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救濟申請書范文

    救濟申請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救濟申請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救濟申請書

    第1篇:救濟申請書范文

    關鍵詞:H2S 溢流 監測 微量 深井

    中圖分類號:TE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2(a)-0060-05

    Abstract:During the drilling process,conventional hydrogen sulfide surface monitoring technology can not timely and accurately monitor the early deep well hydrogen sulfide gas into the drilling fluid. To solve this problem,in the full study of the existing hydrogen sulfide monitoring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we established the deep trace hydrogen sulfide early monitoring scheme for near bottom hole drilling process,drilling near the surface and near the circulatory system,the 3 different locations and time nodes,forming a deep early trace hydrogen sulfide overflow monitoring technology. The technique consists of 3 parts,namely: the bottom of hydrogen sulfide monitoring method,drilling platform of hydrogen sulfide monitoring methods and the circulation system of hydrogen sulfide real-time sampling monitoring method,this method has good pertinence and applicability,which can forecast the hydrogen sulfide timely and accurately,so as to control the hydrogen sulfide treatment of hydrogen sulfide and drilling fluid to win more the time,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drilling well control and timely processing.

    Key Words:H2S; Overflow; Monitoring; Micro; Deep well

    隨著油氣地質學理論的進展和勘探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碳酸鹽巖儲層勘探開發聚焦了世界的目光。世界碳酸鹽巖儲層的油氣產量約占油氣總產量的60%,碳酸鹽巖儲層中普遍含有H2S,而且我國高含硫化氫天然氣資源豐富[1-2]。但是,H2S具有較強腐蝕性,在含硫儲層的鉆探過程中,鉆具易受H2S的腐蝕損壞,“氫脆”和硫化物應力腐蝕破裂等對鉆具的腐蝕作用強烈,我國各地油氣田每年也至少發生鉆柱疲勞斷裂事故500起,總共直接經濟損失在4 000萬元以上[3-5]。此外,由于硫化氫是酸性氣體,常用的鉆井液呈堿性,在硫化氫侵入早期,將發生酸堿中和反應和物理溶解過程而不會溢出,在鉆井液出口槽面也檢測不到硫化氫,具有較大的“隱蔽性”,容易給井控帶來風險,控制不好容易造成人員傷亡。

    但是,目前井場常用的硫化氫傳感器有固定式和便攜式兩大類,均采取在空氣中檢測硫化氫[6],這些傳感器被重點安裝在井口、振動篩以及循環罐附近,這種方法可以檢測到逸出鉆井液的硫化氫。當大量氣侵時,過量的硫化氫將以氣體形式裹在鉆井液中迅速竄至地面,并被硫化氫傳感器檢測到。因此,這種常規的監測方式存在報警滯后問題。

    1 鉆井時硫化氫來源與特點

    硫化氫主要來自產層,在鉆井過程中,隨井筒工作流體或產出流體進入地面。鉆井過程中,含硫天然氣以巖屑氣、重力置換氣、擴散氣侵或壓差氣侵的方式進入鉆井液,隨鉆井液在防噴器上喇叭口、振動篩、泥漿循環罐區域,以較小速度連續逸散至空氣中。硫化氫是酸性氣體,硫化氫侵入鉆井液初期,由于目前鉆井常用的鉆井液呈堿性而出現酸堿中和,所以硫化氫在堿性鉆井液中溶解度大,在酸性鉆井液中溶解度小,表1是華北油田所做的硫化氫在不同pH值堿性鉆井液中的溶解飽和度[7]。如果浸入鉆井液中的硫化氫少,不超過溶解飽和度,因此,地面常規的檢測手段檢測不出硫化氫。隨著硫化氫的侵入,硫化氫溶于水形成弱酸,它與鉆具表面的鐵發生化學及電化學反應,釋放出原子氫滲入到鋼的晶格中,原子氫在結合成浞腫郵碧寤增大,致使鉆具發生氫鼓泡產生裂紋,使鋼材變脆,得不到及時控制會造成嚴重的事故。

    第2篇:救濟申請書范文

    尊敬的領導:

    您好!

    鑒于自己的能力有限,無暇顧及家庭,加之心理壓力過大。特請辭去九年級班主任職務,望另尋良師,莫誤了學生。敬請批閱!

    我,從一個初中畢業生到現在的研究生畢業,在下泉中學工作了十三年,擔任了十三年的班主任,自認為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對任何工作不挑剔,不發牢騷,任勞任怨,踏踏實實!特別是班主任工作,把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了班級的管理中來,放棄了無數個休息日,以至于無暇顧及家庭,愧對我的丈夫和孩子。每每想起這些都有愧疚之心,卻都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對我只有一句話:好好工作,對得住黨,對得住學生!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選擇了當教師,也就選擇了清貧和奉獻。但是我的選擇得不到理解,是最令人傷心的事情。學校每每布置任務下來,我始終是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考慮,來完成學校的工作。久而久之,我工作得到的回報是領導不信任。與其這樣,班主任工作對于我來說還有什么意義。也沒有繼續干下去的理由!所以請考慮安排新的班主任,我會留給他(她)一個完整成型的班級,我會完成好交接任務,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新班主任的到來!

    首先,我最對不住的是家人。讓我心理不是滋味。2019年,丈夫為了送我到武漢讀書,到銀行貸款4萬元,當時他的工資才700多元,兒子才一歲零三個月。七十多歲的老父親也要贍養。2019年,我回到下泉。而丈夫在城里工作,還要帶5歲的孩子讀書。孩子本是跟母親的。但是我的孩子從小就只能跟著父親,從小就缺乏母愛,他三歲起就開始學獨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孩子的身體一直瘦弱,不象別的孩子那樣紅潤。學習成績也一般,對此,我十分著急!所以,我需要時間照顧家里,盡一個妻子、母親的職責!

    其次,在班級管理上,自己的方式發法也存在著缺陷,同時,與課任教師的溝通較少,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誤會!正如領導批評九年級課任老師關系欠和諧。班主任不能起橋梁作用。另外,從領導對自己的幫助中,覺得自己缺乏耐心,我的退出,對學生應該只有好處的!

    尊敬的校長,我考慮辭去班主任工作已經很長時間了,我這個人做事不會意氣用事,是冷靜思考的結果。我早在八年級合班時,就向校長提出辭去班主任工作。我衷心地感謝領導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鼓勵、幫助!但是,我的這個決定是為學校,為了學生,也是為了我今后的工作打好鋪墊。讓我在不當班主任的日子,能更深入地反省,為下次當班主任作好充分的準備!

    希望領導們能夠認真考慮我的請求,作好正確的安排。請批準我的懇求,我會感激不盡,繼續奮斗,在下泉一天,就盡職盡責工作一天!

    此致

    敬禮

    第3篇:救濟申請書范文

    困難補助申請書一般由標題、稱呼、正文、結尾和落款五部分組成。

    (一)標題

    這類申請書的標題一般也是寫在第一行中間位置,以醒目的字體寫出來。標題由文種和申請事由共同構成。如“困難補助申請”。也有的直接以“申請救濟”作為標題的。

    (二)稱呼

    稱呼寫在標題下一行,頂格,稱呼后加冒號。所謂稱呼即要寫出所要申請的單位名稱或領導的稱呼。有的還要在名稱前加上修飾語。如“尊敬的校學生處領導同志”等。

    (三)正文

    正文要求闡明自己申請的理由。寫困難補助申請需將自己的生活情況、家庭負擔、下崗情況等一些困難都寫出來,該部分要有理有據地寫。正文的最后還要寫出自己的希望或寫出“特此申請”字樣。

    (四)結尾

    結尾即要寫些表示敬意的話。如“此致——敬禮”等字樣。

    第4篇:救濟申請書范文

    關鍵詞:臨時措施;仲裁前程序;緊急仲裁員

    中圖分類號:D99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6)11-0088-03

    所謂仲裁中的臨時措施一般指的是仲裁庭根據當事人的申請,發出以保全財產或證據為目的的臨時措施指令,以向申請方提供臨時救濟。{1}在仲裁程序中引入臨時措施,授予仲裁庭臨時措施權已然成為仲裁機制的普遍做法。{2}

    盡管仲裁庭擁有臨時救濟措施的權力得到了普遍認可,但這也包含著一個特定的前提,即只有等待仲裁庭成立后,申請人才可以申請臨時保全措施,這有可能無法滿足當事人迫切希望立即采取緊急措施的現實要求。實踐中,仲裁庭的組成往往需要花費數周甚至數月的時間,而在這一時段內,可能會出現某些特殊的情形,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會對當事人造成很大的損失或是會影響到未來仲裁裁決的順利實現,但由于仲裁庭尚未組成,當事人只能向法院提出申請。這顯然與當初當事人選擇仲裁方式解決糾紛的意愿相悖。當事人能否請求仲裁機構在仲裁庭成立前緊急臨時措施這一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近些年來,通過修訂仲裁規則的方式,多家仲裁機構都在試圖探索仲裁庭組成前由仲裁機構臨時措施的程序設置,以應對當事人的臨時救濟措施需求。國際商會國際仲裁院(ICC)作為目前國際上最重要的和最有影響力的國際商事仲裁機構之一,也在這方面做出了嘗試。

    一、ICC規則中仲裁庭組成前的緊急措施規定

    ICC是通過在仲裁規則中增加緊急仲裁員規則來應對這一問題的。2012年新修訂的ICC規則增加了第29條“緊急仲裁員”的規定,按照這條規定,一方當事人需要不待組成仲裁庭而采取緊急臨時或保全措施(“緊急措施”)的,可根據附件五中列明的緊急仲裁員規則,請求采取該等措施。結合附件五《緊急仲裁員規則》的內容,這一程序的主要內容包括:

    1.提交的時間。當事人向秘書處提出緊急措施申請的時間被限定為在仲裁庭組成之前,而且不以當事人已經或同時提交仲裁申請書為前提。規則規定,“不論申請人是否已提交仲裁申請書,只要秘書處在根據第16條將案卷移交仲裁庭之前收到該請求,就應予以受理。”第16條的規定指的是秘書處應在仲裁庭組成后立即將案卷移交仲裁庭。

    2.緊急措施申請書的要求。該請求書應包含以下內容:{1}各方當事人名稱全稱、基本情況、地址和其他詳細的聯系信息;{2}代表請求人的任何人士的名稱全稱、地址或其他詳細的聯系信息;{3}說明導致提出請求的相關情形以及已經或即將訴諸仲裁的基礎爭議;{4}列明所請求采取的緊急措施;{5}說明請求人需要不待組成仲裁庭而采取緊急臨時措施或保全措施的原因;{6}列明任何有關協議,特別是仲裁協議;{7}列明有關仲裁地、適用的法律規則和仲裁語言的任何協議;{8}提供已經支付本附件第7條第(1)款中所述款項的付款證明;{9}緊急仲裁員程序的任何當事人在請求書提交之前已經向秘書處提交的有關基礎爭議的任何仲裁申請書和其他提交文件。{3}

    3.申請的審查。由仲裁院院長審查緊急措施申請書,以決定是否開始緊急仲裁員程序。包括對當事人身份及是否存在緊急仲裁員規則不適用情形的審查。{4}是否具備“緊急性”也是審查的重要因素。

    4.具體程序。{1}緊急仲裁員的委任,院長應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通常在秘書處收到請求書起兩日內,任命緊急仲裁員。{2}案卷移交,一旦緊急仲裁員得以任命,秘書處應立即通知當事人,并應將案卷移交給緊急仲裁員。{3}制定程序時間表,緊急仲裁員應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通常在案卷按照本附件第2條第(3)款移交給緊急仲裁員起兩日內,制定一份緊急仲裁員程序的程序時間表。{4}作出裁令,緊急仲裁員應當在案卷移交給緊急仲裁員之日起15日內作出裁令。

    5.緊急措施申請程序仍適用仲裁員的回避制度。

    6.不支持單方臨時措施。單方臨時措施是指在收到緊急仲裁申請后不通知另一方當事人即采取的措施,因其出其不意且比較迅捷,往往能達到較好的效果。ICC規則規定緊急仲裁員在任何情形下均應公平和中立行事,確保各當事人均有合理的陳述機會。可以推定緊急仲裁員沒有采取單方措施的權力。

    二、ICC緊急措施的初步實踐

    在2012年ICC國際仲裁院所受理的仲裁申請為759件,申請緊急仲裁員程序的案件僅為2例。在其中一例案件中,國際仲裁院在1天之內就委任了緊急仲裁員。在另外一例案件中,國際仲裁院院長根據仲裁規則29條第6項關于不予適用緊急仲裁員規則的情形,認定當事人的緊急仲裁申請不符合條件,作出了不予受理的決定。{5}

    在2013年ICC國際仲裁院所受理的仲裁申請為767件,申請緊急仲裁員程序的案件為6例。其中2項申請得到了支持。在其他4項申請中,其中2項申請由于所涉仲裁協議簽訂于新版仲裁規則生效之前而不予受理,另外2項申請由于缺乏“緊急性”而被駁回。{6}

    在2014年ICC國際仲裁院所受理的仲裁申請為791件,申請緊急仲裁員程序的案件為6例。

    在2015年ICC國際仲裁院所受理的仲裁申請為801件,申請緊急仲裁員程序的案件為10例。

    從上述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從2012年新規則實施以來,雖然絕對數量不多,但緊急措施的申請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也出現了當事人的申請得到支持的案例,這些案例也都體現了緊急措施程序非常緊湊的時效性。

    三、ICC緊急措施規定的積極意義

    就ICC緊急措施的設置來看,結合國際商界的實際需求,與其他國際仲裁機構的類似規則相比,該規則具有相當的積極意義。

    (一)較少的前提條件和緊湊的時間安排

    仲裁庭組成前的臨時救濟措施的提出是否必須以已向仲裁機構提請仲裁為前提這是一個被廣泛討論的問題,各仲裁機構的規定亦有不同。比如,ICDR{7}規則和SIAC{8}規則均要求當事人在提交仲裁通知書的同時,或者在提交仲裁通知之后、仲裁庭組成之前,才可以提交緊急救濟書面申請。ICC規則則不以提交仲裁申請書為申請緊急措施的前提,為當事人申請緊急措施提供更便利的條件。

    ICC規則中有關期間的規定均考慮到緊急臨時救濟措施的急迫性,設置了較短的期間。如院長應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通常在秘書處收到請求書起兩日內,任命緊急仲裁員;一旦緊急仲裁員得以任命,秘書處應立即通知當事人,并應將案卷移交給緊急仲裁員;緊急仲裁員應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通常在案卷移交給緊急仲裁員起兩日內,制定一份緊急仲裁員程序的程序時間表;等等,這些硬性的期間規定能夠最大程度地確保仲裁前臨時救濟措施的時效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多數仲裁機構的規則中對緊急仲裁員在接受指定后何時作出裁決未予明確規定,而ICC規則明確規定緊急仲裁員應當在接受案卷移交之日起15日內作出裁令。這一時限相較其他規則的規定具有明確的指導和可預期性,更加體現出緊急仲裁員程序的特殊性。

    此外,在期間的規定上,如SAIC規則、ICDR規則等在具體程序的規定中使用的都是營業日(business day)的概念,但ICC規則使用的是“日”的規定。這樣的規定可以避免因為受到法定假日的影響而使營業日的標準會變得不確定,從而盡可能避免程序的拖沓。

    (二)確保緊急措施程序的透明度

    規定了緊急仲裁員的回避制度以及作出緊急措施裁令的工作程序要求。規則規定,“緊急仲裁員應考慮請求書的性質和緊迫性,采用其認為適當的方式進行有關程序。在任何情形下,緊急仲裁員均應公平和中立行事,確保各當事人均有合理的陳述機會。”

    (三)對緊急措施裁令的救濟

    鑒于緊急措施的急迫性和規則所確定期間的短暫性,緊急仲裁員所作出的裁令的正確性很難在所有案件中都得到保證,故而ICC規則實際上也為緊急措施裁令本身設計了救濟手段,“對于緊急仲裁員裁令中認定的任何問題、事宜或爭議,該裁令對仲裁庭不具有約束力。仲裁庭可以修改、終止或撤銷緊急仲裁員所作出的裁令或對裁令的任何修改”。

    四、ICC緊急措施規定存在的問題

    通過設置緊急仲裁員緊急措施裁令這一特殊的前置程序,為之前僅能選擇到法院要求訴前臨時救濟措施的當事人提供了選擇的余地,當事人可以根據個人的意愿和案件的具體情況來向仲裁機構提出申請,這符合當事人的現實需求,也被普遍認為可能是國際商事仲裁未來的發展趨勢。但在目前,這僅僅是探索性的嘗試,距離成為成熟的規則還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

    (一)“緊急”的判斷標準

    在仲裁院院長審查當事人提交的緊急措施申請書時,其情形是否“緊急”是判斷是否同意該申請的重要因素,如在ICC 2013年收到的6項申請中,其中的2項申請就由于缺乏“緊急性”而被駁回。但ICC規則中并未對何為“緊急”規定判斷標準,完全交由仲裁院院長自由裁量,這顯然增加了申請的不確定性。

    在其他規定了類似緊急措施的仲裁規則中,多數仲裁規則都沒有規定“緊急救濟”的判斷標準。只有ACICA{9}規則第28條第2款對此作了規定,即申請人申請緊急仲裁員時須滿足3項條件:第一,不采取臨時保全措施將使申請人遭受不可挽回的損失;第二,不采取臨時保全措施時申請人的損失,將遠遠大于采取該措施對其他當事人的損害;第三,申請人獲得勝訴的仲裁裁決的可能性很大。這一明確的判斷標準,值得借鑒。

    (二)緊急仲裁員的委任方式

    考慮到這一程序的急迫性,各仲裁規則均規定這類仲裁員的產生方式為“指定”,ICC亦是如此。這種委任方式優點是高效,但也不可忽視其缺陷。缺陷一是,院長在選擇緊急仲裁員時,有哪些考量因素并不明確,選擇緊急仲裁員與通常在組成仲裁庭時指定仲裁員有何不同也不可知。對此,ICDR的仲裁規則規定,仲裁管理人所指定的緊急仲裁員來源于專門的緊急措施應急仲裁員名冊。這一規定可資借鑒。

    缺陷二是,在緊急仲裁員的指定過程中沒有考慮當事人的意思,當事人在仲裁程序中的自主性難以體現。

    (三)緊急仲裁員權力有限,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缺乏明確規定

    緊急仲裁員可以采取何種措施的問題,ICC規則未作明確規定,這一點與其他已采納緊急仲裁員制度的機構仲裁規則有所差異。以SCC{10}仲裁規則為例,根據其關于緊急仲裁員的附件2第1條規定,緊急仲裁員擁有仲裁規則第32條第1、3款所規定的權力,分別是“仲裁庭應一方當事人的請求,可以準予其認為適當的臨時保全措施”與“臨時保全措施應當以裁定或者裁決的形式做出”。

    ICC規則不但沒有明確規定緊急仲裁員可以采取的措施,還明確規定緊急仲裁員的決定應以裁令而非裁決的形式作出,似乎在淡化其終局色彩。{11}同時還規定,對于緊急仲裁員裁令中認定的任何問題、事宜或爭議,該裁令對仲裁庭不具有約束力。仲裁庭可以修改、終止或撤銷緊急仲裁員所作出的裁令或對裁令的任何修改。這固然可以為緊急仲裁員做出的不正確的裁令提供救濟途徑,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人感到裁令的約束力有限。

    (四)緊急仲裁員的法律地位如何及緊急措施的執行問題

    ICC規則沒有規定緊急仲裁員的法律地位,其他的各仲裁機構的規則也都沒有明確這一問題。但事實上這一問題非常重要,因為緊急仲裁員的法律地位如何直接關系到他所作出的緊急措施能否得到執行的問題。緊急仲裁員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仲裁員?這是一個頗具爭議的問題,持肯定或否定意見的都大有人在。各國的國內法也鮮有明確規定。{12}而從情理上來說,緊急措施是針對一種非常的緊急情形而的,當事人的爭議最終還是需要由仲裁庭解決,因此緊急仲裁員的決定只是臨時性的,必須接受仲裁庭的重新審查。法院在審理緊急決定的執行問題時,可能會據此認定該決定沒有終局性而拒絕予以執行。

    ICC規定緊急措施的目的是滿足當事人迫切需要通過仲裁前緊急措施保護其利益的愿望,進而增強仲裁這一糾紛解決方式的吸引力。通過上文對ICC規則中緊急措施的初步實踐以及存在的問題的分析,可以看出,仍有一系列關鍵問題有待通過未來的實踐加以厘清與解決。但是,即使面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都無法改變以下這一事實,即這是一項代表著仲裁發展新方向的積極事物,有著堅強的現實需求后盾,且不背離仲裁本身的基本價值。這也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國際仲裁機構,選擇采納這一制度的原因。{13}

    注 釋:

    {1}《聯合國貿易法委員會仲裁規則》第26條規定臨時措施是指:“仲裁庭在下達決定爭議的終局裁決之前的任何時候下令一方當事人采取的任何臨時性措施,比如且不限于:(a)爭議未決之前維持或恢復現狀;(b)采取行動防止,或者避免采取行動造成:(一)當前或即將發生的損害,或(二)對仲裁過程本身的妨礙;(c)為其后使用資產執行仲裁裁決提供一種資產保全手段;或者(d)保全與解決爭議可能有關的實質性證據。”

    {2}我國2013年實施的《民事訴訟法》盡管相較之前已經突破性地規定仲裁前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措施,但是,仍未賦予仲裁庭臨時救濟措施的權力,也就未給當事人于仲裁前向仲裁機構申請臨時救濟措施提供法律依據。

    {3}見《國際商會仲裁規則》附件五《緊急仲裁員規則》第1條第3款。

    {4}審查的依據分別是規則的第5條和第6條。第5條規定:“第29條第(1)至(4)款及附件五中列明的緊急仲裁員規則(合稱“緊急仲裁員規定”),僅適用于后述當事人:該當事人是仲裁規則項下仲裁協議的簽字人或該簽字人之繼承人,且該仲裁協議是提出請求所依據的仲裁協議。”第6條規定:“在下列情況下,緊急仲裁員規定不予適用:a)仲裁規則項下的仲裁協議在仲裁規則生效日前訂立;b)當事人約定排除適用緊急仲裁員規定;或c)當事人約定適用另一規定采取保全措施、臨時措施或類似措施的仲裁前程序。”

    {5}2012 Statistical Report , ICC International Court of Arbitration Bulletin Vol. 24 No. 1 ,2013.

    {6}2013 Statistical Report, ICC International Court of Arbitration Bulletin Vol. 25 No. 1 , 2014.

    {7}The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Dispute Resolution,即美國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

    {8}Singapore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Centre,即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

    {9}The Australian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即澳大利亞國際商事仲裁中心。

    {10}Arbitration Institute of Stockholm Chamber of Commerce,即斯德哥爾摩商會仲裁院。

    {11}不同仲裁機構對于緊急仲裁員作出的有關臨時救濟措施的決定規定了不同的名稱。例如,SIAC規則將其稱為命令或中期裁決;SCC規則將其稱為決定。雖然單純根據稱謂上的不同,不能說明緊急仲裁員作出的決定的性質,但就其執行性而言,裁決可能遇到的阻力會較小。

    第5篇:救濟申請書范文

    [關鍵詞] 出口額;專利合作條約;面板數據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8. 025

    [中圖分類號] F2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2)08- 0036- 03

    1 引 言

    專利是衡量一個國家地區創新活動的重要指標,也代表了該地區的科技實力。專利戰略已成為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重要手段,尤其對跨國公司而言。我國專利制度運用較晚,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國內發明專利不僅在數量上遠低于國外發明專利,在質的方面也存在較大的差距。國外發明專利主要集中在資本技術密集型的出口導向型制成品行業。

    對外專利申請已經成為跨國公司在國外市場布局知識產權戰略擴大市場份額的主要手段。對外專利申請可通過PCT途徑和非PCT途徑。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為專利合作協定,專利合作條約是專利領域的一項國際合作條約。它主要涉及專利申請的提交,檢索及審查以及其中包括的技術信息的傳播的合作性和合理性的一個條約。PCT并不包含專利的授權,并且不受理外觀設計和商標等的保護申請。自采用巴黎公約以來,它被認為是該領域進行國際合作最具有意義的進步標志。PCT是對巴黎條約的補充,它是在巴黎公約下只對巴黎公約成員國開放的一個特殊協議。申請人只需提交一份申請即可向多個國家進行申請。PCT的主要目的在于,簡化以前確立的在幾個國家申請發明專利保護的方法,使其更為有效和經濟,并有益于專利體系的用戶和負有對該體系行使管理職權的專利局。PCT制度自1978年開始運作后,受到了國際申請人的普遍歡迎。在20世紀90年代,PCT制度日趨成熟,成為國際申請的主要途徑。截至2008年l0月1日,PCT成員國已由2000年1月的105個增至139個。

    近年來我國逐漸認識到知識產權的重要性,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加大研發投入。在PCT申請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2005年,我國PCT申請量已經超過2 500件,在全球PCT申請量排名中,首次躋身十強;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全球PCT申請數量不振,增速僅為2.32%,而我國PCT申請量達到6 089件,占全球PCT申請量的3.7%,更超越英國排名世界第六位,同比增幅11.9%;2009年,由于受金融危機持續影響, WIPO估計全球PCT申請量下降4.5%,然而中國PCT申請量在危機中實現了逆勢增長,增幅達到30%。中國在PCT申請方面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絕對數量依然落后。據統計在PCT申請中前15大申請人來源國中除了中國和以色列,其他全部為OECD國家。

    保護出口產品是企業申請PCT的主要原因,擁有國外專利對出口企業開拓市場,促進貿易起到很大作用。盡管我國是出口大國,但是在出口中產品蘊含的專利卻與發達國家相差甚遠。2009年中國每向美國出口一億美元的高新技術產品,相應地在美國申請2.3個專利。2008年韓國每向美國出口1億美元的高新技術產品,相應會在美國申請64件專利;日本每向美國出口1億美元高新技術產品會在美國申請157件專利,與中國的2.3個形成鮮明對比。

    2 文獻綜述

    2.1 國外研究

    專利作為技術創新的產出被許多學者應用在經濟研究中。Soete(1981)運用截面數據模型,表明科技活動(由美國專利授權數衡量)對貿易發展有積極的效應。Laursen(1999),以19個國家的17個制造業部門為研究對象,使用貿易數據和美國專利數據分析了技術變遷對貿易增長的影響,得出1965-1988年8個技術密集型產業中技術變遷和出口績效存在明顯的相關關系,并且一個國家積極進入技術活躍領域的能力越強,出口的增長率越高。

    2.2 國內研究

    隨著知識產權對經濟的促進作用日益凸顯,我國學者也對專利有了更多的關注。李平,孫靈燕(2007)構建國外專利申請的技術溢出模型,對國外專利申請包含的研發存量進行量化,在此基礎上對國外專利申請對中國技術進步的影響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國外專利申請對中國技術進步具有促進作用,但對東、中、西部技術進步的貢獻度存在差異。姚立民(2007)研究了技術創新如何影響出口績效,結果發現在技術和出口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作用。楊波(2008)運用面板數據調查了不同國家的R&D投入與出口之間的不同關系。結果表明相對于發達國家中國的R&D投入對出口的影響作用要較小。余道先和劉海云(2008)將在中國的專利分為國內專利和國外專利,結論表明國外專利對出口的促進作用要大于國內專利。張經強(2010)構建了國外專利申請溢出的傳導模型,運用計量回歸方法,實證研究了國外專利申請溢出對我國區域技術進步的影響。結果表明,國外專利申請在中國各區域都產生了技術溢出,這種溢出促進了地區技術進步,但由于國外專利申請溢出在各區域之間的傳導存在差異,則對區域技術進步的影響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以往的研究中多數通過研究研發或者創新與出口之間的關系發現他們之間的正相關作用。但是很少有人研究PCT和出口之間的關系,PCT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逐漸成為跨國公司申請國外專利的主要途徑,因此有必要研究企業對PCT申請的運用及PCT申請與出口的關系。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礎上以PCT和出口的關系為研究對象,揭示PCT申請的重要作用。

    3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3.1 模型描述

    本文運用各國的PCT申請數作為其將本國技術應用到國外市場的衡量標準,并計算這種國外專利布局戰略對出口的影響。本文運用面板數據分析2000-2007年的PCT申請量對2002-2009年出口的影響。選取中、美、日、韓、英、德、意7個國家為分析對象,由于專利申請到生效的滯后期,以滯后兩年的PCT申請為因變量,以各國出口額為因變量,建立面板數據模型,計算對外專利申請對出口的影響程度。

    面板數據分析方法是最近幾十年來發展起來的新的統計方法,面板數據可以克服時間序列分析受多重共線性的困擾,能夠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多的變化、更少共線性、更多的自由度和更高的估計效率。面板數據模型是結合時間序列和橫截面兩者的數據進行分析。使用這種方法可以提供經濟的一個更加豐富的信息來源。它指的是在時間序列上取多個截面,在這些截面上同時選取樣本觀測值所構成的樣本數據。面板數據對國際經濟問題的研究是很成功的。例如,在研究專利申請對出口的影響時,單純的時間序列,即選擇單個國家在不同時間點上的觀測值,只能計算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專利對出口的影響,而不能計算多個個體不同的影響程度,不能得出國家之間的差異對出口的影響,不能進行比較,而單純的截面數據又不能反映專利對出口的長期影響。因此,采用面板數據選取多個時間內不同國家的對外專利申請和出口額為變量,可以比較不同經濟實力的國家在長期內,受宏觀經濟政策影響,對外專利申請對其出口的作用。

    橫截面的異方差與序列的自相關性是運用面板數據時可能遇到的最為常見的問題。由于這兩種現象都突破了古典回歸模型的假定,這時候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將是不適合的。

    面板數據模型的一般形式為:

    yit= αi+xi tβi + μit(i = 1,…,n;t = 1,…,T)

    式中,xit為1×K 向量,βi為K×1 向量;K為解釋變量的數目。該模型可分為3種類型。

    不變系數模型,在該模型中截距和系數都是不變的。

    yi=α+xi β+μi (i=1,2, …,N) (1)

    變截距模型,在該模型中存在個體差異并且這種差異可以通過截距的不同體現出來,系數不變。

    yi=αi+xi β+μi( i=1,2,…,N )(2)

    變系數模型,在該模型中系數和截距都是變化的。

    yi=αi+xi βi+μi (i=1,2,…,N) (3)

    在如何選擇模型類型時先建立兩個假設:第一個假設在模型中截距和系數都是不變的;第二個假設為在模型中截距是變化的而系數是不變的。由于本文研究的幾個主要國家經濟實力以及經濟結構均有較大差別,存在個體差異,在經過對3個模型的估計之后,根據殘差平方和通過F檢驗我們拒絕了假設一和假設二,即模型中的系數和截距都是變化的,選擇第三個模型變系數模型。因此模型滿足以下條件:

    αi≠αj,βi≠βj,?坌i≠j(i=1,…,n;t=1,…,T)

    3.2 數據分析

    本文數據來源于OECD(經濟合作組織)統計網站,和中國統計局統計年鑒,以及WIPO(世界知識產權組織)Statistics on Patent中PCT Yearly Review。其中出口數據選取的是2002-2009年美國、英國、中國、德國、日本、韓國和意大利7個國家每年的出口額,以美元計算,并以2005年的價格指數為基準,因此出口額是消除了價格影響因素以后的美元值。對外專利申請選取的是以上各國2000-2007年相對出口額滯后兩年的PCT申請數據,單位為件。具體數據請見表1和表2。計算時對原始數據取自然對數。模型中的被解釋變量Export是各國年出口額,各國出口額及價格指數數據來源于OECD網站,其中中國出口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解釋變量Patent,為各國PCT申請數,數據來源于WIPO網站的PCT Yearly Review。因此本文的初始模型為:

    ln EXPORTit=β0 +β1ln PATENT it + μit(i =1 ~ 7 國家和地區;t =1 ~ 8 年)。相關數據如下:

    4 計量結果

    通過Eviews計量軟件我們對變系數模型進行了估計,結果如下:

    因此得出以下等式:

    Log(export)USA=6.865 8-8.06+0.96log(patent);

    Log(export)UK=6.865 8+29.54-3.29log(patent);

    Log(export)JP=6.865 8-0.96+0.28log(patent);

    Log(export)KO=6.865 8-2.78+0.47log(patent);

    Log(export)CN=6.865 8-1.92+0.53log(patent);

    Log(export)GE=6.865 8-12.69+1.56 log(patent);

    Log(export)IT=6.865 8-3.12+0.59 log(patent);

    5 結 論

    通過以上結果,我們可以發現PCT申請對出口績效除了英國以外都有促進的作用,并且這種作用程度隨著國家的不同而呈現差異。在所研究國家中,PCT與出口績效之間呈現最顯著的正相關作用的是德國和美國,其中德國的系數為1.56,美國的系數為0.96。PCT申請對出口有最大促進效應的是德國。在中國PCT申請對出口也有一定的促進關系,其影響系數為0.56。PCT與出口的關系在應該呈現負相關作用,并且該作用并不顯著。所以我們不能確定英國PCT申請同其出口之間的確切關系。

    在模型中,中國的截距為正值,這表明在不存在專利的情況下中國依然可以出口,這和中國的出口模式有很大關系。中國的出口大部分為加工貿易,加工貿易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中國的出口結構。但與此同時,這些加工產品處于價值鏈低端,技術含量較低,包含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僅占出口產品的很小一部分。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品仍然是中國出口的主要產品,所以即使沒有專利,中國依然可以利用人力資源自然資源優勢實現出口。相反,美國和德國的截距均為負值,說明在沒有專利的情況下他們的出口將會是負值,這更進一步表明了專利對這些國家的重要性。在這些國家出口產品以高技術產品為主,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來技術創新。

    結果顯示了在不同國家之間PCT與出口的不同關系。可以確定的是PCT申請對出口有促進作用并且可以幫助企業擴展國外市場。

    盡管近年來中國的PCT申請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但是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PCT申請數量同中國的出口規模是不相匹配的。對外專利申請還沒有最大程度地促進我國出口,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PCT制度在我國還處于發展階段,很多企業對PCT申請的理解上存在偏差。政府應積極引導企業,加大R&D投入,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建立自主品牌以開拓國外市場。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優化對外專利申請的資助政策,明確資助目的,規范資助范圍和資助額度,提高資助效率,鼓勵企業進行對外申請,尤其重視對私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的資助,有效提高專利收益。

    (2)引導企業通過利用PCT制度進行國外專利布局,提高國際技術競爭力。有效利用PCT申請制度保護國外市場。但也要注意避免盲目申請。

    (3)制定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對外專利申請政策。規范PCT申請,鼓勵重點行業和領域的申請。

    主要參考文獻

    [1]K Laursen.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y on the Dynamics of Trade Performance[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1999,10(3):341-357.

    [2]Luc L G Soete. A General Test of the Technological Gap Trade Theory[J]. 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1981,117(4):638-660.

    [3]余道先,劉海云. 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對出口貿易的影響研究――基于專利授量的實證[J]. 國際貿易問題,2008(3).

    第6篇:救濟申請書范文

    [關鍵詞] 美國337調查 現狀 法律分析 對策

    美國337調查是指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簡稱ITC)根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簡稱“337條款”),對不公平的進口行為進行調查,并采取制裁措施的做法。實踐中,337調查主要針對進口產品侵犯美國知識產權的行為。如果進口產品侵犯了美國有效的知識產權,該知識產權權利人(無論其是美國企業還是外國企業)可以向ITC提起337調查申請,并要求ITC采取相關救濟措施。

    一、我國電子產品遭遇美國337調查的現狀分析

    1.我國電子產品遭遇美國337調查的現狀

    我國電子產業是我國外貿出口的主要行業,已連續多年居工業產品出口首位。據德國聯邦對外經濟信息局于2007年1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06年我國電子產品出口額為780億美元,已超過了德國,躍居世界第一位,2007年我國電子產品的出口繼續擴大。 美國是我國電子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之一。隨著我國電子產品出口美國的份額不斷增加,再加上中美貿易摩擦加劇,我國出口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淡漠,所以我國是近年來遭受美國337調查最多的國家。在所有涉華337調查的案件中,電子產品占絕大部分,已超過50%。可見我國電子產品已成為美國發起337調查的重點。

    截至2008年4月底,涉華電子產品337調查的具體情況見下表:

    注:上表資料來源于中國商務部網站:topic.mofcom.省略

    從上表可以看出,從2003年至2008年4月,38起涉華電子產品337調查案件中,專利類侵權調查有36起,占95%,商標類侵權調查有2起,占5%。在上述所有案件中,除了12起未做出裁定外,其余26起已結案的337調查案件中,只有2起勝訴,即被ITC裁定未侵權,占所結案件的5%,有17起案件與控方達成和解,以交納專利費來換取和平,占以上所結案的45%。有7起被ITC裁定侵權成立,占上述所結案的19%,其中1起發出了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另外6起發出了有限排除令。

    2.涉案電子企業的回應情況

    過去,由于我國電子企業大多對美國337調查不大了解,更不了解不應訴的后果,再加上訴訟費用昂貴(一般在100萬至1000萬美元),程序復雜,手續繁瑣,所以我國電子企業多采用不應訴的回應方式。結果被訴企業不應訴,就自動敗訴,ITC就會作出缺席裁決,裁定申請人陳述的事實成立,發出永久排除令,使得我國所有生產該產品的企業無法進入美國市場。經過多年的實踐,我國企業逐漸認識到不應訴的嚴重后果,開始主動應訴。在主動應訴的過程中,為了保證不會因敗訴而被ITC下達禁止令,從而達到保住一定市場的目的,大部分企業通過努力爭取庭外和解來解決問題,庭外和解可以通過互相交換知識產權技術進行合作,也可以通過向專利權人交納一定的知識產權使用費來達到和解的目的。這樣,不但可以免除高額的訴訟費用,還可以保住市場。到目前為止,面對337調查,積極應訴的企業很少。

    二、我國電子產品遭遇美國337調查的法律分析

    1.美國337調查的法律依據

    337調查的基本框架最初由美國《1922年關稅法》第316節確立,后來在《1930年司莫特-郝利關稅法》第337節中被進一步明確。經過《1974年貿易法》、《1988年綜合貿易與競爭法》以及1994年《烏拉圭回合協議法案》等三次修改,337調查的申請門檻被大大降低,美國國內企業能夠更容易地證明進口產品侵犯其知識產權。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開始利用337條款對進口產品提起侵權調查。在實體法方面,337調查主要適用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條款的有關規定、美國聯邦和各州關于知識產權侵權認定的各種法律,以及其他關于不公平競爭的法律等;在程序法方面,337調查主要適用包括《聯邦法規匯編》關于ITC調查的有關規定、《ITC操作與程序規則》、《聯邦證據規則》關于民事證據的規定、《行政程序法》關于行政調查的有關規定等。

    2.美國337調查的主要程序

    (1)發起調查:337案件可以由原告提起或由ITC自行發起,但多數都是由原告提起的。原告提交調查申請應以書面方式提交至ITC秘書處。ITC收到申請書后將進行審查,并在30日內決定是否立案。如果決定立案,ITC將在《聯邦紀事》中登載原告和事項,并向每位被告送達申請書和調查通知。如果ITC決定不立案,應當向原告說明理由。

    (2)開始調查:立案后,ITC會立即向申請書中列名的美國被告,以及外國被告所在國駐美國大使館送達申請書副本及調查通知。如果申請書及調查通知未能由ITC送達,原告可以在行政法官同意的情況下自行送達。 被告應在收到申請書之日起20日內針對調查通知提交書面答辯意見,決定是否應訴。被告沒有做出反應的,視為缺席(不應訴)。調查開始后不遲于90天內,ITC根據原告的請求發出臨時驅逐令,這適用于不需要證明國內工業損害的侵權案件。

    (3)聽證與裁定:在調查期內,當事人和ITC指定的行政法官要舉行兩次聽證前會議,之后,將由行政法官主持召開聽證會,根據聽證會記錄和相關證據事實,行政法官做出初裁決定。初裁決定決定一經做出將自動地為ITC所接受并把它作為ITC的最終裁定。除非至少有一名ITC委員在45天內建議對初裁決定進行復審。

    (4)復議和上訴:在ITC做出裁定后的14天內任何一方都可以請求對裁定進行復議。如果當事人不服該裁定可以在終裁決定生效后60天內向聯邦巡回上訴法院上訴。對聯邦巡回上訴法院的裁決不服,還可以再向聯邦最高法院上訴,對于聯邦最高法院做出的具有終局性的裁決,當事人不得再提出上訴。

    3.美國337調查的救濟措施

    如果ITC經調查認定進口產品侵犯了美國的知識產權,ITC有權采取以下救濟措施:

    (1)有限排除令,即禁止申請書中被列名的外國侵權企業的侵權產品進入美國市場。

    (2)普遍排除令,即不分來源地禁止所有同類侵權產品進入美國市場。

    (3)停止令,要求侵權企業停止侵權行為,包括停止侵權產品在美國市場上的銷售、庫存、宣傳、廣告等行為。任何違反停止令的企業將會被處以每天十萬美元的罰款,或等同所涉商品當日銷售額兩倍的罰款,兩者中取高者。

    (4)沒收令,如果ITC曾就某一產品過排除令,而有關企業試圖再次將其出口到美國市場,則ITC可沒收令。根據該沒收令,美國海關可以沒收所有試圖出口到美國的侵權產品。

    救濟措施沒有確定的有效期,除非ITC認為侵權情形已不存在,否則排除令和停止令可在涉案知識產權有效期內一直執行。

    三、我國電子企業應對美國337調查的策略分析

    1.對337調查應對策略研究的總結

    從目前的應對策略研究現狀來看,研究最深入、發展最系統的是法律類應對策略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1)事先預防策略。我國電子企業應建立自己的知識產權戰略,推動新技術的研究和現有技術的保護,培養自主知識產權。在出口前應進行周密的市場調查,特別要進行必要的專利和商標檢索,在合同中對于侵權和應訴責任進行相關的認定,訂立仲裁協議,排除ITC的管轄權。

    (2)應訴策略。一旦企業遭遇337調查,應主動、及時、聯合應訴,聘請有經驗的中外專業律師通力合作,分攤費用,積極配合調查機構,尋找對方的權利瑕疵,如原告是否為權利的合法持有人,原告的權利技術與商標是否與我方構成相同或類似,原告是否符合國內產業的定義。另外,企業為了贏得更多的準備時間,可以利用中止程序。最后企業也可以選擇適當時機進行和解。

    (3)進攻策略。我國可以借鑒日本的經驗,利用337條款,在美國及時申請專利,獲得相關的知識產權,排除美國國內競爭和來自國外競爭對手的壓力。

    (4)事后策略。即使被裁定敗訴,企業首先可以采取一定的補救措施,降低損失。如在侵權被訴中有與自己有合同關系的第三方責任的情況下,敗訴后,應根據雙方在合同中的糾紛解決條款向第三方要求損害賠償;其次對產品進行技術改進,繞開原告所持有的專利,積極地向ITC申請撤銷有限排除令或普遍排除令。最后,企業要為產品尋找生路,應積極開拓美國以外的海外市場,減輕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

    2.關于建立、完善對美337調查應訴機制的若干建議

    (1)明確應訴主體。337調查的應訴主體不是政府和行業協會,而是企業自己。雖然政府和行業協會起來很大作用,但如果讓政府和行業協會完全包辦了訴訟,有關訴訟的企業就會置身事外,認識不到事情的嚴重性。企業要重視開發自有知識產權,同時應積極在國外申請和維護知識產權。所有涉案企業應積極應訴,才能維護自身在國際市場上的利益。

    (2)充分發揮政府、行業協會的職能作用。政府的角度來看,應加強知識產權戰略研究,建立相關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重視知識產權的開發、積累和轉化,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讓知識產權所轉化出來的強大生產力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的助推器。同時,政府還應建立預警制度,在信息提供、政策指導,以及對外交涉等方面發揮作用。最后,政府不妨考慮建立反337調查的基金會,專門為我國企業應訴337調查提供經費支持,減少應訴企業的應訴風險。

    行業協會作為社會中介組織,是連接政府與企業的橋梁,能夠彌補“政府失靈”和“市場失靈”所帶來的社會職能分工缺陷。由于行業協會對本行業情況比較了解,其具有較強的行業代表性。在企業遭遇337調查后,行業協會應積極、主動地與涉案企業聯系,幫助企業想方設法應對337調查。

    (3)建立中國式的337調查制度。在對美337調查反訴的過程中,借鑒國外的經驗,建立自己的337調查制度,采取進攻策略,保護我國涉外知識產權。該制度的建成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在與外國貿易時因知識產權糾紛受制于人的局面。我國新修訂的《對外貿易法》已經為建立中國式的337調查制度提供了最直接法律依據,該法第五章第2條規定“本法適用于對外貿易以及對外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 第29條規定“進口貨物侵犯知識產權,并危害對外貿易秩序的,國務院對外貿易主管部門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禁止侵犯人生產、銷售的有關貨物進口等措施。”但從實踐來看,這一法律規定并不具備任何可操作性。

    要建立中國式的337調查制度,首先我國立法機構應制定保障貿易知識產權的《反知識產權侵權法》,其次,要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在改進知識產權立法的同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執法。加強有效的司法審查制度對反知識產權的規則和調查裁決進行合法性控制上。

    參考文獻:

    [1]薄守省 楊 麟 周 勇:美國337調查實務[M].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6年

    [2]劉述莉:論中國制止侵犯知識產權進口行為法律制度的建立[D].中國碩士論文數據庫,2007年

    [3]白泓淥:中國機電產品出口美國遭遇337條款調查[D].中國碩士論文數據庫,2007年

    [4]饒 磊 周 全:中國企業如何應對美國“337條款”[J].中外企業家, 2007年第2期

    第7篇:救濟申請書范文

       學校貧困申請書1

       尊敬的領導:

       我現在十分需要領導、學校、國家幫助我,幫我和我的家庭度過難關,讓我能有幸和其他的同學一起順利完成學業。

       我的家庭有四口人:爺爺、爸爸、媽媽,還有我。由于工廠的效益很不好,我的父母在1996年前后分別下崗。從那時開始,我們的家就陷入了窘迫之中。年老體弱的爺爺需要媽媽的悉心照料,所以家里的重負一下子都落到了爸爸一個人的肩膀上。

       上大學兩年以來,我深知著上學的機會來之不易。我省吃簡用,化壓力為動力,化愛為能量,無時無刻不再努力著,各門功課均達到優良水平,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熱心幫助同學,在班里名列前茅。大一的時候就通過了英語四級考試,大二的時候通過了計算機二級的考試,一直是入黨的積極分子。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能讓我的家人寬慰,用良好的成績來回報幫助過我的親人和朋友,來回報國家和社會。

       現如今,黨和國家的政策是大力發展教育事業,這讓我這樣的學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滿懷熱血感謝黨和國家對貧困學生的關心。真誠希望領導給我一次機會,一解我求學之路的燃眉之急。我會以200%的努力好好學習,爭取上進!只要自己一有能力,就馬上回饋社會,幫助所有有需要的人。特別的是我一定要成為一個能對國家和社會做出特殊和巨大貢獻的人。

       再次真摯的感謝各位領導。

       此致

       敬禮

       20xx年x月x日

       學校貧困申請書2    銅梁縣大廟鎮大獅村村委:

       我叫侯大洪,大獅村七社社員,男,1968年9月26日出生,漢族,眾所周知,今年,對我家來說的確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切災難和不幸都降臨于身,真是禍不單行。首先,是我父親的病逝。隨之而來的是:我的兒子侯鑫,僅有19歲,因身患重病不得不離開了學校,在重慶西南醫院動了兩次手術,前后住院長達三個多月,如今雖出院,但身體相當虛弱,還不時到大廟醫院輸液,生活極為不便,還得靠年老的婆婆及母親親自照顧。自生病以來,雖得到親戚朋友以及社會的關心與幫助,但對我這個家庭來說也無濟于事。而我自己呢,于今年8月8日,又出了車禍,在重慶大坪醫院做了下肢切除手術。令人可悲的是,落下了瘸子殘疾(左腳短且細小),一路病病磕磕走來,身體極度虛弱,如今40多歲的人,本來是身強力壯干事業的時期,本應是肩負上贍老下養小的神圣職責時期。可孑然一身的我,孤單、寂寞、悲傷尚且不說,苦惱的是每年只能偶爾做點小事,根本無能力維持自己的生活,仍然依賴母親及自己的妻子而生存。我不能盡人子之孝心,不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悲哀呀!眼望著母親逐漸衰老,眼看著家庭生活逐步維艱。如何生存?不敢想象,不堪設想!

       更要說的是,我還有一個一歲多的女兒也要靠人照顧呀,因此一切重擔都落到了我妻子

       夏慶淑的頭上。就拿照顧我們三個來說都夠她受的了,更不用說找錢來維持家庭生計,這一切使我家從此一蹶不振,我一家人的生活從何談起呢?

       不幸的我,萬幸的是遇上了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惠民政策似甘泉滋潤弱勢群體。政府對"老弱病殘、鰥寡孤獨"給予了的生活保障,更有各級領導的同情憐憫之心、關懷厚愛之情。在此,一個對家庭對國家毫無貢獻反而拖累的體弱多病外加殘疾的我,萬般無奈之下,厚顏提出享受"低保"待遇。敬請上級領導體察實情,批準為荷!

       此致

       敬禮!

       申請人:

       __年__月__日

       學校貧困申請書3

       尊敬的上級主管部門:

       申請人:xxx,生于1983年5月9日,家住府谷縣黃甫鎮山神堂村,同心路初級中學教師。

       申請事由:由家庭貧困,妻子有病,于20xx年4月6在中國第四五一醫院做手術治療花費大,請求給予救濟資助。詳情:我是一名中學教育教師,20xx年8月,來到同心路初級中學,走上了三尺講臺,開始了我的教書生涯。我愛教育,愛學生,學生也愛我,喜歡我,特別喜歡和我玩,當然也特別喜歡我給他們上課,從2012擔任班主任以來我班教學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學校的表彰。由于我來自農村,父母在家務農,經濟基礎微薄,無其它經濟來源,僅靠我的工資來維持家庭生活,今年妻子病情嚴重,于20xx年4月6在中國第四五一醫院做手術治療花費大。為了緩解貧困教師的家庭生活,減輕我的經濟負擔,特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援助我這個貧困教師的生活。

       特此申請,望批準。

       此致

       敬禮!

       申請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學校貧困申請書4

       江西省農村信用社:

       我是江西科技師范學院中文系**級的貧困學生,來自九江市的一個偏僻農村。現家有6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妹妹和我。爺爺、奶奶年老在家,妹妹在縣城讀高中,爸爸媽媽在家務農,且媽媽體弱多病,全家的開支主要靠農作物。由于家鄉田少人多,加上去年又遇洪水,農作物欠收,全家人均收入不足400元。我進大學時的學費大部分是靠親戚朋友借來的,今年要把學費交齊就更加困難了。為了不因經濟困難而影響自己的學業,能及時、足額地把所欠學費交清,于是,我特向貴社提出助學貸款。我借款的.額度是6000元,計劃畢業后4年內還清本息。我父母也同意我貸款,并同意承擔連帶保證責任。貸款后,我保證履行還貸義務,按時歸還貸款本息。同時,繼續努力學習,爭取以優良的成績來回報省農村信用社對我的關心和扶持。望省農村信用社批準為盼。

    第8篇:救濟申請書范文

    問:山西張武

    ――我大學畢業后想去西部工作。請問國家在學費、試用期工資方面有什么政策嗎?

    適用文件:《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

    國發〔2011〕16號

    答:

    文件規定:“鼓勵高校畢業生到中西部地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就業。要結合中部地區崛起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以及產業梯度轉移的需要,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到中西部地區就業。各地要盡快出臺并完善相關政策,對到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縣以下基層單位就業,服務期達到3年以上(含3年)的高校畢業生,按規定實施相應的學費和助學貸款代償。對到艱苦邊遠地區或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在機關工作的,試用期工資可直接按試用期滿后工資確定,試用期滿后級別工資高定1至2檔;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可提前轉正定級,轉正定級時薪級工資高定1至2級。”

    仲裁申請書怎么寫

    問:河南于炳坤

    ――我是一名外來打工者,單位欠我工資,就是拖著不給。請問申請仲裁有時間限制嗎?仲裁申請書怎么寫啊?

    適用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八十號

    答: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如果仲裁時效因為你向單位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單位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倘若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你沒能在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如果你和單位的勞動關系存續,那么你在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申請仲裁不受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如果勞動關系終止,你就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申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并按照被申請人人數提交副本。

    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如果你自己寫仲裁申請確有困難,可以口頭申請,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

    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哪些情況取消成績

    問:山東趙毅軍

    ――聽說國家對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中的違紀行為處理得很嚴,是不是要取消全部成績啊?

    適用文件:《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違紀違規行為處理規定》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 第12號

    答:

    “應試人員在考試過程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當視全部科目考試成績無效;其中有第(三)項至第(八)項行為之一的,2年內不得參加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

    (一)抄襲、協助他人抄襲試題答案或者與考試內容相關資料的;

    (二)互相傳遞試卷、答題紙、答題卡、草稿紙等的;

    (三)故意損壞試卷、答題紙、答題卡,或者將試卷、答題紙、答題卡帶出考場的;

    (四)偽造、涂改證件、證明,或者以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考試資格的;

    (五)讓他人冒名頂替參加考試的;

    (六)本人離開考場后,在考試結束前,傳播考試試題及答案的;

    (七)與考試工作人員串通作弊或者參與有組織作弊的;

    (八)利用通訊工具、電子用品或者其他技術手段接收、發送與考試相關信息的;

    (九)其他嚴重違紀違規行為。”

    哪些情況在工作中傷亡但不屬工傷

    問:遼寧王曉斌

    ――我想問一下哪些情況在工作中傷亡,但不認定為工傷啊?

    適用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五號

    答:

    “職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導致本人在工作中傷亡的,不認定為工傷:

    (一)故意犯罪;

    (二)醉酒或者吸毒;

    (三)自殘或者自殺;

    第9篇:救濟申請書范文

    [關鍵詞]汽車車身、輕量化、工藝、材料

    中圖分類號:G15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25-0387-01

    汽車車身是整車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件精致的綜合藝術品,憑借著明晰的雕塑形體、優雅華麗的裝飾件和內部覆M材料,使人獲得賞心悅目的感受,點綴著社會生活環境,形成道路移動的風景線。我國汽車制造業的發展,一方面拉動了社會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影響環境、安全的弊端顯現出來,反過來制約了我國的經濟發展。因此,汽車車身輕量化是時代所需,勢在必行的策略。

    一、當下的汽車車身現狀

    我國汽車工業發展戰略決策就是節能減排,新車產業化。目前,能耗大、尾氣排放嚴重等問題是制約中國汽車發展的絆腳石,羈絆我國汽車行業走向世界的步伐。那么,對汽車車身的改進和工藝的進化,是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1、汽車車身材料的選擇

    汽車材料是影響汽車重量的關鍵因素,也是汽車安全因素的重要指標之一。經過實驗測試,各種鋼板(帶)的屈服強度是有差異的,普通鋼板(帶)的屈服強度介于120Mpa―180Mpa,強度板的屈服強度介于180Mpa--260Mpa,高強度板的屈服強度介于260Mpa--340Mpa,特高強度板的屈服強度介于340Mpa--620Mpa,超高強度板的屈服強度大于620Mpa,在我國車型中,車身材料絕大部分都是采用普通鋼板,容易變形,又有很大的重量;高強度鋼的應用較少,對于鋁鎂合金、復合材料等輕量化優質材料,都沒有在汽車車身制造中得以應用。

    2、結構輕量化設計不夠成熟,車身工藝技術不強

    傳統的鋼制車身制造工藝在沖壓工藝和焊接工藝,電阻點焊的焊接能耗居高不下,電阻點焊電流是鋼材點焊電流的四倍,且二氧化碳的焊接,無法保證對薄板的焊接質量,難以修復變形問題。在車身設計師理念上,仍采用傳統的車身結構和生產方式進行制造設計,沒有融入計算機全面控制焊裝設備、改善車身結構、應用新型的連接技術等思想設計,汽車大型化、重量化及大排量化的狀態,顯然跟不上革新后的車身結構及汽車的性能。長期下去,勢必造成我國的汽車制造業對國際汽車行業的飛速發展望塵莫及。

    二、汽車車身輕量化的關鍵工藝技術控制途徑分析

    從世界主流汽車輕量化發展來看,使用先進輕質復合材料和工藝,保證汽車的強度與安全性,降低排氣污染,節約能源,汽車輕量化己成為世界汽車發展的必然趨勢,環境友好型汽車己受到人們的愛戴。

    1、采用輕量化優質材料,拓展車身性能

    輕量化材料在汽車車身制造的應用,降低了汽車的整體重量,贏得了國際汽車工業的廣泛認同,形成汽車車身輕量化的主打技術,推動汽車材料的改革創新。從輕量化材料的發展趨勢著眼,可以從四條途徑來實現。第一:高強度鋼板(帶)替代普通鋼板,既能增強屈服強度,優化汽車使用性能,又能將汽車零部件及總成結構厚度減薄。當前,世界汽車工業正研發的淬火分配鋼,具有強度高、可塑性強、性價比較好的特點,備受各國的期待。第二:輕金屬材料替代鋼板。近年來,鋁合金在車身上的應用正在擴大,鋁的密度約為鋼的三分之一,對汽車減重的同時,也大幅提高車身零部件的剛性,因而受到社會的矚目。以美國生產的汽車產品為例,1976年,一輛汽車使用鋁合金重量僅為39公斤,1982年上升到62公斤,到1998年則升至100公斤。第三、復合材料替代鋼板。復合材料與金屬材料相比,有著更獨特的優勢,如:耐撞擊、減振隔音性能良好等無與倫比的優點,在未來的汽車車身材料中,應用前景一片光明。第四、多種材料組合,打造架構車身零部件。單一的采用某一材料制造車身,制造成本受到限制或者成本偏高,難以達到優化車身性能的最終目標。因此,綜合利用材料,將合適的材料運用到合適的部位,將是車身結構設計的發展趨向。

    2、合理使用多種先進工藝技術,支撐多種材料車身制造

    在車身制造過程中,多種材料的混合使用于汽車車身的條件下,激光焊接、弧焊、MIG焊、電阻點焊等多種連接工藝,鑄造連接件、覆蓋件、擠壓型材骨架結構件等零件關鍵制造技術,面臨了巨大的挑戰。現只舉出幾例關鍵工藝制造技術加以說明。

    2.1 激光焊接技術

    激光加工技術是實現汽車輕量化的重要途徑,研發了多種激光加工技術理論,其中激光焊接是利用激光束產生熱源,使金屬熔化,進行高效的精密焊接技術,它可以減少兩塊鋼板之間的搭接寬度,加強部件之間的連接,壓縮車身結構件的體積。焊接速度快,生產效率高,可以根據鋼板的厚度、材質及性能的差異,按任意軌跡通過激光裁剪、拼焊等技術,連接成一整體結構,再經過機械沖壓成形,制成車身的零部件,使零部件具有很高的強度。由于車身的各個部件對強度、剛度、防腐等因素要求不同,可以采用激光拼焊技術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比如:車身的上部與下部設計要求,車上人員安全系數與汽車本身的安全系數不同,將不同的特性材料無縫拼接起來。

    2.2 熱沖壓成形技術

    對汽車的車身部位,如:車窗加強筋、地板通道、門板加強筋、前中立柱等形件,都要經過熱沖壓成形過程。它是將鋼板加熱至一定溫度,快速移至規定的機械模具內,高速沖壓成形,再經過冷卻、淬火處理的工藝程序,生產出超高強度、精度高的鋼板沖壓件;由于零部件具有很高的強度,對材料的選擇上,可以相應的減少料厚,真正達到減輕車重的目的。

    2.3 其他先進工藝技術

    隨著汽車輕量化的要求,研發多種工藝技術,例如:液壓成形技術、半固態加工技術、JFE智能沖壓成形技術等,都對成形車身部件更大的設計空間,工藝制造技術控制也越加規范化、集成化、精確化,生產工序簡化,實現車身的進一步減重,推動車身輕量化的不斷發展。

    三、結束語

    要獲得汽車車身輕如蟬翼堅如磐石的最優效果,符合車身輕量化的理想狀態,必然要受到成本和性能的約束,只有借助先進的數字化手段,充分發揮多工藝制造手段的優勢,實現工藝制造技術和方法在車身上的合理化和精細化使用,才能有效地節能減排,提高汽車的整體質量,促使我國的汽車制造業與世界汽車工業的差距大大地縮短。

    參考文獻

    [1] 周成軍,沈嶸楓,周新年,吳傳宇.電動汽車車身結構輕量化研究進展[J].林業機械與木工設備.2012(11).

    [2] 智淑亞.汽車車身輕量化材料的應用及發展[J].中國制造業信息化.2012(17).

    [3] 黃信宏.車身輕量化設計研究現狀[J].現代零部件.2012(05)

    精選范文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亚洲性色成人av天堂|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网站| 成人免费无遮挡无码黄漫视频| 成人免费在线看片| 亚洲性色成人av天堂| 日本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日韩美国成人|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 久久怡红院亚欧成人影院| 成人h在线播放| 91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 国产新疆成人a一片在线观看| 青青草成人在线| 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成人毛片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 成人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 成人午夜私人影院入口|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午夜视频免费成人|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美国特级成人毛片|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人碰人碰人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看吃奶视频网站| 成人黄色小说网站| 成人污视频网站| 成人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午夜精华液|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国产成人AV区一区二区三|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