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職場禮儀的重要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尋常型銀屑病; 中醫藥治療; 中醫辨證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4.075
近年來,隨著地球環境的惡化,皮膚病患者呈現日趨增多的趨勢。抗生素類藥物的不規范應用,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一些尋常型銀屑病患者長期應用強效或超強免疫抑制劑后,全身出現諸多不良反應。臨床逐漸開始轉變治療理念,尋求“綠色抗生素”――中醫藥治療。本文將運用中醫辨證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療效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黑龍江省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門診就診的尋常型銀屑病患者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最高年齡70歲,最低年齡16歲,平均44歲。其中病程最長為30年,最短7年,誘發紅皮病4例,膿皰病3例,合并關節炎2例,有家族遺傳史2例。
1.2 治療方法 尋常型銀屑病皮損表現特點:紅斑,白色鱗屑,點狀出血。按其病程臨床可分三期:進行期,穩定期,消退期。具體治療方法如下。
1.2.1 進行期(血熱型) 皮損初起為點滴狀、蠣殼狀,上覆有銀白色鱗屑,瘙癢,輕刮鱗屑可見點狀出血。新皮損不斷出現。舌質紅,苔厚膩,脈弦滑,病程短。給予清熱解毒,除濕止癢治療,自擬消銀湯方加減。方藥:土茯苓30 g,白花蛇草25 g,紫草20 g,茯苓20 g,雞血藤20 g,赤茯苓25 g,陳皮15 g,白芍15 g,車前子15 g,丹皮20 g,石膏20 g,白蒺藜15 g。癢甚者加苦參、防風,伴關節疼痛者加威靈仙,脫屑量大者加荊皮、連翹,伴下肢浮腫者加牛膝。1劑/d,口服,早晚飯后分服。療程為6個月。
1.2.2 穩定期(血燥型) 皮損穩定,無新發皮疹出現,炎癥較輕,鱗屑較多,瘙癢。治療原則:養血滋陰,去風止癢。方藥:當歸30 g,熟地25 g,山萸肉25 g,牡丹皮20 g,赤芍15 g,澤瀉15 g,知母20 g,蜂房20 g,全蝎2條,蜈蚣2條,白鮮皮20 g,地膚子20 g,防風20 g,1劑/d,口服,早晚飯后分服。療程為6個月。如胃有不適感,可加粳米、白芍。
1.2.3 消退期(血瘀型) 皮損表現為環狀或半環狀,未見新發皮疹,鱗屑減退,尚留有色素沉著斑或色素減退斑。舌質暗紅,苔厚膩。治療原則:活血化瘀,除濕消斑。方藥:三棱10 g,莪術10 g,丹參15 g,赤芍15 g,當歸20 g,龍膽草10 g,梔子15 g,黃芩15 g,車前子15 g,鬼箭羽30 g,白花舌草30 g,甘草10 g。1劑/d,口服,早晚飯后分服。療程為6個月。外治法:可用龍膽草50 g,生甘草50 g,水煎,冷濕敷。
1.3 療效標準 參照《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皮損消退面積達到60%以上者為顯效,皮損消退面積達30%~60%以上者為有效,皮損消退面積達30%以下者為無效。
2 結果
以上50例患者歷經1年治療:顯效35例,有效12例,無效3例,隨訪復發2例。
3 討論
銀屑病屬于世界性的疑難雜癥。病勢表現為慢性,反復發作,纏綿難愈。目前尚處于控制病情、延緩復發的臨床治愈階段,通常男性多于女性,有遇寒加重、得熱減輕趨勢,約有20%~30%患者有遺傳史,尋常型銀屑病為銀屑病的初始階段,因其發病原因復雜,病理機制不甚明了[1],因而給臨床用藥帶來諸多問題,且控制不好容易泛發全身,誘發膿皰型銀屑病、關節炎型銀屑病。特別是急性點滴狀銀屑病,常見于青年,給患者身心及生活帶來極大的痛苦。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一些中草藥的藥效、劑型被開發出來,如土茯苓、白花蛇草在治療銀屑病時效果非常明顯,張安和的中成藥克銀丸、復方青黛丸等,片劑如消銀片,國隨章的雷公藤片及一些注射劑、散劑、氣霧劑(如復方丹參注射液、維腦路通、艾柏熏劑)等一系列藥物,在為廣大患者提供方便的同時,也給中醫藥治療各種皮膚病帶來更加廣闊的前景[2]。該病的病因病機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對一些精神方面、內分泌紊亂等原因導致的銀屑病,借助醫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生物學、免疫學、康復醫學來探究病因,可更好的預防本病的發生。
參 考 文 獻
[1] 張學軍.皮膚性病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6.
[中圖分類號] R473.71[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3(a)-109-01
BVK-50微波治療儀在國內已有了廣泛的應用,其療效已得到充分的認可,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病人700余例,隨機抽樣,取48例癥狀較典型的病例進行療效觀察,在應用BVK-50微波治療的基礎上,同時輔用中藥液保留灌腸獲得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收治因慢性盆腔炎引起輸卵管阻塞造成不孕癥13人,盆腔積液(盆腔囊腫)35人,癥狀均為下腹及腰骶部疼痛,白帶增多、黃稠,婦科檢查盆腔或附件區壓痛及輸卵管增粗,呈條索狀,盆腔一側或雙側觸到囊性腫物,周圍粘連及腫物活動受限與子宮不易分開。隨機分治療組24例,對照組24例,兩組患者年齡22~41歲,平均28.2歲。
1.2方法
1.2.1治療組經醫生確診后,轉為護理組,首先囑患者將中藥方劑(桃仁10 g,紅花10 g,川芎10 g,地丁10 g,金銀花10 g,蒲公英10 g,丹參10 g,紅藤10 g),如有包塊加三棱10 g,莪術10 g。用涼水浸泡20~30 min,水高出面5~6 cm。煎煮方法:先猛火至沸,后文火慢煎,一般煎30~40 min,煎好過濾,溫度38~40℃,取濃縮液100 ml(自帶備用)。
操作方法:囑患者晨起排空大便,取左側臥位,常規消毒,按保留灌腸方法將藥液灌入,待3~5 min,取平臥位將依人舒抑菌膏推射劑射入陰道。再將BVK-50微波治療三腔陰道氣囊管涂抹石臘油后插入陰道,氣囊內注水10 ml,接通微波天線,連接循環水開始治療,水溫控制在38~40℃,維持20~30 min,即可拔管。
療程方案:10 d為1個療程,每天一次,一般1~2個療程,觀察療效。
1.2.2對照組按傳統方法,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加口服中藥,方劑同上(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2結果
通過BVK-50微波治療與中藥液保留灌腸。治療組治愈14例(癥狀消失,其中懷孕3例)、有效7例(婦科窺陰器及B超檢查囊性腫物縮小)、顯效3例(婦科窺陰器及B超檢查囊性腫物縮小),對照組分別為8、6、10例。見表1。
3護理體會
3.1做好護患溝通
耐心細致的解釋,是護患溝通的橋梁。患者在接受BVK-50微波治療前,給予心理疏導,解除因病痛折磨,四處求醫造成的心理壓力,精神緊張而擔心治療效果,有些患者甚至恐慌病情嚴重性。例如:輸卵管阻塞引起不孕癥,給青年婦女造成心理傷害,影響夫妻感情[1,2]。又如遷延不愈的慢性炎癥影響夫妻性生活,嚴重影響工作,為此,做好心理護理給患者提供良好的醫療環境,對構成和諧社會、和諧家庭有著重要的作用[3]。
3.2心理護理
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建立自信。因來就診的患者中大多數是20~40歲的年齡段,尤其是20歲左右的年青人,她們中有些人都有個人隱私,不潔性生活史,甚至有很多難言之隱[4]。因此護士應尊重患者的職業特點,耐心傾聽患者陳述,給予適當解釋、安慰,設身處置地為患者著想,從患者的角度去感受、理解,分擔患者的痛苦,使患者配合治療。
4討論
慢性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病、多發病。BVK-50微波治療儀具有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提高代謝,改善營養,促進組織再生,緩解痙攣,消炎止痛之功效,其療程短,見效快,輔佐中藥液保留灌腸,中藥紅花、紅藤、丹參、莪術等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活血化瘀等作用。而依人舒抑菌膏推射劑,也是中藥合成:黃蓮、黃芩、大黃、蛇床子、苦參等同樣是清熱利濕,活血化瘀。故三者聯合應用,并能增加藥物吸收率,提高治愈率[5]。
[參考文獻]
[1]徐紅.VLH-D盆腔治療儀加中藥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觀察 [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17(9):37.
[2]任興業,鞏麗華,鄒曉燕,戚桂珍.三黃液保留灌腸聯合微波治療慢性盆腔炎30例臨床分析[J].山東醫藥,2000,52(20):56-57.
[3]霍文英,李武營.盆腔注藥治療慢性盆腔炎268例[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4,39(16):92.
[4]賈愛玲,于淑波.應用超短波治療慢性盆腔炎[J].齊魯護理雜志,2006,75(10):77.
一、課程介紹
《財經職業形象塑造》課程為會計與金融專業的職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與實踐,塑造大學生良好的職業形象。掌握現代社會和商務交往禮儀的規范;培養學生的有效溝通能力;從而樹立良好的職業素養,提高綜合職業能力和素質。課程主要涉及財經職業形象設計、財經職場禮儀和職場溝通三大模塊。依據行業要求和職業規范,在遵循職業標準的基礎上,針對崗位職責,進行全方位的內外兼修的打造,外塑職業形象,內強職業素質,為學生將來走上社會成功求職、從事財經類職業并獲得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課程意義
《財經職業形象塑造》針對于財經類人才的職業需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職業形象設計、職場禮儀、職場溝通三大模塊。整合了以往單項開設的禮儀、溝通等課程,目的是針對財經行業崗位職責,通過系統學習和訓練,了解職業形象塑造的基本標準和要求,掌握行業交往中應有的基本禮儀規范和基本技能,將學生從業前應具備的思想與行為基本素質進行融合,以提高學生從業基本道德與禮儀素質為主要目標。
三、實踐教學改革
職業能力不僅指專業能力,還要包括高素質的就業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傳統式教學內容只重視知識型教學,很少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傳統式教學模式只注重課堂教學,很少讓學生貼近職場培養職業意識。因此,我們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宗旨,在形象塑造課程教學中改革實踐教學。基于高職學生職業發展能力需求,本課程整合教學內容,在理論闡述的基礎上,為每個知識點設計了相應的實踐項目,以“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1.內容結構以“學以致用”為原則,對教材內容進行取舍和結構調整,來達到提高學生職業意識與訓練能力的目的,培養作為職業人應具備的形象素質。(見表1)2.教學方法基于能力標準系統化、工作過程系統化,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采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實施項目化“邊學邊練”的教練培訓式教學。通過體驗式教學、角色模擬、團隊合作等多種形式進行規范禮儀、有效溝通的訓練,逐步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和職業素養。理論學習主要輔助實踐教學,強調財經行業特色。教師首先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對職業形象的重視,使學生了解到財經類職業人士塑造良好職業形象的重要性,培養正確的審美觀。運用師生全員參與模擬職場情景的實踐教學;針對不同教學模塊與能力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主要針對財經行業,采取案例分析、素質測試與情景活動、視頻欣賞、分組(討論與合作訓練)、角色扮演、點評分享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們的興趣,有效促進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與領悟。3.考核模式實現職場化,即以職場工作開展的流程、行為要求與考核標準開展。課程考核從職場角色定位開始,進階式開展財經類職場化項目。首先,第一階段需要實現自我職業形象設計。形象設計是對形象定位的符號表達,服務于明確的個人品牌管理目標。主要包括財經形象規范和個性風格定位。針對個人做個性化診斷和形象指導。第二階段實現職場禮儀的規范操作。職場禮儀是管理者確認個人身份和維持社交關系的重要溝通方式。從禮儀文化切入,讓學生對職場禮儀的內涵與外延以及場合禮儀規范進行掌握,到職場規則和商務禮儀的學習把握。通過小組合作,角色扮演,來完成職場情景劇的演練。最終實現內在的禮儀修養和自我成長。第三階段進行職場溝通的訓練。旨在提高學生有效表達的能力,增強學生作為職場新人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與效果。在訓練方式上以具體任務為載體,強調實際語言能力的有效提高。重點在面試溝通模塊,以引導學生注重語言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最終提高就業能力。實踐教學能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熱情度和配合度,取得良好效果。以小組開展項目實踐、組內協作,綜合運用情景活動、啟發引導、教師示范、角色扮演、分組討論與合作訓練,后期實踐報告、點評分享、能力測試、反饋糾正以及量化考核。
四、結語
禮儀,顧名思義,就是指儀式和禮節。涉外禮儀,即為涉外人員在國際交往中應當遵循的一些國際通用的禮儀做法。由于每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環境、宗教等的不同,人們生活習慣、日常交流方式也存在差異。目前高職院校中相當一部分同學畢業后都進入了外事企業或者從事對外的相關工作,因此,掌握一定的外國禮儀文化和生活習慣,才能在對外交往中遵循國際間通行的禮儀進行溝通交流,有效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或矛盾,營造出更好的工作氛圍。
二、高職院校涉外禮儀教育途徑探討
(一)高職院校對外禮儀教育體系的系統化、規范化設置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都開設了禮儀課程,課程性質基本為公共選修課。涉外禮儀作為現代禮儀體系的五大部分之一(中國人民大學金正昆教授將禮儀體系概括為“社交”“商務”“服務”“涉外”等五大部分),對涉外專業的學生和畢業后要從事對外工作的學生來說有很大的實用價值,因此,涉外禮儀在課程設置上應該具有針對性和專業性,教學中也要分層次依次進行知識傳授。首先是日常基本禮儀。涉外禮儀作為禮儀的一大組成部分,是以基本的禮儀規范,針對不同的社交對象、社交場合而衍生出的一種專用禮儀。高職院校學生均為高中畢業生,在入學之前的教育學習中雖具備一定的禮儀知識,但并沒有系統、具體的學習。學生入學之初,學校應該通過禮儀手冊、舉辦禮儀宣講大會等形式,為學生初步建立禮儀意識,樹立正確的禮儀審美取向,讓學生了解禮儀的存在意義和重要性,提升自信,拓寬人際交往。再者是專業涉外禮儀的教育。高職院校中部分專業如商務英語、對外英語等本身需要面對的交流人群為外方人員,涉外禮儀尤其必要。在涉外禮儀的教學設置中,應針對不同的專業做相應的課程設計,有目的性的講授,讓學生在學習中明確學習任務,并且學以致用,真正達到教學目的。
(二)涉外禮儀教育內容的選擇與定位
1.從文化差異切入涉外禮儀教育
由于不同國家地區的民族信仰、生態環境、歷史文化等的不同,而使其形成了不同的表達方式、語言習慣。若是對文化間的差異缺少了解,學生會在不覺間以自身的價值標準和禮儀規范來表達自己的言行舉止和思維方式,這樣容易引起對外交流中的誤解甚至矛盾。現代國際間通行的禮儀慣例和目前國內的禮儀規范存在著一定的差別,教學過程中應當從國家間的文化差異引入學習涉外禮儀的原因和必要性。首先,日常生活用語的不同。生活中的交際用語包含很多方面,常用到的有會面時的打招呼、問候語、介紹語、分別用語和語言交談話題的選擇等。交談雙方因為各自的成長環境和文化氛圍迥異,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別。如中國人在介紹客人時習慣用贊美的言語,而歐洲、美國等國家在介紹時更常用的是簡要的信息介紹。例如,若是以中國的介紹方法介紹美國人,會使其產生不解甚至尷尬難堪。同樣,用美國式的語言介紹中國人,又往往使被介紹人形成沒有被足夠重視的心理,從而有可能產生嫌隙。教學中,應當針對日常交流用語不同的方面,分部分進行詳細講解,并舉例說明,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加深學生的理解。其次,肢體語言表達的差異。交際作為一個復雜的表達過程,需要語言與肢體動作相輔相成,共同完成。不同的場合,面對不用的交流對象,選擇恰當的肢體語言非常必要。上下級之間工作匯報、同事之間商議討論、與客戶間的介紹談判等不同的場合如何運用肢體語言,需要避免哪些肢體動作,都是非常值得探究的。常用的肢體語言比如眼神、手勢、面部表情、身體動作等都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心理動態。國外很多特定的肢體動作都代表著特殊的含義,例如,日本的鞠躬禮,歐洲的碰鼻禮等。職場涉外交往中,一定要了解不同國家地區之間肢體語言所代表的意義和差別之處,避免做出不禮貌的舉動。教學中,適宜采取文化差異分析和實用案例說明相結合的方式,教導學生學習職場涉外禮儀中的肢體表達,進一步完善涉外禮儀教育的內容。
2.涉外禮儀的原則
涉外交往中,尤其職場中的涉外交往,在許多方面都有國際通用的慣例和原則。比如,女士優先、準時守約、熱情適度、不卑不亢尊重隱私等。這些原則和慣例應當作為非常基礎的部分納入涉外禮儀的教學中。特別針對職場涉外方向,關于穿著打扮、會面、座談、宴請等的相關規則和禁忌是必須要求學生掌握的,教學中也應著重強調。
(三)涉外禮儀教學模式建立
1.教學手段的多樣化
禮儀教育作為一種素養教育,本身就與傳統的黑板板書式的表達方式不太相融,而目前高職院校所配備的現代化的教學系統能夠以圖片、音頻、視頻等的形式呈現出生動、具象的內容,是禮儀教學中的最佳選擇。配以音樂等的輔助手段,不僅能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度,而且能有利于同學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另外,也要合理的利用身邊的網絡資源。當前的網絡包羅萬象,四通八達,內容多,信息量大,且具有開放、及時等特點,接軌社會,貼近生活,也是學生樂于接受并使用的手段。鑒于此,本人覺得可以利用校內網絡,在論壇、主頁、微博上發起相關職場涉外禮儀話題,讓學生參與討論,發表意見看法,既增添了教學的趣味性,也能激發學生對涉外禮儀的學習興趣。
2.多方面滲透教學
作為禮儀文化的傳播者,首先老師要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以身示范,以己導人,在教學中的行為舉止均遵守規范的禮儀要求,以實際行動讓學生產生禮儀意識,感受良好的禮儀氛圍,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禮儀習慣,使他們成為“有禮”之人。除教師本身的示范作用之外,許多學生愛看的國外電影、電視劇中人物的語言表達方式、肢體行為動作等都可以成為很好的素材引用至涉外禮儀課堂教學中。
3.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有益結合
課堂教學中,可以進行禮儀知識的講授和職場對外禮儀場景模擬練習,但是,僅僅靠這些教學手段是無法培養學生的禮儀意識的,而且課堂時間有限,又存在諸多限制,想完成高質量的涉外禮儀教學存在一定難度。課堂教學之外,利用院校中的學生組織和學生社團輔助課堂教學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學生組織和社團是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多樣的組織活動和分布廣泛的參與人員,為在校學生拓展人際關系、鍛煉人際交往提供了一條有效渠道。而禮儀學習的最終目的即為用,將禮儀學習與校園社團活動進行有機結合,通過校園社團組織涉外禮儀展示大賽、職場涉外禮儀知識競賽、涉外禮儀模擬話劇表演等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不僅可以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同時還可以讓指導老師們發現學生在涉外禮儀方面的認識不足之處,從而在下一步教學中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理論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畢業后的工作中更快的適應工作環境,融入職場生活,表現出優秀的禮儀素養,為自身贏得更好的發展。
三、結語
關鍵詞:女大學生;形體訓練;禮儀培訓
每一所高校都是是以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最終目標的,不能讓大學生成為形體差,外在形象差的未來職場的淘汰邊緣人員。大學生,尤其是女大學生在未來的職場競爭中并不占優勢,這就需要各高校的女大學生除了具備學識淵博,人生觀、價值觀正確,理想遠大等優點之外,也要有充分自信的形體外在形象。即使現在不是一個“看臉的社會”,各高校的形體和禮儀訓練也是不能放松的。一個女大學生如果具備良好的形體外在形象和交際禮儀,那么在未來的社會職場競爭之中無疑具備了很大的優勢。但是,現如今,各大高校對女大學生的形體訓練和禮儀培訓看的并不是很重要,沒有開設相關的形體和禮儀培訓課程,或者是相關的女大學生形體禮儀培訓系統并不完善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相關高校的工作人員和部門應該更加全面的在如何提高女大學生的形體訓練和禮儀培訓這一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
一、形體禮儀培訓的概念和重要性
1.形體禮儀的概念
形體和禮儀是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的,這兩者之間的基礎就是“形”。對人形體氣質的強化就是通過對人身材和精神狀態進行全方位的培訓,通過一系列的正確培訓體姿訓練,對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進行不同程度的修飾和調整,使整個人的形體氣質得到提升。然后在形體氣質已經塑造完成的前提下,在進行禮儀的培訓。禮儀培訓其實就是在不同的場合對形體的動作進行約束,從而符合我國的禮儀標準。通過禮儀的培訓,能夠使人們具備較高的交際能力,在競爭中具備優勢。
2.形體禮儀培訓的重要性
2.1提高女大學生的交際能力
一個人如果具備了禮儀,具備良好的形體禮儀素質,那么她就會更加適應社會,適應社會的一些交往和交際活動。一名女大學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形體禮儀,才會給人較好的第一印象,然后在競爭中就會處于優勢。一名女大學生如果對于自身的形體禮儀要求很嚴格,這也能夠提高她的自律性和獨立性,保證女大學生在與人交際時也會非常順利,不卑不亢,有禮貌地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提高自身的交際能力。
2.2促進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一名女大學生如果對形體禮儀的約束性都很強的話,那么她的自我約束性也是非常高的。自律性強的女大學生往往能夠具備健康的心理,避免大學或者是未來競爭中惡劣事件的發生,從而從外在氣質形象和內在的理想心理都處于較高的水準,既具備競爭優勢,也符合高素質人才的高標準。
二、女大學生在形體訓練和禮儀培訓中面臨的問題
1.高校的女大學生形體禮儀課堂不完善,教師專業素質不高
現在我國很多高校都沒有專門開設針對女大學生的形體禮儀培訓課,或者是開設較少并且相關形體培訓設施不完善。形體禮儀培訓要注重女大學生的坐姿、儀容形態以及相關的形體表情形象的培訓,不是簡單地進行微笑,站姿等的培訓。當然,這也與高校的形體禮儀培訓教師綜合專業素質不高有關,教師無法針對女大學生制定詳細的形體禮儀培訓方案,只是沒有規律的進行比較雜亂的形體訓練教學,使女大學生不知道應該在什么場合進行哪一種形體語言的表現,都是進行的無用功,還浪費了女大學生的學習時間,使女大學生在未來的競爭中處于劣勢。并且,現在很多高校的形體禮儀培訓設備還不是很完善,因為一些形體矯正設備比較昂貴,高校沒有進行購買,這對提高女大學生的形體禮儀也是非常不利的。2.高校不重視女大學生形體禮儀的培訓
很多高校現在并不重視女大學生的形體禮儀培訓,過重的注重女大學生的知識培養,沒有認識到女大學生的良好外在形象在未來職業競爭中的重要性。高校的教學理念仍然比較傳統守舊,但是現在的社會高素質人才已經不單單是只注重女大學生知識是否淵博,人生觀是否正確,對于形體禮儀,交際能力和氣質形象這些外在條件也是非常看重的。高校對于這方面的認識仍然是偏少,阻礙了女大學生進行形體禮儀培訓的進程,甚至會阻礙女大學生的未來發展。
三、提高女大學生形體禮儀培訓的措施
1.增多女大學生形體禮儀訓練的課程,提高教師專業素質。
各大高校一定要增多形體禮儀訓練的課程,通過開設不同的形體訓練課程,比如:儀表儀態禮儀課程、基本姿態和身體素質的禮儀課程以及形體表情形象的培訓課程等等,每一周都要有一至三節女大學生的形體禮儀培訓課程,只有這樣,才能對女大學生一些基本形體禮儀習慣的養成,還有形體禮儀必須具備的觀念有好處。同時,也要不斷地提高形體禮儀培訓教師的專業素質,通過定期的聘請專業的禮儀指導專家在高校和形體禮儀教師進行座談會,教授相關教師相關的形體禮儀培訓的重點和方法,提升相關教師的專業素質。同時,高校相關部門也要加強對于女大學生形體禮儀培訓教師的考核制度,讓相關教師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及時改正,提高形體禮儀培訓課程的效率,促進女大學生良好形體禮儀的形成。
2.增強形體禮儀培訓資金投入,增強培訓強度
針對各大高校并不注重女大學生的形體禮儀培訓的觀念,教育部門應該相應的制定一系列的制度進行改正高校這樣傳統的觀念。讓相應的高校增加對女大學生形體禮儀培訓的資金投入,引入多種形體矯正儀器,多方面提高進行女大學生形體禮儀培訓的效率。同時,有的高校存在一個月才有一節針對女大學生的形體禮儀課的教學,培訓強度太小,這個問題應該及時改正。相關學校領導應該增多形體禮儀培訓課的數目,及時調整學生課表,爭取每周都有兩到三節的女大學生的形體禮儀課堂教學,只有這樣,女大學生才能夠認識到形體禮儀的重要性,將好的形體禮儀習慣日積月累,逐步成為形體禮儀氣質優秀的學生,在以后的職業競爭等方面處于優勢地位。
綜上所述,形體訓練和禮儀培訓對于當代高校的女大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個人的良好發展,為了以后在職業競爭中占有優勢,進行相關的培訓是非常有必要的。相關高校一定要有這樣的理念,積極解決女大學生形體禮儀培訓中的問題,找到正確的應對措施,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正權.女大學生應用形體訓練培養氣質[J].山海經.2015(13)
[2]彭艷.關于高職學生形體訓練教育問題的思考[J].企業家天地.2013(11)
[3]梁晶晶.試析舞蹈形體訓練對女性培養的重要作用[J].青春歲月.2014(01)
1.課程改革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迫切要求。禮儀課程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該課程具有易學、易懂、難養成的特點,不僅要學生了解禮儀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生具有良好的禮儀意識,掌握禮儀服務技能,養成良好的職業禮儀習慣。而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該課程教學內容缺乏與行業對接、教學手段較為單一,這些都不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鑒于此,為適應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2.禮儀教育是服務類專業教育的基礎。對于服務類專業的學生,需要與服務對象進行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良好的禮儀素養在職場中顯得尤為重要。從外在職業形象的塑造,到內在禮儀修養的展示,無不體現著對客人的尊重。專業課程的理論學習與技能訓練,從基層到管理者,職業形象、待人接物、溝通交流等諸多能力都能體現于良好的禮儀素養。因此,禮儀教育是服務類專業的基礎。
3.禮儀教育是職業禮儀素養提高的重要途徑。對于在校大學生而言,缺乏真實的職場環境,在禮儀課程學習中,如果單獨按照傳統模式教學,學生無法體會職業情景,僅僅掌握一些基本理論知識,不能很好地將理論知識運用于行業中去,也很難靈活地解決職場禮儀中的實際問題。通過此次課程改革,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手段再到考核方式,理論知識與實踐項目緊密結合,禮儀知識與行業緊密結合,以達到提高學生職業禮儀素養和情感服務能力的目的。
二、課程改革的具體實施措施
1.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重點,以工作任務為基礎,以項目任務為載體,重構課程教學內容體系。對本學院的三個本科專業(酒店管理、旅游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的禮儀課程進行教學改革,以“五大教學改革”為指導思想,按照“從出口往回找”的思路進行調研,充分考慮行業的要求與職業素養與技能要求,借鑒國內外旅游、酒店、會展專業人才培養的經驗和禮儀類課程群教學改革經驗,秉承“學習的內容是工作任務,以完成工作任務深化學習內容”的原則,編制課程教學大綱,面向行業崗位設計和構建課程教學內容體系。以“1+4+1”六大課程教學模塊為項目依托(其中,第一個“1”為禮儀意識喚醒,“4”為職業形象塑造、待人接物處理、溝通交流應對、禮賓次序安排,第二個“1”為行業崗位禮儀),以“典型工作任務”為引領,以模擬仿真實訓來組織教學,使職業和崗位要求與仿真情境相符,實現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任務的緊密結合。課程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為依據整合教學內容,設計了七大學習性典型任務和四個實訓項目,這七大學習性典型任務為認知禮儀、職業妝容與職業著裝、優雅姿態與服務手勢、社會交往常用禮儀、如何有效溝通、學會次序安排、行業服務禮儀;四大實現項目為儀容儀表訓練、儀態禮儀訓練、服務用語訓練、崗位禮儀訓練。
2“.教、學、練、做”有機融合,注重教學過程實踐性,建立基于提高學生情感服務能力的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方法體系。以提高學生的情感服務能力為核心,從禮儀課程特點和本科生的認知規律出發,不斷創新和豐富教學方式方法,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全面推廣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仿真情境實訓、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技能項目實訓等,讓學生在創設的工作情境中積極主動地完成項目教學的具體任務,引導學生勤于思考,樂于實踐,在儀容儀表禮儀訓練項目中,要求學生掌握正確的職業著裝要求,會打領帶、化淡妝;在儀態禮儀訓練項目中,要求學生掌握正確的站、坐、行、蹲姿態,規范服務手勢;在服務用語訓練項目中,要求學生掌握禮貌用語與行業服務用語規范、表情訓練;在行業崗位禮儀訓練項目中,要求學生掌握酒店、導游及會展服務禮儀。通過采用項目主體、任務驅動、仿真情境實訓、案例教學、情景模擬等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建立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方法體系。
3.考核評價主體多元化,考核評價嵌入教學過程,建立適用、實用、一體化的“兩分法”教學考核體系。本課程考核以促進提高學生職業禮儀素養和培養情感服務能力為主線,推行課程嵌入式評估,突出知識、技能和素質的全面考核,注重過程考核,評價主體由學校的單一主體轉向學校、行業、社會的多元主體。教學考核將以前知識本位的傳統終結式考核改革為能力本位的過程性考核,兼顧理論與實踐,參照職業標準與學科競賽相關評價標準,促進學生“學、做、練”相結合,不斷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行業實際問題、不斷完善自身技術技能的意識,從而培養一批適應國際旅游消費市場的需求趨勢、具有較強情感服務能力的高端專業人才。“兩分法”考核機制具體是指實訓技能模塊百分制與理論模塊百分制考核,同時,把平時成績與實訓技能考核作為課程過程性考核,理論考核作為期末考核。課程總評成績(100%)=平時成績(20%)+實訓技能考核成績(40%)+期末理論考核成績(40%)。其中,過程性考核成績(60%)=平時成績(20%)+實訓技能考核成績(40%),終結性考核成績(40%)=期末理論考核成績(40%),平時成績主要由課堂考勤、課堂模擬實踐、課堂案例討論、課后準備、課后作業等構成,實訓技能考核主要圍繞四大實訓項目展開,以小組為單位,重點考核職業形象塑造和行業情景模擬,一方面讓學生了解到外在職業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另一方面通過情景劇的形式,讓學生把禮儀知識充分運用于行業中,并充分運用理論知識解決行業中的實際問題。期末的理論考核主要是禮儀的基本知識點、行業案例分析等。
三、課程改革成效
1.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改變了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式,理論知識采取案例教學、體驗式教學、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多種教學方式,實踐項目讓學生真正把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在實訓中對禮儀規范有了更加真實的體會,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2]。學生普遍反映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不僅激發了他們對學習禮儀的熱情,更讓他們意識到禮儀的重要性,通過外塑形象、內強素質,不斷提升自己的禮儀修養,將會在大學生活乃至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受益匪淺。
2.實訓項目的實施與技能考核,真正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對實現項目的訓練和考核,學生普遍反映良好。一方面,學生在禮儀實訓室真正的練習到具體的技能,切實學到實用的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把禮儀知識綜合運用于行業情景模擬中,充分提高了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并解決行業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僅僅局限于知識的死記硬背。
3.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禮儀意識和職業禮儀素養。在課程學習中,通過理論知識、實訓項目和課外實踐,多方位地讓學生意識到禮儀的重要性,尤其是小組的實訓項目,學生在團隊中的個人禮儀得到系統提升。同時,通過行業情景模擬的編排與展示,職業禮儀得到進一步的規范。在校內外的各種活動中,能將學到的禮儀充分運用,同時在校外實習中,也能展示我院學生的禮儀風采。
四、課程改革的幾點思考
1.職業禮儀素質養成非一日之功。本課程具有易懂、易會、難養成的特點,在課程學習期間,學生們還可以保持較好的學習禮儀的熱情和狀態,但把這種職業禮儀素養內化并形成自己的品質還需要平時的積累和沉淀。考核成績高者,也不能保證學生能夠真正養成了良好的職業禮儀習慣。在課程改革中,需注意多提供學生禮儀社會實踐和行業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接觸到崗位中禮儀的重要性。同時,在學期教學進程中可不定期地開展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活動,以課堂所學理論知識和實訓技能方面的設計或競賽活動為主要內容,如開展以禮儀為主題的職場禮儀風采大賽,豐富學生的第二課堂;我院有自己專門的禮儀隊,通過禮儀隊成員的選拔,一方面激發學生的禮儀熱情,另一方面,讓禮儀隊成員成為禮儀規范的代表,尤其在學校的各種活動中,禮儀隊成員的風采無疑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引導禮儀規范貫穿于學生整個大學階段,逐漸將禮儀規范內化,成為禮儀習慣,以便更好地提升禮儀素養。
2.技能實訓項目訓練人數較多、時間較少。鑒于課時有限,學生人數較多,在過程技能實訓中,難以保證每位學生在實訓課上掌握應有的課程技能,以致在技能考核中,不能取得較滿意的實訓成績。在技能實訓中,以小組為單位,加強小組成員之間、小組與小組的交流和溝通,達到互相學習、互相帶動的目的;學院配有相應的課程分散實訓,鼓勵學生多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技能訓練,以獲得較好的禮儀課程技術技能,為以后的工作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國際標準禮儀學院、北京德業軒國際禮儀培訓中心導師總監鄭東介紹說,一個人的職業形象包括內在的和外在的兩種主要因素。而每一個職場人都需要樹立塑造并維護自我職業形象的意識。鄭東本身也經常給國內外企業做職業形象培訓業務,她表示,了解并掌握一定的職業禮儀,有助于完善和維護職場人的職業形象。這里介紹一些日常的職業禮儀,希望對您完善、維護自身職業形象有所幫助。
(一)著裝禮儀
穿著職業服裝不僅是對服務對象的尊重,同時也使著裝者有一種職業的自豪感、責任感,是敬業、樂業在服飾上的具體表現。規范穿著職業服裝的要求是整齊、清潔、挺括、大方。在有些國家,每周工作日的衣服是不能重復的,特別是在日本,如果你穿著昨天的衣服上班,人家會認為你夜不歸宿的。所以儀容儀表不僅僅是表現在衣著得體,如果每天的服裝能夠有些變化會更加完美。如果沒有條件每天換衣服也沒關系,一些小的變化會增添情趣,例如在昨天的套裝上增加一條絲巾,效果絕對不同。如果是男士,不能每天換西服的話,起碼可以換一下領帶和襯衫。
下面的幾個基本原則值得注意:
1.西裝必須剪裁合身,顏色傳統,質料高級。西裝、襯衫、領帶這三樣中必須有兩樣是素色的。純棉的白襯衫永遠是主管人員最適當的選擇,襪子的顏色必須比褲子更深。
2.領帶的長度必須觸及皮帶扣。短袖襯衫只適合于業務員。在兩手伸直時,襯衫的袖子應該比西裝袖長一厘米左右。
3.每天早晨出門前,在鏡子前端詳自己一分鐘。在這一分鐘內,思考一下你今天所要見的人,他們的地位,以及對你或你公司的重要性,再看看鏡子里的你,所穿的西裝、領帶是否相配。
現代女性多是職業女性,辦公室著裝基本上應該是大方得體的,體現職業女性的專業素質。“服裝語言”無聲地詮釋了你所在的行業和你的職業態度,直接影響你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影響他人對你的態度。
1.最安全的著裝是職業套裝。選擇合身的短外套,搭配裙子或長褲都可以。襯衫則易選擇與外套和諧自然的,不要太夸張。
2.要特別注意只有在穿長褲子的情況下才可以穿短絲襪。很多女性不注意這一點,喜歡穿裙子或短褲配短絲襪,其實這樣的搭配非常不雅。
3.鞋子最好是高跟或者中高跟的皮鞋,因為有跟的皮鞋更能令女性體態優美。
4.夏天最好不要穿露趾的涼鞋,更不適合在辦公室內穿涼拖,容易給人懶散的感覺。
5.著裝色彩不宜太夸張花哨。黑色很好搭配衣服,但是如果運用不好很容易給人沉悶死板的感覺。所以一定要與其他色彩巧妙組合,搭配出莊重又時髦的效果。
6.年輕女性還可以選擇具有色彩的衣服,如果有圖案,則力求簡單。
7.佩戴的飾品以不妨礙工作為原則。工作時所戴的飾品應避免太漂亮或會閃光,太長的墜子是不適合的。對于耳環的選擇也要以固定在耳上為佳,如果你的飾品在工作時會發出聲音,為了不影響別人的工作情緒,應該立即取下。
8.此外,還提醒大家,要善于運用絲巾或羊絨巾,可以使你的著裝更加時尚。
(二)社交禮儀
遞送名片時應用雙手拇指和食指執名片兩角,讓文字正面朝向對方,接名片時要用雙手,并認真看一遍上面的內容。如果接下來與對方談話,不要將名片收起來,應該放在桌子上,并保證不被其他東西壓起來,這會使對方感覺你很重視他。參加會議時,應該在會前或會后交換名片,不要在會中擅自與別人交換名片。
介紹的禮節是行為大方得體。介紹的原則是將級別低的介紹給級別高的;將年輕的介紹給年長的,將未婚的介紹給已婚的,將男性介紹給女性,將本國人介紹給外國人。
愉快的握手是堅定有力,這能體現你的信心和熱情,但不宜太用力且時間不宜過長,幾秒鐘即可。如果你的手臟或者很涼或者有水、汗,不宜與人握手,只要主動向對方說明不握手的原因就可以了。女士應該主動與對方握手,同時不要戴手套握手。另外,不要在嚼著口香糖的情況下與別人握手。
(三)電話禮儀
在接聽電話時你所代表的是公司而不是個人,它能夠真實地體現出個人的素質、待人接物的態度以及通話者所在單位的整體水平。所以不僅要言語文明、音調適中,更要讓對方能感受到你的微笑。
1.一般在接聽來電時,許多人都是先從“喂喂”開始應答的,這樣十分不禮貌。應該拿起話筒后,口齒清晰地說“你好”,然后再報出自己的公司名稱和部門名稱。
2.打電話時語氣要熱誠、口音清晰、語速平緩。電話語言要準確、簡潔、得體。音調要適中,說話的態度要自然。
3.接聽電話時注意接聽要及時,應對要謙和,語調要清晰明快。不要忘記每一個重要的電話都要做詳細的電話記錄,包括來電話的時間,來電話的公司及聯系人,通話內容等,這樣才能為將來開展業務奠定良好的基礎。
4.如果主動給對方打電話,要選擇好通話時間,不要打擾對方的重要工作或休息。通話時間的長短要控制好,不要不顧對方的需要,電話聊起來沒完。如果對方當時不方便接聽電話,要體諒對方,及時收線,等時間合適再聯絡。
5.通話結束時,掛斷電話需要輕放,這一點非常重要,但很多職場人很難做到。
(四)電子禮儀
電子郵件、傳真和移動電話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職場禮儀方面的新問題。寫電子郵件也有禮儀,這一點您了解嗎?不妨對照下面的內容,看看您有不對的做法嗎?
傳真應當包括你的聯系信息、日期和頁數。未經別人允許不要發傳真,那樣會浪費別人的紙張,占用別人的線路。
在今天的許多公司里,電子郵件充斥著笑話、垃圾郵件和私人便條,與工作相關的內容反而不多。請記住,電子郵件是職業信件的一種,而職業信件中是不應有不嚴肅的內容的。
1.要小心寫在E—mail里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
因為現在法律規定E—mail也可以作為法律證據,是合法的,所以發E—mail時要小心,如果對公司不利的,千萬不要寫上,如報價等。發郵件時一定要慎重。
2.郵件訊息不要太冗長。這樣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別人也沒有興趣看下去。
3.不要在郵件末端列出對方的地址。因為對方知道自己的地址,不用寫,寫上感覺不太好。
【關鍵詞】中職學生 禮儀 教育
Brief talk about the amenity education o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Shi Lina
【Abstract】The open quality of the society and the multiplex quality of the culture has decided a fact that people must know well the amenity and use it, so the amenity education has already become one part of the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one required course 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Developing the amenity in the vocational school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students’ civilized behavior and social ability, figuring the vocational image and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According to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character and need, the amenity education should give prominence to the basic amenity, the daily social amenity, the document amenity, the work amenity,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amenity and the religion amenity. In teaching, teachers can adopt four ways like introducing the amenity education into the classroom, cultivating students’ amenity through the example, building excellent humanistic school condition and putting the amenity education into the practice.
【Key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 Amenity Education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禮儀文化源遠流長,素有“禮儀之邦”美稱。禮儀是人們用以溝通思想、聯絡感情、增進了解的一種行為規范,是現代交際中不可缺少的劑;是一個人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更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現代社會的開放性和文化多元性決定了人們必須懂禮儀、用禮儀,因此禮儀教育已經成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而中職學生作為即將走向職場、步入社會的一個群體,理應通過系統的禮儀教育了解和掌握有關的禮儀規范,為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1.中職學生禮儀教育的必要性。
1.1 禮儀教育有利于強化中職學生的文明行為。據有關調查反映,現在不少中職學生缺乏基本的禮儀禮貌概念,行為習慣較差,社會公德心不強。無論從就業的角度看,還是從學生終身發展的角度看,都需要不斷糾正這些不良習慣,強化文明行為。通過禮儀教育,可以幫助廣大中職學生掌握言談、舉止、儀表、服飾等方面的規范,提高和改善中職學生的思想修養、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因此,禮儀教育作為系統的禮儀培養與規范,理應成為中職教育的內容之一。
1.2 禮儀教育有利于提高中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能否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中職學生的成長和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戴爾?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及吉米?道南與約翰?麥克斯韋爾合著的《成功的策略》都導出同一條公式:個人成功=15%的專業技能+85%的人際關系和處世技巧。因此,通過禮儀教育,幫助中職學生掌握基本的禮儀規范和交往技巧,引導他們參加良好的人際交往活動,建立和諧、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中職學生適應社會的迫切需要,是從“依賴”的人發展成為“獨立”的人的迫切需要,也是成功走向社會的迫切需要。
1.3 禮儀教育有利于中職學生塑造良好的職業形象。中職教育是面向就業市場的教育,對中職學生來說,中職階段既要體現學習內容的專業性,更要體現言談舉止的職業性。這就要求中職教育必須按照中職學生今后的就業方向和崗位要求,幫助他們盡早養成與職業發展相關的習慣和素養,提前塑造良好的職業形象。而塑造良好的職業形象,就必須通過禮儀教育的形式,對中職學生進行專門地職場禮儀系統訓練。
1.4 禮儀教育有利于中職學生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大范圍的分工協作關系和商品流通關系,更帶來了激烈的市場競爭,“皇帝女兒不愁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局面已一去不復返。這對于一個企業或服務行業而言,就更需要積極適應這種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而這種轉變總是需要具體的人去實施和操作。中職學生作為將來的“職場人”,如不懂得現代的社交禮儀,就很難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因此,在市場經濟的氛圍下,中職學生禮儀素質的培養,不僅是為了個人順利步入商界,也是為了組織事業的發展做準備。
2.中職學生禮儀教育的目標和內容。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禮儀技能培養目標主要有以下幾點:―是學會運用儀表、儀容、儀態和言談等個人基本禮儀,提高個人修養;二是學會運用問候、握手、介紹、交談、接待、拜訪、宴請、乘車等日常交際禮儀,展示個人交際魅力,提升個人形象;三是學會運用書信類文書、致辭類文書、對外商務信函類文書禮儀,借助禮儀文書傳遞信息,表達友好、尊敬之意;四是學會運用面試應聘、言談技巧、商務通訊等職場禮儀,提高求職成功率;五是了解中外傳統禮儀習俗和宗教禮儀,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在內容選取上,本著實用、適用、夠用的原則,體現與職業資格證書的有效融合。相應借鑒《國家職業標準匯編》中公關員、秘書、推銷員、服務員等相關職業對禮儀知識和技能的要求,在內容的構建上盡量向職業資格考試對禮儀的要求靠攏,為學生獲取雙證書(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和到相關崗位就業提供便利。
3.中職學生禮儀教育的途徑。
3.1 把禮儀教育引入課堂。學校應將禮儀教育納入教學大綱體系,將培養學生的交往意識和交際技巧,使學生較為系統的掌握禮儀修養的理論知識和應用規范作為教學的基本任務之一。可以通過安排禮儀知識講座講授相關禮儀基本知識,提高學生對禮儀重要性的認識,激發學生學習禮儀、運用禮儀的意識;同時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禮儀教育課程,系統講授禮儀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提高學生對禮儀的認知,培養學生正確的交往動機,鼓勵學生勇于交往,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恰當地遵守和運用禮儀的原則和技巧,最終使學生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克服交往中的認知障礙,引導中職學生把社會道德規范轉化為個體的道德品質和道德實踐。
3.2 通過榜樣示范培養學生禮儀。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中職生進行禮儀教育,更應該注重榜樣的示范作用,為中職學生樹立活生生的現實范例。一方面,教師要有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敬業態度,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放到禮儀標準的規范當中,通過水到渠成的點化和潛移默化感染學生。另一方面,更要利用學生中的榜樣去影響其他學生,如:對于每月操行為“優”的同學、做好事的同學或者進步顯著的同學給予獎勵等,引導中職生向講文明、懂禮儀的榜樣學習,近而形成以推崇文明禮儀、踐行文明禮儀的良好氛圍。
3.3 營造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校園人文環境是社會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意識形態、觀念和校園學術、文化的總體氛圍,對學生成長和學校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學校要積極營造良好的校園人文和科學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內外各種禮儀活動和社會公共活動,不斷積累交往經驗,展示禮儀的魅力和當代中職生的風范。例如:制定相應的校園禮儀規范,規范學生的行為,指導學生的交際活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發動全校師生尋找校園中的不文明現象,開展辯論、演講、小品表演、禮儀講座等活動,弘揚文明禮貌之風,使禮儀之花遍地開放;還可以通過網站、報紙、廣播、宣傳欄等媒介介紹名人修身軼事,樹立優秀的學習榜樣,在校園內掀起文明修身之風,形成人人學禮儀,處處用禮儀的風氣。
3.4 把禮儀教育融入到實踐當中。禮儀教育不是單純的知識教育,它具有十分鮮明的操作性和實踐性。學習禮儀需要有一個邊學邊練的過程。因此,要加強禮儀實踐,把禮儀融入到具體的實踐當中,以禮儀樹立學校形象,以禮儀展示學校風貌。可以在校內專業與專業之間、班與班之間開展評選“文明班級”、“禮儀之星”等各種禮儀活動和競賽,營造濃厚的禮儀氣氛。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禮儀活動和社會公共活動,不斷積累禮儀實踐經驗,最終將學生培養為知書達禮的“禮儀之民”。
參考文獻
1 吳寶華主編.《禮貌禮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2 孫彗竹主編.《禮儀規范教程》.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5
[關鍵詞]高職學生 禮儀素質 途徑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1)09-0148-02
知禮懂禮守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子開始,禮儀就被列入了必修的“六藝”之中。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人們越發意識到禮儀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發展高職教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的展開,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高職院校也取得了蓬勃的發展。但不容忽視的是,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入校時普遍文化課分數不高,對紀律和禮儀的學習也有些欠缺,一些學生根本不懂禮儀,在公共場所高聲喧嘩、隨地吐痰等現象時有發生。高職院校必須把提高學生的禮儀素質放在重要位置,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學生禮儀素質的提高,為我國培養出更多更好的應用型人才。
一、提高高職學生禮儀素質的重要性
加強禮儀素質學習的重要性表現在促進人際交往、為日后面向職場作準備、高職學生的群體特征要求加強禮儀學習三個方面:1.禮儀教育有助于促進和諧人際:高職學生步入大學是遠離父母邁向社會生活的第一步,隨著課余生活的豐富和空暇時間的增多,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和同學交流,在高職院校中開展社交禮儀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學習和掌握社交禮儀的基本知識和規范,他們就能憑借它去順利地開啟各種交際活動的大門,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2.禮儀教育為日后走向職場作準備。面對大學生就業形式越來越嚴峻的現實,怎樣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是越來越多學生考慮的現實問題。據報載,在人才招聘會上,言談儒雅、服飾得體、儀表端莊、神態大方、禮儀到位的學生更能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在步入職場后更是如此。3.高職學生的群體特征要求把禮儀教育擺在重要位置上。高職院校學生的構成是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人,他們進入大學進行學習,是對未知領域的一個全新的嘗試,所處的年齡段是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形成的階段,在這個時期對學生思想領域進行引導,可以更好地幫助他們正確地認識世界、認識社會。
二、提升高職學生禮儀素質的途徑
(一)教師首先要知禮,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對學生產生的影響
教師的示范性和學生的向師性特征決定教師要注重自身禮儀對學生的影響。
1.教師的職業特征具有示范性的特點。孔子曾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顏氏家訓》中也說:“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這都表明教師要以身作則,學生才會對其產生信任,對他下達的命令也能更好地聽從,在教學和管理的過程中也能更加地得心應手。新時代的教師不光要教好書,更重要的是要講禮儀。教師不僅僅是教授知識的源泉,而且是傳承文明的導師、教書育人的園丁、以身作則的楷模。“為人師表”不僅表現在課堂上,更重要的是表現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在無數的細節里。
2.學生學習的過程具有向師性的特點。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成長過程中,對教師存在一定程度的依附感心理,高職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中,正是個性與品德形成的時期,教師的一舉一動,每個教學、生活中的細節在學生的眼中都會無限的放大,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在課堂上以及處理學生工作中要給學生做出表率,促進學生對禮儀的學習和素質的提高。
(二)開設禮儀選修課,把禮儀列入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
禮儀課程由于設置的內容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這就要求學校開設禮儀選修課,把禮儀列入德育范疇。長期以來我國對學生德育方面的教育是尤為重視的,從小學開始就把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等列入必修、選修課程中來,但值得重視的是,我國的思想政治課程往往側重于人的思想方面,所學到的政治和政策內容和自己的生活有差距,思想道德課往往被看成是一種空洞的說教,實踐起來也有困難;而禮儀課程所學內容具有實踐性強、可操作性、評價具體等特點,和思想政治課程有顯著的區別,如禮儀所設置的課程內容包括拜訪禮儀、接待禮儀、個人的儀容儀表禮儀,還有人際交往禮儀等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學生學完以后可以馬上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來,對提升自我形象素質都有實際效果,是一種顯而易見的教育形式。學生通過禮儀的學習可以清晰地認識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惡,通過對禮儀的學習,做一個知禮懂禮守禮的人,從而不斷地調整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摒棄假惡丑,追求真善美,從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質。這樣,就可以寓德育教育于禮儀教育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為了加強禮儀課程的建設。首先,高職院校要引進專業的禮儀課教師。其次,可到知名的大企業聘請有豐富禮儀實踐經驗的校外人員擔任兼職教師。當然,也可有計劃地安排任課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或直接選派教師參加各種相關禮儀培訓、進修和專門的研討會,注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另外禮儀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課程,學院應根據各專業對禮儀的要求選擇合適的禮儀教材,建立禮儀實訓室,購買相關的禮儀教學實訓用具。
(三)從身邊小事做起,循序漸進學禮儀
“九臺之上,始于壘土”,禮儀的學習最重要的是從小處著眼。高職學生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從小處著眼,如同學之間不互相叫(起)外號、按秩序排隊打飯、不浪費糧食等等,隨時隨地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符合基本的禮節要求。一次幫助同學,一次給老人讓座,一次主動的問好,也許并不代表什么,但禮儀習慣的養成應該是由外到內,由低到高的一個遞進的過程。一點一滴地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斷地經受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當做好每一件身邊的小事,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個知禮懂禮的具有高素養的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每個人都按照禮儀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整個社會的小禮儀就會匯聚成泱泱大國的大禮儀,這樣整個社會風貌就會得到大的改觀,有首歌這樣唱到:“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那么只要在校生從小事做起,整個學校的風貌會大有改觀。如果每個社會人都從小事做起學禮儀守禮儀,整個中國也會離和諧社會的距離越來越近。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也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禮儀素質要點面結合,由小及大。職業學校禮儀實踐教育應在注重教育覆蓋面的同時,在教育過程中使通識教育與職業教育相結合、知識講授與實踐訓練相結合、課堂教學與社團活動相結合,做到以點帶面,以面促點,點面結合,從而整體推進學校的禮儀文化和禮儀意識。“從而通過積極向上的校園活動,通過學校的正面教育和積極引導,逐步幫助和引導學生改掉陋習,弘揚良好的行為舉止,實現學禮、知禮、懂禮、守禮、用禮的目的。
(四)多開展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禮儀的興趣
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禮儀的興趣,通過角色扮演、禮儀實踐和把禮儀列入綜合素質考核中等形式來進行激發。有句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高度的自覺性,也許通過外部的推動力會強記下了一些禮儀方面的內容,但這都是外在形式,沒用內化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來。如果僅僅依靠課堂上的說教讓學生學習禮儀,學生不但接受得慢,還容易滋生出厭煩的情緒。為了能更好地學習禮儀,可以通過理論加實踐的方式進行學習,比如在禮儀的學習中,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扮演不同民族、不同角色、不同身份的人來進行初次見面的禮儀學習,也可以通過對比的方式把正確的禮儀和錯誤的禮儀進行對比演示讓學生進行區分;另外,大學生的社會化程度都比較強,可以和一些酒店、賓館聯系讓學生在那里進行禮儀實習,來不斷豐富自己的禮儀知識,反思自己在學習禮儀過程中的優勢和不足;最重要的是,在各項學習活動、競技活動的評比中,由于禮儀是學生思想文明素質的一種外顯形式,因此把學生的禮儀學習作為綜合素質打分的考證,納入評分細則中來,把每個評分的標準進行詳細的劃分,增強學生對禮儀學習的重視,激發學生學習禮儀的興趣。
在高職院校中開展禮儀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到由于禮儀本身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因此對禮儀的學習是一個系統工程。要不光在校園中通過以不同形式開展禮儀學習來不斷提高學生的文明素質,更重要是走出校園后學生還能以禮儀的規范要求自己,以此為基礎,不斷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文明風尚的展開,提升整體國民素質。
【參考文獻】
[1]俞濤.大學生行為指導與訓練[M].上海大學出版社.
[2]李興國,田亞麗.教師禮儀[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