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管理學的藝術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情感;興趣;數學教學
數學教學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發展。這些發展不僅僅是停留在學生的認知、思維、能力的發展,還包括對數學的興趣、情感態度的發展。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情感發展是一個多維度的復合體,即:興趣、自信心、意志力、態度習慣等。就學生對數學、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而言,主要是對數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在數學學習活動中主動參與以及對數學學習的喜愛程度;學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就是學生在學習中的體驗,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以及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學生學習數學的態度與習慣就是在學習中探索創新、合作交流與嚴謹求實的態度與習慣。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結合“9的乘法口訣”談談如何促進學生情感興趣的發展。
一、以情景激感,培養學習觀念
贊可夫說:“單純地聽教師的講解,不能調動學生的精神力量。”因此組織教學時教師必須把握學生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征,在此基礎上采用活潑生動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興趣激情感。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首先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和興趣的培養及思想動機的教育。課的開始,我首先以一位同學的畫導入,畫面的正中畫了一個紅色的“桃形兒”,“心”的正中寫著“心愿”倆字。這幅畫的下面工整的寫著一行字“我的心愿是上大學”。我高高的舉起這個同學的畫,情緒也很激動,學生靜靜的看著、聽著。我因勢利導提出這樣的疑問“同學們考上大學、當數學家、科學家這都是人人向往的事情,也是不難做到的事情,因為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國家將來要靠我們建設,但是要達到這個目的該怎樣做呢?”學生們爭先恐后的說開了,有的說從現在開始打好基礎。有的說:“要好好學習,聽老師的話。”有的的說:“上課要專心聽講”等等。這樣,首先激起學生的興趣、情感,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動機。教學情境的創設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為他們搭設一個學習的舞臺,提供實踐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動嘴、動手、動腦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感知的內容,讓他們帶著濃厚的興趣來學習。
二、根據學生的特點,使學生主動參與,培養興趣
在教學中緊密的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在教學中讓孩子討論例題時先觀察思考,再與同桌交流匯報。去黑板演時說出自己是怎么想的,用的是哪句口訣。最后讓同學評價這位小老師表現得怎么樣,做出公正的評價。成功是自信的保證。數學課堂要千方百計保護孩子內在的求知欲,要熱情的想方設法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在進行練習時我讓學生事先自己制作“除以9的轉盤計算卡。”為了讓學習有困難的孩子也能體驗成功,先讓同桌幫忙解決一些問題,交流時再鞏固一下,為差生爭足了面子,從而嘗到成功地體驗,增強學習的信心。
針對學生的好奇心、好勝心,可以通過競爭比賽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興趣,發展數學學習情感。課堂上我把“用9的口訣求商及混合試題”的考卷發給各小組,規定2分鐘進行爭當“小數學家”活動,學生通過不斷練習、嘗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充滿學習的信心。
三、“趁熱打鐵”開發學生的想象和思維
關鍵詞:管理;科學性;藝術性;量化考評;科學主義
中圖分類號:C9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30-0187-03
管理活動作為人類最重要的一項活動,廣泛地存在于現實的社會生活之中。凡是一個由兩人以上組成的、有一定活動目的的集體都離不開管理,管理是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統一。藝術性與科學性不是一種吞并另一種的同一性,一種消滅另一種的消融性,而是差異性中的互補性、互補性中的差異性。然而,管理的量化更多的是科學性而缺乏藝術性。
泰羅于1911年問世的《科學管理原理》是量化管理時代的起點。該書率先明確而正式地勾勒了量化管理思想的種種預設,這些預設包括:即使效率并非人類勞動和思想的唯一目標,它至少是勞動和思想的首要目標;技術方面的精打細算總是勝過人的主觀評判,在一切方面都是如此;實際上,人的評判并非穩妥可靠,因為它受到粗疏大意、晦澀不清和節外生枝的困擾;主觀性是清晰思維的障礙;不能計量的東西要么并不存在,要么沒有價值;公民的事務最好是由專家來指導或管理等。當然這些預設并非全部出自泰羅的腦袋,19世紀法國著名哲學家奧古斯特?孔德就主張,凡是不能看見和計量的東西都是非真實的。無疑,這個主張為后世把人當做客體的觀念奠定了基礎。泰羅的管理體系,起初只用于工業生產,他的初衷是科學地研究工廠,不僅為了增加利潤,而且是為提高工資,縮短工時,改善勞動條件。他的體系包括“時間和動作研究”,用法律、規章、工作原理的“科學”取代對工人個體的評判。因此,“科學管理之父”非泰羅莫屬。
彼得?德魯克于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實踐》是量化管理系統化實踐的起點。他認為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驗證不在于邏輯,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權威就是成就。德魯克認為,“為了控制自己的績效,管理者單單了解自己的目標還不夠,還必須有針對目標,衡量自己的績效和成果。所有公司都應該針對每個關鍵領域向管理者提供清楚統一的績效評估方式。績效評估方式不一定都是嚴謹精確的量化指標,但是卻必須清楚、簡單而合理,而且必須和目標相關,能夠將員工的注意力和努力引導到正確的言論自由上,同時還必須很好衡量,至少大家知道誤差范圍有多大。”[1]因此在德魯克看來,“目標管理與自我控制”完全可以被稱為一種管理哲學,目標管理這種制度,可以使組織的成員親自參加工作目標的制定,實現“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標,而對于員工的工作成果,由于有明確的目標作為考核標準,從而使對員工的評價和獎勵做到更客觀、更合理,因而可以大大激發員工為完成組織目標而努力。因此,“目標管理之父”也就非德魯克莫屬。中國從1978年開始,伴隨著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在一些大企業中首先開始試行這種管理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效。20世紀80年代末,中國開始采用科學計量方法用來衡量科研機構的科研水平和科研人員的工作績效和能力,它對扭轉當時科研的低效狀態、增長論文數量,使論文與國際接軌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人類需要科學并發展了科學,是為了更深入系統地認識它所生存于其中的世界和宇宙。沒有科學和科學的發展,就不會有我們今天對宇宙、世界、自然的系統、深刻、甚至準確的理解和認識,這是其他任何非科學所無法達到的。然而“科學所發現的真理是科學真理,人們感興趣的還有其他種類的真理。把科學真理提升到絕對真理就是科學主義。”[2]
就科學作為一種關于物理世界的理論話語體系而言,它的根本目的是力圖以世界自身的存在方式理解和解釋實在世界。為了達到科學認識客觀的物理實在的目的,為了描繪科學的世界圖像,現代科學逐漸形成了“去感性化、理性化、數學化和實驗化的科學方法。”[3]即把握關鍵的事實,抽象的概念和關系,數學化的表達,理論有效性的經驗證明,沒有這樣一套方法,作為認識自然和解釋自然的自然科學,就不可能獲得今天如此巨大的成就。然而“盡可能要求達到最高標準的嚴格精確性這樣的標準只有用數學語言才能達到。另一方面,物理學家對于它的主題必須極其嚴格地加以限制:他必須滿足于描述我們經驗領域的最簡單事件;企圖以理論物理學家所要求的精密性和邏輯完備性來重現一切比較復雜的事件,這是人類智力所不能及的。高度的純粹性、明晰性和確定性必然要以完整性為代價。”[4]愛因斯坦這里所說的“高度的純粹性、明晰性和確定性”是自然科學理論所具有的必然特征,這些標準也只有運用數學語言才能表達出來。然而,數學是一門高度抽象的科學,它以物理世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為對象,而不關心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所表現的客觀內容。數學越是發展,抽象程度越高,就越使它遠離它所起源的外部世界。“19世紀是科學快速增長的開始,那時的科學被稱為自然研究。隨著許多科學的真實成果而來的樂觀主義促進了科學主義的出現。科學主義的觀念就是,科學不僅是通向所有有效推理的道路,而且它將為所有合理的提問提供答案。”[5]正是自然科學的方法,以及在這種方法指導下取得的科學理論所具有的高度的純粹性、明晰性和確定性,才讓人們如此地信服、信仰甚至崇拜自然科學的方法、知識和理論,以至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人們相信,只有自然科學的方法、知識、真理,才是唯一可靠、可信的方法、知識和真理。
科學有著自身的界限,科學只能理解和解釋在它的范圍內它能夠理解和解釋的東西,只能描述它有目的地要描繪的世界圖像,只能表達它能夠表達的真理。我們人類除了需要認識和理解外在的客觀世界的自然科學之外,我們仍然需要能夠理解和解釋我們的社會世界、人文世界和內心世界的其他非自然科學的東西。科學主義把科學的方法、科學的理論和科學的真理凌駕于所有其他方法、理論和真理之上,把科學看作是一種唯一正確和可靠的東西,認為自然科學的方法應該而且必須被廣泛地運用于其他領域,這種貶低、取消、否定非自然科學話語體系的強烈的意識形態傾向,是一種自然科學方法論的科學主義話語霸權。作為自然科學觀察的是自然的時間過程,它力圖把握的是這些過程展開的沒有時間的規律;人文科學面對的不是轉瞬即逝的現象,不是要把時間固定下來,相反,它們深入到一個時間會自動停止下來的領域,并力圖使這個領域恢復活力。在人類智慧的生命中,人文科學就是一種對人類文化的記憶的官能,人文科學想要求得自身的生存,就必須關心價值,這是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最明顯的區別。在人文科學的研究中,我們并不否定某些科學方法的運用,也不否定需要合情合理的客觀性,伽達默爾在談到人文科學的時候寫道:“這根本不妨礙現代自然科學方法在社會領域中的運用。不斷增長的社會合理化與操縱這種合理化的科學技術,比起現代科學所產生的巨大進步,可能更能夠顯示我們時代的特征。”[6]但人文科學的研究不能忽視它的主觀性的思想、情感和態度,這并不意味著可以隨心所欲,而要求保持某種主觀性與客觀性的平衡。
1.量化考評的風險。在管理的量化考評中,“去主觀化”是不可避免的,客觀化是必然的。這是因為,數字把握的是人的存在之外的實在,揭示的是人類自身存在之外的世界實在的秘密和規律。然而日益發展的人類科學在認識自然界上的一切里程碑都具有暫時的、相對的、近似的性質。因此,在管理中如一味地重量化的結果,忽視量化管理的過程,以數字來評判成敗和得失,是非常機械和危險的,因為數學化設計的量化世界是一個堅硬、冰冷、無色、無聲的死寂世界,人的位置被擠到渺小的位置,似乎是“人在消失”,剩下的只是一些數字以及數字與數字之間的關系。事實上,在管理中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在管理世界中適度的量化是必須的,而且也是可行的,但一定要反對唯量化的傾向。在量化考評中要充分關注以下可能的風險:第一,量化指標客觀性的風險。有人認為,管理中的量化指標是客觀的,排除了主觀性的干擾。事實上,“客觀性”一詞指稱既定事物,“客觀外在的”、不依賴于任何人意志的東西,或者,用哲學術語來說,是外部世界。這些術語并不總是同義詞,內部世界也是一種既定事物。假如主觀是客觀的補充,那么內部世界就是主觀的,它就是我們“直接”經驗的事物,或者我們可以自由操縱的事物。然而,對于客觀事物或事實,可能存在主觀的態度,而主觀性可能存在客觀的事實,一個事實報告可能是客觀的,因為事實使然;同一個事實報告可能是主觀的,因為它表達了制作報告的意圖。稱任何事物為客觀的,這可能是客觀的,但也可能是主觀的,例如,夢是真實的,它們是關于現實的,但它們很少成為現實。因此,客觀性存在程度的區分,但不存在徹底的客觀性。第二,量化指標的風險。由于管理的本質和特性決定了人們面對的往往是多因素、動態和復雜的大系統,在特定情況下為了解決制約發展的瓶頸,重點發展和提升某些指標是無可厚非的,但不是全部。因此,為什么選擇這些項,而不選擇哪些項,這里不僅包括選取的目的是否合理,而且涉及到在實施中的手段是否合理。第三,量化指標陳述方式的風險。量化管理的指標往往總是以陳述的方式出現的,不同的陳述方式,其答案可能不盡相同。最著名的是神父是否可以抽煙和禱告同時進行,是以“允許禱告時抽煙嗎?”還是以“抽煙時是否允許禱告?”的方式陳述,前者最終的答案是否定的,而后者卻是肯定的。第四,抽象概念轉換為一個客觀事物時的風險。如“貢獻”這個詞是一個抽象程度較高的詞,然而一旦轉換為“貢獻率”時,我們就會相信,科學方法能夠給它定位,并給它進行測量。然而,對于“貢獻”人們往往看重最終具體的數字,卻容易忽視成本。第五,樣本的風險。主觀性的東西要轉化為客觀性的考量,數字是不可缺少的。比如滿意度,在測評過程中取什么樣的“樣本”其答案可能各異。第六,確定權重的風險。權重需要一個標準,以便把各參數安放在一個序列中恰當的位置,然而這一標準是客觀的嗎?另外,在不同客觀條件下用同一標準在進行衡量時,是否還存在“條件權重”指標等。
網絡可以增進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反饋,其高速的時效性也促進了學生與教師之間信息交換。透過網絡,學生可以快捷地與其他學生交流學習心得,討論學習時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教師也可以及時獲得行政管理課程的教學反饋信息,針對學生的疑點、難點對教學內容和方法做出相應的調整。寬松、愉快的網絡環境給師生之間的交流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氛圍。信息傳遞的高效率讓師生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網絡的出現使得學生個體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教師不再是行政管理課程教學的主宰者,而更像是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這種差異性教學方式,充分考慮了每個學生的特點和不足,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2.網絡信息技術在行政管理教學中的應用
盡管網絡信息技術相比于傳統教學方式,有著上述優勢,但其在行政管理教學中的應用,仍需要研究和探索。作為一個新的信息傳遞媒體,網絡已經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建立了緊密的聯系,其對學生的影響可謂相當深遠。但這些影響并不都是積極的。很多學生上網并沒有明確的目的,只是為了消磨時間,瀏覽各種網頁,沒有充分利用網絡上的資源進行學習。而另一方面,網絡上的信息既多且雜,如何消除負面信息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影響,是個嚴肅的問題。而且,網絡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這學生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筆者認為,在行政管理教學中應用網絡信息技術,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加大網絡教學的力度。
從目前來看,網絡信息技術在行政管理教學中的應用的前景是很廣闊的,但其現狀卻并不能夠讓人滿意。一方面,網絡信息技術的優勢相當明顯,學生們迫切希望在行政管理教學中更大力度,更大規模推廣網絡教學模式。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理性地認識到,目前網絡信息技術在行政管理教學中的應用并不成熟,沒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論和方法,教學效果也差強人意。這就需要我們加大網絡教學的力度,將網絡資源與行政管理教學合理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充分發掘網絡教學的優勢,揚長避短,合理利用網絡資源,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學習。
(2)充分發揮網絡信息技術的資源優勢。
隨著各級政府門戶網站的相繼投入使用,可用于行政管理教學的網絡資源已經越來越豐富。而很多專業的網站也提供了大量的行政管理教學資料。不管是馬列主義經典理論,還是國家有關政策法規,乃至國內外時事評論,都可以在網絡上方便地檢索到。而且,網絡上搭載的各種媒體以多樣的方式將這些信息資源表現出來,為學生提供不一樣的學習感受。在充分發揮網絡信息技術的資源優勢的同時,教師也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作用,避免消極信息對學生的成長產生不良影響。
3.結語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1―0054―01
一、語文課堂教學管理的科學性
首先,語文課堂管理具有嚴肅性和強制性。學生學習的個體化告訴我們,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主導。教學過程實際上就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和教師主導作用的過程。語文課堂管理也是由師生共同參與的。其間,教師仍起主導作用。作為課堂教學的發動者和組織者,為了保證教學各個環節的順利實施,并取得預期成效,教師應將課堂管理作為一種組織手段,具有嚴肅性,并帶有一定強制性。它要求學生課堂上要步調一致,聽從指導,不得自行其是。
其次,課堂管理具有一定的程序和規則。從一堂課來看,層次清楚,周到嚴密未必就是好課,未必就是科學的。因為它的結構未必符合認識論。育才中學的八字教學法,之所以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效果顯著,就是符合認識論。“讀”,了解教材,發現問題;“議”,理解教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練”,運用知識,鞏固知識;“講”,教師點撥、解惑。“讀讀、議議、練練、講講”,完全按照學生的認知結構,所以好的語文課堂管理必須是科學的。
二、語文課堂教學管理的藝術性
1. 以情喚情。語文課堂上學生出現思想不集中,低聲講話或搞小動作,這是難免的,這是中學生年齡階段生理心理特征所決定的。即使再高明的語文教師授課,甚至組織公開課,也難免出現這種情況。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因很復雜,但最主要的還是缺乏一個“情”字。以情感人,以情管人,是解決上述問題的好辦法。譬如, 當課文基調清新爽朗時,教師必須以愉悅歡快的心情去引導學生;當課文的基調哀愁悱惻時,教師必須以沉郁凄涼的心情感染學生。說明文具有嚴密的科學性和清晰的條理性,教師的心情則應平正、舒快;議論文的思維邏輯嚴密,或深沉,或激昂,教師的心情也必須隨之嚴肅、振奮。這些情感借助教材和一定教學手段,傳示給學生,它會像磁石般吸引住學生。王崧舟老師說:“誰都知道,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觸摸,感情只能用感情去領悟,感情只能用感情去交融……語文脫離了感情,就失去了生命的底蘊。這樣的語文,根本不可能根植于學生的心靈世界。”
另外,對學生處理,更少不了一個“情”字領先,從語意到行為都要使學生感到教師是在關愛他,絕不是在“整”他,以使其主動配合教師的管理。
2. 問題牽引。我們發現,語文課堂管理的問題其實更多在教師自身,如果教師缺少適宜的問題牽引,那么學生是不會專心的。例如設計這樣的問題:“找出一些你最喜歡的句子來品一品”,題干模糊,沒有一點內容的限制,又沒有一個品味的標準,課堂管理自然很亂,目標焉能達成?所以教師提出的問題必須緊扣文本的關鍵,又能激發學生閱讀的欲望,參與課堂對話的欲望,表達思想情感的欲望,也就是說這個問題設計本身具有生成性特點,才能成為學生與文本與教師之間對話的導火索。學生在好問題的引導下,不斷思索、討論、爭辯,才能撞出思想情感的火花,撞出課堂的。在教學《我的老師》一文,筆者抓住“像這樣的老師,我們怎么會不喜歡她,怎么會不愿意和她親近呢”,“這樣的老師”是怎樣的老師?七個故事,哪個最吸引你?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乙肝后肝硬化;辨證分型;肝;脾;超聲檢查;血流動力學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5.008
中圖分類號:R259.126.2;R259.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04(2013)05-0021-02
乙肝后肝硬化是由乙型病毒性肝炎遷延不愈進展而成的以肝細胞壞死、纖維結締組織增生、假小葉形成為主要組織病理學特點的終末期肝病,患者多死于其嚴重并發癥,預后很差。超聲檢查在肝硬化的診斷、病因判斷與病情評估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對135例不同證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通過超聲檢查后的肝、脾血流動力學數據進行分析,初步探討乙肝后肝硬化中醫辨證分型與肝、脾血流動力學參數的相關性,以發現對乙肝后肝硬化中醫辨證分型有參考價值的超聲血流動力學檢查
通訊作者:王新月,E-mail:
指標,為乙肝后肝硬化的中醫辨證賦予新的內涵。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來源
所有病例來源于2011年6月-2012年3月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地壇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乙肝后肝硬化住院患者。
1.2 診斷與辨證分型標準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診斷及辨證分型均依據2003年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重慶會議制定的《肝硬化中西醫結合診治方案》[1]標準。
1.3 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操作者均為上述醫院超聲診斷科具有中級專業技術(含)以上職稱醫師。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廠牌及型號根據4家醫院的不同而有所區別,超聲探頭頻率3.5~7.5 MHz。患者檢查前空腹8~12 h,保持安靜狀態,先后取仰臥及右側臥位,于吸氣位屏氣時探測。記錄門靜脈內徑(D)及平均血流速度(TAMX)、脾靜脈D及TAMX,計算門靜脈血流量(PVF)、脾靜脈血流量(SVF)、門靜脈淤血指數(PVCI)、脾靜脈淤血指數(SVCI)。淤血指數(CI)=π×(d/2)2/υ,每分鐘血流量(Q)=(d/2)2×π×υ×100×60(mL/min)。式中d為血管最大截面直徑,υ為血管最大截面平均血流速度。取樣容積2~4 mm,聲束與血流夾角θ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2組間比較采用2組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構成比表示,2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共收集到合格乙肝后肝硬化住院患者135例。其中肝氣郁結證(含肝胃不和、肝脾不調)26例,男20例,女6例,平均年齡(48.20±10.45)歲;水濕內阻證22例,男17例,女5例,平均年齡(52.60±14.32)歲;濕熱蘊結證24例,男19例,女5例,平均年齡(49.83±11.50)歲;肝腎陰虛證18例,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齡 (54.52±12.45)歲;脾腎陽虛證21例,男15例,女6例,平均年齡(56.60±4.19)歲;瘀血阻絡證24例,男18例,女6例,平均年齡(54.33±10.66)歲。
2.2 不同證型患者門靜脈、脾靜脈血流動力學參數比較
乙肝后肝硬化脾腎陽虛證、瘀血阻絡證患者門靜脈主干較肝氣郁結證增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乙肝后肝硬化脾腎陽虛證、瘀血阻絡證患者門靜脈TAMX減緩、血流量減少、淤血程度嚴重,與肝氣郁結證、濕熱蘊結證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各證型脾靜脈主干D、Q、TAMX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脾腎陽虛證與肝氣郁結證相比較,脾靜脈SVCI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乙肝后肝硬化屬中醫“臌脹”范疇。中醫認為,臌脹晚期病機以氣滯、血瘀、水停為標,肝、脾、腎三臟同病,正氣不足為本。肝傷則氣滯血瘀,脾傷則痰濕內生,腎傷則水濕內停,故終成氣、血、水互結,肝、脾、腎皆損之危重證候。“病證結合”是目前中醫臨床科研的重點、熱點領域,本研究結果表明,乙肝后肝硬化肝、脾超聲血流動力學參數改變特點與中醫關于肝硬化病機演變氣滯、濕熱-水停、血瘀-陽虛、陰虛的傳統認識[2]基本符合,證實了伴隨病情進展肝硬化中醫證型的動態演變特點。
脾腎陽虛證、瘀血阻絡證患者門靜脈主干較肝氣郁結證增寬;門靜脈主干TAMX較肝氣郁結證、濕熱蘊結證患者減緩,門靜脈主干血流量較肝氣郁結、濕熱蘊結證減少,門靜脈淤血程度較肝氣郁結證、濕熱蘊結證嚴重。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動態測定門靜脈流速及血流量可以反映肝功能受損的程度[3]。關于肝硬化門靜脈血流動力學改變特點的觀點,目前主要有“后向血流”(肝小葉內纖維組織增生及肝細胞再生,肝血竇受壓,門靜脈阻力增加,致使門靜脈血流阻力增加)和“前向血流”(肝硬化時全身高動力循環狀態引起門靜脈血流量增大)兩種學說。多數學者認為,伴隨門靜脈高壓癥的進展,門靜脈血流速度與病情嚴重程度成反比,門靜脈增寬程度與病情嚴重程度成正比[4-5],結合中醫證型,說明門靜脈主干內徑、門靜脈主干血流量及流速、門靜脈淤血指數可能適合作為乙肝后肝硬化脾腎陽虛證、瘀血阻絡證型判斷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肝硬化中西醫結合診治方案[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05,10(2):119-120.
[2] 田德祿.中醫內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5:307.
[3] 許諾偉,朱菊人,孫成剛,等.肝硬化患者門靜脈系統動力學研究的臨床意義[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0,8(1):55-56.
[4] 章芬美,王靈燕,張正賢,等.門靜脈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肝硬化的意義[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1,17(10):769-770.
【摘要】 【目的】觀察電針對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及其可能的機理。【方法】選擇SPF級成年健康SD大鼠50只,隨機抽取8只大鼠為假手術組,其他42只均采用4血管阻斷法復制缺血模型。將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電針組、尼莫通組和模型組。假手術組和模型組同等條件下飼養,未予任何治療。電針組針刺模型大鼠頭部百會穴,背部雙側膈俞穴、脾俞穴和腎俞穴,連接電針儀,施以連續波,頻率150?Hz,1次/d,連續治療15?d。尼莫通組模型大鼠給予尼莫通12?mg/kg,1次/d,連續15?d。治療15?d后采用Morris水迷宮學習記憶行為測試法測定大鼠學習記憶能力,采用雙波長分光光度計法檢測大鼠血漿CO含量,分光光度比色法測定缺血腦組織中NO的含量。【結果】模型大鼠表現出明顯的學習記憶障礙,在水迷宮實驗中,其逃避潛伏期顯著性延長,在原平臺象限跨越相應平臺次數與其他3個象限無顯著性差異,血漿CO和腦組織NO水平顯著性升高。而電針組逃避潛伏期較模型組顯著性縮短,相同時間內跨越原平臺次數顯著性多于其他3個象限,血漿CO和腦組織NO含量較模型組大鼠顯著降低(均P<005或P<001)。【結論】電針治療血管性癡呆的作用可能與其改善VD大鼠學習記憶能力,顯著性降低血漿CO和腦組織NO含量有關。
【關鍵詞】 癡呆,血管性/針刺療法;疾病模型,動物;穴,百會;穴,膈俞;穴,脾俞;穴,腎俞;大鼠
【Methods】Fifty 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 adult rats were randomized into four groups. Except the 8 rats in the pseudooperation group (group A), the other 42 rats were induced cerebral ischemia by fourvessel occlusion method.Then the model rats were randomized into model group (group B), EA group (group C) and nimotop group (group D). Groups A and B were fed with the same forage and received no medication. Group C received EA on the acupoints of Baihui, Geshu, Pishu and Shenshu, and EA was set in continuous wave with the frequency being 150Hz, once per day and lasting 15 consecutive days. Group D received nimotop 12mg/kg, qd, for 15 consecutive days. After 15day treatment, the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ies of the rats were observed by Morris water test, the plasma carbon monoxide (CO) level was detected by doublewavelength spectrophotometer, and brain nitric oxide (NO) content was examined by spectrophotometrycolorimetry.
【Results】The model rats had obvious disorders of learning and memory, their escape latency was prolonged, the times swimming across the platform in the original quadrant did not differ from those in the other three quadrants, and plasma CO and cerebral NO levels were obviously increased. In EA group, escape latency was shortened, the times swimming across the platform in the original quadrant were more than those in the other three quadrants, and plasma CO and cerebral NO levels were obviously decreased (P<005 or P<001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model group).
【Conclusion】The therapeutic mechanism of EA improving learning and memory of VD rats may be related with the decrease of plasma CO and cerebral NO levels.
Key words: DEMENTIA, VASCULAR/acupuncture therapy;DISEASE MODELS, ANIMAL;POINT GV20(BAIHUI);POINT BL17(GESHU);POINT BL20(PISHU);POINT BL23(SHENSHU);RATS
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最常見的老年癡呆之一,而在血管性癡呆中又以缺血性腦血管病繼發的血管性癡呆比率居首位[1]。目前,針灸治療腦病的臨床療效是確切的,特別是針灸治療VD療效顯著。有研究顯示針刺治療VD與調控細胞、保護缺血后神經元、調節神經介質含量與活性等作用相關[2]。CO和NO是人體的氣體信息分子,在腦缺血性損害后顯著升高,并在缺血性腦損傷后期表現出神經毒性作用[3],這可能是最終導致血管性癡呆發生的原因之一。本實驗觀察針刺對全腦缺血模型大鼠的學習記憶能力以及血漿CO和腦組織NO含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主要儀器SDQ30雙極射頻電凝器(上海手術器械廠);Morris水迷宮(廣州中醫藥大學提供);G860電針儀(上海),多功能酶標儀(TECANGENios),高速冷凍離心機(美國BECKMAN,型號CS15R Centrifuge),勻漿機(德國IKAⅠ型),722型分光光度計(上海)。
12動物、分組及造模[4]SPF級健康成年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體質量180~220?g,由廣州中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編號:0010134、0010190)。隨機抽取8只大鼠作假手術組,其他42只均采用4血管阻斷法復制模型。以100?g/L水合氯醛(35?mL/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背側頸正中切口,暴露雙側第一頸椎橫突冀小孔,用直徑05?mm電凝針插入雙側翼小孔燒灼雙側椎動脈,造成永久性閉塞;以慶大霉素注射液局部涂擦傷口后用1號縫合線縫合傷口;然后,于腹側頸正中切口分離雙側頸總動脈,穿線備用,用微動脈夾可逆性夾閉雙側頸總動脈5?min,共夾閉3次,每次間隔10?min,縫合傷口;假手術組僅暴露4條血管,不發生腦缺血,其余手術程序同上。造模大鼠術后7?d內死亡15只,存活27只,其中2只因術后出現偏癱不能進行水迷宮測試而棄之不用,將實際存活的25只模型大鼠按雌雄和體質量隨機分為電針組9只,西藥組9只和模型組7只;假手術組死亡1只,存活7只。常規飼養、觀察。
13治療方法術后10?d,刀口完全愈合,飲食正常,無肢體殘疾,體質量恢復后開始給予電針及西藥尼莫通治療。假手術組和模型組同等條件下飼養,未予任何治療。電針組選用28號1寸毫針,于模型大鼠頭部百會穴斜刺05寸,取背部雙側膈俞穴、脾俞穴和腎俞穴,各直刺05寸,以上穴位定位均參考《實驗針灸學》[5],連接電針儀,施以連續波,頻率150?Hz,強度以大鼠安靜耐受為度(約1?mA),1次/d,留針20?min,連續治療15?d。尼莫通組模型大鼠給予尼莫通(德國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12?mg/kg,溶解于蒸餾水中,按20?mL/kg灌胃,1次/d,連續15?d。
14檢測方法
141行為學觀測采用Morris水迷宮[6]學習記憶行為測試法。水迷宮內水深41?cm,水溫22?℃~26?℃。在水池壁標明4個入水點,由此將水池等分為4個象限,任選一象限正中放置平臺,沒于水下1?cm,水面覆蓋塑料泡沫,待電針及尼莫通治療結束后(術后第26天)4組即開始水迷宮試驗。實驗包括:①定位航行試驗,即將受試大鼠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由E、S、W、N?4個入水點順序面向池壁放入水中,記錄2?min內尋找平臺的時間(逃避潛伏期,escape latency)。如果大鼠在2?min內找到平臺,記錄其實際逃避潛伏期;如果在2?min內未找到平臺,由實驗者將其引上平臺并停留10?s,逃避潛伏期記錄為2?min。歷時6?d,每天1次。②空間探索試驗(spatial probetest),即定位航行試驗結束后撤出平臺,然后任選一相同入水點將大鼠放入水中,測其2?min內跨越原平臺及其他3個象限相應平臺位置的次數和大鼠在水迷宮外環停留的時間。
142血漿CO檢測[7]以上4組大鼠均在水迷宮實驗結束后(術后第32天)眼眶采血2?mL,立即離心分離血漿(3?000?r/min離心5?min),-70?℃保存,30?d內測定。采用雙波長分光光度法檢測,在波長558?nm、566?nm處分別測吸光度,根據比爾定律求出碳氧血紅蛋白(wCOHb)的量。
143大腦NO水平測定[8]將動物處死后,取大腦皮質缺血腦組織迅速置于冰盤上稱質量,后置于勻漿機上用9?g/L生理鹽水制成100?g/L的腦勻漿,4?℃下6?000?r/min離心10?min,取上清液采用硝酸還原酶法,在540?nm處測定吸光度,根據標準品計算出樣品中NO的含量。
15統計方法采用SPSS?100 for Windows統計軟件。不同組間水迷宮測試、血漿中CO含量、腦勻漿中NO含量的比較采用t檢驗,空間探索實驗中各組大鼠跨越原平臺及其他3個象限相應平臺位置的次數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并以LSD法進行組間的兩兩比較。
2結果
21電針對大鼠學習鞏固和再現能力的影響在Morris水迷宮實驗中,與假手術組比較,模型組大鼠平均逃避潛伏期顯著性延長(P<001)。假手術組大鼠在原平臺象限跨越相應平臺次數明顯多于其他3個象限,而模型組在原平臺象限跨越相應平臺次數與其他3個象限的跨越次數無顯著性差異(P>005)。將模型組和假手術組大鼠在原平臺象限跨越相應平臺次數做兩兩比較,模型組大鼠的跨越次數少于假手術組大鼠(P<001)。說明模型組大鼠學習獲取能力較差,血管性癡呆大鼠記憶力障礙模型造模成功。電針組和西藥組大鼠的平均逃避潛伏期與模型組比較顯著性縮短(P<001),相同時間內在原平臺象限跨越相應平臺次數顯著性多于其他3個象限,跨越次數較模型組增多(P<001)。表明電針和西藥治療均能改善模型大鼠的學習鞏固和再現能力,且電針和西藥的改善記憶力療效無顯著性差異。結果見表1、表2。
表1電針對模型大鼠逃避潛伏期的影響(±s)
表2電針對大鼠學習鞏固和再現能力的影響(略)
表3電針對模型大鼠血漿COHb、腦組織NO含量的影響(略)
3討論
血管性癡呆是發生在腦血管病基礎上以記憶、認知功能缺損為主的獲得性智能的持續性損害。中醫認為其病位在腦,與心肝脾腎密切相關,病理性質為本虛標實。有研究表明[9]針刺對血管性癡呆具有顯著治療作用。百會位居巔頂,為三陽五會,取該穴可振奮人身之正氣,醒腦開竅。背俞穴是臟腑之氣輸注于背腰部的輸穴,不僅可以治療與其相應的臟腑病癥,也可以治療與五臟相關的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病癥。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腎俞、脾俞合用可藏精生髓,化生血氣以養腦;在精血虧虛基礎上常常伴有瘀血阻滯經絡,選取膈俞(血會),既養血又活血,促進腦內瘀血消散。且膈俞、脾俞和腎俞還是膀胱經所屬經穴,而“膀胱足太陽之脈,起于目內眥……其直者,從巔入絡腦”,膀胱經可與腦相通。故諸穴合用,可養血生精、藏精生髓、填髓充腦、醒腦開竅,標本兼治,促進腦組織功能早日恢復。CO、NO是新型的神經遞質,且在腦組織的不同區域,CO和NO分別調節環磷鳥苷(cGMP)水平[10-12]。缺氧缺血時,CO和NO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腦組織的缺氧缺血狀態,對缺氧神經細胞具有保護作用。但CO、NO水平過度增加可發展至過度灌注[2],與造成腦損傷密切相關;還可能對腦缺氧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帶來影響[13-14]。并且CO和NO與腦病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病情越重,CO和NO的含量越高[15]。本研究檢測了VD模型大鼠血漿中CO和腦組織中NO的含量,其結果顯示出相關性,與目前研究同組織中CO和NO含量變化相一致,表明電針能有效抑制血漿中CO和腦組織中NO的升高,顯著性改善VD大鼠學習記憶能力,且提示CO、NO可能參與學習記憶過程。對于其機制,有研究[16]認為CO具有離子通道調節劑的作用,可通過調節Ca2+內流使鈣依賴的神經元NOS和內皮細胞NOS活性增高,NO大量產生;另外,結合在血紅蛋白上的NO能協同增加血紅蛋白與CO的結合,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后,CO取代血紅蛋白上的NO,釋放出NO,過量NO導致神經細胞功能紊亂甚至死亡。因此,腦缺血缺氧時,作為神經遞質,腦組織的NO和CO分子具有相關性,其調節功能相互影響。有研究證實,CO和NO均可作為一種神經信使參與長期增效(LTP)過程,在神經傳遞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作用方式不同[17]。兩者在LTP中均可作為逆行性信使,從突觸后細胞傳遞到突觸前末端。不同的是,CO提供廣泛的基本水平刺激,而NO在LTP誘導中提供局部的適應性刺激[2]。電針治療VD的具體機制,仍需要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Kannayiram Alagiakrishnan,Kamal Masaki.血管性癡呆[J].國外醫學·腦血管病分冊,2004,12(11):874.
[2]賴新生,黃泳.血管性癡呆的針灸治療和實驗研究近況[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6,23(1):81.
[3]張姝娟.內源性一氧化碳在神經系統中的作用[J].國外醫學·兒科學分冊,2001,28(5):264.
[4]賴新生,王黎,江雪華,等.電針對實驗性血管性癡呆大鼠學習記憶及SOD和MDA的影響[J].中國針灸,2000,8:497.
[5]李忠仁.實驗針灸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327.
[6]Morris R G,Garrud P,Rawlins J N,et al.Place navigation impaired in rats with hippocampal lesions[J].Nature,1982,297(5868):681.
[7]樂宏元,宋小興,劉和平.一氧化碳血紅蛋白雙波長定量測量[J].臨床檢驗雜志,1996,14(2):87.
[8]許能貴,易瑋,賴新生,等.電針對局灶性腦缺血大鼠NO、NOS和ET1的影響[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2,19(1):63.
[9]王永炎,張伯禮.血管性癡呆現代中醫臨床與研究[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45.
[10]朱清,蕭明弟.一氧化氮——新的細胞信息[J].國外醫學·生理、病理科學分冊,1994,14(4):212.
[11]Lee R,Thomas A H,Pitts L L,et al.Spectrophotometric measurement of carboxyhemoglobin and methemoglobin in blood[J].Clin Chem,1979,25(8):1388.
[12]Varma A,Hirsch D J,Glatt C E, et al.Carbon monoxide:a putative neural messenger[J].Science,1993,259:381.
[13]Shi Y,Li H Q,Pan J,et al.Evidence of increased endogenous carbon monoxide production in newborn rat endotoxicasis[J].Chin Med Sci J,1997,12(4):212.
[14]Shi Y,Feng Pang,Li Huaqiang,et al.Role of carbon monoxide and nitric oxide in newborn infants with postasphyxi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J].Pediatrics,2000,106(60):1447.
[15]于露丹,焦立新,薛守祥,等.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與內源性一氧化碳、神經元烯醇化酶的關系[J].中國醫刊,2004,39(6):354.
[關鍵詞]高校教學管理 學分制 教學秘書職責
[中圖分類號]G6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2)01-0229-01
我國高等教育具有的三個職能即文化傳遞、發展科學和培育人才。我國的高等教育以培育人才為主。而學分制和學年制相結合的管理體制注重學生個人在個性上發展的需要,學生進入學校選課系統就如同進入一間超市,挑選自己想要的東西,只要拿到足夠的限額就行了。這種管理不僅實現了文化的傳遞和育人的根本。并且學分制將無價的知識量化,用學分數衡量學生所修學科是否滿足人才培養方案。結合學分績點來考核學生是否擁有畢業生資格。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普及和高校教學管理由學年制管理改為學分制管理,加大了教學管理工作量和難度,根據學分制管理將對個別學生和特殊專業實行個性化管理。針對學生素質出現的參差不齊,在統一的教學環境下產生了不同效果。這樣,對從事教學管理第一線的教學秘書素質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
教學秘書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為師生服務是教學秘書工作的首要任務,在工作中教學秘書應該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和優良的思想品德素質;多學科的知識素養,與時俱進的創新思維能力和應用教學管理軟件的操作技能。
一、教學秘書應該全面學習理解學分制管理理念
學分制是一種彈性的教學管理制度,學生每學完一門課程,且通過考核成績合格,即可取得該課程的學分。學生獲得的學分和成績與學生的修業年限無關。在修滿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總學分方可畢業。采取學分制管理是為了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二、教學秘書要透析本學院的人才培養方案,引導學生正確選課
施行學分制管理,學生所設課程類型和選課內容相對豐富。針對分院人才培養方案中的部分課程向學生介紹,并根據任課教師的教學計劃把課程主要內容介紹給即將選課的學生們,讓學生先大概了解所選課程研究領域及方向,授課學時和學分。充分實現學生自主選課,達到有利于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而選課的教學目的。
三、要做到過程管理和結果管理相結合,全面組織和高效協調并行
過程管理就是在執行教務處和分院的任務時要把涉及到的因素全面考慮進去,通過具體實施方案看效果。結合工作結果給予公平公證公開評價,并及時公布結果。為下一次順利完成任務做好績效管理依據。當主管教學工作的領導需要工作數據資料時,要穩、準、快提供信息。完成領導交辦的工作是職責所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要做到不退、不等、不靠、不計較。基于對工作的熟悉,應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能動性、調控性和創造性,周密細致地處理好日常教學工作事務的同時。要學會換位思考,善于站在學院和學生的角度觀察、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正確辦法,查漏補缺,完善實施方案,及時改變措施,提供可靠的信息和合理的建議,進一步完善領導的決策并實施。
四、要充分利用電腦進行分類管理,勤于記錄,善于總結
在繁雜的工作中要濾出輕、重、緩、急的排序。把事務性工作、專業性工作和學科性工作分開。依據工作記錄本按照排序完成。在處理應急性事件、隨機性事件、重要性事件間把握好度。這樣,面對領導、教師和學生在日常的教學管理工作中,要做到環環相扣、步步相接,為整個教學管理正常運行做好了鋪墊。現在是信息化社會,數字化管理時代,所以,教學秘書必須具備電腦操作技能,能把所有的數據資料轉為電腦管理。日常工作也要以電子化管理為主。針對分院的招生人數、就業情況、學籍管理、教學計劃、學生選課等教學管理任務都能應用計算機管理。
五、要適應多重身份職能,堅持原則做事
作為教學秘書首要的是服務意識且堅持原則。教學秘書既是一個電臺也是一個大型儲存器或保險柜,要把學校教學管理部門通知、意見等及時向分院領導匯報并準確轉達給相關的教師學生群體。起到小廣播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學秘書的職位涉及面廣且雜,所以,有的時候也是個保險柜。譬如,負責考試的教學秘書必須保管好自己的試卷、答案及相關聯的工作。無論何時,無論什么情況,以學校的原則為做事依據,以一定的工作藝術方法感動別人,一定能建立一個融洽的工作環境,擁有為大家服務后帶來的快樂,感受著自己的工作成效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六、教學秘書要具有監控反饋職能
針對學分制管理,學生的學分會出現參差不齊的現象,教學秘書要定期提醒學生們自己查看學分累計情況,是否能完成自己的學期學習任務,能否順利在規定的學年內完成學業,并把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
總之,在落實學分制教學管理過程中,教學秘書是具體的落實者和調節者。在整個教學管理過程中收集信息,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計劃;落實學校的教學管理方案。是實現學分制管理必不可少的管理人員之一。
【參考文獻】
【摘要】 【目的】觀察“通督調神固本”電針法對血管性癡呆(VD)模型大鼠學習記憶能力和血漿內皮素(ET)含量的影響。【方法】將成年健康SD大鼠(SPF級)隨機分為假手術組8只、電針組9只(電針治療,取百會、大椎、脾俞、腎俞穴)、西藥組8只(尼莫通治療,劑量為12mg/kg)和模型組8只(不作治療)。采用改良的四血管阻斷法復制VD模型,Morris水迷宮法測定大鼠學習記憶能力,放射免疫法測定血漿ET含量。【結果】模型大鼠血漿ET含量顯著性升高(P<0.01),其學習記憶能力表現出明顯的障礙,在水迷宮實驗中,其逃避潛伏期顯著性延長(P<0.01),在原平臺象限跨越平臺次數與其他3個象限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而電針組、西藥組大鼠逃避潛伏期顯著性縮短(P<0.01),相同時間內跨越原平臺次數顯著性多于其他3個象限(P<0.01),并可使血漿ET含量顯著性降低(P<0.01),與假手術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通督調神固本”電針法治療VD的作用可能與其調節血漿ET含量,有效提高VD大鼠學習記憶能力有關。
【關鍵詞】 血管性癡呆/針灸療法; 內皮素/血液; 通督調神固本; 疾病模型,動物; 大鼠
針灸治療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D)具有多系統、多水平、多層次、多靶點的特點。本課題組在長期的臨床和科研實踐中,總結出“通督調神固本”之法,選取精而少的穴位(百會、大椎、脾俞、腎俞)治療VD,取得了肯定的臨床療效[1],并通過對氧自由基、腦神經遞質及腦細胞超微結構等的觀察加以證實[1-4]。大量的臨床和實驗研究表明,內皮素(endothelin,ET)不僅可促使腦缺血的進一步加重,并通過腦神經元或膠質細胞的直接影響參與VD發生和發展的全過程[5-6]。本文觀察了“通督調神固本”電針法治療對癡呆大鼠血漿ET含量及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為探討針灸治療VD和對腦細胞保護作用的機理提供實驗依據。現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動物、分組與造模
成年雄性健康SD大鼠(SPF級)48只,體質量180~220g,由廣州中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實驗動物許可證號:SCXK(粵)2003-0001;使用實驗動物質量合格證編號:0011136〕。隨機抽取8只大鼠作假手術對照組,其他40只均采用改良的四血管阻斷法[7]復制VD模型。術后7d存活并無肢體殘疾的大鼠25只,將其隨機分為電針組9只、西藥組8只和模型組8只。假手術組8只全部存活。實驗動物均按常規飼養。
1.2 主要儀器
SDQ-30雙極射頻電凝器(上海手術器械廠);Morris水迷宮(廣州中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G6805-1型治療儀(中國青島華聲儀器廠);1次性無菌針灸針(蘇州天一針灸器械有限公司);SN-695B型放免γ測量儀(上海核儀器一廠)。
1.3 治療方法
電針組采用28號25mm毫針,參考《實驗針灸學》[8]取穴,于模型大鼠頭部百會穴(頂骨正中)斜刺10mm,大椎穴(第7頸椎下)、脾俞穴(第12胸椎下兩旁肋間)和腎俞穴(第2腰椎下兩旁)各直刺5mm,連接電針儀,施以連續波,頻率150Hz,強度以大鼠安靜耐受為度(約1mA),每天電針1次,留針20min;西藥組給予尼莫通(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10156),按12mg/kg灌胃,每日1次;模型組給予生理鹽水,按20mL/kg灌胃,每日1次。各組均連續治療15d。假手術組在同等條件下飼養,未予任何治療。
1.4 檢測方法
1.4.1 行為學觀測 治療結束后開始水迷宮檢測[9]。水迷宮內水深41cm,水溫22℃~26℃。在水池壁標明4個入水點,由此將水池等分為4個象限(E,S,W,N),任選一象限正中放置平臺,沒于水下1cm,水面覆蓋塑料泡沫。①定位航行試驗:將受試大鼠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由E,S,W,N4個入水點面向池壁放入水中。記錄2min內尋找平臺的時間(逃避潛伏期,escape latency)。如果大鼠在2min內找到平臺,記錄其實際逃避潛伏期;如果在2min內未找到平臺,由試驗者將其引上平臺并停留10s,逃避潛伏期記為2min。歷時6d,每天1次。②空間探索試驗(spatial probetest):定位航行試驗結束后撤出平臺,然后任選一相同入水點將大鼠放入水中,測其2min內跨原平臺及其他3個象限相應平臺位置的次數。
1.4.2 血漿ET含量測定 各組大鼠于水迷宮檢測后取樣,眼眶采血,每mL加入0.3mol/L抗凝劑乙二胺四乙酸二鈉(EDTA Na2+)2μL和抑肽酶500kU,4℃溫度下立即離心,3 500r/min離心15min,取上清液低溫保存,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測定,在廣州中醫藥大學核醫學中心測試,操作按照試劑盒說明進行(放免試劑盒由解放軍總醫院放免所提供,批號:051125)。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統計軟件。
2 結果
2.1 各組對大鼠學習鞏固和再現能力的影響
結果見表1、表2。表1結果顯示,模型組大鼠平均逃避潛伏期顯著性延長(P<0.01);電針組及西藥組可顯著性縮短逃避潛伏期(P<0.01),與假手術組水平相仿(P>0.05)。表2結果顯示,假手術組、電針組和西藥組大鼠在原平臺象限跨相應平臺次數顯著性多于其他3個象限(P<0.01)。模型組在原平臺象限跨越相應平臺次數與其他3個象限的跨越次數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各組大鼠在原平臺象限跨越相應平臺次數比較,模型組顯著性少于假手術組(P<0.01),而電針組、西藥組跨越原平臺象限次數顯著性增加(與模型組比較,P<0.01),與假手術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模型組大鼠學習獲取能力較差,電針和尼莫通均可改善模型大鼠的學習鞏固和再現能力。
2.2 各組對大鼠血漿ET含量的影響
表3結果顯示,模型組大鼠的血漿ET含量顯著高于假手術組(P<0.01),而西藥組、電針組可顯著降低血漿ET含量(P<0.01),與假手術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
表1 各組大鼠平均逃避潛伏期比較(略)
Table 1 Comparison of escape latency in various groups(略)
統計方法:t檢驗;①P<0.01,與假手術組比較;②P<0.01,與模型組比較
表2 各組大鼠跨越原平臺及其他3個象限相應平臺位置的次數比較(略)
Table 2 Comparison of frequency of rats passing through the platform in the original and other 3 platform quadrants
統計方法:t檢驗;①P<0.01,與假手術組比較;②P<0.01,與模型組比較;③P<0.01,與同組原平臺象限比較
表3 各組大鼠血漿ET含量比較(略)
Table 3 Comparison of plasma ET content in various groups
統計方法:方差分析;①P<0.01,與假手術組比較;②P<0.01,與模型組比較
3 討論
血管性癡呆屬于中醫“呆病”范疇。《醫林改錯》指出:“高年無記性者,腦髓漸空”。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于蓋,即“百會”,百會為“三陽五會”,位居巔頂,針刺此穴可醒腦益智、開竅醒神。“大椎”乃“諸陽之會”,為手足三陽經之脈氣交會的集中點。督脈為陽脈之海,入屬于腦,故電針此二穴,可達疏通氣血、通調督脈、醒腦開竅、益智復聰之功,稱為“通督調神”。中醫認為本病的病因病機為“虛、痰、瘀”相互轉化,即腎虛、痰瘀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其病機為本虛標實,以精氣虧虛為本,痰熱瘀血為標[10]。歷代醫家也十分強調精、氣、血不足以及腎虛髓空在癡呆發病中的作用。因此我們以中醫整體觀為指導,選擇針灸治療,在選取督脈之“百會”、“大椎”的基礎上,配腎俞、脾俞,稱之為“通督調神固本”。腎俞調補腎虛,脾俞健脾化痰,針刺此二穴既補先天之腎虛,又健后天之脾弱。諸穴合用,既養血活血,又行氣化瘀,從而養血生精、藏精生髓、填髓充腦、安神健腦,使腦髓得以榮養而復聰。
ET是作用最強的縮血管物質,也是一種神經介質。在急性腦血管病中,患者血漿ET含量明顯升高。ET收縮血管,使血壓升高,維持缺血缺氧腦組織的灌注壓,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5]。但ET使血管持續性收縮,加重腦缺血,并作用于神經細胞,使神經細胞鈣超載,產生自由基,進一步加重腦損害[11]。眾多研究表明,ET在病理情況下是一種有害介質,其升高只能使病情惡化,而無助于病變的恢復和修復[12-13]。因此,拮抗ET的產生,有利于VD的治療和康復。本研究觀察發現,VD大鼠血漿ET顯著性升高,而經電針治療后,ET含量顯著降低,大鼠學習記憶能力也明顯增強,其作用與尼莫通相仿。
本實驗研究表明,以“通督調神固本”為法則的電針療法,可調節VD模型大鼠異常升高的血漿ET含量,拮抗ET對腦組織的進一步損害,從而改善VD大鼠的學習記憶能力。
參考文獻
[1]賴新生,莫飛智,馬朝篤,等.電針對實驗性血管性癡呆模型大鼠學習記憶的影響[J].針刺研究,1999,3(24):192.
[2]賴新生,王黎.電針對血管性癡呆模型大鼠學習記憶能力和腦組織細胞凋亡的影響[J].針刺研究,2003,4(28):245.
[3]王黎,賴新生,雷娓娓.電針對腦缺血大鼠學習記憶能力和海馬神經元超微結構的影響[J].中國針灸,2000,8:497.
[4]賴新生,王黎,江雪華,等.電針對實驗性血管性癡呆模型大鼠學習記憶及SOD和MDA的影響[J].中國針灸,2002,1(22):47.
[5]高唱,王景周,王琳,等.血管性癡呆患者血漿內皮素測定的臨床價值[J].中國行為醫學雜志,2002,4(11):407.
[6]閔連秋,宋利春,劉興仁,等.急性腦梗塞患者血漿內皮素含量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危重病學急救醫學,1998,10(4):222.
[7]Yan Bing,He Lilei,Xu Nenggui,et al.Influences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ies and ultrastructure of gray type I synapse in CA3 sector of the hippocampus in vascular dementia rats[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2006,10(39):42.
[8]李忠仁.實驗針灸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327.
[9]Morris R.Developments of a water-maze procedure for studying spatial learning in the rat[J].J Neurosci Methods,1984,11(1):47.
[10]王永炎,張伯禮.血管性癡呆現代中醫臨床與研究[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45.
[11]Driscoll I,Hong N S,Craig L A,et al.Enhanced cell death and learning deficits after a mini-stroke in aged hippocampus 〔J/OL〕.Neurobiol Aging,2007〔2007-06-08〕.ncbi.nlm.nih.gov/pubmed.
【關鍵詞】 羅庫溴銨 藥代動力學 效應室消除速率常數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wo methods to calcaluate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 Ke0 of rocuronium so a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arget-controlled effect-site concentration infusion. Methods Twenty-two ASA Ⅰ-Ⅱ patients scheduled for elective surgery were pided into two groups (n=11 each). Group A was given continuous infusion of rocuronium 0.03 mg·kg-1·min-1 up to TOF ratio of 20%-30%. The theoretical plasma concentration versus time was calculated for all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pharmacokinetic models described by Sheiner et al. Predicted effect versus time was calculated by following the 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link model. The Ke0 was estimated by fitting a sigmoid cure. Group B was given the drug in a bolus of 2 mg·kg-1 and the Ke0 wa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reported by Minto et al. Results The Ke0 was(0.200±0.049) min-1 and (0.111±0.019)min-1 in group A and group B respectively, show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 rocuronium; pharmacokinetics; Ke0
靶控輸注效應室濃度時需要參數-效應室消除速率常數,即Ke0。計算Ke0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血漿濃度轉化為效應室濃度,然后通過“S”型效應曲線計算。另一種方法是Minto等[1]提出的峰效應時間法。本研究目的是明確這兩種計算羅庫溴銨Ke0的方法是否具有差異性。
1 資料和方法
1.1 病例選擇和分組 22例全麻下擇期腹部手術患者,男10例,女12例,ASA Ⅰ Ⅱ級,分為2組,每組11例。A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7±11)歲,體重(57±8) kg,B組平均年齡為 (61±12 )歲,體重(57±13) kg。2組間年齡、體重差異無顯著性(P>0.05)。有下列情況者從本實驗中剔除:服用了影響神經肌肉功能的藥物,肝、腎、神經肌肉功能不全和(或)電解質異常,懷孕或哺乳期婦女。
1.2 麻醉方法 2組患者術前30 min均肌注苯巴比妥鈉0.1 g和東莨菪堿0.3 mg,右頸內經脈穿刺置管用于羅庫溴銨給藥和測量中心靜脈壓,對側肘靜脈用于注射其他麻醉藥。監測ECG、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 和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PETCO2)。吸入100%純氧3 min后,靶控輸注丙泊酚2.5 3.0 μg·ml-1,意識消失后給予芬太尼2 μg·kg-1。隨后A組患者持續輸注羅庫溴銨0.03 mg·kg-1·min-1,當四個成串刺激(TOF)降低到20% 30%時停止輸注,再次給予芬太尼3 μg·kg-1后氣管插管。B組患者單次注射羅庫溴銨2 mg·kg-1。研究期間采用肌松監測儀(TOF-guard, Organon, Oss, 荷蘭)以15 s間隔記錄TOF值,刺激電極置于腕部尺神經上,加速度換能器置于拇指,垂直于運動方向。研究過程中用靶控輸注丙泊酚維持麻醉。
1.3 Ke0計算 A組和B組患者理論血漿濃度-時間數據均基于Sheiner等[2]描述的藥代動力學參數并結合輸注資料(體重、輸注速度和輸注時間等)計算,主要藥代動力學參數:中央室容積(V1)=0.0385 L·kg-1,K10=0.119 min-1,K12=0.259 min-1,K21=0.163 min-1,K13=0.060 min-1,K31=0.012 min-1。用藥代動力學參數計算的羅庫溴銨理論血漿濃度再按Hill方程計算藥物預測效應(PE)[3]:
PE=Emax×CγEECγ50+CγE
Emax是最大效應;γ是曲線斜率;EC50是TOF下降50%時的效應位濃度。參數γ=4.79、EC50=0.823 μg/ml、Ke0=0.168 min-1和Emax=100用于初步計算預測效應,每15 s記錄的TOF值組成觀察效應-時間曲線,最優Ke0解使“預測-實測效應差的平方和”最小[4]。B組患者首先確定峰效應時間(tpeak,從開始異丙酚注射到最小TOF值的時間)。因為單次注射后達tpeak時,羅庫溴銨效應室濃度(CE)達到最大且等于血漿濃度(CP)。血漿濃度和效應位(μg/ml)可按給藥劑量(mg)和單位分布函數(UDF)據下列公式計算[5]:
CP=(tpeak)=D(mg)×∑ni=1Aie-λtpeak=CE(tpeak)
A和λ是藥代動力學參數,D為給藥劑量(mg),隨后使用CE(tpeak)按照下列等式計算Ke0值:
CE(tpeak)=D(mg)∑ni=1Ke0AiKe0-λi(λie-λ tpeak-Ke0e-Ke0 tpeak)
為證實最終研究結果的準確性,我們使用研究所得的Ke0中位數及相應的藥代動力學模型預測實際觀察到的tpeak。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首先采用柯爾莫哥洛夫-斯米爾諾夫(Kolmogorov-Smirnov)檢驗法檢驗其分布,數據正態分布時用平均值±標準差(±s )表示,非正態分布時用中位數(范圍)表示,Ke0和t1/2Ke0比較用t檢驗,P
2 結 果
2.1 一般情況 A組羅庫溴銨平均用量為(11.3±3.3) mg,輸注時間為(6.8±1.7) min;B組羅庫溴銨平均用量為(12.4±2.1)mg;A、B組最低TOF平均值分別為為(13±4)min和(30±17)min。以上數據組間比較,P均
2.2 峰效應時間(tpeak ) A、B組患者注射羅庫溴銨后TOF的變化趨勢分別見圖1和圖2。可見無論是單次注射或持續輸注羅庫溴銨,用藥后TOF的變化均具有較大的個體差異性。達最低TOF的時間A組平均為(6.5±0.8)min,B組平均為(10.5±2.5)min。組間比較:P
2.3 Ke0 A、B組患者均可根據前述的方法解出Ke0值,表1是Sheiner等[3]報道的羅庫溴銨藥代動力學模型相關參的Ke0計算結果,以及相應的血漿-效應室消除半衰期(t1/2Ke0)。Ke0和t1/2Ke0 A、B組間差異顯著(P
3 討 論
Ke0有多種計算方法,包括本研究使用的方法在內。A組是給藥后連續測定血漿藥物濃度并同時記錄藥物效應,同時分析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Kazama等[6]的研究即是這種方法;B組使用的方法為Minto等[1]提出,藥物單次注射后達到峰效應的時間(tpeak)是一個與藥代動力學無關、可直接觀察的藥效學參數,主要藥代動力學原理是tpeak時效應室濃度達到最大且等于血漿濃度。該法的優點在于:用單點效應(最大效應)代替藥物效應的全過程,無須對血漿濃度和效應室濃度的平衡作出假設,計算時也減少了迭代次數,從而增加準確性。理論上,兩種計算方法的結果應該一致,然而,我們的研究結果并不支持這種觀點。分析原因可能是:①TOF監測受拇指運動和位移的影響,輕微的位置變化可能影響tpeak;②TOF值的顯示時間為15 s,不利于發現15 s內TOF值的瞬時變化。以上兩點皆可能造成tpeak判斷的錯誤,可見肌松監測有異于臨床常用的鎮靜監測指標雙頻指數(BIS)或AEP指數,后兩者顯示時間間隔為1 s,有利于tpeak的正確判斷。鑒于以上研究結果的差異性,又由于所用的兩種計算方法各有優缺點,實際上我們無從判斷究竟哪種Ke0才是正確的,這將是我們進一步研究的目標之一。本研究結果中Ke0值與Plaud等[4]報道的0.168 min-1也有一定的差異,這可能與使用的藥代動力學參數不同有關,Wakeling等[7]推測認為Ke0值依賴于所用的藥代動力學參數,且不同藥代動力學參數的Ke0值差異較大。
參考文獻
[1] Minto CF, Schnider TW, Gregg KM, et al. Using the time of maximum effect site concentration to combine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J]. Anesthesiology, 2003,99(2): 324-333. [2] Sheiner LB, Stanski DR, Vozeh S, et al. Simultaneous modeling of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application to d-tubocurarine [J]. Clin Pharmacol Ther, 1979, 25(3): 358-371.
[3] Vermeyen KM, Hoffmann VL, Saldien V.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of rocuronium: analysis of effect data to select a pharmacokinetic model [J]. Br J Anaesth, 2003, 92 (2): 183-188.
[4] Plaud B, Proost JH, Wierda JM, et al.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rocuronium at the vocal cords and the adductor pollicis in humans [J]. Clin Pharmacol Ther, 1995, 58(2): 185-191.
[5] Muoz HR, Cortínez LI, Ibacache ME, et al. Estimation of the plasma effect site equilibration rate constant (ke0) of propofol in children using the time to peak effect: comparison with adults [J]. Anesthesiology, 2004, 101(6): 1269-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