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手術室常見的護理安全隱患范文

    手術室常見的護理安全隱患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手術室常見的護理安全隱患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手術室常見的護理安全隱患

    第1篇:手術室常見的護理安全隱患范文

    關鍵詞 手術室護理 安全隱患 防護

    手術室的環境、手術開展項目,以及手術室的護理質量和團隊精神,能體現一個醫院技術水平的高低。護理工作面對患者這一特殊服務對象,一旦出現醫療事故,造成的損失將無法挽回[1],它的醫療和護理安全至關重要,控制和消滅各安全隱患,為患者和醫生提供一個安全和諧的手術環境。

    手術室常見的安全隱患

    手術室的消毒隔離:手術室所用物品均為高度危險物品,必須達到消毒滅菌效果,否則將引發感染。手術間空氣凈化達不到標準,術中人員流動頻繁,連臺手術中間空氣消毒不達標。參加手術人員手衛生達不到消毒水平,皮膚中細菌由破損手套直接傳播,導致細菌感染。手術患者準備不足,護理人員的職業暴露,針刺傷是護理工作中最常見的一種職業性危害[2]。手術間各急救物品和藥物滅菌過期,不處在良好功能狀態。

    護士核查制度落實不到位:接錯患者,安排錯誤,術前手術部位不查對,左右弄錯,上下搞錯,術中用藥查對有誤,術前術中術后物品查對登記清點有誤,操作不當,忽略檢查校隊,異物遺留體腔[3]。術中輸錯血,術中皮膚受壓未及時觀察,術中使用電刀、電凝有誤造成患者燙傷。術中術后患者麻醉未清醒,因防護不當而墜床摔傷,止血帶未及時松開,術后標本保存不當造成損壞或丟失,護送平車沒護欄或損壞,造成患者墜床。

    防 范

    加強手術室護理人員綜合素質訓練,讓人的精神意識存在著積極的工作熱情和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嚴格執行護理人員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范,做好手術室的每一項消毒隔離和無菌技術,以及手術室的空氣凈化,達到合格的手術空間。

    認真按手術患者接送登記本接送患者,安規定程序查對患者,與病房護士共同查對術前準備情況、病歷及患者腕帶、術中用藥、患者貴重物品交家屬等無誤后登記將患者平安接走。麻醉前有器戒護士巡回護士麻醉師共同核對并登記,術前有手術醫生器戒護士麻醉師再次核對患者碗帶,患者病歷手術名稱,手術部位,并注明左右上下方向,再次將核查結果填寫在手術安全核查表并共同簽名。

    手術開始前器戒護士和巡回護士認真清點手術臺上用物并登記簽名,術中盡可能不拿臺上物品或添加物品,必要時要登記,關閉體腔前再次清點確定無誤前后一致方可關閉體腔,關閉后并再次查對并登記簽名。

    術中輸液輸血及其他用藥巡回護士要和麻醉師共同核對,巡回護士要隨時觀察患者穿刺部位,局部受壓部位,電刀電凝及電極片安全情況。

    患者標本有巡回護士妥善保管并注明患者姓名住院號、科室、標本名稱及部位,術后及時送檢并登記簽名。術前術中術后要保護好患者,防止墜床和摔傷,護送患者的平車要按時檢查,確保接送安全。

    護理人員操作規范化,加強自身防護。一旦發生職業暴露,安相關程序及時處理。護理人員做好手術室物品交接制度,保證手術物品供應及急救物品和藥品在良好狀態。

    小 結

    手術室護理,要求護士長、護士及所有參與手術人員共同加強核心制度的落實,手術風險評估,手術安全核查嚴格執行。護士長有針對性制定相關培訓及工作流程,提高護理質量就必須有護理安全制定的保障[4]。體現人文關懷,和諧溝通,增強法律意識及自我保護,減少不良事件和各種矛盾糾紛,是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 王華芬,沈曉知.護生法律知識的現狀調查與培養對策[J].實用護理學雜志,2002,18(10):74-75.

    2 李紅梅,李文濤,肖順貞.減少護理工作中意外針刺傷[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9,18(1):7-8.

    第2篇:手術室常見的護理安全隱患范文

    [關鍵詞] 眼科手術室;護理安全;規范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2.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12-145-03

    手術室是實施麻醉、開展手術、搶救治療急診手術患者的重要場所,其管理質量直接關系到患者的手術效果[1]。眼部結構精細,即使輕微損傷都可能引起患者視力減退,甚至視力喪失,在眼科患者中,手術病例占到總病例的93.2%[2]。眼科手術具有精細、手術時間短、手術量大的特點,常出現連續接臺手術[3],且手術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老年患者溝通困難、基礎病多、行動不便,因此,眼科手術室的護理風險較高,一旦出現失誤,往往會造成嚴重的后果。規范化管理措施的制定能有效保障手術的順利完成和護理安全,最大限度的減少醫護糾紛發生。本研究回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間1853例眼科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眼科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因素,并提出對策,現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間在我院行眼科手術的1853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男890例、女963例,年齡2~92歲,平均(66.1±12.3)歲。其中白內障摘除術1050例,玻璃體切除術51例,視網膜脫離修復術(外路)61例,斜視矯正術50例,抗青光眼術168例,眼外傷手術121例,其他眼科手術352例。

    1.2 方法

    回顧性分析1853例患者眼科手術期間所發生的安全事故,并查找護理安全隱患,針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規范化管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手術期間安全事故統計結果

    1853例手術中,出現顯微鏡燈泡突然燒壞2例、冷凝機無法制冷3例、激光機無法開機2例,經立即維修后順利完成手術;出現器械遺失2例,經重新清點查找,核對無誤,未影響手術;出現人工晶體度數核對錯誤1例,發現及時手術順利完成;出現眼心反射1例,因緊張、尿急致血壓升高2例,經

    對癥處理后順利完成手術;出現縫針刺傷1例,術中醫護人員接手機談話引起患者不滿1例,經耐心勸解未引起糾紛;出現術后感染2例,術后患者撞傷1例,經對癥治療后無影響。見表1。

    2.2 潛在護理安全隱患分析結果

    回顧性分析1853例眼科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其結果顯示眼科手術室潛在護理安全隱患相關因素主要包括:護理人員配備不完善,知識和技能單一,法律意識淡薄;手術室監督意識薄弱,后勤保障欠缺;及醫療制度不夠完善。

    2.2.1 護理人員方面 (1)人員配備不完善。眼科手術室手術時間短、手術量大、貴重精密儀器種類繁多,需要護理人員相對固定,熟悉眼科手術器械使用和手術流程,并具有較強的眼科專業知識。而目前專業的眼科手術室護理人員相對缺乏,手術咨詢、準備、人流控制等工作做不到專人負責,護理人員工作量大,無法及時到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術護理的安全隱患;(2)護理知識和技能單一。眼科手術室的護理人員大多為中專或大專學歷,眼科專業知識欠缺,工作中多數是被動執行醫囑,科學、獨立、變通處理眼科手術室護理問題的能力較差。眼科手術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老年患者,其往往伴有其他合并癥,或部分患者經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會引起心率加快、高血壓、胸悶等癥狀,需要護理人員掌握多種合并癥的處理方式,而部分年輕護理人員因知識和技能單一而無法獨立處理。多數護理人員認為手術室護理是單純性配合醫生的工作,缺乏積極學習新護理技術和方法的主動性,一旦需要綜合處理新術式和新儀器時,往往會束手無策;(3)法律意識淡薄。手術室是醫患糾紛、護患糾紛的多發地,且隨相關法制規章的不斷健全和媒體對醫療糾紛的關注,患者的維權意識和醫療護理要求不斷提高[4-6],醫護人員應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章,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為護理安全埋下隱患。

    2.2.2 管理方面 (1)缺乏手術室人員間相互監督意識。手術室的各項操作均具有嚴格的規范性,尤其是眼科手術室,眼睛生理功能特殊,解剖復雜,需嚴格遵守術前術中各項操作的規范。個別醫護人員自我主導觀念較強,不接受他人的正確意見,會威脅到護理安全。(2)后勤保障欠缺。手術室工作的聯系范圍較寬,需要多科室、多人員共同協調完成,尤其對于手術量大的眼科手術室,器械和布類等物品需要及時滅菌處理和補充,后勤保障工作尤為重要。本研究中,出現顯微鏡燈泡突然燒壞2例、冷凝機無法制冷3例、激光機無法開機2例,雖經及時維修后沒有影響手術進行,但是術前檢查工作不夠到位,也增加了護理安全隱患。

    2.2.3 醫療制度方面 舊有制度沒有及時修訂,滅菌消毒制度、手術患者接送和交接制度、手術安全核查制度、標本管理制度、術中醫囑執行制度等新制度沒有及時添加,使得實際護理中的一些活動缺乏有效依據,從而引發潛在護理安全隱患。

    2.3 潛在護理安全隱患的規范化管理

    2.3.1 護理人員的規范化管理 (1)合理配置護理人員,提高護理服務意識。加快醫療配套改革,明確護理人員分工,重視護理人員的梯隊建設,綜合培養護理人員反應力、眼力、體力,使護理人員從超負荷的非護理工作中解脫出來,從而全方位保證眼科手術室手術患者的護理安全。(2)重視護理人員的理論學習和技能培訓。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新的醫學理論、新的醫療器械以及新的手術方式應運而生[7],不斷應用于臨床實踐,護理人員必須強化醫療理論學習,了解國內外最新醫療動態,拓寬知識面,并積極參加各種儀器操作學習和講座,同時醫院管理者應組織各種類型的醫護知識培訓和比賽,增加醫護人員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3)提高護理人員法律意識。組織和督促護理人員學習醫療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8],并將其應用于工作實踐,有效保障護理人員和患者雙方權益,減少眼科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的發生。注重培養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處處以護理質量為中心,時時以患者安全為己任,對于合并高血壓、高血糖等其他基礎疾病的老年眼科手術患者,在處理眼科問題的同時,加強對其基礎疾病的治療,避免因基礎疾病惡化而威脅患者生命安全。

    2.3.2 護理安全的規范化管理 (1)加強手術室護理安全監督力度。在人性關懷護理人員和保障護理人員權利的基礎上,賞罰分明,嚴格要求護理人員,從而調動護理人員學習和工作的積極主動性,同時,加強護理人員和手術主治醫師的交流和溝通,進一步提高手術護理安全。(2)加強后勤保障力度。眼科手術室管理者要與其他各部門保持積極溝通和交流,加強后勤巡查和監督,滿足手術相關機械供給,保證醫療機器的平穩安全運行,消除各環節不安全因素,使得手術順利進行[9]。尤其要加強無菌觀念,嚴格執行手術器械消毒滅菌,嚴格區分內眼、外眼手術標準,避免交叉感染,固定物品擺放,限制非手術人員進出手術室,防治醫源性感染。

    2.3.3 完善制度 施行眼科手術患者的視力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傷,且行抗青光眼術、白內障摘除術的患者多為老年患者,聽力、運動、感覺等功能降低,連臺手術時容易出現錯答錯應、混淆排號等情況,因此要建立和執行術前七查、十二對、三到位制度[10-12],術后患者需敷料包扎術眼,因此安全制度的建立對降低術后意外傷害至關重要。管理者應依據國家和地方的各項醫療法規,結合本院本科室實際情況,制定符合眼科手術室運行的規章制度,并在執行過程中洞察缺陷與不足,及時調整,不斷完善,使各項職責有章可循,最大限度減少眼科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的發生。

    3 小結

    眼科手術高、精、難的手術方式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不斷發展和創新,對眼科手術室護理安全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對1853例眼科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統計結果顯示眼科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包括:護理人員配備不完善,知識和技能單一,法律意識淡薄;手術室監督意識薄弱,后勤保障欠缺;及醫療制度不夠完善。針對以上問題,制定了適合我院眼科手術室的規范化管理措施:合理配置護理人員,重視護理人員的理論學習和技能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加強手術室護理安全監督力度和后勤保障力度;同時完善制度建設。

    [參考文獻]

    [1] 瞿靜文.影響眼科手術室護理安全的隱患及對策[J].現代護理,2005,4(3):63-64.

    [2] 惠延年.眼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

    [3] 謝斌.基層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安全隱患的分析與防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20):2857-2858.

    [4] 歐雪芬,蔣維連.手術室潛在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4):124-125.

    [5] 李會娟.淺析手術室常見的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J].中國實用醫藥,2013,17(2):116-117.

    [6] 賴麗君,劉榮.手術室潛在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護措施[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4):46-47.

    [7] 劉耀梅.眼科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分析及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0):111-112.

    [8] 李莉燕,萬明玉,肖育梅.眼科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對策[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09,9(5):87-88.

    [9] 黃雪玲.基層手術室潛在的護理安全隱患及應對措施[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4):717-718.

    [10] 曾木蘭.手術室潛在的護理安全隱患與管理對策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28):156-157.

    [11] 唐秀花,張軍紅.影響護理安全的隱患及對策[J].護理雜志,2005,22(3):69.

    第3篇:手術室常見的護理安全隱患范文

    【摘要】目的 避免或減少手術室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方法 從幾方面對手術室存在的護理安全隱患進行分析,并提出積極的防范措施。結果 降低了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保證了患者的安全。結論 通過了解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加強護理安全管理,使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防范措施

    近年來,醫學技術發展迅猛,手術的高難度也隨之增高,手術室護理常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1]。手術室護理工作通常具有連續性、復雜性、綜合性等特點,隨著社會的進步,患者法律意識的提高,對自身合法權益的重視及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當自身權益一旦受損就會發生投訴或糾紛[2]。因此,分析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提出防范措施,是確保手術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

    1 存在的安全隱患

    1.1 護士方面

    1.1.2 法律知識的缺乏及意識淡薄 體現在大多數剛畢業護士上,因法律意識淡薄,導致對舉證倒置的認識不到位。

    1.1.3 臨床護理經驗不足 很多護士在臨床一線工作的時間很少,對手術患者的護理診斷不明確,沒有及時有效地采取護理措施,延誤患者的救治。

    1.1.4 人力資源 護士配備不足沒用達到床護比1:2.5-3。造成護士沒用多余的時間觀察護理患者。

    1.2 手術患者方面

    1.1.1 技術欠缺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新項目、新技術的開展,新醫療設備的投入使用,因而手術室護士技術方面欠缺而存在隱患。

    1.2.1 接錯患者 手術在同一病區同時存在多個手術病人,或轉床病人,因術前緊張或使用鎮靜劑造成不能正確答話,易出現接錯病人。

    1.2.2 手術部位錯誤 某些雙側臟器、器官等部位手術,由于手術醫師在手術通知單上未詳細注明左右側,在進行手術時巡回護士及主刀醫師又未認真核對,此時,極易造成手術部位錯誤[3]。

    1.2.3 手術錯誤 巡回護士對術式了解不足,與術者溝通不到位,違背手術擺放原則而導致。

    1.3 操作方面

    1.3.1 用藥、輸液輸血錯誤 因未認真執行三查七對、三查八對制度,藥物放置有誤,標識不清,造成誤用,錯誤執行口頭醫囑。

    1.3.2 器械、敷料清點錯誤 術中常常需要增加物品,但巡回護士由于工作較忙而不能及時做相關的登記,或者術中持針鉗夾針不穩而導致縫針脫落并較難尋找。或術中粗心而導致清點敷料錯誤,等。

    1.3.3 灼傷、壓傷、導管滑脫 術前粘貼電極板不牢固,或者患者的皮膚與手術床的金屬接觸從而造成電灼傷,有時擺時不正確可造成壓傷及神經關節牽拉傷,

    1.3.4 手術后過床或術后送患者回病房過程中不慎牽拉導管而至脫落或扭曲。

    1.3.5 止血帶使用錯誤 靜脈輸液過程中綁止血帶未及時松開,或骨科手術用驅血帶操作不規范,使用壓力大、時間長,造成肢體缺血甚至壞死。

    1.3.6 手術前輸液選擇患側肢體,使肢體輸液不暢,回流受阻,造成肢體水腫,甚至導致壞死。手術過程中巡回護士沒有檢查輸液部位,沒有發現輸液管與留置針分離,使患者補液不足,急救藥品沒有用到患者身上,因此,危機患者生命。

    1.3.7 手術過程中巡回護士

    2 防范措施

    2.1 加強法制教育,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提高手術室護士的安全意識、法律意識,手術室長期存在護理人員不足,工作量大,工作時間長的問題,護士長應合理彈性排班,關心護士生活,解決護士的后顧之憂,使護士能主動、快樂地工作,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4]。

    2.2 提高護士業務素質及思想素質 鼓勵本科護士特別剛畢業的年輕護士積極參加上級舉辦的手術護士??婆嘤枺岣邆€人基本知識。每天早晨交班時可作相關提問并解答,定期比如每周一次進行集中業務學習,每個月進行三基理論及相關操作考試,要求全部合格。要求護士積極參加思想教育學習,增強個性化服務理念,從而提高個人自律性及責任感,每個環節(術前訪視、術中護理、術后隨訪)與患者進行溝通,進一步提高病人的滿意度。

    2.3 防止傷口感染及交叉感染 手術器械應由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及滅菌處理,確保滅菌合格率為100%。應制定合理的消毒制度和工作流程,定期測量消毒液的濃度,嚴把無菌操作規范。實施特殊感染手術時有條件的應將手術安排在負壓手術間,術后嚴格按特殊感染手術處理流程進行處理相關物品[5]。

    2.3.1 病人查對 接病人時做到六查十二對,根據手術通知單到科室查對病歷,對清醒病人實行反問式查對,對患兒及昏迷病人應與家屬溝通,并認真查對手腕帶,病人送到相應的手術間后,由主刀醫師、巡回護士、麻醉師共同核對,確認無誤后方可麻醉、手術。

    2.3.2 手術部位查對 護士根據安置原則合理安置,保證手術部位無誤,病區主刀醫生對手術部位做好標識,利于進行查對,巡回護士詳細詢問患者、查看歷、核對標識,嚴格執行手術安全核查,確認手術部位。擺放時按安置原則及手術要求擺放,確?;颊叩陌踩?,舒適和功能位。避免因壓迫或牽拉造成血管、神經、肌肉的損傷,對手術時間較長病人,對受壓部位予墊軟墊,手術中可適當對受壓部位進行按摩,預防受壓部位發生壓瘡。

    2.3.3 手術物品的查對 清點物品時應按照三人四次清點原則進行,即手術前手術醫師、器械護士、巡回護士清點,關閉體腔前、后及縫合皮膚前各進行清點,應當面清點并且立即記錄,對清點的物品進行核對,若術中需要增添的物品,也要立即登記備查。

    2.3.4 用藥、輸血時查對 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必需掌握藥物的作用、劑量、用法、不良反應及配伍禁忌,需執行口頭醫囑時應重述一次,醫生護士都確認正確才能執行,若要輸血,亦需核查并在配血單上簽字備查,輸血術后給予觀察患者有無不良反應。

    2.3.5防止弄錯或丟失病理標本 術中切下的病理標本由器械護士保管,手術結束及時將標本裝入盛有甲醛溶液的容器內,在容器外標明病室、床號、姓名、標本名稱等,并做好登記,放于指定地點。由專人連同病理檢查單送病理科。

    2.3.6 安全正確使用高頻電刀 手術前一定檢查儀器確定良好,負極板一般貼牢于大腿處或肌肉較多處,患者皮膚不能與其他金屬相接觸;裝有心臟起搏器者,一般禁止使用高頻電刀。

    2.3.7 防止管道脫落加強患者過床期、全麻誘導期、復蘇期的管道評估與護理,妥善固定動、靜脈管道及各種引流管,防止導管脫落、返折等。

    2.4 合理調配人力資源 根據??铺攸c做到彈性排班,根據工作量增加或減少護士上班人數,必需避免因超負荷工作而導致差錯事故的發生,全科人員均重視手術室的各種安全隱患,同時采用一定的防范措施。

    3 討論

    手術室是高風險的醫療場所,手術室護理安全是護士管理的核心,只有針對安全隱患,健全手術室規章制度,明確崗位職責,加強質量管理教育,提高法律意識,重視高危環節的質量管理,才能保證手術室護理安全[6]。護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醫療質量,直接影響醫院的整體發展。醫護人員要以“患者為中心”,強化安全護理意識,強化自己的業務技術,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程,確?;颊叩陌踩?/p>

    參考文獻

    [1] 詹秋菊.手術室護理中常見問題及安全防范分析[1].當代醫學,2011,17(1):130.

    [2] 丁秀娟,馬立群,張玉林.護理安全隱患及質量缺陷信息共享制度對護士工作態度的影響調查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9,28(12):1613.

    [3] 歐雪芬,蔣維連.手術室潛在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4):124-125.

    [4] 彭興連.手術室護理安全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5):1099.

    第4篇:手術室常見的護理安全隱患范文

    1 手術室護理中常見安全隱患

    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護理缺陷、護理差錯事故存在于各環節中。護理服務的安全性對手術進程產生直接影響,甚至威脅到患者生命安全。在手術室護理過程中,較為常見的安全隱患主要表現在如下幾點。

    1.1護理知識及技能因素 各種新技術、新設備不斷應用于手術室治療過程中,因此,對手術室護理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術室護理人員如缺乏過硬的專業知識,不能緊跟技術發展步伐及時充實自身專業知識,提升自身護理技能,就無法促進自身綜合技能及素質得到有效提高,進而影響到護理質量。同時,手術室護理人員面臨越來越大的工作壓力,超負荷的工作壓力也會對護理安全產生直接影響。

    1.2護理人員配置因素 隨著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需要接受醫療護理服務的患者不斷增加,優秀護理人員供不應求表現較為明顯。在手術室護理中,通常要求臺護比為1:3,但是在實際護理過程中往往未能達到這個比例。而這個問題的存在未能得到醫療結構管理層的高度重視,因此成為手術室護理中一個重要的安全隱患。在手術室護理中,護理工作較為瑣碎,且工作量大。在人員配置不合理的情況下,護理工作人員往往會感覺到極度疲勞,因此導致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無法始終保持良好工作狀態,進而對患者造成不安全隱患。

    1.3管理方面因素 手術室各項管理及監督制度不健全,對護理人員的業務培訓不到位,機械設備等物質管理制定不完善等諸多問題。這些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導致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中出現術前未能充分準備物品或物品清點不準確、接錯患者或手術間、患者不合理、術中操作不嚴謹或護理記錄不及時完整、查對有誤或用藥錯誤等諸多缺乏規定性和嚴謹性的護理操作存在。這些護理操作的存在對護理安全產生嚴重影響。

    1.4安全意識較為淡薄 護理人員在工作工程中的安全意識較為淡薄,對存在于手術室中的相關物件及儀器的管理及使用缺乏科學性。實施手術操作之前,未能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對相關儀器進行試機,導致術中存在儀器電極板固定不牢等臨時故障發生。護理人員未及時對吸引器袋進行更換,導致中心管道堵塞發生,未嚴格按照相關操作規程對易燃易爆物品進行處理,導致術中意外事故發生。

    2 加強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的具體措施

    2.1健全和完善護理安全管理制度 積極建立并不斷完善規章制度,使手術安全管理工作地實施有章可循[2]。①護理過程中須嚴格執行相關護理安全制度。護理人員在護送患者到手術室的過程中,需做到手術眼別醒目。手術室接診護士需對患者的姓名、年齡、診斷、手術眼別、手術名稱等進行仔細核對;②在手術室入口通道貼示"手術須知"提示語,隨時提醒護理人員于術前告知患者相關手術注意事項;③手術過程中用藥、用氣等均需標注醒目的標簽,并掛上相應的"注意事項"牌。在使用過程中,需醫師和護士共同進行核對,核對無誤后方能使用;④按流程對手術室各儀器和設備進行清潔和保養定期對其性能進行檢查。

    2.2加強無菌觀念,嚴格執行手術室消毒隔離制度、各項護理常規制度。①術中使用物品前須對其日期、滅菌指示卡等進行檢查。使用藥品后,須將開啟時間注明,并將藥品放回原位。對手術時間進行合理安排。有感染性的手術須按流程嚴格執行術前、手中、術后感染處理流程;②對各項查對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全面、嚴格地檢查,杜絕接錯患者、用錯藥、輸錯血、開錯刀等失誤的發生。護理安全管理及監督者對護理質量進行嚴格控制,有問題出現時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對護理人員護理流程及操作的規范性進行嚴格監督。

    2.3加強對手術環境進行管理,為患者提供舒適環境和優質護理服務。在手術室中,環境的創造既要手術及護理工作實施地需要,又滿足實施醫院感染工作的需要,手術室劃分為限制區、半限制區和非限制區,區域之間用門隔開,并設立明顯分界標志,并定期定時對手術室進行空氣消毒,對手術室內的各種儀器定期進行維修,添加劑,降低機器轟鳴音;禁止醫護人員在手術室內使用無線通訊設備,以免對手術患者及醫療儀器產生干擾。保持手術室地面清潔和干燥,做好防滑措施。高齡、行走不便、視力較差的患者接受手術時,需應用車床或扶助輪椅將其送至手術室,并協助患者做好術前準備。積極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告知患者術前相關準備及注意事項,幫助患者緩解緊張情緒,讓患者以最佳的狀態進行手術。術后,協助患者坐起,仔細觀察患者表現,了解患者感受。

    2.4加強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護士操作技能及應急能力。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及護理能力對護理質量及護理水平產生直接性影響。因此,醫療機構應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多層面的業務知識及實際護理操作技能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和合理能力,提升其應急能力[3]。同時,醫院應積極組織手術室護理工作人員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并及時以多樣化的形式開展知識講座,提高其遵守相關護理常規的自覺性。嚴格把關記錄單書寫的規范性,嚴謹誤填、漏填、涂改,確保各項記錄單的書寫具有格式化且規范、標準。此外,醫療機構還需加強對護理人員進行安全意識教育,促進其嚴格執行相關護理管理及操作規章制度,提高護理效率和質量。

    第5篇:手術室常見的護理安全隱患范文

    的骨科護理。安全隱患。人性化護理。

    作為醫院外科的重要科室,骨科住院病房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如護理人員理論知識掌握不足、操作不規范、缺乏有效的護患溝通等。,這制約了患者的康復,甚至加重了病情的嚴重程度,造成護患矛盾。因此,實施人性化護理措施,從源頭上規避安全隱患非常必要[1]。通過分析骨科護理存在的安全隱患,對我院課題組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措施,效果良好。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了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骨科住院的130名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的男女比例為34:31。年齡從20歲到85歲不等,其中平均年齡56.519.7歲。研究組的男女比例為36:29。年齡從22歲到83歲不等,平均年齡57.5歲218.3歲。不同組間性別、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對照組進行基礎護理,并在此基礎上對研究組患者進行安全危害分析和人性化護理。安全隱患包括:部分護士只把完成護理任務作為自己的唯一工作,對患者及其家屬缺乏耐心,無法實現有效的細節護理,隨意減少護理程序。大多數護士因工作繁忙而忽視與患者的溝通和溝通,只看到患者的表面情況,這可能會導致護理過程中出現問題,無法耐心回答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問題,或者只是簡單地回答,而不積極解釋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也是引發醫療糾紛的重要原因[2]。護士在實際護理過程中不注意對患者的保護,跑步時不注意改變骨折患者的,可能導致患者繼發傷??噹Щ虮蠡颊叩乃幬镂醇皶r更換,交接班時僅對患者進行了簡要介紹。人性化護理:規范護理人員行為,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制定規范的護理流程,護士耐心回答患者的問題,交接班時詳細解釋患者的具體情況。骨科病人有很大的生理和心理負擔,容易焦慮和抑郁。護士應通過與患者的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列舉成功案例,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通過心理咨詢使患者對疾病持樂觀態度,并能很好地配合治療和護理。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使其飲食更加科學規范。護士應做好健康教育,向患者說明病情,進行康復治療詳細計劃、疾病保健指導和行為需求,以使患者關注疾病。告訴患者避免辛辣食物,并在病情穩定后指導相關活動。指導患者家屬適當陪伴和鼓勵患者,也可以緩解患者的緊張和焦慮,術后嚴格監測患者的身體指標,及時向主治醫生報告患者的不良反應,積極治療,營造安全舒適的環境。科學劃分病區功能。為避免發生事故或燙傷,請將保溫瓶和電源遠離患者,并限制電源以避免潛在的火災危險。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病房,走廊、衛生間安裝防滑裝置。

    1.3評價標準

    在出院前對不同組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分析總結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1.4統計方法

    本研究獲得的相關數據通過統計軟件SPSS 21.0進行處理,計數數據單位及其檢驗通過(%)和x2進行。兩組間比較的統計學意義用P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探索護理工作的潛在安全隱患,實施人性化護理措施,不僅可以促進患者疾病的康復,而且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也有很大幫助[6,7]。

    的研究表明,實施安全風險分析和人性化護理的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實施基礎護理的對照組(P教育、行為和飲食規范對他的病情迅速恢復極為有益。綜上所述,骨科臨床護理中經常會出現安全隱患,應通過對其原因的合理分析和歸納,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護理措施,降低患者的安全隱患。

    引用

    [1]張琳,徐凱。骨科護理與人性化護理安全隱患探討[J]?!妒澜缱钚箩t學信息文摘》,2019年,19(85):288+297.

    [2]朱金波。骨科護理中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方法[J]?!吨袊】禈藴使芾怼?,2017,8(27):197-198.

    [3]郭玲,周荔倩。骨科護理與人性化護理安全隱患探討[J]?!秾嵱门R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年,4(41):59+79.

    [4]張偉。骨科護理與人性化護理安全隱患探討[J]。臨床醫學文獻雜項記錄(電子版),2017,4(11):2117.

    [5]羅虹。骨科護理中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探討[J]。中國社區醫生,2017,33(4):155-156。

    [6]包維維。骨科護理中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探討[J]?!度巳私】担簩W術版》,2015,9(20):217.

    [7]魏琳,陳雅婧。骨科護理中的安全隱患與人性化護理研究[J]。膳食保健,2019年,6(29):241.

    。所有患者按coin陽性和陰性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1例,其中實驗組患者接受手術室護理配合,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手術室護理配合比較兩組患者的切口和術后生活質量。結果實驗組患者切口愈合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術后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

    的手術室護理配合,骨科切口感染和生活質量。

    髖部骨折主要指股骨頸與老年人股骨粗隆之間的骨折。由于老年人骨質疏松肌力的下降,它已成為高發人群髖部骨折的原因。骨科手術在臨床上非常常見。重建和修復手術是主要類型。骨科手術期間需要使用植入材料。因此,手術操作不當很容易引起手術切口感染[1],不僅增加了治療難度,還可能誘發各種并發癥,甚至截肢,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研究表明,切口感染的發生與多種因素密切相關。手術室護理干預的實施直接關系到手術效果和感染的發生[2]。探討手術室護理干預預防骨科切口感染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以102名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骨科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coin陽性和陰性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1例。實驗組采用手術室護理配合,對照組采用常規手術室護理配合,實驗組男25例,女26例,年齡20~58歲,平均年齡39.643歲。52)年。其中肢體手術15例,頸椎手術17例,胸腰椎內固定19例。對照組男26例,女25例,年齡21~59歲,平均40.283.97歲。其中四肢16例,頸椎18例,胸腰椎內固定17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骨科疾病類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對照組患者以常規手術室護理為主,包括術前宣教、手術配合、術后護理。

    實驗組患者通過實施手術室護理配合,從術前、術中、術后三個方面:術前:患者在手術治療時應盡量等待手術部位以外的感染,術后恢復。尤其是沒有高血糖。盡量縮短術前住院時間。有明顯皮膚感染或感冒的員工在治愈前不得參與手術。骨科醫生必須以標準化的方式著裝,將他們所有的頭發放在手術帽內,不暴露,不留長指甲,并嚴格遵守手術洗手流程。加強對實習生、儀器技術員和進修人員的培訓和評估,特別是在無菌技術和外科的洗手培訓。只有通過評估,他們才能在舞臺上合作。手術前,用消毒劑擦拭手術室內所有物體表面。術中:凡有預防性藥物手術指征者,應在切皮前30~2小時或手術前靜脈給藥。如果手術時間超過3小時或失血量大于1500mL,則應在手術期間增加劑量。應嚴格遵守《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手套穿孔率高的作業應戴雙手套。他們應該在行動中采取主動加熱并保持患者的正常體溫。需要引流的切口首選閉式引流。為了在手術過程中保持無菌臺干燥,用干紗布擦拭血液。當準備好使用時,使用3 L漿糊收集沖洗液。手術后:接觸切口或切口敷料必須用手清潔,以確保衛生。換藥時應遵循無菌操作原則。比較分析兩組切口感染發生率及術后生活質量評分。手術生活質量評分主要根據我院自制的生活質量評分表進行判斷。總分是100分。該評分與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成正比。評分越高,術后生活質量越好。

    1.4統計方法

    使用SPSS17.0軟件計算102名接受骨科手術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評分和切口率以(x?S)和(%)表示。T組與x2檢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實驗組切口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

    表1兩組術后生活質量評分及切口情況[x?s.N(%)]

    ,加強醫護人員之間的默契,減少護理人員與生活的語言交流,避免對患者產生不良心理影響。手術室使用的所有物品均應在手術前做好準備,消毒[3]。此外,在手術過程中,護士應密切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并給予口頭鼓勵,以提高患者的合作度,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信心。在本研究中,對于術后生活質量,實驗組患者明顯高于對照組。在切口感染發生率方面,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

    參考

    [1]陳莉。手術室護理配合對骨科手術切口感染的效果觀察[J]。醫學信息,2015,6(35):88-90。

    第6篇:手術室常見的護理安全隱患范文

    【摘要】目的:為了有效控制和防范手術室的安全隱患,保證手術室護理安全。方法:分析影響手術室安全隱患護理管理因素,尋找系統內潛在的危機,將安全文化與護理管理相結合,采取針對性防范措施,達到保證手術室護理安全質量的目的。結果:杜絕了手術意外事件和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3年來無一例醫療事故發生,一般護理差錯事故 的發生率也明顯降低,患者滿意度均在95%以上。結論:將安全文化作為一種管理思路運用到手術室護理管理中,可以有效的降低手術室意外事件和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保證患者、環境及物品的安全。

    【關鍵詞】安全文化 ;手術室;護理管理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Security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of Operating Room

    He Xiao-min Li Jun

    【Abstract】Object: Effectiv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security risks in operating room, to ensure the nursing security. Method: To analyze the nursing management which effect the security of operating room, reveal the potential crisis, and take a searies of precaution measures, to ensure the security and qualitative of operating nursing. Results: There is rare an operating accident or nursing error during lest 5 years, the incidence of general duty nuring distress is also obviously degrade,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patients is 95%.Conclusion: The probability of operating accident and nuring error may depress by the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security in the operating nursing management.

    【Key Word】Security Clture; Oerating Room; Nursing Managment

    近年來,由于患者自主意識的增強,在醫療領域中,患者安全被世界衛生組織(WTO)及歐美國家高度重視,自從1999年美國醫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發表了題為《孰能無過:建立一個更加安全的醫療保障系統》(To Err Is Human: building a safer health system)的報告[1],患者的安全問題已引起醫學界、公眾、許多國家政府和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手術室是醫院對患者實施手術治療、檢查、診斷,并擔負危重病人搶救工作的重要場所,隨著外科高、新、難手術的開展,手術室護理人員所擔負的風險系數也越來越高。手術室安全隱患卻無處不在,嚴重影響患者的安全與利益。針對手術室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我院將安全文化與護理管理相結合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手術病人的安全與利益?,F將方法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我院是一所三級醫院,開放床位700多張。手術室現有18人,均為女性,平均年齡26歲。其中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6名,護師7名,護士4名。學歷:本科3名,大專 12名,中專3名。

    1.2 方法

    1.2.1 分析手術室安全隱患的護理管理因素:黃祖瑚認為[2]引發安全事故的管理系統原因有:醫務人員過度疲勞,工作時間延長;工作壓力過大;臨床醫護人力不足;醫療儀器陳舊、落后;醫務人員無危機感,對于危險(患者/器械/制度操作)后知后覺;對患者缺乏安全意識,溝通不足,團隊合作精神不足。主要有安全教育薄弱,安全管理制度措施不健全,業務技術培訓松懈,設備物資管理不完善,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不力等。其中各項規章制度不健全,無章可循或有章不循,不認真執行技術操作規程及各種查對制度,甚至,是目前醫療事故糾紛發生的主要原因,也是對患者醫療安全的最的大威脅[3]。實際工作中,管理監督不力是影響安全的主要因素[4]。

    1.2.2 防范措施

    1.2.2.1 加強安全文化知識的培訓:組織全體護理人員學習安全文化的定義、安全與效益、安全行為和安全心理、人的安全素質、安全人格的塑造、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通過學習讓大家充分認識到護理人員實施的安全護理行為是復雜和動態的,具有多樣性、計劃性、目的性、可塑性,并受安全意識水平的調節,受思維、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動的支配;同時也受道德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影響;態度、意識、知識、認知決定護理人員的安全水平,因而護理人員的安全行為表現出差異性。通過日常的安全教育手段使護理人員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得到保證和提高。

    1.2.2.2 加強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職業道德的學習:組織科室護理人員觀看《護士行為規范》、《護士職業道德規范》等音像教材,學習《護士管理辦法》《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進一步加強護士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安全意識,嚴防護理缺陷的發生。積極參加政治學習及衛生行政法律、法規、醫院各項規章制度的學習。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增強法律意識,嚴格執行醫療護理規章制度及技術規范,使護理人員懂法、用法、依法,把護理安全與有關法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杜絕醫療事故的發生。

    1.2.2.3 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促進科室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制定手術室常見意外事件的應急預案、流程,品、高頻電刀、心電監護儀、C型臂、多功能電鉆、各種腔鏡、微量泵、電凝、顯微鏡、超聲刀、等離子刀、護理人員自身安全等手術室安全管理制度、手術室護理常規。組織全體護理人員參加學習、操作培訓、理論考試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未掌握的知識進入下一輪的培訓計劃,對新參加工作,理論知識薄弱的個別護理人員,安排護理質量小組的成員實行一對一的輔導,直到掌握為止。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規范護理質量控制工作的各個環節,使護理管理者和各級護理人員對護理質量控制更加深入,使管理目標更加明確,也使護理服務的各個環節始終處于受控狀態,從而有效的發揮質量控制中的職能作用。

    1.2.2.4 加強護理質量管理知識培訓:組織護士長、護理質量管理小組的成員學習護理質量的概念、重要性、特點、原則,PDCA循環的概念、特點、步驟等相關知識,制定護理質量管理制度、職責、護理質量標準,使每個護理質量管理小組成員認識到護理質量管理的重要性,掌握護理質量控制標準,掌握護理質量管理的實施方法,掌握護理質量管理內容及細則。

    1.2.2.5 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實行護理部-科護士長-護士長三級安全質量控制網絡,完善護理安全管理體系,使各級人員職責明確,人人有安全管理意識,注重安全前瞻性管理,定期進行護理風險評估[5],做到事前預防,層層阻斷,達到安全管理無死角[6]。成立手術室安全護理質量管理小組、感染控制管理小組、護理文件質量管理小組、專科質量管理小組、急救物品藥品護理質量管理小組。每個質量管理小組設組長1名,各小組成員由科室護理人員擔任,各組負責不同的檢查內容,定期檢查指導。根據手術室風險的種類,結合科室實際,制定相應的控制手段,作到事事有人管,層層抓落實,人人參與管理,使護理工作從被動管理到主動全員參與管理。對高風險儀器設備,設專人負責,有安全操作規程及維修使用保養檔案,并進行定期檢測、定期維護。

    1.2.2.6 加強過程質量管理和反饋:各質量管理小組成員根據護理質量標準、實施方法、內容及細則進行檢查,小組長帶領小組成員每周檢查一次,質量管理小組成員每日對自己的工作回顧分析,每日對分管的護理項目進行自查、自評、自我完善。護士長在科室隨機抽查監控護理質量,重點監控手術室安全管理、??谱o理、查對、交接班、危重病人護理、護理記錄、訪視落實情況等。利用護理質量分析會全面掌握護理工作動態,每周小組長組織小組成員開反饋會一次,評議本周的護理質量情況,評議上周的護理質量問題是否解決,提出整改意見??剖颐吭抡匍_質量管理分析會一次,以達到持續質量改進的目的。

    1.2.2.7 建立不良事件自愿上報系統:建立差錯事故登記本,護理人員發生差錯事故主動上報科室、科室上報護理部,原則上不處罰。為護理人員提供一個發現錯誤并從中學習的機制,鼓勵護士暴露自己的錯誤,形成關心安全的良好氛圍。

    1.2.2.8 彈性排班:根據工作量配置護理人員,同時兼顧護理人員的職稱、各層次護理人員比例,以及護理人員個人的特點,確保手術室護理安全。

    2 結果

    通過營造護理安全文化,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價值取向,提高了手術室人員的安全素質和業務能力,增強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感及敬業精神。手術室護理工作特殊,護理人員壓力大,容易產生疲勞,人體一旦過度疲勞,不僅降低了護理工作效率及質量,還容易出現不安全護理行為,我們通過成立護理管理質量管理小組,應用PDCA循環等手段,相互發現問題,指出對方工作的不足之處,并給予及時的幫助指導,及時糾正了不安全護理行為,從而杜絕差錯,保證了護理安全。既提高了護理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發現缺陷、解決安全隱患的能力,又增進了護理人員團結協作的精神,形成人人參與、個個盡責的護理團隊。降低了手術室意外事件和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5年來無一例醫療事故發生,一般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率也明顯降低,患者滿意度均在95%以上,圓滿完成各項護理指標。提高了科室的護理安全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7]。

    3 討論

    醫院安全文化的概念是由Singer等于2003年首先提出的[8],它是醫院文化的一個分支,同屬組織文化的范疇。組織文化是組織內部理念的一種表現,是組織內部人員對人、事物和環境相互關系的一種共同而又根本的理解,這種理解可以使組織內部的每一個員工以一種共同的方式去理解各種不同的情況。因此,患者安全成功的關鍵在于對文化建設達成共識。根據美國醫學會調查顯示:“向更加安全醫療體系轉變的最大挑戰是改變醫院文化,即由醫療差錯歸咎于個體轉變為醫療差錯并不單純地被認為是個人的失敗,而是提高系統避免再次造成患者傷害的機會[9]”。手術室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環境,隨處都可能出現安全隱患,將積極的安全文化與護理管理相結合,才能在風險來臨前提早處理,確?!鞍踩娜藛T”在“安全的環境”中,執行“安全的醫療”,最大程度的保證患者、環境及物品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s. Comprehensive Accreditation Manual for Hospitals: The Official Handbook.2002.

    [2] 黃祖瑚,醫療安全與患者安全文化.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07(4): 1-3.

    [3] 史自強 馬永祥 史浩波,醫院管理學[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5:239.

    [4] 毛喜絨,供應室安全隱患的防范.護理學雜志,2008,23(13): 56-57.

    [5] 陳燕,重視風險評估 加強安全管理.護理管理雜志,2002,2(4): 9-10.

    [6] 黃荔紅 李小京 王紅,建立護理安全管理網絡 提高護理風險干預能力.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9): 67-68.

    [7] 易永紅 胡臘先 葉天惠,安全文化在兒科監護管理中的應用.現代護理,2006,12(14): 1351-1352.

    [8] Singer SJ, Gaba DM, Geppert JJ, et al. The culture of safety: Results of an organization-wide survey in 15 California hospitals. Quality in Health Care, 2003, 12:112-118.

    第7篇:手術室常見的護理安全隱患范文

    【關鍵詞】 手術室 護理 安全 護理措施

    手術室是醫院為病人實施手術治療、并擔負搶救危重病人提供治療的特殊場所,手術是一種創傷性治療措施,手術過程中各個環節都存在著不安全因素,有的尚可補救,有的則不可逆轉,其護理質量的優劣將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與康復。因此,如何規范護理服務行為,強化質量意識,樹立安全觀念,確保病人安全,是護理管理者需探索的課題。針對手術室護理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問題,我們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有效地杜絕了差錯事故,提高了護理工作質量,保證醫院的醫療效果。現將體會小結如下。

    1 接送病人時可能發生的問題及護理

    接病人時要認真查對病歷、核對病人的姓名、性別、床號、住院號、診斷、手術名稱和手術部位。病人送入手術室后,核對手術間。巡回護士進行護理操作前要認真核對、麻醉醫生麻醉前和手術醫生洗手前再核對1次。接送病人出入手術室前檢查推車是否完好,車輪是否靈活;推送病人時囑病人不要將手腳超出推車邊緣,防止進出門時碰傷。病人頭部應與推車人同一端,這樣可減少由于震動引起的不適;推送病人時要平穩,搬動要輕巧;神志不清、昏迷、精神病患者、小兒接送時應加以固定并加護欄。入手術室后要有專人看護,并束縛;全麻患者未完全清醒前,應束縛,并專人看護,防止發生意外。

    2 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及用藥安全

    手術室用藥要求快速、準確、及時,搶救病人時更是分秒必爭,護士應熟悉常用藥物的藥理作用、用途等,以利配合搶救。術中使用任何藥物都應認真核對藥名、劑量、濃度、用法、有效期。如靜脈注射麻醉藥和血管活性藥時要注意推注速度,并密切觀察血壓、心率、心律、呼吸的變化。局麻藥加腎上腺素時應查明計量、準確加入。術中口頭醫囑重復一次再執行,用過的空瓶、空安瓿保留至手術結束方可扔棄。輸血時需2人共同核對并簽名。

    輸血間隔用生理鹽水沖管,密切觀察輸血后反應。

    3 防止器械物品遺留體腔

    手術開始前,洗手護士與巡回護士共同清點器械、紗布、縫針的數目,并由巡回護士記錄于術中護理記錄單上。術閉關閉體腔前,認真核對器械、紗布、縫針的數目,核對無誤方可關閉切口。

    4 防止電燒傷、電灼傷

    手術護士應熟練掌握高頻電刀操作規程,使用高頻電刀前常規檢查儀器性能是否良好,負極板應平整置于病人肌肉豐厚處與皮膚完全接觸,一般選大腿、小腿或臀部。術中經常檢查,防止負極板松脫、移位,避免燒傷病人。另外,裝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一般不能使用高頻電刀,以避免發生意外事故。病人與金屬床之間墊有絕緣墊,病人肢體由床單包裹,保證病人皮膚不接觸金屬物,防止發生旁路電灼傷。管理好手術臺上的電刀筆,把電刀筆固定于安全位置,避免術中電刀筆在非正常使用時灼傷手術病人。高頻電刀在使用中會產生火花,遇易燃物時會著火。因此,在使用電刀的局部應避免有易燃物,防止使用電刀時著火。 轉貼于 5 預防難免壓瘡

    術前訪視病人對病人做評估,病重、體弱、營養狀況差、手術時間長的病人,手術開始前,對易受壓部位、骨突處應墊好軟墊,手術操作過程中,提醒助手注意勿將手及前臂壓在病人身上,洗手護士不要將器械隨意壓在病人身上,對于手術時間長、特殊的病人,巡回護士應注意協助醫生正確擺放好手術并檢查受壓部位,病人有躁動、移動時,應重新墊好軟墊,防止局部壓瘡。

    6 防止病理標本遺失或混放

    一般病理檢查標本,術畢由洗手護士親手交給手術醫生,貼上標簽,由專人送病理科檢查,如遇術中冰凍切片的標本,巡回護士先準備好標本袋,待標本取下立即放標本袋內,貼上標簽由專人立即送病理室交負責人檢查。如遇多個標本組織時,不可混放。

    7 防止切口感染

    手術室的器械敷料滅菌是否完善,直接影響手術治療效果,因此,凡是能夠高壓消毒的器械和物品,均采用高壓消毒滅菌;護士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加強空氣消毒監控工作,嚴格控制進入手術室的人數,盡量減少人員流動;此外,應加

    強對醫生、進修生無菌操作的監督;加強對護生的無菌觀念教育。

    醫學的發展以及各種新技術、新儀器的應用,為手術治療帶來了廣闊的前景,同時也給手術室護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術室護士應不斷學習和鉆研新知識,以扎實的專業知識指導護理實踐,防患于未然,將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之中。注意以上幾點將為病人提供有效安全的護理保障,使病人平穩地度過手術期。

    參 考 文 獻

    第8篇:手術室常見的護理安全隱患范文

    【關鍵詞】 手術室;護理;防范措施

    手術室工作繁重緊張節奏快,要求質量高,因此,護理管理工作是不可忽視的內容。差錯事故是影響護理質量的重要因素。及時對手術中護理差錯及其原因進行分析,以降低差錯事故的發生,提高手術室護理工作整體水平。本文介紹了我院手術室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及相應的安全管理措施,通過詳細制定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加強手術患者安全防護的各種措施,達到杜絕或減少各種安全隱患,最大限度地保證手術患者的安全與利益的目標。

    1 手術室護理范圍的擴展和護理模式的轉變

    隨著醫學領域的擴大,各手術學專業化程度提高,例如器官移植、內鏡手術、激光手術等新業務相繼開展,需要在一般護理基礎上再進行??婆嘤?從而使護理工作高度專業化[1]。由于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患者法律意識不斷增強,且十分重視自己的合法權益,一旦受損就可能發生投訴或糾紛。因此,加強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將有助于我們減少差錯事故[2]。于手術前1天到病房對患者進行訪視,熱情主動地與患者溝通,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各項實驗室檢查異常情況、家庭情況、文化背景、生活習慣、個人信仰等。向患者提供有關手術、麻醉及術后恢復過程的信息。

    2 手術室易發錯誤的環節

    接錯患者,體內遺留異物、病理標本遺失、混淆、用錯藥、輸錯血等。由于入手術室前患者緊張及術前藥物的應用,患者容易答錯問題,這樣就易發生接錯患者或放錯手術間的問題。由于患者處于即將手術的緊張狀態,術中心理支持使患者處于良好的應激狀態,為術后減少感染和并發癥做好工作。安排手術,減少患者身體的暴露,維護患者的自尊心不受侵害。巡回護士建立靜脈通道[3]。

    3 法制觀念薄弱

    醫療行業是一項高科技、高難度的“高危作業”,國家法律承認護士是具有護理行為能力的人,在護理工作中,應恪盡職守,如法制觀念薄弱,對本專業風險性認識不足,就可能發生護理差錯,引發護患糾紛。忽視術中多次清點,核對物品的重要性。對手術所用物品不能做到心中有數,及時回收而影響手術順利完成,以至遺留手術物品于體腔內。不嚴格執行查對制度,而擺錯手術、術中用錯藥、輸錯液,及術前器械準備不全。其中銳器傷是手術室護理人員中常見的一種職業性損傷,能對手術室護理人員身體健康造成直接威脅,是導致手術室護理人員發生血源性傳播疾病與感染的最主要的職業因素。加強法制教育,強化法律意識為了提高手術室護士的安全意識、法律意識,醫院及科內組織學習《護士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使護士學會了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權益。

    4 防止摔傷、碰傷患者

    接送患者途中須系好安全帶或裝好護欄,出入房門時應注意保護患者頭部及手足。經常檢查平車有否損壞,防止接送患者時發生意外。巡回護士不能遠離患者,應在旁照顧,防止掉床摔傷。傳統的手術室護理理念以完成手術任務為中心,護理人員的職能主要包括熟悉手術醫師的習慣和手術步驟,工作認真、耐勞、動作靈活、反應敏捷,能夠成為醫師的得力助手。

    我院實行在鼓勵護士積極參于省市級舉辦的手術室專科護士培訓的同時,注重自身知識的更新,補充。每日晨會提問,每周業務學習,每月對理論、操作考核一次,必須達到人人合格,對護士進行思想素質教育。手術過程中不說與手術無關的話題,不允許喧笑和無謂的閑談。用通俗的語言向患者解釋手術中出現的問題,對患者的病情不隨意議論或竊竊私語,泌外科及手術者,更要注意言辭勿損傷患者自尊心。消毒隔離工作在手術室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手術室的器械、敷料、空氣等與患者刀口直接接觸,所以做好消毒隔離非常重要。手術室護理人員要熟練掌握消毒知識,牢固樹立消毒隔離的觀念,嚴格執行消毒滅菌常規。使患者以最佳的狀態配合進行手術。手術當天晨會,由巡回訪視護士提出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和采取相應護理措施,嚴格核對患者及術前準備情況,清點隨患者帶入手術間的物品,向患者講明手術配合的注意事項[4]。手術室如遇人員變動、新護士上崗、護理工作量加大等情況,應適時召開護理安全教育會,對容易發生護理缺陷的工作環節進行分析、討論,提出整改措施,以使安全管理制度在每一班次得到落實。

    總之,隨著新技術,新業務的開展健全,手術室護理的各項操作常規并定期檢查。落實一套科學可行的質量管理方法,使護理工作規范化、條理化是防止差錯的重要措施。針對易發生差錯的工環節。一定要注意醫院應配備足夠的防護用品,鼓勵手術室護士應用防護用品,加強消毒消防[5]。同時手術室護士在執行操作時,應注意特別的危險環節,注重消毒防范,規范操作流程。

    參考文獻

    [1] 趙淑妹.手術室護理人員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23.

    [2] 王燕妮.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吉林醫學,2009,30(8):161.

    [3] 程利萍,孟虹,張代玲,等.內科住院患者睡眠質量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中華護理雜志,2008,39(3):178-180.

    第9篇:手術室常見的護理安全隱患范文

    [關鍵詞] 手術室;安全護理;危險因素;制度化

    [中圖分類號] R197.32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4(c)-0185-02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手術治療成為很多疾病的首選治療手段。手術室作為各種手術施行的場所,其安全問題尤為重要[1],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增強,對手術室護士的專業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對手術護理工作也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手術安全事故一旦發生,不僅給患者及家屬造成傷害,同時還影響病患對醫護人員的信任[2]。因此,筆者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和探討,及時發現不安全因素,并給予及時處理,進一步提高了手術室護理質量,杜絕了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F報道如下:

    1 手術室常見不安全護理因素

    (1)手術患者的接送不正確。(2)手術人員配置不合理。(3)手術器械的消毒不徹底。(4)手術護士對術中用品的清點不正確。(5)術中無菌操作不規范。(6)術前用藥、術中輸液不正確。(7)術中患者擺放不正確。(8)醫護人員的專業知識不扎實。

    2 護理防范措施

    2.1 手術接錯患者的防范

    由于小兒、老年人以及昏迷患者的交流水平有限,比較容易發生接錯的現象,所以手術室護士術前的病房訪視顯得格外重要。手術前一天由巡回護士到病房訪視患者,以縮短護患之間的距離,同時增加護士對患者的了解,手術當日由巡回護士親自到病房接,接患者時要護士認真查對病歷,核對患者的姓名、性別、床號、住院號、診斷、手術名稱和手術部位;進入手術室后,巡回護士及麻醉醫生與麻醉前和手術醫生洗手前再核對1次[3]。

    2.2 患者在接送途中的安全

    護士在接送患者前應應檢查推車是否完好,車輪是否靈活,年老體弱、昏迷、及小兒患者應加以固定并加護欄;對于清醒患者,護士應囑其推動過程中不要將手腳伸出推車邊緣,防止進、出門時碰傷。術后護士應隨時注意觀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有無腫脹,針頭有無脫出以及各種引流管有無脫落,到病房后認真與病房護士交接患者的各注意事項,交接無誤后方可離去。

    2.3 術前用物準備不足的防范

    如果搶救儀器、物品、藥品未處于應急狀態,這樣就會延誤搶救的時機。護士應當定期對手術室器械、敷料準備工作進行清查,特殊物品隨時檢查,術前護士應根據手術需要準備器械、物品,并檢查器械的性能是否良好,備齊急救用品,發現問題及時與手術室主任聯系。

    2.4 安置不當的防范

    不當會引起神經麻痹或因長時間手術致組織壓傷。護士對患者的肢體捆綁不可過緊,懸吊時間不可過長,肢體不可過度伸展和旋轉,需避免損傷神經。手術時間長的患者、年老體弱及肥胖的患者避免皮膚壓瘡的發生。

    2.5 術中電灼傷、燒傷、壓瘡的防范

    護士在外科醫師使用高頻電刀前,需要對常規檢查儀器的性能進行排查,管理好手術臺上的電刀筆,把電刀筆固定于安全位置;壓瘡高?;颊吖峭惶帀|軟墊,患者有躁動、移動時,應重新墊好軟墊,防止局部壓瘡[4-5]。

    2.6 防止術中感染

    手術室指定嚴格的消毒隔離制度,護理人員認真進行滅菌消毒工作是對患者健康的重要保證。術前嚴格進行消毒,術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使患者在盡可能安全、潔凈、無菌的環境下進行手術,防止逆流,遵守《醫療廢物管理制度》,減少污染源;消毒隔離制度為重中之重,認真執行手術中的各項無菌操作技術常規,尤其是器械護士要特別注意污染器械、紗布的更換及污染部位的消毒,對手術醫生的無菌操作進行監督,對違反無菌操作者及時給予提示和糾正。

    2.7 避免體腔內遺留紗布、紗墊、器械、縫針異物

    巡回護士和器械護士共同清點所有物品,巡回護士登記在護理記錄單上,術中新增加的物品要及時補記。關閉體腔前,按記錄單逐一核對臺上物品,與之相符后方可關閉。關閉體腔后,做第三次清點,確保無一遺漏。術中發現異常應立即報告,啟動應急預案。

    2.8 加強輸血和藥物的術前查對

    術中用藥嚴格執行“三查七對”[6-7],使用前認真檢查藥液有無渾濁、沉淀及是否在有效期內。由于搶救時執行的是口頭醫囑,應該先重復一次得到確認后吸藥,吸藥后再與麻醉醫師核對無誤后方可用藥,用藥后藥瓶保留。輸血時,要嚴格執行輸血的規程,血液由血庫取出后,經手術室護士、麻醉師核對后無誤方可進行輸血。

    2.9 防止病例標本遺失

    為防止病例標本丟失混淆,護士應當對手術醫生在患者機體上切下的任何組織認真保管,貼上標簽連同填好的病理通知單放指定位置,術后標本連同填好的病理單送至存放標本處,并填寫好標簽。

    2.10 合理分配護理人員工作,避免超負荷工作的現象

    護理人員需要彈性排班,減少職業疲勞,隨醫改的深入,醫院患者增多,手術室工作量加大,合理調配,適時增加護理人員,減少護士個人工作量,避免因疲勞造成的失誤,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

    2.11 積極參加護理安全講座

    護理人員應當定期參加業務培訓,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特別是手術室護士必須加強對藥物知識的學習,對新知識、新改進有所領悟,從而術中做到準確的執行醫囑。提高專業技能和應急能力,嚴格執行護理技術操作常規[8-10]。

    3 體會

    手術室是一個工作量大、工作時間長、風險高的崗位,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護理安全因素,因此,必須加強關于手術室護理安全因素的正確防范措施的落實。作為護理人員,應當加強專業技術素質的提高,術前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完善檢查,明確其在手術室中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術中加強護理,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并充分配合外科醫師,嚴格執行手術室護理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減少手術并發癥,減少手術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手術成功率?;颊邼M意,家屬滿意,社會滿意是手術室護理人員的愿望。

    [參考文獻]

    [1] 徐潔. 影響手術室護理安全因素的原因分析與防范對策[J]. 中國醫藥導刊,2011,13(12):2195-2196.

    [2] 何玉珍. 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與對策探討[J]. 中國當代醫藥,2010, 17(8):137-138.

    [3] 李鳳華. 手術室護理安全干預在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21):3505-3506.

    [4] 潘星. 手術室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 中國現代醫生,2010,48(3):66-67.

    [5] 陳曉明,王麗華. 倫理教育對改善護患關系的影響[J]. 中華護理雜志,2003,38(6):491-492.

    [6] 楊綺云,劉美斯. 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隱患與防范措施[J]. 全科護理,2012,10(10):931-932.

    [7] 延海燕,郭旭光,林海燕. 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及防控措施[J]. 北方藥學,2012,9(4):120-121.

    [8] 張玉林,原歡萍. 手術室實施整體護理的影響因素與對策[J]. 內蒙古中醫藥,2012,31(18):139.

    [9] 單風清. 護患溝通技巧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 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7):283-28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96|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片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96|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影院游乐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人|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小说| 青青草成人免费|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电影在线|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成人午夜性a级毛片免费|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国产精品成人va| 成人永久免费高清|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成人a在线观看| 日本成人在线看| 成人黄色激情视频|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二区芒果视频|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导航| 成人免费777777被爆出| 欧洲成人爽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1204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综合|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2021|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