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離校靑年教師職業道德偏差的歸因
1.青年教師錯誤的思想觀念和認識。高校部分青年教師受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較深,認識不到職業道德修養的重要作用。他們秉持“有用即真理”的價值觀,把道德問題理解為虛假的意識形態問題。這種理性認知上的偏差直接導致高校部分青年教師在職業道德修養上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即作為教育者自身主體性的喪失。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能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對自己要求過低,缺乏自我反思、自我批評的內在精神,容易為外在的社會環境所左‘右,甚至陷人追名逐利的物質拜物教當中。
2.髙校在培養和管理環節上的不足。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和管理是高校在實現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任務之一。但由于各種原因,高校在針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和管理環節上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當前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把青年教師的科研項目和經費看作衡量其工作能力的核心指標,而在教書育人方面卻屢有疏忽,致使部分青年教師顛倒本末;同時,在對青年教師自身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亦顯得十分薄弱,多是停留在表面工作而未能真正提升其思想道德素養。這種“重硬件”而“輕軟件”的評價考核方式,無疑是導致部分青年教師職業道德意識淡薄的重要原因。
3.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人是社會中的人,人的思想、心理無不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和制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建設、社會建設等諸多方面取得巨大進步,但市場經濟的發展也促使功利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想不斷蔓延,價值理性被淹沒在工具理性的浪潮之中。高校青年教師多是伴隨改革開放長大的一代,他們的思想觀念中被烙下了深刻的“市場”的烙印,反映在價值觀上,便產生了重“物質”而輕“精神”的錯誤觀念。這種實利主義觀念深刻影響了部分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觀,從而陷入一種困境當中。
二、提升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的對策
1.提高青年教師的思想認識,增強其職業道德素質。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提高青年教師在職業道德修養上的自覺性,是促進青年教師樹立正確的師德觀、提高其職業道德水平的關鍵。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教師,要以積極的工作態度,增強師德情感,鍛煉師德意志,樹立師德信念,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習慣。要具備辨析是非善惡的能力,自覺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蝕,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把職業道德修養作為提升自身素質的重要環節,有效地規范自己的行為,塑造良好的師德風范。具體來說,高校青年教師一方面要加強對政治理論的學習,堅持用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來武裝自己的頭腦,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解決問題。只有首先解決青年教師思想認識上的問題,才能從根本上抵制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促使青年教師以積極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投人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另一方面還要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法律法規和道德規范,進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明確教師職業道德內涵和相關要求,提高職業道德素質?
2.加強青年教師的管理,建立健全評價監督機制。加強高校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還要求學校加強對青年教師的管理工作,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和機制,從而為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供切實保障。由此,高校應從實際出發,建立一整套圍繞教師職業道德建設而細化的管理、考核、評價、監督細則,從制度上規范高校青年教師的職業行為,做到以制度管人。首先,通過落實教學檢查工作對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環節進行全面的評價和監督。其次,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做好學生對教師的評教活動,從而實現對青年教師職業行為全過程的有效監督。再次,建立健全青年教師的獎懲激勵機制,按照“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根據教師崗位責任完成情況實施獎罰。最后,完善崗位競爭機制,增強青年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師聘任過程中,把教師的師德狀況作為聘任教師的首要因素予以考慮,做到“德高者上,無德者下”具體來說,就是要制定和貫徹好職業道德規范,建立健全評價、考核青年教師職業道德的具體細則和辦法,把青年教師在職業道德方面的表現與崗位津Mi、職務晉升、職稱評審、評優評先、進修培訓等結合起來,使青年教師在教學、科研活動過程中的行為符合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這樣既能弘揚正氣,又能.有效監督教師的工作業績。
3.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社會環境,促進青年教師的健康成長。加強高校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促進青年教師的健康成長,還需要高校從整體的外部和內部環境上營造良好的條件和氛圍。首先,政府和高校要大力提高教師的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重新營逄全社會“尊師重道”的良好氛圍,使得廣大教師包括青年教師能夠獲得一個優良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師在職業活動中獲得應有的尊重和價值的充分體現。其次,高校要進一步加強校園管理和建設,在改善教育教學設施的同時,強化校園文化建設,培育一種勤奮、求實、敬業、創新的校風,凸顯高校積極進取、與時俱進的精神面貌,營造民主、平等、和諧、寬松、溫馨的校園文化氛圍。最后,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先進文化建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社會的正能量,建設一個和諧、健康、向上的社會環境。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工作環境以及和諧的社會氛圍,對于青年教師的健康成長,對于提高他們的職業道德素養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黃英燕 單位:南京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