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代職業教育下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高職院校的輔導員應立足自身職業能力標準,發現自身在現代職業教育體制下所應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這也是新時期高校輔導員隊伍培養與建設的關鍵性問題。對此,本文對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的必要性進行了闡述,然后剖析了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發展現狀,并進一步探討了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提升措施。以期通過本文的分析與研究,能夠為全新職業教育環境下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快速提升,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
1前言
2014年3月,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以下簡稱《標準》),要求各省市地區的教育廳(教委)在積極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與《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培訓規劃(2013~2017)》精神的基礎上,需同步貫徹執行《標準》內容,切實推動與提升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職業能力建設。而作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日常管理工作的組織實施者,輔導員的職業能力水平,將直接關系到高職院校教育質量與教學效率的高低。尤其在以現代職業教育為背景的環境下,只有切實提升輔導員的職業能力,才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輸送出更多具備職業技能的復合型人才。
2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2.1職業團隊建設的需要
現階段,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大多不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與職業能力水平,其根本原因在于:很多輔導員之前并非是職業教育專業畢業,不僅未學習過教育心理學,更沒有較高的學歷背景。由此便導致很多高職院校從事輔導員職業的教師,其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普遍偏低,既難以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又無法對學生實施心理問題的切身輔導,從而導致班級管理出現問題。而高職院校通過對輔導員職業能力的提升,便能有效促使輔導員隊伍逐步趨于職業化和專業化,這不僅能夠為輔導員提供出良好的職業發展平臺,更能使輔導員自身得到強烈認同感與歸屬感。同時,受強烈求知欲與發展愿望的驅動,現階段的高職院校學生大多極具個性,且正是三觀成型階段,若缺少職業能力出眾的輔導員隊伍,則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發展造成影響。
2.2有助于輔導員樹立起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樹立起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念,將會對輔導員自身的成長與發展,起到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現階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及傳承,不僅是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發展的必然需要,同時也是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所應承擔的己任。通過對職業價值觀念的抉擇,表明了輔導員所做出的職業發展路徑選擇,也是直接影響輔導員日常工作態度與效率的關鍵性內容。在以往的高職教育工作中,高職院校與輔導員自身對職業的認知能力較為匱乏,存在重日常工作處理,輕思想教育輔導的現象,也缺少對自身職業能力培養與提升的訴求。而隨著教育部對《標準》的頒布,使越來越多的輔導員意識到提升自身職業能力,不僅關乎自身職業的長期發展,更會有助于自身正確職業價值觀的樹立,進而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更為積極的貢獻。
3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發展現狀
3.1未能得到充足的重視
眾所周知,高職院校作為培養專業技術性人才的基地,大多是以學生的專業知識與職業技能作為重點教育教學內容。尤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都秉承“以就業為導向”的招生及就業原則。這對于培養專業知識與職業技能水平的高職院校學生而言,必然會加強其專業技能與就業幾率。但作為高職院校來說,僅從學生的教育與教學角度來促進院校的發展卻是遠遠不夠的,這其中便忽視了對于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的職業能力建設。由此也表明高職院校對輔導員的職業能力培養與提升,并未給予充分的重視。即使有部分高職院校提出輔導員隊伍的職業能力建設要求,但也僅是為迎合上級檢查的需要,難以做到全方位的規劃與落實。如此一來,也將導致輔導員對自身職業角色難以做到清晰的認知。特別是在高職院校的輔導員雖做著大量的工作,卻難以將時間與精力花費在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輔導等方面,由此也直接導致輔導員的工作職能受到嚴重制約。
3.2職業能力較為欠缺
現階段,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的綜合職業能力與綜合素質等仍有待提升,而導致此種問題長期存在的因素可涵蓋以下兩方面內容。一方面,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年輕化趨勢明顯。現如今高職院校的輔導員招聘,可通過多種渠道或途徑完成,如人才市場招聘或本校學生留校任教等。但無論是何種招聘方式,所招聘的輔導員在年齡上都有著一定的范圍標準,通常以≤28周歲為主。而招聘該年齡段輔導員的原因則在于其年富力強、精力充沛,不僅處于個人職業的起步階段,能夠吃苦耐勞,而且最主要的是缺乏家庭負擔,能夠全身心投入到當前的教育工作中。但該年齡段的輔導員也存在很大的從業問題,例如剛剛步入社會,缺少工作經驗,在對學生進行知識指導、心理輔導以及就業職涯規劃時,便缺少了較為專業的職業實踐能力,且社會視野也存在明顯的局限性,難以通過簡單的言語來觸動學生的心靈。另一方面,高職院校輔導員知識結構較為單一。由于輔導員大多為本科或研究生學歷,且剛走出校園便又回到校園,使得輔導員自身的知識結構相對單一,甚至一些輔導員并未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學科做出過系統的認知與學習。由此不僅導致其在工作中的知識儲備嚴重不足,更會因其知識結構的單一,而難以對各專業學生做出輔導。除此之外,未學習或研修過教育心理學的輔導員,也將在工作開展方面舉步維艱。
3.3缺少健全的制度建設
高職院校缺少健全的制度建設,將嚴重影響到輔導員的職業能力提升。一方面,高職院校缺少完善的考核評估制度。只有做到對自身的職責明確化,并施以必要的獎懲措施,才能促使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得以促進和提升。但在現階段的高職院校中,受“以就業為導向”原則的影響,使得對輔導員所做出的績效考核,多與學生的出勤率、學習成績以及課堂表現等方面相掛鉤。此種“以量化數據作為評定標準”的考核評估制度,不僅是置輔導員的職業能力于不顧,更是高職院校教育教學難以從本質上得以提升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缺少完善的激勵與保障制度。雖然高職院校的輔導員身在高校,且具有明確的“教師”身份,但其經濟待遇和職稱評定等都較之“正式教師”有著不小的差距。很多高職院校不僅未設立輔導員津貼和住房補貼,更忽略了輔導員的職稱評審環節,相關的激勵與保障制度不夠完善,從而導致其工作積極性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4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提升措施
4.1轉變傳統教育觀念,加強重視
在傳統教育觀念下,輔導員不僅是學生的保姆,還應是學生的勤務員與專職保安。此種觀念忽視了輔導員所應具備的社會職責。對此,高職院校應摒棄以往錯誤的教育觀念。從僅重視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以及僅關注學生的就業率方面,逐步轉變到關注與重視輔導員隊伍的職業能力培養方面。由此才能促使高職院校不斷的端正辦學思想,促進教育教學理念的不斷完善與更新,也才能正確認識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并將其放置在極為重要的位置上。與此同時,應注重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的輔導,促使學生進入到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狀態,進而促使學生對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得以提升,并促進高職院校就業率得到同步提升。
4.2加強輔導員隊伍的培訓與自我提升
首先,高職院校應通過培訓來提升輔導員隊伍的職業能力水平。尤其在輔導員入職前期,更要進行入職前的崗前培訓工作。培訓內容應涵蓋政策分析、崗位認知、隊伍建設、案例分析以及經驗分享等內容。由此才能夠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輔導奠定下良好的職業基礎。其次,應為輔導員構建起日常化的交流與學習平臺,以此促進輔導員之間進行輔導心得、心理健康以及各類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與交流,從而促進輔導員隊伍整體職業能力的同步提升。最后,輔導員的自我能力提升。作為高職院校的輔導員,也應做好自主性的能力提升。對此,應在積極參與教師進修與職業教育培訓的基礎上,不斷通過知識積累來豐富自身的學識與眼界,做到既要專又要博,這也是提升自身職業能力的必要途徑與方式。
4.3完善輔導員的激勵保障制度
高職院校考核評估機制缺乏完善性,因此,便要以此為切入點,將輔導員的綜合職業能力作為考核評估的重要依據。這也是高職院校構建公平、合理以及操作性強考核機制的必要方式。同時,在進行輔導員考核評估的過程中,還應積極尋求學生意見,要求學生共同參與。且應對輔導員的考核評估設立出五項標準,即勤、能、德、績、廉等五項內容。除此之外,還應對輔導員施以激勵保障機制,如輔導員津貼、住房津貼以及各項獎金等。并且,還應在職稱評定與職務晉升等方面給予輔導員公平的對待,以此促進輔導員對高職院校的歸屬感與滿足感遞增,進而促進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與熱忱。
5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提升是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體現輔導員個人能力與價值的重要標準。為此,高職院校應以培養輔導員隊伍職業能力為己任,為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做出相應的促進與推動。
參考文獻:
[1]吳煒.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構成與提升策略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6(4):66~68.
[2]朱偉華.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6(13):67~68.
作者:喬亞昆 單位: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