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情景對話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商務英語談判情景對話:情景對話20xx年11月19日 上午11時57分26秒 行至此處,談判都還算是在和諧的氣氛下進行,雙方各自尋求獲利的方案。但針對技術轉移這一項,Robert所提的保證和要求能否消弭Kevin心中的顧慮,而今此談判終露曙光呢?以下對話即為您揭曉:
K: If we transferred our technical and research expertise(技術與研究的專業知識), what would stop you from making th esame product?
R: Wed be willing to sign a commitment. Well put it in writing (書面保證)that we wont copycat(仿冒)the Sports Cast within five years after ending our contract.
K: Sounds O.K., if its for any similar product. That would give us better protection. But wed have to interest on a ten year limit.
R: Fine. We have no intention of becoming your competitor.
K: Great. Then lets settle the details of the transfer agreement.
R: Well need you to send over some key personnel to help us purchase the equipment and train our technical people. How long do you anticipate that will take?
K: A week to put the team together, three weeks to train your people. If so, when do you estimate starting production?
R: Our first production run(一批的生產)should be one week after our team finishes its training. But Id like your team to stay a full week after that, to handle any kitches that pop up(處理突發的事件).
K: Can do. Everything seems to be set, Robert. Ill bring in a sample contract tomorrow. If you like, we can sign it then.
商務英語談判情景對話:實例對話Botany Bay是家生產高科技醫療用品的公司。其產品病例磁盤可儲存個人病例;資料取用方便,真是達到一盤在手,妙用無窮的目的。此產品可廣泛使用于醫院、養老院、學校等。因此Pacer有意爭取該產品軟硬件設備的權。以下就是Robert與Botany Bay的代表,Mark Davis,首度會面的情形:
M: Mr. Liu, total sales onthe Medic-Disk were U.S.$ 100,000 last year, through our agent in Hong Kong.
R: Our research shows most of your sales, are made in the Taipei area. Your agent has only been able to target the Taipei market(把作為目標市場).
M: True, but we are happy with the sales. Its a new product. How could you do better?
R: Were already well-established in the medical products business. The Medic-Disk would be a good addition to our product range.
M: Can you tell me what your sales have been like in past years?
R: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our unit sales have gone up by 350 percent; profits have gone up almost 400 percent.
M: What kind of distribution capabilities(分銷能力)do you have?
R: We have salespeople in four major areas around the island, selling directly to customers.
【例1】
A: Good afternoon, John!
B: 1______________, Li Wei.
A: I hear you are going to Kunming for a winter holiday.
B: Yes, I’ll go next week.
A: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It’s neither too cold nor too hot. It’s warm there.
A: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Thank you.
【解析】這段對話發生在John和Li Wei之間。Li Wei 向John問“下午好”,按照英語國家的習慣,John也應該回答“下午好”,所以第1個空應填Good afternoon。第2個空的下一句是回答昆明的天氣情況,因此我們可以推斷,第2個空應該是詢問昆明的天氣,應填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Kunming? / How is the weather there? 從第3個空的答語Thank you,我們可以推斷對方一定是說了祝愿的話,所以這個空可以填Have a good time./ Have a good journey./ I’m sure you will have a good time.
【例2】
A: Hi, Peter! How are you today?
B: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d you?
A: I’m OK. Are you free tomorrow?
B: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We’re going to the park. 6____?
B: Of course. I’d like to go with you. 7____?
A: We are going to meet at the school gate at one o’clock. Please be there on time.
B: OK. Thank you.
【解析】這段對話寫的是兩個熟人見面互相問候并相約去公園的事。第4個空應該是回答對方的問話,所以應為Fine, (I’m fine.) thank you. 第5個空緊接問句Are you free tomorrow? 根據整個談話的內容判斷,應回答Yes, why?/ Yes, what’s up? 第6個空是個問句,根據其答語我們可判斷,對方是在邀請他一起到公園去,所以,此空應填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us?/ Will you go with us? 第7個空又是一個問句,可判斷對方問的是見面的時間和地點,所以應填When and where are we going to meet?/ When and where shall we meet?
【例3】
A: Dad. I can’t find my socks. 8_________?
B: Let me see. Are they white?
A: Yes.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I saw them in our sitting-room just now. You may go and get them.
A: Oh! Here they are!
B: You should put your things away.
A: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這是父子(女)之間的一段談話。談話的內容是找東西。第8個空是個問句,而且前面的句子是Dad. I can’t find my socks. 由此我們判斷,兒子(女兒)是想問父親見到沒有,英語應該是Have you seen them? 當父親問他(她)是不是白色的時候,他(她)回答Yes。 既然父親知道是白色的,那就肯定見過,因此第9個空應填兒子(女兒)的問話:你在什么地方見到的?英語就是Where did you see them?/ Where are they? 第10個空的前面一句是父親教訓他(她)的話,那么緊接著他(她)應該表示接受。英語就是Yes, I will./ OK, I will. / OK, I won’t do that again.
【演練】
(1)
A: Hi, Bill! You’re reading the novel again.
B: Yes, Tom. I’ll never be tired of it.
A: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Three times. Every time I read it, I can always learn something new.
A: Really?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Charles Dickens. I think he is a great English writer. What about you?
A: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e is also my favorite foreign writer. Please let me have a look at it.
B: OK, here you are!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novel?
A: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haven’t seen such a novel for long. Where did you buy it?
B: In the Rose Bookshop.
A: I don’t know where it is.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No. Only 10 minutes walk from here, next to the People’s Cinema.
A: Oh, I see. I’m going there to get one, too. Thank you!
B: You’re welcome!
(2)
(Li Meng and John have just finished swimming.)
Li Meng: How nice and cool the water is! But I’m feeling a bit hungry now.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John: Sounds good.
Li Meng: Do you know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John: Yes, there is.
Li Meng: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ohn: It’s only five minutes’ walk. Let’s go.
Li Meng: Yeah, let’s go. Oh, I almost forgot my CD player.
John: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Li Meng: Pop music. I often listen when I’m not busy. How about you?
John: Light music. I think it can relax myself. 5_____________________?
Li Meng: Sure.
John: OK. I can lend you some CDs. I’ll bring them to our school tomorrow.
(3)
Paul: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red: No, I don’t. But I have to cook this evening.
Paul: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red: Because my mother is going out on business. I’ll have to cook myself.
Paul: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red: My mother does. She can cook very well.
Paul: Can your father cook?
Fred: No, he can’t.
Paul: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red: I’ll cook Italian noodles.
Paul: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red: Thank you.
(4)
Mrs. Lee: Hello. 68178502.
David: Hello.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rs. Lee: Sorry.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n I take a message?
David: Yes. This is David, Bruce’s friend. I want to ask him for some Chinese ancient coins. He told me he had got some recently.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don’t care if they were made of different metals. I just want to add some more coins in my collection.
Mrs. Lee: OK. I’ll tell him. Would you like him to ring you back later?
David: Well, I won’t be at home later this day. Would you please ask him to ring me tomorrow morning?
Mrs. Lee: Sure.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avid: Oh, sorry.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e new number is 66129853.
Mrs. Lee: OK. I’ll write a message for him.
David: It’s really nice of you, Madam. Thank you very much. Goodbye!
Mrs. Lee: Bye!
答案
(1)
1. How many times have you read it?
2. Who wrote it?/ Who is the writer?
3. So do I./ Me, too.
4. It’s exciting / wonderful / great.
5. Is it far from here?
(2)
1.Shall we have something to eat?/ Let’s have something to eat, shall we?/ How about having something to eat?
2. if / whether there is a restaurant near here?
3. How far is it from here?
4. What kind music do you like?
5. Would you like to try?
(3)
1. Do you like cooking?
2. Why do you have to cook this evening?
3. Who cooks every day in your family?
4. What will cook this evening?
5. Enjoy your noodles!
(4)
1. Could I speak to Bruce, please?
2. He’s not in at the moment.
3. I’m not sure he would give me one or two.
關鍵詞:情景對話 口語表達 合作交流
一、小學英語口語現狀
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為了交流。但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存在著這樣一個怪現象:許多學生在考試的時候分數很高,可是在用英語進行對話交流時卻張口結舌說不出來。更有些同學,表現的扭扭捏捏,很難為情,不愿意開口用英語表達,參加口語訓練活動也不積極。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綜合起來分析有這么幾點:1、對口語表達的輕視。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過多的重視了書面測試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口語表達的訓練。2、口語練習較少,學生心理素質差。有些學生自由對話發揮不錯,在正式場合就會變得吞吞吐吐,言不達意。這是平時口語對話練習較少造成的。3、教學手段陳舊,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情景對話提出的理論基礎
近年來,隨著英語課堂改革的深入,傳統教學中,教師占主導地位進行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當今社會的需要。英語的學習是為交流而準備的,作為交流主要手段的口語表達,其地位就凸顯而出。
英語口語表達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對于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也就成為了英語教學中的主要研究課題。情景對話是指在英語教學中,運用實際的社會情境,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意識和習慣,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情境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是:在英語教學中運用交際的社會情境,鍛煉學生聽、說的能力。脫離了社會情境,語言就難以恰當的表達,難以發揮其表達進行交際活動的本質作用。“興趣”是學生積極認識事物和積極參與活動的傾向。它是積極學習中最現實和最活潑的成分,也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原動力。
三、情景對話在英語口語中的運用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我們教學成功的先決條件,作為教師應該首先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營造活潑開放的課堂氛圍,為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和鼓勵學生勇于開口對話打下基礎。
2、創設實際情景進行對話練習
作為教師,應該成為導演和設計師。情景對話應該設計的場景豐富而有趣,形式多樣,唱、畫,賽、答等不一而足,照顧每個學生的特長,鼓勵每個學生大膽張口說話。例如:一上課師生的口語對話自然展開:What day is it today? It is Friday.
教師手里提前拿好一件學生可以用所學單詞表達的物品問:What is this? 學生回答,像這樣的問題可以設計很多個。
再有,當用到“What i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 這些問話時,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一個學生扮演剛剛轉來的學生,然后讓全班學生對這個學生用英語提問加深相互間的了解,也讓這名學生一一回答,這樣可以調動學生進行口語表達的積極性,學生會爭先恐后的發言,培養學生主動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師對所教課本中的內容進行簡單地編劇,就會成為一個不錯的游戲創意。如打電話邀請朋友到家里做客,邀約成功后可以模擬朋友到家來后的情境,如:May I come in ? 回答:Yes,please come in.或者是其他的,例如:Who are you? What is your name? 等等,給學生留下了更大的想象和運用空間,極大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了學生,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讓學生體會到英語不是空泛的字母和單詞,而是和實際生活緊密相連。
3、在游戲中進行情境對話訓練
游戲永遠是小學生的最愛,因為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們在教學中順應孩子的天性,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在游戲中,我們可以把單調枯燥的死記硬背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提高注意力,減少對英語學習的恐懼,增強學習的自信心。例如,在教學人體器官時,我們可以設計這樣一個游戲,教師在黑板上根據參賽小組的數量畫出沒有五官的人頭像,教師念出五官單詞,學生在相應的位置畫出形狀并標上數字,直至結束。也可以教師讓學生指出單詞所代表的身體部位,教師畫出學生判斷的部位,完成頭像后,如果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單詞表達的意思,就會出現五官不在原來位置的可笑結果。學生也會笑聲不斷。這樣,學生為了贏得比賽就會努力去記憶單詞,也就避免了枯燥單調的記憶產生的倦怠感,在游戲中達到了教學效果,強化了記憶。當然,游戲的設置也要根據所應學習和掌握的知識來設計,它應該為教學內容服務,不能成為單純的游戲。
四、情景對話對小學英語口語的促進作用
首先,情景對話促進了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在情景對話中,每一個學生都積極的參加進來,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會有適合他表演的情境和機會,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我們用表格進行對比說明:
通過表格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顯著提高,運用英語對話情況顯著增加,同時對單詞的機械記憶也有所改善。
其次,學生的英語能力顯著提高。通過對學生經常使用情境對話訓練以來觀察,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明顯增強,生活中能運用英語進行會話,如,校園中同學之間的問好,和老師打招呼,有些同學能看簡單地英語漫畫和故事,并能在課上用英語講給同學們聽,對于看不懂的地方,學生之間能進行積極的討論,通過問老師、查詞典進行解決。教師通過情景對話訓練,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聽力水平,使學生能聽懂老師的英語問題,使課堂更趨于全英化教學,這樣促進了學生的聽覺記憶,同時這些又反作用于英語課堂,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又有新的提升。
最后,情景教學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情景對話不是一個學生能夠完成的,它是一個小組分別擔任不同的角色,需要同學之間相互配合,在完成會話的過程中,同學之間互相提醒幫助,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同學之間的互相鼓勵,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
五、在情景對話中應注意的問題
學生參差不齊仍會導致一部分學生興趣低下,信心不足。也由于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使得基礎較好的學生比基礎差的學生更易獲得訓練的機會,這樣就必須要求教師設計有層次的情境面向不同的學生,使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
雖然情景對話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可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使英語課堂充滿說話聲,使英語課堂變得異彩紛呈,每個學生都充分調動起來,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使學生在緊張刺激,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培養了學生的記憶力和交往能力。
參考文獻:
[1] 馬曉燕. CAI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 中小學教材教學:小學版,2003,(9): 46-48.
一、實物對話
作為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資歷尚淺,詞匯量有限,所以教師在運用實物對話時應用一些詞匯,句法較為簡 單而又明了的句子,使學生聽到的和努力去說的英語具有強烈的真實感。如老師可指著自己的黑頭發說:“Th is is my hair.”“It’s black.”。有時教師還可把實物演變為一些簡單的游戲形式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如教師指著自己的鼻子說:“This is my ear,is that right ?”學生便會很主動地回答:“No,Its your nos e.”有時,學生會因此物想到彼物,產生一些新的信息,增加詞匯量,教師亦可在課前準備一些小件物品放在提包里,讓課該派用時就拿給學生看,還可根據實物進行各種形式的提問。
二、動作對話
動作對話的根本作用在于對動詞的運用上面。通過動作對話掌握動詞的用法與時態的運用的同時,還可以增加情景中的新信息即新的詞匯。教師針對課本中的內容表演出一些動作,然后說出所做的動作,教師邊說邊做,便在學生的頭腦中產生信息反饋,留下連動式印象,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 向學生報道出一些動作,然后要求學生按照的所舉出的動詞作出相應的動作,可以一個、二個或者一組甚至全 班同學都可參加,這樣一來,學生們都有躍躍欲試的感覺,大大地激發了他們的積極性,在訓練聽說的過程中 又訓練了學生的表演能力,當然教師在此過程中應舉一反三,可以運用各種時態,各種人稱及不同的時間、地 點狀語,使學生也能更加熟練地掌握和運用英語。 在動作對話的過程中,教師在要達到自己的教學目的的同時,還要有所控制地讓學生用這些動詞進行自由 表達,這樣使學生在無意識的實踐中掌握了所要學的語音,語法、句法等。也就達到了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 一交際。值得注意的是:所描摹的動作中生詞率一般情況下不要超過百分之五。
三、圖象對話
教師可根據課文設計一個情景,在課前畫成一幅畫,上課時,就請學生進行角色表演,假戲真做描述圖中 情景,引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興趣,激發他們聽英語的欲望,使他們不由自主地去理解和掌握課文內容。例如,我們在初中英語第四冊第一課時,有一段有關問路的對話:Excuse me,which is the way to the East Street Hospital? 那么教師可以在課前景設計一幅從所在中學的位置到哪個大學或科學院的路線圖,然后根據畫面的路線要 求學生以一問一答的形式進行問路對話,經過哪幾條街或路,乘哪幾路公共汽車,其中拐哪幾個彎……這樣學生很快便會掌握課文中的對話,鞏固了所要學習的知識,同時也復習和鞏固了一些常用的詞匯及他們在語言中 的運用。教師亦可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景,畫出一些帶有工廠,商店及其他建筑之類易于理解的直觀圖面,讓學 生進行描摹交際。當然在這種對話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應復用或活用所學過的語言,鍛煉表達的聯貫性,培養學生用簡單的日常英語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思想的習慣。
四、連鎖對話
關鍵詞:中學英語 情景對話 能力
中學英語屬于初級的語言教學過程,應如何教學?據調查與實施,展開情景對話乃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學英語教學法》也詳盡地闡述了學習英語的目的在于運用,那么我們應該由簡單到復雜,由淺入深,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即學生注意價值的無意識形成;使他們在有限的語言知識范圍內置身于英語的“氣氛”熏陶之中,很自覺地運用英語,產生聯想,強化記憶,這也是解決教師在課堂上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怎樣有效地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以及對學習英語的興趣。
有位教育學家曾說過:“教好外語的首要條件是要盡可能地讓學生接觸外語和運用外語。學外語就象學游泳一樣,學生必須泡在水中,而不是偶而沾沾水,學生必須潛入水里面去,并感得到其所哉;這樣他最后才能夠象一個熟練的游泳者那樣樂在其中了。”究其實在說學生只有通過實際運用英語才能獲得運用語言的能力,才能學好英語。因此,作為一個英語教師就應該借助于動作、實物、圖象等各種各樣的情景給學習提供在課堂上運用語言的機會,同時,把要學的詞法、句法、語法等內容及語言技巧溶匯于英語環境之中。
一、實物對話
作為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資歷尚淺,詞匯量有限,所以教師在運用實物對話時應用一些詞匯,句法較為簡單而又明了的句子,使學生聽到的和努力去說的英語具有強烈的真實感。如老師可指著自己的黑頭發說:“This is my hair.”“It’s black.”。有時教師還可把實物演變為一些簡單的游戲形式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如教師指著自己的鼻子說:“This is my ear,is that right ?”學生便會很主動地回答:“No,Its your nose.”有時,學生會因此物想到彼物,產生一些新的信息,增加詞匯量,教師亦可在課前準備一些小件物品放在提包里,讓課該派用時就拿給學生看,還可根據實物進行各種形式的提問。這就是我們《英語教學法》上講的直觀教具教學。如教師在教關于時針那一課時,可以事先備一鬧鐘,那么上課時可以指著鬧鐘的各個部件來解釋課文,這種具有強烈真實感的實物既利于理解有關課文內容,又有助于學生的形象記憶,以便達到運用英語的目的。
隨著學生學習的進展,可以擴展環境,教師可以讓學生描述實物,然后進行討論,當然教師使用的實物應根據課文內容來選擇,使學生加深對所教內容的理解。
二、動作對話
動作對話的根本作用在于對動詞的運用上面。通過動作對話掌握動詞的用法與時態的運用的同時,還可以增加情景中的新信息即新的詞匯。
教師針對課本中的內容表演出一些動作,然后說出所做的動作,knock(at),stand(up),sit(down)
等,并且注意時態的形成,教師邊說邊做,便在學生的頭腦中產生信息反饋,留下連動式印象,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向學生報道出一些動作,然后要求學生按照的所舉出的動詞作出相應的動作,可以一個、二個或者一組甚至全班同學都可參加,這樣一樣,學生們都有躍躍欲試的感覺,大大地激發了他們的積極性,在訓練聽說的過程中又訓練了學生的表演能力,當然教師在此過程中應舉一反三,可以運用各種時態,各種人稱及不同的時間、地點狀語,使學生也能更加熟練地掌握和運用英語。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們還可以把動作對話發展成啞劇或者小品的表演形式,讓學生用適當的語言來描述所扮演的動作,猜測表演者所要表達的思想,使活動成為一種有相當競爭性的游戲,內容豐富多彩,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動作對話的過程中,教師在要達到自己的教學目的的同時,還要有所控制地讓學生用這些動詞進行自由表達,這樣使學生在無意識的實踐中掌握了所要學的語音,語法、句法等。也就達到了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一交際。值得注意的是:所描摹的動作中生詞率一般情況下不要超過百分之五。
三、圖象對話
教師可根據課文設計一個情景,在課前畫成一幅畫,上課時,就請學生進行角色表演,假戲真做描述圖中情景,引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興趣,激發他們聽英語的欲望,使他們不由自主地去理解和掌握課文內容。
例如,我們在初中英語第四冊第一課時,有一段有關問路的對話:Excuse me,which is the way to the East Street Hospital?
那么教師可以在課前景設計一幅從所在中學的位置到哪個大學或科學院的路線圖,然后根據畫面的路線要求學生以一問一答的形式進行問路對話,經過哪幾條街或路,乘哪幾路公共汽車,其中拐哪幾個彎……這樣學生很快便會掌握課文中的對話,鞏固了所要學習的知識,同時也復習鞏固了一些常用的詞匯及他們在語言中的運用。
教師亦可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景,畫出一些帶有工廠,商店及其他建筑之類易于理解的直觀圖面,讓學生進行描摹交際。當然在這種對話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應復用或活用所學過的語言,鍛煉表達的聯貫性,培養學生用簡單的日常英語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思想的習慣。
四、連鎖對話
連鎖對話是一項具有廣泛趣味性的練習形式。學生在對話里可以應用所學過的各種表達方式及其語言結構。教師可讓學生把課文作為起點,然后發展成為各種形式的答問句,采取分組分批的方式進行連貫性的對話。例如在商店里的一幅生動的情景:
溫故而知新,我們還可以綜合本學期或在此之前所學過的內容進行自由式的連鎖對話,尤其適用于上復習課。如我們在初中第四冊的前半部分學了一般將來時,現在進行時和過去進行時態,那么我們就可以讓學生根據所學的時態綜合以前的現在時態,過去時態等等進行連鎖性的對話,相互詢問這幾天來所做的事情,正在做的事情以及以后幾天的打算。
在適宜的情況下還可以讓學生憑借自己所想象的情景編制出一些具有創造性的故事情節,以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在此情況下就會竭盡全力運用他們所能夠想得到的任何日子。當然這種連鎖對話是在構思的情景中進行,教師不能過分要求學生有很強的邏輯性,而應讓學生盡可能發展自己的思路,相互補充對話情節。
這種對話情緒激動時會反饋全班同學的情緒,激發學生學英語,說英語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實踐地和創造性地運用所獲得的言語技巧,訓練學生在交際過程中學會言語反應。
現代外語教學認為:英語教學是教和學的結合,是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互合作的過程。教師除了要明確教學目的,熟悉教學內容,掌握好教學方法之外,不要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結合不同情況下的學生的學習思想狀況,加強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以最有效的方式盡快地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到一定點上來,尤其是對初級階段的英語學習者,更應采取一些象情景對話之類的措施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課堂中,不必要求學生生搬硬套地背誦整個的句型或課文,但要一定遍復地重復加深對句子結構中語法規則的印象和理解;使學生正確地、流利地模仿和使用英語語言。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對外開放政策的推廣,外語學習的重要性日趨上升。尤其是對外交流的日益頻繁,外語便在各項各業上廣泛得以運用。我們知道,在追求高效率的當今時代里,外語的聽、說能力尤為重要,不管是經濟文化領域還是社會意識行例里,我們在交流過程中,首先要學生聽、聽得懂,然后要學會說,說以運用,說以交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不是一天兩天煉就的,而是通過我們中學到大學到社會實踐中慢慢積累以致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其實,情景對話教學就著重培養了學生的聽說能力,為他們今后的社會實踐能力奠定了基礎。為著這種切實的實際能力的培養,為著國家建設的不斷需要、摸索、探求最好的方法來進行外語教學大有必要,外語人才的培養實在必行。
參考文獻:
[內容]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工具學科,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是其實踐性的主要表現。因此,在小
學英語教學中必須為學生提供充分的運用英語口語進行交往實踐的機會,使學生從中加深理
解、熟悉運用、牢固掌握,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模擬表演,創設語境。
對話是在一定情景下的習慣性語言,脫離了情景,對話也就失去了意義。在教學中,教師不
可能將真實生活情景搬入課堂,但能模擬真實情景,創設接近生活的真實語言環境,這有利
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對話內容。例如,在學生進教師辦公室交作業本這段對話中,可讓學生模
擬表演對話情景:一邊敲課桌模擬敲門聲,一邊說MayIcomein?然后雙手遞上作
業本說Here'smyexercisebook。簡單的表演既容易又很逼真,學生興
趣很濃,表演時全身心投入,神態惟妙惟肖,對內容的理解便不感到困難。又如在學習同學
間的互相介紹時,教師可讓一個學生扮演從外地轉學來的新同學,讓其他同學向他表示歡迎、
問候并詢問一些有關于他的問題。如What'syourname?Howoldare
you?Whereareyoufrom?讓這位學生一一加以回答。這些對話表演,可
以幫助學生了解對話內容,逼真地再現對話情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大大激發了他
們內在的表達欲望,從而積極地參與對話活動,加深了對對話內容的理解。
運用電教手段,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模擬表演創設的情境,往往受時空限制無法全部做到,在這種情況下可運
用錄音、錄像、投影幻燈等電化教學手段來移植情境,形象生動地再現有關對話的時空,做
到聲像結合,圖文并茂,這適合小學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齡特點。教師將學生要學的對
話融于其中,會加深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幫助學生在語言與表達對象之間建立起聯系,從而
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自覺、更有趣地進行英語交際活動。例如:下雨的情景課堂上難
以再現,讓學生聽預先錄下的下雨聲,先體會下雨時的情景,再學習有關下雨的對話內容,
學生會很感興趣。學生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覺主動實踐,又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華,
在相互評價中體現自我。
教唱英語歌曲,形成輕松的學習氣氛。
不少小學英語學習內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達,這有助于激發興趣和分散難點。因此,在英語
教學中融音樂與英語為一體,能幫助學生理解對話,表現情景內容,創設有聲語言環境,使
學生自然投入。在唱歌過程中,可以根據歌曲內容進行問答或分角色對話,體現歌曲中的交
際情景。讓學生從機械、呆板、單調、緊張的學習環境中解脫出來,消除學習疲勞,并感受
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效率。
設計游戲情景,復習鞏固對話內容。
在對話復習教學中設計適合兒童口味的游戲情景,是寓教于樂的好方法,能幫助教師把單調
乏味的復習工作變得生動活潑,為學生在輕松自然的氣氛中進行語言操練創造了條件,使學
生樂而好學。
例如:在教“Happybirthdaytoyou!”時,設計公雞一家團聚互相祝賀
生日的游戲,顯得形象、生動、有趣。學生在游戲情景中深入角色、踴躍表演。在玩中復習
一、創設情境
一上課教師就用多媒體展示一幅畫,讓學生觀察,并提出請同學們用一句話概括畫的內容。生答:畫面上有陡峭的大山,有碧綠的湖水。師說:說得不錯,哪位同學還能說得再具體點呢?生答:畫面上還有郁郁蔥蔥的大樹和幾朵粉色的小花。師說:說得好,你喜歡這些美麗的自然風光嗎?生答:喜歡。師說:同學們,你們喜歡嗎?生答:喜歡。師說:你們是喜歡這張照片呢?還是喜歡自然風光本身呢?生答:都喜歡。師說:那么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美國風光,看看美國的自然風光到底如何。教師邊說邊板書課題。
二、進入情境
教師展示一組圖片,讓學生觀察,并組織以下活動:
(一)朗讀全文
放錄音,并展示一組美國自然風光的圖片。在朗讀前教師出示根據課文內容設計的問題,讓學生邊聽邊思考,要求不但要了解課文內容,還要模仿純正地道的語音語調,培養學生的英語口感和英語思維能力。
1. What are the names of the natural scenery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2. How does the writer describe the natural scenery?
(二)出示圖片
要求學生對照圖片,參照教材,對上述兩個問題一一作出回答。
1. The Appalachian Mountains and the Rocky Mountains
There are two main mountain ranges in the US― ―the Appalachian Mountains in the east and the Rocky Mountains in the west.
2. The Mississippi River
The Mississippi River is one of the world’s great continental rivers. It has been called “Father of Waters” or “Old Man River”.
3. The Great Lakes
The Great Lakes are Lake Superior,which is the largest fresh water lake in the world,Lake Michigan,Lake Huron,Lake Ontario,and Lake Erie. They are all located betwee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except Lake Michigan,which is the only one of the five entirely in the US.
4. Niagara Falls
Niagara Falls is one of the national parks in the US. It is the nation’s most impressive natural wonder and a major scenic attraction of the world. It draws some 5 million visitors each year.
5. The Grand Canyon
The Grand Canyon is one of the most spectacular canyons in the world. It is a deep gorge 200 miles long,one mile deep,cut by the Colorado River at the bottom.
6. The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The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is situated in Wyoming,Montana and Idaho,in the Rockies. It is famous not only for its scenic attraction and wild animals,but also for its geysers.The biggest geyser is known as Old Faithful,which means it is always loyal and true to its promise of sending water up at certain time.
(三)教師評價
教師進行指導、糾正,并作出評價。
三、融入情境
上節課給同學們留的作業是查找美國著名自然景觀的詳細資料,現在請大家進行交流。教師指導學生后,作出示范。
(一)參與交流
在閱讀課文和查找資料的基礎上,學生在各小組內進行討論,讓學生動腦思考,動口說話,參與活動。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敢于向教師提問。教師進行指導、糾正。參與交流以下兩個問題。
1. What have you checked about the natural scenery?
2. Please give us your brief introduction.
(二)教師示范
教師就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對照圖片進行描述。給學生以思考,給學生以啟迪,為以后運用、交際做出榜樣和奠定基礎。教師繪聲繪色地說:
The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is situated in Wyoming,Montana and Idaho,in the Rockies. It covers an area of 8956 square kilometers. It was set up as a national park in 1872. It’s named after the Yellowstone River.
The forests in the park are dense,keeping the natural scenery of the virgin forest. The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is famous for its geysers. The biggest geyser is known as Old Faithful. When it is spurting,the natural water column rises to the sky. It sends up a column of hot water 50-60 meters high. Just like a volcanic eruption. It’s wonderful and magnificent.
The hot springs consist of many hot pools. Their banks are colorful,such as red,yellow,blue,white,purple or brown. They shine upon each other,which make up a vivid pattern. The hot water in the pools falsl down from the high place,which becomes countless falls. The falls flow into the Yellowstone River and then rush down the Yellowstone Canyon that lies in the north of the park. The walls of the Yellowstone Canyon are orange and reddish orange. They look like tortuous colored ribbons. They are splendid under the sunshine matching the falls.
There is also a Yellowstone Lake in the park. The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is a wild animals’ protecting place. The animals are not afraid of people because they are protected very well. They always stand beside the roads and the cars,waiting for being fed by people.
What a good place of experiencing and enjoying the nature the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is!
四、運用情境
在運用情境時,采用相關聯想的辦法,拓展知識,編擬話題,把具體情景與現實生活引入教學,讓學生聲情并茂地進行對話表演。
1. You want to travel the US. You seek advice from a travel agency through the phone.
2. You come to the travel agency and seek advice from an agent face to face.
關鍵詞: 情景化教育 學齡前兒童 智力發育
一、情景化的教育方式能夠吸引兒童眼球,培養生活能力。
由于幼兒的年齡較小,在剛剛脫離家庭和父母的保護進入一個陌生的集體環境中,會產生恐懼心理,因此在融入集體環境中,與老師和同伴們的熟悉需要一個過程。利用情景化的教育方式,將幼兒置身于一個不陌生不恐懼的環境中,較好促進兒童的相互融合,更好地進行智力開發的教育策略。
我們以現實生活的情景化游戲模式為例,分析情景化教育對學前兒童治理開發的影響。以兒童感興趣和熟悉的事物為切入點,支持和引導幼兒進行愿望的表達,并創造暢所欲言的環境。利用情景化的表演,使兒童嘗試了社會生活中的角色扮演和對話。首先老師將教師布置成相應的情景場景,讓兒童佩戴相應的道具進行角色扮演,將情景逼真化,增強兒童的角色意識和表演欲望,使兒童在表演中能夠模仿社會交往的對話,并進行思考。例如,打電話這一生活情景,是兒童在家里比較熟悉的情景,但是自身可能接觸得較少,因而很有表現的欲望。首先在情景中利用廢舊的電話機作為道具,教師可以對兒童進行簡單的引導,讓兒童自己在情景中嘗試和發現,用電話自由地與別人進行交流,與同伴和老師進行對話,有的學生扮演爸爸媽媽,在對話中,一個兒童會說:“你好!媽媽,你在干什么呢?”扮演媽媽的兒童馬上回道:“我在上班,你在幼兒園乖不乖?”……類似的情景對話給了兒童能夠暢所欲言和自由發揮的機會,有利于增進兒童對爸爸媽媽的理解,對社會生活的理解。這樣的情景對話,豐富了兒童的經歷,開發了其想象力,還融入了語言活動和社會活動,讓兒童增加了對社會責任的認識,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
二、情景化的教育讓兒童參與游戲,形成思維和感情。
情景化的教育方式讓兒童能夠積極地參與情景游戲,形成對于世界的認知,例如在情景繪畫中,兒童就能在預約的游戲情景中了解世界的模樣,并開始形成自身對于自然界和社會的認識。在繪畫教育中,教師通過情景解釋繪畫的技巧和要求,然后通過指導兒童全過程的繪畫,使兒童在享受游戲快樂的過程中,構建自己的內心世界,也就是內心對于這個世界的了解和看法。例如,教師邊繪制有主角背景的畫邊對兒童說:“大樹媽媽的鳥兒越來越多了,熊媽媽的草地越長越密了”,然后要兒童討論哪一塊是大樹媽媽的,大樹媽媽應該是什么樣子,哪一塊是熊媽媽的,草地應該是什么顏色。在形成一個情景化的動物世界過程中,兒童通過自主交流和討論,形成對自然界和生活的認知系統,形成自身的思維模式。
情景化的教育方式還能夠培養兒童的情感,明白自己的興趣愛好。在游戲繪畫過程中,讓兒童自主選擇喜歡的動物和植物,描繪喜歡的顏色。在絕對自由的想象空間里,兒童在紙上留下的印記就是他們對于生活的理解,也表達了其對生活的感情,他們往往喜歡綠色的樹葉,紅色的太陽或者潔白的天使。
三、情景化教育有目的地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和交往能力。
在情景化的教育體系中開辟專門的活動區,有計劃有目的地利用空間為兒童設計學習和游戲的舞臺,形成具有針對性和個性化的情景化教育,一方面符合兒童自身的發展需要,另一方面能夠達到有的放矢的教育效果。豐富多彩的情景化活動,促進了兒童個性的全面展示,兒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沒有心理負擔,也沒有束縛,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高效有效的兒童情景化活動,能夠有效地避免兒童在活動過程中的追逐打鬧,規范兒童的日常行為,起到管理和教育的雙重效應。
有針對性的情景化教育活動則能夠較好地增強兒童的社交性,提高動手能力。以兒童折紙情景化教育為例,促進了兒童之間、兒童與教師之間的有效溝通及分享。在活動區域中,準備剪刀、彩筆和膠棒透明膠等美工材料,兒童在活動區能夠自由進行剪紙活動,也可以組建小組合作進行剪紙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兒童就有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需要進行有效的溝通,有的兒童可能與教師與同伴發生爭論,而在爭論的過程中逐漸懂得怎樣與同伴溝通,最終形成較好的解決方法。
另外,通過折紙創意的情景化教育,兒童根據自己的創意用美工材料進行裝飾,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作品的展示,有的擺放在創意墻壁上、有的擺放在展示臺上,而具有創新意識的小朋友可能就會將作品利用某些特殊的方式進行展示,有的兒童將剪的衣服貼在自己的身上。這樣的情景化教育模式就能夠很好地提高兒童的動手能力,還能夠增強其交往能力,建立自己的交往模式和表現模式。
綜上所述,兒童的學前情景化教育具有非常大的現實意義,對兒童的智力開發和人生定位等都具有啟蒙性的作用。一般兒童在上學之前,心智都不夠成熟,沒有形成對于世界和生活的特有的認知體系,猶如一張白紙,這時就需要科學地進行引導,建立起比較健全的思想體系,形成對世界、對生活和對自身的認知。通過構建情景化的教學模式,一方面建立起了兒童對于世界的認知體系,另一方面形成了兒童自身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提高了交往能力和表現能力,并為以后的人生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林德英.音樂教育對促進學齡前兒童智力發展的作用[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04).
一.預設質疑,以問導學
與傳統的“問題預設”不同,這里的預設質疑情境是指教師以“學伴”,即學習者的身份參與學習,以問題的預設為學生的“學”搭建“腳手架”,營造安全的、平等的、積極的對話氛圍。在這種理念下的預設質疑必須是開放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對話自覺,教師再“借力發力”,衍生出新的對話情境,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探究。例如筆者在教學《幽徑悲劇》的時候有這樣一個對話片段:
師:你認為燕園里的這株藤蘿在怎樣一株藤蘿呢?
生1:這是一株香氣撲鼻的藤蘿。課文中寫道“每到春天,我走在樹下,眼前無藤蘿,心中也無藤蘿。然而一股幽香驀地闖入鼻官,嗡嗡的蜜蜂聲也襲入耳內”。這里,一股幽香驀地闖入鼻官,可見香氣濃烈。
師:“這位同學說一個“闖”字寫出了藤蘿香氣濃烈,再仔細品品,果真如此嗎?”
(這一問惹得很多同學悄悄議論起來,忽然一位同學站起來。)
生2:哦,我覺得這個“闖”字恰恰寫出了香氣的淡雅怡人。你看,文中說“一股幽香”,如果香氣濃烈,應該是“陣陣香氣”,而且也不是“驀地”闖入,而應該是“撲鼻而來”。
師:嗯,我覺得這個說法很有道理。但我們知道,作者是很喜愛這株藤蘿的,為何不就像你說的,把它寫得香氣撲鼻呢?這樣豈不更能顯得這藤蘿的美嗎?
生2:嗯,作者前面說,這株藤蘿是最有特色的,既無棚,也無架,是隱在大樹里的。可見是想表現這藤蘿并不愿意張揚自己,所以,淡淡的幽香更符合這藤蘿的性格。
在這個對話片段中,教師預設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你覺得燕園的藤蘿是怎樣一株藤蘿?”第一個學生讀得較為粗略,沒有關注到“一股幽香”這個修飾語,故對“闖”字的解讀有誤。這個回答顯然超出了教師的預設,于是老師適時以“再仔細品品,果真如此嗎?”的疑問做啟發,在預設的前提下又即時創設了一個新的問題情境,將學生引導到字詞的品讀上。當學生品悟到藤蘿的淡雅幽香的時候,仍舊沒有涉及問題的根本,于是教師便“借力用力”,追加了一個“為什么不把它寫得香氣撲鼻呢?”將學生的思路推從字句的品析上推向思維的更深處。這一切均是在預設的問題情境中推進的,教師在學生的回答偏離預設而連續給出的“追問”也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對話積極性,有效的提升了對話的質量。
二.生成情境,以究推學
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教師無法預設的問題,這種“意外”則是對話教學中最有魅力的問題情境,師生的思維都會因此而受到激發,進而展開真誠的探究型對話。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對話片段:
師:同學們,這節課就要結束了,你們還有什么特別想知道但仍不明白的地方嗎?
生1:我不太明白,學生第一次到先生家里為什么要對著那幅畫行禮。
師:哦。那幅畫的內容是什么?
生1:一棵古樹下伏著一只肥大的梅花鹿。
師:(轉身欲寫)想看老師畫下來?不會。(生笑)但老師有一樣本事,可以用四個字把這幅畫的內容概括出來。你會嗎?
生1:鹿――
師:古樹――
生1:伏鹿。
師:咱們再稍微運用諧音的語文知識,就明白了。
生1:古樹就是古書。
生2:伏鹿呢?
生3:福祿唄。(其他學生笑。)
師:這下明白了吧?書中自有――
生(齊):黃金屋。
師:書中自有――
生(齊):顏如玉。
師:書中自有千鐘粟啊。咱們上私塾來不就是為了混碗飯吃,混個官當嗎?怎能不拜?是不是?(生笑)想想也可笑,一群學生畢恭畢敬地對著一只肥大的梅花鹿行禮,這就是過去私塾的一個場景啊!
在這個對話片段中,教師在教學完成后鼓勵學生再次提問。一位學生提了一個自己特別想知道的問題:“為什么要對著梅花鹿行禮”。老師立即抓住了這個這看似隨意實際極有價值的問題,因勢利導,先說說畫的內容“古樹、伏鹿”,又從“再稍微運用一點語文知識就明白了”來啟發學生從諧音的角度思考,在探究問答中巧妙的引導學生找到了解開疑惑的鑰匙,在親切、自然、流暢的對話中,既保護了學生的求職欲望,又幫助學生增長了不少有關私塾文化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