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醫院針灸科醫生范文

    醫院針灸科醫生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院針灸科醫生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醫院針灸科醫生

    第1篇:醫院針灸科醫生范文

    【關鍵詞】全科醫學教育;鄉鎮衛生院;培訓模式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鄉鎮衛生院作為農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的中間樞紐,是保證衛生服務諸多功能在農村基層落實的關鍵環節。而鄉鎮衛生院的發展與其衛生人才隊伍的建設密不可分,合理配置鄉鎮衛生院人力資源,建立一支穩定且具有較高素質的鄉鎮衛生院人才隊伍,不僅是保證鄉鎮衛生院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水平的基礎,更是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客觀要求。本研究為“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全科型鄉鎮衛生院科技綜合示范及相應產品開發”中“全科型鄉鎮衛生院適宜人才培養及培訓模式研究”子項目的成果。該項目以天津市寶坻區口東衛生院為載體,研究建立全科型鄉鎮衛生院。本研究在對該衛生院衛生人員基本情況與教育培訓需求進行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結合轄區內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及全科型鄉鎮衛生院對適宜人才隊伍的要求,開展培訓實踐并進行培訓效果評估。

    1、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口東衛生院31名衛生技術人員與隸屬于該院的14名鄉村醫生為培訓對象。人員基本情況見表1。

    1.2 研究方法 通過問卷調查、團體深度訪談、試卷分析等方法收集資料,了解培訓對象教育培訓現狀、需求及現有知識能力水平。

    1.3 培訓方案設計與實施

    1.3.1 培訓目標通過系統化設計培訓內容與培訓實施,全面提升樣本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整體知識與技術水平,進而提升該衛生院基本醫療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達到全科型鄉鎮衛生院要求。

    1.3.2 培訓內設計 在項目建設期內,對該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將培訓內容整體劃分為相互聯系的五大模塊:全科醫學基礎理論模塊、社區衛生服務基礎模塊、公共衛生基礎模塊、臨床醫療模塊和農村衛生適宜技術模塊:根據培訓內容的難易程度,進一步劃分為全體衛生技術人員參加的培訓和技術骨干參加的培訓。農村衛生適宜技術包括公共衛生適宜技術、中醫適宜技術和西醫適宜技術,其中公共生適宜技術根據內容穿插在社區衛生服務基礎和公共衛生基礎兩個模塊中培訓(見圖1)。

    1.3.3 培訓實施 根據人才培養方案,于2011年6月~2012年3月完成全部培訓任務:采用模塊化的培訓方式,大模塊下包含小模塊,每一次培訓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專題。這種培訓方式主要考慮到接受培訓人員均為在職職工,工學矛盾問題突出,在系統化設計培訓內容之后將培訓內容劃分為相對獨立的模塊:其優勢在于時間安排更為靈活,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專業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個人基礎與工作情況靈活安排學習。培訓采取面授與自學相結合的方式,為樣本衛生院提供了大量參考教材與相關書籍。其中面授名訓時間為40 d,總計320學時,根據該院時間安排從全科醫學教育培訓中心下派相關專家、教師到衛生院授課。

    2、結果

    培訓效果主要評估內容包括:參由培訓的衛生技術人員對培訓過程的滿意度;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參加培訓的衛生技術人員學習理念、學習習慣的轉變情況;樣本衛生院衛生技術人才培養長效機制的建立情況;樣本衛生院整體醫療技術水平提升情況。主要采用的評估方法包括:以衛生技術人員為對象的培訓效果問卷調查與小組訪談;實施培訓前的測驗與實施培訓后的測驗對比。

    2.1 問卷調查結果共42人參加效果評價問卷調查與測試,包括31名衛生技術人員和11名鄉村醫生。問卷調查結果表明,教學水平、教學內容滿意度為95.2%(40/42),教學方法滿意度為92.9%(39/42),教材滿意度為90.5%(38/42),課程安排、培訓管理滿意度為97.6%(41/42)。見表2。

    從培訓內容的掌握程度上來說,78.6%(33/42)能夠掌握或基本掌握全科醫學基本理論,88.1%(37/42)掌握或基本掌握公共衛生基礎與技術、社區衛生服務基礎理論與技術、適宜技術。全科醫學基本理論、公共衛生基礎與技術、社區衛生服務基本理論與技術三項培訓內容有1~2人完全不能掌握,均為醫技人員,見表3。

    培訓對學員學習理念、學習習慣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85.7%(36/42)對全科醫學有了全面的認識,71.4%(30/42)認為自己的知識有所更新,59.5%(25/42)認為專業技術水平有所提高,47.6%(20/42)認為服務觀念有所轉變,38.1%(16/42)認為學習動機有所增強,33.3%(14/42)認為培訓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可能。然而,57.1%(24/42)的學員認為培訓不能滿足需要,還應該進行更加深入的培訓,19.1%(8/42)的學員認為雖然培訓不能滿足需要,但是為自我學習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支持。

    培訓對工作行為所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76.2%(32/42)為患者(居民)提供健康教育的時間明顯增多,61.9%(26/42)能夠更好地處理醫患關系,50.0%(21/42)診療思維方式更加傾向于全科思維,42.9%(18/42)工作中能夠應用培訓所學的新技術。從回收問卷中所提到的建議和意見中可以發現,多數學員希望今后可以經常開展一些培訓,培訓對個人業務水平的提高非常有效。

    2.2 團體訪談結果 共有8名學員參加小組訪談,包括醫生6名,護士2名。訪談主題包括以下幾方面:“對哪些課程印象最深刻?”、“哪些適宜技術對工作最有幫助?”、“工作方式發生了什么變化?”、“整體素質及精神面貌是否有了明顯改觀?”、“是否能夠將課堂學習與自學相結合?”。

    從培訓課程角度來說,學員認為所有老師授課水平都很高,特別是對全科診療思維、醫患溝通、健康教育等課程印象最深刻,主要是因為教師授課的方式比較靈活,內容比較新鮮。此外學員認為來自于臨床一線的教師在授課時能夠更多地將臨床案例和臨床新進展帶入課堂,這對學員來說很有吸引力,但惟一遺憾的是學時太少。適宜技術對工作都很有幫助,特別是心電圖、糖尿病、急救、婦女保健、兒童保健等,大家認為這些知識既常用但自己掌握的又不是太好,通過培訓可以為患者和村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接受培訓后,衛生技術人員工作方式最明顯的變化是對患者做健康宣教的意識和能力顯著提高了。一位全科醫生談到:“從前因為知識缺乏,想和患者講也講不出來,現在通過培訓,這些知識都有所增加,知道該怎么指導患者了。而且我們現在還主動到村子里,給他們上課,做健康教育。通過這種形式,我感覺自己的知識在慢慢積累,對個人很有好處。”此外還有一個最為明顯的變化是,在診療過程中更傾向于運用全科思維了。一名在村衛生室從事鄉村醫生工作的人員談到:“以前來個高血壓的患者,我就給他們開點藥就完事了,現在我會問他一些和生活方式、個人脾氣秉性還有家庭關系等有關的一些事情,有時還會調解家庭矛盾,會給他一些飲食指導、生活方式指導。總之,好像工作范疇不再局限于打針、開藥了。”這與問卷調查的結果是一致

    訪談對象普遍認為此次培訓對工作非常有幫助,個人整體素質都有所提高,但是因為工作太忙,休息時間少,本人自學的時間顯得不足,更傾向于教師的面授,盡管授課老師提供了相關自學材料,但是幾乎沒有人在課后深入、廣泛的閱讀和學習。自學能力不足是鄉鎮衛生院衛生人員的共性。另外,大家一致認為,此次培訓有利于專業技術的提高,但是還不夠深入,希望今后能夠經常開展類似培訓,特別是來自臨床一線的醫生更受他們歡迎,因為可以知道更多的學科新進展和臨床用藥新進展。對于適宜技術的培訓,訪談對象希望能有更多的動手機會,最好可以有機會出去進修。通過本項目培訓,在職人員和醫院管理人員都認識到培訓的重要性和培訓所產生的明顯效果,本次培訓結束后,醫院開始定期組織職工參加更為適用且多樣的培訓項目。

    2.3 試卷測試結果 采用培訓前調研使用的同一套試題對學員進行培訓后測試,兩次測試間隔一年半時間,培訓前的測試并未做成績反饋與分析,具有較高的同測信度。培訓前護士平均得分為(61.5±8.0)分,培訓后平均得分為(72.0±5.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n=5,t=2.404,P0.05);培訓前西醫師平均分為(57.0±10.0)分,培訓后平均得分(57.0±6.0)分,差異無統計學意(n=15,t=0.000,P>0.05)。因測試題與培訓內容并無直接聯系,大部分內容需要培訓者自學掌握與鞏固,因此測試結果反映出,樣本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自我學習能力不足,參考書籍與資料利用不充分。

    2.4 培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培訓對象為不同專業崗位衛生技術人員,培訓方案設計應為多層次、多類別的。但培訓對象的總量較小,每一專業類別多則十幾人,少則幾人,分層培訓很難實施。因此,培訓方案的不足之處在于其內容更適合醫生群體,對護理人員和其他衛生技術人員的針對性不足,他們仍須參加個性化的培訓。另外,工學矛盾突出,難以保證每次課程全體衛生技術人員均能參加。原計劃為提高整體培訓效益,希望周邊其他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自愿參加培訓的設想難以實現,使得整個培訓項目的實施成本較高。

    3、討論

    有研究提出農村衛生人員培訓應注重個性化,即根據農村衛生人員個人不同的學習需求和個性特點,在培訓內容和方法上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核心要求,充分尊重農村衛生人員在教育培訓中的主體地位,最大程度地激發農村衛生人員的學習興趣,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本項目的培訓實踐作為個案,在個性化、精細化開展農村衛生人員培訓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成績的同時,以下癥結性問題也不容忽視。

    3.1 自學意識與自學能力的提升問題 培訓前后試卷測試的結果比較出乎意料:醫生培訓前后的測試成績無顯著差異,而護理人員測試成績提高顯著。在教育培訓方面,護理人員比醫生的受重視程度差很多,所有護理人員基本未參加過培訓。雖然此次培訓對護理人員的針對性并不強,但她們可能更珍惜學習機會,成績能夠有所提高。醫生雖然對培訓主觀感覺收獲很大,但他們工作之余的自學意識與自學能力不強,這也與處于項目建設期工作量增加相關,衛生院定期組織學習交流的相關制度與學習氛圍尚未完全建立。因此,切實提高農村衛生技術人員的素質、能力、水平,單靠短期培訓很難有較大幅度提升,提高他們的自學意識、自學能力是當務之急。

    第2篇:醫院針灸科醫生范文

    一個好的針灸醫生需要掌握骨科、神經科檢查法以及中西醫常見診查方法及輔助檢查法,做到疾病自主診斷,不要總是依賴于臨床醫生的診斷,我們一定要親自檢查身體,不要只看片子就下結論,這樣使我們越來越懶惰,有的甚至完全依賴于輔助檢查,對我們業務提高是個嚴重的障礙,將導致誤診誤治的發生,例如:有的關節結核、多發性骨髓瘤、脊柱轉移瘤的病人還接受針灸治療呢。不僅延誤了病情,還給病人白白浪費金錢,增加痛苦。無論我們是在哪一級醫院,在什么位置,只要是醫生就一定要親自查體,對患者負責,不懂的請示上級專科醫生,不要盲目診療。

    2 培養針灸醫生要多方位

    西醫臨床醫生實習時一定會去急診科學習一段時間,而中醫的畢業生這方面的培養就欠缺,在美國心肺復蘇術已做為常識在各行各業的人群中所掌握了,這樣可以增加了多少條生命被挽救的機會。中醫針灸都來開設學習心肺復查的實習課,這方面就顯得不足。如針灸科醫生在實習期間能多到骨科門診、神經科門診、CT放射科、MRI室,尤其是手術和麻醉科,能學習到許多對我們有用的知識,如手術醫生斷層解剖、重要臟器的位置,神經節段分布、麻藥的劑量、毒副作用、手術中監護搶救等,對我們針灸科來說太有好處了,我建議以后針灸科醫生實習時都到手術室麻醉科學習3個月,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更有助于我們業務水平的提高。

    3 論文資料應詳細更具體

    如肩周炎這種病實際上包括了岡上肌腱及肩峰下滑囊炎、喙突綜合征、肩胛損傷、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等。如論文寫作肩周炎統計出的結果就會更準確,這些病的預后不同,有的病需要關節鏡等手術,方能解決,我們應對病例細致的了解,分類如病痛點的位置,主動被動活動受限情況,各個方向活動角度多大,有無其它疾病如糖尿病史等,這樣分類記錄給于我們對疾病的療效有一明確的判斷,積累經驗,有助于我們業務水平的提高。

    4 關于葦管灸的改進

    《千金翼方》就有記載此法,是用葦管灸用于耳孔部灸療的一種,用于面癱、頸性眩暈、頸性耳鳴的治療,它有以下缺點:葦管灸器制作麻煩且不耐用、又固定困難,患者保持一個姿勢,不慎移動則易燙傷皮膚及衣物,艾絨又要隨時更換,我們想能多用現代方法制一種耳灸器治療上述疾病。如圖:

    第3篇:醫院針灸科醫生范文

    針灸科可治的耳鳴

    問哪些原因造成了聽力損害?

    答概括而言,耳鳴、耳聾的原因可以由內耳供血障礙、感染(特別是病毒感染)、創傷、噪聲、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毒(特別是耳毒性藥物)、情緒激動、睡眠不足、衰老等因素造成,美尼爾氏綜合征患者因存在內耳膜迷路的積水,也可表現為聽力減退。

    在上述這些原因造成的聽力損害中,有些病情較輕(可能表現為一過性的耳鳴),可以自愈,有些表現為慢性病變,會逐漸加重,而有些會成為不可逆的永久病變,難以逆轉(例如由耳毒性藥物和噪聲造成的聽力損害就很難逆轉)。

    近十年來,我們著重對頸椎病變所造成的聽力損害進行了研究,發現高達84.26%的耳鳴患者存在有椎動脈-基底動脈系統流速異常。從解剖學上來看,內耳動脈就是從椎動脈或基底動脈分出后走向內耳的,因此,椎動脈-基底動脈系統流速的異常必將引起內耳的供血障礙,會造成耳鳴、耳聾等聽力損害。動物實驗也證實,一旦將椎動脈結扎,動物的聽覺功能就會喪失,說明椎動脈-基底動脈系統和聽覺功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問什么類型的耳鳴可在針灸科治療?

    答我們的臨床實踐證實,針刀療法、針灸療法(我們對此設計了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對于椎動脈-基底動脈系統流速的異常具有明確的改善作用,經過治療后耳鳴癥狀可有所改善甚至可以治愈。

    所以,我們能夠提供幫助的耳鳴類型是由于椎動脈-基底動脈系統流速異常所導致者。而對于椎動脈-基底動脈系統流速并無異常的患者,我們目前還不能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問如果去就診,需要準備什么?

    答由于耳鳴是一種原因十分復雜的疾病,個人病情又不完全相同,所以預后也不一樣。因此,一旦出現耳鳴,需要有針對性地提前做些檢查,有選擇地前去醫院就診。

    為了做到有的放矢,您需要在當地醫院先進行椎動脈-基底動脈系統流速的檢查,這個檢查項目叫做TCD。檢查后,需要留意醫生的報告中有無“椎動脈供血不足”、“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等字樣,如果有這樣的結果,您再考慮前去醫院;如果沒有問題,則不是針灸科能夠解決的問題。

    問搏動性耳鳴患者怎么辦?

    答大約有5%的患者,其耳鳴表現為有節奏的鳴響,這種節奏和自身脈搏的節律一致,這種耳鳴叫做搏動性耳鳴。這種耳鳴的病因比較特殊,可能是顱內的血管異常所致(比如血管中出現了由于某種原因所導致的狹窄區域,當血液流經這個區域時就會出現流速增快從而產生雜音,這種雜音傳導到耳朵里就會形成搏動性耳鳴)。搏動性耳鳴不是針灸科的適應證。在早期的研究過程中,也曾嘗試在針灸科治療過搏動性耳鳴的患者,結果毫無療效。經過同相關學科的專家會診,確定是顱內靜脈的局部狹窄,最后經過實施導管治療而治愈。因此,搏動性耳鳴的患者可以向相關科室的專家求治。

    有關跟痛癥的問題

    問跟痛癥是怎么回事?

    答跟痛癥又稱足跟痛、跟骨痛,可見于多種慢性疾病,常見原因如足跟脂肪墊炎或萎縮、跖腱膜炎、跟骨滑囊炎、跟骨高壓癥等。由于機體的老化,跟骨結節退變、鈣化,也可以導致脂肪墊炎、滑囊炎形成足跟痛。足跟脂肪墊炎是由于足跟長期受到壓迫或受到寒冷刺激,引起跟墊出現的慢性無菌性炎癥,表現為足跟底腫脹,有潛在壓痛;炎癥波及跟骨骨膜或滑囊時,還會有深壓痛。

    跟痛癥常見于中老年人,但在文獻報道中8~80歲的人都可發生,女性及肥胖者更為多見。

    問跟痛癥有什么表現?

    答跟痛癥大多一側發病,也有兩側同時發病者。患者年齡多在中年以上。癥狀以清晨下床時疼痛最為明顯,稱為“始動痛”,是跟痛癥的特征性癥狀。活動一段時間后疼痛可有一定程度緩解。夜間不痛,如有夜間疼痛就應當與腫瘤、結核或其他病變相鑒別。跟痛癥病程長短不一,有的可自愈,但也有的患者可轉為慢性過程。跟骨側位X線攝片可見“骨刺”,但骨刺不一定都在痛側。跟部表面無紅腫,在跟骨內側結節處可有局限性壓痛。X線攝片的重要性不在于確定“骨刺”的有無,而是鑒別其他病變。跟痛癥在多數情況下是根據臨床癥狀做出診斷的。

    問得了跟痛癥怎么治療?

    答針刀閉合性手術是跟痛癥的治療方法之一,這種治療方法雖稱為“手術”,但實際上和傳統的針灸治療很類似,也是扎“針”,但此“針”非彼“針”,針刀所使用的“針”是一種尖端帶有刀刃的微創手術用具,雖然這個帶刃的“針”直徑只有1個毫米,但卻可以在病變部位起到適當的松解病變軟組織的作用。經過針刀的松解治療,多數跟痛癥可以獲得較好的療效。

    問患有跟痛癥要注意什么?

    答跟痛癥雖然算不上什么大病,但是因為病在腳上,而人每天走路又離不開腳,所以跟痛癥對患者的生活還是會造成很大影響。得了跟痛癥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盡量少走路,以避免病變部位受到刺激而加重病情。

    2.慎用按摩推拿,尤其是使用牛角、木棍等硬物在疼痛部位刺激,這樣非但不會使病情好轉,還會引起相反的后果。

    第4篇:醫院針灸科醫生范文

    【關鍵詞】疼痛;針灸;有效性;安全性

    疼痛是一種難以忍受的感覺與情感體驗,與實在或潛在的組織損傷有關,或者以此類損傷來描述[1]。但在疼痛的治療上,困擾醫生的問題依然不少,諸如藥物的安全性、療效不夠理想等,這使得人們開始關注起傳統療法,針灸就是其中一種頗受人們關注的治療手段。

    1針灸治療疼痛的有效性

    針灸是源自中國的一種傳統療法,它以經絡理論依據,利用針刺和艾灸等方法刺激人體特定的穴位,激發人體的經氣,調整機體的機能,從而起到防治疾病的治療方法。在世界衛生組織1979年推薦的43種針灸適應癥中,與疼痛相關的疾病就占了很大比重[2]。針灸之所以受到人們的高度關注,顯然與其良好的療效有關,當然,針刺的基礎研究中的進展(尤其是針刺鎮痛的機理的新發現)也為其走向世界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持。1975年,人們首先發現具有鎮痛作用的腦啡肽,隨后β內啡肽和強啡肽等具有鎮痛作用的內源性鎮痛物質也被依次發現,令人興奮的是,人們發現電針能促使這些內源性的鎮痛物質的產生,例如,2Hz的輸出波能刺激腦啡肽和β內啡肽的釋放,而100Hz的輸出波能刺激強啡肽的釋放,如果2Hz和100Hz兩種頻率交替產生(間隔3秒),則能促進以上三種鎮痛物質的共同釋放,從而起到較強的鎮痛效果[3],這些研究已經被成功地應用于臨床治療,并且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2針灸治療疼痛的安全性

    隨著醫學的日新月異,對付疼痛的手段日益豐富,而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疼痛療效確切,已成為目前非常重要的治療手段。隨著藥物研究的深入和藥物制備技術的不斷提高,療效確切、副作用少的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已經出現,疼痛治療似乎變得并不困難。不過,藥物畢竟有其副作用,即使目前認為較為安全的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如環氧化酶2抑制劑,在廣泛的臨床應用后,還是發現了不少問題。令人欣慰的是,針灸療法彌補了藥物治療的不足,對于有胃潰瘍、消化不良的疼痛患者,或是有其它藥物禁忌的病人,由于針灸產生的是內源性的鎮痛成分,不會對胃部產生刺激,在疼痛出現時,可以替代鎮痛藥物治療疼痛,因此是上述患者上佳的選擇。

    3針灸治療疼痛的展望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愈加關注自身的生存質量,消除疼痛或減輕疼痛是人們的共同愿望,同時也體現了人性的關懷。2007年7月,中國衛生部發文決定在《醫療機構診療科目名錄》中增加一級診療科目“疼痛科”,代號為27,全國二級以上醫院可開展疼痛科診療科目,主要針對慢性疼痛的診斷治療。目前,在國內的醫院中,疼痛門診往往有麻醉科醫生主持,骨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等也參與其中,疼痛治療似乎與針灸并不相干,其實不然,在國內的許多醫院里,針灸科醫生面對的往往是一些急慢性疼痛患者,基層醫院尤其如此。積極利用傳統的針灸技術,努力提高鎮痛療效,有利于提高針灸醫生自身和科室的聲譽,吸引更多的患者就診,從而提升針灸在疼痛治療中的地位。

    【參考文獻】

    [1]耿文秀.疼痛與痛苦[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4.

    [2]金觀源,相嘉嘉,金雷.臨床針灸反射學[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201.

    第5篇:醫院針灸科醫生范文

    在中國有幾千年歷史的針灸,有什么神奇之處?包主任平時會不會用它來養生?這些問題,在包主任的親自演示下,都有了答案。

    因為近視愛上針灸

    包燁華第一次接觸針灸,還在上小學。“班里好多同學近視了,我也不例外。”包燁華說,當時,杭州正流行針灸治近視,爸爸帶著她去了湖濱衛生院,那里專門開了一個專科,身邊很多同學也都去了。

    “當時,一位女醫生給我施針,扎在我頭上、手上的穴位。好像當時并不覺得痛,唯一的感覺就是特別神奇。扎針沒多久,我就感覺眼睛變得特別明亮。”

    古裝片里,經常有這樣的片段:英雄中毒病入膏肓,神醫從口袋里掏出一排銀針,對準重要穴位一扎,就能逼出體內毒血,救人性命。

    雖然沒有那么玄乎,但當年的親身體驗,讓包燁華對針灸產生了強烈的好奇。經過一個暑假的治療,近視并未完全治好,但讓她對中醫有了感性的認識。在之后填報高考志愿時,她填報了浙江中醫學院的針灸專業。

    “懂針灸,首先要辨穴位。對遍布人體的幾百個穴位了如指掌,醫生才能以針祛病。說到底,針灸是一種經絡療法。為什么在肉眼看不到的穴位上扎針會有效果?就是因為這一針下去,足以通經脈,調氣血,使陰陽歸于相對平衡,使臟腑功能趨于調和,防病也治病。”經過系統學習后,包燁華徹底弄清楚了針灸的許多奧妙。

    自己扎針按摩

    在針灸科當醫生,需要經常低頭給病人扎針、寫病歷,包燁華和科里的許多同事一樣,都有頸椎病。

    “我頸椎有些側彎,工作累了,會頸項酸痛,就經常給自己扎針。”包燁華嫌吃藥太麻煩,白天上班沒時間,就趁中午和晚上空下來時,自己在脖子和手上扎幾針。還別說,一扎針,頸項部的酸痛感就緩解了。

    在中醫的治療體系里,推拿和針灸很難徹底分家。因為由頸椎、腰椎引發的毛病,都離不開這些治療手段。由于頸椎病是白領群體的高發病,所以,包燁華碰到的,都是長期坐在電腦前,不運動也懶得動的年輕人,尤其是做 IT、會計、老師等行業的群體。

    有頸椎病的人很容易落枕,包燁華自己遇到,會怎么辦呢?這時,她會找到手背第 2、3 掌骨間,掌指關節后 0.5 寸處的落枕穴,自己給自己按壓,一邊按一邊活動頭頸部。

    “如果是身邊的親戚朋友落枕,我會教他們一些很簡單的辦法。比如左側頸部落枕,就用手指大力按壓左側頸部的最痛點。或者用熱水袋熱敷、用吹風機對著頸部痙攣處吹熱風。”

    頸椎病還可以用火罐治療。 “現在淘寶上可以買到真空罐,自己在家就可以拔罐。另外,在感冒初期拔罐最有效果,這時在大椎、肺俞兩穴拔罐,可以緩解癥狀。”

    常按十個穴位補氣調脾胃

    平時聚餐,免不了吃多了胃不舒服,這時包燁華會用艾灸,熏足三里和中脘兩穴。

    “中脘穴的位置在胸劍聯合處和肚臍連線的中點,如果吃壞了肚子,又怕打針灸,這個辦法最好。”平時,包燁華會經常按摩身上十處穴位,分別是中脘、下脘、氣海、關元各一個穴位,天樞、足三里、內關各兩個穴位。

    “下脘在肚臍眼和中脘穴連線的中點,氣海在肚臍眼下方 1.5 寸的位置,關元在肚臍眼下方 3 寸的位置。天樞穴在肚臍眼旁開 2 寸的位置,左右各一個穴位。”

    第6篇:醫院針灸科醫生范文

    沈衛東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師從骨傷名家石印玉教授。現任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針灸科主任、針刺麻醉研究室主任、康復科主任、針灸學教研室主任、針灸臨床實驗室主任、傳統中醫診療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國針灸學會刺絡原理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針灸學會針刺麻醉分會委員、中國針灸學會實驗針灸分會委員、世中聯康復保健委員會常務理事、上海市針灸學會常務理事等職。以中風病、截癱、頸腰痛、針刺麻醉、內分泌調整為主攻方向,獲得多項科研成果。

    手術臺上,無影燈下,一位患者正被鋸開胸骨做開胸手術,但患者并沒有完全昏迷,僅憑幾根銀針,患者竟不覺得痛――這并非天方夜譚,而是發生在曙光醫院手術室中真實的一幕。這樣單純用針刺來麻醉的手術并不多,更多的是少量加針刺麻醉,也稱為針藥復合麻醉,在曙光醫院,一個月至少有二三十臺手術運用到針刺麻醉。

    國內鰲頭,重現神奇

    “曙光醫院是目前上海乃至全國開展針刺麻醉最廣泛的基地,被列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國家科技部973計劃等多個項目計劃!”沈衛東教授不無興奮地說。

    盡管我國古代文獻就有對針刺鎮痛的個例記載,但正式開展對針刺麻醉的探索,是從20世紀50年代末才開始的,距今不過半個世紀。20世紀70年代是全國各地開展針刺麻醉最紅火的時期,在國際上也造成過相當轟動的影響,如美國基辛格、尼克松都為針刺麻醉的神奇效果傾倒。各國也紛紛效仿。

    但由于種種原因,針刺麻醉的開展和研究于上世紀90年代停滯下來。沈教授認為,主要是當時現代麻醉學、物的發展速度快,而針刺麻醉效果因人而異,且那時強調要保持患者清醒,這點不符合醫學倫理的要求,個別失敗的案例引起了許多人對針刺麻醉的質疑,針刺麻醉漸行式微。

    “而今進行針刺麻醉的醫院很少。這幾年我們醫院相關科室精誠合作,進行了許多探索和研究,積累了不少結合針刺麻醉的手術經驗。由于針刺麻醉的種種優點,這種具有原創性的中醫診療手段必將傳承下去。”沈教授充滿信心。

    價廉物美,鎮痛安全

    針刺麻醉到底有何優勢呢?

    沈教授歸結為9個字“蘇醒快、費用低、保護好”。

    比如,一個腹腔鏡下的膽囊手術,一般需要在全身麻醉下進行。由于患者全身麻醉,呼吸肌松弛,無法自主呼吸,所以必須在術前給患者行氣管插管。對患者來說,不僅用藥量大,術后要密切監護觀察,而且氣管插管可能造成患者呼吸道損傷,甚至并發肺部感染,導致需要使用抗生素的量明顯增加。如果實行針刺麻醉或針藥復合麻醉,情形就不同了:患者最多只使用少量的,能夠自主呼吸,不僅手術后蘇醒得快,而且能避免氣道損傷,節省下來的費用包括品費、抗生素藥費、重癥監護費等也是很可觀的。

    許多患者就是抱著針刺麻醉能省錢的初衷而來。有的患者驚喜地發現,手術過程運用針刺麻醉居然能減少1/3的住院費。

    要是以為“便宜無好貨”,針刺麻醉還是要忍著點痛――這想法可就錯了。

    “針刺鎮痛的效果非常好。”沈教授笑著說。

    在手術過程中,患者沒有疼痛感覺,往往處于昏昏欲睡的狀態。

    針刺鎮痛除了被用在手術麻醉中,還常被用于其他鎮痛。沈教授記得,有次會診,一個高考生考前骨折,已采取了支架固定的保守治療方法,但入夜后發生劇烈疼痛,徹夜不眠,為免用影響其次日考試發揮,請沈教授施行針刺鎮痛。幾針扎下去,那女孩很快就安然入眠了。

    另外,對于過敏的人群,針刺麻醉術就是手術過程中“護航”的惟一安全有效的方法了!

    因人而異,取穴精準

    針刺麻醉可以被運用在各種手術中,從部位來看,如頭顱、口腔、甲狀腺、心臟、肺、乳腺、膽囊、輸尿管、皮膚等。根據觀察,越接近頭部的手術用針刺麻醉的鎮痛效果越好。

    但由于每個人對針刺的感覺程度不同,耐痛性也不同,所以在選擇針刺麻醉術之前還有一定的過程:

    首先,要求患者主觀上能接受針刺麻醉理念,而且經過試針,有針感(即對針灸有一定敏感度);

    其次,要通過痛閾測定儀的測試,檢測痛閾和耐痛閾。痛閾反映的是每個人對疼痛的敏感度,痛閾越低的人就越怕痛,耐痛閾則反應一個人能承受的最大的痛感程度。如果患者的痛閾、耐痛閾非常低也不適合做針刺麻醉。

    最后是選擇方案,根據不同手術類型,相應選擇不同穴位,并決定是否配合品。有些手術比如皮脂瘤手術、甲狀腺手術等,可以只用單純的針刺麻醉。

    針刺麻醉一般取穴很少,曙光醫院已經積累了多組穴位,配以不同的手術。比如一臺心臟瓣膜手術,針刺麻醉會取哪些穴位呢?說來確實神奇,一般只取6個穴位:肩內側、胸部上方的中府穴2個、前臂部的郄門穴2個和尺澤穴2個,輔以特殊的針刺方向與手法操作。以往針灸醫生在整個手術過程中保持手捻,操作強度大,且對個人捻針要求高,現在有電針儀替代手捻針,即在進針后,通過細細的電線接通到電針儀上,選取特殊的波段調節刺激的強度和頻率,達到給患者不斷“麻醉”的效果。

    當筆者贊嘆針刺麻醉取穴精妙之時,沈教授告知,盡管古人對針刺麻醉的記載不多,但如今取穴大多從中醫經絡理論繼承而來,比如哪個穴位對應某臟腑,哪個穴位對鎮痛很好……也結合了現代神經學研究的成果。

    “針刺麻醉是對中醫理論的繼承與創新!我們現在的研究就是總結更多的經驗,并將針刺麻醉規范化,使其更有生命力!”沈教授最后擲地有聲地用這句話結束了本次采訪。筆者也由衷地相信,如此造福百姓的技術必將流芳百世。

    (沈衛東教授每周一上午在曙光醫院西院疼痛科,周二上午在曙光醫院西院骨傷科,周三上午、周六下午在曙光醫院西院針灸科,周五下午在曙光醫院東院針灸科有專家門診)

    采訪札記

    “能者多勞”這個詞用來形容沈教授實不為過,其身兼數職,在多個科室都有專家門診。門診時,沈教授給患者施針、做康復理療、開藥方,哪得片刻休息,其醫德醫術不時被患者稱頌;同時,沈教授還擔任一定的教學、科研與行政職務,就算不出差,在滬時,繁忙的工作還常需其一天內在浦西、浦東來回奔波……

    沈教授的精力過人實在令人贊嘆。

    第7篇:醫院針灸科醫生范文

    出去溜達了一趟,又返回到了貴科室。只見兩位針灸大師——湯光強醫生和洪峰醫生忙得不亦樂乎。有的病人腰椎脫出,要進行牽引治療。有的痛風病人,則行拔火罐手術,用特制的儀器抽出瘀血,以達到治療的目的。小湯和小洪都是風華正茂的小伙子,小平頭,個子不高。他倆從專業醫校畢業后,又是專業對口地分配到針灸推拿科,醫生有了用武之地。加上兩位小伙子勤奮好學,謙虛謹慎,服務態度又好,深受病人的歡迎。

    針灸是一門古老的中華醫術,已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國外來華學習針灸的人很多。如上次我就從電視上看到一位來自非州國家馬里的青年,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學習針灸技術,高高興興回到自己行醫的紀實故事。足見針灸的魅力。我們作為華夏子孫,有著內涵豐富的中華醫術,不斷發揚光大,為人民服務。

    終于等到了給我治療的機會。上一次接診的是洪醫師。這一次換成湯醫師。他叫我脫掉襪子,躺在病床上。只見他麻利地為我消毒疼痛部位,有點涼爽,接著用一根小小的、細細的銀針,找準穴位,蹦緊皮膚,快速進針,配合抽、插、捻等專業動作,頓時感到灸處酸、麻、脹、痛。再接上國產電療儀,打開開關,一股股電流刺激穴位,一停一按,節奏明快,恰似按摩動作,舒服異常。過一會兒,小湯醫生來親切地問你要不要添加電流量。我回應說,效果不錯。

    我是相信中醫針灸神奇功效的。記得有一次,牙齒痛。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命。聽人家說,針灸治牙痛,立刻止。抱著試試看的心情,走入針灸室。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一會兒,真的,牙不痛啦。好得快呀。以后就連重在感冒也去打針灸,風池穴一扎,一針見效。

    我在那里還看到一位腰間盤突出的病人,用特制的牽引儀配合推拿。慢性病,療程要長一點。幾個療程下來就見效。還有耳針療法。耳朵像倒置胎兒,一點不假。小小耳朵濃縮全身穴位。針灸某一組穴位,可治某病。配合耳朵帖藥,還可以減肥。無副作用。

    第8篇:醫院針灸科醫生范文

    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科的專家王振琴醫生,是安徽省中醫針灸界老前輩周德宜先生的關門弟子,從事中醫針灸臨床治療30年,在中醫針灸界享有盛名。她用近10年的時間學完了中西醫基礎理論,闖出了一條將中西醫、針灸、刮痧、刺血等療法綜合應用于臨床治療諸多疑難雜癥的路子。下面,是她從醫30年的部分手記。

    小應濤的“爪形手”

    家住合肥玻璃廠的小應濤,在上學的路上不幸摔折了左前臂,經私人診所“小夾板固定”后出現了左手活動障礙,左右骨間肌、大小魚際肌萎縮,左手臂萎縮1.5厘米,左手比右手短1厘米,成“爪形”,整個左前臂冰冷無感覺。肌電圖檢查:左上肢尺神經正中心完全損傷。省內幾家大醫院骨科專家宣判無法可治,終身殘疾,惟一的希望就是再次手術試試,尚不能保證療效。

    面對這飛來橫禍,全家人都被擊倒了。應濤的母親捧著兒子的殘手整日以淚洗面,痛不欲生,一家五口人全靠母親起早貪黑賣水果來維持生計,盡管生活貧困,但孩子很懂事,成績也很好,這讓母親很是欣慰。可是,兒子突然變成了殘疾,母親怎么受得了這樣的打擊!

    幾經周折,經熟人指點,他們找到了我。看著母子二人滿含求助的目光,醫生的天職要求我必須給他們一線希望。我仔細檢查了他的殘手后發現,尺神經盡管已經完全損傷,但不是完全壞死,還是可以通過調動肌體內的第四平衡系統――經絡網狀系統,來替代或激發其損傷的神經,并使其得以恢復。

    于是,我立即從這方面入手治療,首先我打通了他的手三陽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手陽明大腸經),再疏順他的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這六條經絡依次得到疏通后,奇跡出現了,小應濤左臂的血液循環得到了改善,冰涼的手臂發熱了,有感覺了,萎縮的肌肉有了正常的氣血濡養,一天天以抽絲樣的進度在漸漸恢復。

    這孩子很懂事,小小年紀的他為了節省路費,不讓父母陪同,獨自一人每天坐公交車從東門到西門,不論是刮風下雨,還是酷暑嚴冬,不論是刺血、刮痧還是針灸、拔罐,再難忍受的痛苦他都堅持著。我常常被這個孩子感動得不能自已,想盡一切辦法治好他的殘手。我還為他精心配制了熏洗患肢的中藥洗劑,輔以治療……9個月過去了,小應濤的手已經能夠自如活動了,中國傳統的針灸術攻克了這個疑難雜癥,讓這個孩子以后的人生發生了重大的改變,看著母子倆含淚的笑容,我很欣慰。

    艾熏加刺血術治療蔡先生的“爛手腕”

    啤酒廠的蔡先生患了橫結腸腺癌,手術切除后進行化療,誰知道,化療藥液滲漏,致使他的左手腕部皮膚潰爛,經過西醫的幾次切除治療仍然不見好轉,而且皮膚潰爛面越來越大,肌肉逐漸壞死變黑,醫生告訴他,不能植皮了,絕望的他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來看中醫。

    第9篇:醫院針灸科醫生范文

    “向雷鋒同志學習”主題活動工作總結

    為紀念同志“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51周年,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以實際行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3月2日,市文明辦、長城愛心大本營聯合市中醫院開展“送醫送藥送溫暖”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為文登市侯家鎮的貧困家庭送去了溫暖。

    專家門診開到農村大集上

    2日上午9時許,下鄉送醫送藥送溫暖的志愿者們來到文登市侯家鎮。他們兵分兩路開展活動,一路志愿者在侯家鎮大集上支起了義診攤位,現場為村民義診;另一路志愿者則深入侯家村、山前村、南渠格村、小洛村,為身體行動不便的殘疾人上門送醫送藥。

    早已得到義診消息的村民們,大清早就從各村趕來了,在提前搭好的桌子前,來自市中醫院眼科、心腦科、針灸科等科室的專家還沒落座,很多村民們便圍上來咨詢。

    “大夫,我這眼睛里長了個痘,您給看看是怎么回事。”來自河楊家村的楊女士在志愿者引導下,來到眼科醫生的攤位。她說,“最擔心這個病會遺傳,得知醫生來這里,就趁這個機會咨詢一下眼科專家。”現場,市中醫院眼科主任賽自金仔細為她進行了檢查,告訴她不會遺傳,并為她開具了藥單,楊女士滿意而去。

    在義診攤上,有的村民拿來了在鄉鎮醫院就診時的病例和化驗單,來找市中醫院的醫生“確診”一下,有的村民專門請教按摩推拿技術,現場人頭攢動。“頭一次一下子見了這么多專家,都不知道先看哪兒了。希望這樣的活動能越來越多。”許多村民表示。

    愛心溫暖堅強母親的心

    2日上午,志愿者們帶著大米、蔬菜等日用品和藥品來到侯家鎮小洛村王炳鳳的家中,探望王炳鳳母女。

    王炳鳳的女兒因2001年的一場車禍成了植物人。王炳鳳不離不棄守在女兒身邊,四處求醫、悉心照顧,用母愛喚醒了“沉睡”的女兒,如今女兒已經能夠扶著母親的肩膀站起來了。2012年3月,王炳鳳的丈夫突患心肌梗塞去世,全家的生活重擔都壓在了王炳鳳身上。面對種種困難,她用一顆堅強的心來支撐著自己,繼續為女兒的康復努力著。

    王炳鳳的故事深深感動了許多人。昨天,隨行的醫生們為王炳鳳的女兒進行了身體檢查,現場交給王炳鳳如何為女兒進行分階段康復訓練的方法,并給這個不幸的家庭送來1000元慰問金、藥物以及大米等生活用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www在线观看网页|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日韩黄a级成人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a视频片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成人免费永久播放视频平台|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黄色成人在线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a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老司机成人精品视频lsj|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成人国产经典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公开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香蕉久久成人网|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成人免费公开视频| 成人超污免费网站在线看| 美国特级成人毛片| 九九九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午夜片在线观看|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欧美成人久久久| 综合558欧美成人永久网站| 91成人在线播放|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激情911|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 草莓视频成人appios| 九九九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