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開放式教學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開放式 會計實訓教學資源 建設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12C-0177-02
一、開放式教學資源建設的必要性
隨著信息技術發展,互聯網已經徹底改變“粉筆加黑板”的傳統學習方式,利用互聯網進行自主探究、協作互動的學習模式已經成為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而如何開發出豐富多彩,形象生動,激發學習興趣,利于自主學習的優質教學資源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認真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一)國外優秀教學資源全球開放的啟示。早在2001年麻省理工學院(MIT)開始推出開放課程,迄今為止,已開放課程1935門,其中全視頻課程33門,全素材課程100余門。同時MIT通過與大連理工大學合作建立遠程網上實驗基地實現了優秀教育資源全球化。盡管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推動了優秀的教育資源共享,但中國擁有與其他國家不同的國情,中國的高等教育具有自己的歷史使命和目標,因此,教學資源建設,除了引進,我們還應結合國情自行開發。
(二)國內政策要求及建設現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深入研究、確定不同教育階段學生必須掌握的核心內容,形成教學內容更新機制,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作用,促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經過多年的持續建設,我國的開放式教學資源逐步豐富和完善起來,“十五”、“十一五”期間,國家建設了4000門國家精品課,兩萬多門省級、校級精品課程,2011年以來精品視頻公開課、精品資源共享課、微課、MOOC等開放資源在網上陸續出現,深受大家喜愛。盡管教育資源建設已經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就,但仍面臨許多挑戰與困難,由于建設剛起步,這些教學資源還比較分散,不成體系,還不一定完全適合于各地方院校的教學需要,因此高職院校需結合自身實際自主開發優質的開放式教學資源。
二、傳統的會計實訓教學資源存在的局限性
會計是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工作,只有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過硬的實操技能才能勝任。過硬的實操技能培養需要優秀的實訓教學資源做支撐。目前高職院校主要還是采用傳統的實訓教學資源開展教學,傳統的實訓教學資源主要為紙質印刷教材,在使用上存在很多局限性。
(一)素材不夠仿真。由于會計實訓資料主要涉及成千上萬種原始憑證,相對于其他理論教材,開發周期長,印刷成本高,校對繁瑣,經常錯漏百出,為了節約成本,大多采用無彩印刷,仿真性差。
(二)內容缺乏實效性。由于我國的會計、財稅政策時有變更,要保證時效性,實訓教學資源應當及時更新,但是這又比傳統教材更耗時耗費,所以市面的實訓教材即便換版了,內容總是換湯不換藥,還是舊的原始憑證,執行的還是老的政策,常常會誤導教師和學生。
(三)實踐性不足。目前的會計實訓教材多為綜合實訓教材,會計專業課程體系中基礎會計、成本會計、財務會計等核心課程滿足同步實訓的一體化教材很少有人去研究和開發,這些課程的實踐基本停留在見題做計算,見題做分錄層面,實踐性較差。
(四)不利于自主學習。傳統實訓教材,學生人手一冊,在相對封閉的教學模式中由老師指導應用,離開老師在課堂上的指導,一些同學會變得無從下手,最后為了完成實訓作業,互相抄襲,或者拖到課堂上等老師給答案,非常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
三、開放式會計實訓教學資源建設內容及建設思路
依照教育部《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實施辦法》,會計實訓教學資源主要分為基本資源和拓展資源。
(一)基本資源。基本資源必須多樣而廣泛,系統完整,能系統反映本課程教學理念、教學思想、教學設計、課程資源配置和應用。主要包括: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教學日歷、教案或演示文稿、重點難點指導、作業、參考資料目錄和課程全程教學錄像等反映教學活動必需的資源。
(二)拓展資源。課程拓展資源能充分反映本課程教學特色,具有通用性、交互性、可擴展性,便于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主要包括:案例庫、專題講座庫、素材資源庫,學科專業知識檢索系統、演示/虛擬/仿真實驗實訓(實習)系統、試題庫系統、作業系統、在線自測/考試系統、課程教學、學習和交流工具及綜合應用多媒體技術建設的網絡課程等。
(三)建設思路。下面以《會計基本技能》教學資源建設為例進行探討。
1.確定建設原則。《會計基本技能》網絡課件是在原來的院級精品課程基礎上建設起來的,我們確定的建設原則是:自主學習,資源共享,直觀實用,標準規范。
2.確定資源特色與功能。我們確定的《會計基本技能》的教學資源的主要特色與功能是:
(1)資源豐富,平臺共享,方便師生查閱與調用。《會計基本技能》網絡課件資源有:教師授課視頻、操作示范視頻、操作示范動畫、教學PPT、教學內容指導、教學圖庫(各種原始票據)、教學案例、考證指導、題庫、測驗平臺。實訓教學資源豐富,并按照教學模塊分門別類的歸集,有快速檢索和進入功能,非常便于查閱與調用。
(2)教學直觀,反復演示,解決課堂演示有限的瓶頸。例如,采用視頻演示“手工”、“儀器”方法進行點鈔教學。視頻可以反復播放,避免學生在課堂上因為視覺角度限制而觀看不清,模仿不到位等問題。
(3)教學規范,操作標準,彌補教師示范的不足。例如,用動畫演示憑證、賬簿填寫要求與規范。穩定的動畫演示,可以彌補教師在課堂上的操作示范,因技術水平或外部因素影響而造成的不足。
(4)模塊教學,項目訓練,方便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例如,《會計基本技能》網絡課件整合了出納實務、會計基礎、納稅實務等課程內容,分會計書寫技能、珠算技能、點鈔技能、真假貨幣的識別技能、電子計算工具使用技能、現金結算技能、銀行結算技能、記賬技能、計稅報稅技能等共9個模塊,這樣的整合,解決了原來只有會計綜合實訓,沒有課程配套實訓的問題。在9個模塊中,我們又細分為38個項目、150個工作任務來介紹。學生可以根據需要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進行自主學習。
(5)界面清晰,功能齊全,支持互動,提供練習與自測平臺。例如,《會計基本技能》網絡課件應用平臺界面人性化,操作方便、靈活;有章節導航功能;有連接通道、返回功能。可以容納數百人同時訪問。練習以“項目”為單位、測驗以模塊為單位、以網上無紙化考試的方式進行設計。
目前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已完成初步建設并取得一定應用成效的會計實訓課程是會計基本技能、涉外會計綜合實訓、財務報表分析三門課。這三門課程已經通過了學院的項目驗收,期中有兩門課的網絡課件在第十三屆、第十四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中,因為資源豐富及特色鮮明取得了全國二等獎的好名次。
四、開放式會計實訓教學資源建設注意的關鍵問題
(一)轉變觀念,積極改革。很多人認為開放教學資源建設是在重復建設,是浪費人力和物力,即便建成了,學生也不會自主地去應用。其實只要轉變觀念,總是有解決的辦法。沒有經費,就想辦法向國家爭取,或者與社會團體、企業合作建設,如我們的資源建設經費除了學校投入,還有國家示范實訓基地項目資金支持;認真做好前期的科學設計,就可以避免后期的重復建設,如我們所有資源編輯前都會經過團隊的反復研究,視頻、動畫等多媒體資源都事先編寫腳本等;改革教學模式和方法,設計貼近生活的自主學習任務,就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建立長期有效的考核機制去約束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如采用顛倒課堂教學法開展教學,并通過發帖、討論、視頻會議、網上作品互評、定期測驗、技能競賽等方式進行監督和考核,這樣的方式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能動性。
(二)成立優秀的資源開發隊伍。開放式會計實訓教學資源應該由教學經驗豐富、現代化教育信息技術應用嫻熟、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主持建設,建設團隊結構要合理,應包括專業教師和信息技術骨干、企業專家、行業監管專家等,同時還有加強資源開發隊伍的專業素養和信息技術素養的培養提高。
(三)保證資源內容的質量。主要有以下幾點。
1.注意資源的原創性。出于開放性的要求,為避免知識產權糾紛,要求教學資源必須原創,在這方面我們的配套教材是由自己老師編寫,并出版;憑證素材全部是以廣西的憑證格式來仿真設計;動畫資源,都是教師設計意圖,然后由技術人員實現;視頻資源主要是由優秀的教師和學生作示范并拍攝,或者到銀行、企業等單位進行現場工作錄制而成。這些資源不僅是原創,而且也取得了制作者的同意后才使用。
2.注意資源的精品性。優質的教學資源必須要精雕細琢。例如,在視頻錄制方面,我們除了錄制常規的40分鐘課堂教學視頻,還錄制了大量的用于解決重點、難點技術指導的12分鐘以內的微課視頻,而且為了保證資源的精品質量,所有多媒體資源在制作前都經過了反復設計和修訂。
(四)持續的資源維護與使用。由于會計政策與財稅政策變更,教育信息技術的推陳出新,要保證會計實訓教學資源的時效性和先進性,必須要對資源進行不斷地更新維護,目前《會計基本技能》根據學生的興趣,正著手準備開發“微電影案例視頻”,用于會計案例的介紹。其中微電影劇本編寫、導演、拍攝全部由學生完成,這樣的視頻對學生來說更有親切感,也就更能吸引學生的眼球。
同時,我們計劃開發學生編輯終端,讓學生也可以參與到實訓教學資源的完善與改進中,他們可以把實踐過程中碰到的新問題、疑難問題,編輯成實訓題,設計相關原始憑證,然后上傳到共享平臺,讓師生一起討論和解答。
總之,會計實訓教學資源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發揮會計專業教學、媒體設計、網絡技術人員、學生團隊各自的優勢,緊密配合,團結協作,共同建設符合社會、學校、家長、學生現實需要的開放式教學資源,讓優質資源發揮最大效益。
【參考文獻】
[1]于玉林.創新驅動:推進開放式會計實驗教學[J].專業建設,2014(12)
[2]李正大.高職院校教材資源建設研究[J].山西科技, 2013(5)
[3]傅文卿,付麗莎.財經類專業實訓教材開發機制的研究與探索[J].會計之友,2009(7)
[4]任延冬.創新會計實訓教材,促進高職教育發展[J].教育研究,2009(6)
【基金項目】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2013年院級課題(SW2013009)
[關鍵詞]開放式教學 設計 實施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17-084
在設計與實施開放式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教師要將視角從單一的教材局限中延展開來,把學生的既有經驗、知識儲備、興致傾向以及個體差異等諸多因素進行通盤考慮,誘發學生的靈感,擦出探究的火花,使數學課堂呈現出豐富性和多變性,讓學生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等個性化學習落到實處。
一、直觀化――引入直觀素材,激活學生思維
學生眼中的世界都是直觀且具體的。在開放式教學內容的設計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這一認知特點,凸顯教學內容的直觀性,還要有針對性地對數學信息進行加工,將數學問題盡可能地用實物、教具(學具)等進行演示,用直觀素材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為學生后繼的發現、探索和實踐提供良好的感性基礎。
如,在教學“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在一張硬紙板上畫一個圓,再把圓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剪開后將得到的小紙片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學生經過親身實踐,在直觀感知下清晰地認識到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圓的半徑之間的轉化過程,從而得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這樣的直觀操作更貼近學生的感官,一張硬紙板和一把剪刀就讓學生在手腦結合中實現了知識的自主建構。
二、趣味化――引入趣味素材,活躍課堂氛圍
將趣味素材引入數學課堂教學,擯棄以往嚴肅、刻板的課堂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中展開探究活動,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在滿足學生學習需要的同時,更要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教師要針對小學生好奇、好動的年齡特點,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出符合學生身心特征的趣味化素材,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讓數學學習事半功倍。
如,在教學“用數對表示位置”時,教師設計了“我找我家”的游戲情境。將教室內的座位用數對進行標記,讓學生根據教師的口令,迅速找到對應的座位,比一比誰找得準找得快。通過游戲,不僅考察了學生對于“用數對表示位置”知識點的理解程度,還加強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使課堂學習氛圍更活躍。
三、信息化――引入網絡素材,拓展學生視野
引入網絡素材,可以將擁有海量信息的網絡變成學生數學學習的知識源泉,大大拓展了數學學習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運用網絡進行相關數學信息的查尋、收集和整理,幫助學生填補傳統課堂教學中的缺陷,完善學生的認知體系和知識結構。
如,在教學“元、角、分的認識”時,教師運用網絡平臺搭建了一個“虛擬超市”,讓學生模擬網上購物。新穎的活動形式,平等的參與機會,實現了知識與生活的充分交融。學生還在網絡平臺上經歷了計算單價、數量和總價的過程,初步體驗了這一生活中常見的數量關系,為后繼的用乘法計算實際問題奠定了認知基礎。
四、差異化――引入個體素材,促進學生發展
學生由于認知基礎和接受水平不同,在數學學習中呈現個體差異。教師要尊重并正視學生的這種客觀差異,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速度和深度上的差別,通過引入差異化素材,引導學生形成學習共同體,來修補和消弭這種差異,從而實現學生的共同發展。教師不但要給予學習優秀的學生展現自我的機會,也要讓部分學習困難的學生有積極參與、迎頭趕上的希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不同的發展,最終都能獲得積極的心理體驗。
如,在教學“找規律(排列與組合)”時,教師采用了分層教學的手段,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分別設計了三道練習題:①用2、5、8三個數字組成一個三位數,共有多少個這樣的三位數?②有四位同學,每兩人相互握一次手,他們一共握了幾次手?③三個小朋友,每兩人通一次電話,需要撥打多少次電話?每兩人相互送一張賀卡,一共需要多少張賀卡?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選擇一道題解答之后,教師再組織學生對這三道練習題進行比較分析,找出異同點,發現普遍規律,使學生對本課內容的理解邁入更深的層次。
開放式實驗教學網絡平臺根據功能結構進行劃分,可以劃分為系統管理結構、基礎數據結構、實驗教學管理結構、查詢統計管理結構、辦公信息管理結構和實驗室開放管理結構六大主要模塊。本部分將對六大模塊結構進行逐一地深入分析。
1.1系統管理結構模塊
系統管理結構模塊是其他功能模塊的定義。其他功能模塊功能的實現需要建立在系統管理結構模塊之上。該模塊包括的主要功能模塊有角色管理、用戶管理、系統日志管理、備份管理等。角色管理功能主要區分教師、學生、管理員角色等。用戶管理功能是對某某學生、某某教師、某某管理員的細化。系統日志管理是對系統運行狀態的數據記錄。
1.2基礎數據結構模塊
基礎數據是對教師和學生屬性的對象化管理。是教學行政管理的主要應用模塊。該模塊主要包括的功能有學生班級管理、教師隊伍管理以及實驗室信息管理等。
1.3實驗教學管理結構模塊
實驗教學管理結構模塊是整個開放式實驗教學功能結構的核心模塊。該模塊主要包括教學任務的設置、學生考勤管理、實驗作業管理以及教學資源管理和教學質量管理等功能。通過實驗教學管理結構模塊,教師可以將現實課堂虛擬化,并上傳教學視頻和教學音頻以及文字,從而實現網上教學。
1.4查詢統計管理結構模塊
查詢統計管理結構模塊處理的主要對象為數據。通過該系統的查詢條件功能,教務管理者可以方便的對教學實驗數據進行動態查詢和統計,并根據教育部給定的要求,上報報表數據。
1.5辦公信息管理結構模塊
辦公信息管理結構模塊主要包括課程信息的實時、學生咨詢管理等。課程信息功能能夠實現實驗教學信息的實時和更新,以及實驗課程的介紹及實驗室設備現狀的展示。通過該功能,學生可以查詢到那些實驗課程,將在什么地方授課,這樣學生便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安排自己的聽課計劃。學生咨詢管理功能為師生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學生可以在此平臺上,根據自己的問題,選擇咨詢的教師,解決自己的疑問。
1.6實驗室開放管理結構模塊
實驗室開放管理結構模塊的設計主要來源于現實實驗室管理模式。具體來講,該模塊主要劃分為實驗室的開放管理、實驗室信息管理以及實驗室門禁設置管理和視頻監控管理四個主要構成部分。開放管理模塊所實現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實驗室設備的安全運行。實驗室信息管理主要的功能是實時更新實驗室的使用情況,為學生提供實驗室空閑信息查詢,通過實驗室信息管理功能,學生可以方便的查詢到那些實驗室是空閑可用的,這樣便提高了實驗室的使用效率,減少了排隊等待的時間。實驗室門禁設置管理所實現的功能是準入管理,通過與校園一卡通系統的結合,方便學生刷卡進入。而門禁系統和監控系統可以實現對學生實驗全過程的管理。
2結束語
關鍵詞:電子設計;開放實驗;教學
一、引言
電子設計能力是高等學校培養電子類專業學生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培養學生能在科研機構或企事業單位從事電子設計、研究、技術開發等方面工作。學生應具備較強的實驗操作能力,但由于實驗課時等各類原因限制,各高校只能選擇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實驗,一些具有探索性和趣味性的實驗無法開設。選擇開放實驗,打破實驗內容和時間的限制,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和科研創新能力。
二、開放實驗課題的選擇
根據開放實驗的特點選擇不同層次的實驗教學內容,可將開放實驗分為專業基礎實驗、綜合性實驗、科研創新性實驗,安排不同年級的學生選做相關部分的實驗項目,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對低年級學生要求重點選擇基礎實驗,對二年級或三年級學生可以選取一些綜合性實驗或趣味性實驗。對高年級學生重點培養創新性實驗。
1、專業基礎實驗
專業基礎開放實驗主要面向學生普及電子類知識,內容涉及萬用表、示波器、函數信號發生器、數字交流毫伏表、穩壓電源等常用儀器的使用方法;基本元器件的識別和用法,包括電阻、電容、二極管、三極管、穩壓管、數碼管,蜂鳴器、繼電器、光耦、晶閘管等;基本電子線路的測量方法和安裝能力,查找和排除器件故障的能力;正確記錄、處理、分析實驗數據、寫出完整的設計報告的能力。學生剛入學對電子器件有濃厚的興趣,可安排到實驗室進行基礎實驗的學習。
2、綜合性實驗
在學習了電子類基礎課程后,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電子類的相關知識,開放實驗可以針對簡單的實際問題,可以讓學生從電路設計、制作、焊接到最終提交報告,完成一個系統的設計過程。或者學校可以采購電子散件,例如音響散件,萬用表散件、收音機散件等,使學生了解其工作原理,完成電路焊接、調試、文檔整理等各個環節,從而系統地掌握電子設計各項技能。也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實驗,比如電子狗,裝入電池后,在聲控、磁控、光照滿足任一條件下小狗即可行走,并伴有小狗的全叫聲。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提高了學習興趣。
3、科研創新性實驗
針對高年級學生,開放實驗項目的選取可以是與教師科研相關的實驗項目,也可以是學生自己提出的有創意的研究課題。學校每年都要組織學生參加國家、省級教育機構舉辦的各種競賽活動,例如電子設計、節能減排、藍橋杯、挑戰杯等科技大賽,比賽內容往往比較新穎和獨特,開放實驗也可以將這些比賽內容轉化為開放實驗內容。既擴大了開放實驗的廣度,也使學生接觸到前沿的知識,開闊了學生視野。
三、實驗教學開放形式
1、實驗時間開放
設有專門的開放實驗室,開放實驗室全天開放,部分教學實驗室在滿足基本教學的情況下也可適當開放,學生可以在課堂之余去實驗室完成開放實驗,安排指導教師值班并負責答疑,極大地提高了實驗室的利用率。
2、實驗元器件開放
在開放實驗室中集中設置元器件柜子,將常用的電阻、電容等價格較為便宜的器件分門別類存放,學生在做好相關登記的情況下可以自由取用。部分特殊器件價格在老師把關的情況下允許學生自行采購,實驗結束后統一報銷,將元器件或作品上交。這樣既減輕了老師的工作量,也能使學生全方位了解所用的器材、會估算其價格,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
3、實驗場地開放
實驗室配置一些常用電子類工具,比如烙鐵,焊絲,螺絲刀,鉗子等。學生自帶電腦,可以在實驗室完成器件的焊接和調試工作。也可以在宿舍或其他實踐基地完成。
四、成績評定標準
開放實驗不同于傳統的課堂實驗,時間和場地較為靈活,對開放實驗項目的評價不能只重視結果,需要建立一套立體化評價方式。開放實驗的考核包括平時成績、實驗報告成績以及答辯成績,將這三項按照一定比例確定最終成績。平時成績考核包括學生的出勤、實驗態度、實驗紀律、實際操作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實驗報告評定包括數據原始記錄、方案設計合理程度、思路是否清晰、結果和分析討論的深入程度、報告嚴謹規范程度等。答辯成績由學生對自己的設計進行陳述,指導老師或答辯組成員提出問題,學生回答給出相應成績。如果有實物或設計作品,可以通過演示,檢查焊接、實現功能的情況綜合給出答辯成績。
五、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
實驗室開放的同時不僅增加了儀器設備維護的工作量,也增加了元器件的損耗量。因此建立儀器設備登記借用制度、元器件領用管理辦法等是非常有必要的。建立了良好的制度,必須貫徹執行。另外要建立健全電子設計開放實驗作品檔案管理制度,對設計新穎的作品要建檔保存,同時,要搜集其他院校優秀獲獎作品資料,找出差距,總結經驗。
六、加強對在職人員的培訓
電子設計開放實驗也是對老師和實驗技術人員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檢驗。要確保開放實驗順利進行,必須要具有實驗技能水平高的實驗室工作人員,安排現有人員到企業學習或聘請有經驗的專家到現場傳授經驗,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水平。同時要加強常規儀器設備的維護、維修、多媒體、網絡技術應用的培訓,不斷提高實驗技術隊伍的業務能力。
七、結語
我校電子設計開放實驗教學過程中選用了自動魚食投放、智能澆水花盆、家庭防盜報警系統、語音控制小車等設計課題,學生對這些課題很感興趣。開放實驗實施以來,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學生在各類大賽中獲得了諸多獎項,提高了動手實踐創新能力。由于一些原因,開放實驗的普及率不夠高,部分開放實驗項目學生參與意識不強,希冀在學校層面建立一套激勵學生積極參與開放實驗的措施。將開放實驗納入學生實踐教學環節中,通過學分的形式或者采取與各類競賽相結合的形式激勵和督促學生參與開放實驗,也可以在申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時優先考慮,將學生參加開放實驗變成一種自發的行為。
作者: 蘇玉萍 單位:西北民族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邊曉明,吳嶺清.電子設計創新實驗室開放模式探索[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0,Vol.8(6):73-76.
[2]肖看,尹仕,嚴國萍.創新型電工電子全開放實驗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Vol.29(4):79-82.
關鍵詞:開放式;化學實驗;網絡教學
中圖分類號:TP3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22-5306-02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Open Chemical Experimentation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HU Hai-bin1, JIANG Xiao-hui2, Li Qing1
(1. Experiment Center,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2,China; 2.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2,China)
Abstract: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as a means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occupy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eaching links.It playes an active role in the strengthening quality education,training students’ basic a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capacity.The open chemical experimentation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makes up for the lack of the tradi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provides strong support for the chemic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Key words:open; chemical experimentation; network teaching
實驗教學在高等院校的教學環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推行素質教育、重視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傳統的實驗教學是一種教師面對面集中進行的傳授式、演示式的教學形式,它在教師有意識地訓練學生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然而要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使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得到了較大提高,單靠傳統實驗教學模式是不夠的。
該文結合我校對化學實驗教改提出的“一體化、兩階段、三層次”的實驗教學模式,采用傳統實驗教學和現代開放性的實驗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構建了開放式化學實驗網絡教學平臺。該平臺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三合一進行實驗教學活動,以Internet為載體,構建雙向互動音/視頻教學系統,把文字、圖片、聲音及動畫等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引入到實驗教學中,通過計算機網絡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滿足了開放式實驗教學的需要,實現了一對一、一對多的“面對面”教育。實驗前,進入該平臺可提前預習實驗中的相關知識,避免盲目實驗和錯誤實驗,既可提高實驗效率,又可糾正不規范操作,從而減少因操作不當引起的藥品浪費現象和實驗事故的發生;實驗后,通過該平臺可提交實驗報告和實驗數據,并對實驗中出現的疑惑進行在線交流;同時還能通過網上預約功能實現自主實驗。
1功能模塊設計
開放式化學實驗網絡教學平臺由前臺和后臺管理兩大模塊構成(如圖所示)。前臺主要實現網上教學、實驗室開放預約、建議與咨詢等功能,不同的功能模塊針對不同的用戶開放,實驗室情況和信息動態模塊屬公共信息,無論是注冊用戶還是非注冊用戶都可以訪問,實驗教學模塊僅對本院教師和學生開放,實驗室開放預約和建議與咨詢模塊則對所有注冊用戶開放,注冊用戶是指由管理員授予不同權限并能通過前臺登陸的教師、學生、其他等三類人員,采用開放式注冊,所有注冊信息的合法性均采用一次性自動驗證與審核。后臺管理由后臺管理員登陸后進行操作,實現平臺中教學內容等信息的動態、修改與更新,以及欄目、管理員和用戶的增減與設置等功能。其中前臺實現的具體功能如下:
1)實驗室情況由實驗室簡介、管理文件、設備介紹等三個欄目構成。該模塊主要介紹化學實驗室的整體建設、制度化管理、大型精密設備等情況;
2)信息動態主要是呈現化學實驗的相關新聞、教務公告、通知等信息;
3)實驗教學由網上教學、實驗視頻、在線答疑和虛擬實驗室等欄目構成,主要實現以下功能:
網上教學欄目按《基礎化學實驗I》、《基礎化學實驗II》、《理化檢測I》、《理化檢測II》、《無機制備》、《有機制備》、《綜合化學實驗》等順序收集和整理學院教師的實驗教學大綱、授課教案、教學課件和標準實驗報告;實驗視頻欄目上傳化學實驗教學視頻,可實時在線播放。學生登錄后,進行有關實驗的網上預習和自主學習,有利于理解和掌握實驗操作,還可對學生登陸時間、在線時長加以統計,給出實驗預習成績。
在線答疑欄目按《基礎化學實驗I》、《基礎化學實驗II》等實驗課程設置分區,實現網上在線互動答疑和實驗報告的提交,教師可在不同分區不同的實驗教學信息,如討論題目、實驗技巧、經驗交流等,也可回答學生的在線提問,學生之間還能在不同分區相互討論與交流,這些功能有助于其更好地對重點、難點的知識掌握。
虛擬實驗室欄目對一些化學中具有代表性、實驗現象不明顯、實驗操作較繁瑣易出錯或較危險的實驗,可通過實驗動畫演示、手動組裝實驗、實驗仿真等,對實驗現象及其過程進行模擬,使學生對化學實驗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有利于對實驗的掌握與鞏固。
4)實驗室開放預約面向全院師生和社會開放,將可供開放的實驗室及設備以信息的形式到網上,用戶可以查詢實驗室及設備的開放情況,登錄后通過預約平成預約,滿足單獨使用實驗室及設備的需求,該平臺還可以反饋預約成功與否,不僅提高了實驗室及設備的利用率,還有助于擴大化學實驗室對外服務的影響力,也為學生進行自主性實驗提供了重要平臺;
5)建議與咨詢實現了外界對化學實驗教學、化學實驗室等各方面意見、建議的收集以及對外的咨詢回復服務。
2實現的關鍵技術
2.1平臺搭建
平臺中內容的組織、信息的實時與動態更新,利用ASP+ACCESS完成,整體搭建采用B/S模型。ASP(Active Server Pages)是微軟公司開發的代替CGI腳本程序的一種應用,它可以在HTML腳本中嵌入其他語言(如:VBScript),借用ADO組件完成對數據庫的各種操作,是目前比較流行的動態網頁開發技術;ACCESS是一種桌面級的關系型數據庫,具有界面友好、開發簡單、接口靈活等特點,是中小型網上應用的首選,若后期升級,也很容易升遷到SQLServer數據庫。
開發環境為安裝有IIS的Windows 2003或XP的操作系統;Dreamweaver為主要開發工具,完成各部分界面的布局和代碼的編寫。MS Access,用于后臺數據庫的建立與維護。
2.2素材處理
1)圖片的美化與處理用Photoshop來完成;
2)動畫的制作用平面動畫制作軟件Flash來完成,它支持ActionScript語言,最新為3.0版本,可制作出交互性很強的矢量動畫,平臺中的實驗演示動畫和手動組裝實驗都是用它來完成的;
3)視頻文件用繪聲繪影或Premiere來完成,考慮到網絡播放的流暢性,視頻文件需進行壓縮和格式的轉換,目前網絡中比較流行的視頻文件格式為RM或RMVB,它具有文件小、畫質高、兼容性強等特點,一般系統裝有RealPlayer播放插件的都可正常播放。
2.3文件上傳
在平臺中經常會上傳或更新教學課件或大量的實驗視頻文件,普通的比較小的文件采用無組件(如:化境無組件)上傳技術來完成,然而對于比較大的特別是視頻類文件,采用FTP或有組件上傳技術來完成,若采用有組件上傳技術,則需要在WEB服務器上安裝上傳組件(如AspUpload組件)結合程序代碼共同來完成大文件的上傳。
2.4資源保護
在平臺中有很多視頻文件是學院購置或老師自制的,還有虛擬實驗室仿真動畫等資源都是教師的科研成果,這些要么涉及到版權問題要么涉及到成果的保密性,所以上傳到網上應有相應的保護措施,防止惡意下載和盜用。
1)動畫文件采用三重保護:一是在動畫源代碼中加入限定IP播放的相關代碼;二是用SwfEncrypt軟件對后的動畫進行加密;三是采用自制的Flas播放外殼程序調用動畫進行播放,以隱藏真實的播放地址。
2)視頻文件采用防下載處理:配合ASP代碼隱藏真實地址;用VC++開發相應的IIS插件,利用ISAPI進行防下載過濾處理。
3結束語
開放式化學實驗網絡教學平臺是傳統實驗教學和現代實驗教學的結合,它超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提供開放式、個性化服務,學生可選擇任意時段登錄該平臺,點擊其關心的與實驗相關的任何內容,自主性強,是實施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手段,是把以“教”為中心的傳授式學習過程轉化為以“學”為中心的探索性學習過程的重要途徑,實現了授課內容與教學要求的統一、理論教學和化學實驗的統一,具有直觀、便捷、節省實驗資源等特性,充分體現社會化、分散化、個別化的現代實驗教學特點,為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平臺和實驗教學表達形式。
參考文獻:
[1]蔣曉慧,胡海斌,鮑正榮,等.構建化學實驗教學新模式,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9(1): 105-108.
[2]宣小平,但正剛,張文毅.ASP數據庫系統開發實例導航[M].北京:人民郵政出版社,2003.
【關鍵詞】英語教學;開放性問題;設計;課堂實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課堂提問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師開啟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思維的基本控制手段。開放性問題,即open question,是一種較高層次的問題,它不拘泥于表象,而是最大程度地鼓勵學生來回答問題。
開放性問題的特點
隨著課改的深入,對學生各方面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開放性問題將逐漸成為課堂提問的主流。一般而言,開放性問題具有下列特點。
內容的整體性。
問題要緊扣教材內容,以利于突出重點、攻克難點。例如,在牛津英語(上海版)5A Unit 1 Wild animals中,我首先問:What animals can you see in a jungle?
當學生說到monkey 時,呈現圖問:
﹒What can monkey do?
﹒What does it like to eat?
﹒Do you like monkeys ? Why?
這一連串的問題真正地從學生認知角度出發,學生能對問題進行整體思考,從而突破重點,解決難點。
2. 形式的多樣性
開放性問題的形式非常多樣,多以How, Why, What do you think, If,等特殊疑問代詞作為開頭,讓學生有想象和發揮的空間。比如在5B Module3 Unit3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中,課文自帶的問題有:
﹒What did Hong plant/build?
﹒Where did Hong put the rice?
其實根據課文內容,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更有意思的問題,如:
﹒What do you think of Hong?
﹒If you were a farmer, how do you run your farm? 等等,這樣比課文中的問題又多了幾種形式,從語法和思維角度雙向訓練了學生。
3.答案的發散性。
作為開放性問題的回答,我們追求的是個性化,也就是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如在6B Module2Unit2 Will you be my friend?中,假定你想要成為一位地球的朋友,可以說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以下是我的課堂實錄片段:
T: How do you do that?
S1: I must pick up litter. I must put the litter into a litter bin.
S2: I promise to keep the air clean.
T: Why? Is there air pollution?
S2: Yes, I think so. I promise to stop cutting down forests and recycled used paper. I promise to plant tall trees, beautiful flowers.
以上這段課堂實錄中有兩個學生進行了不同的回答,一個想通過撿垃圾來保護環境,另一個想通過不亂砍亂伐森林,循環使用紙和種植樹和花來凈化空氣。可見他們的思維都比較活躍。
開放性問題的設計
關于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將涉及到許多方面,如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認知水平等,需要教師進行統籌規劃。
1. 層次清晰,圍繞主題
開放性問題通常會圍繞某一個主題。我們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應層次分明,圍繞主題,最好在某個情境下進行適當的拓展。如在6B Module4 Unit3 Healthy eating中,我設計了三大板塊進行教學,以下是課堂實錄片段:
(1):帶著問題聽錄音。同時提出四個簡單而很重要的問題:
Where did Mr Ling/Miss Chen live?
How was Mr Ling/Miss Chen?
(2): 看課文跟讀,理解課文。(面向全體學生,要求人人會回答)
Why was Mr Ling fat and unhealthy?
How did Mr Ling become thin and healthy?
Did Mr Ling go back to live in the town? Why? / Why not?
(3): 通讀全文,在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針對基礎較好的學生)
Who had a good eating habit? Why?
What must you do to have good eating habits?
以“問題”為主線,緊扣食物這一主題,結合課文內容設計了上述有關食物和飲食習慣的開放性問題,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貼近生活,豐富想象
貼近學生真實的生活,最能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6A Module 5 Unit2 The weather一課為例,在這課中我設計的問題基本上就圍繞六年級小朋友既有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如: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What do you like to do in autumn/summer?
﹒How is winter? Is it warm or cool? 等等,這些問題都比較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他們也能夠比較容易地回答。
如何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設計出能吸引學生的問題也是對教師的一大考驗。教學1B Unit3 Colours這一課時,我出示一幅沒有色彩的風景畫,問學生:Is it beautiful? 學生馬上搖頭了,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問:
Let’s make the world colourful!——
What colour is the cloud? (S1: I think it’s white.)
What colour is the sky? (S2: It’s blue.)
What colour is the rainbow? (S3: It’s red, orange, yellow…)
一幅沒有顏色的圖畫把學生帶入有色彩的世界,引導學生回歸自然生活,打開想象的翅膀,鞏固了所要掌握的顏色單詞并在開放的環境中愉快地學習。
三、開放性問題的評價
1、交互性評價
開放性問題的評價不能簡單地以“yes”或者“no”來回答,而是需要開放性的回答。在教6A Unit 4 Sports and activities 一課時,我設計的Free talk :
T: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s: It’s warm and sunny.
T: Shall we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學生相當高興,一個勁地說:Good! Great! That’s a good idea! 當然,也有學生說:I’m sorry, Miss Lou.
T: What’s the matter?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fter school?
S1: I’m going to visit my aunt with my parents.
T: No matter! Tomorrow is Saterday, you can play with your friends, right?
S1: Oh! Yes!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S2: I’m going to learn Maths at home.
T: You’re a hard-working boy.
S3: I’m going to play chess with my grandpa.
T: Oh, you’re very good-hearted.
T: Are you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 with S1?
S4:Yes, of course.
T: You’re always helpful to everyone.
在這個片段中,教師分別對三個學生進行了不同的評價,每種評價都具有唯一性,這樣能使師生的互動更加有效,而且學生也會對這樣的評價感到滿意。
2、動態性評價
討論式評價主要存在于生生互動的環節,開放性問題的提出往往會帶來主題式討論。以5B Module 2 Unit 3 At home這節課為例,我設計了這個話題:如果Kitty和Ben沒有找到狗,那他們能做什么?以下是課堂實錄片段:
T: If Kitty and Ben don’t find the dog,how can they do?
S1: They can ask the neighbours.
S2: No, I don’t agree with you. They will call superman.
S3:I think they will go to the police station.
S4: I agree with S3, the police can find the lost dog.
T: We can vote for the best answer then we write a story about it, OK?
這個片段中,學生相互說服對方同意自己的觀點,并對他人的意見予以評價,這樣的交流互動性非常強,教師協調好雙方矛盾,并給出最好的解決方案。
巴爾扎克說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是問號。”相比起傳統的問題,開放性問題更能鍛煉學生綜合英語素質,激發學生表達欲望,拓寬學生思路。當然,我們也要從教材、學生實際角度出發來進行設計適當的問題,本著從易到難、層層深入、恰當評價的原則來鼓勵學生完成開放性問題的回答。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 《英語課程標準解讀》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年
2. 鄭佩蕓 《課堂提問與焦慮控制》 外語界 2003年
3. 王篤勤 《英語教學策略論》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2年
4. 尹剛 陳靜波 《給英語教師的101條建議》,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
關鍵詞:開放性實驗教學;實驗教學體系
1.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在考察大學生基本素質的同時,越發注重他們自學能力及實踐能力。實驗教學無疑是培養學生自我學習及實踐能力的最佳載體。開放性實驗教學是指合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對不同階段的學生給出不同的實驗項目,在實驗教師的引導下,經大量的學習和查閱資料后,自行制定實驗解決方案及實施方式,最終完成實驗項目。開放性實驗教學是學生的自學能力、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得到提升的重要手段。最近幾年,開放性實驗已經成為《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中的考核內容。
本實驗教學階段是給有這方面愛好的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進入MFC應用程序框架才算接觸到VC++。這個階段的教學項目由教師或學生給出,項目需源自現實生活中接觸到的事例。實驗前先對MFC框架做一定的講解,實驗教學方法采用“任務驅動和分組教學”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自主進行總體設計,實現各個功能設計,編寫代碼,通過編譯調試,最后寫出程序文檔。例如給出實驗項目:實現windows的定時關機,用戶自己設定任意時間(不能早于當前時間),到該時間時實現計算機的關機、重啟或注銷功能,同時該系統在幫助界面中實現操作說明。實驗要求:整個程序的設計成品需要有相關的主界面及幫助界面,界面間有正確的相互跳轉控制按鈕,整體流暢。
這個階段的學習,教師起到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完成程序設計的整個過程。一個經由自己設計并實現的程序出爐,學生會獲得前所未有的滿足感,同時極大調動學生再次深入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及創新意識。通過這個這個階段的實驗訓練,讓學生真正了解c++語言對解決現實生活案例的實用性及其強大程序設 計空間。
3.需要注意的關鍵問題
3.1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教師在開放性實驗實施的過程中起到指揮棒的作用,是項目實施的啟發者和引導者。教師的自身素質直接影響到實驗項目的優劣,影響到學生完成項目的效率,也影響到開放性實驗教學體系的整體實施效果。加強教師自身的修養,不斷學習科學的教學思想及方法,探索c++編程思想及程序開發多方面的應用,提高自身操作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同時拓展自身視野,不拘泥于本課程的研究,結合現實條件,拓寬自己的研究范圍,從而打開思路,突破傳統,不斷創新。
3.2項目設計要有新穎性、現實性
開放性實驗整個教學過程的基石就是實驗項目,實驗項目的設計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的效果及學習激情,所以對每個階段的實驗項目都需要精心設計。實驗項目不僅要注重基礎性、綜合性、拓展性、開發性,更要注重項目的新穎性和現實性,只有貼近生活且有一定創新的項目才更能吸引學生的學習熱情,解決現實問題的成就感能引發他們對實際生活有更多的編程思考,同時也讓他們了解c++程序設計這門課程不是空洞的知識,而是一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型課程。
3.3鼓勵多種項目解決方案
條條道路通羅馬,項目的設計是多種多樣的,學生解決項目的設計方案及解決方案也多種多樣。我們鼓勵學生多樣性的解決方案,鼓勵他們靈活運用多種語法及編程思路來達到完成項目的目的,避免方案的重復性及單一性,以此培養學生熟練運用基本知識語法的能力,也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能力、積極實踐及創新能力。
4.小結
利用我系省級實驗示范中心的硬件條件優勢,對我校生物醫學工程學生連續兩屆實施c++開放性實驗教學體系,經具體實踐表明:從學生的角度看,學生表示對這種教學體系很歡迎,不僅鞏固已學知識,拓寬了視野,對計算機小型系統的設計、功能實現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而且培養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實踐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從教師的角度看,該教學體系的實施是開放性實驗教學在c++程序課程上的新應用,是對教學體系的一種創新。為讓這種開放式教學體系更有效地運用到c++程序設計實驗教學上,我們還需更進一步的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謝建明,開放性實驗實踐教學研究與實踐[J]大學物理實驗2010.12,23(6)
[2]張園, 葉發青,林丹,淺談開放性實驗的實踐和體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2
[3]Bjarne Stroustrup,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Special 3rd Edition[M] AT&T,1997
[4]侯俊杰,深入淺出MFC(第2版)[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1
[5]孫鑫,余安萍,VC++深入詳解[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6
基金項目:
川北醫學院教改項目:生物醫學工程專業C++程序設計教學改革與探索 編號:1106024
作者簡介:
【關鍵詞】開放式教學 互動 網絡教學
21世紀,網絡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方式和思維習慣,在各個角落對傳統觀念發出強有力的挑戰。之前教育界比較關注網絡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如發展遠程教育、推廣校園網、利用網絡打造精品課程等,但單純技術的運用是單薄的,網絡的開放精神更值得我們借鑒,有些站在時代前沿、觀念比較開放的教師,利用網絡極大地擴展了自己的講臺,把自己推銷到網民中,進而成為名人,其在某種程度上使知識有了更多的受眾。在這種新形勢下,教育者要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學校學習中,就需要主動對教育環境進行變革,創造出更有活力的學習方式。筆者從事設計教育,發現設計專業的兩個特點使之和網絡之間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一是設計專業的學生個性普遍活潑,追求時尚,這是專業特點決定的,網絡作為目前最前沿的信息流通渠道,非常吸引設計界的學生;二是設計的最終結果都要以某種方式進入市場服務于大眾,因此設計師對市場的了解程度非常重要。每個設計專業的作品如果能通過網絡直接推銷到客戶面前,由客戶和教師來共同評定設計作品的優缺點,將使學生在設計思考上更快成熟,促使教師更加深入到市場中;三、高職高專教育本身就是“以就業為導向”,通過網絡和市場相聯系,可以使學生更符合市場需求。網絡與設計專業相結合具備天然的基礎,那么怎么結合是我們下一步要討論的問題。
一、網絡與設計專業的結合方式
筆者構想的結合方式涉及三個開放: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網絡開放,兩者相互監督和評價;企業和學生之間的聯系開放,企業可以通過學校網站直接與相關專業的學生聯系;設計專業還可以通過網絡建立自己的產品銷售渠道,將課本知識通過產品直接反映到市場中,讓教師和學生共同接受市場檢驗。具體內容如下。
(一)通過網絡對學生開放評價系統
現在的學校網絡都有教學評價的環節,但基本是一門課結束時可評價一次,并以這次評價的分數來作為教師代課成績的重要指標。如果評價是為了分數,就失去了評價的重要意義:評價是為了交流。在這方面,網絡完全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建立網站,將每節課都在網絡上全程對學生開放,學生可通過網絡匿名,隨時和教師及其他學生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討論課程的不足之處。這樣就把學生意見全程融入到課程當中,教師和學生的身份將變得更為平等。
(二)通過網絡對企業開放評價及招聘系統
企業可以以會員形式加入到相對應的專業體系里,有會員身份的企業可以參與到每門課程的每節課中進行匿名點評或討論,積極參與的企業,可以積累分數,分數高的企業可以在本專業系統的畢業生里享有優先招聘學生的權利。企業通過參與課程,可以觀察哪些學生符合自己的企業需求,其也可以在課程中發揮督導作用,以企業標準衡量課程內容是否合理有用。教師在企業的參與指導下上課,避免了象牙塔現象,教師本身的專業能力也將得到極大提高。
(三)通過網絡將設計結果對潛在的購買人群開放
可以通過大的網絡銷售平臺建立學生作品銷售網絡。比如在淘寶上專門開設大學生作品銷售市場,每個學校的每個設計專業都可以在淘寶上開設一個店鋪,本專業學生可以在店鋪里上傳自己的作品,對這些作品感興趣的人可以通過網站進行購買并評價。這樣學生和市場就以最直接的方式緊密聯系在了一起,其市場敏銳性和積極性必將得到很大提高。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就不會是一句空談。
綜上所述,整個教學過程通過網絡對學生開放、對企業開放、對市場開放,開放內容包括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和教學成果。
二、構建開放式“e”教學系統的意義
網絡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并為其提供了非常方便的展示平臺,使人們更便捷地獲取各種知識,還使各種信息都面臨被公開、被泄露的壓力,在這種新形勢下,開放式教學的定義和方式都應被賦予新的解釋。“開放”是互聯網的根本特性,其在實質上提升了個人(包括學生)的權利和能力,在互聯網的幫助下,學生很快發現站在講臺上的教師不再是最有學問的那個人,現行
的課堂講授模式受到“e時代”生活方式的巨大沖擊。本研究正是把開放式教學理論放在當前社會背景下,重新挖掘其內涵,研究如何主動通過網絡把開放、互動的e時代特性融入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學質量,增加教學趣味性。
這個系統是網絡技術在教學中運用方式的創新。比如:讓設計專業有組織地利用網絡建立自己的產品銷售渠道,讓學生的設計作品與市場直接接軌。在網購普及的時代,網絡銷售的低成本性適合學生群體進行銷售試驗,由教師帶領按照企業架構的方式去完成從設計到產品銷售的所有環節,這將是極富挑戰性又很有趣味性的教學方式。
這個系統也是對校企合作方式的創新。一般的校企合作都是將企業引入學校,讓學生在企業中實習,以了解企業的運行過程。本課題的構想是吸引企業加入學校專業網站,企業與學校之間的聯系轉化為網民與網站管理者之間的關系,通過一些可行的網站規則,實現企業對教學過程的監督與指導,并為企業與學生之間的聯系提供方便。
這個系統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傳統的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是教與學的關系,本課題所研究的教學體系將改變這種傳統關系,因為網絡信息的巨大容納性,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這一角色在開放的網絡教學過程中將受到學生的挑戰,這會使教師和學生的關系變得更自由和平等。
因此,觀念的開放比形式的開放更重要、更本質。教學觀念開放,教學過程會發生深刻變化。網絡,意味著人與人的聯系、人與市場之間的聯系。高職高專教育利用網絡可以使開放觀念得到最深入的執行。本文中提及的開放系統,建立起來是有實際的可操作性的,關鍵在于教師系統是否能真正接受這種開放帶來的壓力。
(注:項目來源: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編號:10yjc880063,項目名稱:全球遠程協作學習視角的數字化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
參考文獻:
[1]莊立新.高職服裝專業教學改革與產品化終端的施教途徑[j].山東紡織經濟,2008(6).
[2]張福良.高職服裝教育呼喚品牌化模式[j].寧波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2).
[3]呂學海.從藝術裝飾走向系統設計是服裝教育的趨勢[j].中國成人教育,2010(2).
[4]付國賓.開放式教學在思想政治課中的運用[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0(9).
【關鍵詞】開放式實驗教學 程序設計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9C-0048-02
現階段高職院校學生程序設計能力還相對較低,這主要是由實驗教學模式存在問題所致,傳統教學模式仍在程序設計教學中沿用,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教學成效的提升。開放式實驗教學是一種先進的實驗教學模式,它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為目標,在運用科學思維方法的基礎上大膽設計解決某個領域的相關問題,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具有高度開放的特征。開放式實驗教學能夠實現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的有效培養,是推動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核心途徑。相對于其他教學模式,開放式實驗教學在鞏固相關知識、培養工作能力、養成科學作風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它能夠在提升教學成效的同時有效培養學生的程序設計能力,對于教學目標的完成更加有利。因此,高職院校教師應當進一步強化開放式實驗教學,進而培養出更多具備較高程序設計能力的人才。本文試分析程序設計類課程實驗教學現狀,探討開放式實驗教學中提高學生程序設計能力的有效策略,從而為教學改革提供理論依據,推動教學水平的提升。
一、程序設計類課程實驗教學現狀
傳統實驗教學圍繞教師開展,教師依據實驗大綱和教學大綱進行實驗任務的布置,學生被動執行實驗任務。這種傳統實驗教學模式應用于計算機程序設計類課程JAVA、C++中,會使得學生實際動手能力難以得到有效培養,最終造成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由于實驗教學中學生缺乏明確目標,學生無法對實驗課程產生強烈興趣,他們機械化完成實驗任務時創造性思維發展會受到抑制,其程序設計能力很難得到實質上的提升。指導教師的輔導對象往往是個別有興趣的學生,很難提升整體實驗教學效果。通過對多年程序設計類課程實驗教學進行了解不難發現,傳統實驗教學模式通常帶來以下問題:
(一)實驗教學形式僵化,學生思維難以發散
教師開展一段時間理論課程后就會安排實驗課程,并依據教材配套實驗任務演示講解,然后給學生預留一定時間完成實驗任務。配套實驗任務設計通常能夠較好地實踐和驗證階段性理論知識,但是這種設計形式下的實驗教學也具有形式僵化、內容陳舊等問題,教師依據實驗步驟進行正確結果的演示,學生模仿教師進行實驗步驟的重復。這種情況下學生思維很難得到鍛煉,如果完全依據教師演示就會獲得相應的實驗結果,但是一旦出現偏差學生就不知道怎樣處理。一旦出現問題學生通常會直接請教教師,或者重新進行實驗步驟,對于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問題學生很少會去思考,實驗結束后收獲很少。
(二)實驗過程被動,實驗結果唯一
傳統實驗教學模式中學生始終被動地進行實驗,他們機械地進行實驗操作,只是簡單重復一遍實驗指導書,這樣就能夠獲得合格的實驗結果,很多學生完成試驗后很難產生深刻的理解和記憶。另外,還有一部分學生沒有進行實際的實驗操作,只是簡單地抄寫同學的實驗報告,他們連實驗的內容都沒有掌握。當前,很多高校學生實驗報告的內容都基本相同,這種情況下學生不會對實驗進行探索和研究,實驗教學很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三)設計和實際相脫離,程序和問題相脫離
傳統實驗任務通常將相應理論知識驗證作為重點,一些實驗任務的設計目的正是驗證理論。這種情況下學生即使很好地完成實驗任務也無法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雖然能夠正確運行所寫程序但卻無法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例如,在累加階乘計算中,學生編寫的從1加到100程序雖然能夠正常運行并獲得正確結果,但從1乘到100通常程序就無法獲得預期的運行結果。由此可見在設計好的實驗任務中很難會去到某些實際問題,而學生一旦遇到這些實際問題就會束手無策,不知道怎樣處理和解決。
二、開放式實驗教學中提高學生程序設計能力的有效策略
作為一個新型教學改革項目,開放式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存在顯著區別,它通過創新實驗方式實現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最終推動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在開放性實驗教學中學生不僅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還能夠形成嚴謹認真的作風和較強的工作能力,對于完成教學目標具有推動作用,培養出的應用型人才更加具備創新素質。
在具體開放式實驗教學中,教師在實驗任務設計中不應當設定具體指標,只需將要體現的理論知識羅列出來,這樣學生就能夠自由發揮,通過自主設計提出自己的實驗報告。在實驗過程不固定、實驗結果不統一的情況下,學生就不會提交相似的實驗報告,這樣他們不僅會產生更大的實驗熱情,還會將自身的創新精神最大限度發揮出來,同時和教師充分交流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種方式對于那些過去不進行實驗、抄襲實驗報告的學生也會產生影響,由于和其他學生的實驗任務不同,他們無法抄襲別人的實驗報告,只能根據教師的指導設計和完成簡單的實驗任務。
(一)開放實驗教學,鼓勵學生自主創新
實驗教學應當改變教師單純演示、布置實驗任務的做法,而是由教師從理論課出發針對某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實驗任務的自主設計,然后在設計實驗過程中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運用和驗證。這樣學生創新意識就能夠充分發揮出來,實驗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才能夠得到有效培養,進而推動學生科研工作方法和科研思維方式的形成,使得學生能夠在實驗中解決問題,進而更好地進行程序設計和項目開發。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火車售票模擬系統設計時,應當先將其中會應用到的理論和知識傳授給學生,并讓學生歸納程序設計中應當注意的問題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再在此基礎上進行自主設計,對于學生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可以給予相應的指導。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還能夠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和科學思維方式。
(二)學生掌控實驗過程,產生多樣化實驗結果
在提出問題、形成概念、解決問題等過程中,學生應當獨立思考、積極探索,這樣他們才能夠處于教學活動的中心,開放式實驗模式才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有序運行。在開放式實驗教學中學生應當獲得更加廣闊的空間發揮能動性和創造性,通過貫徹因材施教、發展個性的原則,為學生創造出良好的發展成長氛圍。讓學生主導實驗過程,不僅能夠將學生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還能夠使他們產生更大的參與熱情,用主動學習代替被動學習。另外,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產生多樣化的實驗結果,這樣學生探索創新的欲望才能夠被有效激發出來,進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實驗當中去,多樣化實驗結果還能夠引發學生進行更加深入且廣泛的思考,進而實現自身設計能力的提升。例如,在程序設計教學中,教師往往會規定程序設計步驟,告訴學生在哪個階段應當進行什么內容的設計,在開放式實驗教學中教師應當讓學生自主進行程序設計步驟的安排,然后根據自身的思路和想法進行實驗,同時不定時了解學生實驗進度,并給予必要的指導。
(三)問題驅動設計,程序貼近實際
對學生掌握理解計算機邏輯設計進行訓練是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的主要目的,學生能夠通過程序設計對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進行控制。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應當實現問題驅動設計,設計目的來源于問題、設計結果回歸到問題。研究問題是學生進行不斷學習的目的,這樣學生能夠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獲得成就感,進而更好地培養相應實踐能力。實際當中程序設計應當和實際生活應用緊密結合,而不能局限于課堂上構建的理想環境。例如學生設計火車售票模擬系統時,教師可以首先提出實際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包括一個人一次可以買幾張,多個窗口同時購票情況下的先后順序。
三、結語
在計算機得到普遍應用的今天,程序設計已經成為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技能。然而,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程序設計能力還存在較多問題,這主要是由于教學模式陳舊、落后造成的。因此,高職院校應當對程序設計實驗教學進行強化,用開放式實驗教學替代傳統教學,進而實現對應用型人才的有效培養,以滿足信息化社會發展的需求。由于程序設計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所以高職院校應當有效提升實驗教學的開放程度,同時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充分貫徹開放性教學思想,通過相互銜接、多種形式的開放模式有效提升學生程序設計能力。本文分析了程序設計類課程實驗教學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開放式實驗教學改革策略,希望高職院校教師能夠加強對開放式實驗教學的重視,有效提升實驗教學成效,最終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永梅,馬禮,孫晶靜,等.培養學生程序設計、實踐與創新能力的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社會科學版),2016(1)
[2]張野,宋微,馮冬茹,等.程序設計實驗課堂錯誤轉化提升策略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4)
[3]任長普,何炎明,張兆梁,等.遠程開放教育VB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實踐――以克拉瑪依電大教學為例[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
[4]王曉東,朱華,王金發,等.加強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 促進實驗教學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自然科學版),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