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土木導論論文范文

    土木導論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土木導論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土木導論論文

    第1篇:土木導論論文范文

    關鍵詞過程分析;土木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論文

    教育部在“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①中指出:“畢業設計(論文)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畢業設計(論文)在培養大學生探求真理、強化社會意識、進行科學研究基本訓練、提高綜合實踐能力與素質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體現,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重要實踐環節?!苯陙恚槍ν聊緦I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階段“時間短,任務重;不安定因素相對集中”的特點和難點,國內各高校對于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教學加大了改革和創新的力度。②③④本文作者從事土木專業教學、研究生和本科生學位論文指導多年,積累了大量成功的方法和經驗。為適應我國高等教育的內在要求和大連理工大學提出的“精英教育”目標,貫徹“土木專業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指導工作方法”,提出了基于“過程培養”的土木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指導模式,具有較好的實踐效果和創新意義。

    1“過程培養”模式的特色

    高等教育要著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終極目的是培育創造型新人才。為此,結合當前的教育背景和形式,改革傳統的畢業論文指導模式和手段勢在必行。本教學模式的特色即在于把畢業論文指導工作的重點放在“過程培養”上,目標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科研能力”。結合畢業論文教學環節的特點,以最有效的方法,完成本科生由理論知識型行向實踐能力型人才的轉化,完成“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首先,只有在正確的方法論的指導下,才能制定科學可行的實施方案,進而才可能產生可靠的實施成果。本文采用先進的“過程工程學”分析方法,⑤⑥對本科畢業論文的全過程進行“駐點”分析,并探索各“駐點”的關聯性。其次,教學模式的改革實質就是“教”與“學”有機結合為一體,這一點,在畢業論文環節顯得尤為突出。如何充分引發學生的熱情和興趣、調動其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全神貫注的投入到課題中。以教師的誘導、啟發為方向,最終達到對人才培養由知識型向能力型的轉化,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根本目標。第三,教學成果的總結及效果的評價對教學質量及效果的確認至關重要。申請者首先總結了歷年本科生畢業論文知道的經驗和教訓,從中提煉的理念和方法;同時,“他山之石,可以為玉”,本課題亦廣泛了解了國、內外有代表性的高校的相關專業在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環節教學模式,充分研究各校特色,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吸取優質的教學素材,借鑒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技術手段,用以補充完善本課題的實施方案,提升自我整體水平。進而探索本教學環節與精英教育相適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將我校“精英教育”基本綱略的實施落在實處。

    2本科生畢業論文教學環節全過程駐點分析

    針對在畢業論文環節提高學生科學研究能力的問題,結合作者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與土木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階段的特點,采用先進的“過程工程學”分析方法,對本科畢業論文的全過程進行“駐點”分析(如圖1所示),將本科生畢業論文全過程確定為五個駐點,即選題與查閱文獻、研究方案制定與實施、試驗數據采集及分析、論文撰寫及成果深化、答辯。該駐點是畢業論文的第一個環節,“過程訓練”的開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本“模式”所強調的全過程的學生參與,首先就是選題需要學生的參與,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和興趣。指導教師由于還有較重的教學和科研任務,不能全程地陪同學生的實驗研究,學生應是實驗工作的主體,教師僅起輔助的導向作用。學生對所做課題感興趣,他們通常能做到積極地去查文獻、用心地去設計實驗方案、認真地去做實驗,實驗出現問題,他們也會想方設法去加以解決,這樣學生往往能高質量地完成研究工作。反之,學生在心理上就有抵觸情緒、在工作態度處于消極狀態,被動完成任務,論文水平尚得不到保證,談何科研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因此,本課題實施中,指導教師應提供多個題目,采取自愿選題的原則,盡量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課題,指導教師與學生充分溝通,亦可對課題的工作方向做適當的修正,共同確定任務書的內容,使論文質量能在現有條件下達到較高的水準。駐點2:研究方案制定與實施。學會運用文獻制定研究方案和進度計劃,是科研能力的重要方面,是獨立從事科研活動的基本素質之一。學生通過第一階段的文獻分析,充分了解所研究問題領域的發展現狀和研究水平,通過對比分析,尋求、借鑒擬研究問題的解決方法;在此過程中,學生大量參考文獻及相關標準規程,以確定正確合理的試驗方法,制定嚴密科學、切實可行的研究方案和合理的進度計劃。由于這一環節的工作質量直接影響論文工作的深度和質量,因此,指導教師要給予相對較多的關注和指導,幫助學生在研究方案細節的制定上力求科學、準確、可行;方案實施中以學生為主體,鼓勵他們勤動腦、多動手,積極解決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學術及非學術問題。駐點3:試驗數據采集及分析。本階段著重培養學生客觀、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訓練規范、縝密的思維習慣;學會尊重客觀規律,戒除急于求成和主觀臆斷的大忌。熟悉專業常規操作、培養實驗技能,提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這個環節中,指導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數據處理和分析方法,更應在一定的高度上,采用適當的形式(如組會討論),啟發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科學系統的討論和思考,不斷提升他們凝練科學問題、進行對比分析、舉一反三的科研能力。駐點4:論文撰寫及成果深化。相對于前三個階段,本階段重在對研究成果的深化分析,著重培養學生綜合的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釋試驗現象,提升論文工作的理論水平,避免“實驗報告”式畢業論文的出現。指導教師應鼓勵、啟發學生做更多、更深入的理論分析,而不是圖省事地取而代之,淪為“重使用輕培養”、“重結果輕過程”的反面典型。駐點5:答辯。這是全過程分析的最后一個駐點。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個環節。采用規范的論文評閱和答辯形式,對于提升論文質量,完成最后的升華至關重要。本課題組成員均具有多年的相關工作經驗,學生論文經由課題組指導老師之外的兩名其他老師實質性的評閱,給出具體評閱意見,并由學生經修改后再進行答辯。答辯采用PPT講述方式,全面考察學生在論文過程中的工作質量。

    3實施效果

    2012-2015年,作者針對選題與查閱文獻、研究方案制定與實施、試驗數據采集及分析、論文撰寫及成果深化答辯五個駐點的具體內容,將“過程培養”模式的理念和方法實施運用到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指導的具體工作中——所指導的土木專業本科畢業生陳×(2012年)、李×(2013年)、白××(2014年)等同學,在論文過程及畢業答辯中表現突出,畢業論文成績均為“優”。特別是陳×(2012年)同學,不僅獲得2012年大連理工大學優秀本科生畢業論文,并于論文期間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了與其論文工作相關的學術論文,科研能力得到了全面的鍛煉和提升。實踐表明,該方法對于全面提高本科生的科研素質和創新能力,確實是行之有效的。因此,作者認為,應繼續深入探索研究、并在在更大范圍內推廣基于“過程培養”的創新型土木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指導模式。

    4結語

    第2篇:土木導論論文范文

    關鍵詞:連續剛構橋;動載試驗;有限元模型;沖擊系數;動撓度

    中圖分類號:TU24 文獻標識碼:A

    簡支轉連續箱梁橋的施工順序為預制好的主梁安裝到位,形成簡支梁狀態。進而在墩頂兩側一定范圍內現澆混凝土,并且在主梁上部布設預應力短束來實現連續。該種橋型施工簡單可行,施工工期短,具有施工材料和設備投入小的特點。但,人們對該種橋型的認識遠遠不如單一的簡支梁和連續梁那么深刻。因此,通過現場檢測獲取第一手實驗數據是十分必要的。再者,該類橋梁在施工過程中和運營期間,也出現了一些病害,通過現場檢測,探明出現病害的該類橋梁的承載能力同樣十分必要。

    1 工程概況

    某嘉陵江大橋位于武勝縣境內,是典型的簡支轉連續橋型。主橋為90+2×170+90 m四跨一聯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橋,橋長520m。連續剛構采用單箱單室,三向預應力,箱寬6.35m,翼板懸臂2.5m,全寬11.35m。兩端副橋為簡支T梁。全橋共設8道橫隔板。另中跨24號截面設置加勁橫隔板,增加箱梁整體受力性能。此處只研究此橋的簡支梁。。橋面鋪裝C55混凝土,設計荷載為公路—I級。

    2動力特性

    2.1 建立有限元模型

    為了能夠更好地模擬結構的質量和

    剛度,利用商用軟件MIDAS/CIVIL建立

    三維實體單元有限元模型,模型采用空

    間實體單元模擬T梁結構。三維實體有

    限元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三維實體有限元模型

    2.2有限元計算

    本文基于MIDAS軟件,采用子空間迭代法對

    某嘉陵江大橋進行模態分析,得出該橋的前5階

    固有頻率對應的5階振型。橋跨結構理論計算振

    型圖如圖2~圖6所示。

    圖2 T梁一階振型圖

    圖3T梁二階振型圖圖4 T梁三階振型圖

    圖5 T梁五階振型圖 圖6 T梁五階振型圖

    3 動力性能分析

    3.1 結構頻率和阻尼比

    利用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模態分析和對橋跨結構的脈動測試,獲得結構的前5階自振頻率實測值和理論計算值如表1所示。

    表1 前5階自振頻率實測值和理論值表

    通過實測結果和計算結果的對比可知:

    (1)該橋結構自振頻率(周期)實測值與理論值吻合良好,變化規律基本一致。

    (2)該橋結構自振頻率(周期)實測值均較計算值大,符合設計要求。

    (3)實測阻尼比最大值為3.64%,說明該橋具有一定消耗外界能量的能力。

    (4)橋跨結構阻尼比的實測值在2.15%~3.64%之間。根據《地震工程學》(胡聿賢著)的推薦數值,在小振幅振動時,結構物的阻尼比一般在0.1以下;根據《地震工程導論》(李杰,李國強編著)的推薦數值,對于鋼筋混凝土橋,阻尼比經驗值的平均值為0.032左右。對表1中的數據分析可以得出,該橋的阻尼比小于0.1,也基本在0.032左右波動,因此該橋的阻尼比處于正常范圍之內。

    3.2動撓度和沖擊系數

    此橋調用兩輛汽車進行動載試驗,分別進行了單車20km/h、30km/h、40km/h的勻速跑車試驗、20km/h障礙行車試驗和30km/h制動試驗,記錄了橋梁跨中截面處的振動反應。部分有關記錄與分析圖見圖7~圖12所示。

    圖7 T梁豎向脈動時程曲線圖圖8 T梁橫向功脈動時程曲線圖

    圖9 T梁20km/h跑車動位移曲線圖10 T梁40km/h跑車動位移曲線

    圖11 20km/h跳車動應變移曲線圖12 40km/h跑車動應變移曲線

    表2 典型工況下結構動撓度、沖擊系數

    由表2分析可知:

    (1)以40kM/h勻速運行的單車和車列(2輛)使橋跨產生豎向振動,測點瞬時最大振幅達到2.54mm,最大動應變-26με;

    (2)以20kM/h勻速運行的單車跳車時,測試部位產生劇烈的豎向振動,測點瞬時最大振幅達到3.11mm,最大動應變-33με。

    (3)橋梁結構沖擊系數比較低,最大值為1.158。

    4結論

    (1)通過軟件MIDAS/CIVIL建立簡支轉連續橋梁三維實體單元有限元分析計算模型,結構自振頻率(周期)實測值與理論計算值吻合較好,表明該軟件能夠比較精確、真實地模擬T梁的動力特性。

    (2)橋梁結構頻率的實測值比理論值大,表明該種橋型的整體剛度較好,有較強的抗沖擊性能,即結構動力特性能夠滿足設計要求。

    (3)該橋最大實測阻尼比為3.64%,既在正常適用范圍內,又具有一定消耗外界能量的能力。表明,簡支轉連續箱梁橋型在動力性能方面具有較好的適用性。

    (4)該橋的結構沖擊系數較低,說明該結構行車性能比較好,充分反映了橋面的平整度良好。

    參考文獻

    [1] 崔愛民. 銀灘黃河大橋靜動載試驗研究[J].橋梁建設,2002(5):23-25.

    [2] 朱先祥. 荷載試驗在橋梁檢測中的應用[J].公路交通科技,2008,(30): 77-79.

    [3] 劉自明,王邦楣. 橋梁工程檢測手冊[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4] 林鎮洪. 海南西環線既有橋梁動載試驗研究 [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10.6:37-43.

    [5] 劉炳濤,史青芬. 蘭青線K146簡支T梁動載試驗檢測研究[J]. 山東交通學院學報,2010.9:42-47.

    [6] 田志勇,唐茂林,浦黔輝.寧波慶豐橋靜、動載試驗研究[J].橋梁建設,2012,42(5):31-36.

    [7] 史劍發. 簡支轉連續多片箱梁橋靜動載試驗研究:[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吉林:吉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2011.

    第3篇:土木導論論文范文

    學校簡介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是“十大”盟校(The Big Ten)之一,建立于1867年,一直是全美最優秀的大學之一,理工科在“十大”中更是排名第一。該大學排名全美前10名的研究生專業有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科學、心理學、教育學、工程學、會計學、大眾傳播學、圖書館科學、音樂、數論、代數、邏輯學、微生物學。工程學院在全美聞名遐邇,其電子工程、計算機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原子工程、農業工程、環境工程等系科都排在全美前五位,化學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排在全美前十位。

    該校的教授和校友有不少知名人士,比如歷史上第一次在同一領域(固體物理學)中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發明了晶體管并提出了低溫超導理論(BCS理論)的巴丁教授;哈肯教授與阿佩爾合作在計算機完成了四色定理的證明;網絡神童馬克?安德森(Mark Anderson)在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設計了因特網瀏覽器軟件Mosaic及Netscape;身價一度超過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的甲骨文公司(Oracle)董事長兼首席執官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曾在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讀書;AMD創始人兼首席執官杰里?桑德斯(Jerry Sanders)是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電子工程學士;通用電氣(GE)董事長兼首席執官杰克?韋爾奇(Jeck Welch)是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化工博士。截至2003年,該大學共有二十位教授及校友榮獲過諾貝爾獎,兩位校友榮獲過圖靈獎,一位教授榮獲過菲爾茲獎,二十一位教授及校友榮獲過普利策獎,十一位教授榮獲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現任教授中有兩位普利策獎得主、二十六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二十九位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該校的計算機系創建于1972年,多年來在全美排名一直保持在Top5之內,一些事實也無可爭辯地捍衛著這一地位:世界上最早的計算機Eniac誕生在這里;世界上第一個網絡瀏覽器Mosaic誕生在這里;其畢業生所建立的公司(Netscape、YouTube、PayPal、Lotus和Sieble Systems)在計算機界赫赫有名;其國家超級計算機應用中心(NCSA)是全美國五大計算機研究中心之一。

    課程設置

    該校計算機系的課程設置乍一看上去和國內大學似乎沒有什么大的區別。對本科生來說,“1”開頭的系列基礎課程,主要是包括計算機導論,離散數學等計算機基礎課程;“2”開頭的是更專業一些的課程,比如類似國內操作系統的System Programming、計算機體系結構和數據結構;“3”開頭的目前僅有兩門課:397 Individual Study和398 Special Topics in CS,主要是擴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研究生的課程都是以“4”開頭的專業基礎課程和以“5”開頭的專業課程,其中以598開頭的為前沿學科討論課程。學生也分為碩士和博士,但對碩士的要求不高,所以很多直接跟隨教授做研究的學生都是博士。課程的要求也是作業、項目和最后的考試。但實質上,由于管理、研究水平等原因,這些設置還是有所不同。

    該系目前提供三種類型的本科學位,一種是五年的本科和碩士生打通的學位,五年畢業后取得本科和碩士兩個學位;另兩種是計算機科學本科學位和軟件工程學位。每一種根據對學生都有不同的學分和課程要求。比如對于第一種學位,要求選夠120學分,其中理論(473 Algorithms或者475 Formal Models of Computation)、結構(431 Embedded Sys Arch and Software或者433 Computer System Organization)和軟件(421 Programming Lang and Compilers或422 Programming Language Design或423 Operating Systems Design)必須按研究生學分選修。

    研究生分論文和非論文兩類。論文學位中和國內一樣分碩士生和博士生。普通論文碩士要求28個課程學分和4個論文學分。博士生的總學分要求是96個課程學分,包括課程學分和論文學分,其中至少要求32個論文學分;學士直讀的博士生要求96個課程學分。目前注冊的研究生人數近450人。

    從課程設置方面看,該系的課程分得很細,從和國內相類似的專業基礎課,比如計算機導論、數據結構、軟件體系結構、數據庫系統、操作系統、軟件工程;到很專業的課程,比如算法、密碼學導論、程序驗證、自主信息系統、形式化軟件開發方法以及以598打頭的帶有主講教師名字代號的擴展課程。尤其以研究生的課程設置最為細致。數一下他們的課程可以發現,學生有很多方向可以選擇,本科生的課程多達77門,研究生的更是多達102門。當然有不少課程是兩者都可以選修的。一般一門課程3~4個學分(根據是否完成Project區分),每周兩次,一次75分鐘。

    講授該課程的教師基本上都是該校專門從事這一方面研究的權威,有著多年的研究經驗。比如我所選修的“程序驗證”課程屬于該系的研究生基礎理論課程,任課教師Meseguer教授已經在這方面從事了近三十年的研究,而且目前也是這方面的權威?!皵祿诰颉闭n程的教師是Han教授,也是數據挖掘的世界級權威。這保證了任課教師在講授課程的同時貫穿了該課程在學科中的領先技術和知識。同時,比較明顯的一點是課程結合實際動手的項目比較緊密。比如我所選修的“程序驗證”課程雖然有很強的數學背景,介紹了等式邏輯和重寫邏輯,但該課程輔以該實驗室的Maude系統作為實踐工具,所以所介紹的理論可以實實在在地在計算機上看到其作用和結果?!俺绦蛟O計原理”這門課也使用了Maude系統作為高級程序語言的規格說明語言,這立刻就讓本來很抽象的兩門課有了感性認識的平臺,學生可以立刻通過工具感受邏輯在計算機中的作用,可以使用該工具立刻設計出自己的新的程序語言。相比而言,國內類似的課程都缺乏相應的輔助工具,學生學理論不知道怎樣用到計算機中,學程序語言設計多是看看別人設計的語言是怎樣的,難以在短時間內自己動手設計一個。

    開放性

    這半年中我感受最深的當數該系信息資源的開放性。從課程上來說,每學期的每一門課程都能在系里的網絡上找到相應的講義、作業、項目以及閱讀的參考資料。和課程相對應,每位教授都開設一個甚至多個專題討論會,這些討論會都有相應的MailList可以讓學生或是研究人員加入。根據我的研究興趣,我參加了Maude、Runtime Verification以及軟件工程討論小組。每一個討論組由教授主持每周定時討論一至兩個小時,同時維護一個網站公布每次討論的主題或是論文。所以,和國內的例會不同,這些討論會除了教授自己的學生,往往會有一些感興趣的學生或是像我這樣訪問學者參加。通過這樣的方式,也有教授的介紹,我和目前我感興趣的幾個教授都交流過,他們都很細致地介紹自己的研究,包括介紹實驗室開發的軟件工具。而這些軟件工具都放在他們自己實驗室的網站上,有的是可以免費使用的,有的甚至是源碼公開的,同時有他們公開發表的論文。有兩位教授的實驗室研究內容我比較感興趣,但他們還沒有源碼,經過兩次討論后,他們都表示可以提供源碼以便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同時,我找他們的學生詢問相關工具的一些細節技術,他們都詳細解答,有時甚至花費兩個多小時。

    其實這一點在我聯系訪問的Host Professor時就感受頗深:每一位教授都可以在他們的主頁上找到非常詳細的資料,他們的研究概況、發表的論文、教授的課程、所做的研究項目、學生、聯系方式等等。對比國內同行,很多都沒有自己的主頁,有一些由于單位組織倒是有,但所找到的基本上都是僅僅一頁的概述而已。這導致國內很多信息無法交流。當然,我想這也有一點客觀原因,就該系的項目情況而言,縱向課題的資助就已經足夠教授們完成研究,所以他們并不在乎把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產品,而是公開這些研究成果,讓其他人盡量多地使用,讓其他人或公司完成產品的轉化工作。反之,國內很難找到根據研究成果完成的軟件工具,因為一般如果做到工具,都希望更進一步做到產品化,能以此爭取到橫向課題的支持,以便彌補縱向課題經費的不足。由于橫向課題講求實用,有很多非前沿性,非研究性質的工作需要完成,直接影響了研究的深度。

    開放性還反映在該系的研究領域交叉之中。該系的研究領域分為:算法和理論;人工智能;體系結構、并行計算機和系統;復雜生物及計算生物;數據庫及信息系統;圖形圖像和人機界面;系統和網絡;程序語言、形式化系統和軟件工程;以及科學計算。但在我所參加的討論中,經常可以看到多個實驗室的教師和學生相互參與討論。比如我上上周參加的形式化小組的討論會上,就有體系結構實驗室的學生;上一周的軟件工程討論會上,報告者是一個數據庫實驗室的學生,因為他的工作內容涉及到用數據挖掘和統計的方法進行軟件調試,同時與會的還有該實驗室的兩位教授以及其他實驗室的學生。同一個研究領域內的合作就更多,比如我所訪問的教授專注于程序語言、形式化系統和軟件工程領域,他自己的實驗室和另外該領域的另一位教授Rosu的實驗室相連,兩人合作過多篇文章,Rosu的程序設計語言以及形式化軟件開發方法課程中應用了Prof. Meseguer的形式化工具,甚至有一些講義。我大致看過該系教授們的簡歷,非常少有本校畢業的學生,這說明相關合作并不是以前師生關系的繼續。同時,這里常常有一些前沿講座是由斯坦福、劍橋、伯克利和愛丁堡大學的教授和博士生開設(應聘的博士生都要公開做一個面試形式的講座),也有微軟和IBM這樣的大公司的研究院或是一些著名公司的學者的講座,這些講座頻率很高,常??梢栽谠撓得恐艿娜諝v上看到這些通知。

    其實,訪問學者這樣的一個制度本身就是很開放的。半年一年的互訪,帶來了很多交互的信息。相比而言,國內有不少實驗室雖然也設有客座教授、開放項目等,但是很難落到實處,很難有人真正是在實驗室里交流這么長時間,更多的僅僅是每年幾次的互訪而已。不過,為每一位訪問學者提供一間寬敞明亮的辦公室,提供所有辦公服務恐怕也是目前高校難以提供的緊缺資源。

    風氣

    另一個讓我感受比較深的地方是該系的學習風氣。由于課程設置很細,很多課程選課的人并不多,一二十個學生的課堂是很常見的,有的課程僅僅4~5個學生。當然也有上百人的大課,這一般是本科和研究生共同選修的課程。我上學期選修的program verification課程共有12個學生,這學期選修的formal method software development也不過十七八個學生。但給我印象很深的一點是,從開學到學期末,學生數目基本上保持不變,可見很少有人缺課。上課的氣氛很活躍,課堂上幾乎沒有見過學生打瞌睡,講課中間學生隨時提問,教師也是當時就回答。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也幾乎沒有冷場沒有人回答的情況,當然也不是每一次回答都正確。相比而言,國內大學目前缺課的現象相當嚴重,有的必修課程都有三分之一缺課的,選修課就更不用說了。這當然有教師的原因,目前教學普遍不受重視,所有職稱的評定基本上由科研決定,這從前年上海交大的倍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始終僅僅是一個講師就可見一斑。而教學顯然是很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的。

    也不是說這里的教授上課都很好,也有底下學生反映講課不好的,但無論是從教師的授課還是學生的學習,你可以明顯感受到兩個字:認真。研究生自己決定上什么課,一個學期一般也就選修2~3門。相比而言,國內碩士研究生一學期的課程多達七八門,其中不少都是必須選修的,學生的學習相對比較被動,很多學生就為拿學分,課堂上打瞌睡,學Tofel和GRE,復習考研的學生大有人在,課堂上很少看到學生主動提問。在我的一門電子商務的選修課上我就問過學生,他們是否愿意做我以項目的方式提供的考試,很多學生說很有興趣,可是卻沒有時間。必修課和學位課的項目、作業已經讓他們窮于應付,還要復習考研、考Tofel和GRE,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為此我還調整過項目完成時間,允許學生在第二個學期開學時交,可以看到效果要好一些,有一些學生利用假期完成了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墒请S著教學管理的正規化,要求課程結束后一周內必須給成績,剛開放一些的項目只好又恢復原狀。

    這些情況造成了惡性循環,學生老師相互認為對方不認真,老師認為學生既然不想學,花的時間精力又不值,何必認真。學生認為老師備課不認真,講授的內容陳舊,學不到東西,沒必要好好學。從作業方面看兩者也有很大的差距。作為訪問學者,我雖然選修了課程,但其實并沒有學分,也沒有在學校注冊,充其量也就是旁聽,但由于教授建議我做作業以加深理解,我也基本上按時完成了作業,一學期一共五次作業,有理論證明,也有系統的使用(實驗室開放了根據他們的理論開發的軟件工具)和編程,要求打印作業并提交。發還作業的時候,我看到所有學生,包括我自己在內的作業都被認真批改過。而我自己為了完成作業把講義看了一遍又一遍,花了很多時間,但也從中發現很多深入的問題,如果不做作業還以為自己理解了,其實不然。詢問其他學生,他們也花很多時間做作業。該系的學生鮮有抄作業的,一方面學校處理很嚴,大家都認為是很不光彩的行為;另一方面認為做作業時為自己能學到東西做的。相比之下,國內目前學生抄襲作業的現象非常嚴重,有的學生私下里說有的課程甚至超過90%的比例。我認為這一方面有社會風氣的影響:君不見教授、學者的學術抄襲都時有曝光;另一方面是管理不嚴造成的。雖然國內的大學也有同樣的制度說抄襲者要懲罰,可是國內大學一門必修課由于研究生擴招甚至達到三百多人,雖然也有助教制度,但如此高的學生教師比例勢必造成作業、項目甚至試卷批改難以把關,從而進一步加劇了抄襲現象。

    第4篇:土木導論論文范文

    突出優勢,強化內涵,奠定軌道交通特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礎

    學校依托軌道交通類國家重點學科、國家特色專業、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以及一批國家級實踐教學平臺和科研平臺,以行業前沿理論和先進技術為引領,通過學科專業交叉、教學科研協同、學校企業聯合,深化課程平臺、精品教材、實踐平臺和師資隊伍內涵建設,為軌道交通特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奠定堅實基礎。

    1.構建軌道交通特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以行業先進技術為引領,鼓勵教師積極將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前沿技術帶入課堂和實驗室,轉化為課堂教學內容和實驗教學項目,建設了一批與前沿技術接軌的特色專業課程群。在課堂教學中加大雙語教學課程比重,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提高學生的國際競爭力。

    2.編寫軌道交通特色教材

    以精品教材建設為核心,吸收最新科技成果和前沿理論,不斷加強軌道交通特色系列教材建設,編寫出版了《交通運輸》《車輛工程》《鐵道工程》《鐵道信號》《軌道牽引電氣化》等特色專業系列教材,保持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和教材內容的先進性。

    3.搭建科研教學一體化實踐平臺

    學校在現有的科研平臺、實驗教學平臺和校外基地建設的基礎上,及時將科研最新成果轉化為實驗教學內容與實驗教學系統,自主研制一批與軌道交通關鍵技術發展同步的實驗系統,實現了校內優質科研資源、行業企業先進技術條件和實驗教學資源的深度融合與共享,為軌道交通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

    4.培養一支掌握軌道交通前沿理論與先進技術的師資隊伍

    通過引進與培養相結合、承擔學科前沿理論研究課題與行業先進技術項目開發相結合等方式,培育了一批掌握軌道交通前沿理論與先進技術、學歷層次高、結構合理、教學科研一體化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提供了師資保障。聘請長江學者、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學名師和學科帶頭人等優秀教師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試點班授課,讓學生感受大師風范,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拓展途徑,營造氛圍,探索多元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學校在原有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試點改革建設基礎上,持續探索“研究型、復合型和工程型”三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拓展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途徑。

    1.通過“2+2理科試驗班”“通信工程本碩及本碩博連讀班”“土木工程茅以升班”,開展專業特色鮮明的研究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2+2理科實驗班”是從全校新生中選拔優秀學生,招生規模由原來的60人擴展到現在的180人,這些學生在理學院完成2年深厚理科基礎培養后,于第3年根據其興趣進入相應專業學習;土木工程專業每年從本專業選拔優秀本科生30人進入“茅以升班”;通信工程專業每年從本專業選拔70人進入“本碩博一體化實驗班”。這些實驗班通過加強基礎學科學習和配備學業導師個性化指導,培養基礎理論扎實、知識結構合理、專業興趣濃厚、科研創新能力突出的具有學術帶頭人素質的拔尖創新人才。

    2.通過“軌道交通復合型實驗班”開展“運―電、運―控、運―建、運―車”等主學科專業交叉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

    該實驗班依托北京市級“軌道交通復合型工程拔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建設,每年從相關專業選拔優秀本科生30余人,從集成線橋隧站、機車車輛、供電傳動、信號控制于一體的軌道交通規劃與運營管理復合型拔尖人才培養要求出發,實施“3+1+2”本碩連讀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即在土木工程、車輛工程、電氣工程、自動化、通信工程、計算機等專業進行3年的專業教育,選拔優秀學生進行1年軌道交通綜合理論與實踐學習,再進行2年研究生階段學習,培養基礎寬厚、特色鮮明、視野開闊、個性突出、發展潛力大、創新意識強、綜合素質優秀、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運―建”“運―車”“運―電”“運―控”等軌道交通復合型工程拔尖人才,滿足軌道交通關鍵技術領域的高端人才需求。

    3.通過“卓越工程師產學聯合培養試點班”校企聯合開展工程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

    依托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育計劃”試點項目和“探索行業高校產學聯合培養人才的模式和機制”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從全校工科專業選拔100余人,通過校企雙導師制,開展“3+1+2”卓越工程師產學聯合人才試點培養,要求學生1年在企業開展本科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后2年研究生論文要在指定企業進行實習和工程項目研究,突出了學生工程素質、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企業培養了急需的卓越工程人才。

    科教融合,注重實踐,建立一套系統的科研訓練方法

    通過開設研究方法論課程群、主干課程研究型教學、自主創新實驗、專題講座等,及時將科研成果和前沿技術引進課堂、引進實驗、引進教材和引進畢業設計;通過將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學科競賽、企業實踐等固化到培養方案中,引導學生早進課題、早進實驗室、早進團隊、早進企業,形成了“四引進”和“四早進”的科研訓練方法。

    1.研究方法課程群

    包括專業導論課程、科技文獻檢索課程、學科專業研究方法論課程、產品創意設計與實踐課程等,是指導學生認識學科、了解專業、明確專業取向的引導課,是吸引學生了解學科前沿、參與科研項目、探究未知領域、激發科研興趣的探索課,是培養學生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系統的研究方法、務實的科研作風和活躍的創新思維的訓練課。

    2.推行主干課程研究型教學模式

    研究性教學載體內容主要來自教師實際科研項目或專題研究項目,在教學內容與科研充分融合的同時,也將科研方法融入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

    3.創建了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的科研訓練體系

    以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學科競賽、專題研究和自主創新實驗為載體,設立了3個層次的科研訓練內容,通過學生創新實踐給予自主教育學分,引導學生系統參與科研訓練,參與到導師的科研實踐中,培養學生掌握專業研究技能和科學的研究方法,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研究能力與創新精神。

    完善制度,提供保障,形成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長效機制

    組織制定各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改革試點的相關管理文件,制定不同模式下的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指導等運行管理辦法,建立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個性發展和科研創新的激勵措施及經費保障制度,形成了行業特色研究型大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

    第5篇:土木導論論文范文

    Abstract At present mo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re trying to transform the practical and professional, The corresponding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mathematics courses as the compulsory basic courses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this paper o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problems and reform measures, Taking Xinhua College of Ningxia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advanced mathematics courses.

    Keywords teaching reform;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modular teaching

    深化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是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關鍵環節。高等數學課程是學院應用型專業中的一門基礎課程,如何正確處理好學院高等數學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的關系,以及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是獨立學院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作為寧夏大學新華學院,正逢轉型之際,高等?笛Э緯痰慕萄Ц母鏌彩且幌鈧匾?任務。

    1 課程現狀分析

    獨立學院是在大力推廣普及高等教育的環境下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辦學模式,是相對獨立的本科層次的院校。高等數學是高等院校中理工科, 經濟管類非數學專業學生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它所具有的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和廣泛的應用性的特點決定了它與初等數學相比較所具有的難度和深度。一是獨立學院的學生普遍入學基礎低,數學基礎也參差不齊,自控力和自學能力也相對較差,面對有難度的高等數學時,會產生一種畏懼的心理;二是課堂教學主要采用的是傳統教學“粉筆+黑板”的模式,這樣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考核方式單一,好多學生抱著只要期末考試通過就能拿到學分的僥幸心理,忽略了課程的過程學習;四是學院的大多數數學老師都是學數學專業的,對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很難涉及到,授課過程傾向于數學知識的理論和方法。因此,探索高等數學的改革措施,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和質量,是擺在數學老師面前的一項重要事情。

    2 教學改革的思路

    轉型背景下,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的定位是: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以及具有較強的服務意識和應用創新能力的人才。根據培養定位的要求,我們確定了學院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基本方向。改進原有大學數學的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構建“模塊化”的大學數學教學模式。

    (1)構建“模塊化”的課程體系及其教學內容,將每門課程分為“基礎模塊、專業模塊、應用模塊、拓展模塊”等四個模塊。創新多元化的“課程模塊”教學方法,以高等數學的具體教學內容為載體,從學生實際出發,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針對各個“課程模塊”采用不同的、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基礎模塊”是對所有學生進行基礎性與教育通識性教育,是必修課程的主要部分,由數學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形式完成。同一基礎模塊應執行統一的教學要求,而不同模塊則體現不同的教學要求?!皩I模塊”是專業所必需的獨特性數學知識與能力。是必修課程的另一部分內容,由數學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形式完成。在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基礎模塊和專業模塊教學方式中,鼓勵教師積極改革與實踐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應用模塊”的主要特點是數學與專業的交融性,教學中應充分凸顯數學的應用性。該模塊教學根據具體內容而采用靈活多維的方法:①由數學教師滲透在課堂教學中完成;②以“問題解決”為導向,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師生“教學合作小組”共同完成。應用模塊的這種開放性、合作式的教學方式,正是大學數學教學面向專業和凸顯數學應用性的最好途徑,對提高應用型人才的思維方式及創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巴卣鼓K”的教學則應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通過開設輔修專業、雙學位、開放性實驗與實踐等各類課程,以學生自主學習或選修課教學的方式完成,加強學生自覺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能力以及實踐操作的能力。通過各種途徑開展學生課外學習活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學生的課外學習活動效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從而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與應用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2)提高學生課外學習效能,重視教學網絡平臺的建設,在原來的基礎上進一步建設好高等數學精品課程,選用一定數量的教學軟件,為開放性數學實驗與創新學習項目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3 教學改革的措施

    (1)基于“模塊化”的課程體系,制定適合各專業需求的教學大綱。不同專業對高等數學教學內容的要求不一樣,甚至差別很大。例如,在給經濟管理類的各專業授課時,重點要講導數、微分等知識,涉及到計算機相關的專業時,傅里葉級數是重點內容,給土木工程的部分專業授課時,曲率、曲線積分等知識的要求較高,而與生物相關的部分專業只需要一元函數的微積分,多元函數的微分用得相對較少。針對學院理工科、管理類各專業的自身特點,將相關內容重新整合,制定了與各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的教學大綱。

    (2)在“應用模塊”中,加強應用型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是將各專業的專業知識融化到高等數學的課堂上。第一,注重應用型教師的培養,派老師去企業掛職鍛煉,承擔高等數學課程的老師常期與專業課教師交流,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了解高等數學在相關專業中的應用,以及數學課程中涉及到的專業案例。第二,建立專業案例教學資源庫,例如,平時用于教學的專業案例、習題、作業論文和課內外實踐教學的案例。第三,改革教學方法,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應多引入一些和專業背景相關的數學案例,這樣既可以使學生了解高等數學在各專業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能使學生提高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學習和運用數學的目的。

    (3)改革高等數學課程考的核方式。為了突出技能型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實行形式多樣的考核方式是必然趨勢,一是開設高等數學課程的導論課,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把專業課對高等數學課程的要求細化到具體的理論、知識點和實踐習題,這些是學生必修必掌握的內容,可歸結為“基礎模塊”,第一節課就告訴學生;二是針對“基礎模塊”內容,在學習過程中,可增加考核次數,如課程論文、?x書心得,也可以是章節測驗、口試等,過程考核占總成績的30%。

    (4) 對于基礎比較扎實和對數學感興趣的學生,可以進行分組,每組布置一個小課題或者項目,由組內同學共同協商完成,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團隊協作的能力,如數學建模等。

    4 教學改革的體會

    第6篇:土木導論論文范文

    關鍵詞:以就業為導向;工程造價;人才培養模式

    一、引言

    房地產行業帶動了相關專業的發展,而其中工程造價尤為突出。工程造價專業招生形勢很理想,但是,據調查,用人單位普遍反映學生理論能力很強,相對實踐能力較弱。近年來,為了適應市場需求,各個院校不斷的探索新的培養模式,例如工學結合,“2+1”頂崗實習等教學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工程造價專業主要是培養具備工程造價相關理論,能滿足獨立算量,熟練運用造價軟件,能獨立承擔工程造價工作的一線工作崗位要求的技術應用性人才。該專業具有實踐性,動手能力強的特點,針對該特點,如何培養市場需求的人員,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由《建筑業企業資質等級標準》我們知道,施工企業的資質標準中,在人才考量方面,目前還主要集中在具有一級、二級建造師等相關證件上。據實行建造師考試改制之后,未來對施工企業的資質評定中,有關施工人員,預算人員,質量人員,安全人員,材料人員,機械人員,測量人員,資料人員等相關的數量也會列入資質評定的標準中。而這一規定,意味著市場上對該相關人員的需求會增多。因次,在設置工程造價人才培養模式方面,我們可以據此為導向,設置工程造價新的人才培養模式。

    二、現行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以下從兩個方面對目前現行的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分析。現行工程造價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以及職業能力。

    1、 現行工程造價人才培養模式存在問題

    建筑行業的發展帶動工程造價專業的發展,目前,對工程造價專業而言,招生院校的增多,招生規模的擴大,促使用人單位對該專業人員的要求逐漸細化,要求越來越高。而原有的培養方案存在一些問題:原有的培養方案側重于培養基礎扎實,理論性較強的人才,例如合同管理,建筑力學等相關課程占據了學生不少的學時,而這些課程的開設,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方面所起作用不大。另外,職業千葉能力的培養和企業的需求有些不符。據調查,工程造價學生的畢業去向主要是施工單位,就業崗位主要集中在造價員,資料員等方面。而以后企業所需的質量人員,安全人員,材料人員,機械人員,測量人員等并沒有設置相應的培養計劃。

    2、 對目前的工程造價專業職業能力分析

    目前大多數工程造價專業所做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的人才在就業 方面主要集中在施工單位,造價咨詢單位等。該專業的職業能力分析方面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認圖識圖能力。針對該能力而設置的相關課程主要有建筑識圖與房屋構造,施工組織設計等。其次是計量與計價能力方面。開設的課程主要有工程造價基礎,工程造價基礎課程設計,CAD,以及相關造價軟件的開設等方面,主要是培養學生手工算量,以及套定額的能力等。但是,由于開設的課程較多,而課時量又有限制,所以,造成的后果是學生所學東西不精細,不深入。另外,在拓展職業知識遷移方面,主要有工程建設法規,建設監理導論等方面,一些理論性的課程。這些課程的開設,會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學生的就業范圍,但是作用不是特別大。

    三、以就業為導向,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

    針對目前的就業形勢,以及目前的工程造價專業培養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對于工程造價人員的培養方面,以就業為導向,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設計思路如下。

    1、明確培養目標

    工程造價專業旨在為社會培養具有“工程預算+工程技術+法律法規+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應用性、職業型創業者。學生在校期間即可取得土建工程造價員資格證書。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具備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基礎理論知識和專門知識,掌握工程建設階段造價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本專業相適應的文化水平與素質,具有建設工程招標、投標、評標、審標,建設工程造價概預算、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成本核算及建設工程項目投資管理能力,經過嚴格職業技能訓練,獲得土建工程造價員初步技能,能夠適應生產、建設、管理第一線需要,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有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等技術應用性、職業型專門人才。

    不斷調整培養計劃

    2、適時調整培養計劃。以往的培養計劃重在理論,課程設置方面亦如此。以“應用”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將那些和本專業關系不大的邊緣課程給刪除。增加一些實踐性強,動手能力強的課程。課程設置方面,改變以往的公共基礎,專業基礎,專業課,選修課等的劃分方式,替代以能力模塊劃分:專業基礎模塊、專業核心模塊、實習實訓模塊、專業拓展能力模塊。并研究他們之間的關系,將這些模塊設計成有機聯系的整體,并在規定時間內按照一個恰當的順序完成課程教學。

    3、課程體系建設是教學的重中之重。目前對工程造價人員的需求,首先需要很強的實踐能力,需要精通軟件,所以這是設置課程首要考慮的問題。其次,不但要懂技術,還要具備相關的經濟、法律知識。在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方面要考慮到這一就業特點。并且在構建課程體系時,與我國目前工程造價相關資格考試掛鉤。國家通過相關的工程造價管理體制改革來提高和促進該專業隊伍素質和業務水平,因此對該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是非常有必要的。

    綜合上述知識特點,我們構建以培養社會需要的、從事工程造價及工程管理工作的高素質人才為核心,以專業基礎模塊、專業核心模塊、實習實訓模塊和專業拓展能力模塊為四個平臺,多元化的課程體系框架,從而培養社會需要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如下圖所示。

    4、 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以就業為導向,應用性人才的培養,對于人才的考核方式與評價也應該改變傳統的僅憑一份畢業設計論文來衡量學生的做法,著重考核學生實踐能力,理論課和實踐課分別進行,理論課的考核可采用例如閉卷、開卷考等方式,而實踐課可采用具體案例來進行考核,并且采用多次考核取平均的方法。

    四、結論

    以“就業”為導向,培養應用性人才,同時應該以學校、社會、企業三位一體,尋求應用性本科教育心得突破。(作者單位:1.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建筑工程系;2.河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教學改革項目(jg1420)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陳宏偉,沈國華.關于高職工程造價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思考[J].價值工程.2013.(7)

    [2] 陳金華.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J].高職教育研究.2008. (4)

    [3] 李懷倫.試論《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河北唐山,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

    第7篇:土木導論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采礦工程;本科教學;改革

    世界上科技、經濟發達的國家.如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的采礦高等教育均采用重基礎、寬口徑的培養模式.教學中體現培養方式的靈活性和教學內容的綜合性,多學科交叉,培養學生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因此,為適應我國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迎接世界知識經井的到來,采礦工程本科教育應進行徹底改革。

    一、我國有美高校采礦工程本科教育改革情況

    目前,孢國大多數設有采礦工程專業的高等院校,其專業設置、教育培養模式和教學內容均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例如.中南工業大學,原采礦系經調整、改造后.現為資源環境與建筑工程學院.包括地質工程、采礦工程、測繪工程、城市規劃工程及土木工程等專業采礦工程專業本科1999年招生30名,其中1/3在湖南省單考單招,2/3在全國統考生中招收。學校對采礦、選礦、地質及測繪等四個艱苦專業的學生,在專業獎學金評定上實行優惠政策凡學科各科考試合格的學生都可評為A類獎學金,在教學內容上增加巖土工程有關內容,重點是地下工程、道路建設等方面的內容,同時添加會計、金融等經濟類的選修課程。中國礦業大學仍設采礦工程系及本科教學中的采礦工程專業。1999年采礦工程專業奉科招收四個班,計劃1~3年級合為大班教學,4年級分為四個專業方向,即地下開采、露天開采、通風與安全及工業工程等專業方向。學生在校期問均獲專業獎學金,教學內容主要圍繞礦山進行。重慶大學原有的采礦工程專業發展起來舶礦山工程物理專業和礦山環保專業現已分別發展成為土術工程專業和珂=保專業采礦工程專業新設巖土工程及檢涮技術方向.單考單捂,年招收25名本科生.教學內窖增加爆破、地基基礎、邊坡工程和地下工程等有關巖土工程知識。北京科技大學原采礦系現改為資源工程學院,采礦工程專業改為礦物資源工程專業。教學內容包括采礦,選礦、石油等方面。教學改革目標是拓展專業面.由金屬礦開采改為以金屬礦開采為主,同時包括石油、煤礦、非金屬礦開采及海洋采礦。學生在校期聞加強CAD教學、計算機繪圖等計算機應用方面的課程及部分巖土工程方面的課程。1999年該專業本科招生33人。武漢工業大學為原武漢建材學院,其采礦工程專業現改為礦物資源加工工程。1999年本科招生一個班。教學非金屬礦開采為主.增加化學化工、礦物資源深加工及利用方面的內容。

    采礦工程本科教育進行了較大改革的高校還包括東北工業大學、山東礦業學院、湘潭工業學院(原湘潭礦業學院)等高等院校。

    前述高校采礦工程專業本科的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專業選謦課改革后涉及的課程門效達150門,涉及的專業實習、實驗及設計等實踐性環節16個。原有的采礦工程專業課程門數減少或合并,學時減少。在校生所授課門散增加較多??傊?,各有關高校根據自身的教學基礎和人才需求特點,均在不同程度上擴大了專業范圍,在學生招收、培養方式和教學內容等方面做了較大改革。

    二、相關專業的教學改革情況

    采礦工程、地下工程及地面巖土工程等均屬“工程”類學科,處理的對象同為巖土.有非常接近的專業特點,要求的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相同或相近.且實踐性強困此,了解這些相關專業的教學情況.有助于采礦工程的教學改革。

    我國清華大學、北方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長沙鐵道學院、長沙交通學院等高校的土術工程、交通工程、隧道工程及地下建筑工程等專業或專業方向的教學改革也各有擇重。倒如.清華大學課程門數少,每門課擇重基礎知識教育;中南工業大學課程門數多,內容細.著重地下工程及地面工程有關知識的教學;長沙鐵道學院重點在于隧道、橋粱與道路方面的教學。

    課程設置中.前述諸高校開設的與巖土工程有關的課程有碧恂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材料、建筑掩工、基礎工程、工程項目管理、道路工程、地下結構設計與掩工、路基與路面工程、工程勘測、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地基加固與處理、地下鐵道、地下空間利用、掩工組軹與概預算及防災硪災導論等課程及相應的實刪生環節。

    三、傳統的采礦工程專業教學培養特點

    多年來,采礦工程本科教育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第一,數學力學知識較多,還涉及機械、電工電子技術等知識。因為采礦工程專業是采礦業的主導專業,畢業生在礦山主要從事礦山生產技術管理方面的工作,要求基礎知識扎實,綜合性強,因此,學生在校時需學習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與數理統計、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彈性力學等基本的數學力學知識,及大學物理學、工程制圖、電工技術、液壓傳動及采掘機械、礦山提升運輔及壓氣排水機械等相關領域知識。在今后的教學培養中.可適當減少這些課程的學時.增加專業改造后其它所需知識的學時數。

    第二,專業基礎知識還包括巖土工程所需的地質測量等方面的知識。課程包括地質學基礎、礦山測量、爆破與井巷工程、地質實習及測量實習等學生必須掌握和了解地球概況、礦物與巖石、地層、古生物、地史、地質構造、礦井水、巖落塌陷、巖土層的工程地質、礦山地質勘探等地質方面的知識,礦山平面控制測量、高程測量、聯系測量、井巷貫通測量及施工測量等測量方面的知識,及鑿巖爆破、井巷斷面設計、支護及掩工等井巷工程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均可應用于其它行業的地面及地下的巖土工程中。

    第三,專業課程門數多.專業知識劃分太細。在70年代以前的采礦工程專業基礎之上.進一步細分為露天開采專業、地下開采專業及礦山安全與通風專業等,因而涉及的專業知識更多、內容更細,導致畢業生專業適應面更窄。因此,有必要進行專業譚程及其內容的調整、綜合,在近幾年進行專業教學改造的基礎上.可進一步減少專業課的門數和學時數。

    第四,本專業實踐性及實習、設計環節多。大學四年,學生需經過盤工實習、電子實習、地質實習、測量實習、專業認識實習、專業生產實習及專業畢業實習等許多實習環節.機械零件設計井巷工程課程設計、專業課程設計及專業畢業設計等許多工程設計環節.及許多相關課程的實驗等,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有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緊密結合。今后,可對現有的實驗實踐性環節作適當調整增加巖土工程等方面的實習設計。

    總之.傳統的采礦工程專業教學內容及培養方式已難以適應當前及今后國民經躋建設發展要求,在已有的改革基礎之上,還有進一步調整、改革之必要。

    四、21世紀對采礦工程教學的要求

    目前,各學科知識滲透日益顯見,學科領域日益擴大.邊緣學科、交叉學科層出不窮另外.當前許多礦山企業嚴重不景氣,資源枯竭,生產技術落后.安全環保問題突出,生產成本高.經濟狀況差,對技術人才的需求發生較大變化。采礦工程專業的人才需求減步,對巖土、機械、化工、電子及環保等方面人才需求增加,要求更高素質的復合型采礦工程技術人才。因此,我國采礦工程本科教育也應摒棄過去專業劃分太細、專業面太窄的局隈,以適應世界經躋發展競爭和國民經濟鴦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要。

    21世紀對采礦工程本科教育的總要求:重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采礦工程專業的專業知識教育應與地下工程、地面巖土工程的知識和能力培養結合,達到多學科多領域知識的交叉、滲透,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為此,應切實落實以下四點

    第一.生源質量和特殊政策相結合是采礦工程專業培養

    高素質畢業生的重要條件。采礦工程專業本科教學,首先應有高素質的學生.即該專業的學生中小學基礎知識扎實,素質高。其次,學生在校期間,國家對采礦工程等艱苦專業應有優惠政策,如學費減免、獎學盤增加等措掩,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撮性,也有利于吸納高質量的學生。

    第二,順應市場經濟發展規律,采礦工程專業教學拓展到巖土工程領域。目前,在國家對礦山沒有特殊政策的情況下,各有關的高等院校應根據自身特點在采礦工程本科教學中增加有關巖土工程的教學內容和實驗實踐性教學環節,以利于增強學生畢業以后的社舍適應能力。

    第三,加強計算機應用船力的培養。計算機應用已深入到國民經濟建設的各個領域。在企業的生產管理、技術開發和科學研究等方面.計算機已成為一種有用的工具。采礦工程專業本科教學中.應注意計算機知識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提高畢業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第四,加強學生外語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在更高層次上的學習和對外交流。在加強基礎外語學習的同時,應增加專業外語及專業課程外語教學的比重.逐步提高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外語教學的門數.全面提高采礦工程專業學生的外語能力.

    三、傳統的采礦工程專業教學培養特點

    多年來,采礦工程本科教育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第一,數學力學知識較多,還涉及機械、電工電子技術等知識。因為采礦工程專業是采礦業的主導專業,畢業生在礦山主要從事礦山生產技術管理方面的工作,要求基礎知識扎實,綜合性強,因此,學生在校時需學習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與數理統計、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彈性力學等基本的數學力學知識,及大學物理學、工程制圖、電工技術、液壓傳動及采掘機械、礦山提升運輔及壓氣排水機械等相關領域知識。在今后的教學培養中.可適當減少這些課程的學時.增加專業改造后其它所需知識的學時數。

    第二,專業基礎知識還包括巖土工程所需的地質測量等方面的知識。課程包括地質學基礎、礦山測量、爆破與井巷工程、地質實習及測量實習等學生必須掌握和了解地球概況、礦物與巖石、地層、古生物、地史、地質構造、礦井水、巖落塌陷、巖土層的工程地質、礦山地質勘探等地質方面的知識,礦山平面控制測量、高程測量、聯系測量、井巷貫通測量及施工測量等測量方面的知識,及鑿巖爆破、井巷斷面設計、支護及掩工等井巷工程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均可應用于其它行業的地面及地下的巖土工程中。

    第三,專業課程門數多.專業知識劃分太細。在70年代以前的采礦工程專業基礎之上.進一步細分為露天開采專業、地下開采專業及礦山安全與通風專業等,因而涉及的專業知識更多、內容更細,導致畢業生專業適應面更窄。因此,有必要進行專業譚程及其內容的調整、綜合,在近幾年進行專業教學改造的基礎上.可進一步減少專業課的門數和學時數。

    第四,本專業實踐性及實習、設計環節多。大學四年,學生需經過盤工實習、電子實習、地質實習、測量實習、專業認識實習、專業生產實習及專業畢業實習等許多實習環節.機械零件設計井巷工程課程設計、專業課程設計及專業畢業設計等許多工程設計環節.及許多相關課程的實驗等,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有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緊密結合。今后,可對現有的實驗實踐性環節作適當調整增加巖土工程等方面的實習設計。

    總之.傳統的采礦工程專業教學內容及培養方式已難以適應當前及今后國民經躋建設發展要求,在已有的改革基礎之上,還有進一步調整、改革之必要。

    四、21世紀對采礦工程教學的要求

    目前,各學科知識滲透日益顯見,學科領域日益擴大.邊緣學科、交叉學科層出不窮另外.當前許多礦山企業嚴重不景氣,資源枯竭,生產技術落后.安全環保問題突出,生產成本高.經濟狀況差,對技術人才的需求發生較大變化。采礦工程專業的人才需求減步,對巖土、機械、化工、電子及環保等方面人才需求增加,要求更高素質的復合型采礦工程技術人才。因此,我國采礦工程本科教育也應摒棄過去專業劃分太細、專業面太窄的局隈,以適應世界經躋發展競爭和國民經濟鴦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要。

    21世紀對采礦工程本科教育的總要求:重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采礦工程專業的專業知識教育應與地下工程、地面巖土工程的知識和能力培養結合,達到多學科多領域知識的交叉、滲透,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為此,應切實落實以下四點

    第一.生源質量和特殊政策相結合是采礦工程專業培養

    高素質畢業生的重要條件。采礦工程專業本科教學,首先應有高素質的學生.即該專業的學生中小學基礎知識扎實,素質高。其次,學生在校期間,國家對采礦工程等艱苦專業應有優惠政策,如學費減免、獎學盤增加等措掩,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撮性,也有利于吸納高質量的學生。

    第二,順應市場經濟發展規律,采礦工程專業教學拓展到巖土工程領域。目前,在國家對礦山沒有特殊政策的情況下,各有關的高等院校應根據自身特點在采礦工程本科教學中增加有關巖土工程的教學內容和實驗實踐性教學環節,以利于增強學生畢業以后的社舍適應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成人最新午夜免费视频| 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成人草莓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 成人福利小视频| 国产成人女人在线视频观看| 五月天国产成人AV免费观看|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69 | 国产日产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成人在线色视频| 麻豆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 成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caoporn成人|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 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videos欧美成人|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欧美成人片在线观看| a级成人毛片完整版|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资源|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久久久成人影院|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视频网址|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www成人国产在线观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