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差異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差異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差異研究

    摘要:職業道德建設作為新時期三大道德建設中的關鍵環節,對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具有重要影響。加強對該群體的職業道德教育,對提升其職業道德認知、激發職業道德情感、增強職業道德素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闡述了當代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在要求,然后對其現狀進行了分析,最后在探討該群體職業道德差異性的基礎上,給出了職業道德的養成路徑。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道德;差異性分析;養成路徑

    一、當代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在要求

    (一)注重大學生職業道德意志的培養

    道德意志是道德意識的重要內容,指的是人們在履行道德義務時表現出來的自覺克服困難與障礙,并就此做出選擇的頑強毅力與堅持精神,道德意志是構成個人道德品質的關鍵要素[1]。對當代大學生來說,堅強的職業道德意志是衡量其道德素質水平的重要標尺,尤其在職業道德實踐過程中,只有那些具備堅強職業道德意志的個體,才能在職業實踐中不斷突破各種困難,自覺抵制源自外部環境和內心的各種負面思想的沖擊和困擾,在認真履行職業道德義務的同時,堅守職業道德規范,維護社會的公平與公正。因此,在對這一群體進行的職業道德教育需要注重大學生職業道德意志的培養和鍛煉,通過深化對職業道德教育的認識,使大學生職業道德行為更加符合社會的需要。

    (二)深化大學生職業道德實踐

    道德實踐是道德主體在一定道德意識指導下進行的有目的的社會活動,這一活動涉及道德行為、道德評價、道德教育、道德修養和道德價值等多個層面的意義。道德實踐活動又進一步分為個人道德活動與社會道德活動兩個類別。前者的目的在于實現完美的理想人格,后者試圖實現最美好的理想社會。當代大學生職業道德實踐作為衡量其職業道德水平高低、職業道德品質好壞的客觀標準,理應受到廣泛而深入的關注。在教育過程之中,要通過這一群體對職業道德的認識、職業道德情感和職業道德意志等方面體現出來[2]。為此,需要不斷強化當代大學生的職業道德行為與道德習慣訓練和培養工作,將其看作是職業道德的關鍵環節,在將職業道德內化為自我訴求的過程中,進一步外化為自律行為,在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中,能夠表現出較高的職業道德水平和職業能力。

    (三)強化大學生對職業道德的認知

    作為職業道德教育的第一要素,職業道德認知對大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職業道德認知是以職業道德情感的產生為前提的,任何個體要想進行職業道德意志鍛煉,都需要以此為動力,確定其職業道德行為的價值取向[3]。實踐表明,那些在職業生涯中做出違反職業道德行為的個體,絕大多數都是因為職業道德基本常識的缺乏,繼而失去了職業道德的選擇能力。從這個角度講,對當代大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需要抓住這一理論知識學習的黃金時期,強化對職業道德的認識與理解,為其走向職業生涯奠定基礎。

    (四)加強大學生職業道德情感教育

    職業道德情感指的是人的職業道德訴求是否得到滿足而引起的一種內在體驗,它被融入在職業道德觀念與職業道德行為之中,對職業能力的發揮具有深刻影響。對當代大學生來說,為了能對客觀事物做出正確的道德評價與選擇,通常要借助情感的交流和共鳴,突破職業道德理想與職業道德現實之間的阻礙[4]。由此可知,當代大學生職業道德水平的提升和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要以積極的內心情感為基礎,實現從單純的社會道德標準向個體道德觀念的轉變,這一過程復雜且充滿矛盾。

    二、當代大學生職業道德現狀分析

    (一)對職業道德的信心缺位

    在對筆者所在高校200名在校學生的調查問卷進行整理后發現,有超過90%的大學生認為良好的職業道德會對自己的職業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也會對社會的發展進步產生推動作用。但是,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有超過半數的學生對職業道德的信心缺位。比如,一些被調查者認為,如果同伴、同學、同事放棄了對職業道德的堅守,自己有可能會隨之放棄,否則會在“羊群效應”的作用下遭到其他人的排斥和冷落。也有一些大學生受社會風氣影響,認為即便自己長期堅持職業道德,時刻按照正確的職業道德要求處理各種事務,也不見得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會因此而“吃虧”[5]。實際上,出現這一結果是有其現實依據的,再正確的社會輿論導向也無法完全糾正錯誤的職業行為,一些大學生因此對實踐職業道德行為的社會環境持不信任態度,情緒也處于悲觀狀態,這直接降低了大學生踐行職業道德行為的成效。

    (二)職業道德認知水平與踐行能力失調

    調查結果表明,有超過60%的被調查者認為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他們十分贊賞和支持那些具有高尚職業道德與高尚人格的“社會人”,對那些失去職業道德操守、不講誠信的行為十分厭惡和排斥。雖然在當今社會上確實存在一些既違反職業道德又能從中獲得利益的案例,但是即便如此,仍有超過50%的大學生堅持認為應該堅持職業道德,只有不到1%的大學生認為在“必要的”情況下會做出內心和行為相違背的事情。由此可見,大部分大學生能夠在學校正面教育中提升對職業道德的正確認識。但是,需要警惕的是,在一些社會腐敗現象的影響下,一些大學生的道德價值判斷標準和實踐行為之間出現了偏差,甚至主觀上提高了對不道德社會現實的容忍度,這一現象的出現應該引起高等教育實行者的高度重視。

    (三)職業道德情感與道德意志失范

    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得知,當代大學生對職業的忠誠度相對較低,有56.8%的受訪者會按照工資待遇、企業知名度、企業性質等“硬件條件”選擇企業或者選擇是否留在某家企業,而對自己所學專業與實際工作是否對口、所做的工作是否能夠真正體現自身價值則并不關心。這種對自己整體情況理解模糊、對可能從事職業的性質模棱兩可的狀況能夠說明他們對崗位的認知并不深刻,凸顯了職業道德情感與道德意志的失范。當然,也有一定比例(45.2%)的大學生表示會在工作中提高職業能力,提升職業道德水平,通過努力和盡職盡責做出一番成績。比如,在訪談中發現,一些大學生表示一定不會泄露公司秘密,對來自工作中的任何破壞行為都能及時加以制止,維護公司利益,保持良好工作狀態等。

    三、當代大學生職業道德養成教育的差異性分析

    (一)學科差異分析

    當前,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途徑多種多樣,有的取得了良好效果,有的流于形式,收效甚微。一些高校為此組建了多種形式的社團組織和校外實踐活動,一些大學生也能在畢業之前獲得實習的機會,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還是有一些高校按照學科專業的特點,有選擇地將職業道德知識融入具體的實踐活動之中[6]。這樣一來,一些社會科學類專業有意強化了對大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但是其他一些學科由于更加注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缺乏有關職業道德理論的指導,其職業道德養成教育的實效性相對較弱。這種差異性的存在能夠說明,大學生所學的學科類型與其職業道德的養成教育有一定關聯。

    (二)性別差異分析

    心理學和社會學的教育教學實踐表明,男女學生因性別差異,在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即行為養成)方面存在顯著差異,男生顯著高于女生[7]。出現這一狀況的原因在于千百年來“刻板印象”一直在社會上盛行——女性要相夫教子,男性要按照社會上的流行說法“做大事”而“不拘小節”,對職業道德的踐行更為寬松和隨意——這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特定產物而已。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和我國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就業壓力、生活壓力和情感壓力對男性的考驗不斷增強,企業和其他類型的社會組織也對人才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備堅實的專業知識外,還應具備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夠主動適應社會的需求[8]。從這個角度講,高校應該更加注重男大學生職業道德的教育和培養。

    (三)地區差異分析

    我國不同地區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東部沿海地區長期處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狀態之中,中西部則相對緩慢,即便經濟結構都呈現出了多元化趨勢,但是(人均)經濟總量卻一直處在后位。這樣一來,國家普及的九年義務教育以及科教興國戰略雖然在全社會范圍內得到了認知,但是城鎮和農村地區由于經濟發展差異和教育公平的缺位,兩者之間的差距還是十分明顯的[9]。

    四、當代大學生職業道德的養成路徑

    通過前文的分析可知,當代大學生存在職業道德認知水平與踐行能力失調、職業道德情感與道德意志失范,以及對職業道德的信心缺位等問題,因性別、地區、學科等差異,職業道德教育過程和教育成果也并不一致。為了扭轉這一狀況,需要創新教育和養成路徑,提升當代大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

    (一)強化主體性職業意識

    經驗表明,在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中,職業精神是職業道德的基礎,能夠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服務社會、造福民眾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為了更好地促進國家經濟文化的發展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要在大學生群體中間強化協作精神和協作意識,以此體現對現代化大生產和分工協作的回應,協助大學生能夠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展現優勢。此外,強化大學生的主體性職業意識還應培養他們的吃苦耐勞精神,提升其意志力和對職業的忍耐性,只有這樣,才能打造良好的職業道德基礎,提升其職業道德素養。

    (二)規范和細化職業道德評價體系

    通過前文的分析可知,當代大學生的職業道德認識水平已經處在高位,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卻顯得捉襟見肘,具有較強的職業道德情感,卻缺乏必要的職業品德意志,這對其將要從事的具體職業來說是會產生副作用的。因此,有必要規范和細化針對大學生的職業道德評價體系,通過指導老師的實地考察和對實習單位的了解,能夠對大學生的職業道德表現作出及時的評價,并按照指定的職業道德評價標準,可以考慮對職業道德表現良好的學生予以肯定和獎勵,對表現不好的學生要通過溝通,了解其思想動態,糾正其職業道德行為,以便在下一個階段的工作中,全面提升大學生的職業道德水平,促進大學生的職業道德成長。

    (三)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和內容

    課堂教學作為培養與提高大學生職業道德水平的重要場所,理應得到高等教育實行者的重視。通過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加深大學生對職業道德的認識和理解,并進一步轉化為職業道德行為,在社會實踐中加以運用。比如,要強化教師的備課質量,將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全面融入教學活動之中,在與學生專業實際結合的過程中,體現職業教育課堂的價值追求,更加明確職業道德對職業發展的現實意義;通過多種形式把職業道德認知上升為職業道德行為,引導學生主動遵守各項職業紀律,使其能夠養成職業道德行為的良好習慣。

    參考文獻:

    [1]馮淑慧.普通本科院校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探析[J].雞西大學學報,2011,(5):10—11.

    [2]楊桂霞.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大學生職業道德培養[J].中國成人教育,2014,(3):96—98.

    [3]何煦.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現實危機與本真回歸[J].中國電力教育,2011,(35):20—21.

    [4]魏昆侖,郝海燕.大學生職業道德培養在體育教學中實踐性滲透[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1):31—33.

    [5]武曉華.當前加強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9):90—92.

    [6]曹洪軍.加強普通本科院校大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J].江蘇高教,2009,(5):101—103.

    [7]張宏.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四個要素”[J].思想教育研究,2010,(9):34—36.

    [8]馮淑慧.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探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0,(10):89—92.

    [9]張昀.“工學結合”模式下的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9):56—58.

    作者:施志渝 單位:上海政法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成人五级毛片免费播放|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笫一页|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成人黄色激情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不卡| 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电影|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成人国产mv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 欧美日韩成人午夜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成人h在线播放|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三级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镇东影视|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日韩精品无码成人专区| 亚洲免费成人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久久久|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cao在线| 成人久久伊人精品伊人| 成人影片麻豆国产影片免费观看| 久久伊人成人网|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一区| 成人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成人草莓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88xx成人永久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高清WW| 成人黄色免费网站| 成人午夜私人影院入口| 成人a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