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高中歷史研修總結范文

    高中歷史研修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歷史研修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中歷史研修總結

    第1篇:高中歷史研修總結范文

    關鍵詞:高中歷史;有效教學;講評課

    目前的高中歷史試卷講評課,有些教師教學方法使用單一,過分注重知識的傳授,出現課堂由“滿堂灌”轉向“滿堂問”的傾向,只是單純和學生對答案;有的又講得過細,效率不高,常常起不到它該有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考試和復習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因此,探討高中歷史講評課的有效教學策略勢在必行。

    1 及時進行講評,提高講評效果

    及時性原則是試卷講評課中實現有效教學的首要前提。為了保證試卷點評的有效性,教師應當貫徹及時性原則,及時反饋信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想學”。控制論認為,所謂學習,就是學習者吸收信息(學習知識和方法)并輸出信息(回答問題等),通過反饋(回答問題、作業、測試等)與評價(評分與評語)知道正確與否的整個過程。反饋信息是構成學習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性因素。而且,反饋要及時并隨時進行,反饋越及時,學習效果就越好;而能隨時反饋,信息流通頻率就越高,對知識矯正、能力提高作用就越大。

    在每次做完習題或者參加完考試之后,學生總是習慣于相互詢問答題情況,有些同學甚至因為答案而不停爭論,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一般會將疑難問題請教老師,來驗證最終的結果。這種情況表面,學生們都總是希望第一時間知道題目的答案。在這個時候,如果老師能夠及時地給學生講評,就能及時地開啟師生交流,就能啟發學生解題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從而激發學生深入探究的思維火花。相反,如果老師不能及時進行講評,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很容易淡化掉,學習積極性可能會大打折扣,再進行講評的效果可想而知。

    試卷講評一般都要在學生完成了有關的訓練后,馬上安排。從教師的角度出發,應該及時地幫助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課堂上做的練習,爭取課堂上馬上講評。比如可以利用實物投影,馬上反映學生答題情況,全班同學加以分析、評分和完善。這樣堅持課堂上及時評價、即時反饋,對知識矯正、能力提高的作用就越大。此外,當天做的練習,比如限時訓練,老師當天改好,收集學生情況,做好第二天講評的準備。同時,利用張貼答案的形式及時公布答案,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情況。總之,在試卷講評課中,要貫徹及時性原則,暢通信息反饋渠道,提高信息流通頻率,抓緊一切有力時機,及時讓學生獲得反饋信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促進學生“想學”,這是提高高三歷史講評課有效性的途徑之一。

    2 進行師生互動,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在傳統的歷史教學中,由于史學知識的確定性,加之以固定章節為主的教學內容,以考查知識點為重的評價方式,導致一直存在著以教師教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的弊端,忽略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因而使高中歷史講評課顯得機械、生硬,缺乏活力。由于歷史學科具有人文學科色彩濃郁和抽象性的特點,因此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相對其它學科更為重要。新課程理念下的歷史教學關系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交往互動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合作建構,在互動協作中分享知識建構的意義和樂趣,合作學習在促進教學關系轉變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教師的態度要友好而平等,語言生動富有激勵性;學生發言人數要多、次數要多,同桌討論、集體回答次數要多。教師的語言要具備啟發性和鼓勵性,所提問的題目難度要適度,使學生在經過充分思考的情況下能夠答得上來。在課堂上,教師要采用多種方式讓學生參與其中:如個別回答、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要利用學生的合作與競爭心理,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營造出一種師生平等互動的氣氛。在講評時,老師應打破“一言堂”的授課習慣,引導學生參與到講評之中。對于較為典型的題目,可以讓答題比較出色的同學講述一下自己的答題思路,為其他同學提供示范。對于比較典型的錯誤題目,也可以讓出現這種錯誤的同學講述一下當時的思維模式。

    3 總結經驗和規律,指點解題方法

    在“能力立意”的要求下,近幾年的歷史考試呈現出題海無涯的現狀,這就要求老師在講評的時候絕不能就題論題,而是要對解題規律進行總結。因此,在高中歷史講評課上,老師應著眼于結合具體事例分析解題技巧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解題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評講試卷不能僅僅停留在給學生正確答案的膚淺層面,更應該教給學生正確解題方法。如近年來高考題大多采用新材料,創設新情境,提出新問題,這一類題目學生容易失分,教師講評時應該對學生進行解題指導。首先,教會學生根據題意提取有效信息;其次,教會他們轉換信息,將從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與所學知識建立鏈接,思考答該題需要調動和運用哪些知識點;再次,要教會學生整合信息,把材料信息、書本知識、主題立意等有機結合起來,找出正確答案。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悟出解題的一般步驟和方法;也只有這樣,才能把每一次的試卷講評變成學生進步的階梯。

    另一方面,通常在課堂上,授課教師主要是對學生解題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講評,而個別學生在答題中的特殊問題,往往無法得到老師的關注。這就需要老師在課后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交換意見,進行個別輔導,分析學生在答題思維上的缺陷,并予以糾正。講評結束,并不意味著學生可以一勞永逸。只有加強指導學生做好總結和反思,做到觸類旁通,才能突出實效性。

    講評過程尊重針對性原則,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針對性原則是指教師在客觀地分析學生答卷的基礎上,對準學生在答卷中所反映出來的癥結所在,恰當地選取講評材料,并有所側重地進行講評。這樣,教師不僅有效地控制了講評材料的數量,而且使講評更具針對性,更利于學生去識記,從而直接提高了講評的質量。在試卷講評課前,老師要做好成績統計與分析工作,特別是電子閱卷機提供的試卷客觀題的一系列數據,應該作為確立講評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的重要依據。老師對平均分、得分率、難度、區分度、標準差、各項選肢的分布等數據,要做一個全面而詳盡的分析,哪些題目不必講?哪些題目應該重點講?學生存在哪些問題和薄弱之處?非選擇題暴露了哪些突出的問題?應該滲透哪些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學生下一階段復習的重點和應采取的策略等等,課前必須要充分準備,目標明確,切忌面面俱到,逐題講評。

    以上是老師對全班學生答題情況的總體分析,遠不能有效地解決所有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問題,還必須指導學生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對試卷進行自我分析和自我反饋,及時查缺補漏。每個學生所需要的反饋信息都不盡相同,講評課必須要體現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性。只有了解學生的需要,才能更有針對性地提高課堂的效率。

    4 結語

    課堂教學在高中歷史講評課中處于真正落腳點的位置,關系到課程改革的成敗。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歷史課不是為了學科而存在,而是為了學生的發展而存在”。因此,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的探討成為教學改革的主流。以評講課為契機,推進有效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黃牧航.歷史教學與學業評價[M].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

    第2篇:高中歷史研修總結范文

    一、現狀分析

    從目前高中歷史學科教研狀態來看,情況不甚理想。具體表現在:

    1.從教研組構成力量來看:中年教師居多,長期重復的教學生涯磨去了他們進取的意志,對待教研活動消極應付,主動參與性不高,無法發揮骨干教師的核心力量;部分青年教師有較強的進取意識,但缺乏明確的前進方向。

    2.教研活動流于形式,學習內容隨意,形式簡單,主體單一,呈現出散兵游勇的教研狀態。對待學校布置的教研任務,深入研討較少,問題意識差,交流時話少。

    3.教師們心態不開放,對上公開課、寫論文、承擔課題等教研工作不敢承擔,生怕出錯、丟面子。

    4.教研組內各年級的資源沒有實現共享,大部分老師目前手里資源豐富,一般情況下,利用以前資源進行授課呈主要模式,對資源利用的價值最大化考慮太少,缺乏對資源的分享、綜合與優化。

    5.教研組內缺乏共同愿景和激勵機制,導致組員活動積極性不高。

    二、小組特點

    一個優秀的教研組,應是一個學習型的小組、合作共享的小組、專家引領前進的小組。其中,教師個人積極的學習心態是優秀教研組得以創建的良好基礎;同伴互助協作的探究活動是優秀教研組得以發展的有效途徑;專家專業引領的學習活動是優秀教研組得以提高的快捷辦法。

    三、實施策略

    1.教研組長負責制

    一個好的教研組長,應該是一位德教雙馨的“將才”。首先,他有一份認真負責好每次教研活動的責任心;其次,他自身應該具備較高的理論素養和業務素養,在每次的主題探討中,能把握討論的廣度和深度,并且能捕捉組員們發言中的精彩之處;再次,他還應具有較強的組織將溝通能力:包括制定切實可行的教研計劃,能有效組織教研活動,注重與備課組長的溝通。總而言之,作為學科帶頭人,教研組長應該靠積極的工作態度感召人,靠精湛的業務水平帶動人,靠優秀的教學成績折服人。

    2.教研活動規范制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教研組作為一個團體也需要制度的規范。

    首先,開展好每一周的常規教研活動。明確教研活動的“四定”、“四有”。即教研活動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教研過程要有計劃、有記錄、有小結,有反思。

    其次,開展好每周一次的公開課。公開課每周在不同年級進行,鼓勵組員跨組聽課。這一項工作,由各年級的備課組長具體負責。備課組應形成合力,在具體上一節課之前,應先就上課的主題,形成“個人思考——集體討論——形成共識”的教研模式,以提高公開課的質量。公開課要反復打磨,通過不斷地切磋、商討、設計、實踐、反思、修改、再設計、再實踐、再反思總結的循環過程,真正實現教與學的融合、理論與實踐的融合。

    再次,開展好每月一次的教學督導工作。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校教研的目的是促進學校發展、教師發展和學生的發展,其中教師發展是另兩個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為了規范教師的行為、激勵教師的創造性,每月一次的常規檢查應側重檢查教師的備課、聽課、作業檢查、學生對教師的評價調查等,再將情況反饋于老師,使之了解自身優勢,明確不足,以期更好的發展。

    最后,做好每期一次的教研組總結。學期末進行總結,是一項常規性的工作,是對一個學期教研工作的全面回顧、檢查、分析、評判,從中找出成績及不足,以為下一個學期的工作作更加科學而全面的計劃。

    3.教研水平提高制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在重視“研”與“教”的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應具備“廣”、“新”“專”三種基本技能。這三種技能除了教師自身的刻苦學習外,教研組還要創造條件為教師營造一個提高專業水平的好環境。

    首先,要重視對青年教師的培養。青年教師作為教研組乃至全校的堅強后盾,承載著提高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校品質的艱巨任務。如何使青年教師盡快地脫穎而出?第一,教研組要舉行青年教師“拜師帶教”活動,組織青年教師與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結對子,盡快提高青年教師的業務能力與水平。每學期師父必須聽徒弟的課十節以上,沒有上過高三年級的青年教師每學期聽師父的課60%。第二,要合理向青年教師施壓,多給青年教師承擔公開課、教學競賽、參與課題等任務,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青年教師不斷打磨自己,使之盡快成長。第三,多給青年教師走出校外學習的機會,讓青年教師增長眼界、開闊視野。青年教師的迅速成長勢必將為教研組和學校發展儲備堅強的精英力量。

    其次,要重視案例研討。學校教學質量起步于課堂,教師的豐碑樹立于講臺。教研組應把教育研討的重點放在課堂。教研組將公開課實錄下來,制成視頻,全體教研組成員在活動時進行觀看、研究和分析,從中找出亮點和不足之處,提出整改意見。從直觀的案例探討中,老師構建出適合自己年級的教學模式,并針對自己情況,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

    再次,要重視課題的研究。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如果你想讓老師的勞動多獲得樂趣,天天上課不致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就應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教育科研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針對前面所述中年教師出現的教育倦怠,課題研究無疑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好辦法。老師們一旦參與到課題的研究中來,接觸的東西多了,思考深了,眼界寬了,每天上課都有新想法、新東西,學生有了興趣,教育質量自然提升,而教師個人的自我價值也受到肯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高清成人永久免费影院| 免费特级黄毛片在线成人观看| 成人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成人aaa| 亚洲va在线va天堂成人| 久久久久成人片免费观看蜜芽|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老司机成人影院| 免费成人福利视频| 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日韩成人免费aa在线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影音先锋成人资源| 成人无遮挡裸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口国产成人高清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视频| 国产高清成人mv在线观看| 1314成人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四虎成人免费观看在线网址|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 成人在线免费网站| 小明天天看成人免费看|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久久久| 欧洲成人全免费视频网站 | 91嫩草私人成人亚洲影院|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成人午夜大片免费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