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政治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思辨能力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成為相關教育者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要提高初中學生的思辨能力,教師應注重進行課上的問題探究,設置正確的思維引導,引導學生參與課余生活的相關活動。
[關鍵詞]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思辨能力;培養策略
初中政治是一門集基礎政治知識理論與相關思辨能力為一體的功能性學科。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幫助學生積累相關的政治知識,同時還需要對他們自身思辨能力的提高給予足夠的重視。
《全國中小學生新課程改革標準》明確指出,教師在初中階段的教學重心需要從基礎知識理論向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方面進行轉移,初中階段的政治教學亦是如此。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為了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應該注重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學生思辨能力的方式多種多樣,教師在課堂上注重問題探究就是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教學方法。教師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問題探究,一方面能夠使學生對問題本身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與認識,另一方面,學生在進行問題探究的過程中思考其中的關鍵所在,并辯證地考慮其中的孰是孰非,能夠達到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覺悟水平的目的。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珍愛生命》時,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可以就“我國是否應該允許進行安樂死”展開課上的問題探究。教師首先應該教授學生這一部分內容的基礎知識點,比如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人生命的獨特性等。當學生擁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之后,教師可以適當地進行引申,比如給學生講述國外安樂死使用的條件。接著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展開既定主題的思維辨析,最終達到提高他們綜合政治水平的目的。
二、通過設置正確的思維引導,幫助學生設立正確的思維導向
初中階段的政治教學有兩個重要目的:一是教授學生相關的基礎政治知識理論,從而為他們之后更高層次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二是在目的一的基礎上通過正確的思維引導,幫助學生設立正確的思維導向,從而最終達到提高學生思辨能力的目的。那么如何設置有效的思維引導就成了教師在初中政治課程備課過程中的重中之重。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歷年來“感動中國”人物的具體事跡以及頒獎典禮。這樣,學生一方面可以從“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中受到啟發,從而利用榜樣的力量設立自身正確的思維導向,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辯證地學習這些人物身上優秀的地方并棄其糟粕,可以達到提高自身綜合思想道德素質的目的。例如在學習九年級全一冊第二單元《了解中華愛我中華》時,教師為了給學生設置正確的價值導向,可以讓學生觀看201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在我國有“氫彈之父”之稱的于敏院士的故事。于敏院士用自己滿腹的愛國之志投身于我國的國防建設,89歲高齡仍然堅持奮戰在氫彈核武器研究的第一線,當為當代學生學習的楷模。學生在觀看頒獎視頻的時候,不僅可以從于敏院士身上感受到那種強烈的愛國情感,還能夠以此為榜樣給自己設立正確的思維導向,從而最終達到提高思辨能力的目的。
三、引導學生參與課余活動,豐富其課余生活
學生初中階段的政治學習僅僅依靠課堂上教師的知識點傳授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在課余時間積極參與能夠提高思辨能力的相關活動,從而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綜合水平。教師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參與有關思維辨析主題的講座就是其中的典型方式之一。學生參與思維辨析講座,一方面可以從專家的講述中對思維辨析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另一方面這種形式的講座還可以有效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使得他們不斷提高自己的初中政治知識儲備。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師友伴我行》之后,可就其中“男生女生”這一主題帶領學生參加校辦的相關講座。學生在專家的講述中辯證地思考男生與女生心理以及生理上的不同之處,從而達到有效處理自身與異性關系的目的。總之,教師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可以通過初中政治問題探究、設立正確思維導向以及參加思維辨析講座等方式,從而最終達到全方位地提高學生初中思想道德水平的目的。
作者:魏娟 單位:江西贛州市贛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