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有關魯迅的文章范文

    有關魯迅的文章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有關魯迅的文章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有關魯迅的文章

    第1篇:有關魯迅的文章范文

    最初知道魯迅的情況是在小學,我學習了幾篇有關魯迅文章,有《三味書屋》《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少年閏土》,年齡尚幼的我不喜歡魯迅晦澀的語言,但通過老師的講解和查閱資料,我開始了解魯迅、認識魯迅。

    我讀過的關于魯迅的作品有《兔和貓》《社戲》《孔乙己》《藥》《阿Q正傳》《狂人日記》等。他以細膩的筆觸,形象地刻畫出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通過不同人物的悲慘命運,來刻畫當時那個不平等的、黑暗的社會。通過自己的筆,宣泄自己心中的憤怒,剖析當時的社會和人物,向敵人吶喊,喚醒民眾。

    魯迅先生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還是一位平易近人的人。他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有一位車夫的腳被玻璃扎壞了,魯迅先生見了,并沒有像有些達官貴人那樣,嫌車夫地位低下,置之不理;而是平易近人地拿硼酸水把他的傷口洗凈,又給他敷上藥,扎好繃帶,還掏出一些錢給他,叫他在家修養幾天,把剩下的要和繃帶也給了他。魯迅先生臨終前病得非常厲害,還三更半夜寫文章,有時還一陣陣咳嗽,但他并不在乎自己的病情,倒常常勸女傭阿三要多休息,不讓她干重活,多么可敬??!

    第2篇:有關魯迅的文章范文

    關鍵詞:魯迅 演講 趨勢 展望

    魯迅演講研究至今已有80年。20世紀的魯迅演講研究,篳路藍縷,從資料積累到研究框架與思路、方法,都有開創之功。這一階段,魯迅演講研究呈現出一個鮮明的特征:即從以史實考證為主逐步轉向思想藝術研究為主。21世紀的魯迅演講研究,已經從以史實考證為主轉向了思想藝術研究為主,研究視野更為開闊,呈現出向縱深開掘的態勢。

    盡管魯迅演講研究日益深入豐富,但是魯迅演講觀和演講藝術的研究一直沒有得到學術界的重視,涉及此領域的研究論述僅是局部的探討,對魯迅演講實踐、思想和藝術的比較全面、深入的研究仍告闕如。魯迅演講研究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筆者不揣谫陋,簡略展望如下。

    一.進一步拓展研究領域

    一是從狹義的演講拓展到廣義的演講,而不能夠拘泥于研究起始階段林辰等先生開創并恪守的狹義的演講材料。林辰先生在《魯迅事跡考》第三版后記中就《魯迅演講系年》所寫道的:“我盡量注意‘演講’的正式范圍,其他各種會上的發言、致辭、談話等,均不闌入?!盵1]顯然,這里對演講的范圍限制在較狹窄的區域,拒絕了本范圍之外的內容“攙雜進去”。許廣平的《魯迅回憶錄》,就將魯迅的講演與講課并列提及,似有擴大其范圍之意。實際上,“其他各種會上的發言、致辭、談話等”,都屬于演講的范疇,而并不一定冠以演講之類的雅號。

    二是從魯迅本人的演講拓展到他聆聽的演講。陳平原在《有聲的中國――“演說”與近現代中國文章變革》中寫道:“沒有材料證明魯迅接受過‘演說學’方面的專門訓練,但從一九二六年在廈門大學的演說,我們可以斷言,起碼從那時起,魯迅已經很好地掌握了廣場演說的技巧?!盵2]這種技巧從何而來?歷來的研究者似乎都沒有關注及此。大略言之,這一方面是與其長期在大學和中學兼課,擅長講課有著重要的直接聯系;一方面也與他經常參加各種會議、活動,聆聽他人的演講或多或少有關聯,從他人的演講中顯然可以得到演講主題、演講內容、演講藝術等多方面的影響,更可以從演講現場效果來比較演講技巧的高下,為自身演講提供借鑒。有關魯迅對他人演講的聆聽與研究,長期關注不夠,鮮有成果。積累有年之后,如能將魯迅本人的演講適當勾連、比較魯迅聆聽的他人演講,當能開辟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從而有助于深化豐富魯迅研究。

    二.進一步調整研究重心

    回顧魯迅演講研究的歷程,不難發現其研究重心經歷了兩次轉移。一是以系年、譜錄為主要形式的資料積累與考證,如林辰等的魯迅演講研究即是,逐步轉向以編集、注釋為主要形式的初級形態的研究與傳播,如《魯迅演講全集》[3]、《魯迅的聲音:魯迅講演全集》[4]、《魯迅演講集》[5]和《魯迅報告:關于魯迅和他的演講》[6]即是。二是以編集、注釋為主要形式的初級形態的研究與傳播,逐步轉向以疏證、還原、評點等為主要形式的較高形態的研究與傳播,如新世紀以來的魯迅演講整體特色和思想藝術研究,魯迅單篇演講或系列(某地)演講的特色和思想藝術研究即是,盡管其中將魯迅演講名篇作為雜文賞析多于從演講的文體角度進行論述、鑒賞。研究起步期的重心“資料積累與考證”,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相關人事的湮滅以及可用資料的開采殆盡,發展空間不會太大,必然要實行研究重心的轉移。作為研究發展期的重心“編集與注釋”,有待于從科學性、通俗性等方面提升,以利更好地傳播、學習。目前正處在新的研究轉型期,“資料積累與考證”如無特殊情況,要獲突破實在不易;“編集與注釋”還可以繼續完善、深化,期待出現集大成的佳作;相比之下,“疏證、還原、評點”等的拓展空間最大,值得大力研究,需要多學科協同,才能產生更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

    新世紀以來,一些名為“魯迅演講集”的公開出版物,將未經魯迅審定認可的演講記錄稿作為魯迅佚文收錄,業界對此是有不同看法的。顧農就對《魯迅的聲音:魯迅講演全集》編寫體例提出異議:“那些未經魯迅審定認可的講演記錄稿宜慎重對待?!薄棒斞副救瞬豢险J賬的文本被當作‘魯迅的聲音’,實在危險,這樣的編輯方針恐怕要作出適當的調整?!鳖櫹壬J為,在編魯迅講演集時,那些未經魯迅本人審閱的記錄稿并不是不可以收,比較穩妥的辦法是“列入附錄,并且要分別加上必要的說明,介紹魯迅本人對這些記錄稿的態度和評價”。他還建議,“最好能夠將涉及魯迅講演的回憶錄作一地毯式的輯錄,并附考辨”,“如此則可望將這一方面的研究推進一步”。[7]再如劉運峰在《魯迅全集補遺》之《編后記》里寫道:“這本書,是在《魯迅佚文全集》的基礎上完成的?!边@部《魯迅佚文全集》的“不成熟體現在編輯體例不夠科學,失之于‘濫’和‘寬’,尤其是附錄的‘書信鉤沉’‘日記疏證’‘講演匯編’等,現在看來,將其當作魯迅的佚文,的確有些勉強”。因此,他的《魯迅全集補遺》刪除了《魯迅佚文全集》收錄的附錄的全部內容。[8]這些說明,魯迅演講集的編集、注釋等需要更加科學、理性的對待,而這對魯迅演講的考辨、疏證等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

    陳平原在《現代學者演說現場叢書總序》中寫道:“本叢書的最大愿望,那就是:在某些程度上復原那已經一去不復返的‘演說現場’?!币驗?,“嚴格說來,所有的演講紀錄(當為記錄)稿,都很難準確傳達演說者的真實意圖。”進而提出,“單純的演說,確實不及專著或文章精深;但如果添上相關史料的考辨,使‘演說現場’在某種程度上得以復原,那意義可就非同一般了”。如何考辨?他提出:“本叢書的操作,與一般意義上的‘考辨’略有不同,我們不僅需要了解某一次演講的時間、地點、聽眾、論題,更希望借鉤稽前世今生、渲染現場氛圍、追蹤來龍去脈,還原特定的歷史語境。這樣,才有可能讓那些早已消失在歷史深處的‘演說’,重新煥發生機,甚至介入當代人的精神生活?!盵9]這一立場與追求,當是進一步拓展魯迅演講研究領域的重要選項之一。遺憾的是,該叢書選定的現代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如、章太炎、梁啟超、陶行知、朱自清、聞一多等學者演說專卷均已出版,還有魯迅等的演說專卷似乎仍然見不到蹤影。

    三.進一步創新研究方法

    梳理已有魯迅演講研究脈絡,顯而易見的是,在研究方法方面,業界往往采用文藝批評、社會批評等慣常熟悉的方法,而較少引入傳播學、演講學(雄辯術)等能夠貼近演講文體特征的新思想、新方法等。如能將將新舊研究模式和框架方法加以融會貫通,新的解讀新的詮釋必將如源頭活水,滔滔涌來。

    由上可知,從演講本體出發,綜合運用文藝學、社會學、傳播學、演講學(雄辯術)等學科理論和研究手段,對魯迅演講實踐、思想和藝術的比較全面、深入的研究也就不失為魯迅演講研究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和突破口。

    參考文獻

    [1]林辰,王世家.林辰文集壹[M].山東教育出版社,2010:136.

    [2]陳平原.千年文脈的接續與轉化[M].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206.

    [3]魯迅,童秉國.魯迅演講全集[M].長江文藝出版社,2007.

    [4]魯迅,傅國涌.魯迅的聲音:魯迅講演全集[M].珠海出版社,2007.

    [5]魯迅,閻晶明.魯迅演講集[M].漓江出版社,2001.

    [6]魯迅,江力.魯迅報告:關于魯迅和他的演講[M].新世界出版社,2004.

    [7]顧農.聽魯迅怎樣演講[N].南方都市報,2007-10-6.

    [8]劉運峰.魯迅佚文全集[M].群言出版社,2001:501,502.

    [9]章太炎,秦燕春.章太炎:歷史的重要[M].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總序5-6.

    第3篇:有關魯迅的文章范文

    關鍵詞:魯迅;《風箏》;精神

    1923年魯迅與其弟弟失和,而這一事件給予了魯迅深刻的影響與沉痛觸動,《風箏》與《我的兄弟》這兩篇文章就是作者在基于兄弟失和事情發生之后,所做的關于兄弟情感的兩篇回憶性文章。而筆者通過對《風箏》的學習,并在學習過程中被文章所深深的吸引。與此同時,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的探討與資料的查閱中對《風箏》有了全新的認知?;诖耍P者以期通過進一步的分析與探索,對魯迅小說《風箏》所具有的精神與情感實現更為深入的認知與理解。

    一、對《風箏》的簡述

    眾所周知,魯迅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作品種類眾多且在各領域占有重要地位,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1]。而《風箏》則是魯迅于1925年所做的有關描述兄弟情的回憶性散文。在該散文中迅以簡短的12段將其內心情感深深的釋放。在該散文中,作者由“北京的冬季”以及空中飛舞的風箏,聯想到“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春二月”,從而回憶起過去的自己并不愛風箏認為那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當時“我”年幼的弟弟喜愛放風箏,當某一天“我”發現弟弟偷偷的做風箏,而作為兄長的“我”對其沒出息的行為給予了懲罰并為感到這種行為的不對。指導多年后才發現自己的行為是對兒童天性的扼殺,這使作者感到內疚。當“我”想要彌補時發現已經無能為力,弟弟對往事的淡忘使得作者的內心得不到寬恕感到沉痛,以至于作者在多年后的冬天倍感寒冷。

    二、《風箏》中具有的精神

    通過對《風箏》仔細的閱讀,以及結合魯迅的其他作品,作者發現魯迅常以“兄長”的身份得以體現,如《弟兄》中的兄長“張沛君”、《狂人日記》中的“大哥”以及《風箏》中的“我”等等,從中可以體會到魯迅在家庭發生變故后,對自身自責與身份的肯定,“養家”以及照顧家里的每一個人成為其重要的使命[2]。因此,在《風箏》中,當魯迅發現弟弟偷偷制作風箏時,認為弟弟這種“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的行為是在喪志,而作為“兄長”的自己是需要懲罰的,進而導致對弟弟“天性精神的扼殺”,而這也充分體現了當時封建社會中傳統教育權威性的存在。多年后,當魯迅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回想起對弟弟“精神的虐殺”致使作者感到自責和內心的沉痛。在分析中發現,魯迅對此事的耿耿于懷不僅在于對封建教育專權的認知與批判,而兄弟失和對魯迅的心態以及精神給予了沉痛的打擊,理性觀念與現實的沖突進一步導致魯迅陷入痛苦。

    與此同時,在魯迅作品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當時的中國教育以及社會文化是一種飽受掠奪的專制教育與文化。在封建家庭中長輩的權威性的存在,是不可忽視與反抗的,家中的晚輩對長者的決定是必須服從的,而這也在側面反映了大背景下,百姓對封建道德的無意識的遵從[3]。這一點在《風箏》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作為兄長的“我”向來“不愛玩風箏”并對弟弟喜愛風箏的表現“呆看著空中出神,為風箏的掉落“驚呼”、為“風箏的纏繞解開”而“高興得跳躍”的種種行為感到“可鄙”,并親手“抓斷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卻仍不在意弟弟內心的感受,可看出封建家庭教育的專制。而弟弟隱瞞“我”做風箏的行為以及“驚惶地站了起來”可見弟弟在潛意識里認為自身行為是錯誤,而多年后,弟弟的“全然忘卻”再一次證明了封建倫理道德下人們的潛意識遵循的標準和奴役下的不覺醒。與此同時,從“我”認知到當年行為是對兒童天性的扼殺以及后來希望得到寬恕,獲得依一句“我可是毫不怪你啊”可知,魯迅在認知到封建專制的弊端后對自我內心的拷問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對弟弟精神的壓迫,弟弟的全然忘卻更是對封建倫理道德奴役下的甘愿和不言覺醒。作者在一言一語中敘述著自身精神與思想的感觸,是人在閱讀中可深刻感知那份沉痛與無力,以及對兄弟的深情。

    三、結論

    總而言之,在《風箏》中,通過作者文章中舒事、議論、感嘆的有效結合,以及人與景交融形式的描寫,使人感知到作品理性精神的體現。而在結合作者生平以及其與弟弟發生的“失和”可探視文章中,作者內心與靈魂深受著思想與精神的考驗。

    參考文獻:

    [1]趙天成.無地彷徨:淪陷的回憶或肅殺的嚴冬――魯迅《風箏》解讀[J].魯迅研究月刊,2014(01):69-77.

    第4篇:有關魯迅的文章范文

    魯迅先生一生非常珍惜時間,但與此同時,他卻從不把進行各種有益的文化活動,培養多方面的愛好和情趣看作是浪費時間。恰恰相反,他以此豐富生活,增長知識,拓寬視野,養護身心。

    魯迅先生的第一個業余愛好是篆刻。他雖刻印不多,卻具備了較深的藝術功底。少年時代,因叔父周芹候研究篆刻,耳濡目染,他便學會了刻印的本領。1899年,魯迅在南京讀書時,就曾刻過“戎馬書生”、“文章誤我”、“夏劍生”等印章。在魯迅的著作中,《蛻龕印存(代)》是魯迅論述篆刻的唯一的珍貴資料,也是我國印學寶庫中難得的理論之作。

    其次,魯迅先生喜歡猜謎語。孩提時,魯迅先生的祖母常教他猜謎語,事隔30年后,他還在《長命燈》里,把兒時的猜謎樂事生動有趣地描繪了一番。魯迅還常幽默地用“謎語”寫信、題書名和做筆名,在他用過的一百多個筆名里,用“謎語”起的也不少,如“華圉”是隱“當時中國(華)是個大監獄(目)”之意。

    除了上述兩個愛好之外,魯迅先生還非常喜歡種花木。魯迅先生一生喜愛花木。少年時,魯迅就讀了不少有關花木的書籍,如《花鏡》、《蘭惠同心錄》、《廣群芳譜》等。中年時,魯迅最愛丁香花和木槿花。1923年,魯迅居住在北京西三條胡同一個四合院,就種了好幾株白色和紫色的丁香花。1924年秋天,魯迅在西安講學時,下榻處窗外有一叢盛開的白木槿花。晚年,魯迅定居在上海大陸新村9號時,還特地在前院種上了夾竹桃、石榴、紫荊、桃花等花木。

    魯迅先生還有一個愛好是看戲文。他從小特別愛看紹興戲。有一次,他還在民間演的一個戲中自告奮勇地扮演了一個角色。1924年夏赴西安講課時,他專程去看古老劇種秦腔的演出。晚年定居上海后,魯迅在繁忙的寫作之余,最大的娛樂就是觀劇、看電影。他不僅看,且多有評論。

    第5篇:有關魯迅的文章范文

    素有“名士之鄉”美譽的紹興又多了一段云集諸多當代名家的文壇佳話。10月28日,鐵凝、金炳華等中國作協領導,文藝局局長楊新貴,魯迅之子周海嬰先生,與第四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家、評委們以及紹興當地領導聚集在紹興魯迅紀念館,共同見證了“魯迅文學獎作家作品展”的開幕。這次展覽由中國現代文學館與紹興市政府聯合舉辦,集中展示了這四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者生平簡介、著作、手稿、照片、圖錄、獲獎證書等文學資料以及有關獲獎作家、作品的評論和研究文章近180余件。

    陳建功在開幕儀式上講話說,魯迅文學獎作家作品展蘊涵著中國當代作家奉魯迅精神為旗幟在人類精神版圖上探索的足跡。中國當代作家積極響應人民和時代的召喚,創造了許多思想深刻、藝術精湛的精神產品。他們用崇高的精神去啟迪人們的思想,用優美的形象去感動人們的靈魂,用積極的態度去鼓勵人們面對生活,充分體現出熱愛真理、熱愛正義、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熱愛人世間一切美好事物的偉大情懷。

    作家們在開幕儀式后便迫不及待地開始參觀。有人在獲獎作家的手稿前駐足凝視,有人在展板前默默吟誦同行們的創作心得。“只要活著,就要寫作,這是自己的生命”,這是史鐵生憑借《老屋小記》獲得第一屆魯迅文學獎時的創作談。王安憶告訴我們:“寫小說其實都在尋找道德的力量。道德是很重要的,現代人也許以為談道德已經落后,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依靠別人的道德生存,你要沖破道德,首先你是有著別人的道德依靠才可以沖破,我們每個人都依靠別人的道德存活?!?第四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者曉航則說:“以一個朝圣者的寧靜追求真理與神性,以一個獨立知識分子的審慎觀察與評判現實,以一個理想主義者的狂熱與忠誠用文學創造一個新的世界,以一個末學后輩的感恩之心面對賜予我恩惠的老師與朋友們?!庇腥苏f,細細咀嚼當代名家們對文字和生活的深刻領悟,仿佛與他們有了一次深刻的對話,讓人不由得感動于其中厚重的歷史感和撲面而來的親切感。

    參觀結束后,作家們對記者說得最多的感受就是“驚喜”與“感動”。有的作家告訴記者,魯迅文學獎作家作品展陳列于魯迅先生的家鄉,陳列于有“鑒湖越臺名士鄉”之稱的紹興這片深厚的文化沃土上,自然是最為適當的選擇。作家們動情地表示,這次能來紹興接受魯迅文學獎的頒獎并見證自己的文學足跡留在魯迅先生的故鄉,在感到榮幸的同時也意識到自己在文學道路上更重的責任。

    第6篇:有關魯迅的文章范文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方法

    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要求學科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不斷進行革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要對學生厭惡閱讀、遇到閱讀題時草草閱讀、馬虎了事、閱讀成績不理想的現狀作出改變,也應以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為導向,不斷革新自己的教學方式。

    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多種方法,比如,口頭介紹作家的生平故事、介紹與課文有關的歷史、故事等,也可通過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對這些內容進行介紹。

    比如,在講解魯迅先生的《故鄉》一課之前,先介紹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故事,通過多媒體播放魯迅先生的照片、魯迅家鄉、魯迅故居的圖片和視頻,簡要介紹魯迅先生的雜文和小說,介紹魯迅先生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通過介紹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很多,比如:(1)懸念閱讀。根據標題提出問題和假設,帶著懸念和疑問進行閱讀,疑問起初可由老師幫忙提出,但是隨著閱讀學習的深入,學生要能自己提出疑問,制造假設。(2)標記閱讀。即在閱讀的過程中做標記,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理解力,比如,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自己不理解的字、詞、句,自己認為可概括段落意思或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語句等。

    三、在閱讀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指導作用

    我國長期以來的閱讀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教師邊閱讀課文,邊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從課文的作者、寫作背景一直到最后的主題思想都由教師進行知識灌輸式的講解,忽視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不留機會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獨立解答。

    以學生為主體的閱讀教學應該做到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給予學生時間,讓學生積極開動腦筋,進行獨立思考,得出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感悟。將閱讀的任務歸還給學生的同時也不能忽略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的任務是從閱讀方式、重難點句子的理解、中心思想的歸納等方面啟發學生,引導和幫助學生完成閱讀。

    第7篇:有關魯迅的文章范文

    一、 “作者介紹”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

    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我們往往將“知人論世”理論的運用僅僅局限于“介紹作者”這一固定模式,而忽略了“人”和作品、“人”和學生、“人”和教學的聯系,從而導致了作者與我們閱讀教學之間的“割裂”。審視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不難發現,教師們習慣采用的“作者介紹”方式存在著如下問題:

    (一) 程序固定,教學環節被生硬割裂

    “作者介紹”環節往往介于課堂導入和研讀課文這兩個環節之間。不少語文教師只是走“作者介紹”的過場,把“作者介紹”作為一個獨立的知識點(從高考考點看就是“文學常識”),而忽略了“作者介紹”和前后環節之間的內在聯系。于是常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精彩的導入之后,是與導入內容無關的作者介紹,作者似乎是被教師生硬地拉入到課堂的。這種“被拉入”現象,不僅使導入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而且使課堂前后環節內容脫節,破壞了教學環節的流暢展開,使得文本學習缺少整體感。

    (二) 內容干癟,作者形象被符號化

    通常的“作者介紹”往往是作者信息的羅列,在筆者接觸到的很多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課件中,作者介紹的內容一般不外乎作家人生履歷、創作概況、政治思想等。這種淺層面和公式化的介紹,忽略了作者應有的才能、志向和情趣,忽略了作為交流對象的作者的血肉,作者被概念化、抽象化,成了遠離作品、遠離讀者的一個簡單的文化符號。面對這樣的“被符號化”的作者,學生內心恐怕只會產生一種疏離感和陌生感,而很難激起與之對話的意愿,從而也就很可能影響到文本的解讀。

    (三) 教師把握了話語權,課堂教學主體“錯位”

    “作者介紹”,調換一下詞序就是“介紹作者”,誰在介紹,毋庸置疑就是我們教師,于是,在這個教學環節,教師就是課堂的主體。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大多是高高在上的宣講者,或者滔滔不絕,或者一句帶過,或者興之所起,或者憑個人喜惡……學生默默地聽講,機械地接收。教師決定作者介紹的相關內容,卻忽視了學生的學情,在這個環節中,學生更多的是被動接收,參與度并不高。

    筆者以為,這樣的“作者介紹”與孟子所言的“知人論世”的出發點其實是背道而馳的。新課程要求語文教學不僅要考慮到知識目標,還要考慮情感目標和能力目標。生硬的作者介紹雖然可以實現積累文學常識的知識目標,但是通過作者聯通“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感受作者的作品魅力和人格魅力的情感目標則很難達成;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的能力目標則往往容易落空。

    二、 “走近作者”閱讀教學的嘗試

    既然孤立的“作者介紹”不能產生良好效果,那么我們能否采取其他的符合“知人論世”原則的呈現方式來達成閱讀教學的多層目標呢?為此,筆者進行了多種嘗試,不再是單一地“介紹作者”,而是通過多種手段使得學生“走近作者”。

    (一) 調動儲備“走近作者”

    對于作者的相關信息,學生是有收集整合信息的條件和能力的。在這一前提下,教師完全不必越俎代庖,以自己的灌輸代替學生的學習,而是應該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收集資料合作學習。只要給學生機會,學生是完全可以找到作者的相關資料的。

    我們可以以魯迅的教學為例,魯迅是一個說不完的主題,不同的學生對魯迅有不同的解讀。為了達到“走近魯迅”的目的,在教學《記念劉和珍君》一文之前,筆者請學生把原有的關于魯迅的知識儲備作一個整理:(1)列出你讀過的魯迅的文章(包括教材內篇目與課外自讀篇目);(2)找出你最喜愛的文章,談談自己的感想;如果不喜歡,談談不喜歡的理由;(3)講講你知道的有關魯迅的故事。

    這樣的準備過程,可以讓學生都動起來,可以“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他們學習的興奮度。學生掌握的各種關于魯迅的信息在課堂中碰撞融合,從而使得自己可以“遇見”更為熟悉、更感興趣、更加全面豐滿的魯迅。這時,魯迅也就不再是遠離學生的教學材料里的魯迅,而是被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而“激活”了的讓人親近的魯迅。閱讀自己親近對象的文章,學生會更有興趣。

    在了解了學生對魯迅相關材料的掌握情況后,筆者根據學生提到的對于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評價,因勢利導,請他們根據魯迅的愛憎看看《記念劉和珍君》中魯迅對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感態度,學生自然而然就看到了文中魯迅對逝者的痛、對卑劣者的恨、對麻木者的批判。這樣,筆者就把了解作者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激活了學生的個體思維,融合了課堂的有利因素,不僅使學生能走近作者,而且通過走近作者而走進文本,從而實現了由“教師的教”向“學生的學”的轉向,產生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 結合文本“走近作者”

    第8篇:有關魯迅的文章范文

    關鍵詞:魯迅;愛情;文學

    中圖分類號:I210.9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0)10-0001-01

    魯迅很多作品是從啟蒙的角度開始的,他的文學實質是人學。對人生的反映上,魯迅側重于人性的病態,將自己當做醫生的角色,針砭中國國民的性格弱點,以期改良。然而,于其自身,魯迅卻不得不選擇了“非改良”。魯迅的小說,最深刻的在于他關注人的靈魂,他筆下的知識分子,體現的是知識分子根植的弱點,以及先驅者的孤獨感,魯迅關注的不是事件史而是心靈史,而這也許正基于魯迅對自身的無法抗爭的抗爭。

    被母親“病?!闭賳净貒聂斞?回家第二天就被迫舉行了婚禮,婚禮是熱鬧的,眾人如釋重負如愿以償的喧鬧里,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一場漫長的婚姻災難卻從此開始了。

    魯迅的母親,以愛的形式帶給魯迅壓力,形成了愛的牢獄。魯迅說,朱安是母親送給自己的一個禮物。將一個活生生的人形容成禮物,這很有不敬之處,而在這不敬中卻很能深深體會出魯迅的無可奈何與自諷,魯迅是個孝子,母親強送的禮物他不得不接受,可是這個禮物卻是他一生的傷口。對于魯迅,朱安很難說有多少感情,然而綱常,將她鎖定在魯迅身上,所以她只能用一輩子來償還這無緣由的債。魯迅不愿接受朱安,很大程度在于朱安恰是魯迅最為反對與反感的舊式女子,從小被清規戒律壓制得辛苦不堪的魯迅,童年時就是極為反感二十四孝圖之列的古訓的,然而諷刺的是,成年的魯迅不但是個孝子,還被舊式的婚姻所羈絆了一生。

    從結婚到死亡,魯迅不曾碰過朱安,同時因為朱安所在的環境、朱安自身的思想意識和社會背景,魯迅如果休書朱安,幾乎等同將朱安送上絕路。朱安的問題上,魯迅在感情生活中的軟弱妥協再一次鮮明的體現出來,他沒有勇氣傷害母親和朱安,至死也沒有解除這一段有名無實的婚姻,即使他冒著輿論的壓力追求了自己的愛情,卻仍沒有勇氣將許廣平光明正大帶上上海的街頭。魯迅是性情中人,但他太深刻,朦朧而美妙的浪漫主義與他無緣,即使愛情,他也更多地看到它的無奈。

    然而同情朱安畢竟只是個人的惻隱之心,一個女人一生最需要的情感,魯迅給不了她。朱安對自身的體察是貼切的,也是悲情的。世事總有許多無奈與苦痛之處,兩個心如明鏡的人尤甚。較之徐志摩轟轟烈烈的愛情,世人更為關注為了愛情的一往直前不顧一切,然而張幼儀和朱安是不同的,張幼儀是獨立的有修養的知識分子,離開徐志摩,離開這段愛情,她依然能成就偉業,而朱安不一樣,她要的是歸宿,離開魯迅她無法生活。魯迅需要考慮的更多,選擇也更難,這段沒有感情的感情他注定無法放手。

    無愛的婚姻里,魯迅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這種痛苦影響了他今后的思想和生活,可以說,沒有朱安,就沒有魯迅的深沉,更沒有魯迅畢生的檄文反抗,魯迅的全盤反古是與不幸的婚姻不無關系的,上帝有常人無法理解的智慧,它以朱安一生的寂寞、苦痛、隱忍促成了魯迅的痛感、深刻和偉大,可以說,假如沒有朱安,魯迅也就不成其為魯迅了。

    魯迅婚姻的悲劇在于與舊道德不合,與新道德也不合。所以,魯迅唯有對愛情絕望,在他和許廣平的戀愛中,如果沒有許廣平鍥而不舍的努力,并發出“道德也罷,不道德也罷,合法也罷,不合法也罷,都與別人不相干”的誓言,魯迅絕對沒有這十年的愛情,愛情里魯迅一直是被動的。終于,魯迅最后反抗了,朱安是“禮物”,許廣平才是他的“愛人”,是他人生的曙光,經過仔細斟酌,魯迅看準了這反抗的價值。

    當然,反抗是有代價的,他們的反抗冒犯了許多人,無論對于舊道德,還是對于新道德,所以他也就成為舊道德和新道德家們的攻擊目標。這點他和許廣平早就看到了,“道德也罷,不道德也罷,合法也罷,不合法也罷,都與別人不相干”,這是抗爭所必須給與的答復。

    正因為這樣的情感經歷,才讓魯迅有了更多身處人世間的痛楚感。人對世情的體察是有淵源的,童年的魯迅喜歡看戲,卻唯獨對戲中女吊和無常的印象最為深刻,這兩個形象都是很可怕的,他們面目猙獰,在魯迅筆下,卻比人有人情味得多,除去少年的奇趣心理,這與魯迅的成長經歷見聞不無關系。童年對以后打下的印跡是深重的,它與魯迅后來的很多決定性選擇有著必然的因果,童年記憶的預感冥冥中成讖,這也是正是反抗的悲劇性。

    魯迅是一名偉人,但這種偉大并非與生俱來,除了天生的才華、后天的情操培養,還與魯迅的情感悲劇有關,它們使魯迅變得深刻豐富。魯迅是塊肥沃的土地,而悲劇本身就是一把種子,可以說,沒有這悲劇,就沒有今天的魯迅意象。就此點言,魯迅不再是單個個體,而是一個復合的精神載體。

    參考文獻:

    第9篇:有關魯迅的文章范文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營造幽默的課堂氣氛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從讓幽默充滿語文課堂、用幽默完善語文教學、用幽默總結語文課教學等方面進行研究。

    關鍵詞:語文教學;幽默;課堂氣氛;教學藝術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7-0059-01

    隨著社會的發展,學校課程教學不斷改革,呆板、僵化的教學方式不斷淡出人們的視線。如今,在語文教學中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學習語文知識成為主流的教學理念。要通過語文教學,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體會到語文學科博大精深的魅力。下面,從讓幽默充滿語文課堂、用幽默完善語文教學、讓幽默總結語文教學等方面進行研究。

    一、讓幽默充滿語文課堂

    幽默在語文教學中可以用來引出這堂課所要講的內容或對象,也可以作為一個小插曲來活躍語文課堂氣氛。在這里舉個例子,看如何將幽默完美地融合到語文教學中,讓笑聲在語文課堂盡情飛揚。例如,教學《與小理發員》之前,教師可以講一個有關的幽默故事來作為本節課教學的引導。有一次,在談論關于中國邊界的問題時,其他國家的一個人說:“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嗎?”不假思索地回答:“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遠的不說,至少在元代,它已經是中國的領土。”對方說:“時間太短了。”說:“中國的元代離現在已有700來年的歷史,如果700來年都被認為是時間短的話,那么,美國到現在只有100多年的歷史,是不是美國不能成為一個國家呢?這顯然是荒謬的?!睂Ψ絾】跓o言。對比的運用,在這里產生了巨大的力量。通過這個幽默的故事引出所要講的課文,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學生在歡聲笑語中學到豐富的語文知識。然后,教師精心講解《與小理發員》,讓學生對敬愛的有進一步的認識,學習身上的精神。

    二、用幽默完善語文教學

    幽默是讓人們在笑過之后有所回味,悟出一些道理。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幽默,關鍵在于幽默故事的合理性,看是不是與這堂語文課相關聯,看能不能對學生產生積極的作用。比如,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時候,語文教師可以講一個有關魯迅先生的幽默故事。在廈門大學教書時,魯迅先生曾到學校旁邊的一家理發店理發。因為魯迅先生剛來這所學校教書,理發師不認識魯迅,見他沒有身著華麗的衣服,就認為他肯定沒幾個錢。所以,在理發的時候并不是那么認真細致。對于這種情況,魯迅先生并沒有生氣,反而在理發后掏出一大把錢給理發師――遠遠超出了應付的錢。這個理發師非常高興,笑臉相送。過了一段時間,魯迅先生又來到這家理發店理發。這個理發師見狀大喜,立馬笑臉相迎,精心地為魯迅先生理發。沒想到,理完發之后,魯迅先生并不是像上一次那樣豪爽,而是付了準確的錢,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理發師非常疑惑,就問道:“先生,您上回那樣給,今天怎么這樣給?”魯迅笑笑:“您上回馬馬虎虎地理,我就馬馬虎虎地付錢;這次您認認真真地理,我當然要認認真真地給。”聽完這話,理發師滿臉通紅,羞愧無比。這個幽默故事,讓學生學習到做人要本分的道理,同時又對《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進行了相應的補充,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魯迅先生。

    三、用幽默總結語文課教學

    教師用幽默的語言對一節語文課進行總結,可以讓學生擁有想象空間,激發學生在課下不斷地進行語文知識學習。要想通過幽默的方式總結一節課,就要求這個幽默故事對整節課具有整體概括作用。因此,教師要精心挑選或改編幽默故事,也可以讓有興趣的學生進行幽默故事的收集與整理。當然,并不是每節語文課都需要有一個幽默故事來收尾,要依據教學內容靈活安排。比如,教學《市長》之后,教可以用下面這個幽默故事進行總結。是一個非常熱愛讀書的人。有一次,他到一個親戚家做客時,在書房見到一本非常感興趣的書,立馬拿起書來認真閱讀。親戚見他專心致志地在讀書,就把剛蒸好的糍粑端來,叫他趁熱吃。答應了一聲,邊看邊吃。因為心思全在書上,他把蘸糖吃的糍粑摁到墨盒里也未發現,結果弄得滿嘴黑乎乎的。一會兒,親戚進來看見了,大笑起來。卻滿臉平靜地說道:“這沒有什么關系,我正覺著我肚子里的墨水太少呢。”用這個幽默故事來總結課文比較合適,從這個幽默故事中,學生明白學習的時候要專心致志,要學習孜孜不倦的求學精神。

    四、結束語

    幽默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能夠增強教師的教學魅力,活躍課堂氣氛,溝通師生情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幽默的教學方式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培養學生對語文知識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靈活地創設語言情境,設計富有幽默色彩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本文從讓幽默充滿語文課堂、用幽默完善語文教學、用幽默總結語文課教學等方面進行相關研究。

    作者簡介:張雪萍(1981-),女,一級教師,甘肅定西人,從事語文教學與研究。

    參考文獻:

    [1]周晶晶.語文教學幽默運用的技巧[J].基礎教育研究,2010(01).

    [2]張惠鮮.淺談語文課堂語言的幽默藝術[J].南寧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在线观看网站|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app| 成人午夜又粗又硬有大| 成人亚洲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软件|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日韩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欧美成人黄色片|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观看按摩| 97久久精品国产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成人午夜片一一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8X视频网站入口| 在线观看欧洲成人免费视频| 成人福利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 成人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大帝|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2022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外国成人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成人国产精品999视频|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成人777777| 国产成人国产在线观看入口| 国产成人8X视频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