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認知實習總結范文

    認知實習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認知實習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認知實習總結

    第1篇:認知實習總結范文

    在20xx年7月3日,我們平安返回學校之后,終于算圓滿的完成了本次支教工作。在這過往的四個月中,我們緊張過、努力過、開心過、醒悟過、自信過。這些從未有過的經歷讓我進步了、成長了。學會了一些在學校以前從未學過以后也學不到的東西。教育實習是我們師范生即將踏上漫漫人生征途的標志,是人生的另一個起點,對我們的職業生涯規劃有著重要的意義,也算是我們走出“象牙塔”,邁向社會的第一步。我懷著一半欣喜一半忐忑的心情來到實習學校,現在支教生活轉瞬即逝,在這收獲的季節里,我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績,獲得了寶貴的經驗。當然,由于我經驗不足,支教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現就本次支教總結如下:

    我于2014年3月26日來到高安市黃沙中學,當天便正式開始了我的支教生活。經學校安排,我被分派到初一年級,我的指導老師是胡老師,在他的指導下,我擔任一(3)班的實習數學老師。我的指導班主任是褚老師,在他的指導下,我作為一(3)實習班主任。胡老師和褚老師在給我指導工作的時候給我詳細的介紹教學授課進度和班級學生情況,而接下來的四個月,在他們的指導下,我在這兩方面都不斷的前進。

    教學工作:

    作為一名教師,上好課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實習前也有過一些試教活動,但真正的中學教學對我來說還是第一次。從學生轉變為老師,這之間需要付諸很多的努力。胡老師在教學工作上清楚地講了一(3)的具體學情和教學進度。到了黃沙中學的第一天,我就和學生們見面了。第一次是講上節課遺留的作業,同時詢問他們學習這一章節時的困難點是什么。因為是第一節課,學生對我也有新鮮感,相互配合的很好,算是“開門紅”。但是在后來是教學過程中才感覺自己的經驗不足,真是“書到用時方知少”。我初次體會到當老師的辛苦,上好一節課,要經過備課,寫教案,在準備充分后去教室上課,課后還要進行反思總結。看起來簡單,可其中的每個環節又有許多小細節。但最主要的是“上課”這個環節,也就是我們一直在探討的“課堂教學”。期中考試,學生們的成績算是進步了很多。平時在批改了學生們的作業后,我會一對一的對他們進行輔導。通過觀察有部分學生對數學感興趣但大部分學生不喜歡學數學,由此課堂氣氛不活躍,原因是他們覺得枯燥、難懂。所以在備每一節課時,我花了很大心思設計課堂結構,盡量使課堂生動起來,并應用其他手段進行教學以達到吸引學生的目的。漸漸地我就不會在課堂上緊張,每節課都上得挺成功的,讓我對自己的教學更加充滿了信心。農村孩子的基礎確實差,在我的課堂上我力求要做到在快樂中學習,不能孤立地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搞花架子,而應該從教學內容中找到學生的興奮點。幾個月下來,我總結出的是課前準備一定要充分。有課時,我往往是提前一天備課,查資料,寫教案,直到上課前還在考慮各種細節問題。盡管如此,我還是覺得如果準備時間充裕的話,講課時會發揮得更好。還有就是老師講課時聲音要洪亮,要有一股氣勢,要有較好的氣質。我給自己定位為清剛之氣:直率、真摯、剛強而不失溫和。我認為老師一定要有一點硬氣,這樣言傳身教,有利于學生的性格發展。提問后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這一點我做得不夠,往往問題一說,就要學生舉手回答,而且我的語速、教學的進程都比較快。我認為語速、教學進程應根據教學內容的性質、重要性和大多數學生的適應程度靈活掌握,該快則快,應慢則慢。實習期間,我發現學生的認知能力已有一定的水平。應繼續發掘這方面的潛能,多多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從而訓練其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為以后更深層次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而對于自己的教案設計,雖然是一堂課比一堂課設計的好,但還是存在著很大的不足的,可是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我在教學方面已有了很大的進步。

    除了上課批改作業外,我也要去聽別的老師的公開課,不只聽數學這一門學科的,其他學科我也聽。每個老師各有特點,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同時,我注意學生的表情反應,而思考以后我要以怎樣的形式方法去上課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也就是“備學生”。課余時間我還會上網收集一些比較好的教學案例,以充實自己。

    當我漸漸進入角色,發現自己有一群可愛的學生、開始覺得教書也是件挺有趣的事時,實習也結束了。通過這次實習,我了解了老師的酸甜苦辣,也了解了老師的偉大,我也從實習中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我們不能只從書本上看“教學”,而也要在實際中“教書”,面向實際。它使我的教學理論變為教學實踐,使虛擬教學變為真正的面對面的教學。讓我具備了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創新的教學理念。四個月的實習生活讓我獲益匪淺,使我真正體會到做一位老師的樂趣。實習,不僅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貴的記憶,更是我另一段人生的起點,我相信在未來的路上我會做的很好。

    班主任工作:

    在整個實習過程中,我做為一(3)班的實習班主任,對該班級學生進行管理。實習班主任是實習過程中一個富有挑戰性的職務。第一次是在班會課上站在班級全體同學的前面講話,面對新面孔,有點緊張。只是粗略的做了自我介紹,但在往后接觸的日子里漸漸地記住了每個學生,以及部分學生的個性特征。

    作為實習班主任,工作主要分兩塊:一是周一到周五的日常班主任工作;二是周末的家訪。

    周一到周五的班主任工作主要有:

    1、 早上六點鐘左右起床,六點二十五分帶領學生做早操,星期一早上升國旗;

    2、 早操完后是早讀,督促學生早讀;

    3、 午休時間(12:40—13:30),督促學生休息,保持教室安靜;

    4、 星期一下午第三節課班會課,開展主題班會;

    5、 上體育課(這里的體育課由實習班主任上);

    6、 下午三節課后有一節作業課,要在教室幫學生解決問題;

    7、 晚自習后,去查寢并督促學生盡快休息。

    因為工作比較多,剛來到這學校時我們還真的有點不適應,特別是早上督促學生做早操這一工作,因為在師大平時都是七點左右起床,而在這里為了督促學生做早操,一般六點左右就必須得起床,因此剛開始時起這么早對我們而言還真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做好這些常規工作自然也就比較得心應手了。除了這些常規工作,作為班主任還得做一些其他的工作。在這里我們堅持了每個月在班上開展兩次主題班會活動,主要是確定一些與當代中學生的價值取向有關的主題,通過討論、發言等活動形式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并且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這里的學校還規定每個班級每個月必須出一期黑板報,主題主要是與學生安全有關的內容,每一次我們都會帶領學生們積極的完成任務。

    周末時,我們會到班上一些學生的家里進行家訪活動。通過家訪,我們可以更好的了解班上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方面的狀況,以方便進行個人輔導。而且通過家訪這種形式,我們新老師可以更好的與學生貼近,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為了更好的與學生進行交流,平時有空時我們會主動的找一些學生進行聊天、談心,事實證明學生是很愿意與老師進行交流的。在學習之余,我們還會給學生開展一些娛樂活動,主要包括給他們上體育課、放電影、做一些小游戲等。鑒于自己是實習生,我們會經常向原班主任求取做班主任工作的經驗,他們也非常熱情地在各方面指導我們、幫助我們。每天查寢過后,我們會堅持記一下班主任工作記錄,同時堅持寫反思性日志。當了這么一段時間的班主任了,總的感受是作為班主任,必須把工作做得非常細化,必須以認真的態度對待班主任工作,因為中學生是一個容易犯一些小錯誤的活躍群體,稍有不慎,學生就可能會出一些小問題,必須對學生管得緊一些,這也是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的起碼要求。

    剛剛接手班主任工作的時候,我一點經驗都沒有。除了我們的自我摸索之外還有就是向班主任指導老師褚老師進行請教,例如如何對待和處罰不聽話的學生,如何批評學生,怎樣才能夠令學生虛心接受批評,如何營造良好的班級氣氛,以及如何培養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隊伍,等等一系列讓我迷惑的問題。我雖然沒有足夠多的經驗,但我有的是熱情,應該說在這次實習班主任過程中收獲很多,在工作過程中增強了自身的責任感、榮譽感和自信心,我懂得了如何與學生相處,如何管理學生,懂得如何以一個老師的身份與學生相處,懂得了要當好班主任管理好班級就必須獎懲分明,建立班主任的威信。學生們激起了我的熱情,是他們讓我的實習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在他們身上,我感受到了青春與活力。由于我們具有師范生與教師的雙重身份,又與學生年齡相近,較容易與他們打成一片,這是我的優勢。也因為我更了解他們,造成了我管理不夠嚴格的缺點。這次的班主任實習工作使我自身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比如如何扮演班主任角色,工作經驗不足等,這些是今后學習工作中要克服的。

    第2篇:認知實習總結范文

    為了響應國家鼓勵高校學生到農村支教,彌補農村教師資源短缺,促進農村教育發展的號召,鍛煉自己理論聯系實際的實踐能力。我于今年六月中旬報名參加了赴省縣小學的支教實踐小分隊。

    二、實踐前的準備工作

    為了圓滿的完成支教活動,我對我所教的國學做了詳細的準備工作。經過仔細的遴選,我選擇了教授小學生易記能懂的《朱子家訓》。它不僅能讓孩子們學到國學知識,還能讓孩子們明白做人的道理。我對《朱子家訓》的每個字都注了音,并且查了每個字的意思,還對每一句話都做了完整的解釋,并準備一些恰當的小故事以備在課堂上引用。由于小學地處祖國西部的貧瘠土地上的布依族聚集地,經濟不是很發達,我們為孩子們籌集了一些學習用具,比如書包,文具盒,鉛筆之類的用品。

    三、實踐過程

    我隨小隊于月15日從北京出發,經過三十多個小時的奔波,在17日中午到達了小學,在當地政府和村民的熱情接待下住進了離學校很近的一個村民家里。稍事休息,我們就對小學進行了實地參觀。熟悉了我將要教學的地方。接著我們小隊開會對支教期間的課程做了詳細的安排,并就隊員的要遵守的各種準則做了進一步的明確,強調了安全問題。

    月16日早晨八點,全體隊員、全校老師及被支教的學生舉行了開學典禮,每一位支教隊員都做了自我介紹。我向同學們簡單的介紹了什么是國學,并就我要講的內容告知了同學們。令我驚奇的是這里的孩子有很強的接收能力,他們的質樸、踏實、和聰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暗下決心,一定不要辜負這些可愛的孩子們,一定要教給孩子們知識和做人的道理。同時,我了解到小學包括校長在內總共7名教師,一共有一百四十多個孩子。由于師資的短缺,幾乎每一位老師都能教語文、數學、音樂、體育等各種科目,老師們的辛苦可想而知。我也不失時機的向老師們請教了一些教學方法,并向老師詢問了我剛認識的幾個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

    在我的國學課上,由于學生沒有教材,我就在黑板上工整的抄下了我要講的《朱子家訓》的內容,并就一些生字做了注音,讓同學們先抄到筆記本上。我用標準的普通話給學生們讀一遍,接著讓學生們讀一遍,然后我開始一個字一個字的解釋每一個字的意思,再串講每一句話的意思。并詢問同學們是否懂了,如果同學們懂了,我就隨機抽查一個學生,教他給我們講講這個句子的意思,抽查三個同學都回答得很好,我就讓同學們再讀一遍;如果同學們說沒有懂,我就繼續講,并用自己準備的小故事和通俗易懂的語言來盡量是孩子們明白句子的意思,知道孩子們弄懂為止。同時,我還就每句話在生活中我們該怎么做讓孩子們自由討論,努力讓孩子們學有所用。我還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教學方法,并隨時調整和改進。

    在最后的畢業典禮上,我們為孩子們送上了祝福并分發了學習用品,在依依不舍中和孩子們道了別。

    四、實踐活動給我的影響和思考

    通過這次支教實踐活動,我提高了自己與別人的溝通能力,并讓我獲得了教育別人的方式和方法,更讓我對一些問題有了自己的思考:就欠發達地區師資力量的短缺問題,我認為有如下解決辦法:一、中央財政應該有明確的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教育財政的投入;二、高薪聘請有志于為欠發達地區教育貢獻自己力量的優秀高校畢業生;三、當地政府應該拿出相應的政策,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就經濟欠發達地區對孩子們的教育重視問題,我認為:一、加大宣傳力度,讓家長認識到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二、喚醒孩子們的自己的意識,經常給孩子們播放一些發達地區同齡人的學習宣傳片;三、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讓教師對外面的世界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第3篇:認知實習總結范文

    工作總結

    班主任實_工作總結

    每天忙忙碌碌,不知不覺為期兩個月的實_即將劃上句號了。回首實_的每一個日子,感覺收獲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或許我不是最優秀的,但我一定是最努力的。現就這次實_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教學方面

    1.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多次受到指導老師的好評,但也有做得不夠的地方。盡管如此,我盡量利用自_課把上新課落下的內容補上。此外每個星期的周三、四、五下午第四節課(有時是下午三四節)及周五的自_課都是我主動去上,我利用這些時間講解練_(同步訓練)或是聽寫單詞,或是背課文。雖然每個星期我上的課很多,呆在學校的時間也比別人要多的多,很累,當年很充實,也收獲很多,至少我比別人有更多的時間和學生相處,了解學生,同時也可輔導學生,這一切又同時更有利于我上課。(課堂上學生都很配合我。)

    2.每次認真仔細批改學生的作業,并把學生作得不好的或是沒交的學生名字記下來,利用課余時間找他們談話,教導或是指導他們。如:班上的一個小男孩每次作業都是后面補交或是干脆不交,我了解情況后,找他談話,并和他說好明天交,可他有沒做,于是我就跟他說“男子漢說話得算話呀,而且你那么聰明只要稍稍花點功夫就可以做好了…”“廖老師,我下午交。”“要是下午你又沒做怎么辦?”也許他也感覺到老師很關注他吧,于是我們拉勾說好下午交。通過幾次談話,他變了,每次都按時交作業,就算不會做他會事先跟我說,然后課后再問我。看到他的進步,我很欣慰。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

    1.到實_結束,我對班上的情況有了很好的了解,每個學生的學_情況,性格都有了大致的了解。

    2.協助原班主任做了很多班級工作,雖然也犯了一些小錯誤,但收獲不少。首先,我學會了怎么去鼓勵后進生,開導幫助他們。例如,班上的一小部分學生上課愛講話,其中一個男生在英語聽寫時作弊。第一次我沒抓他,第二次我只是敲了他的桌子以示警告,而第三次我利用課余時間找他談話。我沒有嚴厲的批評他,只是笑著對他說“小家伙,你要加油哦,希望下次你憑自己真正的水平拿滿分,好嗎?”他慚愧的低下頭,說了實話,告訴我他不會,記不住單詞。于是我又鼓勵他只要下工夫,一定可以記住的。課后,他還來辦公室找我問怎么記單詞……接下來的日子,他變乖了很多,也進步了很多。其次,我也明白該怎樣根據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去開導學生。如我們班的班長,上課老愛和同桌講話,我找他談話,告訴他深為一斑之長,要起模范作用等,后來他不再在課堂上講話,紀律委員的記名冊上也很少有他的名字了,而且發現每次上課他都坐得直直的聽課。

    3.在開展班級活動方面我做得不夠好,因為班主任不怎么放手,而我本身的組織能力也不行,因此,在實_期間我也沒怎么組織開展班級活,除了單獨帶他們上了一節隊形操練課(為參加體操比賽)及書法比賽活動外就沒什么了。所以這也是這次實_的最大的遺憾。

    三、調查方面

    1.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我選擇了教師的課堂用語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行動性研究。通過課堂錄音分析,問卷調查及老師和同學的點評,我深刻意識到自己課堂用語(包括指令)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我認真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字次基礎上,也制定出具體的行動放案去解決這一問題。

    通過行動性研究,我發現了很多自己平時疏忽的問題(如指令,語速,板書等),我會努力去該的,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技能。

    四、其他方面

    除了以上三方面,我還想說“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可以被感化的,而體罰是最不明智的方法。”

    第4篇:認知實習總結范文

    【摘 要】  目的 探討轉染自體腫瘤細胞總RNA的樹突狀細胞體外所介導的抗結腸癌免疫效應。方法 制備短期培養的原代結腸癌細胞。用rhGM-CSF 、rhIL-4和TNF-α體外誘導結腸癌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的DC發育和成熟,轉染自體腫瘤細胞總RNA,激活自體T 細胞產生CTL。應用流式細胞技術及混合淋巴細胞培養法檢測DC的免疫功能狀態;用CCK-8試劑盒檢測活化CTL的殺傷活性;應用ELISA 測定IL_12和INF_γ的分泌水平。結果 轉染自體腫瘤細胞總RNA的成熟DC不僅高表達MHC_I、MHC_II類分子及CD80、CD83、CD86共刺激分子,并獲得高效刺激自體或異體T淋巴細胞增殖的能力;轉染RNA后成熟DC分泌IL_12水平以及其刺激產生的CTL上清液中INF_γ的濃度顯著高于單純成熟DC及未成熟DC;且CTL對自體結腸癌細胞殺傷率顯著高于異體組。結論 轉染自體結腸癌細胞總RNA的成熟DC能夠體外誘導產生對自體腫瘤細胞具有高度抗原特異性及殺傷活性的CTL。

    【關鍵詞】 結腸癌 樹突狀細胞 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 免疫治療

    項目來源: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08108)。 ②作者簡介:王絳輝(1970年- ),男, 主治中醫師,主要從事中醫臨床研究。

    腫瘤的生物治療近年來發展迅速。樹突狀細胞( DC) 作為體內專職抗原提呈細胞(APC)在機體抗腫瘤免疫反應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2]。研究表明,腫瘤細胞RNA轉染DC可誘導抗腫瘤免疫反應[3],但其作用機理尚不明確。我們通過觀察轉染結腸癌患者自體腫瘤細胞總RNA的成熟DC對免疫功能的調節作用,及抗原特異性CTL對原代培養的自體/異體腫瘤細胞殺傷效率的比較,進一步明確其作用機制,為臨床開展個體化抗腫瘤免疫治療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劑 :RPMI1640培養基 (GIBCO公司);IL_12、INF_γEL ISA檢測用試劑盒、重組人白介素_4(rhIL_4)、重組人粒單細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M-CSF)和TNF_α均購自英國PeproTech EC Ltd公司;淋巴細胞分離液Ficoll-Hypaque(Pharmacia, Sweden);Cell Counting Kit_8 (CCK_8 Kit)購自日本同仁株式會社。

    1.2 自體原代腫瘤細胞培養: 短期培養的自體原代腫瘤細胞系WMCC1003、WMCC1004和WMCC1005分別來自3例男性結腸腺粘液腺癌患者(均行根治性結腸切除術)。依據文獻[4]的方法篩選原代細胞系。

    1.3 自體腫瘤細胞總RNA的準備 :取患者自體手術切除新鮮腫瘤標本200mg,按Run-out 試劑盒使用說明常規提取RNA,分光光度儀測定0D260/0D280nm比值大于1.8,計算RNA總量并調整濃度為2.5g/L。經1%瓊脂糖凝膠電泳見28S及18S兩條帶清晰完整。

    1.4 提取和培養自體DC: 取患者外周抗凝血,PBS等倍稀釋后移入預加Ficoll-Hypaque分離液的離心管中,1500轉/min離心20min;取上層血漿0.22um濾膜過濾后備用;吸取單個核細胞, 用含2mM EDTA的PBS洗滌3 遍,移入塑料培養瓶中,加入含5%自體血漿的RPMI 1640培養基靜置培養2 h,分離未貼壁細胞繼續培養,貼壁細胞消化后以1×106/ ml接種于6 孔培養板;分別于3d、5d換液,第5d時將細胞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加入TNF_α10ng/ml,48h后收集呈懸浮細胞為成熟樹突狀細胞(mDC),收集另一部分未加TNF_α的細胞作為未成熟樹突狀細胞(imDC)

    1.5 自體T淋巴細胞分離 用miniMACS磁珠分選儀及Human Pan T Cell Isolation Kit,按試劑盒所示方法從非貼壁PBMC中分選自體T細胞,并用流式細胞儀檢測FITC標記的CD3,鑒定T細胞的純度。

    1.6 自體腫瘤細胞總RNA轉染DC 在培養5d的DC(1×106/ ml)中以25 g/ L的濃度加入自體腫瘤細胞總RNA ,經7d培養成已轉染自體腫瘤RNA的mDC(RNA_mDC)。

    1.7 用RNA_mDC誘導產生CTL 參照Shirley等方法并稍作改進[5]。將磁珠分離的自體T淋巴細胞等分為三組分別與imDC、mDC和RNA—mDC以40:1比例混合培養,收集CTL檢測其對自體或異體原代結腸癌細胞的細胞毒性。

    1.8 DC細胞流式檢測 :分別收集imDC、mDC和RNA-mDC,調整細胞濃度為1.2×106/ml,分別依次加入20%封閉用兔血清、標有熒光素的不同單克隆抗體工作液,避光靜置后各加入PBS 100ul混勻后上機檢測。

    1.9 淋巴細胞增殖實驗(MLR) :取imDC、mDC和RNA-mDC與自體/異體T按 E:T= 5:1、10:1、20:1和80:1的比例混合后加入96 孔培養板,每樣本各設各3個復孔。37℃孵育96h,加入CCK-8試劑(20μl/孔)[6],繼續孵育3 h 后,用酶標儀在450nm波長測定各實驗孔OD值。

    1.10 CTL活性檢測 :imDC、mDC和RNA-mDC誘導產生的CTL分別同自體和異體原代培養的結腸癌細胞按E:T= 40:1、20:1 和10:1 的比例混合加入96 孔培養板,每樣本各設3個復孔。37℃孵育18h,加入CCK-8試劑(20μl/孔),繼續孵育3 h 后,用酶標儀在450nm波長測定實驗孔OD值,計算殺傷率。

    殺傷率(%)=(1-〖SX(〗實驗組0D值—單純效應細胞組0D值)單純靶細胞0D值〖SX)〗)×100%

    1.11 細胞因子檢測:取imDC、mDC和RNA—mDC組的培養上清液和各組DC誘導刺激產生的CTL上清液,按ELISA 檢測試劑盒操作說明檢測各DC組中IL_12和各CTL組中INF_γ的含量。

    1.12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均值±標準差表示,經SPSS 統計軟件處理,兩組比較用配對t 檢驗,三組及三組以上的兩兩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

    2 結果

    2.1 原代培養腫瘤細胞的形態學觀察: 原代培養的結腸癌細胞鏡下觀察呈梭形、片狀或多角形單層細胞,由組織塊向周圍呈放射狀生長。經PAS特殊染色70%以上的細胞呈陽性反應。

    2.2 DC的形態學觀察及功能檢測 : 結腸癌患者呈貼壁貼壁生長的PBMC 經GM-GSF、IL–4和TNF-α聯合誘導7d 后,大部分細胞呈懸浮狀生長,體積明顯增大,形狀不規則,并且有不停伸縮運動的毛刺狀突起, 具備了典型成熟DC的形態特征。流式細胞儀檢測結果顯示,mDC和RNA-mDC細胞表面CD83、CD86、MHC II類分子的表達明顯增加,且持續高表達MHC I分子。MLR分析結果表明,誘導7d獲得的mDC及RNA-mDC具有強大刺激自體/異體T細胞(CD3+>95%)增殖的能力,而未加TNF-α的imDC則不能有效刺激T細胞增殖。

    2.3 CTL對自體或異體原代培養結腸癌細胞的殺傷率: RNA-mDC誘導產生的CTL 對自體結腸癌細胞殺傷率顯著高于對異體原代結腸癌細胞組(P

    2.4 細胞因子檢測 : RNA-mDC組細胞培養上清中IL_12的濃度高于mDC組(P

    3 討論

    現已證明對腫瘤細胞免疫耐受是腫瘤在體內長期生存與不斷生長的關鍵因素。體內腫瘤細胞通過多種方式逃避免疫系統的識別;另外,腫瘤細胞分泌IL-10、IL-6、TGF-β等免疫抑制因子阻止DC成熟,未成熟DC即便俘獲并提呈腫瘤抗原給T細胞,也不能激活T細胞[7]。

    因此提高抗腫瘤免疫效應就必須制備有效的腫瘤抗原;獲得具有強大抗原提呈能力的mDC和提高腫瘤抗原的表達水平。

    用腫瘤全細胞抗原對DC進行修飾刺激機體產生抗腫瘤免疫效應,近年來已被廣泛接受。與各種形式的全細胞抗原比較,腫瘤細胞總RNA具有明顯優勢。研究結果顯示,在GM-CSF、IL-4、TNF_α作用下,經7d體外培養,大部分貼壁PBMC發育為mDC,高表達抗原提呈分子和共刺激分子,具有高效刺激自體T細胞增殖的能力。轉染自體結腸癌細胞總RNA的mDC具有更高的IL-12分泌能力,激活T細胞產生的CTL上清液中IFN_γ水平顯著提高。上調DC及腫瘤細胞抗原提呈分子及共刺激分子的表達[8],可加強DC的抗原提呈功能,同時也可提高腫瘤細胞抗原表達及CTL對其識別殺傷的能力。但是,RNA轉染DC治療腫瘤的分子機制尚不明確。

    我們經短期培養制備了三株生長穩定的原代結腸癌細胞,將其作為靶細胞用于細胞毒殺傷實驗,結果顯示經自體抗原致敏的CTL對自體腫瘤細胞的殺傷率顯著高于另外兩株異體腫瘤細胞。表明CTL識別腫瘤細胞表面抗原肽具有個體特異性,同種異體腫瘤細胞可能表達腫瘤相關抗原,但缺乏與特異性CTL相適應的HLA表型,因此不能被有效的識別和殺傷,提示臨床抗腫瘤免疫治療應采取個體化方案。

    參考文獻

    [1]Steinman RM, Cohn ZA.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cell type in peripheral lymphoid organs of mice: morphology,quantitation,tissue distribution[J] . J Exp Med, 1973, 137(1): 1142—1162.

    [2]Steinman RM. The dendritic cell system and its role in immunogenicity[J] . Annu Rev Immunol, 1991, 9: 271-296.

    [3]Ponsaerts VFI,Van Tendeloo ZN, Berneman P. Cancer immunotherapy using RNA-loaded dendritic cells [J ]. Clin Exp Immunol, 2003, 134(3): 378—384.

    [4]Takehiko F, Yutaka Y. Autologous tumor killing activity as a prognostic factor in primary resected non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Lung[J ]. Cancer, 1997 ,79(3): 474-481.

    [5]Shirley M, Bartido KZ. T-cell responses to multiple antigens presented by RNA-transfected APCs: a possible immunomonitoring tool[J ].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2004, 53(2): 100—109.

    [6]Tadashi M, Wongi M, Hyun SL.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response during Eimeria tenella infection assessed by a new, reliable, nonradioactive colorimetric assay [J ]. Avian Diseases, 2002, 46(1): 10-16.

    第5篇:認知實習總結范文

    關鍵詞:認知遷移理論;旅游管理專業;野外實習

    旅游管理專業野外實習是培養學生在旅游資源認知、旅游開發、旅游行業經營、旅游地居民參與旅游狀況等方面的感性知識,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積累行業經驗的較好教學形式,對旅游管理專業四年的教學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重視程度不夠、實習時間有限、實習經費緊張等原因,旅游管理專業野外實習中存在組織難度大、實習目的不明確、學生收獲小等問題,野外實習也成為旅游管理專業教學過程中較為薄弱的環節。將認知遷移理論應用于旅游管理專業野外實習教學,將提高學生參與野外實習的積極性和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從而改進野外實習的教學效果,

    一、認知遷移理論簡介

    認知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于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是在一種情境中技能、知識和理解的獲得或態度的形成對另一種情景中的技能、知識和理解的獲得或態度的形成的影響。認知遷移廣泛地存在于知識、技能、態度和行為規范的學習中。遷移可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我們一般所說的遷移指的就是正遷移即一種經驗的獲能夠對另一種學習起促進作用。本文主要運用了認知遷移理論中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說和賈德的經驗概括說。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說認為只有當學習情境與遷移情境具有共同成分時,一種學習才能對另一種學習產生影響,即產生學習遷移。賈德的經驗概括說認為先期學習中所獲得的東西之所以能夠遷移到后期學習,是因為在先前學習中獲得了一般原理或對經驗做出了概括,這種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運用于后期學習活動中。

    二、認知遷移理論對旅游管理專業野外實習的重要性

    (一)指導教師的實踐教學

    遷移規律對于旅游管理專業野外實習的帶隊教師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在野外實習的實踐教學中,帶隊老師應掌握遷移規律,教會實習學生在野外實習中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意識和學習能力,并能將學到的知識遷移到校外更廣泛的知識學習中去。同時,教師根據認知遷移理論更好地選擇排野外實習區域和地點,更科學地編排教學內容,建立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由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教學過程,從而讓學生的知識遷移效果達到最佳。

    (二)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遷移是由知識的掌握過渡到能力的形成的重要環節,對于學生來說,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要把學習中積累起來的理論知識和方法遷移到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上來,把知識應用到各種不同的實際情境中,解決現實中的各種問題,從而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以一名游客的身份去游覽,在游覽過程中發現旅游業經營中存在的問題,了解游客需要什么樣的服務,并以未來旅游從業者的身份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發現旅游行業發展現狀、特點和規律,從而為以后從事旅游行業打下良好基礎。

    (三)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遷移理論的應用將豐富旅游管理專業野外實習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通過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和互動性來提高學生野外實習的積極性。并且讓學生通過野外實習不僅能迅速找到同化新知識的附著點,而且容易分辨新舊知識間的相同與不同點,從而更好地掌握和長久地保持新知識。學生通過野外實習了解旅游行業基本情況,對書本的理論知識有了實踐的認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專業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均有較大收獲。

    三、認知遷移理論在旅游管理專業野外實習中的應用

    (一)實習前的準備階段

    1.明確實習目的和任務

    明確實習的目的與任務對于遷移理論應用于旅游管理專業野外實習和改進實習教學效果非常重要,因為學生只有在明確了實習的目的和任務以后才會做好充分的知識準備,才知道在實習中自己需要做哪些事情,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和效果。因此,要通過實習動員會告知學生實習的目的與意義、實習前應做的知識準備、實習中應完成的任務、考核內容與標準等,從而讓學生從一開始就高度重視野外實習,做好相關的知識準備,并能在實習中按照教學要求認真實習。

    2.參與實習線路設計

    讓學生參與實習線路設計能讓學生有充分的機會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在實踐中不斷調整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這樣的過程是學生主動去接受知識,比老師單方面授以知識效果更佳,學生記憶會很深刻,他們的知識遷移效果將更好。可以先告知學生此次實習的主要區域與任務,讓學生通過咨詢老師、走訪旅行社、查閱資料等形式收集相關信息,然后設計此次實習的具體線路,教師從學生所設計線路中選擇最優線路。

    3.充分準備野外實習相關知識

    根據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說,當學習情境與遷移情境具有共同成分時,一種學習才能對另一種學習產生影響。旅游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應用型學科,涉及的知識十分廣泛,因此教師應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這些知識。學生只有牢固地掌握野外實習相關知識,才能形成基本技能,發展起解決問題的能力,觸類旁通,實現積極的遷移。同時,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設置一份野外實習調查問卷,為后期的實結報告做準備。學生在設計調查問卷的過程中,要自行查閱、思考相關知識并對其進行總結概括,這樣知識能更廣泛、更準確、更迅速地遷移。

    (二)實習中的運用階段

    1.模擬旅游業真實情境

    從一個情境到另一個情境的學習遷移依賴于最初學習的情境與后來應用的情境之間的相似程度。為此,我們必須在與真實生活很相似的情境中教學生運用遷移的技能。如在野外實習中增加導游帶團模擬實習環節,將會改進野外實習效果。可以將整個實習隊分組進行導游帶團模擬,在景區內,每小組內安排學生做現場講解;在景區外的行程中,安排學生分別擔任地陪與全陪的角色,并盡量確保每個人都有機會鍛煉。至于行程中的食宿安排、人員組織、溝通協調等問題,也可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負責完成。這樣使得學生充分實踐,把課程上的理論學著遷移到現實中。經過這樣的實踐過程,學生將得到相關深刻的經驗甚至教訓,為日后更好的知識遷移奠定厚實的基礎。

    2.加強與旅游從業人員的接觸

    在野外實習中,鼓勵學生通過深度訪談、問卷調查等形式與旅游從業人員進行接觸,收集旅游行業一手信息與資料,為以后從事旅游行業打下認知基礎。另外,學校可以提前與旅游景區、旅行社、酒店等行業的管理人員聯系,安排他們以講座、座談的形式與學生進行面對面地交流,讓學生有機會充分地了解旅游業的情況。由于這些管理人員具有豐富的從業經驗,他們所講授的實踐知識對于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而言不僅遷移價值高,而且更有益于他們了解旅游行業以及日后從事相關工作。

    3.每天分組進行小結

    野外實習中,在每天的野外考察結束后以小組為單位在指導老師組織下進行內部討論,組員根據自己考察中所關注和發現的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及感受,對于某些問題小組內部還可展開深入的討論。實習指導教師也參與到學生的分組討論中,對于某些問題給予及時的解答與指導。這樣學生在野外實踐中碰到問題得后能夠得到及時的解答,能夠順利地進入下一個探索階段,就有充分的時間去接受更多的問題和挑戰,知識遷移將更充分,學生收獲更多。

    (三)實習后的總結階段

    1.舉辦知識提升講座

    實習結束后,學校可委派相關經驗豐富的教師舉辦知識提升講座。講座應就野外實習中最有價值的或者學生最關注的以及通常出現頻率較高的問題予以分析。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發表對實習的看法和意見,反映實習見聞,發表實習感受,尤其應注重對實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歸類總結,并針對這些問題為學生一一答疑。同時,應讓學生確定個人在實習中所關注的或是特別感興趣的點,教師可對相關問題現場指導。學生通過講座獲得大量的知識,同時聯系野外實習的實際情況對知識進行概括總結,于其以后的學習遷移意義重大。

    2.撰寫實習報告

    根據認知理論,知識的概括水平越高,包容范圍越廣,越有助于同化新知識,即有助于遷移。實習后的實習報告正是需要學生對實習過程結合相關知識進行整理與概括,該過程將大大促進學生知識的消化與遷移,從而使得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野外實習結束回校后,每位同學必須根據個人確定的主題和野外實習中收集到的信息和調查問卷等資料撰寫野外實習報告。通過實習報告,實習學生提出問題,之后分析問題,直至解決問題,其專業知識結構將更豐富、更合理,知識概括水平也將更高。

    3.舉行經驗交流會

    通過野外實習不同的實習學生會有不同的經驗與收獲,實習經驗交流將能促進知識遷移的范圍,讓更多的同學獲得實習的更多的收獲。學校可以組織野外實習經驗交流會,讓實習學生通過實習經驗交流會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實習的經驗與收獲。實習經驗交流會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只是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參考文獻:

    [1]伍先福.旅游專業本科教學應強化野外實習環節[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0,26(6):42-44.

    [2]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才秀穎.十五種學習遷移理論通覽[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35).

    [4]黃超文,賈臘生,胡惠明.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9.

    [5]駱辰君.旅游專業學生認知遷移能力的培養策略[J].職業教育研究,2006,94-95.

    [6]何靜.認知結構遷移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實踐研究,2003,(7):46-47.

    [7]高迎浩.論認知結構遷移理論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研究,2008,108-109.

    作者簡介:彭惠軍(1979-),男,湖南益陽人,講師,研究方向:旅游資源開發、旅游企業管理。

    第6篇:認知實習總結范文

    [關鍵詞]生態學實習 研究性教學 問題性 項目驅動

    [中圖分類號] G642.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4)16-0056-03

    一、生態學野外實習教學現狀

    加強實踐教學建設,創新實踐教學方法,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已成為我國高校開展教學改革中的重點之一。[1] [2]生態學是我國高等院校生物、環境、農林等相關學科的核心課程。2011年生態學被增列為一級學科,由此可見其重要性。野外工作是生態學研究與應用的基礎,野外實習則是生態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內容,是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關鍵環節。[3]很多高校對生態學實習模式進行了研究與實踐,從實習基地建設[4]、組織與管理[5]、教學過程改革[6]等多方面均進行了有益探索。徐馳等(2012)提出了實習內容多樣化、綜合觀測、實驗與建模途徑、因地因時制宜、聯系前沿理論與具體研究工作、與社會實際需求相結合等若干生態學野外實習模式。

    為了培養創新型人才,研究性教學已經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門課題,研究性教學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但研究性野外實習教學模式仍然處于探索階段。秦鐘等(2009)建議生態學實習應適當安排綜合性、創新性實踐項目;杜照奎(2013)、龔紅梅等(2013)嘗試了研究性生態學野外實習。由于不同院校學科背景和專業課程設置存在差異,研究性野外實習體系仍有待于整體規劃和更新,研究性教學模式的實施還需要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在教學模式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如教學內容的科學性與可操作性不強,實踐教學缺乏連續性和特色性,缺乏成形的、高效的實踐教學模式等。因此,有必要加強高效的生態學野外實習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與探索。

    二、研究性野外實習模式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環境科學專業充分利用北京延慶在氣候、生境、物種以及植被類型的優勢,建立了生態系統多樣的生態學實習基地:北京延慶松山和野鴨湖濕地,結合本校學科背景,實習內容確定為森林群落特征調查和濕地植被多樣性調查,以森林生態調查為重點。我們在總結多年野外實習工作的基礎上,對生態學野外實習的教學方法進行了一些嘗試和改進,進一步提高了野外實習的教學質量。

    生態學野外實習分為前期、中期和后期。實習前期準備階段重點營造研究性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習過程中采用研究性教學方法和學生自主式、合作式學習方式;實習后期注重實習成果總結,開展實習報告的精心修改和學生的公開報告,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實踐探索的研究性野外實習模式見圖1。

    圖1 研究性生態學實習模式

    (一)營造研究性氛圍

    1.野外研究方法認知

    實習前期重點進行生態學野外工作方法及原理介紹,包括植物群落調查方法、數據處理方法和實習儀器使用方法等。植物分類及野外識別是生態學野外調查的基礎,不可或缺。針對我校環境科學專業設置缺少植物學、生物學等相關課程的實際情況,我們對植物學相關知識及術語進行了補充介紹。

    2.邀請專家講座

    在實習準備階段邀請相關專家講座,使學生了解生態學項目的設計思路、野外工作的開展過程,拓展學生的研究思維。如邀請中科院植物所專家進行《森林生態系統碳收支研究方法簡介》、《鑒賞植物,親近自然》等系列講座,并由專家帶領,對校園植物進行識別實訓,這些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并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學術文獻分析

    教師先通過典型文獻分析方式進行實習題目設計、實習報告撰寫等方面的指導,引導學生學會查文獻、閱讀文獻的方法,再要求學生根據擬設計的實習項目進行文獻總結講解,以檢驗學生對文獻的查閱程度,探討自擬項目實施的可行性,為完成實習項目及實習研究報告的寫作打好基礎。幾年的實踐證明,文獻分析是培養學生科研思維很有效的方法。

    (二)認知性與研究性內容并重

    為了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和創新思維,將生態學實習過程劃分為認知實習階段和研究探索階段。先認知了解生態學基本的野外實習方法,再進行實習項目的自由探索。認知階段主要進行森林植物群落特征野外調查方法實踐,同時開展植物識別訓練,使學生掌握植物生態學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此過程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以引導為主。學生要學習電子采集、鑒定植物的方法;野外植物群落的觀察、植物與環境特征的調查方法和數據處理方法;學會觀察植物分布與環境的關系。研究探索階段則進行不同實習項目的調查研究。生態學實習內容見表1。

    表1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生態學實習內容安排

    (三)自擬項目驅動實踐

    研究探索階段的實習內容設計思路是“以科學問題為主導”,要求各實習小組通過對實習前文獻查閱和實習地的了解,自擬實習小專題的題目,獨立設計實習方案,經過教師和學生討論后,確定實習項目。在實習過程中,學生分組進行專題調查、分析數據、撰寫實習報告。這樣,完成一個實習內容的過程就是學生接受一次科學訓練的過程,以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和提出科學問題的能力,達到鍛煉學生科學思維和科學研究能力的目的。近年來的實習項目見表2。

    表2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生態學實習自擬項目

    (四)研究性教學方法主導

    1.采用問題式教學

    問題性教學是開啟學生創新思維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野外實習教學是典型的直觀教學,在野外實習中,注重觀察植物和環境的外部形態特征,盡量采用啟發式、提問互動式開展教學。如到達沿途的樣地時,提問:所處的群落類型是什么?空間結構是什么?如何描述環境因子?野外觀察植物時,進行一些啟發性的提示,如花序類型、葉排列方式、有無汁液、氣味等,指導學生親自體驗未知植物的認識過程,通過看、摸、揉、聞等步驟,通過觀察和比較,引導學生把植物的形態特征與科的識別要點聯系起來。啟發學生將自身體驗到的感覺與學過的理論知識相互銜接,引導學生學會應用生態學的理論去解釋現實中的環境問題,思考如何解決環境問題。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開展情景教學

    情境教學為研究性野外實踐教學提供了新的途徑。教師通過創造性地呈現各種各樣的活動,讓學生去觀察、感受、體悟、總結和發現,從而獲得實踐知識和實踐能力。如情境(1):在實習爬山過程中,常有戶外登山人員手里拿著山上采來的手杖,問題引導:手杖是什么植物?為何受到大家歡迎?目前的生長狀況如何?情景(2):看到海坨山山頂草甸上露營人數激增,提問:旅游露營對草甸的影響有哪些?學生探索、討論結果后教師點評。這種靈活設置的實習問題,能讓學生帶著好奇、探究的心理去開展生態學實習活動,既增加了生態學野外實習的趣味性,又能提高學生對植物多樣性及其價值與功能的認識,同時也鍛煉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注重小組討論

    生態學實習整個過程均注重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實習項目選題、實習方案確定、野外工作開展、數據處理及實習報告編寫過程,均要求小組研討。由于不同學生在理論基礎、動手能力及興趣等方面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指導教師、學生圍繞共同的教學目標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將有助于學生之間相互啟迪、優勢互補,提高學習參與程度,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其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在科學研究中的團隊協作精神和邏輯思維能力。

    (五)網絡課程互動補充

    如何應用現代教學技術改進實習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獨立自主學習,是提高野外實習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鑒于我校環境科學專業缺少生態學前置課程基礎的特點,通過制作生態學實習網絡課程系統,可以對一些生態學、植物分類學相關概念和基本原理進行展示,教師與學生進行網上答疑互動,也可開展網上作業、在線答疑、在線測評、論壇等基于網上的研究性教學新模式,這些均可引導和強化學生的知識體系,增強互動性學習與交流,為野外實習提供很好的信息平臺。

    (六)成果交流綜合提升

    1.一對一實習報告修改

    野外現場調查結束后,教師對學生寫出的實習報告初稿進行一對一修改反饋,再針對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集中指導、討論。通過與教師一對一的討論,能拓展學生的理論知識點,增強其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使學生逐漸掌握學術論文撰寫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研素質。

    2.多媒體報告交流

    生態學實習中所有項目均進行10分鐘的PPT報告和5分鐘的答辯討論。學生準備認真,匯報風格各異,在總結成果與問題討論過程中,進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綜合能力。公開報告鍛煉學生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利用網絡資源檢索和綜合分析信息的能力、書面與口頭表述能力。

    三、小結

    在10多年的生態學野外實習中,我們教學觀念逐漸由單一的驗證實習轉變為將驗證實習和探索實習相結合的研究性實習,形成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實習教學模式。通過提出研究性項目,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參與教師科研課題和申報創新性學習項目的學生明顯多于其他專業,學生撰寫實習報告的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學生受到了較為全面的科學思維能力訓練。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研究性教學的連續性、研究性實習過程的組織與管理、實習項目的科學性、理論知識的應用及實習效果的評價方法等均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 注 釋 ]

    [1] 張宇,劉偉忠.研究性教學的深層次實施路徑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09(12):37-39.

    [2] 沈顯生,尹路明,李樹美等.研究型野外實習教學的設計與實踐[J].教育與現代化,2002(3):22-25.

    [3] 徐馳,劉茂松,楊雪姣等.生態學野外實習的多樣化教學模式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5):158-161.

    [4] 劉建宏,楊麗英,熊忠平等.生態學野外實習基地的數字化模型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10(17):213-215.

    第7篇:認知實習總結范文

    【關鍵詞】實踐教學 認識實習 儲運企業 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3-0075-03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的集裝箱運輸管理專業是培養熟悉經濟貿易、航運產業鏈,能夠應用知識與技能進行集裝箱運輸業務管理與操作的專業人才,職業崗位定位主要包括集裝箱碼頭、儲運公司、貨代公司、船公司或其、外輪理貨公司等相關單位的單證、操作、客服、銷售、倉管、調度、現場、箱管等。圍繞目標展開的理論教學已相當成熟,但若僅停留在理論上,學生往往無法達到對行業、企業運作更深入的理解和具體的認識,對于環節、流程的關聯性與原理的認識也粗淺而零散,從而阻礙其融會貫通和提升應用的發展。所以,在校期間的認識實習成為不可替代的、完善教學的重要環節。該專業的認識實習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實地參觀、交流訪問的形式達到初步了解學習對象的目的。它雖然具有粗糙、不夠深入的缺點,但同時具有時間短(長則幾周,短則數天)、學生不用動手操作、教師帶領監管等諸多優點,可大大免去企業的煩擾和責任承擔,企業較愿意提供平臺,具有較高的可行性與較好的操作性。

    對校方和教師而言,完整的認識實習運作主要涉及四大環節:認識實習平臺的落實、認識實習的準備工作、認識實習的實施與管理、認識實習的后期處理。下面結合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集裝箱運輸管理專業學生在儲運公司的認識實習,展示認識實習的運作過程。

    一 認識實習平臺的落實

    對目前高職院校而言,因為國家機關與事業單位吸收人才數量有限、競爭激烈,所以高職學生的就業方向主要是企業,認識實習的主要平臺也是企業。近年來,源于教師肯于“走出去”挖掘平臺與牽線推薦和學生本身的積極上進,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集裝箱運輸管理專業為學生拓展認識實習平臺方面取得一些成功的經驗,尤其是對儲運企業的認識實習是其中做得規模較大、管理組織較為系統的模塊。該項認識實習平臺就是在系部領導和教師們共同努力“走出去”的推動下取得的。系部領導多次帶領相關教師親自到福州馬尾保稅區聯系和拜訪一些儲運企業的相關領導,使其了解校方的需要,同時校方也虛心聽取了企業對該校所培養的畢業生的評價、要求和意見,該過程使雙方明確彼此的需求與合作的長遠意義,也改變了之前對彼此的模糊認識,同時建立了信任關系,認識實習平臺得以順利搭建起來。

    二 認識實習的準備工作

    1.制訂認識實習管理辦法和實習計劃

    該管理辦法是整個認識實習的總綱和指導依據,用于規范認識實習的組織、實施與管理。它主要是對涉及部門、教師職責和分工提出基本要求,并列明了組織與實施規范、管理要求、考核與總結要求等。據此,確立了“帶隊教師責任制”,由帶隊教師對整個認識實習負責。帶隊教師要事先對整個實習過程做到心中有數,與實習單位進行全面到位的溝通,進而提前統籌編寫好《實習項目計劃表(或教學大綱)》和《學生認識實習手冊》,以此來管理和指導學生的實習。

    2.校企雙方負責人的確定與合作溝通

    校方確定好帶隊教師后,就可以主要由帶隊教師與企業進行溝通,而學校領導主要起宏觀管理與跟蹤監督的作用,或者在出現重大分歧和事項時進行協調處理。在該準備階段,帶隊教師主要負責:要求企業推薦、安排有經驗的技術或管理人員擔任指導教師,并雙方溝通想法和相關事項;要求企業準備為學生實習提供必要的條件和安全環境;作為校方代表,主持書面“認識實習協議”的簽訂工作,該協議由學生、學校、企業三方自愿協商簽訂,主要對實習期間的時間安排、安全環境、衛生條件、事故責任、投保等事項等做出約定,特別是對學生在實習期間發生的人身意外傷害事故及承擔責任的問題進行明確約定,旨在明確三方的權利和義務,防止糾紛,保護學生實習期間的合法權益及風險管理。

    3.召集學生確定組織管理方式和進行實習前教育

    “安全、有序、有效、順利”的實習是已經明確的目標,為此,就要能夠合理預見各種限制條件和情況,提前制定好針對性措施。在開始認識實習的前一段時間(如前一周之內),帶隊教師有必要召集參與實習的學生確定組織管理方式和進行實習前的教育。

    第一,確定組織管理方式。在帶隊教師少而實習學生人數、批次較多的情況下,加之學生初次實習新鮮感強、求知欲高,往往較好奇和好動,如果沒有行之有效的組織紀律,就會混亂、顧此失彼。采用學生“分層自主管理”的紀律管理方式是一種經經驗證明的有效方法,具體做法是:對整個班級指定班級負責人(如班長),主要輔助帶隊教師監管整個班級的安全和實踐活動,如統計核對人數、上傳下達、反饋報告等;再者,對整個班級再分組(以宿舍或一定人數為單位),指定組長為第二層的次負責人,具體負責監管本組同學的安全和實踐活動,如分組討論、分組參觀等。在該模式中,組長對班長負責,班長直接對帶隊教師負責,責任明確、分工清楚,可實現全面、條理的管理,又能提高集合與自由參觀的效率。帶隊教師要對召集來的學生進行宣講和組織安排,并且做好教師、班長、組長、其他學生、企業負責人的聯系方式信息的共享,以備實習過程中溝通的暢通和及時。

    第二,實習前教育。由于學校環境與企業環境的差異性和學生本身歷練的局限性,帶隊教師召集學生進行實習前動員和教育是一個必需環節。若條件允許,最好邀請企業的專門人員與帶隊教師一起對學生進行實習前動員教育、實體簡介等。實習前教育主要是對學生強調和提醒一些容易忽視的素養和行為規范,使其對整個實習建立初步認識和心理準備,主要包括紀律與安全教育、文明禮貌教育和實習項目簡介教育。

    紀律與安全教育主要強調和規定:進入堆場和碼頭作業區域一定要配戴安全帽,注意觀望與避讓,做好防中暑等衛生保健措施,不允許學生獨自行動、脫離組織和隨意進入危險地段,遵守實習單位的規章制度、保守實習單位的商業秘密、服從校企的管理與安排以及嚴重違反時的處罰辦法等紀律要求。

    文明禮貌的處事風格、主動積極的態度,是企業人員認可與歡迎學生和樂于分享、幫助與互動的情感與心理基礎。具體指導思想和注意事項包括:虛心求教、不談論和詢問個人隱私、在工作人員繁忙時不打擾詢問、不擅自查閱和拍攝、未經允許不得帶出文件和物品、未經允許不得擅自進入特定場所、不得大聲喧嘩和嬉鬧、不得無事由遲到早退、必要時做好報告請假、不得衣冠不整或短褲拖鞋裝束等。

    實習項目簡介教育主要是將實習的目的、意義、任務、要求等進行宣讀、強調和交代清楚,以上內容也體現在《學生認識實習手冊》里,并分發人手一本,使學生屆時能隨時查閱和目標明確、有針對性地實習,并以此撰寫記錄和報告。由于認識實習一般持續時間較短,而且要求企業人員系統到位的解說和手把手地示范需要一定的條件和機遇,則要求學生認識太具體詳細和面面俱到是難以實現的,所以在計劃和定位時,要從簡單可行的原則出發,相對降低要求和任務的難度。

    4.其他準備事項

    其他準備事項主要有:交通工具和路線的確定與落實、學生校外住宿(如果需要)和餐飲的計劃與安排、學校實習經費安排和學生補貼方案計劃(有補貼的情況下)、強制學生提前購買人身意外保險等。

    三 認識實習的實施與管理

    在以上充分準備的基礎上,認識實習的實施與管理就要按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以下通過總結整理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集裝箱運輸管理專業學生在儲運企業認識實習的主要實施進程和管理過程(見下表)展示這個環節的一般做法:

    對儲運企業為期2周的認識實習過程

    必須補充指出,第一,要結合實習項目主要目標與實際可行情況,確定認識實習的重點,給予分配較多的時間。另外,每個實習項目的先后順序、進度和時間長短也要隨著企業的情況(如臺風天氣影響、人員調配)而變動,所以要能夠靈活應變與組合安排,利用好機會。第二,學生在分組或單人跟崗學習過程中,可能相對分散,帶隊教師就要多流多走動,做好日常的紀律、安全等監督工作。第三,學生本身的積極能動性對實習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帶隊教師要多鼓勵他們。所以,雖然是短期的認識實習過程,也是鍛煉和開發學生溝通能力、交際能力的平臺。

    四 認識實習的后期處理

    該階段主要是評估學生的實習效果。學生實習效果主要通過學生的認知收獲情況體現出來,包括企業對學生的反饋評價。學生的認知效果(最終實習成績)設計成由平時成績(過程考評)和手冊撰寫成績來綜合評定,由企業指導老師評價、學生自評、帶隊老師評價三個部分按一定權重比例構成更為合理。平時成績通過帶隊教師在實習實施過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對每個學生進行的檢查、考勤與記錄、行為評價、答辯來評定;手冊撰寫成績通過檢查學生手冊的填寫情況來評定。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集裝箱運輸管理專業學生在儲運企業認識實習后,要求全部回收實習手冊,主要通過以下項目的完成范圍與程度來考評:(1)日常記錄參觀過程及所認知的設施設備、操作流程、工作內容、出現的問題與解決方法、心得體會;(2)梳理和記錄崗前培訓、聽報告、座談會的內容與心得體會;(3)總結:概述個人的收獲與體會、實習態度、守紀情況、優缺點和經驗教訓等基本情況;簡述企業的基本情況(包括企業的組織結構、資產規模、設施設備、工作環境和氛圍、企業文化、主要制度等);整理企業的業務流程、主要工作方法、崗位分工與聯系;簡述個人對企業的建議和意見、企業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自己存在的差距和未來職業規劃等。

    另外,認識實習的后期處理也包括校企總結交流反饋與經驗改進。帶隊教師要主動與企業涉及的人員交流,獲知企業對學生的評價反饋和提出的意見。同時把師生對企業的合理建議與意見也反饋給企業,并總結經驗教訓、雙方探討長期合作實習的改進與優化方案。

    五 結束語

    通過該認識實習項目,該專業學生對堆場、倉庫、碼頭、貨代企業、進出口企業、拖車企業等主體之間如何共同配合完成進出口貨運業務有了真實的認知與理解,對企業內部運作、工作情景、理念有初步的接觸與認識,學生普遍反映該認識實習能夠讓他們豁然開朗,對理論有真正深入的理解,也明確了專業方向。

    教師是把控整個認識實習的主體,帶隊教師熟悉整體運作與經驗積累、嚴謹科學的管理方法、勤勉盡責的工作精神與態度以及校企之間的良好互動合作,是整個認識實習的質量保證。

    參考文獻

    [1]翁連金、黃學文.高職學生實習權益的法制保障[J].繼續教育研究,2012(6):37~41

    [2]白潤波、劉福勝、朱坤.大學生認識實習體制改革探究——以山東農業大學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專業認識實習為例[J].高教論壇,2011(9):82~85

    [3]賈冬艷、傅維利、胡克偉.高職學生實習期間人身傷害現狀及防范措施研究[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2):39~40

    第8篇:認知實習總結范文

    一、實踐教學在酒店管理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

    酒店管理專業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專業,要求教學中注重理論知識傳授的同時,還要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通過實踐教學:(1)可以把酒店管理理論運用到酒店實踐,用酒店實踐來檢驗課堂學習成果,讓學生學到課堂上無法學到的酒店知識,看到在校學習中的不足。(2)可以使學生的工作技能、職業素養以及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鍛煉和提高。[7](3)有利于教學單位(學校)檢驗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甚至是學校的知名度,為酒店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打好基礎。(4)從旅游企業來看,通過接納酒店管理的實習生,不僅可以克服招聘中的不利因素,降低了勞動力成本,同時還可以儲備優秀人才。因此,實踐教學對于學生、教學單位及旅游企業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橫縱結合實踐教學模式

    (一)吉林工商學院旅游管理分院概況

    吉林工商學院是2007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原吉林財稅高等專科學校、吉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和吉林糧食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的省屬公辦本科院校。原三所高等專科學校成立于上世紀50年代,在半個多世紀的辦學歷程中,打造了財會、餐旅、糧食、食品等一批名牌專業。目前,旅游管理分院擁有旅游管理、烹飪工藝與營養教育兩個本科專業,以及酒店管理、烹飪工藝與營養等兩個專科專業。2002年酒店管理專業被國家教育部高教司批準為國家級高職高專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多年來,酒店管理專業不斷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學生能力結構教育方面,針對專業特點、職業特點、技術特點、崗位特點開展實踐活動,分為課程中實習和畢業實習,讓學生用基礎理論知識指導實踐,從實踐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實現知識與能力的融合。

    (二)橫向實習制度,為學生搭建三大技能成長平臺

    從橫向來看,酒店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可以分為認知實習、教學實習和頂崗實習三個部分。每一部分由不同的教學環節組成,同時這三大部分相輔相成,有機組合,為學生搭建出層層遞進的成長平臺。

    1.以認知實習為契機,為學生搭建認知平臺

    學生在入學初期,由于他們對于酒店管理專業的認識極為有限,所以教研室于大一第二學期安排學生對長春市各大五星級酒店進行認知實習。首先,教研室設計出各大酒店的常規情況調查表,指導學生自主分組,要求學生對這些酒店進行實地走訪調查;以此為契機,督促學生主動走進酒店,與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能夠認真聆聽酒店領導、業務主管及一線員工對于所在酒店文化及工作部門的介紹;同時仔細觀察酒店的管理和運營方式,初步了解酒店運營機制和流程。其次,精心設計多項職業拓展訓練活動,以此來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管理溝通能力以及集體觀念。通過一周的認知實習,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專業,豐富了所學的專業基礎知識,初步明晰了酒店各崗位的工作流程,樹立了良好的職業情感與職業態度。認知實習是分院認真貫徹執行“產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指導思想以及落實“以人為本,服務學生”的辦學理念的具體舉措。

    2.以教學實習為契機,為學生搭建鍛煉實踐平臺

    教學實習是在學生完成基本理論教學計劃后,于第四學期末和第五學期初進行的一次跨暑假的實習活動。教研室會安排學生到長春、吉林、北京等實習基地(酒店)進行前廳、客房、餐飲、會展等部門頂崗實習,使學生鍛煉酒店服務與管理的技能,深入了解酒店運營機制及服務流程,增加對酒店實務的了解,加強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的結合。教學實習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職業技能,同時還培養了學生全局觀念、協作觀念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提高了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自我調節能力,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以頂崗實習為契機,為學生搭建就業平臺

    在前兩個實習活動打下的良好基礎上,于第五學期末安排學生進行與就業直接掛鉤的頂崗實習。頂崗實習為期近六個月,是在學生完成全部理論學習并作好職業生涯規劃后,邀請國內外著名酒店來校進行面試招聘,實習結束后,學生及酒店根據雙方的表現進行雙向選擇,最終達成就業。頂崗實習的有效開展形成了學生、學校、企業三方的共贏局面。從學生的角度來看,頂崗實習迫使學生接受酒店的考驗和挑選,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職業素質與專業技能;從學校的角度來看,頂崗實習有助于解決學校教學資源不足及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從酒店的角度看,頂崗實習使酒店獲得了高素質的技能人才,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酒店行業人力資源嚴重不足、一線從業者素質不高等問題。

    (三)縱向實習制度,全方位關注學生成長

    從縱向來看,實踐教學包括實習前的準備、實習中的跟進和實習后的評價工作等三方面內容。

    1.實習前的準備工作實習前,由分院領導及教師實地考察企業環境和教學實習條件,在確認企業的硬件設施與管理水平都符合規定標準之后,與企業進行磋商談判,最終達成校企合作意向。簽署協議后,分院要對即將到企業開展教學實習的學生召開實習動員大會。大會的主要內容是,介紹實習企業的企業文化、崗位設置以及規章制度等方面內容;組織學生學習《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旅游管理分院實習生守則》;深入宣傳“校興我興、我恥校恥”、“我與學院共榮辱、共進步、共命運”的理念,增強學生對學院的歸屬感和認同度,自覺維護學院形象,真正做到有損學院形象的話不說、有損學院形象的事不做。同時,深入了解學生對于實習的態度、欲達到的目標以及擬采取的措施。

    2.實習中的跟進工作在實習期間,分院領導要到實習企業對教學實習活動進行檢查指導;同時安排指導教師時刻關注學生在企業的工作狀態及心理狀態,鼓勵學生撰寫實習心得感受。通過實習,讓學生了解社會、了解自我,增強自身的責任感、使命感,不斷提高心理素質和文化業務素質,促進大學生社會角色的轉變。

    3.實習后的評價工作實習結束后,要及時召開實結大會,讓學生及時總結自己在實習過程中獲得的經驗與教訓,收獲與進步,過失與不足;并通過典型事例來激勵學生,探索具有酒店管理職業特色的創先爭優活動,推動酒店管理的實習工作再上新臺階。此外,與用人單位及時溝通,認真聽取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

    三、橫縱結合實踐教學模式的價值與意義

    橫縱結合實踐教學模式不僅符合學生對職業崗位的認識規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基礎的專業認知及技能能夠滿足企業的用人標準,從而實現了學校、學生、企業三方利益的統一。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橫縱結合實踐教學模式給吉林工商學院帶來了顯著成果。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合作過的企業紛紛要求和學院繼續保持合作關系,從而加強了校企合作的力度,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渠道。目前學院已實現與吉林省南湖賓館、長春香格里拉大飯店、海航紫荊花大酒店、長春開元名都大酒店、長春華天大酒店、北京國賓酒店、上海浦東香格里拉大酒店、溫州香格里拉大酒店、深圳木棉花酒店、東莞索菲特酒店、深圳君悅酒店等國內外多家知名的酒店與酒店集團的合作辦學。

    第9篇:認知實習總結范文

    本學期通過10周的課堂知識的學習,為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第17周我們在學院老師的組織和領導下進行了為期三天的房屋建筑學的課程實習。在大學生活中,實踐是極為重要的第二課堂,是知識強化和發展的源泉,也是大學生鍛煉成熟的最佳途徑。我們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揮作用,才能得到豐富、完善和發展。因此對于房屋建筑學的課程實習,也就是土木專業的認知實習我們更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下面對這次實習的收獲與感想做詳細的總結,特此報告如下:

    一、實習目的

    通過參觀典型建筑、施工工地、生產車間,使我們對所學《房屋建筑學》知識有一個立體的認識,同時進一步的擴大了本專業的知識涉及面,有助于我們對《房屋建筑學》所學知識與實際施工狀況的認知結合,提高我們掌握鞏固本專業知識的能力。具體目的及任務是:

    1、通過參觀實際建筑場地以及生產車間,進一步提高我們對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生產以及建筑結構實體的認識,同時將書本理論與實際結合,在實踐與知識的融合中提高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2、通過參觀在建工程,將所學房屋建筑的基本理論與在建工程進行現場比較,從而進一步培養我們的空間想象能力,提高實際施工過程方面的認知能力。

    3、通過實習,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工藝,施工注意事項,熟悉房屋構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及應用。

    4、通過實習,培養我們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不懂就問,不會就學,為今后從事生產技術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二、具體安排

    1、實習時間:

    2、實習計劃及進度:

    三、實習期間主要的內容

    (一)建筑部分上。注意觀察建筑物外觀及內部,了解各層平面格局及房間布置,觀察建筑外觀特點,以及建筑的防火與安全疏散設計。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 国产成人免费福利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6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软件|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 亚洲综合成人网| 成人性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成人免费观看网站|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无遮挡韩国成人羞羞漫画网站| 午夜a级成人免费毛片|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成人无码A级毛片免费|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成人在线免费网站|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2022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成人3d动漫网址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在线播放| 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成人看免费一级毛片| 亚洲伊人成人网| 黄色成人在线网站| 91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久久成人福利视频| 18岁日韩内射颜射午夜久久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