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剪輯視頻引發著作權問題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更多人加入到了自媒體行列中,以某彈幕視頻網為例,其投稿功能方便快捷、門檻較低,已經讓其成為現下熱門的視頻投稿平臺。其中剪輯而成的視頻以其主力軍的地位占據了投稿視頻的大部分。然而剪輯視頻內容來自于多種源視頻,其涉及的著作權問題更加復雜。本文就其問題展開探討,并試圖探索出剪輯視頻的著作權歸屬和維護。
關鍵詞:剪輯視頻;著作權;彈幕視頻網;歸屬;維護
一、剪輯視頻的形成與發展
剪輯視頻利用相關軟件通過對加入的圖片、背景音樂、特效、場景等素材與視頻進行重混合,對視頻源進行切割、合并、通過二次編碼,從而生成表現力各異的新視頻。①正是因為剪輯而成的視頻含義明確、主題鮮明,通常具有藝術感染力,在大多視頻領域受到很大的關注,很多人為了達到自己的某種需求或者愛好所驅愿意加入視頻剪輯的行列甚至以此為生。而某站作為年輕人潮流文化娛樂社區,以其特色的實時評論功能讓很多人趨之若鶩。并且活度用戶中正式會員日漸增長,更多人愿意成為制作視頻的人,分享生活樂趣、學習方法、娛樂活動等等,也是文化融合與交流合作的很好的平臺。剪輯視頻之所以如此受歡迎,在于它獨特的獨創性,剪輯而成的視頻看似雜亂無章,來源跨度較大,但通過剪輯師的思考和技巧,這些主題不同的視頻能夠融合到一個主題中,形成新的認知,往往能夠帶給觀看者不一樣的體驗和感覺。
二、剪輯視頻具有著作權的論據
著作權(也稱為版權)與工業產權(也稱為產業產權)是知識產權中的兩大類,對于作品而言,我們更多討論其著作權。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2條作出規定,著作權法所稱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并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②具體來講,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應當具備以下幾個特征:(一)作品是思想、情感的表現形式而非思想、情感本身;(二)作品應當具有獨創性;(三)作品的表現形式屬于文學、藝術和科學范疇。由此可見,獨創性是判斷是否具有著作權最重要的部分。獨創性是指一部作品經獨立創作產生而具有的非模仿性(非抄襲性)和差異性。③獨創性也并不限于原始作品,改編、翻譯、編輯、或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演繹作品,盡管不是絕對獨立構思的產物,但仍然是經過一定的創作活動而產生,并不是對已有作品的另一部演繹或實質性模仿,所以也具有獨創性。我國《著作權法》第12條也規定,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其著作權由改編、翻譯、注釋、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④這里就提及到了“侵犯”,究竟怎樣算“侵犯”呢?這里就要提出兩個概念:原始取得和繼受取得。前者依賴法律意志,意思是只要符合法律規定,可以不經過原權利人的意志取得;后者則必須依賴原權利人的意志。通常剪輯視頻是通過剪輯師獨立的思考,利用多種剪輯手法將多個源視頻融合到一起,這一系列的活動都是它獨創性的體現,并且,獲得源視頻的方式大多通過以上兩種方式,因此,剪輯視頻是具有著作權的。
由上所述,自制的剪輯視頻是受著作權保護的,但為什么剪輯視頻仍然會引起很多有關“著作權”的不好言論呢?“自己剪輯的視頻算侵權嗎?”、“由于版權問題,該視頻不予審核”、“怎樣搬運視頻不算侵權”等等相關問題在網絡上興起。雖然國民的法律意識不斷意識增強,但是從另一角度體現出視頻剪輯這類的自媒體易引起相關法律問題。究其原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一)著作權具有動態性和發展性著作權最初的概念只是一種印刷的特許權或翻印權,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著作權所保護的客體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儼然把著作權逐漸豐富與擴張。正是因為這種動態性,使得成文的規則跟不上新事物的出現與發展,人們遇到的各種著作權問題便無法得到合適的回答。著作權的發展性也是建立在新事物發展的基礎之上,兩者之間的平衡是問題的關鍵所在。(二)視頻剪輯自媒體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視頻剪輯作為自媒體的一種也是新興發展的事物,它包含的內容和涉及的層面很廣。因此,任何一部分都會挑戰著作權的底線。(三)相關法律制度不完善無規矩不成方圓,任何一部分都需要法律的監督與管制。我國并沒有具體的法規來約束視頻剪輯的活動。
四、某站剪輯視頻的著作權維護研究
第一,從素材來研究。視頻剪輯的素材包括源視頻以及除源視頻之外的音頻、圖像、特效等等。很多人往往只關注源視頻的版權問題,殊不知音頻、圖像同樣涉及版權問題。一部分源視頻大多來自官方網站,這類視頻通常站在“官方”立場,是將自己所的視頻作為公開資源分享給大眾,通常剪輯這類源視頻是原始取得方式,一般不算侵權,但也不可忽視源視頻是否有注明“禁止二傳、二改”的類似情況;還有一部分源視頻是已經過個人或組織制作、修改后的視頻,這類視頻和我們討論的剪輯視頻同樣具有著作權,因此在這類視頻引用時一定要經過著作權人同意才可以使用即繼受取得。同理而言,音頻、圖像作為作品的其他形式也應受到同樣的注意。音頻通常用作視頻剪輯中的BGM,即背景音樂,通常是在各大音樂平臺已的作品,是視頻剪輯中最易忽視的部分,嚴格意義來說,不注明出處的都算侵權,只是,音頻作為次要部分往往不在人們的考慮范圍之內,但是我們討論著作權的問題是需要考慮細枝末節的。還有一部分就是圖像。其實圖形分很多種,常常涉及版權問題的是個人拍攝的攝影作品。當這些個人作品被引用在公眾平臺上時,都需要事先經過著作權人同意,并注明出處。因此,一個剪輯好的視頻所涉及的著作權問題還是很多的。第二,從剪輯手法來研究。常見的剪輯手法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將多個視頻片段剪輯到一起形成新的一段視頻,一種是簡單地剪輯掉一段視頻的頭尾或者其中小部分形成一段新視頻。很多人認為后者的剪輯手法過于簡單,甚至有抄襲搬運的嫌疑,常常成為人們詬病的現象。其實,從總法則“經過著作權人的同意”來看是很好分辨這兩種情況的。如果你是源視頻的制作者,你會愿意同意后者的行為嗎?從正常情況來說,著作權人大多不會同意后者的行為,因為在一定形式上后者就是抄襲,僅僅是加上了一點自己的改動,難道就能帶上“獨創性”的標簽了嗎?所以,不管使用哪種手法進行剪輯,“經過著作權人的同意”是最基本的。第三,從形式來研究。就某站而言,投稿一則視頻時有“自制”和“轉載”兩個選項,并且分別有“未經作者授權禁止轉載”和“注明視頻來源網址”兩個選項。可見,如何正確一則剪輯視頻也是需要注意的。作為剪輯師,首先要有著作權意識,在任何公眾平臺上信息的人都應該具有法律意識。因為網絡作為一個很大的交際平臺,任何微不足道的行為都會引起意想不到的后果。一方面,剪輯師要尊重著作權人的勞動成果,在搬運視頻前先獲得著作權人的同意,剪輯時注意不要過分扭曲源視頻的主題,剪輯完成后注明源視頻出處。另一方面,剪輯師要提高自身維權意識,可以在自己的作品合適的位置加上水印,防止不法分子惡意搬運導致嚴重后果,也可以在視頻簡介中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的字樣。
五、結語
面對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沖擊,著作權在受到挑戰,就視頻剪輯而言,其素材使用、剪輯手法、形式都和著作權息息相關,視頻剪輯也具有著作權,不可褻瀆,某站作為其中投稿平臺代表,為剪輯師和著作權人都提供了相應的規定和保護。但作為剪輯師和著作權人,需要從自己角度和他人角度出發,在視頻剪輯的各個部分仔細考慮法律問題。從社會角度來講,社會中的每一份子都應當有法律意識,對視頻剪輯這樣看似不具有法律效益的作品懷有尊重和監管之心,共同創建和諧的網絡法律環境。
作者:王夢婷 熊力瑤 張銘陽 單位: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 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