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醫學檢驗技術論文范文

    醫學檢驗技術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學檢驗技術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醫學檢驗技術論文

    第1篇:醫學檢驗技術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孔乙己》,言簡義豐

    孔乙己》從發表日到今天,快一個世紀了,她仍然沒有被我國的讀者所遺忘,一次次地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這足以說明她獨特的藝術魅力。小說僅僅通過魯鎮咸亨酒店的日常場景的一角,就展現了孔乙己悲慘一生和人世間的世態炎涼。筆者認為《孔乙己》之所以博得魯迅本人和后來讀者的熱愛,很大程度是因為它的一個敘事藝術特點——言簡義豐。僅僅用不到三千字的篇幅,高度濃縮的簡潔語言就包容了如此豐富的藝術含量。

    一、“畫眼睛”法刻畫人物形象

    他說:“要極省儉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1】這里所說的“畫眼睛”就是要傳神,以形傳神達到形神兼備。“傳神的寫意畫,并不細畫須眉,并不寫上名字,不過寥寥幾筆,而神情畢肖”【2】。魯迅筆下的許多經典人物就是通過這種“畫眼睛的方法”完成的。《孔乙己》故事的展開是以“我”小伙計的視角完成的,對文中出現的人物語言、情態描摹的極其簡練,但其背后蘊含的意義卻是十分的深刻和豐富。文中對孔乙己的直接描寫有:“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他對人說話文學藝術論文,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3】“身材很高大”說明孔乙己是一個有勞動能力的人,“青白臉色”說明他沒有經歷過艱辛的風吹日曬的勞動。“將兩個指頭的長指甲敲著柜臺”的長指甲又一次說明他沒有干比較粗笨的體力活。“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一方面說明孔乙己沒有參加直接的體力勞動,另一方面也說明孔乙己為了表現自己與短衣幫不同的讀書人身份,自詡為穿長衫的讀書人,這可以看出孔乙己迂腐的性格特點。作者緊緊抓住孔乙己身上最明顯的身份特征和真實心理意圖來表現出一個不從事粗活的讀書人孔乙己的形象:迂腐、好要面子。“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與后文出現的“孔乙己沒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竊的事”相對應,前面的事例在暗示著他后者的行為,這個細節的相互對比表現含蓄,但蘊含著作者謹慎的寫作態度,他們都是在指向孔乙己僅在最窮困潦倒的時候才放下自己清高的讀書人身份去偷竊的。這就更加揭示出沒有進學的讀書人孔乙己的落魄,自認為讀書人身份的清高的心理滿足和實際的邊緣尷尬地位的反差,本質上反映了封建科舉制度對孔乙己的人害和摧殘有多么的巨大。

    但身心備受摧殘的孔乙己并沒有變的人性冷漠,相反在自己落魄、失意的時候仍然是慈祥的,當孩子們趕熱鬧圍住孔乙己時“孔乙己著了慌,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彎腰下去說道說道,“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4】彎腰下去一個簡單的彎腰動作蘊含了孔乙己作為長者面對小孩的憐愛和慈祥。雖然孔乙己自詡高人一等的讀書人,但面對天真的小孩子并沒有蠻恨的態度而以親切、慈愛的老人面目出現,這就看出孔乙己不完全是一個迂腐、清高的讀書人,他不是一個冷漠的人,他也有人性溫情的一面,他同樣也渴望與人平等、友善的交流。當孔乙己考“我”茴香豆的“茴”字的寫法時,孔乙己說道“不能寫罷,我教給你,記著!這些字應該記著。將來做掌柜的時候,寫賬要用。”,這里的孔乙己分明就是一個體貼、愛護晚輩的慈祥老人形象,他也并非單純地賣弄自己的學問,他也同時善良地想到“我”光明的未來,教給對“我”以后有幫助的一點點知識。他并沒有看輕一個社會地位低下的酒店伙計。單單從這幾句異常簡潔的話中就可以窺見最簡單的人物性格和情態。可見孔乙己本性是善良地,他是一個有著豐富人性的人物,我們從表現中看到幾千年的封建科舉制度侵害了多少像孔乙己這樣本性善良的人,當只有很少一小部分的幸運兒體會著金榜題名的揚眉吐氣和喜悅時,喜悅的背后卻有著更多像孔乙己這樣潦倒、破落失意者。孔乙己的命運可悲、可嘆!

    文中出現的短衣幫是一個獨特的群體,孔乙己和短衣幫一樣是站著喝酒的人,唯一的區別是孔乙己穿著長衫。孔乙己是“半個秀才也沒有撈到的讀書人”文學藝術論文,本質上也是沒有任何優越地位的人。短衣幫是做工的人,處于社會的最底層,和孔乙己是平等的,都是底層人物。但在小說中,高明的作者正是通過短衣幫與孔乙己的對話和較量烘托出雙方的性格特征和內涵。短衣幫是以取笑孔乙己為樂的,有的叫道, “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東西了!”旁人便又問道,“孔乙己,你當真認識字么?”他們便接著說道,“你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5】其中“有的叫道”一般平等的人們在談話時心平氣和的,不會用“叫”這個有某種特殊意義的詞,其一是蘊含著眾人故意讓別人聽到的意思,其二這個詞表明叫的人是和孔乙己不是統一戰線的人。“故意的高聲嚷道”“故意”二字表明了眾人的別有用心,“高聲嚷道”潛藏著眾人有意調侃孔乙己,以此引來笑料。從幾個簡短卻處處有意為難孔乙己的問話中,短衣幫們是把孔乙己排除在他們社會階層之外的,他們是沒有因為孔乙己未進學而窮困潦倒而同情他,反而用看似平和實則惡毒的話嘲諷他,他們?鑰滓壹菏搶淠模黿靄閹弊鼉坪笮菹⒌奶缸屎托α隙眩揮幸桓鋈四苷嬲楹屠斫饉揮幸桓鋈四苡萌八檔奈屢窗參靠滓壹河馗創噯酢⒚舾械男牧欏U夤倘緩涂滓壹罕舊硨煤壤磷觶級耐登圓渙夾形泄叵擔鬧械乃腥碩鑰滓壹憾際淺胺淼模飫锿懷齙謀硐至絲滓壹核κ貝牡撞忝裰詼鑰滓壹赫庋娜聳搶淠模淙蛔髡叩謀實魘賈帳腔郝膠偷模揮屑ち業惱常杪睿庹親髡叩母咼髦Γ尤粘W釔匠5乃禱爸鋅湃擻肴酥淶惱媸倒叵怠W髡囈黿鐾ü父齠曰俺【埃諶绱思蛄返撓镅災校馱毯巳绱朔岷竦娜鮮都壑島透星椋饈竅嗟備叱男鶚亂帳酢?

    文中的掌柜是精明的商人,作者對他的著墨并不多。“在這些時候,我可以附和著笑,掌柜是決不責備的。而且掌柜見了孔乙己,也每每這樣問他,引人發笑”【6】掌柜和短衣幫的嘲笑是不一樣的,他是為了引人發笑文學藝術論文,為了調節自己酒店的活潑熱鬧氣氛而故意調侃孔乙己,這就讓人更感人情冷漠和陰毒。掌柜對孔乙己的念念不忘也僅僅是“十九個錢”。當孔乙己用“手”走到酒店時,掌柜一見面,沒有對孔乙己慘狀發出任何同情注意,而是急著追回那“十九個錢”,或者說掌柜即使看到了也是視而不見的,因為他們早知道孔乙己是被打斷腿了的。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樣,笑著對他說,“孔乙己,你又偷了東西了!”仍然同平常一樣,掌柜急著要自己應該得的欠款,還有合理的地方,但面對只能用手走著來酒店的弱小者孔乙己,掌柜沒有一絲的同情和不忍,仍然有意揭發孔乙己的身體和心靈的創傷,愉悅自己和麻木的眾人,這就是掌柜對孔乙己的極度冷漠。這么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掌柜的精神世界:冷漠、勢利,精明。這也是構成孔乙己所處時代的世態炎涼的一部分。

    作者能用如此簡練語言勾勒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風貌,是因為抓住了人物最典型的特征,用最能突出人物精神且符合人物邏輯的語言來表現他們。

    二、以笑寫悲的氛圍渲染

    小說篇幅短小,不足三千字,“笑”字出現了12次。笑字是一個表情動詞,形容人內心愉悅,但因為人類有其復雜的社會性,這個簡單的表情動詞并非只具有她本來的含義,如小說中出現的“哄笑”“取笑”,眾人以揭穿孔乙己的傷疤而故意侮辱,取笑他,從而獲得一種自我,這是極其不道德和殘忍的行為,但作者正是通過“笑”,通過眾人笑孔乙己的畫面揭發孔乙己的迂腐和眾人對孔乙己的冷漠,從笑中總結孔乙己悲慘的一生,從笑中闡發眾人對弱者的冷漠和麻木,從笑中窺視中國舊時代社會的世情和人情的冷漠。“笑”是小說的整體氣氛,我們讀者也會被文章一開始的快活氣氛所感染,“我”一個百無聊賴的酒店小伙計,就因為“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所以至今還記得”。【7】 就因為眾人故意揭孔乙己的缺點、傷疤而引起孔乙己緊張焦慮、可笑無力的辯駁而引人發笑的場面,孔乙己在咸亨酒店是孤立無援的文學藝術論文,可憐的窘迫和眾人的哄笑、欺凌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

    文中出現兩次“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這些做工的短衣幫在辛苦的體力勞動后,在熱熱地喝了酒休息中,需要一個供人玩笑的東西,來慰藉疲憊的精神,通過欺凌比自己更弱小的人來獲得自我滿足感和。在看似快活、輕松、愉快的空氣中,孔乙己沒有笑,“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他緊張著,爭辯著,“立刻顯出頹唐不安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他凄慘著。孔乙己在快活的空氣中是焦慮的,不安的。作者就通過孔乙己的幾個面部表情的變化就揭示了孔乙己可憐的處境和眾人不顧孔乙己感受肆意凌辱他的殘忍和冷漠。“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么過”這是一句敘事發展中承上啟下的話,飽含作者濃濃的同情,一句話揭穿了孔乙己對于眾人的作用,僅僅是眾人調笑的精神工具而已。這句話相當的簡潔,但背后蘊含的意義相當的豐富,用文章下來的故事發展來證明著這個真實的存在。即使面對折了腿的孔乙己用手走到酒店的慘狀,所有人向往常一樣沒有一點惻隱之心,最后孔乙己“便又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眾人一直鑒賞著孔乙己的悲慘和弱小,不管孔乙己處境多么艱難,眾人對他是從始至終的麻木和冷漠。孔乙己從“笑”中出場,也從“笑”中離開。作者就是通過“笑”來反襯孔乙己的悲,這樣更加強烈地揭發了小說的悲劇主題,通過十二個“笑”簡潔地勾勒了孔乙己的“慘”和眾人的“快活”,從笑和慘的巨大反差中烘托作品的悲痛、沉郁的滄桑感。“《孔乙己》作者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寫一般社會對于苦人的薄涼”【8】正是此小說的主題,這深深地觸動了讀者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主題的闡發也正是通過作者異常豐富的言簡義豐的敘事藝術完成的。

    三、四個畫面鏈接的敘事結構

    《孔乙己》有13個自然段,文章的敘事結構異常簡短,分別選取了孔乙己被嘲笑,孔乙己教伙計“茴”字,孔乙己給孩子散吃茴香豆,孔乙己折退后來酒店喝酒四個畫面,作者就是通過這四個輕描淡寫的畫面,卻刻畫了有鮮明特征而真實的人物,也表達著深刻的社會意義?宰釕俚氖呂袒絲滓壹憾潦槲粗芯俚謀乙簧涂殺商鏡謀縲愿瘛?

    文中前三個自然段敘述了咸亨酒店的經營情況和“我”的經歷文學藝術論文,為敘述孔乙己做好了背景鋪墊。接下來敘述了孔乙己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一面,孔乙己一道酒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孔乙己在這個世界里是被排擠的,沒有真正溶入短衣幫的世界。短衣幫們故意戲謔著他的傷疤和痛苦。我們都知道文中的“我”小伙計是小說的敘述者作者正是通過“我”的敘述來完成故事的展開,但“我”是一個學識不高,地位低下的人,他的敘述卻有條有理,有著強烈地讀者意識,這個小說中的人物有著很強的作者意識的,雖然本質上所有的小說的人物都是作家的一手創造。“我”選取的事例無疑是最能表現孔乙己性格和命運的。不但如此,甚至“我”的敘述順序安排也異常的精巧,有著明顯的精心安排痕跡。在孔乙己被嘲笑的畫面中,前部分(第四段)寫眾人嘲笑孔乙己的偷竊行為,在眾人嘲笑孔乙己的后半部分中是眾人質疑孔乙己的讀書能力,中間卻插入一段孔乙己的背景描述,這是作者根據讀者的閱讀心理而設置的,一般讀者在讀到孔乙己被嘲笑的場面時,會產生好奇心理,這個孔乙己為什么要偷書而不承認偷,被眾人群起而攻之,所以作者就在這個大的場景中插入這一段,正好滿足了讀者的閱讀心理需求,而且這樣安排也不會有突兀的不適感覺。不僅如此,也為讀者能容易理解下文中眾人嘲笑孔乙己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原因。

    參考文獻:

    【1】魯迅雜文精編,《南腔北調集.我怎么做起小說來》張秀楓選編,—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5,第182頁

    【2】《且介亭雜文二集》中五論文人相輕—明術,魯迅雜文全集,魯迅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6第173頁

    【3】【4】【5】【6】【7】魯迅小說全編,張秀楓選編,—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5,第13頁,第14頁,第15頁

    第2篇:醫學檢驗技術論文范文

    (一)調查對象本次調查對象為南京醫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檢驗醫學專業專科起點本科班就讀的2009級78名學生。

    (二)調查方法采用匿名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學生的年齡、性別、獲得專科文憑的年限、供職醫療單位的性質、單位級別、數目、論文形式、的期刊等級,以及至今未的原因等因素進行調查。

    二、結果

    (一)學生基本信息基本信息見表1,學生的年齡為23~40歲,平均年齡28.4歲,拿到專科學歷的年限為2~14年,平均4.3年,工作年限為2~20年,平均為7.1年。78名學生中,有82.1%(64/78)供職于公立醫療機構,有62.5%(40/64)供職于基層醫療機構(民營醫院和公司未計入)。

    (二)情況對學生的情況進行統計,見表2。已經發表過論文的學生比例為28.2%(22/78)。在已的22名學生中,工作年限為5~20年,平均15.4年,參加工作時間較短的醫務工作者中有的比例較小,在基層醫院工作年限短的職工難度較大。近五年有需求的比例為74.4%(58/78),說明許多學生都有為了晉升職稱而的迫切需求。因為有的需求,所以大部分學生選擇了無所謂哪個專業和臨床基礎檢驗領域進行,這也符合基層醫院醫學檢驗科工作的現狀,大部分為一些常規的檢測項目,而一些新的檢測技術較少。

    (三)與未發表原因分析進一步對已和未的學生進行原因調查分析,在成功的學生中,有81.8%(18/22)的學生認為成功發表的原因在于晉升職稱的要求。而在未的學生中,有57.1%(32/56)的學生認為論文寫作太難,不知道如何下筆,有32.1%(18/56)的學生認為,雖然晉升職稱需求,但是自己還沒有到晉升職稱的時間。

    三、討論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成人高等教育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教育形式,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漸明顯。成人醫學高等教育是我國醫學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和學習型社會的逐步建立,對醫學從業人員的要求也隨之提高,成人醫學高等教育越來越多地受到重視。成人醫學高等教育中的檢驗醫學專業旨在提高中專起點或者專科起點的檢驗醫學從業人員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生主要為學歷相對較低的基層檢驗醫學從業人員,同時也為他們知識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成人檢驗醫學高等教育授課的對象大部分來自各級基層醫院,盡管他們中相當一部分已成為單位的骨干,但這些學生幾乎沒有接受過醫學科研理論和方法的訓練,缺乏基礎與臨床科研的實踐活動。

    而目前成人教育只是局限于給定參考教材的課堂教學,對于學生的科研思維和創新思維的提高效果不明顯。醫學論文是對醫學領域進行深入探討研究,經過分析、論證、推測、總結后得出的文章。通過對成人高等教育中的檢驗醫學專業的學生進行情況的調查統計,可以初步了解他們的醫學科研能力和創新思維。本次的調查結果顯示,78名學生中有82.1%(64/78)供職于公立醫療機構,62.5%(40/64)供職于基層醫療機構(民營醫院和公司未計入),與其他研究調查成人高等醫學教育專業學生來源于基層結果相近。因為基層醫院接受到檢驗醫學方面新理論和新檢驗檢測方法機會相對較少,增加了他們的難度。本次調查中已經發表過論文的學生比例為28.2%(22/78),也說明了這個問題。的22名學生的工作年限為5~20年,平均15.4年,說明雖然難度很大,但是通過在實踐中不斷的積累還是可以的。此外,近五年有需求的百分比為74.4%(58/78),說明許多學生都為了晉升職稱而有的迫切需要。因為有的需求,所以大部分學生選擇了無所謂哪個專業發表和臨床基礎檢驗專業發表,這也符合基層醫院工作的現狀。

    在成功的22名學生中,有81.8%(18/22)的學生認為成功發表的原因在于晉升職稱的要求,屬于被動,這也說明外在的壓力可以促進論文寫作,這也提示醫院可以采用一定的措施,挖掘醫務工作者的潛能,促進他們發表更多的論文。而在56名未的學生中,有57.1%(32/56)的學生認為論文寫作太難,不知道如何下筆,有32.1%(18/56)的學生認為,雖然晉升職稱需求,但是自己還沒有到晉升職稱的時間。這也說明需要對他們進行論文書寫方面的指導。

    第3篇:醫學檢驗技術論文范文

    [關鍵詞]醫學檢驗;四年制本科;實習帶教;教學方法

    “檢驗醫學”是實驗室技術與臨床醫學的結合,是一門發展迅速,多技術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實踐性的應用型學科[1],不同于被動向臨床提供所需檢查結果的輔助科室性質的“醫學檢驗”,所以需求是復合型檢驗醫學人才而不是技師型。10到12個月的檢驗醫學生的臨床實習是醫學檢驗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礎理論向臨床實踐過渡的重要環節。2012年9月,教育部將醫學檢驗(101001)[2]納入新成立的一級學科醫學技術類(1010),改為醫學檢驗技術類、四年制、理學學士學位。這一改變恰恰體現了現代醫學檢驗本科生實踐教育的重要性。“五改四”的這批技術類實習生將于今年暑期進入臨床實習,如何培養四年制醫學檢驗本科學生需要每一位醫學檢驗專業教學工作者考慮探討。

    一科室領導層高度重視,成立專門的教學組,擇優選拔帶教老師;實行專人專崗負責制,進行有序的組織和分級管理

    本科室實行科主任負責制、副主任分管,總帶教老師承上啟下進行統一安排。各專業組選一到兩名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主管技師作為專業組帶教老師,具體落實專業指導、密切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條件的科室甚至可以實行“一帶一”帶教模式。教師平時工作中的慎密求實、從容熟練潛移默化的教導了學生,同時教師們由于帶教需要,就需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水準,對個人及科室都是極為有利的。實習生人數多的科室可以在學生中選出一到兩名實,幫助老師管理的同時培養社會實踐能力。

    二健全制度,規范、程序化管理;注重崗前培訓,特別是要樹立實習生的生物安全意識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對于進入科室的一批不同層次的實習進修人員,必須進行制度化、規范化的管理。實習生進入科室的第一天,由科主任監督、總帶教老師負責安排老師對實習生進行各項規章制度的學習。當然包括相關法律知識的學習、側重生物安全培訓[3],提升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實驗室生物安全事關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醫務人員應切實強化生物安全意識,不能“重測輕防”。所以科室有責任在實習生進入實習工作前上一節生物安全培訓課,且在平時工作中時刻提醒學生,確保每一位實習生在整個實習階段保持生物安全意識。

    三結合院校的實綱和科室的實際情況制

    定分層次的教學計劃,明確各專業組必須掌握、熟悉、了解的內容實習生并不是學會操作就算完成了實習任務,應該注重結果的分析和解釋。實習生需要學會分析我們得到的結果是不是真正所需要的、合適的、符合臨床癥狀及診斷的結果[4],這就需要深究,牽扯到方方面面。

    1引導學生樹立全面質量意識,重視分析前質量控制

    質量是檢驗工作的生命線。每一個結果都直接關系到臨床的診斷和治療,與患者的生命息息相關。因此必須強化學生“質量第一”的觀念[5]。質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質量控制。為了樹立質量意識、加強理論學習,科室每周的業務學習中專門安排了質量控制方面的專題講座。

    2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的前提下,加強學生檢驗基本操作與動手能力的培養

    最近幾年,越來越先進的檢驗儀器以及各種完善檢測系統在檢驗科得以普及,無疑提高了檢驗結果的準確度和精密度。但可能會讓實習生不知道如何學習、感覺沒學到知識。所以要求學生熟悉儀器的工作原理及流程,了解儀器的操作過程,提高對檢驗結果隨機應變的判斷能力,同時還加強手工操作和動手能力的培養[6]。

    3注重報告單的審核與簽發能力培養

    實習生沒有權限發放檢驗報告,但作為一年后的檢驗工作者,實習期間需要學習報告單的審核與簽發。本科室安排每位實習生在各專業組的最后階段觀摩老師發放、審核檢驗報告。具體包括結果的前后對比、異常結果復查及登記、急診結果優先處理,危急值處理流程,檢測后標本的保存,等等。

    4培養學生對檢驗結果的分析處理能力,注重與臨床方面的溝通

    檢驗醫學已經進入了“標準化”和“臨床化”的時代[7]。規范學生標準化操作的同時,注重培養臨床診斷綜合分析的思維能力。遇到某些特殊、矛盾的檢驗結果時,首先要自查,保證自己的檢測結果準確無誤。然后主動與臨床溝通,如實反映,與臨床醫生共同分析其標本采集是否有誤、結果與臨床治療和用藥情況是否相符等,做到對每一份標本負責。

    四重視學生的科研能力的培養,做好本科生的論文帶教工作

    根據各院校大綱要求,也為了讓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能夠獨立的撰寫論文,本科室一直重視實習生的科研能力的培養。①選拔優秀的論文指導老師。②保證充足的論文寫作時間。當然還需要學生利用好平時工作的空余時間。③提早落實畢業論文,改變以往不少同學因實習后期忙于考研究生、公務員、忙于尋找工作或轉實習等導致無法靜心寫作的狀況。④科室舉行實習生論文預答辯,以便學生回校后答辯更加順利。

    五應用先進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導進行業務學習

    必須重視實習生的業務學習,每月至少安排2次理論講課,讓學生的實際操作與理論知識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實習質量,跟上最新發展狀況。實習生已經學習了大學所有課程,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不適合再應用傳統教學法進行業務講座,注重“教”而忽視“學”。科室要求年輕教師與時俱進,學習并應用目前較流行的PBL教學法[8],就是在實際工作中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后作出回答,最后由教師點評,給予補充糾正并適時對實習學生的一些大膽的思路給予肯定,再由教師即時延伸和擴展更多的臨床實踐經驗。

    六制定量化考核標準,通過考核找出學生的薄弱點,實施個體化教學,注重考核實效

    檢驗醫學的實習相當重要,可以通過PDCA循環的實習教學模式保證質量。PDCA循環[9]就是按照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Action(處理)的順序且循環不止地進行下去。找出每位實習生薄弱點,個性化教學,循環改進,提高教學質量。實習生的考核很重要,科室制定了量化的考核標準,實行千分制管理。力求公平客觀地評價每一位同學,總分1000分。比如:①各專業組業務考核滿分100分(共六個專業組,滿分600分);②畢業論文考核滿分100分;③業務學習考核滿分100分;④醫德醫風考評,滿分100分;⑤實習生出勤管理,滿分100分。積分在800分以上者評為優秀,701~799分為良好,積分在600~700分者為合格,低于600分者為不合格。

    七根據學生愛好,側重某亞學科的教育,培養專長學生,增加就業機會

    醫學院校擴招、醫院招聘標準提高等因素導致如今的檢驗畢業生就業困難。所以無論是學生還是醫學檢驗教育工作者都不能將目光只瞄準醫院檢驗科。中心血站、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甚至第三方獨立檢測機構及醫療公司應該得到更多的青睞。科室敏銳的發現了這個問題,在實習安排時可以根據學生愛好及當前用人單位的需求,個性化的安排實習輪轉。比如:對血庫工作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血庫輪轉時間加倍安排;對去醫療公司感興趣,側重培養學生計算機水平和英語應用能力,甚至可以安排一定的時間去公司輪換學習。綜上,醫學檢驗科早已不是簡單的輔助科室,作為當今醫學領域中一門獨立的技能應用型學科需要不斷提高檢驗醫學的水平,為臨床提供準確及時的檢測報告。這就需要培養一批理論知識全面,實驗操作規范、動手能力強、能和臨床醫生平等交流的檢驗醫學人才。所以本科室成立專門的教學組,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實綱、注重量化考核,利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質量控制意識、基本檢驗操作、報告單審核及臨床溝通能力的培養,考慮側重亞學科的教育,同時不忘科研能力的培養。當然我們還需要不斷地在實踐中積極探索醫學檢驗實習帶教的培養模式及新思路,以適應社會需求。

    參考文獻

    [1]成永平,余水花,何興興,等.檢驗醫學實習生的帶教體會[J].北方藥學,2013,10(7):177.

    [2]謝圣高,寧勇,姚群峰,等.四年制本科醫學檢驗專業課程體系設置建議[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12):93-94.

    [3]何偉業,藍紅云,楊平英,等.檢驗科臨床實習帶教的幾點認識[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0,7(23):2666.

    [4]喬姝,雷紅華,王云華.檢驗專業醫學生實習教學探索[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3(29):88-89.

    [5]徐禮杭.臨床生化室實習帶教體會[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9(23):3030.

    [6]陳鍵,趙潔.醫學檢驗臨床實習教學模式的探討[J].醫學教育,2012,50(22):106-108.

    [7]賀軍濤,張彥平,尹佳鋒,等.CBE教學模式在檢驗醫學專業實習生實習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14,22(4):824-826.

    [8]楊麗,徐菲莉.PBL教學聯合PPT方式在醫學檢驗實習生帶教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0(6):756-757.

    第4篇:醫學檢驗技術論文范文

    1醫學論文的基本要求

    1.1創新性醫學論文的創新性是指文章要有新意,要發展醫學成就,破解醫學問題。醫學論文有無創新,選題是關鍵。選題創新是醫學論文寫作的靈魂,是衡量醫學論文價值的重要標準。可體現在:①理論方面的選題應有創新見解,既要反映作者在某些理論方面的獨創見解,又要提出這些見解的依據;②應用方面的選題應有創新技術等,也就是要寫出新發明、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的關鍵,或揭示原有技術移植到新的醫學領域中的效果;③創新性還包括研究方法方面的改進或突破。

    1.2可行性所謂選題的可行性,是指能夠充分發揮作者的綜合條件和可以勝任及如期完成醫學論文寫作的把握程度。選題切忌好高鶩遠,脫離實際,但也不應過低,影響主客觀的正常發揮,降低了醫學論文的水平。影響選題的可行性因素有:①主觀條件,包括作者知識素質結構、研究能力、技術水平及特長和興趣等;②客觀條件,包括經費、資料、時間、設備等。

    1.3實用性撰寫醫學論文的目的是為了交流及應用。要從實際出發,選擇夠指導科研、指導臨床、造福人類的主題,因此,選題的實用性尤為重要。

    1.4科學性醫學論文是臨床和醫學科學研究工作的客觀反映,其寫作的具體內容應該是取材客觀真實、主題揭示本質、科研設計合理、論證科學嚴謹、表達邏輯性強、經過實踐檢驗。所以,嚴格遵守選題的科學性原則,是醫學論文寫作的生命。

    1.5前瞻性要選擇有研究價值及發展前途的主題,應積極開發研究新領域、新學科和新理論。

    2選題的基本方法

    2.1根據課題研究的結論來確定主題這是常用的方法,可分為:①以科研的結論或部分結論作為醫學論文的主題;②科研結果與開題時預測不一致,待查出原因后,再尋找主題;③科研達不到預期結果,可總結經驗,從反面挖掘主題。

    2.2在科研過程中選題醫學科研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意外的現象或問題,作者如果能夠細心觀察、及時發現,可以在這些偶然中獲得新的選題。

    2.3在臨床實踐中選題臨床工作是醫學論文寫作取之不盡的源泉,作者在臨床中會經常遇到許多需要解決的實際應用問題或理論問題,對此,只要從本學科實際出發,用心思考,會從中產生很多好的主題。其包括:①探討發病機制與預后情況;②分析臨床癥狀與表現;③研究診斷方法和治療方法;④疾病的多因素分析等。

    2.4從文獻資料中選題醫學文獻是人們長期積累的寶貴財富,是醫學論文選題的重要來源。閱讀最新文獻資料,可以了解當前醫學科學研究的進展情況,開拓思路、激發靈感,從而挖掘提煉出好的醫學論文主題。

    3醫學論文的一般體裁

    3.1實驗研究一般為病因、病理、生理、生化、藥理、生物、寄生蟲和流行病學等實驗研究。主要包括:①對各種動物進行藥理、毒理實驗,外科手術實驗;②對某種疾病的病原或病因的體外實驗;③某些藥物的抗癌、抗菌、抗寄生蟲實驗;④消毒、殺蟲和滅菌的實驗。

    3.2臨床分析對臨床上某種疾病病例(百例以上為佳)的病因、臨床表現、分型、治療方法和療效觀察等進行分析、討論,總結經驗教訓,并提出新建議、新見解,以提高臨床療效。

    3.3療效觀察指使用某種新藥、新療法治療某種疾病,對治療的方法、效果、劑量、療程及不良反應等進行觀察、研究,或設立對照組對新舊藥物或療法的療效進行比較,對比療效的高低、療法的優劣、不良反應的種類及程度,并對是否適于推廣應用提出評價意見。

    3.4病例報告主要報告罕見病及疑難重癥;雖然曾有少數類似報道但尚有重復驗證或加深認識的必要。

    3.5病例(理)討論臨床病例討論主要是對某些疑難、復雜、易于誤診誤治的病例,在診斷和治療方面進行集體討論,以求得正確的診斷和有效的治療。臨床病理討論則以對少見或疑難疾病的病理檢查、診斷及相關討論為主。

    3.6調查報告在一定范圍的人群里,不施加人工處理因素,對某一疾病(傳染病、流行病、職業病、地方病等)的發病情況、發病因素、病理、防治方法及其效果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給予評價,并對防治方案等提出建議。

    第5篇:醫學檢驗技術論文范文

    醫學檢驗論文2200字(一):臨床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方法探討論文

    摘要:目的:分析探討臨床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方法。方法:選取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附院接受血液細胞檢驗的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所有研究對象的血型均相同,在所有受檢者處于空腹狀態時各抽取10ml靜脈血液樣本,分別探討不同稀釋濃度(1:5000和1:10000)、22℃條件下不同放置時間(0.5h、3h和6h)、低溫放置(-5℃條件下)不同放置時間(0.5h和3h)三種條件對檢測結果產生的影響,所以檢測結果均通過血液細胞分析儀檢測樣本中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GB)、白細胞(WBC)、血小板(PLT)四個指標衡量。結果:第一,1:5000稀釋后的檢驗血液樣本的WBC、RBC、HGB和PLT的含量均低于1:10000稀釋的樣本實驗數據,兩組數據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第二,在22℃的條件下,不同放置時間0.5h、3h和6h檢驗血液樣本的WBC、RBC、HGB和PLT的含量均存在顯著性差異,首先WBC在放置3h的含量比放置0.5h和6h的含量高,其次RBC、HGB的含量表現為逐漸升高的趨勢,而PLT的含量表現為逐漸下降的趨勢,以上幾組數據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血液細胞在檢驗時的質量與多種因素相關,稀釋濃度、放置溫度與時間等均會影響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臨床醫學在檢驗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于各個環節的管理,提高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

    關鍵詞:臨床醫學;檢驗;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方法

    中圖分類號:R446.1文獻標識碼:A

    1研究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臨床資料

    選取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附院接受血液細胞檢驗的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所有研究對象的血型均相同,所有患者均無存在精神類疾病以及認知障礙,均屬于非過敏體質,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對實驗享有知情權與保護權,其中排除患有先天性疾病患者,免疫系統疾病以及血液系統疾病患者等。

    1.2研究方法

    在所有受檢者處于空腹狀態時各抽取10ml靜脈血液樣本,分別探討不同稀釋濃度(1:5000和1:10000)、22℃條件下不同放置時間(0.5h、3h和6h)、低溫放置(-5℃條件下)不同放置時間(0.5h和3h)三種條件對檢測結果產生的影響,所以檢測結果均通過血液細胞分析儀檢測樣本中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GB)、白細胞(WBC)、血小板(PLT)四個指標衡量。

    1.3統計學方法

    用SPSS22.0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不同稀釋濃度(1:5000和1:10000)對WBC、RBC、HGB和PLT含量的影響

    1:5000稀釋后的RBC(€?0^12/L)、WBC(€?0^12/L)、HGB(g/L)、PLT(€?0^9/L)的含量分別是4.27€?.16、6.91€?.11、105.27€?.15、136.37€?1.51;1:10000稀釋后的RBC(€?0^12/L)、WBC(€?0^12/L)、HGB(g/L)、PLT(€?0^9/L)的含量分別是5.22€?.17、10.23€?.58、145.32€?0.34、186.04€?5.12;RBC、WBC、HGB、PLT的t值分別是13.421、15.791、16.824、14.277;RBC、WBC、HGB、PLT的P值分別是0.000、0.000、0.000、0.000,綜上所述,1:5000稀釋后的檢驗血液樣本的WBC、RBC、HGB和PLT的含量均低于1:10000稀釋的樣本實驗數據,兩組數據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2.222℃時不同放置時間0.5h、3h和6h對WBC、RBC、HGB和PLT含量的影響

    在22℃的條件下,放置0.5h、3h和6h檢驗血液樣本的WBC、RBC、HGB和PLT的含量均存在顯著性差異,首先WBC在放置3h的含量比放置0.5h和6h的含量高,其次RBC、HGB的含量表現為逐漸升高的趨勢,而PLT的含量表現為逐漸下降的趨勢,以上幾組數據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3結論

    血液檢驗是臨床診斷的基礎,可以為醫生提供基礎的判斷標準,從而更準確的做出臨床治療,提高血液檢驗質量精確度,對于緊張的醫患關系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本次實驗選取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附院接受血液細胞檢驗的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在所有受檢者處于空腹狀態時各抽取10ml靜脈血液樣本,本文從稀釋濃度、放置時間以及溫度三個方面分析血液樣本的WBC、RBC、HGB含量,結果顯示稀釋濃度、放置溫度與時間等均會影響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綜上所述,檢驗人員需要嚴格控制血液樣品的稀釋比例、放置時間和溫度,嚴格控制各個環節,以提高細胞檢驗質量,保證血液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醫學檢驗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LIS系統在檢驗醫學實習教學中的應用和效果論文

    摘要:LIS系統其實就是實驗室信息系統的簡稱,是將醫院傳統的收費管理模式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的體現,LIS系統在檢驗醫學實習教學中的應用結合了檢驗、電子通訊、計算機等多個學科,能夠更高質量的完成檢驗醫學工作。本文就是針對LIS系統在檢驗醫學實習教學中的意義及應用和效果進行的分析,希望能夠更好的開展檢驗醫學實習教學工作。

    關鍵詞:LIS系統;檢驗醫學;實習教學

    一、引言

    LIS系統就是信息化時代下檢驗醫學結合計算機技術的產物,具有諸多應用優勢,包括速度快、可靠性高、適應性強等等,是整個醫院信息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LIS系統不僅在醫院檢驗醫學實習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也為醫院進行質量控制、檢驗流程控制及臨床診斷決策提供幫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逐漸在其他科室的實習教學中得以普及應用,為醫學教育工作提供了高質量、高效率的平臺,也給檢驗醫學實習教學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二、LIS系統在檢驗醫學實習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LIS系統在檢驗醫學實習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可以概述為以下五個方面:首先,應用LIS系統后,檢驗醫學的工作效率能夠大幅度提升,檢驗報告的出具時間成幾何式縮減,同時應用LIS系統后,檢驗設備能夠實時的將檢驗結果在電腦信息網絡中呈現出來,檢驗科室的檢驗效率更高,有效解決了人力手工檢驗的高勞動強度問題,醫生查閱檢驗結果的速度更快,甚至在未來,也能夠實現患者通過網絡查詢檢驗結果的功能。其次,能夠有效的減少檢驗誤差率,輸出更加統一的LIS檢驗報告,系統程序對檢驗結果進行核查,提示檢驗錯誤,發現檢驗結果中存在不良情況時及時報警提醒,進而避免檢驗錯誤的情況發生。第三,能夠將檢驗結果在中文報告單中直接打印,省略了檢驗結果在報告單上粘貼的步驟,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同時解決了報告單丟失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第四,LIS系統能夠實現更加嚴謹的檢驗計費管理,有效的解決了存在于管理中的漏洞,將所有的檢驗項目進行記錄,包括明確檢驗者與審核者,做到有據可依,同時清晰規定檢驗系主任及一般工作者的管理權限,真正做到事前限制、事后復查。最后,檢驗結果能夠得到更長時間的保存,生成了更加快捷的查詢方式,更有利于進行科研統計及研究,將檢驗數據和結果在歷史數據庫中進行永久的保存,方便醫護人員直接查詢同一位患者的所有檢驗信息,為后期的診斷與治療提供便捷條件。

    三、LIS系統在檢驗醫學實習教學中的意義及應用和效果

    (一)提升實習學員將檢驗結果轉變為診斷信息的能力

    檢驗醫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需要應用到生物醫學基礎與計算機等多種技術,對臨床醫學上研究有關疾病的病因及病理變化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也能夠為臨床的疾病診斷、治療與預后提供準確且全面的數據。也就是說,LIS系統能夠為臨床醫生提供可靠的個體疾病狀況數據,同時將獲取到的數據轉變為可以利用的臨床診斷依據。在方便醫務工作者的同時也對檢驗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盡可能的開展滿足臨床醫學需求的檢驗工作,為臨床診斷提供準確且可靠的檢驗結果,同時也必須要具備轉化檢驗信息的能力,進而為臨床醫學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撐。應用LIS系統能夠為培養檢驗工作者的能力提供良好的平臺,LIS系統能夠對提供的綜合數據進行橫向分析與縱向比較,對歷史庫中存有的檢驗結果進行回顧,同時分析未來可能出現的變化趨勢,同時LIS系統實現了HIS系統的無縫對接,更有利于快速查詢病人的基本信息。檢驗醫院實習學員通過LIS系統能夠掌握病人的基本疾病信息,對分析所得的信息加以加工,合理的評價檢驗結果,最終將檢驗結果轉化為可以直接利用的臨床信息,達到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目的。

    (二)幫助實習學員進行檢驗質量教育

    檢驗科的主要任務就是向臨床提供大量的數據,因此提供數據的質量直接影響著臨床的診斷與治療效果,LIS系統下學員能夠更加輕松的開展質量意識教育與學習,首先在進行學習前,實習學員必須要明白LIS的應用方法,也要明確,隨著LIS系統的深入應用,傳統的檢驗模式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尤其是標本的接受模式發生了變化,實驗室在收到檢驗標本后,只需要對標本上的條形碼進行讀取即可以得到患者的基本資料與檢測項目,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對照患者及檢驗項目,網絡系統的應用雖然簡化了大量的工作程序,但是也有可能出現“張冠李戴”的錯誤,學員必須認識到,前期的匹配錯誤將會導致后期的所有工作都是無用的。雖然應用條形碼技術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錯誤的發生,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不會發生錯誤,因此在使用條形碼技術進行檢驗工作時,核對制度至關重要。其次,在對檢驗結果進行分析時要對學生的專業能力進行培養,讓學員能夠借助LIS系統進一步了解檢驗質量控制工作。LIS系統中的測定功能能夠對檢驗工作進行實時的監控,同時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并預警,統計質量控制的數據,甚至可以直接生成質量控制圖表,對檢驗信息進行了集中的管理,方便醫護人員查找問題并分析發生原因,真正實現了全過程的質量控制。由于LIS系統在應用過程中是將數據傳送至服務器中,因此實驗室檢驗工作者不再需要將檢驗結果用紙質報告單進行打印,而是在工作站系統上審核完檢驗報告后進行電子簽名,醫生只需要登錄自己的操作端就可以及時的查詢到患者的檢驗結果。但是在進行檢驗結果的審核時一定要重視與患者的診斷數據進行聯系,分析系統提示的生命危急值,找到最為合適的處理方法。如果發現患者的檢驗結果出現了問題,則需要在第一時間動態跟蹤檢測全過程,分析所有數據產生的環節,減少出現誤差的可能性,提升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由此可見,LIS系統中的質量管理功能能夠從根本上幫助學員更加深入的理解檢驗工作的全質量控制。

    (二)幫助學員提升溝通能力

    應用LIS系統在檢驗醫學科上的意義重大,能夠在檢驗實驗數據處理、傳輸、診斷與共享等領域發揮作用。但是如何有效的利用LIS系統的檢驗醫學實習教學作用并協助臨床科室與檢驗科室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才是研究的重點。作為自學實習生,一個良好的溝通能力才是未來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更是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主要能力。LIS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給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溝通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渠道,醫務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LIS系統的信息傳輸功能在互聯網上進行新項目的推廣與傳播,同時,因為LIS系統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醫學教學的改革,其中的實時交流平臺為學生之間的探討提供了條件,促使學生相互學習,利用網絡平臺實現實時交流,可以讓學生自主式學習,自主發現與探索,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除此之外,檢驗醫學實習學員還可以利用LIS系統中的計算機網絡平臺,實現檢驗實驗室與其他實驗室、臨床科學,甚至是國際間的實驗室展開信息交流與互換,真正做到資源共享,為醫學行業間的交流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

    (四)對實習學員科學研究能力的提升

    隨著我國居民對醫療水平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我國醫學水平的發展與進步速度越開越快,醫學人才隊伍更加完善的同時又引進了大量的先進技術與設備,因此,檢驗醫學領域得到了較為迅猛的發展,但是因為檢驗學科并不同于臨床診斷科室,受到人們重視的程度有限,在科研水平上要落后于其他學科,歷史遺留原因和科室的科研沉淀問題也有著一定的聯系。在實習醫生學員進入臨床科室開展實習工作之前,必須要培養其科研的素養,這將會直接影響到醫生的未來發展。LIS系統在檢驗醫學實習教學中的應用就是為實習學員提供了一個提升科研能力的平臺,例如可以充分利用系統中的學術統計模塊功能,為學員提供基于常見的檢驗業務搜集到的患者信息與真實的檢驗數據,進而幫助學員開展各項與檢驗項目有關的數據統計與分析,例如可以對免疫項目中的陽性率進行分析,為學員提供高效的統計功能,可以通過設定搜索條件與分析條件的方式,將統計結果快速導出,便于學員使用更加專業的統計技術進行數據分析,進而給學員提供更為精準的文章撰寫素材,極大程度的縮短了學生浪費在數據統計上的時間。除此之外,LIS系統的應用更有利于學員掌握患者的病情,利用LIS系統,可以對患者在本院就診的所有以往資料及檢驗結果進行查詢,便于學員對患者的檢驗結果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并對患者的檢驗結果進行動態分析,相互結合實驗數據和臨床診斷的資料,對患者疾病的變化規律進行觀察,這也更有利于學員展開良好的科研工作。

    (五)對實習學員實驗室管理能力的培育

    實驗室管理能力雖然并不是檢驗科實習學員的主要學習項目,但是卻不能忽略他在實習階段的重要意義。在實習階段就培養學員的實驗室管理能力有利于其參加今后的相關科室管理工作,這種正面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作為醫院的重要職能科室之一,檢驗科的管理工作包含范圍較廣,包括標本管理、醫護人員管理、檢驗質量管理以及檢驗試劑管理等等。LIS系統在檢驗醫學實習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提升檢驗科的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同時也對醫院更加系統化的開展管理工作提供了幫助。檢驗科學員在開展實習活動時,首先需要對LIS系統內的各個模塊進行基礎的了解,一般情況下,LIS系統中包含的主要模塊有七個,分別是質量管理基礎模塊、試劑管理模塊、人員管理模塊、標本管理模塊、財務管理模塊、資產管理模塊及歷史信息管理模塊等等,要了解系統的實際功能并有能力在科室的工作中進行應用。例如利用LIS系統標本管理模塊之前,臨床診斷的醫生需要手工書寫申請單,不僅如此,還需要手工書寫標本的具體采集方式、時間、抗凝劑的選擇、費用等等信息,醫生也很難確定采取好的標本處于何種檢驗狀態,患者的信息也無法匹配,應用LIS系統后,所有的檢測項目及相關信息都會在計算機內錄入,紙質的檢驗申請單將由計算機條形碼代替,條形碼信息上包含著患者的主要資料及檢測相關內容,解決了檢驗過程的復雜性,同時也減少了亂收費的現象發生。通過系統網絡能夠實時的檢測每一個環節的標本檢驗狀態,這是實現檢驗工作全面質量管理的主要環節。

    第6篇:醫學檢驗技術論文范文

    [關鍵詞]醫學期刊;隊列研究;統計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R181.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8(b)-0152-03

    隊列研究又稱前瞻性研究、隨訪研究及縱向研究,是將一個范圍明確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暴露程度分為不同的亞組,追蹤其各自的結局,比較亞組之間結局的差異,從而判定暴露因子與結局之間有無因果關聯以及關聯大小的一種觀察性研究方法[1]。這里暴露是指研究對象接觸過某種待研究的物質(如重金屬等)、具備某種待研究的特征(如年齡、性別及遺傳因素等)或行為(如吸煙等)[2]。觀察的結局主要是與暴露因子可能有關的結局。隊列研究中先因后果的時間順序相對明確,受一些偏倚的影響小,是觀察性研究方法中驗證病因能力最強的研究方法[3],其證據等級僅次于嚴格設計的隨機對照試驗。盡管我國的前瞻性隊列研究起步較晚,但自20世紀八九十年代起也陸續開展了一些隊列研究[4]。如果這些研究未能正確使用該研究方法,不但不能有效驗證病因假設,還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本文收集并分析了近年國內公開發表的隊列研究論文,發現其中存在的統計學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旨在引起作者、編者和審稿專家的重視,提高期刊論文的質量。

    1隊列研究文獻的檢索

    以“隊列研究”“前瞻性研究”“隨訪研究”“縱向研究”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CNKI)和萬方數據庫中檢索2014~2015年公開發表的隊列研究文獻共1874篇,剔除重復文獻和非研究性文獻后,獲得研究性文獻929篇(表1)。

    2 載文量及統計學方法應用情況

    根據李康等[5]主編的《醫學統計學》和Cochrane推薦的Newcastle-Ottawa-Scale(NOS)工具[6]對檢索到的文獻進行統計學方法應用情況評判,評判結果在文獻評價表中登記并復核,采用Excel管理和分析數據。結果發現,絕大多數隊列研究采用χ2檢驗和Logistic回歸方法進行統計推斷,約占82.0%;而使用了生存分析及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的僅占13.0%(表2)。

    3常見統計學問題

    3.1研究對象描述不清楚或不確切

    研究對象的選擇是隨訪研究的首要問題,因此文中關于研究對象的描述必須準確清楚,根據研究屬于總體研究或是抽樣研究,對研究對象的描述應加以區別[7]。目前我國隊列研究中關于研究對象的描述主要存在的問題為:描述中對總體研究或抽樣研究未加以明確說明;抽樣研究中的描寫模棱兩可,未說明具體抽樣方法。從統計學上講,總體研究的研究對象是根據研究目的所確定的同質觀察單位的全體,而抽樣研究的研究對象是總體中隨機抽取的部分觀察單位。

    例如,就“某高校教師肥胖率及其對糖尿病發病影響的研究”而言,首先要制定相應的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研究的納入標準為“某高校在編、在職且未患糖尿病的教師”,排除標準為“妊娠期、哺乳期女教工”。如果研究為總體研究,其研究對象應是該高校的所有在編、在職且未患糖尿病的非孕(哺乳)教師;如果研究為抽樣研究,則其研究對象是該高校所有在編、在職且未患糖尿病的非孕(哺乳)教師的一個隨機樣本,研究對象描述中還應具體說明所使用的抽樣方法,如單純隨機抽樣、系統抽樣、整群抽樣或分層抽樣等,同時寫明隨機抽樣的具體實施方法。

    3.2結局事件及其判斷標準描述不全面

    隨訪研究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結局事件,其指隨訪觀察中將出現的預期結果事件,研究中既要記錄是否發生了結局事件,還應記錄是否存在失訪及失訪原因(失去聯系、因其他疾病死亡、研究終止)。分析我國2014~2015年已發表的隊列研究文章發現,大多數研究均未描述是否存在失訪,部分研究對結局事件的判斷標準描述不全面。按照隊列研究的設計要求,結局事件要有明確統一的判斷標準。例如,2型糖尿病結局的判斷標準[8-9]:確診糖尿病,即自我報告醫生診斷糖尿病和(或)正在使用胰島素和(或)口服降糖藥治療者;未確診糖尿病,即未診斷糖尿病但空腹血漿葡萄糖水平≥7.0 mmol/L者;對于隨訪期發生死亡者,如果其死亡原因中含有糖尿病也認為是隨訪期發生2型糖尿病。

    3.3統計分析不充分或錯誤

    3.3.1基線特征描述不全面 隊列研究中暴露組與非暴露組基線特征是否存在差異以及差異的方向直接影響研究結果的解釋,因此基線特征的描述是隊列研究資料分析必不可少的內容。而目前國內的隊列研究文獻中存在較嚴重的不按暴露有無分組描述基線特征的現象。此外,如隨訪過程中存在失訪,則失訪者與隨訪者基線特征的比較也直接影響研究結果的解釋。在查閱的929篇研究性隊列研究文獻中無失訪情況描述,無失訪者與隨訪者基線特征比較者達90%以上。

    因此,隊列研究的資料分析應首先比較暴露組與非暴露組基線特征的一致性,以分析基線特征的差異對研究結果是否有影響以及影響方向,同時也可確定多因素分析中需要調整的混雜因素。如果研究中有失訪,還應比較失訪者與隨訪者的基線特征是否一致,以判斷失訪對研究結果是否有影響以及影響方向。

    3.3.2統計推斷方法選擇不當 統計學方法的選擇一向是醫學科學研究中的難點問題。隊列研究中主要涉及的統計推斷方法包括χ2檢驗、Logistic回歸以及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此三種方法的誤用和混用在隊列研究文獻中較嚴重,包括誤用χ2檢驗代替Logistic回歸、誤用Logistic回歸代替Cox回歸等。由表2可知,929篇研究性隊列研究文獻中應用了Cox回歸的僅占13.0%,且2015年的比例與2014年基本相同(13.1% vs 13.0%),可見這一方法的正確應用近兩年內并未引起作者以及編輯足夠的重視。

    隊列研究中統計學方法選擇的正確思路為[10]:若暴露組與非暴露組的基線特征一致,則可以直接應用χ2檢驗比較暴露組與非暴露組結局事件發生率的差異,以判斷暴露因素與結局事件是否有關聯,同時計算相對危險度(relative risk,RR)及其95%置信區間,進一步說明兩者的關聯強度。相反,若暴露組與非暴露組的基線特征存在差異,應采用多因素的回歸分析對混雜因素進行控制。如果數據資料中無時間變量,可采用Logistic回歸,并在模型中調整組間存在差異的基線特征變量;如果有時間變量,則應采用Cox回歸,并在模型中調整組間存在差異的基線特征。

    3.4其他問題

    國內公開發表的隊列研究文獻存在的其他問題:①應用Logistic回歸或Cox回歸時,分類變量或等級變量無賦值說明,造成結果解釋的混亂。例如,只有在明確“男性=1,女性=0”或者相反的情況下,才能正確解釋暴露因素與研究結局之間的關系。②誤用χ2檢驗公式:應該使用校正公式時,卻應用了非校正的通用公式或專用公式;不能應用χ2檢驗時,卻計算了χ2值。例如,兩組率比較時,只有滿足總例數n≥40且理論頻數T≥5的條件下,才能采用非校正的四格表χ2檢驗的通用公式或專用公式;如果n≥40且1≤T

    4隊列研究醫學論文作者及編輯應注意的問題

    分析結果表明,隊列研究醫學論文的統計學方法應用基本正確,編輯人員也比較重視統計學方法的使用情況,但是仍有部分論文在研究設計和統計分析方法的應用上存在一些問題,導致的研究結果缺乏科學性和可信性。為使作者、編輯和審稿者高度重視統計學的正確應用,進一步提高隊列研究醫學論文的質量,筆者認為還應做好以下工作。

    4.1提高對統計學知識的認識,強化統計學意識

    目前,國內醫學科研工作者未認識到醫學統計學的重要性,對醫學統計學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因此,要加大“醫學統計學在醫學科研中重要性”的宣傳力度,提高科研工作者對醫學統計學的認識;在醫學科研工作中普及醫學統計學知識,強化醫學統計學意識,促使其在科研設計、數據分析和論文撰寫中正確應用醫學統計學方法[11]。

    4.2加強流行病學與醫學統計學專家審稿工作

    醫學研究,包括隊列研究,其統計分析都是以科學研究設計為基礎的。研究設計不科學、有缺陷,即使應用了高級的統計學方法也于事無補。所以,審稿專家在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具備一定的醫學統計學和流行病學知識,能夠做到從研究設計到統計分析,系統地審核研究結果的科學性、可靠性,確保論文質量[12]。此外,如果條件允許,所有稿件應先通過流行病學與醫學統計學專家的審核,然后再由各專業學科專家審稿,以確保研究成果的真實可靠[13]。因此,醫學期刊編委會應增設流行病學與醫學統計學專業的專家委員,嚴格審核論文的研究設計和統計分析,不合格的論文堅決不發表,這樣才能不斷提高稿件質量和水平。

    有計劃地定期聘請流行病學與醫學統計學專家對期刊編輯人員進行流行病學與醫學統計學知識培訓[14]。通過定期舉辦專業知識講座、選派編輯人員參加專題培訓班、定期組織考核、根據考核結果給予適當獎勵等措施,以提高編輯人員學習流行病學與醫學統計學知識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其相關知識水平,最終達到提高論文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嘯飛.前瞻性隊列研究及生存分析[A]//2014浙江省臨床流行病學與循證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浙江,2014: 15.

    [2]李立明.流行病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58-59.

    [3]李立明,呂筠.大型前瞻性人群隊列研究進展[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5,36(11):1187-1189.

    [4]王慧,陳培戰,張作文,等.我國人群隊列研究的現狀、機遇與挑戰[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4,48(11):1016-1021.

    [5]李康,賀佳.醫學統計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84-150.

    [6]何瓊,黃淵秀,康文婧,等.2001-2010年我國傷害預防病例對照研究及隊列研究文獻質量評價[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4,18(10):913-916.

    [7]王芳,戴國華,婁昊.循證中醫藥隊列研究的隨訪設計[J].山東中醫雜志,2016,(1):14-17.

    [8]樊森,陳紀春,黃建鳳,等.中國成人看電視時間與2型糖尿病發病關系的前瞻性隊列研究[J].中國循環雜志,2014, 29(5):372-376.

    [9]李衛東,傅坤發,連燕舒,等.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與2型糖尿病發病關系的前瞻性隊列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5, 18(28):3426-3429.

    [10]韓梅,陳薇,曹卉娟,等.比較效果研究常用方法之二:隊列研究設計[J].現代中醫臨床,2015,22(3):20-23.

    [11]沈洪兵.重視大型隊列研究的人才梯隊建設和技術儲備[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4,48(7):547-548.

    [12]高永,張中文,石德文,等.基于Excel的統計分析系統在期刊編輯部審稿中的應用[J].編輯學報,2013,25(5):478.

    [13]黃晨,袁平戈,張大志.醫學期刊來稿中有關統計學錯誤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3,29(15):2268.

    第7篇:醫學檢驗技術論文范文

    中圖分類號: G237.5;R-0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8-2409(2007)06-1406-02

    醫學論文是醫學科學研究工作的書面總結,目的是傳播科研成果、交流醫療經驗、考核業務水平,許多作者在撰寫論文時不太重視論文寫作格式的細節問題,以致影響其文章的質量和可讀性,降低了投稿的命中率,現結合醫學論文寫作規范,將本刊來稿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分析如下。

    1 醫學論文撰寫格式方面存在的問題

    醫學論文的撰寫格式分為3個主要部分,即前置部分、主體部分和附錄部分。前置部分包括文題、作者及其單位、摘要、關鍵詞;主體部分包括引言、臨床資料(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結論、參考文獻;附錄部分包括圖表、照片和作者附言等。常見問題如下:

    1.1 來稿中常見題名過長、修飾詞多、有副標題。例:“關于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與護理”、“醫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淺析及對策”、“急性胰腺炎臨床分析(附50例資料分析)”。題名是對論文內容的高度概括,其構成一般含研究對象、論文所解決的問題及其貢獻所在,應簡短精煉、準確得體。以20個字內為宜,盡可能少用副標題,多余的字詞盡量刪除。上例應改為:“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與護理”、“醫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急性胰腺炎50例臨床分析”。

    1.2 來稿中很多作者漏寫關鍵詞與前言,關鍵詞是用以表示全文主題內容的詞或詞組(單詞或術語),是論文的信息點和檢索點,一般從題目中選,若題內關鍵詞不能充分表達論文的中心內容,就要在摘要及文內選擇,每篇論文中應專門列出3~8個。還有一些作者直接寫臨床資料而沒有寫前言,沒有介紹疾病概況和收集資料的具體時間、地點及治療例數。前言是論文的引子或開場白,是對正文主要內容的簡要說明,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一般占全文的1/8~1/10。例:

    尖銳濕疣(CA)是人類瘤病毒感染所致的增生性性傳播疾病,雖然治療方法較多,但容易復發。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筆者在皮膚性病門診收治110例CA患者,在應用激光去除疣體的基礎上,應用重組人干擾素α-2b凝膠局部外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3 有些作者在寫摘要時不按規范格式或盲目按格式堆砌資料數據,以致主題不明、層次不清。摘要是從論文中提煉出來的要點,扼要地向讀者介紹論文的主要內容和觀點,是全文的高度濃縮,限200字內。醫學期刊多要求以結構式摘要撰寫,分為: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個部分。例:

    目的:探討局部外用藥預防尖銳濕疣復發的效果。方法:激光除疣后治療組55例外涂重組人干擾素α-2b凝膠,對照組55例肌肉注射重組人干擾素α-2b。結果:治療組復發率(14.2%)低于對照組(30.8%),兩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

    1.4 在臨床資料部分中,很多作者不交代病例選擇標準、診斷標準及療效標準,不交代分組設計方法,結果部分常見數據羅列、整理方法不當,討論(結論)部分沒有結合其他文獻進行對比分析,沒有陳述自己的立場和觀點作出相應結論。寫作時應避免以上情況。

    1.5 參考文獻的問題:①未按正規格式書寫,缺年代、頁碼、或著者不全。②參考文獻陳舊:常見十幾年前的文獻還被引用,應引用近5年的文獻。③所引用的參考文獻序號未在正文中標出。在標注時要注意在論文題目、摘要、各層次標題尤其是一級標題上不能標注,因其是對整篇文章的概述;在結果、結論部分中也不能標注,因這是作者本人研究的成果和定論,不可能源于他人的研究;應在相應的分析討論中引用相關的參考文獻并標出序號。④內部資料、論文匯編、預印本等未正式出版的、通常不易索取的資料要避免列出。

    2 醫學論文寫作表述規范方面存在的問題

    醫學論文是運用語言文字、圖表、數字、科學符號等來表達其內容,要求做到主題突出,論據充分,文字簡潔,條理清晰。要寫好醫學論文,必須了解其特點,正確運用表達方式。

    2.1 數字及計量單位的使用

    在醫學論文中數字的使用頻率很高,作者要了解數字使用的規則和要求,準確表達論文的內容,需注意以下幾點:

    2.1.1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而且又很得體的地方,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例:20世紀80年代。

    2.1.2 年份要用全稱,不能簡寫,如1998年不能寫成98年。

    2.1.3 并列的阿拉伯數字、百分號、外文字母之間不應用頓號隔開,要用逗號。例:劑量分別為5,10,15mg/kg。百分比之間不能省略百分號,例:33%~56%。描述病變面積或體積時不能省略單位,例:2cm×3cm,6cm×6cm×8cm。

    2.1.4 數字為詞素構成定型的詞、詞組、縮略語或具有修辭色彩的語句不用阿拉伯數字而用漢字,例:二倍體、三葉蟲、十二指腸、三大作用。

    2.1.5 時間與時刻應用混亂,如將“第3天”寫成“第3d”, “術后3d”寫成“術后3天”。實際上,d,h,min,s為時間的計量單位符號,不能用來表示時刻,術后3d表示術后第4天。

    2.2 常用名詞術語表達錯誤

    醫學論文要求語言平實、不修飾,常用名詞術語較多,應注意行文簡潔、用字規范。來稿中常見的錯別字、詞如下:煩躁誤寫成煩燥,繁瑣誤寫成繁鎖,妨礙誤寫成防礙,肺原性誤寫成肺源性,交代誤寫成交待,松弛誤寫成松馳,縱隔誤寫成縱膈,預后誤寫成予后,輻射誤寫成幅射,糜爛誤寫成靡爛,抗生素誤寫成抗菌素,剖宮產術誤寫成剖腹產術,心肌梗死誤寫成心肌梗塞,應激反應誤寫成應急反應,辨證論治誤寫成辯證論治。特別注意的是一些作者常將癥、證、征混淆,將適應證誤寫成適應癥,綜合征誤成綜合癥。癥是指癥狀,一般指患者的主觀不舒適、不正常的感覺或某些病態改變,如頭痛、惡心、腹脹等;征指體征,指醫生通過對患者的檢查而得到的客觀表現,如肺部羅音、肝脾腫大等;癥是對疾病過程中所處一定(當前)階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勢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是對致病因素與機體反應性兩方面情況的綜合,是對疾病當前本質所作的結論[1],不應混淆。另外,文章中第一次出現的縮寫詞應給予解釋。

    2.3 不能正確使用表格

    表格用以闡述疾病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評價防治措施的效果。在來稿中,統計表常見的問題是標題過于簡略或繁瑣,表內層次不清,線條過多,填寫阿拉伯數字沒有對位,保留小數的位數不一致。正確的統計表應該簡單、明了,能夠說明各統計量之間關系和差異。需注意:文章中的數據能用文字表達的盡量不用表格,若用表格請采用三線式統計表,并且將表格中的共同單位提出來標示于表格頂線右上方,不能把幾種不同性質的統計量羅列到同一表格內。

    2.4 統計學處理問題

    2.4.1 統計方法的選用:一些作者經常混淆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計數資料是先將觀察單位按性質或類別進行分組,然后清點各觀察單位的個數所得的資料,如根據治療結果計算出的治愈率、有效率、病死率、陽性率等。計量資料是對每個觀察單位用定量方法測定某項指標數值大小所得的資料,如身高、體重、脈搏、血壓、濃度、白細胞總數等。計數資料最常用的統計方法為χ2檢驗或U檢驗,計量資料最常用的統計方法為t檢驗或F檢驗。

    2.4.2 對照組的設立:很多作者設對照組時只說明例數相當,而不說明其他條件,對照組與試驗組必須遵循均衡化的原則,也就是說對照組除了缺少實驗處理因素外,其他條件應與實驗組基本一致,從而排除非處理因素對結果的影響。否則實驗的可比性減少,統計學意義下降。因此在文章中一定要指出兩組間在年齡、病程、疾病分期等方面有否差異,是否有可比性。

    2.4.3 在來稿中,經常遇到統計指標的誤用,死亡率與病死率是兩個最容易混淆的指標。某病死亡率是觀察人群中某病的死亡頻率,一般以10萬分率表示;某病病死率是某病患者中因該病而死亡的頻率,一般以百分率表示。前者反映人群因該病而死亡的頻率,后者反映疾病的預后。部分作者常將某病住院病死率誤為死亡率。例:“我科收治感染性休克20例,死亡10例,死亡率為50%。”很明顯將住院病死率誤作死亡率來討論。

    總之,醫學論文寫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科研成果的價值和水平。醫學論文撰寫是醫學工作者的基本功之一,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有固定的格式可依。只要按規范格式多寫多練,就能寫出文字細節和技術細節表達規范性好、學術價值高的論文。

    參考文獻:

    第8篇:醫學檢驗技術論文范文

    Abstract

    The paper wa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into scientific and research management and new product exploit for the new developing independent/commercial clinical laboratory.The subject construct included samples reception room, clinical bio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radioimmunology, gene-based diagnostics, clinical microbiology, cytogenetics,histopathology and cytopath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system and biological safety system,etc. In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it was established that “Kingmed Scholarship” in both cooperates university of “Central-South University” and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in order to training high-level personnel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que development.

    Key words

    independent/commercial clinical laboratory;scientific manage;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 exploiture

    摘要: 本文對我國新興的醫學獨立實驗室,及其科研管理與科技開發等問題,結合自身特點進行探討與分析。本中心學科建設有:標本接收室、臨床生化室、衛生檢驗室、放射免疫室、基因診斷室、臨床微生物室、細胞遺傳室、組織病理室和細胞病理室等多個學科,以及質量控制體系、生物安全體系,在科研管理方面重視教育、培養人才,在科研協作大學設立“金域獎學金”,為科技發展培養高級技術人才。

    關鍵詞: 醫學獨立實驗室;科研管理;科技開發

    隨著我國醫療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醫學獨立實驗室作為醫療衛生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正在我國悄然興起與穩步發展[1]。我中心是我國具有法人資格獨立運行的第一個醫學獨立實驗室。中心成立于1994年,原屬廣州醫學院,從一個做保健品研發和經營檢驗試劑與器材的校辦小企業,歷經10年的發展,從開始僅有3~4間房,幾十平方米的實驗場所,發展到目前擁有4000m2,近300名職工,由多學科、多部門組成的一個擁有現代檢驗醫學科學儀器設備的、初具規模的現代化醫學檢驗獨立實驗室。是國內首家通過ISO/IEC-17025認可和ISO9001-2000認證。目前正沿著美國CAP(病理學家協會)認可實驗室發展,并且按照國際標準化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運行[2]:即要有高質量、高標準、快速、準確的檢驗技術服務項目,同時大力開展科學研究與科技開發工作,不斷引進新技術、新項目,擴大檢驗服務范圍,在競爭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發展。現就我醫學獨立實驗室及其科技開發與科研管理等進行以下初步探索。

    1 醫學獨立實驗室組織架構

    目前,我中心以實驗診斷部為主體,分設臨床生化室、衛生檢驗室、放射免疫室、基因診斷室、臨床微生物室、細胞遺傳室、組織病理室、細胞病理室、免疫組化室和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以及質量保證部和生物安全管理體系等多個學科。此外,中心還在北京等地建立了自己的檢驗試劑研發與生產中心、健康檢查中心。開展檢驗項目達1000多項,為廣東省700多家基層醫院和20多家三甲醫院提供高新檢驗診斷技術服務。檢驗項目和服務范圍日趨擴大,在當今國內檢驗技術服務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

    2 醫學獨立實驗室科研管理體系

    2.1 在提供檢驗技術服務中確立科研方向 我中心是實驗診斷技術服務的提供者,是一個高度專業性的獨立臨床實驗室。為了滿足廣大地市級基層醫院和部分大型綜合性三甲醫院對一些特殊檢驗項目測試的需求,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按照國際與國內實驗室標準化質量管理體系[3,4]和國家、省、市科技發展規劃以及地區基層醫院科研工作的需要,確立自身的科研方向。

    2.1.1 建立實驗室國際標準化質量管理體系 參照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NCCLS)及ISO/IEC 17025要求,制定實驗室質量保證和管理制度。積極參與國際(CAP)、國內(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和省內(廣東省臨床檢驗中心)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體系,在ISO/IEC-17025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認可的基礎上[4],創建美國CAP認可的實驗室,建立省級生物醫藥臨床檢測試驗基地和技術平臺為目標。

    2.1.2 檢驗診斷試劑研發 一是在北京金域重點研制和開發干化學檢驗診斷試劑,如骨代謝(骨鈣知A/B)、尿碘、BV(細菌性陰道病)等婦嬰保健與健康評價快速診斷檢測試劑盒等系列產品;二是對目前承擔的省市科委科研項目及其取得的科研成果,進行研發新的診斷試劑盒(如改良嗜肺軍團菌BCYEα-DGVP培養基和乙肝耐藥基因分型檢測試劑盒等)。

    2.1.3 基礎應用研究 檢驗中心通過自行研發、引進、合作等多種途徑,運用分子生物學、分子免疫學、分子病理學等最新檢驗技術,整合先進的診斷技術和方法,大力開展特種檢驗項目:包括分子生物學基因診斷新技術、遺傳性疾病易感基因診斷、感染性疾病病源微生物基因診斷等,為臨床提供高新檢驗診斷技術服務。

    2.2 確立重點科研項目 現階段重點科研項目包括實驗室質量保證體系研究及在ISO-IEC-17025認可基礎上,創建美國CAP認可實驗室和生物醫藥臨床試驗技術平臺。研發婦嬰健康評價系列診斷試劑盒、液基薄層細胞學(TCT)設備和試劑國產化、廣東地區宮頸癌和癌前病變流行病學、細胞學和HPV(人瘤病毒)病因學研究等。

    2.3 承擔和完成國家、省、市科技發展規劃項目 中心科研管理部門引導中高級科技人員,每年向省、市、區各級科研機構申報科研項目。近5年來曾先后申報、承擔和完成10多項省、市科技發展規劃項目,創建了檢驗醫學產、學、研一體化的檢驗科技診斷技術平臺,促進了金域醫學檢驗科技事業的高速發展。

    3 人才培養與科研梯隊建設

    3.1 科研梯隊建設 發展科技事業必須建立一支科研隊伍,必須引進與培養學科帶頭人。為此,我中心在國內、外招聘了一批知名檢驗醫學與病理學專家,組建了專家顧問委員會,指導科研工作。同時招聘與引進一批中青年科技專家,包括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等高中級科技人員,組成一支老中青三結合的科研隊伍,承擔各項科研項目。

    3.2 人才培養 金域檢驗以廣州醫學院為依托,同時與國內部分具有檢驗醫學專業的高等醫學院校,包括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重慶醫科大學檢驗系等密切合作,建立碩士研究生培養點,共同招收碩士研究生,培養中高級檢驗醫學人才。我中心亦選拔各學組技術骨干和優秀人才,外送委派培養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自身培養本專業學科帶頭人。

    4 建立科技攻關與科研獎勵制度

    4.1 科技攻關 對于目前承擔的10多項省、市科委科研攻關項目,由老專家和學科帶頭人組織科研攻關小組,共同參與課題研究,撰寫科研論文,組織科研成果鑒定。近2~3年來,先后開展和完成的省、市科委科研攻關項目有《嗜肺軍團菌快速診斷試劑盒研發》、《乙肝病毒拉米夫定耐藥基因快速診斷試劑盒研發》、《尿碘、骨鈣知、BV婦幼健康評價快速診斷試劑盒研發》、《中國人PLGK1-3、K5及EDN 基因工程研究》、《醫學檢驗診斷試劑產學研一體化應用開發研究》等項目,并且取得了階段性科研成果。先后在國際、國內10多種醫學期刊發表了60多篇科研論文,現正準備做系列科研成果鑒定。

    4.2 學術活動 檢驗中心積極參與國際和國內學術會議,每年要派出5~6批科研管理人員、中青年科技專家和科技員參加國際(IFCC、APCCB)、國內(中華醫學會檢驗學會)各種學術會議,不斷提高學術水平。同時還申請承辦或協辦中華醫學會的一些學術會議,以及衛生部和省衛生廳主辦的檢驗專業繼續教育學習班。近年來,中心先后承辦了中華醫學會檢驗專業委員會《中國醫學獨立實驗室研討會》、《醫學微生物學檢驗新技術》、《分子生物學診斷新技術》等多個學習班,并邀請國內、外專家來講學班授課。

    4.3 科研獎勵 我中心對科技人員在國家或國際級權威雜志上發表科研論文者,不僅提供全部費,而且給者以實際獎勵。鼓勵科技人員積極參與科研工作,撰寫科研論文,提高學術水平。

    5 建立檢驗診斷試劑產學研一體化研究開發基地

    我中心參照國外大型現代化醫學獨立實驗室產學研一體化運行模式,集科研、教學、檢驗、診斷、試劑產品開發和高科技檢驗診斷技術服務為一體,建立科研與科技開發生產基地。

    5.1 高科技檢驗診斷技術服務 我中心引進國內外高新檢驗診斷技術,開展檢驗項目1000多項,為廣東省700多家基層醫院和部分三甲醫院提供特種檢驗診斷技術服務。其特點:一是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實現資源共享;二是提供社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三是提高檢驗診斷技術水平,方便患者,縮小基層醫院醫生與上級醫生間診斷和科研水平上的差距,減小城鄉之間醫療服務質量的差別,提高整體醫學檢驗水平。病人可以實現就近就醫,避免因為醫院不具備檢驗技術而不得不轉院的麻煩。尤其是對于廣大農村患者來說,他們不用再專門到中心城市,也可以享受到高水平的醫學檢驗服務。

    5.2 建立科研與科技開發生產基地 中心自身建有檢驗產品研發基地(北京金域高科診斷技術有限公司),將科研成果直接轉化為新產品,進行開發生產。目前已有婦幼保健和健康評價快速診斷系列產品(骨鈣知、尿碘、VB快速診斷試劑盒),取得專利技術和生產許可證,其中有些為國內首創,解決了過去對這類產品完全依賴進口的難題。

    5.3 通過醫學檢驗診斷試劑產學研一體化應用開發系列研究 對我國檢驗醫學事業的發展、對提供高新檢驗診斷技術服務與檢驗診斷試劑產學研一體化,營造一個高新技術平臺。

    6 醫學獨立實驗室科技開發的有利因素

    6.1 資源共享、設備優良 我中心現有全自動生化儀、放免儀、原子吸收光譜、熒光實時定量PCR、HC2、DNA雜交儀、化學發光儀、紫外分光儀、全自動病理組織制片系統、TCT檢測儀、熒光顯微鏡、多頭顯微鏡、遠程病理診斷會診系統、全排式生物安全柜等價值1000多萬元現代檢驗儀器設備,最近又引進了氣相和液相色譜儀、串聯質譜儀等先進檢驗儀器設備。

    第9篇:醫學檢驗技術論文范文

    關鍵詞 分子診斷學 創新能力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隨著人類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的迅猛發展,分子生物學技術在醫學檢驗診斷中被廣泛應用,逐步形成分子診斷學這一學科分支。分子診斷學是以分子生物學理論為基礎,研究人體內源性或外源性生物大分子的存在、結構或表達調控的變化,為疾病的預防、預測、診斷、治療和轉歸提供信息和決策依據。①②分子診斷學已成為臨床檢驗診斷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逐漸成為醫學檢驗本科專業開設的主干課程之一。

    1 國內教學現狀及開展創新性實驗教學的意義

    通過對國內高校分子診斷學實驗教學開設情況進行調研,發現分子診斷學實驗教學環節整體現狀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1)對實驗教學重視程度不夠。由于分子診斷學實驗需要較高的經費投入,以及對師資的分子生物學技術要求較高等原因,國內很多高校重理論輕實踐,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未得到很好的發展。(2)傳統的分子診斷學實驗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傳統的實驗一般是幾個基本的操作技術如:核酸的提取與檢測、DNA酶切、PCR技術、細胞培養、電泳技術等分子診斷學實驗技術,獨立的小實驗缺少與其它學科的融會貫通,無法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科研思路,限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3)驗證性實驗占的比例大,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少。因為實驗教學以驗證課堂教學理論為主要目的,學生實驗主要是按教材設計好的實驗路線去做,以保證成功率。學生機械地模仿式做實驗,抑制了他們思維和創造能力的發揮。

    2 基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分子診斷學實驗教學改革

    以培養和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為目標,對廣東醫學院醫學檢驗專業三年級本科生的分子診斷學課程實驗教學進行了改革,探索符合分子診斷學學科發展的實驗教學模式。重點是有針對性地在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教學改革:

    2.1 增強學生對實驗教學的興趣與重視度

    通過開課前開展師生交流會、學習經驗分享會等模式向學生介紹分子診斷學實驗課的重要性,并與學生交流學習經驗。組織開展高低年級學生學習交流會,由上一年級學生向授課年級學生介紹學習方法、學習經驗等,了解學生對本課程實驗教學的了解、期望及教學建議。

    2.2 多樣化教學模式的開展

    在實驗教學班實施雙語教學、論文式實驗報告,實驗分組討論、文獻導讀、科研實驗案例教學等多樣化教學模式。

    (1)雙語教學。教師根據實驗室內容及當前分子診斷的最新知識,結合學生外語水平實施雙語教學,雙語教學有利于學生提高和運用專業英語水平的能力,有利于學生查閱國際最新的文獻資料,提高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

    (2)論文式實驗報告。根據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采用論文的形式進行充分論述,論文式實驗報告提高學生分析討論能力,鍛煉學生邏輯和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為以后的論文撰寫奠定基礎。

    (3)實驗分組討論。在實驗結束,針對實驗原理、實驗過程遇到的問題及實驗結果出現的異常情況分成小組展開討論,實驗組討論進一步加強學生對實驗操作步驟和結果的理解,解決實驗過程遇到的問題,增加學生實驗探討熱情。

    (4)文獻導讀。教師向學生講授查閱文獻的途徑、技能和方法,并引導學生閱讀一些有關的論文文獻,通過文獻導讀,有助于學生掌握查閱資料途徑,了解前沿科學技術發展情況,豐富課外科研知識,發掘學生實驗主動性。

    2.3 完善實驗教學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增加綜合性、設計性、研究性等創新性實驗

    完善基本實驗技術與技能訓練,主要包括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中最基本的實驗及不斷加入的隨技術發展的先進性實驗。創建系統性綜合實驗,以疾病為主線,以臨床常用的診斷試劑盒為材料,內容涵蓋感染性疾病、遺傳性疾病、腫瘤等診斷領域。開展綜合性大實驗,例如開展包括總RNA提取逆轉錄PCR膠回收基因重組質粒轉化細菌培養質粒DNA提取酶切鑒定等系列實驗的基因克隆綜合性實驗。開展蛋白質提取蛋白質定量SDS—PAGE電泳電轉移抗體結合顯影等系列實驗的Western blot綜合性實驗。經過這些綜合性實驗加強學生對各知識點的融會貫通,強化學生對整體知識的掌握。

    2.4 改革實驗考核制度

    開展多元化的考核方案,不僅要從操作技能、實驗報告、實驗結果、實驗室常識、實驗素質等方面考核學生的常規實驗技能,而且要對學生獨立完成實驗、創新性思維、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考核。

    3 實施效果總結

    3.1 建立了創新性、綜合性的實驗教學模式

    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老師的灌輸,機械地照著實驗指導照做,而是帶著自己設計的課題進入實驗室,教師的知識傳授方式也從灌輸式轉變為引導式。有助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點系統化和整體化,掌握本專業所學的基本實驗知識和技能。學生自行設計的設計性、創新性實驗培養了學生創新性思維和創造性能力,增加學生對分子診斷學實驗的熱情和主觀能動性。

    3.2 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更加看重團隊意識,以及集體智慧的結晶,科學實驗不是一個人隨意的活動,分工與協作是一個科研工作者應具備的素質,而這正是當前絕大多數同學所欠缺的。③由學生自愿組成團隊,每個團隊由4~6名學生組成,每個團隊通過討論決定研究的課題,設計課題過程中隊員之間的相互合作、分工與協調是必不可少的。通過相互溝通、相互幫助,培養了良好的工作態度和團隊精神,養成良好的科研素質,為將來從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3.3 促進了教學方法的改進和教師知識的更新

    通過實驗教學的實施情況分析,創新性實驗教學能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教學方法的進行,促進創新性教學方法的研究。學生設計的課題,知識面比較廣,有些涉及最新前沿科學,部分課題對老師來說也是新知識,這對教師的思想素質和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要跟著科學發展的步伐,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身知識水平。

    基金項目:全國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經費(TS10466),廣東醫學院教育教學研究課題(JY1028)

    注釋

    ① 馬佳,楊清玲,陳昌杰,等.分子診斷學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0,12(1):69—7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美女黄网站色大色下载 |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网 | 国产成人av区一区二区三| 国产成人十八黄网片|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 成人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app|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3d成人免费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日韩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洲欧美在线|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网站站|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成人免费漫画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成人免费在线播放| 成人国产在线24小时播放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网址| 天天在线天天看成人免费视频| 99精品国产成人a∨免费看|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vr| 成人男女网18免费视频|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四虎在线成人免费网站| 四虎成人免费大片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成人a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摸夜夜摸成人免费视频 | 无码成人AAAAA毛片|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欧洲成人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