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育實習日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實習第一天。
一大早起床后出去洗涑,發現老師和校長辦公室門都已經開了,走廊上也聚集了好些學生。我開始后悔自己沒早點起。盡可能快的弄好后,卻翻弄半天才找到筆記本。一直到8點零幾分才到教務處去。李校長帶我們見了指導老師,我的指導老師是個中年男人,第一眼看上去好像很內向的樣子。在辦公室坐了一早上,隨便翻看了幾眼教材和教師用書。然后聽了老師們的各種吐槽,覺得他們都各種可愛,辦公室里就我的指導老師一個男教師,發現他是蠻活潑的人。他有個10歲左右的女兒,時不時就往辦公室跑,挺漂亮的一個女孩子。
早上第三節課時,學校舉行開學典禮,由教務處的一個女老師主持。典禮一開始就把我們叫上臺,把我們介紹給全校的師生。走上去的那瞬間,自己居然無比淡定。下臺后,聽著領導們的各種演講,以一個教師的身份。想到曾經在臺下聽領導們的各種滔滔不絕,以學生的身份。不同的心境,聽的內容關鍵點都不一樣。
典禮結束后,回到教務處,那個女教師說到我的指導老師,他有很多的職務,會比較忙。讓我盡快學會并上手。還說其實小學的內容很淺,不需要多高的知識結構,更多的是要投入努力和熱情。這跟昨天李校長給我說的那番話差不多,我也有所受益。之后行政辦的一個女教師帶我們到行政辦,登記了我們的信息。回到辦公室又是各種無聊。
到了中午該吃飯時,我們跟著老師們到了教師食堂,每個老師的座位都是學校安排好了的,李校長和何老師坐我旁邊。李校長走后,旁邊就是個美女老師,二年級的語文教師,很年輕很漂亮很熱情,我只能用這些詞兒來形容她了。聽說要準備結婚了,滿臉的幸福。其實這里的老師都很熱情。走出食堂準備去教務處拿鑰匙的,一個小姑娘向我敬禮,說了句:“老師好。”瞬間感受當老師的幸福。可是有時也真是讓人郁悶,一點點兒小事,學生就要跑到辦公室各種告狀,班主任的工作看著就好繁雜,不知道以后要如何上手。
午休時,楊校長過來我們辦公室烤火,給我們說起生活問題,一個月補助300塊錢生活費,這樣算來的話,我們實習工資就是一個月500塊錢。還說,教小學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喜歡你,關鍵要忽悠的住他們。老師們也說不能對學生太溫柔,該罵就罵,該打就打,就算是老師的孩子也一樣,不能縱容。
下午,教育局的楊局長過來,校長又把我們叫過去開小會,有點慰問的感覺,而后再三強調一定要讓我們上課。一個下午依舊這么干坐著,第一天的實習生活就糊里糊涂的過去了。
放學后,和同學一起去逛街,取個快遞都是一路跟著地圖走,不過還好找到了。本來打算去商貿城買各種東西,結果因為繞了遠路,到那里時已經有點兒晚了,也沒多少東西賣了。吃了碗粉便打算坐公交回來,在公交上跟司機師傅聊天,從他那里得知北京華聯超市是最大的超市,到站時他還特意提醒了下我們。那個超市確實很大,不過東西好貴,便什么也沒買。出來后一直往前走,看到個渝都商場,那里有個飾品店,價格也蠻合理,于是便在那里買全了東西,可惜差個小書桌,那時覺得肯定買不到了,打算一直往前走,等車回學校,可是走著走著發現有個文具店居然沒關門,而且剛好也有賣,那老板人很好,突然覺得這一天還是蠻幸運的。等不到公交,也等不到的士,有個私家車拉活的,就上車了。上車后,那司機就把門鎖著了,當時我就掏出手機,準備隨時報警。可是我錯了,他不僅把我們送到教學樓門口,還等我們走了才開始離去。每次晚上回來都要叫警務室的人開鐵門,他們也是不厭其煩。進了樓后,門便被他們鎖上了,瞬間覺得自己進了牢籠一般,只能待里面。夜晚的校園和白天的校園簡直是兩番景象,白天好生熱鬧,熱鬧得讓人心煩,晚上卻格外安靜,安靜的那么凄涼。一天就那么過了。
3月4號,星期二。
一大早,還沒到辦公室,便被告知星期五要幫老師帶課,可自由發揮,上什么都可以。第一節課,趙老師終于有課了,他帶我們去聽課,這是到這里聽的第一節課,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的和學生在一起。想想自己有多少年都沒跟小學生一起在教室里上課了。趙老師一個字都沒寫,可卻出色的上完了課,教案全在他腦子里了,下課鈴響時,他剛好結束本節課的內容。雖然我的聽課記錄很亂,但是還好自己也能聽懂了那些教學環節的意圖,跟第一次寫聽課記錄比起來,也算是有所進步吧,畢竟這是我第二次寫聽課記錄而已。
早上最后一節課,第一次參加班主任會議,又是各種記錄,班主任的工作好繁雜。中午剛放下碗就要開始開會,一早上真是忙的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下午的班會課,趙老師把我們帶到三(1)班,我們做了自我介紹后,便給學生發安全責任管理協議,學生都跟我說:”謝謝蒙老師。“瞬間覺得他們好乖,不知道以后是否能相處好。下了班會課,把東西拿到辦公室放好,然后又回去幫學生打掃教室,之后還要護送他們過一截路。然后又被催著回去開會,這一天是真心累。
學生們那一個個敬禮和那一聲聲“老師好”,讓我覺得好有壓力。
三月5號,星期三。
昨天趙老師把教室的鑰匙留給了我,讓我早上給學生開門。所以早上六點半就起了,從暖和的床上爬起來,瞬間覺得那么冰冷,好懷念在學校當學生的日子,終于懂得學生是最好的職業,好想睡個昏天暗地。7點半出門,比以往都早,可是到教室時,學生已經開了教室門。交代學生去打掃清潔區后,便回辦公室打掃。看似小小的辦公室,打掃起來也還是費了點力。打掃完畢后就跟著趙老師一起改作業,第一次改作業,有點兒激動,但是有些學生的作業也讓人笑爆了,答案真是出奇啊。早上第二節又開始聽課,下課后,學生要到操場集中跑步,問趙老師我們要去不?他說不去要被歌頌的。所以三個老師就跟著到操場集合,集合時,站在我旁邊的學生臉上有好些粉筆,我遞給他張紙,他說:“謝謝蒙老師。”其實這些孩子挺有禮貌的啊,雖然有點調皮,總是被老師們打,但是貪玩、調皮就是學生的本性啊,我想是應該要理解的。陪學生跑了兩圈后,發覺運動的感覺真好。中途有個學生跑吐了,我扶著他走了一會兒,趙老師便讓他回教室休息了。接著又聽課,盡管內容跟前一節一樣,但是聽課記錄也有些補充。中午放學又按慣例護送學生,吃過飯后休息了一會兒便去教室看看學生們都在干什么,他們有的做作業,有的成堆在一起玩耍。我一一問了好些學生的名字,記住了幾個學生的名字,總算有點欣慰,因為在這之前我老覺得他們長的都一樣,好夸張的。跟學生交流了一會兒便回了辦公室,之后便趕著整理早上的聽課記錄。休息了一會兒,第二節課就下了,于是又幫學生大掃除,每次都要動手勞動,那些孩子可真是淘氣,總是不能好好勞動,掃把和拖把也總是亂放,有時真是讓人生氣。我第一次見趙老師幫學生打掃衛生時,我真是困惑啊。他時而拿起掃把掃地,時而拿起拖把拖地,時而拿起帕子擦擦這里擦擦那里,寫到這里時,我的腦子里就是趙老師幫學生打掃的身影。盡管我不知道為什么,但是我也跟著那樣做了。在我的印象里,從來沒見過哪個老師幫學生打掃的,而且是每天。我以為只有趙老師那么做,可是下午大掃除時,看到隔壁班的老師也在幫學生打掃,瞬間覺得這學校好有愛啊。雖然趙老師有時對學生蠻兇的,但是我覺得他是真的為了學生好。早上下課時,有個細節我有留意到,學生在給趙老師鞠躬時,他同樣給學生鞠躬了。這是讓我第二個感動的老師,第一個是高中的語文老師——唐老師。我想這輩子都不會忘記她下課時總說的那句話:“同學們辛苦了。”其實最辛苦的人是她,她身體本來不好,總是帶病給我們上課,所以說出那樣的話時,讓人覺得很窩心。如果有一天真的從事教師這個職業,我也希望自己能像他們一樣,做個好有愛的老師。
在連續幾天晚睡早起的日子后,今晚終于在23點時有了睡意。也許應該感謝這樣忙碌又充實的日子,讓我忘了所有的不如意,忘了如何失眠,甚至忘了想念。
3月6號,星期四。
由于昨晚下雨的原因,地下全濕的,所以學生沒有掃地,而是隨便撿了垃圾。我到教室檢查昨天的作業,教他們讀英語,很是有趣。聽他們讀書,我忍不住跑到教室外笑爆了,笑點低,真是沒法。回到教室又是一臉嚴肅。老師好辛苦,要那么嚴格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時真是不得不板著個臉。后來去三<2>班檢查,有個學生的作業答案是這樣的:“答:有很多種方法。”我當時那個心情真是無法形容了, 讓他寫出一兩種,他只是使勁的點頭,什么沒沒做。下午趙老師教我寫電子教案。放學后,接到寢室同學的電話,說以前每天醒來都能看到我坐床上上網,現在面對的卻是空空的床,有點兒凄涼。我也有點兒想念我當學生的日子了。下午開會時,臨時通知代兩個班的課,所以晚上給一年級備課,手抄,好痛苦。不知道給三年級上什么,趙老師說讓我給學生復習加減乘除的計算,因為不熟悉上冊的內容,便在網上收集了一些,但也不知道從何下手,沒上過復習課。不知不覺就到了深夜,因為有點兒小緊張,居然又遲遲不肯睡去。
3月7號,星期五。
早上六點的鬧鐘,關了以后繼續睡,6點40時被驚醒,不過還好醒過來了。離開寢室后,直奔教室,讓學生把練習冊的答案撕后交上來。第二節沒課了,在辦公室改作業,也沒覺得有什么,可是下課鈴聲響起的那一刻,心就砰砰跳個不停。第三節的上課準備鈴聲響起時,趕緊往教室走去。進教室時,孩子問我姓什么,把我的姓寫在黑板上后,他們大聲念了出來,我夸他們好聰明。之后開始上課,學生們沒有讀本,我把問題寫在黑板上后告訴他們,一定要認真聽故事,聽完后要回答問題。開始還擔心孩子們答不出來,可是他們都答的很好,雖然上課時總是不那么聽話,一年級的孩子們真的很好動。 讓這邊的孩子坐好,那邊的孩子又開始動。有個孩子實在太皮了,我讓他伸出手來,然后打了他一下,告訴他下次就不會那么輕了。以后我告訴全班,想被打的話,提前跟我說一聲,有個孩子直接伸出了手,挑戰我的耐性,好氣人。可是我注意到,有個小姑娘,坐第一桌,一句話也不說,不管你說什么,她都不聽也不做,就像孤獨癥的孩子一般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給父母寫卡片的環節中,孩子都很積極,不會寫的字,我都寫在黑板上,有個孩子問我“腳”字怎么寫,他說希望他爸爸的腿快點好起來,隨聊中得知他爸爸的腿被摔斷了,好懂事的孩子,那一刻我被感動到了,所以格外關注他。我告訴他,回家一定要記得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得知要上一年級時,還一直擔心萬一有孩子哭了,或者是上課打起來了,那應該怎么辦。還好,順利上完了課。中午趙老師給了我幾個題目,加減乘除的復習題,這是三年級上冊的內容,我完全不熟悉教材,不知道該怎么教,所以硬著頭皮去上了。把題目抄在黑板上后,便下去巡察,指導。全班基本做對,只有少數幾個不愛做的學生沒做完,那幾個基本上就是被老師放棄的學生,所以我也先放棄吧,心想以后有時間的話慢慢補吧,基礎實在太差了。趙老師讓我從每組中選擇一個題目來講,我讓學生選擇,采取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雖然課堂有點小鬧,但都是因為他們太想參與課堂。因為大多數學生都做對了,學生情緒又比較高,不愿聽老師講,所以我便讓學生上來做,讓學生自己改。他們都很積極,很主動的參與課堂,就連平時總愛鬧的那個的小女孩,她也乖乖的聽同學教她做。下課后,孩子們拉著我說讓我下節課還教他們,還問我會不會英語,我告訴他們,只要有不會的,都可以到辦公室問我,他們會心的笑了。準備離開時,還讓我布置語文作業,我告訴他們,把老師布置的做完就可以了,沒必要做太多,周末要好好休息,他們聽后,似乎不大高興了。可我也沒辦法,語文不是我應該管的。由于楊老師不在,趙老師讓我監督三《2》班的大掃除。孩子們依舊不乖,得想個辦法吧。下午學校集合,孩子們排好隊后,我們回寢室收拾東西,然后跟著辦公室的人一起到了趙老師家,下著毛毛雨。打不到車,所以頭上全是“白糖”。在哪兒吃過飯后,坐了一會兒便回學校了。兩個姑娘一直走一直走,好凍。回到學校,發現警務室沒人,便進去烤火等著。烤暖和了,譚叔來了,給我們開門時,叫我們存號碼,下次找不到他人時,可以給他電話,他們對于我們從來沒有不耐煩過,很是謝謝他們。
3月10號,星期一。
第二節課后便是升旗儀式。今天國旗下的講話內容是關于植樹的,我才想起來后天便是植樹節了。因為學校還在建設中,到時學校會安排高年級的學生撿花園里的垃圾,便算是過植樹節了。國旗下的講話后,有位老師上臺給學生讀“每周一訓”,那樣的禮儀讓我覺得蠻新鮮的,想起了自己去年在學校考弟子規時的情景,其實什么內容也沒記住。但只是一些關于禮儀方面的較簡單的題目,所以考的也還好吧。也是到今天,我才知道學校每個星期都要把“每周一訓”寫在操場的黑板上,便于師生們抄寫。
上個星期的聽課記錄,直到今天才想起來要去整理。一個下午都坐在辦公室寫聽課記錄,我總感覺比去果園種樹,干體力活還要累,手酸腦累的,腦子嚴重缺氧的感覺。
第四節課,聽趙老師上三(2)班的課,我坐在最調皮的那個女生的右前方,她真是好動啊!時而找同學說話,時而唱歌,身體也晃來晃去,總之是不能安靜下來。趙老師讓做練習時,她什么也不會,時不時看我的書,把我寫的往她書上抄。上個星期給三(2)班上課時,問她5+8等于多少,她不知道,當時我很喪氣。可是因為她后來安靜的聽同學給她講解,所以我有想挽救她的感覺,告訴她中午回家吃飯后就早點兒來學校做作業,不會的就來問我。中午1點半,她到辦公室找我,當時忙著改作業,告訴她先回教室等我。不到10分鐘的樣子,我去教室找她,人影也不見一個。有時她的一些舉動,讓我感覺她是想學習的,我在想是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呢?我在想,她上課時的各種舉動,是出自于內心,還是想引起老師的注意?想到趙老師給她取的外號——七分數學,我瞬間爆笑。
下午又被通知明天下午代四(2)班的課,當時就感嘆: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可后來一想,這樣可以接觸不同年級的學生,了解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其實也還蠻不錯的。
3月11號,星期二。
今天一如既往。
這周給學生打飯的名單里有我,可是我壓根不知道還有這回事兒,所以昨天沒去,張主任還特意叮囑我今天要過去來著。中午11點50時,辦公室的老師們就提醒我先去吃飯,要不來不及。人生第一次總是有很多不如意吧,到食堂時,不知道去哪里打飯之類的。只看到一個學前班的老師和第一天來報道時給我炒飯吃的門衛大叔在吃飯。門衛大叔熱情依舊,提醒我去哪里吃飯之類的話。第一天到這里時,張主任讓他給我炒了碗飯,他炒的飯蠻好吃的,讓好多天沒食欲的我,吃的挺香的,只是太辣了,所以吃的也不多,后來碗也是他給我洗的。此時,我又陷入了回憶中。自己才到這里一個多星期,卻感覺已經好久好久了。以最快的速度吃好飯后,我開始在食堂里忙起來了。先是給老師們打好菜,然后就開始給學生打菜。300多個學生啊,讓穿著高跟鞋的我,手酸腳痛,那滋味不怎么好受,可是看到孩子高興吃飯的表情,自己也瞬間欣慰了很多。開始時,我按照自己在學校打菜的量給他們打,學生都驚訝極了,起哄著說好多啊。然后老師們都說讓我少打點,可以多打點飯。當時我在感嘆,這么點菜怎么夠吃,可是也無能為力。只是他們的父母看到這樣的情景,心中會是怎樣的感受。
下午給四2班代課時,有點兒管不住,本來今天嗓子就疼的像一直在冒煙一樣。本想讓他們自己安靜做作業,我也好整理聽課記錄,哪里知道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不下去走動根本控制不了。有個男生一直看著笑,問他笑夠了沒有,他說:“老師,我實在是忍不住。”讓他出去站著,他也不動,讓他看書,他就唱歌,打也不管用。問他怎么當上的班干部,他不說話,然后稍微靜了下來。有個學生一直看著我,讓他看書,不是看我,他就只會笑,真是想瘋的沖動。還有個男生在畫我,邊看邊畫,不知道在畫女巫還是女神,說像女巫吧,頭頂上又有個皇冠。另一個男生在玩磁鐵,我從后面收了去,看也不看他,徑直走向講臺,什么也沒說,他也什么沒問。本來下課后打算還給他的,卻不見了人影,只好讓班長轉交給他。課上有個女生一直在玩一只像烏龜的動物,很小很小,一直在問我該給它喂什么,天知道我從來也沒見過啊,我到現在也記不住那動物的名字。熬到下課,我真想說謝天謝地啊。回到辦公室后,我正在改作業,一個女生走過來說:“老師,送給你。我當時還涔沁在無奈的改作業中沒反應過來,還好說了句:“謝謝。”每次改作業,我都好想抓著做錯的學生,一個一個的改正過來。可是每次一下課,他們都跑的沒影,就算愿意給他們免費補課,他們也是不領情的。
3月12號,星期三。
早上起來就各種不舒服,肚子不舒服,嗓子不舒服。早上第二節課是趙老師的課,他沒去上課,我以為他開會呢,就自己去教室了。吩咐學生先安靜看書等待,可是他們就使勁重復“早晨面對太陽,前東后西,左北右南。面對地圖,上北下南。”本來都背熟了,還一直讀,我實在聽不下去了。起來讓他們把昨天做的作業題再做一遍,然后我挨個檢查。可是他們卻起哄讓我給他們上課,可我實在沒準備好,說了不上,孩子們還是一直不依不饒。我只好用教鞭替我說話了,嗓子實在吼不起了。
中午去食堂,路過一年級的走廊那里,看到幾個男孩子圍著個小姑娘,那小姑娘都快哭了。我問他們是不是欺負小同學,他們說他找不到老師了,要帶她找,可是她又說不清楚。弄清楚后我才離開,不知道是當老師的新鮮感還沒過去還是因為別的什么原因,總之看到一些事,總是不由自主想要去管。給孩子們打飯時,教過的孩子們,有些較活潑的,他們都熱情的跟我打招呼,我覺得只有在那樣的時候,我才覺得當老師是件幸福的事兒。
快兩個星期了,很多學生的名字還是記不住,所以打算把學生名單抄下來,楊老師看到了,覺得這樣好辛苦,就帶我去行政辦公室復印了一份,省了好多事兒呢。以前改作業,感覺自己太麻木了,只知道對和錯,勾和叉,沒有想去了解學生的學情,所以今天改作業時,特意把做的較差的學生名字列出來,本打算中午去教室找人。結果是趙老師把幾個同學叫到辦公室來做了。因為趙老師比較忙,就叫兩個女生自己在一邊做,看到她們依舊做錯,我過去輔導了下,我承認孩子們有時讓人很頭疼。但是不管怎么樣,不管我平時怎么兇,教學生做題目時,我從來不罵人,不管他們真的有多差,我從來不會罵他們笨,我不想讓孩子們有挫敗感,不管他們反應有多慢,我都不厭其煩的一次又一次的講,要讓他們自己悟出答案,不管多久,我都愿意等,我想讓他們樹立起自信心和成就感。我當過學生,我知道一個人擁有了挫敗感之后的墮落,我不想讓孩子們在我這里接受這樣挫敗感,不管他們多笨,基礎多差,我都希望他們覺得,在老師眼里他們都是聰明的孩子。我真的不知道這樣的方式是否真的可以教好學生,但是我真的不想諷刺學生,不希望他們覺得自己比別人笨,從而放棄了自己,也被別人放棄。
3月13日,星期四。
今天一如既往,只是想到明天第一次上新課就好緊張,晚上又重新備了次課。緊接著接到星期天前要交實習簡報,頭都大了,真心累,不想那么多事兒。
下午三點,我們就到達了實習基地--欽州學院東校區,然后我們搞好宿舍內務,整理好行李,“安頓”好電腦,也差不多到開飯時間了。哈哈,有什么說的,開飯吧,可別餓壞了肚子。只是怎么感覺怎么那么少人在飯堂吃的而已,吃過之后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來是他們這邊的飯菜一點都不好吃,老實一點來說,我也吃不下,有什么辦法呢,將就一點啦,剛到,可不能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晚上8點鐘,我們全體實習學生集體到校禮堂聽取實習見面大會,首先是聽領導們講話。
然后我們就相互的與任課老師、原班主任見面,最后就由原班主任帶隊到班上與學生們見面,
了解文秘042班的具體情況。
初次見面,我們也不懂得怎么說,也就勉強的站到講臺上說了2句話而已,然后就聽馮老師安排下一周的工作和其它注意事項。后來我們還和學生們說了一些話,我們也不懂得從那里開刀,得,一下字,“擒賊還得先擒王”,就從老班(班長大人)開始吧。
想不到班長大人和我是老鄉(會說客家話),好,那以后班里有什么事就找她就可以了。呵呵~~~ 真是狡猾,嘻嘻~~~ 有什么辦法呢,我們本來也是這么賴的人,只不過到了這里身份不同而已,后來我們還和那些班干聊了一會。就這樣啦,能過去就行了,我們在要求也不高。
晚上我們還和馮老師到他們男生宿舍走訪,因為剛來就有一個男生喝醉酒打碎了學校辦公室的玻璃。我們到了那里的時候,門不開,叫也不應,可能是睡著了吧,后來馮老師只能叫來別一個宿舍的一位男生叫幫開了門,但是我們進去的時候那位男生已經睡了,蒙了被子。
宿舍的別一個人說,老師,你們不要叫他了,要是叫醒了,呆會他發酒瘋,誰都幫不了你。呵呵,明哲保身,撤吧,我們就和馮老師說,現在那么晚了,要不我們就先回去了,改天再來找他談了。后來就這樣回去了,有什么辦法,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頭。回去的時候還聽馮老師說,這是班上唯一的一位愛好學習的男生,早操的時候,其它男生一般都不出來,就得他一個在那里了。
沒有什么辦法了,誰知道他受到了什么打擊,一下子跑去喝醉,還鬧事,而且我們是剛到的第一個晚上,什么也不知道,能過就先過了吧,管那么多干嘛?不要搞得吃不了兜著走就行了。
3.27 星期一
今天是星期一,也是我們見習周的第一天,早上6點鐘我們就起床了,然后到他們宿舍叫他們起床出操,但是叫了半天也不見反映,我們也就只能怏怏回來了。早操過后就是早讀,然后叫她們去打掃保潔區,7.35還要升旗,這是例行規定,每個星期一都要這樣的。
下午第6節是他們班的班會課,內容為改選班干,評“三好”和優干等事項,有什么辦法,遇到了,上吧,我們就叫她們采取無記名的方式來投票,搞了半天也還不見結果出來,真是郁悶喲,后來4.30又到了他們班的男子籃球比賽(中專部舉行的),也就只能帶隊去了。沒做完的事情也就只能等到晚上再繼續干了。
關鍵詞:護理本科生 實習日記 護理教學
為了鞏固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學習效果,增強學生基礎護理技能,使學生初步熟悉臨床工作環境,了解臨床護理工作程序,為學生的后續護理專業課程學習指明方向,我院二年級護理本科生在基礎護理學理論與實驗教學完成后,進行為期兩周的臨床階段實習。實習中要求每名學生書寫實習日記,記錄每日所聞、所見、所做、所想。通過閱讀學生實習日記,反映出在護理教學中我們應加強與改進的內容,并由此開通了一條有效的學生與教師溝通的途徑。
一、資料與方法
選取我院2010、2011級兩屆護理本科生作為研究對象,共186人,男生28人,女生158人。每組4~5名學生,每位任課教師帶3~4組。在進入階段實習前,為學生做實習日記書寫說明,書寫形式不限制,基本內容包括每日的實習收獲、自己的不足、有觸動的事情、對某項操作的體會等其他想表達的內容。實習過程中,小組帶教老師每周進入臨床1次與學生及臨床帶教老師面對面交流,再集中交流溝通結果;實習結束后,任課教師閱讀學生實習日記,歸類、分析、總結,向學生做出反饋,并提出對教學的改進意見與措施。
考慮到周記內容可以是護生的真情流露,也可以是護生想要向教師表達的觀點,教師從這扇心靈之窗看到的是作者想讓你看到的部分,不想讓你看到的內容不會出現在周記上。為此我們向學生說明教師一定會向他人保密其中的敏感或隱私內容,以消除其顧慮。
二、結果
經分析、歸納,學生對護理技術學習效果、未來自己從事的護理職業相關情況關注較高。186份實習日記主要內容及分布情況見表。
三、結果討論
1.學生高度關注自身學習效果
180名(占97%)學生描述了臨床實際操作的感受,“緊張,面對患者(真人)有壓力”,認為與實驗室模擬練習不同,在實驗室并不把模型看作“患者”,不知“他/她”會有感覺,不知“他/她”的需求,不能真正感同身受;160名(占86%)學生認為自己的技術水平不高,“希望能像老師一樣”,認為在今后實驗課中應多練習;學生希望自己有更多的動手機會,有靜脈輸液經歷的學生,穿刺成功能極大鼓舞學習的興趣。
2.臨床階段實習可以讓學生對護理工作有更深刻的認識
176名(占95%)學生在日記中記錄通過兩周的階段實習,自己對護士這一職業相較于學校教師的介紹有了更直觀、更真實的認識。切身體會后,對比護士素質的要求,部分同學能夠發現自身的優勢與不足,指出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與目標,但大部分學生只是提出問題,不知解決辦法;有26名(占14%)學生流露出對護士這一職業的排斥,其中24名(占86%)為男生,這與面對面交流時男生表現出的狀態一致;僅5名(占3%)學生認為護理工作非常有價值,崇尚護理職業,堅定從事護理職業。
3.書寫實習日記可以增強學生思維能力
每天書寫實習日記,將一天的點點滴滴變為文字,這是一個梳理、思考與沉淀的過程,可以使學生對自己每一天的收獲、不足、感受進行認真理性的思考,由此使自己不僅在理論知識、技術操作方面得到提高,還能起到提醒促進的作用,使自己再次面對類似情境與問題時,能夠選擇恰當有效的方式,能夠呈現出更好的護理效果,由此良性循環,促進護生核心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有助于護生職業素養的形成。例如,學生通過對臨床護理工作的總結,印證了護理程序對實際護理工作的指導作用,充分理解了收集資料的過程與方法,也深刻意識到病情觀察的重要性;將護理操作技術的臨床實際應用與實驗室練習相比,得出“護理操作技術的操作步驟并非一成不變,以患者病情為前提,結合實際物品等情況,可以變化操作方法,但同樣能夠達到預期效果”。這些通過自己的思考進行的總結,必定會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記,使其受益終生。
四、分析
1.教學中應提高護理本科生職業認同感
兩周的階段實習后,在真切感受到護士的辛勞后,在護士巨大的勞動負荷的壓力下,加之社會對護理專業的認可度偏低,由此出現了部分學生對護理專業的排斥。經調查,大部分學生選擇護理專業,看中的是其“好就業、穩定”、“家長認為女生更適合”等現實因素,入學前對護士這一職業了解不多,工作內容大多只知道是“打針、輸液”,部分同學喜歡優雅的護士形象等,而對于護士應具備的素質與職業精神,對于護理專業的內涵理解,自身是否適合護理專業未做認真分析。
在護理教學中,應采取多種方式提高護理本科生職業認同感。將對護理專業的詮釋寓于教學的各個環節與教師的言談舉止中,給予積極引導。尤其是對于護理本科男生的職業認同感的培養。有研究認為,對護理本科男生的教學可能因為以下的因素存在隱患:(1)男生專業認同感低。社會對男護士的專業認同感低,周圍同學多為女生,使男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部分處于班級的“后進梯隊”。(2)因為屬于少數群體及護理工作內容影響,護理本科男生敏感羞澀。男生不愿學習生活護理內容,總是處于邊緣游離狀態。
但也有研究發現,認為最適合男護士參與的護理工作中,急診患者的處理配合排第一位,手術中協助排第二位。且男生思維活躍,對機械類、電子化等新技術接受更快。這與我院其中一名男生的經歷感受相符,這名男生安排在CCU監護室實習,兩周的工作,臨床帶教老師給予了高度評價,其亦認為可以發揮自身作用。故可在教學中設置能夠充分發揮男生優勢的教學內容與方法,使其樂于融入,提高學習興趣,獲得正性評價,增強職業認同感。
2.改進教學中溝通能力的培養方法
62名(占33%)學生在日記中寫到與患者溝通困難,“不知該說什么”,與實驗課中學生表現出的交流狀態有距離。臨床帶教老師也反映學生與患者溝通生硬,不能勸說過多的患者陪人離開病室。出現此種情況的原因與環境陌生、初次為患者獨立操作緊張、專業知識不足等有關,也要求我們改進溝通能力培養的方法。
在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可增加情景教學、案例教學內容,運用“錄像-反思”教學法,或引入標準化病人,增強學生溝通能力;根據操作內容與學生討論可能出現的情景與溝通用語和溝通方式;進一步細化溝通能力評價標準,使評價內容除治療性的必要溝通外,增加人文關懷內容,增加健康教育內容。然而僅通過試卷的形式難以反映出學生的實際人際溝通能力,可以借鑒高燕在研究中采用和定性相結合的考試、考核評估體系。在溝通能力的培養過程中,還可提高學生的“愛商”,增加對患者的尊重、同情、誠實等職業精神的培養。
3.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應加強的細節
(1)在適應臨床病區環境中,學生對除銳器以外的醫療垃圾分類不熟悉,應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增加對棉簽、輸液瓶、各種引流管、吸氧管、包裝盒/袋等分類的嚴格把握,并在實驗室中設立污物室。
(2)增加對臨床常用護理標識的教學內容,如分級護理標識、藥物警示標識、提示類標識、區域標識、消毒隔離標識、患者身份標識、安全標識等,應在教學中增加這部分內容,并在實驗室環境設置時增加醒目的標識,起到明示、提醒作用,加快學生對醫院環境的適應。
(3)學生反映醫院中一次性護理用物使用較多,且認為一次性物品使用更便捷。實驗教學中可增加一次性護理用物的使用,也可由學生分析實驗室用物與臨床一次性護理用物的根本性區別,比較優缺點,比較使用方法,可以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4)在實驗教學中增加護理職業防護內容,將理論內容更直觀地反映出來,使學生意識到職業防護的重要性,以保護自身健康,避免損害。
4.書寫實習日記可以成為教學反饋的有效途徑
書寫實習日記為反思教學法的一種形式。在此次總結分析中,我們獲得了很多對教學有幫助的內容,也增進了對學生的理解與了解。實習日記為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開辟了新的途徑,相比于集體課程評教、集體開座談會,教師可以通過閱讀學生的實習日記獲得更多的感性內容,學生可以將實習日記作為與老師一對一的交流,將不能面對面說出的困惑、感受、心得等付諸于文字,由此相互理解,共同進步。
5.階段實習前應做出明確的實習計劃
部分學生在階段實習第二周即表現出已完全熟悉臨床工作內容的態勢,新奇感消失。這除了與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不足有關,也與沒有明確清晰的實習計劃有關。在進入階段實習前,教師應向學生詳細介紹階段實習的目的、內容、意義,根據學生情況,與學生共同制定實習計劃,將目標具體化、量化,可實現、可測量、客觀的目標可以使學生目標明確,動力延長,使階段實習效果更突出。
小結
護理本科生臨床階段實習日記,向老師呈現出豐富的內容,對增進師生間溝通與了解,促進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改革均有很大益處,可以將此種方法應用于其他課程教學與教學管理。
參考文獻:
[1]謝金蘭,朱金蘭.師生對實習周記的看法調查.南方護理學報,2004,11(12):32
[2]王歡,符冬梅,劉濤.對男護生心理特點及心理調適方法的探討.當代護士(學術版),2009(7):99~100
[3]丁美卿,蒲燕.手術室男護生臨床帶教體會.齊魯護理雜志,2009,15(4):22
[4]龔國冠,趙娟娟,卜艷斌.住院病人對男護士認知和接受情況調查.護理學報,2009,16(7B):15~16
關鍵字:富互聯網應用技術;LiveCycleDataService;RFB協議;通道;消息服務
1 引言
伴隨著Internet日益成為應用程序開發的默認平臺,計算機應用系統的架構在由C/S架構到B/S架構轉變,基于瀏覽器的各種web程序應運而生。傳統網絡程序的開發是基于頁面的、服務器端數據傳遞的模式,把網絡程序的表示層建立于HTML頁面之上。這種傳統的基于頁面的系統已經漸漸不能滿足網絡瀏覽者的更高的、全方位的體驗要求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富互聯網應用程序(Rich InternetApplications,縮寫為RIA)脫穎而出。
本文基于RIA設計模式,結合Flex,Java,JSP,C++,數據庫等技術實現了交互式實時信息共享系統一網絡會議信息處理系統。該系統通過數字化交互的方式,實現了協作會議的即時訪問,提供了生動的無縫交流方式。加強溝通效果,構建異地遠程辦公的信息化平臺,能夠減少差旅費用,提高工作效率。 2 系統架構 2.1 RIA系統架構簡介 RIA是集桌面應用程序的最佳用戶界面功能與Web應用程序的快速、低成本布署。以及互動多媒體通信的實時快捷于一體的新一代網絡應用程序。RlA中的富客戶端(Rich Client)提供可承載已編譯客戶端應用程序(以文件形式,用HTTP傳遞)的運行環境,客戶端應用程序使用異步客戶,服務器架構連接現有的后端應用服務器。這是一種安全、可升級、具有良好適應性的新的面向服務模型,這種模型由采用的Web服務所驅動,使客戶機的能力復原到與桌面型計算機軟件應用或傳統的C/S系統中的客戶機能力。它適合傳統的N層開發過程。同時也能夠在現有Web應用程序和環境內逐步添加新功能以充分利用現有網絡應用投資。它也可以作為基礎網絡服務的互動表現層,允許用戶在線和離線工作。RIA有能力解決各種復雜性,使需要復雜性的應用得以開發并且減少開發成本,為演進中的Web Service為主的網絡提供動態高效的前端應用。結合了聲音、視頻和實時對話的綜合通信技術使RIA具有前所未有的網上用戶體驗。圖1是RlA的應用程序模型。
本系統參考RlA架構,采用以事件驅動及消息服務為中心的思想,運用RIA的解決方案一基于Flash的Flex技術及Java、C++技術開發,使用HTTPService和WebService進行數據訪問,通過遠程過程(RPC)調用組件,使客戶端程序與遠程服務器進行交互。系統的架構按照Flex的執行結構劃分為3層:資源層、服務器的交互層及客戶端的邏輯層。客戶端的邏輯層使用由LiveCycle Data Services ES(以下簡稱LCDS)提供的基于消息框架與服務器交互,該基于消息的框架在客戶端是通道(channels),通道封裝了Flex客戶端和LCDS服務端之間的連接行為。通道被分組并組成通道集,達到通道搜索和通道容錯的目的。服務器的交互層是一個J2EE的web容器,Flex客戶端通過channel發送一個請求,請求在服務端會到一個endpoint,從endpoint開始請求會通過一條Java對象處理鏈,到達服務器端的Java程序進行數據傳輸及后處理。資源層是以數據庫為中心的資源管理模塊,進行數據的存儲及轉換。這種層次的劃分使得對任何事件及消息的響應都必須經過LCDS中轉,不但有效地劃分了功能層次,增強了易管理性,而且系統的層次明顯、結構清晰、易于擴展。
2.3 交互式實時信息共享系統模塊分析
基于上述的交互式實時信息共享系統架構,為了滿足各企事業單位在同步信息咨詢服務、資料共享、會議管理及交互式溝通等方面的需求,在功能上該系統分系統管理、視音頻控制管理、數據服務管理、信息處理、數據庫管理及遠程桌面共享控制等幾大核心模塊,系統功能框架請參照圖2。下面將對各個模塊做詳細介紹。
2.3.1 系統管理模塊 系統管理部分包括用戶和角色管理,會議和會議室管理及信道管理。用戶和角色管理負責管理用戶權限。本系統包括兩種角色:管理員和普通用戶。管理員可以查看所有的用戶信息,創建新用戶、用戶信息更新及刪除,對系統進行常規維護。會議和會議室管理負責虛擬會議室的新建、維護及各會議室會議的預約。信道管理是指單個會議室中多個通訊通道建立、管理及分配。本系統中每個會議室最多可有三個獨立的通道分別進行獨立或交互的實時信息共享。 2.3.2 視音頻控制管理模塊 視音頻控制管理部分采用Polycom提供的MCU多點控制模塊作為標準視頻會議核心管理音視頻交換、遠程指揮和調度核心音視頻交換設備,通過H.264視頻壓縮協議,Serin14語音壓縮協議和H.239(P+C)數據協議,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音頻、視頻和數據通信功能。 2.3.3 數據服務管理模塊 提供RPC服務,即遠程過程調用服務:基于HTTP或SOAP協議獲取服務器端數據,或者基于AMF格式,通過調用遠程對象獲取數據和觸發服務器端邏輯:
提供數據管理能力:管理客戶端和服務器端的數據同步、大規模數據的數據分頁以及數據沖突等;
提供消息服務:Web層客戶端應用同服務端的消息和訂閱,基于每個客戶端的服務質量服務(QOS)、RTMP通道支持;
提供支持離線應用的能力:例如離線數據緩存及本地消息隊列等;
提供企業Flex應用集成所需的服務、Web層編譯Flex應用能力、支持WSRP接口的門戶部署、集群部署、支持Ajax的數據服務、實現Flex RIA應用和Aiax程序交互的Flex-Aiax Bridge、多種服務適配器、服務器端PDF生成等其他各種服務。 2.3.4 信息處理模塊 信息處理部分使用基于消息的框架完成客戶端與服務器的交互,該框架基于Flex組件使用通道與LCDS服務端通信。利用HTTP服務或WEB服務調用遠程服務,使用諸如確認消息(Acknowl-edegMessaget)和命令消息(CommandMessage)等類型與LCDS中對應的服務通信,實現了多點會議狀態同步,資料實時共享,數字白板數據同步、遠程過程調用等功能。
2.3.5數據庫管理模塊 數據庫管理部分提供了會議記錄,檢索及下載等功能。會議記錄功能支持將會議的信息,與會人名單,會議過程中討論的資料及相應標注,以及在電子白板上記錄的內容自動保存到服務器上以便會后下 載和查閱。會議檢索及下載功能提供會議歷史記錄的查詢,與會人會后可通過搜索找到相應會議,下載會議過程中的資料及會議記錄。 2.3.6 遠程桌面共享控制模塊 針對與會者需要在會議期間查詢一些數據或者查看一些專業軟件的操作結果,并且能夠在與會者之間實時共享這些查詢結果和操作結果的需求,遠程桌面共享及控制模塊基于網絡實現遠程主機的一對一及多對一連接,實現了連接后一方或多方可以看到另一方的計算機屏幕,對方在計算機上的任意操作都可以被共享,達到隨時從桌面共享文檔和進行演示的效果。參與會議的用戶可以共享桌面、應用程序、文件以及企業專業軟件等各類內容。使各地的客戶、合作伙伴以及同事能夠演示實時信息、共享應用程序以及開展專案協作。
3 關鍵技術研究
3.1 Adobe Flex 以Flash Player 9和Action Script 3.0提供的豐富的類庫為基礎,Flex框架作為Flex的核心部分提供了一個豐富的可擴展用戶界面組件設置,一個用于控制布局和用戶互動的靈活模型,和從遠程服務訪問數據的健壯底層構造。Flex組件庫包含超過100種組件和容器。開發者可以使用這些內建組件構造程序的用戶界面,把它們作為子類以修改其行為,或是使用組件的API生成全新的組件。和其它用戶界面開發環境一樣,Flex允許開發者利用預定義互動,比如數據網格中可拖拽的列,或將一些明確定義的事件定義為有特殊用途的行為。Flex應用程序通過一組內置的服務組件訪問數據和服務。開發者可通過HTi-P和網絡服務訪問XML數據,同樣,也可訪問利用FlexData Services提供的額外服務,包括連接的遠程Java對象,/訂閱的信息。和新的Flex Data Services。為了促進數據處理。Flex提供了豐富的數據粘合底層構造,當數據返回時它會自動更新用戶界面,當等待服務器返回結果時它允許程序保持響應。 3.2 LiveCycIe Data Service LiveCycle是Adobe企業解決方案平臺,包含業務流程管理系統(UveCycle Process Management)、企業版權管理系統(LjveCycleRlghts Management)、表單服務(LjveCycle Forms)等12個解決方案組件。LiveCycle Data Servlce是其中的一個整合RIA應用和J2EE等企業應用的解決方案組件。
LiveCycle Data Services是Adobe公司提供的用于開發使用Flex作為前端,JAVA作為后端的中間組件。它提供一組基于信息的服務,支持聯接企業架構和不同層間透明同步數據的能力,展示了在客戶端和服務器間轉移數據的健壯的消息基礎架構。LCDS客戶端使用由LCDS提供的基于消息的(message-based)框架與服務器交互。LCDS服務端是一個J2EE web服務器和高度可擴展的網絡socket服務器的結合。Flex客戶端通過通道(ohanneI)發送請求,該請求接著被路由到LCDS服務端上的端點(endpoInt)。從端點,請求又被路由到java對象鏈,該鏈包括MessageBroker對象,一個服務對象,一個終點對象和最后的適配器對象。適配器可以通過調用本地或后端系統或像JMS服務這樣的遠程服務完成該請求。
3.3 RFB協議 遠程控制因為進一步克服了由于地域性差異而帶來的不便性,所以在網絡管理、遠程技術支持、遠程交流、遠程辦公等領域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RFB(遠程幀緩沖)是一個用于遠程訪問圖形用戶接口的簡單協議,它工作在幀緩沖層,主要涉及顯示協議、輸入協議、像數數據表示、協議擴展、協議消息幾部分。RFB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瘦客戶端”協議。在RFB協議的設計中重點強調客戶端的盡少需求。這樣一來,客戶端能運行在更廣范圍的硬件環境上,并且客戶端的實現也盡可能簡單。
RFB協議對于客戶端是“無狀態”的。如果一個客戶端和服務器斷開了連接,稍后再一次連接到這臺服務器上,用戶的會話不會被關閉,狀態會一直保持著。不同的客戶端可以連接到同一個服務器上,在新的客戶端上用戶看到的是和原來的客戶端上相同的圖形用戶接口,這樣能夠高效的利用網絡帶寬,達到高質量的共享和控制效果。
4 交互式實時信息共享系統的實現與應用
4.1 系統實現
整個系統基于RIA模式開發,由服務器統一進行后臺管理,以避免在客戶端進行復雜的安裝及配置。客戶端只需Web瀏覽器通過LCDS通道與Java服務器端的appliication通信,完成信息交互、數據同步、遠程控制等交互式實時信息共享系統的核心功能。圖3是整個系統實現的總體架構。 4.1.1 客戶端信息交互部分實現 客戶端信息交互部分由三個主要的界面接口組成,數字白板頁、資料共享頁及桌面共享頁。客戶按照需要切換不同的頁面進行遠程通訊。通過數字白板,用戶可以與各遠程客戶端分享手寫筆記、草圖及其他討論的信息;通過資料共享頁,用戶可以上傳圖片、PPT等資料與遠程客戶端實時共享,并可共享資料上的實時批注。通過桌面共享頁面,用戶可以共享桌面、應用程序、文件以及企業專業軟件等各類內容。使各地的客戶、臺作伙伴以及同事演示信息、共享應用程序以及開展專案協作。圖4是客戶端信息交互部分的頁面設計圖。
4.1.2 交互式實時信息共享系統數據流實現
客戶端與服務器端的數據流的交互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 用戶登錄時,用戶權限認證及根據用戶信息配置相應的環境,并提取與其相關的會議信息;若會議已經開始,則自動切換到該會議正在進行的狀態;2 任一用戶切換模式(白板、資料、桌面)時,其他用戶采集數據進行處理;3 任一用戶共享資料、筆跡、桌面,其他用戶獲取相應數據更新頁面;4 用戶關閉會議,其他用戶收到消息,自動退出,并清空緩存中所有會議有關的記錄。圖5是客戶端與服務器端的數據流圖。
4.2 交互式實時信息共享系統的應用
本系統是針對現代企業對信息交互和資料共享的高要求開發的交互式實時信息共享系統,可以提高遠程會議質量,使異地多點會議達到所有與會人員在同一會議室開會的效果。適合方案討論、技術交流、資料學習、網絡培訓和緊急會議等。尤其適合大型企業多地點辦公的情況。圖6是真實系統會議中的用戶界面。
5 總結
關鍵詞:語言輸入與輸出;母語負遷移;母語正遷移;二語習得
中圖分類號:H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3-0-02
語法教學向來是國內外語教學基礎階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們長期總結出來的語法規則可以有效節省外語學習者的摸索規律的時間,提高外語習得的效率。而當前外語教學以培養學習者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為目的。這就要求學習者不能局限于課本的傳統語法學習,還應將重視實際的語言溝通能力的培養。因此如何有效地實施教學,是一個急需探討解決的課題。
一、日語語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作為日語教學重點之一的語法教學通常采用以教師為中心、引導學習者順著教師的思路走的傳統教學方法。然而,單靠這種做法難以發現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學習者在訴說學習方面產生的困惑時,大多反映老師的講解明白易懂,自己也認真聽講和記錄,但是到了自己做題時卻經常出錯。問題究竟出現在哪里?筆者認為,語法教學不能只注重教師的教,還要注意學習者的學。教師的職責就是傳道、授業、解惑,不但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習者還要幫助學習者解決實際問題。那么我們是否可以從這里找突破口,或則說可以換種角度即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通過分析運用語言時出現的錯誤及產生的原因來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眾所周知,表達和寫作是語言輸出的方式。語言輸出過程中出現錯誤,其實可以看作學習過程中的一個必經階段。而教師對學習者錯誤認識的糾正能大大促進學習者外語學習效率的提高。不僅如此,學習者的語言輸出還是教學成果的重要反饋。通過對學習者語言的實際運用的觀察,不僅能了解學習者對語法知識的理解程度,還能發現教學在語言輸出方面存在的欠缺。從而為教學提供研究的依據,因此,對學習者語言輸出和錯誤分析應給予足夠的重視。筆者在從事大學基礎日語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習者在綜合運用日語時出現的錯誤主要進行了整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習慣運用相對應的漢語意思來理解日語語法,此類做法尤其出現在初學者人群中。比如,在學習了授受補助動詞之后,“我們跟老師學習日語”這句話,學習者一般會翻譯成“私たちは先生に日本を勉してもらっている。”;“我們聽爺爺講故事”則會翻譯成“私たちはおじいさんに物をいてもらう。”他們以為這樣的表達沒什么語法錯誤。類似這樣的錯誤往往反映出他們只靠記憶日語語法表達相對應的中文意思而忽略了語法使用條件和方法。這樣做,貌似很快記住了語法知識,但是在實際運用中則漏洞百出。第二,在初級階段,對于單個的語法知識,學習者一般用得比較熟練,在做練習時似乎也看不出有什么不解之處。然而,當一道練習題里出現兩個相似語法點時往往束手無策。而這些知識點往往是語法講解中的難點,也是學習者最不容易掌握的地方。如果不給予大量例句,不設置許多場景進行練習,就很難讓學習者掌握其中的微妙差別。第三,有很多表達方式在語法或者書面語中是成立的,但是在實際交際中使用的話,會變得冗繁或者不地道。這一點是日語學習者難以把握分寸的地方。
二、學習者在語法學習中出現錯誤的原因
以上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易犯的錯誤。這些錯誤并非由個人的粗心大意造成,而是國內初學者在學習階段的普遍經歷。分析這些錯誤可以找出以下幾點原因。第一,受語言環境限制,套用母語思維。這就使得母語在外語學習過程中延長了語言輸入輸出周期。這就是母語負遷移現象的體現。第二,學習者的錯誤反映出他們對語法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入。為了能與中文意思對應,學習者往往將語法知識的要點高度概括,卻忽視了使用語境,即每個語法知識使用的范圍以及上下文關聯等內容。第三,有些學習者誤認為掌握了語法知識的歸納就等于掌握了語法。忽視了學習語言的最終用于交際的功能。
三、運用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對語法教學的改進措施
從語言輸出的角度出發,通過對學習者的語法錯誤及其產生原因進行分析,筆者也發現在日語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首先,教學的理念不夠明確,語法教學是手段,只是的傳授要緊扣能力的提高,語法的教學必須有意識地把學習語法的目的引導到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上來。因此,一方面教師要明確語言知識學習的最終目的。注意語言知識教學和交際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幫助學習者改變觀念,時刻引導學生把所學語法知識與實際運用相結合。作為教師,應當明確在日語教學中給學習者灌輸什么樣的內容,語法知識的簡單羅列只能導致學習者對知識點的一知半解,從而影響具體應用。再者,前面提到的外語學習過程中母語的負遷移會對外語的習得產生影響。
那么針對以上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能否給學習者創造接近事實的語言環境一彌補類似缺陷呢?為了幫助學習者提高對語法知識的理解,有效地實施語法教學,筆者認為在大學基礎階段的日語語法教學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注重語言環境,密切結合場景和文章進行教學。前面已經提到缺乏語言環境造成的母語負遷移在所難免;通過分析錯誤可以了解學習者的學習之所以不得要領是因為忽視了語法知識的適用范圍的限制。通過了解該語法形式和使用場景的關系及上下文的關聯,才能找到人們通常所說的“語感”。第二,增加輸出量,通過真實、豐富的語言材料為學習者展現接近真實的語言環境。這是對語法知識及其規則進行準確分析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細致分析,就更容易做到透徹理解。還有需要指出的一點是,任何一本語法教材都不能提供足夠的范例,這要求在老師備課階段找尋更多淺顯易懂的例子。第三,強調應用語法,講解和分析都要通過具體實例來進行。針對為學語法而學語法的問題,筆者不主張采用歸納法。而要將它們放在具體的句子中分析記憶。第四,進行充分的對比,加強母語正遷移的產生。提高學習效率。針對習題中意思相近的選項,進行對比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語法教學中充分采用對比分析的方法,能夠加強母語正遷移,減少負遷移,加速整個外語學習過程。當然,并非拿來就對比。一般要進行詳細的分析,明白其使用范圍場合的特殊性之后進行比較。化繁為簡,深入淺出。第五,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采用不同的語法講解方法。初級側重日常生活中的慣用句,到了中級甚至高級,就要注重書面語。這時,口語中的語法需要通過會話來加強,而書面語中的語法則多采用提供例句或者閱讀的方式來進行。
以上從教學角度出發分析了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理解方面的問題。教師不能忽視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要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在此,教師應該起到監督和指導的作用。因此以下幾點也很重要。一、明確學習目的,引導學生自主表達。二、鍛煉機會,鼓勵模仿實踐。三、重視錯誤分析,培養學生的總結分析能力。四、遵循記憶規律,利用多種手段。外語學習中反復記憶時間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語法教學也需要采取聽說讀寫譯的綜合教學模式。
四、結語
教學實踐能夠幫助學習者做到對語法的理解、模仿和表達,然而也應看到這并非是教學的完整過程。由于教學課堂時間有限,無法給學習者提供充足時間去實踐,因此語法教學還應延伸到課外實踐,再將實踐所得的信息反饋到教學中來,以提高學習者的理解能力。只有這樣,在不斷的反復的實踐中的到正解,并再次輔助實踐,只有這樣才符合語言的學習規律。
參考文獻:
[1]野田尚史.コミュニケションのための日本教育文法[M].京くろしお出版,2005.
關鍵詞:信息素養;實習護士;專業教育;Triumph法則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s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the Practice Nurse. After analyzing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status and features of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on the Practice Nurse, an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tegration theory is proposed based on Triumph rules. Wit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dvanced experience, related reform concepts and implementation ideas were described as following. Then the key points were elaborated and used to given advices to practice nurse educators of engineering.
Key words:Information literacy; Practice nurs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riumph rule
美國大學與研究圖書館協會(ACRL: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制定的《美國高等教育信息素養能力標準》給出了信息素養的宏觀定義:"能認識到何時需要信息,和有效地搜索、評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1]。結合我國衛生部部的實習護士培養要求和各院校的培養方案,可提煉出實習護士信息素養教育的基本要求為:"以護理實踐為中心,以醫學領域為取向"進行信息素養教育。
1 實習護士信息素養教育整合
目前,國外高校廣泛開展了基于"勝利"(Triumph)法則的信息素養教育研究,即:從Time(時間)、Result(結果)、Intention(意圖)、Unit(單位)、Matter(問題)、Position(環境),還有How(方法)等方面出發進行教育實施(上述7個方面的開頭字母組成了"勝利"Triumph這個單詞),下文將分析該法則在我國實習護士信息素養教育領域的整合模式,以及相關問題的破解途徑(如圖1)。
1.1 T-培養時間 信息素養教育應該貫穿實習護士培養的整個過程,而不是僅僅依附于課堂;其中,美國教育學家指出,信息素養教育"不能游離于專業教育之外,而必須融合(fused)在專業教育體系結構之中"。基于這種指導思想,美國Willa Noua大學保證進入專業學習的學生,每學期均有一門專業課中嵌入信息素養教育,循環漸進的、系統的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養;因此建議培養單位在下列通用時間表的基礎上,完善實習護士信息素養教育時間表:首先,對于以課堂教育和集中授課為主的新學生,應著重培養他們的信息應用意識和最基本的信息獲取能力。其次,對于進入專業課程和實踐課程學習階段的學生,應在上一階段的基礎上:一方面,應針對學生的專業信息資源需求,著重實施以專業信息檢索為核心的信息能力培養;另一方面,針對該階段學生已普遍配備指導教師的實際情況,除在專業課教學中進行相關信息技能的指導外,還應通過指導教師的個別輔導、護理實踐、內部BBS等形式進行全方位嵌入、實踐化和規范化的信息素養教育。最后,對于進入畢業設計和論文撰寫階段的學生;一方面應著重培養他們通過信息世界進行問題發現、分析和解決的能力[2]。另一方面,應針對實習護士學生的應急和現實需求,通過醫院信息資源庫、網絡群組、在線答疑等方式,為學生提供相對全面的即時信息服務。
1.2 R-建設成果 信息素養教育的建設成果大多是無形的;其中,"最好的成果是具有高度信息素養的跨世紀人才"[3]。就具體的成果衡量而言,《美國高等教育信息素養能力標準》進一步提出了信息素養成果評估的5個標準和22個表現指標;而英國國家和大學圖書館協會(SCONUL:Society of College, National and University Libraries)于1999 年提出高等教育信息技能的七項指標模型,并于2011年更新升級,如圖1所示:首先是良性循環的實習護士信息生態圈建設:通過促進"高校帶教護士-醫院帶教護士-學生"圈子內的有效信息互動;師生間、學生間采用靈活多樣的信息溝通方式,相互激發參與信息活動的興趣,互助提高信息應用能力,群策群力培養信息意識、彼此監督以提高信息道德水平和信息控污意識,從而構建良性循環的實習護士信息生態圈。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學生"信息生態圈的構建。其次是校企聯合信息素養教育圈子的建設:應通過校企聯合建設模式,建設信息素養較高的帶教護士隊伍,并融合成為實習護士信息素養教育圈子。
1.3 I-培養目標 通常來說,信息素養教育的目標可分為基礎目標、通用目標和學科層次目標[5,6];其中,基礎目標"由基礎計算機應用知識和基礎網絡應用能力構成";通用層次目標是"信息環境中適用在任何學科與日常生活中的、持久的、可在不同學科之間轉移的識別、檢索、評價信息的能力";學科層次目標是"適用于學生所在學科的、專門的信息素養能力,是通用層次的信息素養能力目標在不同學科的延伸和發展。"這三個層次的信息素養教育目標是"連續的、相互銜接的、循序漸進的,高級能力的學習以低一級能力的掌握為基礎"。此外,這三層次的目標是對各個學科的信息素養教育提出的共性要求。由于不同學科對信息素養的要求存在差異;因而,不同學科還應基于其學科特點提出各自的實習護士信息素養教育的具體目標,以適應具體培養目標的要求。在教學教育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實習護士教育中應用實踐性強、突出護理技術與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目標,體現如下基本原則:強化信息應用教育是前提,信息分析、檢索與處理能力是基礎,信息綜合應用能力是保障,合理高效應用信息是關鍵;實現終身學習與知識創新、解決實際護理問題是最終目標。
1.4 U-實施單位 針對實習護士信息素養教育的實施單位,國外教育工作者提出了"Information literacy school",即要求高校全體師生員工均應具有一定的信息素養,并特別注意下列兩組隊伍的整合:首先是信息素養專職教育與專業學科教育隊伍整合:鑒于目前實習護士學生信息素養的參差不齊,需要有專職的信息素養課程組(主要包括:圖書館教員、信息專業、計算機專業教師等)進行相關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查漏補缺。其次是信息素養專職教育與社會化教育隊伍整合:現代大學被稱為"亞社會",而實習護士學院均來自醫院的各個科室;而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漸信息化和網絡化;因此,實習護士信息素養教育的涵蓋范圍應突破學校和課堂的小圈子,逐步深入和擴展至學生的護理實踐和社會生活需求的各個方面。信息素養專職教育隊伍和社會化教育工作者應緊密結合,共享學生的各種信息需求,共同解決其中存在問題,及時有效地為學生提供相關服務。
1.5 M-存在問題與P-信息環境 在未來的科研與護理實踐中,實習護士學生需要解決各種信息和知識的運用問題;除其自身應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外,還需要培養單位為其創造良好的信息環境,特別是基于資源的學習(Resource-based Learning)的深入人心,更迫切要求培養單位注重學生的信息大環境和小環境建設:首先需要加強實習護士特色的信息資源管理,以便向學生提供持久的、專業特色的內部資源服務。在進行信息素養教育時,要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良好的信息管理習慣,從而構建相對可靠、有效的信息小環境。其中,各單位的信息資源庫,應基于所屬行業的信息素質教育指南進行建設,即:該庫的內容應基于所屬行業采集與管理,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同時,其內容應根據子學科、時間等線索進行分類和編目,并提供使用指南。其次需要加強實習護士信息環境中的排污控污能力,主要措施包括:采用網絡過濾器等技術手段將有害信息阻隔于外,采用輿情監測軟件、專職人工管理等辦法防止大環境內部有害信息的滋生。同時,應進一步占領網絡思想陣地,開展新時代的網絡思想教育,以豐富有益的信息資源充實學生的信息世界,保護其免受不良思潮和言論的污染。
1.6 H-教學方法 國外的信息素養教育,普遍采用嵌入式教學(Embedded)方法;結合我國實習護士教育的實際情況,應進行以下改進與調整:首先,信息素養相關的教學內容應由醫院帶教護士、高校帶教護士和信息素養專職教育三方共同分析和設計;限于課時,應將信息素質教育內容以具體應用案例的形式,嵌入到專業課的教學內容中。其次,各學科的專業課教學中,應注意信息素質教育的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逐步展開;此過程中,應將信息素質類教學內容深入應用到專業課中,從而使學生將信息素質作為學習中的必備的"專業內容",而非輔助的"添加內容"。最后,為保證學習質量,信息素質類課程應提供課后學習資源、必要的作業或考試量,從而使學生足夠重視相關內容的學習,并進一步鞏固和應用所學。
2 實習護士信息素養教育實踐驗證結果
基于Triumph法則的實習護士信息素養教育理論和方法,在某校2011級實習護士(A組,共計28人)的培養過程中進行了驗證,并與2010級同專業學生(B組,共計25人)進行了縱橫兩個方向上的比較;以畢業論文作為衡量標準的橫向對比結果如下表1所示:
此外,根據跟蹤監測,A和B兩組學生的入學之前的信息素養幾乎沒有差別;但通過Triumph培養方法的應用,A組信息素養明顯提高(其相關系數達到了0.883),大大超過了B組的0.375,從而說明Triumph培養方法與信息素養之間的緊密相關性。通過對樣本的分析:通過對應兩組的T檢驗結果來看,A組學生的信息素養評價值在學習過程中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證明Triumph培養方法具有較好的學習輔助效果;進一步將其的教育作用作為影響因子,對AB兩組取得的成績結果實施獨立樣本T檢驗,得到顯著性因子的P值為0.027(遠低于顯著性閾值0.05)。表1的直觀數據顯示,盡管在實習過程中A組和B組學生的信息素養均有所提升,但由于Triumph培養方法的應用,A組學生的成績提升更快,綜合素養提高更多,所以導致了兩組成績之間存在著顯著差異。
綜上所述,從表1可知,Triumph法則對于提高實習護士的信息素養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和指導意義。下一步將繼續細化實習護士信息素養教育中的嵌入式教育模式和實習護士信息大環境的構建理論。
參考文獻:
[1]王國榮,羅文標,施亞玲.全國實習護士公共課教學現狀調研、分析及建議[J].中國高教研究,2009(8):48-51.
[2]柳小望.淺議實習護士的信息素質教育[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21(14):119-121.
[3]凌紅.實習護士信息素養課程建設的探討[J].現代情報,2008(9):213-214.
[4]辜同清,杜平.美國信息素養標準化評價項目及啟示[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0(4):73-75.
關鍵詞: 日本 女子高等教育 啟示
日本高等女子教育無論是歷史還是現狀都有優于我國女子教育的方面;對日本高等女子教育進行探討,有助于促進我國女子教育的發展。
一、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發展
在封建時代,由于受“男尊女卑”等中國儒家思想的影響,日本女子很少受學校教育,女子高等教育更是無從談起。日本的現代教育制度是在明治維新以后確立的,從此,女性得到了就學的機會。然而,從明治維新到二戰結束,日本的教育制度一直延用的是從小學直到帝國大學和小學到師范學校分明的雙軌制;當時女性社會地位低下,高等教育的大門對女性是關閉的,女性不允許參加大學的升學考試,不允許與男子同校學習。在這種時代背景下,一些倡導男女平等的有識之士,在全國創立了為數不多的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女子高等專門學校等,后來發展為女子大學,成為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先驅。至1935年時,日本已有48所女子大學(其中國立的2所、地方政府立的6所、私立的40所)。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日本公布了《日本憲法》,規定兩性本質上的平等及男女教育的平等。隨后根據憲法條文制定了《教育基本法》和《學校教育法》,在教育方面進行了新的學制改革,允許男女同校共學,并于1946年開始實行女性與男性平等入學,女性終于獲得了與男性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力。由此可見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發展路徑是:從女子私立大學起步,漸有政府辦的女子師范學院,再有女子進入國立大學(實現男女同校),日本早期女子高等教育的發展是以私立女子大學為主。在新學制實施10年后,即1956年,文部省統計資料表明女性升入四年制大學(包括國立、公立、私立大學)的人數占學生總數的12.4%,升入二年或三年制短期大學的人數為42061人,占短期大學學生總數的54%。而后逐年上升,到1995年日本女大學生的入學率已達47.6%,超過了男大學生的入學率(42.9%)。同年度日本女大學生占高等教育機構大學生總人數的比例為44%,成為世界上女子高等教育較為發達的國家之一。
二、日本女性高等教育特點分析
1.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限較短,注重女性特長的培養。在日本,女性升入短期大學的比例較大。日本的短期大學是戰后實施學制改革后設立的,是指修業年限為二至三年的高等教育機構,以培養具有專業技能的職業型人才為目的。女子短期大學占全國短期大學的60%以上,而短期大學中90%以上的學生為女性。各大學專業和課程設置比較注意女生的特點,女生選習的專業和課程大多是女生較易學習或畢業后十分實用的,主要有:家政、食物營養、護理、體育、外語、秘書、音樂、兒童教育、商貿、服裝服飾等;同時加強實踐課內容,側重于對女性自身的職業觀、人生觀的教育,為社會各領域輸送了大量符合時代要求的女性人才。短期大學畢業生修業期滿,欲繼續深造者,根據一定條件可編入大學繼續學習,還實行與其它大學學分互認制度等,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機會。
2.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十分重視繼續教育。由于社會的急劇變化,女性很難事先掌握終身通用的知識和技術,因此她們希望隨時有機會學習必要的知識和技術。因而女子專門院校已把繼續教育作為重要任務,許多國立大學設立了面向社會的學習中心,招收和接受婦女入學進行繼續教育。學習內容從茶道、插花、文學、烹調等家庭型、教育型逐步發展到政治、經濟、法津、教育、女性學、社會福利學等各個領域。通過繼續教育,使女性獲得相應的資格證書,提高知識水平和就業能力,從而創造女性充實的人生。
3.女性學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女性選擇的專業學科由家庭型轉向社會型。近年來,為適應新的時代要求,關于女性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女性學的研究,在日本的高等教育機構得到廣泛的重視;隨著女子特殊性研究的深入,許多新理論的提出并被作為女子教育的理論基礎,從而推動了女子高等教育的發展。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已逐漸擯棄過去單純發展女性特長而不重視彌補女性短處的做法,在盡力發展女性長處的同時,通過各種教育以彌補女性不足的方面,使女性得到全面的發展,以適應新世紀對女性人才的特別要求。由此女性選擇的專業學科也由家庭型轉向社會型,人文、教育、家政等學科比率逐步降低,而社會科學、工學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在以前女性極少問津的農學、理學等領域學習的人數也逐年增加,由偏重文學、教育、家政發展到法學、經濟、商貿等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
三、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發展給我們的啟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對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研究,我們可以得到如下啟示:
1.政府要高度重視女子教育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并制定相應的法律保障女子教育的發展。日本上世紀經濟發展的歷史證明,日本教育包括女子教育是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高級婦女人才在促進生產力發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因而培養大批高級婦女人才便成了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日本政府對女子教育的重視表現在通過法律的形式,將女子教育納入男女平等發展的軌道,依靠法律來發展女子教育,在教育領域頒布《教育基本法》和《學校教育法》,以規范教育發展。在這些具有指導性的法律中,均列有男女平等、男女享有平等教育權利的規定。
2.根據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發展經驗結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對我國的女子高等教育體系進行改革,盡早建立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綜合性的女子高等教育體系。改革主要應從以下方面展開:一是加大職業教育的力度,通過多種形式,開發多種職業課程,實行教育職業認證;建立職業開發中心、職業開發課程等,為開發學生職業經歷提供課程、設備或職業咨詢的服務設施。二是開展大學間的互相學習及項目互換,女子大學與其他大學實行學分互認。三是進一步完善實習課程。把課程的實習作為教育的重要內容,建立條件良好的實習基地,確保教育實習的落實。四是產學研相結合,擴充并完善研究所教育。
關鍵詞:教務日志;管理系統;技術
隨著社會網絡化和校園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院校逐步完善辦公及教學管理系統。對于教學管理系統的研發進行自主研發成為熱門的課題,自主開發與研制教務日志管理系統應運而生,本課題的研究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展的。
一、系統分析
教務日志管理系統則是面向學校實際情況進行教務管理工作開展的軟件,其主要的目標是對師生電子資料等數據進行自動采集并存儲,實現無紙化教務管理,同時完成繁瑣的教師評價工作,從各層進行立體評價,讓該項工作更規范和清晰;最后學生的成績管理是重要的一項功能,主要的目標是高效高速的完成學生成績的錄入、查詢、自動生成成績構成與績點學分等功能。
二、系統整體設計
該系統對目標的進行研究和制定,需要系統達到以下各項功能和技術指標:
(1)教務日志的填寫:完成學生的數據進行采集和存儲,并且保存成功后能在系統中進行數據同步和互通,各用戶在權限范圍內進行查詢。
(2)教師工作評價:教師工作的評價形成立體評價,學生的教學日志,科組長、教學部長、教務管理人員、教研工作人員、教師的電子資料等都形成評價體系中的一部分。
(3)學生成績錄入與管理:學生成績的錄入需要達到快速便捷,對學生成績的管理也是常用的對后臺數據庫的增、刪、改以及對各用戶群體的不同查詢等操作。
(4)各項信息的查詢:在系統中以不同的用戶身份登陸有不同的操作范圍,對于系統中存儲的各項信息也要達到靈活的查詢,班主任和教學部長要按不同的要求進行操作,班主任按班進行,教學部長按專業部或年級進行,達到快速的進行信息管理。
以上是對系統需求的簡單闡述,也是對幾項主要功能的描述,系統的設計與研發工作圍繞著這些功能要點開展。
1.教務日志管理模塊。教學日志管理主要實現從學生填寫評價表,采集和存儲學生的信息。(1)教務日志錄入:學生調出教出評價表進行數據填寫。(2)教務日志統計:對填寫的教務日志進行統計反饋,反應填寫是否完整。(3)教務日志查詢:查詢教務日志填寫的具體數據。
2.教師工作評價模塊。教師工作評價主要實現各管理人員的評價統計與百分配比形成評價值,同時統計電子資料和錄入學生成績,給出最終的評價值。(1)課堂評價表:對課堂評價值進行對應填寫,并形成記錄表格。(2)電子資料提交:對教師的電子教案、計劃、論文、獲獎證書等電子資料進行提交并自動統計。(3)問卷調查記錄:對學生錄入的問卷調查進行統計和記錄。(4)評價百分配分:對各層管理人員的評價進行百分配比,自動生成教師評價。
3.學生成績管理模塊。學生成績管理主要實現錄入后的成績查詢、自動生成總成績與績點學分等操作。(1)學生成績錄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成績錄入方式,批量錄入學生成績。(2)學生成績查詢:對學生成績進行條件查詢。(3)學生成績統計:根據用戶權限對學生成績進行自動計算。
針對我校教務工作的現狀,本系統設計了教務日志管理、教師評價和學生成績管理等三個功能模塊。系統采用技術,結合SQL Server數據庫,實現基于B/S三層架構的教務日志管理系統進行研發,具有操作簡便有效、實用性強、可靠性與安全性高等特點。
參考文獻:
關鍵詞:日語教育;交際能力;教學模式
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由于歷史的原因兩國在文化背景的許多方面有類似之處。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外來文化的影響兩國人民在思維方式、價值取向、行為準則等方面又存在不少文化背景的差異。長沙學院日語專業2007年被遴選為教育部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本專業致力于培養具有較強跨文化交際能力和高職業素質的日語人才。本文結合本專業的建設實踐來探討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問題。
一、日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缺失現狀
目前,日語教育已經從“傳授知識的內容和構造類型”轉型到“啟發性和創造性的學習”,“跨文化教育”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教育”已經到了必須認可跨文化交際教育、跨文化理解教育以及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時代。那么,目前國內跨文化日語教學研究狀況和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又存在哪些問題呢?應采取什么樣的對策來解決跨文化缺失這一現狀呢?為此,我們對長沙學院日語專業以赴日研修一年回國的68名學生為調查對象,主要調查他們與日本人進行跨文化交際時的語言和文化障礙等問題。首先調查了用日語和日本人交流時,在語言上碰到的障礙主要有哪些?有45人提到了敬語的使用困難,32人提到了不能很好地將書本上的內容用于與日本人交流的實踐等問題。接著又問了關于文化方面的問題“為了跟日本人建立更加良好的關系,有沒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或讓你難于理解的方面。”的回答中,有55人提到了跨文化差異和語言差異,43人提到了日本人說話的曖昧性,不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不果斷拒絕別人等。由此可知,敬語作為日語學習的難點高居首位。其實,敬語最能體現日本社會的文化,學習敬語必須先了解日本文化,才能很好地理解敬語所代表的內涵,才能根據說話對象的不同而恰當地使用敬語。曖昧表現、女性用語、省略等,也是日本語言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許多語言學家都曾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論述,它們都與日本文化密不可分。長期以來,我國的日語教學與研究一直局限于日語語言形式,把重點放在了語法研究、構詞研究上,而忽略了語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對學生的非言語行為能力、文化辨識能力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這樣使得學生真正在和日本人進行實際交際的過程中,缺乏在恰當的場所使用恰當的語言的能力,常常不會根據所在場所和交流對象的不同而靈活使用日語,或者不自覺地或無意識地會用中國的文化標準來衡量日本的文化,按中國的思維方式、價值觀來選擇說話方式,從而導致跨文化交際摩擦的產生。雖然在目前的跨文化教育中,有不少日語教育者提出了要注重文化背景知識在課堂上的輸入,要注重文化教學方法等觀點,并且做了相應的研究。但是在整個日語教學體系中跨文化教學缺乏系統性,呈現零散性和重復性。
二、跨文化交際能力缺失對策研究
因此,在現有跨文化教學理論的基礎上,改進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形成有效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未來跨文化日語教學的發展總體趨勢和要求。那么首先要對日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理論和方法進行探索,形成跨文化日語人才培養模式。然后通過跨文化日語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促進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也就是如何通過課程體系構建、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及手段的改革,讓學生在對日本文化的認知的基礎上,體驗跨文化間的沖突,從而達到對文化差異的理解與包容。
1.建立理論、實踐、素質教育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完善課程模塊層次結構。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對日語人才培養的要求,建立語言基礎扎實、應用能力過硬,有利于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素質教育三個體系互相支撐、互相滲透的課程體系。以企業真實活動和崗位職業能力分析為基礎,以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為重點,進行課程整合,搭建專業課程平臺。首先,構建“日語語言文學+跨文化交際能力”兩大模塊的專業課程體系。日語語言文學基礎課程方面加大聽、說課程的比重,高年級專業課中開始語言演習、口譯等課程;跨文化交際能力課程方面開設日本語言與文化、日本禮儀、企業文化、跨文化交際等選修課;在實踐教學方面,積極開拓對象國的實習基地,我校日語專業在日本擁有JTB公司、大和皇家旅游休閑集團、北海道東鳳飯店等21個海外實習基地。同時,加強與國外高校的交流與合作,為日語專業的學生提供赴日留學的機會。使學生通過各類的實踐活動,培養其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實踐教學設計上采取“由模擬情境到真實情況的層層遞進”的教學模式,設計了課堂教學與實踐和課外實踐活動的教學模塊。從課堂教學延伸到第二課堂;從校內的日語角擴展到社會外事活動的體驗;由國內的模擬學習走向國外進行工作實踐。通過系列的實踐學習和體驗,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2.以能力培養為主線,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長沙學院日語專業始終貫徹“認知、理解、體驗三要素雙向結合和良性循環”的思行結合的教學理念;大力使用多媒體網絡化教學手段;積極推廣國內外優質的紙質和多媒體教學資源。①教學內容改革和教材建設。根據中日文化交流和經貿發展的新趨勢、新要求,深化教學內容改革,及時汲取新的教學研究成果,減少陳舊的教學內容,本專業已在湖南省內率先使用了國內日語專業最新的優秀教材。②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語言教學體現著鮮明的應用性、實用性、實踐性特點。教學中堅持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注重教學改革與研究,注重課內課外相結合,提倡將知識轉變為能力,對教學內容的組織注重采用多種靈活多變、自由而又實用的形式,因材施教,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根據理論課程體系和實踐課程體系中各類課程開設的主要目的和特點,積極探索和研究與之相應的教學方法。理論教學注重語言知識中重點和難點的講授、語言技能的訓練,而實踐教學主要注重語言技能和跨文化意識的培養。
在以培養聽說技能為主的專業基礎課程、以日本禮儀為主的跨文化交際課程、以旅游日語、商務日語為主的崗位實踐課程中,應用和推廣在本專業已取得一定成效的“三結合教學法”,即認知―理解―體驗三結合,采用直接教學法、交際教學法和功能意念教學法相結合的模式,給學生創造一個比較自然的語言環境,使學生具有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在高年級課程中,側重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主要采取任務式教學法。在教師的指導下采取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通過教師對教學難點和學習方法的指導與啟發,讓學生從認知日本語言文化因素過渡到理解語言和文化,最終達到對語言和文化的深刻體驗,真正培養出善于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專業素質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強的日語人才。在教學手段上,以精品課程為中心,大力推行現代化教學。采用集聲音、文字、圖像為一體的多媒體和網絡教學手段,節約課堂板書時間,加大了教學信息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根據各課程特點,合理分配傳統教學方式和現代化教學方式的使用比例。
日語專業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要落腳點在建立由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等要素構成的跨文化日語教學一體化框架,形成跨文化日語教學模式。通過建立系統的跨文化日語教學體系和模式,推進日語教學改革,將有力促進日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提高日語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黃琴.日語特色專業建設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0,(6).
[2]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3]劉慧云,黃琴.日語教育中的跨文化教育方法的探討[J].社科研究,2008,69(6).
[4]劉慧云,向潔.海外研修中的中日語言文化研究[M],國防工業出版社,2008,(10).
[5]2003年修訂版的《高等學校日語專業基礎階段教學大綱》[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