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藥行業應收賬款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醫藥行業;財務會計管理;內部控制
一、前言
醫藥產品不同于一般企業生產的產品,它和人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關系到社會的穩定。為此,我國出臺了很多管制醫藥產品生產的政策。對于醫藥行業,往往會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研發,而在產品面向市場時往往還要面臨很大的政策審批風險。醫藥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和內控是控制企業風險,實現企業運營目標的關鍵,而要實現以上兩點,就需要全面的預算體系和嚴格的管理制度來做保證。此外,還需要專門的部門及人員審核企業的財務信息,真正做到對風險的防范,保證內控制度的執行和貫徹。
二、醫藥行業財務會計管理與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風險意識
醫藥企業在財務管理上風險意識常常較為薄弱,這與醫藥企業自身的行業特點有關。醫藥企業的產品即藥品的銷售渠道是較為狹窄的,往往就是通過醫療機構、藥房出售給患者,而在醫療機構中藥品賒銷的現象十分普遍,這就造成醫藥企業的應收賬款較多,而由于醫藥企業風險意識不強,不對客戶建立完善的征信體系并隨便設計授信額度,造成應收賬款產生壞賬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極大地增加企業財務的不安全性。
2.企業管理不規范
醫藥企業要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同時醫藥企業具有高回報性。不可否認的是,一些企I為了追求暴利,有意淡化社會責任。醫藥企業的產品關系到人們的生命健康,但是藥品的生產過程卻不是透明的,生產的某一個環節出問題就可能威脅到人們的健康和社會的穩定。就醫藥企業自身而言,很多企業并未建立貫穿于藥品生產整個環節的管理系統,這就造成生產中某一個環節出現質量問題的可能性很大,而事后難以找到問題所在,這是醫藥企業管理不規范的集中體現。
3.缺少風險預警,購銷業務難以管控
前面提到,賒銷是醫藥行業一個重要的特點,顯然,賒銷可以推動醫藥產品迅速占領市場,有助于新的產品的推廣。但是賒銷實際上并沒有實現風險報酬的轉移,從會計準則上來看并未形成企業的實際收入。由此產生的大量應收賬款極大地增加了企業的運營風險。那么賒銷達到怎樣的規模是企業能能承擔的風險的“臨界點”,很多企業并沒有制定一個風險“閥值”,因此實際上就是沒有建立完善的風險預警機制,對賒銷業務滋生的巨大財務風險沒有實時監控,造成壞賬一旦發生就難以控制的現象普遍存在。
4.企業內部控制環境不完善
企業內部環境是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和實施的基礎,直接關系著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有效實施。企業內部環境包括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內部審計、人力資源政策、企業文化等。由于受到傳統管理思想的影響,醫藥企業仍然存在著組織結構不合理、責任不明確、內部監督流于形式等問題。隨著社會亞健康人群的增多和老齡化人口的增多,醫藥企業業務規模擴大,企業面臨更多的業務風險。為此,企業需要制定更加有效的內控制度和方法,通過完善治理結構、審計制度、文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內控環境,有效應對新的風險。
三、強化醫藥行業財務會計管理和內部控制的措施
1.強化風險管理意識,做好風險分析
鑒于應收賬款是企業重要的風險源,醫藥企業要針對應收賬款定期做核查,對其壞賬風險進行評估。除此之外,企業要對企業面臨的其他風險進行全面的定性及定量分析,形成分析報告提交管理層,讓管理層據此作出決策。具體風險類型和防范措施如下:
(1)應收賬款風險。針對應收賬款,醫藥企業首先要利用ERP系統進行事前、事后、事中控制,其次要實時監控賒銷客戶的征信信息,如收入來源、信用狀況、資產規模等。
(2)資金鏈風險。對于資金鏈風險,醫藥企業要利用財務系統實時跟蹤支付信息,實現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一體化,同時要拓寬籌資、融資渠道,做到理性投資。
(3)物流與配送風險。對于物流與配送風險,醫藥企業一是要建設現代化的醫藥流通渠道,大力開發市場營銷新途徑;二是要基于產品的特殊性,在運輸途中仔細審核承運商。
(4)生產風險。對于生產風險,首先,要在保障質量的前提下盡量降低成本,建立成本驅動要素曲線;其次,要促進產出質量的標準化建設。
2.完善內部控制體系
醫藥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相輔形成,不可分割,所以企業必須盡快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具體途徑如下:一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內控的核心就是權利的制衡,這是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要義所在。為此,醫藥企業要建立現代管理制度,將管理權和所有權分開,防止所有者“一枝獨大”,獨斷專行,要以“利益的交錯”實現“權利的制衡”。除此之外,還有完善企業的監督機制,要對管理層進行監督,防止其損害所有者利益的行為。為此嚴控企業的財務風險,要建立信息披露機制,對企業的經營信息及時公布,并將其作為考核管理者的依據,實現對經營者行為的控制;二是要建立內控的制度體系,制度是保障。醫藥企業要參考我國的會計相關的法規設計自身的內控制度,包括預算管理制度、成本管控制度等,這些制度要緊緊圍繞企業的經營目標,以實現控制成本和規避風險為宗旨,以相應的監督機制為保證;最后,要保證這些制度能夠得到貫徹實施,讓企業的每一個員工切實樹立風險意識和管控意識,并在日常工作行為中踐行,而不是流于形式。
3.構建科學的風險評估指標體系
要很好地控制企業的財務風險,做好風險的評估是第一步。怎么對風險進行評估呢?鑒于醫藥企業受國家政策、市場變化影響巨大,可以建立專門的風險監控機構,詳細將影響企業經營目標的風險因素進行列舉,并根據政策、市場的變化實時更新,及時作出評估,采用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測算風險的大小,如可以利用置信區間測算法計算一定置信度下風險造成的最大的損失值,據此幫助管理層制定合理的投資組合,做好項目的成本支出的測算和控制,避免資金被濫用。
4.推進財務會計管理與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
當下,電子信息化已經十分普遍,極大地提升了財務管理的效率,對于醫藥企業,運營信息化技術是必然趨勢,是提升內部控制水平的重要手段。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第一,在醫藥全行業內建立行業標準財務管理系統,通過該系統可以統籌管理企業及其分支機構的所有財務相關的子業務,并將財務數據及時進行“云存儲”和“云管理”,這樣一方面可以極大提升財務數據獲取及管理的準確率;另一方面可以實現內部控制信息化水平,提升內部控制的水平。當然,在信息化建設中要注意財務系統的推廣,要通過規范的培訓幫助財務人員學會軟件系統的應用,同時要建立規范的操作指南,便于推廣學習;第二,為了防止財務數據的丟失,要建立針對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如做好財務數據備份,防止數據丟失。
數據儲存和管理是實現醫藥企業內部控制信息化的前提,要盡可能的提升系統的安全性、高效性和準確性;最后,強化權利監督。要保證財務系統的安全,除了要從軟件本身下功夫外,還需要對軟件的操作人員建立一定的約束機制,很多時候,人才是財務風險產生的根源。唯此,要對財務系統的操作人員進行分工,這一點可以根據財務人員的職位設定系統數據獲取的范圍權限,這種權限設置規則除了依據上下級設定,還要依據企業風險控制的特殊要求設置。
四、結語
總之,要實現醫藥行業財務會計管理和內部控制水平的提升,就要求企業的不同部門相互合作,通過構建健全的風險評估體系和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實現醫藥企行業的健康發展,滿足老齡化背景下人們對生活質量提升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馮明磊.醫藥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1(7).
[2]陳永紅.淺談醫藥企業財務會計管理與內控制度[J].企業研究,2012(5).
關鍵詞:藥品行業杜邦分析財務對策
藥品行業關系到國計民生,自身行業特點突出,盡管近年來我國藥品行業生產、出口保持較快增長,產銷情況也處于較好水平,但行業的整體毛利水平卻持續下降,效益下滑。
同時,國外藥品生產企業不斷涌入,加劇了競爭的激烈程度。面對競爭激烈的經營環境,如何更好地利用行業資源來推動企業的長遠發展,成為藥品行業需要考慮的問題。面對增長放緩的局面,找出問題的根源,并且尋找出解決辦法,成為藥品行業未來發展的首要任務之一。
杜邦分析法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接受,對于加強企業成本控制、高效利用資源起到了推動作用,為企業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因此,用杜邦分析法從財務績效視角來分析藥品行業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是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課題。
本文中,筆者將藥品行業分為化學藥品原藥行業、化學藥品制劑行業、中成藥行業、中草藥行業、藥品商業和醫療機構等六部分來進行研究。同時,前四部分統一稱為藥品工業行業。
一、基于杜邦分析法的我國藥品行業財務分析
杜邦分析法又稱財務比率綜合分析法,它是將企業主要的財務指標按內在聯系有機結合起來,以凈資產收益率為分析起點,對各項指標作層層分解,形成一個完整的指標分析體系。綜合評價企業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的方法。
本文的主要分析思路是:凈資產收益率由總資產收益率與權益乘數相乘得到,由于權益乘數涉及資本結構,在短期內不易改變,所以應把重點放在總資產收益率上。通過杜邦分析體系可知,提高總資產收益率的途徑有兩個:要么提高銷售凈利潤率,要么提高總資產周轉率。企業可通過增加銷售收入、加快存貨及應收賬款等的周轉速度提高總資產周轉率。同時,通過降低成本、增加凈利潤以提高銷售凈利潤率。
(一)2006年我國藥品行業間橫向對比
就2006年來看,在整個藥品行業中,化學藥品制劑行業的凈資產收益率最高,其次是中成藥、化學藥品原藥行業、商業企業和中藥飲片行業,醫療機構的凈資產收益率最低。資產收益率是受總資產收益率和權益乘數兩方面的影響的。通過杜邦分析可知,2006年化學藥品制劑行業的總資產收益率最高而權益乘數較低;將總資產收益率分解后可知,該行業總資產周轉率為80.56%,僅次于藥品商業企業,而銷售凈利潤率低于中成藥行業和醫療機構,在藥品供應鏈中處于中游位置。這說明該行業資產周轉情況良好,若能通過降低成本而增加凈利潤以提高銷售凈利潤率,那么它的總資產周轉率及凈資產收益率還有上升空間。
商業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為8.39%,低于化學藥品原藥行業、制劑行業及中成藥行業,分解后可知,該行業的總資產收益率在六類行業中最低,而權益乘數最高,分項說明如下:
1、權益乘數因素
2006年藥品商業行業的資產負債率為82.46%,排名第二的化學藥品原藥行業只有58.72%,而凈資產收益率最高的化學藥品制劑行業的資產負債率僅為49,80%。根據公式:權益乘數=資產總額/股東權益=1/(1一資產負債率)=1/(1一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可知,藥品商業行業的權益乘數高出其他行業1倍以上。
2、總資產收益率因素
影響總資產收益率的因素有銷售凈利潤率和總資產周轉率,2006年藥品商業行業的銷售凈利潤率很低。只有0.77%,而其他藥品行業此比率均在4.7%以上,說明該行業利潤很薄。盡管如此,該行業相對于2005年銷售凈利潤率增加較多,說明該行業還具有增長潛力。
藥品商業行業的總資產周轉率為190.79%,遠遠高于其他行業,這與商業企業特性有直接關系:商業企業銷售額大,資產總額相對較小。所以該行業需要通過不斷提高銷售收入來增加利潤,同時還應加強成本控制。
醫療機構的銷售凈利潤率最高,為9.55%,說明該行業能以較少的藥品收入取得較高利潤,這也就是醫療機構得以“以藥養醫”的基礎。但同時,該行業總資產周轉率最低,只有26.96%,僅為藥品商業行業的1/7、化學藥品制劑行業的1/3。迫切需要通過加快資產周轉,減少存貨等來提高收益率。
(二)2006年與2005年我國藥品行業間縱向對比
如圖2,不管是凈資產收益率還是總資產收益率,化學藥品原料藥行業、中藥飲片行業及商業企業2006年較2005年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其中上升最快的是商業企業。而化學藥品制劑行業、中成藥行業和醫療機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最快的是醫療機構。
銷售凈利潤率方面同樣是醫療機構下降最快,達17.24%。從圖2可以看出。它是藥品行業中唯一的四個比率都下降的行業。醫療機構2006年藥品收入較2005年增長70%,但同期資產總額增長只有14.18%,而藥品銷售凈利潤下降11.06%。導致其總資產周轉率和銷售凈利潤率分別下降6.29%、17.24%。同時,受這兩個因素共同影響,醫療機構的總資產收益率同比下降21.99%。又由于資產負債率增長只有3.37%,權益乘數變化很小,最終凈資產收益率下降21.19%。
2006年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抑制藥價增長的政策,如藥品招標采購政策及八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進一步整頓藥品和醫療服務市場價格秩序的意見》。同時,衛生部在全國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嚴格控制藥品進銷差價等,這些措施已發揮了政策效益。2006年,在醫療機構工作量持續增長的情況下,藥品收入增長7%,與2005年的增長16%相比,下降了9個百分點,不同類型醫療機構的藥品收入增幅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城市醫院下降了11.5個百分點。同時,醫療機構藥品收入占醫療收入的比重繼續下降。由2005年的48.4%下降到47.1%,降低了13個百分點。藥品收入比重最低的為城市醫院,只有449%。
再分析四項比率上升都非常快的藥品商業企業,該行業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收益率、銷售凈利潤率的增長率分別達到83.99%、51.55%和42.59%。在2006年資產總額下降14.02%的情況下,該行業營業收入增長5.23%,同時,凈利潤增長率高于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說明該行業2006年成本費用控制取得了明顯成效。
二、改善我國藥品行業財務現狀的對策與建議
(一)國家政策層面
1、實行醫藥分離,打破“以藥養醫”的局面
通過前面的分析可知,在整個藥品行業中,醫療機構銷售凈利潤率最高。說明該行業能以較少的藥品收入取得較高利潤,這也就是醫療機構得以“以藥養醫”的基礎。但藥品利潤最終會轉嫁到消費者即病人身上,而醫藥分離最大的作用就是減少藥品流通環節,從而降低藥價,進而減輕患者和其家庭的負擔。
醫藥不分離、以藥養醫直接導致醫療與用藥之間形成利益鏈。濫用藥品不僅給患者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給社會資源造成極大的浪費,還可能造成醫源性損傷,嚴重敗壞醫德醫風,最終受害的是處于弱勢地位的廣大患者。
實行醫藥分離是最終的改革方向,但不能一蹴而就。必須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循序漸進。
2、政府加大對衛生事業的投入,完善政策補償機制
財政補助收入一直是醫療機構的重要收入來源。2006年,政府加大了對醫療機構的投入,全年年增加投入12.3%。其中,對鄉鎮衛生院的投入增長最快,為13.46%。盡管如此,2006年醫療機構藥品收支結余仍比上年下降24億元。雖然藥品對醫療機構的補償作用減弱,但藥品結余依然是醫療機構補償的重要來源。以藥養醫的格局未發生根本性變化,醫療機構的補償機制有待改革和調整。應該認識到,在目前的醫療體制下,很少有醫院具備承受醫藥分離的財力和能力。尤其是公立醫院。脫離藥品利潤將給它們的生存帶來極大威脅,很多醫院將無法經營下去。因而,倘若將醫藥分離當成一次孤立的改革,那將是很難推行下去的。如果政府的投入不增加,那么即便醫藥分離,醫療機構可能會通過增加不必要的檢查、化驗等提高醫療收入,相關成本還將由公眾來承擔,則醫藥總費用難以降低,這將嚴重背離醫藥分離的初衷。
所以,醫藥分離不能孤立進行,需要政府的財力支持。
(二)企業內部管理層面
1、完善庫存管理,提高存貨周轉率
庫存是影響收益率的主要驅動因素。收益率和資本周轉量兩個因素都受到庫存管理的影響。因此,加強庫存管理,可獲得成本縮減的機會。提高供應鏈的收益率。在企業中,存貨往往占流動資產甚至資產總額的很大比重,是一項流動性很強的資產。為了保證生產經營和銷售的需要或出于對價格的考慮,企業通常要儲存適量的存貨。存貨的管理包括對庫存物資的購、收、存、發等環節的管理,每一環節在存貨管理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藥品行業存貨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加強公司的科學管理,在保證正常經營活動的情況下,盡量降低存貨的儲存水平。
2、重視對應收賬款的控制,提高企業競爭力
根據杜邦分析體系,加快總資產周轉率是提高企業財務績效的重要手段,而應收賬款是企業總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應收賬款的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應收賬款和存貨一樣,在流動資產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應收賬款的及時收回不僅增強了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也反映了企業管理應收賬款方面的效率。反映應收賬款周轉速度的指標是應收賬款周轉率,一般來說,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平均收賬期越短,說明應收賬款的收回越快;否則,說明企業的營運資金會過多地呆滯在應收賬款上,會影響企業資金的正常周轉。
從表3可知,2006年應收賬款周轉率總體情況尚好,但化學藥品原藥行業的比率較2005年有所下降。因為應收賬款周轉率的高低直接影響總資產周轉率水平,不妨將這兩個指標的增長情況做一比較。如圖3所示,化學藥品制劑行業和中藥飲片行業的應收賬款周轉率的增長高于總資產周轉率的增長,而化學藥品原藥行業和中成藥行業與此相反。這說明這兩個行業迫切需要加強應收賬款管理,提高企業資產周轉率。進而提升收益水平。
3、加強成本費用控制,提高企業盈利水平
根據杜邦分析圖可知,提高銷售凈利潤率的途徑有兩個,控制成本費用就是其中之一。
如圖4所示:除飲片行業和藥品商業行業外,其他行業的成本費用利潤率均呈下降趨勢。照此發展,將嚴重影響其收益水平。
這些行業成本費用率的下降固然受到國家宏觀政策的影響,如:醫藥行業上游原輔材料、水電煤運價格一直處于高位壓力,使得醫藥生產成本也被拉高,且成本費用的增幅一直領先于主營業務收入水平的增長;國家連續對藥品實施調價,行業盈利能力下降等,但作為企業來講,更應該加強企業自身因素的控制,從內部挖潛。
(1)在充分調查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產品成本預測,確定目標成本。
(2)各環節的成本費用控制,包括采購環節、生產環節和銷售環節等的預測。
(3)開展成本分析工作。
4、建立與加強供應鏈伙伴的合作關系
供應鏈管理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主要是指發生在供應商與制造商或制造商與經銷商之間的,在一定的時期內共享信息、共擔風險、共同獲利的高度協調的關系。通過建立戰略伙伴關系,企業可以穩定交易關系,減少交易費用,可以通過獲取合作伙伴的互補性資產,聚合彼此在價值鏈不同環節中的核心能力,創造更大的顧客價值。
藥品行業類型較多,相互之間聯系緊密,特別是在目前國家調控措施不斷出臺、部分政策尚不明朗、藥品利潤空間逐漸壓縮的情況下,各企業的合作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孫錚中級財務會計[M]北京:首都經棄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582-583
[2]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運行局編2005中國醫藥統計年報[G]北京:2006
[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運行局編2006中國醫藥統計年報[G]北京:2007
[4]2006年中國衛生事業發展情況統計公報[EB]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關鍵詞:醫藥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人們健康意識增強,社區醫療服務設施的逐步完善,新農合政策下農村醫療市場的迅速發展,可以預計未來五到十年是我們醫藥行業持續發展的最佳時期。財務管理屬于醫藥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核心,因此,財務管理水平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醫藥企業的經營利潤、利潤利用效率、發展前景等。
一、醫藥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財務管理觀念滯后,缺乏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
我國大部分醫藥企業均是國有企業改制而成的,財務管理理念深受計劃經濟的影響,財務管理理念和模式都比較滯后;不少醫藥企業對財務管理不夠重視,未建立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甚至將財務管理直接等同于會計工作,只重視企業內部會計核算,而極少涉及到融資管理、投資管理等,對資金的管理與使用效率低下,缺乏風險預警機制。
(二)市場營銷費用過多,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機制
隨著我國醫藥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藥品價格受到國家調控逐步下降,藥企市場營銷費用居高不下,科研經費投入大幅度增加,這些都極大地侵蝕了醫藥企業利潤空間,醫藥企業并未建立起真正有效的成本控制機制。
(三)融資渠道較為單一,應收賬款占用資金過多
醫藥企業在研發新藥、更新設備、開拓新市場等環節均需耗費大量資金。而國內醫藥企業的資金來源比較單一,通常只有股本金、銀行貸款兩種。這說明了融資渠道過于狹窄,極大制約了醫藥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另一方面,醫院是醫藥企業的主要客戶,而醫院資金流動周期一般為一年,因此,醫院最快也只能在一年后付款,這讓藥企積壓了很多應收賬款,并經常因為拖欠貨款問題影響到藥企資金的正常流轉。
(四)財務隊伍素質較低,財務信息化建設有待提高
現階段大部分醫藥企業財務人員基本上只懂得會計核算,而很少懂得企業預算管理、資金管理、稅收籌劃等方面內容,財務隊伍整體素質偏低;由于缺少綜合性財務人才,很多醫藥企業對財務信息化建設不夠重視,ERP財務管理系統未得到充分利用,僅使用幾個財務模塊,未能實現財務業務一體化,財務管理數據提取使用頗受影響。
二、提高醫藥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幾點對策
新醫改政策的出臺,促使醫藥流通渠道扁平化,銷售費用預計將進一步降低,而第三方終端市場會高速增長,成為企業發展的新增長點,給醫藥企業帶來了不少新挑戰,比如:藥品生產流通環節競爭加劇;對部分藥品價格失去決定權,只有通過大規模生產與降低成本來應對。因此,如何迎接這些機遇與挑戰是醫藥企業應該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更新財務管理理念,健全財務管理制度
醫藥企業領導層與財務人員必須轉變財務管理理念,秉持“管家婆”與“參謀長”觀念,實時掌握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要結合企業實際,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優化財務管理流程,將財務管理和績效考核掛鉤,細化考核指標,建立考核通報機制,提高財務管理制度的執行力。
(二)樹立戰略成本意識,加強日常成本控制
傳統成本思想過于重視生產經營中的價值耗費管理,早己無法適應醫藥企業戰略管理的需要。因此,財務人員必須樹立戰略成本意識,將成本管理提升至戰略高度。從企業發展戰略角度對成本信息進行分析與利用,對藥企未來的經營狀況作科學的預測分析,為決策者提供決策依據。醫藥企業的成本行為和成本構成均很復雜,因此,日常成本控制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作。加強成本控制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加強對采購環節的成本管控。完善價格信息體系,藥材采購采用公開招投標,挑選有資質、價格實惠的供應商;二是加強對生產環節的成本管理。嚴格執行限額發料制、計件責任制,合理控制生產成本支出;三是加強對營銷費用的管控。伴隨著國家對醫藥流通領域治理力度的加強,以藥養醫現象將逐漸消失,醫藥企業必須加強對銷售費用的管控與規范。同時,實施費用預算管控,費用預算必須面向市場,與開拓市場、提高銷售量等因素相結合,科學評估其可行性,確定費用預算額度,實施動態控制。
(三)拓寬融資渠道,加強應收賬款管理
醫藥企業可透過兼并重組、上市融資等途徑獲取更多資金。另外,醫藥企業還要努力申請國家課題,利用國家課題資金加大對新藥的研發力度;有條件的藥企還應設立藥品研究專項基金,并逐步加大對藥品研發的經費支持力度,提高其藥品研發能力。在生產設備采購時,醫藥企業也可通過融資租賃等方式。另外,還應健全應收賬款管理制度,制定客戶信用管理制度,規定信用期限,對客戶進行信用等級評定,制定切實有效的應收賬款回籠措施,提升應收賬款周轉率。
經營效率主要包括:存貨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
本文將列舉東方航空(600115)以及南方航空(600029)兩個案例,結合企業所在行業,主要分析流動比率所體現的意義。
首先,介紹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用來衡量企業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以前,可以變為現金用于償還負債的能力。
一般說來,比率越高,說明企業資產的變現能力越強,短期償債能力亦越強;反之則弱。一般認為流動比率應在2:1以上,流動比率2:1,表示流動資產是流動負債的兩倍,即使流動資產有一半在短期內不能變現,也能保證全部的流動負債得到償還。
其次,結合兩家上市公司2013年報中流動資產以及流動負債信息,進行分析。
經過簡單計算,可以得知:
如果比對之前提出,理論上流動比率的理想值,可以看出,航空公司的這一流動比率其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保障程度小,流動負債如果到期的話,不能通過流動資產來償還。
但事實上,對于航空公司這樣一個行業具體而言,需要另當別論。分析其報表不難看出,有幾個數據非常引人注目――其貨幣資金,應收賬款及應付賬款。
從流動資產角度出發,航空公司的應收帳款包括了兩個部分:應收賬款和應收運輸收入,這也就對應了航空公司的下游企業。而航空公司為了保證公司的經營活動、盈利能力以及變現能力,往往會加強應收資產的管理,加快其變現的周期,這也就反映到航空公司貨幣資金的表現上。因此,以上兩個航空公司反映出來的便是,其應收賬款在流動資產的比重較小,并往往伴隨有充足的貨幣資金儲備。
從流動負債的角度出發,這當中就會涉及其應付賬款。由報表數據顯示,東方航空及南方航空的應付賬款分別為24%及23%,反應出這兩家航空公司對于上游企業的談判能力較強,能長時間占用其資金。與此同時,中國民用機場協會公布的國內航空公司欠費金額排名情況中,東方航空以及南方航空均榜上有名且位置靠前,這雖看似公司內部控制的缺陷,但也從側面應證了前面的分析。
綜上所述,理論上流動比率2:1的數據,在對上市公司進行財務分析,并不具有絕對的標準性。
二、盈利能力
主營收入和主營利潤率,是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與其相比,其他利潤,包括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等,并不是企業正常經營業務所產生的,并且其他利潤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在分析企業盈利能力時,著重點應該在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速度以及形成主營收入的主要產品的構成方面。
在這當中,同樣需要針對企業所在的某個具體行業來加以研究。在此,例舉生物醫藥行業的企業。對于這些企業,成長性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指標。表現在企業的會計信息中,主要是凈利潤的增長率和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率。
由于生物工程產品具有高增長的特點,因此,企業推出一個適合市場的新產品以后,對利潤的貢獻比重必定會是急劇上升的。成功的例子有,Amgen公司的EPO(rDNA紅細胞生成素,用于治療與慢性腎功能衰竭有關的貧血),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銷售收入就從數百萬美元上升到了20多億美元。因此,分析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最快的產品品種,是發現具有投資價值的潛力公司的有效途徑。
另外,在結合行業分析時,通常個別公司的盈利水平基本上是接近于行業盈利水平,而不可能大幅超越行業盈利水平的。所以,一旦出現某一個上市企業的盈利水平大大超過行業水平或者社會平均利潤水平的話,那么大家就必須特別注意它了。基于這個觀點,就很容易識別當初銀廣夏的虛假報表了。
例如,銀廣夏(000557)1999年會計報表顯示,萃取產品的銷售收入為23971萬元,業務利潤為15892萬元,利潤率高達66%。如果按照這個利潤率進行推算,天津廣夏2000年度所創造的利潤將高達4.7億元。一直到2001年3月,銀廣夏還在公告,聲稱德國誠信公司已經和銀廣夏簽下了連續3年、每年20億元人民幣的總協議。如果以此利潤率來進行推算,2001年銀廣夏的每股收益將達到2。3元。另外,萃取產品的原料成本,每公斤姜精油和含油樹脂加起來只有350元,可是賣給“德國人”,就可以賣到3440―4400元。這樣看來,天津廣夏萃取產品的出口價格簡直高得無法理解。因此,只要把它同整個萃取行業的盈利水平相互比較,就可能會發覺這種盈利背后是不具有可信度的。
每年1~4月,隨著上市公司年報的,市場會掀起一波年報行情。2008年,對于整個世界和中國,都是不尋常的一年。金融危機已經嚴重影響到實體經濟,人們對2008年上市公司業績的預期,悲觀大于樂觀。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及國內經濟環境不確定性的增加,投資者的目光都集中到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上,看看這些行業的龍頭企業到底受到多大影響?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大的經濟環境不好,自然會受到牽連。但這樣的環境,也是考驗企業真正實力與管理決策的時候。所以,2008年的上市公司年報將更受關注。
《新財經》從本期開始,對部分上市公司年報進行解讀。由于國內上市公司年報在時間上一向有“先報喜,后報憂”的習慣,2月份之前的年報大多以績優公司為主。所以,本期我們選取了幾家2008年業績表現不錯的公司進行解讀。
2009年2月8日,仁和藥業(000650)了2008年年報,拔得滬深兩市第一份醫藥類上市公司年報頭籌。
在醫藥股2008年搶眼的抗跌表現背后,是行業的強勁增長,仁和藥業也不例外。年報顯示,仁和藥業2008年共實現營業收入87646萬元,同比增長1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016萬元,同比增長79%;實現每股收益0.32元,超過了原先的市場預期。
在對仁和藥業大幅增長的凈利潤貢獻中,除了主導產品優卡丹銷售增長迅速、婦炎潔毛利率提升等因素外,關聯費用的下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調整營銷模式促業績增長
2007年1月19日,原九江化纖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仁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仁和藥業公司通過置入全新醫藥資產,重組了這家瀕臨破產的化纖企業。仁和藥業從1999年推出婦炎潔開始,到目前僅有十年時間,但其麾下多個品牌:可立克、優卡丹、胃康靈等已獲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2008年,仁和藥業產品的銷售增長迅速,特別是優卡丹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00%。優卡丹主要是針對兒童感冒用藥的細分市場,是在近兩年推出的新品,并以連年翻番的速度增長,銷售收入從2006 年的近5000萬元增加到2008年的超2億元。
在公司收入中,可立克和優卡丹的比重幾乎相當,成為目前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浙商證券分析師金嫣認為,經過連續的爆發增長,優卡丹增速應有所減緩,但仍然處于產品的成長期。
天相投顧分析師認為,仁和藥業銷售模式的適度調整,促進了主營業務的增長。
據悉,仁和藥業從創立之初就施行“先款后貨”的銷售方式,這使得公司的財務狀況非常穩健,一直以來,應收賬款、短期負債和長期負債都為零。但這種銷售模式也限制了公司的發展,面對2008年的宏觀經濟形勢,仁和藥業及時做出了銷售政策調整。
“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仁和藥業對部分信譽較好的長期客戶給予一定的信用期,一般為30天回款。這一銷售政策的調整也促進了公司產品的銷售增長。報告期末,公司應收賬款1819萬元,占銷售額比重為2%,依然較為健康。在銷售政策的配合下,公司產品在目前的金融危機形勢下仍取得較好增長。”
金嫣認為,作為OTC 企業,仁和藥業有兩項財務指標好于其他企業:一項為應收賬款,一項為預收賬款。雖然2008 年仁和藥業開展信用銷售產生了滾動結算余款,應收賬款金額大幅增加,但與其他藥企相比,應收賬款仍相對較低。同時,公司在2008年底推出了優惠銷售政策,吸引客戶在年底預付貨款,使得預收賬款較2007年增長4928%。
同時,自2008年二季度開始,仁和藥業陸續對旗下產品進行提價。銷售情況較好的優卡丹提價達50%,可立克達20%,集團中的主要產品提價也都有涉及,但幅度有所不同。
由于產品提價需要一定時間的消化以及一季度成本增長過快導致利潤同比下降等原因,仁和藥業前三季度的收入增長一直較為穩定且略為緩慢。但隨著市場對產品的廣泛接受及公司品牌效應的影響,四季度單季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有了明顯的增長,環比增長了67.6%,較2007年四季度同比增長了39%。
營銷費用分攤使毛利率提升
金嫣認為,仁和藥業毛利率的大幅提升主要緣自品牌效應的擴大及渠道的精簡。
作為一家OTC 藥企,仁和藥業每年花重金在廣告費投入上,2008年支付廣告費5000萬元。名人效應等多種手段的營銷模式,提升了品牌認知度,品牌效應日益明顯,這從被市場所接受的產品全面提價中可窺一斑。
金嫣認為,雖然仁和藥業注重終端培育,銷售人員隊伍近2000人。但對相關的維護人員有所精簡,2008年管理費用支出下降明顯,同比下降了1.16個百分點。
在兩大主要影響因素共同作用下,仁和藥業毛利率從2008年一季度的34%,逐步上升到二、三、四季度的50%、51%以及55%。2008年全年毛利率達49%,同比提升了11個百分點。
而在國盛證券分析師朱志勇等看來,營銷費用的分攤是仁和藥業毛利率上升的最重要因素。
朱志勇表示,可立克和優卡丹是仁和藥業的控股子公司銅鼓仁和的主要產品,為上市公司自有產品,毛利率較高。而目前在健康相關產品中以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仁和集團的主要產品婦炎潔為主,屬于計劃注入關聯企業康美藥業的產品。
由于仁和集團所有產品通過上市公司銷售,仁和藥業通過從康美藥業采購,然后通過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江西仁和藥業有限公司銷售,因此,毛利率相對較低。如果實現資產注入,相關業務毛利率將大幅上升。
仁和藥業前期的公告稱,為了應對市場競爭,更好地完成公司銷售與利潤目標,仁和藥業及時改變營銷策略,從而導致康美公司實際承擔相關費用下降,而公司承擔營銷費用上升。
資料顯示,雙方按年初產品供應協議中的定價政策及定價依據,即成本費用加上合理的利潤協商定價,年度內雙方協商后達成了相關補充協議。對采購關聯企業康美公司部分產品的價格進行了下調,最終影響關聯交易額減少約6300萬元。
由于關聯費用的下降,公司相關業務的毛利率由2007年的15%上升為33%。仁和藥業相關業務在收入增長約2600萬元的情況下,毛利從2007年的5700多萬元增加到2008年13500萬元,增幅約為137%。而藥品相關業務毛利增幅約為24%,關聯交易費用對于公司業績的提升作用巨大。
資產注入是未來增長動力
目前,仁和藥業上市公司的資產只包括仁和藥業有限公司、銅鼓仁和以及吉安三力。
而婦炎潔系列是由仁和集團的下屬企業康美醫藥保健品公司生產的;胃康靈和濕毒清是由仁和集團下屬的藥都仁和生產的。康美醫藥保健品公司和藥都仁和公司公告,將通過定向增發進入上市公司。
仁和藥業在2008年9月19日公布的非公開發行預案中,擬增發6000萬~9000萬股,每股股價不低于6.74元,預計將融資4.04億~6.06 億元用于收購康美醫藥保健品和藥都仁和的全部資產。如果非公開增發成功,將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朱志勇認為,定向增發資產的注入將大幅減少關聯交易,仁和藥業相關業務的毛利率將從目前的33%上升為約65%左右。同時,資產注入還可大大提升公司整體劑型、產能的有機整合,從而降低產品生產成本,提高公司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公司持續盈利能力。
關鍵詞:民營制藥企業;經營風險控制;內部控制流程
始建于1957年的青島黃海制藥公司前身是國有企業,2006年轉制為民營企業,公司注冊資本為2.2億元,是頗具影響力的大型制藥企業之一。隨著企業經營規模的擴大,其暴露出的經營風險控制問題也越來越多,本文將針對此進行研究,并給出優化其內控流程的建議。
一、黃海制藥經營風險的識別與分解
(一)經營風險識別
2012年黃海制藥的銷售總額高達19895萬元,其中發生的固定成本為5900萬元,平均單位產品可變成本為985元,變動成本占總成本的比率是55.65%,總變動成本額是11071萬元。黃海制藥2012年的經營杠桿系數可以通過下面兩種方式計算:其一,經營杠桿系數=112401×(1770-985)/112401×(1770-985)-59000000=3.02(倍)。其二,經營杠桿系數=198950000-110710000/198950000-110710000=3.02(倍)。同理,可以計算出2013年黃海制藥的經營杠桿系數是2.36,表明:黃海制藥如果實現了銷售翻倍,那么其息稅前利潤會實現2.36倍的增長;相應的,黃海制藥如果銷售減半,那么其息稅前利潤會下降2.36倍。第一種情形是黃海制藥通過經營杠桿實現了收益;第二種情形則是黃海制藥通過經營杠桿蒙受了損失。不難看出,如果企業的經營杠桿系數越高,那么其可能獲得的收益與蒙受的損失就越大,經營風險也就越高;否則反之。這種相關性主要體現在銷售總額與息稅前利潤之間的變動上。通過上述計算可知,黃海制藥2012年與2013年的經營杠桿系數都超過了2倍,表明該公司面臨的經營風險很高。因此,黃海制藥必須優化內控流程,從而提升對經營風險的有效控制,進而保證公司運營活動的安全性。
(二)經營風險分解
(1)銷售風險。這類風險主要是在銷售原料藥或者成藥制品時產生的,由于市場的不確定性而引起的負面效應,很有可能對銷售產生嚴重的影響。市場的不確定因素可以細分為:首先,當前我國醫藥行業競爭異常激烈,只要過了專利保護期的藥品就會出現大量的仿制品,這些藥品涌入市場導致市場出現嚴重的供過于求現象,造成藥品積壓的風險;其次,制藥企業并不具備明顯的技術開發實力,很多產品都是以國外技術為基礎進行改造而來,可大部分引用的國外技術基本上都已經日漸式微,我國制藥企業只能獲得微利,而將技術銷售出來的國外企業則可以利用銷售所得開發更加先進的生產技術或者科研專利,從而進一步擴大領先優勢,這樣自然導致我國制藥企業的銷售風險提升;最后,我國還未設置嚴格的制藥企業準入制度,導致制藥企業的質素參差不齊,整個醫藥市場存在嚴重的不當競爭情況。(2)應收賬款風險。這類風險主要是通過賒銷將產品銷售出去之后,無法成功收回賬款的風險。基于醫藥市場激烈的競爭環境,為了提升市場占有率、打開產品銷路,黃海制藥不得已采取賒銷的銷售方式,雖然短期內這種銷售方式確實提升了公司的銷售業績,但是也為公司銷售所得的成功回收埋下了隱患。另外,由于醫藥市場是典型的買方市場,因此消費者有很多購買選擇,黃海制藥由于產品沒有顯著的特點,幾乎不具有討價還價的能力,只能依靠醫藥代表進行臨床銷售,但是臨床銷售不但涉及很高的銷售費用,還會導致公司貨款回收的滯后,令黃海制藥面臨很高的應收賬款風險。(3)營業費用風險。這類風險主要是黃海制藥采取的銷售方式會產生很高的銷售費用,導致公司利率的降低,也將公司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從而使公司面臨很高的營業費用風險。當前黃海制藥將大量資金都投放在了媒體廣告、銷售人員提成、銷售返利等方面,這種高投入的方式并未給公司帶來相應的經濟利潤,為公司后續經營的穩定性帶來了一定風險。
二、黃海制藥內部控制流程優化建議
(一)信用控制流程方面
結合黃海制藥當前的運營狀況與銷售特點,筆者認為其應該完善信用評估體系,對銷售客戶的資信情況進行評估與分類,對不同客戶設置不同的授信政策,從而將公司的應收賬款風險控制在較低水平。通過圖1可知,將客戶分成四大類,對于A類和B類客戶進行信用管理,信用控制系統會對客戶的授信余額以及授信期限進行自動匹配,如果其滿足當前交易所需的條件,那么系統就會自動開放流程的下一環節;如果不滿易所需條件,就需要通過公司的風險管理部重審,審核通過之后才可以開放流程的下一環節;假設風險管理部未通過客戶的資信審核,那么客戶必須以現款現貨的方式采購產品,并接受黃海制藥重新進行的資信評估。C類客戶則完全沒有進行賒銷的可能,必須按照現款現貨的方式采購產品,信用控制系統會檢驗這類客戶的賬戶余額,符合交易所需條件會開放流程的下一環節。D類客戶則必須預付還款,等黃海制藥完成相應的審核之后,方可開放流程的下一環節。流程的核心控制點如下:(1)組織機構的設置。海制藥需要設置科學的信用控制組織機構,由公司分管副總經理全面負責總體的信用風險控制工作,并明確信用風險控制的重點。(2)實施分級式信用管理。黃海制藥應實施分級式的信用管理機制:每名銷售人員都對自己負責的銷售賬款負責;營銷經理對自己分管區域內的所有銷售業務負責;風險管理部對公司總體的信用風險控制進行全程控制,并及時做好問題的應對處理。(3)明確各主體的管理職責。黃海制藥需要明確各主體的管理職責,應收賬款管理責任應落實到具體的崗位以及員工身上。假設人員出現流動,在工作交接時必須明確應收賬款責任的劃分,避免出現問題互相推諉的現象。(4)限定特殊交易原則。黃海制藥必須嚴格限制銷售人員兼職,并限定特殊交易原則,也就是銷售人員不可以與和自己有直接利益關聯的對象發生業務關系,一旦違反規定公司應將其辭退,并要求其賠償交易過程中公司蒙受的損失。(5)實施全過程信用管理監控。是指對信用管理進行全過程的監控,也就是從客戶要求與公司進行交易時開始,黃海制藥需要進行相應的信用管理,不但要要求客戶提供全套生產或者經營資質,還要對其資信情況進行全方面的調查;業務經理確認客戶具有交易資格之后,才可以與其磋商交易事宜;至于賒銷的授信額度與授信政策,則要根據客戶的資信情況靈活設置。具體如下:一是客戶檔案。黃海制藥的質管部需要按照新版GSP的要求,建立完備的客戶檔案。除了客戶的證照之外,還應要求其提供開票資料和樣章匯總表;應根據客戶的類型將其歸為不同檔案文件中,并及時更新客戶的資料,以便及時調整對其的授信政策。二是客戶資信。賒銷過程中,黃海制藥需要根據客戶的資信情況設置授信額度與授信政策。黃海制藥的風險管理部應對公司的合作企業進行資信調查,并匯總為詳實的資信調查報告提交給公司的銷售人員,最終共同制定新的授信政策。三是合同管理。購銷合同不但是新版GSP要求的內容之一,也是公司與客戶進行交易的重要憑證,因此黃海制藥需要做好合同管理,真實填寫交易的詳細內容;另外,黃海制藥需要統一合同格式,以保證有關職能部門可以方便地進行不同合同之間的對比。四是回執管理。黃海制藥將貨品發送給客戶之后,客戶會在收貨憑證上簽字或者蓋章,而收貨憑證也是日后黃海制藥追回應收賬款的重要憑證。因此,黃海制藥需要做好收貨回執管理,客戶需要出具收貨委托書,指定專門的收貨人,收貨人必須按照要求簽署收貨回執。五是超信預警。需要借助信用控制管理系統,如果客戶的發貨請求已經超出授信額度,系統會自動給出預警提示。六是賬齡與壞賬。黃海制藥應定期分析應收賬款的賬齡,對到期賬款進行預警;如果賬款期限長于120天,則需要在公司的布告欄中張貼公告,并要求相關銷售人員做好賬款催收工作;如果客戶逾期未償還賬款,則應給銷售人員一定的催賬期限,要求其在限定期限內將賬款全數追回;如果未能成功追回賬款形成壞賬的,則銷售人員需要承擔部分責任,相關營銷主管也要承擔連帶責任。七是壞賬處理。如果出現壞賬,黃海制藥在嘗試一切可能的催收方式均未收回賬款之后,就需要準備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利益,相關的法律事宜則可以交由風險管理部全權跟進。
(二)銷售業務控制流程方面
筆者了解了黃海制藥當前的銷售業務控制流程,認為其可以進行如圖2所示的優化。流程的核心控制點包括:所有賒銷業務都需要確認客戶的授信情況,只有滿足賒銷條件的情況下,才可以開放流程的下一環節;定期復核公司的庫存貨品批號以及效期,避免出現貨品過期失效的情況;按照合同約定的方式向客戶發貨,當然對于那些長期合作、關系穩定的客戶,可以酌情根據客戶的要求靈活調整發貨方式;及時簽訂銷售合同,保證合同約定的事項真實、準確;及時做好出庫與發貨記錄,并按照公司要求打印出庫單;根據出庫單開具增值發票;嚴格執行逐級審批制度,規范銷售流程的統一性。
(三)營業費用控制流程方面
黃海制藥可以借助預算來實現對營業費用的控制,具體的控制流程見圖3。流程的核心控制點包括:黃海制藥的營業費用種類較多,因此可以按區域、分種類進行分別記錄;營業費用中占了較大部分的是直接營業費用,這部分費用主要用于產品運動的過程,通過營業費用結轉能夠實現與公司銷售收入的有效配比。這類費用都有對應單據,因此統計與結算的過程相對比較簡單,管理信息系統可以自動生成相關數據;營業費用中還有一部分屬于間接營業費用,這部分費用主要是銷售人員在銷售過程中產生的,費用產生的原因比較復雜,因此,黃海制藥對其進行單獨核算,從而真實了解各銷售主體實現的銷售利潤情況。
(四)應收賬款控制流程方面
黃海制藥應在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中,設置好賬齡間隔區間,按照預先設定的時間,系統會自動對賬齡進行分析(見圖4)。賒銷業務發生之后,黃海制藥就需要做好應收賬款的催收準備工作,以保證賬款催收的及時性與有效性,從而確保公司資金能夠安全回收,避免發生壞賬(見圖5)。流程的核心控制點包括:科學設置公司的應收賬款賬齡控制原則;做好賬齡分析工作,并確保應收賬款處于有效的管理之中;定期與客戶核對賬款余額,如果發現偏差則及時找出偏差存在的原因;設計標準的催賬信格式,提醒客戶及時還款。
參考文獻:
[1]賈衛蘭:《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建設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國商貿》2012年第6期。
[2]王敏:《論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問題》,《金融經濟》2013年第20期。
[關鍵詞] SBM-DEA;融資效率;醫藥行業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21. 004
[中圖分類號] F27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5)21- 0011- 05
1 前 言
顧名思義融資就是資金融通,從經濟學效率概念出發,融資效率包括交易效率和配置效率兩個方面。交易效率指融入資金的能力,具體來說是資金籌集者以最低融資成本獲取金融資源的能力;而配置效率是從社會整體配置的角度來看,指可以使稀缺資本分配給能進行最優化生產使用的投資者的融資方式。論文主要采用前者即交易效率的概念并運用DEA進行研究。 DEA即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的縮寫,1978年由著名的運籌學家A. Charnes Cooper和E. Rhodes提出的第一個DEA模型,命名為CCR模型。DEA一般是運用線性規劃方法來完成的,投入導向的DEA方法測度的企業效率值是既定產出下的最小可能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的比率。產出導向的DEA方法測度的企業效率值是既定成本下實際產出與最大可能產出之間的比率。
2 SBM-DEA模型簡述
目前CCR-DEA和BCC-DEA方法應用比較廣泛,但是它們都是基于投入或者產出比例擴大角度上的度量方法,沒有在松弛性方面進行準確的分析和計量,不能夠充分體現融資效率的精確度,對于此項薄弱環節,本文采用SBM-DEA方法來測算醫藥行業的融資效率并進行評價。
SBM-DEA模型是不同于傳統的CCR、BCC等模型,作為一種非參數方法,該方法的使用是基于松弛變量測度的,SBM-DEA模型依靠投入產出的數據得到相應的技術前沿,進一步得出各個DMU相對于參照技術的效率評價,它對設定生產者的最優行為目標,和生產函數的形式作特殊的假定方面沒有要求。通過將松弛變量直接放入目標函數中,可以比其他模型更能體現效率評價的實質。
SBM的目標函數是優化松弛變量,模型中的松弛變量可以直接反映決策單元的投入冗余和產出不足。SBM-DEA模型主要考慮利潤最大化,而CCR模型主要考慮比率最大化。SBM的效率值不比CCR模型的效率值高,有助于各種決策單元之間的相對比較。SBM-DEA的公式如下:
ρ0*= h,s.t.x0≥Xλy0=Yλ-s+λ≥0;s+≥0
其中,s+代表產出松弛變量,也就是產出差額;ρ0*表示目標函數,是關于s+遞減的,且處于0~1之間。當且僅當ρ0*=1,也就是s+=0的時候,DMU才是有效的;當ρ0*0時,DMU無效,所以就有必要在產出上進行改進。
3 SBM-DEA準備工作
3.1 投入與產出指標選取
論文指標的選取主要符合三大原則,一是代表性原則,二是具有科學性,三是指標和數據的可獲得性。由于本文旨在運用SBM-DEA方法對醫藥行業的融資效率進行評價,因此主要選取投入和產出這兩類具有研究代表性的指標,可以更好的反映企業的融資效率,如表1所示。
4 SBM-DEA實證研究
4.1 效率分析
設置DMU(決策單元),即將投入指標資產總額、資產負債率、主營業務成本和產出指標主營業務收入、總資產周轉率、凈資產收益率的相關數據輸入到DEA軟件中,確保數據準確無誤。
在DEA-SOLVER Pro 5.0軟件上運算,得到2014年融資效率值,其中虛擬決策單元為1,由運算結果可知:金宇集團、恒瑞醫藥、仰帆控股、昆藥集團、藍光發展、聯環藥業等8家企業融資效率均為1,說明其融資效率相對有效,資金沒有冗余現象出現,達到了該行業的先進水平,發展態勢很好。
還有一些企業例如魯抗制藥、西南藥業、哈藥股份、華潤雙鶴、太極集團和康緣藥業等融資效率小于1,處于相對無效的狀況,說明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資金過度投入,或者產出不足,效率有一定的損失,意味著這些企業在融資方面有待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分析結果見表4。
根據表4中的測算結果可以看出,52家上市醫藥企業中,有8家企業融資效率的相對有效值為1,占總樣本的15.38%,有關松弛變量為零,說明這些企業在樣本參考集內是有效的,投入無冗余,產出已經達到最大,其融資效率處于有效狀態。余下44家企業融資效率都小于1,說明它們存在一些投入冗余或者產出不足的問題,不是有效狀態,還有待改進。
經過計算,本文所涉及到的全部52家醫藥企業的融資效率平均值為0.4481,其中有32家公司的融資效率低于平均值,所占比重高達72.73%。效率高于平均值但低于0.8的企業共有11家,但是,有且僅有1家企業的效率高于0.8,效率值距離1較近。不可否認的是,從總體而言,醫藥企業的融資效率總體水平偏低,非有效的DEA樣本率高達84.62%,計算結果如表5所示。反映出醫藥企業最大效率的產出并沒有通過資金投入得到實現,其融資效率遠遠低于預期值,投入與產出嚴重失調,資金沒有實現有效的利用,在資金融入受到限制的情況下,企業的最佳效用還沒有發揮出來。
4.3 典型案例分析
將恒瑞藥業和康緣藥業的融資效率情況作對比,不難發現,恒瑞藥業的融資效率值為1,而康緣藥業的融資效率值為0.453 8,恒瑞藥業是醫藥行業的佼佼者,通過DEA模型的計算,無論是其資產、負債、主營業務收入與成本還是凈資產收益率方面,均不存在冗余與不足,體現了企業管理好、融資效率高,資產利用率和成本控制等各方面的工作成效顯著。
但是,同樣是連云港市醫藥行業的上市公司,康緣藥業的資產總額比目標改進值高了31 783.42萬元,說明資產的利用率不高,如果融入企業的資產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不是當做固定資產存放或者計提折舊,就可以充分發揮資產的能動性,使企業獲得更多的資金流入。其次,資產負債率為38%,比目標值大15%,雖然相對來說是一個較低的差值,但也足以構成企業資金投入后的冗余。再次,主營業務成本偏高為64 543.47萬元,需要減少40 920.05萬元才可以達到有效值,說明企業在原材料的購買和管理人員等各方面的成本投入過多,沒有做好合理的預算。只有將這些方面進行改正,才能將總資產周轉率和凈資產收益率等指標的不足情況進行有效的改善。每項指標離有效值都有一定的差異,通過對資產總額、主營業務成本等指標的差異值的改進,得出改進后的結果,減少冗余和不足現象的出現,避免投入后產生的冗余造成資源的浪費,同時也將緩解產出方面出現的不足,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找出造成融資效率低的原因并且加以改善,這樣就可以實現DEA有效。
5 提升醫藥行業融資效率對策
5.1 建立資產管理系統
樣本中的52家醫藥企業,除了8家融資有效,還有健民集團和天目藥業不需要在資產總額方面做出調整外,余下的42家企業在都出現總資產利用率不高以及資產冗余情況。企業應建立資產管理系統,使用計算機技術和條形碼技術,賦予每個實物資產唯一條碼標簽,并從開始的資產購入到退出整個生命周期中,針對資產實物進行全程跟蹤管理,有效解決資產管理中出現的賬、卡、物不符,虛增資產、閑置浪費、資產流失等問題。
5.2 降低流動負債總額
融資不足的44家企業中,除了馬應龍和健民集團的負債占資產比重相對合理外,余下42家都需要在流動負債上相應減少。
例如上海醫藥在2014年度資產負債表中,流動負債總額是3 200 254.53萬元,其中,應付賬款就占了1 714 997.07萬元,上海醫藥的應付賬款占比較大,一方面是由于企業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擴大,原材料采購量增加,處于結算期的應付賬款就有了相應的增加;另一方面,公司經營實力的增強及其與供應商直接的良好合作關系,使得供應商提供給公司的信用期限有所延長,從而導致了應付賬款的增加。
5.3 降低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偏大,是44家融資效率低下的醫藥企業普遍存在并且亟待解決的問題。以南京醫藥為例,2014年主營業務成本為2 073 803.53萬元,比2013年的1 800 777.63萬元,增長了15.16%,通過成本分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醫藥流通業,本期金額較上年同期變動比例為15.27%,占本期總成本的99.71%。這就需要通過一些手段降低單位成本,可以提高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通過提高生產效率達到單位時間內產品成本的降低。
5.4 加速資產周轉,擴大利潤總額
企業總資產周轉較慢和凈資產收益率低下是產出存在不足的兩大原因,樣本中只有中恒集團一家的總資產周轉率需要改進,其總資產周轉不足率達到15.32%,另外,還有19家企業需要對凈資產收益率進行改進。企業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加速資產周轉,比如:加強應收賬款管理,確保資金回流;加強存貨管理,提高企業資金利用率;確保企業資金來源,為企業資金周轉提供原動力;加強財務監管,明晰企業資金使用情況;減少固定資產比重,提供流動資本比重;盡量縮短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創新資本流轉方式,從而帶來利潤絕對額的增加。
主要參考文獻
[1]趙宇哲,張秀秀.基于SBM-DEA的航空公司企業社會責任效率分析[J]. 軟科學,2014(10):65-69.
[2]王莉,李勇,王滿倉.中國商業銀行SBM效率實證分析――基于修正的三階段DEA模型[J].上海經濟研究,2012(6):3-14,22.
[3]陳建麗,孟令杰,姜彩樓.兩階段視角下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效率研究――基于網絡SBM模型和DEA窗口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4(11):11-16.
[4]胡劍波,劉輝.我國區域工業生態創新效率評價――基于SBM模型和CCR模型的比較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4(14):47-52.
[5]張浩,楊佳妮,葛世倫.基于模糊超效率SBM的制造系統績效的測度方法[J]. 統計與決策,2014(20):41-45.
[6]邵永同,陳淑珍.基于DEA方法的我國上市生物醫藥企業融資效率實證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3(2):74-78.
關鍵詞:創業板 IPO價格 財務成長性
一、引言
我國創業板已開板三年多,上市公司數量由首批的28家增長到目前的300多家,平均每兩個交易日就有一家創業板公司上市。然而,由于利潤增速放緩、破發現象普遍,創業板上市公司“高股價、高市盈率、高募資”的問題飽受爭議,其發展所依賴的“高成長”概念也引起了質疑。
公司成長性是指由于其自身的某些優勢而可能在將來迸發出的潛力和持續增長能力,可以表現在財務能力、人力資本力量、市場和公共關系能力、技術與創新能力等方面。創業板市場是為高技術型和高成長性中小企業服務的資本市場,成長性是這個市場的前提,也是衡量市場中企業發展能力的主要指標。筆者認為公司其他方面的成長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通過財務指標體現出來,因此本文將研究創業板上市公司IPO定價與財務成長性的關系,選取成長性較高的醫藥行業公司為樣本,考察創業板IPO定價是否能夠體現公司的財務成長性。
二、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取和數據來源
本文以我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醫藥行業A股為對象,選取2009年10月30日至2012年10月30日之間上市的40家公司作為樣本,對我國創業板IPO價格與財務成長性進行實證研究。股票行業分類信息來源于華泰證券專業版軟件,上市公司IPO價格來源于巨潮資訊網,上市公司其他數據來源于首發招股說明書(中國證監會網站)。
(二)變量選取
通常情況下,公司的財務成長性與盈利能力呈正相關關系:盈利能力強的公司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強,將有利于公司的穩定成長與發展。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往往成立時間較短,規模較小,利潤波動較大,盈利能力指標不一定理想,因此,本文還將考慮營運能力、償債能力、規模、發展能力和無形資產指標。
營運能力越好,表明企業對資產的管理能力越好,能夠將資產投入到高產出的項目上以獲得快速成長;處于成長階段的企業通常面臨籌資壓力,償債能力好不僅能夠降低財務風險,也為企業籌資提供了便利;規模較小的公司發展空間較大,成長性通常會優于規模較大的公司;在創業板上市對公司的凈利潤或營業收入的增長情況有一定要求,如果持續保持較高的增長率,企業就會有較好的成長前景;此外,考慮到創業板主要是高新技術產業,無形資產占凈資產的比重能夠體現出公司的研發投入,從而體現出公司成長的基礎。具體變量名稱如表1所示。
(三)研究方法
本文將以前述上市公司指標為自變量、創業板IPO價格為因變量,運用回歸分析的方法,研究這些體現財務成長性的變量與IPO價格的相關關系。
三、實證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下頁表2顯示了本文所涉及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創業板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發行價的均值為32.89元,高于同期股票總體均值(2010年上市個股發行價算術平均值為29.67元;2011年為26.53元),反映出創業板上市公司的高股價現象。發行價、凈資產收益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和總資產的方差都很大,說明創業板上市公司的首發價格差異較大,體現不同能力類型的財務成長性指標也有較大差異。
(二)雙變量相關分析
為了獲得IPO價格與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的關系,本文先通過Spearman檢驗分析變量兩兩之間的相關性,同時初步考察自變量之間是否存在多重共線性。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各自變量間的相關系數絕對值最大為0.433,總體較低,可初步判斷不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此外,在0.01的顯著性水平下,IPO價格(Price)與凈資產收益率(ROE)、每股經營活動現金流量(OCFPS)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說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好,IPO定價越高。
(三)回歸分析
由于本文涉及的變量較多,各變量的單位不同,且個別變量的方差較大,為了消除量綱和數量差異,首先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使各變量之間具有可比性。
首次進行多元線性回歸時發現湯臣倍健(300146)殘差大于三個標準差,屬于異常值。此外,通過自變量與因變量的散點圖初步判斷模型存在異方差性,Spearman等級相關系數檢驗證實了異方差性的存在。因此,本文將采用加權最小二乘法進行分析,以降低異常值和異方差性對模型的影響。
以殘差作為加權變量進行加權最小二乘回歸,同時采用逐步回歸的方法,回歸系數顯著性F檢驗的相伴概率值小于0.05的自變量進入了回歸方程,大于0.1的自變量剔除出了回歸方程。共有兩個變量進入了回歸方程,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
從共線性統計量中可以看出,自變量的VIF都小于5,說明不存在共線性問題。這與共線性診斷表中得出的結論一致。R2大于0.8,表明方程擬合效果較好。DW值為2.019,可以認為殘差序列不存在自相關性。
凈資產收益率、每股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在0.01的顯著性水平下拒絕了原假設,說明這兩個變量表示的公司盈利能力被體現在創業板IPO定價當中。其余自變量未通過顯著性檢驗,表明它們對創業板IPO定價的影響不顯著。
四、結論
本文對我國創業板醫藥行業上市公司IPO價格與財務成長性進行了實證分析,發現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經營活動現金流量這兩個變量對發行價格有顯著影響,說明創業板IPO定價時在財務成長性方面重點考慮的是盈利能力。凈資產收益率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該指標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越能夠吸引投資人;每股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反映公司經營活動中運用每股資本創造資金的大小,該指標越大,說明公司在生產經營中產生的現金流入越多,在投資人眼中越能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本文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創業板上市公司的高股價是與其財務成長性掛鉤的,隨著上市時間不斷增加,創業板公司的資源優勢將得到發揮,其盈利方式和成長性也將逐漸顯現出來。同時,筆者認為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發展能力類指標也是財務成長性的重要體現,在制定IPO價格時應予以更多考慮,以全面衡量創業板公司的成長能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醫藥企業;信用管理;銷售管理
[DOI]10.13939/ki.zgsc.2016.05.047
信用是一個企業建設與發展的基礎,在醫藥企業的經營之中,信用銷售管理尤為重要。目前,我國醫藥企業為了避免賬款回收中所存在的風險,大多數采用現貨現款的交易方式,或者是先付款后交貨的交易方式,這種交易方式對新產品的推廣有所影響,從而進一步影響企業的發展和壯大。這種經營方式與我國所實行的市場經濟不相符,進而對我國醫藥事業的整體發展有所影響,因此,為了改善這種情況,醫藥企業應該加強信用銷售管理。
1 我國醫藥企業信用銷售管理的現狀與問題
1.1 醫藥企業缺乏信用管理意識
目前,我國企業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缺少相應的信用管理意識,根據調查顯示,我國大部分企業缺少相應的信用管理功能,甚至有一部分企業管理人員對企業信用管理知識沒有任何了解和涉獵。部分企業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忽略了企業的長期發展,沒有理解信用管理在一個企業之中的重要意義和重要價值,尤其是在醫藥企業之中,多數管理者缺乏信用管理的意識。由此,我國大部分的醫藥企業缺少相應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進而無法有效地利用企業信用進行市場的開拓,導致醫藥企業的發展止步不前。
1.2 不能準確理解貨幣的時間價值和效益實現
如果企業實行信用銷售,那么在企業銷售的過程中容易出現資金和物流不相符的現象,致使企業無法及時進行貨款的回收,并且使產品銷售所消耗的資金無法獲得相應的補充,最終導致企業在這項交易之中投放新的資金,影響企業的利潤。雖然信用銷售可以為企業帶來一定的收入利潤,但是其并沒有實現現金流入的增加,通過賒銷方式所帶來的收入,是以企業的信用為基礎,進而獲得某些虛擬的資產,并不能帶來實質上的收入與利潤的提升。
1.3 沒有完善的風險防范機制
我國大部分企業缺少完善的風險防范機制,一方面是由于其對企業信用管理的不重視;另一方面是由于企業缺少專業的管理部門。部分企業的信用銷售管理職責并沒有明確的部門進行管理,有些企業由銷售部門承擔、有些企業由財政部門承擔。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企業的信用管理,進而無法建立一個有效的風險防范機制。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因為銷售部門的基本職責是加強企業的業績,而財務部門的主要職責是管理企業的資金流量,其對客戶的信用背景并不重視,進而無法準確地判斷交易中所存在的風險,導致銷售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產生工作活動上的沖突,致使銷售工作受到嚴重的影響,促使企業信用銷售管理質量下降。
1.4 對客戶信用檔案的管理有所缺乏
對客戶的信用檔案缺少了解會使公司出現諸多問題,總結來說可以分為四個方面:在業務管理方面,業務人員沒有對醫藥零售藥店的客戶進行相應的調查,對其資信狀況并不了解,可能出現企業在收賬的過程中發現該藥店已經倒閉的情況,導致企業的資金無法回收;企業對賒銷客戶沒有充分的了解,如果銷售人員沒有合理全面地進行工作的交接,那么很容易出現賒銷客戶查詢不到的情況,導致企業的賬款無法回收;面對數量龐大、關系復雜的信用客戶,有些企業在核算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錯誤,并且無法及時發現這種錯誤,導致相關的工作人員對收款的動態和債務企業的營運詳情缺乏了解,從而造成人為壞賬的出現,為企業帶來損失;如果追回、索要應收賬款的相關憑據出現丟失、散落的情況,那么很有可能導致企業無法按時收回應該收取的賬款,并且只能收回部分賬款。或者有一部分賬款可以通過法律的手段進行回收,然而由于憑據的缺失,沒有足夠的證據,進而導致賬款無法收回,最后為企業帶來損失。
2 建立有效的醫藥企業信用銷售管理機制
2.1 加強醫藥企業信用營銷管理的意識,建立獨立的信用管理部門
信用營銷管理的意識是企業建立有效信用營銷的基礎。企業之中,信用管理部門相當于財務部門,其都是企業最重要的部門之一。為了加強企業的信用管理,企業應該建立獨立的信用管理部門,該部門可以由企業的總經理直接領導。從事信用管理工作需要達到相應的要求:其要求信用管理的總負責人具有扎實的信用管理知識,熟練的信用銷售技巧,豐富的操作經驗和管理經驗;內勤人員需要具備相應的檔案管理知識和檔案管理技術,能夠進行有效的信用分析;外勤人員需要具有相應的法律知識,能夠依靠法律知識進行符合要求、具有效率的電話催款、商賬催收等業務。除此之外,還需要諸多專業知識扎實,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輔助信用管理部門的工作。
2.2 完善對醫藥企業客戶信用檔案的管理
完善醫藥企業客戶信用檔案的管理,是醫藥企業提升信用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為此,企業需要執行相應的信用政策,對其進行合理的分類。
通常,按照銷售渠道的不同,其可以分為五類:企業直接對客戶進行銷售;企業產品經由醫藥批發商,進而對顧客進行銷售;企業產品經由醫藥批發商和零售商,進而對顧客進行銷售;企業產品經由醫藥、批發商和零售商,進而對顧客進行銷售;企業產品經由醫藥物流配送企業的配送,再通過醫藥批發商、零售商,最后銷售給顧客。根據這五種分類,企業可以對醫藥的批發商、零售商、商以及物流配送的企業進行不同的信用檔案管理。
根據營銷管理可以分為兩類顧客,一種是普通客戶,另一種是核心客戶。其以“二八”原則作為基本的劃分標準。具體來說,如果80%的客戶實現了20%的銷售額,那么這種客戶就是普通客戶。反之,為核心客戶。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客戶的地域或省份進行劃分,或者根據客戶與企業之間合作時間的長短進行劃分。
完成客戶的分類之后,企業要對客戶的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其需要收集的主要內容有三項:首先是客戶的基本情況――法人代表的相關信息、企業的注冊信息、企業的經營范圍等內容;其次是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財政狀況,尤其要對該企業在銀行信貸方面的信息加強了解;最后就是對本企業與對方公司的合作情況的了解,其中包括雙方的合作時間、合同內容、結算方式、付款進度等多方面的內容。企業通過對這些情況的了解,進而對合作方的品德、資本、能力、條件、抵押五個方面進行綜合地判斷。
除此之外,在進行企業信息歸類管理的過程中,有兩種情況尤為重視。一種情況是企業通過零售商對顧客進行銷售的這項銷售渠道之中,零售商大部分為醫藥店或者醫院。如果零售商為醫院,并且這個醫院正在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那么這種情況下,企業不能僅根據上述三項內容進行判斷,因為這類醫院經常會進行長期且大量的醫藥企業貨款的占壓,用這種方式減少醫院從金融企業中的貸款,進而減少利息費用。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醫院院長會在幾年內進行更換,而新院長常常會以各種借口對上一任院長所欠下的貨款進行拖欠,最后導致醫藥企業增加收賬費用或者導致收賬困難;另一種情況就是醫藥企業與將要進行制度更改的藥商進行交易,這其中會存在一定的風險問題。目前,我國大部分國有性質的藥品批發、零售商都需要進行制度的更改。如果醫藥企業對藥商需要改制的情況有所了解,那么其需要加快催款的步伐,避免改制后貨款的拖欠;或者用倉庫中的過期藥品進行抵賬。最后導致醫藥企業回收賬款困難,為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
2.3 建立相應的信用管理工作程序,加強對日常應收賬款的管理
為了進一步加強企業的信用管理制度,信用管理工作必須建立符合操作的工作程序。為此,可以建立三段式的管理,也就是對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有效的事前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拖欠風險的發生,實施事中控制能夠避免部分拖欠的情況,事后控制可以挽回拖欠所產生的損失。進行全面控制可以有效減少企業壞賬。
日常收賬的管理也是企業銷售的一個重要環節,當產品銷售給客戶之后,如果沒有及時進行貨款的回收,那么企業就無法完成經營周期,進而導致企業得不到相應的利潤,影響企業的經營與發展。
2.4 提升銷售人員的素質,創建合理的銷售人員考核指標
銷售人員的素質和能力直接影響著企業賬款的追收效率,因此企業需要加強對銷售人員能力的培養,提升銷售人員的專業素質,創建合理的銷售人員考核指標。為此,企業需要將回收率和銷售人員的銷售業績進行捆綁,從而促使銷售人員更加積極地做好回收賬款的工作。在考核指標的創建方面,其需要著重考慮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銷售額;另一方面是壞賬的情況。其有特定的計算公式:
S=S1-(B-S1×b)P
公式中的S代表著考核銷售人員的基本標準;S1是指銷售人員為企業創造出的銷售額;B為壞賬額;b代表著企業銷售額中可以出現的壞賬比例;P代表著公司在納稅前所獲得的利潤。該考核指標的創建思路主要是根據銷售人員為公司帶來銷售額的過程中產生的壞賬,扣除公司可以產生的壞賬額之后,再除以企業在納稅之前所獲得的利潤,進而得到考核所需要的結果,在銷售人員的銷售額之中,應該將這個結果扣除。以此作為考核銷售人員的基本指標,在銷售人員工作的過程中逐漸加強其對專業知識的了解,豐富銷售人員的實踐經驗,提高銷售人員的應變能力,進而帶動企業賬款的回收,確保企業的利潤。
3 結 論
綜上所述,醫藥企業信用銷售管理是企業經營之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加強企業信用銷售管理有利于企業對風險的規避。為此企業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信用銷售管理制度,加強賬款的回收,提升銷售人員的工作能力,從而從根本上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帶動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鄒新凱.我國藥品零售企業信用管理體系探討[D].南昌:南昌大學,2013.
[2]張志強.醫藥流通企業信用風險管理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