深化化學教學理論、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化學知識具有系統性與連貫性,大學教師也應該系統研究中學化學教材內容。在大學教學中,應首先復習中學化學內容,隨后指出中學化學知識的局限性,接下來通過大學化學教育去解決懸而未決的問題,充分做好中學化學教學與大學化學教學的銜接工作。與此同時,大學教師可以和中學教師進行化學教學交流,使中學教師能深入地了解高校對中學化學教學的具體要求。如果條件允許,高校還可以與中學合作,進行定向培養,使2者的銜接更加順暢,也可以緩解高考造成的巨大壓力。

        2.3 引導學生改變舊的學習方式,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式是指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時基本的行為和認知的去向。學習方式不僅指具體的學習策略和方法,還指學習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中學階段,學習方法比較單一,主要是以教師為主的課堂傳授書本知識,教學方法稱為“填鴨式”、“灌輸式”。教師會把所有可能考試的知識點講到,學生的思維被大量的題目以及標準答案所禁錮了。然而,大學教學包含的信息量大,僅憑借在教室里讀書是難以做到的。大學教學是以學生為主導的自學模式,是強調學習過程的新型學習模式。顯然這種教學模式的轉換對大學一年級的新生來講是難以接受的,因此要求大學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幫助他們學會學習,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的作用重在引導,引導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掌握合理的學習方法,由強調學習結果向強調學習過程過渡,引導他們學會如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他們通過各種渠道獲取信息,提高自己的能力與素質。

    第6篇:對大學化學的認識范文

    赫德教授提出:“科學素養是對科學與科學應用于我們社會經驗里的了解。”大學化學作為高等院校的重要基礎課程,對培養大學生的科學素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當前,堅持科學發展觀,實現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培養有創新精神的復合型、應用性人才,基礎課教學質量是重點和關鍵。在大學階段,具備一些必要的化學知識和一定的化學思維方法是現代科技人才基本素質的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那么教師如何能讓更多學生對大化產生興趣,真正從內心愿意學習和研究這門課程,是擺在高校化學教師面前的一項迫切任務。

    一影響大學生對化學課興趣不高的原因

    1意識不到化學的重要性

    化學在不斷地發展,物質在不斷地豐富,化學對社會生活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同時背負的偏見和誤解也越來越沉重。食品中毒、環境污染等,被認為與化學緊密關聯,“毒害”、“污染”就逐漸成為了化學的代名詞。

    同時,高校擴招和就業壓力增加令當代大學生變得十分“功利”。英語等級證、計算機證、各種專業資格證,學生會和社團的經歷,才是求職、考研或出國的“敲門磚”。他們關心的不再是科學素養,而是這門課程對找工作有無用處。錯不在學生,責任在社會,經濟騰飛了,物質豐富了,精神素養跟不上,某些人社會價值觀發生扭曲和變形,金錢成為衡量一切的標準。

    2專業針對性不夠,教學與生產實踐脫鉤

    大化教材包括三大結構(原子、分子、晶體),四大平衡(酸堿、沉淀、氧-還和配位)、和化學與環境等篇章。在30-40學時要講清楚這些內容絕非易事。對于材料、化工、采礦、地質、生物、環境、機械等非化類工科專業,不同專業都有其特點。因此針對不同專業,教學內容的設置也應有所側重和取舍。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專業課設置以及化學知識在他們未來工作中的應用情況。

    與高中相比,大學化學難度增加,論述更深入,理論性更強,如不與生產實際掛鉤,一味照本宣科會顯得枯燥死板。譬如,原子結構中薛定諤方程對電子運動狀態的描述,運用高等數學、物理學和量子化學的知識,學生感覺很抽象。如應用多媒體Flash能增強學生對微觀領域的理解能力。學時數的大幅削減也限制了課堂的延伸和拓展。如能結合化學相關領域最新進展、生活化學、生命現象或學生所學專業與化學結合的實例,能讓課堂鮮活有趣。

    3授課形式單一,教學方法有待改進

    高校擴招至今,大化課堂采用大班教學,人數150到200不等,課堂通常以教師講授為主,多媒體課件雖紅紅綠綠,熱熱鬧鬧,但若教師一貫“單口相聲”,課件一翻到底,課堂就會疲勞,出現學生瞌睡和玩手機現象,效率低,何談興趣。教師應盡量采取多元化的授課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調動積極性;要求學生預習,適應信息大容量、快節奏課堂;創設情境和提示新舊知識之間聯系,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利用教學相長原則,加強學習效果反饋;充分挖掘課堂互動元素,創造“滿堂生輝”的效果。

    二培養大學生對化學課程的興趣

    1教師一定要有奉獻精神,熱愛教學

    身為教師,先拷問自己,在教學上究竟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當大多數人都為科研項目和論文拼搏,還有誰愿意默默無聞的、不求名利鉆研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當今職稱評審制度都與項目和論文掛鉤。試問,連教師都心不在焉,學生怎么會有學習興趣呢。

    真正優秀的教師拒絕名韁利鎖的誘惑,渴望真誠的奉獻,以文化品味、智慧高度和人格深度來點燃學生們的熱情。真正優秀的教師必定具有廣闊眼界和卓越的學識。講起課來縱橫捭闔,左右逢源,旁征博引,妙趣橫生,使學生如同進入一個遼闊、純凈甚至可以嗅到芬芳的知識王國,令學生流連忘返[3]。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教師要努力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使教學興趣盎然。

    2積極宣傳化學的正面作用

    為什么人們看到蘇丹紅、三聚氰胺、溫室效應、臭氧空洞等事件或現象的時候,都會認為是化學出了問題呢?那是因為人在認識上出現了短視現象,由于目光只盯在事情的表面上,從而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事實上,破壞自然、污染環境不是科技本身的錯。其實,所有這些事件或現象的發生,確實與化學有著緊密地聯系,運用化學知識能幫助我們分析和解決其中的問題。這正說明了化學與社會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環境遭污染、人類健康受損,正是由于欠缺化學知識和其他知識而引起的。

    圍繞化學與社會、生活、環境等方面挖掘人文素材,開展化學人文教育,希望能扭轉當下人們對化學認識和理解,激發人們對化學的熱情,提升全社會的化學科學素養。讓學生通過接受歷史上優秀化學家故事的熏陶,激勵和啟發學生按照客觀事物的規律做事,尊重客觀事實,腳踏實地,堅持真理,堅持原則,處處都追求表現自然的本質和本性。

    3改進教學方法,增強課堂趣味性

    一是重視每一節課的導入。教育家于漪說:“要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應抓住導入課堂環節。一開課就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課的開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音定準了,就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礎,上課也如此,第一錘就應敲在學生的心靈上,象磁鐵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恰如其分的導入,仿佛給學生架起一座通往新知識的橋梁,把學生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興趣,使之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要設計好一節課的導入,教師就必須深入理解和發掘教材,并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靈活多樣地設計導入。導入方法很多,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總結,譬如,以舊引新導入法、創設情境導入法、懸念設疑導入法和對比效果導入法[4]等。

    二是精心設計課堂,讓其妙趣橫生。斯賓塞提出“快樂教育”的思想,認為學習如果能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和快樂,即使無人督促,也能自學不輟。盧梭說:“無論做任何游戲,只要我們能夠使他們相信那不過是一場游戲,他們就會毫無怨言,甚至還會笑嘻嘻地忍受其中的痛苦,然而不這樣做,他們也許就會痛得淚流滿面的[4]。

    在教學過程中,應引“游戲”入課堂,設立“問題化學”、“化學探究”、“師生共同討論”、等活動,為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多樣的學習方式進一步創造有利的條件。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習慣,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注重啟發學生的化學思維。可就“化學是否環境污染的罪魁禍首”舉行一場辯論賽;魔術揭秘“為什么湖水從頂部向底部結冰”;可就“化學與太陽能”、“化妝品與化學”、“釀酒與化學”多個專題讓感興趣的學生查找資料、分組報告和撰寫論文;也可借鑒“開心辭典”等的益智節目,把教學內容編成競賽題,學生搶答記分或當場評論表揚。通過競賽,使學生克服困難、取得成績,并給予獎勵,從而激起濃厚興趣。

    三是加強教學與實踐的聯系。由毒奶粉事件提出“如何鑒定牛奶是否含有三聚氰胺”?由溫室氣體威脅北極熊的生存聯想“二氧化碳為什么會越來越多?它有什么用?怎么消除多余的二氧化碳”?由pH平衡聯系“胃中的抗酸劑”。與生活相關的化學令人興趣盎然:我們呼吸的空氣、保護臭氧層、未來的燃料:太陽能、食品的營養、婦女起居室中化學(化妝品、染發劑)等。

    另外,區別對待不同的專業學生。針對化工和材料專業,可重點講解陶瓷、光電、納米材料、低溫、高溫超導體等;而針對生物專業,可著重闡述核磁共振成像、生命化學和基因工程,從蛀牙產生的原因、含氟牙膏的作用等。

    總之,激發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需要整個社會大環境尊師重教,崇尚知識;需要廣大教師投入感情和精力,加強自身專業和人文素養,致力于教學改革和研究,精心設計課堂,使學生在游戲中增長知識;也需要同學們志存高遠,重視基礎,注重科學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馬曉明,瞿洪明,楊林.國內外大學化學課程設置分析與比較———兼談高校化學教學改革與創新[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8:56-59.

    [2]杜金會,等.淺談大學生的科學素養與大學化學教學[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0,(5):2107-108.

    第7篇:對大學化學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工科 普通化學 教學方法

    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相互變化規律和的學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各學科相互交叉滲透,化學越來越凸顯出其中心學科的重要地位。

    一、上好第一次課,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普通化學課程的第一次課一般是面向新進入大學的理工科學生系統地闡述化學課程體系設置和化學學科整體發展情況等。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調查發現,隨著全國各地的高考制度的改革,目前非化學化工類理工科專業學生大約有一半在高考的時候選考的科目并不是化學,各省生源情況略有差異。在第一次普通化學的緒論課不宜泛泛的去講化學課多么重要,對學生今后課程的學習或者是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上多么有幫助,也不宜生搬化學的定義或者理論來“嚇唬”學生,這樣非但起不到正面的作用,反而更加加深了同學們對化學課較難學的認識,從而在心理起到一種排斥的作用。

    在第一次課的時候可以從發生在人們身邊的化學現象談起。如人們的衣、食、住、行到綠色農業;人造纖維;合成香料;洗滌劑和化妝品、國防和航天等等。從而激發學生有愿望去探尋化學世界里的奧秘,想知道化學的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關系。教學過程中可以輔助以生動形象的圖片,這樣可以緊緊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潛意識的認識到化學就在我們身邊,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進一步可以簡要回顧一下化學在國內外的發展史,重

    點闡述化學作為一門中心學科地位的逐漸確立。

    二、聯系生活常識,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日常生活中,和化學相關的現象很多。這種聯系實際的教學方法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因此在普通化學的教學中在每一個問題引出之前,可以適當講解一些身邊日常生活中涉及到化學知識的例子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設計隨堂實驗,加深印象

    化學是一門實驗學科,化學實驗在高校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許多枯燥的理論可以通過簡單的實驗現象變得生動。因此,在理論課程的教學中也可以引入適當的隨堂實驗來增加授課內容的直觀性。

    四、直面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學生的學習是整個普通化學教學過程的主體,通過學生自主地認識活動對知識體系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這樣也使得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只是簡單的接受知識過程。所以,普通化學的課堂教學要改變“老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學習方式,讓每個學生積極思考,參與到學習內容中來,從而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教師也應轉變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獲取知識的主體地位,直面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通過合理的指導,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例如在講述原子核外電子排布時,通過原子核外電子排布所必需遵循的三大規律的學習,大部分同學可以順利寫出前23 號元素的核外電子排布式。這時可以試著讓學生寫一下第24 號元素Cr和第29 號元素Cu的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相信大多數學生都會遵循原有的知識結構寫成3d44s2 和3d94s2,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和元素周期表中這兩種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排布式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學生可以發現錯誤并產生疑問,教師可以適時給出理由:當簡并軌道全空或被電子半充滿、全充滿時較為穩定。通過上述內容學習的引導到這里,很多教材上原子核外電子排布這部分內容就結束了。通過上述內容學習的引導,實際教學中很多同學會仔細觀察元素周期表中最外層電子排布部分,結果會有如下疑問:例如,元素周期表中44號元素Ru的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4d75s1,這并不符合上述的一些規律,當然類似的“例外”元素還有很多。這時候就要引導學生在課下去查閱相關參考書,找出合理的解釋。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可以逐漸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問題意識。大學普通化學的教學不同于中學化學教學,并非每一個問題都一定有一個合理的解釋。有時候疑問的存在可以激發學生更加強烈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思考中得到正確結論,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學生自己思考得出的結論會更加深刻,比教師直接給出結論更受歡迎。

    五、有選擇性地重組教學內容,聯系學生專業實際情況

    工科普通化學的教學中,應該突出工科教學特色,聯系工程實際,擴大學生的視野。目前我校普通化學課程主要針對環境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安全工程等專業,這些專業都是工科類專業。因此,考慮到教學實際和學生接受和掌握的情況,在教學過程中,一般是簡明闡述最基本的化學原理和規律,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化學原理和理論,達到普通化學課程的基本要求。對不同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其內容的角度應有所區別。

    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自己準備一堂課

    學生中蘊藏著強烈的求知和參與教學的強烈欲望,教師有責任加以正確引導。在普通化學教學中積極開展的“讓學生準備一節課”的活動。在教學過程中選擇相對來說理論內容不太深和聯系學生專業實際的內容請有能力的同學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如:分子間弱相互作用力,表面化學與膠體溶液,催化作用和催化劑,化學電源,金屬的腐蝕與防護,化學與日常生活,化學與能源,化學與環境等內容,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學生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自發組成學習小組,每人準備好一節課的內容進行講解,突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將課堂內、外學習進行有機結合,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唐有祺,展望今后化學之發展[J]. 化學通報,1998,7.

    第8篇:對大學化學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微課;化學實驗;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4-0290-080

    微課是由美國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David Penrose于2008年首創,是指用建構主義方法形成的、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為目的的實際教學內容。國內學術界普遍認為微課是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實驗、任務等)而開展的教與學活動的各種資源的有機組合。作為一種新型教學形式,國內學術界和教育界對它的研究還遠遠不足,模式與應用都處于探索期,而針對化學實驗微課的研究更少,僅有少量報道。遼寧科技大學的陳緋等以“緩沖溶液”課程微課教學為例,通過實踐經驗和體會來探討微課的發展潛力與網絡環境下在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面的巨大應用前景。濰坊醫學院的綦慧敏針對微課的特點,將其融入到天然藥物化學實驗的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近年來,我校教員也積極涉足微課領域,部分教員參加了2013年至2015年的全國高校微課教學大賽并取得優異成績,2014年和2015年,我校也組織了微課教學大賽,影響廣泛。

    我校《大學化學》課程開設時間較短,至今尚未建立大學化學實驗室,沒有化學實驗支撐的課堂教學成了空幻的理論講解,嚴重影響學員學習化學的熱情。為了滿足學員的學習需求,基于微課的蓬勃發展,我們通過借助地方院校的實驗室制作化學實驗微課并引入課堂,采用化學實驗微課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的方式,揚長避短,初步探索出了適合我校化學教學現狀和學員特點的化學實驗微課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學員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員感受到了化學實驗的魅力。

    一、化學實驗微課設計的過程

    本文的實踐經驗來自于教員引導學員制作微課實驗教學視頻的全過程。為了培養學員自主探究實驗、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員學習化學的興趣,化學實驗微課開發小組由教學班中的學員組成,讓學員們通過主動報名的方式組成化學興趣小組,全程參與實驗微課的制作。學員根據自身特長進行分工,分別負責講授實驗內容、操作實驗、錄制視頻以及后期視頻剪輯,整個過程分工明確,銜接緊密,學員們充分展示其個人才能,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實驗過程完美地呈現出來,形成最終成果――實驗微課。

    制作出的實驗微課可以引入課堂為更多學員學習所用,也可作為翻轉課堂的學習資源,新的教學模式既有利于深化學員對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認識,也能夠促進教員教學能力的提升。

    化學實驗微課的制作包括兩方面內容。

    (一)查閱資料,驗證實驗

    教員確定實驗內容,學員以選定的實驗為基礎,查閱相關書籍,確定實驗的基本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并將實驗的基本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制作成多媒體課件,為后期的視頻采集提供基礎材料。學員針對設計的實驗方案進入地方院校的化學實驗室進行驗證,通過在實驗室中的實際操作,驗證其實驗方案的可行性,進一步對實驗步驟進行規范。整個過程學員之間共同探索、相互學習,充分理解了化學概念并實現了理論到實踐的轉變。

    (二)錄制視頻,剪輯微課

    完成前期各項準備工作后,開始視頻的錄制。學員作為講解人講解實驗內容,并根據確定的實驗步驟來完成實驗,將整個實驗過程進行原始視頻的采集,最后將上述制備及采集的多媒體課件和視頻制作成微課以供課堂上學員觀摩和學習。

    二、化學實驗微課的主要特色

    (一)創新教學體系

    我校《大學化學》課程課時少,沒有開設化學實驗課程,而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沒有實驗過程的體驗,純粹的理論講解就類似于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成了空中樓閣,較難理解也很容易遺忘。而沒有理論鋪墊和支撐的化學實驗過程則耗時耗力,因此,化學課堂的理想狀態就是實現“理實一體化”。基于我校實驗條件不足的實際情況,這個目標的實現難度很大。

    化學實驗微課引入到課堂教學,即可成功地將實驗室“搬進”教室,引導學員自主學習,讓學員在實驗環境中學習理論知識,而不再是僅僅停留在書面上空幻的概念,學習印象更加深刻,可輕松實現“理實一體化”的目標。實驗微課融入課堂教學既體現了實驗對化學教學的支撐作用,又彌補了我校化學實驗資源不足的現狀,是對我校化學教學體系的一次改革和創新。

    (二)更新教學理念

    現代科學教育理論認為,在化學教學中,充分利用化學學科“以實驗為基礎”的基本特征,挖掘和開發化學實驗在探究性學習中的功能,對于改變學員的學習方法,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每一個微課實驗的設計、素材課件的制作、實驗視頻的錄制以及最終微課的制作等都由學員完成,教員則主要針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重要的細節進行講解和輔導,讓學員在自主實驗的過程中既用課堂知識去指導自己的實驗設計,又通過實驗結果驗證和鞏固課堂知識,成效頗豐,悄無聲息地將協同式學習等教育理念應用其中,初步形成由“教學”到“教育”的轉變,實現了教學理念的更新。同時,將錄制好的微課引入到課堂,一方面方便學員獲取知識,另一方面,還可將微課制作過程中的細節與學員分享,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使學員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

    三、化學實驗微課的實踐經驗

    (一)嚴格設計實驗微課

    微課實驗的設計是制作微課的重要環節,是對實驗內容結構的布局、視聽形象的表現、講解內容的撰寫以及人機界面的形式等進行周密考慮和細致安排的過程,其設計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微課的質量和最終教學效果。由于實驗微課的實驗設計和講解主要由學員完成,因此實驗過程是否合理、嚴謹,學員的語言是否精煉、有條理,都是教員必須關注的方面,也一定要做好指導。同時,在課堂上使用微課時,學員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因素影響,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在錄制視頻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比如,實驗臺要干凈整潔,錄制過程中要對關鍵實驗現象進行局部特寫,剪輯掉如長時間加熱、具體稱量過程等不必要的實驗過程等。

    (二)巧妙引入實驗微課

    如何更好地將實驗微課融入到課堂教學并為更多學員所用,是創新大學化學教學體系的關鍵所在。為了盡最大努力吸引學員的注意力,迅速進入學習實驗微課的狀態,化學實驗內容的引入非常關鍵。比如,在實際的微課教學中,我們選擇了“摩爾氣體常數R的測定” 這個實驗,摩爾氣體常數R在大學化學的教學過程中多次使用到,比如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動力學中的阿倫尼烏斯公式、熱力學中的范特荷夫等溫式等,很多同學腦中會有個疑問:R的值是怎么得來的?教員可以首先提出這樣一個簡短的疑問來引出主題,激發學員探求摩爾氣體常數及相關知識的興趣,然后通過播放實驗微課來滿足學員的求知欲,緊接著,再深化包含上述公式在內的一些與R值相關的知識點,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三)實驗微課的優勢

    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有真實的情境、明確的教學目標、切實的能力提升,才能促進化學學科素養的形成。化學實驗微課包括了實驗的教學設計、多媒體課件、實驗過程、教學反思等多種資源,這些資源共同組成了一個主題鮮明、類型多樣、結構緊湊的資源包,營造了一個與課堂教學活動緊密結合、真實情景化的“微教學資源”,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員在指導學員進行教學設計、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以及整個實驗的過程中即可提高教學水平,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又可使學員在這種新奇的實驗組織方式中,自主學習,激發其潛在的探究知識的熱情。

    (四)教學評價

    微課的好壞最終還需要通過教學效果的評價來進行判斷。通過學員評價以及同行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我們得出結論:化學實驗微課教學的設計和錄制,可以挖掘和開發化學實驗中探究性學習的功能;課堂上使用實驗微課能迅速抓住學員的注意力,提升學員對該內容的興趣,使學員在好奇和欣賞中學習化學知識,也使整個學習過程變成“揭秘式”的學習,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質量大大提高。但是,由于條件的限制,化學實驗微課的錄制只能是部分學員參與,更多的學員則是通過觀看實驗微課來滿足其對特定實驗內容的學習。

    四、結語和展望

    微課的出現契合了網絡時代追求便捷與效率的趨勢。對于學員來說,學習變得更加主動、便捷,更加充滿個性;對于教員來說,則感受到了機遇背后的挑戰,如果能夠準確判斷微課的發展趨勢,更好地發揮微課正面的教學價值,將會發揮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化學實驗微課這一新的教學方式,不僅彌補了一些院校實驗條件不足的情況,還為傳統理論課堂枯燥的教學模式帶來了新鮮血液,注入了新的活力,促進了師生交流,引導教員改進教學方式。對學員來說,注意力很容易被實驗微課中神奇的實驗現象所吸引,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使得學員們在好奇和欣賞中學習化學知識,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也使整個學習過程變成“揭秘式”的學習,培養起學員自主學習的意識、能力與習慣。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我們將不斷改進大學化學課堂教學,為學員提供更多優質的課程學習資源。

    參考文獻:

    [1] 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2] 李小剛,王運武,馬德俊等.微型學習視野下的微課程設計及教學應用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3,23(10).

    [3] 吳安艷,陳繼良,張泓毅.微課理念下的教師教育技能實訓方案研究[J].軟件導刊,2013,12(6).

    [4] 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19(1).

    [5] 陳緋,王志有,陳林等.“緩沖溶液”課程微課教學模式應用與實踐[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3,36(3).

    [6] 綦慧敏.微課在《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生物技術世界,2013,123.

    第9篇:對大學化學的認識范文

    1.調整教學知識體系。目前,《大學化學》課程的知識體系相對穩定,主要由基礎知識、生活應用、實驗教學三部分構成。基礎知識涵蓋物質結構、化學熱力學(基本定律、溶液、電化學)、化學動力學、元素化學等內容,生活應用主要介紹化學與環境、能源、國防、生命、生活等方面的關系與應用,實驗涉及基礎化學儀器操作、經典化學反應等。如前所述,我校課堂教學課時已縮減至16學時,短時間內不能將以上內容全部講授給學生,結合多年授課經驗,我們確定了加強基礎、注重工程應用、建立工科學生化學觀念的教改思路。將教學內容重新設計整理,將基礎理論和實際工程應用揉和,在不失趣味性的同時在短時間內給予學生最大的知識量。

    2.編寫新教材。教材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教材內容安排既要保證基礎化學知識的傳授,又要體現化學與各專業的聯系,以適應各學科專業發展的需要。《大學化學》授課對象的特殊性決定其教材更應祛粗取精,增加有用的知識,去掉陳舊過時的內容,合理安排知識難度和講解方式,使學生易于課堂聽講和自學。調查發現,學生認為好的教材更能提高學習興趣和效率。我們將依據國家“九五”重點教研課題———非化學化工類專業工科大學化學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的研究與實踐,汲取國內各版本教材的優點,結合我校具體情況,繼承我校出版的《大學化學及實驗》教材的思路和特色,編寫出與時俱進新教材。

    二、改革現有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大學教育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和獨立學習能力。《大學化學》課程的特點決定其應該將傳授知識作為思維訓練的載體,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和能力應是首位的。教學實踐中應以啟發式教學為主,嘗試推行工程案例教學,同時結合化學學科發展前沿,開展應用熱點問題專題講座,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引導學生深入探索。

    1.引入比較法和類比法教學。比較法是通過觀察分析,找出研究對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認識事物的一種基本方法。類比法是指由一類事物所具有的某種屬性,推測與其類似事物也應具有相似屬性的推理方法。《大學化學》教學過程中可適時引入比較法和類比法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如“常數”的概念貫穿于化學熱力學基礎、化學平衡、化學動力學,涉及標準平衡常數、酸堿常數、溶度積常數、化學反應速率常數等。從定義式來比較,標準平衡常數和酸堿常數、溶度積常數的定義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均反映體系達到平衡狀態時的特征,都和平衡體系中粒子的濃度、壓強等有著必然的聯系,所以把這幾個常數歸納到一起講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比較速率常數和標準平衡常數,速率常數反映化學反應進行的快慢程度,和標準平衡常數的定義不同,但它們的變化規律又有相似性,如與溫度的關系,前者是阿倫尼烏斯方程式,后者是范特霍夫方程,二者在表達式上相似,解決的問題也相似。這樣,利用比較法和類比法,可以將基礎知識的大部分內容織成一個網,便于理解和記憶。

    2.開展化學應用主題講座。《大學化學》課程的內容極其豐富,在向學生講授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化學的應用也必不可少,否則會覺得知識如死水,和生活沒有任何關聯,找不到學習該知識的價值,所以在基礎理論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應適當穿插化學應用介紹。可以考慮將理論知識、最新科研成果、社會生活中的重大化學事件等相結合,集中開展主題講座,爭取利用最少的時間,給學生最大的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 成人在线免费看片| 国产精品成人h片在线| 四虎成人永久地址| 最新69成人精品毛片| 免看**毛片一片成人不卡| 91成人精品视频|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2022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成人99国产精品| 成人黄18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成人福利视频app|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 欧美成人全部费免网站|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观看天天性色|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青青草原|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高清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app| 成人无码A级毛片免费|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成人免费乱码大片a毛片|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成人| 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电影| 国产成人无码av|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成人h在线播放|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软件| 成人女人a毛片在线看| 成人午夜短视频|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