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護士長論文范文

    護士長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護士長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護士長論文

    第1篇:護士長論文范文

    [關鍵詞]護士長;管理;整體護理病房

    整體護理是功能制護理、責任制護理之后的一種新型的科學管理模式,其特點是按照護理程序的科學工作方法,為病人解決問題,使病人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工作是以解決病人的健康問題為主,而不是足以“技術操作”為主。護士長在明確護理觀念后及時地轉變了管理思路,按照整體護理的軌跡運作,把以護理工作為中心轉向以病人為中心,以疾病為中心向以病人的生理、心理、社會為中心,在管理措施和檢查方法上也做了相應的改進。

    1合理排班,明確責任護理的工作職責

    根據內科病房人多,病情重、變化快的特點分4個組,每個組分管7~10張床位,責任組長由學歷較高,素質較好,責任心強,職稱在護師以上的護士擔任,相對固定(3個月內2個月做責任組,1個月參加夜班)的工作職責除完成規定的治療、護理操作外,需每天對分管病人進行評估,提出護理診斷,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并對存在的問題做出評價。對入院、出院病人做好入院介紹和出院宣教。平時深入病房,對分管病人做好健康宣教、疾病知識宣教及藥物知識宣教,并及時幫助病人解決生理、心理等問題。責任護士在自己分管的病房應簽寫自己的名字,以便病人好找。

    2制定宣教計劃、督促實施

    2.1入院宣教計劃目的是使病人盡快熟悉環境,適應病人角色,內容包括環境的介紹,各項規章制度的介紹及個人衛生宣教,并在24h內協助完成個人衛生,包括三短:指、趾甲、須發短;六潔:口腔、頭發、手腳、皮膚、會陰、清潔。

    2.2疾病標準宣教計劃對心腦血管等常見病,多發病如:高血壓心臟病,冠心病,風心病及做心臟介入治療的病人制定出標準的健康宣教計劃,其內容包括疾病的誘發因素,癥狀發作的自我評價,藥物治療的作用和副作用,良好的行為習慣等。

    2.3飲食指南包括住院病人的飲食種類及適應范圍,心腦血管病人的飲食綜述,膳食原則等。

    2.4出院指導對今后疾病的康復至關重要,必要時需家屬配合,內容包括藥物的指導,飲食的要求,康復鍛煉及生活中應注意的事項等。

    3改變交班方式

    傳統交班重點放在晨交班,醫生護士在一起,由夜班護士按照寫好的交班本宣讀,讀完了事。建立整體護理病房后強調了除晨交班外,一級護理、危重病人要進行床頭交接班,與責任護士當面交清病情,使用中的藥物等。今年開始除以上的晨交班和床頭交班外,又增加了由責任護士匯報本組重病人,新病人的主要護理診斷、相關因素,護理措施及可能發生的并發癥等。這樣即增加了各個組之間對病人可能出現的問題引起重視,護士長必要是還進行一些晨間提問,在提高大家業務水平的同時對年輕護士、進修護士和實習同學起到一個促進作用。

    第2篇:護士長論文范文

    1、臨床資料

    1998年1月—1999年10月我普外ICU病區共收治各種病因并發呼吸衰竭使用呼吸機患者47例,其中使用呼吸機超過二周以上34例,最長者為90天,34例病例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齡55—88歲,平均72歲,病種胃癌12例、結腸癌6例、肝癌5例、出血性壞死性胰腺炎7例、斜疝1例、膽囊3例,患者使用呼吸機原因主要為原有老慢支肺功能不全肺部感染致術后排痰無力呼衰者4例,出血性壞死性胰腺炎致肺呼吸功能抑制引起呼衰7例,晚期腫瘤全身衰竭23例。

    2、撤離呼吸機的方法

    所有病人均采用DragerEvita2呼吸機行機械通氣。(潮氣量8-10ml/kg,f12次/分,FiO240%。)待病情穩定,考慮脫機時,先逐步改變呼吸模式(從原來的IPPV—SIMV—ASB+CPAP),等ASB+CPAP適應24H后再開始逐漸脫機。開始時每日停用3—5次,每次30分鐘左右,以后逐漸增加到每次停用1—2小時。在停用期間患者如無異常,再逐漸增加停用時間,直到連續兩個白天病人能自己呼吸,才考慮夜間停機。必須經過一段時間呼吸肌鍛煉及物理治療,不可操之過急,以免前功盡棄,一旦脫離呼吸機后情況良好,可考慮拔管。

    3、結果

    自1998年1月—1999年10月我普外監護室運用上述的方法與病人共同配合脫機,34例病例中,11例病人在3天內成功撤機,9例病人在4天內成功撤機,10例病人在6天內撤機,其余4例病人撤機時間大于7天。所有病人中有30例痊愈后出院,另外4例病人死亡。其中2例患者由于晚期癌腫導致全身衰竭而死亡。1例是使用呼吸機90天的胰腺炎病人在撤機后18天死于多發腸瘺引起的腹腔感染。另外1例是87歲的高齡患者,原有老慢支及哮喘病史,在撤機過程中出現呼吸困難而重新接呼吸器輔助呼吸,最終因年齡大、病情重、呼吸衰竭而死亡。

    4、討論與護理

    4.1了解停機的指征。長時間依靠呼吸機支持呼吸的病人,會產生呼吸肌力的下降,肌力的減退往往與疾病的輕重和呼吸機使用天數的長短呈正相關。臨床發現一般使用超過二周,就會產生呼吸機較強的依賴性,一旦撤機時,往往會不適應,病人心理負擔加重,情緒緊張,更中重了對呼吸機的依賴性,因此,長期使用呼吸機病人撤機前,除了必須做好撤機前的心理護理,首先要了解停機的指征。根據病人適應情況逐步調整呼吸機到符合停機前的參數:(1)原發病已基本痊愈或受到控制病情穩定;(2)營養狀態及肌力良好,基本恢復;(3)呼吸頻率<30次/分;靜息潮氣量>300ml;最大吸氣負壓>2.94kpa;(4)神智清醒肺部感染控制,痰液量逐步減少,并能咳嗽排痰,符合以上條件方可停機。

    4.2做好停機時的心理護理。由于病人依靠呼吸機呼吸,減輕了自身負擔,所以長時間使用,對機器產生了依賴性。一旦停機,患者心理上難以忍受,認為脫離呼吸機后會引起呼吸困難,情緒上就起了很大的波動。因此,需要對病人進行耐心細致的解釋,向其闡述運用呼吸機的目的只是幫助患者渡過危險期,現在病情已基本穩定,只要配合治療,就能撤離呼吸機自行呼吸,使其認識到停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停機時護理人員應守護在床旁,教導病人正確呼吸方法:其一,如果病人有自主呼吸時可囑咐病人進行深而慢的呼吸;其二,當病人脫離呼吸機時由于心理因素而不敢呼吸時,可打開呼吸機接模擬肺,呼吸機的聲音能使大部分病人癥狀緩解;其三,若病人的呼吸淺而促時可指導病人提起胸廓進行深而慢的呼吸運動。同時在撤機過程中,由于病人是逐漸訓練脫機,而不是一步到位,所以病人認為自己無法脫離機器呼吸,此時應向病人解釋清楚,停機—使用機器—再停機只是為了讓其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使其消除緊張、恐懼心理和不必要的顧慮,與護士共同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停機。

    4.3停機時臨床觀察

    4.3.1呼吸監測。停機時給氧吸入5L/分,如患者安靜,未梢紅潤,肢體溫暖、無汗,胸廓起伏狀態良好,兩肺呼吸對稱,呼吸平穩,可繼續停機。若病人出現呼吸頻率明顯增快或減少,呼吸衰淺,胸式呼吸不明顯,胸腹運動不協調,呼吸道分泌物大量潴留,心率較前明顯增加,血壓波動不穩,鼻翼煽動,出冷汗、紫紺,煩燥不安等,立即給予接上呼吸機輔助呼吸以避免呼吸肌群過度疲勞導致呼衰。

    4.3.2血流動力學的監測。連續監測EKG、BP、SPO,若BP升高及呼吸加快可提示PCO增高,若心電圖出現S—T段提高,心肌缺血可考慮PO下降,及SPO<95%時,應立即進行動脈血氣分析,一旦血氣分析示PO<60mmhg、PCO>45mmhg,及SPO<95%時,可重新使用呼吸機,根據動脈血氣來調整呼吸機的各參數。如果停機前后半小時測動脈血氣均正常且相差不大時,可繼續停機。

    4.4停機時的營養支持是患者能夠撤機成功的基本條件。長期使用呼吸機病人一般全身情況較差,由于急救或病情觀察治療需要及腹部術后絕大多數病人不能進食。而病人處于高代謝狀態呼吸機肋間肌在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時被分解代謝消耗。可造成停機后呼吸肌無力作功病人將再度進入乏氧狀態,造成撤機的失敗。因此當病人禁食時必需實行腸外營養,糾正負氮平衡,是較為理想的營養支持方法。可用胃管鼻飼法,既能量合劑自胃管內輸入質從稀到厚,量從少到多逐漸增加,以及深靜脈內注入營養合劑GIK+20%或30%脂肪乳劑250ml+樂凡命500ml配制而成。待病情許可后再給予腸內營養。

    第3篇:護士長論文范文

    所謂關聯交易,是指上市公司或其附屬公司與本公司直接或間接占有權益、存在利害關系的關聯人士所進行的交易。關聯交易是股份公司管理中極為重要但又難以解決的問題。由于目前我國的法律法規對于關聯交易并沒有作出明確界定,也沒有明確禁止關聯交易,所以在實踐中,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借鑒境外的一些做法,對于保護股東的權益,培育健康的證券市場是有積極意義的。

    一、關聯交易的界定

    關聯交易簡而言之是發生在關聯企業或者關聯人士之間的交易,其發生的基礎是關聯企業或關聯人士。我國《公司法》及《合資企業法》中并沒有關于關聯企業的法律概念。國外的法律對關聯企業有一些定義,例如:《日本財務諸表規則》規定“一個公司實質擁有另一公司20%以上,50%以下的股份或者出資額,并通過人事、資金、技術和交易等手段嚴重影響公司的財務與經營方針者為關聯公司”;德國《股份公司法》規定,所謂關聯企業是指“法律上獨立的企業,這些企業在相互關系上屬于擁有多數資產的企業和占有多數股份的企業、從屬企業、支配企業、康采恩企業、相互參股企業或互為一個企業合同的簽訂方。”

    至于關聯人士,香港地區有一些較典型的規定:關聯人士包括:(1)公司或者其任何子公司的董事、行政總裁或主要股東;(2)公司或其子公司的董事、行政總裁或主要股東的聯系人;(3)公司或其子公司的董事、行政總裁或主要股東與其就一項交易,無論是非正式還是正式,也無論是明示還是暗示,已經達成諒解的任何人;(4)一個人的聯系人已擴展到包括與董事、行政總裁或主要股東作為一戶人住在一起的親屬。在我國的稅法中,對關聯企業有明確而完整的定義:

    “關聯企業,是指有下列關系之一的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

    根據上述的法定定義,在我國,我們可以簡單地將關聯交易概括為以下三類:

    (一)在資金、經營、購銷等方面,存在直接或間接的擁有或者控制關系;

    (二)直接或間接地同為第三者所擁有或控制;

    (三)其他在利益上有相互關聯的關系。“

    (1)公司與股東之間的交易;

    (2)一股東不同的子公司之間的交易;

    (3)公司與其主要行政管理人員之間的交易。

    二、對關聯交易的政策

    關聯交易可能損害股份公司股東的利益,也可能阻礙證券市場的良性發展。但是,簡單地禁止一切關聯交易并不可取。關聯交易可以作為企業賴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的基本手段,它具有促進企業擴大經營規模、降低交易費用、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等作用。如果不考慮上述有利因素,將關聯交易全部禁止,也會損害股東的利益。假設一家公司將要進行一項業務,此業務可以同其子公司交易,但如果關聯交易是被禁止的,該公司便只能同其他的公司交易,這樣看來,在整個交易中,唯一受到損失的便是該公司的少數股權股東,因為禁止關聯交易使其子公司喪失了這一業務,也使少數股權股東喪失了盈利的機會。正確處理關聯交易的態度不應完全禁止它,而是要通過有效的制約機制來迫使其進入公正、公平、公開的軌道。

    在制定對關聯公司的政策時,可以全面考慮下列問題,既要防止其不利因素,也要適當放寬,允許合理的關聯交易。

    1.上市公司與控股股東之間的交易

    對上市公司而言,其涉及的關聯交易主要是指上市公司本身與其控股股東之間的交易。由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對于上市公司的經營決策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因此,可以較容易地安排上市公司與之進行交易。另外,目前的上市公司大多由原大型集團公司改制重組而設立,集團公司作為控股股東與之有財物、人事、信息、產權、業務等多方面的聯系,極易發生關聯交易。上市公司與控股股東之間的交易主要發生在

    (一)經營業務方面,涉及產品價格、市場劃分等敏感問題,易造成壟斷或同業競爭;

    (二)生產要素方面,涉及原材料的采購、信息、技術的轉讓、人員的配置等問題,可直接影響上市公司的稅務安排;

    (三)資本方面,涉及企業兼并、收購問題。

    2.與買殼上市有關的交易

    我國證券市場作為資本市場的發展正處于一個起步階段,許多有實力的非上市公司將購并或參股上市公司作為進入證券市場開展資本經營的捷徑,所以一旦購并或參股行為實施以后,就有大宗關聯交易緊隨其后,以達到資本增值套現或借殼上市之目的。因此也可以說買殼上市的目的是為了關聯交易,使非上市資產能夠上市。正因如此,關聯交易一般來講都有上市公司參與其中。由此可見,關聯交易很大程度上已成為企業資本化經營的誘因,這將直接導致公司購并的加劇,從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看,這是有利的;但從監管制度而言,這中間的問題仍是亟待解決的。

    3.關聯交易將導致不公平現象在我國由于上市公司大多由國有企業改制而成,企業在改制過程中,要做到產權明晰,往往使原有國企業與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一種控股與被控股關系(國家股在上市公司中占絕對控股地位)。而國家股股東本身又是一個獨立的企業法人亦為一經營實體,又負責著股份有限公司的原料供應、銷售、新品開發。他們之間的這種關聯交易不可避免。交易的結果,有時就存在上市公司利潤受到損害或損害較小股東利益來滿足大股東的利益的可能。

    總之,關聯交易的特點,決定了其將引發諸多法律問題,而這些法律問題又是我國法律規范較薄弱的環節。在國外,關聯交易也是一個難以實際解決的問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尤其是B股發行過程中全面地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在限制關聯交易的原則下,適當放寬標準對B股順利發行及上市公司合理運作是非常關鍵的。

    三、規范關聯交易的可行方案

    1.關聯交易的前提條件

    關聯交易可以預先設置前提條件,比如:

    (1)就董事參與的交易而言,必須要通知股東大會并取得同意;就高級職員參與的交易,必須要通知董事會并取得同意。

    (2)經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同意的交易,應保持公平,在同等交易條件下,不應損害股東的合法權益。

    以上條件一般稱為股東或董事會的“知情同意”。

    2.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是指通過新聞稿向公眾及通過通函向股東披露,證券交易所應對此進行審查。信息披露的主要方針是:

    (1)主要目標是,通函應證明所建議的交易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因此,一定要明白無誤地講明對公司的利弊關系,使股東能對該建議作出自己的判斷;

    (2)盡管最理想的辦法一般是在通函中闡明發行人進行的運算評估,但就復雜的交易而言,這種辦法可能行不通。不過,至關重要的是要提供足夠的信息,使每一位收到信息的人都能評價對發行人的影響;

    (3)就資產的收購或變賣而言,從資本價值(諸如財產)來看,其首要意義是將需要一種獨立評估;

    (4)雖然包括了獨立評估,還必須提供足夠的信息、評論和解釋,使股東們自己進行判斷。

    3.承諾書

    關聯交易的知情同意與信息披露制度,一般有不便操作的缺陷,因為股東大會與董事會召開會議的次數是有限的,不可能對太多單項合同進行審議與表決。以承諾書形式對關聯交易作出說明是彌補上述缺陷的一種方式。

    承諾書其實可認為是一項總通知,在這一總通知中,董事們將關聯交易所涉及的公司名單、合同類型在第一次會議時便提交給股東大會及/或董事會,并申明其在與這些公司的交易中的利害關系。

    以承諾書作出總的披露,其本身也有一定的缺陷,因為這種承諾一旦被正式記錄下來,很容易被人遺忘,從而失去了原有要求所可能具有的效果。

    4.章程條款

    在上市公司章程中,約定規范“關聯交易”的條款最常見的方式。一般在章程中約定,享有權益的董事必須根據法規披露信息,不得擁有投票權或被計入法定人數,換言之,章程應對某些有利害關系的董事進行投票或被計入法定人數。我國目前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中沒有明確列出此類條款,上市公司可以根據需要補充此類條款。國家體改委1993年6月10日頒布的《到香港上市公司章程必備條款》中對關聯交易作出了限制性的規定,摘錄部分條款如下:

    每位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在行使公司賦予他們的權力時須遵守誠信義務,不可置自已于自身的利益和承擔的義務可能發生沖突的處境。此原則包括(但不限于)執行下列的義務:

    (1)須親自行使所賦予他的酌量處理的權力,不得為他人所操縱;非法律允許或得到股東會在知情的情況下的同意不得將其酌量權轉給他人行使;

    (2)對同類別的股東z平等,對不同類別股東應公平;

    (3)除本章程有關規定或由股東會在知情的情況下,另有批準外,不得與公司訂合同、交易或安排;

    (4)未經股東會在知情的情況下同意,不得用任何形式以公司財產為自己謀私利;

    (5)不得以任何形式剝奪公司財產,包括(但不限于)對公司有利的機會;

    (6)未經股東會在知情的情況下同意,不得利用其在公司的地位為自己謀私利;

    (7)未經股東會在知情的情況下同意,不得接受與公司交易有關的傭金;

    (8)未經股東會在知情的情況下同意,不得與公司競爭;及

    (9)除非由股東會在知情的情況下另有批準,須為在其任職期間所獲得的機密信息保密;如不是為公司利益計,不得利用該信息;但如(A)法律有規定,(B)公眾利益有要求,(C)該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本身的利益要求,則可向法院或其他政府主管機關披露該信息。

    按誠信義務的要求,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不得指使與其相關的人作出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不能作的事。與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相關的指:

    (1)該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配偶或未成年子女;

    (2)該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本項(1)目]所列人士的信托人;

    (3)該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本項(1)、(2)目]所列人士的合伙人;

    (4)由該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單獨在事實上所控制的公司,或與[本項(1)、(2)、(3)目]所提及的人士或公司其他董事、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在事實上共同控制的公司;或;

    (5)[本項(4)目]所指公司的董事、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

    5.關聯協議

    第4篇:護士長論文范文

    關鍵詞:商業客戶;重點市場;需求特;營銷服務策略

    1商業客戶市場現狀

    福建省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較為發達,近年來政府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加之全社會信息化的不斷推進,使得商業客戶越來越受到電信運營商的重視,商業客戶的價值也越來越高。福建省商業客戶市場主要特征有:(1)商業客戶市場容量巨大據福建省工行行政管理局統計,2015年全省新增內資市場主體52.9萬戶,其中企業15.6萬戶,增長30.8%;個體工商戶36.9萬戶,增長27.2%。截至2015摘要年底,全省實有各類企業70.7萬戶,個體工商戶161.6萬戶,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累計從業人員約達700萬人。分行業來看(金融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屬于大客戶,不在研究范疇),批發零售業、制造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住宿餐飲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5個行業聚集了省內大部分的企業、個體工商戶及雇工人員,其中以上5個行業的內資企業數及個體工商戶數之和占全省總數的89.2%,雇工數之和占全省總數的82.9%。(2)商業客戶投入產出效益高商業客戶具有地域聚集或行業聚集的特點,因此針對商業客戶的營銷具有規模效應,與大客戶及公眾客戶對比,商業客戶的投入產出效益比是較高的。(3)商業客戶市場具備發展潛力近年來,商業客戶在市場上發展迅速,寬帶業務及移動手機業務的客戶發展速度均遠遠超過商客市場容量的增長速度。然而,重點業務在商業客戶市場內的滲透水平還較低,數據顯示,福建某營運商的寬帶業務在商客市場的滲透率低于50%,移動手機業務的滲透率低于25%,仍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分行業來看,寬帶滲透水平最低的五個行業依次是住宿餐飲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批發零售業、建筑業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移動手機業務滲透水平最低的五個行業依次是住宿餐飲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教育業及批發零售業。基于以上特點,電信運營商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對商客市場做到“保存激增”,就需要更深入細致的了解商業客戶的通信需求特征,從而構建起高效的營銷服務體系,做到有的放矢的營銷推廣,實現商客市場的規模拓展。

    2商業客戶通信需求研究

    2.1潛力行業篩選

    基于商客市場規模巨大且具有行業聚集的特征,運營商若要高效利用有限的營銷資源,就必須甄別出龐大的商客市場中的潛力行業,通過對潛力行業中的客戶開展市場調研,摸清客戶的通信需求特征,進而采取行之有效的營銷手段。潛力行業篩選的主要思路是:聚焦發展機會較多的潛力行業,從行業規模和重點業務滲透水平兩個維度來推算可能的潛力行業。其中行業規模主要由行業中的企業數量及雇工數量兩大指標來衡量,運營商滲透水平主要考慮寬帶及移動手機兩大重點業務的滲透水平。通過潛力行業篩選模型篩選得出批發和零售業、制造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四大行業發展潛力較大(如圖1),其中制造業雖規模較大,但針對制造業已有較為成熟的推廣方案,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因此不建議作為調研對象,固將批發和零售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三大行業作為市場調研對象。

    2.2商業客戶通信需求特征

    通過對潛力行業中近900家的商業客戶進行市場調研后,發現三大不同行業的商業客戶在通信需求方面無明顯差異,均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的特點:(1)價格是影響用戶選擇通信產品的首要因素商業客戶在通信消費方面的最顯著的特征即以費用為先導,首先看需要花多少錢,然后再看能買到什么樣的產品。調研發現,福建某運營商的移動業務缺乏吸引力主要是因為商業客戶認為該運營商移動業務價格高于競爭對手的同類產品。調研數據顯示,85%的客戶知曉該運營商的移動品牌,但僅有25%的用戶對其感興趣,其中保底消費價格高是導致客戶不感興趣的主要原因之一;超過50%的用戶表示若有較大的優惠力度推出更多低價套餐,將考慮使用該運營商的移動業務;在已使用該運營商的移動業務的商業客戶中,約有50%的客戶者抱怨當前的產品價格偏高。寬帶業務方面,64%用戶因資費便宜而選擇其他運營商的寬帶產品。(2)產品的質量與服務是影響滿意度的關鍵因素除去價格因素,影響商業客戶通信產品使用滿意度的因素便是產品的質量與服務。商業客戶希望運營商能夠提供更快更穩定的網絡質量,不斷提升產品的實用性,提供完善的從售前咨詢到售后維護的一條龍服務;在產品出現故障的時候,能夠快速響應、準確定位故障并盡快排除。調研數據顯示,產品質量及服務的不完善顯著降低了商業客戶對通信運營商的滿意度,超60%的用戶抱怨現有寬帶速度不夠快、30%的用戶抱怨運營商服務態度差、20%的用戶抱怨寬帶故障處理不及時、15%的用戶抱怨運營商存在亂收費行為。(3)處于信息化需求初級階段調研數據顯示,30%的被訪客戶未安裝寬帶,而在已安裝寬帶的客戶最常使用網絡獲取信息或休閑娛樂,僅40%的用戶有使用網絡進行一些簡單的業務處理。在選擇信息化增值產品時,商業客戶態度較為謹慎和保守,風險承受力低。雖然對電信運營商的一些新業務有一定的認知欲望,但更愿意使用成熟的低端主流產品,如總機服務等。(4)電子渠道成為辦理業務的首選渠道調研發現超80%的用戶首選業務辦理渠道為電子渠道,但目前運營商的電子渠道僅是實體渠道的線上版本,還存在功能不全、表現形式呆板、管理薄弱等諸多問題,無法滿足互聯網時代用戶的使用需求。商業客戶最希望電子渠道能夠實現提供通信消費發票等需要到營業廳才能辦理的業務功能。(5)行業協會影響力大超過50%的商業用戶經常從相關的行業協會獲取信息,超60%的商業用戶稱購買通信產品時會受相關機構的影響。此外,商業客戶具有跟蹤追隨型的消費特點,較為關注行業標桿的做法,當看到別人使用產品可帶來實惠,就會果斷決定使用,具有較為強烈的學習和模仿精神。

    3運營商商業客戶營銷服務策略

    通過以上對商業客戶通信需求特征的調研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目前福建省內通信運營商在商業客戶市場的營銷服務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運營商要想占據商業客戶市場的至高點就必須透過問題表象深挖根本原因,針對性采取市場營銷服務提升策略,實現商業客戶市場規模拓展。建議可采取的營銷服務策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提高資費透明度經過多年的價格戰,各運營商基本套餐的價格已相差無幾,福建電信語音資費甚至較競爭對手具備優勢,但被訪客戶仍對資費滿意度低,“印象價格”高,一方面是因為客戶通信消費支出增長,弱化資費下降感知及降價期望值高,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運營商收費不透明,資費推廣和宣傳不規范,捆綁增值業務、組合營銷操作不規范等。因此,運營商在通信產品的資費方面應做到“六要”,即資費設計要簡單明了、資費宣傳要透明、套餐數量要減少、計費標準要準確、收費行為要規范、消費提醒要到位。此外,運營商應靈活運用價格杠桿,通過豐富的產品和價格組合,激勵客戶更多使用業務的優惠策略。(2)持續提升服務質量隨著市場的規范和商業客戶心態的成熟,提高服務質量才是競爭制勝的不二法寶。近幾年各運營商服務態度均有所改善,但仍存在后端支撐乏力、服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問題。要持續提升服務質量,運營商可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建立以任務為導向的靈活團隊。由管理導向、功能型的組織向任務導向、任務型組織轉變,縮短工作流程,提高靈活性及響應及時性;第二,持續優化服務流程。對服務流程的執行進行監督管控,并定期分析制定流程改進優化方案;第三,不斷提升人員基本素質。塑造學習型團隊,建立科學培訓體系,培養一批有技術背景的營銷人員,一批熟悉市場運作的技術骨干,改善服務態度,提升服務質量。(3)充分挖掘用戶潛在需求目前,運營商在語音、短信等業務方面已觸及天花板,需要更多新的業務增長點來支撐總體的業務發展。運營商應充分挖掘商業客戶對數據業務、互聯網以及信息類業務的潛在需求,有針對性地向客戶宣傳新業務,加深用戶的業務體驗,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著重滿足客戶的信息化初級需求。(4)做好直銷渠道與電子渠道的協同營銷通過直銷渠道與電子渠道的協同為商業客戶提供更好更便利的服務。一方面在確保電子渠道繳費、查詢、業務辦理等基礎功能的穩定性,保證客戶良好的使用感知的基礎上,做好電子渠道引導遷移工作,提高電子渠道分流率,并通過電子渠道進行業務推介,找到意向客戶或成交客戶;另一方面,應建立起一支專業素質較高的直銷經理隊伍,提供上門推介產品或成交交互等服務。通過直銷渠道與電子渠道的有效互動,滿足商業客戶多方面需求,有效提升客戶滿意度。(5)多渠道開展營銷推廣第一,運營商可著重加強病毒式營銷在商客市場的應用。在行業內樹立示范店或榜樣企業,利用客戶之間的口實施多戶辦理,集中優惠等策略,降低價格門檻,實現規模拓展;第二,建立業務觸網計劃,通過網上營業廳等電子渠道為商業客戶免費提供增值業務等產品體驗服務;第三,爭取與行業協會等具有影響力的機構進行合作推廣,可采取在相關網站投放產品宣傳、設立產品論壇、通過搭建行業短信平臺促銷信息等措施。

    作者:康榕 單位:中國電信福建公司

    參考文獻

    1屈雪蓮.商業客戶市場及電信運營商的營銷策略[J].通信管理與技術,2003,12(4):29-31

    第5篇:護士長論文范文

    1.1一般資料

    本篇研究從我院在2011年到2013年間收治的結直腸癌病人中隨機選取100例,其中有男性病人54例和女性病人46例,年齡最大者72歲,最小者43歲,平均(60.5±1.5)歲。所有病人經過腸鏡和病理檢查,符合結直腸癌診斷標準。術后病理檢查Dukes分期為A期有病人41例,B期有病人22例,C期有病人22例,D期有病人15例;根據癌癥部位分為直腸癌39例,乙狀結腸癌61例。現從100例病人中隨機選出50例作為研究組給予優質護理配合,其中有男性29例和女性21例,平均年齡(60.9±1.3)歲;其他50例作為對照進行常會護理,其中有男性25例和女性25例,平均年齡(60.1±1.7)歲,兩組病人在性別、病情、年齡、術式選擇等方面沒有顯著差別,都由病人自己或家屬鑒定知情協議,自愿接受治療。

    1.2手術及護理方法

    所有病人都選取結石位,全麻,人工氣腹,四孔法進行腹腔鏡手術。術間研究組病人給予優質手術室護理配合工作,包含術前訪視、胃腸道護理、皮膚護理、器械準備、護士配合等,對照組病人只進行常規護理工作。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病人的手術時間、腸道恢復時間、首次下床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等。

    1.4統計學方法

    將所得數據輸入SPSS17.0軟件,統計分析,方法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計數資料用x-±s表示,P<0.05時有意義。

    2結果

    兩組病人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而研究組病人的腸道恢復時間、首次下床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等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第6篇:護士長論文范文

    國際經驗表明,作為金融產業的一個組成部分,保險業必須和整個資本市場之間結成良性互動的關系。這種關系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保險業發展需要健康的資本市場;

    第二,資本市場的發展需要保險業資金的積極參與。加快這兩個領域的改革和發展,促進兩者之間的良性互動、是保障我國金融體系健康發展的基本前提之一。

    中國的保險業發展需要資本市場,在當前是一個十分緊迫的問題。中國保險業發展目前還處在起步階段,無論從保險公司的數量與規模、保費收入總量與其在GDP中的比重、保險產品的種類和數量、以及保險資金運用空間和渠道等方面,都處在比較低的發展層次上。尚在起步階段的中國保險業目前面臨著的一個巨大的發展隱患,就是在銀行存款和國債利率水平不斷下降的情況下,保險資金的收益率逐年下降,嚴重影響了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目前我國保險業承擔的風險金額高達15萬億元,而保險公司的資本金不足,不過數百億元,加之缺乏適當的投資渠道。未來的償付能力難以提高。從世界各國保險業的發展經驗來看,作為組織、分散風險和提供風險保障的信用中介,保險公司必須具備多樣化運用保險資金的手段和能力、以保障保險資金這種“救命錢”的安全和收益。相比較而言,證券投資,特別是股票投資由于其具有較高的長期收益,已經成為世界各國保險公司運用保險資金的最重要的選擇。因此,為了提高中國保險業的整體償付能力,應當開拓保險業資金的投資領域,允許保險業資金進入資本市場。值得欣慰的是,1999年政府已準許保險資金進入證券投資基金,為保險資金進入資本市場開啟了一個窗口,也為保險業和資本市場發展實現良性互動帶來了希望。

    另一方面,從資本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保險資金的進入也是不可或缺的:為了促進證券市場的發展,需要大力培育機構投資者,其中的一個主要成分就是保險企業。從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經驗看,保險資金是支撐資本市場發展的主要資金來源之一,如在美國。保險業提供的長期資金總額約相當于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總額的1/3。

    第7篇:護士長論文范文

    反托斯問題原本是一國國內的問題,長期以來,對于妨礙市場秩序,限制競爭的行為,是通過國內法途徑進行規制的。早在1889年加拿大就制定了《預防和禁止限制貿易合并法》,1890年美國也通過了《謝爾曼法》,從而揭開了現代各國競爭立法的帷幕。以后德、日、英、法等發達國家都相繼建成了各具特色的反壟斷法體系。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韓國、尼日利亞等許多發展中國家也都進行了反壟斷法的創制活動。這些立法主要是為了維護本國市場的有序競爭。

    一、國際反托斯問題的嚴重性及其危害

    國際限制競爭為的危害主要表現在阻礙國際貿的發展:當各國致于貿自由化的活動時,國際間消除政府貿障礙達成貿自由化所預計帶來的益處,同時很可能被國際間的私人限制競爭為所抵銷。為此,我們應該正視國際反托斯所帶來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兩類:一類是國際限制競爭行為對國際經濟發展和國際社會進步所帶來的危害和阻礙問題,不妨稱之為“阻礙問題”;另一類是國際反壟斷法的缺乏和不統一給國家當局和跨國企業所帶來的成本以及其他負面影響,可以稱之為“制度問題”。

    (一)、“阻礙問題”:

    1.國際卡特爾破壞市場競爭機制以及消費者利益

    私人的限制競爭為所破壞的,僅是市場機制的建,還有消費者的利益。對消費者利益的破壞以聯合為所造成的影響最為直接,這種影響主要反映在商品的價格上。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國際聯合為曾經造成石油、維生素以及非酒類飲的大幅漲價。在維生素聯合定價一,該案涉及的總額多達五十億美。從事卡特爾的國際大廠包含瑞士的豪夫邁.羅氏公司以及德國的巴斯夫公司等,他們在1990至1999間制定、抬與維持維生素A、B2、B5、C以及β胡蘿卜素的價格,并分配市占有與銷售,而直接使得通用磨坊食品公司、可口可樂公司、泰森食品公司、寶僑等大廠遭受損害,而將數十億美的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消費者每吃一顆維生素,喝一杯牛奶或者吃一碗麥片都是在為他們付出成本。

    2.跨國公司在全球濫用壟斷,影響國際競爭秩序和消費者利益:全球化和市場經濟體制的發達也帶動跨國公司的發展,增強跨國公司的勢,因此增加跨國公司濫用壟斷的情況,如喧騰一時的微軟案,微軟在美國、歐盟都有濫用壟斷的為,因而都吃上反托斯官司。

    (二)“制度問題”

    1.國際合并的多國標準造成企業的額外成本,國際合并的進,并造成國際緊張

    國際貿的發展,同時使得跨國合并的案件數增多。合并對整體經濟可能有正面效應也可能有負面效應,一方面可能拯救營運佳的公司,使該公司員工免于失業之苦,發展合并帶來的縱效,加強公司營運效能;另外一方面也可能在合并后大公司的市廠占有而使其在市場上享有強勢壓倒的壟斷地位,使市場無法有效競爭。因此,商業發達的國家莫對于合并抱持管制態。國際合并通常會面臨多國管制的情況,除因為合并企業有同國籍,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目前各國關于合并管制采取效果原則,假使A國企業和B國企業合并影響到C國企業的市場,該合并案仍須受到C國企業管制,因此縱使是同一國籍的企業合并,其營運不是局限于一國之內,仍會有受多國審查的情況。雖然相關市場可能都是相同的,但是多國審查由于各國主管機關基于其同的考慮以及其廣泛的自由裁空間,最后對于合并案的批準與否很可能出現同的結果。以美國波音公司和美國麥道公司合并案為,兩者雖然都是美國公司,但是因為符合歐共體合并管制規則的共同體規模而必須向歐盟執委會申請許可。申請的結果,雖然最后歐盟和美國都允許兩公司的合并,但是歐共體是在波音公司提出干保證之后,才附條件地答應該二家公司的合并。

    2.反壟斷法的缺乏以及反壟斷法的執構成市場進入障礙

    有一些國家根本具有反壟斷法,而無法自保,這類國家多為發展中國家或是最不發達國家,在全球化和市場經濟體制蓬勃的今日他們容成為大企業宰割的對象,而成為全球化和市場經濟體制發展下的犧牲品。從另外一個角來看,缺乏反壟斷法,僅對于進口國本身是一隱憂,對于出口國亦同。反壟斷法的積極執有助于貿自由化,缺乏反壟斷法反而會對貿自由造成阻礙,因為無法對于限制競爭為有效管制。

    另一方面,縱使是有反壟斷法的國家,但卻未能有效執,對貿也是一種阻礙。美國就曾經和日本因為日本未妥善執反壟斷法而對美國輸入商產生傷害而衍生爭執。1995美國要求日本摧毀其本國內汽車和汽車零件市場的的keiretsu銷售系統,否則要以GATT第23條向WTO爭端解決小組控告日本。

    二、國際反壟斷問題的單邊主義解決之道及其缺陷

    為處國外限制競爭為對國內所產生的影響,保護本國益,國內法方面已有所謂的“域外適用(extraterritorialapplication)”的單邊主義對策產生。所謂反壟斷法的域外適用是指將在國外所發生的反競爭為亦納入該國反壟斷法的規范對象。隨之而來的,就是域外適用的合法問題。對于全部或部分在境外實施的壟斷行為,因為行為本身并不發生在國內,行為主體的國籍也沒有與本國發生任何的聯系,行為在國內也沒有發生直接的侵害后果(盡管會產生間接的影響),因此,適用國際法上公認的屬地主義原則、屬人主義原則都不能解釋其域外效力問題。盡管,國際上尚有保護主義管轄的立法與實踐(如我國刑法典即規定了保護主義管轄),但目前僅限于世界各國公認的犯罪行為,將其擴及到經濟領域確立反壟斷法的域外效力并沒有國際法上的根據。作為尋求反壟斷域外適用國際法基礎的嘗試,許多國家紛紛提出了“效果原則”,“合理管轄原則”等理論。

    1.“效果原則”

    “效果原則”是美國聯邦法院1945年在美國訴美國鋁公司(Alcoa)一案中確立的原則。根據這個原則,任何發生在美國境外的但與美國反托拉斯法的精神相抵觸的行為,不管行為者的國籍如何,只要該行為對美國的市場競爭發生影響,美國法院對之就有管轄權。隨后,歐盟及其前身歐共體似乎也接受了美國的“效果原則”理論。盡管其反壟斷法沒有直接規定域外效力,但歐盟委員會的決定以及歐洲法院的判例確立了歐盟反壟斷法的域外效力。在1971年的“美國國際商業溶劑公司”案中,歐共體法院以效果原則域外適用了其反壟斷法。此后,在一系列涉及第三國的合并案中,如1996年的Gencor和Lonrho以及1997年的波音和麥道合并案,歐盟都表現出了同樣的姿態。

    然而,正如很多學者所指責的那樣,該理論缺乏可靠的國際法基礎。[7]首先,根據效果原則,壟斷行為地的國家或者受到壟斷行為影響的第三國也可能會主張管轄權,這就引起了意圖行使域外管轄的國家與其它國家的管轄權沖突。而目前,國際法上尚無解決此種管轄權沖突的公認原則。如果不顧及他國利益,而徑直適用本國的反壟斷法,無疑是一種霸權主義行為,這是違反國際法的。其次,效果原則過于抽象和籠統,它給予執法機關和法院太大的自由裁量。這就導致一種外國壟斷行為對本國是否有影響,有多大影響,是否應當受本國反壟斷法規制完全由本國執法和司法機構判斷。這種狀況既不能保證法律的公正,也不會得到其它國家的認同和配合。最后,反壟斷法域外適用的規定,打破傳統“屬人原則”和“領域原則”的管轄權決定辦法,而采效果主義(effectdoctrine),但是這種管轄權擴張的結果造成國際緊張。例如,各國針對這種域外適用的情況予以反擊,而有所謂的“抵制(blocking)”和“回復(clawback)”條款出現。以英國1980的《保護貿益法案(ProtectionofTradingInterestAct)》為,該法案授權國務院禁止私人與外國競爭主管機關合作,包含提供資,此為“抵制”條款。除英國之外,加拿大、澳洲、法國、荷蘭以及南非,都有這種抵制條款。英國并賦予符合在美國受三倍懲罰賠償的一定資格的英國公司,在英國法院回復三分之二的賠償,此為“回復”條款。

    2.“合理的管轄原則”

    鑒于反托拉斯的效果原則常常引起外國政府和外國企業的強烈抗議,美國法院在判決中對反托拉斯法又確立了一個“合理的管轄原則”。在1976年TimberlaneLumber公司訴美洲銀行一案中,美國第九巡回法院的判決指出,如果不考慮另一個國家的合法利益,效果原則是不完善的。隨后Choy法官提出了在主張反壟斷域外效力時應考慮諸如美國法與外國法的沖突、當事人的國籍以及訴訟對美國對外關系的影響等因素,這就是反壟斷域外執行中的合理管轄原則。

    “合理管轄原則”在美國國內得到廣泛的贊同,美國司法部曾表示將依此來考慮今后所可能提起的公訴案件。其1977年的《國際交易反托拉斯執行指南》就堅持認為美國反托拉斯法“只適用那些對美國商業有著實質性的和可預見的影響的國際交易。”1982年的《對外貿易反托拉斯修訂法》也反映了這種理論。美國司法部和聯邦貿易委1995年的《國際交易反托拉斯執行指南》將合理的管轄原則稱為"國際禮讓"。指南指出,“反托拉斯法主管機關在執行反托拉斯法的時候應當考慮國際禮讓。禮讓反映了平等國家之間相互尊重的廣泛涵義,并決定那一個國家應當在其領域內允許另一個國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活動。”。《外交關系法重述》(第三版)也反映了這一原則。

    第8篇:護士長論文范文

    關鍵詞:互文性翻譯;《牡丹亭》;語境重構;音樂性傳遞;意象傳遞

    中圖分類號:H31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118(2012)11-0388-02

    

    近年來,針對戲劇翻譯的研究越來越多,而戲劇唱詞的翻譯卻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唱詞極富音樂美、意象美和意境美,譯者應盡最大努力將其傳遞到譯入語文化中。本文作者認為,以語境重構為核心的互文性翻譯理論對于戲劇唱詞的英譯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并指出,在互文性翻譯中,情感上的互文性應優先于文化互文性和語言互文性,以激起譯文讀者的情感共鳴。

    一、互文性理論的緣起與流變

    20世紀60年代末,法國著名哲學家、精神分析學家和符號學家朱麗婭?克里斯蒂娃首次提出“互文性”一詞。在向西方社會譯介巴赫金作品的過程中,克里斯蒂娃繼承并發展了巴赫金“對話主義”,由此提出自己的互文觀。她認為“任何文本都是引語的拼湊,任何文本都是對另一文本的吸收和改編。”(Kristeva,1986:37)。克里斯蒂娃的互文觀強烈沖擊了囿于文本內部分析的結構主義思想,在西方文學界引起極大轟動。

    羅蘭?巴特與克里斯蒂娃并稱為廣義互文性的代表人物。他認為互文性是指任何文本與賦予該文本意義的知識、代碼和表意實踐之總和的關系。巴特認為,“讀者的誕生必須以作者的死亡為代價”,(Barthes,1977:148)由此顛覆了作者的權威性與原創性,而將注意力轉向讀者。

    與廣義互文性理論不同,狹義互文性認為文本的意義是可確定的,其代表人物為吉拉爾?熱奈特。熱奈特在其詩學研究中引入“跨文本性”一詞,并將其細分為互文性、副文性、元文性、超文性和廣文性五類。此處互文性僅指引用、抄襲和典故。可以說,熱奈特的互文觀在該領域是最為狹義的。

    二、互文性翻譯理論

    最先將互文性理論引入翻譯研究的是哈蒂姆和梅森。他們認為,“互文性為基本符號概念在實際追求中—如翻譯和口譯—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測試根據”(Hatim&Mason,2001:121),并就互文符號的傳遞提出了具體的翻譯步驟,由此開創了互文性翻譯研究的先河。

    縱觀互文性翻譯研究的發展歷史,我們發現,不同學者對于“互文性”、“互文本”和“互文翻譯”等概念存在著不同的理解,但有一點卻是不可否認的:互文性涉及一個文本與其他文本之間的關系,而在翻譯中則表現為譯入語文本與原文本和其他同時代文本之間的關系,這就打破了以原語文本為主導的傳統翻譯觀,而給予譯入語文本以新的意義與生命。其次,由于給定文本總是或多或少滲透著其他文本,這就意味著原語作者在創作時總是汲取前人或同時代人作品中的元素,由此大大削弱了作者的原創性和權威性,而備受忽視的讀者卻被提到了顯要位置。最后,互文性翻譯否定原文單一確定的意義,而認為意義是流動的。

    基于上述互文性翻譯的要義,中國學者羅選民在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互文翻譯觀,即“互文翻譯的語境化”(本文作者采用表達上更為準確的“語境重構”)。語境重構指的是“譯者努力在譯文中創造一個翻譯的語境,從體裁、類型、主題、范式等多個方面與原文保持最大一致”。(羅選民,2006:125)為獲得最佳的互文效果,譯者需要充分考慮兩個不同文化語境的差異,根據自身的翻譯目的及翻譯原則,從而選擇最佳的翻譯策略。

    三、互文性翻譯—以《牡丹亭》譯本為例

    四大中國古典戲劇中,《牡丹亭》以其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濃麗華艷的唱詞以及深刻的思想內涵而為人稱道。本文從互文性翻譯理論的視角,通過對白之譯本和汪榕培譯本的對比研究,旨在探究戲劇唱詞的翻譯策略,以期為該領域的研究開辟一條新的道路。

    (一)互文性與音樂性傳遞

    1、疊韻的傳遞

    例:燈窗苦吟,寒酸撒吞。科場苦禁,蹉跎直恁!

    白之:Mumbling of texts by lamp and window light

    Freezes and sours the taste of hopes once bright,

    my progress through the halls of examination

    thwarted, here I dither in desperation.

    汪:Persuing books by night and day,

    Im poor but always wait and wait.

    As lucky star neer shines my way,

    Im reduced to this sad state.

    分析:疊韻詞指韻母相同而聲母不同的詞,與英語中的頭韻(alliteration),元韻(assonance)和輔韻(consonance)有異曲同工之妙。鑒于原文與譯文的互文關系,譯者在翻譯疊韻詞時應在譯文中重構原文語境,盡量地將其譯成相對應的頭韻詞、元韻詞或輔韻詞。白之在譯文中將“寒酸”譯為freezes and sours,將“蹉跎”譯為dither in desperation,兩者分別壓輔韻和頭韻,很好地傳遞了疊韻的音樂美。汪榕培分別用poor和sad state來譯兩個疊韻詞,雖然后者押頭韻,但前者卻沒有,從而削弱了原文唱詞的韻律感。

    2、擬聲詞的傳遞

    例:閑凝眄,生生燕語明如翦,嚦嚦鶯歌溜的圓。

    白之:Idle gaze resting

    there where the voice of swallow shears the air

    and liquid flows the trill of oriole.

    汪:When we cast a casual eye,

    The swallows chatter and swiftly fly

    While the orioles sing their way across the sky.

    分析:作者使用“生生”和“嚦嚦”兩個擬聲詞分別來描述燕語和鶯歌,給人以置身其中的真實感。白之將其分別譯為the voice of swallow和the trill of oriole,雖準確地重構了原文語境,表達出兩個擬聲詞的涵義,但由于他采用的是兩個名詞詞組,從而削弱了原文的動態感以及女主人公內心的不平靜。相比較而言,汪采用兩個動詞chatter和sing,不僅生動地傳達了原文的互文信息,而且很好地勾勒出一幅鳥兒爭相歌唱的動態圖景。

    (二)互文性與意象傳遞

    例:但是相思莫相負,牡丹亭上三生路。

    白之:Let me only keep faith with the history of this longing,

    of the road that led

    through three incarnations to the peony pavilion.

    汪:When a beauty falls in love with a man,

    The Peony Pavilion sees her ardent way.

    分析:“三生路”的意象來源于佛教詞“三生”,指人的前生、今生和來生,后泛指姻緣。此處,白之將其直譯為three incarnations,基本上傳達了原意象的涵義。但由于incarnation帶有極濃重的基督教色彩,因此違背了原文作者的寫作意圖。汪通過分析該詞在原文語境中的涵義,將其意譯為sees her ardent way,拋棄原文意象,也與原文作者意圖不符。本文作者認為,許淵沖的翻譯(win a new life from above)最為理想,既重構了原文意象的語境,同時又將互文信息準確地傳達到了譯入語語境中。

    四、結語

    作為中國古典戲劇的精華,戲劇唱詞的翻譯尚未引起學者的足夠重視。本文將互文性理論引入戲劇唱詞的翻譯研究,發現該理論對戲劇唱詞音樂美和意象美的傳遞起著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只有充分考慮原文的互文性,對原文進行語境重構,才能更好地推動中國古典戲劇在海外的傳播與發展。

    參考文獻:

    [1]Birch,Ciril(trans.)The Peony Pavilion[M].Indiana: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9.

    [2]Hatim,Basil&Mason,Ian.Dsi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1.

    [3]Kristeva,Julia.Word,Dialogue and Novel[A].Moi,Toril.Ed.The Kristeva Reader[C].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34-37.

    第9篇:護士長論文范文

    內容提要:微軟案、谷歌案與百度案皆反映出在反壟斷司法實踐中,相關市場的界定總是與不確定性結伴而行。對傳統產業相關產品市場界定的需求替代法與供給替代法,由于無法充分反映互聯網企業產品或服務所具有的雙邊市場的特點,因而將其適用于互聯網產業反壟斷案件時存在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并突破反壟斷法實施過程中認定互聯網產業壟斷行為的瓶頸,不能沿襲傳統方法,也不能完全束縛于反壟斷法規定,而應該從互聯網產業雙邊市場的特性出發,客觀對待互聯網企業所提品(服務)功能的差異,基于利潤來源確定相關市場的范圍,并考慮雙邊市場的交叉網絡外部性對壟斷力量的傳遞效果。

    自20世紀90年代基于計算機技術應用所出現的互聯網,是人類社會的一次信息革命。網絡技術把許許多多的信息源、用戶終端和計算機連接起來,通過網絡軟件實現相互之間的信息溝通和資源共享。[1]互聯網不僅僅是一種新發明,而且是一種產業的變革,互聯網的應用創造了新的市場和行業。根據1999年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進行的劃分,互聯網產業包括電子商務(網上商店、訂購服務、售票和專業服務等)、產業基礎設施(因特網接入公司、調制解調器制造商等)、軟件應用(網絡瀏覽器、搜索引擎等)及中介公司(經紀公司和其它各種服務公司)四個組成部分。自產生以來,互聯網產業一直迅猛發展。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統計,截至2011年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5.13億,全年新增網民5580萬。據艾瑞咨詢統計顯示,2011年第三季度中國網絡經濟整體規模達到716.1億元,環比上漲17.1%,同比上漲72.%,預計第四季度將達到800億,全年約為2627億元。2011年受歐債危機的拖累,全球經濟整體乏力,互聯網產業卻依然呈現穩定增長的態勢。到2011年底,全球網民總數達到22.67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32.7%;手機用戶總量達到59億,移動寬帶用戶近12億;全球網站總量增至5.55億個,同比增長117.6%。[2]

    隨著互聯網產業的發展,行業內的競爭也日趨激烈。20世紀末發生在美國的微軟反壟斷訴訟案,是全球范圍內影響最大的互聯網相關行業的反壟斷訴訟案件。此后,一些互聯網行業的巨頭企業,如谷歌、雅虎等在美國、歐洲也紛紛受到反壟斷調查,屢受反壟斷訟累。2008年8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實施以后,互聯網產業由于獨特的技術、經濟特征形成高集中度市場,成為反壟斷工作重點關注的幾個行業之一。2008年河北唐山人人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人公司)訴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度公司)案(以下簡稱百度案),是中國互聯網領域反壟斷第一案。2011年4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根據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接到的舉報,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兩公司互聯網專線接入價格情況進行了反壟斷調查。2012年4月,360訴騰訊壟斷并索賠1.5億元的案件在廣東高院開庭。國內外互聯網反壟斷案例的論爭焦點主要集中在相關市場界定的問題上,相關市場成為互聯網產業反壟斷案件不可逾越的第一道“坎”。

    一、互聯網產業反壟斷中相關市場界定的司法困境

    任何競爭行為(包括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行為)均發生在一定的市場范圍內,科學合理地界定“經營者在一定時期內就特定商品或者服務(以下統稱商品)進行競爭的商品范圍和地域范圍”,[3]即界定相關市場(RelevantMarket),是對競爭行為進行分析的邏輯起點,亦是重要的反壟斷司法程序,對判定企業經營活動的法律后果具有潛在的決定性作用。自1948年美國最高法院在美國訴哥倫比亞鋼鐵公司一案中首次使用“相關市場”一詞以來,相關市場是反壟斷的核心概念,也是壟斷行為認定和反壟斷執法活動的基石。因此,相關市場界定是“反壟斷司法過程中一項最基礎、最核心和最關鍵的工作”。[4]

    美國反壟斷執法當局和學者們為更準確地界定相關市場,提出了眾多的相關市場界定方法,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大類:一是早期案例中提出的方法,包括需求交叉彈性法、“合理的互換性”測試、“獨特的特征和用途”測試和聚類市場法等;二是假定壟斷者測試及其執行方法,包括臨界損失分析、臨界彈性分析、轉移率分析、剩余需求分析和機會成本法;三是基于套利理論的方法,包括價格相關性檢驗和運輸流量測試。[5]由于上述方法多是建立在單邊市場邏輯的基礎上對相關市場進行界定的,在互聯網產業反壟斷案件適用時,往往會面臨較大的挑戰和質疑。

    (一)困境之一:將平臺作為一個獨立產品進行相關市場界定

    法院在審理互聯網產業反壟斷案件時,不考慮互聯網產品的雙邊市場特性,而是按傳統的單邊市場對待,將互聯網企業的平臺產品作為一個獨立的產品進行相關市場的界定。美國的微軟案就是此種方法適用的典型案例。

    1998年5月,美國微軟公司因涉嫌違反《謝爾曼法》而遭到美國司法部與美國19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的檢察長指控,進而衍生出全球矚目的美國微軟案。這場世紀審判中最具爭議的部分,乃是微軟公司在與英特爾兼容的個人計算機操作系統(Intel-compatible PC Operating Systems)軟件市場中,將其生產的網絡瀏覽器軟件(IE)與個人計算機操作系統軟件結合在一起出售,涉嫌違反美國反托拉斯法的搭售相關規定。[6]盡管在1997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就指出:“如果要指控壟斷或者企圖壟斷行為,原告必須界定相關市場。”[7]雖然法庭最終認定微軟將其網絡瀏覽器與Windows操作系統捆綁在一起銷售是為了壟斷瀏覽器市場,但在微軟案件的所有材料中,包括1999年11月作出的事實裁定(Finding of Fact)和2000年4月作出的法律裁定(Conclusions of Law)中,本案的原告和法院都只是簡單陳述了微軟在與英特爾兼容的個人計算機操作系統市場中擁有獨占地位,而沒有對案件所涉相關市場的界定依據做出清晰闡述。[8]可以說,作為互聯網產業反壟斷訴訟的第一案,微軟案打開了互聯網產業相關市場界定之門,然而由于法官的刻意回避,微軟案卻沒有能夠關上對互聯網產業相關市場界定質疑之窗。微軟壟斷案存在兩個基本問題需要明確:一是對微軟個人計算機操作系統的相關市場的界定問題,原告從計算機個人用戶角度出發,認為被告擁有9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被告則根據微軟個人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兼容性特點,從軟件供應商的角度出發,相關市場應認定為計算機軟件市場,則微軟個人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市場份額不足30%;二是微軟公司是如何將其擁有的在個人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壟斷力量傳遞到網絡瀏覽器軟件市場,從而實現其對網絡瀏覽器軟件市場的壟斷,這種“捆綁”銷售的機理是什么?對于以上兩個問題,美國聯邦法院的法官雖然作出了事實認定,但是并沒有在判決中進行說明。由于互聯網產業相關市場界定方面的模糊性,互聯網產業反壟斷糾紛頻頻發生,互聯網巨頭無不為之困擾。

    (二)困境之二:將平臺一邊的市場進行相關市場的界定

    法院在審理互聯網產業反壟斷案件時,注意到互聯網產品的雙邊市場特性,但是在相關市場界定時,以市場份額較高的一邊市場確定相關市場,衡量涉案企業的市場控制力。此種方法的運用出現在中國的百度案中。

    2008年的百度案是中國互聯網領域反壟斷第一案。原告人人公司因為不滿被告百度公司“競價排名”的做法,訴諸法院。[9]本案關于相關市場的界定成為左右案件走向的關鍵問題。原告認為,本案的相關市場是中國的搜索引擎服務市場,百度公司在該市場上具有支配地位,百度公司的“競價排名”行為已經構成《反壟斷法》規定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被告認為,搜索引擎服務相對于廣大網絡用戶而言是免費的,免費服務并不是《反壟斷法》所約束的領域,因此并不存在《反壟斷法》意義上的相關市場。最終,在相關市場認定問題方面,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為:(1)網絡用戶在使用搜索引擎時確實不需要向搜索引擎服務商支付相應的費用,但作為市場主體營銷策略的一種方式,部分產品或者服務的免費提供常常與其他產品或服務的收費緊密結合在一起,搜索引擎服務商向網絡用戶提供的免費搜索服務并不等同于公益性的免費服務,它仍然可以通過吸引網絡用戶并通過廣告等營銷方式來獲得現實或潛在的商業利益,因此,被告界定“相關市場”以是否付費為標準顯然不具備事實與法律依據。(2)本案的相關市場應界定為“搜索引擎服務市場”。雖然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新聞服務、即時通訊服務、電子郵件服務、網絡金融服務等互聯網應用技術在廣大網絡用戶中也具有較高的使用率,但搜索引擎服務所具有的快速查找、定位并在短時間內使網絡用戶獲取海量信息的服務特點,這是其他類型的互聯網應用服務所無法取代的,即作為互聯網信息查詢服務的搜索引擎服務與網絡新聞服務、即時通訊服務等其他互聯網服務并不屬于構成相關市場的具有緊密替代關系的一組或一類服務,即‘搜索引擎服務’本身可以構成一個獨立的相關市場。法院雖然在相關市場認定方面認同了原告的主張,但是最終認為,根據現有證據,原告既未能舉證證明被告在“中國搜索引擎服務市場”中占據了支配地位,也未能證明被告存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因而,一審法院駁回原告的起訴,二審法院維持原判。在百度案中,法院判決僅從與原告利益沒有直接關聯的單邊市場確定相關市場,則其判決難免存在一定的謬誤。

    (三)困境之三:模糊相關市場的界定問題

    法院在審理互聯網產業反壟斷案件時,采取相對保守的態度,不去主動界定相關市場。美國谷歌案[10]就是如此。

    KinderStart是美國康涅狄格州一家專門提供兒童信息的網站(KinderStart.com)。2005年該公司在沒有收到任何警告信息的情況下,被清除出Google索引。在頂峰時期,KinderStart.com每月的訪問量超過1000萬人次,而被Google“封殺”之后,該公司網絡流量下滑了70%。2006年KinderStart向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地方法院提起訴訟,指控Google公司利用搜索引擎業務對該公司進行了不正當地“封殺”,損害了其互聯網業務,Google的這種行為違反了《謝爾曼法》和其它法律。KinderStart希望獲得經濟賠償,并請求法院強制Google改變現有的網站排名機制。原告的訴訟請求最終被法院駁回,主要原因在于,法官認為:(1)原告沒有能夠證明搜索引擎市場是一種“銷售分類”(Grouping of Sales)及這種銷售分類可以構成一個獨立的相關市場。原告沒有主張谷歌或者任何其他的搜索服務提供商出售的是搜索服務,而是主張“鑒于過去用戶的經驗和預期,及考慮到先前的關于因特網自由與因特網中立(Neutrality)的政府監管和技術政策,任何搜索引擎必須是對使用者免費”。這種判斷的根據是沒有拘束力的,以此為基礎來證明反壟斷法與免費服務存在某些關聯是站不住腳的。盡管KinderStart辯稱搜索所具有的功能性可以從其他途徑為谷歌帶來豐厚的報酬,但是它卻沒有指出是什么人因為搜索給谷歌付費。因此,從反壟斷法的立場上來說,搜索市場(SearchMarket)不是一個“市場”。(2)原告亦沒有能夠證明搜索廣告市場足以構成一個獨立的市場。盡管搜索廣告市場(Search Ad Market)與因特網上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廣告有著本質區別,在界定相關市場的時候必須對此予以充分考慮,但這種區別還不足以使得搜索廣告市場與比之更大的因特網廣告市場(Market for Internet Advertising)區別開來。因為一個網站可能選擇通過以搜索為核心(Search-based)的方式廣告,也可能選擇別的與搜索無關的方式廣告。無論如何,以搜索為核心的廣告方式與其他任何因特網廣告具有合理的可替代性。谷歌案中,法官注意到了互聯網產品的雙邊市場特點,并對雙邊市場的特點進行了說明,但并沒有對雙邊市場的內部關系進行論證,存在說理不透的問題。

    (四)小結

    通過以上國內外案例的簡單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法院對互聯網產業相關市場認定有如下特點:(1)關于相關市場界定的舉證責任由原告負擔,不能提供足夠的證據來確定相關市場是足以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的合理原因。[11](2)替代性尤其是以功能差異為基礎的需求替代性分析是界定相關產品市場的基本要素。誠如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1992年指出的:“反托拉斯訴訟中的相關市場是由消費者可獲取的選擇來決定。一般而言,相關產品市場包括許多存在合理的使用替代性(Inter-changeability ofUse)及需求交叉彈性(Cross-elasticity of Demand)的產品或者服務集合,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一個品牌可以單獨構成一個相關市場。”[12](3)在傳統產業中,“免費”的行為不屬于反壟斷法規制之列,但在具有網絡外部性的互聯網產業中,“免費”不足以構成非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抗辯。上述谷歌案件、百度案件突出地反映了雙邊市場特性對于互聯網產業相關市場界定的重要性,但由于案件本身所限,還不能完全反映雙邊市場對反壟斷法相關市場界定帶來的挑戰和沖擊。[13]互聯網產業相關市場的界定必須建立在對費用支付模式的進一步深入分析的基礎上。(4)在各國反壟斷司法實踐中,相關市場的界定總是與質疑、模糊性結伴而行。原被告總是站在各自的立場論證相關市場的界定,法院總是以缺乏足夠證據為支撐的替代性分析來解釋相關市場的界定。即便在對相關市場界定有著深遠影響的判例——杜邦案與布朗鞋案中,法官對相關市場的界定都沒有取得一致意見,更不用說原被告對法院的判決心甘臣服。[14]這個問題在互聯網產業表現尤為突出,也給互聯網產業的反壟斷司法工作帶來了困擾。

    二、互聯網產業相關市場界定的特殊性

    互聯網產業是指以互聯網技術為支撐,將互聯網技術加以產品化(或商品化)并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21世紀以來,世界經濟最富有活力的增長點莫過于互聯網產業。隨著互聯網產業的發展,社會財富也在不斷增長。互聯網產業是以互聯網為支撐的,它擁有最大的信息平臺、交易平臺、資源配置平臺和專業社區平臺。然而,互聯網產業所形成市場不同于傳統的單邊市場,[15]而具有雙邊市場特性。

    (一)雙邊市場的特質

    雙邊市場理論是在21世紀初產生的一種經濟理論。[16]雖然此前已經存在一些典型的雙邊市場產業,如媒體、中介業和支付卡系統,但真正受到學者關注和重視的是在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隨著信息和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互聯網產業的出現,形成了大量的雙邊市場,如操作系統、搜索引擎、B2B電子市場、門戶網站等。以互聯網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的發展,使雙邊市場成為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進行理論研究具有重要的經濟和法律意義。雙邊市場理論研究,主要側重于對雙邊市場與傳統的單邊市場的區別,以及由此帶來的新經濟產業在產業組織、企業行為、反壟斷政策等方面的影響與變革。

    從外觀上來描述,雙邊市場(Two-sided Markets)也被稱為雙邊網絡(Two-sided Networks),是指有兩個互相提供網絡收益的獨立用戶群體的經濟網絡。從經濟學意義上來說,雙邊市場是指有兩組參與者需要通過平臺(Platform)來進行交易,而且一組參與者加入平臺的收益取決于加入該平臺另一組參與者的數量的市場。[17]平臺實際上是一種交易空間或場所。較之于單邊市場,雙邊市場具有如下特征:(1)雙邊市場具有“交叉網絡外部性(Cross-group Network Externality)”。這是指兩個不同用戶群之間的外部性,即平臺廠商一邊用戶數量的增加會帶來另一邊用戶效用的提高。[18]從該定義可以看出,雙邊市場的網絡外部性不僅取決于交易平臺同一類型用戶的數量,而且更取決于交易平臺的另一類型用戶數量,這是一種具有“交叉”性質的網絡外部性。(2)雙邊市場定價的平衡法則。在單邊市場中,產品或服務面對的是同一類用戶群體在不同產品之間產生的外部性會被用戶內部化;而在雙邊市場中,由于交易平臺提供的產品或服務面對的是不同的用戶群體,市場兩邊的交叉網絡外部性并不會被用戶內部化。因此,為平衡兩類用戶的需求,交易平臺往往會對需求價格彈性較小一邊的價格加成(Mark up)比較高,而對彈性較大的一邊則價格加成比較低,甚至低于邊際成本定價,或者免費乃至補貼,以吸引其參與平臺并進行交易。[19]

    在上述三個案件中,Windows操作系統平臺、谷歌的搜索引擎平臺及百度的搜索引擎平臺都屬于雙邊市場而非傳統的單邊市場。在Windows操作系統平臺中,微軟向軟件開發商免費提供Windows操作系統接口,而向電腦用戶收取操作系統的費用以使兩類用戶群體都能加入到Windows操作系統平臺上來。在谷歌與百度的搜索引擎平臺中,盡管兩者盈利模式存在差別,但是這兩個平臺運行的模式都是一邊向利用搜索引擎進行信息搜索的廣大網民提供免費服務,一邊對利用搜索引擎廣告的企業收取相應費用;其盈利能力的大小往往取決于平臺所能夠吸引到的網民的數量多少。

    由于雙邊市場和單邊市場機制的不同,單邊市場下建立起來的傳統競爭行為判斷邏輯在雙邊市場下很難具有適應性,雙邊市場的反壟斷規制由此變得復雜,涉及雙邊市場案件的走向亦由此變得撲朔迷離。耶魯大學的埃文斯教授認為,雙邊市場的規制必須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看待,簡單地、割裂地考慮平臺一個邊的市場行為將會得到片面的或者錯誤的結論,并導致錯誤的規制政策。選擇雙邊市場反壟斷規制的政策應該綜合考慮市場勢力、進入壁壘、掠奪性定價、市場圈定、市場效率的評估等因素。[20]賴特教授經過對澳大利亞和英國信用卡市場規制政策的長期實證研究,系統總結了這些適用于單邊市場的政策運用于雙邊市場存在的8個誤區,并認為這些認知上的誤區可以通過對于雙邊市場的正確分析而加以糾正。這8個誤區是:應該設定有效的價格結構來反映相關的成本;價格-成本之間比較高的加成意味著較大的市場勢力;低于邊際成本的定價意味著掠奪性定價;競爭的加劇必然導致更加有效的價格結構;競爭的加劇必然導致更加平衡的價格結構;在成熟的市場中,價格結構沒有反映成本是不合理的價格;當市場的一邊定價低于邊際成本時,其必然受到市場另外一邊的交叉補貼;平臺所制定的規制性價格是中性。[21]

    (二)傳統界定相關市場方法的局限性

    盡管國際上尚未真正形成統一的相關市場界定的標準與方法,但不可否認的是,相關市場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商品(地域)的可替代程度,因此,界定相關市場的基本依據是替代性分析。我國《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關于相關市場界定指南》規定,界定相關產品市場應主要從需求角度來考察產品的需求替代性,必要時考察供給替代性。從具體的界定方法來說,各國反壟斷立法中關于相關市場界定方法的演變,大致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以哈佛學派的結構主義為基礎建立的一系列界定方法,包括:合理可替代、供給替代、交叉價格彈性、子市場、集群市場、產品流等。在這一個階段,界定相關市場都側重于對產品特征和功能的定性分析,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如在百度案中,百度提供的搜索引擎為雙邊平臺性產品,平臺的兩邊連接的分別是企業與用戶。對于普通的非付費網民來說,搜索引擎平臺向他們提供的是一種信息搜尋服務,因而,相關市場應當是搜索引擎服務市場;而對于另一邊在搜索引擎平臺上商業廣告的企業來說,搜索引擎平臺為它們提供的是一種商業廣告服務,因而,相關市場應被界定為互聯網絡廣告市場。由于對兩邊市場產品功能認知的分歧,在反壟斷法的實施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矛盾和沖突。在百度案中,我國法院最終將該案的相關市場界定為“搜索引擎服務市場”,主要是從普通的非付費網民與百度公司交易的市場出發進行認定的。而同樣的搜索引擎平臺產品,在2007年的Google-Double Click合并案件中,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經過認證,將相關市場認定為“搜索廣告市場”(Search AdvertisingMarket)。[22]兩國反壟斷機構對搜索引擎平臺產品相關市場認定的分歧,體現了產品功能界定法在雙邊市場中運用的局限性。盡管后來的交叉價格彈性加大了定量分析的成分,但是其假設前提是除壟斷者外其他供給者的價格不變,或者消費者對其他供給者的需求不變,而在現實中,要得到如此苛刻條件下的數據幾乎不可能,因此,這種方法的實用價值不大。

    第二個階段以強調效率的芝加哥學派和以強調效率公平并重的后芝加哥學派的經濟學思想為基礎,建立的以假定壟斷者測試法(簡稱SSNIP法)為主的界定方法。[23]建立在定量分析基礎之上的SSNIP法,克服了上述方法的不足,自1982年在美國《兼并指南》中首次被提出后,1997年為《歐盟委員會關于相關市場界定的通告》采用。迄今為止,SSNIP法是許多國家反壟斷司法實踐中界定相關市場的主要方法。盡管如此,SSNIP法在雙邊市場中也同樣存在缺陷。首先,SSNIP法也是建立在單邊市場分析的基礎之上,它對產品功能界定法的改進在于采用了更為嚴謹的量化分析,即以持久地(一般為1年)小幅(一般為5%-10%)提高目標商品的價格來考察商品的替代程度,以此來確定相關商品市場的范圍。[24]但是,由于雙邊市場所具有的交叉網絡效應,平臺企業的收益不僅取決于交易平臺的同一類型用戶的數量,而且更取決于交易平臺的另一類型用戶數量,因此,這種小幅度的漲價對于一邊市場影響是不顯著的。其次,由于平臺企業對雙邊市場的用戶在定價方面一般采取的是傾斜定價策略,即對一邊市場采取“低價”甚至是“免費”策略,通過免費提供服務來培育一定的用戶群,在免費用戶達到一定規模后,又以免費用戶為資源與另一邊的用戶進行交易,實現收費目的。這種存在交叉補貼的市場,互聯網產業的網絡效應加大了界定相關市場的難度,一方面降低了合理可替代性程度,[25]另一方面弱化了需求交叉彈性。所以,互聯網平臺企業的首要競爭策略是產品差異化,而非價格策略。正如有學者所指出的,在新經濟行業中,由于產品品質的競爭或技術的競爭已經遠大于價格的競爭,以價格理論為基礎的SSNIP測度標準根本不能有效界定相關市場。[26]

    從免費用戶角度來考察需求替代性,則顯得更難。首先,需要考察的是產品的價格,對于消費者而言其使用平臺企業提供的服務是免費的,無所謂價格問題;其次是產品的特性,由于交叉網絡效應的影響使得該平臺對廣大消費者產生了“鎖定”效應,此時消費者的轉移成本較高,限制了其選擇可以替代的其他平臺;再次考察的是產品的用途,互聯網產業在位平臺企業總是不斷開發新產品,大多數在位平臺企業產品的用途基本能涵蓋其他產品的用途;最后是消費者的偏好,互聯網上的消費者對其所使用的產品往往具有依賴性,且使用又是免費,所以這一替代性也很弱。因此,在雙邊市場中運用需求替代性來界定相關產品市場有著天然的硬傷。[27]

    面對傳統的相關市場界定方法在反壟斷法實施時所面臨的窘境,美國反托拉斯機構中的經濟學家很早就提出過,對競爭影響的分析并不一定需要進行正式完整的市場界定。[28]美國第二巡回上訴法院指出:“如果原告可以證明被告的行為對競爭產生了直接的不利影響……這可以說是比復雜市場份額計算來證明市場力量的更為直接的證據。”[29]國內有學者以此為據,提出對互聯網產業反壟斷案件的處理應當淡化其相關市場界定的問題。[30]對此,筆者并不茍同。因為相關市場界定是處理反壟斷案件中的邏輯起點,一旦離開這一起點去實施反壟斷法律,勢必會導致反壟斷法實施的擴大化,產生大量的反壟斷“偽案”,[31]浪費國家的執法、司法資源,更多的企業將會由此拖入訴累,影響企業的創新。

    反對相關市場界定的學者認為,界定相關市場是反壟斷訴訟創建的一個人造物,通過其邊界將市場內外的企業區分開來沒有任何意義。[32]筆者認為,互聯網產業反壟斷案件中的相關市場界定是必要的。由于存在客觀上的困難,我們可以采取相應的應對策略,一是進行相關市場界定方法的創新,使互聯網產業的相關市場界定更為簡單、明確;二是降低原告的舉證責任要求。其中相關市場界定方法的創新是至關重要的。

    (三)小結

    在雙邊市場上,平臺企業通常向兩組截然不同的消費群體提供多種差異化產品,這使得雙邊市場的相關市場界定變得復雜化:(1)雙邊市場具有復雜的外部性,如何考慮外部性對替代性的影響?(2)隨著消費群體的增加,平臺企業有了更多選擇,比如單邊漲價還是雙邊漲價,這必然增加求解最優化問題的難度;(3)當市場上有多個平臺時,如何判斷它們之間的替代順序?(4)不同類型的雙邊市場具有不同的經濟特征,所以在雙邊市場背景下推導各種方法的計算公式時,需要針對不同類型的雙邊市場,建立相應的數理經濟模型。

    綜上所述,雙邊市場理論的提出,為反壟斷法理論研究開辟了一個全新的領域,也為反壟斷執法、司法,尤其是相關市場界定的操作帶來了全新的分析視角。然而,從諸多的雙邊市場和單邊市場的差異化行為來看,經濟學界和司法界對于雙邊市場的策略行為多持支持或者不確定的態度,且無論是在理論界還是在實務界都缺乏一個判斷雙邊市場定價規制的標竿體系。[33]雙邊市場理論的發展對互聯網產業相關市場界定工作帶來了挑戰,也為破解互聯網產業相關市場界定的困境指明了出路。

    內容提要:微軟案、谷歌案與百度案皆反映出在反壟斷司法實踐中,相關市場的界定總是與不確定性結伴而行。對傳統產業相關產品市場界定的需求替代法與供給替代法,由于無法充分反映互聯網企業產品或服務所具有的雙邊市場的特點,因而將其適用于互聯網產業反壟斷案件時存在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并突破反壟斷法實施過程中認定互聯網產業壟斷行為的瓶頸,不能沿襲傳統方法,也不能完全束縛于反壟斷法規定,而應該從互聯網產業雙邊市場的特性出發,客觀對待互聯網企業所提品(服務)功能的差異,基于利潤來源確定相關市場的范圍,并考慮雙邊市場的交叉網絡外部性對壟斷力量的傳遞效果。

    三、互聯網產業相關市場界定的創新思路

    Baker認為,“縱觀美國的反壟斷訴訟歷史,多數案例的解決最終要尋求于市場界定而不是其他重要的反壟斷問題。市場界定在評估市場勢力和判斷企業的市場行為是否具有反競爭效果方面,經常是極為關鍵的一步。”[1]要修復替代性分析的硬傷、突破認定互聯網產業壟斷行為的瓶頸,就不能照搬傳統方法,也不能完全束縛于《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相關市場界定指南》中規定的現成方法。事實上,該指南對相關市場界定方法方面所持的是一種比較開放的態度,容許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進行不斷創新。指南第7條規定:“界定相關市場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在反壟斷執法實踐中,根據實際情況,可能使用不同的方法。”鑒于傳統的相關市場界定方法對雙邊市場產業適用的局限性,從互聯網產業的雙邊市場特性出發,客觀對待互聯網企業所提品(服務)功能差異,并綜合考慮交叉網絡外部性、利潤來源等因素,對互聯網產業反壟斷案件中的相關市場界定進行方法的革新,愈顯其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確定平臺產品的盈利模式

    市場競爭本是一種利益追逐的過程,企業經營的目的是為了贏利,為了追逐利潤的最大化。企業獲取利潤的方式最主要的是爭奪市場中的資源,這種資源可以是具有物質形態的,也可以是不具有物質形態的。[2]不論是傳統的單邊市場,還是雙邊市場,都存在這些資源,因為資源是市場的基礎。如果一個市場中并沒有資源,那么這個“市場”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市場。可以說,資源是市場賴以生存的基礎。在雙邊市場中,尤其是互聯網產業中,平臺企業對資源的爭奪更為激烈。平臺企業往往制定傾斜定價的營銷模式,低價甚至免費向一邊用戶提供服務而向另一邊收取服務費用。這種傾斜定價策略容易使人們關注其“免費”的部分,卻忽略了“收費”部分。百度案鮮明地體現了這一點,這就要求我們應當根據雙邊市場的特殊情況來研究適用互聯網產業中相關市場界定的方法。

    在谷歌案件中,法官強調原告必須證明谷歌搜索的盈利模式,只有在“免費的谷歌搜索”其實不是免費的情況下,反壟斷法才會對其進行規制。[3]可見,雙邊市場平臺企業的“盈利性”是反壟斷法適用的前提條件。在雙邊市場條件下,的確有免費使用產品的現象存在,但是這種“免費”是建立在平臺企業運用平衡法則定價的基礎上。通過對不同類型平臺參與方費用支付情況及平臺企業盈利模式進行解析,有助于了解包括互聯網企業在內的平臺企業“免費”業務的實質。不同類型平臺參與方費用支付情況及平臺企業盈利模式詳見表1。

    表1雙邊市場分類與盈利模式[4](缺圖)

    從表1可知,雙邊市場內的互聯網企業所提供的免費或者低收費產品與傳統公益性質的機構提供的免費物品有著本質的不同。平臺一邊用戶免費產品的獲取建立在平臺另一方支付相應的交易費、嵌入費、廣告費等費用的基礎上。平臺企業不是公益機構,事實上,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伴隨互聯網產業的驚人增長速度,蘋果、微軟等互聯網產業內的企業已經成為世界經濟舞臺中的核心角色,步入世界上最盈利的企業之列。

    (二)以利潤來源邊市場為界定相關市場的主要依據

    縀度案中,法院一方面從網絡用戶進行信息搜索的需求替代角度來判斷搜索引擎服務的替代性,認為搜索引擎服務市場可以構成《反壟斷法》上獨立的相關商品市場;另一方面又從廣告商的角度,認為百度公司向廣大用戶免費提供搜索引擎服務而又向廣告商收取廣告費用是一種營銷策略,從而否定了被告以“免費服務”并不是《反壟斷法》上的相關市場的抗辯理由。因為依據傳統的相關商品市場界定方法,僅從網絡用戶或僅從廣告服務角度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如果法院僅從廣大網絡用戶角度來界定本案的相關商品市場,考慮到網絡用戶進行信息搜索的需求替代性,搜索引擎服務市場可以構成獨立的相關市場,從而將相關商品市場界定為搜索引擎服務市場具有可接受性;但是如果法院僅從廣告服務角度來界定相關商品市場,則可得出本案的相關商品市場是廣告市場的結論。可見,法院在認定本案的相關商品市場時其實存在一個矛盾:將本案的相關商品市場界定為“搜索引擎服務市場”是從網絡用戶的角度出發;而在否定被告的抗辯理由時卻是從廣告服務角度出發的。或許法院沒有意識到或刻意忽略了界定相關市場中的這一內在沖突,[5]產生這種沖突的原因是什么呢?筆者認為,問題出現在“免費”與“付費”上,法院能夠看到百度公司的營運不是完全“免費”,其營業利潤的來源并不是廣大用戶而是廣告商,正是因為法院認識到這一點才會不自覺地從廣告服務角度來否定被告的抗辯。我國《反壟斷法》在相關市場界定方面并沒有規定“營業利潤的來源”這一因素,因此導致了法院在審理本案過程中出現這一矛盾,這充分表明現有《反壟斷法》存在著不足,在界定互聯網產業相關市場時出現了困境,而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互聯網產業的雙邊市場特性。

    雙邊市場可以理解為一種交易平臺,這個平臺的交易量取決于兩邊的聯合需求。如果有一邊對平臺的服務或產品沒有需求,那么這個平臺將“不復存在”。只有當兩邊同時對平臺的服務或產品產生需求時,平臺才能真正具有價值,發揮其作用。要使平臺兩邊均對其服務或產品產生需求,平臺可以通過定價策略吸引兩邊用戶在平臺上進行交易。但是,平臺兩邊市場的需求者由于對平臺利用的不同,因而導致市場交易的產品(或)服務不同。如微軟公司的Windows平臺,對于個人用戶來說,與微軟交易的是個人電腦操作系統軟件,對于另一邊的軟件開發商來說,微軟提供的則是一個開放、兼容的應用軟件。如果依個人用戶邊市場,將Windows平臺界定為個人電腦操作系統軟件,微軟公司在該市場占有90%以上的市場份額,具有絕對的市場支配地位;如果依軟件開發商邊市場,將Windows平臺界定為應用軟件,則微軟公司在應用軟件市場中的市場份額只占5%左右,從而不具市場支配地位。百度搜索平臺也是如此,對于一般搜索用戶來說,百度公司提供的是免費搜索引擎服務;對于互聯網廣告商來說,百度公司提供的是收費的互聯網廣告服務。因此,以企業利潤來源界定雙邊市場中的相關市場,就可以簡單而準確地得到確定的結論,即微軟公司在個人電腦操作系統市場擁有市場支配地位,而百度公司在互聯網廣告市場不具市場支配地位。

    (三)互聯網產業主要相關市場的確定

    企業提供具體的產品(服務)功用的不同,我們可以將其分為信息獲取類、交流溝通類、網絡娛樂類和商務交易類等四類。筆者擬依照此種分類對各類互聯網企業的利潤來源進行分析,并確定互聯網產業的相關市場。

    1.信息獲取類。信息獲取類主要包括搜索引擎和門戶網站等。界定搜索引擎或門戶網站的相關市場,需要考察其利潤來源。筆者首先以“百度案”為例,探討搜索引擎的相關市場界定。

    根據百度2010年第一季度財報,其第一季度營業收入12.94億元,運營利潤5.3億元。通過上表,不難發現在線廣告業務是百度的支柱性營收來源(占總收入的比重達99.9%)。財報數據顯示,2010年第一季度廣告營收達12.93億元,在總營收中的比重貼近100%。因此,百度的利潤來源是廣告業務收入。

    在百度案中,法院雖然考慮了百度并不是完全“免費”,會通過其他手段來贏利的因素,但是在作出相關市場界定時卻沒有進一步考察百度的利潤來源,將相關市場界定為“中國搜索引擎服務市場”存在不合理之處。筆者認為,百度的利潤來源主要是廣告業務收入,因此將相關市場界定為“中國網絡廣告市場”[7]為宜。因為百度的絕大部分利潤來源于廣告業務,其與直接競爭者爭奪的必然是廣告業務資源,如果采取壟斷行為極有可能是因為對廣告業務資源的爭奪,最能表現百度與其他競爭者之間的競爭關系,這樣有利于判斷該行為對其他競爭者產生何種影響以識別是否需要適用《反壟斷法》予以規制。

    門戶網站和搜索引擎服務的利潤來源是否存在差異呢?此處以網易為例。

    從表3看出,在網易總的營業收入中,2005年至2010年網絡游戲收入均占到80%以上的比例,可見其利潤的主要來源是網絡游戲收入。因此,如果網易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界定相關市場就應當著重考慮其在網絡游戲市場中的競爭力。我國的主要門戶網站還有新浪網、搜狐網、騰訊網等等。根據艾瑞咨詢,新浪網的主要利潤來源是廣告收入。[9]可見,門戶網站之間的利潤來源是存在差異的,不同的門戶網站,利潤來源也有可能不同。因此,界定相關市場時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并結合相關數據進行分析。

    2.交流溝通類。這種互聯網產業主要包括即時通訊、電子郵件和論壇等。針對此種類別,筆者擬在下文以“3Q之爭”為例進行探討。“3Q之爭”涉及到奇虎360與騰訊QQ兩個平臺企業,因此首先有必要了解這兩個平臺企業的營業收入分布狀況。

    根據艾瑞咨詢報告顯示,2010年,奇虎公司的互聯網收入為5379萬美元,占全年收入的93.3%。其中包括網絡廣告收入3882.6萬美元、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1477.4萬美元和其他服務收入19萬美元,占全年收入的比重分別是67.3%,25.7%,0.3%。結合表4,我們知道,奇虎360營業利潤的主要來源是在線廣告業務收入。反觀騰訊QQ,其營業收入構成與奇虎360有所差異。表5顯示2010年經審計后的數據,騰訊的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超過78%,移動及電信增值服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接近14%,網絡廣告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接近7%,其他服務收入所占比例不到1%。因此,騰訊營業利潤的主要來源是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

    3.網絡娛樂類。網絡娛樂類主要包括在線視頻、音樂和游戲等。筆者以網絡視頻為例。首先,分析一下在線視頻的利潤來源。

    上圖反映出在線視頻行業主要利潤來源是視頻網站的廣告收入,2010年占到了68.5%。在線視頻行業相關市場的界定應當著重考察其在視頻網站的廣告市場競爭狀況,從而判斷其是否存在壟斷行為。

    4.商務交易類。此種分類主要包括電子商務平臺和第三方支付工具等。在我國,電子商務平臺主要指網絡購物,它主要包括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模式(B2B)、企業對個人的電子商務模式(B2C)和個人對個人的電子商務模式(C2C)。[13]艾瑞咨詢認為目前B2C企業盈利模式劃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傭金服務費收入為主的“平臺式B2C”,另一種是以進銷差價收入為主的“自主銷售式B2C”。在B2B和C2C平臺中,其盈利模式有所差異,在此不重點分析。筆者認為,界定B2C電子商務平臺的相關市場需要區分“平臺式B2C”和“自主銷售式B2C”,因為他們的利潤來源并不相同。目前,我國第三方支付按照行業的不同,又分為兩種:一種是以支付寶、財付通、盛付通為首的互聯網型支付企業,其服務對象是個人;另一種是以銀聯電子支付、快錢、匯付天下為首的金融型支付企業,其服務對象是企業。此處以支付寶為例。根據艾瑞咨詢,支付寶現有的盈利模式是以交易手續費為主。[14]因此,在判斷相關市場時,我們需要從其交易總量出發,分析其面臨的競爭約束,根據競爭程度的強弱來界定相關市場。

    (四)平臺產品兩邊市場的關系及其考量

    在雙邊市場條件下,是否存在平臺企業利用在其中一邊市場的壟斷地位,對另一邊市場進行有效控制,影響市場進入或改變競爭格局,這也是一個互聯網產業反壟斷法律實施必須考慮的問題。

    交叉網絡外部性是雙邊市場形成的一個前提條件,也是判斷該市場是否為雙邊市場的一個重要指標。[15]一般而言,平臺廠商一邊用戶數量的增加會帶來另一邊用戶效用的提高,平臺具有正的交叉網絡外部性。但是,受到雙邊市場的平臺企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差異化的影響,有時候平臺廠商一邊用戶數量的增加會減少另一邊用戶的效用,平臺具有負的交叉網絡外部性。[16]所以根據兩邊市場用戶的相互影響不同,可以將雙邊市場平臺分為正網絡外部性平臺和負網絡外部性平臺。互聯網產業中的市場創造型平臺(Market-maker,平臺企業為買賣雙邊提供交易的便利,借助平臺企業的交易平臺,交易雙邊可以提高搜尋交易機會的效率或者交易成功的概率)和需求協調型平臺(Demand-coordinator,平臺企業將具有相互需求傾向的買賣雙邊凝聚到一個共同的平臺,促使他們之間的相互需求得到實現)一般都屬于正網絡外部性平臺;受眾制造型平臺(Audience-maker,雙邊市場的主要功能是聚集足夠多的受眾如讀者、觀眾和網民等,從而滿足與受眾相對的另一邊用戶的某種需求)屬于負網絡外部性平臺。

    在正網絡外部性平臺的雙邊市場中,一邊市場的參與交易人數、交易量與另一邊市場的參與交易人數、交易量存在正相關關系。如屬于需求協調型的Windows平臺,購買和使用微軟公司個人電腦操作系統的用戶越多,則會吸引越多的軟件開發商為其提供應用軟件;而更多的應用軟件的支持,又會導致更多的用戶選擇購買和使用微軟公司的個人電腦操作系統。

    從壟斷力量的傳遞方面考量,在雙邊市場具有正的交叉網絡外部性的條件下,市場支配力量存在傳遞效應,即平臺一邊的市場支配力量可以通過平臺向平臺另外一邊傳遞;而在存在負的交叉網絡外部性的雙邊市場中,市場支配力量沒有從平臺一邊向平臺另外一邊傳遞的問題。

    在美國的微軟案中,微軟公司利用其在個人電腦操作系統市場的壟斷地位,將其生產的網絡瀏覽器軟件與個人計算機操作系統軟件結合一起出售,是為了壟斷瀏覽器市場而進行的捆綁銷售行為,即微軟公司將其在個人電腦操作系統市場所擁有的壟斷力量引入到了瀏覽器市場,致使原有市場競爭的格局受到破壞,微軟公司實現對瀏覽器市場壟斷的同時,也進一步強化了其在個人電腦操作系統市場的壟斷地位。[17]2004年歐盟委員會認定微軟將多媒體播放器與Windows捆綁,違反了《歐洲共同體條約》第82條禁止濫用支配地位的規定,通過多媒體播放器與Windows的捆綁,微軟成功地將Windows作為分銷渠道來確保其在多媒體播放器市場的重要競爭優勢,這具有反競爭的性質。因為捆綁有利于樹立一個保護微軟多媒體播放器的市場進入障礙。這種障礙使得競爭者的產品難以進入市場,挫傷了多媒體播放器廠商人力和資金投資的積極性,減少了來自這些廠商的有效競爭,最終擾亂了正常的競爭程序。[18]雖然很多經濟學者的研究結論證明,無論是壟斷情形還是競爭情形,雙邊平臺企業采取搭售策略均可提高買方總效用、賣方總效用以及社會總福利,[19]但是,他們忽視了壟斷企業的搭售對競爭市場競爭結構的破壞效果,由此造成對用戶選擇權的損害以及對產品創新的影響。實踐證明,正是由于對微軟搭售的反壟斷限制措施的實施,才有Google、蘋果的創新和脫穎而出,才有互聯網市場的五彩繽紛。

    受眾制造型的雙邊市場常常需要以負價格向受眾提供服務以吸引足夠多的受眾到平臺上來,由此帶有一定的負網絡外部性。例如,如果門戶網站的廣告鏈接過多,那么網民退出的意愿會增強。艾瑞市場咨詢2006年的《個人門戶發展趨勢研究報告》中顯示,網民對從門戶網站獲取信息不滿意的主要因素為廣告過多、內容繁雜、真實性較低、推薦的頭條很少有自己感興趣的等等,數據詳見圖1。

    在百度案中,百度公司的搜索引擎平臺是負網絡外部性平臺,眾多的搜索服務用戶的使用,為網絡廣告商創造了商機,吸引他們在搜索界面和搜索結果中加入廣告元素。但過量的、不合理的廣告,如百度公司的“競價排名”等,會影響搜索服務的質量,導致搜索服務用戶的退出,而搜索服務用戶的減少,則會降低搜索引擎平臺對網絡廣告商的吸引力,影響平臺企業的盈利。因此,過量的、不合理的廣告對于百度公司來說,與其說是創利行為,不如說是自損行為。因此,百度公司不可能將其在免費的“搜索引擎服務市場”的壟斷力量傳遞到另一邊的互聯網商業廣告市場,影響互聯網商業廣告市場的競爭。進而言之,即便是百度公司在平臺的一邊“搜索引擎服務市場”具有市場支配地位,作為平臺另一邊的互聯網商業廣告市場用戶的唐山市人人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也不能以此為由起訴百度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的百度案也是一個反壟斷“偽案”。

    證據表明,帶有一定負交叉網絡外部性的受眾制造型平臺一般以“先吸引消費性質的用戶,然后才吸引廣告客戶”進行促銷,如即時通訊平臺騰訊QQ;而具有正網絡外部性的雙邊市場則一般先吸引銷售商,如B2B電子商務平臺。[21]也就是說,無論平臺盈利模式為何,平臺企業如果能夠采取合適的定價策略、市場策略,就可以通過改變對平臺一邊的控制能力來改變對平臺另一邊的控制能力,但是這種控制能力的改變不是市場支配力量的自然傳遞,而是平臺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對平臺兩邊用戶規模做出的進入戰略選擇。對于相關市場界定而言,借助平臺交叉網絡外部性正負性的確定,可以得出市場支配力量能否被有效傳遞、平臺企業是否具有市場控制能力的相關結論。畢竟相關市場的概念本身也是一個用來最終說明企業的市場控制能力的替代性解決方案。

    盡管雙邊市場理論的提出已經有10余年,涉及雙邊市場的互聯網反壟斷案件頻頻發生,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哪一種理論系統闡述了雙邊市場條件下相關市場界定的一般規則——以成為指導反壟斷案件執法、司法的標桿;也沒有哪一個國家的法院主動對案件所涉相關市場的界定過程做出清晰的解釋,為法院日后的案件審理工作提供具有先例價值的司法判斷邏輯。從理論上講,雙邊市場價格結構的分析并不困難,但是要將這種規范性的結論用經濟證據來檢驗的話,還是異常困難的。因為定量分析對數據的要求會很高,而現有的模型并不完善,使得出現差錯的幾率非常高。[22]

    勻然,通過對上述三個互聯網企業的反壟斷案件的分析,我們仍可以發掘到關于相關市場界定的法律信息:對平臺企業相關市場的界定,必須關注平臺的雙邊,通過對平臺交叉網絡外部性正負考察,可以確定平臺一邊的市場支配力是否能夠被傳遞。如果平臺的交叉網絡外部性為正,這種市場支配力能夠通過平臺傳遞到平臺的另一邊,那么平臺企業才有可能在相關市場內擁有市場支配地位及從事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這時就有必要借助對平臺盈利模式的確定及平臺利潤來源的剖析來劃定相關市場的邊界。如果平臺的交叉網絡外部性為負,那么對平臺企業的反壟斷指控就是缺乏實質意義的“偽案”,可以立即停止,以節約原本就稀缺的反壟斷司法資源。當然,這種通過考察平臺企業的交叉網絡效應、盈利模式及利潤來源來界定互聯網產業相關市場及判斷互聯網產業是否存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進行初步判斷的方法,僅僅是對傳統反壟斷分析方式的補充。即便是給反壟斷法帶來了全新的觀察視角和巨大的理論挑戰的雙邊市場理論,也不足以顛覆傳統反壟斷法理論。[23]在互聯網產業相關市場界定中,“相關市場”概念本身所體現的基本內涵仍然是適用的,需要改變的是具體的界定方法和思維慣性。[24]對此,反壟斷法理論與實務界應當有足夠的認知。

    注釋:

    [1]參見邢志強、韓淑芳:《信息競爭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頁。

    [2]參見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2》,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第3-17頁。

    [3]《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關于相關市場界定的指南》第3條。

    [4]劉偉:《序》,載李虹:《相關市場理論與實踐——反壟斷中相關市場界定的經濟學分析》,商務印書館2011年版。

    [5]參見黃坤:《經濟學視角下的相關市場界定:一個綜述》,載《經濟研究》工作論文,2011年,wp133,載http://erj.cn/cn/gzlw. aspx?m=20100921113738390893.

    [6]參見張維中:《美國微軟案操作系統軟件搭售問題之研究》,載《公平交易季刊》2006年第2期。

    [7]Forsyth v.Humana,Inc.,114 F.3d 1467,1476(9th Cir.1997).

    [8]See United States v. Microsoft Corp.,84 F.Supp.2d 9(D.D.C.1999)(“Findings of Fact”),and see United States v.Microsoft Corp.,87 F.Supp.2d 30(D.D.C.2000)(“Conclusions of Law”).

    [9]關于“百度案”的基本案情,參見佟姝:《百度被訴壟斷案背后的思考——唐山人人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訴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壟斷糾紛一案評析》,載《中國專利與商標》2010年第1期。

    [10]See Kinderstart.com LLC.v.Google Tech.,Inc.,No.C 06-2057 JF RS,(N.D.Cal.),March 16,2007.

    [11] See Tanaka v.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252 F.3d 1059,1063(9th Cir.2001).

    [12] Eastman Kodak Co.v.Image Technical Services,Inc.,504 U.S.451,481-82,112 S.Ct.2072,119 L.Ed.2d 265(1992).

    [13]參見李劍:《雙邊市場下的反壟斷法相關市場界定——“百度案”中的法與經濟學》,載《法商研究》2010年第5期。

    [14] See United States v.Du Pont&Co.,351 U.S.377(1956),and see Brown Shoe Co.,Inc.v.United States,370 U.S.294(1962).

    [15]早在1938年,馬歇爾就對市場進行了界定,他認為市場是買主和賣主可以自由進入并在同一時間對同種商品形成相同價格的所有交易關系的總稱。這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單邊市場。參見[英]馬歇爾:《經濟學原理》(下),朱志泰譯,商務印書館1964年版,第18頁。

    [16]一般認為,2004在法國圖盧茲召開的雙邊市場經濟學學術研討會,標志著雙邊市場理論的形成。參見朱振中、呂廷杰:《雙邊市場經濟學研究的進展》,載《經濟問題探索》2005年第7期。

    [17]See Mark Armstrong,Competition in Two-Sided Markets,Mimeo,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2004,p.57.And see Mark Armstrong,Competition in Two-Sided Markets,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Vol.37(no.3),2006.

    [18]See M.L.Katz and C.Shapiro,Systems Competition and Network Effects,Journal of Economics Perspectives,Vol.8,No.2,Spring 1994.

    [19]參見紀漢霖:《雙邊市場定價策略研究》,復旦大學2006年博士論文,第44頁,參見中國知網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http://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DFD&QueryID=4&CurRec=1&dbname=CDFD9908&filename=2007069074.nh&urlid=&yx=&uid=WEEvREcwSlJHSldTTGJhYlQ4NUpQbXRBaXh-Dc1R0TmQ3R3lwNmZpUmhwaGNpWll6THVteXk3-OTFvNkdOY1EwaQ==.

    [20] See David S.Evans,The Antitrust Economics Of Multi-Sided Platform Markets,Yale Journal on Regulation,Vol.20,2003.

    [21] See J.Wright,One-Sided Logic in Two-Sided Markets,Review of Network Economics,Vol.3(no.1),2004.

    [22]參見王先林主編:《中國反壟斷法實施熱點問題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324-325頁;FTC,Statement of FEDERALTRADE COMMISSION Concerning Google/Double Click,FTC File No.071-0170.

    [23]參見李虹:《相關市場理論與實踐——反壟斷中相關市場界定的經濟學分析》,商務印書館2011年版,第85-87頁。

    [24]參見《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關于相關市場界定指南》。

    [25]在互聯網產業中,由于交叉網絡效應的作用,引起了正反饋、冒尖、鎖定和轉移成本等一系列現象。特別是當出現“鎖定”現象后,不論新興的網絡產品是否具有新的特性、是否具有更好的用途、是否具有更優惠的價格,網絡用戶都不會轉向它,因為網絡用戶會認為現在其所使用的就是最好的。

    [26]參見余東華:《反壟斷法實施中相關市場界定的SSNIP方法研究——局限性其及改進》,載《經濟評論》2010年第2期。

    [27]《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關于相關市場界定指南》還規定了必要時考察供給替代性,也存在上述問題,在此不贅述。

    [28] See Jonathan B.Baker,Contemporary Empirical Merger Analysis,George Mason Law Review,Vol.5,No.3,1997.

    [29]Todd v.Exxon Corp.,275 F.3d 191,206(2d Cir.2001).

    [30]同注[22],王先林書,第332-334頁。

    [31]關于反壟斷“偽案”的提法,可以參見鄭文通:《我國反壟斷訴訟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規定的誤讀》,載《法學》2010年第5期。

    [32] See Fisher,F.M.,“Horizontal Mergers:Triage and Treatment”,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87,1(2).

    [33]參見注[19],第60頁。

    [1]Baker,J.B.,“Market Definition:An Analytical Overview”,Antitrust Law Journal,2007,74.

    [2]例如,房地產企業為了獲得高額的利潤往往去爭奪黃金地段的土地資源,通過開發后高價賣出,這種資源就是具有物質形態的資源;在互聯網領域,大部分產品都是信息產品,平臺企業爭奪的資源大多不具有物質形態,譬如某個視頻的版權、軟件使用權等等。

    [3] See Kinderstart.com LLC.v.Google Tech.,Inc.,No.C 06-2057 JF RS,(N.D.Cal.),March 16,2007.

    [4]本表根據黃民禮一文資料整理而來。參見黃民禮:《雙邊市場與市場形態的演進》,載《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5] 參見李劍:《雙邊市場下的反壟斷法相關市場界定——“百度案”中的法與經濟學》,載《法商研究》2010年第5期。

    [6]根據百度2009Q2-2010Q1財報數據整理。

    [7]因為在互聯網上投放的廣告當然是網絡廣告,網絡廣告與傳統廣告并不屬于同一相關產品市場。

    [8]根據艾瑞咨詢報告整理。

    [9]例如,艾瑞咨詢報告顯示,2010年新浪網廣告收入占其總營業收入的平均比例超過70%。

    [10]參見http://imeigu.com/,2011年10月10日訪問。

    [11]根據騰訊2010年第四季度財報而整理。

    [12]根據艾瑞咨詢整理。此收入構成剔除了互聯星空和IPTV收入,2010年中國在線視頻行業市場規模為31.4億元。

    [13]在國外,還存在個人對企業的電子商務模式(C2B),這種模式最先由美國流行起來,但目前在我國比較少見。

    [14]參見艾瑞咨詢:《艾瑞咨詢支付周評:支付行業發展開啟“智慧金融”時代》,http://ec.iresearch.cn/54/20110720/145019.shtml,2011年10月10日訪問。

    [15]參見熊艷:《產業組織的雙邊市場理論——一個文獻綜述》,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

    [16]參見注[4]。

    [17]參見蔣巖波:《網絡產業的反壟斷政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頁。

    [18] See Microsoft,Microsoft Statement on European Commission Decision,http://microsoft.com/ presspass/press/2009/dec09/12-16statement.mspx,2011年10月10日訪問。

    [19]參見張凱、李向陽:《雙邊市場中平臺企業搭售行為分析》,載《中國管理科學》2010年第3期。

    [20]參見艾瑞市場咨詢2006年《個人門戶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21]參見注[4]。

    [22] See Dennis W.Carlton,Market Definition:Use and Abuse,Economic Analysis Group Discussion Paper,April 2007.

    [23]參見注[5]。

    [24] See J.Wright,One-Sided Logic in Two-Sided Markets,Review of Network Economics,Vol.3 (no.1),2004.

    【主要參考文獻】

    1.張維中:《美國微軟案操作系統軟件搭售問題之研究》,載《公平交易季刊》2006年第2期。

    2.黃民禮:《雙邊市場與市場形態的演進》,載《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3.李劍:《雙邊市場下的反壟斷法相關市場界定——“百度案”中的法與經濟學》,載《法商研究》2010年第5期。

    4.鄭文通:《我國反壟斷訴訟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規定的誤讀》,載《法學》2010年第5期。

    5.Franklin M.Fisher,Horizontal Mergers:Triage and Treatment,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Vol.1 (no.2),1987.

    6.David S.Evans,The Antitrust Economics Of Multi-Sided Platform Markets,Yale Journal on Regulation,Vol.20,2003.

    7.J.Wright,One-Sided Logic in Two-Sided Markets,Review of Network Economics,Vol.3 (no.1),2004.

    8.Mark Armstrong,Competition in Two-Sided Markets,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Vol.37 (no.3),2006.

    9.Jonathan B.Baker,Market Definition:An Analytical Overview,Antitrust Law Journal,Vol.74,20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欧美激情成人网| 成人深夜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国产在线24小时播放视频| 成人免费无遮挡无码黄漫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 欧美videosex性欧美成人| 在线观看成人网站|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app|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观看在线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18级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国产成人黄网在线免| 成人毛片免费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美国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自线拍| 成人区视频爽爽爽爽爽|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片免费| 国产午夜成人AV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成人免费观看高清在线毛片|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欧洲成人在线视频| 成人动漫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成人夜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怡红院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小视频|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色偷偷成人网免费视频男人的天堂|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