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家鄉過年的風俗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我的家鄉在四川,那里的各個節日的風俗和別的地方有所不同,那么就由我來把家鄉的風俗介紹給大家吧!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熱鬧的傳統節日,俗稱“新年”。年節從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廣大城鄉年節前就開始備辦年貨,殺豬、羊、兔等,制臘肉、購食品、逢新衣,過年時大家穿好衣服、掛年畫、貼春聯,年三十吃團年飯,初二、三就開始走親戚家拜年,祭祖等活動。這就是我們四川的風俗!清明節在一年的二月中旬,公歷的4月5日前后,主要是郊游踏青、野炊;有的是祭祖上墳掃墓等活動。這一習俗活動也是城鄉較普遍的活動。這就是我們四川的風俗!彝族火把節:火把節是四川涼山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歷六月廿四日,家家飲酒、吃坨坨肉、并殺牲以祭祖先。人們穿新衣,開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體活動,男人們參加斗牛、羊、雞、賽馬、摔跤;婦女則唱歌,吹口弦,彈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轉;第三天晚上成群結隊地舉著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處點燃篝火,打著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結束。這就是我們四川的風俗!我們四川的風俗都很特別,我喜歡我的家鄉!
南山實驗鼎太小學五年級(2)班四年級:何垠羲
2021家鄉的春節作文一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我們家鄉安慶每年的農歷臘月十九就開始除塵。除塵就是清潔污垢,迎接新年的到來。每年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掃墻壁上的灰塵、擦窗戶……
過春節當然要買年貨。超市里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好不熱鬧。到處張燈結彩,洋溢著過年的氣氛。巧克力堆成小山,一袋袋餅干擺放的整整齊齊。我們挑選著自己喜愛的東西一包包往購物車里放。不一會兒,購物車就裝滿了,媽媽拉著我回家,可我還意猶未盡。
到了年三十兒,我和爸爸開始貼對聯了。爸爸站在凳子上,把舊對聯撕下來。我在底下忙得不可開交,一會兒遞膠,一會兒遞剪刀,一會兒又要遞對聯……不一會兒,我和爸爸都累得滿頭大汗了。終于,上聯、下聯、橫批都貼好了。頓時,大門煥然一新。
我大聲讀道:“萬事如意步步高,一帆風順年年好,吉星高照”話音剛落,爸爸就哈哈大笑起來。我疑惑的看著爸爸,爸爸一本正經地講道:“對聯又叫門對,它對仗工整,抒發了人們美好的愿望,是漢族特有的形式。讀對聯時應先讀上聯,就是右側的,再讀下聯,就是左側的,最后讀橫批。貼對聯時也按這樣的順序!應該是這樣讀: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吉星高照。”
今天真是收獲滿滿,我不僅學會了貼對聯,還學會了對聯的讀法。
“吃年飯了!”隨著奶奶喜悅的語調,我們一家人圍坐到了桌邊。
“哇塞!今晚的菜好多啊!”有清炒芹菜、紅燒鰱魚、紅燒雞塊、圓子湯…… 媽媽給我夾了一塊紅燒魚,嫩嫩的、滑滑的,可好吃了!我又嘗了一塊紅燒雞塊,雞肉酥滑可口。熱騰騰的圓子湯香味撲鼻而來,我盛了一碗,湯味非常鮮美,圓子也香滑無比,一碗熱乎乎的圓子湯喝了下去,心里立即涌出一股暖流。聽奶奶說這些菜還都有寓意呢:芹菜寓意做事勤勤快快,紅燒鰱魚寓意年年有余,紅燒雞塊寓意大吉大利,圓子湯寓意團團圓圓……
聽奶奶說完,我連忙拿起杯子向爺爺奶奶敬酒:“爺爺奶奶,我祝你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大吉大利!”爺爺樂呵呵地說:“好好,也祝你學習進步。”我又開始敬爸爸媽媽:“我祝你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爸爸媽媽異口同聲地說:“長大一歲了,現在懂事了!”年夜飯,我既吃到了美味的菜肴,更吃出了團圓和快樂!
大年初一是安靜的,大人孩子基本都呆在家里。但初二又熱鬧起來了,家家忙著去拜年。我早早地起了床,爸爸媽媽也拿好禮物,準備去外婆家拜年。我們來到外婆家。門開了,我趕緊說道:“外公,外婆,新年快樂!祝你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外公樂得眼睛瞇成了一條縫,感覺好像年輕了許多。外婆更是容光煥發,馬上把紅包塞進我的口袋,轉身就去抓糖果,抓瓜子,忙得團團轉。
這一整天,歡聲笑語充滿了整個房間。外公外婆也忙碌了一整天,他們雖然有些疲憊了,但心里一定是快樂的!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
2021家鄉的春節作文二
俗話說得好: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過年的風俗都不一樣。深圳過年喜歡辦花市,廣州過年喜歡吃餃子,北京過年喜歡逛廟會……而我的家鄉——梅州,會是怎樣的春節呢?
臘月二十四,每家每戶都得開始大掃除。掃地,拖地,擦桌子,掃墻壁,忙亂的一天就開始了。這一天,沒有多少人在大街上走動,所有人都在家里把自己的家收拾的一塵不染。為什么童謠總唱“二十四,掃房子”?原來啊,這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傳說人的身上都附有一個三尸神,每年的年三十他都會給玉皇大帝打小報告,說人間的壞事,因此,玉皇大帝就讓三尸神在不好的人家門前寫上罪行,而罪行就靠蜘蛛網,灰塵來代表,為了奪得人間,三尸神故意在每一家門前都寫上罪行。這一切,又被灶君看在了眼里,從送灶之日起,在除夕前家家就把屋里屋外打掃干凈,等王靈官下凡檢查時,發現家家都干干凈凈,而玉皇大帝也知道了三尸神冤枉好人就將三尸神打進牢里。灶君也得到了人們的尊重。
二十五這天,菜市場早早有許多小販在門口賣黃豆。因為這一天要磨豆腐,人們一般買泡好的黃豆,因為如果是沒泡的黃豆回家,再來泡就不夠時間了。把泡好的黃豆放進打磨機里打磨,打磨的時間越長,豆腐吃起來更香。打磨后,用紗布用把豆漿和豆腐渣分開,把沒有渣的豆漿大火熬煮,直到滾出泡泡,再用小火繼續熬五分鐘后冷卻,用紗布把水倒出來一些后,加入米醋攪拌一下,用紗布蓋住靜置一個小時就大功告成了。辛辛苦苦做的豆腐卻只想在大年初一熬一鍋青菜豆腐湯,寓意著新的一年能為人清白。受人尊重。
二十六和二十七,大多數人都宰雞宰鴨。二十八開始,就得掛上紅彤彤的燈籠,每家每戶都會掛,一掛就得成雙,左邊一個,右邊一個。一到晚上6點來鐘就會打開燈籠的燈,晚上,大街上人山人海,都是來賞燈的,一路都是燈籠。大街是紅的,我們小孩最愛晚上逛大街了,大人也如此,唯一不同的是大人為了賞燈,而我們為了比燈。
大年初一本以為是最熱鬧的一天,但那一天街上并沒有人,卻有著香香的飯菜味,讓人聞了垂涎三尺,那是因為大家都在家里吃團圓飯呢!
時間眨眼而過,我們上學的上學,上班的上班,梅州這個地方也過完了忙亂的時期,回到了悠閑的生活。
2021家鄉的春節作文三
春節是家里最熱鬧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忙著打掃衛生,貼春聯,買年貨……忙得不可開交,沒有一個人是閑著的。
時間過得飛快,馬上迎來了大年三十這一天。
傍晚時分,就能聽到放鞭炮的聲音,“噼里啪啦——”。又過了好一會兒,一陣陣香味從每家每戶傳出來我們家也不例外。一大張圓桌上擺滿了香噴噴的美食,有雞、鴨、魚、藕、年糕、西施豆腐……等,令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吃一頓。很快,人都到齊了,我一坐下就開始夾菜,吃菜,吃得津津有味。長輩們都互相敬酒, 喝得滿臉通紅。團圓飯后,舅媽嫻熟地包起餃子,有大的,也有小的,卻錯落有致。
晚上十二點整,我們放起了“開門紅”,那震耳欲聾的聲音讓我有些害怕,但是看著那些美麗的煙花在夜空綻放又使我興奮不已。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家家燈火通明,處處煙花綻放,鞭炮聲此起彼伏。絢麗多彩的煙花照亮了夜空,有的像美麗的花朵,有的像燃燒的火焰,還有的像飛流的瀑布……美不勝收。當我和表哥表妹沉浸在放煙花的快樂中時,屋里的舅媽伴著鞭炮聲下起了餃子。回來的時候,就聞到了餃子的香味。我們都拿起了碗筷,紛紛去搶桌子上的那一大鍋餃子。我們吃得不亦樂乎,香噴噴的餃子馬上吃掉了一半。這時,舅媽嘀咕了一句:“都吃了一半了,怎么還沒吃到呢!”我一聽,心里充滿了疑問:到底是什么東西沒吃到呢?
“舅媽,是什么東西沒有吃到啊?”我說出了心中的疑問。
“哦,是這樣的,我在餃子里面包了3個硬幣,到現在你們都還沒有吃到呢!”舅媽一說完,大家又開始搶剩下的餃子,我也不例外。就這樣,大家一直搶,搶到碗里裝不下餃子才開始吃,而且都是大餃子,因為我們認為硬幣包在餃子里肯定很大。到最后,沒搶到大餃子的都是小餃子。一個個都是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第一個吃到硬幣的是哥哥,第二個吃到的是外婆,第三個吃到的是我。個個樂開了花,笑聲充滿了外婆家那幸福的小屋,好一幅溫馨甜美的畫面。
時間是短暫的,但和親朋好友度過了這么美好的時光,真是令我難忘。我的寶箱里又多了一顆光彩奪目的珍珠。
2021家鄉的春節作文四
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寸寸土地寸寸風俗,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種民俗。三十六個省區,三十六種文化。每個地區的民風民俗都各具特色。現在讓我給大家介紹我們家鄉的風俗吧。
“吃完臘八飯,就把年來過。”過年不是大年三十那天,而是一個時期。為了“年”,大家要做很多準備工作,讓年味更足:二十三祭灶關,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殺肥雞,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炸和鹵。一切都是按著傳統程序進行,所以這些日子家家戶戶都是家家飄香,戶戶歡騰。
到了臘月二十三,族長就會請漆匠來給菩薩貼金。漆匠在貼金前,要念經請菩薩退位,然后在菩薩全身刷上一層生漆,再把黃金貼上,菩薩煥然一新,漆匠在念經請菩薩歸位。菩薩貼金后,族長將菩薩安置在木制轎內,然后放在祠堂前。從臘月二十四起,族里的年輕人就抬菩薩滿村游走。
到了年三十那天,大家都早早起了床,女人們進廚房準備年夜飯,熬漿子貼對聯是男人們干的活。貼對聯要先貼正屋,先把橫批貼個“福星高照”,還要注意上下聯,右為上聯,左為下聯。接著再貼各房門,還要貼些小簽:“出門大利,抬頭見喜”是貼正屋門上,“百無禁忌,萬事如意”要貼正屋墻上,“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是貼谷倉和牛豬雞圈的。過路人一看,大門都貼了新聯,就知道這家要準備吃年夜飯了。
差不多八點就開始吃年夜飯了,鞭炮聲陸續響起,此起彼伏,要持續2個多小時。一掛鞭炮中間不能熄火停響,炮聲越急越密越響,來年就越興旺。放了辭歲的鞭炮,還要奏上歡快的音樂,一家老小就開始吃團圓飯了。
吃完飯之后,男人們還要帶上斧頭上山收“財”,他們要砍一棵大樹,并連根挖起,做守歲的“柴火”,這棵樹要一直燒到初一早上,就是“火大財大”。小孩子們要拿出爆竹和煙花,一直鬧到凌晨十二點五十九秒。這大年三十的燈不能黑,要徹夜亮燈。預示來年前途光明。
一年又一年,“年”就這樣在傳統的緊密急促的程序中,在燈火通明的夜里,在們興奮和疲憊的鼾夢中漸行漸遠。
2021家鄉的春節作文五
每個地方的春節都不一樣,都有很多的風俗,我家鄉的春節別有一番特色,讓我來給你們講講吧!
家鄉的春節氣氛很濃,到處洋溢著過節的喜慶。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會有很多的精彩。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這一天灶王爺要離開人間,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一家人這一年來所做所為的日子,又稱"辭灶",所以家家戶戶都要送灶神,我們還可以吃香甜可口的祭灶糖。同時,家家戶戶開始置辦年貨。
臘月二十八家家戶戶都要貼福字、窗花、對聯、門神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愿望,將宅子里里外外裝點一新。從這一天開始,家家要蒸我們家鄉特有的高饃饃和各式各樣的花糕,有石榴花的,有小魚的,還有蝴蝶狀的。還要蒸一個又大又圓的花糕用來祭奠先祖,這個花糕可是要等到過完春節才能吃得哦!雖然大家忙里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歡樂相比,我感覺還是歡樂更多。
除夕是最值得我們慶賀的時刻。在這個晚上大家都會回到家里與家人團圓,一起吃豐富的年夜飯,一起看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享受著團圓的樂趣。到了十二點,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煙花爆竹,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從大年初一開始,大家都要到親戚朋友家里去做客拜年。我們小孩子還能收到長輩們的壓歲錢,別提有多高興了。
《時尚北京》:在過去的一年里你最為驕傲的事是什么?
王力可:每一個新年都會給自己一個總結,最為驕傲的事是懂得放松自己,讓自己不要太累,享受生活。
《時尚北京》:認為最值得的事情是什么?
王力可:努力工作,但不奢求每部戲都有所期待,因為每部戲有每部戲的命運,你只管做好,剩下的就交給運氣吧。
《時尚北京》:過去的一年里工作中有什么收獲?生活中有什么收獲?
王力可:工作中的收獲是,兩年前拍攝的一部親情劇《下輩子還做我老爸》在今年終于播出了,在江西衛視和湖北衛視黃金檔,收視率也挺不錯的。生活中的收獲是“ 重拾兒時的記憶”,比如我學習畫油畫,學習插花,彈吉他來豐富自己的樂趣吧。
《時尚北京》:在新的一年里你會有什么樣的工作計劃?
王力可:我現在正在拍攝的戲《中國兄弟》是跨年的戲,要拍到1月中旬殺青。我的新計劃就是如往常一樣,依舊踏實工作,同時要保持一份熱情去迎接還未發生和即將發生的任何事情,從容自如的向前看。
《時尚北京》:每年的春節都是怎樣度過的?有沒有讓你印象特別深刻的春節呢?
王力可:兒時的過年跟現在的過年感覺不太一樣了,所以,基本上都是帶家人出去旅行,好好玩一下。
《時尚北京》:你心目中最理想、最完美的春節是什么樣子的?
王力可:有家人在的春節,就是完美的。所以,過年主要就是家人團聚,歡歡喜喜的過個節。
《時尚北京》:春節你有什么樣的計劃嗎?想怎樣度過2017年的春節?
王力可:2017年我要帶著父母去,她們一直想再去玩一趟。
《時尚北京》:每年春節,家家戶戶最少不了的就是年夜飯,那在你的印象中最向往的年夜飯是什么樣的?
王力可:我最向往的年夜飯是“以素為主”,我不喜歡滿桌子上都是大魚大肉,甚至有很多現宰殺的食物,我很不喜g。所以,我們家的年夜飯是以素為主。
《時尚北京》:你的家鄉或者是你的家里,每年的年夜飯會有必上的菜嗎?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呢?
王力可:有啊,媽媽會做我愛吃的一些菜,餃子是必有的,過年主要是必須得吃餃子!
《時尚北京》:你的家鄉在過春節的時候會有什么特殊的風俗習慣嗎?
王力可:風俗就是:要說吉利的話,不能哭。
《時尚北京》:你喜歡傳統春節嗎?為什么?
王力可:傳統春節比較累人吧,我記得小時候我媽得弄很多吃的,還要帶我串很多親戚家拜年,還要提前買好很多禮品,當然,小時候的我經常為能多吃幾塊糖而開心的不得了。
《時尚北京》:春節除了在家里和全家人一起度過之外,也可以旅行過春節。那你是否也有這樣的計劃春節的時候出去旅行呢?
春節英語作文(1)
In a few days is the Spring Festival, every family in preparation for the necessities and cleaning the health, to meet the arrival of the holiday.
Walking in the street, everyone is brimming with the happy smile on her face, hand carry bags, needless to say, it must be a New Year's clothes. Mall, there are bursting at the seams: children take their parents hand together to buy clothes, there are a couple you buy clothes, and children take elders talking and buy clothes, and everyone is beaming.
Came to the countryside, kill pig slaughter sheep... To their own customs, celebrating the Spring Festival, in some places has also started the bazaar, he shouted to buy drinks, he shouted a cry, buy clothes, here to say the sale, shout buy two, get one over there, and all things, is full of beautiful things in eyes, lively.
To the eve of Spring Festival, the Spring Festival evening party, play, said crosstalk, singing what program, a program the stage play out a piece of applause, until midnight people trapped, show just finished. The show, but people still enthusiastic, because haven't send New Year's money, fireworks! Finish all this, it's almost twelve o 'clock, the children with lucky money all go to sleep for adults to chat a didn't go to sleep.
The second day, people have to get up early, took the buy good gifts to relatives, relatives more to go for several days, also want to walk more than a day at least.
The Spring Festival is great, busy life can make people relax, can also be boring things added some fun for everyone.
I love Spring Festival!
再過幾天就是春節了,家家都在準備著年貨,打掃著衛生,迎接著這個節日 的到來。
走在街上,人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慶的笑容,手里提著大包小包,不用說肯定是新年的衣服。商場里,也是人滿為患:有小朋友牽著父母的手一起買衣服的,有夫妻倆甜甜蜜蜜買衣服的,還有兒女牽著長輩有說有笑買衣服的,總之大家都是喜氣洋洋的。
來到農村,殺豬宰羊……以各自的風俗慶春節,在有的地方還開始了集市,他喊一聲買飲料,他喊一聲買衣服,這邊喊減價了,那邊喊買二送一了,各個東西應有盡有,真是琳瑯滿目,熱鬧極啦。
到了春節的大年三十晚上,春節晚會就開始了,演小品、說相聲、唱歌什么節目都有,一個節目演完臺下掌聲一片,直到三更半夜人們都困了,節目才完。節目完了,可人們還興致勃勃,因為還沒發壓歲錢、放煙花呢!等干完這一切,差不多十二點了,小孩子們都拿著壓歲錢去睡覺了大人要閑聊一陣才去睡。
第二天,人們又得起個大早,帶著買好的禮物去走親戚,親戚多的要走好幾天呢,少的也至少要走一天多。
春節真好,可以讓人們忙碌的生活得到放松,也可以為大家枯燥的事情添上一些樂趣。
我愛春節!
春節英語作文(2)
The Spring Festival is our traditional festival, people called the Spring Festival, Chinese New Year. In my hometown of chaozhou, there are some special New Year customs.
Before the New Year's eve, people are busy with four things: thank god, stock to do next, and to buy necessities. Tide vulgar, a year after the winter solstice, home to thank god. "Red peach hair next" material. Is rice and glutinous rice soak in water for a few hours, respectively, to make rice quality pine hydrophobic, remove dry stone mortar into fine powder, after dry. This is to be "red peach method next" main ingredient. Sweep up to choose an auspicious day, is an unusual thing. The Japanese, and are most busy housewives, clean up the inside and out of the room, for some years to use less cleaning.
December 24, is the period of the legendary "heaven god". Day, every family to worship "sugar peach". A square red paper, with jelly into a peach shape, become "peach". It touch live "sovereign" du mouth, let its "some god that speaks well of us fall to the ground. Chinese New Year to worship the "Sir", also is the god. The sacrifices of god are three: "red peach hair next", "the mouse shell next", "vegetable next". "Red peach hair next" is to use green beans to shell, then grinding beans into powder, and then steamed, do next filling. "Carrots next turnip cake."
On the afternoon of New Year's day ancestor worship, to New Year's eve. Chinese New Year, the home grown a big income, to send "lucky money" to their elders, elders to underage young players to "lucky money", so, every family, cherish the virtues of young embodies the respect for the elderly.
In the first month, chaoshan region have blessing of god's activity, is the temple of god carried to the street parade, people set off firecrackers, burning incense, the blessing. This is chaozhou custom of Spring Festival.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人們把春節叫做過年。在我的家鄉潮州,過年就有一些特別的風俗。
在除夕之前,人們都要忙著四件事:謝神、備料做粿、掃舍和買年貨。潮俗,每年冬至過后,家里要謝神。備料做“紅桃發粿”。是將大米和糯米分別浸于水中幾小時,使米質松疏,撈干后于石臼中打成細粉,曬干。這就是做“紅桃法粿”的主料。掃舍要選擇吉日,是一件不尋常的事。是日,各家主婦最忙,把屋子的里里外外打掃干凈,對一些長年少用之物都要清洗。
十二月二十四日,就是傳說中的“神上天”之期。是日,家家戶戶都要拜“糖桃”。一方紅紙,上面用軟糖擺成一粒桃子的形態,成為“糖桃”。此物沾住“杜王爺”的嘴,讓其“上天說好話,落地保平安”。過年還要拜“老爺”,也就是祭神。祭神的祭品有三樣:“紅桃發粿”、“鼠殼粿”、“菜頭粿”。“紅桃發粿”就是用綠豆去殼,然后把豆磨成粉,接著蒸熟,做粿餡料。“菜頭粿”就是蘿卜糕。
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現在2021家鄉春節習俗作文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整理的關于2021家鄉春節習俗作文的內容,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2021家鄉春節習俗作文一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寸寸土地寸寸風俗,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種民俗。三十六個省區,三十六種文化。每個地區的民風民俗都各具特色。現在讓我給大家介紹我們家鄉的風俗吧。
“吃完臘八飯,就把年來過。”過年不是大年三十那天,而是一個時期。為了“年”,大家要做很多準備工作,讓年味更足:二十三祭灶關,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殺肥雞,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炸和鹵。一切都是按著傳統程序進行,所以這些日子家家戶戶都是家家飄香,戶戶歡騰。
到了臘月二十三,族長就會請漆匠來給菩薩貼金。漆匠在貼金前,要念經請菩薩退位,然后在菩薩全身刷上一層生漆,再把黃金貼上,菩薩煥然一新,漆匠在念經請菩薩歸位。菩薩貼金后,族長將菩薩安置在木制轎內,然后放在祠堂前。從臘月二十四起,族里的年輕人就抬菩薩滿村游走。
到了年三十那天,大家都早早起了床,女人們進廚房準備年夜飯,熬漿子貼對聯是男人們干的活。貼對聯要先貼正屋,先把橫批貼個“福星高照”,還要注意上下聯,右為上聯,左為下聯。接著再貼各房門,還要貼些小簽:“出門大利,抬頭見喜”是貼正屋門上,“百無禁忌,萬事如意”要貼正屋墻上,“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是貼谷倉和牛豬雞圈的。過路人一看,大門都貼了新聯,就知道這家要準備吃年夜飯了。
差不多八點就開始吃年夜飯了,鞭炮聲陸續響起,此起彼伏,要持續2個多小時。一掛鞭炮中間不能熄火停響,炮聲越急越密越響,來年就越興旺。放了辭歲的鞭炮,還要奏上歡快的音樂,一家老小就開始吃團圓飯了。
吃完飯之后,男人們還要帶上斧頭上山收“財”,他們要砍一棵大樹,并連根挖起,做守歲的“柴火”,這棵樹要一直燒到初一早上,就是“火大財大”。小孩子們要拿出爆竹和煙花,一直鬧到凌晨十二點五十九秒。這大年三十的燈不能黑,要徹夜亮燈。預示來年前途光明。
一年又一年,“年”就這樣在傳統的緊密急促的程序中,在燈火通明的夜里,在們興奮和疲憊的鼾夢中漸行漸遠。
2021家鄉春節習俗作文二“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當我吟誦起《元日》,就不禁想起家鄉的春節來。
我的家鄉在文成,那里的春節熱鬧非凡。在除夕的前一、兩天,家家戶戶都忙著準備新年的物品:衣服、春聯、小零食……當然,做年夜飯的食材必不可少,有些人家還買了燈籠掛在門前。
除夕那一天,我家要進行大掃除,用干凈的環境迎接全新的一年。百田,去祭祖、拜佛的人數不勝數,為的是希望全家人在新年中平平安安。除夕夜則是過年的一大“重頭戲”。還沒等到天黑,炮聲早已“噼里啪啦”地響了起來。長輩們顧不上看風景,手忙腳亂地把家里布置好,而媽媽則跟姑姑、阿姨們一起精心準備年夜飯。天空變得更加漆黑了,遠處煙火的光芒卻沒有減弱。孩子們趁著這個時間從屋內跑出來玩。女孩子們聚在一起,互相述說著自己對新年的期望。而男孩子們,總是愛調皮搗蛋。玩火、扔石頭、放危險的鞭炮,他們哪一樣沒做過?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家長們忙完后會把孩子們老老實實地關在屋里,不讓出門。
春節聯歡晚會大約在七、八點就開始播出了。這時,年夜飯也差不多做好了。香噴噴的飯菜端上桌,使人垂涎三尺。長輩們允許吃飯后,才能動筷子。大家在除夕夜團聚在一起,吃著豐盛的年夜飯,看著歡樂的春晚,整個縣城洋溢著濃濃的年味。吃完飯后不能睡覺,要守歲。這時,大家坐在一起看春晚,時不時能聽到幾句表示贊嘆的家鄉話。
到了第二天早上,整個縣城的街道上空蕩蕩的,全縣都在休息。中午左右,大家都起床了。穿上新衣,爭先恐后地去親戚好友家里拜年,送上美好的祝福。而像我們這樣的小孩子,都要說祝長輩們萬事如意、壽比南山之類的話,才能拿到壓歲錢。不過,拜年的目的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大家能夠在新的一年里能夠更好地生活。
元宵節到了,家家做湯圓,到處都能聞到湯圓甜美的味道。
過了元宵節,春節差不多結出了。春節悄悄地到來,又隨著我們的歡笑聲悄悄溜走。春節,承載著我們的期望與歡笑。
2021家鄉春節習俗作文三春節——中國最傳統的節日,春節是人人都盼望的節日,春節也是合家團聚,共敘美好生活的日子。我天天都盼望春節的到來,終于在無數次焦急等待中把春節給盼來了。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又都長了一歲,我們長得不只是年齡,而且還比往年更加懂事了。
今天是年三十,這是我和媽媽、奶奶、哥哥正在包餃子,我想了一個主意,我說:“我們就把5個餃子包成花生米的,如果誰吃到誰就有好運。”他們都同意了,不一會兒就包完了,過年的餃子是要比一比看哪家的餃子吃得早,媽媽和奶奶去煮餃子,我和爸爸、哥哥忙著放鞭炮,我拿了一個盤圓形狀的大鞭炮,把鞭炮鋪在院子里像一條迂回的蛇,然會我用打火機點燃,就聽到霹靂啪啦的聲音,震耳欲聾,響完,我家院子的地上頓時,就像紅地毯。這是媽媽把餃子端到了桌子上,我們大家一起吃餃子,到家吃的是有說有笑,都非常高興,我用筷子夾了一個包子,咬了一口,居然是花生的,不一會吃飽了,我吃了2個花生的,哥哥吃了1個,媽媽吃了1個,我爸爸吃了1個。這時,街道上的鞭炮是如雷灌耳,我和哥哥拿出了10個瑞雪——禮花,我們點燃跑到了一邊,他噴出了一個個的雪花他們在空中舞蹈,累了的時候就去抱著大地睡覺去了。我聽到天上有噼里啪啦的聲音,我抬頭一看,天上長出了一團花朵,五彩繽紛,五顏六色漂亮極了。
我回到家看20__春節聯歡晚會,里面有嘹亮的歌聲,目瞪口呆的舞蹈,開懷大笑的小品和二人轉。
第二天是除夕,我凌晨3:30就起床了,剛起來就有放鞭炮的,我想大家都起這么早來趕走20__歡迎20__,我也拿出了鞭炮,我說:“這個鞭炮太大了,讓哥哥來點吧。”不一會兒我吃了餃子就去拜年了。
20__走了,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20__,在這里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2021家鄉春節習俗作文四“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一年一度的除夕佳節,在大家的期盼中如約而至。我的家鄉,福鼎龍安鎮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整個小鎮洋溢著歡樂和喜慶。
在除夕這一天,我起得特別早,沒想到爺爺奶奶起得更早,里里外外,忙忙碌碌。家家戶戶都在準備著年夜飯的食材,每個人的家中都飄出了濃濃的飯菜香味。過新年就屬我們小孩最開心,因為我們可以放鞭炮了,噼里啪啦,我整整半天都沒有停過。爺爺讓我幫他放一種紅色的,點燃了會沿著火線爆炸的鞭炮。我點完拔腿就跑,只聽到身后噼里啪啦的爆炸聲。
媽媽帶著妹妹在大門上貼春聯,妹妹正準備貼上“福”字的時候,媽媽攔住了她。“這個‘福’字要倒著貼。”媽媽說,“因為這樣就成了福到的諧音,福就光臨我們家了。春節貼春聯有喜慶,發財,吉祥之意。”妹妹一聽,趕緊把福字倒貼了。爸爸正幫著爺爺奶奶做麻糍,麻糍是我家鄉的特產,也是我最喜歡吃的食物之一。麻糍聽起來就給人一種幸福感,咬起來酥軟可口。而麻糍的制作過程也有它的獨特之處。首先,他要用飯甑把糯米蒸熟。這很考驗人的手藝,因為大米要蒸的軟硬適當,然后再把蒸好的米碾碎,做成一個個大麻糍備用。接下來要做出麻糍的配料,一般是用黃豆粉、紅衣花生、芝麻和白砂糖和在一起。要吃的時候,把大麻糍蒸熱,用筷子團成團,放進裝著配料的大盤子里滾兩圈就行了。
很快就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了,大家圍坐在餐桌旁,一邊吃年夜飯一邊談笑風生。在年夜飯中,魚和雞是必不可少的。魚象征著年年有余,而雞則象征著吉祥如意。接著,大人們紛紛拿出紅包給我們小孩壓歲。
晚上8:00整,我們全家準時打開電視機,收看“春節聯歡晚會”。那悠揚的歌聲使人陶醉其中;那優美的舞姿,使人贊不絕口;那滑稽有趣的相聲小品使人捧腹大笑。凌晨12點還未到,各家各戶爭先恐后的地放鞭炮慶新年。直到守歲結束,我才會意猶未盡地上床睡覺。
家鄉的風俗展現出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一面,讓我們一起把家鄉的民族風俗傳承下去。
2021家鄉春節習俗作文五春節到了!我們拋去了煩惱,拋去了痛苦,快快樂樂、開開心心地迎來了新的20__年。
春節,我們應該貼春聯、貼福字,應該跟家人團聚吃年夜飯,應該放鞭炮,應該登門訪客,互祝“新年好”,多么熱鬧的場面呀!其中,最熱鬧的要數吃年夜飯了。
年夜飯有三條講究,一是全家務必聚齊;二是飯食豐盛,重視“口彩”;三是坐次有序,祖輩居上,孫輩居中,父輩居下。
我們家吃年夜飯特別有意思,爸爸媽媽和我圍坐在大方桌邊,爸爸坐正位,媽媽坐在爸爸對面,我坐在爸爸媽媽中間,桌上擺滿了豐富多彩的飯菜,用“琳瑯滿目”來形容一點也不夸張。我們每人面前都滿滿一杯葡萄酒,用來干杯用。
開飯了!聞著誘人的飯香,我們早就等不及了,趕緊拿起筷子,向飯菜發起“進攻”,我們一邊聊天一邊吃飯,還不時的互相祝福干杯,我祝爸爸越長越帥,天天開心,祝媽媽越長越漂亮,身體健康,爸爸媽媽祝我學習進步萬事如意,好不熱鬧,一家人好溫馨好幸福。
吃飯時,我們的動作千姿百態,看,爸爸靠在椅子上,裝出一副皇帝的樣子,我端著碗也學爸爸,結果掉得滿地都是飯粒。媽媽說我“掉得飯都比吃的多了”,立即引來大家的一陣大笑。吃完飯,我們又吃了一些蛋糕,當做飯后甜點。
這時候,春節晚會開始了,我們一家人又坐在電視前,邊看精彩的演出,邊吃零食,到了午夜時分,爸爸媽媽還準備了好多鮮美的魚和芋頭,象征著年年有余,吃完宵夜,我們還在新年鐘聲響起的時候,到樓下和鄰居們燃放了很多鞭炮和煙花,真是“鞭炮齊鳴除舊歲,喜氣洋洋鬧新春”呀。
雖然在當時,全國地方的習俗都是一致的,但是到了現在,不同的地方,就會有與眾不同的習俗。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家鄉的風俗吧!
在除夕夜,我們家家戶戶的親朋好友就會聚集在一起,包餃子,吃團圓飯,其中吃“甜甜美美餃”最有趣。主人在許多餃子中選出六個里面用糖餡,誰吃到了就能在來年生活過的甜甜美美。吃完團圓飯,大伙就會在頂樓或者是廣場上,燃放煙花,那五彩繽紛的煙花飛上天空,炸處一個個精致的圖案,真是漂亮。8點種到了,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以便看著聯歡晚會,一邊拆著手里的大禮包,真是人間一大快事。
大年初一,我們那里信仰佛教的人早早就起床,去寺廟拜佛,求得在新的一年里,孩子們學習進步,年輕人心想事成,老人身體健康,國家風調雨順。而一些人還在床上美美的睡著,他們也希望在大年初一,好好地休息一下。我也早早地起來,與媽媽、爸爸、姐姐、外婆等人去寺廟拜佛。
大年初二,初三、四、五、六……十四。我們也和大家一樣,都會提著禮品去親戚家拜年,給他們送去新年的祝福。他們也會請我們在他家吃飯,臨走時,他們還會給來訪的孩子壓歲錢。
用兒童的眼光選擇主題
教師在主題選擇時應尊重學生的自利,與他們的生理、心理協調,具有新奇性、啟發性、趣味性和實踐性,使他們感到自由、民主和寬松。因此教師要有一雙善于發現問題的眼睛,引導學生設計與自己生活、年齡和興趣相關的主題。只有充分關注學生的興趣與直接生活經驗,建構一個貼近學生真實世界的課程領域,這樣,學生才會對綜合實踐活動傾注全部的熱情,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才會取得好的效果。
比如,“走進生活,了解蔬菜”“生活中的紙”“校服我設計”“水果大世界”等這些活動主題,就貼近學生生活,他們對這些并不陌生,但對相關知識不了解,由此才會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促使學生積極地行動起來,進行調查、訪問。主題也應避免成人化,如關于家鄉水污染情況調查,教師如果不充分考慮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進行“水污染調查”的主題活動,那么枯燥乏味的主題讓學生一聽就索然無味。如果在活動導入時從觀察現象入手,提出“明天有水喝嗎?”這個主題,親切自然,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展開激烈的討論,進而產生了要對水污染情況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愿望。由此可以看出,通過這種充滿童趣的人性化表達,水污染調查活動得到了孩子們在情感上的認同和接受。
從社會生活中提取主題
兒童對于自然、社會、人生具有強烈的探究意識和追問欲望,綜合實踐活動學習應該抓住這一特點,引導學生從生活實踐中提取學習主題,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關注現實的意識。《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指出: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驗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的選擇應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充分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將主題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教學活動的強烈愿望,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中獲得必要的科學知識、必要的社會生活技能,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例如,針對外來務工子女的過年習俗各有不同,在學生寒假期間布置了“關于家鄉過年風俗與習慣”的采訪活動,學生在歡度春節時,利用多種途徑收集了很多關于自己家鄉過年的風俗、習慣、傳說。開學之后,他們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加工和整理,通過廣泛的交流活動,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寫成了生動有趣的小短文,還自己動手制作了家鄉特色的燈籠、剪紙、對聯等,并設計了新穎的手抄春節小報。
在實踐探究中確定主題
“人生來就有一種探索新異環境和操縱新奇客體的需要。探究行為是生長中的兒童特有的。”在兒童的眼里,萬事萬物都是有生命的,在他們的腦海里有千萬個為什么,他們可對萬事萬物發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特別強調實踐和體驗,要求學生在充分感知和體驗的基礎上,提升對社會的關心,發展對現實社會生活的基本認識,進而形成積極的社會態度和社會責任感。
舂糍粑
舂糍粑是院子里年前最重要的集體活動,必須得全院男女老少一起出動才能完成。每個家庭拿出當年的新糯米,事先浸泡一晚,到了舂糍粑這天,婦女們用木甑將糯米蒸熟,倒入特制的石臼里,壯年男子兩個一組手持木槌將糯米飯舂成軟糯香滑的膠狀。在干凈的桌面上灑些糯米粉,將舂爛的糯米置上揉搓成一個個白嫩細膩的糯米團子,團子中間可以隨意加入各種餡料,趁著糯米團子軟嫩時,將其慢慢壓入雕刻了各式花鳥圖案的木質模具中,糯米團子在模具中變成帶著浮雕花紋的餅狀糍粑,在通風干燥處放置一會兒,就能從模具中取出了。這時候,孩子們可以在粑面上各印一朵小紅花,顏料是用映山紅花舂成花汁做成的,鮮紅的花汁與雪白的糯米互相映襯,煞是好看。為了讓口味更加豐富,長輩們每年會準備十幾種餡料,也可以將糯米和紅薯絲、紅豆等谷物一起蒸熟,舂入糯米團中,做出的谷物糍粑既美味又健康。
糍粑是鄉間拜年的必備禮品,即使在物質條件豐富、拜年禮品五花八門的今天,也沒有被取代。互相交換糍粑不僅代表將一年的勞動成果與親朋分享,糍粑上各種吉祥美好的花鳥圖案,也寓意將美好的祝福送給他人,希望收到糍粑的人家來年平安喜樂、豐收美滿。
年光飯
您一定聽說過年夜飯,卻極少聽說年光飯吧?所謂年光飯,就是伴隨著大年初一的黎明之光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吃的第一頓飯。年光飯和年夜飯同樣重要,年夜飯是對過去一年的總結,年光飯卻是對新年最樸實的期望。每到大年初一的清晨,人們都要早早起床,寓意接下來的這一年仍需勤勞耕作。在天亮前準備好早飯,臨近天亮的時候,會聽到群山回響著鞭炮噼里啪啦的聲音,人們在飯前放上一響鞭炮來慶祝新年的第一頓團圓飯。天光將明的時候,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看著新年的黎明逐漸喚醒大地,吃著雙手勞作換來的食物,人們談論這一年要完成的計劃,互相給予祝福和鼓勵,這本來就是農家人常見的情景啊!在漫長的農耕歲月里,人們不都是這樣天未明就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么?這就是樸實的鄉間春俗,它來源于千百年來勞動人民最真實的生活狀態,來源于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優良傳統——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夜龍燈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世界上所有的風俗習慣都是老祖宗留下的,世界上所有的風俗習慣都有著它自己的文化故事,世界上所有的風俗習慣都有著獨特魅力。2021家鄉的春節作文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整理的關于2021家鄉的春節作文的內容,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2021家鄉的春節作文一“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膾炙人口的小詩描寫的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春節,小孩子最盼望過春節了,燃爆竹、看春晚、捂壓歲錢……當然,還有貼春聯。
春聯是從“桃符”演變來的,紅紅的聯紙上寫滿了吉祥的話,伴隨著爆竹聲,濃濃的年味就在春風中蕩漾了。我家每年貼春聯都是三口齊上陣,媽媽刷漿糊,爸爸貼春聯,我用手把紙拍牢。貼好春聯,爸爸總是拉著我講解一下聯語的意思。很小,我的腦袋里就記得“春回大地風光好,福滿人間喜事多”、“新春福旺迎好運,佳節吉祥開門紅”等聯語。對春聯,對傳統文化的感情就這樣在我的心里生根了。
爺爺是我們當地寫春聯的好手,每年春節,我家就擠滿了來請爺爺寫春聯的鄰居。我也常常給爺爺打下手,爺爺常常對我說:“爺爺老了,就盼著有一天能看到有人找你寫春聯。”就這樣,小學一年級起,我就開始練書法了。后來,爸爸把我送到“池墨軒”跟老師學習書法,漸漸地,我走進了翰墨飄香的世界。年終歲末,我們就要學習寫春聯,我多么盼望有一天能實現爺爺的愿望啊。
我讀四年級時的那年春節,我寫的春聯終于貼在了自家的大門上,爸爸很高興,說我的字有點樣子了。可我仍然羨慕爺爺,因為大家仍找爺爺寫春聯。我多么期盼我寫的春聯能貼在別人家的大門上啊!
我讀五年級時的那年臘月二十八,一輛中巴車滿載著“池墨軒”的小朋友來到我們縣城最大的樂之地廣場。老師說我們要給大家免費寫春聯。這是我第一次在這么多人面前寫對聯,心里既激動又緊張!會有人要我寫的春聯嗎?我的心砰砰直跳。
當時正下著大雪,北風在我的耳邊呼呼得咆哮著,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們對寫春聯的期待。大家有的使勁搓著手,有的在向手上呵氣,更多的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終于,我的書法老師在一張長方形的大桌子上鋪上了筆墨紙硯。“開始!”隨著老師的一聲令下,二十幾雙稚嫩的小手,握著毛筆在一張張紅紙上寫下了苦練多日的祝福。紅彤彤的宣紙、紅燦燦的唐裝、紅撲撲的小臉蛋成了雪白冬日的一道亮麗風景。
2021家鄉的春節作文二我的故鄉坐落在湖南省南部的一個小縣城,那里山水相依、美不勝收。每逢春節,我們都會回到爸爸朝思暮想的故鄉,與親人們團聚,我也非常喜歡在老家過春節。
最熱鬧、最有趣的一天,要數除夕了,看!家家戶戶都在做迎接新年的準備,媽媽、奶奶把家里收拾得窗明幾凈,把我和弟弟打扮得有模有樣了才放我們出去玩。大人們忙得不亦樂乎,殺雞殺鴨。孩子們有的在外面玩,有的在看大人們宰鴨殺雞,有的還會幫著大人做事,真熱鬧呀!
這一天,爸爸媽媽一大早就去超市辦年貨了。等我醒來后,他們早走了,于是,我叫奶奶給我拿衣服過來,我發現奶奶給我拿的是我最漂亮的新衣服。我連忙說:“奶奶,你為什么拿我最喜歡的衣服中最美麗的毛裙子呀?”奶奶笑著說:“你今天和明天都穿這件。”我裝出很珍惜的樣子點了點頭,其實心里暗暗高興,終于可以穿它了!等父母回來后,他們買了好多鞭炮、零食、牛奶等東西,還買了夜晚煮年夜飯時要煮的飯菜呢!
到了晚上奶奶爺爺細心做好了年夜飯,遠方的親人們都回來了,香噴噴的飯菜讓大家都吃出汗了。晚上吃過年夜飯就開始拜年了,我們能得到壓歲錢呢!我最開心的時候是放煙花的時候。我拿著沖天炮,一炮一炮發向天空,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大人們和我們還要守歲,晚上12點才可以睡覺呢!
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了,天還沒亮,我被一陣陣的鞭炮聲吵醒了,爺爺奶奶早已經起來準備早餐,我也乖乖地起了床,先跟爺爺奶奶說了聲:“新年快樂,萬事如意!”他們臉上頓時笑開了花,每人又給了我一個大紅包。
我知道春節對于中國人來說是最神圣、最隆重的,人人臉上都掛滿了笑容,說得都是吉利話,到處都熱鬧非凡。人們互相串門拜年,喝茶聊天,家家戶戶團團圓圓的。而我們,也會走親訪友、到處拜年,會收到很多紅包,可以結交很多好朋友,玩很多好玩的游戲,有很多零食、漂亮的煙花陪伴我們。
2021家鄉的春節作文三春節,是我最期盼的節日,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日子,在春節里,我無比開心、無比幸福、無比輕松、無比自由,我喜歡過春節。
春節是家里最熱鬧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忙著打掃衛生,貼春聯,買年貨……忙得不可開交,沒有一個人是閑著的。
時間過得飛快,馬上迎來了大年三十這一天。
傍晚時分,就能聽到放鞭炮的聲音,“噼里啪啦——”。又過了好一會兒,一陣陣香味從每家每戶傳出來我們家也不例外。一大張圓桌上擺滿了香噴噴的美食,有雞、鴨、魚、藕、年糕、西施豆腐……等,令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吃一頓。很快,人都到齊了,我一坐下就開始夾菜,吃菜,吃得津津有味。長輩們都互相敬酒, 喝得滿臉通紅。團圓飯后,舅媽嫻熟地包起餃子,有大的,也有小的,卻錯落有致。
晚上十二點整,我們放起了“開門紅”,那震耳欲聾的聲音讓我有些害怕,但是看著那些美麗的煙花在夜空綻放又使我興奮不已。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家家燈火通明,處處煙花綻放,鞭炮聲此起彼伏。絢麗多彩的煙花照亮了夜空,有的像美麗的花朵,有的像燃燒的火焰,還有的像飛流的瀑布……美不勝收。當我和表哥表妹沉浸在放煙花的快樂中時,屋里的舅媽伴著鞭炮聲下起了餃子。回來的時候,就聞到了餃子的香味。我們都拿起了碗筷,紛紛去搶桌子上的那一大鍋餃子。我們吃得不亦樂乎,香噴噴的餃子馬上吃掉了一半。這時,舅媽嘀咕了一句:“都吃了一半了,怎么還沒吃到呢!”我一聽,心里充滿了疑問:到底是什么東西沒吃到呢?
“舅媽,是什么東西沒有吃到啊?”我說出了心中的疑問。
“哦,是這樣的,我在餃子里面包了3個硬幣,到現在你們都還沒有吃到呢!”舅媽一說完,大家又開始搶剩下的餃子,我也不例外。就這樣,大家一直搶,搶到碗里裝不下餃子才開始吃,而且都是大餃子,因為我們認為硬幣包在餃子里肯定很大。到最后,沒搶到大餃子的都是小餃子。一個個都是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第一個吃到硬幣的是哥哥,第二個吃到的是外婆,第三個吃到的是我。個個樂開了花,笑聲充滿了外婆家那幸福的小屋,好一幅溫馨甜美的畫面。
時間是短暫的,但和親朋好友度過了這么美好的時光,真是令我難忘。我的寶箱里又多了一顆光彩奪目的珍珠。
2021家鄉的春節作文四我最喜歡過寒假,因為整個寒假里充滿了節日的氣氛,年味特別濃。年前忙過年,年后忙拜年。我發現這濃濃的年味主要還是我們小孩渲染的。我們吆三喝四,成群結隊,一起放鞭炮、玩游戲,夜晚打燈籠周游四方。這年味啊,真正屬于我們童年!
春節期間的風俗習慣主要表現在三個重要節日。家鄉的人們尤其重視小年、除夕和正月十五這三日。這三日可真熱鬧!
小年那天,每家每戶都會請祖,也叫“接祖宗”。“接祖宗”是以堂軒為活動場所。如果是大屋,每家每戶會抓鬮輪流值年。輪到哪一家值年,這一年的臘月二十四日就由這一家擺香火接祖宗。傍晚時分,人們會將所有地方的燈全部打開。還會準備一條魚、一塊生肉、一只雞和一碗米飯放在托盤上,由當家的端出去,并從家中拿出幾刀香紙燒,燃幾把香,放一掛鞭炮,磕三個頭。有祠堂的家族,祠堂內供有祖先排位,需再次敬香、燒紙、放鞭炮、磕頭。請祖完畢,回到家中,晚餐才正式開始。既然有請祖,就有送祖,“送祖”一般是在正月十五的晚上(也有在正月初七晚上的),人們會拿著供品去逝者的墳前祭奠。
大年那天是人們一年中最繁忙的一天,但也是最快樂的一天。那天大人們要置辦年貨,小孩子們則忙著去買玩具和煙花。太陽下山之前,人們會貼春聯,聽爺爺說:“春聯蘊含日子紅紅火火之意,除此之外,還能渲染節日的喜慶。”貼完春聯,人們會買幾枝假花和幾盞燈送到列祖列宗的墳前,有時還會燒幾刀香紙,燃一把香,放一掛鞭炮,以此表示人們對那些已經逝去的先人的尊重。
元宵節那天,人們會用糯米粉、靈芝粉做圓子。將粉和好后,分成一塊一塊的小團,趁它未干裂,立馬將它搓成圓的。可以用香油、蔥、醬油、魚或肉等作料炸著吃,也可以用紅糖當佐料炒著吃。吃圓子時,一定要趁熱吃,涼了會影響口感。
聽老人說,以前的元宵節特別熱鬧。熱鬧的原因就是鬧花燈。從正月初幾就開始“戲燈”,一直到元宵節晚上才燃燈。有一首宋詞這樣寫的:“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晝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青衫袖!”寥寥幾句,給人多少美的遐思!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元宵節的那種味道造就消失殆盡了。現在家家戶戶有電視機,電視節目可謂是百花齊放、賞心悅目。手機、電腦把人們帶進虛擬的網絡世界。一部小小的手機,內部的虛擬世界廣闊無垠,上下幾千年,縱橫幾萬里,要什么有什么;還有浩若繁星的網絡游戲,更是吸引著年青一代。我一個小學生都能感受到年味正在一代一代逐漸變淡。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世界上所有的風俗習慣都是老祖宗留下的,世界上所有的風俗習慣都有著它自己的文化故事,世界上所有的風俗習慣都有著獨特魅力。
2021家鄉的春節作文五月是故鄉明,節是家鄉親。春節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也是我們最歡樂的節日。
臘月二十八,這是叔叔一家從杭州回來的日子。車緩緩地駛近了,近了……還等不及下車,我便和久別的姐姐、妹妹隔著車窗手舞足蹈地打起了招呼,下了車更是扎堆在一起分享著各自遇到的趣事。爸爸媽媽也趕緊出來迎接,一家人噓寒問暖,其樂融融。
臘月二十九叔叔帶著我們去超市買年貨。一進超市門,嗬,這場面可真熱鬧啊!人聲鼎沸、摩肩擦踵。我們購置了十多份拜年要用的禮品,還有我們小朋友愛吃的各種零食,還有種類繁多的海鮮……把整個汽車的后備箱塞得滿滿的。
臘月三十的一大清早,爺爺、奶奶便早早地起床忙活開了,爺爺把腌制了半個多月的豬頭肉從陽臺上取下來,放進大鍋里煮。奶奶趕緊把整只處理好的雞放進鍋里焯下水。等鍋里的豬頭香氣四溢時,爺爺就把桌子搬到門前,點上紅蠟燭,把香噴噴的豬頭肉,整只雞,還有圓圓的龍游大發糕,滿蒸鍋的白米飯整齊地擺上桌。我問爺爺:“這是做什么?”爺爺笑呵呵地說:“這是祈福,從我小時候就開始了,我們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一家人平平安安。”我學著爺爺的樣子,趕緊躬身祭拜。
吃過午飯,爸爸和叔叔搬來人字梯貼春聯,掛紅燈籠,我和姐姐幫忙貼福字。奶奶和媽媽在廚房里忙著燒年夜飯,砂鍋里土雞的香味、腌豬蹄燉香菇冒出的香氣、還有蒸肉圓的香氣,彌漫開來,饞得我口水直流。我們幾個小孩時不時跑上前拿著碗和筷子夾一塊嘗嘗熟了沒有?
吃年夜飯啦!一桌子的美味佳肴,有紅燒魚、糖醋里脊、白糖年糕、大閘蟹……滿滿一桌,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舉杯暢飲,有說有笑。
吃完了年夜飯,大人和孩子們各自的娛樂活動就開始了……
大年初一開始,我們都會拎著事先精心準備的禮品走親訪友。親戚朋友多的人家,一直能互相拜年到元宵呢!春節里互相拜年,相互祝福,這可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習俗呢!人們似乎也特別珍惜一年之中這一段能空閑下來,團聚在一起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