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描寫煙花的作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這是特級教師顧琴在金陵執教《張開聯想的翅膀》時呈現的一段描寫文字,配以拍攝的梅花照片,學生讀來興趣盎然,習作指導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教學效果。
我們在指導學生習作的時候,經常會這樣說:“要學會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并展開豐富的聯想,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具體、形象、生動地描寫下來。”可當這些正確的“廢話”說了多遍之后,孩子們的作文仍然是“你說你的,我寫我的”,不僅習作水平沒有得到快速有效地提升,有的甚至連習作興趣也提不起來了。
特級教師之所以能成為特級教師,自有其“特”于常人之處。細細欣賞顧老師的這段文字描寫和整個教學過程,相信對于提高教師的習作指導能力大有裨益。
一、善于觀察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春夏秋冬的季節輪回,日月星辰的時空變幻,大自然中的飛禽走獸、梅蘭竹菊、江河湖海……只有你學會觀察,才會發現其獨特的美。學生的習作之所以干癟乏味,就是因為平時對身邊事物的熟視無睹,甚至視而不見,寫起來自然是浮光掠影、粗枝大葉了。
顧琴老師是一位優雅的知識女性,這段對梅花的描寫條理清晰、觀察有序。先聞花香,再觀花色,后賞花形。由遠而近,由整體到“眼前這一棵梅樹的不同一般的花朵”,由表及里,細膩生動的描寫使我們仿佛身臨其境。
這樣的觀察之法正是需要我們通過習作指導讓學生熟悉并牢固掌握的,學會這樣細致地觀察生活,學生的習作表達才會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二、巧于聯想
中國的寫意山水畫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因為它方寸之地盡顯天地之寬。欣賞南宋馬遠的《寒江獨釣圖》,只見孤舟一只,笠翁獨釣,整幅畫中未見一絲水,卻讓人感到煙波浩渺、滿幅皆水。這就是留白的藝術魅力,“留白”能給人以無盡的想象。
顧老師的聯想豐富而獨特。從老遠處梅花開得正旺,聯想到“紅的如火,白的似雪”;從眼前這一棵梅樹花朵的不同一般,引發一系列的聯想,“像一枚撐開的小傘,像一個旋轉的風車,也像一束綻開的煙花”;從梅花可愛迷人的樣子,聯想到杜甫的詩“可愛深紅愛淺紅”。顏色、形態、心理三處聯想,真是虛實相生、形神俱佳。
聯想貴在一個“巧”字,所以當有學生寫到“水仙那六片白色的花瓣多像六把鋒利的寶劍保護著中間的仙子”時,就有其他學生指出“寶劍”過于鋒芒畢露,不能表現出水仙的優雅和靈動之美,不如聯想到“裙子”“白蝴蝶”或者“六個小精靈手拉著手守護著凌波仙子”。學生的想象力非比尋常,顧老師的指導之功可見一斑。
三、勤于“下水”
中年級是作文的起步階段,學生普遍有畏難情緒。模仿是孩子們的天性,所以教師的“下水”能給學生以很好的示范和激勵作用。小時候學過《小馬過河》,講述的道理是:河水的深淺,只有我們親自下河體驗過后才更具有發言權。
這段描寫梅花的“下水文”生動細膩,頗具功力,是顧老師勤于筆耕的最好見證。教學相長,只有教師真正體驗到了習作難在何處,才能有效地轉變教學方法,將寫作和教學更好地結合起來,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習作。
教師要像一位高明的醫師,通過望、聞、問、切,找準病癥,才能對癥下藥,藥到病除。行不行?看療效!從學生的課堂練筆來看,“例文引路”確實是醫治語言平淡空洞的一劑好藥。
生1:二月份,我去了梅花山,朱砂梅開得最旺,火紅火紅的,就好像燒旺的火把高舉在半空,又好像風中搖曳的小燈籠,它們朝我們笑著,多么可愛啊!
生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有個好聽的雅稱,叫“水中芙蓉”。它的顏色五彩繽紛,像是在開宴會呢,有的白里透紅,有的紫里透粉,有的火紅如霞,真讓人心曠神怡!
……
從這些習作片段來看,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力是多么出色,由花的色、形、味引發的對相關的景、物、詩、事的聯想是多么的精彩,是老師的下水示范和有效指導讓他們妙筆生花。
教學有法,學生需要的是具體可感的可以借鑒學習的方法,而不是空泛的指導語言。給孩子們一雙“翅膀”,他們就一定能在習作的天地里自由快樂地飛翔。
春節是中華民族團圓的節日,幾千年已經融入了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脈中。春節文化內涵中的和諧,首先是每個人都要心情舒暢。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整理的關于2021春節寒假作文600字的內容,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2021春節寒假作文600字一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當每當到了這一佳節時,人們都喜氣洋洋,歡天喜地,而每當除夕到來時,人們都忙得不可開交,到處都是酒菜的味道,還把舊對聯換上新對聯,可不,除夕前一天的早上,媽媽便叫我起床,一起去貼對聯了!
我下了樓,看見媽媽正把對聯放在桌子上,把放在旁邊的膠水盒子打開,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把手指放在里面,然后抹在對聯的四周,用對聯可以粘在墻上。我走出了門前,只見爸爸正拿著小鏟子麻利的鏟著舊對聯。爸爸見到我來了便把小鏟子遞給我:“你來鏟舊對聯吧!”我望著鏟子猶猶豫豫地接了過來,學著爸爸的樣子,笨手笨腳的鏟起來,一開始我總是鏟不下來,甚至連鏟都鏟不到,后來經爸爸一指點后,我便漸漸的找到了規律,也能像爸爸一樣麻利了,當然我還并不能達到爸爸的水平。
春節時的習俗,除了貼對聯就是包餃子了。
那年初一這天,我們全家圍在一起包餃子,而其中,這餃子包得最快的就是奶奶了,你別看她老人家最近幾天受了傷,可以到了包餃子的時候,她可以一下子忘了傷,擔起主角!奶奶把一張餃子皮放在手里,教我包餃子,她說:“首先我們先要用手指沾些水,涂在餃子皮的周圍,然后我們把一些適量的餃子肉放在餃子皮的中間,最后兩只手向中間一捏,好了,成了!”接著,奶奶又快速的做了幾個,簡直就是一個模子造出來的,我也試著做了幾個,可是我的這些作品是我自己看了都會哈哈大笑——有長的,有胖的,有短的,有的像豌豆,有的又像包子。
我家的春節是美好快樂的,讓我們也在新的一年里開開心心,天天喜氣洋洋。
2021春節寒假作文600字二“砰——砰!”煙花的聲響,把我從睡夢中叫醒,我習慣性的拿出手機,才凌晨三點多,就有人起床了,我也趕緊起床。放煙花的越來越多了。
奶奶在廚房里忙前忙后。爺爺在堂屋祭神,燒香,并向老天爺祈禱我們今年能有一個好兆頭,爺爺做好這些事,奶奶的飯也做好了,各種各樣的菜。爺爺說:“饃不能吃完,要留一口。”不一會兒,一鍋熱騰騰的餃子就出鍋了。這時,爺爺又說:“我們不可以先吃啊,要給老天爺,財神爺先吃。”吃完餃子,甜甜的湯圓就做好了,這一頓飯足足吃了一個小時,肚子都吃圓了。
吃完早飯,就是拜年了。爸爸一輩的,都結成一群到長輩家拜年,媽媽也有自己的隊伍——跟著奶奶去寺廟燒香,爺爺則要到墳地燒紙,小孩子看家。所有大人的事情辦完了,就該輪到小孩子到干媽家拜年了。過后,就是大伯一家、二伯一家、姑姑一家和我們一家,包括爺爺奶奶在一起吃飯,吃飯前大伯他們打麻將,姐姐和嫂子一起玩紙牌,媽媽他們在做飯,弟弟他們在玩游戲,我們則是負責給他們端茶送水拿吃的。我們聚在一起,家里都快裝不下了,各種的撞人事件接連發生,但每個人都是開心的。
家鄉的春節,裝滿了年味,充滿了喜悅,每個人的臉上都會洋溢著快樂的笑容。晚上我們一家人吃著晚飯看著電視,爺爺高興地說:“雖然今年過年花了兩千多元,但是我高興,兒子孫子都回來了。看著孫子坐在我床邊問這問那,我非常開心。”說著,眼中閃著淚花,只不過沒流下來罷了。
我家的春節,就是在外地的子女和親人們團聚的時候。
2021春節寒假作文600字三中國傳統節日有很多,但是有一個節日,它會永遠留在我記憶的海洋里。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春節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團聚的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笑笑,直到天亮,這叫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長輩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后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這樣的春節,能不難忘嗎?
2021春節寒假作文600字四“噼里啪啦......”隨著窗外的鞭炮響起,這個不眠之夜開始了。
巨大的雷管響起,就像一個大力士,不,比大力士還要大。霎時,大地震動,一幢幢高樓也不由得一顫;這時,美麗的花式煙花沖向了天空,在天空中變為一朵朵美麗的花兒;旋轉煙火也不甘示弱像一個個火箭劃破天空,劃出一條優美的弧線。
街上的小朋友每人都手拿著嘀嘀筋,大一點的放一些大地紅呀。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像葫蘆一樣的花子,只見一點燃它,它噴出火花,一會變一個顏色,就像一棵圣誕樹。
街旁的商店也拿出花子來,那一個個“降落傘”像一個個從天上掉下來的小雨點,又像“小人國'里出來觀光跳傘的。"砰砰"雙響炮也迫不及待地跑出來,"竄地鼠"非一般的竄來竄去,"大地紅"也飛快的轉了起來。
這么多自己也該玩玩了,雷管子,雙響炮不敢說,大地紅嘛,還可以。我一手拿香,一手拿著大地紅,用香接近炮焾,香一觸著大地紅,大地紅炮焾冒出火星,我趕緊扔出去,剛一觸地,它飛快的轉起來,好看極了。咦?我突然想起還有一盒電光棒呢。電光棒被點燃后射出一個個像小星星一樣的火星,照亮了整個樓道。突然,"啾"的一聲把我嚇了一跳,回頭一看原來是爸爸在放騎火,這時,平時一向膽小的媽媽站了出來,她手持煙花棒,一手高高地舉著,像傳遞圣火樣子,“嘩”由媽媽親手放出的第一個煙花飛向了天空。
“噼里啪啦”隨著第二陣鞭炮聲響起,這個令人難忘又開心的不眠之夜結束了。
2021春節寒假作文600字五一陣微風吹過,輕拂著我的面孔。刺鼻的芳香流入腦海。沒錯,這就是過年的味道。
過年啦!過年啦!家家戶戶忙了起來,有的貼對聯,有的掛燈籠,還有的用串燈裝飾房屋。當然,不止這些。穿新衣,放鞭炮,吃餃子,都是我們這里的民間習俗。我們這里過春節,只能講究,不能將就。
說起燈籠,高高地掛在大門外,像一團紅紅火火的大火球。大街小巷,家家戶戶,無一不掛。那燈籠,白天只能發出微弱的光,到了晚上,別說這一家了,就是這一條街也能給你照得彤紅彤紅。正是這樣,掛燈籠這個習俗,便被世世代代傳了下去。
在除夕的這一天里,人們便換上了新衣,在這大大小小的街道里走一圈。人們都要除舊迎新,為20__年的最后一天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迎接2021年的第一天。我們一家十口人為明天做準備。先把餃子包好,不知不覺忙活了一下午,可我們并沒有吃飯,而是在等年夜飯。12點鐘,家中的年輕人在大街小巷放鞭炮,一家人先去跨旺火,跨完旺火該吃餃子了。為了這頓年夜飯,我們把家里儲存許久的食物和上好的酒都拿了出來。今天只下了一半的餃子,吃飽了就睡覺。不知不覺天快亮了,我們起來穿上了新衣,開開心心地去親戚家拜年,并且叫上了好朋友一起放鞭炮。
我們一群小朋友在家長的看護下放鞭炮,只聽“嗖”的一聲,那花炮炸上天去,五顏六色的煙花頓時往下竄,就像是會飛的彩色小老鼠在天空里竄。“嗖嗖嗖……”連續不斷的花炮飛上天去,我頓時感覺自己太幸福了。
天亮了,我們下餃子吃,全家人坐在一起邊吃餃子邊聊天,不時引來歡聲笑語。
如果你是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那么你一定是一位出色的作文指導能手,因為語文教學離不開作文教學,就像音樂教師要唱歌給學生聽,美術老師要畫出畫供學生參照一樣,你也應該寫出一手好文章,這是分內之事。《教師法》中有這樣明確的規定:老師應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我認為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我們自己首先應該是一個寫作的好手。要使學生“昭昭”,我們老師自己怎么可以“昏昏”呢?俗話說得好:身教重于言教。新課標實施以來,我們不僅是課堂的策劃者、組織者,也是課堂的參與者。教師要上好一堂作文課,首先要做到胸有成竹,從作文的審題、立意、構思等方面進行布局,而最好的辦法就是下水試一試深淺,親身感受一番,帶學生一程,讓學生產生共鳴。這樣不但能把握作文課的主動權,也能讓學生把你當做朋友,成為他們的學習伙伴,使他們愛上作文,敢于作文,并體味到作文成功帶來的快樂。那么,我們該如何運用下水作文呢?
一、下水文的時段隨機化
下水文不是一般的范文,是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的所思多想、所感所悟,是教師對他們的構思、布局、會遇到哪些困難的猜想,絕不能等同于學生的思維。他們的想象遠比我們活躍,他們的信息接收渠道很多,我們不能把自己認定的東西強加給他們,束縛他們的思維。所以,運用下水作文時,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內容、不同的環境選擇不同的時機進行。
(一)作前下水,胸有成竹
拋磚引玉是下水作文的一大使命,特別是對學生第一次接觸的作文類型的寫作,如讀后感、書信、調查報告、建議書……學生很少接觸或者從未接觸過的類型,會使學生產生恐懼心理。有了下水作文的引路,學生就等于有了拐杖,知道這些文體的間架結構,更容易上手。例如,前段時間我們學校的書香校園活動搞得有聲有色,學生不僅中午看書,放學回家看書,老師還時不時地在語文課上推薦課外書,寫讀后感也就成了順其自然的事。起初,我以為簡單地讓學生在周記中寫寫就可以了,沒想到出現了很多問題:大多數學生只抄了課外書中的段落、故事,小部分學生加了前言,只有極少數學生會加點自己的感想,但這感想也僅僅是“真好看”、“我真希望能成為×××”“我要向他學習”等冠冕堂皇、泛泛而談的話而已。于是,我選了一本學生們都很喜歡看的書——《我和小姐姐克拉拉》。我這樣寫道:“《我和小姐姐克拉拉》是我最喜歡的書。我覺得書中的克拉拉姐弟很勇敢,他們不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積極地想辦法解決。他們雖然有些調皮,但是富有創造力,他們能把奇思妙想付諸實際行動。他們陽光、可愛、富有愛心,雖然有時會好心辦壞事。他們姐弟倆親密無間,互幫互助,雖然偶爾會互相捉弄。我要向他們學習遇到事情勤思考的品質。這本書充滿了童真童趣和各種古怪的念頭,讓我回味無窮。”
通過這篇簡單的下水文,我給了學生一個參照,我告訴他們讀后感重在感悟,為了使感悟更深刻,我們還可以再加一些故事。在之后的寫作中,有學生這樣寫道:“《三國演義》是我最喜歡的書。它講述了……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令我欽佩,他舌戰群儒的場面讓我驚嘆,諸葛亮罵死王朗更使我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那一次諸葛亮領兵出祁連山……這本書充分地展現了英雄人物的性格和品質,讓我對歷史人物有了更多的了解。”
有了參照,學生明白了讀后感的寫法:點面結合,多寫自己看過書后的看法。
(二)作中下水,因材施教
針對那些看似簡單,但寫好有一定難度的文章,我們可以在學生寫到山窮水盡,實在擠不出來時,及時出示自己的下水文,讓學生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輕松與愉悅。例如,身邊的事和物,學生往往耳熟能詳,寫作內容并不難找,但在表達上一般都記流水賬,寫得不完整也不具體。此時,我們要根據學生所暴露的問題,讓學生朗讀下水文的一兩個段落,以便借鑒。這樣扶學生走一程,替他們排憂解難,學生就會大受啟發,有的放矢地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有一次作文要求是寫身邊的雷鋒,學生起初興趣高漲,因為幫助過自己的人不少,自己也看到過不少好人好事,于是提筆就寫,寫著寫著,他們一個個抓耳撓腮,就像打了霜的茄子——蔫了,原因是他們不知道如何把事情表達清楚。我趁機出示了我的下水文《我身邊的雷鋒》:
“一天早晨,天冷嗖嗖的,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爸爸把我送到學校門口,我還來不及拿傘,他就急匆匆地開車走了,我越發覺得冷了。
突然,一把小花傘撐到了我的頭上,我轉頭一看,原來是我們班的尹舜啟。他背著大書包,左手拿著一把小花傘正往我頭上移。見我回頭,他笑瞇瞇地說:“你沒帶傘嗎?我們一起走吧。”我感激地點點頭。
雨還在滴答滴答地下,可我的心暖洋洋的。”
我告訴學生要把事情寫具體,就要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善于描寫環境,渲染氣氛。之后,學生們開始奮筆疾書了。
(三)作后下水,提高鑒賞能力
作文后的修改和評價也非常關鍵,下水文的適時出示,可以解決不少問題。在評價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指出,或者以自己的下水作文為例,從結構上破解與分析,指出下水文的優點與缺點,該怎樣修改,使學生有跡可循,修改自己的文章。在教學“故鄉”這個單元時,我安排了習作《美麗的家鄉》,學生們這樣寫道:
“我的家鄉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有山有水,是一幅美麗的圖畫。
春天來了,萬物復蘇,柳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草坪變綠了。小朋友們脫下棉襖,走出家門,歡快地跳啊,蹦啊,感受著春天的美好。
……
同學們,這就是我美麗可愛的家鄉,歡迎你們到我的家鄉來做客。”
文章中雖有可圈可點的地方,但毫無特色,紹興的農村是這樣,其他地方的農村也是如此。于是,我不失時機地出示了我的下水文:
“我的家鄉在紹興,它有水鄉、酒鄉、橋鄉等美譽。紹興的橋,造型各異,建筑精美,堪稱一絕。
我最喜歡的是題扇橋,它坐落于……
現在,題扇橋經過上千年的歷史,仍然屹立于河岸之間。遠遠望去,橋正面的‘題扇橋’這三個紅色大字格外顯眼。橋上爬滿青藤,深綠的藤葉沒有一點縫隙,像是給橋披上了一件綠色的外衣。橋下,水清澈見底,仿佛一面明亮的大鏡子。
我的家鄉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畫。我愛我的家鄉。”
我告訴學生,文章應該抓住特點來寫,如紹興的特色是建筑。我通過橋來描寫紹興,而且做到了點面結合,詳略得當,主次分明。
二、下水文的形式要多樣化
(一)啟發性下水
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補寫,這樣的方式立竿見影。當學生陷入山窮水盡的窘境時,我們可以給學生一些示范與啟示。下水作文不應拘泥于事先的準備,可以是課堂插曲中的出口成章。有一次上完《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之后,我和學生一起暢談自己的理想,他們有的說想成為科學家,為祖國的科學事業作出貢獻;有的說想做軍人,投身于保衛祖國的行列中;有的說想成為老師,在普通的崗位上默默奉獻……此時一個學生未舉手示意就站起來問:“老師,你現在還有理想嗎?”這突如其來的問題讓我震驚,我遲疑了一下清了清嗓子說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不管理想是近期的還是遠期的,不管曾經的理想有沒有實現,都會有新的理想出現。我的理想是把你們教育成率真、陽光、可愛、懂禮貌的好少年……只要你們在思想上、智慧上有提升,我的未來就多一分鮮亮,祖國就多一分堅強……”
我殷切地期望:“同學們,你們每個人都是我理想的一部分,我的理想的實現離不開你們的努力。趕快給自己制定一個目標,并朝著這個目標努力……老師等候著你們的佳作!”
老師的話語富有親和力、感召力,把師生間的距離拉近了。有了心靈對話,才有可能產生創新的火花。
(二)示范性下水
示范性下水,是針對學生作文普遍存在的毛病而進行的作文。我給學生提供下水范例,教給他們寫作方法,開闊他們的思路,在糾正他們習作毛病的過程中不斷提高他們的習作水平。一次作文課上,我們圍繞著“一個閃光的名字”的主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感人的事、崇高的人,從古至今都很多,但有人覺得寫時的英雄人物,太遙遠跟不上時代氣息,而對報紙新聞中的人物,又只是了解了皮毛,要寫生動具體談何容易。身邊見義勇為的舉措,畢竟不是經常發生,選材上有一定的難度。寫什么呢?學生們把難題推給了我,還用一種期待的眼神看著我,還好我事先寫過下水文。我出示了下水文《補鞋的殘疾人》:
“則水牌市場有一個補鞋攤子,攤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風雨無阻。這個攤子的主人叫王平,是個殘疾人。他的穿著十分樸素,頭發短短的,有一雙堅毅的眼睛。他小時候患小兒麻痹癥,下身癱瘓了,手和腳瘦得像根柴。這給他的心靈帶來了莫大的創傷,可他沒有放棄活下來的信心。為了不給親人增加負擔,他開了這個補鞋攤。
他沒有寬敞的店面,更別提漂亮的裝飾和擺設了。他只有一尺見方的帆布攤,上面放著一些補鞋工具。
……
有一次,我的球鞋不小心劃了一道口子,當時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去補,身無分文;回家,會挨一頓打。忽然,我眼前一亮……
俗話說:“鳥美在羽毛,人美在德行。”如今,每次走到那個地方,看著那位身殘志堅的補鞋叔叔,我心里就涌起一股敬佩之情。”
我的下水作文算不上典范,卻給了學生很大的鼓勵。這次作文課比較成功,學生寫出的作文大多具有新意,角度也有所不同。比如,有位學生寫自己最敬佩的人是爸爸,因為爸爸在一次父子對話中坦露了自己過去的錯誤。他認為爸爸很誠實,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三)逆行性下水
逆行就是結合學生習作中的同一類毛病寫的一段文字,讓學生自己修改,這樣可給他們提供一個識別錯誤的機會,還可以培養他們修改文章的能力。近段時間,我們學了描寫農村風光的文章,在學生自行作文時,我發現了學生的一個共性:開頭喜歡以“今天”起筆。春夏秋冬的描寫順序被排除在外,再好的文章也會被他們的“今天”毀了。于是,我寫了這樣一段:“今天,我約了幾個小伙伴去田野玩。田野真美啊!……”學生讀了文章,很贊賞文中描寫春天的好詞佳句,但對我這篇文章的開頭不太滿意。有學生提出可用剛學過的詩句開頭:“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也有學生提出這樣寫更生動:“冬天剛過去,春天就邁著輕盈的腳步來了,到處都像約好了似的,一齊換上了春裝。我不禁約了幾位小伙伴去欣賞家鄉春天的田野。”這樣修改,學生印象深刻,不容易犯同類的錯誤。
下水作文不需每次都很完美。我認為下水作文太完美會讓學生產生望塵莫及之感,使下水作文失去意義。下水作文起著拋磚引玉的作用,我們要讓學生自由評價,提出自己的觀點,并進行修改補充;要讓學生在讀了下水作文后,對教師的下水作文進行表揚、批評,讓學生覺得作文也不過如此。
三、下水作文的語言、內容、技巧兒童化
(一)下水文的語言要兒童化
下水作文是寫給小學生看的,成人化的語言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使學生覺得有距離感,不容易接受。因此,下水文必須用兒童的語言描繪生活,把長句分成幾個小短句,把哲理性比較強的句子改成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的詞句去表情達意,從而讓學生覺得這樣的習作親切自然,可學可用,不會產生高不可攀的感覺。我在《第一次做家務》的下水作文中這樣描寫:“我把雞蛋調好后倒進滾燙的油鍋里,只聽‘呲’的一聲,一朵美麗的黃牡丹盛開了,多美的一朵花呀!………我不小心手指被針扎了一下,傷口頓時冒出了一顆紅珍珠,嚇了我一跳。”形象生動、富有童真童趣的語言表達出了兒童的獨特感受。
(二)下水作文的內容要貼近兒童的生活
我們教師的生活經歷、文化素質、對社會的看法、對人生的感悟與學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寫下水文時,教師一定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觀察世界,看待事情,體驗生活。選材時,教師應該盡量選取充滿童趣,貼近學生生活的題材。寫作的內容應該是學生平時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楊紅櫻筆下的《馬小跳》系列之所以為廣大兒童喜愛,就是因為選取的事例是孩子平時經歷過的,他們產生了共鳴。我們教師雖然不是兒童作家,但只要留心觀察學生的生活,結合自己的童年生活,肯定能選好材料,從而讓學生感到生活處處皆語文,以“我手寫我心”。記得一年春節過后,學生們來報到的第一天,我和他們聊起了春節中最開心的一件事,他們興高采烈地說是拿壓歲錢、放煙花、做客、和小伙伴玩耍……談起每一件事,他們都無比興奮。我選取了放煙花的事情,我這樣寫道:“我拿著‘魔術棒’,只聽‘呲’的一聲,‘魔術棒’里沖出一簇五顏六色的火花,忽明忽暗,把夜幕點綴成花兒的世界。呵呵,真好玩!我放了一根又一根……紅色的煙花沖天而起,然后‘嘭’的一聲在空中綻放,像湖里的荷花,又像芭蕾舞演員跳舞時舞動的裙子,真好看……”
還沒有聽完我寫的作文,學生就拿起筆寫起了自己的作文。我的下水文與他們的經歷相似,他們產生了共鳴,有了新的想法,激起了一試鋒芒的寫作欲望。
(三)表達技巧要與兒童水平同級化
傍晚,宿于太平湖畔,坐至窗前觀湖隅一山、一水、一舟、一亭,靜靜體味那種:“浮萍見山影”;“水輔湖水銀為浪”;“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古臺芳榭,飛燕蹴紅英”的意境,不由得生發出“不知今昔是何年”的感觸。晚飯后,下起了雨,撐著花傘,走至湖邊,此時的湖面已成了“百道湖光千樹雨”的景致,雨簾為湖面輕蕩起如霧的薄煙,寧靜、飄渺;太平湖好似一位如花的少女,不斷地俏裝倩扮,讓你一睹她的千媚百嬌。
一路觀景,不覺中已至九華山脈,真個此地與異處有著別樣的不同;但見九十九座峰座座巍峨挺拔、姿意奇特,山脈之間蔥綠青翠、縹緲如幻。海撥一千三百四十二米的最高峰大王峰偉岸險峻、氣勢磅礴,蓮峰則清秀明媚、娥娜多姿……入得山來,但聽淳淳泉聲,但見古木參天,但聞陣陣花香,難道這山、這水,這一草一木皆因染上了仙氣而脫胎凡骨,而帶有一種神風仙韻?且不說那有關地藏菩薩修練成仙的傳說,更不談那凡人所無的肉身仙骨,只這美妙仙境便讓人先醉了個透!而眼見那些善男信女們跪地進香、求愿,不由人不為這種執著的信念感動。
下山路上,見山下片片梯田,層層茶園,陽光下五彩繽紛,披金描銀,好一副田園風光!好一片錦繡河山!
美哉,太平湖!妙哉,九華山!你的湖光山色令我難以忘懷!
而在我的心底有一處風景,雖然很普通,但是她在我心目中是勝過無數美麗而使人陶醉的風景。那就是——海
我會這么想,是因為一個炎熱的暑假,媽媽帶我們一家去看海。我們經過漫長的車程和船程,終于到達了目的地——上川島。我站在賓館的門口,隱隱約約地聽到了海浪翻滾地聲音,仿佛已經看見了那美麗而動人的風景。我把背包交給爸爸,就立刻朝著發出海浪聲的地方跑去。到那里,我踩著柔軟的海沙,聽著海浪的聲音,海風迎面吹來。但我非常的累。所以等我喘過氣,回過神來,我驚訝的站在那里一動也不動。
那蔚藍而廣闊的大海和無邊無際的藍天形成了一條線,就像老天爺用針和線將她們兩個縫了起來,而又看不見線的痕跡,真是天衣無縫呀!并且在這里我所看到的景象是歡快的,和睦的,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像天真無邪的小孩子一樣玩耍,沒有一個人是愁眉苦臉的;在這里可以將一切煩惱和不開心的事都拋到九霄云外去,盡情的享受著美麗動人的風景;在這里翻滾地海浪所發出的聲音會在你耳邊不停地回響,
而海浪仿佛會隨著空氣進入你的體內,一次次漫濕你那枯干的心靈。當我換好衣服進入海里游泳時,那平常學習累壞了,疲勞的身體一下子變得無比的舒適。到了晚上,你在海邊散步時,一陣陣微微的海風吹過,十分舒服。又抬頭看看天上又有許多煙花看,讓這個完美的風景更加完美無瑕。早上,起床到海邊走走,看看日出。那太陽就像是從海中剛淋浴完似的。可是我們時間有限,就要回去了。在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回憶著那風景,那美麗的景象不停地在我眼前重現。
曾幾何時,那道美麗的風景深藏在我心里,每當我回想起來,便多了一份深沉,一份感動,一份信心。
大家還記得06年春晚那個扣人心弦,贏得觀眾贊不絕口的節目“千手觀音”嗎?那舞蹈唯妙唯肖,婀娜多姿,那動作整齊劃一,那音樂悠然典雅。那些舞者用心舞蹈,看了使人蕩氣回腸……誰能想到這些舞精靈們是弄啞人呢?他們伴隨著音樂偏偏起舞,用舞蹈來編織夢想。她們無法聽到音樂,
但卻用心去感受音樂,音樂已經深深鑲嵌在她們靈魂里,她們用心感受聲音,感受美,表演的淋漓盡致,感人至深。她們全身心地投入舞蹈,在那個無聲世界里感受另一種美好的境界,燈與影的交錯使她們分外妖嬈……是什么,讓她們擁有如此美好的布翼?是什么,讓她們如此執著執著?是什么,讓她們配合的如此完美?是心中那份熾熱的感情,是他們對音樂對藝術如癡如醉的熱愛,是他們對音樂對美好世界的渴望與追求。雖處于無聲世界,但卻無聲勝有聲,只因為心中最美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