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考數學邏輯思維訓練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高中數學 素質教育 關系 應該教育 高考
數學,是一門從小學開始就要不斷學習的學科,而高中時期的數學難度是非常大的,再加上有高考的影響,許多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失去了興趣,而且也沒有掌握好方向。部分教師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對數學的教育觀念發生了一些轉變,所以,素質教育已變得沒有地位可言。那么,高中數學教育中的素質教育應該在哪里?
1 當前中國高中數學教育的狀況、形成原因
雖然素質教育在我們國家已實行了很多年的時間了,但是,實際上所存在的問題卻不少,
直到目前為止,仍然有很多的學校還是把升學率、學生的成績當成是教育的標準與目的;而對于教師而言,在學校里,教師的績效是和學生的學習成績聯系在一起的,與教師的經濟和名聲是一體的,所以,很多教師不注重關心學生本身能力的培養,只是一味的采取填鴨式的方法來進行數學教育;對于家長而言,盼望孩子成材的心理太重,將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了學生的補習方面,認為每天都需要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學業上就可以有好的成績,所以,在學校、家長、教師、高考的四重壓力下,學生對學習會逐漸失去興趣,并由此產生逆反和害怕的心理。
而這種高中數學教育的情況所形成的原因非常多,包括應試教育。所謂應試教育就是學生所有的一切都決定于成績,其中還包括了學校的名譽、學生自己的未來等,所以,不管是對于學生還是家長或是教師而言,似乎一開始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可以考到一所好的大學。
2 素質教育和高中數學教育之間的關系分析
所有人都知道數學實際上是一門邏輯思維很強的學科,其教育的最后目的是怎樣去開發
學生的智力并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決斷的能力。因此,從數學的教育方面來說,素質教育和高中的數學教育有著一定的潛豐聯系。
素質教育的目的就是可以讓學生得到全方位的發展,但不是簡單的靠記憶來學習,是要讓學生可以從德智體美勞方面得到全面的培養和教育,最后達到培養出高智商、強能力、高素質的學生。
由此可見,素質教育對于高中數學教育而言起著非常明顯的作用。雖然就目前而言,高考的應試教育無法改變,但是,對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和智力的提高還有有比較顯著的效果,只是大多數學生和教師仍未認清這一點而已。而且,在最近的幾年當中,我們國家的教育部門也在對高考進行了一些積極的改革辦法,考試的題目也不再像早些年一樣只是單純的靠死記硬背,而更加關注了學生的能力,特別是對不同問題的處理能力,所以,素質教育以及高考數學的教學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可以融會貫通的。
3 高中數學教育中素質教育的實施辦法
3.1 提高教師本身的素質,改變原有的教育觀念
作為教師,應該是要正確的面對自己的職業,然后認清師德和本身的責任感,正確的對待自身的名譽;之后,教師還要主動去了解學生,以身作則;最后是要對高中數學方面的教學進行積極的研究,把掌握高中數學知識的重點并且研究出合適學生能力的方法,將兩者進行融匯。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
(1)教師要對自己嚴格要求,不能早退、遲到、延長上課時間等,要對學生認真且耐心,這樣的嚴格律己會慢慢影響學生,讓學生學會嚴格要求自己。
(2)教會學生怎么樣學好數學并進行相應的思維訓練。數學素質教育的關鍵就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邏輯思維判斷能力。
(3)教會學生多提問。有研究證明,啟發思維的最好源動力就是多提問,這同樣也是學生所積極學習的動力所在,多提問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起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學習的積極性。
3.2 注意學生的引導
高中生已經學習了數學很多年了,所以對于培養高中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言早就不是最重要的手段,而是應該注意對于學生的引導。教師怎么樣才可以利用數學中的問題去引導學生的智慧是最為主要的,特別的是培養學生去主動發現問題的能力,而且還會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識與自己的能力去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3.3 轉變學生的思維模式
數學,特別是高中數學,所要培養的就是學生的思維模式以及實際運用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對待同一個問題的時候,會從其他的角度的思維模式去進行考慮。比如:面對一個數學難題的時候,學生常常會因為卡在一個常規的思維模式中而找不出解題的思路,而往往這個時候教師要去指導學生轉變自己的思維模式,嘗試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并多鼓勵學生去自己思索和猜想,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思維的靈活性。
3.4 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考試觀
高考,根據我們國家的實際情況來看暫時是必要執行的,所以就算教師對學生進行了相當的素質教育,還是無法避免部分學生產生害怕的心理或擔心考試,而且很多的學生都存在一定的焦慮心理。作為教師就應該在日常的教學當中要有意識的去淡化學生的考試意識,盡量去減少學生的考試的心理壓力,對于考試的結果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而非責罰。針對高考則更應該引導學生去正確的面對,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考試觀。
一、重視基礎知識
高考數學題中容易題、中等題、難題的比重為3:5:2,即基礎題占80%,難題占20%。
無論是一輪、二輪,還是三輪復習教師都要把“三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作為重中之重,死握一些難題的做法非常危險!也只有“三基”過關,才有能力去做難題。
二、幫助學生建構知識網絡
數學教學的本質,是在數學知識的教學中,把大量的數學概念、定理、公式等陳述性知識,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積極構建的基礎上,形成越來越有層次的數學知識網絡結構,使學生體驗整個學習過程中所蘊涵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形成解決問題的產生方式,因此,在高考復習中,在夯實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把握縱橫聯系,構建知識網絡。在加強各知識塊的聯系之后,抓主干知識,理清框架。
三、注重通性通法
近幾年的高考題都注重對通性通法的考查,這樣避開了過死、過繁和過偏的題目,解題思路不依賴特殊技巧,思維方向多、解題途徑多、方法活、注重發散思維的考查。在復習中千萬不要過多“玩技巧”,過多的用技巧,會使成績好的學生“走火入魔”,成績差的學生“信心盡失”。
四、提高運算能力
運算能力是最基礎的能力。由于高三復習時間緊、任務重,老師和學生都不重視運算能力的培養,一個問題,看一看知道怎樣解就行了。這是我們高三學生運算能力差的直接原因。其實,運算的合理性、正確性、簡捷性、時效性對學生考試成績的好壞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運算能力要進一步加強,讓學生自己體悟運算的重要性和書寫的規范性。同時,在運算中不斷地反思自己解題過程的合理性,轉化的等價性等等。
五、讓學生適當多做題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準,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學生開拓思路,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于一些易錯題,可讓學生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
六、答題嚴謹規范
學生答題存在許多小錯誤,太多的小錯誤,累積起來影響了最后的成績。在復習中和試卷的評講中,要不厭其煩告誡學生,注重推理的完整性,特別是“立體幾何”中的推理過程;注意數學符號的嚴格性,以及字跡工整、如何涂改,在規定范圍內答題每年都要向學生講明白,養成嚴謹規范的作風。
那么應如何安排好學習,我認為應分以下幾個階段:
1.第一階段是系統復習,時間大約七,八個月.重點是全面復習,側重基礎,即按章節進行,以“三基”為核心,讓學生系統而全面地弄清每一個知識點,熟練掌握通性、通法,并注重知識體系的形成。 “三基”是指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對“三基”的掌握需要一個過程,必須經過適量、適當的訓練才能達到。因此,教學中應使學生養成一種好的學習習貫,把每一次練習都當成一次學習、鞏固的機會,一看到問題就馬上聯想這類問題所涉及的相關知識點和解決它的通法,逐漸對“三基”的掌握達到自動化,能隨時拈來.。如一遇到求二面角問題馬上就想到其基本方法:一是利用面積射影公式cosα=射影面積/原圖面積; 二是求其平面角,而找平面角的方法有三:①定義法;②三垂線定理或逆定理;③作棱的垂面.其中最重要的是三垂線定理或逆定理,而該定理最重要是平面的垂線.這樣就能從整體把握問題,很快切入,順利求解.
注重知識體系的形成.對“三基”的復習,不是簡單的重復,加強記憶,重要的是要深化認識,從本質上發現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加以分類、整理、綜合,逐漸形成一個條理化,秩序化、網絡化的有機體,正真實現由厚到薄。注意數學能力的提高.通過大量的解題練習,應在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注意思想方法的應用.著名數學家波利亞指出:“完善的思想方法,猶如北極星,許多人通過它而找到正確的道路.”說明掌握思想方法是何等的重要.如某些比較復雜的代數問題如果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來做,就能輕松愉快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