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電子電路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伴隨時代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關注社會生產力的提升。采取科學的方式進行電子電路的設計與工作流程的部署和管理,能夠滿足當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基本需求,也能夠促進行業的生產進步。當下我國電子行業發展的過程當中都越來越重視相關的技術升級,采取高效率的生產和設計模式才能夠實現對理論的進一步應用,也能夠滿足實際的生產工作需求。模擬的設計構想在實踐工作的驗證體系下常常顯示出各種問題,需要以更加科學、安全、有效的方式實現對相關工作體系的完善,并在具體的工作當中以實踐經驗論證設計理念,保證電子行業發展的前景要求。
1電子電路設計的原理
電子電路的設計工作具有相關的工作原理和原則,需要遵循一定的制度和規律進行相關工作的設計,以此實現對工作體系的完善性需求。首先,電子電路的設計工作原理要求,設計的相關內容需要符合整體性要求,在實際的設計工作當中要針對電路工作的各個節點進行監督與功能實踐。其次,設計的工作要保證具體功能的落實,針對每個電路的工作職能進行細致的劃分。再者,應當進行電路設計的最優化選擇,保證電路設計的穩定性和完善性,在實際的工作應用中具備可靠的特征。最后,應當實際的考量到市場經濟的價值和效益需求,進行性價比的研究分析并最終完成設計。
2電子電路設計的流程
電子電路的設計工作流程比較復雜,具體的工作內容也具有較高的嚴謹性和準確性。在實際工作進行的過程當中,應當重視對設計目標的確認,在具體工作中明確電子功能的設計。針對電子產品的核心功能應用進行整體的考量,設計的電路能夠符合單一操作的要求,進行優化的職能選擇。在設計形成初期進行整體研究,包含對電子電路的測試實踐。重視對電子電路的調試和功能定位,保證未來工作進行的順利要求。重視電子電路功能的設計才是保證產品能夠高效率工作和服務的基礎,也是確認核心功能和輔助功效的重要工作內容。實現設計初期的檢查和測試,能夠保證設備未來使用的優越性。
3調試儀器概述
具體的電子電路設計功能測試與調節工作要求的比較準確和細致,在實際的工作過程當匯總需要進行相關儀器的使用和完善,避免當中一些環節出現問題。在調試儀器使用的過程中涉及到眾多的零部件,包含萬能用的工具表,顯示波動幅度的器械,以及信號發出的設備等。針對具體的調試工作進行觀察,玩能用的工具表主要是為了測量設備使用期間的電流量和電壓力,以及存在的電阻等元素。顯示波動幅度的器械主要是為了更準確的測量信號,關注波動變化。信號的發出設備是為了在監測過程中收集信息,確定監測工作準確性和保證基本交流。
4電子電路調試具體流程
電子電路的調試工作可以劃分為諸多細致的流程,在具體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還需要進行整體工作的完善和優化。調試的工作需要進行電路的線路監測,在實際的工作驗收中觀察通電的效果。調試的工作還需要確保對電子設備的功能監測,保證實際的工作過程能夠正常的運作,充分實現對信息傳播的要求。在實際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要進行電源的調試,減少工作阻礙,進行指標的規范和數據的驗收。除此之外,調試工作還可以劃分為兩種方式,分別是整體和分區域的調試工作。細致的劃分主要是為了給保證驗收工作的嚴謹性要求。最后需要針對環境進行監測,考量實際工作需求進行優化處理。
5調試工作需要重視問題
在調試工作進行過程當中還需要重視對工作細節的優化處理,保證人員施工的科學性安排,在實際的操作過程當中需要進行設備功能的優化,確保功能的準確性要求。重視對細節工作的監督和管理,在調試的信息記錄中掌握數據中存在的差異,為維護系統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礎,也有助于及時的解決系統工作出現的問題。除此之外,還需要認識到系統調試工作反復執行的重要性,針對測量工作進行反復的操作才能夠保證電子電路的設計符合實際生產需求。
6結論
綜上所述,本次研究針對電子電路設計的相關工作展開分析和研究,希望在實際的工作過程當中掌握實踐的工作經驗,在未來的電子電路設計工作當中采取先進的科學手段,實現對相關工作內容的整合,滿足時展的進步要求。在傳統電子電力設計的相關工作基礎上實施切實有效的完善策略,保證基本工作的流暢性原則,在實施科學有效的方式和方法進行相關設計工作的管理,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進行不同線路的測試和驗收,保證電子電線設計工作的優越功能。重視對電子電路工作的設計工作,在實際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進行調試工作的監督與管理,進一步促進我國現代化生產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許小飛,方樺.電子電路設計的原則、方法以及步驟探討[J].電子制作,2016(10):45.
[2]丘嶸,涂用軍.基于工作過程的學習情境設計的關鍵要素及途徑與方法——以“電子電路調試與應用”課程為例[J].職教通訊,2013(12):5-8.
【關鍵詞】PCB;布局;布線;可制造性
0 引言
《電子電路設計與仿真》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際結合性很強,極具實踐性的新興課程,是電氣類專業的核心技能課程之一。在近年來高職院校的項目教學改革中發現,在對這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是將重點放在對電子電路CAD應用軟件的熟練操作上,卻忽視了對PCB板設計的一些技巧應用,特別是對設計出來的產品在可制造性上與企業的生產實踐脫節,這樣設計出來的產品如果走上生產環節,要么會大大提高了生產成本,要么是不符合生產實踐。那么如何在這門課程的教學中實現與生產的聯接,將是本文將要探討的問題。
實踐證明,對電子產品設計師尤其是線路板設計人員來說,即使電路原理圖設計正確,可是如果印制電路板設計不當,也會對電子設備的可靠性產生不利影響。同時產品的可制造性(工藝性)也是一個必須要考慮的因素,如果線路板設計不符合可制造性(工藝性)要求,將大大降低產品的生產效率,提高了生產成本,在嚴重的情況中甚至會導致所設計的產品根本無法制造出來。因此,在設計印制電路板的時候,應學會掌握各種電路設計技巧,注意采用正確的設計方法。為此,我們在《電子CAD》課程的教學內容方面做了全面的創新,增加了PCB設計技巧及可制造性應用技能,充分提高了課程的教學質量,增強了技能課程的實踐性。
1 PCB布局技巧
在設計中,布局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布局結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布線的效果,所以合理的布局是PCB設計成功的第一步。
考慮整體美觀,一個產品的成功與否,一是要注重內在質量,二是兼顧整體的美觀,這樣兩者都較完美才能認為該產品是成功的。同時我們還要注意一些問題如:
1)布局的首要原則是保證布線的布通率,移動器件時注意飛線的連接,把有連線關系的器件放在一起 ,避免走線太長;
2)數字器件和模擬器件要分開,盡量遠離,避免干擾;
3)去耦電容盡量靠近器件的VCC;
4)放置器件時要考慮以后的焊接,同時還有散熱,不要太密集;
5)多使用軟件提供的Array和Union功能,提高布局的效率。
2 PCB布線技巧
一般來講PCB設計軟件提供的手工布線功能十分強大,包括自動推擠、在線設計規則檢查(DRC),自動布線由Specctra的布線引擎進行,通常這兩種方法配合使用,常用的步驟是手工―自動―手工。
2.1 布線是PCB設計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所有的前期準備工作都是為它而做的,而在整個PCB設計過程中,就屬布線的設計過程技巧最細、限定最高。PCB布線有單面、雙面及多層布線,方式有兩種:自動及交互式布線,在自動布線之前,可預先用交互式對要求比較高的線進行布線,輸入端與輸出端的邊線不應相鄰平行,這樣可避免產生反射干擾。在必要時,可加地線進行隔離,且兩相鄰層的布線要互相垂直,因為平行比較容易產生寄生耦合。
2.2 電源、地線的處理。即使在整個PCB板中的布線完成得都很好,但由于電源、地線的考慮不周到而引起的干擾,會使產品的性能下降,有時甚至影響到產品的成功率。每個從事電子產品設計的工程師都明白,為何會產生電源線與地線之間的干擾,現只對降低式抑制干擾作以表述。要在電源、地線之間加上去耦電容。盡量加寬電源及地線,最好是地線比電源線寬,其關系為:地線>電源線>信號線。因此對電源、地線的布線要認真對待,把電源、地線所產生的噪音干擾降到最低限度,以保證產品的質量。
使用大面積銅層作地線,在印制板上把沒被使用的地方都與地相連,作地線使用或是做成多層板,電源,地線各占用一層。
2.3 數字電路與模擬電路的共地處理。現在大部分的PCB不再是單一功能電路(數字或模擬電路),而是由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兩種電路構成的。因此在布線時就需要考慮這兩種電路之間互相干擾問題,特別是地線上的噪音干擾。
3 可制造性分析
現代電子電路產品的生產基本都是依靠SMT,因此我們在設計的時候就必須要考慮SMT的制造過程,這樣我們設計出來的產品才能符合生產的要求,在這里我以一個多功能燈為例。
多功能燈組成結構分析
多功能燈的主要組成有:LED燈頭、螺旋鋼管燈頭支臂、三防外殼、帶導線充電電池(MiNMaX LICI8650)、電源插座(DC-005 2.1MM內芯)、按鈕、主控板(50mm*32mm)。
在SMT生產工藝流程中,通常把SMT分為掛膠制程(波峰焊)和錫膏制程(回流焊)。它們的主要區別為:貼片前的工藝不同,前者使用貼片膠,后者使用焊錫膏。貼片后的工藝不同,前者過回流爐只起固定作用、還須過波峰焊,后者過回流爐起焊接作用。那么在設計和選擇主控板的的時候除了考慮以上特點,我們就要考慮下面的幾個問題:
1)拼板是否用陰陽板及各自優缺點;2)是否采用拼板及拼板的個數。
根據實際生產情況分析得出,多功能燈的主控板采用:雙面錫膏回流焊接工藝。因此我們選擇多功能燈的主控板元件配置圖top層 和bot層將設計出對應的拼版圖,最終設計拼版方案A和方案B如下圖。
論證:主控板正面元件較多,而背面元件較少,照成了元件極度分布不均;元件集中的區域吸熱多,散熱不良,溫度較高,這樣容易造成主控板在進入回流焊接時板子的翹曲。方案A和方案B比較,后者較前者的合理性更好,故選擇方案B。
采取此種拼版形式的原因:一是可以充分利用SMT長線的優勢,以達到更高的打件效率;二是節省網板;三是此板若(下轉第76頁)(上接第89頁)做單面板,要采用手工焊接元器件,降低了生產效率。
采用此種拼版形式的優點:
1)降低了生產成本。
2)采用陰陽板,在開始編制程序的時候就可以節省優化程序的時間。采用陰陽板,也就是將兩面的程序合成一個程序來做,這樣只要針對一個程序來考慮優化條件。
3)采用陰陽板,在附加工具和輔料方面也會有很大的節省(針對部分產品來說)。比如,鋼網就可以少做一片,如果需要托盤的話,那么節省的物料就會更多。
4)在生產效率上面來說,可以提高產量。原因是在生產過程中不需要換產,那么這部分時間就會多生產產品。還有就是由于陰陽板是一個貼裝程序,這樣在生產的時候就比兩面程序,減少了一半的基板搬運時間,這部分時間又可以多生產產品。
這些PCB技巧在我們的平時課堂教學及高職教材上面總是容易被忽視,可是對PCB專業人員來說卻是必需掌握的。因此,在本門課程教學上,我們增加了這些PCB設計技巧及可制造性分析,達到了對課程改革的職業目標要求。
【參考文獻】
[1]比秀梅周南權.電子線路板設計項目化教程[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關鍵詞】 Proteus 仿真軟件 電子電路設計
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發展,Proteus仿真軟件在電子電路設計中的應用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Proteus仿真軟件是現代計算機應用技術發展中的重要成果之一,Proteus仿真軟件具有模擬電路仿真、數字電路仿真以及電路等部分組成的仿真系統,其自身帶有先進的虛擬器,其中包括示波器、邏輯分析儀以及信號發生器等等。為了更好的研究Proteus仿真軟件在電子電路設計中應用,需要在Proteus仿真軟件環境下,明確的分析各個階段的電路設計,包括各個部位的元件,為進行深入的設計做好準備。
1 關于Proteus仿真軟件的簡要分析
Proteus仿真軟件是LabeenterElectronics公司出品的一種集電路設計和仿真的工具軟件,其軟件自身系統包含ISIS、ARES軟件部分,這兩部分軟件在實際的電路設計中分擔著不同的職責。通常情況下,ARES軟件部分是用來輔助PCB的設計工作,而ISIS軟件部分則是在軟件環境下用來進行電路原理以及仿真的設計工作。從目前的研究結果分析,Proteus以其豐富的資源,自身系統中帶有的元器件庫就有幾十個,可以在正常的軟件工作環境中,提供至少27000左右個仿真元器件,以便其自身系統可以順利實現仿真電路以及其他電路的仿真設計。同時,其系統內的示波器、虛擬終端、仿真儀器等儀表資源,可以將電路設計中發生變化的信號,以圖形的方式輸出,這方面的突出功能,甚至強于示波器,再利用虛擬儀器的理想指標進行參照、研究,最終最大化的降低相關測量儀器對測量結果的誤差,提高了仿真研究的水平,也因此逐漸引起科研人員的關注。
2 Proteus仿真軟件進行仿真電路設計的相關分析
在實際的電子電路實驗中,Proteus仿真軟件進行仿真電路設計需要在Proteus編輯界面中,實現按照研究的思路,設計出完整的電子電路原理圖,再通過一系列的仿真測算與計算,經過不斷的修正程序發現的問題指數,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重要參數指標的設計與研究要求,最終敲定設計方案,利用程序的系統功能,輸出自動生成的圖像。不斷的實驗經驗表明,我們可以利用如下的設計與操作流程,確保順利完成Proteus仿真軟件進行仿真電路設計的相關工作,具體環節如圖1所示:
3 Proteus仿真軟件進行仿真電路設計與調試
通常情況下,我們會利用Proteus ISIS編輯窗口,再一次對電子電路的原理圖進行一次慎重的選擇與修改。在實際的Proteus仿真軟件設計的實驗中,實驗之前應選好信號源的放置位置與及虛擬儀器、測試點布置的情況。工作人員應及時的檢查測量儀表的輸入端是否與被測量點處于良好的連接狀態以及信號源的接地情況,包括示波器是否與地線處于連接的狀態。同時,明確測量結果是相對GND的波形,以便于后續的研究。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觀察實時工具中電壓、電流的探針變化,在仿真執行時,時刻觀察串聯電路中電流探針的指數,并及時的在相應的操作執行菜單,通過網絡的手段,選擇適當的電壓后,進行仿真的調試,進一步促進Proteus仿真軟件應用的水平。
4 Proteus仿真軟件應用的實用電路分析
在未來的實際工作中,我們應在發展 Proteus仿真軟件的同時,更加注重通過科學的手段研究 Proteus仿真軟件未來發展的趨勢,Proteus仿真軟件應用需要在傳感器電路、正弦、方波電路的實用電路中,進行不斷的實驗與研究,才能夠真正的落實到實際電子產品的生產環節中。因此,在進行Proteus仿真軟件應用的實用電路分析的相關環節中,我們應重點傳感器電路、正弦、方波電路的實用性以及適用性,以更好的滿足Proteus仿真軟件應用的具體流程。以便可以更好的開發其系統的強大功能,為更好的探究電子系統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5 總結
綜上所述,現階段 Proteus仿真軟件的實際功能非常強大,在電子電路設計的工作環節中,為進一步研究電路的運行狀態以及相關電路參數的調整,我們應進一步研究 Proteus仿真軟件的操作規范,以其自身系統具備的功能,來完成對重要電路參數的調整。同時,可以有效的改善傳統電子電路實驗與檢測工作,能夠在有效的時間段里,高效的完成研究的目標,為進一步減少電子電路實驗成本、提高電子電路實驗的有效性以及不斷的縮短實驗周期等方面,都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代啟化,Proteus在單片機電路系統設計中的應用[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06(06).
[2]王娜娜.徐海,數字電子技術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科技信息,2010(30).
[3]鄧海,基于Proteus和LabVIEW的串行通信系統仿真[J].科技廣場,2009(09).
[4]吳小花,基于Proteus的電子電路設計與實現[J].現代電子技術,2011(15).
關鍵詞:單片機 控制系統 電子電路
中圖分類號:TP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3)03-0025-01
采用單片機控制系統對普通銑床進行數控化改造,可以提高機械加工工藝水平和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并減輕操作者的勞動強度。
1 設計方案和基本方案確定
(1)控制功能:X軸、Y軸、Z軸進給伺服運動;行程控制;鍵盤控制;報警電路、復位電路、隔離電路、功放電路等。(2)設計方案:綜合考慮功率、技術難度、精度、成本因素,采用“步進電機+滾珠絲杠副”的開式伺服驅動控制模式。(3)基本方案:采用MCS-51單片機,并擴展兩片2764芯片,一片6264芯片,三片8155可編程并行I/O等構成控制系統;采用軟件環形分配器;由于銑床三個方向的三步進電機均為三相,所以直接與8155(2)的PA口再加上8155(3)的PA口相接,經光電耦合電路、功放電路驅動電機。
2 單片機擴展
(1)程序存儲器EPROM的選擇:芯片型號不同,應用參數也不同,主要有最大讀出速度、工作溫度及容量。在確定容量內選擇EPROM型號,主要考慮讀取速度。根據CPU與EPROM的匹配要求,應滿足8031能提供的讀取時間大于EPROM所需的讀取時間。應考慮在滿足容量要求的同時盡可能選擇大容量芯片,以減少芯片組合數。(2)數據存儲器RAM的選擇:選RAM是主要考慮因素是RAM的讀寫速度與CPU提供的讀寫時序的匹配要求,還應滿足這樣一個關系:即8031所能提供的讀寫時間應大于RAM所需求的讀寫時間,常用RAM主要有6116和6264兩種。
3 地址分配及接線方法
(1)地址分配:8031所支持的存儲系統其程序存儲器與數據存儲器獨立編址,故EPROM和RAM的地址分配自由,不必考慮沖突問題。8031復位后從0000H單元開始執行程序,故程序存儲器地址從0000H開始。只用EPROM,地址為0000H-1FFFH,擴展RAM與I/O口及設備實行統一編址。
(2)EPROM、RAM與8031連接方法:803不必加以驅動。EPROM、RAM與8031的連接:1)地址總線:將A0~A12與EPROM的A0~A12對應連接。A0~A12與RAM的A0~A12對應連接,其余地址經譯碼產生片選信號;2)數據總線:P01~P07分別與存儲器D01~D07對應連接;3)地址總線:將A0~A12與EPROM的A0~A12對應連接,A0~A12與RAM的A0~A12對應連接,其余地址經譯碼產生片選信號;4)數據總線:P01~P07分別與存儲器D01~D07對應連接。
4 接口電路及輔助電路設計
本系統接口電路包括鍵盤、數碼顯示器及步進電機接口電路,輔助電路包括復位電路及報警顯示電路。
8031單片機的口P01可以作為I/O接口,為管理上述接口電路,還需要擴展接口電路,現在用8031的P01管理步進電機,用擴展接口管理鍵盤和顯示電路。
4.1 接口電路設計
8155內部RAM和I/O選擇由引腳IO/M(__)控制,當IO/M(__)=0時,CPU訪問RAM,RAM的低8位編制為:00H~FFH;IO/M(__)=1時,CPU訪問IO口,8155的工作方式選擇通過對8155內部命令,寄存器通過設定控制命令來實現。8155具有兩種基本操作,即用8155中的256字節RAM及擴展I/O口使用,作RAM時與系統RAM無區別;作I/O口使用時,可通過工作方式以滿足不同需要。8155有一個狀態寄存器,鎖存I/O口和定時器的當前狀態,使CPU查詢用。狀態寄存器和命令寄存器共用一個地址,只能讀入,不能寫入。CPU讀地址時,做狀態寄存器,讀出時是當前I/O口和定時器的狀態,而寫時則作為命令寄存器寫入命令。
4.2 輔助電路設計
【關鍵詞】電子電路;設計;調試方法
電子電路設計制作、調試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階段。一個性能較好的電子裝置,即使按照理論設計的電路參數進行安裝,往往也難于達到預期的性能指標。這是因為人們在設計時,不可能周全地考慮各種復雜的客觀因素(如元件值的誤差、器件參數的分散性、分布參數的影響等),必須通過安裝后的測試和調整,來發現和糾正設計方案的不足,然后采取相應措施加以改進,使裝置達到預定的技術指標。
1.常用電子電路的設計方法
在日常生活、生產現場中,往往為了解決某些實際問題,需要采用一些電子電路來實現某些功能、要求。如果有現成的裝置,而且性能價格比能令人滿意,當然最好采用現成的裝置。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難于找到合適的裝置,那就必須設計、制作一些電子電路以滿足日常生活、生產現場的需要。通常,我們把這種行為稱之為“工程設計”。他是科學知識與實踐經驗的結合應用,最終構成一個有效、可行、適用的系統,屬于應用研究的范疇。在處理問題的方法上不同于科學研究,科學研究方法是通過觀察自然現象,經過分析思考,提出解釋自然現象的假說,通過實驗驗證假說是否符合客觀想像;工程設計則是從人類社會的某項需求出發,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經過對各種方案的比較,選出最佳方案,進行必要的實驗,實施方案,解決問題。需求電子電路種類繁多,千差萬別,其設計方法、設計步驟也因情況不同而異,這就要求設計者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信息、資料,進行設計、制作。任何一個稍微復雜的電子電路系統往往是由不同功能的模塊組成,在設計過程如何巧妙地組合這些功能模塊,使設計的系統既能滿足設計指標要求又最簡單,是設計過程中應堅持的原則之一。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靈活運用所掌握的各方面的理論知識,多多實踐和運用自己積累的經驗;設計原則之二是,盡量采用元器件生產廠商提供的典型應用電路;多運用網絡、圖書資料查閱典型運用電路;設計原則之三是,要為后續調試、生產等提供方便;設計原則之四是,設計產品要穩定、可靠,經得起產品長期運行不出故障。這里,對常用電子電路的設計、制作的一般方法作具體說明。
1.1明確系統設計任務的要求
設計者要了解所設計系統的性能、指標、內容、要求。對一些具體參數要求盡可能直接準確。如果一些參數不能確定下來,在選擇設計方案時要考慮一定的裕量。設計者要在進行調查研究、具體分析的基礎上,明確系統應完成的任務。
1.2總體方案的選擇
設計的第一步,就是根據系統的任務、要求和條件,以及設計者掌握的知識、信息、資料,提出不同的總體方案。這些方案應盡可能合理、可靠、經濟、功能齊全、技術先進。然后對每一種方案的可行性和優缺點進行分析,加以比較,逐步篩選,擇優錄用幾個自己認為可行的方案,再進行調查研究,征求有關方面的意見。最后,確定一種方案。在提方案時,常用框圖表示各種方案的工作原理,框圖不必很詳細,有把握的電路部分可以畫出來,工作原理框圖應能反映出系統應完成的任務,各組成都分的功能及其相互關系。
1.3單元電路的設計、參數計算和器件選擇
在確定了總體方案后,便可根據系統的性能指標,畫出詳細框圖,設計單元電路。所謂單元電路,就是用“化整為零”的方法,將系統總框圖分解成多個小系統。
1.3.1單元電路的設計。設計單元電路的第一步,是根據設計的總要求和已選定的總體方案框圖,明確各單元電路應完成的任務、功能以及與其他單元之間的關系。必要時,應擬出主要單元電路的性能指標。具體設計單元電路時,可以模仿成熟的先進的電路,也可以進行創新或改進。但無論是模仿成熟的電路,還是自己另外設計一套獨特的電路,都必須保證性能要求。設計單元電路時,最好多查閱各種資料,豐富自己的知識,開闊眼界,尋找電路簡單、成本低廉的電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3.2參數計算。電子電路的設計常常需要計算某些參數。計算參數的具體方法是在弄清電路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標的基礎上,利用一些計算公式,計算電路所需的某些參數。例如,要設計一個放大器,就需計算出電壓放大倍數,所需電阻元件的阻值等。進行參數計算時,在理論上滿足要求的參數不是唯一的,而是一組,這就給設計者提供了足夠的選擇余地。設計者可以根據成本、體積、貨源情況自行選擇。
1.4實驗
設計解決一個具體問題的電路,需要考慮的問題很多,如果設計者考慮得不周全,想不到的問題就會常常出現,加上元器件的品種繁多、性能各異、參數的分散性較大,要想對一個復雜的電子電路,單憑看資料,紙上談兵,設計出一個原理正確、性能指標完善的電路是不可能的。設計者需要通過實驗發現問題,深入思考,分析原因,改進電路設計,使性能指標達到要求。特別是電路的關鍵部分和設計中采用的新電路、新器件部分,只有當實驗成功后才能確定下來,成為定型電路。
2.電子電路的一般調試方法
電子電路的調試是以達到電路設計指標為目的,是一個經過“測試一判斷一調整一再測試”的過程。通過這一過程,我們可以發現和糾正設計方案的不足、安裝的不合理,通過采取一定的改進措施,使電路達到設計技術指標。電子電路的調試是設計、維修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它要求調試者既要十分清楚電路的工作原理,又要有一定的科學實驗方法。調試電于電路的一般步驟如下:
(1)認真檢查。檢查電路中元件是否接錯,對地是否短路,二極管、三極管管腳接得正確與否,電解電容的極性是否對,集成電路安裝、焊接是否正確,電源的正、負、地線有無問題,焊接牢固與否; (2)通電檢查。在電源電壓未加入前,先檢查電壓大小正確與否,極性對不對。通電后,先不要急于測量,首先觀察有無冒煙、各元件發燙、異常氣味等異常現象。如果有,應排除故障后再進行下一步;(3)分塊調試。把整個系統按功能分成不同的部分,把每一部分看作一個模塊進行調試。調試時,先進行靜態調試,對于模擬電路,通過靜態工作點的測試,判斷電路能否正常工作。尤其是對于運算放大器,檢查正、負電源正常與否?輸出電壓是否接近正負電源電壓?(如果是這樣,可能是電源有問題,也可能器件有問題)調零電路起不起作用,有無自激震蕩,對于數字電路,要測試各輸入輸次端的電壓,判斷其邏輯關,一直把靜態調試正常后才能進入動態調試。對于動態調試,可以按照信號的流向進行。把前面調試過部分的輸出作為后面的輸入。輸入級可根據實際情況加入模擬信號進行調試;(4)聯機調試。分塊調試好后,再把全部電路連通進行聯機調試。聯機調試主要是觀察動態結果,同時將調試結果與設計指標逐一進行比較,找出問題,改進電路,直至完全符合設計指標。
參考文獻
關鍵詞:光敏三極管;防盜報警電路;汽車
1 引言
汽車防盜裝置是汽車的重要安全裝置。在國外,由于汽車被盜現象嚴重,因而各國政府都采取了不同的防盜措施,有些國家頒布了有關防盜法令。例如,美國許多州政府從1986年起實施汽車防盜法令,按法律規定,保險公司對凡是裝有規定功能防盜報警裝置車輛的保險金強制性規定實施5%~15%的貼現辦法。在歐洲,車輛盜竊案件劇增,并逐漸演變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按社會保有車輛計算的平均盜車發生率已高于美國。對此,西歐有關保險公司對裝有防盜裝置的車輛也實施保險金貼現的規定;與美國一樣,在市場上出售各種防盜裝置。現在的汽車電子防盜裝置設置有傳感器和控制器,當傳感器檢測到發生侵入車廂事件,并開始起動發動機時,傳感器見這一信息傳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對其信息進行判斷,當獲知異常時,一方面會發出報警,另一方面會阻止車輛啟動。這種報警器性能較好,但是價格相對比較昂貴,本文設計一種新的汽車電子防盜系統,這一系統是基于光敏晶體管原理而設計的電子線路。
2 汽車電子防盜報警器電路可靠性設計
汽車電子防盜報警器在保護汽車安全方面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他的可靠性程度直接關系到汽車的安全度。通過對防盜器電路的可靠性設計,能夠減少汽車電子防盜報警器發生故障的概率,提高汽車的安全性。通過對汽車電子電路系統歸納出一種較為合理的可靠性設計方案,將其應用到電路系統的設計 ,提高電子電路產品或部件的質量水平。根據業界的分析,60%以上的生產故障是由于器件失效引起的,70%以上的市場返修也是因為器件失效引起的,而大多數公司對此卻沒有采用系統化的電子可靠性工程方法來解決,導致效率較低,產品質量可靠性不高。傳統電子電路系統的設計往往先考慮實現性能要求,而后通過大量試驗測定其可靠性,針對其試驗結果進行修改,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且產品設計周期較長。按照系統的電子可靠性工程方法,通過選擇合適的器件,有效地控制器件質量,合理應用器件,進行可靠性設計,就能達到其同類產品質量的領先水平。本文將通過研究汽車電子防盜報警器電路可靠性設計方法,為提高防盜器電路的可靠性提供一種比較接近實際的可行的可靠性設計方案。提高電子防盜報警器的可靠性,有以下幾方面的重要意義:(1)可以防止故障的發生,尤其是減少被盜或者誤報等其他故障的發生,從而保證其安全和提高其使用壽命。(2)能使電子防盜器總的費用降低。(3)可減少停機時間,提高產品可用率,減少其故障或被盜幾率。(4)對企業來說,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可以改善企業信譽,增強競爭力,擴大產品銷路,從而提高經濟效益。(5)可以減少產品責任賠償案件的發生,以及其他處理產品事故費用的支出,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為了提高產品可靠性,必須在生產的各個環節上做出努力,但最重要的是設計階段。如果設計不合理,要想通過事后的維修來達到所期望的可靠性,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設計人員必須懂得可靠性設計的各種方法和手段。本文的研究將應用可靠性理論,通過對防盜報警電路的可靠性預計、分配、元器件的選擇等可靠性設計方案,設計出高可靠性的防盜器電路。
3 光電耦合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光電耦合器件是把發光器件和光敏器件組裝在一起,通過光線實現耦合構成電發光和光轉換為電的轉換器件。下圖為常用的光敏三極管型光電耦合器原理圖。光敏三極管結構與普通晶體管相似,只是它的基區做得很大,以便擴大光照面積。當發光二極管發光,光線照射到光敏三極管集電極附近的基區,會產生電子空穴對,它們在內電場作用下形成光電流,這相當于晶體管的基極電流,因此集電極的電流為光電流的β倍。光電耦合器因為輸入阻抗很小、輸入回路與輸出回路之間沒有電氣聯系,也沒有共地等原因,所以光電耦合器在傳輸信號的同時能有效地抑制尖脈沖和各種雜訊干擾,使得它具有抗干擾性。
4 電路設計
將光電斷路器安裝于車門內的一個槽口中,并設一電源開關于隱蔽的地方,當需要防盜時,將開關合上,同時用一塊擋板插入槽口,遮住光電斷路器,這時,光電三極管僅有暗電流,光電三極管BG不導通,繼電器J不吸合,不能接通報警電路。當小偷撬開車門時,一拉開車門,擋板脫離槽口,光電斷路器受到光照,光電三極管由于受到光照射,產生光電流,使得電阻R2的電壓接近電源電壓,從而使三極管BG導通,那么三極管BG的集電極有電流,使中間繼電器線圈J帶電,中間繼電器的常開觸點閉合,接通報警電路,發出報警信號。其防盜報警電路圖如下:
5 結束
這種基于光電斷路器的汽車車門防盜報警電路,具有良好的報警性能,并因為其價格低廉、安裝方偏,越來越受到廣大汽車擁有者的青睞。
[參考文獻]
關鍵詞:汽車;電子防盜報警器;電路;可靠性設計
1 汽車電子防盜報警器電路可靠性設計的必要性
汽車使用過程中,要想提升安全性,有效應用電子防盜報警器至關重要,而該報警器的運行穩定性同汽車使用的安全性緊密相連。在汽車使用頻率越來越高的背景下,現階段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將可靠性設計應用于汽車電子防盜報警器電路中,確保該設備可以長期處于穩定的運行狀態下,加大對汽車的安全保護力度[1]。因此汽車電子防盜報警器電路可靠性設計的必要性如下:
第一,有助于對汽車各種故障進行預防,減少被盜現象發生的概率,更重要的是,可以減少汽車故障誤報現象的發生,提升汽車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對于延長汽車的使用時間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第二,通過可靠的電路設計,電子防盜器在使用過程中將呈現出更高的性能,相關生產廠家在對這一設備進行加工的過程中,成本可以有效降低,為了實現線路的可靠性設計,設計人員需要對其他部件的功能以及分布進行調整,在展開可靠性實驗的過程中,只需要在前期投入一定的資金對設備的可靠性進行分析和研究,當設備性能以及可靠性得到提升以后,在接下來的生產和加工環節,資金的消耗量就會降低,例如,在將可靠性設計應用于電路中以后,由于汽車電子防盜報警器的整體性能得到了提升,使用壽命延長,因此后期檢查以及維護工作量減少,相應的費用也隨之降低[2]。據有效調查顯示,在研究汽車電子防盜報警器可靠性的過程中,每投入1美元,在后期運行和維護管理工作中就可以節約30美元的成本,實際效益高達30:1。值得注意的是,在將可靠性研究同汽車電子防盜報警器電路進行緊密結合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在設備后期使用的過程中減少維護成本,同時,在實際生產以及研制的過程中,樣機研制的臺數也將得到減少,由此可見,可靠性設計的應用,同樣可以減少研制工作的成本。
第三,有助于促進停機時間的減少,促使可用率在產品中提升。因此,設備在運行中,汽車發生故障的概率減少,同時不會輕易被盜。
第四,有助于可靠性在汽車電子防盜報警器產品中的提升。通過可靠性設計,汽車電子防盜報警器產品整體的性能以及使用價值將有所提升,針對該設備生產加工的企業來講,其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將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促進自身綜合競爭力的提升,為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五,在提升汽車電子防盜報警器電路可靠性的過程中,汽車運行中發生事故的概率也將下降,因此各種處理事故的費用可以減少,駕駛人員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護[3]。
2 汽車電子電路系統可靠性的設計方案
2.1 構建明確的可靠性指標
根據我國的《汽車報廢標準》來看,非運營類轎車在使用的過程中公里數達到50萬,或者擁有10年以上的使用時間,必須采取強制性報廢處理。在遵守這一規定的過程中,更有助于將可靠性設計應用于汽車電子電路系統中。近年來,我國在運行的過程中,不斷對這一標準進行了完善,可靠性設計的重要性突顯出來[4]。現階段129600個小時成為汽車報廢的時間規定范圍,同時,當轎車產生了50萬公里的行駛里程時,也應當進行報廢處理,而在對汽車電子系統發生故障的評價間隔里程數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得出1396小時為MTBF指標的重要參數,即汽車電子系統的可靠性指標。
2.2 確定可靠性模型
在對汽車電子防盜報警器電路進行初期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首先應對電路的功能以及可靠性指標參數進行確定,并利用信息技術,有針對性地建立起相應的可靠性分析模型,并對可靠性指標進行合理的分配[5]。通常情況下,非貯備系統、復雜系統和貯備系統等共同構成了汽車整體系統,其中,非工作貯備系統和工作貯備系統是貯備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混聯以及并聯共同構成了工作貯備系統;串聯系統即貯備系統,針對電子電氣系統來件,其內部系統包含三種形式,混聯系統、串聯系統和并聯系統,在對可靠性模型和框圖進行構建的過程中,必須首先對實際系統進行確定。可靠性模式如果是針對汽車電氣系統而構建的,那么電氣系統內部是由系統軟件、機械元件、元器件以及PCB板共同構成的,故障形式、分布指數等在全部電子元器件中都是相互獨立的。
2.3 分配可靠性指標
汽車電子防盜報警器電路是由多個系統構成的,在對這些系統進行可靠性設計的過程中,必須有針對性地建立起不同的可靠性指標,并對其進行合理的分配,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可靠性設計的完整性和科學性。在對不同單位展開設計時,應嚴格遵守可靠性指標的分配結果[6]。值得注意的是,工程加權型分配法、層次型分析法等多種方法可以被應用于可靠性指標的分配中,其中工程加權型分配法目前在我國應用相對廣泛,擁有操作便捷的特點。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防盜器在汽車使用的過程中發生故障,將會產生汽車被盜等嚴重問題,而錯誤的汽車防盜報警,又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因此,在對汽車電子防盜報警器進行應用的過程中,應努力通過合理的設計,提升該設備的運行穩定性,而電路的可靠性設計是關鍵措施之一。近年來,通過電路可靠性設計,極大地提升了汽車電子防盜報警器的性能和使用壽命,為相關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羅樂.紅外傳感器數據采集防盜報警器系統設計[J].制造業自動化,2014,34(18):138-140.
[2]紀明霞,邵紅.基于Multisim的磁控防盜報警器的設計與仿真[J].國外電子測量技術,2015(9):76-78.
[3]郝玉東,何保榮,陳根永,等.10kV電網設備防盜、防損壞系統報警閾值的分析[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6,28(4):113-116.
[4]王潁水.RC模擬延時電路的應用――利用手機制作防盜報警器[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5,29(2):38-39.
【關鍵詞】聲電轉換電路;光電轉換電路;聲光雙控;電子技術
Abstract:Sound and light-controlled lighting circuit composed by the power circuit,the acoustic-electric conversion circuit,amplifier circuit,a processing circuit,a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circuit and a control circuit.This paper is designed for each circuit diagram and component parameters,It describes the performance、the scope and principle of sound and light control lighting circuits.It has obvious saving effect,can applicable to residential areas,factories,office buildings,school buildings and other public places.
Keyword:Acoustic-electric conversion circuit;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circuit;sound and light dual control;electronic technology
1.緒論
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市現代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能源的供需矛盾也越來越突出,節電節能、綠色照明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在學校、機關、廠礦企業等單位的公共場所以及居民區的公共樓道,長明燈現象十分普遍,這造成了能源的極大浪費。用聲光雙控路燈代替住宅小區樓道上的開關路燈,只有在天黑以后,當有人走過樓梯通道,發出腳步聲或其他聲音時,樓道燈會自動點亮,提供照明,當人們進入家門或走出公寓,樓道燈延時幾分鐘后會自動熄滅。在白天,即使有聲音,樓道燈也不會亮,可以達到節能的目的。聲光控制路燈不僅適用于住宅區的樓道,而且也適用于工廠,辦公樓,教學樓等公共場所。
2.總體方案設計
圖1 原理框圖
聲源產生的聲音信號,經聲電轉換器后轉換成微弱的電信號,該信號經放大后送處理器,處理器將幅度、頻率不同的一群聲波信號轉換成一次狀態改變的控制信號,與光電信號一起輸入控制電路。當白天或傍晚光線較亮時,光控部分將開關自動關斷,聲控部分不起作用。當光線較暗時,光控部分將開關自動打開,電路的通斷受控于聲控部分。當聲強達到一定程度時,電路自動接通,點亮照明燈,并開始延時,延時時間到,開關自動關斷,照明燈熄滅。
3.電路設計與參數選擇
3.1 電源電路的設計與分析
3.1.1 電源電路的設計
直流穩壓電源一般由降壓器、整流器、濾波器和穩壓器四大部分組成。為了既可以達到設計要求的目的又要盡量使電路簡潔經濟,本設計使用穩壓二極管作為穩壓電路,輸出為+9V的穩壓直流電源電路如圖2所示。
圖2 電源電路
降壓穩流部分由R1C1、全橋電路QD和濾波電容C2組成,經DW穩壓后得到+9V的電壓,為路燈控制電路提供了工作電壓。
3.1.2 元器件的選擇與參數的計算
(1)橋式整流電路
,所以QD的反向擊穿電壓選用1A300V以上的器件,以確保安全。
(2)穩壓二極管
本設計采用+9V穩壓直流電源,所以采用比較常用的2CW57,穩定電壓為8.5~9.5V,穩定電流為10mA,最大穩定電流為26mA,反向漏電流≤0.5mA,動態電阻20Ω,最大耗散功率0.25W。
(3)降壓電容
為保證降壓電容可靠工作,其耐壓選擇應大于兩倍的電源電壓,選用耐壓400V以上的金屬化紙介電容器,大小為0.47?。泄放電阻的選擇必須保證在要求的時間內泄放掉降壓電容上的電荷,泄放電阻選560kΩ。
(4)其它元器件
濾波器主要由電容C2組成。按RC時間常數近似等于3~5倍電源半周期估算,可選擇R2為200Ω,C2為220?。C3為濾波電容,選擇47?大小。
3.2 信號放大整形電路的設計與分析
3.2.1 電路的設計
圖3 信號放大整形電路圖
拾音器采用電壓蜂鳴器HTD35A-1,當有音響作用到壓電陶瓷片上時,聲震導致的繞曲變形就會產生相應的電效應。由于聲\電效應較小,設計了VT1,VT2,直耦式音頻放大器,將信號放大,并由D2,D3,C7 倍壓整流再經T3倒相放大,觸發單穩態電路。
3.2.2 元器件的選擇與參數計算
(1)壓電蜂鳴器HTD35A-1
聲電傳感器是一種能將聲波的振動轉換為電壓和電流輸出的聲電轉換元件。本設計采用靈敏度高、結構簡單、價格便宜的壓電陶瓷片作為聲電傳感器。
諧振頻率:2.9KHz;諧振電阻≤150Ω;電容量<40000pF(性能參數);
金屬片直徑D:35mm;陶瓷片直徑d:25mm;總厚度t:0.55mm(尺寸)。
(2)其它元器件
VT1管選用C485,β的值不少于150倍。VT2和VT3用9014或3DG8型硅NPN小功率晶體管,要求電流放大系數β≥100。
D2和D3的選擇沒有特殊要求,一般元器件即可。其它電阻與電容的阻值選擇如下:R4=430k;R5=4.3k:R6=2.7k;R7=1.8k;R8=5.6k;C4=4.7?;C5=10?;C6=10?;C7=0.68?。
3.3 控制電路的設計與分析
3.3.1 電路的設計(如圖4所示)
555和R9、C8、VT4、VT5等組成光控單穩態電路,即利用光敏三極管對不同光照呈現的阻抗不同,對時基電路555的4腳進行高低電平的控制,或處于等待觸發狀態,或處于強制復位狀態。當白天或傍晚光線較亮時單穩態觸發器輸出低電平處于強制復位狀態,此時不管2腳有多大的觸發電平,555均不會翻轉置位。可控硅不會觸發倒通,電燈無電不亮。夜晚光線較暗時,555的4腳呈高位,使555觸發器處于單穩態觸發狀態,此時如果有聲響,經拾音,放大,倍壓整流后,觸發單穩態觸發器,使其由穩態翻轉到暫穩態,輸出高電平,可控硅觸發倒通,電燈亮,并延時一段時間。圖示電路的單穩態時間為120s,即電燈點亮后2分鐘熄滅。
圖4 控制電路
(上接第27頁)
3.3.2 元器件的選擇與參數計算
電路中三極管VT4選擇3DK2;由于本設計要求路燈點亮后延時2分鐘后自動熄滅,則在單穩態觸發電路中定時元件R9與C8需滿足;則選R9=1.1M;C8=100?。
電路中其它電阻值的選擇如下:R10=22K;R11=20K;R3=300;電容是濾波電容,故選擇C9=0.01?的小電容,濾掉高頻干擾。
3.4 光電傳感器及開關電路的選擇
3.4.1 光電傳感器
本設計采用簡單經濟的光敏三極管3DU5實現光電轉換。3DU5的性能參數如下:光譜響應范圍500~1000;最高工作電壓6~8V(ID小于額定允許值);暗電流ID(?A)2.0(在最高工作電壓RL=1000Ω條件下);光電流IL(mA)1(在照度1000lx、U=10V、RL=0Ω下);響應時間<10-5s;最大使用功率2000Mw。
3.4.2 開關
本設計采用雙向可控硅實現開關控制,選擇額定通態電流為1A,斷態重復峰值電壓為400V的3CTS1雙向可控硅。
3CTS1的參數如下:(Tamb=25℃)
a.斷態重復峰值電壓(VDRM):400V;
b.通態平均電流(IT(AV)):1A;
c.通態不重復浪涌電流(ITSM):10A;
d.通態峰值電壓(VTM):1.7V(ITM=1.2A);
e.斷態重復峰值電流(IDRM):100A(VDRM=
400V;RGK=1kΩ);
f.維持電流(IH):50mA(VD=12V;IGT=0.1A);
g.控制極觸發電流(IGT):10~50mA;
h.控制極觸發電壓(VGT):1.5V。
4.總電路圖(如圖5所示)
電路可實現白天燈泡不亮晚上遇到聲響時,通過聲控電路使燈泡自動點亮,并延時一段時間后自動熄滅的功能。
參考文獻
[1]漢澤西,張欣.數字邏輯[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66-75.
[2]彭介華.電子技術課程設計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0-65.
[3]楊旭東,劉行景,楊興瑤.實用電子電路精選[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90-95.
[4]華成英.電子技術[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6:103-110.
[5]童詩白.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清華大學電子學教研組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04:36-45.
[6]康華光.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四版),2006:23-30.
近年來,我國電子技術獲得突飛猛進發展,新型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得以廣泛應用,電集成化與復雜化顯然已成為新時期電路設計的發展趨勢。為更好滿足當代電路設計需求,利用電子線路CAD技術取代傳統的手工操作很有必要。在電子線路CAD技術的輔助下,電路設計的精密度將獲得可靠保障。電子線路CAD技術的應用,其實是電路設計者在電路設計理論上具有可行性的基礎上,通過計算機繪圖、設計軟件等工具,完成實際的設計工具。在電子線路CAD技術的幫助下,電路設計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均將得以顯著提升。目前,電子線路CAD技術在電子設計中的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1電路圖的設計。作為電子設計中的重要環節,設計結構完善、功能全面的電路圖很有必要,這是確保電子設計最終產物能夠正常使用的根本保障。在電子設計者進行電路原理圖的設計工作時,完全可以借助Protel工具,實現原理圖的輸入。Protel蘊藏著資源豐富的電子器件庫,在Protel的輔助下,設計者在繪圖期間能夠結合設計需求,靈活使用各類電子器件,大大簡化了設計的工作量,同時提高了電路原理圖的精密度。譬如,使用者繪制完成元器件后,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將其放在任何一個位置,僅需通過拖動就能實現,無需進行其他調整參數等操作。
1.2模擬數據。電子線路CAD技術還能起到模擬數據的作用,以便設計者根據模擬電路運行產生的數據,檢驗電路設計有無異常。同時,可結合模擬數據,對電路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Protel軟件本身自帶多種模擬功能,設計者可通過模擬功能的運用,對電子設計在通電情況下的溫度、瞬態、靈敏度等情況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以確保該電路的功能是否達到預期效果。另外,還可利用數據模擬,了解電路各環節的運行情況,以便設計者及時察覺線路異常,并盡快采取措施進行調整。
1.3設計PCB板。利用Protel軟件,將電路設計圖進行布線,最終形成的電路板即為PCB板。PCB板的設計,離不開電路原理圖的導入,而電路原理圖的導入工作,勢必需要借助Protel軟件的數據模擬功能。同時,為確保PCB板的設計達到理想效果,電路原理圖與PCB板中的各類元器件的電氣特點務必要保持一致。只有這樣,設計者才能借助Prote軟件的布線功能完成布線工作,并在后期,通過人工調整的方式,進一步改善布線工作的效果,使電路布線更加精確、整潔。
2運用電子線路CAD技術提高電子設計課程教學質量的有效建議
電子線路CAD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際結合性很強,具有一定實踐性的新興課程,是當代電子信息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電子線路CAD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幫助鍛煉學生PCB板的設計能力,能夠結合設計需要,完成各種類型的PCB板布局與布線。作為電子信息技術專業的高職學生,務必要掌握:CAD軟件的應用能力、原理圖繪制能力、原理圖元件制作能力。PCB板設計能力、新元件封裝制作能力、單面PCB板設計與編輯。雙面PCB板設計與編輯,并了解一定的有關多層PCB板設計與編輯以及電子線路仿真知識。結合電子線路CAD技術在電子設計中的應用情況來看,為能有效完成電子線路設計工作,全面落實電子線路CAD技術的教學很有必要。然而,從目前教學工作開展情況來看,在高職電子設計課程的教學工作中,電子線路CAD技術的應用并沒有達到理想效果。學生在對電子線路CAD技術始終無法真正掌握電子線路CAD技術,也不能通過靈活應用該技術,順利完成電子設計工作。學生對該技術的學習,往往只是停留在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對實踐操作方面的內容,多呈現出臨時性記憶的特點,一旦離開教師的輔導或一定時間未接觸,就會出現無從下手的情況。針對這一問題,結合發達國家成功經驗,發現運用以行動為向導的項目教學法效果更佳。告知電子設計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先整體后具體。在開展CAD技術的教學工作時,教師應提前對該技術的應用價值與學習意義進行介紹,告知學生這一知識要點的學習難度與學習目的,使學生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后,再進行各項目的教學與實踐;
(2)循序漸進。學生初步接觸CAD技術時,教師注意引導學生進行簡單嘗試,帶領學生運用該技術進行難度系數低的電子設計,然后不斷增減難度,由淺入深,加強學生運用該技術的能力。比如說,相較于高頻電子產品,低頻電子產品的電路設計更為簡單,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學習時,應從低頻電子產品的設計入手,待學生完全掌握操作技能后,再逐漸轉向高頻電子產品的電路設計;
(3)鼓勵創新。在使用CAD技術進行電子設計時,教師應在學生CAD技術掌握到一定程度時,鼓勵學生積極創新,進一步增強學生電子線路CAD技術應用的靈活性;
(4)要求學生將理論落實到實踐。子在學生運用CAD技術完成電子設計任務時,教師應要求學生將設計轉化為成品,而不是停留在電腦的設計。將設計轉化為成品,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成就感,使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CAD技術的魅力,今后愿意更加專注地投入學習。
3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