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一帶一路下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對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規格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為職業教育特別是廣西的職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關鍵詞】一帶一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
一、廣西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有區位優勢明顯和資源豐富的特點
廣西是中國唯一具有沿海、沿江、沿邊優勢的少數民族自治區。歷史上,由于航空、陸路交通比較落后,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往主要靠水路,廣西是我國重要的出海通道,擁有北部灣北海、欽州、防城港等優質的港口。廣西在東盟各國及歐美、世界各地有大量的華僑,是中國著名的僑鄉,廣西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有著國內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不可替代的地緣區位優勢。廣西地理位置特殊,全區氣候類型豐富多樣,造就了種類繁多的生物物種,生物資源豐富,有中草藥、香料植物、花卉植物等多種多樣的植物資源。自然資源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形成以桂林為中心輻射到南寧、柳州、北海、欽州、賀州的旅游圈。礦產資源富集,素有“有色金屬之鄉”的稱號,分布較集中,開發的前景廣闊。此外,天然氣、石油資源也有開發前景。水電資源豐富,廣西的河流多,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資源開發的潛力很大。合理利用豐富的資源優勢,把廣西推向亞洲、推向世界。廣西交通發達,形成連接全國及世界各地的立體交通網絡。在公路方面,全區高速公路網已形成并編入國家高速公路網。在鐵路方面,普通鐵路四通八達,在航空方面擁有南寧、桂林兩各國際航空港通過航空連接世界各地。在海路方面擁有廣西北部灣的北海、欽州、防城港等三個優良的深水港,我國西南各省的貨物可以通過這三個港口從海路運往世界各地,廣西已是“一帶一路”交通大樞紐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一帶一路”視野下當前廣西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服務“一帶一路”倡議是廣西職業教育工作者應有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但是,當前廣西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層次還比較低還沒有形成比較完善的多元化國際化復合型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以至于難以滿足“走出去”企業國際業務拓展服務“一帶一路”的需要。
(一)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夠高,“雙師型”教師缺乏
根據我們對目前廣西職業院校師資隊伍所開展的廣泛調研發現,廣西職業院校師資隊伍無論在學歷層次、年齡結構、整體素質、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數量和質量、“雙師型”教師比例和專兼職教師比例等方面與“一帶一路”建設人才培養的需求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職業院校師資隊伍普遍存在數量不足、兼職教師、“雙師型”教師嚴重缺乏,擁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就更少,要么缺乏專業理論知識要么缺乏實踐操作能力,國際觀不強、國際視野不夠等一系列的問題。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
(二)人才培養缺少“多元化”“國際化”“復合型”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及經濟和科技的發展與廣西職業教育之間突出的矛盾就是“本土化與國際化”“單一化與復合型”的矛盾,不解決這一問題,廣西職業教育就很難適應“一帶一路”建設的客觀需要,難以充分發揮其對于“一帶一路”建設的促進作用。時代呼喚高素質“國際化”“復合型”人才的出現,而廣西職業教育人才如何接受“一帶一路”建設的挑戰,已成為廣西職業教育一項迫切的任務。加上當今社會學科相互交叉與滲透,不斷向綜合化、整體化方向發展,因此,人才培養越來越趨于“多元化”“國際化”“復合型”,只有堅持“多元化”“國際化”“復合型”培養人才,才能使廣西職業教育在“一帶一路”的建設中占據主動的位置。
(三)人才培養模式明顯“單一化”“滯后化”
“一帶一路”視野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應主要體現為開放性、多元化,前瞻性、國際化。而目前廣西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仍然比較單一滯后。體現在以下方面:1.在人才培養目標缺乏準確定位,課程建設與所學內容帶有盲目性、滯后性。課程建設是一項復雜系統工程,但一些學校在開發課程建設時未能通過充分的調研論證,行業企業專家未充分參與,對“一帶一路”建設沿線的國家的市場、風土人情、宗教信仰、法律法規了解不足。課程開發形成低水平,簡單模仿照搬,課程建設脫離實際、偏離方向、內容滯后。不符合“一帶一路”建設的市場性、開放性、多元化,前瞻性、國際化的人才培養需求。2.專業建設雜而亂,同質化嚴重。為爭奪生源,一些院校緊跟時代潮流,爭辦時髦的、熱門的專業,盲目跟鳳,不考慮時代的需要、市場的需求及“一帶一路”建設所需人才。院校雖小,專業俱全,學校辦學無特色。3.“校企合作、工學交替”不能深度融合。由于學校的辦學目的是培養人才,而企業的目標是利潤,兩者的目標不一致,所以“校企合作、工學交替”還停留在表面或在低層次運行中,未能真正形成“政校行企”協同推進、“產學研用”四位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模式滯后。
三、“一帶一路”視野下廣西職業教育人才培養
(一)必須優化廣西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一帶一路”視野下,廣西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創新突破的實質是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做好“本土化”設計,充分發揮特色優勢,結合“一帶一路”建設的需求和人才市場的需求,對人才培養、專業建設、課程體系建設等方面進行調整與變革,進一步推動廣西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升級。
(二)必須建立一支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教師隊伍
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多元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離不開教師的國際化,建立“一支具有全球化視野和意識、掌握國際化人才培養標準、了解本專業國際發展態勢、熟練掌握沿線國家和地區語言、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師資隊伍是迫在眉睫的任務之一。因此,廣西職業教育的師資隊伍必須“走出去”,到沿線國家進行學習和調研,實時了解當地職業教育的發展狀況,以及我國企業在海外建設中的運行情況,深入實際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文,以準確掌握國際行業的國際化技術人才標準,提高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質量。同時,要跨界整合優質教師資源,使教師的價值最大化。校企之間互派教師,充分發揮企業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在海外的工作優勢,為學生提供企業對于才要求的最新信息。同時職業院校教師在企業的實踐學習經歷,也可以幫助其更深刻地了解本行業的國際發展動態。
(三)必須走出一條“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道路
開展合作辦學,擴大留學生規模,深化沿線國家間人才交流合作,同“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同類院校合作。把國外先進的職業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術、教育資源、教育方法和人才培養模式等“引進來”,這必將給廣西職業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推動廣西職業教育朝著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方向邁進。同時,把廣西先進教育理念和人才等也可以“走出去”,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一帶一路”的建設。推動廣西職業教育國際化緊跟貿易國際化的步伐。總之,廣西職業教育“引進來”和“走出去”的雙向發展將有利于提升廣西職業教育理念,深化廣西職業教育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從而進一步促進廣西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國際化,提高人才培養水平。
四、結束語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必將使我國更多的企業和人才走出去服務“一帶一路”的建設。廣西的職業教育要順應潮流、把握時機、瞄準方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便培養更多符合“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化、專業化的人才,以便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作者:羅國求 單位:廣西玉林農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