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應聘工作打算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介紹自己應聘的基本條件
基本條件:指自身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和工作態度等。主要體現出自己為什么應聘,憑什么應聘,
競聘者在介紹自己的情況時,一定要有
針對性,針對競聘的崗位來介紹自己的學歷,經歷,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已有政績等。并非面面俱到,而是要根據自己競聘職務的職能情況有所取舍。
例:
今天,我參加副科級領導職位的競爭,在這里“展示自己,推銷自己”,一是組織上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機會,我們應該勇于珍惜自己,善于抓住機會,二是我覺得通過幾年的工作鍛煉,已經具備了勝任副科級領導職位的個人素質和工作能力:
一是具有吃苦耐勞、默默無聞的敬業精神。我是從農村走出來的,深深懂得“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經過近十年的獨立生活,我已經養成了吃苦耐勞的習慣。這些年來,我愛崗敬業,工作踏踏實實,兢兢業業,一絲不茍,不管干什么從不講價錢,更不怨天尤人,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高標準、嚴要求,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
2、表明自己任職后的打算
最主要的還是你在任職后的打算,因此,一定要用簡明扼要的語言亮明自己的觀點,也就是說,要緊緊圍繞著聽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提出明確的工作目標和切實可行的措施。
如:
假如組織信任,同志們支持,讓我當選副局長,我將擺正位置,協調好關系,按照區委、攻政府、市局、和分局黨委的工作部署,圍繞“抓班子、帶隊伍、促工作、保平安”的工作思路,以“發案少、秩序好、群眾滿意”為目標,結合我局的實際情況,做好以下**個方面的工作。
3、結尾方法
(1)表明對競聘成敗的態度。例如:作為這次競聘上崗的積極參與者,我希望在兌爭中獲得成功。但是,我絕不會回避失敗。不管最后結果如何,我都將“堂堂正正做人,兢兢業業做事”。
(2)表達自己對競聘上崗的信心。
一、給應聘者提供方便
企業可以使用那種用于接受申請人簡歷的、界面友好的網上申請軟件。軟件能及時進行初步篩選和立刻向應聘者反饋信息,使得那些有特殊情況者申請工作很容易,系統會直接告訴成功的應聘者下一步面談的地址及時間安排。
二、介紹有關崗位的中性信息
接受一份工作會對應聘者產生廣泛的影響,影響到申請人以后的生活地點、個人將在工作中承受多大的壓力、申請者的子女在哪里就學、家屬在哪里工作以及收入水平等。從這些方面來看,說服應聘者接受一個崗位是一件責任極大的事情。顯然,惟一合乎道德的做法就是與申請人坦誠地交換有關企業和崗位的相關信息,使崗位能和應聘者很好地匹配。
應聘者通常對崗位情況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實事求是的崗位介紹通常會減少這些過于樂觀的期望。應同應聘者坦誠交流,直到應聘者對所期望的結果、實現這些結果的時間以及崗位能提供的資源有充分的了解為止。給應聘者介紹中性信息,使得應聘者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和評價崗位情況,從而選擇合適的企業和崗位,有效降低了新進員工的流失率。
三、讓應聘者留下好印象
應聘者對崗位的滿意度受以下因素影響:崗位和企業特點;與招聘人員的接觸;坐在招聘工作人員旁邊的人。為了建立正面影響,以下措施是可以考慮采用的:盡量讓職位較高的員工參與招聘,這樣使應聘人員感到受尊重,從而讓申請者建立正面經歷。另外,挑選形象好、交際能力強的員工主持招聘工作,增強崗位吸引力。在招聘過程中,注意及時地給應聘人員以回應,并表現出對申請者真誠的興趣,那么應聘者就會同樣表現出對企業所提供崗位的濃厚興趣。
四、提供應聘者會接受的條件
企業特點、崗位特征以及企業價值觀與求職者價值觀的吻合程度等都會影響應聘者的選擇。企業特點主要包括:規模、知名度以及在媒介上表現出來的管理倫理、對待產品的態度以及重要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等。崗位特點包括崗位所在部門在組織中的地位、個人發展空間以及崗位本身所固有的工作性質。
在薪酬方面,重點是確定保留工資(即應聘者所能接受的最低工資)。應聘者的保留工資水平通常受以下因素影響:前份工作的薪酬水平、失業時間以及可以獲得工資的精確信息等。
企業招聘工作人員可結合以上幾個因素,針對不同的應聘者,為其提供和推薦滿足個性要求的崗位和保留工資。
五、友好地地拒絕不合格者
一般不要當面拒絕應聘者,可采用信件的方式拒絕。大多數企業對不錄用者不再通知,這是很不正確的。如果給未錄用者發送一份誠懇、委婉的未錄用通知書,往往不僅能消除未錄用人員對企業的不滿和偏見,而且還可能增進企業和未錄用人員之間的關系。拒絕信件應包含個性化、友好的問候。應對申請人的資格做一番簡單、適當的評價,并介紹應聘人群的規模和人員優勢,與不合格者進行對比,使被拒絕者產生公正的感覺,有效消除其因拒絕而產生的沮喪和不滿情緒。如可以這樣拒絕:“您的學養資歷,均給我公司留下良好的印象。惜名額有限,以致未能有幸借重,但我們仍將您的資料列入儲備人才檔案,期待有機會再行借重共參大業?!?/p>
另外,注意及時地通知被拒絕者,以方便其做下一步打算。不禮貌的拒絕會產生很嚴重的后果。首先,因“口碑效應”的存在,被拒絕者會在所接觸的人群中傳播不利于企業形象的信息;其次,被粗暴拒絕者很難再次成為企業的潛在員工,并不會購買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了,企業也就失去了一個忠誠度較高的顧客。
一句話真的可以為我證明嗎?
“一句話證明體”在面試中出現讓部分網友覺得這種提問方式并不妥當,會給求職者一種很不正式的感覺。網友“春之雪”在文秘站論壇()。
1.我的行業:快消
2.應聘職位:招聘主管
3.一句話證明我適合應聘的崗位:全年招人達700個以上。
文秘站酷評:作為一名招聘主管,全年招聘的人數多就說明其能力強嗎?相信做人事工作的你心里肯定比我清楚。全年招700多個人,那是不是說明你們公司每年走的人也很多呢?而且極可能是同一職位一年內先后招人。這“700人”的招聘業績是為你證明,還是為你抹黑?你自己得好好掂量一下哦!
文秘站專家總結:
“一句話體”要的就是簡介凝練、直指核心、命中要害;其實這就像面試時的自我介紹,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簡潔的語言告訴HR你身上所具有的優勢,讓他知道你就是他想要找的人。企業重“實”不重“虛”,我們看到上面幾位網友的分享,說得多是一些和應聘崗位關系不大的空話、口號,沒有集中展現個人的職業能力,當然不能提起HR的興趣。
1.我的行業:IT
2.應聘職位:監理師
3.一句話證明我適合應聘的崗位:持證!
文秘站酷評:有證的人就是底氣足。
1.我的行業:FMCG
2.應聘職位:采購經理
3.一句話證明我適合應聘的崗位:我可以給老板省更多的錢!
文秘站酷評:如果我是面試官,我迫切想知道你打算怎么省,能省多少呢?
1.我的行業:IT
2.應聘職位:行政人事經理/總監
3.一句話證明我適合應聘的崗位:10年同崗位經歷,獨立主持過***、***等工作,把每份工作當事業來經營。
文秘站酷評:如果我是HR,我想跟你說:“我對你有好感哦!”
1.應聘職位:搬運工
2.一句話:我一個人可以搬動一個對開門冰箱上9樓。
文秘站酷評:哥,你厲害!這崗位,就你了!
文秘站專家總結:
根據文秘站近期的“關鍵字”調研結果顯示,企業方在過濾求職者的簡歷時首看“工作經驗”部分。其實,不光在看簡歷時企業會關注“工作經驗”,到了面試階段,HR依然會關注求職者的“工作經驗”,畢竟這一部分才是關系到求職者是否能勝任應聘崗位的關鍵所在。因此在面試中,求職者回答HR的提問時就需要提煉出那些能證明自己足以勝任應聘崗位的工作經驗。
上面幾位網友的分享“一句話”都有出彩的地方,在面試中比較容易吸引HR的注意。從他們的分享中,我們可以看出在面試中這樣做能為你加分:
1.展示職業證書:當然行業、崗位證書有很多,可真正能為你加分還是那些含金量比較高的證書。一般HR在看簡歷的時候會注意到你所擁有的相關證書,不過以防萬一,在面試中你可以輕描淡寫地再次強調一下自己所擁有的證書。
2.展示比較突出的個人業績,并留有余地待HR追問:比如那位應聘采購經理的網友說自己可以幫老板省更多的錢,這里就比較有懸念,至少會吸引HR追問下去。
3.用事實說話證明自己可以勝任工作:有很多崗位是可以直接拿出實物作品證明個人能力的,用事實說話總比一堆華麗的辭藻更具說服力。比如你在應聘平面設計職位時,可以向面試官展示自己的設計作品,在應聘技術開發崗位時,可以展示自己開發的一些小程序等等。
提前做好準備,面試時做到有的放矢
說是“一句話證明你適合這個崗位”,不過一個人所具備的工作能力也不太可能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清楚,不然為什么一場面試一般都會持續30分鐘左右呢?所謂的“一句話”,其實還是在強調:求職者在面試中一定要有針對性地展示自己,做到有的放矢,切勿答非所問。要做到這些,求職者需要做到:
一場常規的面試,面試官的開場白一定是"請你先做一個自我介紹",很多應聘者會覺得簡歷上已經表達的很清楚了,所以對于面試官的要求也是草草了事,簡單的說上一兩句,如果是這樣,相信一個絕好的機會可能已經開始與你漸遠。其實,面試官的這個問題并不是為了打破首次見面的陌生局面,而是與應聘者的第一次交鋒。
那么,面試官的目的是什么呢?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面試官的心理。
第一、考察應聘者的表述是否與簡歷上顯示的內容相一致,因為不能排除個別應聘者有簡歷造假的行為。真實的內容在表達的過程中一定不會有特別明顯的出入,而造假的內容在緊張的氛圍下有可能出現紕漏。所以,一旦面試官發現有什么不妥,就會降低對應聘者的印象分。
第二、考察應聘者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邏輯能力以及總結概括的能力。有的應聘者雖然有很豐富的工作經歷,但是表述的冗長沒重點。如果應聘的職位恰好需要語言溝通,面試官也會將此作為一個判斷的依據。
第三、考驗應聘者的現場把控能力。一個精簡而有凝聚力的表述,能充分的表現出面試者的現場感知能力,擁有這種良好的個人素質的,會比較受面試官的青睞。
第四、考驗面試者的理解能力。有時,面試官會讓你針對簡歷上的一個時期進行自我介紹,這時有的應聘者可能因沒注意聽講或是思維稍顯混亂而表達的不夠清晰。
第五、考察面試者對時間的掌控能力。有時,面試官會讓應聘者的自我介紹控制在幾分鐘內,而有的應聘者為了能具體的表達而開始長篇大論,反而適得其反,因為工作效率是任何企業都希望員工擁有的素質。
了解了面試官的意圖,也能更好地表現自己,好的自我介紹在提起面試官對應聘者興趣上十分有利。
深刻的自我認識是自我表達的基礎。要弄清楚的是,你正在做什么?你打算做什么?以及你曾經做過什么?這三個問題的順序并不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因為你所應聘的企業只想知道現在的你是什么狀態,并期望你的未來能夠為企業牟利,而你的歷史只是作為一個基礎而存在。
對自己有了深刻的分析才能順暢表達,那么自我介紹的要領有哪些呢?
第一,時間分配合理。因為自我介紹時間有限,假如是五分鐘的自我介紹,你要用一分鐘的時間介紹自然情況(姓名、教育經歷),最近的工作經歷可用三分鐘時間進行闡述,其他經歷一分鐘。
第二,內容主次分明。介紹履歷,將每個時間節點的工作單位、地點、崗位、職務、內容講清楚,尤其是近幾年以及和所應征的企業相契合的,充分突出重點。在個人業績方面,也要有所突出,面試官一定會注意所用人能帶來的業績。
第三、特長的表述。一定要介紹自己最擅長并與應聘崗位密切相關的技能,如果有其他特別突出的技能也可表達,但一定要點到為止。
第四、對未來的計劃。面試官會感興趣于你對自己未來的設計,合理的、具體的回答會讓面試官對你寄予希望。找到過去和將來的關聯點很重要,即便是過去與你的計劃的將來毫不相干,你仍要表達出你為轉行所作出的執著的努力,以及你過去的某些特性會對將來有所幫助。
掌握一些一些基本要領的同時,還要十分注意一些禁忌,不要因為一句不該說的話而影響到整個介紹的精彩。
第一、不要語言過于隨意。職場就要職業化,尤其是初次見面,過于隨意甚至世俗、講話的語言會讓面試官覺得你過于輕浮。眼光盡量直視面試官,表情不要過于豐富,切記舉止端莊。
第二、不要內容過于簡單。五分鐘的自我介紹,只用一分鐘就全部講完,接下來就等面試官來問,那么主動權變為被動,如果面試官沒有問到你最擅長的東西,你也就浪費了一次展現的機會。
第三、不要頭重腳輕。把剛開始講述的經歷說的眉飛色舞,而發現時間不夠用了,之后的介紹只能草草了事,面試官會對你剛開始的講述印象深刻而之后的內容被忽略,也許會對你的能力判斷有誤。
第四、不要光介紹背景不介紹自己。把自己曾任職的公司介紹的頭頭是道卻沒有介紹自己,面試官會不但對你沒有任何了解也不清楚你來是要做什么。
事先3項準備
1. 對目標公司所在地、規模、在全球的活動概況等要事先有所了解,包括總公司在國內設立分公司的時間、業績表現、經營規模,以及今后打算開展的業務等,若能得到業界的評價更好。如無法得到書面資料,也要設法從該公司或其他同業中獲得情報。
2. 面試時自我介紹內容應強調應征的動機以及想應征的崗位,因此收集好相關崗位的情報,自我介紹時才能胸有成竹,切合主題。
3. 準備好所有證書材料,譬如與專業能力相關的資格證書,或參加培訓的資料,最好和應征職務有直接關聯,不但可證明自己在這一方面所做的努力,也表示具有這個潛能。
談吐3P原則
自我介紹時應該記住“3P原則”:Positive(自信),Personal(個性),Pertinent(中肯)。
談吐自信,就是要積極地進行自我肯定,讓面試人充分了解你的優點與潛能。突出個性,就是要把自己與眾不同的特點發揮出來,強調自己的專業與能力。語氣中肯,就是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夸夸其談,也不要涉及和自己無關的事情。
自我介紹應簡潔明了,給面試人留下思路清晰、反應快捷、邏輯性強的印象。自我介紹時間不宜太長,話不宜太多,最好控制在五分鐘之內。不要一談起自己就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以免言多語失。另外,在自我介紹時應避免過多地使用“I”(我),不要每個句子一開頭就冒出一個“I”字,給人留下自我標榜、以自我為中心的印象。
靈活的應聘者往往會把“我”開頭的話,變成“你”字打頭。例如,面試人說:Would you please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請你談談自己的情況好嗎?)應聘者則說:Do you want me to talk about my personal life or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job?(你想讓我談談我個人的生活呢,還是與這份工作有關的問題?)這樣,你的談話就把面試人擺了進去。這種談話的方式所產生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面試畢竟是面試人與應聘者互相溝通的一種場合,應聘者時常把面試人擺進自己的談話當中去,自然而然就起到了互相溝通的作用。
圍繞3方面表現:
回答問題時口齒要清晰、語調適中。內容要有條理、避免重復。介紹工作經歷采用倒序,從最近一份工作談起,著重強調有利于新工作的職務經歷。最好能說明曾擔任何種職務、實際成績、業績等,以及自己的工作對原來公司的影響。凡和此次應征不相關的內容,盡量避免提及。話題緊扣以下3方面來展現自己的優勢。
1. 能力。當你知道招聘單位目前急于用人時,首先把自己的專長講足說夠,然后順理成章地得出結論:I think your unit needs a man like me.(我想,貴單位需要象我這樣的人才。)用這樣的句式,讓面試人認為你是站在他們的立場上說話,在替他們的發展考慮問題,于是更容易接受你。陳述自己的任職資格時,可以這么開頭:I‘m qualified for the job because……(我能勝任這項工作,是因為……)接著陳述理由。當面試人在審視你究竟能不能勝任此職時,參照的標準已不再是他心目中的標準,而是你列舉的理由。
我很早就決定大學畢業后直接參加工作,所以在正式找工作之前,我已經做了許多準備工作。
我第一次參加校園招聘會是在去年11月23日,福州一家外貿公司來學校招聘。此前幾天,學校已舉行了好幾場招聘會,應者甚多。我沒有去,原因很簡單,現在看來也很天真:當時來的企業幾乎都是外企或者高新技術企業,需要的人才要求英語好或者是計算機好,這兩者都不是我的強項,也不是我所希望從事的;另外,我聽說學校的大型招聘會在元旦以后,所以打算在元旦后尋求工作,因而我選擇了放棄。當天參加福州那家公司招聘會的同學不是很多,我去得較遲,那時招聘會正好結束,幾個同學與招聘的人事經理正在交談,我遞交了自己的個人簡歷和求職信,并向他詳細介紹了自己在大學時的學業情況、自己的優缺點和工作意向。那位經理表示滿意,答應盡快給我回復。我帶著一份喜悅離開了招聘會。
此后的一個星期,我每天都要參加幾次招聘會,而且四處散發簡歷,但是結果不太好。畢竟,我的專業屬于冷門,而且自己不希望從事研究開發工作。我是樂觀的,也很有自信,井沒有因為前些日子的應聘無果而懊喪,也不擔心由于自己專業冷門而找不到工的工作。11月底,我收到了福州那家公司的接收函。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繼續著自己的求職。畢竟,每個人都想找一個更好的單位。我仍是頻繁的參加各種招聘會,遞交簡歷,等待回復,參加面試、筆試。我曾經去北京人才大市場應聘,帶著一大疊個人簡歷,結果是連吃閉門羹,不是說專業不對口,就是說需要有工作經驗,看來這種人才市場不太適合應屆畢業生求職。
到一家公司求職前,關于這家公司你一定有很多情況想要了解,但有七個最重要的問題,你首先應該了解清楚,并由此判斷公司的文化是否適合你?在這家公司你是否可以走得很遠?對于目前不考慮跳槽的員工,這七個問題則能幫助你更進一步了解公司,從而為自己的將來做些打算。
1、公司的經濟運轉情況是否良好?
這是你首先必須知道的。公司是否有風險基金的強大支持?是否有大量的客戶?即使是大公司,了解它近年來的經濟運轉情況也是很有必要的。你可以從公司年度報告中獲取信息。
要在一段時間內了解公司所有不公開的情況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你找到了這些關鍵性問題,而且能通過準確的渠道了解到真實情況,那對你將會有很大幫助。
2、我的股份比例能保持不變嗎?
公司營運狀況的好壞可能會給股權分配帶來影響,從而影響員工的持股比例。至于公司將來會不會減低員工股份的比例,你現在當然無從得知,但你對此要有心理準備。必須確保即使股份分配比例有所變化,你的總收入變化也不會太大。
3、公司的深層文化是什么?
在公司時間較長的員工都知道公司的深層文化是什么。作為新進員工,了解公司的深層文化非常重要。如果公司文化不適合你,那么要想取得成功就很困難。一個性格外向的員工,在工作氣氛寬松、交流溝通簡單透明的公司中工作,會感到得心應手,而如果公司的工作環境是嚴謹的、傳統的,那他就會感到力不從心。人力資源公司Aerotek的高級副總Tim Carrington認為,公司文化越適合員工,那么他取得成功的機率就越大。要真正了解公司的文化,你可以在午餐或喝咖啡時同老員工聊聊,你也可以從網上對公司的文化加以了解,但最終的結論要靠自己的觀察分析得出。
4、公司上層是否會有大的動蕩?
大部分員工會對公司上層管理人員突然的人動感到吃驚,但精明的員工早已通過各種跡象作出了準確預測。你的老板是否行將退休?行業的變化是否顯露你的公司有被吞并的跡象?當你身邊的一切發生重大變化時,首先要考慮它可能會帶來的連鎖反應。如想對可能出現的情況早有洞察,就不要只從自身的觀點來判斷問題,要多留意公司和業界的各種消息,以及公司上層管理人員的變動情況。
5、公司管理是否真的人性化?
公司是否真像它所宣稱的那樣,不存在性別和種族歧視。女性生產后是否仍然能回公司工作?男性員工是否也有產假?如果你已經有了孩子或正打算有個孩子,對于這些非法律明文規定的員工福利待遇,必須盡可能了解。了解的方法是向公司中有孩子的員工打聽。如果你是女性,可以找一位女性上層管理人員,她目前從事的職位是你將來的奮斗目標,不妨試著了解她過去的升遷經歷。
6、公司是否在監視員工?
大多數員工的主要工作工具是電腦。Proofpoint and For 鄄rester軟件調研公司6月份的調查表明,43%的公司對員工發出的電子郵件進行監視,以防止公司機密或知識產權外泄。這聽起來有點聳人聽聞吧。既然法律規定,公司檢查員工的電子郵件是合法的,那么就申請個私人郵箱吧!
王彤格是雅彤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老總,昨天一大早,他和公司員工就趕到人才大市場,興沖沖地開始布展攬才,這次他打算為新成立不久的文化傳播公司招聘一位總經理,為此他開出了80萬的年薪,這也成為當天人才文博會上招聘企業開出的最高年薪。
“80萬的底薪并不高,一個有經驗、有能力的公司總經理能為公司帶來的效益遠不止這點,開出這個價格一點不離譜,其實最初我打算開出100萬的年薪,后來調整為80萬?!蓖跬窀嬖V記者,自己以前并不是從事文化這個行業,但隨著深圳文化立市政策的推進,他非??春蒙钲诘奈幕a業發展前景。今年初,他成立了這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決定在文化產業上大展拳腳。由于自己還有其他業務纏身,因此他急需一位在深圳文化產業有一定影響力的人擔任公司總經理,求賢若渴的他根據自己對文化市場的判斷,開出了80萬的年薪,希望能招到一流的文化管理人才。
“80萬”年薪應聘者寥寥
但招聘情況讓王彤格有些失望,80萬的年薪并沒有吸引眾多求職者紛至沓來。整整一天,王彤格僅收到兩份求職簡歷,而且沒有一份讓他感到滿意。
不僅僅是總經理職務應聘者寥寥,該公司開出高薪的其他高級職務如藝術總監、人才總監等,前來應聘的求職者也十分少。
高端文化人才需求缺口大
感到失望的不止王彤格一人。記者了解到,當天人才文博會上,許多公司都遭遇到跟雅彤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一樣的煩惱――求職者不多,高端文化人才尤其少。
深圳雅昌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昨天也進場招聘“高級運營人才”、“產品策劃”、“產品策劃經理”等多個職位。昨天上午11時,該公司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詢問的求職者十分多,但真正滿足公司招聘條件的求職者也就10來個,公司挑選的余地不大。
深圳市嘉蘭圖產品設計公司這次招10名ID設計師,但招聘情況也讓他們不滿意?!拔覀児究梢哉f是深圳規模最大的設計企業,所以我們要求的設計師也是高水準的,但現在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求職者數量并不多,二是高端設計師很少。”該公司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記者連續詢問了6家招聘單位,其中包括雜志社、廣告公司、設計公司、文化傳媒等公司,6家公司的感受驚人的一致:求職者不多,而且許多應聘者的條件也沒有達到標準,不少求職者以前從事的都是與文化無關的行業,其中還有不少是應屆畢業生。
文化人才還須具備經營才能
這么多文化企業求賢若渴,文化人才們為什么不能如魚得水,輕松就職呢?求職者羅先生的感受比較有代表性,從事設計工作多年的他,準備了20多份簡歷來到人才文博會上求職,轉了一圈后,羅先生只投出了5份簡歷。
“企業是很多,但適合我的并不多,高端的職位一般都要求有多年的相關工作經驗,尤其是要求有市場經營經驗,我以前一直做設計,從來沒有市場經驗,這些高端職位根本沒戲;低端一點的職位也不少,可我又看不上,薪水沒什么變化,嘛跳槽呢?”
某廣告公司黎小姐的觀點則代表了多數招聘企業的想法,“現在的文化企業普遍要求復合型人才,即既要有文化專長,又要有市場營銷經驗,而這樣的文化人才目前在市場上還很少,要么是有專業才能但沒有市場經驗和能力,要么是熟悉市場銷售但是不懂相關業務,所以文化人才相對短缺?!?/p>
黎小姐分析說,目前文化人才相對短缺的現象其實也很正常,深圳文化立市,一些文化企業紛紛出現,但文化人才供給卻相對滯后,因為企業可以很快注冊成立,但人才的打造培養卻需要一段時日,假以時日,文化人才短缺現象將會得到緩解。
你騙我騙大家騙不騙白不騙
周蓮是成都某大學中文專業2000年的畢業生,在一家公司當內部刊物的編輯。能進這家公司,周蓮那份讓人刮目相看的自薦書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院報主編,曾在數家媒體實習、兼職,有相當扎實的文字功底和豐富的報刊工作經驗……”用人單位一看,當即拍板要人,并作出承諾:工資每月800元,要簽勞工合同,要辦醫療保險,有福利,工作內容是整理編寫內部資料……
一個月后周蓮和公司就爆發了戰爭。原因很簡單:公司不但沒跟她簽合同,沒辦醫療保險,而且還只發400元月薪。周蓮遂和公司理論。經理振振有辭地說:“承諾的待遇是正式員工才有的,你剛畢業,當然有個試用期。”周蓮責問當初招聘的時候為何不講清楚,經理說:“你一上辦公桌我就知道你是個新手,沒點破是給你面子?!敝苌徱幌伦泳蛦×恕静皇鞘裁丛簣蟮闹骶帲矎奈丛谀募覉笊缛渭媛?,僅僅有過幾次發稿經歷而已。結果擺在周蓮面前的只有啞巴吃黃蓮和自動辭職兩條路。
周蓮承認在自薦書里“做了手腳”,但她說用人單位也不地道:“他們不也常常會開出一些根本就辦不到或不想辦到的‘優厚待遇’吸引我們嗎?”在周蓮眼里,大家都在欺騙,應聘者不做手腳就要吃虧。
用人單位的人才觀:品德第一,能力第二
成都某書城今年6月打算招一名打字員,招聘廣告后應聘者紛至沓來。在100多份自薦書中,有個一個月后才畢業,漢字輸入速度達到120字/分鐘的廖玲引起了用人方的注意。當他們打電話叫廖玲前來面試時,廖玲雙手貼滿膠布跑來了,結果一試,她每分鐘僅能打60字,據廖玲說是“昨天打籃球不小心把手傷了”。實際上書城的內定條件只要求60字/分鐘??墒菚秦撠熑藢Σ肯抡f,廖玲受沒受傷大家心知肚明,以她的速度我們可以要她,但書城不會考慮她了,因為我們很難對一個不誠實的人投以信任。
一廣告公司老板坦言:“我從不看應聘者的自薦書,我只相信他的作品和我的眼光?!彼f人都有虛榮心,應聘者一般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在自薦書上添油加醋,所以,他除了看作品外,全靠自己的眼睛暗地里給對方打分。
被采訪的數家用人單位有三分之二表示:一旦發現能力與自薦書出入較大的,將毫不留情地請走。
學子之辯:這是自我包裝!
四川師范大學外語系李力透露,他班上有一個學生會干事,自薦書上變成了學生會主席;一個在外面干過兩個月家教的學生說自己“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一個僅在某報實習過的應屆生在自薦書上成了“兼職記者”.......像這種抬高自己的情況在相當一部分學生中存在,“他們這是在完成一種自我包裝,可以理解。”
西南交大建筑系的張建英認為,自薦書本身就是一個人修養、能力的載體之一,在客觀的基礎上把自薦書“做”得好一點,既可表現自己的才能,又能獲得用人單位好感,何樂而不為?“即使有些‘水分’,也可讓當事人在實踐中去‘擠干’嘛。”
1999年畢業于四川大學物理系的陳兵說,去年畢業時他到一家電器公司應聘技術部主管,公司是國內一家知名度很高的大企業,待遇相當不錯。公司只要兩人,而去應聘的卻有三個:一個只有大專文憑,卻在本行業工作了4年;另一個是復旦大學物理系研究生,還有一個就是他。公司最后把他淘汰出局。陳兵說,其實那家公司只是僅憑印象:“你怎么就斷定我不行?所以,一份優秀的自薦書,往往能在應聘時起關鍵作用?!?/p>
老師:“發水現象”背景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