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醫院校多渠道教育評價體系建立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在國家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發展和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的背景下,高等中醫藥院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層次不斷提高,各地方高等中醫藥院校正不斷建立適合自己的多渠道教育評價體系,以期多方面、多層次、多途徑對教學各環節進行監督評價。多渠道教育評價體系的建立對提升教師教學基本功、提高教師教學競賽能力、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而提升全校整體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育評價;教學競賽;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是任何一所高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并決定著其人才培養的質量。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衛生事業發展和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各高等醫學院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層次也不斷提高。而高等中醫藥院校作為國家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智囊團”和“人才庫”、高等中醫藥事業發展的主要參與者和負責人,為了更好地傳承創新和發展中醫藥學這一中華民族偉大的瑰寶,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因此,同所有高等醫學院校一樣,中醫藥院校也在不斷探索建立適合自己的多渠道教育評價體系,以期多方面、多層次、多途徑對教學各環節進行監督評價,從而建立健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為國家培養高質量的專業人才。
一、高等醫學院校多渠道教育評價體系現狀分析
1.教師教學質量評價
教師的教學質量是學校教學質量的核心,而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中心環節,是教師教學水平和質量最直接的體現。課堂教學質量決定著課程教學質量,課程教學質量又決定著人才培養質量。有高等醫學院校認為采取有效的課堂質量評價有利于強化教學管理,能促進師生共同發展,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是學校教學質量監控和保障的重要內容,因而在評價體系中更側重于課堂質量評價。有別于其它類型的高校,臨床醫學院系一直是高等醫學院校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所處的醫療衛生行業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和社會服務性,很多專業課程教師都兼具著臨床醫務工作者和教師的雙重身份,同時承擔著治病救人和教書育人的雙重任務。所以臨床醫學院系的教學質量管理成為了高等醫學院校管理的重點之一,一些醫學院校就通過教學督導對臨床教學進行督教、督學、督管,以提升高等醫學院校專業教師的教學質量。也有高等醫學院校在實際教學評價體系構建實踐中,認為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是實際教學環節中較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成應有針對教師的基礎素養評價、教師的教學技能評價,以及教師的整體效果評價三個方面,從而構建成教師教學綜合質量的評價體系。
2.學生學習質量評價
學生學習質量評價是教育評價體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對學生學習過程、學習效果進行全面分析判斷和反饋,從而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同時評學結果還可以檢驗教學質量,進一步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和技能,反饋促進學生學習的效率,以此通過評學促進教學,實現教與學的雙贏。醫學教育是終身教育,因此很多醫學院校在學生學習評價體系建立實踐中,特別重視開展形成性評價,由于形成性評價比終結性評價更加注重教學的發展和變化過程,在醫學教育中使用形成性評價,能更全面地提升醫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自主學習能力、知識掌握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團隊合作和溝通交流能力都能得到顯著提高。而形成性評價讓師生雙方都得到反饋,有利于發現并改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更好地提高醫學院校教師的教學水平。有高等中醫藥院校也結合中醫藥專業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的要求,建立了學生學習質量評價體系,并在評學過程中從學生學習態度、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多個角度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進行有效評價,從中分析、查找存在問題,并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措施,以期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3.教學管理質量評價
教學管理是高校教學工作的核心內容,教學管理的質量與教學質量息息相關,因此在構建高校多渠道教育評價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就是不斷建立健全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制度及運行機制,對教學管理、教學實施部門的工作狀態進行全方位的質量評價。近年來各醫學高等院校都緊緊圍繞提高人才培養的這一主題,不斷強化學校教學工作中心地位,不斷推動教學管理質量提升。有高等醫學院就以教學管理制度為依據,由校院級教學管理人員及臨床專家組成評審小組,開展臨床教學運行管理檢查,強化高等醫學院校臨床學院全員教學意識,及時發現教學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推動學校教學工作的全面發展。還有高等醫學院認為,位于邊疆民族地區的多校區高等中醫藥院校必須在教學管理質量評價時,進一步深化校內管理體制改革,推動重心下移,實現校院兩級管理,從而使得教學指令下達、信息傳遞速度加快,進而有效提高教學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二、地方高等中醫藥院校多渠道教育評價體系的探索實踐
1.開展情況
廣西中醫藥大學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是一所以中醫中藥學科為主體,醫、理、工、管兼容,民族醫藥特色鮮明的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地方高等中醫藥院校。2012年廣西中醫藥大學由原廣西中醫學院更名為大學后,成立了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下設教學質量監控科。2015年底我校又進行了處級機構設置改革,將教學質量監控科劃歸到學校新成立的教育評價機構和教學質量管理職能部門——教育評價與質量保障中心。該中心主要負責我校教育評價和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日常運行,并將教育評價及教學質量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到教學相關部門,督促其及時處理與整改,以確保教學各環節的正常運行。近年來,我校以教育部專業認證和本科審核評估為契機,查漏補缺,在教育評價機制方面,構建了“三層次、三主體、三環節”的內部教育質量保障體系與外部質量監控相統一的質量保障體系。其中“三層次、三主體、三環節”的內部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是從“學校、學院、教研室”三個層次,從“教師、學生、管理人員”三個主體,對“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學管理”三個環節開展教師教學質量評價(評教)、學生學習質量評價(評學)、教學管理工作評價(評管)。為確保評教、評學、評管多渠道評價體系的有序運行,近年來我校制定或重新修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通過完善制度建設,促進了教學質量管理的規范性。如在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方面,我校制定了《教師教學質量評價辦法》《教學督導工作條例》《課堂教學三級聽課制度》《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學生評教)辦法》《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等制度,從教學各個環節對教師教學質量進行全方位的監督;在學生學習質量評價方面,制定了《教師評學辦法》《學生學習質量自主評價辦法》《醫學類學生實習量化考核管理辦法》《形成性評價實施細則》《學生考試成績分析與反饋制度》等制度,保障了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評價的實施,確保學生學習效果和質量;在教學管理質量評價方面,制定了《教研室工作條例》《專業建設評估辦法(試行)》《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管理規定》《教學管理工作和考核與評價辦法(試行)》等制度,對教學管理、教學實施部門的工作狀態進行全方位的質量評價。
與此同時,我校緊抓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學管理三個決定整體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堅持通過開展校內教學常規檢查、教學專項檢查相結合,堅持專項評價與專項評估相補充,將教育評價工作落到實處。比如,在教學常規檢查和教學專項檢查方面,近年來一直堅持由校領導帶隊,相關管理部門處級領導、校級督學專家組全程參與到每學期的期初、期中、期末教學檢查,隨機教學專項檢查,畢業生實習檢查等教學檢查中,及時對各環節教學質量進行監控評價。與此同時,我校還狠抓課堂教學質量,2017年新修訂的《課堂教學三級聽課制度》,實現了校領導、處級領導、校督導、二級督導、教研室主任全員參與到教學質量監控評價中來,并定期組織開展由教育評價與質量保障中心、教務處、校督學、二級學院、二級督學等多方人員參與的集體聽評課活動,全方位、多途徑的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在2019學年,我校組織安排校級督學組開展了專任教師聽課全覆蓋,累計聽課3858學時,被聽課教師達1608人次。2019學年還對全校11個學院35門不同類別課程的37位教師開展了視頻監控室集體聽評課等。與此同時,每學年還組織督學專家組開展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檢查、試卷檢查、期末巡考檢查等各項專項檢查。而在專項評估方面,我校近五年連續開展的教研室評估工作就很好的將專項評價與專項評估相補充,把教育評價工作落到了實處。從2015年開始我校進行了校級教研室年度評估,并于2018年修訂出新的教研室評估指標和評分表,把教研室工作范疇劃分為“教學紀律與思想建設、教研室活動、教學隊伍建設、課程與教材建設、教學環節建設、教學改革與科研創新、教學質量評價、教學管理、教學信息化建設、建設成效與實績”十個主要部分,以此制定出10個一級指標,并在一級指標下細分出“教學理念、教學設計、集體備課、試講和教學觀摩、三級聽課、督學督導、學生評教、教學類比賽獎勵、集體和個人榮譽等33個二級指標。通過上述各項措施,讓我校教師各項教學能力不斷得到提高。近年來我校還通過設置學生教學信息中心,指導不斷壯大的校級學生信息員、二級學生信息員隊伍,對教學第一線信息(包括教學改革、課堂教學、專業設置、教風建設、學風建設等)進行收集和信息反饋,近兩年年均收集有效教學信息近千條,為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并通過教育評價與質量保障中心及時將意見和建議反饋給相關職能部門、教學單位、教師個人。并通過每學期組織開展在校學生期中、期末網上評教工作,年度優秀教學信息員、優秀信息站、優秀評教班級等的表彰獎勵制度,促進了學校學風建設和教風建設,在發揮學生參與教學管理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同時,也更進一步促進了教師教學手段的改進、教學能力的提升。
2.成效
(1)提升了教師教學基本功。在不斷探索建立多渠道教育評價體系的過程中,我校通過評教、評學、評管的多渠道教育評價體系的有序運行,不僅強化了我校教學質量監控和管理的力度,而且通過長效、嚴格的監督、檢查、指導、反饋等措施還讓我校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新引進教師在諸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熟練運用、教學目的與內容的準確把握、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鍛煉提高、課堂教學板書和多媒體課件的規范化使用、教學文案的規范化設計等方面的教學基本功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從而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學校的教學質量以及人才培養質量。(2)提高了教師教學競賽能力。我校開展的多渠道有效教育評價激發了本校教師的主體意識,加強了他們對教學的積極性,以及對各項教學活動的參與性。在評教、評學、評管的多渠道教育評價體系的有序運行推動下,我校從2013年開始每年舉辦校級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近年來不僅參賽教師逐年增多,而且影響范圍也逐年增大,很多二級學院也逐漸開始開展院系級的教師教學競賽。在多渠道教育評價體系的有序運行下,學校教學管理部門、督學專家、二級學院等多方參與到參賽教師的賽前培訓、賽中指導、賽后總結等工作中,從而大大提高了我校教師的教學競賽能力,因此近年來我校教師頻頻在參加省級、國家級各類教師教學競賽中嶄露頭角、屢獲佳績。(3)建設了高素質教師隊伍。完善的教育評價機制能夠引領教育改革方向,有助于實現教育者潛在性的最大化,通過系統、多元化的評價活動,能引領教師樹立崇高的職業操守與職業道德,使其專業素養不斷被挖掘,從而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我校近年來通過的一系列舉措建立的多渠道教學評價體系,讓廣大教師不斷更新自身教育觀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并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育人原則。我校通過多樣化、多元化教學評價方式,另我校師資隊伍不斷優化,教學能力等素質不斷提升,近年來涌現出一大批教學業務骨干和教學能手。
三、結語
多渠道教育評價體系的建立對提升高等中醫藥院校授課教師教學基本功,提高教師教學競賽能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以及提高全校整體教學質量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隨著高等院校辦學規模越來越大、辦學層次越來越高,各高等醫學院校在今后的教學管理工作中,不僅要繼續堅持開展既有的多渠道教學評價,更應長期堅持不斷探索建立適合自己的多元化、多樣化、多層次、多途徑的教育評價方式,建立健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從而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以評促進,進一步提高高等中醫藥院校的整體教學水平和質量,充分發揮教育評價在高等中醫藥院校人才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中的積極作用,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優秀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辛靜.“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等中醫藥院校內涵式發展路徑研究[J].中醫藥導報,2018,24(14):131-133.
[2]劉衛東,高宗華,韓坤.談我國教育評價機制改革的必要性[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06):156-158.
[3]葉勝,賀常萍,陳斌.教學督導對提高高等醫學院校臨床學院教學質量的作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6,21(34):36-37.
[4]劉林,靳惠珍,楊新輝,等.高等醫學院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研究與實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81):348-349.
[5]陳玲.醫學院校學生學習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3(16):33.
[6]劉曉燕.形成性評價在醫學院校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高教論壇,2017(32):15-16.
[7]劉賓,段濤,朱光,等.中醫藥院校學生學習質量評價的研究與實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22):35-37.
作者:李鴻玲 單位:廣西中醫藥大學教育評價與質量保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