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少兒舞蹈教育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論文摘要:舞蹈教育作為陶冶心靈的藝術,具有獨特的素質教育功能。用舞蹈培養高品位的“文化”人,是舞蹈教育推動素質教育的更深層的意義。通過對舞蹈教學的實踐發現,舞蹈教育與素質教育密切相關。作為意識形態,舞蹈總是鮮明地反映出人們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的審美要求,既是供人欣賞和娛樂的藝術形式,也具有宣傳教育的社會作用。素質教育是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為目的,以提高國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身體心理素質為宗旨的基礎教育。
世界著名舞蹈教育家特德·肖思說過:“我認為真正的舞蹈教育也是人的全面教育——他的身心、情感將在舞蹈中獲得滋養、熏陶和鍛煉。”舞蹈教育作為陶冶心靈的藝術,具有獨特的素質教育功能。用舞蹈培養高品位的“文化”人,是舞蹈教育推動素質教育的更深層的意義。
我作為一名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通過對舞蹈教學的實踐發現,舞蹈教育與素質教育密切相關。舞蹈是以經過提煉、組織和藝術加工的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作為意識形態,舞蹈總是鮮明地反映出人們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的審美要求,既是供人欣賞和娛樂的藝術形式,也具有宣傳教育的社會作用。
素質教育是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為目的,以提高國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身體心理素質為宗旨的基礎教育。如何通過舞蹈教育推動大學生素質教育,本文從以下四個方面加以闡述。
一、以舞蹈教育推動德育教育
我國著名舞蹈家吳曉邦曾經說過:“藝術以它的感染力去培養人們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質,鼓舞人們的樂觀主義和進取精神。”舞蹈表演教學,能夠發展大學生對生活情感的客觀體驗,讓他們能夠掌握運用一定的舞蹈藝術形式表達情感。舞蹈創作教學能夠激發大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創造能力。
二、以舞蹈教育推動智育教育
在舞蹈教學中,大學生需要的不僅僅是自身專業技能的提高,更多的是對潛能的全方位開拓與挖掘。舞蹈是依靠千姿百態的人體動作來塑造藝術形象,表達思想感情,它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與觀察力,舞者必須進行仔細觀察,才能領悟到其韻律、風格、特點。舞蹈從體裁、主題、表現形式等都是豐富多彩的,學生在舞蹈的學習、排練、表演過程中都可以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力、思維想象力和對音樂舞蹈的感受力與表現力。
三、以舞蹈教育推動體育教育
美國著名舞蹈家沃爾特·特里說:“把舞蹈素材用于教育,去發展身體肌肉,調整肌肉,保持身體平衡;舞蹈練習、舞蹈節奏。用于治療,可以幫助受傷的肉體和挫折的心靈復原。舞蹈在這一方面便是一種鍛煉了。”
首先,舞蹈教學訓練可以有助于學生保持良好的體形和姿態,促進學生的健康發育。其次,舞蹈教學訓練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再次,舞蹈教學與訓練還可以提高學生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靈敏性、靈活性。舞蹈教育之所以是有顯而易見的體育教育功能,是因為它不僅可以強健學生體魄、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m而且在增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培養堅韌的意志品質、健康的心理素質、良好的協作精神,激發和強化學生的創造沖動,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想像力和創新精神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轉貼于
四、以舞蹈教育推動美育教育
舞蹈教學是推動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最好的途徑。舞蹈藝術審美的過程是經過人的大腦的形象思維方式并伴隨人的情感體驗完成的。在實施舞蹈教育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對舞蹈韻律的把握產生抒情、聯想與想象,從而喚起美的感覺,美的欲望,美的理解,進而起到美育的作用。持之以恒的美育教育,有助于大學生形成自身的形體美、舉止美、行為美、人格美、道德情操美,使學生的外在形體和內心人格形成美的統一。
舞蹈教育的欣賞教學。能夠培養大學生的藝術審美情趣,并形成審美經驗和審美能力。舞蹈是依靠千姿百態的人體動作來塑造藝術形象,表達思想感情,因而人們稱舞蹈為人體動作的藝術。它集人體動作、音樂、服裝、色彩、舞臺美術、燈光和情節于一體,又是一種表情性的時空藝術。舞蹈中的動態與造型,恰恰證明了“舞蹈是活動的雕塑,流動的畫卷”這一名言。
總之,高校舞蹈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讓每個學生都成為專業的舞蹈家,而是把它作為一種審美教育、素質教育。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文化修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鑒賞能力,提高舞蹈欣賞水平,最終送到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提高新一代的藝術素養。
由于舞蹈藝術教育以全體性、全面性、主動性為宗旨而展開,它不僅作用于受教個體,而且作用于全體大學生,它不僅從審美的角度引導大學生,而且從審美的諸多方面培養提高大學生的修養。舞蹈藝術教育能夠調動大學生積極主動地投身其中,使大學生獲得一門專門的藝術技能,并且在體能上得到鍛煉,意志品質上得到磨練,智力上得到發展。同時,豐富情感,提升人格,凈化心靈,提升大學生的藝術素質和藝術感悟力。
隨著社會對全面素質人才的高度重視與需求,尤其是在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頒發之后,正確認識舞蹈教育對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對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將起到重要的作用。舞蹈教育對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提高,確實具有獨到的、顯著的、無可替代的功效。
參考文獻:
[1]王繼恩,舞蹈培訓中家長心理的探測與引導[J],舞蹈,2006。(06):14。
[2]杜燕,淺談舞蹈藝術培訓與少兒全面發展的關系[J],青海教育,2005,(23):33。
[3]吳紅,舞蹈的作用與影響[J],今日教育,2007,(06):45。
[4]賈建文,舞蹈人才的培養[J],河北教育,2005,(15):35。
[5]李濤,淺析舞蹈的教育作用[J],職業技術教育研究,2006,(05):58。
[6]劉鈞,談訓練與少兒的生長發育[J],藝術廣角,2000,(03):63。
2009年,中國學子在多項國際賽事中摘金奪銀,如Max Rostal國際中提琴和小提琴比賽、BBC卡迪夫國際聲樂比賽、第34屆意大利卡斯特費達多國際手風琴比賽等等均有斬獲。中國選手越來越多地在主流賽事上嶄露頭角,中國的音樂家越來越多在國際大賽上擔任評委。瞄準2010吧,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國學子擁有幸運和榮光。在這里,我們特別提出將于2010年10月份在廈門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國際鋼琴比賽,這項賽事已經確立了很好的聲譽,對于中國選手而言,不僅可以置身國際大賽,而且比較經濟實惠。我們還要強調的是,比賽再重要,也應當抱著平和的心態和學習的目的去參加。重溫一下周廣仁先生的話吧,“出一個高水平的專業音樂人才真不容易,除了個人先天的音樂素質外,他需要熱愛音樂,肯下苦功,克服困難,還要有好的老師引路指導,以及家長的經濟投入和一個良好的音樂環境(包括文化交流)。每個學生都應當珍惜當前的條件和善于學習。”
本報記者 刁艷
2010年國際音樂賽速覽
2010年有哪些重大賽事等著中國音樂精英加盟呢?下面的信息也許能給你一些幫助。
【鋼琴】
美國奧伯林音樂學院庫柏國際藝術節和音樂比賽(報名截止年3月19日)
2010東盟國際肖邦鋼琴比賽(報名截止4月2日)
第二屆美國國際青少年巴赫鋼琴比賽(報名截止4月5日)
2010年德國艾特林根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報名截止4月16日)
第65屆日內瓦國際鋼琴比賽(報名截止4月16日)
荷蘭第九屆弗朗茲李斯特國際鋼琴大賽(報名截止5月31日)
美國茱莉亞克萊恩國際鋼琴比賽(報名截止6月21日)
【大師班】
2010克利夫蘭音樂學院鋼琴夏季課程(報名截止3月底)
【弦樂比賽】
中提琴/大提琴
2010第49屆捷克貝多芬音樂節國際音樂比賽(報名截止3月31日)
小提琴
第7屆克萊斯勒國際小提琴比賽(報名截止6月3日)
【管樂比賽】
長號/小號/大號
2010年德國埃俄羅斯國際管樂比賽(報名截止4月13日)
管樂
韓國國際管樂藝術節銅管比賽(報名截止5月17日)
木管/銅管
第7屆穆拉文斯基國際青少年音樂比賽(報名截止5月20日)
【作曲】
第三屆西班牙瑪吉斯塔里亞國際作曲比賽(報名截止3月22日)
第9屆意大利皮塔魯格國際作曲比賽(報名截止3月25日)
2010赫爾貝克音樂之城國際管樂團/管樂隊作曲比賽(報名截止4月12日)
第八屆烏迪內城國際作曲比賽(報名截止4月16日)
美國波士頓城市管樂團作曲比賽(報名截止4月16日)
意大利瓦爾提多恩國際作曲比賽(報名截止4月16日)
第31屆日本入野義朗國際作曲比賽(報名截止4月30日)
第八屆波蘭湯斯曼國際作曲比賽(報名截止8月26日)
【指揮】
第5屆德國索爾第國際指揮比賽(報名截止3月25日)
J011
請關注農村的孩子
農村學校音樂教學現狀――教學設施落后
沒有音樂藝術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隨著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特別是素質教育的不斷向前推進,農村中學音樂教育也受到人們的關注。但由于經濟落后,貧困地區音樂教育資源的嚴重匱乏,各級各類學校的音樂教育教學活動還存在著很多不容忽視的問題。
筆者走訪了全縣鄉鎮中學,只有一所學校有單獨的音樂教室,而錄音機、光盤等音樂教具幾乎沒有,鋼琴等樂器更是少的可憐。
學生的因素
學生有些是為了松弛一下被眾多作業搞得很緊張的神經,有些是想利用音樂課發泄一下情緒,音樂教師常為課堂紀律發愁。
學社會和家庭的因素
許多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里來是為了考上高中、考上大學,他們關心的是統考科目的分數,音樂課考不及格沒關系。正是這些認為音樂課“不長知識”的認識上的偏差,給課堂教學帶來了相當大的負面效應。
由于多方面原因,農村高中學生的音樂素養大都較差,如果教師在第一學期選取一些簡短、淺顯、容易被接受的音樂作品,例如流行而有特點的民歌,短小精悍、形象鮮明的民族器樂曲等,首先使學生在欣賞時不會感到高深莫測。另外,有些無法避開的基本知識也要深入淺出地給予分析。
聆聽是欣賞音樂的主要途徑,是實現音樂欣賞目的的主要手段。教學中,我們把聽作為主要環節,引導學生完成聽的三個階段:一是完整、愉快、輕松地聽;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有理解地聽;三是感受品味地聽,實現情感的共鳴。
注重引導學生以對比的方法欣賞音樂。把不同的音樂作品的風格、背景、意境、氣勢及表現藝術手法等進行對比欣賞,引導學生在比較中認識、理解作品。另外,教學中我們創設條件讓學生參與,學生通過參與音樂活動,親身體驗,會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容易產生情感共鳴。
有廣播站的學校可配合音樂課堂教學經常播放健康向上的音樂;具有大教室、多媒體教室的學校,可利用這些設施舉辦常規性的歌詠比賽、文娛匯演、音樂講座等。這樣一來,農村學校的有限條件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音樂教育環境同時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優化,學生的音樂素養必將得到大面積的提高。
總之,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文化在繁榮,全社會的審美需求也在提高,因而農村學校音樂教育現狀應盡快改變,才能滿足社會發展和學生個體全面發展的需要。當然也需要音樂教師、教研人員和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家庭共同配合,相信只要我們一起與時俱進,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以育人為本,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農村學校的音樂教育必將成為藝術教學領地中持久綻放的一朵鮮花!
山東平邑興蒙學校 程霞 J011
3月7日,某鋼琴城人頭攢動,20位少兒鋼琴演奏者聚集一堂。他們在老師施佳佳和丁柬諾的力挺下,為孩子們舉辦了這場屬于他們自己的音樂會。他們個個身著禮服,表情嚴肅。認真地演出,仔細地觀摩。互動、交流這些陳詞濫調在孩子們中顯得那么真切單純。
音樂成為孩子、家長之間的橋梁。他們從音樂中找到了共鳴,喚醒心智。
圖為葉子和樂樂姐弟倆四手聯彈《土耳其進行曲》。
豆沙包/攝
第三屆全國中小學藝術展演上海閉幕
本報訊(記者 刁艷)3月1日晚,全國第三屆全國中小學藝術展演活動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閉幕。在持續10天的活動中,全國近30個省市、自治區的中小學音樂、舞蹈、美術團隊共計6000人參加。閉幕式上,上海將展演會旗移交給了廈門――2013年第四屆全國中小學藝術展演活動的舉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