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計算機技術的前景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計算機科學技術;發展;趨勢;綜合國力
中圖分類號:TP3
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產生于1946年的美國,它叫“ENIAC”,這臺計算機是因為軍事目的而產生的。它體積龐大,耗電較大,使用并不方便。第二代電子計算機產生與人類研制出晶體管密切相關,這有效地縮小了它的體積,使用起來更加方便。1959年又出現了第三代的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它的運算速度明顯的到了提升。七十年代是計算機發展的高速階段,1976年,美國制造出來了“克雷一號”,這讓計算機技術進入了第四個階段,計算機變得更小巧,更方便。而90年代以來,計算機更有向智能化發展的趨勢。
1 計算機科學技術發展現狀
20世紀90年代以來,計算機科學技術主要呈現出兩種發展趨勢:一是它仍然在傳統領域如軍事、國防、科研等領域發揮自己的優勢;二是它進入了千家萬戶,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這里簡要分析一下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現狀。
1.1 計算機進入千家萬戶
現在,沒有人能夠否認計算機在人類社會中的重要作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真理完美地體現在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上。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使得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了改善,它儼然已經深入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并在各個層面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無論是政府機關,還是家庭個人都受益于計算機技術的普及,人們愈來愈看重利用計算機科學技術來解決實際社會生活中發生的各種問題。
1.2 計算機技術更加專門化
計算機技術的專門化是必然的趨勢,盡管計算機科學技術在不斷普及,然而因為計算機技術特有的高精尖特征使得他可以在一些特殊的領域發揮自己的功用。舉個簡單的例子即是:我們用的各式各樣的智能手機以及已經智能化的家用電器,傳統的單機操作必然被更為簡潔和人性化的家庭網絡分布式系統所代替,這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還有,為了使得計算機技術適合政策和經濟發展所需,它必然而且已經在專門化的基礎上強化為系統的綜合功能,從而極好地適應了社會的發展需求。
1.3 計算機技術的突破性進展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計算機科學技術也有了很大的突破,這種突破性可以在兩個方面看到:一是微處理器的發展。微處理器能夠縮小處理器芯片內的晶體管尺寸和線寬,因此它極大地提高了計算機的性能。通過利用改進的光刻技術,即用更短波長的曝光光源,經掩膜曝光,將刻蝕在硅片上面的晶體管制作得更加精巧,以及將連接晶體管的導線制作得更加細小實現了縮小微處理器內晶體管的尺寸和線寬。二是納米電子技術。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計算機向著微型化、智能化、高速化的方向發展,當前的電子元件已難以滿足這些高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納米技術的誕生無疑是送來了福音,它代表著一種全新看待問題的方式,不僅僅是簡單的尺寸變小,納米技術無疑是革命性的技術。它的發展已經有效地幫助計算機技術解決了集成度和處理速度的雙重制約問題。
2 計算機科學技術發展前景展望
2.1 計算機軟件技術不斷完善
計算機軟件技術的發展受到市場因素的影響很大,這一點完全不同于計算機硬件技術。程序語言是計算機軟件技術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隨著網絡的興起和發展,各種各樣的語言都推出了網絡的新版本。以當前的現狀來看,計算機技術和工作技術的結合是計算機軟件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它的發展能夠有效幫助人們處理現實工作中的任務,使得工作變得更有效率。
2.2 計算機科學技術的智能化發展趨勢
計算機當前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上網,所以我們可以說,網絡技術的發展儼然已經成為了計算機技術發展的重心,它會直接影響到計算機功能的普及,可以設想,各種網絡技術必定會在未來的計算機技術中得到更好的體現。當代的人們都通過網絡獲取各個渠道的信息,并從這些信息中選取對自己有用的,從而達到自身的完善,拓展自己的視野。大眾能夠利用計算機的智能化解決生活中的種種問題,這既是一種技術的進步,也是文明的進步,計算機技術必然會向著更高和更為深入的層面發展。
2.3 計算機科學技術向多個領域全面發展
由于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特性,使得它對方便人們生活起了重大的作用,計算機作為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而存在,它的工具性特征已經深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面影響了當代人們的生活方式,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對于計算機技術的要求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計算機科學技術不僅在我國,在整個世界都已經深入到了各個領域中去。如今的筆記本電腦隨處可見,它的確為方便人們生活立下了汗馬功勞,我們可以極為快捷地學習或查閱信息。
2.4 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愈來愈快
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越來越快的趨勢,其更新換代的能力非其他行業所能相比。隨著它的快速發展,它所暴露出來的弊端也越多,于是,對這種弊端進行改造的速度也必須越來越快。而且,隨著因特網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計算機處理能力的不斷提高,新的業務和應用也不斷涌現。例如Inter公司已經擁有了10億以上的晶體管微處理器,能夠將所有的計算機協調并行起來,有效地解決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各種技術問題。
2.5 計算機科學技術在向環保化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在使用計算機時對其相關的性能要求在不斷的提高,因此計算機的能耗也隨著變大。同時,由于人們的家庭生活在很多方面都離不開計算機,因此對于計算機的使用時間也比以前大大增多。為了減少計算機的耗電量,越來越多的計算機技術人員開始研究降低計算機能耗的方法,例如通過一種專門的PC通用設備提高計算機的工作效率,這樣可以使得低性能的計算機也能夠具備專業的功能,進而可以大大的降低計算機工作時產生的能耗?;蛘咭部梢钥紤]采用“量子”、“光子”等新構架的計算機將硅構架的計算機替換掉,降低計算機的能耗。同時在制作計算機的材質方面也要盡可能的減少對不可回收材料的使用。
2.6 計算機技術在向人性化方向發展
現如今計算機已經成為了人們不可或缺的使用工具,為了使計算機能夠更好的為人類服務,因此要加強使用者與計算機之間的交流。在這個背景下,只有將計算機技術的設計向人性化發展,才會提升人們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因此,未來計算機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該注重人性化設計,使得人們在使用計算機的時候不僅能夠通過鍵盤控制,還能夠通過語音、眼睛等進行控制。同時,未來人們對計算機的使用也不需要學習專門的技術,使得人們在運用起來就如同使用一個普通的電器一樣簡單,無論老少都能夠簡便的對計算機進行操作。
計算機科學技術顯然已經和大眾生活緊密關聯在了一起,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能夠不斷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這是計算機科學技術的歷史使命。相信未來的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一定會令廣大人民獲益,令國家的綜合實力得到增強。
參考文獻:
[1]王曉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研究與發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30:101.
[2]邱志明.探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發展趨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6.
【關鍵詞】工程管理;計算機技術;應用前景
在網絡技術幫助下,具有復雜性特點的工程項目管理逐漸明朗化,管理效率極大提升[1]。但現階段在具體應用的實施上仍存在部分問題,影響了管理發展速度。本文以工程管理中計算機技術為主線,研究了其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前景。
1計算機技術應用優勢
1.1有利于競爭力的提升
在工程項目管理中若能夠有效運用計算機技術,將各項資料實現分類及精細化管理,信息資料將呈現出電子化管理狀態,相對于常規人工管理而言更具科技興,對于公司的外界形象有益[2]。在計算機軟件幫助下,公司對工程的變動可得出一定規律,并通過對工程具體數據的分析,在管理指標上加以調整。在高效的數據管理模式下,計算機技術能夠對工程的整體形象加以提升與優化,讓工程在高效率運作狀態下受到社會認可程度更深,從而讓工程管理不斷提升實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1.2有利于管理效率的提升
對于一項工程而言,施工質量的保障以及工程進度的規劃具有復雜性,需要處理大量信息。若采用傳統人工管理方式將耗費大量人力資源,并存在錯誤率高的劣勢。在現代化技術幫助下,計算機可通過對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歸納,為工程管理提供數據匯總,提升管理效力。
2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2.1軟件專業性不足
計算機軟件是支撐工程項目管理順利進展的基礎。但根據現階段相關軟件的使用狀況而言,軟件并不足以支撐一個工程的整體性數據記錄及計算。由于市場上相關軟件功能差異較大且種類繁多,質量上存在參差不齊情況,實際應用時難以找到適合軟件[3]。換言之,現階段市場上關于工程項目管理的軟件缺乏統籌性規劃,軟件功能性較為分散,缺乏專業性,因此僅能夠對工程項目的簡單操作進行管理,無法實現統籌管理。
2.2硬件配備落后
硬件設施是工程項目管理中通過計算機方式管理的必要投入,需投入較大量資金購買計算機、網絡設備、電纜等硬件基礎設施,從而全面實現技術的應用。同時還需考慮到設備安裝所需要的人力資源及物力資源[4]。硬件問題相對于軟件而言較容易解決,現如今多數工程項目企業愿意在硬件方面投入資金,一來可提升項目形象,二來可為后期打下基礎,無需重復投資。但問題在于部分企業認為硬件屬于一次性投入資金,對于后期硬件設備的老化更換及維修重視程度不足,導致硬件設施無法滿足軟件應用需求,影響了計算機管理效率[5]。
2.3操作技術問題
工程項目的主要負責人與技術人員之間的溝通是造成計算機技術管理工程項目處于滯后狀態的重要因素?,F如今由于溝通缺乏緊密性,溝通態度不明朗,導致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項目管理者缺乏計算機管理經驗,無法向技術人員提供相關數據,而技術人員缺乏對項目的深入考察,無法掌控一手數據資料。在這一情況下,項目管理者雖然在管理方面具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儲備以及管理經驗,但缺乏計算機應用能力,無法實現人才的統一化。
3具體應用體現
3.1管理項目系統
企業項目經理主要負責提供項目進度、項目投資、項目計劃等方面的內容,由于上述任務具有較大的信息量,若能在工程項目管理工作中應用計算機技術,那么項目經理在查閱信息時則能更加便捷、快速。采用計算機技術有效的歸納、篩選復雜的信息,有利于項目經理選擇與相關要求互相符合的優秀項目。另外,還能夠為技術人員查詢信息資料提供便利,使技術人員對工程要求有著全面的了解。一旦工程在施工期間發生意外的情況,可使工程管理工作人員立即察覺,并實施針對性的調整。項目管理系統中全方位應用計算機技術,不但使管理過程精細化得到實現,還能有利于管理工作人員順利開展管理工作,為有序、高效的實施項目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礎。
3.2管理工程物資
目前,物資管理系統中全面應用計算機技術,不僅能對材料基本性能、材料庫存數量進行有效預測與分析,還能夠對材料實施編號、歸類等管理。另外,若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搜索物資,計算機物資管理系統所提供的搜索功能也具有較高的效率,可提供較為全面的分析數據,使決策人員在獲得的數據中可選擇與自身需求互相符合的材料。計算機技術在全球材料買家、供應商之間還扮演著溝通橋梁的角色,為材料買家、賣家采用互聯網協商、溝通提供方便,從根本上提高選擇工程材料的有效性。
3.3實現辦公自動化因為相關單位部門、企業在工程項目的管理中需要涉及較多的文件資料、數據以及信息,且復雜性較高,管理難度較大。計算機應用技術中辦公自動化軟件是較為常見的基
本技術,管理部門在工程項目管理中應用辦公自動化軟件時,可以通過AutoCAD軟件的幫助對項目信息資料的圖像、文字以及語言等進行處理,為工程施工部門及時制定組織組織方案、施工設計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礎。相關部門需要重視項目管理人員辦公自動化軟件操作技能的培訓工作,促進報表、文件資料的標準化、正規化得到實現。另外,通過建筑工程預算軟件、Excel電子表格等完成工程施工數量計劃、工程成本、工程報量的制作工作,能明顯減輕工作項目管理工作者的工作量,并有效降低制作表格、報表的成本。Excel電子表格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修改比較容易,若發現管理工作項目數據出現錯誤,能立即的修改表格中的相關數據,利用電子表格及時反饋工程項目管理的相關信息,使工程項目施工期間能獲得準確的參考數據。
3.4高效收集信息
部分大型的工程項目要求多個部門共同討論、合作以及參與,為順利開展各個環節提供保障。因此,企業以及單位應該構建交流的平臺,確保全部的工作人員均能參與到平臺中進行交流,通過專門的工作人員完成收集交流信息的工作并進行整理反饋。項目管理者通過分析所獲得的反饋信息針對性的改變工程項目管理的內容,促進工程項目管理的整體水平明顯提高。同時,在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應有效的應用計算機技術進行管理,管理人員以及施工人員可以利用計算機對企業生產期間獲取的信號進行自動收集檢測,并將獲得的檢測數據錄入計算機中,工程師有效的分析處理收集的數據信息,利用數據信息有效的檢測生產過程。
4應用前景
4.1電子化管理資料
現階段對于一項施工工程而言,在圖紙的繪制以及保存上多采用紙質打印方式,由于紙質方式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且易由于保存不當出現發霉、破損情況,影響工程后期資料的翻閱。若采用電子化保管,可極大減輕環境污染并提升資料的保存安全性及詳細性。在這一點上,首先應在計算機技術上加強操作,通過計算機繪制圖紙,在工程進展期間其變動也應體現于電子文件之中,確保電子資料的功能性高于紙質資料。
4.2豐富的管理軟件
現階段管理軟件仍處于較為單一狀態,面對復雜的工程數據,可能表現出處理效率下滑、無法記錄龐大數據情況。工程項目往往分為多個子項目,且在分工上較為精細化。因此若需采用計算機全面管理整個工程,必須讓相關軟件朝著多元化發展,不斷更新軟件功能及涵蓋范圍。同時,軟件需注重技術更新和功能更新,根據國家政策的變動、施工材料的變更、施工標準的強化而不斷更新。
4.3管理不斷精細化
工程項目往往涉及到復雜的子工程,其數據包含材料的收集、子工程項目的規劃、人力資源規劃、工程設計圖紙的修訂等等,其復雜性讓計算機在運算上必須實現精細化,管理龐大數據?,F階段簡單計算機以及人工整理方式均無法完全滿足施工計算需求,因此在發展前景上,工程的造價預算管理、預算材料數據等均需通過計算機控制或消除由于人為因素和計算因素產生的誤差,讓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更具智能化。換言之,未來工程管理中,計算機技術應將核心定義為編程,為控制工程造價、提升管理精確度打好基礎。
5結語
工程建設是否具有良好的質量與材料儲存管理、材料運輸管理、材料整體質量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計算機技術應用下,各文件、數據、資料可實現高效化管理,應用前景廣闊。
參考文獻:
[1]王小宇,畢波.計算機應用技術在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創業家,2014,06:66.
[2]梁紅杰,蔡麗虹.計算機應用技術在工程項目管理中的運用探析[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4,No.16105:225~226.
[3]吳寶義.計算機技術在林業生態建設中檔案管理的應用及前景分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3,No.47211:92.
[4]陳燕芳.淺談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工程項目信息化管理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01:197.
一、發揚教學培養愛好
孩子小的時候,為了讓他們更好的學習,家長都會選擇一些行動勾起孩子對學習的渴望,計算機就是我們生活上比較普遍比較直接的信息知識來源。怎樣才能讓孩子愛上計算機信息技術,那要看你是怎樣引導孩子的。培養激發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無論是教育的內容還是教育模式,都要激發孩子對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熱愛。計算機信息教育入門可以從教學小游戲開始,我們學習計算機信息技術從練習打字開始,孩子們是不會對著鍵盤一遍一遍練習,他們會覺得枯燥乏味,若我們把這些教學內容融合在一些小游戲中,讓孩子在游戲當中既可玩,又可學,提高打字的樂趣,在平時打字時我們讓學生把手放在鍵盤上,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感覺很辛苦,若讓他們在玩小游戲的過程中同時練習指法,這樣我們可以讓孩子在玩計算機的過程中練習,從而掌握打字技術。我了解到中的好多小游戲可以練習指法,提高學生的打字速度,我讓學生進行練習,學生們玩得很認真,學的也不亦樂乎,一段時間后,我們還組織了孩子們小游戲比賽,讓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學到知識,掌握知識,從而引起孩子們對計算機的熱愛,讓學生們可以更好更自由的去掌握計算機,從而減去對練習指法的膩味,老師和學生也都能更好地了解,更好地運用,做到輕松游戲,邊玩邊學的效果,于游戲中豐富知識豐富自我,達到了教學目的,也引起了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熱愛。
二、于實踐中寓教于樂
游戲中的學習是一種,我們也可以從多方面選擇;在學生學習范圍內,可以借鑒生活中的媒體設計,好的教學場景,借鑒其中美好的一面激發孩子渴望學習的求知欲,勾起學生的探究興趣與操作興趣。讓學生在模擬的場景中找到學習的動力,指導學生走進好的學習狀態,給學生明確的目標讓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揮發展,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此積極主動的了解探究學習。在計算機學習中,我們想要看到漂亮的圖片,入門的話我們就要用到里有個插圖軟件,我們運用它教學時,就采取了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先觀看以前同學自己完成的作業,里面有精心創作文章、精美的卡片、自配畫等,看到制作這么精美的作品,學生就會積極的討論起來,當我們在他們眼中看到求知的渴望時,我們就要抓住時機告訴他們:這些作品都是由Word制作的,并告訴他們,只要開動你們聰明的腦袋,發揮你們的想象力,想做到這些都挺容易,你們都可以做到。這樣學生就會主動地學習,練習操作,通過這個場景的設置,勾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從而創設出輕松的學習環境,為自主學習打下基礎,讓學生感覺到學習計算機其實一點不困難,做到認真學習積極創新,從而達到對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操作、運用、實踐。
三、信息技術知識與未來發展
盡管在很多書、報紙、電視、手機等工具中我們也能學到很多的東西,但計算機信息技術帶給人類的,不僅是學習方式方法的改變,而且大大擴展了學習的內容,也給學生提供了富裕的學習資源,極大的提高了我們的學習和工作效率。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學到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其他課程。我們在學到《Microsoft PowerPoint》幻燈片教學時,同樣可以播放老師制作的PowerPoint作品,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再加上教學內容的合理選擇,教學方法的合理利用,2003年9月,由我指導的杜瑾云、馬瑞霄、郭帆、馬妮、楊春葉等12名同學制作的課件:《滇西名勝寶臺山》、《絢麗多彩的民族世界》榮獲中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小學生POWERPOINT作品評選活動二等獎;《請愛護我們美麗的家園》、《恐龍世界》、《海底世界》、《飛翔的平鴿》4部作品榮獲三等獎。2008年10月,由我和張寅紅老師指導的學生作品《難忘的小學生活》榮獲中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愛生遠程教育項目“基于項目的學生”學生POWERPOINT作品評選活動一等獎;我和楊益民老師指導的學生作品《節約能源》獲三等獎,我制作的課件《小數大小的比較》獲縣級一等獎。通過以上事例說明,利用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使他們用計算機進行創作,使學生在操作計算機的過程中完成其他相關的學習項目,讓學生明白計算機的重要性與實用性。現如今,電腦已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每家每戶了解社會與世界的窗口。創新是一個時代的靈魂,是人們源源不斷的動力,信息技術就是要有新的創意新的思維,要做到與時俱進。課程的改革提綱提到過,改變教學的方式,不讓孩童死記硬背,不運用機械化的理念管理,督促孩童參與學習,培養其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流以及探索實踐能力。未來的發展,我們將把生活中一切都掌握在計算機中,從而做到學以致用,豐富生活豐富自我。
關鍵詞:計算機;病毒;防范技術
引言
我國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計算機的應用已經在各種社會領域當中普遍使用,計算機在社會當中,隨著人類進步而成為社會發展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人類對于在運用網絡計算機的同時,而針對計算機的各種病毒也隨著春筍般冒了頭,信息安全的威脅在病毒侵襲下日益嚴重,病毒的傳播范圍越來越廣、擴散速度逐漸加快、破壞方面也越來越強。而在如此社會網絡時代環境下,計算機病毒攻擊與防范技術也在不斷拓展。計算機的應用對社會越來越重要,隨之而來的愈來愈多的網絡用戶遭受計算機病毒與攻擊也愈加頻頻發生,在病毒干擾下,給計算機網絡與系統帶來了嚴重的威脅與破壞,嚴重影響了社會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而為了確保社會進步發展,計算機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確保計算機能夠安全穩定工作之前,對于計算機危害病毒必須時刻進行防范措施,對計算機病毒進行系統的研究,探討如何有效防治網絡環境下的計算機病毒,保證計算機和網絡信息的安全運行,計算機病毒的防范工作已經迫在眉睫。
1、探討網絡環境下防范計算機病毒的現實意義
網絡讓人們拉近了距離,聯系變得更加便捷、省時與密切。在這種情形下雖然用戶使用方便了,但計算機安全問題的威脅也相應增加了。病毒通常利用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弱點進行傳播,因此,提高系統的安全性是防御病毒的重要措施。但完美的系統是不存在的,病毒與反病毒將作為一種技術對抗長期存在,兩種技術都將隨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得到長期的發展。
近年來,互聯網引入了新的病毒傳送機制,病毒已成為困擾計算機系統安全與網絡發展的重要問題,通過電子郵件這個傳播途徑,病毒已成為當今計算機與網絡行業發展的最大危害。隨著網絡日益成為全球性工具,病毒也正在成為全球性殺手。近幾年,在我國爆發的大規模病毒,幾乎都是通過網絡傳播的。而通過網絡特別是電子郵件傳播的病毒與傳統病毒相比,表現出了更快的傳播速度以及更強有力的殺傷力。因此各行各業中的管理部門更是增強計算機病毒的防范意識,最大限度地減少計算機病毒所帶來的危害就顯得極為重要。
2、 計算機病毒的內涵、類型及特點
2.1 計算機病毒的定義
計算機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華人民共與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有一個具有法律性、權威性的定義:“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能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币话銇碇v,計算機病毒是一個程序,一段可執行碼。凡是能夠引起計算機故障,能夠破壞計算機中的資源(包括硬件與軟件)的代碼,統稱為計算機病毒。
2.2 計算機病毒的特性
1)潛伏性。有些計算機病毒具有很強的潛伏性,一旦時機成熟就會迅速繁殖、擴散。潛伏性愈好,其在系統中的存在時間就會愈長,病毒的傳染范圍就會愈大。比如熊貓燒香病毒,不到預定時間一點都覺察不出來,等到條件具備的時候突然爆炸,對系統造成嚴重破壞。
2)破壞性。任何計算機病毒浸入到系統中,都會對系統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計算機中毒后,輕者系統資源被占用,工作效率降低;重者,把計算機內的文件刪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導致程序可能無法正常運行,造成數據丟失、機器癱瘓。
3)傳染性。傳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計算機病毒會通過各種不同餓的渠道從已被感染的計算機擴散到未被擴散計算機,而加上病毒一旦被復制或者產生了變種,其傳染速度之快根本難以控制。如此隨著而來的,就是在某些情況下造成被感染的計算機工作失常甚至導致計算機的癱瘓。
4)隱蔽性。計算機是一種具有很高編程技巧、短小精悍的可執行程序,具備很強的隱蔽性,就算計算機裝載一些病毒軟件檢查工具,也難以查出來隱蔽較強的一些病毒存在。如果不經過程序代碼分析或者計算機病毒代碼掃描,病毒程序與正常程序根本無法完全區分開來。
2.3計算機病毒的技術研究分析。
從各國技術研究病毒的現狀來看,病毒注入方法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1)后門攻擊方式。后門,有軟件設計師或者維護人安置在計算機安全系統中的一個小洞,這個小洞也可稱為一個程序,而這個小洞的存在,是安排給個別特殊人員繞過正常安全保護措施進入系統當中。而針對這個小洞的病毒也隨著日漸增加,攻擊后門的形式有很多,如控制電磁脈沖可將病毒注入目標系統。如目前普遍使用的WINDOWSXP,計算機入侵者就經常通過它存在的后門進行攻擊侵襲。
2)無線電方式。主要是通過無線電把病毒碼發射到對方電子系統中。 此方式能直接向對方電子系統的無線電接收器或者設備發射,這完全成為了計算機病毒注入的最佳方式,使之能夠混在合法傳輸信號中,進入接收器,從而進入信息網絡。此種技術的難度也相對較大。
4、網絡環境之下的計算機病毒及其防范措施、
4.1 建立計算機病毒管理報警中心。計算機病毒管理報警中心的工作原理是:工作人員在WindowsNT服務器上建立Norton“系統管理中心”,它需要通過更新計算機病毒定義碼,通過對防毒軟件進行及時配置、安裝等方法,以此做到有效防御計算機病毒、簡化網絡安全管理的目的。
這個管理中心中,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創建配置文件、設定自動的保護、自動更新計算機病毒定義碼以及定時掃描計算機病毒等技術手段,進行提前的預防保護。而各分支站點然后以電子郵件等方式提醒工作人員系統中潛在的危險,工作人員再通過分析這些工作站發送過來的報警信息,隨著監控網絡上的防毒安全狀態,并且及時作出有效的控制防御措施,在第一時間內確保網絡信息的安全,不給計算機病毒有任何的可乘之機。
4.2 加強計算機的網絡管理。在目前計算機病毒防治技術方面,我們依然處于防御被動的位置,因此在管理上還要積極主動。計算機網絡病毒的防治,僅僅依靠技術方法的防御措施是很難安全的預防與控制病毒的蔓延等傳播問題,這就需要技術方法與管理機制密切聯 系起來,高度提高人們的防范意識,進而從全局上保護網絡系統的安全運行。應從軟件系統的使用以及硬件的配置、管理、維護、服務等相關環節制定嚴密的規章制度、對系統管理工作者及用戶加法制教育與職業道德教育,嚴懲從事非法活動的個人與集體,采用更為有效的新技術,規范工作程序與造作規章,建立“以防為主。防殺結合、軟硬互補、以殺為輔、標本兼治”的網絡環境下的計算機安全防護技術。
4.3 在各種措施之下,而最后需要完善計算機安全防護體系。完善的安全防護體系,這不僅包括網關、防火墻、防病毒及殺毒軟件等產品。盡管病毒與黑客程序種類越來越繁多,感染形式多樣,發展和傳播逐漸迅速,日益之下對于計算機危害越來越大,因此我們要確保計算機的安全防御與控制,我們必須隨時更新各類殺毒軟件并安裝較新版本的個人防火墻,并隨系統啟動一起加載,進而防止黑客進入計算機偷取、盜密或放置病毒程序。
參考文獻:
[1] 劉玲.網絡環境下個人信息安全新問題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0,01
摘要:礦井火災具有突發性和災難性的特點,救災指揮人員在重大事故的沖擊下容易造成指揮失常;加之煤礦井下通風網絡結構及生產環境十分復雜,即使具有豐富實際經驗和良好心理素質的領導者,也很難迅速作出全面的正確指揮決策,以致貽誤時機造成災害的擴大并帶來不應有的損失。因此充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研制、開發和使用礦井火災救災輔助決策系統是礦井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也是救災工作走向科學化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礦井火災、救災指揮
根據輔助救災決策的需要,中國礦業大學在過去開發的火災救災決策軟件的基礎上,使用VisualC+6.0作為開發環境,全面采用面向對象軟件編程技術,新開發了礦井火災輔助救災決策軟件系統。該系統包括礦井火災計算機模擬,選擇最佳救災與避災路線,控風專家系統,基于監測系統的火源點早期判定,礦井火災救災決策培訓學習系統等內容。
一、 礦井火災計算機模擬
(一)國內外研究簡況
礦井火災是在一個受限的空間內,并在一個十分復雜的風流網絡中的非控制燃燒現象。它的產生、發展及救災與一般地面火災不同,其特點為可燃物的分布呈固定點或連續線性分布;煙氣的熱力作用會產生熱動力(火風壓);過量的高溫煙流在狹窄井巷中的流動會產生熱阻塞(節流作用)。這兩種火災過程的伴生現象會改變井巷通風網絡中的風量和風壓的分布,使通風系統紊亂,火災產生的高溫有毒有害氣體可侵襲井下的眾多工作區域,從而對礦井生命形成重大威脅和傷害。因此應事先對火災事故對策加強研究,以便能對災變中出現的各種可能情況有充分估計,制定相應對策,處理災變時就能做到臨場不亂和做出正確決策,從而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災變帶來的損失。計算機火災模擬是進行火災災情分析的有效手段,因此國內外廣泛開展了礦井火災計算機模擬技術的研究。
20世紀70年代,美國密歇根理工大學首先編制出了在礦井火災時期風流狀態計算機模擬及風流控制的計算機程序(MFIRE程序,1973、1982,1989, 1995)。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波蘭國家科學院地層力學研究所也研制出了模擬火災災變發展過程及為救護隊員選擇最佳救護通道的計算機軟件(POZAR程序,1985,1992)。之后,包括中國、日本、法國、俄羅斯在內的許多國家也都開展了礦井通風研究的特點,但國內外已開發出的各種火災模擬及救災軟件,在實際使用方面仍存在較大的問題。美國的MFIRE程序在礦井火災計算機模擬方面提出了一套較為簡便實用的方法,但該程序沒有圖形顯示功能。波蘭開發的POZAR軟件沒有提供基礎數據及圖形的交互式編輯功能,軟件的功能也比較單一。國內同類的一些軟件在數據管理、圖形顯示及救災決策功能上都存在明顯的不足 。針對這些不足,中國礦業大學火災課題組開展了礦井火災計算機模擬理論與技術的研究。
(一) 礦井通風網絡火災特性
1、火源特性
礦井火災的主要可燃物有抗木、煤炭、膠帶、電纜、油料等。根據礦井可燃物分布狀況及火災燃燒的規模,燃燒的火源基本可分為點火源和線火源兩種類型。點火源指可燃物燃燒的面積較小燃燒地點較固定的火源。例如井下機電硐室、或可燃物(如木垛等)堆積較集中地點產生的火源。線火源是指沿巷道方向連續分布的可燃物(木支架、輸送機膠帶、電纜等)發生燃燒的火源。由于礦井巷道的寬度較巷道的長度比較起來較小,可視可燃物的分布為線性分布,故稱線火源。線火源具有可移動,易蔓延和擴大等特性,因此也就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對于點火源,因燃料較集中,火災燃燒面積較小,故一般是富氧燃燒;而對于線火源則通常是富燃料燃燒。因受供氧量的限制,燃燒帶的長度有一定的限制;在燃燒過程中,這個燃燒帶在向前蔓延。
2.火災過程的通風動力特性
根據井巷網絡火災的位置及影響區域,可將火災分為三個區域:正常風流區(進風側)、燃燒區和放熱區(回風側)。在燃燒區內,可燃物燃燒釋放的熱量將空氣加熱而使氣體膨脹,同時在該區域內因燃燒產物的質量大于空氣氣流的質量,加熱及過量煙氣的作用使該區域內煙氣的流動產生節流效應,造成節流效應的原因是熱阻力。在煙流放熱區域,高溫煙流向圍巖放熱,煙流沿途受到冷卻,溫度降低,密度發生變化,產生局部火風壓。熱阻力和局部火風壓是礦井火災時期表現出的主要通風動力特性,正是這兩種新增加的通風動力(或阻力)改變了礦井風網原有的壓力平衡關系,從而造成了風流的紊亂。
3. 礦井火災計算機模擬方法與技術
現有的礦井火災模擬方法主要可分為穩態模擬和非穩態模擬兩種類型。穩態模擬方法的實質是將礦井通風網絡中的風流狀態在給定的模擬時間內看作是穩態狀態,不隨時間變化。非穩態模擬是用來跟蹤和描述火災條件下風流狀態參數隨時間變化全過程的技術和方法。由于災情是動態發展的,礦井火災時期井下風流流動的狀態是非穩定的,故只有采用非穩態模擬方法才能模擬出礦井火災時期的風流流動狀態。因此,非穩態模擬方法是礦井火災計算機模擬的主要研究對象。
非穩態模擬方法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采用通用的模擬方法——時間步長法,以穩態方法模擬非穩定過程;另一種則為有限差分方法,直接求解描述非穩態火災災變煙流及風流流動過程的偏微分方程。
因求解偏微分方程的困難性,時間步長法是礦井火災模擬采用的主要方法。該方法是將模擬時間分成若干等份,模擬從初始狀態開始,然后每段模擬時間等份步進一次,系統對網絡的風流狀態、溫度分布、產生的火風壓、風流逆轉狀況進行一次全面的掃描考察,將每一時間等份內風流的流動狀態當成穩態流動來計算各種風流參數,根據考察結果進行相應的處理,使礦井火災災變狀態在計算機內由前一個時刻的映像變換為當前時刻的映像。
結語:因此,只有充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研制、開發和使用礦井火災救災輔助決策系統是礦井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才是救災工作走向科學化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認知計算互聯網保險應用
一、認知計算的涵義及特點
認知源于心理學里的概念,《辭?!穼⑵浣忉尀槿祟愓J識客觀事物,獲得知識的活動,包括知覺、記憶、學習、言語、思維和問題解決等過程,是對外界信息積極進行加工的過程。通常使用的認知技術包括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人學等。
認知計算技術,基于算法、數據、軟件、硬件實現,關鍵特點是理解、推理和學習。理解是通過感知和互動,快速理解數據,實現用戶交互,從而理解、回答用戶的問題。推理是憑借假設生成技術,透過數據揭示洞察力、模式和關系,以多種方式進行認知,產出多種結果。學習是能夠從所有文檔中快速提取關鍵信息。通過追蹤用戶反饋和專家訓練,不斷進步,提升解答能力。
二、認知計算的商業化應用
2011年,IBM沃森帶來認知計算的概念,當時人們對這項吸引眼球的新奇技術能做些什么還非常懵懂。沃森通過解讀自然語言來分析數據,有的成了醫生,有的擔任教師助手,有的成為一流的廚師,還有一個贏得了電視智力競賽《危險邊緣》的冠軍,成為人工智能打敗人類的經典案例。五年后的今天,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與應用,認知計算的商業化應用越來越值得期待。
認知計算的商業化應用或將帶來不可思議的變化。在醫療領域為疑難雜癥快速提供診療方案,幫助企業從大量數據中發掘、洞察增強預測和決策能力;在旅游、美食等領域幫助人們獲得更好的生活體驗;甚至幫助紅毯上的模特設計出“會表達情緒的時裝”。認知計算使得機器人更加接近于人類的需求,這些應用將造福于人類,值得更多期待。
根據德勤研究報告,認知計算技術或將在以下三個企業級軟件市場中發揮作用。一是企業級應用軟件市場專注于利用計算機的力量來達成特定目標。比如解決如何向大量匿名用戶進行線上營銷的問題,采用機器學習去發掘某一網站的新用戶與之前具有相似行動的用戶之間行為上的關聯,目標就是為了使該網站的用戶體驗更好,并將其轉化成銷量。二是企業級基礎軟件市場為公司建立、運行,以及管理IT資源的表現提供工具。比如利用機器學習能力提升應用系統的日志工具,可以將具有類似服務器問題的事件歸為一類,以方便IT經理辨認這是一個正在發生的問題、還是實時信息導致的不尋常的計算趨勢。三是特定垂直軟件關注一個狹窄的領域,常體現為一個獨立的軟件應用。比如一套獨立的腫瘤學應用,通過移動和桌面設備,深度機器學習可以分析大量的病患記錄并基于現有記錄提供潛在的治療手段。
在銷售方面,機器人可能比人類做得更好。日本大阪大學智能機器人實驗室科研人員曾開發出一個生動的女機器人,將其放入一家百貨商店內,銷售一款100美元的羊絨衫。在試驗期間,機器人接待的消費者數量是商場銷售員接待數量的2倍。通過與IBM沃森云計算平臺合作,軟銀旗下第一款可感知人類情緒的機器人Pepper的“智力”進一步得到強化,Pepper或將以“銷售員”的身份入駐日本最大的電器銷售商山田電機(Yamada Denki)。之前,Pepper曾幫助銷售過智能手機和咖啡機等商品,但工程人員希望強化Pepper提供相關信息的能力,與消費者進行更豐富的互動。Pepper與人類進行徹底的無障礙交流仍存在困難,需要進行更多神經式網絡的培訓。據悉,軟銀接受其他企業對Pepper的租賃訂單,每月租金為55000日元,僅為日本平均最低工資的一半。
三、認知計算技術在互聯網保險的應用前景
近兩年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實現爆發增長,互聯網保險滲透速度加快。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意識到互聯網保險不僅是銷售渠道的變遷,還是依照互聯網的規則和習慣,對現有保險產品、運營和服務模式的深刻變革?;ヂ摼W保險,一方面把傳統的保險產品搬到互聯網上銷售,并提供配套的產品服務;另一方面利用互聯網經濟的新型消費場景,提供創新型保險產品。互聯網保險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移動設備等新技術的興起,或將迎來保險行業的一場深刻變革。
認知計算技術可以幫助保險企業更好地認知客戶、也更深刻地認知自己。認知客戶,知道客戶所想所需,改進保險銷售和服務,解決痛點問題;認知企業,找到運營管理盲區,提升內部運作效率。
在《2016年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研究報告》中指出,人工智能最先改造保險的銷售渠道。美國的一家保險科創公司使用智能機器人銷售車險保單,只要拍下車牌號并發送給機器人,它就能搜索到用戶的個人信息和駕駛記錄,從而推薦合適的險別。同時,通過減少人數來提高效率的成本策略,例如,呼叫中心通過將第一層顧客支持自動化來減少需要聘用的員工。
不管是服務型還是銷售型的呼叫中心,通常采用傳統的IVR技術提供服務菜單,受限于數字鍵盤的數量和語音逐條播報耗時較長,尋求服務的用戶最希望的還是用最快的速度找到人工客服,解決問題;尋求產品的用戶希望用最快的速度觸達產品,減少等待。而呼叫中心面臨的挑戰是基于接線率靈活快速配置人力資源,而不單純地通過增加人數來提升接線率。大數據時代,認知計算與呼叫中心技術有著天然的默契,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合理配置人力。在與用戶通話的另一端安裝上智慧的“大腦”。
針對服務型呼叫中心,可以利用認知技術,將標準服務話術的知識庫安裝到認知智能應答機器人的大腦,降低企業培訓和人力成本。針對銷售型呼叫中心,具有認知計算大腦的機器人可以承擔簡單地銷售業務場景,例如解決呼入溢出場景的預約投保,解決銷售過程質量的自動回訪,幫助老客戶續簽新一年保單,為新客戶提供粗略產品報價、解釋營銷活動和贈品規則等。也可以結合社交媒體、用戶網購、駕駛行為等多維度數據,分析客戶類型,幫助人工坐席更好地理解客戶。
認知時代,機器或將變成下一代計算機,因為計算的能力,對于機器學習算法的理解,對于大腦的研究都在往前走。計算可以帶來更多的突破。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文獻:
[1]董超,畢曉君.認知計算的發展綜述[J].電子世界,2014(15):200-200.
摘要:計算機專業教育成為了當今高職學校一個重點專業,尤其因為現在這樣一個大數據環境,計算機專業教育的發展具有全新的形式。但是同時也存在了一些影響著計算機專業教育發展的問題,高職學校應當將其作為一種挑戰,不斷探索計算機專業發展的道路。本文主要介紹了計算機專業在大數據環境下所面臨的挑戰,并提出了具體的應對方法,希望可以促進我國計算機專業的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大數據;計算機專業;挑戰;教學模式
引言
大數據又可以被稱為巨量數據,這一概念主要強調數據規模,大數據就是指現在的主流軟件工具已經無法將其進行采集管理了?;ヂ摼W的出現讓現代社會的數據信息爆炸增長,人們開始尋求管理和處理這些數據的方法。并且在目前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1大數據環境下計算機專業教育面臨的挑戰
1.1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面臨挑戰:大數據的核心價值集中于海量數據的分析和存儲,由于大數據的規模比較大而且具有體量大、類型多、數據處理速度要快等等特點,導致現在的大數據處理難度非常大,計算機專業的人才這一方面能力的培養難度也隨之增加了。加之現代數據信息非常的復雜,需要應用的技能非常多,比如常見的技術編程語言,在大數據存儲和分析的工作中應用類型和項目非常多。這都給計算機專業的課程設置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1.2計算機專業教學過程面臨挑戰:從大數據的性質可以知道,大數據在獲取方面具有困難性,不僅如此現在一些高職學校具備的實驗設施設別以及環境都無法很好地滿足計算機專業的發展要求。高職學校創建計算機專業的時候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出具有高素質和高技能的計算機專業人才,但是由于學校自身的發展情況受限就導致了計算機專業的水平始終停滯不前,對于大數據的處理也就造成了消極影響。加之高職學校基于自身的資金和能力原因導致很多計算機專業所需要的設備設施都非常有限,教師的綜合素質又不高,這些都讓計算機專業在教學過程中面臨著很大的挑戰。
1.3計算機專業學習過程面臨挑戰:大數據這一門學科的綜合性非常強,因此計算機專業的學習過程中非常的難,尤其是針對大數據的獲取以及處理這兩方面的內容,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統計學以及計算機學科和計算機數學等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的綜合性和難度都非常大。不僅僅需要學生掌握理論知識還要具備基本的技能,難度非常大。另外高職學校計算機專業安排的學習時間非常有限,學生無法在有限的時間之內學習到基本的計算機專業知識。如果遇到一些學習資源不夠豐富,學習條件比較差的高職學校,那么學生獲取大數據學習資源的難度也就隨之增加了。
1.4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面臨挑戰: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的挑戰主要是表現在傳統計算機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飛速發展的社會了,需要盡快地調整現有的教學模式,才可以讓其早日步入正軌。傳統的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主要是采用封閉的教室以及小班教學的方法,教師在課堂上具有絕對性的作用,學生無法及時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而且一旦下課了學生無法獲得學習資源進行復習,這種傳統模式下所造就的人才不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
2大數據環境下計算機專業教育的探索
2.1科學設置計算機專業課程:高職學校要積極開展與大數據和云計算相關的計算機課程,在課程設置的方面,需要重視課程的獨特性和針對性,不能夠跟風。高職學校進行課程設置之前需要通過詳細的調查研究數據輔助,分析現代社會對于計算機專業人才的要求,將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建立在社會需要的基礎之上。高職學??梢耘沙鱿嚓P人員針對人才市場進行調研,并且掌握行業特點以及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素養要求,結合高職學校自身的情況設置計算機專業課程。
2.2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教師是培養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關鍵因素,因此高職學校應當重視教師教學素質的提高和增強。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要緊跟時展的步伐,鼓勵教師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和科學技術,擴大自身的視野。高職學??梢詾橛嬎銠C專業的教師提供實踐考察機會,比如讓教師到國內外各大高校和科研機構培訓學習,積極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通過優秀的教師人才引進先進的技術性人才,能夠開拓出一條新的與眾不同的教學道路。
2.3加快校企合作的步伐:校企合作可以幫助學校強化人才培養目標,提高課程設置的科學性。不僅如此,校企合作對于高職學校學生的就業也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機會。另外企業所擁有的豐富資源對于高職學校來講也是一種不可錯過的東西,高職學校與企業加強了交流合作之后會讓學生用更多的實踐操作機會,應用理論知識的空間增加了。同時企業與高職學校在合作的過程中會延伸出很多有利于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東西。
2.4調整傳統的教學模式:傳統教學模式應當有所調整,盡量將現有的教學模式精華的部分保留下來,然后更新陳舊的部分。教師要一改在教學中的主導者身份,要將自身變成一個引導者,讓學生在教學中作為一種絕對主體,給予學生更多實踐操作的機會。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利用網絡資源復習課堂上教學的知識點,并且借助高職學校提供的各種資源自主學習,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為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3結語
人才是當今社會最為需要的,因此高職學校在培養計算機專業人才的時候需要有明確的目標和計劃,并且要具有與時俱進的精神。計算機技術是大數據技術的一個重要分支,高職學校所面臨的挑戰也會越來越大,因此積極借鑒先進科學的教育方法是高職學校必須采取的措施。
參考文獻
[1]談潘攀.大數據環境下計算機專業教育的挑戰與探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01:70-72.
[2]孫昕.大數據時代下計算機專業職業教育改革研究[J].中國市場,2016,10:162-163.
[3]談潘攀.大數據環境下計算機專業教育的挑戰[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15:209-210.
[關鍵詞]礦井水水質;分析原因;處理;綜合利用
中圖分類號:X7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6-0004-01
1 礦井水水質類型及處理技術現狀
1.1 礦井水的水質類型
由于礦井水的來源、補給和徑流的不同,在與地層中的各種礦物成分、化學組分長期接觸和溶解、滲出的作用下,水質沿途發生一系列化學變化,由清潔水質變成污染水質。從礦井水凈化及資源化角度來說,根據礦井水物理、化學性質,通常將我國礦井水劃分以下幾種類型:
①含懸浮物礦井水
該礦井水除感觀型指標外,其余各項指標均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礦井水。這類礦井水中含有較多的固體懸浮物,主要是在流經井下工作面和巷道時混入的煤粉和巖粉,目前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多見。
②高礦化度礦井水
高礦化度礦井水是指水中溶解性含量高于1000mg/l,總硬度大于450 mg/l的礦井水。當礦井水中主要含有氯化物時,水質顯示有較強的咸味;當礦井水中主要含有硫酸鹽時,水質顯示有較強的苦味;該水分布較廣。
③酸性礦井水
酸性礦井水是指PH值小于6.0的礦井水,酸性礦井水由于水中含有大量的H+離子,除呈酸性外,還有很強的溶解性和腐蝕性,含有較高的鐵、懸浮物、細菌等。一般認為酸性礦井水的成因與煤層及含水地層中硫化礦物較多有關。
④特殊污染的礦井水
特殊污染的礦井水是指放射性指標或毒理性指標超過國家衛生飲用水標準的礦井水。此類水分布較少見。
1.2 礦井水處理技術現狀
我國礦井水大規模的處理和利用起始于20世紀70年代,與國家環境保護和煤炭工業發展同步,經30年的發展,國內各類礦井水處理的技術裝備已經與國外目前實際水平相近。目前,國內礦井水的處理主要依據其不同的處理目的和原水水質情r采用如下工藝技術:
(1)混凝沉淀、過濾工藝,主要是將水中在開采活動中混入的煤份及鹽份等懸浮物分離掉的過程;
(2)高礦化度的礦井水經沉淀過濾后,采用膜分離或離子交換脫鹽處理;
(3)對于酸性礦井水處理,基本上采用加堿性物質中和處理,包括投加石灰石、氧化鈣、氫氧化鈣等;
(4)對于含低放射性的礦井水,目前沒有成熟經驗。
2 礦井水分析治理及綜合利用
由于自然災害,山東華源礦業集團有限公司(本文中簡稱華源礦)礦井于2007年9月閉坑。新汶礦業集團孫村煤礦緊鄰華源礦,坑內礦井井下涌水威脅孫村礦的正常生產,孫村礦井開始強排水,降低水位,將礦井水位維持在+25m~+30m之間,以確保孫村礦井生產安全。由于地質原因,礦井水水質受地下含水巖石層、巖石性質和地下水遷移流動的影響。礦井水屬于的高礦化度、高含鐵錳量、高硬度的苦咸水,直接排放會給周邊環境帶來嚴重環境污染,需進行深度處理才能達到環保排放標準。同時,礦地處新泰市,該地區水資源相對貧乏,礦區周邊企業較多,其中臨近電廠(泰安新汶頂峰熱電有限公司),因此,處理后的礦井水可作為電廠生產用水水源,實現廢水再生利用,提高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1 礦井水質情況
根據礦井水排放的水質化驗報告,礦井水屬于高鐵、高錳、高硫酸鹽的高礦化度型礦井水,不但不能直接供電廠使用,也不能用于農業灌溉,也遠遠超過《煤炭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4026-2006)中礦井水的排放標準。
2.2 酸性高鐵、高錳礦井水的成因
煤炭的開采破壞了煤層原有的還原環境,提供了氧化存有硫化物所需的氧,當地下水滲出并與殘留煤、頂、低板中的礦化物質接觸,促使煤層或低板中的還原態的硫化物氧化成硫酸,使礦井水中呈酸性。
(1)在氧和水存在的條件下,煤層、頂板、低巖巖層中硫酸鐵礦被氧化,生成硫酸和亞鐵離子。
(2)在酸性條件下,亞鐵離子被進一步氧化成鐵離子。
(3)由于Fe3+在pH值大于3.5時,水解生成氫氧化鐵,增加了礦井水的酸度。
(4)硫化細菌在酸性礦井水形成過程中起重要的催化作用。
2.3 酸性高鐵、高錳礦井水的危害性
(1)在排出過程中,腐蝕管路及水泵;排入地面水體,使水體中微生物有抑制和破壞作用,最終導致微生物及植物死亡;
(2)若排入地表含水層,污染地下水影響人體健康;排入水溝使水體發黃,破壞自然景觀。
因此,據礦井水基本情況及水質分析結果,該礦礦井水屬高鐵、高錳礦井水,不能直接用于電廠生產用水,也不能直接用于農田灌溉或排放,其水質指標遠遠超過2006年頒布的《煤炭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4026-2006)中礦井水的排放標準,因此,無論從環境保護角度,還是綜合利用方面,礦井水處理是必要的。
2.4 環保排放指標
根據當地環保部門的要求,外排水質需符合《山東省南水北調沿線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7/599-2006)中一般保護區標準,同時滿足《煤炭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4026-2006)中礦井水的排放標準。綜合主要指標如下:pH=6.0~9.0,SS≤30mg/L,COD50mg/L,BOD5≤20mg/L,錳≤2.0mg/L,鐵≤6.0mg/L。
2.5 礦井水處理技術路線
由水質分析報告與電廠循環冷卻用水水質指標和達標排放指標對應可看出,礦井排水與環保排放指標對比,主要是鐵、錳、懸浮物超標,致使排水偏紅色。對應電廠循環冷卻用水指標主要是鐵、錳、總硬度、含鹽量(電導率)超標。
(1)鐵、錳的去除方法
目前,國內鐵、錳的去除方法主要采用曝氣除鐵、錳砂過濾除錳的方法。即采用機械攪拌、曝氣、沉淀、錳砂過濾工藝,在中和、澄清的同時去除了水中的鐵離子。對于錳的去除,采用天然錳砂作為濾料,再去除雜質的同時過濾除掉錳。
(2)硫酸鹽、總含鹽量、總硬度的去除方法
(63.2±21.4)d、12.5%、(91.4±2.4)%,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 重組人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 開放性骨折; 創面; 感染
中圖分類號 R9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29-0008-03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h-aFGF in the Treatment of Open Tibiofibula Fractures/WU Ye-ming,LIU Hai-she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29):8-10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combinant 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h-aFGF) in the treatment of tibia and fibula open fractures.Method:64 cases of open fractures of tibia and fibula patients was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3 to March 2014.They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32 cases) and control(32 cases)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orough debridement anti-infection and nutrition support therapy.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h-aFGF in addition(cleaning wounds and skin grafts with rh-aFGF).Then the wound healing time, wound complications and infection were assessed after 7~14 d continuous treatment.Result: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wounds healing time (26.7±10.4 vs 30.5±10.7) d, fracture healing time (57.9±17.6 vs 63.2±21.4) d, the incidence of delayed fracture healing (0% vs 12.5%) and the skin graft survival area(98.7±1.7 vs 91.4±2.4)%. What’s more, the edema score, pain score, the incidence of severe infections also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Recombinant 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Open fractures; Wounds; Infections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andan City,Handan 056001,China
開放性脛腓骨骨折的治療是在恢復小腿的長度對線和負重功能的同時進行軟組織的修復,而在修復過程中很容易因細菌控制不當,而導致創面感染,一旦創面感染,骨折極可能延遲愈合或者不愈合,甚至存在截肢可能。因此創面修復的同時預防感染對開放性脛腓骨骨折患者尤其重要[1]。rh-aFGF能促進局部創面DNA、RNA及蛋白質等大分子合成,促進受損創面處細胞新生、增殖分裂,因此具有促進創面愈合的作用。另外脫氧核苷酸還具有激活局部免疫功能,因此可有利于預防感染發生的作用[2]。但臨床上尚未發現該類研究,因此筆者開展這項臨床試驗,觀察rh-aFGF對脛腓骨開放性骨折患者的臨床治療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筆者所在醫院骨科、急診科就診的經X線檢查確診為脛腓骨開放性骨折的患者。排除具有出血傾向、高血壓、糖尿病等可能影響創面愈合的基礎疾病患者。最終入選64例脛腓骨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合對照組。治療組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齡(59.6±9.9)歲,骨折部位分布脛骨上1/3段12例、中1/3段11例、下1/3段8例、多段骨折1例,單一的脛腓骨骨折16例、合并其他復合傷5例,損傷程度根據Gustilo分為Ⅰ度4例、Ⅱ度12例、Ⅲ度16例,皮膚缺損19例、撕脫傷7例、脫套傷5例、肌腱外露6例、骨外露6例,缺損面積平均為(23.8±11.5) cm2,兩組伴隨感染7例,手術時間點為傷后平均(17.5±4.6) h。對照組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齡(58.2±11.5)歲,骨折部位分布脛骨上1/3段12例、中1/3段11例、下1/3段7例、多段骨折2例,單一的脛腓骨骨折15例、合并其他復合傷6例,損傷程度根據Gustilo分為Ⅰ度5例、Ⅱ度11例、Ⅲ度16例,皮膚缺損19例、撕脫傷
7例、脫套傷6例、肌腱外露6例、骨外露5例。缺損面積平均為(25.1±10.2)cm2,兩組伴隨感染8例,手術時間點為傷后平均(16.5±4.9)h。兩組年齡、性別、骨折損傷類型,損傷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接受徹底清創治療,骨折處理:用鋼板或髓內釘先行骨折外固定,注意鋼板應安放于軟組織可覆蓋到一側,外露的骨折端應盡可能挪用附近肌肉組織,筋膜組織或皮瓣覆蓋[3]。軟組織處理:脫套皮膚行反轉取皮植皮術,骨折附近條件好的軟組織優先用于覆蓋骨折端,皮膚軟組織缺損區待二期處理。術后兩組均給予抗生素連續應用3 d。治療組手術中同時給予rh-aFGF 1~5支溶于10~50 ml溶媒清洗皮瓣及創腔??p合后每日給予換藥(3~4噴/cm2,6~8次/d),尤其針對縫合處及針道處。對照組則僅給予溶媒處理,方法同治療組完全一致。兩組同時給予相應的營養支持治療(如脫氧核苷酸、脂肪乳、AA聯合),消腫(甘油果糖),抗靜脈血栓(羥基紅花黃素)等治療,兩組治療方式完全一致。所有患者給予C臂X線機引導下穿針、清創、整復骨折后,裝外固定架固定。
1.3 評價終點
隨訪24周,評價指標包含:(1)創面愈合情況,創面愈合以創傷處完全上皮化為標準;皮片成活面積:成活面積/總移植面積;骨折愈合時間:以X線檢測為標準;創面延遲愈合:創面超過30 d不愈合。(2)創面并發癥:術后3 d評估創面水腫、疼痛評分(1分無,2分輕度,3分中度,4分重度)、中重度感染發生率:住院期間隨訪創面觀察創面是否發生感染,中重度感染的標準為:創周及創面底部可見黃、綠色膿性分泌物。(3)不良反應[4]。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AS 8.0醫學統計軟件包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采用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基線采用方差分析,方差齊采用字2檢驗或t檢驗。方差不齊則采用非參數檢驗方法。采用雙側檢驗方法,以P
2 結果
2.1 創面愈合指標
治療組與對照對在創面完全愈合時間,骨折愈合時間,骨折延遲愈合發生率,皮片成活面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組別 創面愈合時間(d) 骨折愈合時間(d) 骨折延遲愈合發生例(%) 皮片成活面積(%)
治療組(n=32) 26.7±10.4 57.9±17.6 0 98.7±1.7
對照組(n=32) 30.5±10.7 63.2±21.4 4(12.5) 91.4±2.4
P值
2.2 創面并發癥
治療組水腫評分、疼痛評分、中重度感染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表2 兩組創面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組別 水腫評分(分) 疼痛評分(分) 中重度感染 例(%)
治療組(n=32) 2.10±0.50 1.80±0.30 2(6.25)
對照組(n=32) 3.90±0.30 3.80±0.30 11(34.30)
P值
2.3 不良反應
兩組治療過程中均未發生明顯不良反應。采用rh-aFGF治療組有2例發生瘙癢,均為輕度,均無需處理,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25%;對照組0例發生瘙癢,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余腎、心功能治療前后無明顯改變。
3 討論
交通事故和礦難的上升是造成小腿嚴重開放性骨折逐年增加的重要原因。高能量的外傷不僅挫滅原本就薄弱的脛骨中下段皮膚,且毀壞深部的肌肉、血管和神經,引起的脛骨的開放、多段或粉碎性骨折多屬于GustiloⅢB,GustiloⅢC型骨折,需要同時對骨和軟組織進行修復[5]。另外術后感染為該手術極為常見的并發癥,也是治療起來比較棘手的并發癥,感染往往導致骨折延遲愈合,影響患者功能的恢復[6]。因此脛腓骨開放性骨折促進創傷愈合、預防感染極為重要[7]。rh-aFGF主要成為含有155個氨基酸殘疾的多肽生長因子具有多種生理功能[8-10]。(1)激活局部免疫功能,刺激外周淋巴細胞增值,促進IL-2及內源性IFN合成釋放,同時刺激吞噬細胞、NK細胞的殺傷活性,因此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與增殖;(2)促進DNA復制,RNA轉錄,促進創傷組織局部細胞的生長增殖,促進氨基酸合成蛋白質,從而加速創面的愈合,減輕創面的水腫、疼痛等并發癥;(3)另由臨床研究顯示,rh-aFGF還具有預防瘢痕的發生的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創面完全愈合時間,骨折愈合時間,骨折延遲愈合發生率,皮片成活面積(%)分別為(26.7±10.4)d、
(57.9±17.6)d、0、(98.7±1.7)%。對照組分別為(30.5±10.7)d、(63.2±21.4)d、12.5%、(91.4±2.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因此本研究證實,rh-aFGF一方面可以通過促進創傷組織細胞的增殖新生,促進創傷處蛋白質的合成,因此有助于創面的修復及骨折的愈合。另外rh-aFGF還可以激活局部免疫功能,預防中重度感染的發生。因此rh-aFGF可作為脛腓骨開放性骨折術后的一種重要的選擇藥物。
參考文獻
[1]龔偉華,朱振安,孫月華.脛腓骨開放性骨折的分期治療[J].國外醫學(骨科學分冊),2004,25(4):220-222.
[2]曾凡偉,廖光祿,劉海波.脛腓骨開放性骨折的治療對策及并發癥的防治[J].實用骨科雜志,2004,10(6):502-504.
[3]陳華德,賴文,鄭少逸,等.重組人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臨床應用觀察[J].現代醫院,2005,5(12):8-10.
[4]朱東升,馮劍清.脛腓骨開放性骨折并軟組織缺損應用負壓引流技術的護理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2):94-95.
[5]趙快平,熊波.脛腓骨開放性骨折的治療進展[J].南華大學學報(醫學版),2007,35(2):287-290.
[6]許國祥,王秀會,王惠中,等.脛腓骨中下段開放性骨折的手術方式及其療效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5,20(8):534-536.
[7]魏星,王鵬飛,莊巖.外固定架聯合封閉負壓引流急診處理脛腓骨開放性骨折28例[J].陜西醫學雜志,2012,41(3):341-342.
[8]馬常明,蔡景龍,牛扶幼,等.機械磨削聯合微針導入重組人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和基因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促進創面愈合的臨床觀察[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0):2421-2423.
[9]李貴玲,李亦武.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促進灼傷面修復的試驗研究[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06,4(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