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興起階段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興起階段是在1980-1990年間。1980年我國最早的三所職業大學正式創立;1986年國家教育委員會在《關于改革和發展成人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提出了職工大學、職工業余大學以及管理干部學院等要結合需要創辦高等職業教育;直至1988年我國已經有了119所職業大學,自此高等職業教育被正式納入了我國的教育體系之中。
2.發展階段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興起階段是在1991-1997年間。1991年國務院發出了《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并在第二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了“三改一補”的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辦法;1996年國家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從此在法律上正式確定了高等職業教育的地位。
3.進一步發展階段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階段是在1998-2005年間。1998年我國高等教育開始擴招,這其中也包括高等職業教育;1999年國務院先后出臺了《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等,再次推動發展高等職業教育;2000年國家正式把職業技術學院的審批權下放到了地方政府;2002年國務院再次下發了《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明確了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宗旨與目標;再到2004年《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的出臺,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4.改革發展階段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階段是在2006年至今。經過“十一五”和“十二五”之后,國家開始大力發展科技創新,并將此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因此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也開始掀起了改革序幕;2006年國家教育部與財政部聯合推出了《國家小范性高職院建設計劃》,進一步推動了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2010年國家又開始推進示范性骨干高等職業學校遴選建設計劃,深化了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直至2011年國家開始實施高技能人才振興規劃,從此將我國的高技能人才培養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也成了社會各界所關注的重點和熱點問題。現如今,國家正越來越積極地推動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全面改革,以求能夠為我國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綜合型職業技能人才,為社會的發展與國家的振興奠定更多的人才基礎。
二、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未來改革趨勢
1.加強可持續發展道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未來改革趨勢之一是加強可持續發展道路。高等職業教育若想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其關鍵所在就是要主動適應地區經濟結構的調整與社會的全面進步。高等職業教育必須要遵循“發展需要驅動”的基本規則,也即是要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與發展結構來設置相關教育專業,以及根據社會的崗位需求和對人才的素質要求來確立與調整教育內容。在新的改革理念之下,高等職業教育應當將過去的強調“我能做什么”和“我能培養出什么樣的人才”的教學目標轉變為強調“需要我們做什么”和“需要我們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即,新的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理念突出強調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與創業能力,要將教育、培訓與就業合為一體,并將職業教育確立成為一項終身教育內容。這也就是高等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2.加強特色發展道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另一大未來改革趨勢是加強特色發展道路。所謂特色發展道路,主要指的是三大特色,其中之一是職業特色:高等職業教育的職業特色體現在其教育目標是要培養學生成為具有職業崗位群所需要的職業技能與職業素質的高素質綜合型職業技能人才,注重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之二是行業特色:高等職業教育的行業特色體現在其教育工作能夠為社會各行各業提供專業技能人才,為行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基礎,并能夠將某些行業的有關專業辦成品牌專業,從而令學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更有利位置;之三是專業特色: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特色體現在其各個教育專業是在以市場為導向以及以社會需求為準則之下而確定開設的,它積極探尋和發現市場,將社會的供需鏈條緊緊連接起來,讓各個專業之間既有各自的特點又密不可分。
3.加強校企合作道路加強校企合作道路也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一大未來改革趨勢。高等職業教育應當建立起與企業合作的人才培養機制,不斷增強服務意識,積極滿足企業的需求,同時企業也將依托學校進行新職工的培養以及在職職工的培訓。高等職業學校可以與企業簽訂人才培養培訓合同,令企業優先錄用學校內的畢業生,并積極在學校內開展招聘活動,而學校應也當根據市場與企業的需求來確定人才培養目標與專業課程設置等等,以此來實現校方與企業的雙贏。
三、結語
自教育改革以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正越來越有起色。大力發展和改革高等職業教育,能夠有效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與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使我國的特色社會主義更加具有活力。
作者:尹明 單位:湖北黃岡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