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外國媒體范文

    外國媒體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外國媒體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外國媒體

    第1篇:外國媒體范文

    關鍵詞:外國文學多媒體課件 素材 選擇

    一、外國文學多媒體課件制作的必要性

    在信息瞬息萬變的時代,信息傳播已經逐漸跨越紙質媒介,進入電子時代,大學課堂早已不是傳統的教師+口授+黑板+粉筆,取而代之的是以高效率的電子媒介為主體的多媒體課堂。信息量大,方法靈活,于視聽結合中,學生輕松接收到大量有效信息。此種狀態下,教師的知識優勢漸漸退居幕后。教師的備課方式發生轉變,互聯網提供的各類知識節點、各類文庫成為教師備課的主要依托。教師必須時時接受新知識,才能給學生恰到好處的引導。

    實驗心理學家特瑞赤拉的研究表明:人獲得的外界信息中,味覺僅僅占1%,觸覺僅占1.5%,嗅覺也只占到3.5%,信息來源主要靠聽覺的11%和視覺的83%。而在獲得的信息與保存記憶的試驗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視聽接收的信息保存的時間相對較長,而對只憑借聽覺或者視覺獲得信息保存的時間較短。單用聽覺獲得的信息在72小時候后僅剩15%,只憑視覺的剩40%,視、聽并用獲得的信息在三天后――高達75%。這樣的實驗結果給多媒體視聽課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撐,教師們主動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加強自身計算機理論與實踐修養,學習制作和使用多媒體課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中文系的外國文學課程亦不例外。外國文學教材少則三百頁,多則六七百頁,涵蓋除中國以外世界文學幾千年的精華,卷帙浩繁。除文學外,更涉及復雜的宗教、哲學,涉及地理、歷史、民風、民俗,涉及道德、倫理,及其它藝術門類如繪畫、雕塑、建筑,舞蹈、音樂,浩如煙海。對于身處異質文化的我們,掌握起來何其之難。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與使用可以充分展示異域文化的風土人情、民俗禮儀,自然風光,了解作家時代,社會概貌、政治、經濟、宗教、軍事。外國文學課不單單傳授、學習文學知識,同時對世界優秀文化進行接受、學習、傳播。

    外國文學多媒體課件內容涵蓋大量信息,能夠緩減課程內容量大與課時逐漸縮減的矛盾(筆者所在單位外國文學課時由年學時128課時減為102,又減為目前的85)。多媒體課件使繁雜的內容簡潔化、便捷化,生動、直觀,形象、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高效、豐富,遠勝于傳統的粉筆或黑板課堂。

    二、外國文學多媒體課件素材選擇策略

    外國文學多媒體課件在制作過程中需要搜集建立各類素材的電子資源庫――電子期刊資料庫、電子圖書資料庫、文本庫、圖片庫、音像庫。實際操作中基于教學重點難點,配合具體教學內容進行各類素材――文本、圖片、影像資料、期刊類資料、論著類著述的挑選、組合,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市面上制作多媒體課件的軟件種類繁多,各有優勢,但適合講授型外國文學課程的軟件莫過于PowerPoint、Flash、Photoshop,簡單易學,便于后期維護。搜集素材、制作課件可豐富教師的知識結構,提升教師自身的知識、技能水平,完善教學思路。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多媒體課件的廣泛使用,學界對多媒體教學、外國文學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的意義及作用論述較多,對課件需要素材的選擇論述不多。筆者試圖對此進行比較全面的論述。

    (一)背景色彩素材

    背景色彩,除了使用PPT軟件已有的母版外,課件制作主要需要自我設計,體現制作者對該節課程的理解和獨特的設計風格。背景色調素材與授課內容整體氛圍要一致,為整節課件定好基調。傳統的授課介質只有黑白(黑板和白粉筆)兩色,不管講授內容是什么,黑白是永恒色。多媒體課件則可以“隨心所欲”選擇底色。比如,《中世紀文學概述》選用灰暗的色調,以體現教會對社會生活整體的壓抑。《哈姆雷特》用憂郁的藍色,配以1947年版電影《哈姆雷特》奧利弗飾演的哈姆雷特憂郁的眼神,生動形象傳其個性。《德伯家的苔絲》以英國田園風光和現代化工業融合為底色,借以說明苔絲的悲劇主因――時代、社會原因。同時還要注意文字、圖片與底色的色彩要有明顯的差異,如果三者色差不大,播放時,受教室光線、投影儀等的影響會出現不同效果。同時色彩不能太過炫目,影響觀看。

    (二)文字素材

    選擇調配好底色,依授課內容和篇幅編輯文字,簡潔明了,切忌繁瑣。謹慎選擇字號、字體、字體顏色,突出講授重點,難點。國外的作家名、作品名、主人公名譯成中文后,長而拗口,學生掌握起來困難,可用不同顏色或者加粗強調。文字色彩的使用整體要以眼睛的舒適為度。文字素材包括必要的文學史知識點、作品分析重點、圖片配文、原著的精彩片段、精彩評論鏈接等。尤其是原著經典段落的賞析,鑒于學生閱讀原著的時間不足,課堂適當賞析,可以讓學生把握作品重點,增加閱讀興趣。摘錄《吝嗇鬼》中阿巴貢丟失金子的內心獨白,對比《一壇黃金》中尤克里奧丟失金子的內心獨白,我們可發現兩段文字簡直“一模一樣”,劇作家對吝嗇鬼的心理刻畫透徹深刻,由此亦可見莫里哀對普勞圖斯的借鑒。歐里庇得斯《美狄亞》中美狄亞“罵夫”名段,實則是歐里庇得斯對古希臘社會男性的控訴、對女性的同情。從美狄亞殺子前的心理斗爭可窺見一位母親的痛苦抉擇。通過經典段落的摘錄,學生體味歐里庇得斯對社會的批判,亦可對比反思現今女性的生存困境。

    鏈接一些相關論題的精彩評析,開闊學生學術視野,進而對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究。古希臘戲劇起源的課件中,拓展中國傳統戲曲起源知識,理解兩種文化對同類藝術形式的不同創造與發展。古希臘神話課件可延伸到中國上古神話:如希臘創世神話與開天辟地;普羅米修斯造人與女媧造人,進行中西橫向比照,達到知識的融會貫通。制作《哈姆雷特》課件時展示學術荒誕小說《哈姆雷特謀殺案》片段,由這部另類文學作品入手了解學界對悲劇《哈姆雷特》和哈姆雷特人物形象的相關論析。講授雨果、大仲馬,推薦閱讀《金庸大仲馬比較論》《蕭峰冉阿讓比較論》等評論文章,從學生感興趣的論題著手于潛移默化中滲透比較文學的平行研究、影響研究相關方法。

    (三)圖片素材

    當今讀圖時代,多媒體課件對圖片素材的選擇至關重要。圖片可以讓讀圖者瞬間掌握相對完整的信息。圖片選擇不可太“花里胡哨”,過度吸引學生注意力。選擇切合主題、極具代表性的圖片,與文字配合,圖文并茂,形成友好和諧的界面,對文學思潮、作品內容理解大有裨益。我們對西方文化知之甚少,對作家形象、時代風貌異常陌生,尤其是難以理解的宗教文化。配以適當的圖片能讓學生對當時的服飾、相貌、建筑、禮儀、民俗、著裝有所了解。制作赫拉克勒斯傳說的課件,搜集赫拉克勒斯建立功勛的各種素材圖片:雕塑,壁畫、油畫,其功勛便一目了然。意大利詩人但丁距離我們時空遙遠,展示米奇力諾的名畫《但丁用詩啟蒙佛洛倫薩》,學生對但丁的肖像、服飾,地獄、煉獄、天堂三界輪廓一目了然。古斯塔夫?多雷繪制的《地獄》插圖直觀地呈現了地獄情景。比照中國民間流傳的十八層地獄圖景,加深對《地獄》篇的理解。哥特式文學風格非常抽象,可先從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風格入手――意大利米蘭大教堂、德國科隆大教堂、法國巴黎圣母院、英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由建筑風格進而推進到文學風格。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充分佐證了文學的特點:對人性謳歌與贊美。波提切利的名畫《維納斯的誕生》,的維納斯突出了文藝復興時期對人體美的追求,米開朗琪羅為羅馬西斯廷教堂所做的《創世紀》巨幅天頂畫、雕塑《摩西》,多納太羅的雕塑《大衛》兼傳達了人體美、力量美,謳歌人,贊美人,與文學內容異曲同工。

    藝術同源共生。學生通過外國文學多媒體課件圖片亦可領略雕塑美、繪畫美、建筑美。接受文學熏陶的同時,對其他種類的藝術品進行鑒賞。這樣集合多種藝術表現形式的文學課是傳統教材講授無法賦予的。

    (四)音樂素材

    多媒體課件中配入音樂,能夠加強對人物形象、作品風格的理解。1997年蘇菲?瑪索主演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用短短4分鐘的插曲便回顧了安娜逐愛的一生:追求、執著、癡狂、絕望。歐仁?鮑狄埃的《國際歌》人所共知,不僅是催人奮進的詩歌,配曲更是雄宏、豪邁、悲壯。歌德的《野玫瑰》,配以舒伯特的譜曲,把愛情的美好、歡樂盡現音樂中,令人心情愉悅。電影《俄狄浦斯王》配樂響起便把我們帶入遼遠的底比斯,帶進那個神主宰的時代,帶進命運之門。比才歌劇《卡門》名段《愛情像一只小鳥》,歡快、激情,唱出了卡門對愛情與自由的渴望。由音樂入手學習文學、賞析作品,文學課堂“有聲有色”,學生對陌生的外國文學興趣盎然。

    (五)名著電影素材

    中文系的外國文學實際上是翻譯文學,與原語文學不同。聆聽相關音樂,觀看相關名著改編的原聲電影,可增進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與靜態的圖片展示不同,動態的影視素材,更具象化地為學生展示背景、服飾、人物關系、主人公個性,“讀作品”改為“觀作品”,于視聽中感受作品。

    接受美學強調接受差異,學生的資質不同,接受知識信息的能力各異,光影技術合成的電影成為學生學習文學作品喜聞樂見的有效途徑。當代電影技術日異發達,能夠創造出普通人難以想象的奇特效果。《諸神之戰》《貝W武甫》充分體現現代科技在電影方面的成功。影片把諸神斗爭、地獄、天堂情景具體呈現出來。《貝奧武甫》中火龍,體大、會飛、通體金色、口能噴火。水怪格蘭代爾身高、奇丑、言人語、吞食活人,貝奧武甫降怪除龍的英雄業績豪邁而悲壯。《奧德賽》中獨眼巨人、海怪、海難利用現代3D技術打造,場面宏大,形象逼真,彌補了學生閱讀過程中想象力的不足。由路易?德?菲耐斯導演并主演的喜劇片《吝嗇鬼》把阿巴貢吝嗇的方方面面呈獻給觀眾。影片中,正在教堂做禮拜的阿巴貢望見修女前來募捐,趕快更換座位。修女靠近他,阿巴貢即刻起身回家。途中被修女截住,阿巴貢調整路線,到家后,隨即關門上鎖。金幣失而復得,阿巴貢拖拽著金幣箱穿過下水道,走過花園,趟過沙漠,遇募捐修女,繞道……對于一些受地域、個人經濟能力限制的學生,沒有足夠的現場觀看話劇、歌劇經歷,據此教師可搜集選擇一些著名話劇、歌劇演出視頻素材,如中、挪聯合演出的話劇《玩偶之家》,歌劇《費加羅的婚姻》《巴黎圣母院》《茶花女》等插入課件,學生于藝術欣賞中感受戲劇的不同表現形式,探討不同戲劇類型的差異,開闊視野。

    制作多媒體課件時選擇一些知名專家、教授的視頻公開課,讓學生領略名家風范,大師見識。每個教師的學識水平不一,見聞廣博不一、切入問題的角度不一,選擇精彩的視頻課加入課件中,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可師生共勉。

    制作完成的課件在實際授課中還需根據任課教師的再理解,學生學習反饋,進行交互探討,進行修改,完善、美化,以期達到融科技與教育于一體的完美“佳作”。

    三、外國文學多媒體課件素材選擇應注意的問題

    在通識教育的大背景下,外國文學多媒體課件不僅服務于高等院校中文專業的教師、學生,還要兼顧其他外國文學愛好者。在搜集需要的素材時,理應考慮到課件整體科學性與知識性、美觀性與藝術性;實際制作中,根據教育基本規律把握好重點、難點,繁簡得當,以外國的文學思潮、作家、作品為中心,強調文學性,切記課件龐大的信息量把學生注意力引到其他方面,導致“迷航”。

    建構主義教育觀認為,理想的學習環境要以學習者為中心,創設有利于學習者對所學內容進行意義建構的情境,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自身之間要進行協作與會話。教師在精心搜集、挑選素材、制作課件的時候充分考慮學生知識視野廣博度、分析問題的能力,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的溝通,使得教師切實變成知識的引導者,學生通過課上接收到的信息點,課后利用網絡資源,深入研究,對文學思潮、作家、作品形成自己的獨特觀點,培養鑒賞和品評能力。查找資料,自主學習,不僅學會知識,更要學會“學習”,教、學相得益彰。

    搜集、選擇、整理外國文學多媒體課件需要的素材是一個常做常新的過程,要隨著教育觀念、技術進步、學生接受能力、授課地點變換等做出不斷的更新和調整,以期更適合課堂教學,適應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基金項目: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項目――“外國文學多媒體教學資源建設”成果之一。[項目編號:ZL-14006])

    參考文獻:

    [1]楊玲.點面結合,突破難點――淺析《外國文學》的多媒體教學[J].價值工程,2011,(1).

    [2]何學瓊.教師媒介素養在外國文學多媒體教學[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4,(9).

    [3]呂超.從“通識”到“大數據”――淺論當下中文系外國文學課程的教改策略[J].中國語言文學研究,2015,(2).

    [4]周青.多媒體課件在外國文學教學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4,(21).

    [5]孫霄.巧用CAI多媒體優化“外國文學”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08,(8).

    [6]胡賢林.圖像時代外國文學教學的創新策略[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

    [7]喻玲.視覺文化語境中的文學教育探析[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第2篇:外國媒體范文

    論文內容摘要: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的一種高效率的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于課堂教學是現代教育理念和現代科技發展的必然。多媒體輔助外國文學課程教學,有利于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揮,有利于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課堂教學要發揮多媒體的長處,只有將以多媒體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學方法有機結合,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其教與學的和諧。 

     

    我國傳統的教學結構是在行為主義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下的教師為中心的傳授式教學,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狀態,教師是課堂的主宰。重講解,重灌輸,課堂即是教師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一貫到底的天下。外國文學是五年制師范文科專業學生專科段的必修課程。古希臘羅馬文學、中世紀教會文學、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直至二十世紀的現代派文學,上下五千年,一學年區區近六十個課時,教師整個的教學都在分秒必爭地灌輸。這對系統知識的傳授具有比較好的教學效果,但因其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忽視了學生學習過程中內在心理的發展變化,因此在培養學生獲取知識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顯現出了明顯的不足。 

    多媒體技術是以數字技術為基礎,將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融為一體,能交互處理、存貯、傳遞文字、圖形、影視圖象、動畫和聲音等多種媒體信息的一種綜合信息處理技術。它具備同時處理兩種或兩種以上媒體的能力。多媒體技術同時調動了我們的視覺、聽覺和想象,改變了傳統語文課堂教學以“聽”為主的情況。為了激發學生學習外國文學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在外國文學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依據外國文學課程的特點,筆者將多媒體技術引入了外國文學的課堂教學。多媒體引入課堂教學的實踐使筆者增強了對外國文學課程改革的信心和勇氣。 

    一.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動力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多媒體引入課堂教學之前,往往大多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被動吸收,常常是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聽得索然無味。漫長的外國文學發展衍變中,名家名作浩如煙海,流派思潮紛呈迭出,為了在有限的課時中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往往只能進行知識性的灌輸,再加之教具的單一,學生學習的興趣大減,學習效果也大打折扣。而利用多媒體學習環境和資源,通過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手段,使抽象的變得具體、形象;使看不見的變成如在眼前;使“靜”的變成“動”的,為學生設計了一個盡可能真實的情景,讓那些呆板枯燥的文字也變得生動有趣、充滿魅力。在教學中,多媒體技術使用與授課內容相關的聲音和影像資料,打破了文體之間的界限,使不同體裁的教學內容相互貫通,從而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其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參與意識。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運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在視覺上提供一些能表現真實世界現象、事件和故事的實例:如“文藝復興運動”、“一、二兩次世界大戰”、“圈地運動”等。利用投影儀、錄像機、閉路電視系統,教師不需要在黑板上板書大量的綱要及內容,不需要抄寫教學筆記,可節省時間,講解更多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使用演示文稿或多媒體課件,清楚地講解其結構、歷史脈落,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難以理解的內容,或用圖表、動畫等展示動態的變化過程。如此操作我們即可發現課堂形式活潑多樣,學生對外國文學學習的興趣大增,教學進度明顯加快。 

    在每學期外國文學課程的教學中,我還會抽出兩到三課時或利用學生晚自修的時間,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由外國名家名著改編成的電影,如列夫·托爾斯泰的《復活》、《安娜·卡列尼娜》,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瑪格麗特·米切爾的《亂世佳人》等,由此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這些名著的意義,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 

    二.多媒體縮小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剪刀差 

    信息量大,較強的交互性,是多媒體教學的顯著特點。多媒體技術可以提供大量的多媒體信息和資料,采用靈活的人機交互式學習環境,一方面創設豐富有效的教學情景,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和保持,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使學生能夠按自己的知識基礎和習慣選擇重點學習內容,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分析能力得以升華,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最大限度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知與行的統一。 

    教學中筆者進行了眾多的嘗試,現拿沙士比亞一章節的教學內容作為范例說明如下。莎士比亞,歐洲最偉大的戲劇大師。歌德的“道不盡的莎士比亞”一言涵括了他戲劇創作的豐富與成就。按照教學安排本章節為兩課時,從作家生平、創作概況到代表作品一一涉及分析,九十分鐘的教學時間是無法完成的。而運用多媒體技術就能得心應手,如愿以償了。教學前,通過閉路電視播放其代表作品《哈姆雷特》等影像資料,學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后,羅列需要思考的問題,提供學生研討的方向目標:從《哈姆雷特》看莎土比亞戲劇創造的特色。而后讓學生遨游于網絡天地:復仇故事改變的異同、創作《哈姆雷特》的廣闊復雜的時代背景、戲劇情節的生動性與豐富性、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貼切生動的人物語言等等,豐富的網絡給學生展示了莎士比亞眾多的研究資料。在把握教學重點:“哈姆雷特形象的基本特征及典型意義”上,學生通過自己的研究分析,思考的范圍與深度大大突破了教師所期望的高度與目標。以上的探究活動,也使得課堂的討論交流達到了傳統教學中從沒出現過的活躍程度。我們可以發現,多媒體技術提供了一個資源環境,它突破了書本是知識的主要來源的限制,用各種相關資料來豐富封閉的、孤立的課堂教學,極大地擴充了教學知識量。學生思路開闊了,思想活躍了,對人物與作品的分析更為深刻與客觀。此探究活動,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的鑒賞能力。

    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我們發現多媒體技術還為實現協作式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基礎和支持環境,交互方便的網絡使同學之間有了更為便利的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的機會。更為重要的是通過這開放性的教學,培養了學生獲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識和能力,還可以創造機會讓學生學會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觀點思想,形成個性化的知識結構。同時,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將學會怎樣更好地與人合作、與人交流,共享學習。課后可布置學生撰寫名著賞析專業小論文,從多角度、多層次地提出一些見解與問題,以求大家共同探討。 

    三.多媒體增加課堂信息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外國文學教學中一個突出的問題是教學內容多而授課時數少,這是采用傳統教學模式無法走出的效率困境,而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恰到好處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多媒體教學容量大,加之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增強,學習往往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在學習活動中,若能集中注意力,則大腦皮層優勢興奮中心就能夠保證對當前作用于大腦的事物或信息產生最清楚的反映。多媒體教學根據要求適當變化“刺激場”,依據教學內容、教材特點、實際學情采用或變換媒體,多種媒體有機配合,不斷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真正進入視覺、聽覺與觸覺等感官并用的環境,將抽象邏輯思維與具體形象思維融為一體,使之變為共同參與學習進程的多維動態方式,突破了抽象邏輯思維的難點和局限,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和獲得更高的學習效率。多媒體輔助外國文學課程的教學實踐使筆者充分領悟了這其中的奧秘。 

    筆者在從事外國文學課程教學時,曾對所教的兩個班進行了問卷調查。統計結果表明:對“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中學習,你認為自學能力和學習的主動性是否得到了培養和體現?”這一題,97個被調查的學生中有82位回答“是”,占總人數的84.5%;“與教師滿堂灌,學生只是聽記的上課相比,你認為哪種更有利于你的學習?”這一問,回答是“現在的”學生人數為88人,占總人數的90.7%。由此可見,多媒體輔助外國文學課程教學的形式較受學生歡迎。 

    四.調用多種手段,實現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 

    現代教育技術的進步,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恰如其分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教學手段。但是,筆者也清醒地認識到:利用多媒體輔助外國文學課程的教學,并不意味著用了多媒體就可以代替一切。外國文學課堂教學特別強調教學內容的動態性和生成性, 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的教師, 要善于分析具體的教學情景, 選擇最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習內容或使訓練效果達到最優化的時機呈現多媒體, 使多媒體的呈現成為整個教學流程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實踐證明,多媒體技術它能將抽象轉化為具體,想象變為直觀,間接變為直接,并在時間的延續、空間的拓展等方面,優于傳統教學模式。而傳統教學方法,以其揮灑自如的板書、靈活多變的課堂組織、簡潔多樣的師生交流活動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時,不能忽略教學規律及實際效果,傳統教學中優秀的、成功的一面仍要傳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不能也不應讓位于多媒體。課堂教學中應當處理好多媒體使用與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的關系。一堂課中, 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學生之間的交流應該是課堂構成的主要部分, 而多媒體的使用只是起一個輔助的作用, 只能視教學流程的需要擇而用之, 不能成為教學的唯一手段,更不能成為課堂的主宰。 

    在使用多媒體時,考慮更多的應是運用的實效性,而不是為了使用多媒體而用多媒體,否則,很容易造成教學中的刪簡就繁、畫蛇添足,給人以華而不實之感。多媒體教學是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的,我們不能被現有的軟件資料、已有的程序設計和有限的教材內容捆住手腳。 

    因此,廣大教學工作者應注意結合每門學科自身的特點,從學科的教學實際出發,積極探討多媒體教學的規律和特點,注重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的更新,合理有效地利用好多媒體的輔助功能,才能讓多媒體真正服務于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祝智庭.現代教育技術——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程智.教師專業發展與現代教育技術 [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7. 

    [3]王敏,唐蕾.外國文學史課程多媒體教學探索[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 

    第3篇:外國媒體范文

    中國2008年經濟發展或受

    通脹壓力阻礙

    據澳大利亞《每日電訊報》報道,盡管2008年中國經濟增長不太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但是通脹壓力有可能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因素。

    美國目前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有經濟學家擔憂,美國經濟增長放緩有可能對中國和印度的經濟造成影響。美國房地產市場的衰退和信貸危機使得美國消費者消費能力和企業需求下滑,并進而影響中國出口。

    美聯儲利率的大幅下調也給中國等國家造成通脹壓力,因為這些國家本幣與美元匯率掛鉤。中國2007年11月份的通脹率達到6.9%。中國政府也指出,通脹和過熱是2008年經濟發展的最大威脅。

    澳大利亞發展銀行預計,即使收緊銀行貸款,中國2008年的經濟增長率仍將達到10.5%。此外,一些市場人士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神話需要重新評價。前力拓首席經濟學家Phillip Crowson指出,奧運會后中國對原材料的巨大需求有可能出現“暫停”。

    美聯社:

    華爾街尋求中國投資

    世界金融體系發生重大轉變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的中文教師已經越來越難以尋找,而中文則逐漸成為華爾街的第二語言。目前,華爾街投行都在尋求得到中國的注資。

    近幾個月以來,中國開始積極與國際金融機構達成交易。摩根士丹利、貝爾斯登、黑石和巴克萊集團都位列這一名單上。由于次貸危機的沖擊,許多投行都希望得到注資以維持財務的健康。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和中東國家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Villanova商學院教授Alan Donziger表示:“無論對中國的私人還是政府來說,更多的參與美國經濟總是有益的,這是美國巨大貿易赤字的結果。這些投資將降低美國的獨立性,但不可避免的是美國也必將融入到全球經濟中。”

    Punk Ziegler & Co分析師Dick Bove認為,中國通過投資獲得了更多的話語權。他表示:“中國向摩根士丹利投資50億美元。除了未來的投資收益以外,中國沒有獲得任何等價回報。這是世界金融體系的重大轉變,對美國有負面作用。”

    《英文虎報》:

    分析師看好2008年香港股市

    據《英文虎報》報道,美國股市2007年最后一天表現不佳有可能對香港市場造成負面影響。然而,分析師認為,香港股市將在小幅下跌200點之后大幅反彈。

    分析師預測,在經歷了2007年的大幅上漲之后,香港股市2008年可能會出現動蕩。不過,盡管外部條件不佳,但是港股市場仍能帶來較好的回報。其中,寬松的貨幣政策和強勁的經濟基本面將對股市產生推動作用。

    霸菱資產管理公司亞太基金投資組合經理杜敬創(Khiem Do)表示:“2008年,我們對香港和中國的市場仍然保持看好。”盡管市場情緒出現不穩定,但宏觀經濟和上市企業的基本面仍能推動股市。

    第4篇:外國媒體范文

    ■1月15日光明日報推出《作品》副刊,以刊登關注時代、關注現實、關注生活的小說、詩歌、報告文學為主。

    ■2006年中國報業十大新聞評出,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遭富士康集團天價索賠、2006新京報正式向法院TOM網站和解放日報報業集團與新浪網達成戰略合作等上榜。

    ■新年來臨之際,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與知名網絡雜志平臺Xplus合作,推出第一份合作結晶――電子文匯報;此舉標志著中國報業集團正式牽手新媒體,開始進入共同經營數字報紙領域。

    ■據解放日報報道,解放日報報業集團在至今年1月推出上海手機報i-news一周年之際,用戶已達20萬,成為上海地區最大的手機報紙。同時,由用戶自定義的i-news改版方案也已完成,新版內容正式上線。

    ■1月8日中國日報面向全球推出了中國首份專門報道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英文報紙――《奧運周刊》。

    廣電新聞

    ■2007年1月1日,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全方位改版,推出了一檔奧運人物節目――《我的奧林匹克》。

    ■《“調查”十年――一個電視欄目的生存記憶》近日由三聯書店推出,該書是中央電視臺創辦于1996年的深度調查性報道欄目“新聞調查”的文字結集。

    ■根據央視索福瑞(CSM)全國電視收視市場分析,齊魯電視臺以全天收視率2.669%、市場占有率19.005%,在全國省市級地面電視頻道中收視率、市場占有率均高居第一名。

    ■2007年1月1日,北京衛視頻道全新改版,以“弘揚文化品位、彰顯大家風范”頻道定位,以“立足北京、面向全國”傳播理念,以“宮墻紅和漢白玉白”包裝色調,展現在全國觀眾面前。

    ■1月4日,由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策劃的2007年新春特別系列活動宣布啟動。活動主題是“廣播過大年,三元合家歡”,將通過“瞧這一家子”全家福照片和背后故事征集展示等8項活動,帶給廣大聽眾一個熱鬧愉快的春節。

    網絡媒體

    ■2007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正式開通,網址是:scio.省略。

    ■1月4日搜房網與TOM在線宣布結成戰略伙伴關系,搜房網將負責TOM旗下房產頻道的內容建設與經營管理。

    ■據悉,百度公司已獲得網絡新聞牌照,將進軍門戶網站。1月16日,百度相關人士接受采訪時并未正面證實該消息,但表示,百度如果要做門戶,將會與目前的門戶有很大區別。

    國外媒介

    ■華盛頓郵報主編Leonard Downie Jr表示,從2007年1月開始,華盛頓郵報印刷版的編輯將同時為網站和報紙工作。

    ■紐約時報集團近日宣布,以575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包括9家電視臺在內的廣電業務,此舉旨在集中精力改善報紙業務。

    ■瑞典Post Och Inrikes報是世界上仍在出版的最古老報紙。這家報社宣布,報紙2007年1月1日起停印,將來只在網絡上發行。

    第5篇:外國媒體范文

    關鍵詞:香菇[Lentinus edodes (Berk.) sing];淀粉酶;羧甲基纖維素酶;漆酶

    中圖分類號:S64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14-3391-03

    香菇[Lentinus edodes (Berk.) Sing.]隸屬于傘菌目,營養豐富,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1],且適應性強、栽培面積廣。香菇生物降解木質纖維素及其他有機大分子是通過基質中的菌絲不斷向胞外分泌各種酶來實現的,因此酶活的大小直接影響生物降解能力[2],與香菇的產量密切相關。近年來有關香菇的品種選育、栽培及液體培養已有報道,但是尚未有香菇在液體培養條件下3種胞外酶酶活的研究報道。本研究重點探討香菇液體培養時胞外酶的酶活,為營養生理研究以及香菇的高產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供測菌種 808品種為浙江省主栽香菇品種。

    1.1.2 培養基 PDA培養基:馬鈴薯200 g、葡萄糖20 g、瓊脂20 g,用去離子水補足至1 000 mL,pH自然,于121 ℃滅菌20 min。液體培養基:馬鈴薯200 g、葡萄糖20 g、蛋白胨2 g、MgSO4 1 g、KH2PO4 1 g、維生素B 0.02 g,pH自然,用去離子水定容至100 mL(用250 mL錐形瓶),于121 ℃滅菌20 min。

    1.2 方法

    1.2.1 菌種的活化 菌種活化以PDA培養基為基礎培養基,在無菌條件下,用接種針從香菇菌種上切取1 cm2的菌塊至活化培養基上[3],于25 ℃培養箱中黑暗培養7~12 d,直至菌絲長滿斜面,確定無污染且長勢良好后作為供試菌種。

    1.2.2 種子液的制備 向液體培養基中接入供試菌種,每支斜面試管接一瓶[4],3次重復,封口標記后置于(25±1) ℃恒溫搖床中,以100 r/min振蕩培養8~12 d,即得種子液。

    1.2.3 液體培養 將種子液的菌絲球勻漿后接入培養基中,按接種量10%接種至液體培養基中[5],置于(25±1) ℃恒溫搖床中以100 r/min振蕩培養。

    1.2.4 粗酶液的制備 定時觀察,從第4天開始,每隔3 d吸取發酵液5 mL,于4 ℃下以4 000 r/min離心10 min,上清液即為粗酶液,連續測定6次,最后一次制備酶液與前一次相隔2 d。

    1.2.5 淀粉酶酶活的測定 取10 g/L可溶性淀粉溶液(用pH 4.6,0.1 mol/L醋酸緩沖液配制)1.2 mL、粗酶液0.8 mL,于40 ℃水浴中保溫30 min,取出后立即加入2 mL DNS試劑,于沸水中顯色10 min。冷卻后加入去離子水定容,混勻,于520 nm[6]處測吸光度,以在沸水浴中煮沸滅活15 min的酶液為對照,設置3個平行,取平均值。1個酶活單位(1 U)定義為1 mL的發酵液在40 ℃下1 min生成0.1 mg還原糖的淀粉酶的量[7]。DNS試劑具體制備方法參照文獻[5]。

    1.2.6 羧甲基纖維素酶(CMC酶)酶活的測定 取5 g/L CMC-Na溶液(用pH 4.6,0.1 mol/L檸檬酸鹽緩沖液配制)[5,8,9]1 mL、粗酶液1 mL,于50 ℃水浴中準確保溫30 min,之后的操作方法與1.2.5同。

    1.2.7 漆酶酶活的測定 采用ABTS法,具體參考文獻[10,11]。3 mL酶活反應體系含1 nmol/L ABTS 0.5 mL、酶液0.5 mL和HOAc-NaOAc(pH 4.5)緩沖液2.0 mL。在反應的前3 min內在420 nm處測定吸光度的變化(每15 s記錄一次)。以1 nmol/L ABTS 0.5 mL、HOAc-NaOAc(pH 4.5)緩沖液2.5 mL的混合液作為對照。

    1.2.8 蛋白質含量的測定 采用考馬斯亮藍染色測定法[12]。具體操作如下:取去離子水0.9 mL、粗酶液0.1 mL、考馬斯亮藍染色液5 mL至試管中,混合均勻,于595 nm處測吸光度,以去離子水1 mL、考馬斯亮藍5 mL的混合液作為對照,設置3個平行試驗,取平均值。作牛血清白蛋白標準曲線,得出蛋白質含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香菇液體培養過程中淀粉酶、CMC酶、漆酶酶活的變化

    由圖1A可知,淀粉酶酶活在培養的第4天達到最高值28.33 U。隨后,淀粉酶酶活逐漸降低,直到降至第10天的3.94 U,在第13天,又出現一個小高峰。這表明香菇液體培養時最先利用的是淀粉。分析原因可能是在生長初期,菌絲生長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而培養基中含有的大量淀粉成為最直接的營養源,這時淀粉酶發揮主要作用,酶活高;接下來酶活逐漸降低可能是因為菌絲體生長消耗了大量的營養物質淀粉,從而阻礙了淀粉酶的酶活。

    CMC酶酶活對食用菌增產潛力有重要影響作用[13]。由圖1B可知,CMC酶在培養前期酶活較低,在第7天達到第一個小高峰,為17.56 U,隨后酶活稍有下降,但從第10天開始又迅速增加,并在第13天出現最高值,高達41.21 U,說明香菇菌絲體利用纖維素較淀粉晚。

    由圖1C可知,漆酶在培養前期酶活處于低水平,且增長極其緩慢,直到第10天才開始迅速增長,并且在第13天達到最大值15.69 U,隨后幾天迅速降低。漆酶的產量與木質素降解率呈正相關關系[14],它能加速木質素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的分解,為菌絲提供豐富營養;菌絲生長速度越快,分泌的漆酶也就越多,酶的代謝產物醌的含量也就增加了,這可以增強菌種的抗病能力,抑制雜菌的污染[15]。

    2.2 香菇液體培養過程中胞外蛋白質含量的變化

    粗酶液中的蛋白質主要是各種胞外降解酶,包括試驗中測定的淀粉酶、CMC酶、漆酶以及其他未測定的酶類,比如半纖維素酶等,此時蛋白質含量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應總酶酶活的變化。由圖2可知,在液體培養期間胞外蛋白質含量變化較大,從第4天開始蛋白質含量迅速增加,在第7天時出現峰值0.058 5 mg/mL,然后含量有所下降,在第13天再次出現一個峰值0.049 0 mg/mL,與第一個峰值相比較小,然后又迅速下降至0.019 5 mg/mL,并在試驗結束前期有小幅度增加。綜合以上3種酶酶活的變化可知,胞外蛋白質含量的變化與總酶酶活的變化基本一致。

    3 討論

    淀粉酶、CMC酶為多糖降解酶,漆酶是與木質素降解有關的酚氧化酶[12]。由試驗結果可知,在整個試驗期,3種胞外酶均有酶活,CMC酶和漆酶酶活同在第13天達到高峰值,而淀粉酶酶活則在第4天出現高峰值,胞外蛋白質含量的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總酶酶活的變化。

    從淀粉酶活性變化曲線可知,對淀粉酶的測定應該要提早幾天,這樣可以得出更完整的變化曲線;在培養中期酶活出現一個小高峰,這與陳國梁等[13]對羊肚菌進行液體培養時測定的淀粉酶酶活變化相同,原因需進一步研究。胞外蛋白質含量的變化與總酶酶活的變化基本相同,但是,蛋白質含量的變化與各個酶的相關性則尚未研究清楚,需在今后的試驗研究中探明。

    倪新江[2]提出香菇胞外酶酶活的大小直接影響生物降解的能力,與香菇的產量有密切關系,因此,研究提高胞外酶酶活的方法,如研究植物生長調節劑、培養溫度與濕度等對胞外酶的影響,對香菇產量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l] 劉春如,易 誠.香菇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J].中國林副特產,2002(1):52-53.

    [2] 倪新江.香菇生長過程中幾種胞外酶活性的變化規律[J].食用菌學報,1995,2(4):22-27.

    [3] 秦秀麗. 香菇菌種液體培養基的優化[J]. 特產研究,2008(4):49-53.

    [4] 宋愛榮,郭立忠,劉作亭,等.七個白色金針菇菌株發酵液中四種胞外酶活性的測定與分析[J].中國食用菌,1999,18(4):31-34.

    [5] 曹春蕾,崔寶凱,秦問敏. 桑木層孔菌液體培養過程中幾種胞外酶活性的變化[J].菌物學報,2001,30(2):275-280.

    [6] 王俊麗,聶國興,李素貞,等. DNS法測定還原糖含量時最適波長的確定[J].河南農業科學,2010(4):115-118.

    [7] 曾東方,楊 帆,聶歡歡. DNS法對食用菌發酵液淀粉酶活力的測定[J].現代農業科技,2011(11):16-18.

    [8] 朱啟忠.側耳792幾種胞外酶活性的測定比較[J].食用菌,2006(5):7-8.

    [9] 王宜磊. 金針菇液體培養特性及胞外酶研究[J].微生物學雜志,2002,22(1):34-35.

    [10] 林俊芳,劉志明,陳曉陽,等.真菌漆酶的酶活測定方法評價[J].生物加工過程,2009,7(4):1-8.

    [11] 莫佳琳,付時雨,詹懷宇,等.白腐菌液體培養產生漆酶的研究[J].纖維素科學與技術,2008,16(1):13-19.

    [12] 謝麗源,鄧科君,張 勇.桑黃深層發酵胞外酶活性的測定與分析[J].食品工業科技,2010,31(7):183-186.

    [13] 陳國梁,張向前,賀曉龍,等.五種羊肚菌液體培養過程胞外酶活性變化研究[J].北方園藝,2010(10):210-213.

    第6篇:外國媒體范文

    【關鍵詞】音頻 全媒體 國外趨勢

    【中圖分類號】G229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傳統媒體基本都在不同程度上進行了全媒體傳播的探索。隨著各類數字化的終端和平臺層出不窮,廣播積極通過桌面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與各類新媒體融合,但整體上還處在初步嘗試階段。相比之下,英美的廣播行業在媒體融合方面走得更早,了解它們處于怎樣的階段,有哪些成熟的理念和做法,有利于我國廣播業形成更明晰的理念和更堅定的行動。

    一、國外廣播業的“全媒體”理念:以數字化轉型為核心

    “全媒體”在國外廣播業對應的表述為“multi-platform”,即多平臺。廣播的數字化是針對傳統應用模擬技術調幅/調頻(AM/FM)平臺而言。目前國外廣播公司紛紛進行數字化轉型,即在AM/FM之外的各類數字平臺上進行音頻傳播,網站、應用、車載等均為數字化平臺。

    以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PR)、清晰頻道、英國BBC廣播為代表的電臺,都堅信這樣的發展理念:廣播的未來一定是多平臺的;廣播的發展取決于如何利用這些層出不窮的新平臺將音頻推送給用戶。他們認為,當前各類數字平臺相對于AM/FM,就像美國20世紀70年代FM相對于AM一樣,未來各類數字平臺必然與AM/FM并駕齊驅,甚至超越。

    目前,廣播的數字化主要利用數字音頻廣播(DAB)和互聯網廣播兩種技術。從我國現實情況出發,本文把研究重點放在廣播如何利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將內容拓展到在線、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汽車等各類平臺上。

    二、AM/FM仍是主要平臺,但已經開始從戰略和行動層面進行數字化

    目前,國外廣播公司都處在從傳統廣播向數字廣播轉型的過渡階段,在堅守傳統廣播的同時,將音頻多平臺傳播提升到戰略層面,不斷推出相應的產品。2012年,英國包括數字音頻廣播(DAB)、互聯網廣播、有線/衛星電視以及智能手機在內的數字廣播收聽份額達到29%。

    目前,在清晰頻道的收聽份額中,通過數字平臺收聽的占2%,清晰頻道首席執行官表示,雖然網絡廣播營利模式還不清晰,但是清晰頻道愿意投入并且承擔起這些支出。①他認為,可能要20年后,人們才會習慣在汽車內通過iHeartRadio應用收聽,假如這種轉變提前出現,清晰頻道已經做好了準備。②清晰頻道擁有多個平臺,包括AM/FM、高清廣播、衛星廣播、、iHeartRadioApp、汽車娛樂和導航系統、現場活動等。通過與在線、移動等平臺融合,清晰頻道正在不斷突破傳統廣播的邊界,到達存在聽眾的任何地方,并保持密切聯系。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PR)在數字媒體實踐方面一直處于領先地位,早已宣稱“不僅僅是廣播”,而是音頻內容品牌。通過各類新平臺獲得用戶,特別是年輕用戶,是數字戰略的重要內容。其首席內容官肯西?威爾遜(Kinsey Wilson)表示,在數字化戰略中,傳統廣播仍然是發展的重點,數字化是對廣播的完善,因為不同的平臺代表著不同的講述方式。從對進行大規模升級改版,到2005年播客,為電腦、手機、汽車等各種終端提供內容。音樂內容主管安雅?格隆德曼(Anya Grundmann)表示:“我們不會想廣播消失了怎么辦,現在20多歲的人并不聽廣播,NPR的核心競爭力在于音頻,而音頻可以在多種平臺上使用。”③產品研發主管邁克爾?科赫(Michael Koch)表示:“我們大量的時間都在思考如何讓NPR更加無處不在”。

    BBC音頻和音樂部門主管認為:“廣播行業目前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登陸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便攜設備平臺,并且創造視覺化的內容來吸引聽眾,特別是年輕聽眾。”④BBC在收音機終端基礎上,以BBC網站為基礎,延伸出iPlayer、Podcast、BBC mobile等平臺。

    美國SiriusXM衛星廣播公司提出了“你在哪兒,我們在哪兒”戰略,目前已經允許用戶通過超過800種終端來接收其廣播內容,包括汽車、輪船、居家、辦公室、各類移動設備等。在其官網上,詳細地列出了多個可以收聽它的汽車品牌和型號,為汽車生產了多種專用終端。還為IOS、黑莓、安卓系統終端推出三款專用應用。

    2012年6月,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新設置了管理數字媒體的副總裁職位,負責NBC所有的數字平臺,包括、社交媒體、在線、移動終端/應用、可聯網終端的多平臺節目和產品研發,以及數字媒體商業模式和營銷。⑤通過對節目內容進行多平臺傳播和推廣,使注冊用戶從1200萬增加到1800萬。⑥

    互聯網廣播潘多拉可在超過450種終端上使用,包括互聯網電視、藍光游戲機、機頂盒,甚至冰箱。

    三、音頻內容的多平臺:出現在任何有需求的地方

    1. 電臺的網站是各家媒體最成熟的平臺

    網站是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數字媒體戰略的最主要平臺。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每周聽眾約2600萬,而每月通過各類終端訪問的用戶已經達到1900萬,成為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最成熟的數字平臺。至今,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已經對進行了多次大規模升級。包括:采納谷歌的搜索引擎,讓用戶盡快找到搜索的內容;對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音頻播放器進行多次更新,增加下載功能和嵌入功能,用戶可以下載音頻,并內置進自己的博客和網站等。約四分之一的訪問量是來自于搜索,由于谷歌和雅虎等不提供音頻搜索,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便為這些引擎提供文稿,以方便人們找到,他們還組建團隊,專門研究聽眾和訪問者們如何使用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網站,根據研究結果持續改進網站。

    BBC Radio對網站平臺進行視覺化改造。BBC音頻部門主管認為,在數字時代,廣播必須為聽眾提供視覺化的內容,未來的終端都是有屏幕的,廣播要長久發展,必須要研究在這塊屏幕上展示和提供什么。⑦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英國廣播公司等都設有專門的網站(NPR Mobile、BBC Mobile),為各類移動終端用戶提供專門的內容服務。

    2. 定制廣播成互聯網廣播寵兒

    阿比創公司一項旨在研究美國廣播數字化平臺的《The Infinite dial 2012》報告顯示,2012年,有17%的手機擁有者,會在駕駛時通過手機收聽互聯網廣播,1/3的人會在工作時通過電腦和移動設備收聽廣播。

    潘多拉是美國用戶最多的互聯網廣播,它開創的“定制廣播”模式有很多傳統廣播公司跟隨。根據2012年潘多拉年度報告,潘多拉在美國廣播市場上的份額為5.55%,在互聯網廣播中的份額為69.8%,注冊用戶1.25億,總收聽時長82億小時,每位用戶每月收聽時長19小時,用戶創建的個性化電臺24億個。⑧Triton Digital公司每月前20名收聽最好的網絡廣播。以2012年6月的數據為例,第一名潘多拉的平均活動會話(AAS)為142萬,第二名清晰頻道的AAS為25萬。

    這類廣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個性化廣播”(personalised radio),或稱之為“定制廣播”(custom radio),根據用戶的收聽行為,通過系統的獨特運算方法,判斷出人們的個性喜好,從而建立根據其個性需求訂制的播放列表,帶領廣播進入“播放列表”(playlist)時代。首席戰略官蒂姆?韋斯特格倫(Tim Westergren)認為,廣播正在從廣播(broadcast)發展為單一傳播(unicast),最終單一傳播會由于“了解你”取代廣播。⑨

    2011年,清晰頻道在iHeartRadio推出三年后,為了和潘多拉等競爭,增加了定制電臺功能并大力推廣。2011年11月,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公布了試驗版的網頁應用――連續播放器(NPR Infinite Player),即連續播放為用戶訂制的個性化內容。播放器隨機播放各類音頻內容,可以跳過、暫停、30秒回放,聽眾可選擇喜歡和不喜歡,系統計算出聽眾偏好,為其推送更多同類型的音頻,幫助用戶從海量內容中找到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如果你對一條科技新聞表示喜歡,就會收到更多的科技新聞,而且會一直播放下去。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認為,很多時候人們都處于“分心收聽”(distracted listening)狀態,而“分心收聽”才是未來廣播面臨的真正挑戰,這款播放器針對的就是“分心收聽”的用戶。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產品研發主管邁克爾?科赫表示:“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作為音頻公司的競爭力,思考如何創造更簡單的收聽體驗,回歸到音頻的核心本質,那就是‘你點擊,我們播放你喜歡的聲音。’用戶希望的是驚喜,要么是為他特別訂制的,要么是符合大眾興趣的。”⑩

    3. 專門為移動終端制作應用

    2012年,潘多拉75%的收聽是通過移動終端App完成的,來自移動平臺的收入從2011年的2500萬增加到1億美元。App也是高頻收音機(Tunein Radio)應用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

    2009年至今,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為多種終端制作了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新聞、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音樂等應用。2010年IPad上市,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提前9個月開始做準備為其研發應用。2012年5月,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成立了七人團隊負責制作新聞類應用。

    2010年4月開始,BBC相繼推出BBC新聞、BBC iPlayer的應用。2012年10月,推出BBC iPlayer Radio App,將廣播內容從iPayer App中剝離出來,兩個月內下載量達到100萬。英國Kiss廣播已推出42個應用。

    2013年1月初,清晰頻道對iHeartRadio App再次進行更新,這次更新的主要功能為“允許人們根據自己當下的心情和行為來選擇電臺”,即“Perfect For”功能。

    4. 利用社交媒體打造社區

    社交媒體的發展使人們的標準音頻消費流程變為:在電臺中聽到音頻后,在播放器中收聽或下載,然后在社交平臺上分享。“社交平臺優先”成為廣播內容生產流程中的重要內容。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克里斯汀?賽爾(Kristen Purcell)將社交媒體比喻成“線”,把移動媒體比喻成“針”,認為廣播不能像過去那樣把完成的產品交給聽眾,要善于利用社交媒體,在不同的平臺上形成社區,促成用戶在社區內的溝通。清晰頻道把社交網站Facebook視為重要的合作伙伴,推出iHeartRadio新版本之前,先在Facebook上試運行。英國Kiss廣播主管安迪?羅伯茨(Andy Roberts)表示:“我們傳遞給聽眾的內容都是能夠‘拿走’或分享的好東西。”

    5. 車載平臺需持續鞏固

    廣播和汽車的結合被看作最完美的婚姻。鞏固汽車平臺,提高車內收聽份額,是廣播人永遠的課題。汽車被汽車制造商看作移動的娛樂平臺,車內數字技術迅速發展,如語音控制技術,很多儀表盤都將安裝專門的軟件系統和娛樂系統。未來車內上網將越來越普遍,儀表盤與智能手機等終端相連,從iHeartRadio、Pandora、Spotify等平臺獲取內容,將與從AM/FM獲取內容一樣方便。

    2011年,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招聘“車載廣播”的產品主管,要求能夠“創造革新的車載廣播應用”“尋求與汽車生產商、汽車廣播平臺生產商的合作機會”。2012年,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成為最先推出汽車專用應用的廣播公司,第一個應用福特汽車的同步應用程序連接技術(SYNC AppLink),司機可以通過語音口令,來控制智能手機上的NPR News App。可以實現以下語音控制功能:司機說“hourly news”就可以聽到最新的新聞;說“Stations”就可以聽到附屬臺的節目;或者先說“topic”再說“science”,就可以聽到科技主題的內容,有20多個主題可選;說“Programs”節目名稱,就可以聽到喜歡的節目,如果有直播,就自動轉到直播,沒有直播,會播放錄播的節目;收聽提前在手機上設置好的播放列表;可以播放由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主持人錄制好的語音幫助。

    2012年,67%的美國新汽車安裝了SirirusXM的衛星廣播。根據潘多拉2012年度報告,已經有23家汽車廠商安裝了潘多拉的應用。2013年1月起,清晰頻道在通用汽車、克萊斯勒汽車的儀表盤上安裝iHeartRadio App的汽車版。

    6. 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的開放API戰略

    應用程序接口(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為第三方開發者提供訪問自身數據的接口),也是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的數字平臺之一。2008年,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開放應用程序接口,用戶可以通過API獲取近15年的音頻、文字等內容,基于這些內容,許多開發者開發出很多出色的應用程序和新產品,比如“探索NPR”“上癮NPR”等移動應用程序,這讓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的音頻借助外部力量出現在各種終端和平臺上,在很多設備上都可以獲取。

    隨著競爭越來越激烈,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發現想要被人們找到越來越困難,而API能夠將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的內容帶到很多終端和平臺上去,被更多的人了解。目前,有很多媒體都嘗試了開放API,包括英國廣播公司、谷歌、路透社、英國《衛報》、美國《紐約時報》等。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的開放API戰略,堅持一個重要的內容生產原則COPE(Create Once,Publish Everywhere),即一次生產,多處。COPE理念決定著API戰略的成功與否,能夠保證內容的便捷性,通過API到達不同的終端,在不同的平臺上展示并獲得關注。

    7. 打造可供多終端使用的品牌新媒體平臺

    在AM/FM之外,國外廣播公司會打造一個可在多終端使用的品牌數字平臺,如英國廣播公司的iPlayer、清晰頻道的iHeartRadio。

    英國廣播公司的iPlayer應用,能在450種左右的平臺和設備上使用,包括個人電腦、互聯網電視、iPad、iPhone、Android設備,Sony PlayStation游戲機,任天堂Wii游戲機和有線電視設備等。清晰頻道從2008年也推出了自己的iHeartRadio播放器,2011年,開始大力推廣iHeartRadio,融入潘多拉的“定制廣播”特性,依托近800家電臺的內容、強大的社交網絡等優勢,在互聯網廣播市場份額方面緊隨潘多拉之后,占據第二位。清晰頻道廣播的主管約翰?霍干(John Hogan)認為:“數字廣播還處在嬰兒期,提升iHeartRadio平臺的性能,提供無與倫比的內容和服務,將奠定清晰頻道在數字廣播領域的領先地位。”清晰頻道專門舉行兩屆iHeartRadio年度音樂盛典,以推廣iHeartRadio平臺。

    綜上所述,未來廣播將登錄多個數字平臺,根據不同平臺用戶的使用行為設計內容產品,即:理解用戶需求――轉化為設計目標――在平臺上表達出這種設計理念。

    (作者單位:北京人民廣播電臺)

    注 釋

    ①Pittman Says Clear Channel Has Deep Pockets. Watch Out, Pandora.http:///Article.asp?id=2180935.

    ②Clear Channel CEO Bob Pittman:“Radio Is A Party”.http:///radio-personality-radio-personalities/clear-channel-ceo-bob-pittman-radio-is-a-party/.

    ③NPR Released Music App for iPad .http:///2012/02/npr-released-music-app-for-ipad/.

    ④⑦BBC's Tim Davie says radio must offer more visual screen-based content.http://guardian.co.uk/media/2012/jan/12/bbc-tim-davie-radio-screens.12 January 2012.

    ⑤⑥NBC Entertainment Names Robert Hayes to Lead Digital Media Push,http:///news/nbc-entertainment-names-robert-hayes-334707.

    ⑧Pandora FY2012 Annual Report.

    ⑨Pandora founder talks targeting, advertising in keynote address,http:///pandora-founder-talks-targeting-advertising-in-keynote-address/article/233915/, March 27, 2012.

    ⑩How They Did It: NPR’s Infinite Player,,http:///2011/12/12/how-they-did-it-nprs-infinite-player/.

    Pandora’s New iOS And Android Apps Get The Facebook Treatment ,http:///2012/10/29/pandoras-new-ios-and-android-apps-get-the-facebook-treatment-listening-timelines-activity-feeds-and-social-sharing-features-to-do-battle-with-spotify-and-perhaps-apple/.

    BBC launches iPlayer Radio to promote audio content, http://bbc.co.uk/news/technology-19869320.

    BBC iPlayer Radio app updated, hits 1 million downloads in only two months,http:///2012/12/13/bbc-iplayer-radio-app-updated-hits-1-million-downloads-in-only/ .

    iHeartRadio Unveils New “Perfect For” Feature,http:///id/100357899/iHeartRadio_Unveils_New_ldquoPerfect_Forrdquo_FeaturemdashNow_Users_Can_Listen_to_Stations_Based_on_Their_Moods_and_Activities.

    Mobile is the Needle; Social is the Thread ,http:///Presentations/2012/Oct/WSU.aspx, Oct 18, 2012.

    第7篇:外國媒體范文

    關鍵詞 數字戶外;LED;互動傳播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22-0042-02

    數字戶外LED彩屏作為一種換代的媒介傳播方式,從2005年6月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就顯現出非凡的戶外傳播力量,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傳媒公司相繼推出戶外LED彩屏媒體,逐步覆蓋都市中心商業區,呈現出蓬勃發展之態勢。根據中國傳媒大學廣告主研究所的數據顯示,在接受調查的廣告主中,66.7%的被訪廣告主表示,將保持或增加戶外媒體的廣告投放; 49.5%的被訪廣告主表示,將保持或增加在新興戶外媒體的廣告投放[1]。現今的中國成為世界上擁有戶外LED最多的國家,LED因其自身面積及媒置的優勢,加之投放靈活、受到政府政策干預較少等特點,這種數字戶外的形式已成為戶外廣告的一個主流趨勢。

    早期快速規模的發展也讓LED市場競爭顯得更加激烈,此時的戶外市場到了一個重新洗牌的時刻。外資企業利用自身資本優勢搶占戶外媒體資源、客戶資源和市場份額;新興的數字戶外媒體公司也利用只要有資金投入就可以升級,這樣的低門檻入門的慣性,紛紛引進LED彩屏。兩年間,國內的LED市場,在數量和速度上已經跟上國際的步伐,有些甚至已經優于國外媒體了。但當大量的LED戶外媒體發展異常迅速的數年內,逐漸凸顯出了一些問題如行業邊際利潤降低、LED傳媒生態等思考,標示了我國的戶外LED媒體漸入了發展的瓶頸期階段。

    1我國戶外LED媒體發展表象:

    1.1總體市場開始呈現增長緩慢趨勢

    對于一級城市來說,傳統戶外媒體公司已占據大量都市商業圈位置,但近年關于成本方面壓力逐漸顯現,陣地成本、屏體成本及運營成本的增加,使得數字戶外LED媒體增速緩慢,獲利率也有了明顯的下降。2月27日,昌榮傳播對外的《2011中國廣告市場與媒體研究述說》也用數據證明了這一點。述說指出,2011年中國廣告市場繼續連結平穩增長,以刊例價計算,廣告投放總額為6693億元,比2010年增長14.5%。具體而言,在各媒介形式中,戶外是所有媒體增幅中最低的,僅為3.7%[2]。面對越來越熱鬧的LED市場,發展不均和地區泛濫的現象也已是公認,數字戶外LED媒體業態的相對飽和也隨之到來。

    1.2廣告主徘徊

    一直以來戶外廣告媒體效果評估數字戶外都是廣告主較為困惑的,關于對LED分段投放的效果方面,目前仍存有爭議,這便導致了廣告主在LED媒體選擇的猶豫。針對戶外媒體選擇,廣告主和公司從廣義和基本的角度來看,都是在追求所謂“有效性”。學界也早有一批學者研究出一系列戶外媒體評估考評的應用指標,傳統的做法,是對單一媒體進行一些“量化”的“環境衡量”, 包括環境、位置、視角度光照、能見時間、人流量和人流特征、價格、合約期限、維修及保險等。雖然指標分類巨細,但業界仍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具體集中在監測方式、抽樣方式的選擇以及考量人流量等方面。但隨著戶外環境與市場的轉變,消費者生活形態與行為的改變,戶外廣告的效果評估,已開始出現從“量”走到“質“的變化。或者我們可以說,基本的數字計算已不能有效說明個別位置的實際有效性。

    再有,對于現今數字戶外LED,大部分的爭議來自于廣告主在靜態傳統戶外與數字戶外之間對于廣告傳播效果的質疑。這一切都源于廣告主一般情況下是從第三方來索取數字戶外LED媒體運營商的報告與分析材料,LED媒體行業依然缺乏比較科學完善的,便于協助媒體策劃的監測和評估數據,對LED分段投放的效果評估在精準方面還有待于加強。

    1.3廣告公司創意乏力

    相比西方三大陣營廣告,我國廣告沿襲美國的實效廣告,但過于注重形式和執行,一味的追求大場面、大制作,創意的嚴重缺乏最為凸顯。戶外LED媒體更是在拼面積大、拼產品升級,完全忽略了本身媒介的優勢。從廣告形式上講,在戶外LED媒體上投放的廣告以單向傳播為多數,在消費者眼中仍舊是“大電視”,高密度廣告投放面對市場競爭的殘酷終究沒有帶來很好的營銷回報;廣告內容方面,單純及一面地介紹產品,或鋪天蓋地的效仿、克隆,生硬與山寨都容易造成消費者反感,在被高頻率播放換得消費者識別的同時,帶來反面效果不言而喻;另以制作水平來說,大部分廣告制作粗糙,劣質的畫面自然會影響到傳達質量,由此看來技術方面暴露出的問題同樣不少,致使大量的財力浪費在毫無意義的告知行為上。

    1.4社會方面問題重重

    眾所周知,因為LED屏幕的高亮度、大面積等特性,給城市帶來一定程度的視覺污染是民意調查中投訴較多的一項。在國內,可口可樂的廣告統一采用鮮紅的標準色,醒目張揚,而可口可樂在日本東京的戶外廣告,底色一律是并不張揚的白色。同樣,麥當勞在法國巴黎店招牌的底色,也絕不是我們觸目所及的紅色,而是低調的灰色。這都是國外強制性的保護城市色彩的法律帶來的城市和諧景象。[3]除了視覺污染,從城市規劃方面來看,過多不當的LED也會對城市景觀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壞。眾所周知,城市建筑是城市的一張名片,它要保證建筑本身的造型與功能,也要兼顧建筑與城市的風格、周圍環境、以及戶外廣告之間的關系。這些指標相輔共存、和諧統一是一種完美的呈現方式,但不乏有那些肆無忌憚地破壞建筑立面的LED戶外廣告,掩蓋了城市的原貌,甚至損壞到了城市景觀。由于沒有整體性規劃或不能很好地貫徹整體規劃,LED廣告在哈爾濱的一些地區變得雜亂無章。受到中小經營者青睞的LED條形屏充斥著很多街頭門面商店,雖然具備了吸引人群關注的功效,但造成了視覺上的混亂,從影響建筑和街道的美觀性、整體性方面,著實是弊大于利。

    2我國戶外LED媒體發展對策

    針對上述問題,對于戶外LED媒體的發展,必須考慮媒體條件、特性以及受眾的反應,進行與媒體環境和屬性有針對性的創意新。這種創新不僅有形式上的創新還要有內容的創新,才能實現媒體的持續發展。

    2.1技術創新,加快數字化升級

    目前國內絕大部分數字戶外LED廣告,從技術的層面,深層次的科技參與依舊達不到,技術開發、產品應用還比較表層。近年來,在國外的數字戶外媒介群已經看到3D顯示器的質量顯著增加,這與技術成本下降的相結合,意味著它在當下是一種不僅可行而且賺人眼球的戶外廣告媒介。3D顯示技術為廣告商提供一種新的方式接觸并打動廣告的受眾,就比如Real 3D格式。“Real3D”完全環繞視覺效果的達成并沒有使用3D眼鏡,而是通過在高清顯示器上添加了一個專用濾光片來實現的。顯示的圖像被分解為許多復雜的重疊片段,通過人的雙眼視覺的解析而成為像真實3D那樣栩栩如生的畫面效果。英國的Clear Channel Outdoor公司在推廣“實時三維”的廣告運動的時候,宣稱是在運行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3D戶外廣告運動。消費者通過倫敦牛津街、白金漢宮路、肯辛頓大街的公交站臺上的42英寸顯示器,可以接觸到所定制的3D預告影片。就比如電影《波西?杰克遜與神火之盜》的原預告片是一個2D影片,通過在裝置上添加和重制多項元素,該2D影片就被轉化為3D,從而使影片的推廣達到了另一個維度。可以斷言,在將來數年之久,3D圖形技術將帶領戶外廣告進入一個全新的深度。

    2.2嘗試與社交媒體互動

    從數字戶外LED媒體自身優勢的來講,它是突破傳統的一種兼顧動靜的全能載體,從播放方式來講已經包含三種模式:純TVC視頻播放、電子雜志式播放、FLASH創意方式播放。這就使數字戶外LED成為現今用途最靈活、配合度最高的戶外媒體形式,同時還能完成對現場活動的直播及對現場活動支持分時段密集播放,成為廣告主高度關注的投放媒體。其實,就技術而言,數字戶外媒體完全可以做到非常多元化,更多可以通過互動實現多向的傳播,拓展更大的發展空間;有兩個方面可以發展,一個是互動,就是戶外媒體和消費者之間的互動,還有就是戶外媒體的成本效應,在戶外被用戶接受之后,尤其現在社區類媒體蓬勃發展以后,社區媒體產生的口碑效應使得戶外媒體有很大的發展。

    2.3關注數字戶外的創意挖掘

    考慮創意挖掘實際上就是一個怎樣用LED,怎樣用好LED的思考。YouTube去年在倫敦著名的Carnady大街做的一次主題互動,動用了8臺高清LED顯示屏,并且能提供觸摸式互動服務,更多的調動了用戶們的主動性,使人們可以任意的選擇視頻來觀看。經過數據統計,活動開始后的5周內,這些LED顯示屏制造了1萬多次的互動,同時提高了YouTube及Flicker、Twitter的使用點擊率。從龐大的LED屏和超高的點擊率方面評價此次活動可謂之成功,但這樣的策劃活動同質性也很顯性。因此,更多要做得是從互動的本源來創意,必須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理念為指導。特步的嘗試就已經預示著中國的數字戶外的方向,凱倫傳媒為其策劃并執行了廣州天河和北京王府井兩座一線城市的“世界杯雙城體驗”活動。兩個現場同時設立戶外體驗器和巨型足球,互動活動包括顛球游戲、FIFA足球電游、藍牙照相等項目,最亮點的是這次互動的核心:“雙城射門PK”,現場觀眾可以對著LED來踢球,使廣州與北京兩個城市互動起來,這樣的形式突破了以往的消費者與屏幕之間的互動形式,讓數字戶外向前推進了一大步。也就是說媒介應該配合內容。廣告主最終是想讓受眾接受內容,誘發購買力。而不是讓受眾單純地看到信息。互動應該成為LED大屏幕的亮點,廣告主可以用錢買來更大屏幕,是想獲得更多的關注。而關注度與購買欲望之間的轉換才是LED大屏幕終極功能,廣告主應該明白投放LED大屏幕的作用是用尺寸贏得眼球,以互動贏得市場。

    3結論

    我們的國家已經融入全球化之中,全球化趨勢影響著中國的各行各業,外資客戶的營銷創意觀念影響著本土客戶外,也著實的影響著我國的戶外廣告業。數字戶外LED媒體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在技術不斷創新的推動進程中,用先進的營銷觀念來指導其科學的發展,用全媒體的整合的思路,增進與廣播電視、互聯網、手機等的融合;繼續深入研究消費者的戶外行為來指導傳播策略,與數字媒體、移動媒體的體驗式互動相聯動,數字戶外LED的未來將迎來更偉大的變革。

    注釋

    [1]邵華冬,陳曉鷗,展望2011年中國戶外媒體發展趨勢與面臨的挑戰[N].中華工商報,2011-01-11.

    [2]昌榮傳播.2011中國廣告市場與媒體研究報告,2012,2.

    [3]湯筠冰.LED廣告的視覺傳播形態、特征及趨勢.現代傳播,2008(1):114.

    參考文獻

    [1]杜國清,邵華東著.中國戶外媒體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戶外營銷實戰手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第8篇:外國媒體范文

    關鍵詞:國外媒體 轉型 集成 整合

    集成服務是從工業領域引入的一個全新詞匯,國外媒體近年來的諸多實踐和探索,體現了較為鮮明的集成服務的思想。從《金融時報》組建大數據分析團隊,到《紐約時報》“雪崩”項目聲名鵲起;從《赫芬頓郵報》全球攻城略地,再到《新聞周刊》無紙化運作,這些舉措背后激活生產要素、更新服務方式的宗旨清晰可見。而這,正是集成服務的精髓。集成服務的領域

    國外媒體主要在哪些領域嘗試集成服務?梳理眾多國際知名媒體近年來的發展舉措,不難發現四個重點領域:

    一、品牌集成:讓產品“無處不在”。許多國外媒體機構提出了“無處不在”的目標,即要占領傳播技術創造的一切終端,讓媒體產品“無處不在”。這種戰略的背后,體現的是“品牌”集成的思路,即通過各種終端的品牌組合,強化品牌整體效應,達到“部分之和大于整體”的目的。路透社在2011年年度報告中提出,今后的發展目標之一就是“用戶能用手中的任何接入工具接觸到路透社的產品”。美國有線電視網CNN總裁吉姆·沃爾頓認為“無處不在”將成為電視媒體的發展方向,CNN必須順應這種趨勢,向“電視網播出、線上互動、線下服務”相結合的“三點多面”格局發展。

    二、終端集成:實現整合式、立體式的傳播。許多國外媒體將報刊、電視、網站、手機、戶外屏幕等各類終端載體融合、整合,提高智能化、協同性、兼容性水平,各終端內部聯網連片、互聯互通,形成集群化的終端布局,構成強大的內容產品的承載平臺,從而實現整合傳播和立體傳播。例如,BBC以iPlayer視頻點播服務為平臺,實現了廣播、電視、網站和移動終端等傳輸渠道的大融合:用戶利用iPlayer軟件可以免費下載BBC的節目,然后用電腦、手機或者其他移動終端觀看和使用,最新版本iPlayer還具備社交功能,用戶間能溝通互動。

    三、產品集成:打造可以跨平臺傳播的新產品。國外媒體不斷嘗試跨媒介平臺的傳播方式,給用戶更加便捷而新穎的使用體驗。2012年,美聯社推出了“數字新聞體驗”服務,為用戶提供現成的、可在網絡的內容包,這些內容包集成在成員用戶的網站中,可以實現在線平臺、平板設備和智能手機之間的跨平臺深度體驗。《紐約時報》2013年獲得普利策新聞獎的作品“雪崩”,則融音視頻、圖片、文字等多種傳播手段于一體,完全打破了傳統的傳播平臺界線,為產品形態的集成打開了一條新思路。

    四、服務集成:實現個性化、定制化生產。為了適應用戶和受眾需求碎片化、多元化的趨勢,國外媒體的服務也進入“對象化”時代。除普適性大眾版內容外,他們一方面要根據用戶明確提出的各項需求,有針對性地整合資源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另一方面要通過技術手段深入挖掘用戶潛在需求,根據用戶習慣和偏好,選擇最適合的渠道和形式,個性化推送關聯度高的各類信息。截至目前,路透財經信息分析系統已能夠提供超過100種的角色選擇功能,這意味著不同類型的人員都可以通過這個系統獲得自己想耍的精準信息和服務。《紐約時報》也在2013年推出讓用戶自主選擇的專題內容訂閱包,訂閱包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潛在訂戶,是一個高度個性化的產品。

    集成服務的方式

    國外媒體具體是以何種方式開展集成服務的呢?綜觀國外知名媒體近年來的發展,常見的方式有三種:

    一、流程再造:建立“多次利用”的集成傳播機制。一些國外媒體通過采編流程再造,建立起新聞素材“多次利用”的機制。這樣,新聞信息集成服務不再是單向、一次性的,而是提供與新聞信息相關的交互式的全程服務、多次服務。對媒體而言,這樣的機制提高了不同部門之間資源共享程度,對用戶而言,這種機制大大提高了傳受雙方的互動『生。CNN“中央廚房”式的采編體系這樣運作:全球各地的記者站將采集到的新聞視頻素材初步分離,然后統一傳回亞特蘭大總部的“中央廚房”。“中央廚房”將原始素材及精編后的成片統一納入資源共享庫,由各頻道、備制作中心根據自身的需求選用,從而實現全球節目共享。在這個系統中,CNN新組建了“CNN共享”(CNN Share)團隊,專門負責為重要新聞創建預警系統和收集編輯內容,然后通過網站、手機和電視來共享這些內容,從而實現重要內容的多次有效利用,達到了“集成”的目的。

    二、用戶拓展:向新聞之外的領域延伸產業鏈條。通過不斷創新產品,國外媒體機構把產業鏈條向非新聞領域不斷延伸,有的媒體甚至以創新產品為依托,打造出全新的產業鏈條。如2013年4月《金融時報》推出培訓服務“總裁教練”,就是一個為高級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士提供職業能力提升培訓的新產品。這個產品為該報開拓了一個全新的業務領域。

    三、資源整合:開放媒體平臺,增強對第三方機構的吸附力。國外一些媒體機構開放網絡平臺,允許第三方機構利用自己的產品和平臺開發新的產品和服務。這不僅完善了媒體自身的服務方式,還增強了對外部資源的吸附能力。比如,2008年S月,《紐約時報》網站正式對外開放API,允許第三方以網站內容為基礎開發新的應用和服務。目前,《紐約時報》API項目已達二十余種,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類型的內容。再如,美聯社2012年對用戶開放數字化視頻資料平臺。通過這個平臺,用戶可以搜索、下載美聯社超過130萬條視頻報道歷史資料,并有權以此為基礎開發新的產品。

    集成服務的理念

    國外媒體機構以何種理念開展集成服務的呢?透過上述實踐,不難歸納四條明晰的集成服務思路:全面、整合、跨界、交互。

    一、“全面”。即通過“一站式”服務,滿足用戶所有的新聞信息及相關需求。美聯社董事長兼執行總裁加里·普魯伊特在2011年度報告中指出:“在互聯網時代,我們第一次擁有了一整套可以為客戶創造新價值的解決方案。”這個“整套方案”所體現的,就是一種全面的、“一站式”服務的思路。《紐約時報》《金融時報》等媒體負責人也在不同場合表示新媒體時代,要以用戶希望的“任何方式”提供他們想要的“任何內容”,這兩個“任何”背后,也折射出一種全方位服務的理念。

    二、“整合”。即通過搭建公共性基礎性的技術平臺,構建起一種新的組織架構,以打破部門界限、實現資源共享。最為常見的整合是三種:一是內容層面的“共享”。如前文所述的CNN“中央廚房”式的采編流程,讓新聞素材在不同部門之間自由流動,實現N次利用。二是渠道層面的“合并同類項”。美聯社近年來一直在構建并改進多媒體數據庫,目的是為了把原來面向用戶的文字、圖片、視頻等各自獨立的傳播渠道整合到這個統一的渠道中來。據法新社2012年度報告稱,該社目前正在設計一個新的綜合性網站,以整合并取代目前多個功能單一的網站,使之成為用戶獲取法新社信息的“唯一”通道。三是組織層面的結構功能調整,比如《華盛頓郵報》合并新媒體部和社交媒體部,《芝加哥太陽報》裁掉攝影編輯部等,都體現了“整合”的理念。

    第9篇:外國媒體范文

    【關鍵詞】貨幣制度;布雷頓森林體制;金融危機

    一、美國拿走世界其他國家多少錢

    評論當今美國主導全球的貨幣體系,必須從布雷頓森林體系談起。布雷頓森林體系是1944年7月再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布雷頓森林召開的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旨在討論戰后的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問題。各國通過了《國際貨幣基金協定》,決定成立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一個全球性的貿易組織。最重要的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確定了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價向美元兌換黃金。

    美元成為國際儲備貨幣,意味著美元成為全球市場上重要產品如石油和黃金的國際定價貨幣。這樣一來,基于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美國便可以長期處于赤字狀態,只要儲備貨幣的持有國不發表聲明,表示轉向其他貨幣,這個貨幣體制就會出問題。毫無疑問,正是因為美元的世界儲備貨幣地位,才使得美國免受自由市場的沖擊。然而,這種情況終究發生了變化,在國際金融界,歐元、人民幣和日元開始向美元挑戰。從1945年到20世紀60年代,基于《布雷頓森林協定》,相對穩定的貨幣體系的確給西方世界帶來很多好處,美國經歷了戰后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繁榮。但這一時期,大量美元流散世界各地,如果這些美元都在美國國內流通,那必將導致非常嚴重的通貨膨脹。

    到20世紀60年代,美國政府實行大炮與黃油并重的政策,使得美國陷入嚴重的財政危機,并導致了嚴重的預算赤字。美國政府采用了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的理論。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主張國家采取擴張性的經濟政策,通過增加需求來促進經濟增長,它不僅與古典經濟學原理相左,而且也有悖于美聯儲彈性貨幣供給的最初意圖,即貨幣供給的增加僅用于刺激支出,以便把經濟收縮轉化為經濟擴張。正如我們所看到的一樣,不管是20世紀90年代格林斯潘任內的美聯儲,還是由南克現在執掌的美聯儲,都采取了貨幣擴張的政策。這與美聯儲貨幣供給的最初原則是不相符合的。這樣的貨幣擴張政策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在美國引發了通貨膨脹。為降低金融風險,減少經濟損失,法國率先把法國人手中的美元都兌換成黃金,使美國的黃金庫存見了底。而其他國家也照此辦理,美國因黃金儲備不足便處于極度危險的邊緣。

    1971年美國關閉了“黃金窗口”,宣布終止美元黃金之間的固定兌換比率,自此,浮動匯率登上歷史舞臺。各國貨幣的匯率根據市場供求變化而變化,美國政府這一政策是宣布一個國家破產。安蒂森·維金在其所著的《美元的墜落》一書中有這樣的評論:“1971年,美國對世界造成影響不容忽視,金本位的放棄破壞了自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以來所一貫執行的經濟政策而通貨膨脹,失業和貨幣動蕩由此成為經濟循環中的重要組成部分,20世紀70年代早期,動蕩時代的序幕正式拉開,經濟上是如此,政治上亦是如此,事后看來,這顯然都是由于美國政府放棄金本位而造成的。當時,它雖然沒有直接導致資本主義衰亡,但在三十年后的今天,它卻把美國帶到了崩潰的邊緣,美國的經濟或許就此走上一條漫長的衰退之路。”[1]

    當時美國官方對此作出的解釋是:放棄金本位是為了說服美國的貿易伙伴國采取與美元掛鉤的政策。換句話說,試圖通過此舉迫使外國政府調整幣值。但原因不止于此,實際上美國政府已經意識到,以黃金作為國際貿易結算工具,已經嚴重束縛了美國經濟擴張的能力。美元與歐洲及日本貨幣之間的兌換,正在約束著美國的貿易行動。美國政府站在美國利益的基礎上,他們欠債哪有償還這一意識。美國濫發美元形成債務,可以放棄金本位,讓美元與其他國家的貨幣匯率浮動起來,原來所欠的債務幾乎是一筆勾消了,這種作法也只是美國政府能干得出來。

    這時尼克松政府取消黃金35美元的限制,讓美元在公開市場上自由調節其內在價值,其他國家面臨非常無奈的境地,其他國家自己辛辛苦苦創造的財富換成美元,但美元突然貶值了,原來的財富蒸發了,手中的美元已經大大低于原來的價值,可憐曾經依賴美國的小兄弟們,突然感到被美國一下子騙個精光,他們真的是欲哭無淚。美國把他們從前欠下的債務,在一夜之間全賴掉了。

    盡管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感到上當了,但自己沒有經濟實力,沒辦法與美國講道理,貨幣制度的規則是美國定的,美國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布雷頓森林體系給美國帶來巨大好處,通過提供國際金融資源來補充歐洲戰后業已耗盡的黃金儲備,這一體系讓黃金,而不是某種管理的紙幣或商品貨幣本位制,得以繼續作為國際金融的基礎。1945年美國持有59%的世界黃金儲備,到1948年這一比例就增加到了72%。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基礎上,美國通過美國主導的全球貿易模式,增加按美國商業條款進行的進出口,遏制歐洲潛在的政治以及經濟上的混亂,獲得其戰后對歐洲借貸的清償,維持黃金儲備,作為美國主導全球金融霸權的基礎。而對美國國內保留全部的國內自,采取美國想要的任何政策,同時針對IMF其他成員國可能采取的行動持有否決權。當美國幾乎把全部好處都占盡,到美國該履行承諾的時候,美國卻突然在一夜之間,讓布雷頓森林體系土崩瓦解。

    二、破壞這一體制是美國為了借錢不還

    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后,金匯兌本位內容的強制已失效,這使得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能夠以紙幣而不是黃金結算其收支赤字,從而輸出它的通貨膨脹。雖然美國的黃金庫存明顯有限,但它印發紙幣或創造新信貸的能力是不受限制的。可以確定的是,由于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接受美國紙幣,而不是黃金,它們也就美元紙幣仍是世界儲備貨幣,因此,美國每次將新的紙幣注入其他國家的貨幣儲備,會放大它們的貨幣基礎。無論事實如何,對于全世界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來說,美元仍然是,至少在法律層面上是一種黃金等價物。

    現在我們經常看到的是,美元的過量發行和美國的國家收支赤字引發了其他國家的貨幣的膨脹,成為20世紀70年代以后全球通貨膨脹的發動機。不斷上升的世界價格水平事實上成為美國貨幣政策的派生物。美國注意到,此后它在對抗世界時,將沒有任何經濟約束,而世界將不得不自我調整,以適應上述事實。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政府及金融精英提議創建特別提款權。

    對于特別提款權的構想可以追溯到凱恩斯當初提議的紙黃金。凱恩斯指出:“我們需要一種各國普遍接受的國際性質貨幣的工具,以便無需凍結余額和進行雙邊清算。……我們需要一種有章可循的一致同意的方法,以決定國家貨幣單位的相對匯值,以避免單位行動和競爭性外匯貶值。我們需要一定量的國際貨幣,不能按難以預算的、毫不相關的方式,諸如黃金工業的技術進步或因各國黃金儲備政策而異的巨大變化之類來決定國際貨幣量;但該量既受到世界商業之實際流通需要制約,也能進行審慎的張縮以抵消世界有效需求方面的通貨緊縮的勢頭。……”[2]

    美國派往布雷頓森林會議的代表否決了凱恩斯這個議案。一方面,如果這種紙幣信貸被計算在美國國際儲備之內,就等同于黃金本身大量涌入,從而有可能促成通貨膨脹;而美國最終將從歐洲輸入通貨膨脹。另一方面,把這種紙幣黃金算作實際貨幣儲備意味著,美國將不得不把其輸出作為禮物。美國的外交官沒有預見到,有一天美國可能會求助于這種信貸。因此,它們要求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建成一個黃金和外匯組成的無彈性的基金。它們的想法最終成為基金組織的協議條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資金將貸給赤字國家,幫助它們克服暫時的國際收支赤字,但是,這種既不能創造國際信貸,也不能為收支赤字融資。

    到了20世紀70年代前后,敦促收支盈余國家接受一種新的債務工具,根據收支赤字國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占的配額免費向他們發放這種債務工具。收支盈余國家將不積更多黃金、美元和英鎊,它們代表著對美國和黃金儲備的潛在債權,而是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它們提供特別提款權。最終,赤字國家將清償這些信貸,但是,它們被允許自動地利用收支盈余國家的資源,而不耗盡其現有的國際儲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根據各成員國的黃金份額,創建和分配這一特別提款權,根據它們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初認購份額,決定各成員國在基金組織內部的投票權。這意味著美國將獲得五分之一強的特別提款權。

    從1970年開始,在五年內創造50億美元的特別提款權,美國將得到一種優越的條件,它們既能維持更多的赤字。又能避免調整過程使自己不受任何損失。創造特別提款權,從根本上背離了公平的原則,背離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宗旨:“縮短會員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時間,并減輕其度。”特別提款權構想實際上是允許美國和其他國家能夠維持程度更高、時間更長的收支失衡,而不用遵從傳統的金融調整過程。歐洲人指出:美國在歐洲加速資本投入,是美國收支赤字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特別提款權將加快這種資本輸出。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美元仍然是關鍵貨幣,但是不再是受黃金儲備的約束,將這種基于關鍵貨幣本位的金融霸權轉變為新的美國對全球的統治方式,只有美國有維持不受限制的國際收支逆差特權,只有這個信貸中心的央行及其外交控制的國際金融機構,才能夠創造自己的信貸,收購外部的金融小國的資產和出口品。由于美國享有巨大的金融和經濟好處,美國獨自可自由地推行美國經濟擴張政策,而不用顧忌有關國際收支平衡的后果。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美國要求其他債務國實現緊縮政策,而美國的行為卻獨一無二地不受任何金融約束。

    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后,美國已想出一種新的辦法,通過使其他國家不受限量地使用美元儲備而向其他國家征稅。使美國能夠進口遠遠超過其出口的商品,這為美國提供了一種獨一無二的特權,不付出任何代價去享受別國的經濟增長。因此,無論歐洲、中國和日本向美國出口商品換來美元時,他們拿回美元兌換成本國貨幣,而本國的央行只有拿這些美元去購買美國國債。由于黃金的選擇已經不存在了,這些美元除了購買美國國債沒有任何其他花費途徑。美國已經找到了一種使其他國家為其進口買單。實際上也為其收購外國公司買單。

    美國國際收支赤字越大, 其他國家手中結余的美元就越多,因而不得不再循環回美國購買其財政部債權的錢也就越來越多。對美國來說,過去幾十年來,它的儲蓄者從不購買政府債券,而是將他們的錢投入股票市場、公司債券和不動產。其他國家的政府被迫持有利率穩定下降的美國財政部債券,而且美國財政部債券總額已大大超過了美國償還能力,美國也已經公開表示不會清償這些債券。

    三、國際貨幣體制崩潰危險下其他國家的策略選擇

    這次金融危機使人們看到由美元主體的國際貨幣體制,給全球經濟帶來重大損失,也使各國人們看清了當前國際貨幣體制的不合理性。當今美元本位體制與黃金本位體制最大的不同,就是美國可以通過無節制地印刷美元進行對外支付,像富家子弟的敗家子一樣滿足美國消費者的消費,而美國又對這種過渡的消費無需承擔任何責任。與之相對應,其他國家通過出口推動經濟的同時,換取了大量以美國國家信用為支撐的美元,隨后又將這些資金用于購買美國金融資產,形成了一個以貿易—金融資本為鏈條的全球大循環。這次金融危機暴露了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存在的一系列嚴重弊端。美國成為人類歷史最具金融霸權特色的借錢不還的國家,美國拿走了全球其他國家多少錢誰也數不清,甚至超過美國GDP的多少倍。

    這次金融危機也讓我們看到美元主導的全球貨幣體制的弊端。首先是作為儲備貨幣的美元其發行不受任何限制,實際上這是一種信用本位,美國完全是無約束地向世界傾銷其貨幣,但其償還因為浮動匯率而得不到保障。美國動不動就用美元貶值賴掉債務,其他國家根本沒有辦法。第二,在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中,美國擁有太多太多的特權和霸權,弱國和小國根本就沒有平等的參與權和決策權。國際貨幣制度仍然是以美國為主導的發達國家利益基礎上的指導安排。美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一直向全球其他國家征收鑄幣稅,同時又利用所謂金融創新,將金融風險擴散到全球,使全球為美國金融危機買單,其他國家不管愿意不愿意,不管有錢還是沒錢,只能被動地接受。

    另外,當今社會國際貨幣制度的調節機制完全受控于美國和歐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作為世界中央銀行的角色,資本不足,權威不足,其投票權和運作結構不合理,使美國具有否決權。而另外一個強勢地區歐洲,現在已基本上形成一個整體,其投票權不僅大于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成員,實際上也握有否決權。這樣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真正涉及各國利益的時候,不可能通過任何不利于美國和歐洲利益的決議,當然這里面的歐洲不包括俄羅斯。從而也使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美國和歐盟幾乎不具備任何監督能力和約束能力。美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從來都是為所欲為,這一組織就是為美國利益服務的。現在國際貨幣體系的缺陷和這次金融危機給全球造成的經濟損失,使全球必須做出新的策略選擇,以此來穩定全球經濟。

    1、當今世界必須約束美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和貨幣發行。這次金融危機讓全球經濟蒙受了太大的經濟損失,也使大國和小國都清楚地看到了國際貨幣制度的不合理性,從而也為國際貨幣體系的重構提供了重要契機。為了防止美國為刺激經濟復蘇再次回到運作貨幣政策去坑害別國的老路上去,不使治理這次金融危機為形成下一個經濟泡沫的爆發埋下隱患。這需要主要國家之間經濟富有建設性的討論,達成共識并相互做出讓步。美國再不能以“食利者”的角色,去侵吞別國的利益,應該從自身的經濟結構入手尋求經濟復蘇,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也應建立自己自身復蘇的經濟增長模式,僅靠依賴別人是不夠的,這是當今全球貨幣體系改革最需要邁出的一步。

    2、重構國際貨幣體系,遏制美國金融霸權,建立比較公平合理的國際貨幣體系的新秩序。這是當今社會最難的一件事,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最大的問題是國際儲備基礎的本位貨幣的選擇。目前這個問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意見是:一是回歸金本位;二是恢復美元本位制;三是建立商品儲備本位制;四是改造特別提款權;將其作為儲備基礎;等等。重回金本位的好處在于避免濫發貨幣現象,防止少數國家榨取通貨膨脹稅及貨幣稅,不存在利用名義匯率的升值貶值來實現各種保護主義等等。但金本位制存在致命的缺陷,即黃金存量的有限性及經濟發展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將導致世界經濟長期增長緩慢和通貨緊縮。因此重新回歸金本位制度根本不可能。美國兩個經濟學家在《美元大崩潰》中說:“我認為個人最有可能率先采取金本位制,之后政府則有可能跟進。但不管是官方本位還是非官方的金本位,黃金作為貨幣的功能都是將得到恢復。這樣,黃金的需求量就會大大增加,而由于供給一向有限,所以其價格必然大幅上揚。”3但目前來說回歸金本位基本不可能。

    3、要用貨幣多元化的方法取代以美元為主的貨幣體系。現實正在實現的美元本位,由于無法克服的單一貨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內在局限性,已經被實踐證明是不穩定的。美國的不負責任和金融霸權,使全球陷入金融危機就是最好的證明。以某種初級商品作為貨幣基礎同樣也是不現實的,而改造現有的SDR,使其真正成為支付貨幣,從而以某種為世界各國普遍接受的“一籃貨幣”取代現有的美元為主的貨幣體系,不失為一個可行的方案。具體地講就是建立以“一籃子貨幣”為核心的多元化貨幣體系。一籃子貨幣的選擇要進行探討,可以綜合考慮一國的GDP、貿易、儲備、人口及其在世界上的占比等因素來確定。這種方法目前來說化解全球的金融危機是最可行的方法,除了美國之外,其他國家均可接受。

    4、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這次治理金融危機過程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作為多邊機構,其功能應該適應經濟變化加以改善,其自身的管理機制需要改革,對主要儲備貨幣國經濟政策的監測、約束的職能必須加強,不能任憑某些大國為所欲為。首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投票權和分配份額的不合理必須改變,IMF成立至今,投票權的總量增加了37倍,但基礎投票權已經失去其原來的職能。在很多方面,作為投票權分配基礎的基金份額,也已經不能反應當前國際經濟格局的發展變化,突出表現為美國在IMF內實行金融霸權,而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新興國家經濟實力的增長卻未能在基金份額中得到應有的體現。因此這種分配不合理的局面必須改善。只有權力分配的合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才有切實的約束力。各國之間協調經濟政策也比較容易。如果國際貨幣體系真正實現重構,全球經濟才能走出危機進入健康軌道。

    參考文獻:

    [1]安蒂森·維金.美元的墜落[M].廣東經濟出版社,2006(8)(第1版):15.

    [2]哈羅德.凱恩斯傳[M].商務印書館,1997(6)(第2次印刷):557.

    [3][美] 希夫,唐斯.美元大崩潰[M].中信出版社,2008(5)(第1版):103.

    作者簡介: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成人国产午夜|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 天天影院成人免费观看|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vr精品a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成人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 成人午夜看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成人一级黄色大片|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成人永久免费福利视频app|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国产成人做受免费视频| 成人片黄网站A毛片免费|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成人影片一区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国产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青青热久免费精品|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app| 91成人爽a毛片一区二区| 一级成人理伦片| 3d成人免费动漫在线观看| 免看**一片成人123|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国产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成人av鲁丝片一区二区免费| 欧美成人国产精品高潮| 成人网站在线进入爽爽爽| 日本成人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