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數據平臺解決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福建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運用微軟大數據解決方案,對視頻圖像、交通流、交通環境等結構和非結構數據進行管理,對數據中包含的車輛、車主、收費站、地理位置等關聯信息進行分析,改善道路管理效率和用戶出行體驗……
10月18日,在微軟公司大數據媒體日活動現場,微軟分享了其在大數據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解決方案,來自國內的銀行、汽車、交通運輸、醫療衛生和零售業用戶分享了其應用體驗。
大掌控、大智匯、大洞察
在大數據成為流行詞之前,微軟便已著手于大數據的應用與研發,例如微軟Bing的高質量搜索結果,便是通過分析超過100PB的數據得到的。微軟大數據解決方案的目標,是讓所有用戶都能獲得來自任何數據有價值的洞察力。
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兼市場戰略部副總經理、大中華區首席云戰略官謝恩偉介紹,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微軟為大數據解決方案制定了全面的戰略——大掌控、大智匯、大洞察。
大掌控,即“支持所有數據類型的現代化的管理層”。微軟大數據解決方案的數據管理平臺可以無縫地存儲和處理包括結構化、非結構化和實時數據在內的所有類型的數據。微軟推出的HDInsight是一種適合企業使用的、基于HDP的Hadoop服務,它將Windows的簡易性和可管理性帶給Hadoop,提供了結合Hadoop的擴展平臺,并為大數據提供了靈活且可擴展的云。
大智匯,即“搜索并結合廣泛數據,進行先進分析與精煉,從而提高數據價值的富集層”。微軟大數據解決方案,通過將數據和模型與公開的數據服務相結合,實現了突破性的數據發現,例如自動發現與共享防火墻外部的和第三方的數據源等。
大洞察,即“用戶熟悉的工具可為用戶提供具有直觀洞察力的洞悉層”。微軟大數據解決方案可以使客戶通過熟悉的由Hive add-in for Excel生成的Excel界面,從Hadoop功能中獲取有價值的洞察力,也可經由企業熟悉的BI工具,如SQL Server 分析服務、PowerPivot和通過Hive 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 驅動生成的Power View來分析Hadoop中的非結構化數據。
數據分析結果要“傻瓜化”
“我們要將挖掘與分析的結果直觀呈現,轉換為用戶真正需要的有價值的洞察力。” 微軟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賀樂賦說。
賀樂賦說,微軟大數據解決方案通過智能化的、甚至是基于云端的平臺和服務去管理和分析數據,從中獲取有價值的洞察信息,再以用戶最熟悉、最直觀的形式表現出來,從而幫助用戶做出決策。
提供開放的大數據平臺
在云計算、大數據時代,企業更需要以互聯網的思維方式構建面向未來的分布式應用,這就需要一個全新的技術架構。從這個角度說,FusionCube融合一體機解決方案與面向大數據應用的SAP HANA相得益彰。
“SAP HANA是一個能夠充分挖掘和體現大數據價值的解決方案。與傳統的數據分析、商業智能解決方案不同,SAP HANA提供了一整套模型和工具,可以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預測未來的業務發展,給企業帶來新的商機。”任志鵬分析說,“針對SAP HANA,華為提供了一個創新的技術平臺FusionCube,將計算、存儲、網絡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并融合了華為分布式存儲引擎以及云管理軟件,使得大數據的實時分析與處理可以達到更高的水平。”在TPC-H測試中,華為FusionCube 刷新了基于Sybase IQ的集群性能世界記錄,充分展示了其融合架構帶來的性能優勢。
大規模定制是云計算、大數據時代的一個典型特征。許多企業客戶都需要廠商提供基于其個性化需求定制的解決方案。今天,針對不同企業的不同需求,華為提供了支持單節點HANA的RH5885方案和多節點HANA的FusionCube方案。任志鵬介紹說:“SAP HANA對基礎設施有很嚴格的要求。華為FusionCube for HANA一體機具備更快的同步寫性能、更低延時和更高的讀寫帶寬,以及很好的線性擴展能力。FusionCube可實現一站式交付、家電化安裝,并能按需靈活擴展應用,運維非常簡單。”
華為FusionCube for HANA一體機已經在許多行業得到了應用。以金融行業為例,FusionCube for HANA在包括銀行小微貸項目等在內的新興業務中得到了成功應用。華為內部還成立了一支技術團隊,專門負責支持SAP HANA。
交付“三位一體”
華為進軍IT領域后始終堅持“被集成”的策略。因此在IT解決方案的推廣過程中,華為與集成商、分銷商一直保持緊密合作。華為FusionCube for HANA一體機就是通過富通集團在中國市場上進行銷售的。“華為、SAP與富通集團基于FusionCube for HANA實現了三位一體的交付。”任志鵬表示。
談到為什么會選擇華為FusionCube for HANA,富通集團董事長陳健表示:“華為擁有極強的綜合研發能力,其大數據解決方案FusionCube for HANA的綜合性能指標在業內居于領先地位。華為以前在電信領域主要是通過直銷方式,而進入IT領域后,非常需要借助系統集成商進行行業拓展。”
“存儲是大數據的重點,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發揮自身優勢,瞄準大數據,為存儲行業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更好、更專業的營銷服務。”國內市場領先的專業IT分銷商長虹佳華信息產品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長虹佳華)董事總裁祝劍秋對企業的增值分銷業務有著清晰的定位。
產品與方案:
集聚業界最強資源
正如很多業內專家所說的那樣,存儲和安全是大數據迫切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
從海量數據產生的角度,以前數據量都是以GB或者TB記的量級。但如今,情況發生了改變,過去可能多年才能累計產生的數據量,現在可能只用很短時間就會積累起來,一些單位每年產生的數據量就可能達到幾十TB,甚至不久的將來就會升級到PB級的數據量,將會占用越來越多的存儲空間。
在解決海量數據的存儲問題的同時,企業還必須要解決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問題。所謂數據的安全性是指數據在任何情況下的可訪問性,不會因為人為或自然的因素導致數據不可訪問;數據的可靠性意味著即便是在極端情況下,數據發生損壞或丟失,仍有數據可被恢復或直接訪問。
顯然,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靠質量過硬的產品與解決方案。為此,長虹佳華近年來持續在云計算安全和大數據方面進行探索和投入,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果:
在產品方面,長虹佳華以存儲和服務器類產品為主,涵蓋HDS、博科、昆騰、EMC、IBM等十余家全球知名、領先的數據存儲業務服務商;在解決方案方面,長虹佳華幫助商為多種特定的行業用戶提供行業解決方案,并且可以針對用戶的不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從而更加凸顯了長虹佳華的綜合實力;
在服務方面,長虹佳華并不僅僅重視售后服務,而是為用戶提供包括培訓、環境測試、技術支持在內的售前、售中、售后的一站式服務。以存儲產品為主導構建增值業務群,如今已成為長虹佳華的既定戰略。
近幾年來,長虹佳華在原有合作伙伴的基礎上,進一步與賽門鐵克、Radware、博世、邁普等國內外知名品牌緊密合作,集聚了強大的產品與解決方案資源,整體解決方案能力和產品組合能力大大增強,進一步提升了長虹佳華“以數據為核心”的增值分銷業務的服務能力。
CDSClub與云計算體驗
暨培訓中心:為數據安家
CDSClub與云計算體驗暨培訓中心,一直是長虹佳華享譽存儲分銷行業的代表之作。CDSClub一方面從技術整合出發,另一方面從渠道伙伴支持出發,兩者相結合,就為大數據的應用與銷售安下了最好的“家”。
CDSClub是從長虹佳華成功運作數年的SANClub升級而來,其主要功能是給特定的行業提供定制化的數據方案。升級后的CDSClub并不是僅僅局限于SAN架構一種主流技術,而是實現了跨平臺的技術整合,使最終的數據方案更貼近實際應用,服務更統一,并且更有針對性。同時,方案的適用性也得到了極大提高。
目前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的長虹佳華云計算體驗暨培訓中心,為渠道合作伙伴的數據方案、系統集成提供了演示、測試的廣闊平臺,對于渠道合作伙伴需要的不同產品組合應用測試、各類定制方案演示等都可輕松實現,是對渠道技術需求的極大補充支持。同時,該中心還充當起長虹佳華對合作伙伴及行業客戶進行技術培訓、資質認證以及設備服務的支持平臺角色。
大數據浪潮正洶涌來襲,與互聯網領域其他變革一樣,這絕不僅僅是一場信息技術領域的革命,更是在全球范圍內加速企業創新、引領社會變革的利器。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有言: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創造未來。瞄準大數據的存儲業務,長虹佳華正在向最強營銷服務提供商邁進……
分銷業務業績驕人
長虹佳華信息產品有限責任公司(即長虹IT)的實際控制人為品牌價值為786.75億元、凈資產約100億元的四川長虹。長虹佳華擁有長虹的資本、制造優勢以及長虹佳華自身在IT領域的產業優勢和獨特的團隊文化,是長虹IT產業的旗艦和支柱企業。
“隨著大數據2.0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擁有從海量數據中獲取數據價值的能力。尤其在數據體量巨大的中國市場,除了傳統的金融、電信、政府等行業以外,零售、醫療、中型電商等都會從大數據分析中獲益。”Actian公司CEO Steve Shine如是說。
根據Gartner的預測,如果能實現對企業范圍內全部未開發數據的充分利用,將帶來150億美元的潛在商業機會。但目前除了極少數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開展業務、輔助商業決策外,大多數企業還在大數據的門外徘徊。阻礙這些企業應用數據分析的原因是獲取有價值數據的成本過高。
是否有降低成本的方法呢?Actian中國區總經理程小龍告訴記者,幫助企業以簡單的方法連接數據、增強分析平臺的可擴展能力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企業要找到一種簡單的方式連接不同的數據系統,而不必關注數據是否來自云或其他地方。在連接上數據系統之后,企業還要有處理和分析越來越多數據的能力。分析平臺只有具備橫向和縱向彈性擴展的能力,才能保證實現秒級的快速分析和查詢,才能提升企業應用大數據分析的成本效益。”程小龍指出。
大數據2.0的目標是打破大數據分析轉換為價值的技術壁壘。Actian破局的方法是:通過對底層技術架構的改進,使數據更容易獲取、使用和實施。首先,Actian的分析平臺可以高速連接任何數據源,整合、轉換和分析數據,還能在不斷擴展的數據集上按需進行預測分析。即使企業的數據分析平臺并未架構在Hadoop之上,整合、轉換、分析數據的能力也不會受到影響。其次,Actian提供的是一種高性能的引擎,可以對并行執行的分析過程的每一步進行細致設計,并隨企業業務發展的需求變化。這意味著各種規模的企業都可以利用數據來驅動業務創新。
在選擇大數據解決方案時,Actian認為企業應該以一種新的視角看待大數據,才能實現以數據驅動商業價值的目標。程小龍建議企業應關注三點:第一,企業必須考慮解決方案是否能幫助他們將不同數據源集成在一起,并判別數據的質量和清潔度;第二,解決方案要在數據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依然保證高速、易用;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即該解決方案能否讓企業獲得商業洞察力,獲得大數據的商業價值。
行業解決方案與時俱進
“一張CT掃描圖像,就含有約150MB的數據;一個基因組序列文件大小約為750MB;標準的病理圖的數據量接近5GB。如果將這些數據量乘以人口數量和平均壽命的話,僅一個社區醫院累積的數據量,就可達數TB甚至數PB之多,而且其中還富含圖像、視頻等非結構化數據,更別說規模更大的醫療機構,甚至是地區醫療主管部門匯集的數據集了。”嘉和美康副總經理范可方擺出的數據充分說明原有行業解決方案急需針對大數據做出調整和升級,以滿足醫療行業對數據處理的需求。
從建立大數據存儲、管理和查詢平臺入手,嘉和美康不斷優化應用軟件和解決方案,以幫助醫療單位跨過大數據這道門檻。“大數據在醫療行業的前景和收益是嘉和美康最根本的驅動力,作為醫療行業信息系統的開發者和建設者,嘉和美康必須在產品上、技術上、應用上邁上一個大的臺階。”試想,小到輔助臨床醫生做出更為科學和準確的診斷和用藥決策或幫助醫院根據患者潛在需求開發全新個性化服務及自動服務,大到幫助研究機構實現突破性的醫療方法和藥物革新或支持地區甚至全國醫療行業主管部門優化醫療資源及服務配置,這些美好規劃實現的前提即是大數據好好為醫療行業所用。
“嘉和美康在電子病歷的基礎上,推出了新一代的臨床數據中心系統――基于CDR的臨床信息系統。” 范可方介紹,這個系統是面向臨床的深度應用,基于CDR平臺借助大數據處理技術推出的新一代產品。
攜手英特爾
“和英特爾的合作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早在2010年,嘉和美康就展開了基于Hadoop的研究,我們非常看重Hadoop技術。但是我們又非常困擾,Hadoop是開源項目,技術支持、產品交付過程中的調優、軟硬件綜合優化,嘉和美康都需要合作伙伴的幫助。” 范可方簡單回顧了與英特爾達成合作的過程。他強調了幾個因素:一是英特爾Hadoop商業發行版的開發工作是在中國進行的,這將對本土企業形成很好的支撐;二是基于通用x86架構開發的Hadoop系統,英特爾在軟硬件的組合調優方面具備很大的優勢;三是英特爾一直關注醫療市場里的最終用戶并具備一定影響力,也就是嘉和美康用戶的用戶。
細分x86市場
如果細分x86市場就會發現,1路和2路服務器即低端市場容量幾乎占據整體x86市場的55%,但其成長率較低,年成長預期為8%~10%。而中高端的4路以上服務器有三分之一的市場占有率,刀片服務器占12%,后兩者總共占45%,而年成長率達20%。“x86整體市場保持較高增長,高成長的部分正是高價值的部分。”葉明判斷。
從應用熱點細分來看,目前全球范圍內的大多數云環境選擇了x86平臺,并且越來越多的客戶開始考慮在x86平臺上實施虛擬化。大數據、云計算、高性能計算和IT基礎架構融合等領域是x86的價值市場所在。System x每年投入6億美元研發經費,憑借獨有的eX5芯片組、eXFlash I/O加速技術、GPU芯片支持,以及效率高達94%的電源技術在高價值領域市場為用戶帶來性能、安全性、可靠性、靈活性和綠色節能等方面均具有獨特價值的產品。而去年新的專家集成系統Flex System以獨特的高價值系統軟件幫助客戶構建領先的IT基礎架構,在云計算、大數據、桌面云、高性能計算、災備等領域發揮著獨到的價值。
聚焦六大行業
從行業角度來看,葉明表示:“2013年,政府、流通、中小企業、制造業、電信和金融等熱點行業對x86服務器的需求成為新的市場增長點,IBM將與合作伙伴一起,以整合的行業解決方案為x86用戶帶來更高的IT價值。”
政府領域對服務器的需求近年來增長迅猛,不僅在x86市場,在Unix服務器甚至大型主機上都有同樣趨勢。無論是智慧城市、平安城市,還是智能交通、醫療改革“3521”等,都為整體服務器市場帶來巨大商機,據悉,政府和公共事業的商機就占據了x86市場30%的市場份額。葉明表示,IBM System x也重點為政府行業提供針對大數據、云計算、IT基礎架構融合、高性能計算等領域的整合解決方案,包括智慧的城市/園區、醫療改革“3521”、社保系統、平安城市等,與中國市場一道發展。
而在其他五大行業,System x均就熱點應用和行業特色進行了細分:在交通物流行業,System x提供基于大數據、Web、IT基礎架構融合等整合解決方案,聚焦城市軌道交通、零售電子商務、物流供應鏈管理和智能電網等;在中小企業客戶中, System x提供基于私有云、IT基礎架構融合等整合解決方案,聚焦整合的IT平臺、ERP、Web 2.0應用、渠道和供應鏈管理等;在工業制造業,System x提供基于3D桌面云、云計算、高性能計算等整合解決方案,聚焦MES系統、供應鏈優化、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等;在電信行業,System x則重點提供基于大數據、云計算、虛級化等整合解決方案,聚焦智慧的電子商務、業務平臺整合、資源/業務云平臺等;在金融行業,System x提供基于大數據、桌面虛擬化等整合解決方案,聚焦新渠道業務客戶體驗、客戶行為分析、中小銀行資源池、安全與風險等。
走在社交創新的路上
HDS是一家典型的技術型公司,作事嚴謹、低調,很少跟風炒概念,通常是少說多作。不過,從HDS決定轉向云計算開始,整個企業的風格就已悄然發生了轉變。HDS以前只是談產品和技術本身,現在則開始描繪云計算的發展藍圖。在本次大會的解決方案展區,HDS展出了數項未來才會推出的與社交創新相關的新產品和解決方案。
在本次大會上,社交創新成了提及頻率最高的一個詞。社交創新既是HDS新的企業戰略,也宣告了HDS深化轉型的開始。與社交創新相關的適合能源、醫療健康、汽車、智慧城市等行業的解決方案將陸續推出。HDS憧憬著兩萬億美元的社交創新市場的廣闊空間。
一個17歲的男孩,只花了800美元,就為一個殘疾小姑娘設計并制作了一個義肢。這不是臆想,而是現實。在云計算、大數據、移動化、社交化逐漸深入人心的今天,社交創新就這樣驚喜地發生了。在企業級應用市場,協作式的社交創新也將成為主流,同時帶來更多商機:互聯網汽車可以與云全面對接;通過精確的人臉識別和分析技術,罪犯將無處遁形,公共安全得以保障;有了虛擬化、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能源將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癌癥的治療效果將大大改善……社交創新正在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公共安全、電信、醫療、業務和IT分析、能源、汽車等行業都會被影響甚至被改變。“讓社會變得更加安全、健康和智能。無論從產業的發展還是社會責任的角度看,在社交創新方面,我們責無旁貸。”HDS公司首席執行官杰克?多梅表示。HDS提出的社交創新涵蓋范圍極廣,人們現在經常談論的智慧城市、工業4.0、物聯網等都包括在內。
HDS一方面不斷挖掘自身的技術潛力,與合作伙伴共同創新,為支持社交創新提供更加適合的、強大的底層基礎架構;另一方面,HDS通過有針對性的收購,盡快完善相關的體系架構,比如收購在大數據領域響當當的初創廠商Pentaho就是一例。在過去4年中,HDS用于并購的資金總額達到了12億美元。
從存儲廠商到云計算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再到今天社交創新的先鋒,HDS的轉型腳步越來越快。了解HDS的人都知道,這種轉變不是一蹴而就,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舉幾個簡單的數字就可以說明這一問題。目前,HDS公司收入的組成是,軟件和服務占54%,而硬件只有46%。在過去6年中,新的解決方案對HDS收入的貢獻超過70%。
HDS的云計算“三部曲”――基礎架構云、內容云和信息云,人們已經耳熟能詳。在強大的云平臺的支撐下,HDS又推出了實現社交創新的三層架構:最下層是靈活的軟件定義基礎設施,中間層是內容管理層,上層是信息智能層。這樣一套完整的基礎架構和大數據平臺,可以更好地支持各行業的社交創新應用。
在本次大會上,HDS一口氣宣布了20多項產品和技術創新成果,涉及活躍的數據湖、融合架構和超融合架構、高級自動化管理、虛擬存儲、實時的閃存分層、基于角色的自服務等。這些產品進一步充實了HDS的軟件定義基礎架構、大數據分析平臺等,讓基于這些底層平臺實現的社交創新真正可以落地。舉例來說,HDS最新的HSP超橫向擴展平臺就是一個可以支持Hadoop、OpenStack的新型平臺。
這次大會上的一個“明星”無疑是剛剛被HDS收購的Pentaho。Pentaho讓HDS的大數據平臺變得更加厚實。Pentaho只做四方面的工作:物聯網、360度客戶視圖、基于數據流的大數據湖、安全和智能。Pentaho可以自動化地、以自助服務的方式交付大數據分析結果。目前,Pentaho在全球已經有1500個用戶,遍及零售、醫療等諸多領域。Pentaho愛好者中文網站也十分活躍。
在社交創新方面,HDS將始終堅守三大戰略核心,即數據為核心,軟件是基礎,實現全面連接。數據要保持獨立性,與創建它的硬件平臺、應用程序分開,因為它具有更長的生命周期,可以反復利用。同時,用戶還要確保對數據的擁有和掌控。HDS未來的收購將主要集中在軟件領域。所謂連接,就是HDS要借助日立集團公司的力量,通過物聯網支持社交創新策略的實現。為了更好地拓展社交創新市場,HDS將不斷推出整合的解決方案,并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營造社交創新的生態系統。
“我們希望在社交創新這個市場上占據主導位。我們將集全公司之力,發揮自身獨一無二的優勢,把社交創新這一新業務做大做強。”多梅表示。
軟件定義由高到低
在HDS Connect 2015大會上,社交創新成了壓倒一切的核心議題。如果將社交創新比喻成上層建筑,那么軟件定義基礎架構就是其經濟基礎。Jack Domme表示,在關注社交創新的同時,HDS不會放棄立身之本――基礎架構。如今,軟件定義已經成了IT基礎架構的核心。
HDS已經勾勒出了一個社交創新的技術框架:最底層是云和軟件定義的基礎架構,其上是大數據分析基礎模型,再上面是為支持社交創新應用而設立的方案開發支持平臺,最上面則是各行業的社交創新應用。從這個框架可以看出,軟件定義的基礎架構是實現社交創新不可或缺的技術平臺。
2014年,HDS了首款軟件定義存儲VSP G1000,與它同期的SVOS存儲虛擬化操作系統成了VSP系列產品的靈魂。在本次大會上,HDS將軟件定義功能從高端的VSP G1000下移,推出了HDS VSP家族新成員――G200、G400、G600,G800也即將問世。至此,HDS的軟件定義存儲不再是VSP G1000單打獨斗,而是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系列,從入門級的VSP G200到高端的VSP G1000。這一系列產品都得益于HDS SVOS強大的功能,使得整個VSP家族產品均能原生提供異構存儲虛擬化與多站點雙活存儲功能,并且可以實現全兼容的數據遷移、復制與管理。客戶能夠根據所需容量、性能和價格,而不是功能差異來選擇存儲系統。
HDS解決方案市場總監杰內羅薩?利頓表示,隨著VSP G系列產品線的不斷豐富,未來VSP G系列會逐漸取代傳統的存儲陣列。舉例來說,按照正常的產品生命周期,HUS系列還有一年將退出市場,其空缺將由相對應的VSP G系列的產品填補。IBM在其軟件定義存儲Spectrum時,一大亮點就是推出了其高端XIV系列的純軟件版本。如今,VSP G系列軟件定義存儲既有軟硬件整合的版本,也有純軟件的版本。
為了更好地支持社交創新,IT基礎架構應該具有敏捷、靈活等特點。“‘軟件定義、以應用為引導’是HDS實現基礎架構創新的兩個基本點。”利頓歸納出了軟件定義存儲的三個基本特征。第一,抽象化,就是使存儲基礎架構變得更加靈活。存儲虛擬化技術是實現抽象化的基礎。虛擬化一直是HDS的特長。如今,SVOS存儲虛擬化操作系統已經貫穿HDS高中低端整個存儲產品系列。第二,自動化,即簡化管理,比如通過UCP Director軟件可以在融合的UCP平臺上實現更快捷、簡便的資源調度和管理。第三,訪問所有類型的數據,無論是數據塊、文件、對象、云,都可以通過一個統一的架構實現存儲與管理。這也是提升洞察能力的關鍵。
與軟件定義同樣重要的是融合架構。現在,越來越多的IT方案供應商都在轉向融合,特別是在支持云計算方面,都開始采用融合甚至超融合的架構。HDS的融合平臺UCP在全球銷售得非常火爆。
從2014年開始,超融合的概念漸漸流行。引領超融合架構發展的兩個主要廠商是Nutanix和VMware。VMware在去年EVO∶RAIL超融合軟件平臺后,許多硬件廠商跟進,推出了支持EVO∶RAIL的超融合解決方案。HDS就是其中之一。
HDS UCP家族增加了新型超融合與融合基礎架構模型,包括面向VMware EVO∶RAIL的超融合HDS UCP 1000,以及融合型的HDS UCP 2000,兩者均采用新的機架服務器,定位于中小型企業、遠程或分公司等辦公環境。
另外,HDS UCP 6000融合模型集成了新近推出的HDS CB 2500刀片式服務器,在支持關鍵任務工作負載方面體現了高性價比的優勢。UCP家族產品利用業界領先的HDS UCP Director基礎架構自動化軟件,使客戶能夠通過快速部署和配置基礎架構,提升運營效率。
除了在已有的UCP平臺上繼續深化對融合和超融合架構的支持以外,HDS還在本次大會上推出了新型的HDS自有的超橫向擴展平臺HSP。可自動化管理的HSP能夠處理分布式集群架構海量混合數據類型,并借助HDS文件系統技術、開源的管理與虛擬化軟件,實現彈性的數據增長。HSP是Hadoop環境下理想的橫向擴展平臺,允許用戶在本地分析數據,在執行數據分析功能時不再需要移動大型數據集。HSP是軟件定義架構的代表。HDS未來將投入更大力量,將HSP打造成新的主打產品。HSP可以支持數據湖,并且會融入Pentaho的技術。
HDS亞太區首席技術官艾德里安?盧卡對HDS的融合和超融合平臺的發展進行了梳理:HDS的融合平臺以前主打中高端市場,現在則有意向低端市場擴展;HDS會在融合的基礎之上,向超融合架構過渡。“如果用戶已經大規模地投資于VMware的平臺,那么支持VMware EVO∶RAIL的HDS UCP系列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如果用戶希望在開源架構方面有所發展,那么支持OpenStack的HSP會是一個比較理想的選擇。”盧卡介紹說,無論是UCP還是HSP都采用標準化的硬件。
HDS不是第一個推出軟件定義存儲產品的廠商,也不是第一個對VMware EVO∶RAIL超融合架構提供支持的廠商。但在軟件定義和超融合架構方面,HDS有自己的主張和步調:從融合開始向超融合過渡,給用戶多樣化的選擇;利用超融合架構更好地支持社交創新,在開源、大數據等方面融入自己的技術特長;不斷深化軟件定義,將軟件定義由概念變為實實在在的產品,并從優勢的高端存儲開始慢慢將軟件定義下移至中端甚至低端存儲,形成完整的產品系列,為客戶從傳統存儲架構向軟件定義存儲轉型提供可靠的支持。打下堅實的軟件定義的超融合架構這個基礎,HDS實現社交創新就會容易許多。
社交創新逐步落地
為期三天的HDS Connect 2015是一場社交創新的盛宴。HDS在全球成立了新的社交創新業務部門,在亞太區也有相應的團隊。HDS遍布全球的10個研發中心,也都為社交創新做好了準備。會上,HDS特意按應用場景,包括能源、醫療、智慧城市等全面展示了已經實際應用的或一些將要推出市場的社交創新解決方案。
HDS有信心成為社交創新領域的挑戰者甚至是領頭羊。明確的策略、陸續推出的解決方案、全公司上下協調一致,HDS已經為社交創新做好了準備。在過去幾年中,創新的解決方案對HDS的收入貢獻超過了70%,那么社交創新這一全新的業務領域能否帶給HDS更大的增長動力呢?HDS如何在亞太區,特別是中國落地社交創新呢?HDS亞太區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馬克?阿布利特坦承,目前,存儲、以UCP為代表的融合基礎架構解決方案仍然是HDS收入的大頭,社交創新不會是當前主要的利潤增長點。IDC的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三個季度中,HDS的中端存儲實現了兩位數增長,而UCP解決方案則實現了三位數的增長。2015年是HDS在社交創新方面投資、播種和打基礎的一年。
從單純的存儲公司到云計算解決方案提供商,再到社交創新的先鋒,HDS一直在求新求變。這種變化是不是意味著HDS整個公司的定位都將發生重大變化呢?Mark Ablett表示,HDS未來還將繼續專注核心業務(存儲當然是重中之重了),同時也會大力推動社交創新。
在區域市場上,HDS社交創新將如何落地呢?盧卡概括說:“我們會依靠當地的合作伙伴,建立社交創新的生態系統,推動社交創新平臺的發展。內容與媒體、公共安全、健康醫療將是我們最先推動社交創新的三大領域。明年,在亞太地區,提升IT、電信行業客戶的洞察力是我們的主要工作。這項工作如今已經在歐美地區展開。”
在中國,智慧城市、工業4.0等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這些其實也包含在HDS社交創新的范圍之內。HDS如何響應中國政府的號召,與中國用戶在上述領域進行深度合作呢?Adrian De Luca表示,HDS早就注意到城鎮化發展在亞太特別是中國市場是一個重要趨勢,它涉及交通管理、醫療保健等方面的諸多問題。HDS在推動社交創新時會有針對性地與中國政府、當地的合作伙伴等一起推動社交創新的應用與發展。在中國,HDS會利用解決方案實驗室,對社交創新解決方案進行本地化,并對與基礎架構相關的社交創新項目進行孵化。對于社交創新在中國的落地,HDS已經成竹在胸。
在本次大會上,HDS收購大數據公司Pentaho是個熱門話題。當記者問及收購Pentaho后,HDS會繼續讓其獨立存在,還是會將其技術融入到現有的HDS的解決方案中這個問題時,盧卡表示,由于對Pentaho的收購還沒有完成,所以對于Pentaho以后的發展現在不方便進行評論。之前,HDS與Pentaho之間曾簽署過兩年的OEM協議,而目前Pentaho在亞太區完全是通過合作伙伴銷售。
盧卡介紹了HDS最近幾次引人關注的收購。HDS收購數據保護廠商SEPATON后,已將其銷售隊伍、解決方案融入到HDS的大家庭中。在亞太區,收購后的SEPATON的解決方案得到了廣泛部署。Pantascene在公共安全領域擁有技術專長。
HDS認為在收購它以后,讓它保持獨立運營對其未來的發展更好,所以目前不會對Pantascene進行整合。
作為IT行業領先者,華為聚焦IT基礎設施,堅持開放合作,持續投入,與合作伙伴為客戶提供創新、差異化、領先的IT解決方案。
轉型勢在必行
傳統行業轉型升級:IT正在成為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的引擎,信息化是數字機械化、電子化、自動化的再次變革,信息化和工業化結合的工業4.0、萬物互聯、大數據驅動傳統產業的升級,重構新的商業模型,每個企業都處在新的起點。企業的IT系統從支撐系統轉變為IT生產系統,每個企業都需要充分利用IT系統提升競爭力,縮短產品的上市時間,同時提高運營效率,降低成本。
云計算帶來IT重構:以云計算為代表的IT技術新變革,是推動傳統企業和IT數字化重構的基礎。云計算的出現,幫助包括運營商在內的企業和行業用戶實現面向未來的IT重構,從而實現網絡架構演進和商業轉型,獲得持續競爭力的提升。華為認為這是IT領域不可錯過的重要機遇,可以說云計算的出現是華為投資IT的重要機會。
大數據帶來商業創新機會:數據越來越成為企業信息化時代的核心資產,驅動企業走向智能化的變革和創新,表現精準營銷,用戶滿意度的調查和提升,內部運營效率的提升。企業挖掘“數字資產”的價值,大數據的平臺能力是激活企業數字資產的基礎,華為能夠實現全量分析和實時分析,幫助客戶讓數據價值得到充分發揮。
聚集新IT生產力
“精簡IT,敏捷商道”。在云時代,華為IT產品線聚焦IT基礎設施,有力推動企業簡化IT系統,煥發業務敏捷活力。
華為基于客戶價值不斷創新,提供服務器、存儲、云計算系列產品以及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同時秉承開放合作的理念,與英特爾、SAP等五百多家合作伙伴攜手,提供覆蓋全行業的IT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構筑先進、高效的IT平臺,提高客戶內部運作效率和業務效率,與客戶共同成長。
在IT轉型的商業革命中,華為以IT作為未來戰略的增長點,積極創新,推動變革,促進IT轉型發展。為此,華為投入超過1萬人構筑IT能力,在深圳、西安、北京、杭州、成都等地設立研發中心,在美國、加拿大、歐洲、俄羅斯等研究所開展IT技術領域的能力布局,與業界頂尖的科研院校展開合作,不斷增強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2015年,華為在IT領域繼續堅持“精簡IT,敏捷商道”的理念,推出新一代OceanStor 18000 V3系列高端存儲、OceanStor 9000橫向擴展存儲、FusionCloud Omni Solution混合云解決方案、企業云服務等創新的IT產品和解決方案。在HCC2015上,華為新推出企業級開放的云操作系統FusionSphere 6.0、數據服務平臺OceanStor DJ、基于OpenStack的云災備解決方案等產品和解決方案。
華為全線IT產品在Gartner魔力四象限中斬獲頗豐,躋身全球主流IT廠商。根據Gartner的2015存儲魔力四象限報告,華為存儲躍升至Gartner存儲魔力四象限挑戰者首位。高端存儲成為Gartner報告主流玩家, FusionSphere云操作系統進入Gartner虛擬化四象限,FusionCube超融合基礎設施進入Gartner一體機魔力四象限。華為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獲得Gartner“Positive”評價。華為雙活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榮獲Frost&Sullivan“最佳解決方案技術領導獎”。
華為IT產品和解決方案服務全球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0萬企業客戶,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新引擎和新標桿。華為存儲保持高速增長,2014年實現同比增長55.6%。根據IDC的統計,華為存儲2015年在全球收入增長率第一,2015年第二季度在中國市場收入第一,服務于全球150多個國家的4000多家客戶。
根據Gartner的統計,華為服務器出貨量在2014-2015年連續八個季度位居全球第四,2014年華為刀片服務器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二,華為八路關鍵業務服務器實現業界唯一增長。截至2015年末,華為云計算合作伙伴達500余家,服務于全球84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000家客戶,覆蓋政府及公共事業、電信、能源、金融等行業,部署超過70萬臺虛擬機。截至2015年末,華為在全球建立660多個數據中心,其中有255個云數據中心。
廣泛合作放大創新能量
在推動IT重構與轉型的過程中,依靠的絕不是一家公司的力量。因此,華為在推動IT發展的道路上堅持開放合作。在云計算和大數據領域,攜手沃達豐、SAP、埃森哲、西班牙電信、德國電信、英特爾等客戶和合作伙伴共建開放生態圈。
華為積極參與開源社區并推動云平臺標準化,積極參與100多個標準組織活動,包括SNIA、INCITS、 DMTF、OASIS、CSA、SPC、SPEC、PCI-SIG、CNITS、CCSA、信安標委、數據中心聯盟、OPNFV、NVMe、IBTA、IETF、ITU-T、ISO、ETSI、IEEE、ONF、NIST、ODCA、CSCC、Energy Star、OCP、CESA等,并向開源社區積極回饋自己的貢獻。從2013年正式成為OpenStack基金會金牌會員后,華為成為OpenStack重要的貢獻者,投入超過600名研發人員參與OpenStack相關開源項目的開發。
此外,華為還是云計算主流標準組織DMTF的Leadership成員,積極推動DMTF China(DMTF中國分區)的成立,并當選為第一副理事長。
在大數據領域,華為積極參與了國內大數據平臺基準測試、大數據交易共享等相關標準規范項目。華為在開源領域的貢獻獲得了業界的廣泛認可,2015年8月被吸收為Linux基金會的白金會員。華為在Hadoop社區的貢獻排名為第四,Spark貢獻排名前三,華為于去年8月正式宣布開源Astro項目,強力推動Spark在業界的廣泛應用。華為在開源領域的貢獻獲得了業界的廣泛認可,2015年8月被吸收為Linux基金會的白金會員。
在存儲領域,華為獲得存儲主流標準組織SNIA中Technical Council委員資格、SMI-S Core技術工作組聯合主席、SMI Board及GSI Board、SNIA China聯合主席、SNIA Obje- ctive Drive組聯合主席等職位。積極參與INCITS T10 SCSI、SNIA SMI、PCIe等標準的制定,而且積極投入SPC、SPEC、TPC等組織的性能benchmark標準研究與制定,為推動存儲產品的互聯互通和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做出重要貢獻。
在服務器領域,華為作為SPEC、OCP、IEEE、IETF及TPC等多個國際標準化組織的重要成員,積極組織和參與相關活動,推進國際和國內計算技術的發展和演進。華為在服務器領域獲得的專利包括多路多核服務器及其CPU的虛擬化處理方法、CPU間互聯容錯的實現方法及系統、機柜服務器系統、重構內存管理等服務器關鍵核心發明專利。
通過一系列收購,EMC已經建立了一條比較完善的大數據產品線。在此基礎上,EMC拋出了大數據之旅的三段論。
第一關:構建云基礎架構
大數據分析和處理的基礎是完善的云基礎架構,主要包括大數據存儲和大數據分析兩個平臺。
EMC大數據存儲平臺的兩大支柱產品是Isilon集群NAS以及Atmos海量智能存儲。Isilon集群NAS是EMC兩年前收購的產品,具有很強的橫向擴展能力,使用起來非常方便。目前,Isilon集群NAS被用于許多云存儲的項目。Atmos海量智能存儲可以很好地支持分布式大數據計算。許多電信運營商基于Atmos構建了公有云系統,其部署非常簡單,而且性價比很高。
EMC的大數據解決方案分成純軟件和軟硬件一體兩種。Isilon集群NAS與Greenplum軟件組成了一體化解決方案。蔡漢輝介紹說:“Isilon集群NAS目前主要作為大數據存儲平臺,可與Greenplum、Hadoop結合,但同時也會兼顧傳統存儲應用。為了更好地支持大數據和云服務,Isilon集群NAS在今年底還會開放API,讓更多第三方的廠商能基于Isilon集群NAS平臺進行開發。”
EMC大數據分析平臺的核心是兩年前收購得來的Greenplum的產品,主要包括Greenplum Database(支持結構化數據庫)和Greenplum HD(支持Hadoop)。蔡漢輝介紹說:“Greenplum大數據分析平臺可以實時處理任何來源的數據,包括結構化、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數據。Greenplum不僅可以處理PB級的數據,而且處理速度可以達到10TB/h。”
第二關:實現社交化服務
構建高性能、可靠、靈活的大數據分析平臺是第一步,接下來,用戶要構建數據處理的協作平臺,建立自助服務的環境。EMC把這個階段稱為社交化階段。
2012年3月,EMC了首個用于大數據的社交工具集Greenplum Chorus,使得數據科學家可以通過類似Facebook的社交方式進行協作。Greenplum Chorus是EMC中國研發團隊主導開發的產品。Greenplum Chorus基于開放的架構,是一個用于數據挖掘和協作分析的流程平臺。Greenplum Chorus包括數據探索、個人項目工作空間(又稱個人沙盒)、數據分析和幾個主要環節。
Greenplum Chorus開發主管莊富任介紹了Greenplum Chorus的工作流程:Greenplum Chorus提供了強大的搜索引擎,可以快速尋找到數據,并將這些數據進行關聯,從而實現數據采集的可視化;采集來的數據被放到個人沙盒中進行處理,這個處理過程不會影響整個數據庫的運行;在協作分析階段,數據分析人員可以共享工作空間、代碼,協同工作兼具靈活性和安全性;最后,相關的處理結果被出來。上述處理過程將循環往復。
Greenplum Chorus未來將走向開源。EMC已經了一個名為OpenChorus的計劃,其目標是促進技術創新,同時促進那些運行在Greenplum Chorus平臺上的協作的、社交化的數據應用的普及。2012年下半年,EMC還將公布Greenplum Chorus源代碼,讓更多人加入到Greenplum Chorus陣營中來。
第三關:敏捷開發服務
大數據處理的第三個階段就是構建一個敏捷的開發環境,用于實時決策,并且更好地支持大數據應用程序。
從形式上看,傳統的大數據方案包括打包方案和定制化開發兩種。打包方案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優勢,但是需要精確的數據模型。定制化開發可以實現應用的創新,但是實施起來難度大,周期長,而且價格昂貴。EMC希望為用戶提供一種敏捷開發的方式,在充分發揮上述兩種方案優勢的同時彌補其不足。為此,2012年3月,EMC收購了Pivotal Labs公司。Pivotal Labs是一家私營的敏捷軟件開發服務和工具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