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城鄉規劃與環境設計范文

    城鄉規劃與環境設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城鄉規劃與環境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城鄉規劃與環境設計范文

    自然生態環境設計在城市規劃中尤為重要。自然生態環境設計對城市建設的美觀、城市居民舒適度、健康等有重要影響。因此在城市與鄉村的整體規劃設計中,不僅需要考慮舒適性與合理性的問題,還需要關注生態,形成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良好環境,推動經濟的穩步發展。文章主要針對生態建筑設計在城鄉規劃設計中的應用情況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城鄉;規劃;生態;建筑;設計

    現階段,我國正處于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時期,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城鄉建設也呈現出了日新月異的態勢。在構建文明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運用生態環保觀念,構筑綠色生態建筑,成為城鄉規劃設計的主要趨勢和必然選擇。實際上,現代城市的規劃與設計是非常復雜的,如何確保生態建筑設計在城鄉規劃設計中發揮最佳效果,是市政部門和設計人員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1生態建筑概念

    生態建筑是在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興概念。主要是根據建筑所處區域的自然生態環境,運用建筑技術科學和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對建筑與其他相關因素之間的關系進行組織,使得建筑與環境可以成為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具備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和良好的生物氣候調節能力,以滿足人們對于居住環境舒適度的要求,使得人與建筑、自然環境之間,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系統。自工業革命開始,人類社會在工業文明與機械的帶動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取得了難以估量的成就。同時對于自然生態環境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壞,資源緊缺、環境污染等問題的出現,使得人們終于認識到了自身的錯誤,采取了一系列的補救措施,生態建筑就是其中的一種。運用生態建筑學的相關理論知識,對城市和鄉村進行規劃和設計,能夠有效解決城鄉生態危機,緩解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促進社會與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1]。

    2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建筑設計

    2.1城鄉規劃設計

    城鄉規劃設計是指相關建設部門針對城鄉發展的具體情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對其發展進行安排和規劃,對有限的空間和自然資源進行布置和利用,從而改善城鄉現有環境,提升城鄉居民的生活質量水平。因此,做好城鄉規劃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帶動下,我國的城鄉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要想對城鄉建設進行合理的規劃和設計,就必須立足全局,從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等多個領域進行統籌,使得其均能夠為城鄉整體發展的大局服務,實現經濟發展、文化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一致。事實上,城鄉規劃設計的最終目的,是同時滿足城鄉居民在物質以及精神層面的需求,因此,規劃建設部門應該立足實際,不斷更新理念,從全局層面做好各項工作。

    2.2生態建筑設計

    生態建筑是現代社會發展中產生的一種新興概念,簡單來講,就是在建筑的規劃中引入生態環保理念,通過自然環境的協調、人文環境的營造以及各類綠色生態材料的應用,實現建筑與周邊自然環境的融合,運用自然的調節能力,對建筑進行生態層次的改造,在保持建筑原本功能的同時,對環境進行有效的利用,從而達到建筑與環境的和諧統一[2]。而想要將生態建筑合理應用到城鄉規劃設計中,需要關注幾個方面的問題:

    (1)制度觀念的革新。一方面,要針對現有的城鄉規劃制度進行改革和創新,摒棄其中不合理的部分,構建合理、完善、高效的規劃體系,將生態建筑設計的相關理念融入的城鄉整體規劃中,對城鄉居民的生活環境進行改善,確保生態建筑設計在城鄉規劃中能夠得到有效落實。例如,可以結合城鄉所處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進行針對性的改革,在現代建筑中融入生態理念和人文觀念,提升空間的利用效率,節約有限的土地資源,實現環境效益的良好發揮;另一方面,需要不斷進行觀念和方法上的創新,確保生態建筑設計能夠發揮出最大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例如,設計人員應該不斷提升自身,對一些優秀的設計理念以及經驗進行學習,結合城鄉的具體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從一個相對更高的層面上去理解城鄉規劃,改變傳統建筑設計中死板的理念和僵化的方式,通過多種設計思路的有機結合,做到因地制宜,對生態建筑設計進行完善。

    (2)自然環境的協調。生態環境的主旨就是追求建筑與環境的和諧統一,因此與自然環境的結合是生態建筑設計的關鍵所在,也是設計人員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具體來講,應該將當前的建筑建設放在區域的整體環境中,結合專業的生態建筑知識以及自然的調節能力,對建筑進行生態改造,實現建筑與環境的一致,在不破壞原本建筑環境的基礎上,對環境進行更加有效的利用。

    (3)人文環境的營造。人文環境主要關系著人們對于自身生活環境的體驗,涉及建筑以及環境所能夠帶給人身心方面的體驗內容。一個良好和諧的人文環境,可以給人更加積極、愉悅的情感體驗,進而使得其更好的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因此,在進行城鄉規劃時,應該強化對于人文環境的營造,為人們提供一個更加輕松舒適的環境,推動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發展[3]。

    (4)綠色建材的應用。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得各類綠色環保建材不斷涌現,也為生態建筑的設計和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支撐。在資金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盡可能選擇新型生態建筑材料,在維護人們身體健康的同時,進一步減少建筑對于自然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構建綠色生態城市,實現和諧發展。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現代城鄉建設意義重大,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將生態理念應用到建筑設計中,從建筑、環境和人三個方面出發,尋求和諧共融的良好局面,是構建和諧社會,實現長遠健康發展的重要環節,因此,相關建設部門應該從城市自身出發,將生態建筑設計合理融入城鄉規劃設計中,更好的完成現代城鄉的建設規劃。

    作者:張娟 單位:北京世紀中天國際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寧夏分公司

    參考文獻:

    [1]趙兵.花橋新城生態單元制圖與綠地系統規劃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12.

    第2篇:城鄉規劃與環境設計范文

    關鍵詞:城鄉規劃;環保節能

    Abstract: pipeline layout environment problems confronted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building, talk about urban and rural road design i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discuss the problem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Keywords: urban plann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城鄉規劃是一定時期內城鄉發展的目標和計劃,是城鄉建設的綜合間署,也是城鄉建設的管理依據,它與很多學科密切相關。近年來,由于環境保護規劃沒有與城鄉規劃和城鄉建設同時落實,致使城鄉環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環境污染日趨嚴重,城鄉環境不能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因此城鄉規劃中的環保節能應該引起有關專業人士的重視。

    1、我國城鄉現狀

    1.1城鄉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環境問題

    1. 1. 1水體污染問題突出。由于城鎮化進程和工業的飛速發展,大量的污水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而直接排入水體,致使水環境遭到嚴重的破球。我國的水體污染近年呈上升趨勢,全國有監測資料的1200多條河流中,71%受到污染,在七大水系中,以遼河、海河、淮河污染嚴重,在統計的138年城鄉河段中,有133個河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國范圍內78%的河段不適宜作飲用水水源,近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西安、北京等許多城鄉也出現了供水危機。據估計,我國每年因污染而造成的經濟損失至少400億元

    1. 1. 2城鄉大氣質量嚴重惡化。工業和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將粉塵、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質排入大氣層,使大氣質量嚴重惡化.我國大氣污染屬“煤煙型”污染,全國城鄉空氣中總懸浮微粒濃度普遍超標,平均濃度達30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濃度水平較高,部分城鄉污染相當嚴重,北方城鄉平均值達到83微克/立方米。由大氣污染引起的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更是直接地威脅到人類的生存。

    1. 1. 3噪聲擾民現象普遍存在。目前隨著我國城鄉工業、交通運輸和文化娛樂事業的快速發展,噪聲擾民的現象愈發突出,據44個國控網絡城鄉監測,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城鄉居民生活在噪聲超標的環境中,區域環境噪聲等效聲級分布在51. 5-65, 8dB (A) 。

    1.2城鄉發展中的基礎設施現狀

    1. 2. 1遍布公路下面的管線交叉縱橫

    各部門報規劃不能協調一致,建設資金獨立。常常出現修路在前,水、電、熱、排污、通訊緊跟其后,分別開控路面,造成城鄉年年修路挖溝的尷尬局面。各種管線所用材質達不到環保要求且不經濟,經常出現跑冒滴漏,不得己對道路面進行破壞。

    1. 2. 2建筑住宅節能幾乎沒有納入建筑考慮

    只關注房屋外觀和結構,不注意節能,使居住用能極為浪費。有關專家統計,通訊建筑保溫,管網系統調節,提高熱源效率三個方面的改進,我國北方地區采暖耗能至少可降低60%一70%。建筑不同于一般的消耗性物品,是資金含量高的持久性資本品或家庭耐用消費品,其宏觀調控需要從長遠著手,從規劃著手,注重實施。

    1. 2. 3道路設計的盲目性

    道路設計時只注重道路的拓寬,不考慮道路其它綜合配套設施及環境設計。例如,現在城鄉在拓寬道路時,把原有道路旁的樹木通通砍掉,拓寬后不進行重新栽種,原有的雨水排污填死等情況。

    2、城鄉規劃怎么體現環保節能

    正是基于上述的環境能耗危機,近年來大家逐漸認識到了城鄉規劃與城鄉發展之間的關系并逐步開始運用科學的規劃指導城鄉建設。城鄉環境保護規劃是城鄉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在城鄉總體規劃中城鄉的性質、規模、發展方向的基礎上,依據對城鄉環境質量現狀的調查分析所制定的以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減少污染、節約能源為目標的規劃體系。按照我國環境保護應“堅持經濟建設、城鄉建設與環境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協調統一”的總方針和總戰略,城鄉保護節能應主要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2.1城鄉環境保護規劃的前期準備,這些準備工作是城鄉環境保護規劃的基礎,它包括城鄉的自然環境資料,例如地理位置、生態環境、氣象、水文等;城鄉的社會與經濟狀況,如人口、國民生產總值等:環境狀況的調查分析,如大氣、水體、噪聲的監測資料等;城鄉生態環境現狀分析與功能區劃等。

    2. 2大氣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是根據城鄉大氣質量現狀與發展趨勢進行功能區劃并按規劃的環境目標計算各功能區最大允許排放量和削減量,從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氣污染的治理應根據城鄉的能源結構與交通狀況確定首要污染物即濃度高、范圍廣、危害大的污染物,以便治理時有的放矢、對癥下藥。當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大氣污染主要是由采用落后燃燒方式燃煤和汽車尾氣引起的,由此而來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總懸浮顆粒,因此規劃的遠景目標應該是改進落后的烯煤方式,提高燃燒效率,盡量使用氣體燃料、型煤、太陽能、地熱等無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實行區域集中供熱、限制千家萬戶的小煙囪,提高道路硬化率,通過強化污染源治理和提高污染控制技術等手段創建無煙控制區。調整工業用地布局,根據大氣自凈規律科學合理的利用大氣環境容量;強化污染源的治理,降低污染物排放量;通過技術和行政雙重手段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提高綠化率、選擇抗污染性好的植物物種,大力發展植物凈化。

    2. 3水體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是在對水體污染現狀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受納水體的環境容量計算最大允許排放量并確定最佳治理方案。當前我國七大水系的水質污染程度不斷加劇,范圍不斷擴大,長江、黃河、淮河、松花江的污染水1996年全國工業廢水排放量為502. 9億噸,含化學需氧量704萬噸、重金屬1514噸,氰化物2457噸以及砷、酚類、油類等污染物數萬噸;生活污水約占年排放總量24 %,主要污染物是有機物。根據我國水體污染的具體現狀,水污染綜合整治規劃可通過改革落后的生產方式,采用低廢、無廢工藝實現清潔生產,是高污水處理效果和資源化利用率,減少污水排放量,修建有效的污水處理設施,規范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達到有效保護水資源的最終目的。

    2. 4城鄉規劃過程中應嚴格執行規劃。各部門在敷設管線時要一次到位,必須用環保節能材料進行施工,否則堅決禁止施工,例如供熱、供水部門取消焊接鋼管管材,采用不易被腐蝕的塑料管材等,這樣就可以避免年年翻修現象發生。

    2. 5建筑采用新型材料,創新建筑材料,新型墻體、門窗和屋頂材料,提高節能效率,室內通風,供熱系統等方面的技術創新,可以保障室內空氣清新,避免開門窗而浪費能源,提倡低碳節約。此外,需要考慮建筑材料的重復利用,減少建筑更新造成的建筑材料的浪費??傊?,通過提高建筑壽命和節能水平并合理規劃各小區樓房分配布局,實現可持續建筑,可以事半功倍,甚至多倍,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一個重要的高效率途徑,也體現出城鄉整體規劃與節能環保設計的重要性。

    2. 6道路設計時應考慮環保節能。在道路施工時,對道路旁的樹木,拓寬之后適時栽種,樹木及花草在環保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在規劃設計道路配套的基礎設施方面考慮綜合利用率,體現節能。例如,設在道路上的雨水排,它的通道應單設,不應與下水通道相連并且在相應位置設立雨排蓄水池,這樣雨水和雪水就能被收集利用,回收后的雨(雪)水就可以用在園林及道路面的綠化帶上,這會極大地減少地下飲用水的使用量。

    第3篇:城鄉規劃與環境設計范文

    ――安藤忠雄

    從安藤忠雄的這句帶有城市風景格言中,我們可以想象他的美好與和諧。追求生活在一種至美的環境中是人類的理想之城。偉大的自然界為我們提供了生存的環境,而人類利用龐大的知識寶庫,試圖創造一個天堂,一個城市的規劃設計此時變得尤為重要。城市風景就是人類進行可持續性規劃與生態之城的作品。

    【關鍵詞】可持續性、生態系統、規劃設計、生態環境、景觀綠化

    如何建造一個生態之城?如何延續生態系統的和諧?如何進行有序的可持續性規劃?這是每個城市規劃設計師都要面對的問題。所以,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我們共同去認識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和自然環境。進而產生城市的可持續性發展。城市的規劃建設活動與生態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城市規劃過程中,人們的建設行為無疑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因此在城鄉規劃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地域生態結構。一個健康的城鄉規劃應該具有功能上的整體性和連續性。城市的生態變化反映了人類的歷史進程。把握可持續性規劃重點,協調好生態系統的和諧性。充分考慮生態和人文景觀特征,尊重地域的生態條件和歷史文化背景,利用地域的自然生態系統、地域文化的延續及地方民風民俗,以強化人文精神和生態系統的良好關系。

    我們先來了解“可持續性”和“生態”之詞的歷史軌跡。首先,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是人類對工業文明進程進行反思的結果,是人類為了克服一系列環境、經濟和社會問題,特別是全球性的環境污染和廣泛的生態破壞,以及它們之間關系失衡所做出的理性選擇,人類應做到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保持適度的人口規模,處理好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關系。其次,生態一詞原意指住所或棲息地。簡單的說,生態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它們之間和環境之間環環相扣。人們常常用“生態”一詞來定義許多美好的事物。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文化以此來維持生態系統的生態發展。

    按照“園在城中、城在園中、城園一體、園城共融”的現代田園型都市發展定位,遵循“規劃先行、建設有序、管理規范”的原則和“一城三帶五組團”發展目標。加快城鄉生產、生活、生態等配套設施建設,加強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系統推進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營造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環境優美、整潔有序、舒適和諧的人居環境,在更高起點上推動城鄉建設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我有幸參加了這次江濱新區農民失地安置小區項目的設計。對于這次的參與我更深刻體會到“生態城”的非凡意義。這也是江濱新區的首秀。

    一、通過可持續性規劃獲得較好的生態效益

    綠地空間是居民主要的室外活動空間,拾城市生態系統中分布最廣、使用率最高的組成部分。農民失地安置小區項目正處在江濱公園和梅峰公園的中間地帶。有中心綠地、組團綠地、宅旁綠地以及公共設施專用綠地。這也正是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相輔而成的天作之合。通透、自然、開放共享一體。居住區的綠化面積和綠化質量一直是小區所關注的農民失地安置小區項目的設計正是采用開花結果的植物,吸引鳥類來此棲息。使居住區呈現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這不也是一幅活生生的風景畫嗎?在這個項目中有開放中心綠地,又稱“小游園”。與兩座公園相互對應。也集中反映了整個項目的生態小環境,有綠林花香,更有鳥語相伴。宅旁綠地直接靠近住宅的公共綠地,結合居住建筑群布置,在滿足周圍住宅道路系統交通順暢的同時,形成了植物、光、水廊道。生態小環境的形成已經不是花邊配角,而是整個小區主題思想的一部分。也說明了通過合理規劃把無序空間變成一座生態小城。

    生態環境規劃是現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有機組成部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城鄉規劃管理,協調城鄉空間布局,改善人居環境,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規定明確的環境目標,以及防止環境污染與破壞,解決環境問題的措施。它既是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的相對獨立部分,又與各部分密切相關。生態環境規劃管理是設計人員對未來進行預測和選擇行動方案的過程,是制定、實施可持續性規劃的全過程。城市可持續性規劃已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蓬勃興起,產生了不少規劃設想和來自于實踐的理論。在《綠色城市》一書,探討了城市空間的生態化途徑。可持續性規劃師對一定時間內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和措施所作出的規劃,其目的是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使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所謂城市可持續性規劃是運用系統分析手段,生態經濟學知識和各種社會、自然、規劃、調節和改造城市各種復雜的系統關系,在城市現有的大環境下尋求擴大效益,減少風險程度可行性對策所進行的規劃。在城市可持續性發展過程中能有效的遏制環境破壞的問題,化干戈為玉帛把存在社會發展的經濟地帶變為生態棲息地,使其進入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發展格局。

    二、注重局部生態空間形成整體可持續性發展規劃

    局部生態環境應以植物作為主要景觀,能給人清新感受。這也符合當今人性發展的需要。細分生態環境的形成,景觀設計是重頭戲。需要考慮到適應當地氣候特點的規劃布局,由于人的活動造成區域內的環境質量變化,將直接影響到整個空間的舒適性。

    在局部生態環境設計中,植物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構成要素之一。小區的整體規劃主要是利用地形、植物和建筑來組織空間。植物除了是生態的構成要素外,它還能使環境充滿生機,給人們以美的享受。在整個小區規劃設計中,其中最顯著的特點是具有可持續性。農民失地安置小區項目是運用局部設計元素來貫穿整個新城區的線性設計。從而充分表達了農民失地安置小區項目在新城中的重要角色。在一定的規劃設計構思下,配置得宜并完善的構出整體規劃藍圖。

    我們所有設計尊崇的理念是點、線、面的完美結合。點是設計當中的最小成分,也是基礎部分。在可持續性規劃中,局部綠地組團是設計當中的“點”。線的作用是從點連成線,也是點的延伸,它處在局部生態設計中的中間部分。也是在綠林與建筑之間形成的圍合空間。經過若干條“線”的結合,形成整體規劃設計的“面” ,從宏觀上來說,這也是可持續性規劃的最后完善。在之間線與線的交集中,出現了整體融合的效果。只有在多方面的配合下,一個完美的設計才能出現。

    自然式的設計有著渾厚的效果。它也是在遵循大自然規律的前提下發展可持續性規劃??沙掷m性規劃設計是一個龐大、內容豐富、涉及面十分廣泛的學科。我們從人類自我需求的方面進行研究與實踐??偨Y了傳統的規劃設計經驗和現代城市規劃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自然和人文的結合體。

    第4篇:城鄉規劃與環境設計范文

    當代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粗放,環境破壞嚴重,人類定居受到嚴重威脅,構建一個能夠協調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人類定居諸要素的良好的生態建筑發展模式已經成為當今我國城鄉規劃、建筑設計研究的主要課題。而多年來以西方建筑設計理念為主導的規劃、建筑設計思想和方法難以解決這個重大難題。這促使我們必須建立更高層次的人居環境設計理念,即人與人的活動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建筑發展模式。我國“十二五”規劃已經將加快經濟轉型和“包容性增長”作為中國發展的主調。其主要內容:尋求不同經濟體的協調;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經濟體內部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經濟和行政的協調,經濟和文化的協調。強調合作和共贏,和諧和持續。同時,國家近期出臺了一系列區域規劃發展綱要,如《長三角地區區域規劃》、《珠三角地區區域規劃》、《黃渤海區域規劃》等,這些都預示著未來中國的社會發展將更加重視整體協調性的和諧合作和可持續發展。《長三角地區區域規劃》中所提到的一些內容值得關注。一是區域布局與協調發展中所強調的:優化城市功能,提升創新能力,嚴格控制環境污染重、資源消耗大的產業發展,保護開敞生態空間,改善環境質量,建成高技術產業帶和現代服務業密集帶,形成國際化水平較高的城鎮集聚帶,服務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的發展。二是城鎮發展與城鄉統籌中強調的:堅持走新型城鎮化道路,增強城市功能,構建完備的城鎮體系,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建設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依托獨特的自然和人文資源,打造若干國內外知名度較高的旅游型小城鎮。提高城鄉規劃水平;切實加強城鄉規劃管理,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創造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宜居環境。三是資源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中強調的: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全面提高區域可持續發展能力。這些政策性的方針不僅深刻地認識到現狀,而且指明了未來前進的方向:只有建立符合建筑本質要求的生態建筑發展模式,才能最終實現人類定居環境的平衡、和諧、優化發展。而這也是未來我國城鄉規劃和建筑發展的趨勢所在。

    1研究現狀

    從國外來看,生態建筑設計思想主要是提倡綠色設計,力圖創造一個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的、可持續發展的理想城鎮建筑環境。這方面的代表性理論有:E.F.舒馬赫的論著《小的是美好的》,提倡關注地方技術和可再生能源;I.L.麥克哈格的“設計結合自然”思想,即為人們營造健康舒適的城市環境;邁克爾.霍夫的《城市形態及其過程》;尤尼斯基的完整“生態城”設想;羅杰斯等人發起的城市生態組織,宗旨為重建與自然平衡的城市,以及楊經文、柯里亞、赫爾佐格等建筑師在綠色城市和建筑設計實踐方面的成功探索等。在設計方法上主要存在兩種傾向。第一種是將建筑融入自然,即把建筑納入與環境相通的循環體系,使建筑成為生態系統的一部分,盡量減少對自然景觀、山石水體的破壞,使自然成為建筑的一部分;第二種是將自然引入建筑,即運用高科技知識,促進生態建筑化,人工環境自然化。同時在具體技術方面提倡綠色低碳概念:如建筑節能方面的太陽能、地熱、風能、雨水等的利用和環保材料的使用??傮w來看,西方建筑學的生態建筑理論體系和設計實踐內容大多集中于對生態建筑局部性技術問題的研究,不僅不能解決整體問題,而且完全沒有達到生態建筑理念的本質層面。從國內來看,除了單一模仿上述西方生態建筑模式之外,還提出了側重于自然與人文相結合的山水城市理念,但其關注的僅僅是中國傳統建筑文化中的表象,而對其中深刻的哲理并沒有深刻的認識,更不用說將其與現代科學相結合創造出實踐性較強的生態建筑發展模式了。

    2問題和原因

    經過長期研究發現,目前國內外所進行的生態建筑模式研究,其主導和基礎來源于西方科學的部分研究成果和思維定式,其中主要包括流體力學、結構力學、熱力學(屬于牛頓的機械還原法和原子還原法),少量涉及廣義相對論以及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乃至耗散結構理論等(屬于熱力學還原法)。這些研究方法的主要問題是全部從所謂純客觀方面來探討生態建筑問題,對于主觀乃至主客(主體和客體)統一并沒有涉及。因此其所構建的生態建筑發展模式是不全面的,更沒有深入到生態建筑之本質。其實,西方對建筑本質的探討從未過分偏重于所謂純客觀方面,他們經常深入到所謂純主觀方面來探討建筑本質問題,并通過理性思辨直接賦予建筑以一種潛在的精神價值,如賴特的“神圣感”、凡•德•菲爾德和貝倫斯的“神會式”觀念、阿爾瓦•阿爾托的“生命有機”論、沙利文的種子般的“有機生命”、密斯的“精神價值”等。而且他們還經常站在主客統一層面探討建筑的本質問題。如沙利寧在《形式的探索》中所探討的宇宙多層次物質能量運動及其規律;舒爾茨的《存在•空間•建筑》將空間分為5個層次,并將其同人類意識的5個層次和5種外部環境相對應,建立了建筑和環境的多層次的相互聯系的“復合動力場(場所精神)”,并提出在其中一個最適宜的層次———“存在空間”及其對應的意向性來看待事物才能得到事物最真實完整的狀態;十人小組則試圖通過建立主客觀統一的“場所精神”來表達存在于城市和建筑表象中的深層次原型結構,以此來統攝建筑的多樣化;海德格爾存在主義哲學式的先驗性建筑思想則提出以主觀意識方面的“寂靜主義”,來直接傾聽先驗性的“天地人神”四大要素的聲音,以便在宇宙整體中尋求建筑的本質意義。但是西方當代的生態建筑在設計方法和具體實踐方面卻完全拋開了上述的主觀理念和主客統一的思想而僅局限于所謂的純粹客觀層面,最終導致其生態建筑發展模式存在極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第5篇:城鄉規劃與環境設計范文

    1.1.綠色建筑設計標準的專業分類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14年9月了《江蘇省綠色建筑設計標準》DGJ32/J173—2014(以下簡稱設計標準),要求全省2015年1月1日起所有新建民用建筑設計必須滿足綠色建筑設計標準。設計標準在執行國家新修訂《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4(以下簡稱評價標準)的基礎上,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了江蘇省氣候、資源、自然環境、經濟、文化特點及適宜性技術,按滿足一星級以上綠色建筑設計評價目標編制。設計標準主要有八章,分別是建筑策劃、場地規劃、建筑設計、結構設計、暖通空調設計、給排水設計、電氣設計及景觀環境設計等專業。各專業的設計指標要求對應了評價標準的各項分類控制項和評分項的指標要求。對應評價標準分類指標中的控制項條款,設計標準采用了強制性類似條文,評分項則以一星級的獲取分數值為底限。

    1.2.綠色建筑設計文件編制的時段性

    設計標準在項目立項和綠色目標定位的前期階段,首先提出了“綠色建筑策劃及設計文件要求”,將綠色建筑設計文件的編制分為以下時段。

    1.2.1.綠色建筑策劃。綠色建筑策劃包括綠色建筑的總體目標和分項指標、編制綠色建筑策劃書。策劃書主要內容有前期調研,項目定位分析,綠色設計概念方案與實施策略分析以及技術經濟可行性分析等。項目立項時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應設綠色設計專篇,通過綠色建筑策劃論證項目選址、功能定位、綠色目標的合理性,并對當地區域的控規和詳規提出反饋意見。

    1.2.2.項目的方案設計。項目的方案設計報批應根據招標文件編寫綠色設計專篇,對綠色建筑策劃中提出的綠色建筑目標進行方案技術論證。方案論證一般以規劃建筑專業為主體,結構、園林景觀、室內裝修、暖、智能化設計和經濟都應有分析論證。項目負責人和各專業技術負責人應在方案比選中優化綠色設計指標。

    1.2.3.初步設計階段。初步設計階段應根據規劃主管行政部門對方案報批的審查意見進行設計,各專業在深化論證的基礎上落實綠色指標中的各項技術措施,落實區域規劃和城市設計中的土地空間利用,綠色交通規劃,綠色能源規劃,水資源利用規劃,固體廢棄物利用規劃等各項規劃目標。

    1.2.4.施工圖設計階段。施工圖設計階段是綠色建筑工程設計藍圖的全面表達,也是完成綠色建筑設計文件的系統編制。各專業通過執行綠色建筑設計標準而實現綠色建筑評價目標。對綠色建筑評價中的控制項和評分項條款,設計專業按各專業屬性有分工和協作完成文件的編制。除各專業藍圖外,在設計說明中應有綠色設計專篇,該專篇應由建筑專業綜合協調,分各專業(建筑、結構、給排水、暖通、景觀園林、電氣智能化等)進行說明。在專篇中還需說明各專業對綠色施工與項目運營管理的技術要求。

    1.3.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設計評價指標體系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4中有關設計評價有5類指標。分別是節地與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和室內環境質量。在每類指標中設有控制項和評分項。如“節地與室外環境”中有4方面共15條。結合前面設計標準的章節編排可以看出,評價標準的指標是以“節地、節能、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四節一環保分類的,對每一類指標的設計達標都需要多專業的技術組合才能實現,如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是要求建筑、結構、水、電、暖、景觀園林、室內裝修都必須執行的技術指標。節材也無法作為一個獨立的設計專業在設計標準中列出。從時段性來講,綠色設計評價雖然要求在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通過后開始,但分類指標的技術要求卻從項目的綠色策劃就開始了,這一時段性在“節地與室外環境”的評價中表現突出,且具有不可逆反性,或者說如果從項目策劃時沒有確立綠色目標違反了綠色評價標準中的控制項條款,則該項目將不滿足綠色評價標準,不會評價為綠色建筑設計。

    2.“節地與室外環境”設計評價的時段性和專業內容

    2.1.控制項設計評價的時段性和專業內容

    2.1.1評價標準4.1.1條“項目選址應符合所在地城鄉規劃,且應符合各類保護區、文物古建保護的建設控制要求”。依照《城鄉規劃法》綠色建筑策劃階段應根據城市、鄉鎮的控制性詳規核實項目選址的合法合理性?!督K省綠色建筑發展條例》(草案)的修改送審稿,從立法的高度保證綠色建筑的全面推行和發展。其中第十條明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組織編制本行政區域綠色建筑、能源綜合利用、水資源綜合利用、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綠色交通等專項規劃……。應當將專項規劃的相關要求納入控制性詳細規劃。”很顯然“條例”的頒布實施將保證項目在綠色策劃階段落實設計評價的控制性指標。在項目綠色策劃調研中應有基本農田保護,風景名勝自然保護區,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文化

    2.1.2.評價標準4.1.2條場地安全要求:“場地應無洪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威脅,無電磁輻射,含氡土壤等危害?!痹摽刂祈椧箜椖坎邉?、選址中應委托環境保護部門及有資質的檢測單位進行現場勘測,完成地塊的安全評價和災害防治報告,編制項目環境評估報告,在建筑方案設計中根據確定的建筑功能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

    2.1.3.控制項4.1.3條“場地內不應有排放超標的污染源”該條是對綠色建筑自身污染排放的要求,建筑方案完成后確定了建筑規模和功能,環境評價報告應對排污治理提出標準限值以及防治處理技術措施,設計中的對應專業應在后階段的文件編制中完成技術設計,以滿足該條款的要求。

    2.1.4.控制項4.1.4條是建筑設計日照標準要求,江蘇省綠色建筑設計標準列為強制性條文。建筑設計咨詢單位都有成熟的民用建筑日照標準模擬計算機計算軟件。在建筑規劃布局和方案設計中日照模擬演算可以優化建筑布局并滿足日照標準的要求。建筑日照標準是規劃許可審批的控制性條件,也是從建筑方案設計開始設計文件編制的控制性技術指標。

    2.2.評分項設計評價的時段性和專業內容

    2.2.1.“土地利用”方面評價標準從建筑容積率、人均居住用地指標、綠地率設計及地下空間設計三方面給出不同達標的得分值,對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施工圖文件設計來講,這些指標在建筑方案設計中就已經確定了。而且一般公建和居住建筑的容積率、綠地率是作為規劃設計要點列入土地出讓條件的,地下空間的開發也會列入規劃要點,但也有建筑方案設計的技術合理性要求。土地利用方面的經濟技術指標在施工圖設計文件編制中應該有表達,而施工圖設計文件的審查是對規劃設計方案階段的核實和再確認。

    2.2.2.“室外環境”方面評價標準制定光、聲、風、熱四個物理環境質量指標,4.2.4條要求建筑護結構裝飾采用玻璃幕墻時可見光反射比不大于0.2,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現行《城市夜景照明設計規范》JGJ/T163的規定。本條在建筑專業、景觀環境專業、電氣照明專業的方案設計中得以落實,在施工圖設計文件中應明確選材的技術指標。為鼓勵建筑不用玻璃幕墻和夜間照明,本條規定非幕墻建筑和不設室外照明(論證合理)可直接得分。4.2.5條“場地內環境噪聲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的有關規定”。本條在項目前期策劃環境評估時對項目場地周邊的噪聲現狀進行檢測,在建筑設計方案完成后對項目環境噪聲進行預測,且應在項目環境評價報告中完成。文件中應對環境噪聲的控制指標通過選材和技術措施來實現。4.2.6條的風環境控制是在建筑規劃布局和方案設計中得以實現的,在建筑方案比選論證時,應進行風環境模擬計算,調整建筑規劃布置和建筑空間設計,從而優化室內外環境和建筑自然通風條件。建筑風環境優化設計應在建筑規劃和方案設計中完成,并在施工圖設計文件中表達,這也是綠色建筑中建筑氣候設計、建筑節能設計的被動式技術之一。評價標準4.2.7條“采取措施降低熱島強度”提出室外活動場地遮陰面積10%、20%,道路路面及建筑屋面太陽輻射反射系數不小于0.4的指標要求,本條由建筑專業和景觀環境專業在方案設計中完成,并在施工圖設計文件中表達。

    2.2.3.“交通設施和公共服務”方面共有4條指標,其中場地公共交通設計及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應該在城市區域詳細規劃中完成。在土地出讓和規劃設計要點中應有條文說明。場地人行通道無障礙設計及停車場設計由建筑專業、景觀環境專業在施工圖設計中給以圖文表達。公共服務建筑,包括居住建筑的公共服務配套建筑在空間利用資源共享設計等方面應由建筑專業在方案設計階段完成,在施工圖設計文件中表達。

    2.2.4.“場地設計與場地生態”方面,地形地貌現狀利用設計,雨水基礎設計及專項規劃設計,綠地及透水地面設計,地表及屋面雨水徑流規劃,植物配置及覆層綠化,居住建筑綠地喬木配置及公共建筑垂直綠化和屋頂綠化等指標,需要建筑規劃專業、建筑專業、給排水專業、景觀環境專業進行協作設計,當有室外地下工程時,結構及室外綜合管線應有提資文件?!皥龅卦O計和場地生態”在項目綠色策劃階段,方案設計階段各專業應在綠色專篇中有文字說明和圖紙表達?!督K省綠色建筑設計標準》在景觀環境設計一章中提出了設計指標。場地雨水專項規劃和場地徑流設計宜由建筑規劃、園林設計專業提資,由給排水專業落實量化技術指標。

    3.綠色建筑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

    3.1.建筑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的專業設置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件(2008年版)《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在2003版的基礎上進行修訂,在各專業各階段設計文件編制中增加了建筑節能的內容,“規定”中沒有單獨列出景觀園林設計和室內裝修設計。在“總平面”中提到了綠化和景觀環境的控制性要求,室內裝修的內容在“建筑”專業中描述?!耙幎ā痹谠O計時段中沒有編入“項目策劃”的內容,設計文件編制是從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三個階段展開的。目前的建筑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部門的專業設置和“規定”的專業編寫是一致的,即設置了建筑、結構、給排水、暖通空調和電氣五個專業。經濟概算作為專項審查,景觀園林、室內裝修一般由園林管理和消防管理審查。2001年執行建筑節能標準后,江蘇省各地市施工圖審查部門增加了“建筑節能設計專項審查”。

    3.2.綠色建筑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的專業需求

    從本文前面對設計標準和評價標準的時段性和專業屬性分析可以知道,綠色建筑設計評價中“節地與室外環境”的控制性指標是在項目策劃及方案設計階段就應確定的。在評分項中“土地利用”,“交通設施與公共服務”也是在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城市設計和方案設計中確定的技術指標,所以這些指標的審查應在施工圖設計文件編制之前由規劃審批部門組織審查。為此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組織編制了《綠色建筑規劃設計審查要點》彌補了綠色建筑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某些技術指標在時段上的滯后的問題。另外,在專業設置上,除建筑、結構、給排水、暖通空調、電氣五個常規專業外,要逐步納入景觀園林、室內裝修、智能化系統等專業設置,這樣將和綠色建筑設計文件編制的時段性和專業內容相一致,也便于實現評價標準分類指標的專業分工和技術指標的系統集成。江蘇省在頒布《綠色建筑設計標準》的同時,組織編制了《江蘇省綠色建筑施工圖設計文件技術審查要點》、《江蘇省綠色建筑施工圖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江蘇省民用建筑施工圖綠色設計專篇參考樣式》三個技術文件,為建筑師和工程師在綠色建筑設計中提供了指導和方便。

    4.結論和建議

    4.1.綠色城市示范區專項規劃是發展綠色建筑的保障措施

    從上文“節地與室外環境”的設計評價分析中可以得知,雖然設計評價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通過后進行”,但有部分的技術指標在項目的策劃階段就基本確定了,還有部分指標是在建筑方案設計過程中落實的,這些指標是要在規劃審查階段把關綠色建筑工程是否滿足評價標準的技術指標要求,許多指標的不合理性是很難逆轉的,如場地安全、綠色交通、能源綜合利用、日照標準及建筑總平面布置的合理性等。如果忽視了項目策劃和方案設計階段的綠色技術指標審查就會造成項目的合理性缺憾,而大的設計變動亦會造成人力和材料的浪費及時間耽誤,這些都不是綠色建筑設計目標的初衷。江蘇省住建廳組織編寫了《綠色建筑規劃設計審查要點》完善了施工圖前期綠色建筑技術指標的審查。但前期綠色指標的專業性很強,還需要土地管理,環境保護,水資源管理等方面的參與配合。江蘇省近幾年開展了“綠色城市示范區”工程,在《綠色城市示范區實施方案》中設有專項規劃,包括綠色建筑發展規劃,綠色交通發展規劃,土地空間利用發展規劃,能源綜合利用規劃,水資源利用規劃,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規劃等。當這些專項規劃納入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時綠色項目的前期策劃指標就有了技術保證,把專項規劃的綠色指標列入土地出讓條件中,有利于規劃部門審查落實項目策劃和項目方案設計的綠色技術指標。所以開展綠色城市示范區專項規劃是深入發展綠色建筑的保障性措施。

    4.2.完善專業編制是綠色建筑設計文件編制的系統化要求

    第6篇:城鄉規劃與環境設計范文

    2015年北京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擬招生學科目錄已公布,具體內容請各位考生查看如下:

    院(所)、學科代碼、名稱 學科方向 招生人數 考試科目 備注 001 機械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學院 223     0801 力學 _ 01動力學與控制 _ 02固體力學 _ 03流體力學 _ 04工程力學 27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11理論力學或812材料力學I   080200 機械工程 _ 01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 _ 02精密數控加工與自動化裝備 _ 03現代焊接技術與自動化裝備 _ 04機電系統控制及自動化 _ 05機構及機器人系統分析與控制 _ 06機械及微機電系統結構設計 78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11理論力學或812材料力學I或813電工學   0804 儀器科學與技術 _ 01精密測試技術與儀器 _ 02現代測控技術及方法 _ 03計算機測試與控制技術 _ 04智能儀器與虛擬儀器技術 23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03電子技術I或812材料力學I或813電工學   085201 機械工程(專業學位) _01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及裝備 _02現代機械系統設計 _03機電液一體化設計與制造 _04現代測控技術與儀器 _05高端裝備強度與動態分析 9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09工程力學或813電工學   002 電子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 232     0809 電子科學與技術 _ 01信號處理與電路 _ 02數字多媒體信息技術 _ 03信息光電子學與光通信 _ 04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與系統集成 _ 05電子器件、射頻和功率集成電路及可靠性 58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22信號與系統或823半導體物理 1、01-02方向選822; 2、03-05方向選823。 0810 信息與通信工程 _ 01語音與音頻信號處理 _ 02多媒體通信技術 _ 03信號處理理論與通信技術 _ 04圖像與視頻信號處理 3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22信號與系統   0811 控制科學與工程 _ 01自動控制理論及其應用 _ 02測控技術與自動化系統 _ 03智能系統與智能信息處理 _ 04信息融合與自主導航 _ 05計算機控制技術及其應用 63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21自動控制原理   085208 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學位) _ 01信號與信息處理及其應用技術 _ 02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技術 _ 03多媒體通信技術 _ 04無線通信技術 _ 05嵌入式系統技術 3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22信號與系統   085210 控制工程(專業學位) _ 01工業過程的建模、控制與優化 _ 02系統工程(系統優化與決策) _ 03信息管理系統 _04生產過程綜合自動化 _ 05智能控制與智能系統 3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21自動控制原理   085209 集成電路工程(專業學位) _ 01集成電路設計 _02集成電路制備工藝及相關技術研究 _03微電子器件檢測與可靠性評價技術 16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23半導體物理   004 建筑工程學院 246     0814 土木工程 _01工程抗震減震與城市綜合防災減災理論、方法和技術 _02結構新體系與高性能材料 _03結構全壽命設計、健康監測與可持續發展 _04巖土與地下工程安全風險分析、評價方法和技術 _05工程施工技術與風險管理 _06水環境恢復工程及水質處理保障技術 _07建筑環境控制及能源利用技術 119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301數學一 ④841結構力學 或833土力學與地基基礎 或843鋼筋混凝土結構 或 845水分析化學與水力學;或846傳熱學Ⅰ或867流體力學Ⅱ 1、土木工程(含工民建、道橋等)或相近專業考生報考方向可選01~05,考試科目可選841或833或843; 2、給排水或相近專業考生報考方向可選06,考試科目可選845; 3、暖通或相近專業考生報考方向可選07,考試科目應選846或867。 0823 交通運輸工程 _ 01道路與鐵道工程 _ 02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_ 03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4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48道路工程 或 849交通工程或832交通信息與控制 1、01方向選848; 2、02-03方向選849或832。 0815 水利工程 _ 01水文學及水資源 _ 02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 _ 03水工結構工程 _ 04水利水電工程 _ 05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301數學一 ④841結構力學或844水力學Ⅱ   085213 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學位) _01工程抗震減震與城市綜合防災減災理論、方法和技術 _02結構新體系與高性能材料 _03結構全壽命設計、健康監測與可持續發展 _04巖土與地下工程安全風險分析、評價方法和技術 _05工程施工技術與風險管理 _06工程項目管理及信息化 _07水環境恢復工程及水質處理保障技術 _08建筑環境與能源利用技術 10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或203日語 ③302數學二 ④841結構力學或833土力學與地基基礎或845水分析化學與水力學 或846傳熱學Ⅰ或867流體力學Ⅱ 1、土木工程(含工民建、道橋等)或相近專業考生報考方向可選01~06,考試科目可選841或833或843; 2、給排水或相近專業考生報考方向可選07,考試科目可選845; 3、暖通或相近專業考生報考方向可選08,考試科目應選846或867。 085222 交通運輸工程(專業學位) _01道路交通安全理論與道路工程技術 _02交通規劃與交通控制理論及方法 _03智能交通、仿真與可持續發展整合體系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48道路工程或849交通工程或832交通信息與控制 1、01方向選848; 2、02-03方向選849或832。 1256 工程管理(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8 ①199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 ②204英語二   005 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 152     070304 物理化學 _01能源材料物理化學 _02催化化學 _03納米材料物理化學 _04界面物理化學與分離技術 11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84物理化學I ④887無機化學II · 0807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_ 01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先進環境能源理論與技術 _ 02強化傳熱傳質理論與工程應用 _ 03制冷低溫系統及其環保節能理論與技術 _ 04車輛及動力系統節能、凈化與控制 23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 ②201英語一 · ③301數學一 · ④851傳熱學Ⅱ或852工程熱力學   0817 化學工程與技術 _ 01綠色化學與精細有機化工 _ 02工業催化與納米科學 _ 03膜科學與化工分離技術 _ 04材料化學理論與應用 _ 05先進材料合成及催化應用 2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2數學二 ④814物理化學Ⅲ或820有機化學I或878化工原理   0830 環境科學與工程 _ 01環境規劃與污染防治 _ 02污染控制化學 _ 03環境分析與監測 _ 04環境規劃與管理 _ 05水污染控制工程 _ 06大氣污染控制工程 28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302數學二 ④856環境影響評價或857微生物基礎I或858環境工程學 1、只有05方向招日語考生; 2、01-04方向,選856; 3、05方向選857; 4、06方向選858。 085206 動力工程(專業學位) _01可再生能源利用與先進環境能源技術 _02能源動力系統優化及工程應用 _03制冷低溫系統及其節能環保技術 _04動力機械及車輛動力系統節能、凈化與控制 32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51傳熱學Ⅱ或852工程熱力學   085229 環境工程(專業學位) _01水污染控制工程 _02大氣污染控制工程 _03環境規劃與管理 33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56環境影響評價或857微生物基礎I或858環境工程學 1、01方向選857; 2、02方向選858; 3、03方向選856。 006 應用數理學院 98     0701 數學 _ 01基礎數學 _ 02應用數學 _ 03運籌學與控制論 _ 04科學計算 3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63數學分析 ④865高等代數   0714 統計學 _ 01非參數統計與數據分析 _ 02應用統計 _ 03生物統計 _ 04金融工程與應用概率 _ 05經濟統計 14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63 數學分析 ④865 高等代數   0702 物理學 _ 01理論物理 _ 02凝聚態物理 _ 03光學 2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62普通物理I ④861量子力學或863光學 1、01方向選861; 2、02方向選861或863; 3、03方向選863。 0803 光學工程 _ 01脈沖激光技術與應用 _ 02信息光學與應用 _ 03微納光學 _ 04光電傳感與檢測技術 7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28激光原理   0252 應用統計(專業學位) _01生物醫學統計 _02精算統計 _03數量金融 _04質量管理統計 17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3數學三 ④432統計學   007 計算機學院 151     08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_ 01 計算機系統結構 _ 02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_ 03計算機應用技術 _ 04 信息安全 68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95 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   085211 計算機技術(專業學位) _ 01計算機網絡技術 _ 02計算機軟件技術 _ 03計算機應用技術 _ 04信息安全技術 83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96數據結構   009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140     0805 材料科學與工程 _ 01生態環境材料與資源循環技術 _ 02稀土、難熔金屬等功能材料 _ 03高性能結構材料技術 _ 04先進材料加工技術 _ 05光電信息與高效能源材料 8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302數學二 ④875材料科學基礎   085204 材料工程(專業學位) _ 01生態環境材料與資源循環技術 _ 02稀土、難熔金屬等功能材料 _ 03高性能結構材料技術 _ 04先進材料加工技術 _ 05光電信息與高效能源材料 6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或203日語 ③302數學二 ④875材料科學基礎   011 經濟與管理學院 182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 _ 01技術與項目管理 _ 02戰略管理與社會網絡 _ 03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_ 04城市管理 _ 05運作管理與質量管理 _ 06金融工程 2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303數學三 ④801管理學或804經濟學原理或805數據庫技術與應用   0202 應用經濟學 _01金融學 _02國際貿易學 _03產業經濟學 _04區域經濟學 _05數量經濟學 _06統計學 _07勞動經濟學 2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3數學三 ④804經濟學原理   1202 工商管理 _ 01會計學 _ 02企業管理 _ 03旅游管理 _ 04技術經濟及管理 13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303數學三 ④801管理學或804經濟學原理   1251 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99 ①199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 ②204英語二   1252 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20 ①199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 ②204英語二   012 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60     0833 城鄉規劃學 _ 01城鄉規劃理論與方法 _ 02居住區規劃與設計 _ 03城市設計與景觀規劃 _ 04歷史城市與街區保護規劃 _ 05城市防災減災規劃 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33城市規劃原理 ④503城市規劃與設計 接收建筑學、城市規劃學(含園林景觀)專業的考生報考。 0851 建筑學(專業學位) _01都市建筑設計及理論 _02歷史建筑的保護與更新 _03建筑與城市綠色環境技術 _04城市設計方法及理論 4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55建筑學基礎 ④504建筑快速設計 接收建筑學、城市規劃學專業的考生報考。 085237 工業設計工程(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37工業設計基礎 ④502產品設計 接收工業設計、產品設計、藝術設計專業等相關專業考生報考。

    085229 環境工程(專業學位) _01水污染控制工程 _02大氣污染控制工程 _03環境規劃與管理 33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56環境影響評價或857微生物基礎I或858環境工程學 1、01方向選857; 2、02方向選858; 3、03方向選856。 006 應用數理學院 98     0701 數學 _ 01基礎數學 _ 02應用數學 _ 03運籌學與控制論 _ 04科學計算 3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63數學分析 ④865高等代數   0714 統計學 _ 01非參數統計與數據分析 _ 02應用統計 _ 03生物統計 _ 04金融工程與應用概率 _ 05經濟統計 14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63 數學分析 ④865 高等代數   0702 物理學 _ 01理論物理 _ 02凝聚態物理 _ 03光學 2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62普通物理I ④861量子力學或863光學 1、01方向選861; 2、02方向選861或863; 3、03方向選863。 0803 光學工程 _ 01脈沖激光技術與應用 _ 02信息光學與應用 _ 03微納光學 _ 04光電傳感與檢測技術 7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28激光原理   0252 應用統計(專業學位) _01生物醫學統計 _02精算統計 _03數量金融 _04質量管理統計 17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3數學三 ④432統計學   007 計算機學院 151     08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_ 01 計算機系統結構 _ 02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_ 03計算機應用技術 _ 04 信息安全 68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95 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   085211 計算機技術(專業學位) _ 01計算機網絡技術 _ 02計算機軟件技術 _ 03計算機應用技術 _ 04信息安全技術 83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96數據結構   009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140     0805 材料科學與工程 _ 01生態環境材料與資源循環技術 _ 02稀土、難熔金屬等功能材料 _ 03高性能結構材料技術 _ 04先進材料加工技術 _ 05光電信息與高效能源材料 8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302數學二 ④875材料科學基礎   085204 材料工程(專業學位) _ 01生態環境材料與資源循環技術 _ 02稀土、難熔金屬等功能材料 _ 03高性能結構材料技術 _ 04先進材料加工技術 _ 05光電信息與高效能源材料 6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或203日語 ③302數學二 ④875材料科學基礎   011 經濟與管理學院 182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 _ 01技術與項目管理 _ 02戰略管理與社會網絡 _ 03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_ 04城市管理 _ 05運作管理與質量管理 _ 06金融工程 2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303數學三 ④801管理學或804經濟學原理或805數據庫技術與應用   0202 應用經濟學 _01金融學 _02國際貿易學 _03產業經濟學 _04區域經濟學 _05數量經濟學 _06統計學 _07勞動經濟學 2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3數學三 ④804經濟學原理   1202 工商管理 _ 01會計學 _ 02企業管理 _ 03旅游管理 _ 04技術經濟及管理 13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303數學三 ④801管理學或804經濟學原理   1251 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99 ①199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 ②204英語二   1252 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20 ①199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 ②204英語二   012 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60     0833 城鄉規劃學 _ 01城鄉規劃理論與方法 _ 02居住區規劃與設計 _ 03城市設計與景觀規劃 _ 04歷史城市與街區保護規劃 _ 05城市防災減災規劃 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33城市規劃原理 ④503城市規劃與設計 接收建筑學、城市規劃學(含園林景觀)專業的考生報考。 0851 建筑學(專業學位) _01都市建筑設計及理論 _02歷史建筑的保護與更新 _03建筑與城市綠色環境技術 _04城市設計方法及理論 4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55建筑學基礎 ④504建筑快速設計 接收建筑學、城市規劃學專業的考生報考。 085237 工業設計工程(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37工業設計基礎 ④502產品設計 接收工業設計、產品設計、藝術設計專業等相關專業考生報考。 036 學院 10     010108 科學技術哲學 _ 01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 _ 02工程倫理學 _ 03生態哲學與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20科學技術史 ④825哲學   0305 理論 _ 01基本原理 _ 02中國化研究 _ 03思想政治教育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51基本原理 ④883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   035 藝術設計學院 22     1305 設計學 _ 01 產品設計 _ 02 環境設計 _ 03 服裝與服飾設計 _ 04 工藝美術 _ 05 數字媒體藝術 _ 06 視覺傳達設計 7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22設計史論 ④505快題設計 505考試為6小時。 1351 藝術(專業學位) _ 01 產品設計 _ 02 環境設計 _ 03 服裝與服飾設計 _ 04 工藝美術 _ 05 數字媒體藝術 _ 06 視覺傳達設計 _ 07 動畫 _ 08 繪畫 _ 09 雕塑 8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622設計史論 或 619美術史論 ④505快題設計 或 506專業創作 1、01-04方向選622和505。 2、05-09方向選619和506。 3、506和505考試時間為6小時。 085237 工業設計工程 _01 工業設計 _02 設計管理 _03 交互設計 7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37工業設計基礎 ④502產品設計 報考02設計管理的考生須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專業不限。 039 城市交通學院 87     0823 交通運輸工程 _ 01交通規劃理論與方法 _ 02道路與交通工程設計方法 _ 03交通安全理論與技術 _ 04智能交通控制與信息處理 _ 05路基路面結構與材料 _ 06道路養護與運營管理 23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48道路工程 或 849交通工程或832交通信息與控制 1、01-04方向選849或832; 2、05-06方向選848。 085222 交通運輸工程(專業學位) _01交通規劃技術 _02交通管理與工程設計 _03交通信息與控制技術 _04道路設施設計與施工技術 _05道路養護與管理 23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48道路工程或849交通工程或832交通信息與控制 1、01-03方向選849或832; 2、04-05方向選848。 08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_ 01智能交通信息處理 _ 02虛擬現實與交通仿真 _ 03物聯網信息感知與智能處理 _ 04智能人機交互與多媒體技術 _ 05交通大數據智能處理技術 21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95 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   085211 計算機技術(專業學位) _ 01智能交通信息處理 _ 02虛擬現實與交通仿真 _ 03物聯網信息感知與智能處理 _ 04智能人機交互與多媒體技術 _ 05交通大數據智能處理技術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96數據結構   0811 控制科學與工程 _ 01智能交通系統控制 _ 02自主車輛與車路協同 _ 03交通圖像與視頻信號處理與分析 _ 04交通信息智能化處理 8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21自動控制原理   085210 控制工程(專業學位) _ 01智能交通系統管理與控制技術 _ 02智能車輛與車路協同控制技術 _ 03交通信息處理方法與應用 _ 04交通圖像與視頻信號處理技術 7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21自動控制原理

    第7篇:城鄉規劃與環境設計范文

    【關鍵詞】城市規劃; 設計理念; 設計思路

    城市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征,因此城市規劃變得尤為重要。城市規劃是對城市空間的分析與設計,即對人活動的區域空間和各區域空間的關系的協調。城市規劃也是一項綜合性、應用性和科學性很強的工作,其目的在于實現城市發展中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高品質的城市設計是人們在生理需求得到滿足的狀態下,追求更高層次精神文化的物質反映。

    1.城市規劃新理念分析

    (1)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

    現如今,城市規劃要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切實把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落實到城市規劃的編制和實施中來。城市規劃必須考慮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土地資源、水資源、能源和生態環境條件相適應,并為城市留下未來發展的余地。順應自然資源的約束,堅持“緊湊型”、“節約型”的城市規劃建設方針,不能盲目追求將城市規模做大。應科學合理地引導開發利用土地,強調保護耕地,以新型工業化來推動城鎮化。城市規劃除要考慮區域、城鄉、經濟社會、人與自然、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五個統籌”原則外,還必須綜合考慮全局與局部、新區與舊城、近期與遠期、需要與可能、共性與個性、歷史與現代、地上與地下等各種關系,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不能主觀臆斷、生搬硬套,必須審時度勢、統籌兼顧、綜合考慮、科學決策,促進各項事業協調發展。要拓展規劃的視野, 面向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用戰略思維和世界眼光來研究規劃問題,為城市長遠發展提供決策依據;要重視規劃方法的創新,綜合運用定性、定量、定位、定景和定施的綜合集成方法,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和適應性。

    (2)堅持“以人為本”,體現人文規劃

    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就是“以人為本”。要把滿足人的合理需求、人的自由流動、人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作為規劃的重要內容,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城市規劃要尊重“前人”;關愛“今人”;善待“后人”,更多地體現對人、自然和歷史文化的尊重。要保護好“前人”為每座城市創造并留下來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繼承和發揚城市固有的特色; 要重視居住區規劃,充分體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求,把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城市環境質量、創造適宜創業發展和適宜居住生活的城市作為規劃目標。社區和諧、鄰里和諧、人與人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要強調步行尺度、有界鄰里、健康衛生社區、游憩休閑空間、舒適安全環境和快樂無憂生活;要提倡“為人民服務”,貼近百姓生活,體現人文關懷。既要想著“小”的,給學校和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活動空間;也要惦記“老”的,切實關心老年人的文化體育生活等方面的需求。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的生存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3)城鄉一體化,體現區域協調發展的規劃

    建設和諧社會,必須注重城鄉統籌和區域協調發展。城市是區域的核心,是區域的增長極,而區域是城市的載體、支撐和擴散的腹地。順應城市區域化和區域城市化趨勢,在規劃的視野上,要打破就城市論城市、就局部論局部、就現狀論現狀的局面,向以城市—區域系統觀和動態時空統一觀統籌城市區域化和區域城市化的有序調控方向轉變;要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要求,以“發展小城鎮,建設中心村”為重點,加強村鎮規劃和小城鎮規劃的編制和實施指導工作,建立工農結合、城鄉一體、區域協調、統一完善的城鄉規劃體系。調控產業和城鎮發展,協調城市之間、城鄉之間的各種關系,重新聚集并整合各類經濟要素, 增強區域整體功能和綜合競爭力,促進區域城鎮化發展進程。

    (4)堅持人與自然協調發展,體現綠的規劃

    追求城市的生態價值、健康價值、人類與環境間的協調和交流價值和環境公正價值。要妥善處理好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關系,處理好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的關系,處理好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堅持走資源節約型的城鎮化發展道路。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環保經濟,不斷改善生態環境,美化生活環境,努力開創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和生態良好的和諧文明發展之路。

    2、城市規劃中的多層面立體化設計

    建筑材料和施工技術的飛速發展,改變了傳統城市固有的面貌和水平式橫向發展的模式。建筑的高層化、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及多層面道路交通系統等。即 “豎向”或 “立體化”發展模式。為解決由于人口和功能的高度集聚而產生的交通問題及對建筑的大量需求,提供了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法。多層面立體化城市環境設計是結合地形地貌、尊重和利用城市自然形態并使之方便于人的有效途徑和手段。近年來,多層面立體化環境設計的構思和理論還逐步影響到城市廣場、公園、綠地、臨水空間及住宅區公共空間等的規劃設計。多層面空間立體化設計理念。反映在城市開發建設具體形態上。主要有多層面公交系統、高架步道系統等。

    2.1道路系統。道路是構成城市格局的骨架。從城市總體布局模式上看有網狀路網、環形放射狀路網等形式。這里談論的是營造城市特色街道空間的設計方法。城市道路一般可分為生活性道路和交通性道路兩類。不同性質的道路其空間特征各不相同。在設計中應利用各種要素加以控制和引導。強化空間品質。生活性的道路應有以人為尺度的空間,在維持必要車行交通量的前提下,盡量拓寬行人面積,增加路段中人行穿越道,增加人的活動量,并可將公交站、人行道及休息設施綜合設計,維持活動的參與性與多樣性,強化活動的特征。

    交通性道路是以車行尺寸和速度為原則的空間,它也町以展示城市的特色,如高架快速干道可眺望全市及自然景觀,市內交通性道路可展示沿途各區域不同的城市意象。設計中道路兩側在市中心高密度區宜以連續的立面塑造整體的街道空間,低密度或開放空間宜以綠化種植強調個性,形成對比。當前城市中的步行系統越來越成為展示城市生氣和活力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能創造出豐富的充滿人性化的城市空間,而且也能創造出欣欣向榮的商業氛圍。對這一空間處理的關鍵是城市環境的整體連續性、類型的選擇和細部的處理。

    2.2高度控制系統。城市規劃設計中的高度控制系統包括建筑物體量與城市尺度的關系及高層建筑的分布和高度控制。城市高度控制系統是從城市整體的空間架構與歷史自然資源、方向指認、結構管理等因素出發制定的理想的建筑物高度分布狀況,以天空為背景的一副或一組建筑物以及其他物體的輪廓或剪影形式的天際線,是城市生活事實的物質反映。一個城市中獨特的天際線及建筑物的高度,不僅合乎審美上的需要,同時對于一個城市與市民之間所形成的方向感與認同感等心里上的褒義頗為重要,它能使人在心中留下對城市產生的強烈印象。

    城市的功能及歷史發展的軌跡也可以從城市建筑群的高度及體量的紋理中表露出來,如體量高大的建筑群及整齊的街道是高密度新區的意象;而有機的街道系統及有時間痕跡的細碎體量是舊市區的特征。在規劃設計中一般應強化舊城區的現有紋理、街道組織及建筑物體量關系,保持現有高度發展模式,避免大體量或不適宜的高層建筑及無限度的拓寬道路。

    3、城市規劃單體系統設計

    3.1城市綠地系統。城市景觀物質構成要素主要包括以欣賞建筑美為主的城市硬質景觀和以植物等自然景物為主的=跋市軟質景觀兩大類。軟質景觀不僅能美化城市,還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效應。因此,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可將硬質的景觀進行“軟化”、“綠化”,如對城市建筑物表皮進行改造,通過建筑立面綠化、屋頂綠化、橋梁設施綠化等措施來提高綠化率。

    3.2城市平面綠地設計。不同地域的城市綠化應有自己的特色,通過綠化來彰顯城市個性,重視建群種的篩選、引種,以使城市綠化更接近自然,保持其穩定性,提高生態效益,體現城市特色。具體可從廣植喬木、巧植灌木、普植花卉、草坪這三個方面來完成

    3.3城市水系統設計。水體系統不僅能美化市容,還具有生態調節作用。在濱水區開發中應保護其自然格局的完整性,還應保護水體不受污染。濱水綠化應多采用自然化設計,盡量符合水濱自然植物群落的結構。還可設粥可岸綠色通道,打造城市慢速交通系統,創造宜人的開放空間。

    3.4節能與氣候適應性的城市廣場設計。廣場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活動場所,應針對城市的氣候條件,提高廣場的舒適性,降低廣場的能源消耗,改善廣場周圍的微氣候。在炎熱地區的廣場,可增強周圍建筑界面圍合度,以減少廣場的夏季太陽輻射。廣場設施的材料、色彩和布局也要根據具體城市的氣候來選定。廣場的地面鋪裝應從節能與氣候適應性的角度來提高其低反射率、滲水性等相關的物理性能。

    四、城市規劃的發展展望

    (1)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體現。主要表現為:可持續發展行動的實施;環境理念在設計過程中的全方位滲透;非建設用地保護的強化;城市建設生態循環評價的重視。

    (2)人性化與多元化服務的方向。主要表現為:社會設施的人性化與多元化建設;一體化服務與個性化交通并存;無障礙設施的建設;弱勢群體的保護。

    (3)個性與共性的協調。主要表現為:特殊性與共通性的重視以及交流與借鑒的強調。

    (4)城鄉統籌規劃與區域協同的強化。主要表現為:集中與分散布局的兩極化;對城鄉融合的重視;區域交流與協同的發展。

    (5)社會資本建設的重視。社會資本的建設是保障城市公共利益的主要內容之一。主要表現為:公平性;長期性與效率性;公共投資管理的完善;多渠道融資的促進。社會資本的使用、建設和維護管理,以及社會資本的運行方式等方面的內容將會越來越得到社會的重視。

    (6)規劃技術的發展。主要體現為:地理信息系統的快速發展,以及對實踐研究手法和對話說明型手法的重視。

    五、結語

    城市規劃是繼承過去、創造今天、預測未來的一門科學。搞好城市規劃,必須從城市發展的戰略需求出發,統籌考慮到局部與全局。同時我們應更新觀念,提高認識,以更加前瞻的眼光和戰略的思維來思考城市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用更加科學的理念和先進的手段謀劃城市的藍圖,抓住機遇,與時俱進,最終實現建設國際性城市的宏偉目標。

    參考文獻:

    第8篇:城鄉規劃與環境設計范文

    瞄準我國建筑動畫產業亟待發展、交叉復合型人才奇缺的市場需求,抓住數字化時代到來和城市化進程加快給該產業帶來的發展機遇,從研究分析建筑動畫專業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結構要求入手,找準獨立學院建筑動畫人才的培養規格定位,緊密依托東南大學相關學科的辦學資源和教學優勢,依托東南大學成賢學院建筑與藝術系現有的建筑學、環境設計、動畫三個專業共生的學科生態環境,充分整合這三個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構建新的課程體系,建立建筑動畫設計工作室,形成三維支撐、滲透融合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江蘇省建筑動畫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目前,全世界動漫產業總產值已達到5000億美元,是僅次于IT產業之后的又一經濟增長點。伴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江蘇作為中國長三角經濟文化圈的核心地帶,承載者人才就業、信息溝通的巨大區位優勢。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建筑動畫行業在江蘇的發展也正處在一個戰略機遇期。技術的日益成熟和硬件的不斷提升,三維制作平臺的趨勢也由過去的多組工作站逐步轉變為高端的家庭電腦,這就意味著制作建筑動畫所需要的條件將變的更加寬松。為了滿足市場上各領域的需求,今后,不僅在建筑設計、城鄉規劃、室內裝潢等建筑行業充分發揮它最直觀的交流方式、最便捷的審批平臺、最方便的設計工具、最先進的營銷手段,預計在3-5年內,建筑動畫設計師將成為炙手可熱的職業之一。未來,在虛擬戰爭演練場及作戰指揮模擬訓練方面,游戲設計及娛樂行業,乃至在促進未來新藝術形式誕生等方面,它都具備很大的潛力及發展前景。建筑動畫產業作為新媒體環境下的新興產業的范例,將派生出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領域。

    江蘇省建筑動畫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目標

    1.存在的問題

    近些年來許多高校都開設了動畫專業,但是在現有的高校和教育機構中,系統開設建筑動畫課程的院校卻較少,建筑動畫設計人員多由培訓機構短期培養,并且配套的師資力量參差不齊,普遍缺乏建筑和環境設計相關專業教師,往往單純的只從動畫形象的軟件表現角度研究建筑動畫,很少從建筑設計角度出發去進行建筑動畫設計,從而也導致了市場上建筑動畫的形式是技術主導,缺乏主題和文化內涵,質量上就更難保證。因此,沒有相關專業的支撐,缺乏完善的知識體系,單獨的開設建筑動畫專業方向,始終處于弱勢。總之,從目前總體情況看,江蘇建筑動畫人才的培養和人才需求有很大的差距,一方面是從業人員數量上有較大缺口,另一方面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參差不齊;行業發展上存在著較大誤區,人才的供給和需求正處于嚴重失衡的狀態。

    2.發展目標

    通過本項目的研究和實踐,探索培養“既了解建筑與環境設計的專業知識,又掌握建筑動畫表現技術,能熟練運用三維動畫相關軟件制作數字化建筑環境作品”的交叉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路徑,形成“三維支撐”、“做學結合”的建筑動畫人才培養特色,為獨立學院培養交叉復合型人才提供有益的借鑒。具體目標如下:

    (1)按照交叉復合培養的思路,圍繞建筑動畫人才的核心知識和核心能力,理順、凝練、整合動畫、環境設計、建筑學的相關教學內容,整體構架“三維支撐”的建筑動畫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示意圖1);

    圖1 初步構想的“三維支撐”學科示意圖

    (2)按照滲透融合的思路,根據整合后的課程與實踐實訓環節對建筑動畫專業核心知識和核心能力的貢獻度,制定全新的課程大綱和實踐實訓大綱,真正在課程和實踐實訓環節的層面實現三個維度的滲透融合;

    (3)按照“做學結合”的理念,成立以建筑動畫為主導,動畫、環境設計、建筑學三專業一體化的設計創作工作室,推進互動式、任務式、項目化、團隊式等教學模式,結合實際工程和科研項目,促進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建筑動畫設計制作能力。

    建筑動畫交叉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探索

    現今重新審視建筑動畫人才培養,并不是要全盤否定過去的專業教育模式,相反傳統中的專門型人才培養的有效價值性應當得到保留和繼承,這是首先要強調的。同時,也要在更新教學思想觀念的基礎上,革新人才培養方法,構建適合現代社會需要的具有創新實踐能力的人才培養體系。具體探索形式如下:

    1.構建以“三維支撐”為主要特征的的建筑動畫課程體系

    圖2 初步構想的“三維支撐”交叉復合培養模式示意圖

    以建筑動畫設計制作能力為主線,在四年教學的全過程中,將動畫、建筑學、環境設計相關知識和技能滲透至各個環節并進行有機融合,既保證多專業知識結構的有效性,又彰顯出建筑動畫自身的特點,形成系統、完整的新課程體系。

    2.構建以“凝練整合”為主要任務的教學內容改革平臺

    由于三個專業理論知識體系龐大復雜,如何精煉理論課程的教學,調整專業課程銜接,理清教學內容組合中的主次關系、層次關系、前后關系,強化應用實踐課程效果成為教學內容改革的重點。初步考慮刪去與建筑動畫人才培養關聯度較弱的課程,減少某些專業基礎課的過量學時,增加有力支撐建筑動畫專業教學體系的有關動畫、建筑學、環境設計等學科的專業課程,并加強綜合性實訓環節。

    在加強應用性、實踐性課程整合方面,構建符合產業模式的虛擬項目,或者引入符合教學需要的商業項目,以及參與動畫相關社會競賽等方式,組織學生組建項目團隊按照“項目策劃―項目投標―項目實施―項目驗收”商業運作模式完成建筑動畫制作和課程內容學習。使得學生在校階段就能樹立面向社會解決問題的專業思維,并能圍繞建筑動畫打牢各方面的知識基礎。

    3.嘗試以“項目驅動、任務導向、做學結合”為主線的教學模式改革

    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為情景式、啟發式、問題式、任務式、項目式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探索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的教學模式。將學生學習、老師教學、師生創作融入動畫工作室式的教學,把工作引入課堂,將職業融入學業。

    4.嘗試以“評價標準多元、評價主體多元、評價內容多元”為特征的“多元合一”評價體系改革

    與教學模式的改革相適應,擬將學生學業評價方式由傳統課程考核方式轉為創新的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①評價的標準具體化:以課程內容標準為主,適當融入職業崗位標準、行業產品標準;②評價的主體立體化:學校、行業、同行(學生)多方參與評價。③評價內容綜合化:對學生的成果品質、工作態度,以及工作效果(工作質量、工作效率、工作量)三大方面進行綜合評審。

    結語

    江蘇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往往把應用型、復合型放在首位,跨學科和跨專業的應用型人才成為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的一種普遍模式。本次探索以偏文科的動畫為基礎和偏工科的建筑學、偏文科的環境設計專業相結合,形成工科、文科兼容覆蓋三大主流專業“三維支撐”的建筑動畫專業方向,將為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模式提供有效的借鑒參考。

    (作者單位:東南大學成賢學院)

    第9篇:城鄉規劃與環境設計范文

    學院現設有美術系、設計系,擁有教職員工90余人,其中正教授7人、副教授26人。目前學院開設的本科專業和專業方向有:美術學(師范)、油畫、中國畫、版畫、書法、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和雕塑等。同時設有美術MFA、藝術設計MFA專業碩士點,設計藝術學、造型藝術、美術史論、中國書畫、學科教學(美術)等學術碩士點,招收碩士研究生。學院與國內和國際間建立了廣泛而頻繁的學術交流、互訪、講學等活動;2009年起通過建立2+2培養模式、聯合工作營、引進海外優質課程、海外實習、聯合展覽等項目,使符合條件的學生有機會獲得國內外雙校的學歷和畢業證書,也得到更多國際交流平臺上能力成長和擴大視野的機會。

    本院資料室擁有中外圖書資料一萬多冊,中外報刊雜志千余種、電子文檔室;學院有專業的“無形畫廊”展廳,每年舉行大量的各種美術展覽;還建有相當規模的電腦機房、工業造型車間、廣告攝影室、暗房、版畫車間、陶藝車間、雕塑大棚、國畫臨摹室、油畫材料工作室等設施,是滬上美術教育、藝術設計和美術創作的重要基地。長期以來,學院建立了大量以上海市廣大中小學為基礎的教育實習基地和以優質企業為基礎的藝術和設計的實習實踐基地,保證了學生在學習與實踐的互動成長。近年學校為學院增設了設計創意中心及學生的創業孵化器等機構,并與上海企業界建立了一批產學研相結合的設計實習基地,為學生就業準備及就業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幫助。

    近年來,美術學院在教學、科研、創作及學生就業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果。教師和學生的作品頻頻入選國內、外重大展覽會,并多次獲得重大獎項和榮譽。

    一、專業簡介

    美術學(師范):按師范教育的要求培養。培養具備現代美術觀念和現代教育觀念,掌握美術史論、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美術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能夠從事美術教學與研究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或能夠在美術館、博物館、畫廊、拍賣行以及出版社、雜志社等專業機構從事相關的研究與管理工作的人才。開設的主要課程:藝術概論、中外美術史、現代藝術史、美學、素描基礎、色彩繪畫基礎、設計基礎、雕塑基礎、國畫基礎、書法與篆刻、油畫、中國畫、版畫、綜合繪畫、專業研修等課程。

    繪畫:設有油畫、版畫等專業方向。培養具備現代美術觀念、掌握美術基本理論,既能掌握油畫或版畫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又有一定創作能力的素質全面的專門人才。并具備與繪畫相關教學、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能在文化藝術領域、教育、設計、研究、出版、管理單位從事教學、研究、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開設的主要課程:藝術概論、中外美術史、現代藝術史、素描、色彩、油畫、坦培拉、設計基礎、雕塑基礎等。

    中國畫:下設國畫和書法兩個方向。國畫、書法是專門研究中國繪畫和書法的技法、鑒賞以及相關的創作、品評理論的學科。學科的研究目的包含兩個方面內容:中國繪畫、書法傳統的繼承和發展,包括海派繪畫、書法藝術傳統的繼承和發展;當代潮流的探索與拓變。本專業要求學生學習傳統中國繪畫、書法基本理論和技法語言形式,了解海派繪畫、書法的精神內涵,具有較全面的藝術修養,能夠對傳統進行較深入系統的挖掘與研究,同時具備較強的藝術表現能力和創作能力。

    視覺傳達設計:視覺傳達專業培養滿足各級職能機構及創意設計部門需要的平面設計人才,并能從事普及型與職業型藝術設計教學的人才。開設的主要課程:設計素描、設計色彩學、形態構成、設計概論、大學語文、西方美術史等基礎課程,以及標志設計、字體設計、圖形想象、版式設計、書籍設計原理、書籍整體設、海報設計、世界現代平面設計史、包裝設計概論、包裝整體設計、廣告攝影、企業形象設計、VI設計、展示設計、印刷基礎、設計心理學等專業課程。

    環境設計:環境設計專業培養能在建筑設計院、建筑裝修公司、家具行業、會展行業和房地產企業從事中小型建筑(含室內外環境)設計和項目策劃、咨詢工作的高級人才。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需要學習專業繪畫、工程制圖、模型制作等基本技能方面的課程,畫法幾何、材料與構造、力學與結構、建筑設備、業務管理等技術知識方面的課程,居住區規劃、建筑設計、室內設計、家具設計等專業實踐方面的課程以及城鄉規劃、建筑歷史、作品分析等專業理論方面的課程。本專業的畢業生應當具備從市場調查、創意策劃到具體設計、現場配合、專業拓展的基本能力和報考建筑師執照所需的知識結構。

    產品設計:產品設計專業培養具備扎實的產品設計基礎理論、設計知識、先進的設計思想、熟練的設計表達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部門以及科研單位從事工業產品開發、產品創新設計、專利技術研發以及教學科研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業人才。學生需要學習產品結構素描與透視原理、綜合造型基礎、綜合設計表達、工業設計數字化技術、工業設計概論、產品攝影技術、工業設計史、產品設計初步、設計材料與工藝技術、人機工程學、工程制圖、市場營銷與設計管理、改良性產品設計理論研究、創新產品設計、交通與運輸工具概念設計、新產品開發設計理論研究、品牌開發與設計、系統設計理論研究等。

    二、招生專業、人數和收費標準

    專業名稱

    學制

    招生地區及人數

    學費

    (元/年)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東

    湖北

    河南

    福建

    湖南

    美術學(師范)

    30

    4

    4

    4

    4

    4

     

     

     

     

    10000

    繪畫(油畫)

    8

    2

    2

    2

    2

    4

     

     

     

     

    視覺傳達設計

    25

    5

    5

    3

    2

    6

    4

     

     

     

    環境設計

    15

    3

    2

     

     

    3

    2

     

     

     

    產品設計

    12

    2

    2

    2

    2

    3

    2

     

     

     

    中國畫

    4

    4

    4

     

    2

    4

    2

     

     

     

    中國畫(書法)

    4

     

     

     

     

    4

     

    4

    4

    4

    備注:各地區具體招生人數,以各?。ㄊ校└呖继顖笾驹赣媱潟既藬禐闇?/p>

    三、報考條件

    1、符合《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確定的報考條件、具有一定的藝術基礎者均可報考;

    2、體檢要求:按教育部、衛生部等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還須無色弱、色盲,近視不得高于800度;

    四、中國畫、中國畫(書法)專業報名時間、地點及方法:

    專業名稱

    考生地區

    報名及確認時間

    報名地點

    中國畫

    上海、山東、浙江

    網上報名:ssdzsb.shnu.edu.cn

    2月10日—3月5日

    現場確認:3月6日上午(交費、領取準考證)

    上海師范大學

    (桂林路100號)

    中國畫(書法)

    上海、山東

    備注:報考中國畫專業的上海、山東、浙江考生和報考中國畫(書法)專業的上海、山東考生須參加我校組織的專業考試;報考中國畫(書法)專業的河南、福建、湖南考生只須參加各省組織的書法類專業統考;其他考生都只須參加各省市組織的美術與設計學類專業統考。

    五、考試內容

    專業名稱

    考試時間

    考試內容

    考試地點

    中國畫

    3月7日

    (詳見準考證)

    1、國畫創作;2、書法臨?。?、人物線描

    上海師范大學

    (桂林路100號)

    中國畫(書法)

    1、書法創作;2、書法臨摹

    六、錄取原則

    (一)考生須取得相應藝術類專業合格證或填報資格,并參加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文化考試,達到各?。ㄊ校┮幎ǖ乃囆g類本科錄取最低控制線。

    (二)外省市統考專業采用各省統考成績,按各省規定的錄取原則錄取。如未規定錄取原則的(如非平行投檔、全部投檔的),則按照上海的錄取原則錄取。

    (三)上海及??紝I的具體錄取原則:

    1、我校組織的中國畫、中國畫(書法)專業考試的專業成績以??汲煽優闇剩黄渌麑I采用上海市美術與設計學類專業統考成績。

    2、取得多個藝術專業合格證的考生可以兼報相應專業:中國畫、中國畫(書法)以專業優先的原則按折算總分從高到低擇優錄取(先錄取第一專業,只有計劃未完成,才錄取第二專業、甚至第三專業);其它專業按折算總分(不分文理)從高到低擇優錄?。ú环謱I先后)。(公式如下)

    折算總分 =(

    專業成績

    ×50% +

    高考文化成績

    ×50%)×1000

    專業滿分

    高考文化滿分

    七、聯系地址:上海師范大學招生辦公室(上海市桂林路100號)郵政編碼:2002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亚洲AV一二三区成人影片|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 免费国产成人α片| 四虎成人免费网址在线| 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四虎成人免费网站在线|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激情911| 成人品视频观看在线| 青青草国产成人久久91网| 日本成人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欧美成人xxx|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6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软件|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 成人免费视频69|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欧美 |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窝窝视频成人影院午夜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黄色成人在线网站| 国产成人a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综合网| 欧美成人亚洲欧美成人| 2022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国产精品成人va|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天堂| 好吊妞在线成人免费| 成人毛片18岁女人毛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