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基礎醫學專業就業去向范文

    基礎醫學專業就業去向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基礎醫學專業就業去向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基礎醫學專業就業去向

    第1篇:基礎醫學專業就業去向范文

    從風靡一時的美劇《豪斯醫生》《急診室的故事》《實習醫生格蕾》,再到近期國內熱播的《醫者仁心》《心術》,醫生已然成為大家關注的“偶像職業”。盡管現在的醫患矛盾越來越尖銳,也經常有報道提出,越來越多的醫科畢業生畢業后改行不愿意做醫生,然而在近幾年研招中,臨床醫學碩士仍然是“香餑餑”,受到眾多醫科學生的追捧,特別是一些熱門學科專業方向的臨床醫學碩士,分數線更是水漲船高。

    臨床醫學碩士報考熱度大于學術型碩士

    在很多人的意識里,專業學位的含金量并不如學術型學位,理由往往如下:因為中國的學位制度正處于轉型期,專業學位剛剛設立不久,還是個試驗品;因為專業碩士錄取分數線相當低;很多考生都是考不上學術型碩士才不得不調劑到專業碩士;因為專業碩士通常要交學費且不享受獎學金待遇……

    其實以上種種,對于臨床醫學專業來說是誤解。

    何為“臨床”?原意是診治必臨病床,引申義是醫生為病人診斷和治療疾病。而在現在,很多醫科生從“臨床”走向了“離床”,越來越偏重于理論,越來越看重發了多少論文、做了多少課題,而忽視了技能的操練,越來越重視病情本身而非病人。幾年前,一條“臨床醫學博士不會做闌尾炎手術”的報道見諸報端,引起軒然大波。同時,又有大量數據表明每年的醫學本科畢業生大量轉行,很少有人愿意做醫生,醫院招到的理論與實踐并重的醫生越來越少。人們開始質疑中國醫學教育,認為當代本文由收集整理醫學生只會背書而不會看病,重理論輕實踐。幾年后,臨床醫學碩士應運而生,大大彌補了醫學研究生實踐不足的問題。從目前的臨床醫學碩士就業的情況來看,在招聘碩士研究生時,各大醫院的臨床醫生崗位更傾向于招收臨床醫學碩士畢業生。

    相比于學術型的醫學研究生,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恰好可以彌補實踐不足帶來的諸多問題,該學位專為培養高水平的專業醫生而設立,旨在提高醫科研究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事實上,在各醫學院校,臨床醫學碩士報考熱度要大于臨床醫學專業的學術型碩士。而對于學生的職業規劃來看,讀臨床醫學碩士進入醫院做醫生的概率要比學術型碩士大。

    特別需要考生注意的是,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一般不接受跨專業推免和考研。根據最新的執業醫師法規定,本科非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不可以參加臨床醫師資格考試,所以即使本科畢業于預防醫學、護理學等相關醫學專業,也很難如愿就讀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科室輪轉兩年半的學習

    教育部和衛生部設立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目的在于培養具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醫療預防的基本技能;能在醫療衛生單位、醫學科研等部門從事醫療及預防、醫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臨床醫學碩士學制三年,一般的學校安排半年時間上課、做實驗,兩年半時間在醫院各科室輪轉。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在學的三年里不僅要完成系統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理論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臨床實踐能力上有所提高,培養一批兼具精湛醫學技術與人文素養的臨床醫生。

    絕大部分院校的臨床醫學碩士都按具體的三級學科設置培養模式,學生在報考之初就可以按照自己對某一細化學科的興趣去選擇專業。各大高校根據自身特色和重點學科開設不同領域的醫學專業課程,考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院校和專業方向。下面,筆者就臨床醫學碩士階段的課程內容作簡要介紹。

    首先,接受系統的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知識的學習。這一階段學生需要修讀完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婦產科學、兒科學、中醫學等多門課程。盡管臨床醫學碩士屬于偏重于應用的專業學位,但是醫學理論仍是臨床實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未正式進行醫院科室的臨床學習之前,各大高校的臨床醫學碩士均開設有醫學理論和實驗的課程,通過理論學習和相關的實驗,學生可以更理解醫學和生命本身,了解疾病的發生機理,為進入正式的臨床學習階段做準備。任何正確的實踐都需要強有力的理論支撐,醫學是以人為對象的科學,醫生承擔治病救人的使命,更需要學生夯實理論基礎,不斷提高科研能力,只有實踐與理論并重才是做好醫生的基礎。

    其次,學習所選領域的專業課程。這一階段學生會有明確的導師,碩士生導師同時就是自己的帶教老師。學生的選課也有所側重,大量地閱讀本專業領域的中外文文獻,做相關的實驗等。學生需要掌握常見病發病診斷處理的臨床基本技能、掌握醫學文獻檢索、資料調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如果你選擇兒科學方向,那么你的導師一定是兒科醫生。在碩士期間,研究生至少有兩年時間要和孩子打交道。不僅系統學習兒科知識,更要為成為一個合格的兒科醫生做準備。同樣,選擇其他方向也是如此。筆者的一位朋友考取了精神衛生方向,入學后即在省精神衛生中心學習工作,三年后對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非常了解,畢業后進入醫院精神科工作也非常適應。

    最后,臨床實踐。學生在明確分科后,會在相關的科室學習,有醫師執照的往屆畢業生會和在職的醫生一樣,承擔一定的診療任務。病人是醫生最好的老師,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學生開始接觸病人,培養對急、難、重癥的初步處理能力。同時積極提高醫患溝通能力,為從學生到醫生的轉變打好基礎。進入科室后,導師會著重加強對學生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方面的基本訓練,使其具備對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做出分類鑒別的能力和醫療實踐能力。實踐是臨床醫學碩士教育的最重要一環,特別是對于外科系統而言。醫學本科生在最后一年忙于考研忽略實習,讀研后很多又忙于科研論文,而鮮有動手機會,臨床醫學碩士能彌補這個缺口。外科的研究生跟著老師上手術臺是家常便飯,他們不僅要站在老師身旁認真觀摩,同時也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從拉

    鉤、剪線、縫合這些最基本的實踐,逐步學會關鍵步驟的操作,很多研究生會在畢業前成為手術醫生的第一助手。也正是因為這些實踐的不斷積累,學生工作后會更快成為主刀醫生,而非單純的“理論家”。

    就業去向

    1.臨床醫生

    不同的臨床學科方向,就業的側重大有不同。而且,都是做醫生,從事的工作也各有側重。

    就內科學而言,是上一年度報考最熱的醫學專業,也就意味著畢業生的就業競爭最激烈。但內科在就業上很重要的一點是,臨床工作不僅注重知識能力,而且非常重視實際的操作經驗,招聘的醫院非??粗剡@一點,這對畢業生來說也是個不利的因素。所以在讀書期間,要特別注重操作經驗的積累,為就業打好基礎。

    而對選擇全科醫學、家庭醫學方向的同學來說,新醫改為相關專業學生提供了契機,社區醫院越來越受重視,家庭醫生也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外科學也是臨床醫學最重要的分支,神經外科、整形外科等新興外科專業技術更新換代快,急需注入新鮮血液。而年輕醫生接受新知識快,身體素質好,所以就業前景看好,特別是男生。

    對于神經病學和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來說,也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前者是國內外當前的研究熱點,已然成為前沿科學。而隨著當代生活節奏的越來越快,人們壓力日愈加大,對心理醫生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但是我國的現狀是精神科醫師的收入整體偏低,隨著新的精神衛生法的出臺,該行業也有著光明的前景,盡管道路曲折。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也是臨床醫學碩士就業的熱門選擇。影像醫學與核醫學是涉及多個學科對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的一門新興科學。作為輔助檢查的有效方式參與臨床工作,需要高技術的專門人才。

    運動醫學醫師這個職業,對于臨床醫學碩士也是不錯的選擇。中國運動醫學具有中西醫結合的特色,在國際體育界享有盛譽。隨著國家“奧運爭光”和“全民健身”兩項宏偉計劃的開展,運動醫學躍入大眾視野。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運動能力,防治運動技術性傷病,指導群眾體育,應用體育鍛煉加速傷病后的功能恢復以及防治運動不足病和老年病等成為運動醫學研究中最重要的課題。

    此外,康復與理療學、腫瘤學、急診醫學等醫師崗位都有大量缺口,特別是二、三線城市的高水平醫生數量嚴重不足。

    2.公務員、事業單位

    千萬不要以為公務員和事業編之類都只是文科生的崗位,作為醫科學生,如果你現階段不想做醫生,需要一份相對輕松安定的工作,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是不錯的選擇。每年衛生部、省衛生廳、市(區)衛生局、各地疾控以及醫院的職能部門等都提供有一定技術要求的行政崗位供臨床醫學碩士等相關醫學專業畢業生報考。

    3.醫藥公司

    近幾年來,生物科技相關公司在大陸雨后春筍般大規模涌現。藥品研發崗位薪酬高,技術含量高,不僅吸引了藥學專業畢業生,同時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也因為其豐富的醫學背景,備受重視。

    另外,伴隨醫藥行業的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私營企業中的貿易、營銷、檢驗和醫藥信息管理等崗位對技術人員的需求也將會增加,像輝瑞制藥、默沙東、諾華公司等每年都招收大量臨床醫學碩士的畢業生。

    4.考博深造

    在所有專業中,醫學專業是對從業者學歷要求最高的專業。在任何一個行業,遇到博士大家都會特別注意,因為學歷高人一頭,是“稀缺資源”。而在醫院,特別是三甲醫院,年輕的住院醫師,擁有博士學歷者不在少數。特別是對于想進入一二線城市的三甲醫院做醫生,讀博更是必修課。讀博時選城市和導師比學校本身更重要。對于任何一個學科而言,都是學位越高,關注的領域就越專注。臨床醫學專業的博士往往就已經明確了非常細的??品较?。讀博的三到四年里,一定要仔細斟酌未來最想做的研究方向,在期待就業的城市讀書,能大大增強在該地工作的概率。

    5.出國留學

    2009年,一本《小強海外行醫記》熱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畢業生張德強也一時備受關注。作為國內第一本全面而翔實的中國醫學畢業生申請美國住院醫生培訓的行動指南,讀者在分享他在申請到美國做醫生這段經歷的同時,也把就業的眼光投向了國外。

    現在,醫學本科畢業生選擇畢業后去美國、英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或攻讀博士學位繼續深造,或在一些前沿的實驗室里做科研助理,或經過專業培訓并通過嚴格的準入制度后在國外行醫。不僅豐富了視野,拓寬了人際

    資源,醫學夢想也在異國他鄉得到延續。

    6.醫學傳媒

    隨著中外交流的日益加深,國內外的醫學團體交往也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多的醫藥相關協會、學會和學術期刊、雜志需要專職的醫學英語翻譯,薪水不菲。同時一些醫學傳媒機構,如卓信醫學傳媒集團等也需要醫學背景的畢業生承擔采編工作,以保證刊物的專業水平。同時各地的健康教育機構也吸引了大量臨床優秀畢業生就職。

    院校推薦

    1.北京協和醫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是中國醫學教育的最高學府,其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也走在全國的前列。目前,北京協和醫學院的臨床醫學碩士在北京協和醫院、阜外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整形外科醫院、天津血研所、南京皮膚病研究所、衛生部老年醫學研究所、天津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都有招生計劃。涵蓋內科學、外科學、兒科學、麻醉學、影像醫院與核醫學、腫瘤學、老年醫學等多個三級學科方向。臨床醫學碩士每年都是學校報考人數最多的專業。

    協和醫學院是財政部 6 所“小規模特色高校”的試點學校之一,研究生經費采取全國最高撥款標準, 公費生基本助學金不低于1500 元/月,專業學位研究生也享受公費生待遇。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于往屆生,報考臨床醫學碩士需要考生已獲得《醫師資格證書》和《執業醫師證書》(均不含待批),未獲得證書者不允許報考。

    作為中國最優秀的醫學院之一,競爭相當激烈,專業基礎好和有一定的醫學實踐能力的考生報考占優勢。

    2.北京大學

    2012年,北京大學醫學部迎來百年華誕。經歷百年發展的北醫已然發展成我國最重要的醫學創新研究基地和高級醫藥衛生人才的培養基地之一 。

    優秀的附屬醫院是臨床醫學碩士的重要培養基地,北大醫院、人民醫院、北醫三院、北醫六院、口腔醫院、北京腫瘤醫院、首鋼醫院、北大深圳醫院都招收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此外,積水潭醫院、衛生部北京醫院、北京世紀壇醫院、北京航天中心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地壇醫院、回龍觀醫院、首都兒研所、民航醫院等作為教學醫院,每年都會有一定數量的招生計劃。

    北醫的臨床醫學碩士培養側重于臨床醫療技能訓練與研究,學生的實踐機會非常多,而且有諸多參與合作辦學項目的機會。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二級學科統考生的招生規模幾乎都在5人以內,還有很多專業僅招收一名學生,在報考時要平衡好興趣與專業冷熱門程度,才能增加勝算。

    3.復旦大學

    上海作為中國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醫療行業發展更是迅速。在這樣的一座城市讀醫學院視野也更加開闊。

    該校的臨床醫學碩士專業的分科較細,涵蓋婦產科學、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腫瘤學、康復醫學與理療學、運動醫學、麻醉學、急診醫學、中西醫結合臨床、全科醫學、醫學病理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等多個專業分支。

    4.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從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圣約翰大學醫學院、震旦大學醫學院、同德醫學院再到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上海交大醫學院有著光輝的歷史傳統。如今的交大醫學院仍然是眾多考生追捧的熱門醫學院,在教育部組織的學科評估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臨床醫學和口腔醫學分別位居國內第一位和第二位。

    在內科學范圍內,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內分泌與代謝病、腎病、風濕病、傳染病,外科系統中的整形外科、骨外科等都是國家重點學科,而這些分支在臨床醫學碩士中都有招生。在師資方面,交大醫學院更是力量雄厚,從現任衛生部部長、中科院院士陳竺,到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都是交大校友和終身教授。

    瑞金醫院、新華醫院、仁濟醫院等無論從學術水平再到硬件條件,都在全國名列前茅,對于有志于留在長三角發展的同學來說,交大醫學院是不錯的選擇。

    5.中山大學

    2001年,原中山醫科大學并入中山大學,形成了現在的中山大學北校區。

    第2篇:基礎醫學專業就業去向范文

    1法醫學的學科現狀

    1.1人員少,結構不合理 目前學校法醫學教研室僅3名專職人員,均為法醫學專業出生,2名具有臨床醫學背景,其中僅1名為高級職稱, 2名為中級職稱(博士在讀),人員數量以及人員結構急待完善。為了教學需要以及服務社會,成立了法醫學鑒定所,鑒定人員有22名,除了本教研室的3名專職人員,其余均為兼職人員,雖然兼職人員均擁有中級及以上職稱,而且大部分是所在領域的高級專業人員,但由于學科的差異,學科任務和思維方式的不同,在一些問題上的看法存在分歧,不利于問題的解決。例如法醫學病理學鑒定,側重于損傷形態、損傷機制、致傷物、死亡原因等,而臨床病理學更側重于病理診斷,當臨床病理醫生參與刑事案件的病理學鑒定時,會出現認識上的偏差。

    1.2教學投入不足,科研力量薄弱 我校法醫學隸屬于基礎醫學,但目前仍為選修課,受重視程度不如病理學等其它基礎學科。長期以來,學校層面和教師自身未充分認識到法醫學的重要性,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上沒有大的改進,目前為止沒有一門精品課程,教學仍以課堂授課為主,沒有開設實驗課。此外,由于人員有限,教學上投入的精力不足,沒有將學科資源充分轉化為教學資源,例如法醫學尸體解剖經??梢耘龅降湫偷牟∽?,這些是病理學等教學所必須的,而且相應學科又缺乏相應的資源。科研力量薄弱,不僅體現在儀器設備等硬件設備陳舊,更體現在人員的科研素養上,思維狹隘,科研視野局限于傳統的法醫病理學,缺乏對其它相關學科的研究領域和研究進展的了解,例如,腦挫裂傷后并發癲癇是法醫臨床鑒定中常見的案例,但很少關注神經外科/神經內科此方面的研究,對其它學科的借鑒嚴重不足,不能及時發掘研究項目和開拓研究領域。

    1.3品牌宣傳意識不強 作為一所211高校,無論是人員素質,還是可利用的儀器設備,省內其它單位無法相比,但過分強調教學和科研,忽視了法醫學的社會效應,對外宣傳不足,我校的法醫學,包括法醫學鑒定研究所在省內的知名度不高,鑒定業務一直沒有大的增長,鑒定項目沒有得到擴充,未充分實現學科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

    1.4設置新專業可能性不大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招收法醫學專業的醫學院校2013年已達40余所,涵蓋本-碩-博各個專業,每年培養了大批的畢業生。但由于我國公務員制度的逐漸完善以及招收法醫學畢業生的下降,加之我國《醫生資格考試報名資格規定(2014年版)》的規定,非臨床醫學方向和臨床科學學位嚴禁參照臨床執業醫生考試[1],法醫學專業學生失去了轉行做臨床醫生的途徑。此外,社會司法鑒定機構接納的畢業生有限,同時社會鑒定機構,特別是一些私立的鑒定機構,對經濟效益有一定的要求,而且隨著我國司法體制的改革會出現相應變動,不穩定因素多,非畢業生的理想就業去向。再者,法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培養模式相似,學生花費同樣的時間和精力學習,走上工作崗位后的工作環境和工資待遇之間的差異,使得學生報考法醫學專業的意愿下降,即使進入法醫學專業學習,思想情緒不穩定因素增加,影響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目前我國高校法醫學專業面臨著招生和就業兩難?;诟咝7ㄡt學專業發展的大環境,結合我校的現狀,短期內以及今后一定時期內開設法醫學本科專業的可能性極小,需要從其它方面尋求學科的發展。

    2法醫學發展的對策

    2.1以本科教學為基礎,發揮學科優勢,逐漸加強本專業的地位 ①將法醫學的資源轉化為教學資源。利用法醫病理學檢案,增加學生觀摩尸檢甚至參與尸檢的機會,彌補解剖課尸源不足,學生缺乏動手實踐機會。將尸檢中的典型病理標本制作成教學標本或者圖像資料,用于病理學教學。②法醫學由選修課逐漸發展為臨床醫學和護理學專業的必修課。隨著我國司法制度健全以及公民法律意識的加強,加之媒體的發達和普通老百姓和醫務人員在醫學專業知識方面的不對等,醫患關系緊張,醫療糾紛頻發。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醫療糾紛案例,使醫學生理解職業的特殊性,治病救人的同時,注意職業的高風險性,了解常見的醫療糾紛問題以及解決方案,為今后走上臨床工作打下基礎。再者,加強與臨床聯系。將醫療糾紛案例反饋給臨床,為醫務人員如何預防和應對醫療糾紛與醫療事故、有效的保全醫學證據、科學的診療疾病和合理的臨床治療提供信息[2],提高醫務人員的診療技術和醫院的管理水平。利用法醫學的特殊性為臨床醫生的培養提供平臺,例如,外科醫生必須了解人體的解剖結構,而法醫病理學尸檢為醫生觀察以及更好的掌握人體結構創造了條件。

    2.2加強人員培養 加強人員繼續教育和專業教育,對兼職人員進行法醫學相關知識的培訓,專職人員加強本科學專業知識的繼續學習,加強與兄弟院校的聯系和交流,關注國內外法醫學的新進展,不斷充實自己。學會拿來主義,借鑒他人的經驗發展自身,切勿閉門造車。引進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但是法醫學博士以及業內成績突出的專業人員有限,所以在引進人才的同時加強自身人員的培養尤為重要。

    2.3加強科研能力培養 科研在高校的評價體系中占重要地位,在教師職稱評定中尤為重要,但本科室由于人員、設備等原因,沒有國家級課題中標,不利于教師的成長,今后需開闊思路,不能把眼光局限在法醫學本身,局限在傳統的研究領域和研究方法上。法醫學是應用醫學、生物學和其它自然科學的理論與技術,研究并解決司法實踐中有關的法醫學問題的一門醫學科學??茖W技術的飛速發展,科研方法不斷創新,學科滲透不斷加強。加強與學校其他專業聯系,從交叉學科著手。本校具有雄厚科研實力,例如轉化醫學研究院和附屬醫院的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生理學的神經病理性疼痛研究團隊等,充分利用已有的資源,將人員送出去,加強合作,打破科研困境。

    2.4加強社會服務功能 以參加CNAS評審為契機,嚴格執行相關規定,同時加強與其它單位如醫院神經電生理等科室的聯系,嚴把鑒定質量,及時與法院等委托單位溝通,積極改進工作,力求鑒定意見得到社會各方面的認可。同時,整合學校的設備資源和人力資源,開展毒物檢驗等社會鑒定機構開展困難的項目。加強與地方公檢法等機構的聯系,利用高校優勢,舉辦法醫學繼續教育培訓或學術活動,將學科建設為地方性的法醫交流平臺。

    參考文獻:

    第3篇:基礎醫學專業就業去向范文

    【關鍵詞】 心理學測試

    【Abstract】 AIM: To assess daily hassles for students in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ies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A daily hassles rating scale was used in military medical students (DHRSMMS) an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SPSS 100 program. RESULTS: In the 935 cases, the factor scores of adaptation and learning were highest in the 6 factors of DHRSMMS. Adaptation factor score was the highest in 1st year students and the loss factor score was the higher in 2nd year and 4th year students, females, and nonsingletons. Economy factor score was higher in males, nonsingletons, 2nd year and 5th year students. The acquaintance factor score was higher in 2nd year and 5th year students and the learning factor score was higher in 2nd year and 4th year students, and nonsingletons. The job factor score was higher in 4th year and 5th year students, and governmentissued cadets. CONCLUSION: The main daily hassles for military medical students are adaptation and learning. Differences of daily hassles are found in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academic years, training types and singletons or nonsingletons.

    【Keywords】 military personnel;students medical;daily hassles; psychological test

    【摘要】 目的: 評定軍校醫學生的日常困擾,以提高心理干預的有效性.方法: 選用軍校醫學生日常困擾評定量表團體測試軍校醫學生,用SSPS 1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結果: 935名被試中,因子分最高者為適應、學業因子.適應因子分在一年級中最高;二、四年級、女性和非獨生子女的喪失因子分較高;經濟因子分在二、五年級、男性、非獨生子女中偏高;二、五年級、男性中的交往因子分較高;學業因子分在二、四年級和非獨生子女中偏高;四、五年級、計劃生中的職業因子較高.結論: 影響軍校醫學生身心健康的主要日常困擾是適應、學業因子.日常困擾的影響在不同年級、性別、培養類型及是否獨生子女之間存在差異.

    【關鍵詞】 軍事人員;學生,醫科;日常困擾;心理學測試

    0引言

    日常困擾作為心理應激的微應激源,對人們身心健康的危害已得到大量研究的證實[13].文化背景、傳統習慣和生活方式的差異,年齡、性別和職業等因素的不同,致使不同群體日常困擾的迥異[4,5].軍人和醫科大學生的雙重角色,使軍校醫學生與其他專業大學生及地方醫學生相比,在校期間所面臨的日常困擾必然具有其獨特性.本研究旨在判別軍校醫學生的日常困擾,為提高軍校醫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供參考.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某軍隊醫科院校的學制為4 a和5 a的本科醫學生935(男639,女296)名,年齡17~25歲,平均(2139±1459)歲;計劃生725名(775%),并軌生210名(225%);獨生子女615名(658%),非獨生子女320名(342%);一年級124名(133%);二年級341名(365%);三年級216名(231%);四年級145名(155%);五年級109名(117%).

    1.2方法

    1.2.1測試時間2003年秋季學期開學后2 mo.

    1.2.2測試形式采取整群抽樣的方式,以學員隊為單位,集中在教室進行團體測試.由主試統一講解作答要求,然后由被試當場獨立完成并交卷.發出問卷995分,回收995分,回收率100%;有效問卷935份,有效率94%.

    1.2.3測試工具選用軍校醫學生日常困擾評定量表[6],該量表由6個因子43個項目構成.每個項目按0~5分計分,量表總分為0~215分,量表總分為: 43個項目的得分總和;量表的因子分為: 各因子的項目分之和,再除以該因子的項目個數.因子分是反映被試日常困擾的指標,因子分愈高,困擾愈大.評定量表的信、效度良好[6].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00統計軟件,兩組數據之間的比較,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兩組以上數據間的比較,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

    2結果

    2.1軍校醫學生日常困擾評定量表各因子評分結果(Tab 1)表1日常困擾評定量表各因子評分(略)

    Tab 1可見,本次測試的935名軍校醫學生中,日常困擾評定量表各因子評分較高者為適應因子和學業因子,其他因子分按評分大小排位依次為喪失、經濟、職業、交往因子.適應因子中,項目分最高者為“課余時間自主支配的時空少”和“法定節假日不能自由安排”;其次為“不能合理安排和利用時間”、和“隊列訓練”.考試失敗或成績不理想、學業負擔重的項目分則在學業因子中最高,其次為多門功課集中考試、學習努力但成績不理想、對所學專業興趣不大和上解剖實驗課.

    2.2不同年級之間的比較

    2.2.1不同年級間的適應、喪失、經濟因子分比較從Tab 2可見,適應因子分隨著年級數的遞增而逐步減小,一年級最高,五年級最低.經過兩兩比較,在α=005檢驗水準,一年級分別與四、五年級間有統計學意義,其他年級之間比較,無統計學意義.喪失因子分二年級最高,一年級最低.經過兩兩比較,在α=005檢驗水準,一年級與二年級間有統計學意義,其他各年級間無統計學意義.經濟因子分經過兩兩比較,各年級間無統計學意義.表2不同年級間的適應、喪失、經濟因子分比較(略)

    2.2.2不同年級間的交往、學業、職業因子分比較見Tab 3.表3不同年級間的交往、學業、職業因子分比較(略)

    Tab 3可見,交往因子分二、五年級較高,一年級較低.經過兩兩比較,一年級分別與二、五年級間有統計學意義,其他各年級間無統計學意義.學業因子經過兩兩比較,一年級分別與二、三、四和五年級之間,二年級分別與四和五年級之間有統計學意義,其他各年級間無統計學意義.職業因子分隨年級的遞增而增大,一年級最低,五年級最高.經過兩兩比較,一年級分別與二、三、四和五年級之間,二年級分別與四、五年級之間,三年級分別與四、五年級之間有統計學意義,四與五年級及二與三年級之間均無統計學意義.

    2.3不同性別之間比較男、女生之間的量表因子分比較,在經濟、喪失、交往因子分之間有統計學意義(P

    2.4不同培養類型之間比較軍隊院校醫學生的培養類型有計劃生和并軌生.這兩種培養類型的學生均是通過每年高招統考,成績合格入校;在校學習期間的費用,計劃生實行供給制,并軌生則是由學生方負擔;就業方面,計劃生采取指令性計劃分配,并軌生則進入人才市場自由選擇職業.經過獨立樣本t檢驗,量表的適應、喪失、經濟、交往、學業因子分在計劃生和并軌生之間,無統計學意義(P>005).職業因子分計劃生為(154±085),并軌生為(139±080),兩者比較,P

    2.5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間比較二者之間的量表因子分比較,在喪失、經濟、學業因子分間存在差異(P

    3討論

    3.1適應、學業因子是軍校學生的主要日常困擾對剛踏入軍校的大多數學生而言,既要應付學習和生活環境的變化,又要適應軍校的各項管理制度及作息時間,這就有可能增加他們適應新環境的困難.加之大學學習與中學階段的學習有非常大的差異,其特點就是教師直接指導的減少和強調學生的自學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對教師授課方法的適應,以及自修時間的合理利用,也是新生面臨的問題.在適應因子中,課余時間自主支配的時空少和法定節假日不能自由安排這兩個項目分排在前兩位,這一結果提示我們,在軍事化管理的軍隊醫科院校,如何協調青年學生普遍追求個性發展的需求與服從軍校高度集中統一管理之間的矛盾,理應成為管理者探討的問題.

    有研究證實,學習焦慮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明顯影響,有35%的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學習焦慮[7].本次測試結果顯示,學業因子是除了適應因子之外對軍校醫學生群體心理應激影響程度較大的微應激源之一.尤其對二年級和四年級學生、非獨生子女的影響明顯.可能的原因是,本次施測的時間正值二年級學生開始學習基礎醫學課程,學生面臨學習方法的適應;四年級學生臨床專業課程開課,學生要習慣新的學習內容.學業因子中,項目分排在前3位的均與考試和學習成績有關.醫學專業的課程門類繁雜,尤其是需要強制記憶的內容較多.因此,醫學生的學業負擔問題就顯得比較突出.絕大多數軍校醫學生非常珍惜在校學習機會,對自身有較高的要求和期望,希望以優異的成績來體現自己的價值,因此,學習成績的好壞就成為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

    3.2日常困擾對軍校醫學生的影響在不同性別、培養類型及是否獨生子女之間存在差異經濟因子對男性及非獨生子女學生影響明顯.可能是男生在經濟方面更加希望獨立,不大愿意依賴家庭或者是社會交往較多、開支較大所致.經濟因子對非獨生子女影響明顯,可能與學生的家庭經濟背景有關.在大學生中經常出現的喪失有:以前所處地位的喪失、榮譽的喪失和自尊的喪失、安全的喪失等等[8].安全是人類的基本需要,軍校醫學生離開家庭,遠離父母,要獨自面對和適應一個全新而陌生的學習生活環境,安全感和歸屬感的獲得是適應大學校園生活的重要環節之一.同學發生意外的刺激以及健康的喪失可作為應激源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重大影響.另外,進入大學的學生在中學時代往往都是成績優異的學生,他們往往已經習慣了既往的優越地位,但進入人才聚集的大學以后,勢必使部分學生失去原來“拔尖”地位,而成為一般甚至比較差的成員,這種優勢地位的喪失往往導致部分學生對校園生活的適應困難.一般來講,這種地位變化的落差越大,對學生的影響越大.榮譽的喪失對大學生身心的影響也是不可低估的,有些自認為應該獲得的榮譽卻沒有得到的人,常會導致心理失衡.喪失因子不僅會影響學生的情緒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可能極大地影響他們對自己的看法以及對以后學習及生活的態度.無論是什么樣的喪失,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大學生的自尊心理,嚴重時還會使他們在情感和生活上產生障礙,甚至出現自殺等問題[8].喪失因子對非獨生子女、女性的影響強于獨生子女、男性.可能的原因是,能夠進入軍校的女生絕大多數在高中階段是出類拔萃的優等生,這部分人一般自我期望值比較高,一旦遭遇喪失的情境,挫折感就格外強烈.非獨生子女大多來自農村和偏遠的地區,生存條件和個人發展機會大多不如獨生子女,進入大學以后,由于面臨更多的適應問題,使個體在既往群體中的優勢地位不能得到體現所致.

    3.3職業因子對四、五年級及計劃生的影響應引起高度關注軍校醫學生從第4學年開始進入臨床學院學習臨床醫學專業課程,隨著臨床見習課時的增加,使學生對自己將來的職業角色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第5學年,學生進入臨床實習階段,在此期間,學生通過親歷臨床實踐,扮演職業角色,體驗和感受工作氛圍,對醫生(護)職業的社會責任有了初步的切身感受.對于五年級學生而言,即將面臨畢業去向和分配問題.因此,職業因子就成為四、五年級學生的主要微應激源.在社會經濟成分、利益主體、組織形式和生活方式多樣化的大環境影響下,使軍校醫學生的獨立競爭和求實意識增強,價值取向多樣化.在選擇職業崗位時,他們更趨向于追求人格的獨立自主,當畢業去向與個人意愿發生沖突時往往會產生一些困惑,這或許是職業因子對計劃生的影響程度強于并軌生的原因.因此,學生管理干部、任課老師應針對軍隊醫科院校的畢業分配政策,有的放矢地予以積極引導.

    【參考文獻】

    [1] Philip LR(著).石林,古麗娜,梁竹苑,等(譯).壓力與健康[M].北京: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0:17-70.

    [2] Blankenstein LT, Flett FL, Koledin S. The brief college hassles scale: Development, validation and relation with pessimism[J].J Coll Student Deve, 1991;32:258-264.

    [3] 杜文東,陳力.醫學心理學[M].重慶: 重慶大學出版社,2001:59-60.

    [4] Naidu RS,Adams JS,Simeon D, et al.Sources of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disturbance among dental students in the West Indies[J].J Dent Edu,2002;66(9): 1021-1030.

    [5] Dinsmore CE,Daugherty S,Zeitz HJ. Student responses to the gross anatomy laboratory in a medical curriculum[J].Clin Anat,2001;14(3): 231-236.

    [6] 師曉寧,劉曉虹,李川云,等.軍校醫學生日常困擾評定量表的初步編制[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03;25(6):594-597.

    Shi XN,Liu XH,Li CY,et al.The development of a daily hassles rating scale for military medical students[J].Acad J Sec Mil Med Univ,2004;25(6):594-597.

    [7] 李晶,劉根義,潘紅娜,等.醫學生個性、緊張性生活事件及心理衛生評定結果分析[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1997;6(2):115-116.

    Li J,Liu GY,Pan HL,et al.Analysis of personality,tonic life events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evaluation in medical university students[J].Chin J Behav Med Sci,1997;6(2):115-1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永久|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视频网站|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欧美日韩成人午夜免费|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软件| 国产成人在线观看网站| 曰批视频免费30分钟成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免费| 成人福利免费视频|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人|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性视频欧美成人| 69成人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 成人人免费夜夜视频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 成人毛片手机版免费看| 日本在线观看成人小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 国产乱色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在线| 成人狠狠色综合| 91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 一级成人生活片免费看|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