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奇幻旅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The fantastic film, “The Life of Pi”, directed by Li An, has aroused wide sensation in public. Views on this film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As far as I’m concerned, this film really attracted my attention during the entire film. I was absorbed in the magnificent images and I think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this film is a great success.
From my perspective, the point that impressed me most is Pi’s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obstacles he was facing. I think it was his endurance and his brave attitude that finally helped him out of danger and sadness.
Apart from that, the film has also expressed a desire that we can live peacefully with animals, which moved me a lot. The incredible story that Pi lived with and cared about the tiger is a moving spectacle, which shows the humanity and the harmonious bond between human and animals. And the story leads me to believe that love can make changes and we should show mercy to the livings from the bottom of our hearts.
After all, this is a great movie which moved me a lot.
【參考譯文】
李安導演的這部精彩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旅程》在大眾之中激發了巨大的轟動。不同的人對這部電影不同的看法,依我來看,這部電影從開始到結束一直都在深深地吸引我。我深深地陶醉在這部電影輝煌的畫面里,我認為這部電影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我認為這部電影最最吸引我的一點就是Pi對待他所面對的困難的態度,是他的堅毅和勇敢的態度最終幫助他走出危險和傷感。
關鍵詞:道教 戒律 尊重生命 保護環境
道教大約是東漢時期成長起來的中國宗教,依據先秦時代保護環境的思想對策以及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從“道法自然”的角度出發,對保護環境作了多方面的規定。如《黃老帛書。姓爭》說:“順天者昌,逆天者亡;毋逆天道,則不失所守”。就是說順應自然規律就會昌盛,違反自然規律就會滅亡,如不違反自然規律,就不會失去所生存的自然環境。天師道出示了禁止春天和夏天殺害生命的規定,《三國志。張魯傳》中載有天師道“又依月令,春夏禁殺”的規定。早期道教不戒肉食,后來受到佛教影響,逐漸改變了飲食結構和祀神齋供的內容,倡導并規定道士須素食,并俱改先前以豬、羊、雞、鴨、魚等動物作犧牲供品而為香花、水果、谷物等,后期道教對此不斷加以總結,從戒律上形成一整套系統的尊重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和措施。“所謂戒者,解也,止也。能解眾惡之縛,能分善惡之界,防止諸惡也。”[i]也即戒乃禁止之意,歸真之要。所謂律,指犯戒后的懲罰手段,律文是根據戒條而建立的。戒律對于修道之士來說,猶如渡海的舟輯。道教戒律具有宗教法律的作用,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道德說教,更不是神話故事的宣傳,而是實實在在的隨時隨地就可操作執行的律法,違犯了戒律,就要遭到處罰或者被革除教籍、轟出教門。上自大洞法師、三洞法師,下至清真弟子、俗家弟子,都須遵守。
第一:愛惜、尊重一切動物的生命是道教思想主旨之一。道教戒律中,始終把“戒殺生”作為主要大戒。因為道教認為一切血性之物,皆有靈性,即有道性,由于悟性有早、遲之分,所以修道階次有快、慢之別。[ii]
六朝時的道經《太上洞玄靈寶智慧定志通微經》中的“十戒”第一戒便是:不殺,當念眾生。劉宋道士陸修靜在其《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愿儀》中,把“守仁不殺,憫濟群生,慈愛廣散,潤及一切”作為“十戒”的第二戒。其所撰《受持八戒齋文》,更以“不得殺生以自活”作為八戒清齋的第一戒。[iii]《初真十戒》第二戒:不得殺害含生,以充滋味,當行慈惠,以及昆蟲。《說十戒》第二戒:不得殺生屠害,割截物命。除此而外,《洞神經》中“五戒”之第一戒說:目不貪五色,誓止殺,學長生。《無上秘要》卷四十九說:勿殺傷含氣。《靈寶仙公請問經》中“太上十戒”之第七戒說:不得殺生祠祀六天鬼神。《升玄內教經》卷九所述“升玄九戒”之第四戒說:手不得殺害眾生,跂行蠕動含血之屬,皆不得殺。[iv]《老君說一百八十戒》中的第四戒規定:不得殺傷一切物命;第九十五戒規定:不得冬天發掘地中蜇藏蟲物;第九十七戒規定:不得妄上樹探巢破卵;第九十八戒規定:不得籠罩鳥獸。《中極戒》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不得熱水潑地致傷蟲蟻。[v]《老君說百病》有:探巢破卵是一病。刳胎剖形是一病。不但自己不殺生,即是別人殺生為了自己,自己也有責任不食,《老君說一百八十戒》中第一百七十二戒:若人為己殺鳥獸魚等,皆不得食。第一百七十三皆:若見殺禽畜命者,不得食。
道教還反對驚嚇、虐待動物。《莊子。秋水》一文中說:絡馬首、穿牛鼻,都是違背自然的東西。《老君說一百八十戒》中第一百三十二條規定:不得驚鳥獸;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不得妄鞭打六畜群眾;第四十九條規定:不得以足踏六畜。《中極洞真智慧觀身大戒經》中“三百大戒”之第六十四條規定:不得驚散棲伏;第一百七十二戒規定:不得驚懼鳥獸,促致窮地;第三十四戒規定:不得鞭打六畜;第三十五戒規定:不得有心踐踏蟲蟻;第六十戒規定:不得便溺蟲蟻上。
在“不殺生”的基礎上,道教還積極呼吁救助動物,并作為戒律規定下來。《太上洞玄靈寶智慧罪根上品六戒經》中第三戒便說:人應當去撫恤死者,保護生命,救死扶傷,使得一切生命能夠終其天年,不至于中途受傷或夭折。《六度生戒》第三戒:“含血之類,有急投人,能為開度,濟其死厄,見(同”現“)世康強,不遭橫惡”。第四戒:“施惠鳥獸有生之類,割口飼之,無所愛惜,世世飽滿,常在福地”。即是說人如果能施以鳥類、獸類以恩澤,省下自己的口糧來飼養它們,而沒有任何吝惜之意,那么,他的世世代代、子子孫孫就會幸福圓滿;第五戒:“度諸蠢動一切眾生,咸使成就,無有夭傷,見(同”現“)世興盛,不履眾橫。”第六戒:“常行慈心,愍濟一切,放生度死,其功甚重,令人見(同”現“)世居危得安,居疾得康,居貧得富,舉向從心。”是說人如果能常懷慈愛之心,憐憫救濟一切眾生,放生度死,那么當他一旦遇到危險、疾病、貧困時就會轉向平安、健康、富裕,人們都會向他學習。可見,道教是從一切生命皆有價值,從因果報應的角度勸誘人們救助動物一定會得到永久的福音的。
從“蠶女”的故事可以窺見道教戒律的絕對性,據《神仙傳》:
蠶女者,當高辛帝時,蜀地未立君長,無以統攝,其父為鄰所掠去,已逾年,唯所乘之馬猶在,女念父隔絕,或廢飲食。其母撫之,因誓于眾曰:“有料父還者,以此女嫁之”。部下之人,唯聞其誓,無能致父歸者。馬聞其言,驚躍振迅,絕其拘絆而去。數日,父乃乘馬歸。自此,馬嘶鳴不肯飲食,父問其故,母以誓之言白之。父曰:“誓以人而不誓于馬,安有人而偶非類乎?”但厚其芻食,馬不肯食。每見女出入,輒怒目奮擊,如是不一。父怒,射殺之,曝其皮于庭,女行過其側,馬皮蹶然而起,卷女飛去。旬日得皮于桑樹之下,女化為蠶,食蠶葉吐絲為繭,以衣被于人間。父母悔恨,念念不已,忽見蠶女乘流云駕此馬,侍衛數十人,自天而下,謂父母曰:“太上以我孝能致身,心不忘義,授以九宮仙嬪之任,長生于天矣,無復憶念也!”乃沖虛而去。
這則故事實質上是教人如何對待動物(“牲口”),如何對待“誓言”。從道教天下生靈皆有靈性,皆可修煉成仙的理論來講,“馬”這個具有血氣之性的生靈,它和人一樣應該得到尊重,享有承諾,因此兌現“誓言”對馬亦有效。既然是人違背“誓言”,那么,馬就有權力發出抗議;既然人對馬的抗議以訴諸武力來抵賴,那么,馬自然也可以復求于武力來討公平。以往研究道教的學者習慣于將此故事詮釋為以忠孝說教,其實是非常片面狹隘的。這則故事的內涵在于教導人樹立天地萬物皆有靈性、皆有神靈住持的觀念,人和萬物具有同等的生命價值,人不可唯我獨尊,“誓言”之類具有信義、約定、法令性質的承諾適用于宇宙間所有生命,人所發任何“誓言”無論何時何地都必須兌現,不得有違,否則將遭到懲罰。這則故事告訴人們所有動物和人一樣的生命尊嚴和生命價值,并從中凸顯出律法的至上性。
道教這一思想以及相應的戒律規定是非常可貴的,一般中國人除了信奉人為萬物之靈外,其它則皆不足掛齒。雖然所謂的君子亦講好生之德的話,但“食不厭精”的圣人在魚與熊掌之間并不避諱對熊掌的偏愛。沒有山珍海味不能稱作帝王宴席。“國罵”當中以“畜生”、“禽獸”、“剝皮”、“抽筋”為曝光率最多的字眼,以此比喻卑賤、兇殘。動物的價值大概只在可供“食肉寢皮”、“臟腑入藥”以茲對人補養,現今又多了“謀皮發財致富”的路子,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的毛皮堂而皇之地競相市場。翻看中華美食記載,竟然是猩唇、猴腦、豹胎、熊掌、駝峰、野驢蹄、野駝蹄等等。今人幾乎品嘗不到這類古人的珍饈了,就以穿山甲、果子貍、貓頭鷹、獼猴腦來替代了,還有食馬、狗、貓等與人類親近動物的野蠻習慣。保護環境,提高民族的文明與教養,不能不對這種野蠻的飲食習慣進行改變。
第二:愛惜、尊重植物的生命。道教認為植物和人一樣具有生命靈性,在某種特定的環境下,它也能夠修煉成仙。如傳說中的花仙、樹仙、桃仙等,在古代人們將桃木、葦草、荊棘、艾草、薰衣草等植物賦予神秘的力量,認為它們可以辟邪驅瘟,故掛在門窗、墻角。后來對植物的崇拜進一步加深,便出現了掌管農作物的神――社神、稷神、神農氏。其實將植物奉為神的現象很多,如道教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都有古樹、神樹、神草,所以在道教戒律中對植物亦加以保護。道教最早的經典《太平經》專門對禁止燒山林作了理論闡述:
天上急禁絕火燒山林叢木之鄉,何也?愿聞之。
然,山者,太陽也,土地之鋼,是其君也。布根之類,木是其長也,亦是君也,是其陽也。火亦五行之君長也,亦是其陽也。三君三陽,相逢反相衰。是故天上令急禁絕燒山叢木,木不燒則陰中。陰者稱母,故倚下也。[vi]
《太極真人說二十四門戒經》中的“二十四門戒”第十八戒規定:人不能無故采摘花果,毀壞園林,否則就會下地域,受吞鐵丸之苦。《老君說一百八十戒》中的第十四條要求:不得燒野田草;第十八條要求:不得妄伐樹木;第十九條要求:不得妄摘草花。《妙林經二十七戒》中也有“不得燒野山林”的規定[vii].《中極洞真智慧觀身大戒經》中第六十一條說:不得無故砍伐樹木;第六十七條說:不得以火燒田野山林。
不毀壞樹木花草的同時,道教還主張培植植物,去植樹造林,營養花圃,美化環境,所以道教的洞天福地均為蔥蔥郁郁,青綠草被,大部分道教宮觀均留下了歷代高道大德們栽種的古樹,古木參天,綠樹成蔭,花團錦繡。青城山天師洞內的張天師手植銀杏,江西南昌西山萬壽宮內的許真君手植古柏等,已經成為名跡勝物。對此道教戒律中有明文規定,《太上洞玄靈寶智慧罪根上品六戒經》中的第九戒即說:邊道立井,植種國林;教化童蒙,與人為善。
第三:積極保護人類和動植物、微生物及一切生命所賴以生存的生命環境。人類和動植物、微生物及一切生命所賴以生存的環境主要指大氣、土地資源、水資源等,這是一切生命的源泉,破壞之就等于斷子絕孫、自掘墳墓。道教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中已明確反對人們亂鑿土地、亂掘河川,傷害大地母親的惡劣行為。當然,這也是跟道教的神仙信仰分不開。道教的形成與中國古代自然神崇拜、多神崇拜分不開,天地萬物皆有神靈是道教的基本信仰,道教所塑造、所信仰的神仙,如后土娘娘,五岳大帝,三官、四瀆神真等,均與氣、水、土有關,因而竭力維護天地神、土地神、江河湖海神的威嚴、完整、安全自然是道教徒義不容辭的責任,因而道教戒律尊重和保護水土資源也是理所當然的。《老君說一百八十戒》中的第二十五條說:不得以毒藥投淵池江海中;第四十七條說:不得妄鑿地毀山川;第五十三條說:不得竭水澤;第一百條說:不得以污穢之物投井中;第一百零一條說:不得塞池井;第一百零六條說:不得便溺生草上及人所食水中;第一百三十四條說:不得妄開決陂湖。《中極洞真智慧觀身大戒經》中亦有:不得以毒藥投淵池江海中等規定。表明道教對人自己和動植物的生存環境抱以積極保護的態度,十分尊重和珍惜人類和其它一切生命所僅能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
結語
英國科學家萊奧波爾德(AidoLeopold)在《大地倫理學》一書中提出生態倫理學的主張,他認為:
(1)人類并非自然界的主人、統治者,而是自然界中極普通的一員。
(2)必須樹立生態整體思想,只追求經濟功利而不關心生態平衡的做法是極端錯誤的。
(3)要把權利這一觀念從人類延伸到自然界的一切實體和過程,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都有生存的權利,人類沒有權利去踐踏它們的這些權利。[viii]
道教在保護環境方面所制定傳授的戒律,可資我們在保護環境方面作借鑒。
用終極價值、終極關懷來善待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保護土地、水、空氣的良性循環,保護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任何生命事物,是必須的,但這種保護必須訴諸嚴格的法律來實施,不給任何人、任何勢力集團以法外循私的“例外”。所謂靠啟發民智,提高人的素質來喚醒環保意識,無疑是守株待兔、坐以待斃!恰如坐在即將噴發的火山口上的人,怎能將希望寄托在不知何謂火山噴發的愚人的拯救?等到他們觀賞了火山噴發,地球已經毀滅。現在必須號召全世界各國政府、人民聯合起來,為保護人類唯一的家園而戰。也即:擴大聯合國的權限,由其出面簽訂一種世界環保法律條文,由去下屬的保護環境署監督實施,并賦予保護環境署以武裝警察的權力,必要時,訴求常規武力強迫執行之
[i] 見《洞玄靈寶玄門大義》
[ii] 見唐。潘師正《道門經法相承次序》
[iii] 見《云笈七鑒》卷四。
[iv] 見《無上秘要》卷四。
[v] 見《云笈七鑒》卷三九。
[vi] 《太平經卷之一百一十八――禁燒山林訣第二百九》第六六八頁。
[vii] 見《云笈七鑒》卷三八。
[viii] 參見李春秋、陳春畫編者《生態倫理學》第7~8頁。科學出版社1994年。
參考書:
〔1〕世界銀行。 1990年發展報告〔M〕。北京 :中國財經出版社,1990.
〔2〕徐嵩齡。 環境倫理學進展――評論與闡釋〔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998.
〔3〕A.伊曼紐爾。 我們的家園〔M〕。北京: 中國環境出版社, 1993.
〔4〕尚玉昌。生態學及人類未來〔M〕。 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1992.
〔5〕〔英〕艾倫。科特雷爾。 環境經濟學〔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2.
〔6〕〔美〕白呂鈉(j.Brunhes)。人地學原理〔M〕任美鍔、李旭丹譯。北京:科學出版社。1990.
〔7〕〔美〕阿爾。戈爾。 瀕臨失衡的地球〔M〕北京:中央編譯局出版社。1997.
【法律依據】
根據《刑法》第七十五條,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二)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三)遵守考察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此時,這個圖案的顏色正在逐漸變淡,當圖案消失的那一瞬間,涌蕭王子的眼睛緩緩睜開了,他望著我,站起身來。我不知道該怎么做,心里慌極了,不禁向后退了一步。我正要跑開,他握住了我的手,“謝謝你把我從邪惡的詛咒里解救出來!”他的話讓我迷惑不解,“詛咒?”“是黑暗之神對我的詛咒,受到詛咒的人,都會失去理智,聽從他的一切安排。黑暗之神的力量正在擴大,他有可能會統治所有的星球!但能夠把受到詛咒的人們從黑暗中解救出來的人,就是唯一可以打敗黑暗之神的人,她將拯救世界!”“那個人是……我?!”“是的,你就是預言中的那個魔法女孩!”“盡管我聽不懂你說的話,但是我知道,現在要抓緊時間救救公主們和瑤瑤!我們到底該怎么辦?”
“用愛的力量!用情去感化瑤瑤!綻放永恒的微笑!它們的力量是無窮的……”天空中又傳來了那個蒼老的聲音。“但是,我想知道這里是哪兒,”我向天空喊道,“我們要怎么出去?……”“這里是黑暗森林,盡管它很美麗,但它極具危險,我會派人送你們出去的……”
——————————————————————
未完待續
關鍵詞:鄰甲酚醛環氧樹脂 總氯 無機氯 可水解氯
中圖分類號:O63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7(b)-0058-02
鄰甲酚醛環氧樹脂是在20世紀70年展起來的一種多官能團縮水甘油醚型環氧樹脂,主要是作為半導體行業及民用弱電制品的封裝材料、電子油墨、覆銅板,膠黏劑等,而其作為塑封材料的用途最為普遍。隨著電子類產品的飛速發展,鄰甲酚醛環氧樹脂的市場需求量逐年增加,對其性能也提出更高要求。
氯含量特別是可水解氯含量是影響鄰甲酚醛環氧樹脂性能的關鍵因素,殘留在塑封料中的氯離子會腐蝕導線,特別是在潮濕高溫的環境下大大降低了塑封料的使用壽命,已成為限制鄰甲酚醛環氧樹脂發展的關鍵。鄰甲酚醛環氧樹脂的主要方向是向高純度(可水解氯
本文采用先縮合后醚化再環氧化的制備路線合成鄰甲酚醛環氧樹脂,并對其總氯、無機氯、可水解氯含量分別進行測定。
1 實驗部分
1.1 實驗儀器和試劑
IKA LR-2.ST反應釜;BT100-1F蠕動泵驅動器;NCF-6B短程蒸餾裝置;T50電位滴定儀,配有DMi141-SC復合銀環智能電極;ECS3000總氯分析儀。
鄰甲酚、甲醛、氫氧化鈉、環氧氯丙烷、甲基異丁基甲酮、甲苯、草酸、鄰苯二甲酸氫鉀、濃鹽酸、無水乙醇、丙酮、異丙醇、溴甲酚綠、濃硝酸、甲醇、氫氧化鉀、硝酸銀、甲苯、濃硫酸、冰醋酸,均為分析純試劑;氯化鈉為工作基準試劑。
1.2 鄰甲酚醛環氧樹脂制備
1.2.1 線性鄰甲酚醛樹脂制備
按酚醛物質的量比為0.8~1.05加入鄰甲酚與甲醛于玻璃反應釜中,抽真空通氮氣循環3次后升溫至90℃~105℃,加入適量草酸,冷凝回流條件下保溫3~5 h,反應完后加入一定量的甲基異丁基甲酮溶解,時間30 min,85℃,然后加純水水洗至體系pH值為6~7,用薄膜蒸發裝置高溫下脫溶劑,即可得到線性的鄰甲酚醛樹脂。
1.2.2 鄰甲酚醛環氧樹脂制備
在反應釜中依次加入第一步合成的線性酚醛樹脂、環氧氯丙烷(EPi)和脫色催化劑,抽真空通氮氣循環3次,加熱升溫進行還原脫色反應。待溫度升至90 ℃~105 ℃,穩定半小時后,滴加濃度46%的氫氧化鈉,70 ℃回流反應4 h。反應完畢后升溫回收ECH,回收完畢后通入氮氣破真空并加入一定量的甲基異丁基甲酮溶解,然后加入適量氫氧化鈉精制,溫度為85℃,時間2~3 h,精制反應完畢后水洗至中性,經薄膜蒸發裝置高溫脫除溶劑后,即可得到鄰甲酚醛環氧樹脂。
2 總氯、無機氯和可水解氯含量分析
鄰甲酚醛環氧樹脂中的氯通常以三種形式存在:無機氯、可水解氯、不可水解氯,其合稱為總氯。其中無機氯主要是因為反應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氯化鈉,經水洗后未能完全除凈剩余的微量殘留,它的存在,在常溫下就會影響樹脂的電性能;可水解氯即易皂化氯,也稱為活性氯,是由于不完全脫鹵化氫產生的如1,2-氯乙醇的存在,使大部分氯以這種方法構成的可水解氯的量,可水解氯對塑封料的性能影響非常大,是最關鍵的指標;不可水解氯又稱非活性氯,在樹脂中主要以孤立的氯甲基存在,目前無法直接測量,只能通過(不可水解氯=總氯-易皂化氯-無機氯)來間接得到,不可水解氯對環氧樹脂塑封性能的影響相對較小,但隨著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導線結構細微化的發展,對塑封料的耐濕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可水解氯也日漸成為了不容忽視的因素。
2.1 總氯
國標法[2]采用氧瓶法來測試總氯,操作較復雜且效率較低,本實驗選用先進的總氯分析儀進行操作,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與準確性,安全性能也大大提高。
配制75%的冰醋酸水溶液為氯電解質溶液;稱取1.169 g氯化鈉溶解在1 L容量瓶中,定容,制備2 mmol/L氯化鈉溶液。
操作步驟:(1)向硫酸洗氣瓶中加入20 ml濃硫酸,并更換電解液,依次連接電極并設置系統狀態參數,等待基線回到0;(2)電解池轉化率的測試。向電解池中注射2 mmol/L的氯化鈉溶液20 ul,測其轉化率是否在95%~110%范圍內,超出范圍時檢查滴定池情況。連接氣體管線至電解池,等待基線穩定至-0.5~0.5之間;(3)進標樣。選取與所測樣品氯含量接近的標樣,稱取約10 mg,加入樣品舟中,測其總氯含量,計算轉化率;(4)進樣品。稱取3 mg左右的樣品,加入樣品舟中,測定樣品總氯含量,把得到的樣品的總氯含量除以轉化率即得到樣品的實際總氯含量。
2.2 無機氯
無機氯離子的測定是通過將試樣溶解在適當的溶劑中,并用硝酸銀標準溶液滴定即可得到無機氯離子的含量,參照國標[6]進行測定。
配制0.002 mol/L的硝酸銀-異丙醇溶液,在水中溶解17 g硝酸銀并稀釋到1 L (0.1 mol/L),取0.1 mol/L的硝酸銀水溶液20 ml置于1 L容量瓶中,用異丙醇稀釋至刻度,并用基準氯化鈉進行標定。
準確稱取15 g試樣于250 ml滴定杯中,加入150 ml丙酮,溶解后加入2 ml水和1 ml冰醋酸。用0.002 mol/L的硝酸銀溶液連續滴定至終點,讀出達到終點所需硝酸銀的體積。進行空白試驗,平行測試3次取平均值。由下式計算得到無機氯的含量[3]。
式中:
ω1(Cl-)為試樣無機氯離子含量,ppm;
V1為滴定試樣時耗用的硝酸銀標準溶液的體積,ml;
V0為空白試驗時耗用的硝酸銀標準溶液的體積,ml;
C1為硝酸銀-異丙醇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
m為試樣質量,g。
2.3 可水解氯
參考國標[4]的方法測定可水解氯時發現,配制的氫氧化鈉的2-丁氧基乙醇溶液中氫氧化鈉難以溶解完全,有大量渾濁沉淀,不能形成均一的溶液,對結果有較大影響。后采用美國標準[5]來進行測試,并對此標準作了適當修訂,在測試結果中扣除無機氯的影響。
稱取0.1 g溴甲酚綠溶于100 ml甲醇中配制0.1%溴甲酚綠指示劑;按體積比為1∶1稀釋濃硝酸;稱取5.6 g氫氧化鉀溶于1 L甲醇中配制0.1 mol/L氫氧化鉀-甲醇溶液;稱取 0.425 g硝酸銀于1 L甲醇中配制0.0025 mol/L的硝酸銀-甲醇溶液,用基準氯化鈉進行標定。
稱取3 g樹脂于250 ml三角燒瓶中,加入20 ml甲苯、20 ml丙酮,待樹脂溶解后,加入50 ml 0.1 mol/L的氫氧化鉀-甲醇溶液,混勻,然后在冷凝回流條件下,加熱至沸騰15 min后冷卻至室溫,用丙酮沖洗至250 ml滴定杯中。在攪拌下加入幾滴溴甲酚綠指示劑,逐滴加入1∶1硝酸水溶液,直至液體顏色由藍變黃,用0.0025 N的硝酸銀-甲醇溶液進行電位滴定。做一組空白樣,平行測試3次取平均值。按以下公式計算可水解氯離子含量。
其中:
ω2(Cl-)為試樣易水解氯離子含量,ppm;
V0為空白試驗消耗的體積數,ml;
V2為試樣試驗耗用的體積數,ml;
C2為硝酸銀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
m為試樣質量,g;
35.45×1000為與硝酸銀標準溶液相當的以ppm表示的氯的毫克當量;
ω1(Cl-)為試樣中無機氯離子含量,ppm。
3 實驗結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實驗室合成的鄰甲酚醛環氧樹脂性能已極為優異,無機氯達到2 ppm,易水解氯為87 ppm,遠遠低于一般市售的產品,也比對比樹脂的氯含量含量更低,不可水解氯與總氯含量也低于對比樹脂,可以滿足工業上對低氯樹脂封裝材料的應用要求。
4 結論
本文采用先縮合后醚化再環氧化工藝合成了鄰甲酚醛環氧樹脂,經測試總氯含量為1225 ppm,無機氯含量為2 ppm,可水解氯87 ppm,不可水解氯為1136 ppm,各種氯含量均低于巴陵石化生產的市售樹脂,遠超一般市售產品的性能,能夠滿足工業上對低氯含量樹脂封裝材料的應用要求。
參考文獻
[1] 張學新.鄰甲酚醛環氧樹脂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9.
[2] GB 12007―1989 環氧樹脂總氯含量測定方法 [S].
[3] GB/T 4618.1―2008 塑料 環氧樹脂氯含量的測定 第1部分:無機氯 [S].
[4] GB/T 4618.2―2008 塑料 環氧樹脂氯含量的測定 第2部分:易皂化氯 [S].
關鍵詞:電解鋁;氟;氟平衡;煙氣凈化
中圖分類號:X82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2011103
1引言
電解鋁已成為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產品,是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然而電解鋁又屬于高能耗、高污染行業,電解過程中電解槽散發的煙氣中含有大量氟化物、粉塵等大氣污染物,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1]。特別是氟化物,對人體健康、植物、土壤都有一定危害。對人體危害主要表現為對牙齒、呼吸系統、神經系統、遺傳系統等的影響。對植物主要是抑制葉綠素蛋白質核酸的合成、影響酶的活性、破壞葉片表皮微結構、損傷細胞膜結構、影響碳氮代謝等,影響農作物成熟[2]。氟污染不利于土壤聚沉,導致土壤空隙的堵塞,水分不易滲透,濕時泥濘,干時板結,土壤物化性質惡化,對植被有明顯影響[3]。因此,理清電解鋁企業氟的輸入輸出途徑,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對解決電解鋁企業氟污染對人體健康及環境的負面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2氟平衡分析
某企業電解鋁氟化物主要來源于槽中加入的氟化鋁和冰晶石帶入以及凈化系統和電解質回收返回的氟化物。電解槽氟化物輸出主要有以下幾個途徑:一是進入電解煙氣中,部分經煙囪排放、部分經天窗排放、部分落回車間、部分收集后返回電解槽;二是吸附于電解槽內襯;三是鑄造合金原液帶出,部分進入鑄造渣、部分進入產品、部分隨電解質返回電解槽;四是炭渣帶出;五是電極殘極帶出,部分隨電解質返回電解槽、部分隨殘極炭塊帶走。項目氟平衡表見表1及圖1。
2.1氟的輸入
根據建設單位提供資料,項目氟化鋁加入量為20 kg/t?合金,擬采用牌號為AF-2及AF-3的氟化鋁。根據GB/T4292-2007《氟化鋁》,氟化鋁中氟約占58%,因此帶入折合氟為11.6 kg/t?合金,年加入氟量為2321.33 t/年;項目冰晶石加入量為1 kg/t?合金,擬采用牌號為CM-0及CM-1的冰晶石。根據GB/ T4291-2007《冰晶石》,冰晶石中氟約占53%,因此帶入折合氟為0.53 kg/t?合金,年加入氟量為106.06 t/年。共加入氟12.13 kg/t?合金,合計2427.39 t/年。
陽極炭塊生產過程中使用一定量經清理電解質后的由電解鋁廠返回的殘極及炭渣,使用的殘極及炭渣中含有一定量的氟化物,但在陽極生產過程中的焙燒工序溫度高達1180℃左右,氟從炭塊中揮發出來,以氣體氟化物的形式進入煙氣,因此在預焙陽極炭塊中幾乎不含氟。
2.2氟的輸出
根據《預焙槽冶煉》(邱竹賢,冶金工業出版社,2005)[4]以及《鋁冶煉工藝》(王克勤,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5]等資料以及調查國內部分鋁廠等資料類比計算可得,經電解槽煙氣帶走氟10.66 kg/t?合金,即2133.23 t/年,在集氣效率為99%時,進入車間空氣中的氟21.33 t/年(氟化物中氣態氟化氫大約占50%,固態氟化鹽大約占50%,由于車間的沉降作用及天窗的除塵設施設計,固態氟化鹽中60%在車間沉降,氣態氟和40%的固態氟在天窗外的集氣管集氣作用下,有50%的氟被收集,剩余50%由天窗排放),故從車間天窗無組織排放發的氟化物為7.46 t/年,車間沉降氟為6.42 t/年。收集煙氣用干法凈化回收氟,回收效率為99%,干法凈化系統排出量為21.19 t/年,經煙囪排放。
根據《預焙槽冶煉》(邱竹賢,冶金工業出版社,2005)生產1t鋁合金產生約15kg炭渣,炭渣中氟的含量為29.61%,因此炭渣中帶走的氟為4.442 kg/t?合金,即888.91t/年;根據《預焙槽冶煉》(邱竹賢,冶金工業出版社,2005)、《現代電解鋁》(劉業翔,冶金工業出版社,2008)[6]、《電解鋁》(馮乃祥,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7]、《X冶煉工藝》(王克勤,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等資料,電解槽內襯吸附氟量為5.258~11.7 kg/t鋁,根據本項目設計以及加氟量等實際情況,確定內襯吸氟量為6.382 kg/t鋁合金,由此可得經槽內襯吸收的氟為1277.08 t/年;根據上述資料以及項目設計實際情況計算,鑄造浮渣帶走115.67 t/年,進入鋁基質合金產品20.01 t/年, 殘極帶走的氟為90.45 t/年,電解質破碎等排放廢氣中帶走氟0.2 t/年。
3電解煙氣氟的處理措施
電解鋁含氟煙氣的處理措施通常有干法凈化和濕法凈化兩種,其中干法凈化具有效率高、無二次污染、操作簡單、運行費用低等優點[8]。本工程針對電解煙氣采取以下措施。
(1)工程采用的400kA中間點式下料預焙陽極電解槽,自動化程度高,電解槽打殼、加料全過程均由微機自動控制,從而使槽罩開啟次數顯著降低,煙氣集氣效率大大提高;另外項目在設計時電解槽密閉罩采用弧形組合罩板,比早期采用的組合直板提高了集氣效率;排煙管道采用主、付雙排煙干管道,兩干管分別有兩支管與電解槽相連接,付排煙支管上設置電動蝶閥。在一般情況下,煙氣通過主排煙支管進入主排煙干管,送往煙氣凈化系統;在開槽等情況是,打開支排煙管上的電動蝶閥,增大電解槽內負壓,減少電解槽內含氟廢氣外逸,電解槽開槽情況一般僅是單臺電解槽開槽作業,增大單臺電解槽內負壓對整個凈化系統運行不會造成影響。由于上述措施,本項目電解槽集氣效率能夠達到99%,大大地減少了煙氣無組織排放。
(2)為了進一步減小無組織廢氣污染物排放量,項目在排煙天窗增設隔塵設施,可對煙氣進行初步氣固分離,使得氣體中60%的固態污染物沉降;廠房天窗外增設煙氣集氣管道,可將天窗逸散煙氣的50%收集至付排煙管道,減少氟化物等污染物無組織排煙量。
(3)項目配置了3套煙氣凈化系統,每套凈化系統配備一座60 m高煙囪。經捕集的電解槽煙氣通過排煙支管進入主、付排管道,其中天窗收集的煙氣進入付排煙管道,煙氣匯入總煙道,進入凈化系統進行處理。凈化工藝采用新型逆向兩段干法凈化工藝,逆向兩段干法凈化工藝是《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目錄》 (環發〔2006〕130號)推薦的凈化技術,根據其介紹,凈化效率達99%以上。
4氟處理技術優點及可行性分析
本項目采用新型逆向兩段干法凈化技術主要是除塵器分離出的一次載氟氧化鋁與高濃度氟化氫煙氣在反應器中進行反應,完成吸附反應的二次載氟氧化鋁在進入袋濾器前通過離心分離器與煙氣分離;與二次載氟氧化鋁分離后的低 HF 含量的煙氣,在除塵器內被新鮮氧化鋁進行二次吸氟,完成煙氣干法凈化的所有吸氟過程。離心分離器分離出的二次載氟氧化鋁被收集在除塵器底部的灰斗中,作為電解原料返回電解槽使用。除塵器分離的主要為新鮮氧化鋁吸氟后的一次載氟氧化鋁,該載氟氧化鋁進入氟化氫吸附反應器。凈化后煙氣由煙囪排放。
新型干法凈化系統優點:新型逆流兩段煙氣干法凈化工藝技術,充分利用了新鮮氧化鋁和載氟氧化鋁吸附氟化氫的反應特性,克服了傳統干法凈化工藝存在的無法進一步提高全氟凈化效率、載氟氧化鋁存在死循環、影響布袋清灰效果的問題。新型逆向兩段干法凈化工藝流程見圖2。
凈化后煙氣經3座60 m高煙囪排放,排放氣體中所含氟化物、粉塵和SO2濃度均滿足《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5-2010)中新建企業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要求。
參考文獻:
[1]
趙軍,黃哲,李俊飛,等.電解鋁行業大氣氟化物排放控制[J].東北師大學報,2015,47(3):143~148.
[2]王博.電解鋁過程中氟污染的危害幾防治對策[J].中國化工貿易,2014,6(28):112.
[3]張西林,馬超,熊如意,等.對電解鋁廠周邊氟污染的環境影響評價[J].中國環保產業,2012(10):41~46.
[4]邱竹賢.預焙槽冶煉[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5.
[5]王克勤.鋁冶煉工藝[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6]劉業翔.現代電解鋁[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8.
關鍵詞:旅游城市化;環渤海濱海城市;人體舒適度;
中圖分類號:K90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3.03.017
“旅游城市化”(tourism urbanization)是Mullins最早提出的,他認為旅游城市化是20世紀后期在西方發達國家出現的,基于后現代主義消費觀和城市觀(注重享樂,pleasure)的一種城市形態,是一種建立在享樂的銷售與消費基礎上的城市化模式[1]。消費經濟時代城市本身及其文化表征已成為一種可以生產并進行交換的商品。城市必須“營銷”自己,通過競爭獲取可持續發展的資源,旅游便成為城市競爭勝出的重要標準之一,并且作為推動城市化發展的一種動力,變得越來越明顯[2-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化水平從1980年的19%躍升至2011年的50%,全球超50萬人口的城市1/4在中國,旅游業在眾多海濱城市中已成為促進我國城市化發展的重要力量,旅游城市化已逐漸成為多元城市化道路的一種模式。環渤海沿海城市作為重要的濱海旅游度假地,其氣候因素是實現旅游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限制條件,它關系到旅游地的質量和旅游季節的長短以及游客對旅游目的地的直接選擇[4-5]。旅游地的氣候狀況及其氣候舒適性指數的時間分布特征分析是對旅游資源評價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其進行研究不僅可以為環渤海海濱城市開發旅游資源提供科學的氣象依據,還有助于旅游經營者安排經營活動以及幫助游客選擇最佳旅游時間和地點。另外,環渤海海濱旅游帶是我國北方海濱的代表,是以大連、秦皇島、青島為中心的兩半島一灣海濱旅游帶,其旅游資源極為豐富,據估計,環渤海區域占有我國濱海旅游資源在30%以上[6]。該地區海濱旅游在氣候上具有一定優勢,雖年下水期短,但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適合海濱度假。它與我國重要的海外客源地日本、韓國隔海相望,客源條件十分優越,再加上環渤海灣經濟圈的發展,該地區海濱旅游的客源有很大的保障。因此,在旅游城市化的大背景下研究環渤海濱海旅游地的氣候舒適度具有較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1 研究區概況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區域及其氣候特征
本文研究的區域為廣義的環渤濱海城市,即環渤海濱海旅游地。由于部分城市缺乏氣象站點數據以及地理位置相近的可替代性,文章研究的對象包括渤海沿岸的大連、營口、錦州、唐山、天津、滄州、濰坊、濱州、威海以及黃海沿岸的丹東等城市和地區。環渤海濱海城市地處中緯度,屬溫帶—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類型。主要氣候特征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少雪,春季干旱多風,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年日照時數2500-2900h,年總輻射5000~5800MJ/m2,年平均氣溫8~12.5℃,最冷月均在1月份,而最熱月渤海岸段多在7月,黃海岸段多在8月份。降水量主要集中夏季(占全年的60%~75%),黃海岸段比較濕潤,年降水量較多(700~1000mm),而渤海岸段較干燥,年降水量較少(600~700mm)。風速等值線與海岸線平行且密集,大陸岸線年平均風速為4~5m/s,成山頭一帶較大(6.7m/s),海島6~7m/s[4]。
1.2 研究方法及數據來源
氣候條件是影響地區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因子。W.H.Terjung最早提出了人體氣候舒適性指數,各國學者相繼提出了風寒指數、著衣指數及舒適度測評模型。根據這些指標及模型,許多學者對我國主要旅游景點及地區的旅游氣候資源進行了分析評價[7-11]。作為旅游城市化進程的主體,人體與大氣環境之間不斷進行熱量交換,能夠迅速的感覺到氣候環境的變化,即人體反應是衡量氣候條件最簡單也最直接的方法。而人體對氣象要素綜合影響的反映,可以用人體舒適度(BCMI)指標來描述,它表示的是某種氣溫、濕度和風速等的綜合氣候條件下人體對空氣環境感覺舒服的程度。近些年我國通常使用的人體舒適度計算公式[12]:
式中:BCMI為人體舒適度指數,TC為氣溫,RH為相對濕度,V為風速。BCMI值、分級和對應的氣候舒適性見表1。文中所使用1951-2011年的相關氣象數據(氣溫、降水、風速、相對濕度)均來自中國氣象數據科學共享服務網。
2 環渤海濱海城市氣候舒適性計算與分析
根據公式(1)計算得出1951-2011年環渤海濱海城市年BCMI指數(圖1)與各地月均BCMI指數及其特征(表2)。
2.1 環渤海濱海旅游地人體舒適度指數分析
1951-2011年環渤海濱海城市年均BCMI指數(圖1)處于44-49之間,參照表1的分級標準,環渤海沿海城市年人體舒適度等級為3級,只有少部分人不舒適,整體來看環渤海濱海旅游地在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優勢。同時,60年來該區域人體舒適度指數呈明顯的上升趨勢,與全球氣候變暖趨勢一致;特別是1986年以后,人體舒適度的均值明顯大于1986年以前,這個轉變時間與氣溫發生突變的年份是相同的,可以證明氣溫是影響人體舒適度的最主要指標[13]。從整體來看,環渤海濱海旅游地在一年中的6-9月處于人體氣候舒適性的5級,即最為舒適;4月、5月和10月感覺涼爽,大部分人感覺舒適;而一年中長達5個月(11月-3月)處于人體氣候舒適性的2級甚至1級,大部人感到不舒適。這與該地所處的地理位置有很大關系。冬季,由于較高的緯度加上來自大陸的冬季風的影響,氣候嚴寒。而夏季受來自海洋的夏季風的影響,與同期其它地方炎熱、悶熱的天氣相比顯得涼爽而濕潤,是我國夏季避暑療養的勝地。
2.2 環渤海濱海旅游地人體氣候舒適度空間差異分析
通過對氣溫、降水、風速、相對濕度等氣象要素數據統計(圖2),以及結合表2分析得出不同時期環渤海濱海旅游地人體氣候舒適度分布的空間差異及其影響:
(1)舒適期。按舒適的程度不同分為最舒適期與次舒適期。最舒適期是指BCMI為5級的時期,出現在每年的5月至9月中。次舒適期是指大部分人感到舒適(少數人感到不舒適)的時期,即BCMI為3、4、6、7級。就各地區最舒適期出現時間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最舒適期是連續的,這類地區包括大連、營口、丹東、錦州、唐山、威海(表2)。第二類地區最舒適期不連續,在7、8月份BCMI會達到6級,即偏熱,一部分人較不舒適,這類地區包括:濰坊(7月)、天津(7、8月)、滄州 (7、8月)、濱州(7、8月),這是因為天津城市化率較高,受下墊面等因素影響容易形成熱島效應,而濰坊、滄州、濱州等地處于渤海灣的西南角,由于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阻檔,與環渤海其他城市相比受海上東南季風的影響較小,氣候炎熱。結合圖2看出,環渤海濱海城市60年來7月、8月份月均溫最高的地區為天津、滄州、濱州、濰坊。可以看出,大連、錦州、丹東、營口、威海等城市是該地區夏季消暑納涼的旅游勝地。
最佳旅游季節的長短將直接影響該地的旅游收入。遼寧沿海經濟帶上的大連、丹東、錦州、營口以及河北唐山等地的最舒適期長達4個月,其余地區最舒適期均為3個月。其次, 在次舒適期中,4月份,天津、滄州、濱州地區舒適度最高,較適宜旅游。10月份,天津以及山東的濱海旅游地氣候舒適度明顯高于唐山以及遼寧沿海各城市。
(2)非舒適期。非舒適期是指旅游人體氣候舒適度為1級、2級的冷非舒適期與8級、9級、10級的熱非舒適期,在研究區域內集中體現在11月、12月、1月、2月、3月這5個月份。從圖2不難發現:氣溫低、風大、干旱是環渤海濱海旅游地在非舒適期內的普遍特征。這段時間將成為該地區旅游業發展的低谷期,大部分人對氣候條件不適應,戶外活動受限,成為旅游淡季。
就各地區而言,11月至次年3月這五個月時間里期間,各城市非舒適的1、2級數量主要表現為錦州存在1個1級,4個2級;營口存在3個1級,2個2級;丹東存在2個1級,3個2級;大連存在1個1級,3個2級;天津存在3個2級;唐山存在1個1級,4個2級;滄州存在3個2級;濱州存在3個2級,威海存在4個2級,濰坊存在3個2級。存在1級的5個城市(錦州、營口、丹東、大連、唐山)均位于環渤海濱海地區的北部,相對而言緯度較高,氣溫較低,因此靠北的城市BCMI指數略低于南部的城市。11月至次年2月,各城市BCMI2、3等級交叉,這與各地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城市熱島強度等因素有關。如天津、大連城市發展水平高,人口城市化率平均達58%左右,下墊面性質變化大,人為熱排放多,氣溫略高于其他同條件的城市;錦州、營口、唐山、丹東等緯度較高,海岸線短,受海洋調節作用小,冬季易受大陸冷氣團影響。
3 結論
綜上所述,環渤海濱海旅游地氣候資源優越。從整體來看,環渤海濱海旅游地在一年中的6-9月處于人體氣候舒適性的5級,即最為舒適;4月、5月和10月感覺涼爽,大部分人感覺舒適;就各地區而言,大連、錦州、丹東、營口、威海等城市氣候濕潤、氣溫適中,是我國夏季避暑療養的旅游勝地。濰坊(7月)、天津(7、8月)、滄州(7、8月)、濱州(7、8月)等地氣溫較高,舒適性較差,然而這些地區以及威海在4月、10月的人體氣候舒適度要高于大連、錦州、丹東、營口、唐山,更適于旅游。其次,氣溫低、風大、干旱是環渤海濱海旅游地在非舒適期內(11月-3月)的普遍特征。這段時間將成為該地區旅游業發展的淡季,當地相關部門應積極調整策略發展冬季旅游,培育新型旅游業態,加快旅游業結構調整,延伸旅游產業鏈,培育新的旅游消費熱點,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Mullins P·Tourism urban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1991,15(3): 326-342.
[2] 陸林,葛敬炳.旅游城市化研究進展及啟示[J].地理研究,2006,25(4):741-750
[3] 倪鵬飛,等.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2—定位:讓中國城市共贏[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324-349.
[4] 李秋,仲桂清.環渤海地區旅游氣候資源評價[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5,19(2):150-153.
[5] 魯小波,陳曉穎.遼寧主要城市旅游氣候適宜度評價[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11,23(1):52-58.
[6] 蔣鐵民,王志遠.環渤海區域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67-75.
[7] 蒲金涌.姚小英.甘肅省主要城市人居氣候舒適性評價[J].資源科學,2010,32(4):679-685
[8] 王群,丁祖榮,章錦河,等.旅游環境游客滿意度的指數測評模型-以黃山風景區為例[J].地理研究,2006,25(1):171-181.
[9] 馬麗君,孫根年,李馥麗,等.陜西省旅游氣候舒適度評價[J].資源科學,2007,29(6):40-44.
[10] 范亞正,郭來喜.中國海濱旅游地氣候適宜性評價.自然資源學報,1998,13(4):304-311.
[11] 林錦屏,郭來喜.中國南方十一座旅游名城避寒療養氣候旅游資源評估[J].人文地理,2003,18(6):26-30
第一要注意把握正確的指導原則。退耕還林還草是國家的一項重點生態工程要嚴格遵循以下六條原則一是堅持因地制宜、因害設防、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的原則。在規劃布局和運作方式上不要搞統一模式不搞一刀切要根據全省自然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退耕還林還草。東部山區重點是通過退耕還林解決“掛畫地”問題恢復森林生態功能西部地區要與生態草建設結合起來集中解決荒漠化問題中部地區重點是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營造農田防護體系。二是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有機結合的原則。退耕還林還草能否推開取決于能否為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要實現退耕還林還草的生態目標必須兼顧農民增收和經濟發展正確處理好生態建設與農民吃飯及地方經濟發展的關系做到協調運作。這里很重要的是要選擇有經濟效益的品種。比如東部山區半山區“掛畫地”的退耕還林如選擇市場好、見效快的經濟果木品種就將可能受農民的歡迎。我省有一家農業科技開發公司引進了美國一種叫“藍莓”即人工栽培越橘的品種如果經論證是可行的將之作為還林的品種既可以改善生態環境又有較高效益。還比如西部退耕還林還草如選擇耐堿、耐旱性較強的牧草、林果品種能在治理生態環境的同時培育成一個新的產業。這樣就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結合起來了。三是堅持政策引導和農民自愿相結合的原則。善于運用政策和比較利益原則做耐心細致的工作堅決防止不顧農民意愿簡單粗暴的作法。四是堅持示范帶動穩步推進的原則。要注意培育各類典型發揮示范輻射作用以點帶面全面推開。五是堅持依靠科技進步確保質量的原則。注意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增加科技含量避免單純追求數量忽視質量的做法堅決杜絕各種形式的勞民傷財的虛報浮夸、形象工程。六是堅持各級政府負全責的原則。層層落實目標責任制納入各級政府重要日程確保各項任務完成。
第二要嚴格執行退耕還林還草政策。政策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一種利益引導的制度因而是推動各項事業的動力措施。各級政府和干部要強化政策觀念善于運用政策激發廣大農民參與的積極性、創造性。一是要加強政策宣傳。當前農民總體上對政策不夠清楚、不太明白、因而也不大托底。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廣泛宣傳好退耕還林還草有關政策把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給農民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二是要切實把各項政策落實到位。“以糧代賑、個體承包”就是國家給予農民的優惠政策各級政府一定要有高度負責的精神樹立為農民著想、為農民辦實事的思想積極努力做工作真正把國家的優惠政策落到廣大農民手中。特別是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發放補貼的錢和糧保證農民不吃虧。要認真落實個體承包經營責任制堅持“誰退耕誰造林草誰管護誰受益”的原則切實維護農民利益。對農民自愿將還林地塊交給大戶承包經營或與企業聯營的要利用利益機制、市場機制來運作明確退耕還林還草以及荒山荒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關系并簽訂合同。三是嚴肅政策紀律。建立違規操作責任追究制度對擠占、挪用、套取退耕還林草資金、糧食的行為要嚴肅查處絕不姑息。
第三要自覺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在退耕還林草問題上各級干部都要認真研究客觀規律根據客觀實際指導工作切忌主觀臆斷盲目決策。一是要自覺運用生態規律。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選擇科學技術和合理的樹草種大力提倡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按照“生態位”要求逐步營造符合自然規律的生物演替條件最終發展成為高功能的生態系統。這里我強調一下我省西部地區要走一條種草、灌、喬結合發展的新路。也就是說要先種草改變了土壤和土的涵質狀況后再選擇種植適宜的灌木在改變了生態的過程后再種植喬木走一條“反彈琵琶”的路。最近有一些專家在治理西部生態環境方面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治理改善我省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到底要走一條什么樣的路需要大家深入研究也是擺在我們各級政府、林業部門和各級干部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二是要善于運用經濟規律。退耕還林草本身也有一個利益驅動的問題沒有經濟效益的事情老百姓不會有積極性。因此各級干部要自覺利用比較成本原理引導廣大農民和社會各界力量按市場經濟規律主動進入退耕還林草領域。在一些適應按市場化運作的環節上要按市場規則運作以使退耕還林草保持持久的動力和活力。三是要強化科技支撐。加快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把科技貫穿于工程建設的全過程提高工程建設的科技含量。這方面需要各級政府要很好地貫徹“科學理政”的思想我們進行一切工作都要遵循規律去做事要降低行政成本。這也是堅持“四政”方針的具體體現。
關鍵詞:冠狀動脈支架;二甲雙胍;急性冠脈綜合征;支架血栓;晚期;極晚期
當前,威脅人類生命的一大殺手仍是心腦血管疾病,隨著冠脈介入治療的普遍開展,使得更多的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患者接受了冠脈支架置入術,使冠脈血管重建,降低再住院率、死亡率,改善預后。但冠脈置入支架后患者就安全了么,介入術后醫生更關注擔心的是支架內血栓形成,支架內血栓形成一旦發生隨時可能奪取患者的生命。下面就我院自2008年~2015年之間明確診斷支架血栓形成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所選病例為本院2008年1月~2015年1月住院資料較完整的接受支架治療的ACS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共87例,均植入1~3枚國產雷帕霉素藥物洗脫支架(Firebird支架),心功能穩定,術后30d~2年再發胸悶、胸痛入院及無癥狀復查冠脈造影明確支架內血栓患者共計15例。晚期支架血栓10例,極晚期支架血栓5例。隨訪常規治療43例為對照組,男性30例,女性13例,年齡39~80歲,平均年齡59歲。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二甲雙胍治療,為觀察組44例,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齡36~78歲,平均年齡(11.0)歲,隨訪日期(24.0)個月。
1.2診斷標準 支架血栓形成分類遵循美國學術研究協會分類標準:明確的支架血栓-造影或病理證實的支架內血栓閉塞;極有可能的支架血栓-支架植入術后30d內發生的無法解釋的死亡或支架植入術后任何時間發生的支架植入血管供血區域的心肌梗死;可能的支架血栓-支架植入術30d后發生的難以解釋的死亡;急性支架血栓-介入術中或24h內;亞急性支架血栓-介入術后24h~30d內;晚期支架血栓-介入術后30d~1年;極晚期支架血栓-介入術后1年以上[1]。
2 治療
2.1基礎治療 對照組及觀察組均接受常規藥物治療,不吸煙或已戒煙,嚴格做到冠心病的二級預防。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糖化血紅蛋白6.5%~7%。
2.2干預方法 觀察組加用鹽酸二甲雙胍片(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0561,0.25g*48片*1盒 )口服0.25g 2次/d。
2.3檢測指標 入選患者均由美國GE公司的INOVA2000血管造影機完成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冠脈支架植入術后30d復查冠狀動脈造影,明確診斷支架內血栓形成,本研究所使用冠脈血管造影機。
2.4 手術過程和抗血小板治療 所有介入操作均按照目前標準指南進行。術后由術者決定是否應用血小板IIb/IIIa受體拮抗劑,術前給予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600mg負荷劑量,然后氯吡格雷75mg/d、術后持續6~15個月,術后常規給予阿司匹林300mg/d持續1w后改為100mg/d,此后長期服用,術后繼續使用低分子肝素5~7d,長期服用常規劑量的他汀類調脂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2]。
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計量資料應用成組設計的t檢驗,計數資料應用χ2檢驗,P
4 結果
患者年齡、性別在對照組及觀察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加用二甲雙胍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發生晚期極晚期支架血栓形成的發生率比對照組低,見表2。
5討論
心血管醫生目前談論最多的就是支架內血栓,最棘手的仍舊是支架血栓,同道們都很好的研究和總結了支架血栓形成的因素,支架血栓形成與患者基礎疾病、病變特點、支架類型、操作技巧、抗栓治療、患者依從性等諸多因素有關[4]。介入醫生在努力研究手術方法、操作技巧的同時,用好藥物是基石是持久戰。大家都知道防治支架內血栓關鍵:持續有效的抗血小板[5]、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病協會(ACC/AHA)冠脈介入指南2007年更新版推薦(I類,證據水平B級 )藥物洗脫支架術后如無出血風險氯吡格雷應至少服用1年,其中某些患者存在對氯吡格雷藥物抵抗或過敏,需雙聯抗血小板藥物或替換[6]。我們在很好的指導和督促介入術后患者用藥,但仍有支架血栓發生,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的介入術后患者。本研究分析了二甲雙胍的非降糖作用、心血管保護方面的作用。二甲雙胍對心臟保護性作用機制體現在改善胰島素抵抗、改善脂代謝、改善高凝狀態、改善內皮功能[7]。冠脈介入術后患者服用二甲雙胍的治療時間延長發生支架血栓幾率呈下降趨勢,二甲雙胍是治療2型糖尿病一線首選藥物,其具有可靠地短期和長期降糖療效。二甲雙胍是目前唯一被糖尿病指南推薦為有明確心血管獲益證據的降糖藥物[8]。通過對我院小樣本的支架患者加用二甲雙胍治療的隨訪觀察對預防支架血栓有一定療效。但仍需在以后的臨床治療過程中進一步評價二甲雙胍在降低支架血栓方面的效果。
參考文獻:
[1]Cutlip DE,Windecker S,Mehran R,et al.Clinical end points in coronary stent trials:a case for standardized definitions[J].Circlation,2007,115:2344-2351.
[2]韓雅玲,梁明,荊全民,等.52例冠狀動脈支架內血栓形成患者的臨床特點及介入治療[J].中華心血管雜志,2006,34(11):977-978.
[3]張麗,蔣廷波.影響支架內血栓形成因素的臨床研究[J].臨床薈萃,2009,24(2):142-143.
[4] Siller-Matula C,Francesconi M,Dechant C. The net clinical benefit of personalized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Clinical science(London,England:1979),2015,128(2):121-130.
[5] Gurbel PA,DiChiara J,Tantry US.Antiplatelet therapy after implantation of drug-eluting stents:duration,resistance,alternatives,and management of surgical patiens[J].Am J Cardiol,2007,100:18M-25M.
[6] Luscher TF,Steffel J,Eberli FR,et al.Drug-eluting stent and coronary thrombosis:biological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Circulation,2007,115:1051-1058.
[7] 趙麗英.冠心病患者行冠狀動脈介入術后采用二甲雙胍治療降低心血管事件及冠狀動脈支架內再狹窄發生率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4,(33):128-129.
[8] Sanon S,Patel R,Eshelbrenner C.Acute coronary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perspectives of an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ist[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2,110(9 Supl):13B-23B.
[9] Van Veen JJ,Makris M.Management of peri-operative anti-thrombotic therapy[J].Ansesthesia,2015,70 Suppl 158-67,e21-3.
[10] Kern MJ.Thinking about stent thrombosis:how does angiographic flow relate to outcome?[J].Catheteriz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cardiac Angiography &Interventions,2015,85(1):23-24.
[11] Rubboli A,Faxon DP,Juhani Airaksinen KE,SchlitA.The optimal management of patients on oral anticoagulation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stenting.The 10th Anniversary overview[J].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2014,112(6):1080-1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