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醫學影像技術分析范文

    醫學影像技術分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學影像技術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醫學影像技術分析

    第1篇:醫學影像技術分析范文

    血細胞分析儀具有快速、方便、重復性好、工作效率高等特點。目前各大、中醫院檢驗科已廣泛應用。但血細胞分析儀測定血小板計數,常會出現結果誤差,這是臨床經常遇到的問題。為此,本文主要對血細胞分析儀計數血小板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旨在為臨床提供可靠的診斷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儀器:采用的儀器是日本Sysmex公司生產的KX-21型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

    1.2 試劑 ① 儀器用的稀釋液、清洗液、溶血劑均由日本Sysmex公司提供。② 顯微鏡計數用的血小板稀釋液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二版)配制,冰箱保存。 ③EDTA-K2抗凝劑

    1.3 標本來源 選自2008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門診及住院的血小板結果異常的血標本共207例,另挑選血小板結果正常的血100作對照。

    1.4 用EDTA-K2抗凝全血2ml,充分混勻后,2小時內KX-21型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取血小板檢測結果異常的血標本,同時用顯微鏡手工計數,另取血小板檢測結果正常的血標本100例同時用顯微鏡手工計數,比較兩法結果。

    2 結果

    血小板少于100×109/L的血標本121例,為A組;血小板大于300×109/L的血標本86例,為B組;lind板在100~300×109/L的血標本100例,為C組,其兩法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

    3 討論

    3.1 在Sysmex X-21型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中,由于紅細胞和血小板的計數是在同一通道中進行,且它們之間僅以體積大小來區別,因此,血小板的計數易受小紅細胞數量或紅細胞碎片的影響,由于血液中小紅細胞的數量遠大于血小板數量,即使有少量的小紅細胞混入血小板計數范圍內,也會對血小板計數造成很大的影響。在血小板直方圖右側下降后繼而抬高呈駝峰樣改變,血片油鏡檢查顯示紅細胞較小或紅細胞碎片較多,兩種方法血小板計數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3.2 由于血小板的特點易于粘附、聚集。李永紅等認為采血是否順利是造成血小板偏低的的一個重要原因。采血過程中因操作緩慢,穿刺不順且組織受損后,組織凝血因子易混入血標本,混勻不及時等均可促成血小板聚集,從而產生肉眼看不見的小凝塊,這是血細胞分析儀測定血小板結果偏低的常見原因之一。這時血片鏡檢可見血小板聚集成堆。遇到這種情況應重新采血測定。

    3.3 某些血液病可造成血小板數真正減少,如骨髓巨核細胞生成不良(如障);血小板破壞增加(如DIC、IPT);血小板分布異常(如脾大)等。

    3.4 標本放置時間過長、試劑質量、地線、電源和藥物等因素均能對血小板的計數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檢測過程中應盡可能排除各種因素的干擾,以使血小板計數可靠,為臨床診斷治療提供有參考意義的數據。

    參考文獻

    [1] 趙紅燕.血液細胞儀測定血小板計數結果的分析.上海醫學檢驗雜志,1998.1.3(2):27

    [2] 陳夢珍。血細胞分析儀測定血小板影響因素的探討。江西醫學學報,2005,23(3):243-244

    [3] 詹靈凌,秦雪、林發全等。血細胞分析儀計數血小板的影響因素分析與糾正,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4.21(5):763-764。

    [4] 李永紅、鐘步云。血細胞分析儀測定血小板結果偏低的原因及糾正方法。臨床檢驗雜志,2001.192:112.

    第2篇:醫學影像技術分析范文

    關鍵詞:  川芎嗪;丙泊酚;避暗實驗;學習記憶障礙

    丙泊酚(propofol)是臨床上常用的麻醉藥。有文獻報道,用丙泊酚麻醉行短小手術的患者停藥后的數小時內仍有學習、語言、判斷等認知功能異常[1]。實驗證明,丙泊酚可導致小鼠學習記憶障礙[2]。川芎嗪(ligustrazine,Lig)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擴張小動脈、改善微循環等作用,臨床應用都較為廣泛[3-4]。近年來,川芎嗪因其對中樞神經的藥理作用多樣而逐漸受到重視[5]。然而,關于川芎嗪在學習記憶方面研究較少。

    本研究以小鼠為試驗對象,采用避暗實驗(step-through test)觀察實施丙泊酚后記憶的變化,并在試驗組中加入川芎嗪,以探討川芎嗪對丙泊酚致記憶障礙的干預作用,為臨床防治患者全麻后記憶障礙提供參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實驗動物 昆明種小鼠30只,雌雄各半,體重20~25 g,由徐州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實驗前1天使小鼠熟悉實驗室環境,自由攝食飲水,每日上午9:30~12:00進行實驗。

    1.2 實驗藥品 丙泊酚注射液(Fresenius Kabi AB公司,批號:UL16844),磷酸川芎嗪注射液(河南天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號:080540180),均用生理鹽水(NS)稀釋成所需濃度。

    1.3 主要儀器 BA-500小鼠避暗儀(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

    1.4 動物分組及處理 按分層隨機區組設計,使各組小鼠雌雄比例、平均體重基本相同,將小鼠分為3組:生理鹽水組(NS組)、丙泊酚(10mg·kg-1)組(P組)、川芎嗪(100 mg·kg-1)+丙泊酚(10mg·kg-1)組(LP組),每組10 只。訓練前30 min,LP組腹腔注射川芎嗪,P組注射NS;15 min后,LP組、P組再腹腔注射丙泊酚。訓練前15 min,NS組腹腔注射生理鹽水。所有的藥物均按照10 ml·kg-1的劑量給予。

    1.5 避暗實驗 實驗裝置分為明暗兩室,兩室之間有一直徑為3 cm的圓洞,暗室底部銅柵通電。訓練時先將小鼠放入反應箱中適應5 min,然后暗室底部銅柵通以33 V、50 Hz交流電,將小鼠背對洞口放入明室,小鼠進入暗室即受電擊。訓練時潛伏期大于180 s者棄去不用。用藥后24 h再次將小鼠放入明室,記錄第1次進入暗室的時間(潛伏期)和5 min內進入次數(錯誤次數)。如果5 min時小鼠仍未進入暗室,錯誤次數記為0次,潛伏期記為300 s。

    1.6 統計學處理 錯誤次數及潛伏期均用± s表示,用SPSS 13.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用單因素方差分析LSD檢驗,檢驗水準:α = 0.05。

    2 結 果

    與NS組相比,P組潛伏期縮短,錯誤次數增加(P<0.05);與P組相比,LP組錯誤次數明顯減少(P<0.01),潛伏期有增長趨勢,但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1。表1 川芎嗪對丙泊酚所致小鼠記憶障礙的影響

    3 討 論

    國內外常用避暗實驗來研究記憶。避暗實驗是利用小鼠嗜暗習性而設計的,屬于被動回避反應(passive avoidance response),以潛伏期和錯誤次數作為指標,動物間差異較小,對記憶過程特別是對記憶的再現有較高的敏感性。

    丙泊酚是目前臨床最常用的靜脈全身麻醉藥物之一,具有起效快速、蘇醒迅速、持續輸注后無蓄積等優點,因而普遍用于臨床麻醉誘導與維持、ICU鎮靜等。γ-氨基丁酸(γ-butylamino acid, GABA)受體是丙泊酚重要的作用靶位,可使Cl-內流,產生超極化,從而降低神經元興奮性[7];此外,丙泊酚對N-甲基-D-天門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體激活也有一定抑制作用[8],此作用也可能參與對記憶的抑制。

    川芎嗪是中藥川芎的有效成分之一,化學結構為四甲基吡嗪。近期研究顯示川芎嗪對海馬神經元的Ca2+通道有阻滯作用,可以明顯保護海馬神經元。而海馬神經元與記憶密切相關[9]。根據文獻報道,川芎嗪可能激活膽堿能神經系統的活性,提高腦內乙酰膽堿的含量[9-10]。本實驗結果表明,小鼠腹腔注射川芎嗪對丙泊酚所致的學習記憶障礙有改善作用可能與上述作用有關。也可能與其擴張血管,促進腦循環作用有關,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孫國勤,徐惠芳,江偉,等. 異丙酚對順行性遺忘和逆行性遺忘的影響[J]. 中華麻醉學雜志,2000,20(10):612-614.

    [2] 許繼元,戴體俊,莫遜,等. 丙泊酚對小鼠學習記憶功能的影響[J]. 徐州醫學院學報,2008,28(1):1-3.

    [3] 周昌奎,吳曉華. 川芎嗪臨床應用及研究進展[J]. 海峽藥學,2004,16(6):3-4.

    [4] 王艷萍,李文蘭,范玉奇. 川芎嗪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 藥品評價, 2006,3(2):144-150.

    [5] 納鑫,汪雪蘭,皮榮標. 川芎嗪對中樞神經系統的藥理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進展[J]. 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08,19(1):77-79.

    [6] 王擒云,楊建平,戴體俊,等. GABA_A受體部分介導丙泊酚在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腹外側區的致痛覺過敏作用[J]. 中國藥理學通報,2006,22(2):175-180.

    [7] 魏輝明,李棋,于濤,等. 丙泊酚對中樞神經系統突觸后膜受體反應性的影響及機制[J]. 昆明醫學院學報,2006,27(4):135-139.

    [8] 高長越,周華東,鄧娟,等. 川芎嗪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后細胞間粘附作用的影響[J]. 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02,9(3):135-139.

    第3篇:醫學影像技術分析范文

    【關鍵詞】藝術類;大學新生;心理適應;心理健康

    心理適應是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主體通過自我調節系統做出能動反應,使自己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更加符合環境變化和自身發展的要求,使主體與環境達到新的平衡的過程[1]。心理適應能力是衡量大學生是心理健康、綜合素質的重要標準之一。近年來,因適應不良引發的各種心理問題日益增多,成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國內關于大學新生適應狀況研究,現象描述、經驗總結較多,實證研究相對薄弱。研究結論上,有的研究發現新生不適應狀況較為嚴重[2][3],有的研究則發現大學新生總體適應狀況良好[4]。關于適應與心理健康關系,實證研究較少。當代藝術類大學生兼具“90后”和“藝術類”雙重特殊性,有必要實證研究其心理適應及心理健康狀況,為開展入學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數據支持。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本文調查了某藝術學院670名新生,共回收有效問卷651份。有效問卷中,男生192人(29.5%),女生459人(70.5%);本科生372人(57.1%),專接本生191人(29.4%),專科生88人(13.5%);城鎮戶口學生515人(79.1%),農村戶口學生136人(20.9%);北京生源學生481人(73.9%),外地生源學生170人(26.1%)。

    1.2 方法

    1)相關研究工具:①大學生心理適應能力測量:共20個題目,具有較高的信效度。②90項癥狀清單(SCL-90):本量表在國內外廣泛應用,具有較高的信效度。包含軀體化、強迫等10個因子。

    2)測評方法:由經過培訓的兩個主試統一程序統一組織學生進行網上在線測試(使用瑞格心理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統V3.0)。

    3)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17.0對數據進行處理,采用顯著性檢驗和回歸分析的統計分析方法。

    2 結果

    2.1 不同背景大學新生心理適應能力的差異比較(表1)

    分析不同性別、戶籍、生源地、學歷大學新生的心理適應能力。大學新生中,男生比女生、城鎮戶籍學生比農村戶籍學生、北京生源學生比外地生源學生心理適應能力的平均數要高,但差異檢驗不顯著。專升本學生心理適應能力平均數最高,本科生其次,專業生最低,三者之間差異性檢驗非常顯著。進一步分析發現,三者之間的顯著性差異主要來源于專升本學生與專科學生差異(sig=0.001,p < 0.01)和專升本學生與本科生(sig=0.02, p < 0.05),本科生與專科生之間差異不顯著(sig=0.078,p >0.05)。

    2.2 不同心理適應能力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較(表2)

    根據得分將適應能力劃分為很差、較差、一般、良好、很強五組,比較其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異。不同心理適應能力的學生在心理健康十個維度上均存在非常顯著差異。心理適應能力強的學生心理問題出現少或嚴重程度相對低。

    2.3 心理適應能力對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以心理健康水平各維度為因變量,以心理適應能力為自變量進行回歸分析,具體結果見表3。

    3 討論

    本研究發現,在藝術類大學新生中心理適應能力一般及其以下水平學生約占85%,可以說他們總體適應能力不高,適應狀況不良。黨靜萍[5]等人使用同一量表對大學新生進行調查發現,35.6%的人適應能力一般,21.1%的人適應較差,6%的人適應很差。韓金明[2]等人問卷調查發現,大一新生有約85%對學習和生活不適應,65%有明顯的心理不適應。李曉東[3]等人對大一大學生在學習、人際、擇業等7個維度的適應狀況進行調查,發現總體適應狀況較差。以上研究與本研究結論基本一致。這說明大學新生的適應能力亟待提高,亟需加強適應性教育。大學新生適應狀況差既有個體內部原因,例如依賴性強、自主能力差、自我中心等,也有外部原因,例如社會支持的相對薄弱、家庭經濟困難、學校重視程度和教育力度不夠等。加強適應性教育是大學新生適應大學生活學習的現實需要,需要社會、學校、家長等各方通力合作,從明確科學定位、增強支持力度(制度建設、組織建設等)、完善具體措施等方面入手提高[6]。

    本研究發現藝術類大學新生心理適應能力較少受性別、戶籍、生源地等因素影響,與學歷相關較大。雖然從平均分上看,男生比女生、城鎮學生比農村學生、北京生比外地生心理適應能力強些,但差異并不顯著。這說明隨著社會進步和文明發展,限制人素質發展的性別、區域、城鄉結構等因素作用越來越低。專升本學生適應能力明顯高于本專科生,本專科生之間無顯著差異,這一結論與教育實踐中的感性經驗也一致。因為專升本學生實際已經歷過大學適應,加上知識增加和閱歷豐富,適應能力自然高于本專科生。本專科生則起點一致,都是第一次獨立面對從高中生活向大學生活的過渡。因此我們在進行新生適應性教育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做到有針對性和側重點。例如,整體方案制定上優先考慮學歷層次不同,重點抓本專科生教育。同時考慮他們需求不同,教育方面也有所側重,例如專升本可側重擇業適應,本專科生側重校園適應、人際適應、學習適應等。適應輔導時適度傾向女生、外地生、農村學生。

    本研究發現, 不同心理適應能力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差異顯著,適應能力對心理健康水平各因子均具有反向預測能力,也就是說心理適應能力得分越高,心理健康因子值越低即心理健康狀況越好。這與于少萍[7]等人研究一致,也與教育實踐經驗一致。心理適應能力強學生能更好地調整自身適應大學環境要求,較少出現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和不適應行為。這也提醒我們大一學生心理健康首先要做到入學適應教育工作。

    總之,受內外因素影響,當代藝術類大學生心理適應能力總體不高,直接影響著心理健康狀況以及大學生活學習質量。因此我們要加強入學及大學全程的適應性教育,各方力量、多種渠道幫助學生盡快融入大學生活,做好規劃并付諸努力,最終實現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汪艷麗.大學生心理素質訓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韓金明,鐘黎安.關于大學生新生適應性教育的思考[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8(3):116-118.

    [3]李曉東,黃冉冉.大學生學校適應現狀調查研究[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2,27(2):43-46.

    [4]李曉或,王有智,王文霞.大學新生適應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17(11):1354-1356.

    [5]黨靜萍,李紅燕,師會芳.論大學生適應狀況與人格特征及其應對策略[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6,19(6):110-112.

    第4篇:醫學影像技術分析范文

    【摘要】

    目的 觀察瑞芬太尼與咪達唑侖合用對小鼠學習記憶的影響。方法 按分層隨機區組設計將小鼠分為3組:瑞芬太尼+生理鹽水(R) 組、咪達唑侖+生理鹽水(M) 組、瑞芬太尼+咪達唑侖(RM) 組。用跳臺實驗分別觀察小鼠潛伏期和錯誤次數,以評估藥物對小鼠學習記憶功能的影響。結果 用藥后第1天,與R組相比,RM組潛伏期縮短、錯誤次數增加(P

    【關鍵詞】 瑞芬太尼;咪達唑侖;跳臺實驗;學習記憶

    麻醉術中知曉(簡稱術中知曉)是一種不愉快的經歷,可以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精神損傷[1]。瑞芬太尼(remifentanil,R)和咪達唑侖(midazolam,M)是臨床上常用的復合麻醉用藥。瑞芬太尼是新型超短時效阿片類鎮痛藥,具有麻醉平穩、代謝不依賴肝腎功能、持續輸注無積蓄等優點,因而優于傳統阿片類藥物[2]。咪達唑侖為苯二氮艸卓類鎮靜催眠藥,靜脈注射起效快,持續時間短,生物利用度高,無明顯積蓄現象[3]。咪達唑侖可產生遺忘作用[4],但兩藥合用能否加強遺忘作用國內外鮮見報道。本研究通過跳臺實驗觀察瑞芬太尼與咪達唑侖合用對小鼠學習記憶的影響。

    1 材料和方法

    1.1 實驗動物

    昆明種小鼠30只,體重18~22 g,雌雄各半,由徐州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實驗前2天使小鼠熟悉實驗室環境,自由攝食、飲水,每日上午9:00 - 12:00進行實驗。

    1.2 實驗藥品

    咪達唑侖注射液(徐州恩華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批號20070209),鹽酸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公司,批號071005),均用生理鹽水(NS)稀釋成所需濃度。

    1.3 主要儀器

    YLS-3T型跳臺儀(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

    1.4 動物分組及處理

    按分層隨機區組設計將小鼠分為3組:瑞芬太尼+NS組(R組)、咪達唑侖+NS組(M組)、瑞芬太尼+咪達唑侖組(RM組),每組10只,使各組小鼠雌雄比例、平均體重基本相同。訓練前4 min,R組和RM組皮下注射瑞芬太尼,劑量為20 μg·kg-1,M組注射NS;訓練前2 min,M組和RM組腹腔注射咪達唑侖,劑量為1 mg·kg-1,R組注射NS;NS注射容積為0.1 ml·10 g-1。

    1.5 跳臺實驗

    首先將小鼠放入跳臺儀內適應3 min,然后底部銅柵通以0.05 mA電流,小鼠受到電擊即會跳上平臺躲避電擊,如此訓練3 min。用藥后第1、2、3天將小鼠再次放在平臺上,記錄第1次跳下平臺的時間(潛伏期)和3 min內跳下平臺的次數(錯誤次數),3 min內未跳下平臺的小鼠,錯誤次數記為0次,潛伏期記為180 s。

    1.6 統計學處理

    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多組各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LSD檢驗,P

    2 結果

    在本實驗中,用藥后第1天,與R組相比,RM組潛伏期縮短、錯誤次數增加(P

    3 討論

    增強遺忘作用、防止術中知曉是麻醉手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腦內記憶過程的研究中,跳臺實驗是常用的研究動物學習記憶的實驗方法[5]。

    在本實驗中,用藥后第1天和第2天,瑞芬太尼與咪達唑侖合用組小鼠的記憶能力比單用組減退;用藥后第3天,各組小鼠的學習記憶能力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實驗結果顯示,隨著給藥后時間的推移,各組小鼠的潛伏期有增加的趨勢,錯誤次數有減少的趨勢。表明瑞芬太尼與咪達唑侖合用不會對小鼠的學習記憶造成持久的影響。提示兩藥合用在臨床麻醉中防止術中知曉方面是合理的。

    咪達唑侖具有激活GABAA受體的功能,能抑制大鼠離體海馬腦片的長時程增強[6],對學習記憶起負性調節作用。瑞芬太尼為μ受體激動劑,而在海馬,μ受體參與了對乙酰膽堿的抑制[7],且海馬中乙酰膽堿轉移酶活性與乙酰膽堿含量呈正相關[8]。另有研究發現[9-10],GABA和阿片肽系統在腦杏仁復合體整合,影響其β腎上腺素受體活性,再由杏仁復合體發出纖維投射到其他腦區,接著影響膽堿能系統而影響記憶儲存。因此,瑞芬太尼和咪達唑侖可能分別通過阿片受體和GABA間接作用于乙酰膽堿受體,抑制其釋放,從而影響小鼠的學習記憶。

    參考文獻

    [1]王國林.全身麻醉期間嚴重并發癥的防治[M]∥徐啟明.臨床麻醉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72.

    [2]姚尚龍.靜脈全身麻醉[M]∥徐啟明.臨床麻醉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87.[3] 潘建春.鎮靜催眠藥與安定藥[M]∥戴體俊.麻醉藥理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8-29.

    [4]董龍禹,尹鑫,考其芬,等. 術前肌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產生遺忘作用的臨床觀察[ J ]. 武警醫學, 2003,14(4):229-230.

    [5]劉少林,張均田.學習、記憶實驗法[M]∥徐叔云,卞如濂,陳修. 藥理實驗方法學.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826-834.

    [6]Evans MS, Viola McCabe KE. Midazolam inhibits long-term potentiation through modulation of GABAA receptors [J]. Neruopharmacology,1996,35(3):347-357.

    [7]Gazyakan E, Hennegriff M, Haaf A,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opioid receptor types modulating acetylcholine release in septal regions of the rat brain [J]. Naunyn Schmiedebergs Arch Pharmacol,2000,362(1):32-40.

    [8]Gazyakan E, Disko U, Haaf A, et al. Postnatal development of opioid receptors modulating acetylcholine release in hippocampus and septum of the rat [J]. Brain Res Dev Brain Res,2000,123(2):135-141.

    第5篇:醫學影像技術分析范文

    論文關鍵詞:工學結合,體育模塊,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課程改革

     

    “工學結合”是現代職業教育的一項重大變革,是一種人才培養模式,高等職業院校“要積極推行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地處江南水鄉的湖州職業技術學院的體育課程教學改革面臨著“多雨天氣”,“工學交替”等新問題,如何在“工學結合”背景下構建體育模塊化課程體系,正成為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的全新課題,值得我們研究。

    1.湖州地區氣候特點及影響因素

    1.1湖州地區氣候特點的分析

    湖州市地處太湖南岸,是典型的江南水鄉體育論文,一年四季分明且雨水不斷,空氣濕潤,雨

    熱同季,降水充沛;屬東亞季風氣候帶,夏半年盛行東南風,氣候濕熱,冬半年盛行西北風,氣候干冷。十一月下旬于次年三月中、下旬平均氣溫低于10℃,五月下旬于九月中、下旬平均氣溫低高于22℃論文提綱格式。初春三月仍受強冷空氣影響,四月到五月中旬,雨水明顯增多,常有陰雨天氣,持久低溫陰雨;五月下旬到六月上旬降水較少,天氣相對晴好;九月是初秋多雨期,降水量多,降水強度大,以臺風暴雨降水為主;十月由于北方冷空氣勢力增強,活動頻繁,氣溫下降,降水顯著減少,多晴朗天氣,白天溫度高;冷得早的年份體育論文,十月下旬至十一月初最低氣溫可降到4℃以下;12月初冬天氣干冷,雨雪較少;整個冬季天氣寒冷干燥,是一年中氣溫最低,降水量最少的季節,在強冷空氣影響下最低氣溫可降到零下5-6℃。

    1.2氣候對體育教學的影響

    影響體育教學正常開展的氣候因素有氣溫、陰雨、臺風、日照等多種,其中氣溫和雨天是最主要的因素。

    湖州地區常年雨天統計圖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全年雨天最少的月份在11、12月份,而次年3、4月份2個月的雨天相對較多基本達到50%的比例,9月新生入學學期雨天要明顯少于次年第二學期。以一個自然學年(兩個學期)9個月的教學周期計算:平均雨天累計達108天,占到總上課總數270天的40 %。開展室外體育教學的天數僅僅只有162天,而雨天安排在室內開展體育教學的天數為108天,這就嚴重影響到了以室外實踐技能教學為主的體育教育的正常開展,對我院開展體育模塊化課程體系構建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2.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工學結合”課程設計特點及影響因素

    2.1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工學結合”課程設計特點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秉承“崇德尚能”的校訓,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職業能力為核心作為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準繩,充分體現湖州職業技術學院“文厚、技湛、商慧”育人理念和培養目標,全面實施“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培養模式進一步深化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構建“產學合作”、“三層對接”、“工學交替”實踐教學體系。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是以實踐和理論相結合,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相結合職業綜合能力貫穿教學全過程,教學以“應用”為導向,強化與實踐教學的整合體育論文,以職業崗位和專業方向范圍設置靈活多樣的崗位課程。

    2.2停課實踐對體育教學的影響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職業崗位群人才培養方案中公共體育課開設情況:前三學期為必修課(含分班選項教學),第四學期為公選課。這樣因新生入學以停課軍訓為主的國防教育和以停課進企業實施“工學交替”對體育教學的正常開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論文提綱格式。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職業崗位群停課實踐概況

     

    專業名稱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三學期 第四學期

    (含軍訓2周)

    文管類 3 1 2 6

    土建類 3 2 3 3

    經濟類 2 2 2 2

    設計類 3 3 3 3

    工管類 6 2 2 5

    第6篇:醫學影像技術分析范文

    【關鍵詞】PBL教學法;逆向式教學改革;醫學影像專業;影像技術能力;影像讀片;學習能力

    1資料與方法

    1.1基礎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本院實習的60名醫學影像專業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計算機法分組,每組收入30名。參照組中,男女比例為16∶14,年齡為20~23歲,平均年齡為(21.25±1.03)歲;實驗組中,男女比例為15∶15,年齡20~23歲,平均年齡為(21.26±1.07)歲。比較參照組與實驗組醫學影像專業實習生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參照組醫學影像專業實習生采用傳統PBL教學法,在教學前,帶教教師選取適宜案例且將問題提出。之后將案例及問題資料發給實習生,使實習生按照案例先自己學習教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查找。上課時,安排實習生對案例及問題資料進行討論,最后,教師對其進行評價和總結分析。實驗組醫學影像專業實習生采取PBL教學法開展逆向式教學改革,將PBL教學法開展之前,教師對問題進行設計,先預評估實習生對教學目的的掌握程度,并尋找其中所存在的問題,對實習生開展針對性的理論相關知識培訓及強化,之后按照PBL教學法進行教學。

    1.3相關指標

    (1)調查及分析參照組以及實驗組醫學影像專業實習生的實習效果,采取理論與實踐相聯合的客觀結構臨床考試(OSCE)對醫學影像專業實習生的實習效果開展評估,共100分,其中,影像技術能力項目有30分,影像讀片分析及報告項目有30分,學習能力項目有20分,醫學影像專業綜合素質項目有20分。(2)調查及分析參照組以及實驗組醫學影像專業實習生對教學效果的滿意總計算率。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影像技術能力評分、影像讀片分析及報告評分、學習能力評分、醫學影像專業綜合素質評分為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教學效果的滿意總計算率為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醫學影像專業實習生的實習效果比較

    與參照組實習生比較,實驗組醫學影像專業實習生的影像技術能力評分、影像讀片分析及報告評分、學習能力評分、醫學影像專業綜合素質評分均較高,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醫學影像專業實習生對教學效果的滿意總計算率比較

    實驗組醫學影像專業實習生對教學效果的滿意總計算率為96.67%,與參照組醫學影像專業實習生(80.00%)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第7篇:醫學影像技術分析范文

    【關鍵詞】 醫學影像學;成像技術;教學

    伴隨高新技術的迅速發展,醫學影像學技術數字化的逐步實現,醫學影像學技術在臨床工作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對專業技術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醫學影像學技術人才的培養應突出“高起點、高要求、高標準”的目標,為醫學影像學學科培養高素質的適應數字化時代的專業人才。因此,如何盡快適應醫學影像學數字化時代的影像學技術教學,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

    1 突出影像學技術專業學科特點

    醫學影像學具有自己獨立的理論體系,是物理學、工程學、醫學等多學科相互滲透的綜合結果,是理、工、醫結合的產物。醫學影像學技術的核心是為臨床提供含有最大信息量的圖像,協助臨床醫生對疾病做出正確的診斷[1]。醫學影像學專業技術人員必須精通專業知識,保證醫療設備正常運轉,全面發揮設備的功能。

    對醫學影像學專業學生來說,影像學技術是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按教學大綱要求占一定比例,這體現了醫學影像學多學科交叉和涉及知識面廣的特點。在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診斷課之間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并對后期的臨床實習有直接的影響。

    2 影像學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存在主要問題為教材滯后、內容陳舊,臨床上普遍應用的新技術教材未涉及,淘汰和沒有使用價值的技術教材未刪減。從教材內容看,仍以介紹常規X線攝影和中小型X線設備為主,數字化設備和技術所占比例很少,很難適應醫學影像學技術數字化、網絡化時代的要求,教學效率很難提高。

    教學手段單一落后,師資力量薄弱。影像學技術教師多為兼職,大多缺乏教學經驗和基本素質,而且很多教學醫院中,掌握先進影像設備和技術的專業教師為數不多,這就影響了影像學技術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3 教學思路

    3.1 專業課內容的擴充與刪減

    醫學影像學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學時應充分利用模型、掛圖、幻燈等教具,并結合多媒體教學,使學生通過感性認識加強對所學知識理解和記憶教學過程中應強調科學性和系統性,注重與有關學科的聯系,如工程學、解剖學、診斷學等,但要盡量減少重復。課堂講授把教材內容分為詳細講解、重點講解和一般介紹3部分,實驗和見習課要緊跟課堂進度,要重視學生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培養,使其真正達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給學生講解分析圖像、評價圖像的順序和方法。針對上節課講授的內容,準備幾份典型照片,利用課堂前幾分鐘,讓學生獨立閱片、分析講解,老師進行總結。學生會進一步掌握所學知識,很快進入角色,求知欲望增強。接下來的課堂效果會非常好,學生收獲會更大。這就提高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綜合判斷能力,使學生從一開始就認識到該學科的嚴肅性、科學性和實踐性很強,培養其認真、踏實、嚴謹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方法。 轉貼于

    隨著專業技術的進展,教學內容和方法需進一步補充和完善。如多媒體軟件的開發,為醫學影像學技術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手段。由于專業特點的需要,教學計劃中需增加斷層面的解剖、X線解剖等內容。

    如今計算機在醫學影像學領域廣泛應用,各類高新技術產品不斷更新,特別是醫學影像學技術數字化進程迅速,教材嚴重滯后,這就要求我們專業人員有前瞻性,知識面要寬,制定教學計劃時有一定的超前意識[2]。教學過程中隨時增加一些相關的新技術內容,有利于學生畢業后盡快接受新技術,適應影像學技術發展的要求。

    高新技術在影像學技術領域的廣泛應用,使醫學影像學技術進入高速發展的時期,由普通X線攝影技術逐步進入影像學數字化時代,如CT、MR、CR、DR、PACS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原有的工作流程和格局。有些技術已失去了使用價值,如熒光攝影、體層攝影、記波攝影、氣管造影、傳統的血管造影技術等,在教學中將這些知識只作為一般性了解即可。

    3.2 強化“三基”訓練,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醫學影像學專業本科生需要有扎實的理工基礎和廣泛的醫學基礎。按大綱要求,加強“三基”訓練,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加大見習課的比重,畢業實習也應兼顧臨床醫學和專業課的比例,通過內、外、婦、兒等科室的臨床實習,豐富學生的臨床醫學知識,提高對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處理能力,為今后結合病史、癥狀、實驗室檢查等做出正確的影像學診斷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專業課的實習,一方面要熟練操作使用現代化影像學設備,鞏固所學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實踐能學到更多的臨床知識,為將來踏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注重學生醫德醫風的培養,養成嚴謹的工作作風和求實的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3 應用多元化教學手段

    影像學技術教學學時少、內容多,一直是困擾教學的難題。怎樣在有效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是影像學技術界思考的問題。以往的教學多采用老師講、學生聽,老師指導、學生看的模式,這樣教出的學生理論課考分可能比較高,但實際操作和圖像分析成績不理想,尤其是進入臨床后,學生在較長時間內不能獨立操作設備和分析評價照片,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3]。為改變這種狀況,應從多方面努力,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多媒體、掛圖等,結合理論講解,并通過見習、閱片等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理解的基礎上加深記憶。

    采取誘導式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老師講、學生想,不時向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和學生共同討論和解決問題,從而調動學生聽課的積極性,發揮其主動性,使課堂變得輕松活潑,所講內容易被接受。

    充分利用圖片教學。醫學影像學技術離不開圖片,但真實圖像又比較復雜,初學者較難理解,因此可以利用具有簡潔清晰特點的簡圖,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此基礎上,再對實際照片或多媒體進行分析,教學效果會很好。

    醫學影像學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醫學影像學診斷水平的提高,特別在醫學影像學數字化時代的今天,如何發揮設備的最大功能,發揮最大效益,醫學影像學技術的應用是非常關鍵的。通過以上教學方法改進與實施,收到明顯教學效果,畢業生的綜合素質明顯提高。

    總之,數字化時代的影像學技術教學對我們是一項新的課題,需要我們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及時調整教學大綱的內容,使其更適應時代的要求,比如增加數字化成像技術、影像學存儲與傳輸技術以及計算機應用能力等相關技術的教學課時比例,增加見習、實習教學的課時數量,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培養出適應醫學影像學學數字化時代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昆成. PACS在臨床及教學工作中的應用[J]. 醫療設備信息, 2005,2:14.

    第8篇:醫學影像技術分析范文

    關鍵詞:整合醫學;腫瘤醫學影像學;教學改革;

    作者簡介:康巍。

    整合醫學是一個新興的多學科融合的領域,通過縱橫發展達到從宏觀把握到微觀理解各疾病特點的目的。整合醫學模式下的腫瘤醫學影像教學,橫向上整合基礎理論知識,縱向上整合國內外影像頂級專家的影像診斷知識資料庫,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診斷系統,整合比較腫瘤影像學結果,以達到全方位的培養影像學專業技術人才的目的。

    1整合醫學的內涵

    整合醫學(HolisticIntegratedMedicine,HIM)就是將醫學各領域最先進的知識理論和臨床各專科最有效的實踐經驗加以有機整合,并根據社會、環境、心理的現實進行修整、調整,使之成為更加適合人體健康和疾病治療的新的醫學體系[1]。整合醫學早在1952年由美國西余大學創建[2],近些年由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樊代明院士及其團隊對其進行分析闡述并推廣[3]。整合醫學強調用整體、動態發展、相互聯系和既對立又統一的思想和觀點進行學習,這種由相關學科構成的教學模塊從人員的構成、教學大綱的制定、教學內容的確定以及教學的組織實施等方面都完全打破了原有的學科界限,逐漸為眾多醫學院校接納采用。

    整合醫學模式下的腫瘤醫學影像學教學,旨在從橫向上整合各基礎學科的理論知識,并與臨床技能操作相聯系,將各學科系統進行綜合分析,充分利用各種腫瘤治療指南及Meta分析結果;并從縱向上整合國內外影像頂級專家的影像診斷知識,形成資料庫,醫院通過使用醫學影像信息系統整合院內患者的影像資料,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診斷系統,整合腫瘤比較影像學結果。整合醫學是一個新興的多學科融合的領域,通過縱橫發展達到從宏觀把握到微觀理解各疾病特點的目的。

    2腫瘤醫學影像學教學的特點及臨床帶教中存在的問題

    腫瘤影像醫學是醫學中較為特殊的一門學科,影像醫學在醫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影像醫學是臨床醫學的“眼”,因此學好這門學科顯得越來越重要。現今的腫瘤醫學影像學教學工作主要存在如下問題:1基礎醫學課程安排過少,課程過于枯燥,腫瘤影像專業的學生基礎理論略薄弱,因此不利于從整體上把握腫瘤的發展及特點;2傳統的腫瘤醫學影像學授課模式過于單一,跨學科的聯系較少,因而不利于從整體上認識腫瘤;3影像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醫學影像診斷和研究,不和患者直接接觸,因而不利于動態評估病情與影像表現的相互關系。而整合醫學強調用整體、動態發展、相互聯系和既對立又統一的思想和觀點進行教學,這恰好是對傳統教學的補充,因此對腫瘤醫學影像學的教學及臨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整合醫學教育理念對腫瘤醫學影像學教學改革的意義

    3.1如何從橫向上開展整合醫學模式下腫瘤醫學影像學教學

    醫學是一門整體學科,醫師面對的患者也是一個整體。在對腫瘤影像專業學生的培養過程中要注意把握課程整體性與序貫性,授課過程中要對有關知識精心組織,形成具有整合性質的專題,分析和闡述腫瘤相關疾病發病機制、病理基礎、臨床表現、其他輔助診斷信息、影像診斷及鑒別診斷、治療及預后等一系列相關問題,進而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為今后從事臨床工作奠定良好的知識系統。

    整合醫學有助于促進腫瘤醫學影像學教學中多學科合作。腫瘤的診斷分四級,一級是臨床癥狀和體征,二級是影像診斷及腫瘤標志物,三級是細胞學診斷,四級是組織病理學診斷。一級和二級診斷是影像學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因此在授課過程中需要整體把握腫瘤疾病的各種信息并指導學生進行分析。從多角度討論理論發現、診療方法和預防策略,形成相應的共識和指南,并充分利用各種腫瘤治療指南及Meta分析結果。

    整合醫學是一種顯示醫生集體力量的表現,在授課過程中不單純由影像專業的學生參與,可以成立研討小組,邀請各個學科的學生參與討論,共同學習與進步,逐步融入整合醫學的基本思想。通過多個學科學生的共同討論可以達到和彌補因現代醫生的專科化而導致的缺陷。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解決一個復雜機體由于各種問題的相互交織所出現的復雜問題。

    3.2如何從縱向上開展整合醫學模式下腫瘤醫學影像學教學

    整合醫學為醫學學術界的交流提供了平臺,不僅能夠整合國內外影像專家的影像資源,而且可以整合各影像設備的特點并進行合理的優化選擇,從而做到真正合理且精準的診斷。

    一方面,整合國內外影像頂級專家的影像診斷知識并形成資料庫,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整合各學科專家擅長的專業領域知識并上傳到網站,可以供腫瘤影像學專業的學生進行遠程學習;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見問題也可以將相應的問題上傳到網絡上請求專家進行遠程會診。目前做的比較好的幾個影像網絡平臺有:罕見病疑難病會診平臺、醫影在線、醫學影像園、醫學影像技術網、丁香園等。

    另一方面,院內通過使用醫學影像信息系統(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整合院內患者的影像資料,以方便教學與研究[4]。現國內外流行的計算機輔助診斷系統(computeraideddiagnosis,CAD),就是通過影像學、醫學圖像處理技術以及其他可能的生理、生化手段,結合計算機的分析計算,輔助影像科醫師發現病灶,提高診斷的準確率[5]。

    再一方面,整合腫瘤疾病影像特點及影像設備的優勢,為臨床醫生對患者進行個體化診療提供最優的方案。隨著影像檢查技術的發展,影像設備不斷更新,檢查技術的繁雜往往讓臨床醫生選擇起來比較棘手。各種影像檢查技術具有各自獨特的優勢和劣勢,針對不同患者同一種疾病的診斷都可能要有不同的選擇。醫生既要考慮患者的經濟承受能力,又要考慮疾病的確診及定位。比較影像學(comparingimaging,CI)即以多種成像設備為手段,以臨床實踐應用為導向,將疾病的影像檢查綜合比較,從而采用最有診斷價值的最優先的影像檢查方法,為臨床醫生進行診療提供切實依據。現階段這種教學模式備受國內影像教育專家的青睞[6]。

    4整合醫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第9篇:醫學影像技術分析范文

    【關鍵詞】醫學影像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44-5511(2011)10-0058-01

    近20年來,醫學影像學從普通的X線迅速發展到CT、MRI、ECT、PT、PET、DSA等集診治兼備的綜合性性學科。無論是醫學影像的成像技術,對疾病的反應,還是PACS數字信息化的應用都在不斷快速發展。醫學影像學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將所學的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知識與臨床癥狀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影像診斷思維。由于涉及的學科種類繁多,要達到這一教學目的和要求,具有相當大的難度。筆者從多年的五年制本科和七年制研究生的教學中體會到,學員對影像學在醫學教學中的重要性認識、合理的教學方式、影像學與解剖等相關基礎學科的邏輯聯系、理解影像技術的成像原理以及重點病例影像特征的歸納總結是醫學影像學臨床教學幾個最重要的環節,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所在。

    恩格斯曾說: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對毫無經驗的醫學生而言,醫學影像學對他們今后工作有多大的需要,并不十分清楚,更認識不到影像學在臨床診治的重要性。我們選擇臨床常見的原發性肝癌病例,從患者就診,基本的臨床表現、病史和相關的生化檢驗結果提供給學生,同時把前期學過的在病例分析的過程中可能相關的理論知識提供給學生,就如何選擇合適的影像學檢查方法,根據以前所學的解剖學和病理學知識應如何分析,何種影像學表現提示何種腫瘤性疾病展開討論和分析,病變的定位和診斷等,逐步介紹給學生,使其切實感受影像學在臨床病例診治中運用重要性,在課程學習之前使之形成如下意識:影像學是基礎醫學的延伸,臨床醫師在對患者進行診治時,需要決定推薦或者選取最合理的檢查方法,需要綜合分析來自臨床和各種影像設備的圖像資料,才能作出合理的診斷;醫學生在進入臨床前沒有相關專業的影像學知識就不能成為一位合格的專科醫師。

    使學員認識到影像學在臨床診斷中的重要性后,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何種教學方式來激發和維持長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活動成敗的關鍵。PACS教學具有形象生動、信息量大等優點。以三維功能處理圖像,讓教學活動顯得更生動形象,圖像信息信息更顯豐富,有利于形象演示病變的定位和多角度的形態。同時PACS系統利于學生的自習和復習,學生可自行在每個端口查閱圖像資料,提出問題,結合每位學員的不同情況和要求,予以因材施教,提高學習效率,對影像學產生興趣,實現良好教學效果。

    醫學影像學是基礎醫學與臨床癥狀的聯系紐帶,它是建立在解剖、生理的基礎上,研究活體組織器官形態功能的臨床醫學,是一種特殊的視診手段,需要在正確掌握人體解剖的基礎上,完成立體活體組織到平面圖像的認識,由人體解剖到影像解剖的認識。認識正常結構的影像表現,形成較深刻的認識,是識別病理改變的前提。因此在教學中遵循從活體組織到平面圖像、從人體解剖到影像解剖、從正常組織影像到病變組織影像的授課邏輯順序,貫徹從感覺到感知、再到認知、最后掌握的教學過程,是實現學生對醫學影像學良好掌握的有效方法。

    醫學影像學涉及多種影像技術,X線、CT 、MRI等,它們的成像原理不同。對同一組織結構和器官,無論是正常還是病變狀態,在X線、CT 、MRI上成像的表現是不同的。要掌握影像背后所反映的本質,推測其組織性質,就必須了解不同成像技術的基本成像原理及其圖像特點。學生對設備的主要功能及成像原理有一定的了解,才可能對各臟器在各種影像技術下的影像表現有所分辨,認識并理解在不同的影像檢查下表現各異,是因各種儀器的成像不同、組織表現各異所致,明白某些偽影的產生是目前的技術無法避免的,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 成人福利视频app| 成人最新午夜免费视频|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成人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成人性a激情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成人777|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成人片|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视频网站| 无码国产成人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成人做受120视频试看|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网址|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成人午夜短视频|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成人免费毛片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午夜| 国产成人精品免高潮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色播| 777精品成人影院| 欧美成人全部费免网站| 成人毛片18岁女人毛片免费看| 成人国产在线不卡视频| 成人性爱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