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計算機編程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1有效避免資源浪費現象的發生
對于計算機軟件系統而言,數據庫作為其中的核心內容,需要得到人們的重點關注。在數據庫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對軟件工程的定義分析,實現對不同軟件工程項目的認識及理解,滿足數據庫編程的基本需求,從而有效避免了數據資源浪費現象的發生。在軟件設計中,設計人員需要提高對軟件數據庫編程的重視,通過對數據庫資源的綜合性分析,避免數據庫出現使用性能不高的問題,解決數據故障限制因素。對于不良的數據庫而言,其后期系統的維護頻率會不斷增多,從而造成了計算機軟件維修中資源浪費的現象。
1.2提高計算機軟件系統運行速度
在計算機系統設計及分析中,需要通過對軟件系統的運用,實現對程序功能的穩定發揮,為數據資源的系統運行提供有效支持。而且,在高性能數據軟件系統運用中,可以通過對計算機系統的操作分析,進行準確、快速的信息傳輸,全面提高軟件系統的運行速度。同時,在計算機軟件系統使用的過程中,通過對數據庫資源的拓展分析,可以為用戶提供便利性的服務支持,減少數據資源浪費現象的發生。通過計算機軟件數據庫的構建,可以實現對數據庫資源的合理革新,從而為數據資源的儲存軟件系統的管理提供有效支持。
2計算機軟件工程中的數據庫建立
開展計算機軟件工程建設過程中,首先要針對數據庫系統進行完善,設計構建基礎的框架,計算機軟件通常是在網絡環境下運行使用的,因此在建設期間,也要考慮是否存在影響因素,通過各個系統之間的相互配合,來實現軟件功能,數據庫中的信息安全性也能夠得到保障。對于軟件工程中針對數據庫編程管理問題,在建立初期要有明確的使用方向,完成基礎框架設計后需要針對功能方面采取完善措施,不斷的補充其中的功能,并提升軟件自身防御能力,這樣即使是在網絡運行使用環境下,也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受到病毒攻擊,確保數據信息安全,同時數據庫中信息的更新速率也能夠達到使用需求標準。數據庫建立是基于編程技術基礎上來開展的,對于一些技術性問題,通過功能之間的協調使用,可以更好的避免出現技術性問題,同時在軟件工程投入使用后最大限度的利用數據庫資源,在網絡環境中也能夠實現軟件的自動更新檢測。建立過程中要選擇適合的程序匯編語言,通過語言來完成功能框架編寫,選擇適合的匯編語言,針對不同的功能模塊也可以做出區分,這樣可以更好的幫助提升設計效果。
3對數據庫文件的應用
3.1面向對象的數據庫存儲模式選擇
數據庫存儲模式選擇,需要在分區后進行,存儲功能中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功能隱患問題。這種數據庫存儲模式選擇也是對用戶訪問權限的定義,在軟件使用過程中,為確保內部重要信息的安全性,會對用戶的訪問權限進行定義,這樣不同級別的用戶所能夠登陸到的界面也存在差異,數據庫信息也都得到安全保障。基于文件類型選擇基礎上所進行的文件訪問,也更高效合理,實現上述功能在程序編寫期間要重點設計,根據所存儲的信息類型來對數據庫做出選擇,避免出現更深層次的問題,并幫助合理優化資源,利用過程中達到更理想的效果。不同資源在使用時需要根據所接收到的指令來調動數據庫內部信息,實現資源利用方面的優化。
3.2數據庫文件的加密保護
文件加密保護主要是針對基礎信息來進行的,這部分信息關系到使用者的個人隱私,一旦泄露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在所開展的數據庫文件加密保護中,要根據不同信息的重要程度來設置等級,采用登陸口令以及密碼加密的形式來進行保護,登陸到數據庫文件內部需要輸入相應的加密密匙,這樣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常見問題來探討解決加密措施,以免文件應用過程中受到網絡病毒的影響,造成數據庫使用期間癱瘓問題。對于文件加密期間的數據信息選擇,通過各個系統之間的文件加密選擇,如果出現功能方面的沖突問題,可以通過系統的框架結構優化來達到更理想的優化使用模式。為各個系統之間的功能優化創造有利環境。
3.3數據存儲模式使用方法比較
存儲功能使用性能是否穩定,要從使用方法對比過程中來進行探討,觀察運行狀態下的軟件是否存在功能不穩定的現象,并從技術性角度來深入探討預防措施。設計期間的功能選擇直接關系到后續網絡訪問所選擇的形式,以及工作任務開展期間可能會遇到的相關問題,幫助提升系統投入使用后的功能穩定性,通過這種工作模式上的創新利用,可以幫助避免網絡環境中軟件使用受到計算機病毒的入侵,并最大程度的保護數據庫中信息的安全性,對于一些比較常見的技術性問題,對于這種配合方法的選擇也能夠達到更理想的運行效果。系統在運行過程中會對所接收到的信息快速篩選,將其中的有用信息進行歸類,這樣可以根據使用需求快速的調動數據庫內的信息,軟件投入使用后也可以根據操作需求對功能進行更新處理,這種方法的實現也需要各個系統之間的相互配合。對存儲模式進行對比,觀察其中所存在的問題,更有利于下一階段軟件功能設計的實現。
3.4開發設計中的編程技術選擇
編程技術選擇過程中,要以軟件功能的穩定性來進行探討,觀察在系統設計中對資源的利用是否優化,以及可能會出現的功能不穩定現象。針對比較常見的系統功能問題,在編程階段的技術選擇可以采用對比的方法來進行,觀察系統功能的穩定性,發現數據傳輸不準確的現象要及時采取解決控制措施,預防軟件的功能出現大面積癱瘓,影響到正常工作使用。程序檢測工作開展也是針對這些技術選擇問題來進行的,對所開發設計出的軟件進行穩定性檢測,為系統的運行創造出安全適合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才能夠解決運行穩定性問題,并達到系統需求的工作環境。軟件功能穩定性與編程技術的選擇之間有很大關系,因此在選擇編程方法時要考慮是否可以解決這一技術優化利用的問題。開發初期階段出現問題可以重新優化基礎框架結構,這樣后續的建設計劃也可以順序開展,在這樣的環境下,計算機程序匯編面臨著功能實現與網絡環境安全防護的雙重任務,實現各項工作任務也是十分復雜的。
關鍵詞:Java軟件;計算機軟件;編程特點;編程技術;穩定;便利性
1概述
在開發計算機軟件的過程當中,只有通過一套簡明易學的軟件,才能夠使得開發者的開發難度在最大程度上能夠得到有效的降低,同時也使其開發效率能夠獲得極大的提升,而Java就是這樣的一套編程軟件。當前,Java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十分普及的應用,在其應用過程當中,凸顯出了一系列獨特的優勢,使得廣大的軟件開發者們對其十分青睞。正是以此為出發點,嘗試探究這一軟件在應用過程當中的相應特點和技術。
2Java編程的相關概念
在各類能夠幫助人們進行計算機軟件開發的工具中,Java所具備的影響力始終位于世界領先水平。具體來說,在使用Java進行編程的過程中,需要使用以下3方面的內容。(1)Java所配備的語言類庫;(2)相對應的語法規則;(3)相應的語句以及在開發過程中所使用的一系列關鍵詞等內容[1]。除此之外,在長期以來的應用過程中,Java以其獨特的簡潔性,受到了廣泛的認可。相比于其他的編程軟件,Java所能夠應對的場景和系統更加全面,除此之外,在使用這一軟件進行其他軟件開發和設計的過程中,所可能出現的風險也較低。對于大多數的新用戶來說,Java始終是軟件開發領域的首選[1]。
3Java編程的特點
3.1Java所使用的語言具有獨立性
Java最為人稱道的優勢,就是不管應用在任何的平臺中,都可以進行相對獨立的操作。不管操作系統發生怎樣的變化,只要借助于Java本身所具備的編寫程序,就可以進行相應的開發操作,而無需再進行調整。這樣一來,就能夠給開發人員帶來極大的便利。
3.2簡單易學
和傳統學習的C語言和C++語言比起來,在語法方面,Java和這兩者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對于大多數學習過這兩門語言的設計者來說,要掌握Java則十分輕松。除此之外,在內容方面,相比于其他兩個軟件,Java在操作難度方面降低了很多,與此同時,其所配備的語言庫的理解難度水平也較低,這樣一來,就能使得大多數的設計者在編寫過程中所需要面臨的困難大大減少[2]。
3.3面向對象
所謂的面向對象,本質上是一種有別于其他軟件開發思維的思考模式。在這種模式之下,設計者在進行程序開發的時候,可以將城市以及綜合的目標為主,進行相對應的分解,直至把其分解成為數量較多但卻又能夠相互獨立的模塊為止。接下來,設計者只需要對這些模塊進行充分的分析,了解其具體所要達成的目的以及相對應的方案,就能夠設計出有效的軟件成果[2]。
3.4分布式
和傳統的設計軟件不同的是,Java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同步到網絡平臺中。也就是說,這一軟件具備著分布式的優勢。用戶只需要配備相應的服務器,就可以使其在沒有網絡連接的前提下,分布到其他平臺中,進行同步的落實和運行,避免了反復編寫的麻煩。
3.5可解釋性
Java這一程序和其他軟件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其借助了即時編譯方式這一工具來進行編程。因此,在其設計過程中,具有可解釋性的特點。而不管在任何城市中,這一解釋器都能夠和系統保持在同步運行的狀態中,從而大大減少了設計過程的阻礙[3]。
3.6穩定性
他的語言同時還具備一定的思考能力,在編程過程中,能夠幫助設計者進行一定的思考,以此來避免不必要錯誤的發生。除此之外,這一軟件還能夠通過自身所具備的垃圾回收機制來使得程序在運行過程中保持穩定。與此同時,其所具備的異常處理機制也能夠使得編程過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
3.7安全性
當前許多軟件由于存在著一定的泄露風險,而有可能給企業造成不容忽視的危害。而在使用Java進行設計的過程中,由于其自身具備安全性水平較高的加密手法,因此能夠使得設計者所編寫的軟件能夠在意外事件發生的時候得到有效的保存和保密。這樣一來,就能夠使得軟件的安全性獲得前所未有的提升[3]。
3.8可移植
如果將Java作為一種編寫軟件過程中可以使用的語言方式來看,那么其所使用的源代碼則可以在具體的開發過程中進行有效的移植。而如果將其當作一個虛擬機來看待,那么設計者則可以通過CPU的移動,來對其進行移植。除此之外,在需要的情況下,設計者也可以將其操作系統進行有效的移植,以此來達到自身的目的。
3.9動態性
相比于傳統的編程手段,Java語言可以適用系統本身的變化,并且在這種變化中進行即時的編程和操作。
4Java的技術應用
4.1嵌入式設備
在開發計算機的過程中,嵌入式設備始終發揮著不容忽視的核心作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由于其本身就配備著相應的硬件和軟件,因此,使用剪裁法的方式就可以對其進行有效的加工。但是在其使用過程中,必須對兩個方面嚴加把控,第一個方面就是其體積的大小,第二個方面則是其所產生的能源消耗量的大小[4]。而也正因此,近年來嵌入式設備的應用領域已經逐漸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擴展到了國防科技領域。(1)這一系統所具備的專一功能,能夠滿足大多數計算機在使用過程中對自身性能所要達到的要求。(2)這一設備所具備的高效率的特點,能夠滿足許多計算機縮短運行時間的目的。(3)由于這一設備能夠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運行,因此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為使用者節省相應的成本。(4)由于其具有獨特的軟件特性,因此在開發過程中更具有彈性優勢[4]。而在近年來嵌入式設備的開發過程中,由于Java本身就具備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可以通用于各個領域中,因此已經被廣泛運用到這一方面。也就是說,在未來進行嵌入式設備開發的過程中,Java必將擁有不可忽視的一席之地。
4.2無線和移動技術
立足于Nokia所提供的基礎,Java編程軟件在當前無線技術日趨發展的進程中,所受到的關注程度也越來越高,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設計者將其運用到了無線技術的開發過程中。除此之外,在許多開發諸如手機等移動設備的企業的生產過程中,很多設計者也開始了對于Java的研究進程。在研究過程中,他們嘗試借助于這一軟件的作用,來使得自身所開發的應用程序能夠和各大操作系統之間進行更為緊密的融合。如果這一技術能夠獲得成功的突破,那么必將會對移動設備的市場發展起到不容小視的影響。
4.3各行各業的信息化發展
近年來,互聯網企業已經成為了引領世界各行各業發展的核心企業。而許多巨頭企業在進行自身軟件開發的過程中,也將Java提升到了一個不容置疑的核心地位之上。許多企業運用這一軟件來進行自身服務器的開發,從而使得這一軟件被更多領域的設計者所青睞[5]。
4.4在網絡教學
當前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網絡教學由于其具備得天獨厚的便利性和高效性,已經受到了更多學校的歡迎。而在此背景下,許多網絡教學平臺紛紛推陳出新。在這些平臺的開發和軟件的設計過程中,Java也能夠起到獨特的作用。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計算機;遠程網絡通信技術
1大數據時代計算機遠程網絡通信技術的優勢
從目前我國實施計算機遠程網絡通訊技術控制的整體情況上來看,具有的優勢分為以下幾個方面。我國的計算機遠程網絡通信技術為了能使傳輸的數據具有準確性和時效性,具備了較強的抗干擾能力。計算機的整體特點能夠與遠程網絡技術實現完美的整合[1]。傳統的方式可能由于設備型號和種類的不同而產生一些兼容性的問題,能夠滿足不同類型文件和數據的傳輸要求,用戶在使用計算機網絡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一個更具有針對性的設計方案。
2大數據時代計算機遠程網絡通信技術存在的問題
2.1計算機遠程網絡通訊技術故障
計算機遠程網絡通訊故障最常見的問題出現于終端接口,這種方式容易讓整體的網絡物理層發生一些故障,進而影響到交換機與計算機在傳輸過程中的網絡連線。由于物理層傳輸的數據被影響,可能會進一步地引發大數據和網絡通信技術的整合問題。產生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與上網人數和網絡使用情況有直接的關系,通常會出現在一些促銷活動和熱門話題討論的過程中。
2.2計算機遠程網絡通信的速度問題
與傳統的方式相比,我國近幾年的計算機網絡通訊技術已經在不斷發展和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隨著人們生活和工作節奏的加快,對于這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因為越來越多的工作和生活中的環節都需要計算機網絡通訊技術的幫助,所以能夠通過這個效率體現出我國整體的產業和網絡服務的發展水平[2]。所以目前計算機網絡通訊面臨的主要問題仍然是效率的問題,傳輸的效率和數據的完整度對于用戶的使用感和滿意度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2.3計算機遠程網絡通信的安全問題
大數據通過數據和信息的整合給很多工作都帶來了便利,然而網絡安全問題也隨之產生。由于人們在日常下載軟件和登錄的過程中,常常會輸入一些個人隱私問題。在大數據的整合下這些數據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那么很容易對于使用者的個人安全和隱私問題造成威脅。針對這一問題要不斷地提升網絡監管的水平,同時要對個人使用的方式和安全信息進行及時地普及。
3大數據時代計算機遠程網絡信息技術的變革
3.1對計算機遠程網絡通信技術進行維護
目前針對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所出現的問題進行維修,主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首先針對物理層,在面臨大量網民同時登陸同一網站的過程中所出現的物理層問題,應該對于網絡電纜和通信端口的實時狀態進行及時地檢測和修理[3]。其次對于路由器和網卡等涉及到網速及數據完整性相關的內容,應該進行及時的分析,進一步加強計算機遠程網絡通信技術與大數據的整體整合度。
3.2變更計算機遠程網絡通信的速度
人們利用網絡通信技術來進行文件和信息傳播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這與我國信息化水平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對于一些大型的單位,如學校和企業來說,如果能夠更加全面地利用這一技術,能夠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工作和學習效率,然而計算機遠程網絡通訊技術在大數據時代來臨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定的風險問題[4]。原有的寬帶核心技術所覆蓋的范圍可能無法滿足人們對于生活、工作和學習的整體需求,所以應該加大覆蓋范圍,同時保證遠程網絡通信技術的效率問題。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提升整體的速率,同時也進一步防止信息傳播過程中遺漏的現象發生。
3.3構建良好的網絡安全環境
網絡管理部門在維護網絡安全環境的過程中,可以設置一些防護措施,同時也需要對于整體的服務器功能和防火墻系統進行實時的監控和排查。在保證自身工作得到落實的同時也可以向網絡通信技術的使用者來宣傳保護自身信息的重要性,對于一些重要的信息進行分類管理和加密,進一步促進網絡通信的環境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
【關鍵詞】FORTRAN;C語言;OpenGL;混合編程;土木工程計算
通常情況下,土木工程的計算程序都是借助FORTRAN實現的,在運用FORTRAN進行數值的計算過程中,其能夠呈現出不同的優勢,但是,同時也存在效率不高的問題,而且不能在windows的開發環境中使用,不能建立人機界面,在圖形顯示中操作流程過于復雜。C語言是在NET平臺上開發的,這種程序使用了比較簡單的語法,而且便于調試,在程序開發中效率更高。OpenGL是一種圖形庫,里面都是三維的圖形,實現了硬件和軟件的結合使用,使用的效果好,在動畫繪制中常見,而且能夠將圖形的繪制與計算機技術以及虛擬現實技術結合,其是一個模型庫,運用三維的圖像呈現,在不同的平臺上都可以使用。其可以實現幾何模型的建立,通過渲染的方式實現動畫的制作。
一、C語言與FORTRAN的混編
運用C語言能夠實現交互性的界面,建立土木工程計算的框架,將之前的FORTRAN的源代碼進行編譯,形成一個動態的鏈接庫,在此基礎上,能夠將代碼轉送到C語言程序上,完成兩種不同語言的婚變。可以運用編譯器實現文件混合的編程,程序之間應該建立一致的調用程序,建立完善的調用機制。這些機制主要分為堆棧管理機制、命名機制、參數傳遞機制。在C語言和FORTRAN混編中,應該使兩種不同語言的字符參數一直,而且DLL文件能夠顯示出信息的輸出。
(一)字符串參數的一致
在C語言中,字符的結束是運用null數值來表示的,FORTRAN中字符串是在右端設計空格的方式來表示的,運用一個隱藏的參數能夠表示字符串的實際長度。而且,FORTRAN的默認的字符是用ASCII編碼來表示的,所以,FORTRAN要運用編譯器實現中文字符的支持。但是,在C語言中,其字符的編碼是通過unicode實現的,所以,在語言層上就能夠實現支持中文的字符。通過對不同語言的表示方法的分析,分析了影響因素,如果字符串是通過FORTRAN到C語言,那么,可以在NET網絡環境中實現,這時C語言就會自動提供函數字符,將ASCII編碼轉化成unicode編碼。如果字符串是由C語言轉化成FORTRAN,就需要運用字符串的長度來實現。
(二)DLL文件內部的提示信息的輸出
在大型土木工程計算程序的編程中,運用FORTRAN,會出現PRINT等語句,這類的語句表示程序是運行的,在這些程序改造的過程中,是運用DLL文件和C語言一起應用,結合了windows程序后實現的,所以,輸出設備此時不發揮作用。為了能夠分析FORTRAN的內部調制問題,就需要在DLL文件中進行信息輸出,設計信息的函數,建立一個控制臺的窗口,運用PRINT語句建立輸出設備。
二、C語言與OpenGL的混編
C語言是運用NET平臺進行編程的一類高級的語言,但是,在NET環境中,不能夠對OpenGL的接口進行設計,所以,OpenGL中混合C語言,其不能與其他的高級語言一樣實現語句的引用和部署,不能夠直接的使用OpenGL固有的圖形數據庫。所以,在C語言中,這類技術要借助第三方的軟件才能夠實現。
(一)GSGL的動態鏈接庫的分析
GSGL是在windows系統下建立的一類接口,其在C語言中常用。GSGL的動態鏈接庫在使用時是用gldll實現的,形成了不同的類型,在不同的類型中都可以建立OpenGL的標準函數,借助數據庫的函數、輔助型的函數等,設計使用函數庫和常量。在OpenGL能夠生成自動化的定義,通過繪制函數的形式實現了OpenGL場景的定義,在進行場景的初始化和繪制函數中完成兩種高級語言的混編。GSGL在進行程序設計中不一定要用到,但是在程序運行階段其是必不可少的。在對每個空間名稱進行函數定義的過程中是經常使用的,而且能夠借助GSGL在NET環境中實現對查閱庫文件的閱讀。
(二)在C語言中對GSGL的OpenGL的引用
在NET環境中形成C語言的應用程序并不復雜,在IDE換種中選擇C語言的創建項目,然后打開windows程序,將項目的名稱輸入,建設保存的位置,點擊確定,項目就完成了創建。在項目創建的過程中,建立了空間的名稱,而且是以窗口的類型實現的,在應用程序中實現了主入口函數的設計。所以,在建立應用程序框架的過程中,運用程序,要實現對OpenGL的引用,在C語言中借助using關鍵詞實現對不同程序的引用。將OpenGL的繪圖功能在C語言的程序得以更好地應用。
(三)建立OpenGL設備的應用環境
在運用OpenGL進行圖形的繪制中,應該建立設備環境的繪制,建立一個繪制表面,在所建立的空間名稱中加入一個應用,然后再應用中加入很多素材,將這些素材都放在窗口上,實現OpenGL可視化的場景。這樣所以的圖形都可以在窗口上繪制和修改。
(四)創建OpenGL繪制環境和功能的初始化
在繪制表面建立窗口,能夠為OpenGL的運行創作繪制的環境,在OpenGL運行的過程中,其使用的是繪制的環境,而不是設備的環境,所以,要建立完善的繪制環境,不然OpenGL在C語言中是不能執行的。在OpenGL建立一個繪制環境的函數,通過對函數的重寫完成繪制環境的創建,建立繪制環境的初始化。
(五)運用OpenGL進行圖形和場景的繪制
在以上的操作都完成后,就可以借助OpenGL實現場景的繪制,運用繪制函數,設計源代碼,設計單位的矩陣的方式,建立繪制圖形的代碼。
三、混合編程的實現與應用
本文將三種高級語言進行混合編程,在網絡環境下建立語言編譯的環境,以windows作為系統操作的平臺,在此基礎上,借助DOS實現GSAP程序的運行,在windows平臺上實現人機界面的交互,建立交互式的軟件。這類軟件是在原有的程序改造上實現的,運用DLL文件的形式呈現出來,其界面是通過C語言程序編制的,通過建立函數的形式使圖形顯示出來。在程序的混編中,通過運用DOS平臺,實現不同命令的輸入和執行,對結果進行查看,在對windows程序進行計算完成后,其計算和模型的圖像就會直接顯示出來,使用非常得便捷,界面的改造也不復雜。借助三種高級語言的混編能夠實現空白動態鏈接的設計,將源代碼進行統一,運用C語言實現windows應用程序的改進,通過窗口的形式展現出來。
結語:
在土木工程計算程序的改造中,將不同的語言結合在一起,采用混編的形式,能夠提高土木工程相關參數計算的精確度,完善其計算的效率,在C語言中,字符的結束是運用null數值來表示的,FORTRAN中字符串是在右端設計空格的方式來表示的。
參考文獻:
[1]周濤,郭占元,郭向榮. FORTRAN與C#混合編程在土木工程計算中的應用[J]. 山東交通學院學報,2011,01:80-86.
[2]周濤,汪金輝,郭向榮. 利用混編技術對土木工程計算程序的改造[J]. 河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3:124-129.
[3]覃輝. 測量學教材的便攜編程計算解決方案[J]. 高等建筑教育,2011,03:137-142.
【關鍵詞】邊際減排成本;距離函數
1.污染物的邊際減排成本
面臨當前的環境問題,各國制定了相應的政策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但給經濟造成了損失。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各類污染物,包括廢水,廢渣,廢氣等,沒有可控的市場價格,難以估計減排帶來的損失大小。污染物的邊際減排成本,或者為影子價格,是減少一單位污染物排放所導致的經濟產出的減少量。測算污染物邊際減排成本有利于制定合理的污染收費標準和污染排放率,從而促進企業進一步的節能減排。
2.污染物邊際減排成本測算方法
目前,國內外文獻中常采用距離函數法來測算污染物的邊際減排成本。因距離函數法只需知道污染物實際的排放量,不用考慮監管存在與否,也無須投入和產出的價格信息,故在研究中被廣泛應用。按估計距離函數方法的不同,我們進一步將估計影子價格的方法分為參數化方法和基于數據包絡分析(DEA)的非參數方法。
2.1 參數方法
參數方法需設定函數的具體形式,給出真正生產技術的代表形式。一般使用超越對數函數來參數化投入和產出距離函數。Hailu(2003)利用加拿大4個區1970到1993年的面板數據,計算造紙業污染物的邊際減排成本。F?re(1993)以1976年美國密歇根州和威斯康星州30個紙和紙漿廠為研究對象,計算生物需氧量、微粒及硫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影子價格。Coggins和Swinton(1994)估計了美國威斯康星州1990到1992年14家燃煤電廠SO2的影子價格,得到平均的影子價格為292.7美元/噸。Kwon和Yun(1999)估計了韓國在1990到1995年的火電廠釋放的各類污染物的影子價格,結果表明每減少一噸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懸浮顆粒和二氧化碳排放,對應的平均邊際減排成本分別為31.06萬韓元,14.67萬韓元,1548.23萬韓元及3800韓元。Murty(2006)計算了印度1996到1999年36個糖類制造企業的環境效率,Malmquist生產指數以及排放的水污染物(生物需氧量、化學需氧量和懸浮物需氧量)的邊際減排成本,得出這些污染物的邊際減排成本有上升的趨勢。Hu等(2008)將中國30個省市劃分為東、中、西三大區域,估計了SO2的影子價格。平均而言,西部地區影子價格最高,中部地區最低,且在嚴重酸雨區的影子價格一般低于其他地區。
超越對數的函數形式不能被限定滿足轉移性質,一般不用于參數化方向性產出距離函數。二次函數是對距離函數的二階近似,且滿足方向距離函數的性質,研究中常用來參數化方向性距離函數。F?re(2005)以美國1993年和1997年209家電廠為研究對象,得出SO2的邊際減排成本在1117到1974美元/噸之間變化。通過提高生產效率,這些發電廠可以降低4000到6000噸SO2的排放,但其影子價格有增長的趨勢。袁鵬和程施(2011)以中國284個工業部門為研究對象,得出廢水、SO2和煙塵的影子價格分別為0.0178萬元/噸、5.158萬元/噸和4.597萬元/噸。Matsushita和Yamane(2012)以日本的熱電和核電廠為例,估計其2000到2009年的CO2和低水平污染物的邊際減排成本。
2.2 非參數方法
非參數方法不需要設定具體的函數形式,主要通過數據包絡分析理論構造生產可能集,不需要提前設定函數的具體形式。Lee等(2002)在考慮了非效率因素的基礎上選取韓國1990到1995年43家發電廠的面板數據,對發電過程中產生的硫化物、氮氧化物及總懸浮顆粒物等污染物的影子價格進行了測算。Boyd等(1996)計算了美國62個燃煤發電場SO2的影子價格為355美元/噸。Kaneko等(2010)在研究了中國2006年燃煤電廠SO2排放情況的基礎上,估算了SO2的減排成本。劉明磊等(2011)估計了中國省級CO2排放的影子價格。
除了采用以上方法對污染物減排成本進行的研究外,目前還有一些采用其他方法的研究。高鵬飛等(2004)應用能源、環境及經濟耦合的中國MARKAL-MACRO混合模型研究了2010到2050年碳的邊際減排成本。結果顯示,中國碳邊際減排成本比較高,當減排率在0%到45%時,碳邊際減排成本在0到250美元/噸之間變化,而且碳減排約束實施地越早,在相同的減排量下碳邊際減排成本越高。Islas(2008)以墨西哥10個電廠為研究對象,利用Leap(Long-range energy-alternatives planning)模型評估了為減少二氧化硫排放所選擇的不同方案下的減排成本,結果顯示最優的減排方案可以減少41%的二氧化硫排放,而需要的投資和總成本分別為8.41億美元和4.77億美元,即相對減少的排放成本還是比較低的。
3.結論
本文討論了污染物邊際減排成本的測算方法。距離函數在測算污染物邊際減排成本時只需測算實際污染物的排放量,而不需要投入和產出的價格信息,故被廣泛應用。距離函數的估計方法分為參數和非參數方法。前者需要生產函數的具體形式,保證了真正的生產技術函數到處可微,滿足可觀測的期望產出的價格與其影子價格相等的假設。后者不需設定具體的函數形式,主要通過數據包絡分析理論構造生產可能集。
參考文獻:
[1]Hailu,A.,2003.Pollution abatement and productivity performance of regional Canadian pulp and paper industries[J]. Journal of Forest Economics,9,5-25.
[2]Hu,J.L.,L,Y., Chiu,Y.H.,K,T.Y.,2008.Shadow prices of SO2 abatements for regions in China[J].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s Economics,5,59-78.
[3]F?re,R.,Grosskopf,S.,Noh,D.W.,Weber,W.,2005. Characteristics of a polluting technology:theory and practice[J]. Journal of Econometrics,126,469-492.
[4]袁鵬,程施.我國工業污染物的影子價格估計[J].統計研究,2011,28(9):66-73.
[關鍵詞]高含水期;油氣集輸;流型計算;壓降
中圖分類號:TE9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07-0305-01
1 引言
近年來由于產出液中含水率增高,輸送管道中伴有油氣水多相流動的狀況。隨著管路中流動狀況的改變,多相流流動機理呈復雜多變,目前國內外對該機理的研究尚未形成定論,尤其沒有適合工程應用上的水利計算模型。油田輸送管網的投資在總投資中所占比例有三成之多,而運行過程中的能耗占到生產總能耗的四成,因此,研究油氣集輸過程中管路中流體流動規律,預測油氣集輸管路中流體的流型以及壓降變化規律,對管線設計以及改造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以某聯合站實測數據為依據,探索了高含水期油氣集輸管道流型和壓降的變化規律。
2 裝置
為了研究高含水期油氣水在管內的流動特性,給出適合工程實際的試驗裝置工藝流程,并在采油現場對所用試驗裝置進行了安裝調試。該套試驗裝置全部利用實際油氣水介質進行試驗。試驗管道為現有埋地井口到計量站間的集油管道,除流型及流態測試外,其余部分全部利用計量站現有設施。油氣水混合物經集油管線到達計量站,從計量站分別進入試驗裝置,測試產液量、產氣量、壓力、溫度、流型,對典型的流型拍攝,研究油氣水混輸的流型。
3 流型研究
3.1 流型選擇
Baker提出的水平管流型分界圖。它以大量試驗和觀察為基礎,認為流型不僅和氣液流量有關,還和氣液物性有關。眾多研究表明,水平管三相流流體本身物性會對流型的變化產生影響,該種情形下,選擇廣泛使用的Baker流行圖進行流型驗證更與實際情況相符合。對現場采集的數據進行了驗證。
3.2 模型修正
實驗發現,當對高含水期油氣水三相流進行流型預測時,預測結果與實際流型相比存在較大誤差。針對管道中流體粘度較小的特點,應用實驗現場所得的實測數據對Baker流型圖的橫縱坐標進行了擬合修正。利用擬合修正后集輸管路中流體的流型重新進行了計算,結果表明管路中流體流型均為沖擊流,與實測數據完全吻合。證明,經擬合修正后的Baker模型適用于采油廠高含水期油氣水三相流流型的預測。
4 壓降研究
4.1 模型修正
流型區分氣相折算系數的經驗公式。 (公式4-1);
(公式4-2)(公式4-3) ;(公式4-4)式中:-分氣相折算系數;-假設混輸管路中只有氣體流動時的壓降,Pa;-單相氣體的水力摩擦系數;X-質量含氣率;-氣體質量流量,kg/s; G-混輸管路的質量流量,kg/s; D-管道內徑,m;A-混輸管路的截面積,m2;-氣體密度,kg/m3。
4.2 實測數據分析與模型驗證
實驗過程為了保證數據采集的準確性,采用間隔量油、測氣的取樣方式對某聯合站的集油管道進行了系列測定。采用修正后的壓降計算模型對井口壓力進行了計算,通過對比實驗測得數據與擬合所得結果進行了比較,未經修正的Baker模型不適用于高含水期壓降計算,而修正后的Baker模型計算機結果與實測數據基本吻合。在多個實驗數據的基礎上,對洛-馬公式中分氣相折算系數的求法提出了修正。給出了沖擊流和分散氣泡流的壓降計算方法。實驗管徑范圍為13~150mm,以空氣.水為介質,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中也同時使用模型對測試各段的井口壓力進行了計算,對比結果顯示,誤差均大于修正后的Baker模型。因此,本研究結合某聯合站實測數據對Baker模型的擬合修正,適合采油廠采油后期高含水油氣集輸的預測計算,適合工程應用。
4.3 誤差分析
5 結 論
(1)對某聯合站集油管道中高含水期油氣水三相混輸管道的壓降及相關參數進行了現場測試。根據測試數據,對Baker流行圖以沖擊流壓降模型進行了修正。(2)對現場測得數據,采用修正后流行圖進行了流型計算,所得流型與現場測得流型相吻合,結果證明修正后的流行圖適合采油廠高含水期油氣水三相混輸管道流型判別。
常規做法:
如圖1,將某一整數的個位、十位用較大空白間隔開來,而且個位、十位等依次按照由下到上的次序依次排列.
如圖2,將另一整數的個位、十位用同樣間隔隔開,個位、十位依次按照由左至右的次序排列.
由圖1、2重疊后,就構成了如圖3的矩陣圖形.
注:在讀解圖3這樣的基本圖形時,按照由左至右,由下到上的次序讀解.由于A*B等于B*A,
所以按照先由下到上,再由左到右的次序也可.
讀解(常規):形如圖3,已知其表示的意義為13*21,將直線的交點近似看成四個區域(如圖4),把左上方的交點群和右下方的交點群看做一個整體,那么就把整個矩陣圖形大體分為三個部分,用直線分割,得到圖5.有圖5得知,在右上方的交點數為積的個位數,中間兩交點群中焦點數之和為十位數,最后的交點群中的交點數為百位數.如圖5,第一交點群的交點數為3,則13*21的積的末尾數字為3,第二交點群(第一組合交點群)的交點數為7(兩交點群中交點數之和);第三交點群的交點數為2.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13*21等于273.
注:已知第一組合交點群為十位數,在辨別個位數和百位數時,先計算原兩整數的末位數字之積,可得一自然數,再用此自然數與第一、第二交點群的交點數對應,就可以得出個位和百位數(口算得出).例如13*21(圖4)末位數字之積為3,則就可以和第一交點群對應(圖5).
非常規做法:
1.當遇到兩位數與一位數相乘時,例如12*3的非常規做法讀解.
首先按照由左到右,由下到上的順序繪圖(圖6).近似分出兩個交點群(上方,下方),用直線分割(為避免混淆,可采用加長或改為波浪線的方法),在辨別個位數和十位數時:①再次按照原兩整數的末位數字之積進行分辨,得出結果;
②根據特定順序(繪圖時的特殊順序)得出結果.
2.當遇到三位數與兩位數相乘時的非常規做法.例如132*12.
圖7首先按照由左至右再由下到上的順序繪圖(圖7).在劃分交點群落時,可將原矩形陣列近似看成兩個矩形陣列的組合(其中一邊重合的兩個矩形陣列),再進行劃分.
讀解:
口算得出兩整數末尾數字的積(如大于9,則再取末位數字),再與圖中的第一、第四交點群對應,再按照命名次序(見注二)依次計算十位、百位.以第一交點群為例,若交點數大于9,則保留末位數字后進到下一位,以此類推,得出結果.圖7中,第一交點群的交點數為4,第二交點群的交點數為8,第三交點群的交點數為5,第四交點群的交點數為1.由此可得兩整數的積為1584.
3.當遇到三位數與三位數相乘時的非常規算法.例如132*231.
首先按照由左至右再由下到上的順序繪圖(圖8),因繪圖的特殊順序,所有交點群排列順序都是按照由右上方到左下方的特定規律(非常規做法1除外).在劃分交點群時,也是按照交點群的排列順序進行的.
讀解:
摘要:復變函數論是理學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的一門基礎課。通過學習本課程,能夠培養學生嚴謹而縝密的數理邏輯能力和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復變函數論的課程特點和主要教學問題,從妥善處理教學內容、增加課外上機操作項目、嘗試多種教學手段、改革考核方式和改革教學方法五個方面對復變函數課程教學進行改革探索,提高復變函數課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復變函數;教學改革;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3-0091-02
一、引言
復變函數是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一門專業主干課程,與數學分析息息相關。該課程主要研究具單復變量的復值可微函數的性質,研究對象為全純函數,即復解析函數。復變函數也稱為復分析,其推廣和發展了數學分析的相關內容,與數學分析有許多相似之處,尤其是在邏輯結構方面。
二、復變函數課程特點和主要教學問題
1.課程特點。根據復變函數的理論體系和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設置特點,筆者所在學校為復變函數課安排了48個學時,其中理論教學40個學時、上機教學8個學時。由于學時限制,筆者沒能全部講完各板塊內容,而是精選了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必學內容,具體為:復數與復變函數、解析函數、復變函數的積分、解析函數的級數表示、留數及其應用、共形映射、傅里葉變換和拉普拉斯變換。從教學實踐中,筆者總結出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復變函數論課程存在以下特點。(1)抽象性。復變函數的研究方法實際上是數學分析研究方法的延續,主要目的是建立具有優良性質的解析函數和研究解析函數的主要方法。研究部分多值函數,是復變函數的一個內容,同時也是復變函數課程的一個難點。復變函數應用的廣泛性及其在后續課程中的基礎性,是復變函數論的一個重要方面[1]。它是一門公認的抽象性很強的學科,概念和理論較多,更加復雜、難懂。(2)實用性。復變函數源于實踐,是一門具有系統理論體系的學科,作為強大的工具被廣泛應用在自動化控制、理論物理、彈性力學、流體力學、空氣動力學、語音識別與合成、信號分析與圖像處理、地震勘測、通信與控制及電子工程等眾多自然科學領域[2]。
2.主要教學問題。(1)教學內容處理不妥當。復變函數雖然是一門應用廣泛的學科,但并非各個板塊的內容都必須精講細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所教授的內容沒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本專業學生的潛能。在授課過程中,一方面,注重公式的前因后果和推導過程,對定理的證明過程講得精細,但因學生已修過數學分析,而數學分析中的許多推理方法可直接推廣到復變函數論中,讓學生對繁雜的推理過程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另一方面,沒能充分展示各個板塊內容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這主要是因為本課程只有48個課時,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講授每個板塊的知識應用,不現實。(2)課程實踐環節不突出。筆者所在學校的復變函數課雖有8個課時的上機訓練時間,但這遠遠不夠。復變函數是一門系統學科,可廣泛應用于實踐中,但內容抽象,因此需要借用相關數學軟件如MATLAB來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知識點。然而,由于上機課時非常少,很難充分利用MATLAB來展示各板塊內容。(3)教學手段不夠多元。如今,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教學方式逐漸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但多媒體+黑板板書的教學方式仍占主導地位,這或多或少地影響了教學效果,減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4)課程考核方式不夠理想。復變函數多以期末考試為主要考核方式,即學生的總評成績由期末卷面成績*70%加平時成績*30%構成。這一成績構成方式較為單一,沒有考慮學生其他學習因素。(5)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在授課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夠濃烈,主要在于這門課本身比較抽象,再加上教師在教學中并沒有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方式,使得學生普遍認為這門課枯燥無味。而有些學生開始時能跟上教學步伐,但越到后面就越聽不懂,而后就慢慢地失去了學習熱情。
三、改革措施
1.妥善理教學內容。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數學思維能力,掌握信息與計算數學的基本理論、方法與技能,能運用基本理論、方法與技能解決信息技術或科學與工程計算中的實際問題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同時滿足學生個性發展多樣化的需要,分流培養學術型人才。因此,在講授復變函數這門課時,必須考慮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在授課過程中,筆者的具體做法如下:(1)精講緒論內容。緒論是第一次課,一定要把復變函數論的來龍去脈、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及其與所學課程的聯系、對后續課程的作用等內容精講,讓學生有個初步印象。(2)由于第一章復數部分學生在高中已學過,但大多只是初步了解,因此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將把復數的重要地位凸顯出來,而對與數學分析中相似的內容如極限與連續等,讓學生課前自學,課堂中主要講授這些內容與數學分析中相關內容的不同之處。(3)重點講授解析函數、復變函數的積分、解析函數的級數表示、留數及其應用、傅里葉變換和拉普拉斯變換,對繁雜的定理證明,只講授證明思路,讓學生課后嘗試證明過程。(4)引入具體實例,讓學生感受到復變函數在實際中的具體應用,激發學習興趣。
2.增加課外上機操作項目。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是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一個培養目標,也是復變函數論的一個主要教學目的。筆者所在學校雖然對復變函數論設置了8個課時的上機操作,但課時比較少,很難達到明顯的教學效果,為此,筆者嘗試增設了復變函數的積分、復變函數的泰勒展開、復變函數的圖形、有理函數的部分分式展開式等實驗項目,借助學校網絡教學平臺,把相關實驗內容制作成PPT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學生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學完相關內容,完成相應的實驗,并將這部分內容作為學生考核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學生有問題,可以在網絡教學平臺中提問,筆者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解答。
3.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除了使用傳統的多媒體+黑板板書和網絡教學平臺外,對有些內容,還可以嘗試制作微課,讓學生可以課后自學,激發學習興趣。
4.改革考核方式。由于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和學術型人才,所以復變函數論這門課應嘗試運用多種考核方式,共同構成學生的期末總評成績。例如,考核方式主要有:平時作業成績(課后習題作業、課堂考勤情況)、增設課外實驗項目完成情況、隨堂上機操作實驗成績、期末考試卷面成績、期末上機考試成績等。其中,平時作業完成情況體現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及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增設課外實驗項目和隨堂上機操作實驗項目的表現,則體現出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期末考試情況體現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整體把握程度;期末上機操作完成情況,體現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利用期末一張試卷的完成情況來判別學生對整門課程的掌握程度有失偏頗,不能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多種能力。采用多種考核方式,不僅能夠從多方面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且能夠充分展示學生的綜合能力。
5.改革教學方法。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運用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制作微課,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類比法、問題驅動法、導入法等。并且,盡可能地簡化理論推導過程,充分調動學生情緒,讓他們樂于自主學習,并能切身感受學習復變函數的樂趣。
四、結語
復變函數是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基礎課,通過學習該課程,能夠培養學生嚴謹而縝密的數理邏輯能力和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如何提高復變函數的教學質量,是許多教師面臨的問題。筆者根據實際教學體驗,從妥善處理教學內容、增加n外上機操作項目、嘗試多種教學手段、改革考核方式和改革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研究與實踐,得出一些見解,以期對提高復變函數的教學質量起到一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朱福國,賈秀梅,張飛羽,王汝軍.復變函數精品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河西學院學報,2015,31(5):105-110.
[2]史秀波,張瓊芬,林亮.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2,(57):207-209.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軟件工程;數據庫;編程技術
0引言
在現如今的階段,計算技術在當下的社會中已經被普遍得到運用,滲透到了不同領域的不同行業中。計算機的使用可以幫助我們實現很多人工無法完成的事項,能夠幫助工業生產、科學研究、機械運行、監管控制等多方面的領域,因此,計算機本身具備著非常大的應用價值。與此同時,計算機系統具有十分強大的信息處理功能,可同時兼容多個應用軟件,為不同的生成工藝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并且,在實際的生成工藝過程中,信息的處理功能就顯得尤為重要,其主要原因在于其可以提供非常充分的數據信息,有利于生產活動的優化和完善,從而提高數據信息的利用價值。據此可以看出,計算機技術所呈現出來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巨大的,也正是因為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速度逐漸加快,導致人們對于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需求也在不斷地增加,所以要求計算機軟件工程的數據庫編程技術可以在相關技術人員的持續研究之下取得更進一步的升級。數據庫是大部分生產活動中數據信息存儲的關鍵性因素,通過數據庫能夠實現對數據信息的整理和分類,保證各個信息數據的功能不會出現任何差錯,以助于相關數據信息的適當應用。對數據庫的構建需要多種技術的輔助,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數據庫編程技術。目前,我國對計算機軟件工程的研究越來越深入,數據庫的編程技術也在逐步趨于完善。據此,文章對數據庫的編程技術展開了一定的研究。
1計算機軟件工程中的數據庫建立
在對計算機軟件工程進行建設的過程中,首先要通過切實有效的手段對數據庫的系統進行優化。由于計算機軟件的運行需要依靠網絡環境的支持,所以,在對設計框架進行建立之前要對計算機軟件所運行的網絡環境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檢測,找到其存在的影響因素[1]。利用適當的軟件設計功能來控制軟件在網絡環境中運行期間可能會出現安全風險的概率,經過對各個系統的合理的設計,通過系統之間的協作來完成計算機軟件的各項功能的正常運行使用。同時,針對于網絡運行環境中所發現的隱患展開具體的分析,并且提出性對應的解決措施,從而提高數據庫中的數據的安全性,保證軟件的可靠運行。以確保軟件工程設計的時效性以及使用性可以滿足相關的設計要求為目的,在對數據庫的編程實施操作之前要先明確其應用的方向以及軟件的性能。這一問題就要相關的軟件工程師與客戶之間進行良好的溝通,結合客戶的實際需求來開展軟件的設計。首先,要根據客戶的需要,建立起基礎的結構框架,如果該框架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之后再根據框架進行內容的填充,在這個過程中要實時的檢測軟件的性能,使其能夠抵制網絡環境中常見的安全隱患,從根本上確保軟件的運行安全。此外,還要保證數據庫中的數據可以及時的進行更新。數據庫的建立要根據編程技術來進行開展,對于技術層面來說,能夠在每一項功能的協調作用之下對技術隱患的發生概率進行有效的降低。所構建的數據庫要求能夠在網絡環境中實現有序的運行,能夠借助網絡對軟件自身進行實時的更新[2]。基于上述各類問題,在對編程語言進行選擇的過程中要具有合理性,由于編程語言是功能框架設定的基礎,所以要求在保證編程的同時還要能夠對不同模塊和功能進行詳細的劃分,不僅能夠強化軟件的設計效果,還可以提升軟件工程的可靠性。
2數據庫文件的構建
2.1類型比較
只有軟件的數據庫擁有讀取的功能才可以對文件進行構建,可是在對文件進行構建之前,要對該軟件數據庫的文件讀取的種類展開比較后選取最好的效果讀取文件的類型。要想使文件類型的選取能夠更加的直觀,可通過對比的形式來選取,也就是說針對于各個文件類型的讀取效果來看,將數據信息讀取存在錯誤、偏差的文件類型進行排除,保留相對穩定的文件類型。在保證了文件讀取類型之后再進行文件的構建,從根本上確保數據讀物的精準性以及可靠性[3]。除此之外,文件的構建還要具備快速提取信息的功能,并且,可以把存儲的數據信息轉換為占據空間較小的格式,在最大程度上為計算機節省空間,這一系列的操作可以有效的提高軟件的運行效率。在擁有了上述的性能之后,在軟件的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能夠更加迅速的實現具體的操作,而且還可以保證其運行的質量。
2.2創建數據庫
在確定了文件的類型之后就可以開始進行數據庫的建立,軟件數據庫在構建完成之后會產生一定的訪問權限的限制,若是這個時候發現軟件的設計過程中含有不足的地方,就會出現大量的改進工作,不但要對設計中不完善之處進行改進,還要對數據庫中的信息進行大量的修改,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軟件設計的效率,為防止這一類問題的產生,在對軟件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對每一個環節進行嚴格的管控,保證其滿足設計的目的以及具備良好的使用性能之后再進行下一個環節的設計,防止反攻的情況發生[4]。此外,在對軟件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注意各功能之間的錦覓結合,從而提高軟件在網絡環境中的運行質量以及穩定性能。為了保證數據庫構建的合理性,能夠利用分區創建的形式對其進行構建,也即是每一個功能模塊都分別創建相應的數據庫,同時,全面的考慮到每一個功能模塊間的協作力。在對數據庫進行創建的過程中要將各功能模塊的使用性能以及協作能力都考慮在其中,如此一來,在軟件進行使用的過程中才可以充分的展現出其的整體性能。這種分區創建的方法能夠使數據庫的創建更加具有條理性,可以防止軟件在運行的過程中出現數據庫內部矛盾的狀況。對于外部的安裝軟件來說,數據庫的創建的過程相對是比較簡便的,能夠結合客戶的需求進行選擇性的安裝[5]。與此同時,客戶也可以進行自定義安裝,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數據庫中存在的安全隱患的問題。這類外部安裝軟件對于網絡環境來說也具備著比較強的應對能力,具有較強的穩定性。想要完成軟件工程中各項功能以及技術之間的合理配置,在對數據庫進行創建的過程中,要對軟件的使用性能以及其使用方向進行明確的定位,從而實現數據庫資源的利用最大化。此外,要對編程技術進行持續的創新,目的在于利用編程語言的合理運用以及編程技術的合理運用,來完成軟件工程中各模塊之間的良好協作,進而提升軟件工程的整體運行效率以及運行的質量。對于在數據庫的構建過程中如果出現了數據信息丟失的狀況,能夠利用數據庫的備份功能進行數據的恢復,有效的保障了軟件各項功能的正常使用。
3對數據庫的訪問
3.1面向對象的數據庫存儲模式的選擇
因為我們所采用的數據庫的創建方式是分區創建,所以,在對存儲模式進行選擇的過程中也要在進行分區之后依照各個功能模塊的功能特點來確定所要選用的存儲方式。針對軟件工程功能模塊來說,每個模塊中的安全隱患都是不同的,所以采用的存儲方式也是有所區別的,適當的存儲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隱患的發生。數據庫存儲模式的確定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用戶的訪問權限,設置訪問權限可以有效的保證系統內部的信息安全。同時訪問權限的設立也有不同的層次,在不同的層次之中用戶在軟件中所顯示的內容也是有所差別的,能夠對數據庫的內部信息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6]。在文件訪問的層面上需要在文件類型的基礎上進行,由于這種方式的運行效率更好,合理性也更強,所以在進行編程的過程中有必要將其當做是一項重要的設計內容,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是想要實現以信息類型來確定數據庫信息的作用。這種訪問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訪問權限沖突的狀況發生,與此同時,更有利于資源的合理化配置,促使數據庫資源在軟件的運行過程中可以達到最大的成效。在對于不同的資源進行使用的過程中,計算機軟件能夠利用接收到的數據信息來對數據庫的信息進行調動和支配,不僅有利于資源的合理運用,還可以確保數據庫的信息安全。
3.2數據庫文件的加密保護
文件的加密保護是指針對于用戶基本信息中牽涉到個人隱私的信息進行保護所采用的一種保護手段。其主要是通過設置登陸口令密碼等形式來對其進行保護的一種方式。針對于用戶來說,個人信息的泄露對自身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基于此,在對軟件工程的設計過程中設置文件加密保護的模塊對于廣大的用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想要確保軟件的人性化設計,能夠依據信息的重要程度,對加密的防護設置多個等級,結合信息的重要性,對其設置相對應的幾米保護措施,如此一來,不但可以使用戶的隱私權限得到良好可靠的保障,還可以對數據庫內部的信息內容起到保護的作用。另外,這種文件加密的設計還可以幫助相關的工作人員對于在加密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有序的處理,還可以有效的解決網絡環境中隱藏的安全隱患[7]。在文件加密的狀況下,對于數據的信息進行選取的過程中,大多是選用文件加密的方式來進行選擇,而產生功能的沖突是不可避免的,萬一產生了功能上的沖突,能夠對軟件的構架進行調整,利用完善結構的形式里游湖軟件的應用模式,從而為各個模塊的順利運行提供有利的環境,提高了計算機軟件的總體性能。
參考文獻
[1]張程譽.基于計算機軟件工程的數據庫編程技術[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8(06):186-188+191.
[2]趙云祥.基于計算機軟件工程的數據庫編程技術策略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16):16-17.
[3]楊丹,戴玉敏.基于計算機軟件工程的數據庫編程技術[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09):154.
[4]鐘睿.基于計算機軟件工程的數據庫編程技術[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8(02):32.
[5]于博文.基于計算機軟件工程的數據庫編程技術[J].中國高新區,2017(24):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